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消化

中华消化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중화소화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7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4-1432
  • 国内刊号: 31-136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29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袁耀宗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Kruppel样因子4和CD4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丽娜;尹先哲;丁旭青;孙新超;高社干

    目的 分析Kruppel样因子4(KLF4)和CD4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9月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0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取其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K L F4和CD44的蛋白质表达情况;选取其中50例患者的新鲜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KLF4、CD44的mRNA与蛋白质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Kaplan-Meier法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KLF4蛋白质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5%(55/100),低于对应癌旁组织的77%(7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78,P=0.001).CD44蛋白质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1%(81/100),高于所对应癌旁组织的11%(1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600,P<0.01).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 L F4的mRNA表达水平比癌旁组织降低者43例,CD44的mRNA表达水平比癌旁组织升高者4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837、70.563,P均<0.01).癌组织中K L F4的阳性表达在不同性别、不同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不同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癌组织中CD44的阳性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不同T N 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管是蛋白质水平还是mRNA水平,KLF4与CD44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0.284、-0.518,P均<0.01).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 L F4蛋白质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3个月,长于K L F4蛋白质阴性患者的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P=0.019);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44蛋白质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4个月,短于CD44蛋白质阴性患者的3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9,P=0.016).单因素分析显示,T N M分期、K L F4表达和CD44表达与总生存期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KLF4低表达和CD44高表达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K L F4低表达和CD44高表达可能与其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 芳香烃受体基因多态性及单倍型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

    作者:吴利敏;吴超群;黄小春;骆家凯;叶子煊;洪伟军;林子健;蒋益

    目的 探讨芳香烃受体(AhR)基因多态性及单倍型与U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第一医院、温州市中心医院及温州市人民医院396例U C患者为U C组,同期573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格检查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改良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检测A hR(rs10249788、rs2066853、rs2158041)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各SNP的突变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差异及其与U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Haploview 4.2软件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 UC组中A hR(rs10249788)的突变等位基因C及基因型T C+CC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75.00%(594/792)比69.98%(802/1146),95.45%(378/396)比91.10%(522/573)],OR(95%CI)分别为1.287(1.049~1.579)和2.052(1.180~3.5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11).与远端结肠炎患者相比,广泛结肠炎患者中A hR(rs10249788)的突变等位基因C及基因型TC+CC频率增高[71.34%(341/478)比80.57%(253/314),93.31%(223/239)比98.73%(155/157)],OR(95%CI)分别为1.666(1.183~2.347)和5.561(1.260~24.5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23).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rs10249788和rs2066853、rs10249788和rs2158041、rs2066853和rs2158041彼此连锁(D′=0.636、0.430、0.980,r2=0.270、0.023、0.177).与健康对照组相比,UC组中单倍型TAC的频率降低[20.20%(231.5/1146.0)比16.24%(128.6/792.0)],CAC的频率增高[14.43%(165.4/1146.0)比20.47%(162.1/792.0)],OR(95%CI)分别为0.767(0.605~0.973)和1.529(1.204~1.9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9、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广泛结肠炎患者中单倍型CGC的频率高于远端结肠炎患者[38.69%(121.5/314.0)比29.48%(140.9/478.0)],OR(95%CI)为1.511(1.119~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单倍型TAC的频率低于远端结肠炎患者[12.10%(38/314.0)比17.55%(83.9/478.0)],OR(95%CI)为0.646(0.483~0.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 AhR(rs10249788)可能是影响UC易感性的潜在位点,并与rs2066853和rs2158041协同影响UC的发病风险和疾病部位.

  • B类 Ⅰ 型清道夫受体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其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作者:汤喻;李珍;史祖宣

    目的 探讨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 R-B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其表达变化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2年5月至2017年8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手术切除治疗的63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收集其鳞状细胞癌组织和所对应的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所取组织和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中SR-B1蛋白质的表达.使用SR-B1小干扰RNA、对照小干扰RNA、pcDNA3.1和pcDNA3.1-SR-B1分别转染食管鳞状细胞癌EC1和TE1细胞.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后SR-B1蛋白质的表达,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流式细胞术和T ranw ell小室分别检测转染后食管鳞状细胞癌EC1和T E1细胞增殖、周期和侵袭的改变.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S R-B1蛋白质表达阳性率为60.3%(38/63),高于癌旁组织的30.2%(1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65,P=0.001).食管鳞状细胞癌Eca109、EC9706、EC1、TE1和KYSE70细胞中SR-B1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244±0.012、0.285±0.018、0.455±0.016、0.479±0.019和0.390±0.022,均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的0.027±0.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252、21.633、39.081、36.010、25.591,P均<0.01).S R-B1小干扰RNA下调食管鳞状细胞癌EC1和TE1细胞中SR-B1蛋白质的表达.SR-B1蛋白质的表达下调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EC1和T E1细胞的增殖,增加EC1和T E1细胞在G0/G1期的细胞比例[分别为(64.92±1.68)% 和(64.34±0.94)%],降低EC1和T E1细胞的侵袭能力(分别为33.33±7.51和21.67±4.04);SR-B1表达上调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EC1和TE1细胞的增殖,降低其G0/G1期的细胞比例[分别为(31.72±1.30)% 和(33.12±1.04)%],增强其侵袭能力(分别为285.33±28.10和247.33±28.29).结论 S R-B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过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S R-B1可能成为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新靶点.

  • 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丽娜;马治国;杨少奇;黄李雅;杨力

    目的 探讨影响消化性溃疡出血(PUB)患者发生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0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的1210例PUB患者,将治疗后出血停止的10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早期再出血的170例患者为再出血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再出血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居住地、呕血、休克、输血量、服用抗凝药物、合并疾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中性粒细胞占比、血小板计数、溃疡位置、溃疡大径、Forrest分级和胃镜下治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再出血组患者胃镜下止血治疗率为92.56%(112/121),低于对照组的98.70%(228/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09,P=0.001).将以上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orrest分级(OR=7.735,P<0.01)、血红蛋白(OR=7.332,P=0.040)、休克(OR=5.245,P<0.01)、溃疡大小(OR=2.360,P=0.029)是PUB患者发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评估再出血风险的作用为Forrest分级>血红蛋白>休克>溃疡大小.结论 Forrest分级、血红蛋白、休克、溃疡大小是影响PUB患者发生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胃镜下止血治疗可降低再出血风险.

  • LIM同源框基因2转录因子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高献争;左士宇;刁长英;王晓慧;李晟磊

    LIM同源框基因2(LIM-homeobox gene 2 ,LHX2)属于L IM同源框基因家族 ,因其具有同源框结构域和富含半胱氨酸的LIM结构域而被鉴定[1] . L H X2与c-Abl相邻定位于9号染色体上 ,其异常表达常由染色体易位引发[2] .LIM 同源框基因家族参与多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如细胞分裂、细胞增殖、特异性细胞分化和胚胎发育等[1 ,3-5 ] .除特定的生理功能外 ,LHX2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如 LHX2通过诱导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B (platelet-derived grow th factor-B ,PDGF-B)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6].此外 , L HX2蛋白质在多种肿瘤中过表达 ,包括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胃肠癌、胰腺癌和肾癌[2 ,7] .然而 ,迄今鲜见L HX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报道.因此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L H X2的表达 ,分析其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为发现新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预后指标奠定基础.

    关键词:
  • 结肠憩室病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

    作者:杨芳;孙超;姜葵;王邦茂

    近年来 ,随着老龄化现象的日趋加重和检查手段的进步 ,我国结肠憩室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结肠憩室病的发病率不仅与年龄、生活习惯、基因、菌群等相关 ,还与性别相关[1 ] .研究发现结肠憩室病好发于男性 ,这可能与菌群的构成及代谢方式具有性别差异、男性与女性的生活习惯存在差异等因素有关[2-4 ] .本研究分别探讨了男性、女性结肠憩室病的影响因素 ,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胃底腺息肉和胃增生性息肉伴胆汁反流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

    作者:常丽丽;高鹤;封博华;师琳;张学丛;张新元

    胃息肉属于胃癌的癌前病变之一 ,随着胃息肉检出率的提高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日益引起关注.研究发现 ,胆汁反流增加了胃息肉发生的风险 ,部分胃息肉形成可能与胆汁反流、胆汁酸刺激胃黏膜增生有关[1-4 ] . 多数研究认为H .pylori感染与增生性息肉关系密切 ,而与胃底腺息肉无关或呈负相关[5-10].此外 ,有报道认为 ,胆汁反流可抑制H .pylori生长[11-13] .但在胃息肉的发生机制研究方面 ,胆汁反流和 H .pylori感染与胃息肉形成的关系目前尚不十分明确.本研究对胃镜检查发现的胃息肉患者进行病理检查、胃内胆汁酸检测和息肉组织 H .pylori检测 ,探讨胃底腺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与胆汁反流和 H .pylori感染的关系.

    关键词:
  • 小肠镜下治疗结石性肠梗阻一例

    作者:何尧儿;陈茜;时昌培;范一宏;黄宣

    患者女 ,78岁 ,因"反复腹胀5个月余"于2017年1月6日入院.患者5个月前因饮食不节出现阵发性胀痛 ,以剑突下及右腹部为主 ,无放射痛 ,弯腰和按压后加重 ,伴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黄色水样物 ,伴头晕 ,无头痛 ,肛门少有排气、排便 ,休息后未见缓解.

    关键词:
  • 胃黏膜保护剂聚普瑞锌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征;钱家鸣

    聚普瑞锌是新一代的胃黏膜保护剂 ,由锌和肌肽螯合而成 ,在日本广泛用于胃溃疡治疗.聚普瑞锌通过诱导热休克蛋白表达和抗氧化、抗凋亡等作用保护胃黏膜.然而研究发现 ,聚普瑞锌除了在局部发挥黏膜保护作用外 ,还具有抑制炎症反应、根除 H .pylori和抗纤维化等作用.现通过复习相关文献 ,阐述胃黏膜保护剂聚普瑞锌除用于治疗胃溃疡外的临床应用进展.

    关键词:
  • 低可酵解的低聚糖、双糖、单糖和多元醇饮食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彬睿;戴宁

    IBS是消化科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 ,主要表现为与排便相关的腹痛 ,伴排便次数改变和(或)粪便性状异常 ,其症状反复发作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1 ] .目前 ,IBS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疗法、生活方式改变和饮食疗法等.传统饮食疗法是较具代表性的治疗手段之一 ,初是基于英国国家健康与护理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 NICE)饮食指南提出 ,其内容涵盖建议患者少食多餐 ,避免饱食 ,避免摄入大量乙醇、咖啡、豆类、洋葱等.近年来 ,临床研究发现限制可酵解的低聚糖 、双糖、单糖和多元醇(fermentable oligosaccharides ,disaccharides ,monosaccharides and polyols ,FODMAP)能有效改善 IBS 患者的胃肠道症状[2] .然而 ,对于低FODMAP饮食疗法的短期和长期临床疗效、具体作用机制、疗效预测因素和潜在风险等仍存在争议 ,现将重点对上述问题作一综述.

    关键词:
  • 中国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诊治专家共识(2018版)

    作者: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

    近年来由于内镜检查的普及和超声内镜检查(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 ,SMT )的检出率大幅提高.内镜下切除SMT 因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与认可 ,在提高SM T 检出率的基础上进行内镜下微创治疗是改善 SMT 患者生命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节约国家医疗资源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 方药量效关系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策略

    作者:王凤云;吴皓萌;张佳琪;马祥雪;郑蕊;吕林

    随着社会环境和疾病谱的改变 ,公众对中医复方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不断提高 ,不断发展和创新中药复方量效关系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的研究是实现良好方药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目前,方药量效关系研究已从经验积累和个案分析阶段 ,进入科学方法体系的探索阶段 ,由于方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 ,其自身属于复杂系统 ,效应具有多样性 ,且方药量效关系受多种因素影响 ,比如四气五味的应用 ,药味配伍和剂量选择等 ,因此 ,如何确保方药的疗效得到充分发挥是目前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概述了中药复方量效关系近些年的研究进展 ,探讨了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策略 ,希望对临床应用及中医药理论科学内涵的阐释有所裨益.

    关键词:
  • 脑肠互动异常在中医的脾虚证与西医的功能性胃肠病中的作用

    作者:邹多武;张玲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 FGID )是指存在消化道症状 ,但无法用器质性病变或血液检查生物化学异常来解释的消化道功能性疾病 ,在临床上以非糜烂性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IBS和功能性便秘常见[1] .FGID极为常见 ,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和就诊率高达34 .6% 、62 .1% ,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

    关键词:
  • 太极升降论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运用

    作者:李军祥;毛堂友;谭祥

    《周易》是我国古代人民思想、智慧的结晶 ,是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 ,被誉为"大道之源" ,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1 ] .《周易》认为运动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2 ] .如《易传·系辞上》言及:"富有之谓大业 ,日新之谓盛德 ,生生之谓易."又云:"易之为书也不可远 ,为道也屡迁 ,变动不居 ,周流六虚 ,上下无常 ,刚柔相易 ,不可为典要 ,唯变所适."强调了万事万物都处于动态运动过程中.中医学承袭了《易经》运动观 ,并在后世对该理论进行了质的提升 ,建立了人体气机升降理论[3-4 ].例如张仲景运用《周易》一卦六爻的思想 ,把伤寒病看作一个卦象 ,其六经传变就是六爻之动 ,体现正邪斗争引起的阴阳升降变化.

    关键词:
  • 探讨补中益气方在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应用

    作者:白文元;白研;姚希贤

    罗马Ⅳ 诊断标准将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FGID)定义为一组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疾病[1 ] .动力紊乱、内脏高敏感、黏膜和免疫功能紊乱、肠道菌群改变 ,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处理功能异常等均能导致 FGID[2] .目前,FGID 占所有消化内科门诊患者的40% ~60% ,由饮食、精神心理、社会等因素诱发 ,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和生命质量.罗马基金会的胃肠病学专家自1994年罗马Ⅰ诊断标准的诞生以来 ,20多年一直致力于FGID的诊治研究 ,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然而 ,FGID的治疗仍不十分理想 ,不能缓解患者的所有症状,高复发率困扰着患者和临床医师.中医药在我国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 ,积累了丰富的因病施治经验,在治疗FGID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3-7].

    关键词:
  •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出血和胰周感染

    作者:谢沛;刘爱茹;郑楷炼;王铁功;丁家荣;曾彦博;董元航;邵成伟;金钢;杜奕奇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起病凶险 ,并发症多 ,病死率高.SAP起病初期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 M ODS )的好发阶段 ,恢复期会面临假性囊肿形成、胰腺周围感染、胰周出血、胰瘘、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等局部并发症.SAP整个救治过程涉及内科、外科、重症医学科、肾内科等多学科的协作诊治 ,在微创介入时还需要影像介入科的协作.现回顾分析1例SAP合并腹腔出血和胰周感染的病例 ,探讨其多学科协作的诊治情况.

    关键词:
中华消化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1994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