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

海南医学杂志

Hainan Medical Journal 해남의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海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海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3-6350
  • 国内刊号: 46-102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4-1
  • 曾用名: 海南卫生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海南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海南
  • 主编: 云露(兼)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女性年龄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

    作者:朱娟;黄元华;卢伟英;张毅;李崎;羊在家;马燕琳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组促排卵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临床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进行促排卵周期IUI治疗的422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妊娠率、抱婴率、流产率与女性年龄的关系.结果 IUI临床妊娠率为14.5%(614/4228),抱婴率为10.1%(429/4228),流产率为15.5%(95/614);按照女性年龄分为21~25岁组、26~30岁组、31~35岁组、36~38岁组、39~40岁组、>40岁组,各组临床妊娠率依次分别为16.5%(40/242)、16.8%(262/1559)、14.2%(224/1578)、13.1%(59/451)、8.9%(18/203)、5.6%(11/195);其抱婴率依次分别为10.3%(25/242)、12.2%(190/1559)、10.2%(161/1578)、8.4%(38/451)、4.9%(10/203)、2.6%(5/195);其流产率依次分别为7.5%(3/40)、14.1%(37/262)、13.4%(30/224)、25.4%(15/59)、27.8%(5/18)、45.5%(5/11);各年龄组临床妊娠率、抱婴率、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平均(9.4±2.0)mm,各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平均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数依次分别是(11.7±12.3)百万、(10.4±10.8)百万、(9.9±9.4)百万、(10.2±10.6)百万、(8.9±10.0)百万,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不孕年限依次分别为(3.5±1.5)年、(4.3±2.1)年、(5.2±2.7)年、(6.3±3.8)年、(6.3±4.6)年、(6.2±5.2)年;IUI次数依次分别为(1.4±0.6)次、(1.5±0.8)次、(1.6±0.8)次、(1.6±0.8)次、(1.6±0.9)次、(1.7±1.2)次;直径≥14 mm卵泡个数依次分别为(2.8±2.1)个、(2.7±2.1)个、(2.5±1.9)个、(2.5±1.8)个、(2.4±1.6)个、(2.3±1.4)个;不孕年限、IUI次数、直径≥14 mm的卵泡个数总体分布不全相同,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年龄是影响AIH结局的重要因素,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特别是>40岁者应慎重选择IUI,适当减少IUI次数.

  • 阿托伐他汀对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炎症因子及肺动脉压的影响

    作者:张金花;魏平;王文忠;陈辉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炎症因子及肺动脉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38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hs-CRP、TNF-α水平分别为(13.94±3.29)mg/L、(29.43±6.45)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28±4.04)mg/L、(35.68±8.4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SP为(45.36±5.61)mmHg,较治疗前的(57.36±8.19)mmHg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53.24±8.1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PAS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s-CRP、TNF-α均与PASP水平呈正相关性(r=0.534、0.496,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肺动脉压,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 无宫颈病变的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妇女的2年随访研究

    作者:周姝;仲建新

    目的 探讨无宫颈病变而有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R-HPV)妇女的病毒自然清除时间及两年内转归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2月来南通市如东县第二人民医院检查有单一HR-HPV感染但并无宫颈病变的妇女67例,平均年龄(41.58±4.94)岁,定期对受试对象进行随访,检查妇女不同亚型病毒的病毒清除时间,观察两年内转归情况.结果 不同年龄段妇女的不同亚型病毒感染均不同,其中16亚型占38.81%,其次是18、39及42亚型;不同年龄段妇女不同亚型的清除时间也均有差异,16亚型病毒在20~29岁组的清除时间低于其他年龄段组,其中20~29岁组清除时间与40~49岁及≥50岁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单一亚型病毒亦呈现相同的趋势;20~29岁组妇女所有亚型的平均清除时间为(7.26±1.07)个月,30~39岁、40~49岁及≥50岁年龄段组的清除时间分别为(8.56±2.21)个月、(10.44±2.21)个月及(14.56±3.98)个月;两年内随访中,高危人乳头瘤病毒转阴性者为60例,转阴率为89.56%,有7例妇女仍保持阳性.结论 本组所有妇女在两年内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大部分可以自然清除,其中年龄与清除时间有一定相关性,因此建议对单一感染高危人乳头瘤病毒且无宫颈病变的女性采用姑息处置,以减少药物的使用.

  • 克罗米酚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对性激素、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影响

    作者:侯丹凤;丁晓丽;赵随香

    目的 探讨克罗米酚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PCOS的疗效及其对性激素、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定边县人民医院妇产科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8例PCOS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予克罗米酚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FSH、LH、T水平以及HOMA-IR的变化;治疗后随访3个月,记录促排卵疗效及妊娠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LH、T水平及HOMA-IR分别为(8.89±1.46)U/L、(1.94±0.73)nmol/L、(2.23±0.7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8±1.84)U/L、(2.28±0.69)nmol/L、(2.76±0.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卵泡成熟时间为(11.05±1.1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27±1.23)d,排卵率、妊娠率分别为75.00%、35.6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27%、1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罗米酚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不孕可有效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促排卵效果及妊娠率.

  • 子宫肌瘤组织信号通路分子及MMPs、IL-6、IL-10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卢斋;陈华;钟业超;郑小妹;陈曼玲

    目的 检测子宫肌瘤患者信号通路分子及MMPs、IL-6、IL-10及T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患子宫肌瘤而行子宫全切除术或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60例因宫颈CINⅢ级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信号通路分子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MMP-2、MMP-7、MMP-9、IL-6、IL-10的含量,S-P法对T细胞亚群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抗氧化信号通路分子ARE、Nrf2含量分别为(79.31±15.24)、(83.53±16.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35±27.17)、(173.41±20.15),增殖信号通路分子Ras、JNK、ERK含量分别为(87.36±13.75)、(92.16±15.31)、(95.47±15.03),高于对照组的(23.69±3.61)、(35.16±6.37)、(34.73±5.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中MMP-2、MMP-7、MMP-9含量分别为(35.24±3.78)、(25.74±4.63)、(38.56±4.39),均低于对照组的(84.57±17.39)、(94.75±16.57)、(85.73±17.41),观察组IL-6、IL-10水平分别为(28.96±0.68)、(16.37±6.42),低于对照组的(39.18±1.56)、(13.25±2.4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CD4+、CD8+及CD4+/CD8+细胞水平分别为(39.63±9.64)%、(29.24±7.62)%、(1.32±0.1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9.82±8.75)%、(38.72±6.21)%、(1.96±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s、IL-6、IL-10及T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可早期预测子宫肌瘤的发生.

  • 131I联合99Tc-MD治疗Graves眼病疗效观察

    作者:梁坤;李诗运;戴儒奇

    目的 探讨碘131(131I)联合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99Tc-MD)治疗Graves眼病(GO)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270例Graves眼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43例)和对照组(127例).观察组采用131I联合99Tc-MD治疗,对照组仅使用131I治疗,两组患者均规范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甲亢及突眼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甲亢总有效率分别为95.10%和86.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突眼总有效率分别为70.63%和4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度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65.79%,Ⅱ度有效率分别为71.83%和34.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有效率分别为36.67%和23.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突眼度、甲状腺容积分别为(17.78±2.42)mm、(25.79±3.23)g,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18.85±2.73)mm、(27.56±3.51)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未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131I联合99Tc-MD治疗Graves 眼病,能提高患者的突眼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参考.

  • AC-T序贯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耐药蛋白、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海东;李季丹;赵四成;邢潇潇;李文祥

    目的 探究AC-T序贯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ABCG2)、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通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不可手术的分子分型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采用4个周期AC-T序贯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四个周期FAC化疗方案,两者化疗后均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两组化疗后的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率(OS)及患者乳腺癌耐药蛋白、P-糖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化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出现1例患者死亡.化疗后,观察组患者1年、3年的DFS分别为92.5%、82.5%,对照组为87.5%、77.5%;观察组OS为87.5%,对照组为85.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化疗前BCSCs微球体数目分别为(2±1)个和(2±1)个、直径为(112.3±4.5)μm和(113.3±4.0)μm,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BCSCs微球体直径均较化疗前显著增大,分别为(259.7±5.8)μm和(261.3±5.9)μm,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SCs微球体数目分别为(2±1)个和(2±1)个,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两组患者BCSCs微球细胞ABCG2、P-gp、CD44+、CD24-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ABCG2、P-gp、CD4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CD2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BCG2、P-gp、CD44+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CD24-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T序贯化疗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与FAC方案疗效相当,但出现肿瘤耐药程度轻于FAC化疗方案.AC-T序贯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确实会下调癌细胞ABCG2、P-gp表达,从而减轻患者的耐药性.

  • 新型社交媒体管理对儿童哮喘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吴少皎;陈冰;陈实;王灵;曾霞

    目的 为了拓展医生和患儿之间的沟通渠道,实时便捷的传播与更新哮喘防治知识,采用新型社交媒体对儿童哮喘进行管理,并评估其对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来海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哮喘防治中心就诊并接受治疗的220例哮喘患儿,根据患儿家属意愿分组,其中观察组采用新型社交媒体管理模式(112例),如微信公众号《海南省医陈实团队的儿童哮喘管理群》来管理儿童哮喘患儿,对照组依照传统患儿管理模式(108例),评估两种管理模式对患儿哮喘防治知识的改善、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结果 在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患儿及家属的哮喘基本知识、过敏原知识、雾化吸入知识、应急处理知识得分分别为(6.29±0.14)分、(6.42±0.10)分、(5.89±0.13)分、(6.26±0.12)分均低于观察组的(8.11±0.07)分、(8.26±0.06)分、(7.47±0.11)分、(7.74±0.0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儿与观察组患儿的用药依从性分别为71.19%、9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PAQLQ各维度(症状、活动、情感)的得分分别为(5.63±0.09)分、(6.04±0.06)分、(5.83±0.05)分,观察组分别为(6.51±0.06)分、(6.37±0.08)分、(6.19±0.0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儿的急性发作次数与急诊次数分别为(5.23±0.08)次、(3.87±0.06)次,观察组分别为(3.37±0.11)次、(2.12±0.05)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型社交媒体管理模式有助于普及哮喘的防治知识,显著提高了哮喘患儿的疗效与依从性.

  • 冠心病患者血清RBP-4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曹健锋;孙艳霞;李丹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3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7例,稳定性心绞痛(SAP)3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1例;患者均于入院后24 h检测内RBP-4水平,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计算Gensini评分,采用直线相关性分析RBP-4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SAP组患者的RBP-4水平和Gensini评分为(38.46±6.53)mg/L、(37.76±9.28)分,低于UAP组的(48.14±8.29)mg/L、(63.49±11.20)分和AMI组的(62.48±10.67)mg/L、(93.15±18.08)分,而UAP组患者的RBP-4水平和Gensini评分低于A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BP-4水平和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82,P=0.000).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RBP-4水平越高,冠脉狭窄程度越重,提示RBP-4可作为临床冠脉病变诊疗的指标之一.

  • 急性期无效的静脉溶栓脑梗死患者随访研究

    作者:邓益东;文国强;陈涛

    目的 评价在溶栓后24 h症状无明显改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后期能否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中获益.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6月至2016年10月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符合24 h内有效的标准,将其余43例症状无明显改善者纳入观察组,并选择发病12 h内入院非溶栓的4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在病程90 d后观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改良Rankin量表评价无残障(0~2级)受试者百分比、Barthel指数≥75分的受试者百分比.结果 在病程第90 d,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别为(3.83±2.31)分、(4.79±1.94)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无明显残障患者分别为88.01%、69.77%,Barthel指数≥75的患者分别为83.33%、65.12%,组间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24 h未见明显改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 d后较未溶栓的患者有更好的预后.

  • 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时机与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关系

    作者:林雄哲;蔡奋忠;宋毓鸿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不同手术时机与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24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将出血至手术时间<6 h者60例纳入超早期组,6~24 h者64例纳入早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以及随访3个月时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优良率、死亡率,并采用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WHOQOL-BREF)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超早期组与早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分别为8.33%和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时,超早期组与早期组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13.33%和15.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超早期组患者的GOS预后评分优良率为78.33%,明显高于早期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WHOQOL-BREF评分为(64.3±20.4)分,明显高于早期组的(53.7±1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有手术适应证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超早期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

  • 唑来膦酸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评价

    作者:占道禄;林明侠;林庆彪;陈建;戴晓华

    目的 评价唑来膦酸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3月海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以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在术后3 d予以静滴唑来膦酸针,对照组术后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两组患者自入院起均予以口服碳酸钙/维生素D3片,600 mg/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骨密度、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肽特殊序列(β-CTX)浓度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1.53±0.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0.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腰椎骨密度为(0.579±0.048)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489±0.052)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12个月的血清PⅠNP浓度分别为(14.22±2.15)ng/mL,(16.52±1.86)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17±1.46)ng/mL、(20.82±2.0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12个月的β-CTX浓度分别为(0.18±0.03)ng/mL、(0.22±0.02)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31±0.02)ng/mL、(0.30±0.0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好,新发椎体骨折少.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应用唑来膦酸治疗可增加患者椎体骨密度、改善患者疼痛、预防新发椎体骨折,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 肺康复疗法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边佳;赵友林;张兵

    目的 探讨肺康复疗法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于2012年1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66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为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83)与对照组(n=8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肺康复锻炼,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FEV1/FVC)、运动耐力(6MWT)、呼吸困难(CAT)以及血清炎症因子(CRP、IL-6、TNF-α)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及FEV1/FVC分别为(67.2±9.3)%、(66.3±6.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的(61.1±8.7)%与(62.2±6.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CAT评分为(8.3±2.3)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0.4±2.1)分,6MWT为(386.5±39.4)米,显著优于治疗前的(301.2±38.8)米,对照组治疗后CAT评分为(12.5±2.4),显著高于治疗前的(10.6±2.2),6MWT为(322.4±39.2)米,显著优于治疗前的(301.5±38.7)米,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CAT显著低于对照组,6MW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CRP、IL-6、TNF-α分别为(3.21±1.68)mg/L、(9.04±1.34)pg/mL、(6.54±0.95)pg/m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3.82±1.71)mg/L、(9.83±1.32)pg/mL、(7.47±0.98)pg/m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CRP、IL-6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上述三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肺康复在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

  • 不同剂量泼尼松方案对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癌性疲劳、厌食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作者:张书勤;马薇;魏柏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泼尼松对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癌性疲劳、厌食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梨园医院肿瘤科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96例晚期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小剂量组(20 mg/d)、大剂量组(40 mg/d)及对照组(佳姑息支持治疗),各32例.应用ESAS症状评分系统评估三组用药前及用药2周后的疲劳与厌食情况及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球蛋白等营养学指标,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治疗后的ESAS疲劳评分及厌食评分均下降,其中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治疗后的ESAS疲劳评分分别为(3.34±0.55)分、(3.51±0.61)分,ESAS厌食评分分别为(3.47±0.60)分、(3.52±0.7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61±0.70)分、(4.53±0.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治疗后的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球蛋白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75%,低于大剂量组的46.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的9.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泼尼松治疗晚期肿瘤可在有效缓解患者癌性疲劳及厌食症状、改善营养状态的前提下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更高.

  • 血清Gal-3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博;葛兴利;方顺淼;郝春媛

    目的 探讨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因慢性心力衰竭于西安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CHF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8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心衰程度将CHF组患者分为NYHA心功能Ⅱ级组31例、心功能Ⅲ级组35例和心功能Ⅳ级组32例.检测各组受检者的血清Gal-3、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尿素氮(BUN)以及甘油三酯,分析血清Gal-3与NT-proBNP、hs-CRP、LVEF、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①CHF组患者和对照组的血清Gal-3[(32.69±12.37)μg/L vs(14.59±10.33)μg/L]、NT-proBNP[(2.64±0.47)pg/mL vs(1.18±0.39)pg/mL]和hs-CRP[(6.39±2.75)mg/L vs(3.41±2.46)mg/L]水平比较,CHF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功能Ⅱ级组、Ⅲ级组和Ⅳ级组患者的血清Gal-3水平分别为(23.05±2.41)μg/L、(26.39±2.75)μg/L和(28.52±2.77)μg/L,血清Gal-3水平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清Gal-3与NT-proBNP、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957、0.787,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631,P<0.05).结论 血清Gal-3与慢性心力衰竭具有相关性,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可以作为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生物学指标.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联合雷替曲塞术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结肠癌的疗效

    作者:胡志伟;赖家骏

    目的 研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联合雷替曲塞术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结肠癌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粤北人民医院108例进展期结肠癌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行CME联合雷替曲塞术中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5例接受传统结肠癌根治术,并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手术后所有患者均使用FOLFOX4化疗方案8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腹盆腔感染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腹腔内出血发生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分别为8.92%、16.07%、1.78%、7.14%、12.5%,对照组分别为7.69%、19.13%、1.92%、5.76%、9.6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年累计生存率为92.85%、3年累计生存率为71.4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5%、61.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E联合雷替曲塞术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直肠癌安全有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 深圳市石岩街道学龄期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状况及对患儿营养状态的影响

    作者:林世光;尹俊;吴祖成;杨光朝;何鞍生;李建安;叶燕媚

    目的 调查深圳市石岩街道学龄期儿童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状况,并分析其对患儿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07月至2017年3月深圳市石岩街道的300例学龄期儿童为研究对象,均施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并对纳入研究的儿童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观察纳入研究儿童Hp感染状况,依据有无感染Hp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对儿童感染Hp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并比较感染组及未感染组的血清铁蛋白、身高、体质量等营养状态.结果 300例受试儿童总Hp感染率为26.67%,有胃肠道症状儿童Hp感染率为45.00%,明显高于无胃肠道症状儿童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无专用餐具、监护人学历低、啃玩具或手指、家庭月收入低及有家族胃肠道疾病史均是本组学龄期儿童感染H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儿童的血清铁蛋白[(19.32±1.90)μg/L vs(30.08±2.19)μg/L]、身高[(83.49±2.28)cm vs(120.50±4.89)cm]、体质量[(12.59±1.28)kg vs(15.49±3.39)kg]比较,感染组均低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圳市石岩街道6~12岁学龄期儿童Hp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Hp感染严重影响儿童期营养.无专用餐具、监护人学历低、啃玩具或手指、家庭月收入低及有家族胃肠道疾病史均是导致儿童期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变应性因素与慢性鼻-鼻窦炎伴/不伴鼻息肉的相关性

    作者:郑静;魏欣;粘家斌;姜鸿彦

    目的 分析变应性因素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和不伴鼻息肉(CRSsNP)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对CRS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254例CRS手术患者,其中CRSsNP 132例,CRSwNP 122例,比较两组患者在sIgE阳性率及变应性鼻炎、哮喘的患病率的差异.根据是否存在变应性因素,进一步将患者分为sIgE阳性组和IgE阴性组,对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CRSsNP和CRSwNP两组患者在sIgE阳性率(44.70%vs 39.34%)、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的患病率(31.06%vs 36.89%;9.09%vs 15.57%)以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29±0.21)×109/L vs(0.35±0.32)×109/L)]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IgE阳性和sIgE阴性患者鼻窦CT评分在CRSsNP组[(7.37±3.13)分vs(6.71±3.52)分]和CRSwNP组[(11.93±6.29)分vs(11.20±6.03)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RSsNP和CRSwNP患者CT评分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r=0.415,P<0.05;r=0.383,P<0.01).结论 变应性因素的分布在CRSsNP和CRSwNP之间无显著差异,其可能参与CRS的发病,却不影响疾病的严重程度.

  • 同期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22例

    作者:罗世兴;黄敬叶;黄桂雄;钟毅;董桂甫

    目的 探讨双侧人工全髋关节同期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广西医科大学第九附属医院关节脊柱骨科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对22例患者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性17例,女性5例,年龄35.1~78.1岁,平均(55.5±10.2)岁;2例合并高血压,1例合并痛风,2例合并糖尿病,2例合并强直性脊柱炎;病程10个月~20年,平均5.2年;置换前髋关节Harris评分为35~45分,平均38分.均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切口.结果 同期双侧置换手术时间2~4.3 h,平均2.9 h;术中平均出血450 mL,术后48 h内平均引流积血650 mL,20例予异体输血,平均输血量960 mL.术中无心肺脑并发症发生,无血管神经损伤,无假体周围骨折发生,无深静脉血栓发生,无明显肢体不等长,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Harris评分73~98分,平均88分,手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慎重选择适当病例,围手术期充分准备,一期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或晚期双侧髋关节疾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内镜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53例疗效观察

    作者:卢伟;林刚;林巍

    目的 探讨内镜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3年4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接受内镜肺减容术治疗的53例重度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1周与术后6个月、术后18个月时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与手术前比较,患者手术后6个月、18个月的1 s内用力呼气容积(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升高,肺总量(TLC)、残气容积(RV)、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指标中的躯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活力与总体健康水平也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肺减容术能够显著改善重度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疗效观察

    作者:董琦;张京

    目的 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海南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并发小肠结肠炎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灌肠治疗,观察组除给予灌肠治疗外同时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及蒙脱石散2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腹胀消失时间[(2.10±0.76)d vs(1.60±0.68)d]、腹泻消失时间[(3.93±1.05)d vs(2.87±0.82)d]、大便恶臭消失时间[(4.57±1.10)d vs(3.07±0.74)d]及大便常规正常时间[(3.20±0.71)d vs(2.63±0.67)d]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能迅速缓解腹痛、腹泻等肠炎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个性化氧化锆瓷基台改善后牙区种植修复食物嵌塞效果观察

    作者:谢莉莉;罗仁惠

    目的 比较个性化氧化锆瓷基台与成品纯钛基台在后牙区种植修复对食物水平嵌塞的影响.方法 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后牙缺失患者76例共120个牙位,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60个牙位.观察组应用个性化氧化锆全瓷基台修复,对照组应用成品钛基台修复,两组植入Nobel种植体,上部修复体均使用氧化锆全瓷冠.在种植体冠修复第1个月、6个月、12个月后通过X光片及临床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种植体骨吸收量及边缘适合性差异,且根据Jemt牙龈乳头指数(PIS)评估种植体近远中牙龈乳头状况,并利用SPSS20.0分析所得数据.结果 观察组牙龈乳头评分3级者为7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第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周围骨量吸收量分别为(0.53±0.07)mm、(0.53±0.09)mm、(0.68±0.12)m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64±0.13)mm、(0.67±0.11)mm、(0.72±0.1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检测点水平及垂直边缘间隙检测值水平边缘间隙颊侧中点为(35.1±12.3)μm、舌侧中点为(31.1±14.2)μm、近中侧中点为(36.4±14.4)μm、远中侧中点(44.9±16.3)μm,对照组水平边缘间隙颊侧中点为(53.4±14.0)μm、舌侧中点为(46.3±15.4)μm、近中侧中点为(59.9±15.8)μm、远中侧中点为(64.7±15.8)μm,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垂直边缘间隙颊侧中点为(46.0±11.3)μm,舌侧中点为(52.2±12.3)μm、近中侧中点为(47.1±13.5)μm、远中侧中点为(60.7±16.2)μm;对照组颊侧中点为(67.5±12.8)μm、舌侧中点为(74.5±14.0)μm、近中侧中点为(61.4±14.4)μm、远中侧中点为(79.1±16.8)μm,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氧化锆瓷基台支持的氧化锆全冠对种植体周围的软硬组织影响均优于成品钛基台,可有效改善后牙区种植修复食物水平嵌塞的状况.

  • 经咽鼓管注射桉柠蒎治疗放射性中耳炎

    作者:杨文飞;郑银燕;郑芸;彭韶平;廖志莹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中耳炎新的治疗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1月因鼻咽癌放疗后被确诊为放射性中耳炎,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治疗的116例(132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取鼓膜穿刺治疗54例(65耳),经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置管治疗62例(67耳).穿刺组为自确诊放射性中耳炎后经鼓膜穿刺抽液并注入地塞米松+桉柠蒎溶解液者,置管组为自确诊放射性中耳炎后在电子鼻咽喉镜下经咽鼓管抽液并注入地塞米松+桉柠蒎溶解液者.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3个月、6个月并记录患者的耳闷感、语频气骨导听阈值、中耳压力峰压值改变情况.结果 穿刺组患者经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的耳闷感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1.54%和82.00%,均低于咽鼓管置管组的94.03%和88.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组患者语频气骨导听阈均值经治疗3个月、6个月后分别为(30.76±4.82)dBHL和(33.72±3.97)dBHL,均高于咽鼓管置管组的(27.79±5.58)dBHL和(29.32±5.76)dBH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组患者经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的鼓室导抗图峰压值均值分别为(-160±15.0)daPa和(-175±20.0)daPa,均低于置管组的(-150±15.0)daPa、(-140±15.0)da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鼻咽喉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注射桉柠蒎溶液对治疗放射性中耳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二维实时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置管对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张华东;王薇;潘楚云;陈怀生;洪澄英

    目的 探讨二维实时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置管对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深圳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300例深静脉穿刺置管的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体表标志定位进行穿刺置管,观察组患者则在二维实时超声引导下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深静脉穿刺置管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时间为(6.16±2.3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89±3.16)min,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97.33%和(13.54±4.18)d,均高于对照组的88.67%和(10.72±3.27)d,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4.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实时超声引导深静脉穿刺置管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时间,进而减少危重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风险.

  • 颅内非典型表皮样囊肿16例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王义彪;赵建农;陈来照;王鹏程;黄垂学

    目的 总结颅内非典型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4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术前诊断困难但术后病理提示为表皮样囊肿的16例非典型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术中所见、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16例表皮样囊肿均表现为处于颅内不典型位置、术前影像学特征不明显、囊内含有较多蛋白及胆固醇结晶等非典型表皮样囊肿的特征,以致术前误诊率较高.所有病例均予以手术切除,术后回访1例因病变术中残余而肿瘤复发.结论 术前对于颅内非典型部位及影像学特征不明显的病变应该考虑该诊断.术中尽量全切肿瘤及囊壁是治愈该疾病的关键,术后应进行回访.

  • 胸腺五肽辅助治疗疱疹性唇炎疗效观察

    作者:梁斌

    目的 观察胸腺五肽辅助治疗疱疹性唇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武警海南边防总队医院就诊的疱疹性唇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胸腺五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和体征好转的时间,随访一年,记录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疱疹结痂时间、临床愈合时间分别为(1.91±0.82)d、(3.34±1.02)d、(4.80±1.14)d,均短于对照组的(3.24±1.15)d、(5.78±1.36)d、(8.51±1.9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7.5%,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五肽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疱疹性唇炎具有疗程短、起效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 休克指数对急诊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

    作者:戚小男;王海涛;安兆威;倪志千

    目的 探讨急症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行休克指数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7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急诊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后的转归情况分为生存组(40例)和院内死亡组(50例),计算并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以及入院后接受液体复苏治疗2 h后的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结果 生存组患者的休克指数SI1及SI2分别为(1.32±0.07)、(0.96±0.04),均明显低于院内死亡组的(1.59±0.06)、(1.21±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SI1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2.5%、17.5%,SI2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22.5%、27.5%,院内死亡组SI1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2.0%、44.0%,SI2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0%、78.0%,生存组SI1较SI2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低,院内死亡组SI2较SI1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入院后复苏2 h的休克指数相比于入院时的休克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对急诊严重脓毒症以及脓毒性休克的预后进行判断.

  • 1%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用于减轻深静脉穿刺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许培阳;张烨铃;贾广锐

    目的 观察1%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用于减轻深静脉穿刺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肿瘤内科行深静脉穿刺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和利多卡因组(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于清醒状态下用1%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进行局部麻醉,B组患者于清醒状态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进行局部麻醉,均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测定患者术后2 h、4 h、12 h、24 h各时点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组内比较:A组术后2 h、4 h、12 h、24 h各时点穿刺部位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2 h、24 h比较,B组术后4 h、12 h穿刺部位疼痛VA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组间比较:术后4 h、12 h比较,B组穿刺部位疼痛VAS评分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5),而两组术后2 h、24 h穿刺部位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1%罗哌卡因局部浸润于深静脉穿刺部位,术后伤口无明显疼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在无痛肠镜中的应用

    作者:王荣华;张铨;陈明华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在无痛肠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5医院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400例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200)与对照组(n=200),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对照组仅给予依托咪酯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依托咪酯用量、肠镜检查时间、可唤醒时间、术中体动反应、麻醉清醒后不适感、对检查的满意度、遗忘程度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前、应用安慰剂或右美托咪定后、应用依托咪酯后检查前、检查中、检查结束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托咪酯总剂量、肠镜检查时间、可唤醒时间分别为(15.4±3.9)mg、(6.7±1.5)min、(5.3±2.2)min,均明显低于或短于对照组的(18.0±4.1)mg、(7.4±1.6)min、(6.9±2.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动发生率为1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AP下降>30%发生率、HR低于50次/min发生率、SpO2<90%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无痛肠镜检查麻醉中能够协同依托咪酯共同起到镇静作用,减少依托咪酯用量,缩短检查时间、唤醒时间,不良反应少,安全高效,值得推广.

  • 磁性精密附着体固位活动义齿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林海书;邓旎;谢莉莉

    目的 探讨磁性精密附着体固位的活动义齿应用于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共36例游离端牙列缺损的患者,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卡环固位型活动义齿修复,实验组采用磁性精密附着体固位的活动义齿修复,观察并比较两组义齿戴入后的修复效果.结果 实验组18例患者中出现1例基牙崩瓷,其余患者的活动义齿无破损,修复的桩冠无松动脱落,基牙无根折、桩折、牙周炎和根尖周炎等,成功率为94.4%;对照组18例患者中有6例失败,成功率为66.7%.实验组患者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性精密附着体义齿应用于游离端牙列缺损可以取得较佳的修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两种显微手术入路切除丘脑胶质瘤

    作者:李庆志;王鹏程;赵建农

    目的 探讨经胼胝体经脑室入路、经额/经顶皮质造瘘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丘脑胶质瘤的差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6年4月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9例丘脑胶质瘤的显微手术入路、结果、病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经胼胝体经脑室入路2例,经额/经顶皮质造瘘入路7例.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1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 采取经胼胝体经脑室入路、经额/经顶皮质造瘘入路显微手术能安全有效地切除丘脑胶质瘤.

  • 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同时同源大肠多发癌九例

    作者:孙光;彭勃;梁贤文;王定茂

    目的 探讨同时同源大肠多发癌腹腔镜根治术的治疗方式,提升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根治手术的9例同时同源大肠多发癌患者临床资料.9例患者均采取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次全切除根治术,同时辅以回肠J形袋与直肠端端吻合术,术后患者随访12~60个月,调查患者的生存状况.结果 手术过程及术后,8例患者均表现良好,无肠瘘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且术后痊愈出院;1例患者出现切口下肌肉层广泛积液,予以换药及切口引流等治疗,痊愈出院;术后患者出院时间短者7 d,长者20 d,平均10.4 d;术后随访中,7例患者随访5年均未发生复发,1例患者术后3年发生肝转移治疗无效死亡,1例患者在术后1年发生肝、肺转移未予以治疗而死亡.结论 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次全切除根治术联合"J"型回肠袋与直肠端端吻合术在治疗同时同源大肠多发癌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较快,总体预后较好,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较高.

  • 带蒂睾丸鞘膜瓣覆盖在尿道下裂术后尿道裂开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林海;林国雄;王玉芸;李权

    目的 探讨应用带蒂睾丸鞘膜瓣覆盖尿道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尿道裂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治疗30例尿道下裂术后尿道裂开患儿的病历资料,年龄1.5~14岁,平均3.6岁,均采用TIP术式完成尿道成形术后,根据新建尿道的大小和长度,游离合适大小的带蒂睾丸鞘膜瓣,转移覆盖新建尿道.结果 30例患儿一期治愈率为93%,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尿瘘2例(发生率6%),6个月后经尿道瘘修补治愈.其余患儿拔尿管后排尿通畅,所有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阴茎外观满意,勃起正常,无疼痛,未发生尿道瘘、尿道狭窄和尿道憩室样扩张.结论 TIP术式+带蒂睾丸鞘膜瓣覆盖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尿道裂开疗效满意,明显减少术后尿道瘘的发生.

  • 合理情绪疗法联合运动训练对尘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柳美欣;温玉萍;郝翠英

    目的 探讨心理学合理情绪疗法联合运动训练对尘肺患者肺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张家口市建国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男性尘肺病患者9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运动训练干预,观察组实施心理学合理情绪疗法联合运动训练干预,两组干预持续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运动训练每次训练的时间以及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每次呼吸训练、呼吸操以及上肢有氧训练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2.34±2.34)min、(40.66±0.66)min、(13.65±3.65)min,明显多于对照组的(5.22±4.32)min、(24.01±10.67)min、(8.32±5.5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与6 min步行试验(6MWT)水平分别为(1.99±0.30)L、(380.06±23.42)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的(1.82±0.22)L、(357.39±37.74)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尘肺病患者开展心理学合理情绪疗法与运动训练相结合的干预方案,能够明显促进患者积极进行运动训练,从而大程度地发挥运动训练作用,大大提高肺部功能与运动耐力.

  • 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作者:黄婵娟;童丽灵;陈萍萍;林云萍;王莹

    目的 探讨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8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应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6(SDSCA-6)在干预前对患者进行评估,找出患者自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出院后电话随访6个月,比较综合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用药自我管理评分.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6个月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从干预前的(10.86±4.16)mmol/L、(16.84±4.95)mmol/L、(8.19±1.77)%降至干预后的(6.64±0.68)mmol/L、(8.60±1.13)mmol/L、(7.43±1.12)%,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用药自我管理评分均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人数从干预前的15.0%下降至干预后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颅内外动脉搭桥术后并发症护理经验与教训

    作者:李萍

    目的 总结颅内难治性动脉瘤行颅内外动脉搭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与教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5年8月因颅内难治性动脉瘤在海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颅内外动脉搭桥术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应用显微技术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相应的吻合分支血管,进行解剖分离,术后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重点观察护理.结果 本组16例术后均痊愈出院,但出现并发症4例,住院时间延长2周.结论 术后重点加强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可提高手术效果.

  • 合理情绪疗法联合疾病管理护理教育对尘肺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

    作者:郝翠英;温玉萍;柳美欣

    目的 探讨合理情绪疗法联合疾病管理护理教育对尘肺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张家口市建国医院于2011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尘肺病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疾病管理护理教育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合理情绪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的自护能力、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ESCA)中的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自护的责任感及健康认知维度分别为(20.68±5.13)分、(36.91±9.95)分、(19.80±6.12)分、(47.13±8.05)分,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的(17.16±5.01)分、(30.68±10.11)分、(14.56±5.86)分、(41.18±8.87)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肺活量(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0)、用力肺活量(FVC)以及FEV1.0/FVC水平分别为(2.83±0.31)L、(1.46±0.67)L、(2.47±0.45)L、(61.65±13.10)%,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的(2.35±0.24)L、(1.28±0.37)L、(2.20±0.48)L、(58.23±14.52)%,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尘肺患者采取合理情绪疗法联合疾病管理护理教育可明显增强患者的自责任感与自护技能,提高健康认知水平与自护能力,并落实到日常行为中,从而更好地保护及提高残存的肺功能.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作者:王扬帆;苏瑜;范文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8~12月期间在海南省人民医院龙华院区儿科静脉输液的患儿25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6例,对照组予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加强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及宣教、合理选择穿刺血管、改进固定及按压方法等;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进行疼痛评分,总结渗漏发生原因,比较渗漏发生率.结果 本组共有12例患儿发生输液时渗漏,渗漏发生率为4.76%;引起小儿静脉输液时渗漏的常见原因包括患儿及家长因素(33.33%)、血管选择不当(25.00%)、穿刺部位固定不稳固(16.67%)、药物因素(16.67%)、拔针按压不当(8.33%);观察组患儿疼痛评分为(3.69±1.38)分,静脉输液时渗漏发生率为2.3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7±1.54)分和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是减轻患儿静脉输液时疼痛、减少渗漏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静脉输液 渗漏 小儿
  • 南通市2012-2015年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工作现状分析

    作者:娄海琴

    目的 了解南通市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工作的开展情况,发现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下一步项目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总结2012-2015年南通市梅毒母婴阻断项目月报表和梅毒阳性个案.结果 南通市住院孕产妇梅毒总检测率为99.99%,孕期梅毒检测率由2012年的91.30%上升至2015年的9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率为92.68%,规范治疗率为60.98%;梅毒阳性孕产妇所生儿童的用药率为87.53%;先天梅毒的平均发生率为5.79/10万,其中2012-2015年先天梅毒发生率分别为9.33/10万、8.39/10万、3.25/10万、1.74/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南通市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落实比例逐年提高,梅毒母婴传播率显著下降,梅毒孕妇规范治疗仍是工作的薄弱环节.

  • 整体疼痛评估量表评估老年慢性疼痛的适用性

    作者:陶剑芳;王梅;贾小梅;陶建双

    目的 探讨整体疼痛评估量表(GPS)应用于老年患者的适用性,为慢性疼痛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98例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确定整体疼痛评估量表的内容,将其应用于患者的自我疼痛评估,通过评估量表的完成时间、信度和效度分析问卷的可操作性.结果 调查198例慢性疼痛老年患者,其中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为96%;量表的完成时间区间是3~12 min,老年疼痛患者的疼痛部位多为腰、腿和颈部,疼痛持续时间较长.GPS的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α)为0.925,且评估量表所有条目的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89.结论 整体疼痛评估量表使用简单,可从多个方面确定患者疼痛,且信效度良好,可以将其作为评估老年患者慢性疼痛的工具.

  • 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向敏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传播使结核病疫情更加严峻.利福平是重要的一线抗结核药之一,并且作为耐多药结核病的替代标志物.因此了解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机制对预防及控制耐药结核病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Eph-Ephrin信号通路双向调节功能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海洋;夏化文;王葆春

    Eph受体亦称之为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的肝细胞受体,其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成员,通过一种双信号传导模式与其配体Ephrins结合,调节细胞粘附、转移和血管生成等过程.新近研究表明,Eph受体与其配体Ephrin参与多种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因此,关于Eph受体与其配体Ephri与胃癌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会有助于深入理解胃癌的机制,并有助于寻找抗癌治疗靶点.本文将就目前关于Eph受体和其配体与胃癌相关的研究进行系统综述.

  • 影像新技术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应用

    作者:赵苗;赵云;于姣姣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普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伤残、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早期发现和有效干预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研究显示,超声和心脏核磁共振成像能够无创检测糖尿病心肌病早期心功能损伤,超声造影剂介导药物和基因靶向治疗能够改善心肌结构和心功能.本文就近年来影像新技术对糖尿病心肌病早期诊断及超声介导干预糖尿病心肌病做一简要综述.

  • 血清中耐药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在诊断卵巢上皮性癌铂类耐药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敬巧;文爱平;黄晓萍

    目的 分析血清耐药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在诊断卵巢上皮性癌铂类耐药患者中的价值,为非手术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化疗药物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经铂类药物治疗无效的卵巢癌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经铂类药物治疗获得改善的卵巢癌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受试者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耐药相关蛋白(SERPINA1、FN1、ORM1、annexinA3、destrin、IDHl))的表达情况,所有患者均行病理穿刺,获取病理组织,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方法对病理组织中的上述耐药相关蛋白进行检测.分析血清标本检测结果和病理组织检测的SERPINA1、FN1、ORM1、destrin、annexinA3、IDHl结果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SERPINA1、FN1、ORM1、destrin、annexinA3、IDHl水平分别为(753.6±138.6)μg/μL、(223.5±51.5)μg/μL、(72.2±40.9)μg/μL、(331.5±21.8)μg/μL、(344.2±40.6)μg/μL、(44.5±21.3)μg/μL,病理组织中上述指标分别为(38.69±6.7)%、(32.32±6.6)%、(35.48±6.1)%、(29.44±5.4)%、(26.63±4.8)%、(11.37±1.5)%,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的SERPINA1、FN1、ORM1、destrin、annexinA3、IDHl水平分别为(512.6±113.4)μg/μL、(125.5±41.4)μg/μL、(64.6±41.4)μg/μL、(215.7±21.1)μg/μL、(23.42±5.3)μg/μL、(115.5±21.3)μg/μL,病理组织中上述指标分别为(27.49±5.7)%、(21.38±5.4)%、(23.41±5.2)%、(23.41±5.2)%、(21.22±4.6)%、(29.43±2.3)%.观察组患者血清中SERPINA1、FN1、ORM1、destrin、annexinA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血清中IDH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卵巢癌病理组织中的SERPINA1、FN1、ORM1、destrin、annexinA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IDH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检测的SERPINA1、FN1、ORM1、destrin、annexinA3、IDHl水平与病理组织中检测的结果的spearman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734、0.683、0.702、0.682、0.593、0.618,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中耐药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检测结果与病理组织中的检测结果密切相关,对于无法行手术探查或者治疗的患者,采用血清样本检测耐药相关差异蛋白质可为化疗药物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黎炜杰;潘旭东;梁旭森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2~12月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因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住院治疗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之间以及心力衰竭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之间三碘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T3、T4、FT3、FT4水平分别为(1.57±0.23)μg/L、(98.09±20.46)μg/L、(4.32±0.75)pmol/L、(15.28±0.26)p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2±0.24)μg/L、(113.3±20.43)μg/L、(6.83±0.77)pmol/L、(20.36±0.28)pmol/L,TSH水平为(16.61±1.57)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2±1.58)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心功能分级的升高,T3、T4、FT3、FT4水平降低,TSH浓度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存在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现象,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有利于合理应用药物治疗,改善预后.

  • 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类细胞因子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

    作者:何亚;李卓成

    目的 研究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类细胞因子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65名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受检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类细胞因子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中不同Child-pugh分级、是否伴有脾肿大患者的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类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3+CD4+及CD4/CD8)及CD5+、血清IL-2水平分别为(57.20±5.15)%、(35.35±3.60)%、(28.98±2.81)%、(1.23±0.12)、(63.23±5.75)%及(4.31±0.41)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64.24±5.78)%、(42.56±4.18)%、(37.35±3.95)%、(1.78±0.21)、(70.45±6.38)%及(6.20±0.63)ng/mL,其他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20+、CD40L+及CD5+CD19+)及Th1类细胞因子(IFN-γ、TGF-β及TNF-α)分别为(6.84±0.45)%、(9.45±0.63)%、(5.72±0.46)%、(105.64±10.72)ng/L、(276.72±34.75)pg/mL及(1.63±0.24)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3.31±0.25)%、(5.25±0.37)%、(2.43±0.22)%、(80.25±6.34)ng/L、(169.89±20.34)pg/mL及(0.83±0.13)ng/mL,且观察组中不同Child-pugh分级及是否伴有脾肿大患者的上述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类细胞因子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呈现明显异常表达状态,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Child-pugh分级及脾肿大均有一定的检测价值.

  • 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Th1/Th2免疫偏移的作用

    作者:杨梅;陈桥;孙正刚

    目的 观察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Th1/Th2免疫偏移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共134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进行单纯抗真菌治疗,观察组进行蛋白激酶C抑制剂联合抗真菌治疗.治疗前测定患者血清白介素12(IL-12)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治疗结束后7 d、14 d、1个月和3个月各随访一次,3个月后再次测定血清IL-12及IFN-γ水平,以及取阴道分泌物,采用10%氢氧化钾溶液湿片检查是否还存在假菌丝或孢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IL-12及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12及IFN-γ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月的治疗与随访结束后,观察组治愈53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93.85%,对照组治愈35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为73.9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蛋白激酶C抑制剂可明显降低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IL-12及IFN-γ水平,纠正Th1/Th2免疫偏移,可提高治愈率.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诱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艳君;杨国帅;刘炫君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at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全身结缔组织病中较常见的一种,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并引发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leukencephalopathy syndrome, RPLS)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一种罕见疾病,其临床和影像学具有特异性表现,临床表现以头痛、精神改变、痫性发作、视力异常为主要特征,影像学表现以病灶多位于顶枕叶白质为特征.由于该病病因不同,临床诊断相对困难,近年来逐渐引起广泛重视.SLE合并RPLS是一种较罕见的急重症,能否予以及时的诊断及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笔者诊治了一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RPLS的患者,疗效确切.

  • 中年男性多发性髓石一例

    作者:夏玉宏;赵满;陈蕾

    髓石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牙髓病理性钙化的产物,多由炎症或牙髓老龄化状态等因素引起,多数无症状,偶有急性牙髓炎表现、三叉神经样疼痛或偏头痛等有症状髓石报道,而健康牙无症状髓石较少.本文将报道健康成年人无症状多发性髓石一例,并就相关文献对其病因及机制进行分析.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盆腔动静脉瘘伴假性动脉瘤一例

    作者:许贤照;杨天煌;林雅丽

    盆腔动静脉瘘临床比较少见,其主要病理特征是动脉与静脉直接相通,引起动脉血流短路所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合并假性动脉瘤更为罕见,国内报道少见.近年,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盆腔血管造影的发展,盆腔动静脉瘘的检出率有所提高.临床医生认为该病是导致阴道大出血少见但严重的重要原因而受到高度关注[1].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左侧髂内动静脉瘘伴假性动脉瘤1例,经盆腔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

  • FLAG Pull-down技术筛选人乳腺癌细胞中NGAL相互作用蛋白

    作者:毛山山;程小珍;崔荣花;元建华;王美清

    目的 构建含有NGAL基因的p3XFLAG-NGAL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鉴定,获取人乳腺癌细胞MCF7中NGAL相互作用蛋白.方法 提取MCF7细胞中总RNA,反转录为cDNA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NGAL基因,上下游分别引入Not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双酶切后将其插入p3XFLAG-CMV-14质粒中,构建p3XFLAG-NGAL重组质粒,并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采用脂质体法转染该质粒至MCF7细胞中,经Western blot检测FLAG-NGAL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再使用FLAG pull-down技术和蛋白质谱测定获取人乳腺癌细胞MCF7中NGAL相互作用蛋白.结果 经过NotⅠ和EcoRⅠ双酶切及DNA测序验证,本研究成功构建p3XFLAG-NGAL真核表达载体,免疫印迹法证实转染了p3XFLAG-NGAL载体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高表达FLAG-NGAL融合蛋白,并利用FLAG pull-down技术筛选出人乳腺癌细胞MCF7中NGAL相互作用蛋白,经蛋白质谱测定为角蛋白-1(Keratin 1,KRT1).结论 成功构建p3XFLAG-NGAL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取人乳腺癌细胞MCF7中NGAL相互作用蛋白KRT1,为下一步研究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152促进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增殖和侵袭

    作者:欧飞;王旭东;张海亮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inc00152对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RT-qPCR方法检测linc0015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口腔鳞癌细胞系中的表达.CAL27和SCC9细胞转染linc00152-siRNA后,采用CCK8、划痕以及Transwell实验检测CAL27和SCC9细胞增殖、侵袭转移情况.结果Linc00152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在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SCCA、SCCl5、CAL27和SCC9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人正常黏膜HOK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Linc00152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AL27和SCC9细胞系敲低Linc00152后,CAL27和SCC9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linc00152在口腔鳞癌组织和口腔鳞癌细胞系中呈高表达,下调linc00152表达可抑制口腔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linc00152可成为口腔鳞癌潜在治疗靶点.

  • T1期肾透明细胞癌的ADC值、rADC值与Fuhrman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作者:孙晓忠;李绍东

    目的 探讨T1期肾透明细胞肾癌(CCRCC)3.0T MR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与Fuhrman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7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86例T1期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3.0T MR ADC值及Fuhrman病理分级资料,依据Fuhrman核分级法,将其分为低级别组(Ⅰ~Ⅱ级)和高级别组(Ⅲ~Ⅳ级),分别测量病灶及对侧正常肾实质的ADC值,并计算rADC值.比较4个不同病理级别、高低病理级别组间的ADC值、rADC值;并绘制ROC曲线,评价ADC值和rADC值的诊断效能;分析病灶ADC值、rADC值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1)四个病理分级之间平均ADC值和r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低级别组平均ADC值分别为(1.317±0.110)×10-3 mm2/s,(1.886±0.447)×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佳诊断阈值为1.465×10-3 mm2/s,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4.4%、95.3%.高、低级别组平均rADC值分别为(0.419±0.085)、(0.643±0.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54,佳诊断阈值为0.535,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6.0%、95.3%.肿瘤的ADC值、rADC值与病理分级之间呈高度负相关(r=-0.821、-0.864,P<0.05).结论 T1期肾透明细胞肾癌的ADC值、rADC值与病理分级高度相关,能够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且rADC值的评估价值大于ADC值,可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有效参考.

  • CT三维重建对孤立性肺结节与支气管关系的评价

    作者:黎君翔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对孤立性肺结节(SPN)与支气管关系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海南省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7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及30例良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螺旋CT检查,观察3D-CT与2D-CT图像对病灶诊断情况,探讨支气管-孤立性肺结节类型与病变性质的关系.结果 在67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中,3D-CT诊断符合率为94.0%,明显高于2D-CT图像的7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孤立性肺结节以Ⅰ型为主(52.2%),Ⅱ型次之(31.3%);良性孤立性肺结节以Ⅲ型为主(53.3%),Ⅳ型次之(30.0%);在各型支气管-孤立性肺结节类型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清晰显示孤立性肺结节与支气管关系,为定性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对慢性足底筋膜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汤晓艳

    目的 探讨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对慢性足底筋膜炎的诊断价值,为超声检查诊断慢性足底筋膜炎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青海省中医院收治的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肌肉骨骼超声测量两次所纳入患者健侧和患侧足底筋膜的厚度,两次超声检查间隔2 d,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验证两次超声检查的重复性测量信度.比较健侧和患侧的ICC,同时对比两次足底筋膜厚度的测量结果.结果 患侧两次超声检查结果的ICC值为0.83,健侧两次超声检查结果的ICC值为0.91,双侧超声检查结果的IC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足底筋膜厚度第1次测量结果为(4.88±0.28)mm,第2次测量结果为(5.63±0.25)mm,两次平均测量结果为(5.26±0.18)mm,均明显大于健侧足底筋膜厚度[分别为(3.79±0.21)mm、(3.97±0.21)mm、(3.88±0.2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可较准确地测量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的足底筋膜厚度,评估足底筋膜炎症水肿的严重程度,可为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全肠外营养液不同存放方式对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莫火弟;容令新;廖淑颜

    目的 探讨全肠外营养(TPN)液不同存放方式对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将两种配方药物配制成TPN液,分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观察其外观性状、pH值、渗透浓度、脂肪颗粒直径、细菌生长情况.结果 两种配方TPN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时间点均为白色、乳浊液,类似于脂肪乳,观察期内未见分层、沉淀以及絮状凝集.两种配方TPN不同温度条件下在不同时间点的pH值及渗透压与配液即刻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配方TPN的脂肪颗粒直径在4℃条件下放置1 d、2 d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3 d后平均直径与即刻、1 d、2 d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5℃、37℃条件下放置1 d时脂肪颗粒平均直径与配液即刻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放置2 d、3 d时直径与配液即刻、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配方TPN液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存放条件对TPN液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只有保证TPN液在各个环节都遵循质量控制的原则才可配置出符合要求的TPN液.

  • 内科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康福新;王小智

    目的 探讨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类型、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指导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和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ICU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及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药敏结果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标准进行判定,采用WHONET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607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2.3%(439株),革兰氏阳性球菌占21.4%(130株),真菌占6.3%(38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其中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0.8%(311株),革兰氏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284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ESBLECOL)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KPN)占18.0%(51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占36.3%(103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占(MDR-PA)26.4%(75株).多重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57株,主要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为100%.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80%.结论 内科ICU患者医院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且主要为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多重耐药菌.ICU应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并根据药敏结果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

  • 大蒜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Meta分析

    作者:胡雪;马静静;田山;董卫国

    目的 探讨大蒜素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Embase、VIP、CNKI、CBM和WanFang Data,查找所有探讨大蒜素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8月15日.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由3名研究者独立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个研究、9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有效性方面:大蒜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溃疡愈合总体有效率[OR=3.33,95%CI(1.82,6.06),P<0.01]高于对照组;对溃疡愈合情况进行亚组分析痊愈率高于对照组[OR=1.92,95%CI(1.29,2.87),P<0.01],无效率低于对照组[OR=0.35,95%CI(0.16,0.75),P<0.01];幽门螺杆菌根除率[OR=2.88,95%CI(1.77,4.67),P<0.01]高于对照组;②在安全性方面:腹痛消失时间较早[SMD=-1.06,95%CI(-1.91,-0.22),P=0.01].通过Jadad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所有研究均为5分,文献质量较高.结论 大蒜素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有明显疗效;但因纳入研究较少、质量参差不齐、样本含量小、各研究方法变异性大,建议临床上慎重选择使用,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论证.

  • 临床药师参与甲亢伴肝损害患者药物治疗实践与体会

    作者:黄茂莘;韩鹏定

    甲状腺毒症是指组织暴露于过量甲状腺激素条件下发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根据甲状腺的功能状态,甲状腺毒症可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型和非甲状腺功能亢进型.甲状腺功能亢进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其病因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1].

海南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