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心理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중국림상심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影响因子: 1.4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3611
  • 国内刊号: 43-121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姚树桥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友谊质量及社交地位的关系

    作者:凌辉;张建人;钟妮;易艳;周立健;洪婉妍;文晶

    目的:考察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友谊质量及社交地位的关系.方法:采用友谊质量问卷(FQQ)、同伴关系提名和儿童孤独感量表(CLS)对268名留守儿童和228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①留守儿童组的孤独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组;②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友谊质量的冲突与背叛因子显著正相关,与其它友谊质量因子显著负相关;孤独感与同伴积极提名显著负相关,与社会偏爱分数和社会影响力分数显著负相关;③高孤独感组在友谊质量的帮助与指导、肯定与关心、亲密袒露与交流、冲突解决策略等因子得分显著低于低孤独感组;冲突与背叛因子得分显著高于低孤独感组;④不同社交地位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比较发现,受欢迎组的孤独感显著低于被拒绝组(P=0.034)和被忽视组(P=0.005);⑤友谊质量和社交地位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回归分析显示,友谊质量的“亲密袒露与交流”因子负向预测孤独感,同伴接受性正向预测孤独感.结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孤独感明显偏高;留守儿童的友谊质量及社交地位与其孤独感密切相关.高孤独感的留守儿童与同伴之间的情感联系少并处于不利的社交地位.

  • 农村留守妇女的抑郁症状及相关心理社会因素

    作者:钟斌;姚树桥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妇女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心理社会因素.方法:使用人口学资料调查、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感知压力量表对987名农村留守妇女、984名对照妇女进行调查.结果:①留守妇女的负性情绪、正性情绪、躯体症状因子分及抑郁症状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妇女(P<0.001).②留守妇女与对照妇女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妇女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包括是否留守、家庭月收入、个人健康状况、婚姻安全感、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和生活事件.结论:留守妇女表现出较高的抑郁症状,并与家庭月收入、个人健康状况、婚姻安全感、应对方式和生活事件有关.

  • 领悟社会支持、自尊与女性罪犯抑郁的关系

    作者:罗艳红;蔡太生;张玉宇

    目的:考察女性罪犯的抑郁情绪与领悟社会支持、自尊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自尊量表对171名女性服刑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女性罪犯的抑郁检出率为63.2%;女性罪犯的抑郁与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8~-0.39,P<0.01);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女性罪犯抑郁的关系中起不完全中介效应.结论: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女性罪犯的抑郁情绪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

  • 情绪调节策略对工作家庭关系的影响:情绪的中介作用

    作者:赵简;孙健敏;张西超

    目的:本研究探索情绪调节策略对工作家庭关系的影响,及正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自陈式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已婚全职员工作为研究对象,终获得有效数据239份.结果:认知重评的情绪调节策略与工作家庭双向冲突负相关、与工作家庭双向促进正相关;表达抑制的情绪调节策略与工作家庭双向冲突正相关、与工作家庭双向促进负相关;负性情绪在认知重评与工作家庭双向冲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正性情绪在认知重评与工作家庭双向促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认知重评策略能够通过改善个体的情绪,促进工作家庭间的平衡,而表达抑制非但无法帮助个体处理好工作家庭关系,反而会破坏工作家庭间的平衡.

  • 共情对助人倾向的影响:人格的调节作用

    作者:闫志英;张奇勇;杨晓岚

    目的:探讨共情、助人倾向、人格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人格是否是共情、助人倾向之间的调节变量.方法: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中的内外向(E)、神经质(N)分量表和助人倾向问卷对269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①总体而言,内外向(E)、神经质(N)与共情、助人倾向之间的相关不高,共情与助人倾向之间相关较高.②分层回归的结果表明,内外向(E)在共情与助人倾向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P<0.05);神经质(N)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结论:内外向在共情与助人倾向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 大学生内隐心理疾病污名的刻板解释偏差研究

    作者:陈晓惠;方明;余益兵

    目的:探查大学生群体对心理疾病患者是否存在内隐污名,同时考察心理学专业和非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内隐污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刻板解释偏差测量问卷对50名心理学专业和50名非心理学专业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非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对普通人群体的消极行为做了更多的解释;两个专业大学生对心理疾患群体的消极行为倾向于内归因,对普通人群体的消极行为倾向于外归因.结论: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内隐心理疾病污名;非心理学专业大学生比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内隐污名程度深.

  • 学前儿童父母的教养压力与严厉管教的关系

    作者:方荟;王美芳;邢晓沛

    目的:考察学前儿童父母的教养压力与严厉管教的关系.方法:以683名学前儿童的父亲和母亲为被试,以父母教养压力问卷简表(PSI/SF)和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CTSPC)作为研究工具分别测查学前儿童父母的教养压力和严厉管教.结果:①男孩母亲比女孩母亲报告更大的教养压力,但男孩父亲和女孩父亲报告的教养压力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的学前儿童父亲或母亲报告的教养压力均无显著差异;与父亲相比,母亲报告的教养压力更大.②除3岁儿童母亲的心理攻击显著低于4岁和5岁的儿童母亲外,父亲和母亲的严厉管教均不存在显著的儿童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③父亲和母亲的教养压力与其对儿童实施的严厉管教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与心理攻击的相关程度高,与虐待相关程度低.④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母亲教养压力中的困难儿童维度是其三种严厉管教方式的较为稳定的预测因素,父亲教养压力中的教养困难维度是其心理攻击和体罚的较为稳定的预测因素.结论:父亲和母亲的教养压力与其对学前儿童实施的严厉管教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且这种关系强度随严厉管教严重性的增强而减弱.父母教养压力的不同维度对其严厉管教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 商业银行员工工作压力、社会支持与工作满意感的关系

    作者:邢占军;褚雷

    目的:考察商业银行员工工作满意感的特点,探讨商业银行员工工作压力、社会支持与工作满意感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工作满意感量表、工作压力量表以及社会支持行为量表对某商业银行5508名商业银行员工进行了调查.结果:商业银行员工工作满意感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务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组群差异;工作压力与社会支持、工作满意感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社会支持与工作满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社会支持在银行员工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感之间既发挥着部分调节效应也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结论:提升商业银行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必须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工作压力和社会支持等因素.

  • 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焦虑抑郁状况比较

    作者:王岩;唐丹;龚先曼;王大华

    目的:考察养老方式对老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北京101名养老机构老人与1350名社区老人为被试,以老年焦虑问卷(GAI)和老年抑郁问卷简版(GDS-15)为工具对其焦虑和抑郁水平进行测量.结果:①机构老人与社区老人在抑郁水平上不存在明显差异,焦虑水平显著低于社区老人.②对性别、年龄、婚姻情况、文化程度以及户籍种类匹配的42对被试(平均79.11岁)进行比较后发现机构老人的焦虑水平依然显著低于社区老人,抑郁水平无差异.结论:在控制了背景变量的影响后,机构老人的心理健康情况并不差于社区老人.

  • 中国大学生性健康知识、性态度及性相关行为特点及关系研究

    作者:张沛超;迟新丽;吴明霞

    目的:基于KAB理论,尝试建立中国大学生性知识-态度-相关行为模型,旨在为大学生性教育干预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性健康知识量表、简易一般性态度量表及性相关行为问卷对中国安徽、重庆和四川地区264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中国大学生普遍缺乏性健康知识,男生比女生性知识水平高;性态度处于不确定和中立态势,男生比女生开放;有一定的性相关行为发生,男生比女生性活动参与得多.②在女生组中性态度既是性健康知识对性相关行为影响的调节变量又是部分中介变量,在男生组中性态度对性健康知识影响性相关行为只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中国大学生性健康知识偏低,性态度模棱两可,有一定的性活动存在,并有显著性别差异;性态度既是女生组性健康知识影响性行为的调节变量又是中介变量,只是男生组的中介变量.

  • 高中生生命意义寻求与生命意义体验的关系

    作者:张姝玥;许燕

    目的:在高中生中探讨生命意义寻求和生命意义体验的关系.方法:采用生命意义问卷,对1659名高中生进行横断研究,对84名高中生进行三次追踪测查.结果:同时测量的生命意义寻求和体验之间呈正相关,但是在控制干扰变量后,后测体验只受前测体验的影响,与前测寻求没有关系,后测寻求只受前测寻求的影响,与前测体验也没关系.结论:生命意义寻求和体验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两维度之间不相互影响,而是各自预测本维度的发展.

  • 抑郁认知易感性在应激-抑郁中的中介效应

    作者:蚁金瑶;钟明天;凌宇;张丽;朱熊兆;姚树桥

    目的:探讨抑郁认知易感性在应激-抑郁关系中是起中介效应还是调节效应.方法:1201名大学生完成了认知方式问卷、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业应激量表等系列自评量表.使用层次回归法分析抑郁认知易感性的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结果:认知易感性影响个体抑郁症状的出现,在应激-抑郁中,认知易感性是中介变量.抑郁认知易感者比非抑郁认知易感者感受到更高水平的应激,表现出更明显的抑郁和焦虑症状.结论:认知易感性在应激-抑郁中起着中介效应.

  • 高校转系本科生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付丽;杜佳萱;李希琳;周素雅;蔺秀云

    目的:探索转系生的主观因素(归因方式、动机)和客观因素(转系决策支持度、专业跨度)对转系适应(专业适应、班级归属)的影响.方法:应用专业适应性、班级归属感量表对北京师范大学19个院系专业的102名转系生进行测查.结果:①转系生在专业适应性和班级归属感上整体情况良好;②归因方式为内归因的转系生在专业适应性和班级归属感上显著好于外归因的,且转系得到他人支持时专业适应性更好;③归因方式、转系动机中的个人兴趣、一时冲动两个维度、以及转系决策支持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转系生适应性.结论:转系生转系后适应良好,归因方式、转系动机对专业适应性和班级归属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离退休人员社会参与度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作者:张镇;张建新;孙建国;薛承会

    目的:分析离退休人员的总体社会参与度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抽样,调查了中科院系统离退休人员3829人,使用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自编社会参与度问卷分别测量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社会参与度水平.结果:离退休人员具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社会参与的频率、角色、工作状态和参与原单位活动的频率与主观幸福感和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收入和身体状况后,社会参与正向预测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作用仍然显著.结论:社会参与度是维持离退休人员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 大学生父母关系感知及其与安全感和特质焦虑的关系

    作者:张娥;訾非

    目的:探究父母关系感知的概念结构,编制测量大学生对父母关系感知的问卷,探索大学生对父母关系的感知与大学生的安全感和焦虑感的关系.方法:通过访谈法获得大学生对父母关系感知的主观评估,编制大学生父母关系感知问卷项目,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477名大学生的父母关系感知数据的内部结构进行探讨,并对父母关系感知与安全感、特质焦虑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大学生父母关系感知问卷由三因子组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3.0%,分别命名为父母关系消极感知、父母关系积极感知和父母关系绝望感.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GFI为0.86,AGFI为0.82,CFI为0.92,RMSEA为0.065.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良好.父母关系感知可聚类为父母关系好型、父母关系中等型和父母关系差型,不同类型在安全感和特质焦虑上差异显著.父母关系消极感知和父母关系积极感知可显著预测安全感和特质焦虑.结论:父母关系感知问卷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和临床实用价值,父母关系感知对安全感和特质焦虑有重要影响.

  • 父母严厉管教与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

    作者:刘蓓;魏志民;邢晓沛;王美芳

    目的:考察父亲和母亲的严厉管教与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Straus编制的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的儿童自我报告版测查1070名初中生.结果:①初中男生遭受的父亲严厉管教的频繁性高于女生.初中男生遭受母亲体罚的频繁性高于女生.初二学生遭受母亲心理攻击的频繁性显著高于初一学生.②父亲和母亲的心理攻击、体罚和身体虐待均与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③父亲和母亲的心理攻击、母亲的体罚和身体虐待可以显著预测初中生的外化问题行为,但父亲的体罚和身体虐待不能显著预测初中生的外化问题行为.结论:父母实施严厉管教行为的频繁性受到初中生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并且父母亲的严厉管教对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亲属寄养儿童分离与个体化发展的个案研究

    作者:戴柔儿;贾晓明

    目的:探索有亲属寄养经历儿童的分离与个体化发展情况.方法:采取典型及方便抽样对四名早年有亲属寄养经历的儿童进行深入访谈,采用整体内容分析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第一次分离个体化期间生活在寄养家庭的儿童其分离个体化发展有两种情况:不能发展或同原生家庭类似;②辗转原生家庭和寄养家庭的成长过程,所面临的特殊心理发展任务:维持与父母的心理连接,维持与寄养家庭代养者的心理连接,平衡与父母、代养者之间的心理连接;③有亲属寄养经历的儿童其青春期分离个体化发展出现延迟.结论:与养育者建立心理连接是有寄养经历儿童分离个体化发展的基础;渡过整合危机是有寄养经历儿童分离与个体化继续发展的前提.

  • 古德琼森受暗示性量表-1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

    作者:袁红梅;邓云龙;潘辰;伍妍

    目的:建立古德琼森受暗示性量表-1(Gudjonsson Suggestibility Scale-1,GSS-1)的中文版,并分析其信度和效度.方法:311名大学生完成了GSS-1中文版,分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评价者一致性、重测信度、条目与因子的相关等信度,分析量表的结构效度、因子间相关、效标效度等,并与英国成人常模进行了比较.结果:GSS-1中文版的Cronbach’sα系数在0.68~0.86之间;评价者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75~0.99之间;重测信度在0.20~0.90之间;条目与因子的相关系数在0.26~0.68之间;条目的因子负荷在0.11~0.70之间,验证性因子分析指标:REMEA=0.019,NNFI=0.949,CFI=0.952,均符合测量学要求;因子得分相关系数在0.14~0.81之间;受暗示性各因子得分与即刻回忆和延迟回忆成绩都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英国成人常模比较,中国大学生样本报告了更高暗示感受性得分(P<0.01)和更低的记忆成绩(P<0.01).结论:GSS-1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使用.

  • 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在大一学生中的试用

    作者:杨文辉;吴多进;彭芳

    目的:评估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I-Ⅱ)中文版在我国大一学生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972名大一学生完成BDI-Ⅱ中文版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的测试,并随机抽取65名大学生1周后完成BDI-Ⅱ的重测.结果:BDI-Ⅱ中文版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5,各条目间的相关系数在0.08~0.39之间,各条目与BDI-Ⅱ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34~0.57之间,重测相关系数为0.73(Ps<0.05);BDI-Ⅱ总分与CES-D总分呈正相关(r=0.70,P<0.01).认知-情感和躯体症状2因子结构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各指标为IFI=0.967 、CFI=0.967、x2/df=3.820、RMSEA=0.054.结论: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在大一学生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作为我国大一学生抑郁症状筛查的自评工具.

  • 军人睡眠问题测量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作者:刘西芹;张理义

    目的:编制军人睡眠问题测量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文献回顾、预测验等构建初问卷,并采用因素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修改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结果:①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9,重测信度为0.825,分半信度为0.896.②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了日间功能、失眠、嗜睡、运动性异样睡眠及非运动性异样睡眠五个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50.321%;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x2/df、RMSEA、RMR、GFI、AGFI、NFI、CFI分别为2.526、0.051、0.022、0.916、0.897、0.842、0.897.③各分测验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399-0.826之间,各分测验间相关在0.034-0.502之间(P<0.01).④总分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其各分测验存在中、高度相关.结论:军人睡眠问题测量问卷的信效度指标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作为军人睡眠问题筛选工具.

  • 大学生自杀倾向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作者:郑爱明;陈图农;朱婷婷;傅宏

    目的:编制大学生自杀倾向问卷(College students suicide inclination questionnaire,CSIQ),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在450名大学生中初测,确定34个条目的正式问卷.随机抽取798名江苏省在校大学生进行正式施测.结果:问卷共4个因子,分别为:抑郁水平、自杀认知、自杀准备和绝望感,共解释方差61.79%.总问卷和各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在0.92-0.71之间;问卷总分和各因子的重测信度在0.99-0.84之间.问卷总分与明尼苏达多相个性问卷抑郁分量表(MMPI-D)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25,P<0.01).结论:大学生自杀倾向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可用于相关的研究和实践中.

  • 沙盘游戏意象疗愈体验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作者:李北容;申荷永

    目的:探索沙盘游戏意象疗愈体验的内容结构及其测量.方法:通过自行编制的沙盘游戏意象疗愈体验问卷,对沙盘游戏治疗体验者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了434份有效问卷.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沙盘游戏意象疗愈体验的内容结构由无意识涌现、意识感受激活、记忆再认知三个维度构成.该模型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得到了验证.结论:本研究所揭示的沙盘游戏意象疗愈体验的三维度模型具有心理分析意义;所编制问卷的信、效度良好.

  • 中华成人智力量表的事前智商估计

    作者:唐细容;姚树桥

    目的:探讨中华成人智力量表事前智商的估计方法.方法:中华成人智力量表(ISCA)标准化样本被随机分成人数大致相等的两组,分别用于建立智商估计公式和效度检验.公式建立经由一系列以全量表智商为因变量、保持测验成绩和人口统计学变量为自变量的分层线性回归而实现,效度检验时比较估计值和实际值的分布、平均数差异、相关性和等级一致程度.结果:两组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测验成绩无显著差异.十个估计公式调整R2为38.3%-86.6%,估计标准误为11.84-5.47.估计智商平均数与实际智商无显著差异,全距较实际智商有程度不同的缩窄.估计值与实际值相关系数为0.62-0.93,相同等级比率为49.9%-67.8%.联合分测验成绩能大幅提高估计效度,增加联合的分测验项数能提高估计精确度,但项目的平均贡献下降.结论:基于ISCA常模数据建立了10个ISCA智商的估计公式,在正常成人中使用具有满意的估计效度.

  • 帕金森病患者心理理论研究现状与评价

    作者:刘勇;陈健芷;姜梦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生理上和认知上具有特定的障碍.心理理论作为帕金森病患者认知研究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社会知觉和生理机制三个方面的研究.为了更好的揭示帕金森病患者心理理论的内在机制,今后应该在研究取样、研究方法、研究任务和研究范围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

  • 难治性抑郁症患者rTMS治疗前后双侧前额叶质子磁共振波谱定量研究

    作者:郑会蓉;李凌江;刘鹏;刘建滨;张丽;张燕;于瑞丽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之间神经生化代谢分布的差异,探索rTMS治疗前后难治性抑郁症局部脑代谢物的特异性.方法:应用1H-MRS检测3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双侧前额叶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Glx)、胆碱复合物(cho)、肌醇(ml)及肌酸(cr)5种代谢物,分别计算NAA、Glx、Cho、mI与Cr的比值,并与28名健康对照者比较.对3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进行4周共20次高频rTMS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治疗后再次应用1H-MRS检测3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双侧前额叶代谢物分布特征.结果:①rTMS治疗前难治性抑郁症组患者左侧前额叶皮质mI/Cr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rTMS治疗组治疗有效患者mI/Cr比值增高,与健康对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②在控制年龄、病程的影响后,rTMS治疗组左侧前额叶mI/Cr改变与HAMD减分率成正相关(r=0.86,P=0.000).结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前额叶胶质细胞代谢异常,有效的rTMS治疗可改善神经胶质细胞功能.

  • 儿童期遭受多重侵害的高职高专学生生态学执行功能特征

    作者:董方虹;曹枫林;崔乃雪;王茜;郭春红

    目的:探讨儿童期遭受多重侵害的高职高专学生的生态学执行功能特征.方法:采用青少年侵害问卷自评版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筛选出研究对象共270名,其中多重侵害有创伤后应激症状组54人,多重侵害无创伤后应激症状组69人,非多重侵害组68人,对照组74人,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一般信息问卷,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和瑞文标准推理测试.结果:四个组在执行功能的抑制、转换、情感控制、任务启动、工作记忆、计划、组织和任务监控八个因子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cheff检验显示多重侵害有创伤后应激症状组在抑制、转换、情感控制、任务启动、工作记忆、组织和任务监控七个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在抑制、转换、情感控制、任务启动、工作记忆五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非多重侵害组,多重侵害无创伤后应激症状组在抑制、情感控制、任务启动、计划和任务监控五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多重侵害无创伤后应激症状组在工作记忆因子上的得分高于非多重侵害组.多重侵害有创伤后应激症状组与多重侵害无创伤后应激症状组在生态学执行功能各因子上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多重侵害组和对照组在生态学执行功能各因子上得分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遭受多重侵害的高职高专学生生态学执行功能受损.

  • 脑瘫患儿推理加工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

    作者:李孝明;汪凯;吴建贤;洪永峰;赵敬璞;冯小军;徐梅;汪敏

    目的:探究脑瘫患儿推理加工与心理理论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5名脑瘫患儿和36名正常对照组儿童,接受语义推理(因果推理和预期推理)、语用推理(简单语用和复杂语用推理)和心理理论(错误信念和错误预期)测试.结果:在各测试任务上脑瘫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因果推理对错误信念有预测作用,预期推理对错误预期有预测作用,简单语用推理对错误信念和错误预期都有预测作用,复杂语用推理对错误预期有预测作用.结论:脑瘫患儿的推理加工能力和心理理论落后于正常儿童,推理加工能力与心理理论具有相关性.

  •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相关认知技能缺陷

    作者:董琼;李虹;伍新春;潘敬儿;张玉平;阮氏芳

    目的:探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相关认知技能缺陷.方法:以47名四、五年级阅读障碍儿童和43名正常儿童为对象,系统考察了儿童的命名组词、阅读理解和阅读流畅性等阅读能力以及语音意识、语素意识、正字法意识及快速命名等阅读相关认知技能.结果:①阅读障碍儿童在所有阅读能力和阅读相关认知技能测验中均显著落后于正常儿童.②不同阅读相关认知技能对阅读能力的不同方面存在不同影响.③语音意识、语素意识、正字法意识及快速命名相结合能有效地预测儿童是否患有阅读障碍.结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语音意识、语素意识、正字法意识及快速命名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缺陷,这可能是导致他们阅读能力落后的重要原因.

  • 大学生的孤独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来自内隐和外显测量的证据

    作者:李欢欢;骆晓君;王湘

    目的:探讨大学生群体中孤独感和自杀意念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广东省在校大学生共449名,采用社会和情绪孤独感量表中文版、自杀意念量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同时施测,再通过实验法,考察孤独感高低分组的大学生在内隐自杀联结测验(Implicit Suicide Association Test)上得分的差异.结果:孤独感与抑郁(r=0.290,P<0.01)、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r=0.266,P<0.01),层次回归分析表明,控制抑郁水平后,孤独感对自杀意念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62,P<0.001).高孤独感得分者内隐自杀联结测验中的IAT效应明显高于低孤独感得分者(F=7.58,P<0.01).结论:自杀的内隐和外显态度具有同一性.除抑郁外,在大学生群体中,孤独感也是预测自杀意念的敏感指标.

  • 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金灿灿;邹泓

    目的:分析和评估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因素.方法:采用社会问题解决技能问卷、亲子冲突问卷、师生关系问卷、友谊质量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核查表和问题行为问卷对来自上海和昆明的549名犯罪青少年和555名普通青少年进行测量.结果:问题行为、母亲受教育程度、父亲受教育程度、日常生活事件次数能显著预测青少年犯罪的概率,预测力依次降低.结论:干预青少年犯罪需从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同时入手.

  • 儿童期虐待、执行功能与农村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的结构方程模型

    作者:李阳;曹枫林;崔乃雪;李玉丽

    目的:探讨儿童期虐待、执行功能与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模型.方法:研究对象为816名农村青少年,调查的问卷包括儿童期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长处和困难量表自评版(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DQ)、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自评版(Behavior Rating Inventory of Executive Function-Self Report Version,BRIEF-SR).结果:相关分析表明,除情感忽视与行为管理,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与元认知,躯体虐待与多动注意不能无相关(均P>0.05),其余各因子、各变量间都呈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儿童期虐待和执行功能对农村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儿童期虐待除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有直接作用外,还通过执行功能起到间接作用.结论:儿童期虐待和执行功能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执行功能在儿童期虐待与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 青少年手机依赖的测量、危害和发生机制

    作者:贺金波;陈昌润;鲍远纯;雷玉菊

    已有研究初步指出了青少年手机依赖的特征和危害,制定了多种测量工具,揭示了依赖发生的外在影响因素和内部人格特质,初步阐述了自我认同、群体规范、归属感的心理作用机制.但现有研究尚缺乏对手机这个依赖源独特性的研究,对手机依赖的定性、诊断和发生机制的研究也有待深入.

  • 慢性应激对不同月龄大鼠前额叶皮质、纹状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一赫;江虹;冀永娟;李颖;樊淑娟;潘芳;刘德祥

    目的:观察慢性应激对不同月龄大鼠行为、前额叶皮质、纹状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知性应激建立动物模型,观察2月龄和15月龄48只Wistar大鼠的行为学、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细胞形态学及BDNF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青年应激大鼠水平运动、直立次数均明显减少,这一变化在老年应激组更明显.应激组糖水偏爱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并持续到应激结束后一周;老年应激组的糖水偏爱百分比低于青年组.应激组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神经细胞呈程度不同的损伤现象,且老年应激组的损伤较青年组严重.应激组前额叶皮质和纹状体BDNF表达明显下调,老年应激组下调明显.应激后一周,青年应激组BDNF表达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慢性轻度不可预知性应激引起老年大鼠明显的行为学改变,提示老年大鼠对应激的反应性和耐受性降低.应激导致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细胞的变性、萎缩和死亡及BDNF表达下降,这一变化在老年组更为明显.

  • 注意分散情绪调节的晚期正电位

    作者:张文海;卢家楣

    目的:从Gross的情绪过程模型出发,利用双任务范式研究在情绪产生过程中注意分散是否调节晚期正电位(late positive potential,LPP).方法:招募20名大学生(9男/11女),从中国情感图片系统选择正性、中性和负性情境图各29张为刺激,采用默数和深呼吸为注意分散任务,记录和测量情绪状态强度和事件相关电位数据.结果:默数、深呼吸条件下所评价的情绪状态强度显著小于看条件.LPP波幅在早期(350-650 ms)、中期(650-1050 ms)和晚期(1050-1500ms)窗口呈现出不同的任务与图片效价交互作用.从350 ms开始,默数条件下三种图片的LPP波幅低于看条件;深呼吸条件下负性图片的LPP波幅低于看条件,但在晚期窗口正性和中性图片的LPP波幅与看条件无差异.结论:注意分散不仅有效降低被试的主观情绪状态强度,而且能够调节LPP波幅,是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但默数和深呼吸对不同效价的图片呈现出不同的时间过程模式.

  • 中学生的记忆参照效应

    作者:熊恋;凌辉;唐钦

    目的:探讨中学生的记忆参照效应及亲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R/K范式,比较中学生在自我参照、朋友参照、母亲参照、语义参照条件下的记忆效果.结果:①R/K判断、参照条件的主效应显著,两者交互作用显著,朋友参照条件的R反应正确率显著高于母亲参照条件,而与自我参照条件无显著差异;②高他人亲密组的R反应正确率显著高于低他人亲密组.结论:亲密度对中学生记忆参照效应存在积极影响.

  • 谎言判断的双加工理论

    作者:吴嵩;蔡頠;孙嘉卿;章哲明;金盛华

    心理学关于谎言的研究分为两个主要的方向,其中之一就是探究普通人在判断他人是否说谎时的心理过程,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们的判断.早期解释谎言判断的心理学理论包括基本归因错误、分心假设和情境熟悉性假设,而近来双加工理论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在动机、认知需求、判断时间、背景信息、探测效应和怀疑等方面的研究中得到了许多数据支持.目前对于谎言判断的研究存在许多争议,例如双加工是否是连续单维的过程,人们是否具有判断谎言的能力,未来的研究可以围绕这些方面开展.

  • 时间压力和语音复杂性对口吃者语音编码的影响

    作者:肖二平;张积家;陈穗清

    目的:考察时间压力和语音复杂性对口吃者语音编码的影响.方法:采用外显发声任务,对口吃组与对照组在有、无时间压力条件下对不同语音复杂性材料的朗读速度和口吃频率进行了考察.结果:①口吃组和对照组在有时间压力条件下朗读速度显著快于无时间压力条件,朗读绕口令句子的速度显著慢于非绕口令句子,朗读声母绕口令显著慢于韵母绕口令;②在时间压力条件下口吃频率显著高于无时间压力条件,朗读绕口令句子的口吃频率显著高于非绕口令句子,朗读声母绕口令的口吃频率显著高于韵母绕口令;③朗读声母绕口令时在句首发生口吃的比率显著高于韵母绕口令.结论:时间压力和语音复杂性对口吃组和对照组的语言编码和言语流畅性有重要影响.

  • 言语和语言障碍的行为遗传学研究

    作者:李慧

    言语和语言障碍是流行率很高的儿童交流障碍,迄今为止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行为遗传学研究显示常见的言语和语言障碍是多基因遗传疾病.近十年来分子遗传学研究已成为行为遗传学研究的主流,一系列言语和语言障碍相关基因座甚至基因得到鉴定,为研究言语和语言障碍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提供了可能.

  • 慢性束缚应激对小鼠毛囊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

    作者:刘楠;马占波;傅文青;张国兴;王琳辉;王晓娟

    目的:探讨慢性束缚应激诱导的皮肤氧化应激对小鼠毛囊生长周期的影响.方法:以慢性束缚法建立小鼠心理应激模型,观察行为学和皮肤组织形态学改变,检测血浆皮质醇水平,皮肤组织中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BARS)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与控制组相比,束缚组小鼠运动距离显著减少(P<0.05),血浆皮质醇和皮肤TBARS水平显著上升(P<0.05,P<0.001),SOD、GSH-Px活力显著降低(P<0.05,P<0.001),毛囊生长期明显延迟;束缚加抗氧化剂组小鼠,皮肤组织TBARS水平、GSH-Px活力与控制组无明显差异,可部分逆转毛囊生长期延迟.结论:慢性束缚应激引起的皮肤组织氧化应激导致小鼠毛囊生长期延迟.

  • 正念训练干预冗思的作用机制探析

    作者:唐海波;罗黄金;张现利;赵龙

    冗思是一种反复关注自身消极情绪及相应事件的思维方式,而正念训练是个体有意识地把注意维持在当前内在或外部体验之上并对其不做任何判断的一种自我调节方法,研究发现正念训练对冗思具有治疗作用,能够减轻冗思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本文论述了冗思的发生机制、正念训练的作用机制,总结了国外应用正念训练对冗思进行干预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正念训练干预冗思的内在机制.

  • 健美训练对体弱大学男生自信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刘卫;孙志毅;齐国强

    目的:探讨健美训练对体弱大学生自信与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在健美训练的不同时间段观察56名体弱大学男生的多项训练指标以及自信、心理健康的变化.结果:健美训练8周后,体弱男生的力量素质、生理机能、BMI与训练前比较有了明显改善.健美训练8周或12周后,体弱男生的整体自信、社交自信、身体自信维度、自信总分以及心理健康的大部分因子得分和心理健康总分与训练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健美训练对改善体弱学生的自信和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 意象对话取向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

    作者:彭阳;林静;杨琴

    目的:探讨意象对话取向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方法:将40名有改变自我意愿的大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与控制组(各20人,每组男女各半),实验组接受为期10周的意象对话取向团体辅导,控制组不进行实验处理.辅导前后分别进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评估.结果:实验组在辅导后的自我批评得分显著下降,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行动、自我认同得分均显著提高.辅导后,实验组自我批评得分显著低于控制组得分,心理自我、自我认同显著高于控制组得分.意象分析及自我报告也显示实验有效.结论:意象对话取向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自我概念有显著作用.

  • 心理接纳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曾祥龙;周瀚;王晨悦;刘翔平

    心理接纳技术作为“第三代行为疗法”的技术核心,近年来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受到极大的关注.这些技术强调改变心理事件的功能,即允许负性体验的存在而又不受其影响,从而帮助来访者承受情绪与冲动并控制外在行为,或转变对负性思维的理解与反应.已有研究证实了心理接纳技术和基于心理接纳技术的疗法的有效性,且日常生活中对负性体验的接纳态度也与更好的心理健康结果相关.未来应进一步探讨心理接纳技术在具体疾病上的有效性及其与传统疗法的效果对比,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将接纳技术与改变技术更好的结合到一起.

中国临床心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