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중화검험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4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452/R
- 国内刊号: 韩锟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免疫印迹法对中老年住院患者梅毒试验诊断的评价
梅毒是危害人类健康较为严重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近年来,梅毒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使用敏感、特异方法对梅毒的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其蔓延的重要手段.目前血清学试验已成为国内诊断梅毒的常用方法,如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1].
-
骨髓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测
自加世纪50~60年代成功开展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手术以来,骨髓移植为某些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经过半过多世纪的发展,骨髓移植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目前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配型困难、医疗费用高昂和移植后相关的并发症.
-
男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标本采集研究
沙眼衣原体是目前国内外常见的性病病原体之一[1-2];其感染以后会产生一些严重的后遗症,在男性中会发生尿道炎、前列腺炎和附睾炎等[3-4].为探讨男性泌尿生殖道不同标本(尿道分泌物、前列腺液、精液)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的差异,为临床检测标本的采集提供参考,我们于2007年1月-2008年6月对412例男性初诊患者及284例治疗后复查患者的不同标本进行了沙眼衣原体检测.
-
甲型副伤寒病例血培养研究
目的 比较疑似甲型副伤寒病例肠沙门菌肠亚种甲型副伤寒血清型血培养结果和检测速度.方法 采用BacT/ALERT 3D系统及其每瓶加入5ml血液的配对需氧和厌氧血培养瓶(AEB,ANB)对13 500份疑似甲型副伤寒病例标本进行血培养.结果 共分离到4 060株甲型副伤寒病原菌,当中,3 149株在AEB和ANB中生长,461株仅在AEB生长,450株仅在ANB生长,采用AEB和ANB的分离率均为26.7%(x2=0.023,P=0.880),在AEB和ANB配对培养中因额外血量的分离菌株数分别占总分离数的11.3%和11.1%;AEB和ANB阳性检测速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共生长3 149株菌的平均检测时间分别为(23.66±15.89)h和(25.48±16.92)h(t=7.007,P<0.01),单生长461和450株菌的平均检测时间分别为(31.80±20.97)h和(33.45±20.72)h(P<0.01).结论 取血量是决定血培养检出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在AEB和ANB之间没有发现检出率差异,但是有更多分离株在AEB中生长较快.
-
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马凡综合征原纤维蛋白1突变
目的 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结合DMA测序法检测分析马凡综合征(MFS)原纤维蛋白1(fibrillin-1)基因(FBNI)突变状况.方法 提取22例MFS患者全血DMA,PCR增扩FBNI的65个外显子,用DHPLC筛查DNA突变,对DHPLC图形异常的PCR产物用DNA测序分析突变分布.结果 在9例MFS患者FBNI中发现10种突变.其中有4种错义突变[5015G>C(C1672S)、5309G>A(C1770Y)、7241G>A(A2414c)与7769G>A(C2590Y)],4种无义突变[3295G>T(E1099X)、4307in8TCGT(G1441X),4621C>T(R1541x)与8080C>T(A2694x)],2种剪切位点突变(IVS29+4A>T与IVS50+1G>A).结论 DHPLC结合DNA测序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FBNI突变检测法,可用于MIFS的基因诊断.
-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B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mRNA及血清中GPI抗原表达与RA发病机制及活动性的关系,分析比较GPI与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E)在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FQ-RT)-PCR检测60例RA患者(活动期28例、缓解期32例)、30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30名健康体检者PBMC中GPI mRNA的表达水平和含量[以△Ct=Ct1(待测基因)-Ct2(内参基因)来比较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同时用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GPI和抗MCV抗体,抗CCP抗体和RF水平.结果 RA患者GPI mRNA表达水平[△Ct=4.21(3.04~7.23)]明显高于其他风湿性疾病组[△Ct=8.42(5.16~9.98),P<0.01]和健康对照组[△Ct=8.66(4.90~10.01),P<0.01],活动期组GPI mRNA表达水平[△Ct=3.78(1.28~6.09)]与缓解期组[△Ct=5.88(3.23~8.94)]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760,P<0.01);RA组血清GPI水平[3.02(2.02~8.39)mg/L]明显高于其他风湿性疾病组[0.20(0.11~0.32)mg/L]和健康对照组[0.18(0.08~0.30)mg/L],且RA活动期组血清GPI水平[4.84(2.81~10.38)mg/L]与缓解期组[2.12(1.26~4.34)mg/L]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H=9.830,P<0.01).同时检测GPI、抗MCV抗体和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度分别为68%(41/60)、57%(34/60)、58%(35/60);特异度分别为95%(57/60)、92%(55/60)、93%(56/60).结论 GPI mRNA可能参与了RA的发病过程,并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血清中GPI对RA诊断有相对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临床诊断RA的辅助指标.
-
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止凝血功能变化
肝脏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肝移植围术期的出血是一个棘手问题,在术前、术中和术后有完善的实验室监测及合理的治疗,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在肝移植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凝血系统、纤溶系统会发生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本研究对20例原位肝移植患者围术期止血和凝血功能参数进行动态观察.
-
344株葡萄球菌耐消毒剂基因gacA/B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葡萄球菌是临床重要的致病菌群,目前已成为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同抗生素对细菌的作用一样,消毒剂的大量使用,细菌对消毒剂产生抗性亦不可避免.mecA基因检测阳性预示该类细菌对B内酰胺类药物临床无效[1],femB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中高度保守序列,但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不表达.
-
北京地区五家医院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北京地区5家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IRPA)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2004年6月-2005年12月北京地区5家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非重复性213株IRPA,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抗菌药物对这些菌株的MIC值;采用纸片法初筛产金属酶菌株;对金属酶IMP-、VIM-基因以及孔道蛋白OprD2基因进行PCR及序列分析.结果 5家教学医院分离的213株IRPA中84株存在孔道蛋白OprD2缺失,其中有6株还同时产IMP-1型金属酶.另有13株IRPA单独产IMP-1型金属酶,2株单独产VIM-2型金属酶.结论 孔道蛋白OprD2缺失、产金属酶是北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PA)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部分机制.
-
血小板聚集体计数在真性和假性血小板减少鉴别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小板聚集体计数在真性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鉴别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血细胞分析仪(简称仪器法)分析65份EDTA抗凝PLT减少标本(包括15份EDTA-PTCP标本及50份随机抽取的真性血小板减少标本)和50份PLT正常标本的血小板聚集体计数.通过更换柠檬酸盐抗凝剂和人工镜枪法(简称人工法)对仪器法检测PLT减少的标本进行PLT和血小板形态学复核,并比较分析真性和假性血小板减少在常规EDTA抗凝和柠檬酸盐抗凝2种情况下血小板聚集体计数的异同.结果 65份仪器法检测PLT减少的标本,PLT平均为(48±11)×109/L.其中50份真性血小板减少标本仪器法PLT平均为(48±10)×109/L,血小板聚集体计数为86±15;人工法PLT平均为(46±11)×109/L,镜检未发现血小板聚集现象;PLT在仪器法和人工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P0.05).另外15份EDTA-FIEP标本,EDTA抗凝后仪器法PLT平均为(48±12)×109/L,血小板聚集体计数明显升高,平均为840±184;人工法PLT减少不明显,但血小板聚集明显,因此未能得到人工法PLT结果;采用柠檬酸盐抗凝后,仪器法PLT和人工法PLT均较前明显升高,分别为(141±13)×109/L和(134±17)×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P0.05);血小板聚集体计数较前明显减少,平均为75±12,EDTA抗凝法与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2,P<0.001);镜下未见血小板聚集现象.结论 血小板聚集体计数有望成为监测血小板聚集的有用的临床指标,可用于判断由于血小板聚集引起的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的假性血小板减少.
-
细菌革兰双检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新生儿败血症
目的 建立细菌革兰阴、阳性菌双重实时荧光定量检测体系,探讨其检测败血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细菌16SrRNA基因序列,在高度保守区自行设计通用引物和革兰阴性和阳性分型探针,选取临床较常见的35株菌株进行细菌革兰双检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对临床疑为败血症的512例新生患儿分别做细菌革兰双检荧光定量PCR和血培养检测.结果 细菌革兰双检荧光定量PCR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稳定检测到10 CFU左右细菌数.35株菌株进行细菌革兰双检荧光定量PCR检测,均为阳性,且革兰阴、阳性菌能正确分型和定量.巨细胞病毒、EB病毒、乙肝病毒、新型隐球菌及白色念珠菌、人基因组DNA及空白对照均为阴性.对临床疑为败血症的512份新生患儿标本中,革兰双检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标本阳性率8.20%(42/512),血培养阳性率6.25%(32/51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0,P<0.01),30例非感染性疾病同期患儿血标本革兰双检荧光定量PER及细菌培养均为阴性.若以血培养作为对照,细菌革兰双检荧光定量PCR方法的诊断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7.92%,准确性98.05%.结论 建立了用通用引物和分型双荧光探针的细菌革兰双检荧光定量PER方法.其检测快速、准确,具有很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
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脂蛋白酯酶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脂蛋白酯酶(LPL)表达情况,探讨LPL在CLL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基于Taqman探针技术的实时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方法检测62例CLL患者及1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标本中LPL的表达水平.对LPL表达水平与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VH)基因突变、ZAP-70蛋白和CD38表达等预后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确定LPL表达的佳分界值,计算其对IgVH突变情况的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qRT-PCR标准曲线的R2均≥0.990,敏感度可以检测到102拷贝/μg RNA,批内差及批间差变异系数(CV)均小于5%.62例CLL患者LPL表达水平中位数为0.006 0(0~0.737 0).在10名健康对照者中LPL均不表达或低表达,LPL中位表达水平为0(0~0.000 4).在经CD19磁珠分选后的3份CLL患者标本中,LPL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36 0、0.075 0和0.197 0,与分选前表达水平(分别为0.024 0、0.074 0和0.225 0)相似.LPL表达水平与IgVH基因突变情况相关(r=0.45,P<0.05),无突变患者的LPL中位表达水平为0.006 0(0.000 7~0.110 0),明显高于突变患者的LPL中位表达水平[0.002 0(0.000 2~0.027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6.5,P<0.05);LPL表达水平与ZAP-70(r=0.38,P<0.05)及CD38(r=0.43,P<0.05)均显著相关.按照IgVH突变情况作为标准对LPL表达水平做ROC曲线分析,确定佳分界值为0.036 0,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72.4%,对IgVH突变情况阳性预测值(无突变)为51.8%,阴性预测值(有突变)为83.3%.结论 qRT-PCR方法检测LPL表达敏感可靠.LPL表达水平与CLL重要预后因素IgVH基因突变、ZAP-70、CD38密切相关,并可较准确地预测IgVH突变情况,在CLL的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
-
阿司匹林抵抗的脑梗死患者高血糖和高三酰甘油发生率增加
阿司匹林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是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之一.然而有很多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仍会再发血管事件,其血小板活性未被抑制或未被充分抑制,这种现象称为"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n)".本研究通过603例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试验观察,研究高血糖和高三酰甘油与AB之间的关系.
-
血浆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水平在诊断嗜铬细胞瘤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分析法(EIA)检测血浆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3-甲氧基肾上腺素(MN)和3-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诊断嗜铬细胞瘤的价值.方法 病理确诊的3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和51例高血压患者,用EIA检测血浆MN和NM,结合[3]I-间碘苄胍(MIBG)全身扫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嗜铬细胞瘤组30例患者全身扫描均呈阳性;高血压组中有15例接受全身扫描,结果均呈阴性;嗜铬细胞瘤组MN浓度的中位数为59.3 ng/L,高于高血压组(中位数为33.7 ng/L,Z=-2.440,P<0.05);2组NM浓度的中位数分别为652.0 ng/L和36.3 ng/L,显著高于高血压组(Z=-6.699,P<0.001);2项联合检测(任一或全部阳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6.7%(29/30),86.3%(44/51)和90.1%(73/81),联合检测的准确性与全身扫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P>0.05).结论 EIA法检测血浆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对嗜铬细胞瘤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有可能替代高压液相层析法而成为该病诊断的首选方法.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中IgG亚型分布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病因至今尚不清楚,难以提出针对性的治疗.目前有人认为部分患者可能与免疫有关.我们对64例IBS患者血清IgG亚型进行检测,以了解IgG亚型在IBS患者中的分布情况.
-
检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中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的临床意义
神经母细胞瘤(NB)是源于神经嵴的恶性胚源性肿瘤,是常见的儿童颅外实体肿瘤之一,占儿童恶性肿瘤的8%~10%,发病率居儿童恶性肿瘤的第3位或第4位,恶性度极高.
-
临床生化检验参考方法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及国内研究进展
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大致可分为小分子类和蛋白类,前者主要包括代谢物底物、无机离子、非肽激素、药物等,后者包括酶和其他蛋白.生化检验是常规临床检验主要组成部分,检验结果准确、可比是医疗卫生工作的基本需要.
-
幼年型戈谢病一例
患儿男,15个月,因"进行性面色苍黄3个月,发热3 d伴轻咳"入院.查体:体温37.6℃,脉搏110次/min,呼吸28次/min,神志清楚,精神稍差,呼吸平稳,面色苍黄,口唇、甲床发绀,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充血,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啰音,心前区可闻及Ⅱ/Ⅳ级收缩期杂音,柔和,无震颤.
-
新型隐球菌和星形诺卡菌引起肺内混合感染伴新型隐球菌菌血症一例
患者男,51岁.因"发热伴周身浮肿1个月,口渴、乏力3 d",遂到我院就诊,查随机血糖38 mmol/L,于2008年2月16日以"重症糖尿病"收住我院内分泌科.患者入院前无诱因周身浮肿1个月余,先后静滴青霉素、头孢哌酮抗炎治疗.3 d前发热39.9℃,静滴美罗培南每次500 mg,2次/d,体温降至正常后出现口渴、多饮、乏力症状.患者1997年曾被确诊为尿毒症,间断透析治疗.
-
从一例P1阳性献血员血液中检出罕见抗-Tja抗体
2007年4月,云南昆明血液中心检验科进行献血员日常血型定型时,发现正定型为"B"型,反定型为"O"型的1份正反定型不符标本.经上海血液中心血型参比实验窜协助鉴定为"B"型.
-
实验室诊断尖端赛多孢子菌感染一例
患者男,26岁.2008年3月3日因"被污水溺淹6 min"入院.入院前5 h,在下水道抢修工作中,污水管道爆裂,患者被污水淤泥掩埋,被人救出后,有自主呼吸,意识不清,躁动,无抽搐及大小便失禁.入院查体:浅昏迷,口唇发绀,双肺可闻及大量散在湿性啰音.
-
新技术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近年,各种生物技术和不同学科解释生命现象的手段与方法在微生物检验中得到应用.病原微生物种类多,生态学特征各异,传统方法很难对所有病原微生物进行准确鉴定.因此,采用新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对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1].
-
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JAK2基因V617F突变
目的 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JAK2基因V617F突变的方法,评估JAK2 V617F突变在诊断骨髓增殖性疾病和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7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22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11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9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7例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ARMS)对JAK2 V617F突变进行检测,并采用基因测序对结果进行验证.将具有JAK2 V617F纯合子突变的人类红白血病细胞株(HEL)DNA作为阳性对照,比较荧光定量PCR和ARMS对JAK2基因V617F突变的检测敏感度.结果 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野生型的熔解温度(Tm)峰出现于(75.0±0.2)℃处,突变型的Tm峰出现于(76.6±0.2)℃处.JAK2基因V617F突变在PV、ET、PMF等骨髓增殖性疾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例(88.9%)、12例(54.5%)、7例(63.6%),但在71例CML中只检出1例(1.4%).荧光定量PCR与ARMS的结果符合率为100%,结果经过测序证实.使用荧光定量PER法可在每106个正常自细胞中检出低至102个HEL细胞,而使用ARMS方法时要在每106个正常白细胞中HEL细胞达到104个时,方可检测出,前者比后者方法灵敏100倍.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荧光定量PCR检测JAK2基因V617F突变的方法,比ARMS更灵敏、简便,适合临床使用.JAK2基因V617F突变在骨髓增殖性疾病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作为骨髓增殖性疾病特异性诊断指标.
-
3 051份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获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依赖于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正确规范地采集合格的标本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报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08年1-12月临床各科送检的3 051份不合格检验标本的发生原因及解决对策,目的是重视标本送检质量,减少并避免送检不合格标本,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与可靠性.
-
全国数十家医院发现假冒Sysmex品牌试剂
-
贫血、血尿、皮肤紫斑及肢端麻木
病历摘要患者男,61岁,汉族,主因"间断血尿1年,伴乏力、面色苍白半个月余"于2007年11月20日入住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患者于1年前冬季劳累后出现血尿,与睡眠无关,休息后好转,未予治疗.
-
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参考方法在国产试剂量值溯源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参考方法评价国产GGT试剂的溯源性.方法 按照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有关GGT活性测定的要求建立参考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系列文件对建立的参考方法的主要性能进行评价;应用建立的参考方法评价国内不同厂家的GGT试剂在罗氏Cobas 6000和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结果的溯源性,并用经参考方法定值的新鲜人血清作为校准品实现不同检测系统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结果 GGT参考方法的批内不精密度和总不精密度均<1%,与国际参考实验室外部质量评价计划样品靶值的相对偏倚在等效限内;校准前常规检测系统与参考方法GGT检测结果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大偏倚分别达到-47.53%、-34.11%、-30.07%,平均偏倚分别为14.53%、12.88%、12.48%;使用新鲜血清作为校准品校准后,大偏倚分别降至-17.63%、-5.88%、-4.08%,平均偏倚降至7.50%、2.70%、1.87%.结论 GGT参考方法性能符合要求.应用参考方法赋值的新鲜人血清作为校准品进行校准是实现国内不同厂家酶学试剂检验结果一致性和可比性的有效途径.
-
美国CDC胆固醇参考方法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定比对方法的运行和应用
目的 运行美国CDC胆固醇(TC)参考方法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定比对方法,用于我国血脂分析系统标准化.方法 运行CDC TC参考方法和HDLC指定比对方法,加入CDC胆固醇参考方法实验室网络(CRMLN),每年6次参加CRMLN分析质量考核,按规定程序对我国21种TC或HDLC分析系统进行认证实验.结果 TC分析在18次考核中本室平均变异系数(CV)为0.29%,相对于CDC靶值的平均偏倚小于0.1%;HDLC分析在17次考核中本室平均标准差为0.010 mmol/L(0.39 mg/dl),相对于CDC靶值的平均偏倚-0.019 mmol/L(-0.72 mg/dl),相对于组均值的平均偏倚-0.006 mmol/L(-0.25 mg/dl);本室绝大多数(>90%)TC和HDLC分析事件符合CRMLN精密度和准确度要求;21种分析系统中的18种满足CRMLN性能要求,通过CDC溯源认证.结论 与国际参考实验室网络相联系的TC参考方法和HDLC指定比对方法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血脂分析系统认证计划已经建立,可望在我国血脂分析标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匀相法试剂评价
目的 评价国内市场上常见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匀相法试剂的分析质量.方法 用超速离心-HPLC法作为比对方法,7种HDL-C试剂和校准物与Hitachi 7170A组合构成的7种分析系统为待评方法.用比对方法和常规方法同时测定40份新鲜人血清,考察匀相法的精密度、偏差和总误差等.结果 7种匀相法试剂均具有良好的精密度(CV<4%).与超速离心-HPLC法相比,方法A、B和D测定的平均百分偏差(1.33%,4.98%和4.78%)、在医学决定水平上的偏差(<5%)和总误差(-4.3%~7.8%,-3.2%~12.9%和-0.8%~11.5%)达到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NCEP)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分析性能.方法 C虽然有较好的特异性,但测定结果存在显著负偏差(平均偏差-19.74%),提示校准物的定值偏低.方法 E、F和G与UC-HPLC的相关系数R2<0.975,40份样本测定的平均绝对百分偏差>5%,存在一定的准确性和特异性问题.除方法G以外其他6种方法测定的总误差均达到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CLLA88)的要求.结论 目前有些HDL-C匀相法试剂的分析质量还存在较大差异,临床实验室应重视HDL-C试剂的选择和评价.
-
血清钙测量参考方法的复现及方法学评价
目的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复现血清钙的准确测定方法并加以考察,评价其是否可以作为候选参考方法应用于临床实验室.方法 在盐酸和氯化镧存在条件下,将血清准确稀释50倍,使用处于佳工作状态下的AA 68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波长422.67nm处测定.结果 在2个月内对2个浓度水平血清各测定6批,每批重复测定3次,批内变异系数(CV)为0.31%~0.38%;批间CV为0.16%~0.30%;总CV为0.35%~0.49%.在严格操作条件下,血清总钙测定准确度为±1%,回收率为98.9%~101.1%.实验证实,该测定方法未发现明显系统误差.基质中已知的其他成分对血清钙的测定结果无干扰.结论 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血清钙精密度高、准确度好,建议其作为测定血清总钙的候选参考方法.
-
中国四家参考实验室间ALT和AST的测定结果比对分析
目的 调查我国4家参考实验室应用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推荐加和不加磷酸吡哆醛参考方法测定ALT和AST的室内和室间变异,为设定合适的室内和室间变异的范围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加和不加磷酸毗哆醛的IFCC方法,用均一性良好的5个浓度冰冻混合人血清作为比对材料,观察各实验室测量比对样本的室内和室间变异,并与2006年和2007年参考实验室外部质量评价计划(RALE)的结果做比较.同时分析加与不加磷酸吡哆醛时AST、ALT测定值及AST/ALT比值的差异.结果 本次比对的室间变异大于室内变异,仅个别实验室在个别结果出现室内变异大于室间变异的情况.室内变异不大于RELA比对室内变异的变化,室间变异亦明显小于后者.加磷酸吡哆醛法的ALT和AST测量值均比未加法高,两种方法得到的AST/ALT比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建议酶学参考实验室ALT、AST测定室内变异分别小于2.72%、2.58%;使用冰冻血清作比对材料时,二者的室间变异小于3.5%;冰冻干燥品作比对材料时,二者的室间变异小于4.5%,应观察不同个体样本加和不加磷酸吡哆醛转氨酶测定值及其比值的变化在疾病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肌酐
目的 建立一种使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D-LC/MS/MS)测定血清肌酐的候选参考方法.方法 以[2H3]肌酐为内标,用无水乙醇沉淀血清中的蛋白质,用氯仿纯化上清液,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离测定,以包括法定量.结果 血清肌酐测定的批内、批间和总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57%(范围0.52%~0.61%)、0.43%(范围0.11%~0.59%)和0.73%(范围0.62%~0.83%).加样回收试验的回收率范围为99.09%~101.13%.分析两种参考物质SRM909b和SRM 967b,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的偏差小于0.4%.结论 建立了ID-LC/MS/MS法测定血清肌酐的方法,方法准确、精密、简便,可望作为血清肌酐测定的参考方法.
-
血清肌酐测定基质效应的研究
目的 评价血清肌酐测定常规方法的校准偏差及肌酐制备物常在常规方法上的基质效应.方法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和标准化协会(CLSI)EP14-A2评价方案,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D-LC/MS/MS)测定血清肌酐的方法为比对方法,15种常规肌酐测定系统(7种酶法,8种苦味酸法)为待评方法,测定40个新鲜冰冻人血清和36种制备物的肌酐浓度,评价制备物的基质效应和测定系统的校准偏差.结果 大部分商品制备物(29/30)在苦味酸法系统上表现出基质效应,少部分商品制备物(13/30)在部分酶法系统上表现出基质效应.我中心6个制备物在所有15个系统上均未观察到基质效应.所有常规系统新鲜冰冻血清测定值与比对方法测定值间均呈较好的直线相关,所有苦味酸法和部分酶法测定肌酐方法存在校准偏差.结论 基质效应和校准偏差存在于常规肌酐测定方法,必须重视这些因素,提高肌酐测定结果的正确度和可比性.
年 | 期数 |
2019 |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
1998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