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

海南医学杂志

Hainan Medical Journal 해남의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海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海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3-6350
  • 国内刊号: 46-102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4-1
  • 曾用名: 海南卫生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海南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海南
  • 主编: 云露(兼)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超声诊断脑膜脑膨出畸形二例

    作者:邢秀红;冯岚

    1 病例介绍病例一:孕妇28岁,停经7月余,采用SA-6000C超声仪行常规超声检查,用凸阵探头(4.0MHz)探查腹部.超声检查显示双顶径约74mm,颅骨光环不完整,枕部颅骨板中断,缺损处约13mm,缺损处见一大小约40mm×26mm×40mm稍强回声实性团块向外膨出,包膜完整,内回声欠均质.彩色多普勒(CDFI)颅内血流经缺损处进入包块(见图1).脊柱排列整齐,连续性好,胎心率157次/min,律齐,股骨长径约57mm,胎儿胸、腹部未见明显异常回声,上唇线连续性好,四肢长骨均可显示.前壁胎盘Ⅰ级,羊水正常.超声提示为:(1)宫内妊娠,单活胎,头位;(2)胎儿先天性发育畸形-脑膜脑膨出.经引产后证实.

  • 闭合复位经皮外髁逆行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2例分析

    作者:赵新勇;周威力;张峥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外髁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应用经皮外髁逆行穿针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闭合骨折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13-75岁,平均49.25岁.Neer外科颈两部分骨折20例,三部分骨折9例,四部分骨折3例.结果 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34个月,平均13.5个月.按Const-Murley功能评分标准:优21例,良9例,可2例.结论 经皮逆行穿针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结合有计划的康复治疗,操作简单、疗效可靠.不但可用于治疗外科颈两部分骨折,而且还可选择性地用于三、四部分的治疗.

  • 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31例

    作者:何向东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优势.方法 2003年3月至2007年5月采用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手术治疗髌骨骨折31例.结果 经过6-12个月随访,31例患者骨折均临床愈合,无骨不连或延迟愈合.结论 记忆合金髌骨爪固定牢靠,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时间短、组织相容性好,是治疗髌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 川崎病15例临床分析

    作者:邢孔邵

    川崎病(KD)以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为其临床特点,其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可达20%-30%,治疗不及时可遗留冠状动脉损害,这成为该病的主要死亡原因[1].我院于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川崎病15例,现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川崎病 综合征 治疗
  • 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1例分析

    作者:廖云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并随访资料完整的21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结果 21例骨折全部愈合,随访时间6-36个月,无畸形愈合.结论 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稳定,功能恢复好,后遗症少.

    关键词: 手术 桡骨 远端骨折
  • 严重创伤50例急救体会

    作者:黄春英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的救治方法,提高医院创伤救治的成功率.方法 对50例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治愈42例,抢救成功率84%;死亡8例,死亡率16%.结论 掌握正确、快捷的治疗手段是成功救治严重创伤的

    关键词: 严重创伤 急救 理念
  • 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治疗产后出血25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年芳;黄红英;凌丽

    目的 探讨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2月间收治的25例产时大出血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者中23例迅速完全止血,全部患者于产后42d检查:子宫及附件恢复正常,其中20例患者在3个月-6个月恢复月经.结论 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治疗产后出血疗效显著,无不良后果.

  • 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破裂出血13例分析

    作者:王育强

    目的 探讨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13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行急诊肝动脉超选择插管,采用明胶海绵及碘化油等栓塞出血动脉.结果 13例原发性肝癌出血患者得到完全控制.结论 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疗效肯定,创伤小,是安全、可靠的抢救手段.

  • 取环器在102例困难取器者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张淑敏

    目的 观察在临床上遇到的取器困难的病例中(包括IUD嵌顿、断裂、残留等)使用取环器是否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选择由基层技术站应用钩取法取器失败转入我站的患者102例,其中IUD嵌顿52例、断裂43例、残留7例.均应用取环器取环.取环器(由天津和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长21 cm,直径0.5 cm,支点距顶端4 cm,适用于不同大小、曲度的宫腔,钳子进入宫腔后能充分张开,灵活使用.结果 102例患者应用取环器取器均一次成功.结论 取环器钳夹法取器在困难取器手术中成功率高,效果满意,较传统的钩取法有效.

  • 西咪替丁佐治轮状病毒性肠炎36例疗效观察

    作者:杨敏

    目的 西米替丁佐治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方法 7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36例,治疗组36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加用西米替丁静滴10-15mg/kg·d,每日1次 ,疗程3-5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69.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米替丁佐治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好.

  • 自制面罩在无痛胃镜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斌;温永宏;刘桃;任春天

    目的 总结无痛胃镜检查中低氧血症的发生及其解决对策.方法 将396例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进行胃镜检查的受检者随机分成自制面罩组和鼻饲组,观察两种不同给氧方法在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结果 自制面罩给氧组较普通鼻饲吸氧组低氧血症的发生明显减少,其他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有降低.结论 自制面罩给氧方法用于静脉麻醉下胃镜检查简便、安全、有效.

  • 愈疡汤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6例分析

    作者:陈传佳

    目的 观察愈疡汤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对36例患者予愈疡汤加减口服治疗.结果 治愈27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结论 自拟愈疡汤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显著.

  • 外固定支架结合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30例

    作者:黄田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在胫骨骨折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对30例胫骨干新鲜不稳定骨折行小切口切开复位,简单内固定结合外支架固定.结果 经过2-24个月随访,30例骨折全部愈合,无运动功能障碍.结论 小切口复位、有限螺钉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是治疗胫骨干新鲜不稳定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 大肠癌并肠梗阻52例诊治分析

    作者:黄强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大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的诊断、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方法对毕节地区医院2001年至2007年间52例大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例患者首诊误诊、延误治疗1个月以上.左半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癌并肠梗阻者肿瘤一期切除、近端横结肠造瘘21例,返院闭瘘2例.肿瘤不能切除者12例,占23%.术后化疗5例,占DukesB、C期患者的12.5%. 结论基层医院大肠癌患者的首诊误诊率高;左半结肠癌、直肠癌并肠梗阻患者术中肠道准备多未开展;肿瘤一期切除患者多需二期闭瘘,且易忽视术后化疗在肿瘤切除后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影响了综合治疗的效果,有待改进.

  • 维生素K4联合依匹斯汀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作者:谢爱娣

    目的 观察维生素K4联合依匹斯汀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方法 13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6例,对照组59例.两组均口服依匹斯汀雷尼替丁,治疗组同时加用维生素K4口服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1%,对照组有效率79.6%.结论 维生素K4联合依匹斯汀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高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选用.

  • 老年人胃癌60例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作者:黄正有;李致文;覃军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癌围手术期的处理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60例老年人胃癌手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术后43例恢复良好,17例发生各种并发症38例次.结论 重视老年人胃癌围手术期处理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减少手术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 胃癌 围手术期 体会
  • 碘伏和贝复济治疗咽瘘31例效果观察

    作者:胡珍;肖世强;周浩;李佳榕

    目的 观察使用贝复济对咽瘘愈合的效果.方法 实验组选择 31例咽瘘患者采用碘伏与贝复济联合进行换药,对照组为回顾性统计三个医院耳鼻喉科既往喉癌术后咽瘘患者愈合情况(单纯采用碘伏换药),比较两者差异.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5.9 d和8.3 d,平均换药次数分别为7.1次和10.8次.结论 贝复济有助于咽瘘的愈合.

    关键词: 贝复济 咽瘘 碘伏 疗效
  • 慢性腰腿痛500例临床分析

    作者:林孟良;邢臻嵘

    目的 通过影像学分析探讨慢性腰腿痛的致病原因.方法 抽取经临床诊断为慢性腰腿痛病人的X线平片及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占82%,椎小关节病占80%.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是慢性腰腿痛的主要致病原因,但椎小关节病对慢性腰腿痛所产生的作用值得研究.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并应激性溃疡出血28例治疗观察

    作者:邵发保;蔡孝桢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对28例COPD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用不同治疗方案(洛赛克联合立止血静脉注射治疗组和经胃管注入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洛赛克联合立止血静脉注射治疗(COPD)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止血率为87.5%,经胃管注入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组止血率为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洛赛克及立止血联合治疗是COPD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案.

  • 单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21例

    作者:邓永岱;楚晓丰;纪伟彬;孙英杰

    目的 探讨单切口双钢板法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4月至2008年1月采用单切口双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28-66岁,平均48.2岁.所有病例均为双髁粉碎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14d,平均7d.手术取膝前及下方正中切口,胫骨上段偏胫骨瘠外侧入路,后内侧用"L"或"T"形钢板固定支撑,外侧以高尔夫棒型钢板固定.结果 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9个月,平均16.8个月.术后1个月患者膝关节屈曲50°-100°,平均82.1°;3个月膝关节屈曲90°-135°,平均115.7°.术后即刻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胫骨平台后倾角(PA)度数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TPA及PA度数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皮肤坏死、深部感染.结论 应用单切口双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可减少手术创伤,内固定良好,植骨充分,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训练,临床效果满意.

  • 隐匿性乳腺癌5例诊治体会

    作者:邹智勇

    目的 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 1992年2月至2008年3月我院5例隐匿性乳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病人中3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辅以放疗、化疗; 2例行辅助化疗后,实施腋窝淋巴结清扫并继续使用有效同方案辅助化疗、放疗,术后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隐匿性乳腺癌 5年存活率与淋巴结转移数目有关,行保留乳房的治疗,不影响复发与生存.

  • 皮炎、湿疹等皮肤病240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作者:陈斐;陈海富;丁吉东;梁红丽

    目的 探讨部分皮肤病患者的过敏原因.方法 应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研制的皮肤过敏原试验诊断试剂盒斑贴器对240例皮炎、湿疹等皮肤病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 斑贴试验阳性反应者208例,阳性率87%.各病种阳性率:接触性皮炎97.5%,湿疹94.25%,荨麻疹75%,特应性皮炎58%.标准筛选抗原中阳性率较高,抗原有香料、硫酸镍、硫汞、对苯二胺、重铬酸钾、松香、甲醛等.结论 清洁剂、染发剂、化妆品以及含汞的医用药品是主要的皮肤接触致敏物质.

  • 高压氧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田景华

    目的 通过高压氧配合50%硫酸镁溶液纱布湿敷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为临床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炎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本院2005年至2007年三年间用高压氧配合 50%硫酸镁溶液纱布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炎患者62例作为治疗组,选取仅用50%硫酸镁纱布湿敷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炎55例作为对照组,通过临床疗效观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59.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8.39%,也高于对照组的8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高压氧配合50%硫酸镁溶液纱布湿敷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炎是有效的,可纳入临床治疗化疗静脉炎的方法当中.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25例疗效分析

    作者:潘孝明

    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25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25例作对照分析,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 新式剖宫产术中取头困难36例分析

    作者:吴红

    目的 分析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资料,探讨取头困难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间我中心所开展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新式剖宫产术中取头困难的原因与麻醉效果差肌肉不够松弛、胎头高浮或深嵌骨盆、胎儿过大、臀位或横位有关.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前必须判断麻醉效果、估计胎儿大小以及胎先露下降等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避免术中取头困难的发生.

  • 肝素钠局部注射治疗眼睑黄色瘤45例临床观察

    作者:曹兰;万晓钢;刘雁庭

    目的 探讨肝素钠治疗眼睑黄色瘤的疗效.方法 45例患者黄色瘤处皮下注射肝素钠0.4ml,压迫止血,每7d注射一次,共6次.结果 患者6次治疗后瘤体全部消失,随访8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肝素钠局部皮内注射治疗眼睑黄色瘤疗效好、创伤小、价格低廉,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肝素钠 治疗 黄色瘤
  • 鼻内窥镜下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9例体会

    作者:朱汉平;孙文忠;李纪辉;邓鹏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cavity and sinuses inverted papilloma, NIP)是鼻腔及鼻窦较常见的良性肿瘤,需手术治疗.传统治疗方法为鼻侧切开肿瘤切除术.自1992年Kamel首次报道经鼻内窥镜治疗单侧局限性NIP成功后,由于鼻内窥镜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巨大优点,临床上迅速推广.我科于1999年1月至2007年2月采用鼻内窥镜下治疗NIP 19例,报道如下:

  • 消炎痛保留灌肠佐治急性细菌性痢疾31例疗效观察

    作者:廖伟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31例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病例作总结分析. 结果经治疗31例痊愈出院,有效率100%.结论 急性细菌性痢疾为夏季儿童常见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应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消炎痛保留灌肠对病情恢复有促进作用.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200例临床分析

    作者:廖琳

    目的 观察并分析200例进行微波治疗的不同程度宫颈糜烂患者的病情、结果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R-2100微波治疗仪对200例(轻度63例、中度102例、重度35例)宫颈糜烂患者行微波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及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微波治疗轻、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0%(63/63)、99.02%(101/102)、91.43%(32/35),总有效率为98.00%(196/200).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糜烂面直径与照射时间呈正比.结论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临床效果显著,根据糜烂面积和不同组织声能量沉积的差异决定照射时间可提高治疗过程的可控性及治疗的成功率.

  • 烧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分析及预防

    作者:王德文;周阳

    目的 探讨头颈部烧伤和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防措施.方法 共行烧伤病人气管切开术283例,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发生术中并发症11例(3.89%),术后并发症45例(15.9%),死亡7例(2.47%).结论 头颈部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因颈部高度肿胀、切口大量渗液、解剖标志不清等因素增加了手术难度和并发症发生的机率.因此术前应密切观察各项指标,争取在呼吸困难严重前手术,术后加强护理观察,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急性重症胆管炎189例治疗体会

    作者:宋德鸿

    目的 探讨提高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外科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189例ACST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术前休克得到纠正者117例,死亡6例,死亡率5.1%;未得到纠正者72例,死亡20例,死亡率27.8% (P<0.01).术前休克未得到纠正而又及时手术治疗者56例,死亡 6例,死亡率10.7%;未及时手术治疗者16例,死亡14例,死亡率87.5%(P<0.01).本组病例中单一器官累及者31例,无死亡病例;2个器官累及者58例,死亡1例(1.7%);3个器官累及者 84例,死亡9例(10.7%);4个或4个以上器官累及者16例,全部死亡(100%).结论 积极进行快速有效的抗休克治疗,适时的选择手术时机,防治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是提高急性重症胆炎治疗效果的

  • 综合性医院抑郁性神经症误诊分析

    作者:潘均喜

    目的 分析抑郁性神经症在综合性医院的误诊情况并探讨其对策.方法对本院神经内科2004年至2008年抑郁性神经症206例患者经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分值≥20分.排除器质性疾病和药物原因引起的抑郁,既往未经过系统的抗抑郁治疗,符合CCMD-3关于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CCMD-3恶劣心境的诊断标准.采用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痊愈103例,显著进步75例,进步20例,无效8例显效率88.27%,有效率96.2%.结论综合医院临床医生专注于躯体表现,易忽视社会-心理等因素是误诊的主要原因.给予综合性医院医生精神科知识培训,加强神经精神科的会诊,提高医生的沟通能力,提高全社会对抑郁症的认识,给予规范合理全程个体化针对性的药物心理治疗能收到满意疗效.

  • 标准桃金娘油辅助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

    作者:张青松;程学良;杨滨

    目的 观察标准桃金娘油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选择 286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病人均使用珍黄丸口服,研究组加用标准桃金娘油口服,15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病例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有效率84.1%,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4.2%(P<0.001),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标准桃金娘油是治疗慢性咽炎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 窒息新生儿127例心肌酶临床分析

    作者:朱斌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心肌酶的变化.方法比较轻度窒息与重度窒息新生儿心肌酶的变化.结果重度窒息组心肌酶活性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尤其是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窒息尤其是重度窒息的新生儿要及早监测心功能并采取相应干预治疗措施,减轻心肌损害,从而减少心力衰竭、心肌坏死、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心肌酶
  • 标识化管理在综合病房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朱海燕;陈妙虹;赖玉兰;林静君;何巍

    目的 探讨标识化管理在综合病房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运用标识化管理进行病房存放药物管理.结果标识化管理后护士用于检查药物的时间明显减少(P<0.001);检查药物的落实也明显提高(P<0.01);药物混放的发生率也减少(P=0.047).结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的发生.

  • 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的探讨

    作者:曾宪起;马龙义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行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肿复发3例,继发性颅内血肿2例,脑脊液漏2例,癫痫1例,脑梗塞1例.结论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术中操作规范,选择合适引流管,置管合理,术后严密观察,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后比柔吡星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作者:李安国;张悦;石英;李国成

    目的 观察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采用比柔吡星膀胱灌注化疗对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8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一周予盐酸比柔吡星10mg+生理盐水40ml膀胱内灌注,药物于膀胱内保留2h,每周一次,连续6-8周,以后每月一次,连续12个月.结果所有膀胱肿瘤一次性切除,平均手术时间32min,无输血,未发生膀胱穿孔,未见全身药物不良反应.28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复发1例(3.6%).结论尿道双极等离子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盐酸比柔吡星膀胱灌注治疗和防止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 介入输卵管再通术治疗妇科不孕症66例体会

    作者:李士坤;耿雷;黄晓明;周建国;李琼

    目的 评价介入输卵管再通术对妇科不孕症的治疗价值.方法对造影显示输卵管阻塞患者66例行介入输卵管再通术,其中单侧输卵管阻塞6例 双侧输卵管阻塞60例.结果 66例患者共126支输卵管有狭窄、粘连或闭塞,施行再通术后共有114支输卵管获得再通,再通成功率90.47%.其中间质部再通成功率达93.22%.术后随访5年,受孕率32.5%.结论介入输卵管再通术是治疗输卵管粘连及闭塞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

  • 心脏直视术后再次开胸止血的常见原因及临床防治

    作者:邢军;刘峰

    目的 总结心脏直视术后再次开胸止血的常见原因及临床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湘雅二医院心胸外科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心脏直视术后再次开胸止血87例病例,探讨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结果全组再次开胸止血手术共87例(4.23%),死亡11例(0.5%).术前心功能不全及继发多脏器功能失调、体外循环凝血机制紊乱、术中止血不彻底、鱼精蛋白中和不足、术后处理不及时是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术后持续出血是急性心脏压塞的根本原因.结论术前调整脏器功能,术中操作仔细、止血彻底、加强血液保护,术后严密监护、妥善处理,必要时及时开胸止血是防治术后出血的关键.

  •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封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50例

    作者:罗春晓;李晓玲;霍建珊

    目的 观察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Trigger finger, TF)的效果.方法门诊随机分为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TF患者50例(实验组),以及醋酸强的松龙和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TF患者42例(对照组).并随访1年.结果两组有效率均为100%,试验组出现皮肤白变和皮肤萎缩2例(4.0%),对照组4例(9.5%);实验组1年内复发3例(6.0%),对照组为7例(1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TF起效迅速、疗效持久、有较少的皮肤并发症和复发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局部封闭药物组合.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经验性治疗

    作者:周承惇;任南征;李玩林;李浩;陶珍

    目的 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用抗生素的经验性治疗.方法将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按不同诊断标准,疑似VAP共83例患者进入研究.只要诊断考虑疑似VAP即联合应用广谱强力抗生素.痰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后,再改用窄谱、针对性强抗生素治疗.结果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组应用抗生素平均时间比对照组提早14.7h,结果28d死亡率分别为30.9%(13/42)、46.3%(19/41), P=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抗生素应用天数分别为(8.0±4.9)d﹑(10.0±5.6)d,P=0.0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呼吸机治疗天数分别为(4.8±3.4)d﹑(8.5±6.2)d,P=0.017;ICU住院天数分别为(14.1±6.1)d﹑(17.0±7.3)d,P=0.029.结论 疑似VAP患者应尽早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争取早日让患者撤离呼吸机,控制VAP,降低死亡率.

  • 大理地区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状况及药敏分析

    作者:陈体仙;张群智;忽胜和

    目的 分析大理地区伤寒、副伤寒杆菌的感染状况及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3年来,本院分离出的96株伤寒、副伤寒杆菌的标本来源、菌型分布、耐药状况.结果 96株感染菌株中,有84株来自于血液培养标本,12株来自粪便培养标本.菌型分布以甲型副伤寒杆菌为主,占85.42%;其次为伤寒杆菌和乙型副伤寒杆菌,分别占11.45%和3.12%;未检出丙型副伤寒杆菌.分离出的96例感染菌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零;对所选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抗菌素的耐药率均小于15%;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为39.58%.结论大理地区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菌型以甲型副伤寒杆菌为主.除氨苄西林外,感染菌株对其它所选抗菌素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较低.为防止耐药菌株增加,建议临床医生依据培养、鉴定及药敏结果,正确诊断及使用敏感抗菌素.

  • 保妇康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100例疗效观察

    作者:洪勤英;计灿华

    目的 探讨保妇康栓对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20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使用保妇康栓(海南碧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初发病例与复发病例配比约为1∶2;对照组使用甲硝唑栓剂,初发病例与复发病例配比约为2∶1.疗程相同,并作随访登记,对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两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90%;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为2%,对照组为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妇康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与甲硝唑栓疗效相似(P>0.05),但不良反应比甲硝唑栓低,具有良好的药物依从性,其对复发性老年性阴道炎仍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

    作者:林盛;何小燕;陈俊斌

    目的 探讨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1例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1例患者大多无前驱因素,均为缓慢起病、对称性肢体乏力、感觉障碍、少数有颅神经损害及自主神经损害,单次腰穿20例脑脊液异常,其中15例可见蛋白-细胞分离,正常1例,肌电图可见神经性损害,均出现脱髓鞘损害,或伴有轴索损害.4例神经活检有3例脱髓鞘改变,21例均予糖皮质激素治疗,12例并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结论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起病隐匿,病程长,易被误诊,临床表现、脑脊液、肌电图等是主要诊断依据,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为较好治疗方法.

  • 亚低温疗法辅助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50例疗效观察

    作者:朱为民;虞聪;顾庆丰

    目的 观察亚低温疗法在原发性脑干损伤治疗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50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亚低温疗法,使患者的体温降至32℃-34℃之间维持3-5d.结果本组50例中,死亡13例、植物生存5例、重残9例、中残12例、良好11例.结论亚低温疗法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是有效的.

  • 利宁胶浆在颅脑手术全麻中的应用

    作者:王尔民

    目的 探讨利宁胶浆对颅脑手术全麻拔管期呛咳反应的预防作用及对全麻药用量的影响.方法颅脑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实验组在气管导管表面前1/3处均匀涂抹利宁胶浆,对照组于相同部位喷洒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期呛咳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术中丙泊酚、芬太尼用药剂量和术后24h颅内引流量.结果实验组拔管期呛咳反应明显减轻(P<0.05),术中丙泊酚、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血压、心率波动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颅内引流量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宁胶浆涂抹于气管导管表面可增加病人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性,可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减少颅脑手术全麻拔管期的呛咳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的波动,从而有效减少颅内再出血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368例临床分析

    作者:于洪志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对368例危重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结果一次穿刺成功290例(78.8%),2次成功53例(14.2%),总穿刺成功就率(93.2%),留管3-48d,平均(13.8±7.6)d;失败25例(6.8%).穿刺置管引起并发症17例(4.6%),其中误穿锁骨下动脉6例,气胸4例,误入颈内静脉3例,误入胸腔导致液胸2例,穿刺点血肿2例.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留管时间长及便于护理,但必须熟悉解剖结构、严格无菌操作并掌握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 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效果观察

    作者:林春梅;曹伟红;萧燕梅

    目的 观察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长期规律透析容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12例,按照随机单盲法进行常规透析和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每种透析模式观察2个月288人次透析.记录每次透析患者的血压、心率的变化和低血压发生情况,每个月查一次透析前后血生化情况.结果低温可调钠透析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显著升高(P<0.05),心律下降(P<0.05),血压发生率较常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模式透析前、后分别比较血钾、血钠、尿素氮、肌酐变化,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可以有效减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并能达到预期透析效果.

  • 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5例临床分析

    作者:彭雪梅;郑碧玲

    目的 探讨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5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儿临床多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困难表现为频率增快或减慢、节律不整、甚至呼吸暂停等中枢性呼吸衰竭.排除了肺部严重的疾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等,行头颅CT已明确诊断,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22例患儿治愈,3例死亡.结论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容易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疾病,导致病情恶化,延误治疗,应注意进行鉴别诊断.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和避免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

  • 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52例临床体会

    作者:黄春育;梁群

    目的 探讨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08年3月收治的52例(58足)跟骨关节内骨折病例,均予切开复位和跟骨异形钢板内固定,并进行随访.结果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5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进行术后功能评价:优38足,良15足,可4足,差1足,优良率91.4%.结论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固定牢固,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发症少.

  • 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11例体会

    作者:李智斌

    目的 探讨经眉弓切口眶上锁孔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技术和经验.方法回顾我科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间经眉弓切口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教训.结果夹闭10例,包裹1例,术后动脉瘤夹滑脱导致再出血1例,死亡1例.结论经眉弓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可进行大多数类型的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具有创伤小,美观、恢复快等优点,但不同指向的动脉瘤应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

  • 逻辑学归纳推理原理在医学论文中的应用

    作者:卜小乐

    医学期刊论文写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逻辑学上的归纳推理的过程.因此,这种论文的写作,应符合逻辑归纳推理的定律,否则,很难得到合理可靠的结论.

  • MEROCEL止血海绵和双腔水囊在鼻出血中的应用

    作者:何峰

    目的 进一步探讨更好的鼻腔填塞物.方法观察MEROCEL止血海绵+双腔水囊作为鼻腔填塞物的临床效果.结果治愈率92%,且填塞迅速.结论 MEROCEL止血海绵+双腔水囊是理想的鼻出血填塞物.

  • 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出血及息肉35例疗效观察

    作者:陈杰;陈基东

    目的 检验内镜止血夹对消化道出血及息肉治疗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我科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消化道出血及息肉病例35例,其中溃疡活动性出血21例,其他如胃肠息肉病变等14例.采用止血夹放置器和止血夹治疗,术中及术后观察出血情况.结果 35例病例治疗成功率为100%,疗效确切,未见并发症.结论内镜止血夹为消化道出血及息肉治疗等提供了一种损伤小、止血及预防再出血成功率和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胃粘膜端粒酶活性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喻清和;彭燕;吴静;潘素滢;王鹏;潘俊辉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与慢性胃炎胃粘膜端粒酶活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胃镜活检获取34份快速尿素酶检测HP阳性组织标本,-80℃冻存,然后集中对标本进行TRAP-PCR银染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34例胃镜活检标本中有3例出现端粒酶活性阳性.结论在良性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低,但HP感染的慢性浅表性胃炎HP的根治值得重视.

  • 实习生岗前培训护理记录书写之探索

    作者:王俊霞

    目的 通过岗前培训实习生护理记录的书写,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 进入临床实习前先进行护理记录书写规范培训.结果 培训后实习生进入临床能顺利进行护理记录书写.结论 岗前培训有助于实习生提前掌握护理记录的书写规范,在实习过程中掌握要领,少走弯路.

  • 经鼻气管内吸痰方法的探讨

    作者:倪乐凤

    目的 对传统经鼻气管内插管吸痰的方法进行改进,提高经鼻气管内吸痰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 将70例需采用经鼻气管内吸痰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吸痰方法,观察组在传统吸痰方法的基础上在以下方面作了改进:患者体位、充分润滑、插管方法、适时吸引等.对两组方法的吸痰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吸痰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呼吸道黏膜的损伤显著轻于常规组(P<0.01).结论 新的吸痰方法可提高吸痰效果,减轻呼吸道损伤.

    关键词: 气管内吸痰 方法
  • 前列腺增生症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董悦平;冉启华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发病年龄大都在5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不断升高,目前开放手术仍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了手术的成功并取得满意效果,围手术期护理有非常重要意义.我院外科2006年7月至2008年 8月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55例,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预防手术后压疮的循证护理

    作者:张玉玲;刘兴勇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的思想,探讨手术后患者压疮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本地区124名手术后患者分试验组(n=62)和对照组(n=62)进行循证护理实践.结果 对照绗1名病人发生了压疮;试验组62名手术病人均无压疮发生.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能减少术后压疮的发生率.

  • 老年胆道疾病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罗伟燕;冯伟平;刘慧

    目的 探讨老年胆道疾病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护理,减少并发症.方法 通过对52例胆道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监测血糖、病情观察、调整饮食结构控制多发感染及各种并发症.结果 本组52例患者中,2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死亡.结论 老年胆道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单纯胆道疾病患者高,术后护理难度大,为了让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

  • 克罗恩病的临床用药观察及护理

    作者:张萍;黄美娟;龙英华

    克罗恩氏病(Crohn’s Disease, CD)是一种慢性胃肠道炎性肉芽肿性疾病,主要发生于末端回肠和结肠,但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呈节段性分布[1] .病理改变主要为肠壁增厚,黏膜表面形成非干酪样肉芽肿结节,还可出现深浅不一的溃疡,深者可穿破肠壁.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院外自我护理指导体会

    作者:林惠玲;曾秀玉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以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致病性自身抗体和病变累及全身多系统器官为特征.该病以青年女性多见,育龄妇女占90%-95%[1].病程迁延,反复发作,间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期.随着临床免疫学的发展,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诊断已不再是难题,而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有效的自我护理对该病的控制起着很大的作用.我科对 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的41例病人进行了院外自我护理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腹腔镜宫外孕108例临床分析及其护理体会

    作者:徐艳珊

    输卵管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如不及时诊断、处理,可危及生命.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的优点,随着医学技术进步其适应证也不断的发生变化[1-2].随着我院广泛开展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我们对其术前术后的护理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体会.

  • 32P-胶体磷酸铬(Cr32PO4)治疗癌性胸水的护理

    作者:刘小梅;李秀琼;甘宁

    目的 探讨32P-胶体磷酸铬介入治疗晚期癌性胸水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我科近年来使用32P-胶体磷酸铬介入治疗25例癌性胸水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人不同病情及放射治疗的特殊性,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正确处理放射性污物及病人排泄物的收集和处理.结果 25例患者胸闷、气促、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改善,胸水减少,生成速度减慢19例(86.05%).其它6例胸闷、气促、咳嗽、呼吸困难等也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32P-胶体磷酸铬腔内介入治疗疗效好,操作简便、副作用少.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是达到治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

  • 聘用制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之作用探讨

    作者:林玉丹;邹佩珍;黄顺红;李丽香

    目的 为缓解军队医院因精简整编致护理管理人才流失的矛盾,确保临床护理质量的稳步提高.方法 采用公开竞聘的方法,在两年内分别从医院聘用制护士中选拔出12名政治思想好、业务技术精的护士担任临床科护士长.结果 确保了军队医院精简整编体制的平稳过渡,基础护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住院患者满意率有了一定的提高,护理投诉率下降.结论 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上岗,选拔了优秀的护理人才,促进了军队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 骨髓腔内输液及护理在小儿急救中的应用

    作者:王会凤;谭进会;程兴东

    迅速建立输液通道在小儿急救中非常重要.但由于危重疾病常合并周围循环衰竭,末梢静脉塌陷,常无法建立输液通道而延误抢救时机.且小儿血管细小,在大量快速输液时易引起渗漏,影响给药速度和效果而降低急救成功率.传统上对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患儿即采用静脉切开或中心静脉穿刺,但存在技术难度高、速度慢和费用贵等缺点.自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我科应用经骨髓腔输液抢救危重患儿2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骨髓腔 输液 护理 小儿
  • 预防血液透析病人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护理体会

    作者:胡毅敏;李杰;李辉文;杜艺;李宓

    目的 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血透病人的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从而减少患者的住院日及治疗费用.方法 对63例深静脉置管的病人采用本中心制定的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三级质控管理.结果 63例深静脉置管感染率为0%.结论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控制血液透析病人深静脉置管的感染.

  • 39例霍乱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靳冬香;刘静梅;李金林

    目的 探讨霍乱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9例霍乱患者均采用严密隔离,做好用药护理及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 39例患者均全愈出院,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全面而有效的护理是保证霍乱救治成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霍乱 护理
  • 拔除颈内静脉导管致迷走神经反射一例护理体会

    作者:霍红燕;黄仙霞;郭艳春

    血管迷走反射亦称血管抑制性(迷走性)晕厥或单纯性晕厥,其主要机制是各种刺激因素作用于皮层中枢或下丘脑,使胆碱能植物神经的张力突然增加,引起内脏及小血管强烈性扩张,导致血压急剧下降,心率迅速减慢.我科于2008年10月10日成功救治一位在拔除颈内静脉导管引起迷走反射的尿毒症患者.现将该个案介绍如下:

  • 毒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58例急救护理体会

    作者:陈金梅;杨欢喜

    目的 探讨毒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以提高抢救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58例毒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急救护理方法.结果 58例患者中,除1例放弃救治外其余5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毒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轻重与毒蛇种类、就诊时间相关,以神经毒素为主的毒蛇咬伤引起呼吸肌麻痹导致呼吸衰竭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咬伤后的处理是否正确、及时,护理是否得当,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作者:韦红日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利培酮对照.方法将66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6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少.结论阿立哌唑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疗效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老年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8例疗效分析

    作者:曾中秋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在抢救老年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作用.方法将6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使用盐酸戊乙奎醚,对照组使用阿托品,两组基础治疗均为反复洗胃、吸氧、静脉输液、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氯磷定)以及抗感染等,对有指征者采用气管切开维持呼吸等.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84.21%),死亡6例(15.78%),其中因中间综合症死亡2例,肺部感染者3例,其他原因1例,无因心脏原因死亡者;对照组治愈16例(53.33%),死亡14例(46.66%),其中因中间综合症死亡2例、心律失常等心脏病9例(64.0%)、肺部感染者2例、阿托品中毒1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和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38,P<0.01);其中,两组因心脏原因死亡率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6,P<0.05);两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也存在统计学意义(x2=10.50,P<0.01).结论在抢救老年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在常规洗胃、吸氧、静脉输液、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氯磷定)以及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的前提下,盐酸戊乙奎醚在缓解症状、提高疗效、杜绝阿托品中毒以及心脏副反应、降低死亡率等方面明显优于阿托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12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功能的评价

    作者:宋峻;袁传顺;陈吉庆;张子前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30例和高胆组122例.正常对照组选择入院时进行心肌酶测定,高胆组分别于高胆治疗前后进行心肌酶测定.所有病例入院初均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高胆组治疗前后心肌酶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随着血清胆红素的降低,血清心肌酶活性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能引起新生儿心肌损伤,但这种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可逆性的.

  • 重度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效果比较

    作者:梁桂珍;朱刚;梁婉萍

    目的 观察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后使用肠外营养支持(TPN)与肠内营养支持(EN)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观察我院胃肠外科病区经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评价为重度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116例,随机分成TPN组与EN组,在行胃癌根治术后第2d分别应用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治疗7d.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结合珠蛋白(HPT)、转铁蛋白(TRF)、血红素结合蛋白(HPX).结果应用营养支持前两组P>0.05;应用营养支持后两组治疗后血清水平:PRE、HPT、TRF、HPX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前后在血清蛋白指标无统计学意义,在条件许可时尽可能使用肠内营养支持.

  • 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蜂蛰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20例疗效观察

    作者:向玉忠;李婷立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HP)+血液透析(HD)治疗蜂蛰伤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效.方法行血液灌流(HP)+血液透析(HD)为观察组(n=20)及行血液透析(HD)为对照组(n=18),两组同时给予药物治疗.观察患者治疗6次后血肌酐(Cr)的变化、透析次数和血肌酐(Cr)恢复正常的天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血肌酐相比下降明显,且透析次数明显减少,Cr恢复正常的天数明显缩短.结论 HP+HD能使蜂蛰伤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尽早恢复肾功能.

  • 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炎25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霞;高心静

    目的 观察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炎的疗效.方法将53例疱疹性咽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8例.均予对症、静滴抗病毒药物、清热解毒中药等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α-2b干扰素雾化吸入,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退热及疱疹消失平均天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扰素雾化治疗疱疹性咽炎在退热、口腔疱疹溃疡恢复、进食方面优于传统疗法,效果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且无痛苦,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甘露醇、地塞米松联合止血药治疗挫伤性前房出血74例疗效观察

    作者:许生敏;邢美霞

    目的 观察20%甘露醇、地塞米松联合止血药治疗前房出血的疗效.方法甘露醇、地塞米松组给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1次/d,连续1-3 d(儿童按1.5g/kg体重剂量),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儿童按0.2mg/kg体重剂量),1次/d,连续1-3d或以上,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抗生素按常规剂量给药;止血剂组常规给予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抗生素治疗.结果Ⅰ级前房出血,甘露醇、地塞米松组经治疗后的全部吸收时间平均为27.7h,止血剂组前房出血全部吸收时间平均为54.20h,两组比较,t=-14.265,P﹤0.01,两组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级前房出血,甘露醇、地塞米松组45例,治疗后完全吸收时间平均为69.16h,止血剂组25例,治疗后前房出血完全吸收时间平均为97.16h,两组比较,t=-11.246,P﹤0.01,两组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Ⅲ级前房出血,甘露醇、地塞米松组9例,治疗后全部吸收时间平均为121.33h,止血剂组5例,治疗后前房出血全部吸收时间平均为159.20h,两组比较,t﹦-5.915,P<0.01,两组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露醇、地塞米松联合止血药作为治疗前房出血的常规用药,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止血剂治疗.

  • 思美泰联合易善复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30例疗效观察

    作者:何亚丽

    目的 探讨思美泰(Same)联合易善复(Essentale)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0例IC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思美泰与易善复联合治疗10d,对照组单用思美泰治疗10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血清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与间接胆红素(DB)的含量,并进行瘙痒评分.结果治疗后ALT、TBA均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早产明显减少(P<0.05),用药后母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思美泰(Same)联合易善复(Essentiale)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明显,且对母婴无明显副反应.

  • 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64例疗效分析

    作者:储开东

    目的 观察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10-15mg/(k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5-10mg/d,均是每日1次,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较对照组消失早(P<0.05).结论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疗程短、口腔粘膜溃疡消失快、无毒副作用.

  • 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放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罗在彬

    目的 评估同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急性毒性反应、安全性和近期损伤情况.方法 70例Ⅲ、Ⅳ期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按照GP方案接受了同期放疗加辅助化疗的治疗,其急性与近期毒性反应采用美国放射治疗协作组织(RTOG)的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70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2%和43.2%.无5级毒性反应发生,34级急性毒性反应主要为造血系统29例,占41.4%;咽部粘膜反应28例,占 40.0%;放疗区皮肤损伤4例,占5.7%,完成放疗同期放化疗和全部化疗者分别为78.7%和48.3%.结论与常规放射治疗相比, GP同期放化疗方案有助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疗效的提高,其急性毒性反应有所增加,多数患者可耐受,晚期损伤基本相同.

  • 丙泊酚加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肩关节手法复位疗效分析

    作者:曾宾;张治明

    目的 观察丙泊酚加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肩关节手法复位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15-42岁,于我院门诊行肩关节手法复位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A组使用丙泊酚+1ug/kg芬太尼,B组单纯使用丙泊酚;观察两组术前(T1)、诱导后(T2)、复位时(T3)、术后1min(T4)、病人的心率、血压、呼吸以及SpO2以及病人诱导入睡需时和苏醒需时;对复位时出现体动的病例进行计数;用VSS对两组病人苏醒后30min的疼痛和术后恶心呕吐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均顺利完成了肩关节的手法复位;A组呼吸抑制比B组明显(P<0.05);B组在手术复位时心率、血压改变明显(P<0.05),而A组不明显;A组苏醒时间比B组长(P<0.05);A组苏醒后的疼痛评分比B组低(P<0.05),而恶心呕吐的评分两组之间无差别.结论丙泊酚加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肩关节手法复位手术安全可行.

  • 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干预研究

    作者:关俭;唐洁凤;郭荣林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折疏松症(PMOP)患者骨折好发部位(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骨密度(BMD)的干预作用,探讨该方用于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将纳入对象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六味地黄丸和钙尔奇D,以双能骨密度(DEXA)仪为检测手段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及服药6个月后上述部位的BMD值和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服药6个月后,中药组PMOP患者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BMD值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上述部位BMD值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可以提高PMOP患者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的BMD值并改善临床症状,提示该方用于PMOP患者对预防并发骨折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 回肠膀胱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陈家胜;高兴成;史利华

    目的 分析回肠膀胱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25例回肠膀胱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 25例中2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1 例再次手术治疗,2例并发肠瘘,1例并发切口液化后经过引流和营养支持治疗痊愈.结论回肠膀胱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大部分经保守治疗可痊愈,但需要严密观察,一旦有手术指征,应及时果断行剖腹探查手术.

  • 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子渊;郑振文;杨雄

    目的 观察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纤溶酶200u,以生理盐水250ml稀释后静脉点滴,每日一次,另用依达拉奉30mg,以生理盐水100ml稀释后静脉点滴,每日一次,连用7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45%,7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5%,58%) (P<0.01);治疗组存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用药后血浆纤维蛋白(FIB)水平比对照组显著下降 (P<0.01),治疗组无增加出血事件及其他副作用.结论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 剖宫产产后出血186例临床分析

    作者:倪飞英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和防治措施,以期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方法以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的产妇4290例作为观察对象,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 ,采用容积法加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通过研究我院剖宫产产后出血186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出血原因、出血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产后出血率为5.36%,其中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4.34%,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29%,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以及多次剖宫产和宫腔操作史使产后出血率增加.结论剖宫产术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降低剖宫产率,预防子宫收缩乏力,避免胎盘因素特别是前置胎盘的术中出血是减少产后出血、使孕产妇健康、平安的重要措施.

  • 早期使用塞来昔布镇痛对膝关节松解术后功能锻炼效果的影响

    作者:叶久敏;卿忠

    目的 研究早期使用塞来昔布于膝关节僵硬患者,行膝关节松解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时镇痛及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6例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硬腰联合麻醉下由同一组医生采用同一种方法施行膝关节松解术.在麻醉尚未消退时(一般为术后3h)即开始给予口服塞来昔布200mg,每天两次,对照组使用双氯芬酸钠栓肛塞,每天两次进行镇痛,连续使用7d.指导患者结合CPM机进行主、被动功能锻炼.在此基础上进行镇痛效果评估,观察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术后各时点可视模拟评分系统(VAS)评分及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塞来昔布用于膝关节松解术后功能锻炼过程中镇痛,副作用小,镇痛效果满意,能明显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有利于术后康复.

  • 晚睡前口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65例分析

    作者:陈小雨;栾晓军;梁明

    目的 探讨晚睡前口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的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同时出现黎明现象者,并根据试验前空腹血糖(FBG)水平的不同分为三组:一组7.0 mmol/L10.0 mmol/L.晚睡前口服二甲双胍0.5-0.85g,观察患者试验后FBG水平的变化,FBG≤7.0mmol/L为达标,FBG>7.0mmol/L为未达标,记录患者病程、年龄、身高、体重.结果①一组、二组、三组达标率分别为62.5%、45.5%、21.1%.试验后不论那一组血糖水平都有所下降,但FBG水平越低,疗效越佳,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病程对疗效有明显的影响,而年龄及体重指数对疗效没有影响.结论晚睡前口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黎明现象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作者:郭影;员永生;王甜甜

    目的 讨论胃肠道间质瘤的组织发生、形态学特点和生物学行为.方法选择5例消化道间叶组织肿瘤患者,复习其病理形态学并应用CD117、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蛋白、S-100等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合4例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例消化道间叶组织肿瘤中胃肠道间质瘤3例,平滑肌肉瘤1例(直肠),神经鞘瘤1例(胃).镜下观察:瘤细胞呈长、短梭形和圆形,胞质呈弱嗜酸性,排列呈漩涡状、栅栏状或弥漫巢状.免疫组织化学:5例消化道间叶组织肿瘤波形蛋白均为阳性,其中4例表达CD117,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表达形式有弥漫胞膜/胞质强阳性、散在阳性、胞质点状着色等.1例表达CD34.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主要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CD117阳性对诊断有确定作用,CD34表达对诊断也有重要意义.

  • 血液净化治疗危重患者30例疗效观察

    作者:许建新;纪明锁;徐杰;刘晓蓉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对危重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危重病人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血液净化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血生化的变化和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结果 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治疗后尿素氮、肌酐、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以及毒物的有效清除均得到较好控制,氧合也有一定的改善.治愈20例,病情改善4例,病情加重出院4例,死亡2例.结论 血液净化方式的选择对血流动力学稳定起到决定性作用;血液净化有利于患者肾功能及呼吸功能的改善;血液净化是抢救危重患者的一种有效积极的手段.

  • COX-2在妊高征胎盘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左月英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讨论其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检测60例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及20例正常孕妇胎盘组织中COX-2的表达.结果 COX-2 以胞浆表达为主.与正常孕妇胎盘组织相比,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COX-2表达显著增强(P<0.05),中、重度妊高征组COX-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1),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1).结论 COX-2在妊高征胎盘组织中表达增高,可能与妊高征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有关,胎盘缺氧可能是妊高征发病机制的一个诱因.

  • 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进行性指掌角皮症90例疗效观察

    作者:苏汉清;韦昌延

    目的 探讨治疗进行性指掌角皮症的有效措施.方法 将确诊的180例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对照组使用曲安奈德注射液,两组均加入2%利多卡因注射液配成体积比为1:1的混合液,于双尺泽穴注射,每侧注入0.5-1 ml,每2周注射1次,连续4次.结果 治疗组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65.56%和97.78%,高于对照组的41.11%及87.78%,痊愈率与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9%(批<0.05).结论 与曲安奈德相比,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进行性指掌角皮症临床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 全麻高频喷射通气辅助下取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33例

    作者:刘红梅;顾庆贵

    目的 探讨全麻下高频喷射通气取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至2008年6月期间采用全麻下高频喷射通气取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3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患儿均成功取出异物,术后予以抗感染、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 操作与麻醉、有效通气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 斯康杜尼与利多卡因在上颌磨牙拔除术中的镇痛效果比较

    作者:罗来才;李慧

    对注射用斯康杜尼在口腔临床局部麻醉应用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将372例患者400颗患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斯康杜尼,对照组应用利多卡因,在局部浸润麻醉及阻滞麻醉下拔除两组患牙,比较两者麻醉效果. 结果试验组麻醉醉果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斯康杜尼在局部浸润及阻滞麻醉中效果肯定,注射时痛苦少,麻醉并发症少.

  • 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132例疗效观察

    作者:叶育芳;齐青萍

    目的 探讨应用宫腔镜及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32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多囊卵巢综合征分别占不孕症的54.55%、21.21%及14.40%,前者多为继发性不孕症的病因,而后两者多为原发不孕症的病因.手术后妊娠率为41.96%.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女性不孕症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 解脲脲原体固体培养与液体培养结果的比较

    作者:汪宇婴;陆学东

    目的 比较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液体培养法和固体培养法的结果,确认液体培养法对UU检测的可靠性.方法 收集性病科和妇科非淋菌性尿道炎和阴道炎的患者样本300例,同时进行UU液体和固体培养,对比培养结果.结果 300例标本中UU液体培养法阳性109例,阳性率为36.33%;固体培养法阳性97例,阳性率为32.33%.液体培养法与固体培养法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液体培养法与固体培养同样具有结果客观等优点,但其操作简单.

  • Devine术矫正小儿隐匿性阴茎18例临床体会

    作者:陈峰;赵永伟;聂卫星;王兴亮

    目的 探讨小儿隐匿性阴茎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Devine 术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18例.结果 本组病例经Devine 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经4个月-2 年随访,阴茎显露及外观满意,无阴茎水肿、皮肤缺血、血肿、勃起疼痛等并发症.结论 Devine 术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疗效确切.

    关键词: 隐匿性阴茎 Devine术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急救治疗的时效性

    作者:纪明毅;冯梅秀;刘莹莹

    目的 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ACOP)患者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 HBO)急救治疗中的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2月间我院救治186例ACOP患者,按照患者接受HBO治疗的间隔时间长短分为三组,比较自中毒起至我科接受HBO治疗间隔时间的长短与疗效及例均治疗次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三组患者治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例均HBO治疗次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的治疗次数及治愈率与HBO的救治时间成负相关性,ACOP患者HBO急救应注重时效性,越早越好.

  • 超薄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手足外科的临床应用

    作者:罗文福;陈红丽;张先安;关少强

    目的 探讨超薄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手足部组织缺损的应用.方法 应用腹部及交腿随意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治疗手足部撕脱伤、热压伤、刀砍伤及瘢痕挛缩畸形.结果 本组35例采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治疗各种手外足伤,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超薄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是较理想的手外足科治疗方法之一.

  • 七氟醚复合罗库溴铵对全麻患者术后苏醒的影响

    作者:段晓霞;张官鹏;欧册华

    目的 观察七氟醚复合罗库溴铵对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级成年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Ⅰ组)和七氟醚组(Ⅱ组)各30例.麻醉诱导后予以0.6mg/kg的罗库溴铵插管;麻醉维持分别采用丙泊酚TCI-泵注瑞芬太尼-罗库溴铵和吸入1-1.3倍低肺泡有效浓度(MAC)七氟醚-泵注瑞芬太尼-罗库溴铵.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使用Biometer加速度观测T1恢复至25%、75%及四个成串刺激(TOF)比值(T4/T1)恢复至0.75的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麻醉持续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恢复指数(T1 从25%-75%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苏醒时间Ⅰ组比Ⅱ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不会延长患者苏醒时间,而且不延长罗库溴铵的残余肌松作用,是理想的吸入麻醉药.

  • 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纤维化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作者:邓庆文;罗亮;冯健华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纤维化及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NAFLD患者48例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8);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组.治疗前分别测定NAFLD组及健康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静脉肝纤维谱包括血清透明质酸酶(HA)、血清III前胶原(P-III-P)及IV型胶原(IVC).治疗组予罗格列酮4 mg/d口服,连续6个月;对照组予低脂饮食,治疗后6个月测定上述各指标.结果 NAFLD患者TG、leptin、FBG、FINS、HOMA-IR、HA、P-III-P、IVC均明显升高,adiponectin则明显减少(P<0.05).口服罗格列酮治疗后,leptin、FBG、FINS、HOMA-IR、HA、P-III-P及IVC均明显下降,adiponectin则明显升高(P<0.05). 对照组各指标则无变化(P>0.05).结论 罗格列酮可有效改善NAFLD患者肝纤维化及胰岛素抵抗.

  • 尿毒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研究

    作者:王胜;林晓明;陈生晓

    目的 研究尿毒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以指导其治疗.方法 将尿毒症患者分为血液透析组和非透析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尿毒症患者的T3、T4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病人中血液透析组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减低少于非透析组(P<0.01),而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毒症患者易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血液透析治疗能减少其发生.

  • 危重病人对不同营养制剂的耐受性研究

    作者:余雪涛;刘美描;熊敏;黄海星

    目的 观察危重病人对不同营养制剂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是否有差异.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5年1月至2005年10月间在ICU使用不同肠内营养制剂的危重病人,记录其相关的不良反应,所得各项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共有93例危重病人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其中使用能全力的有44例,均浆膳49例,开始进行肠内营养时间分别为(1.9±1.1)d和(2.4±1.5)d(P=0.557).能全力组及均浆膳组分别有23和38例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肠内营养支持14 d后,两组间各项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常出现胃肠道不耐受表现,但对标准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的耐受性较好.

  • 阴道分娩中应用卡孕栓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叶巧梅;黎秋妹;刘群艳

    目的 观察卡孕栓(通用名:卡前列甲酯栓,商品名:卡孕栓)肛门用药减少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产妇5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卡孕栓组(观察组)和催产素组(对照组)各250例,观察指标为产后2 h内的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后2 h内平均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卡孕栓塞肛是一种有效、简便减少产后出血的方法.

  • 合并糖尿病的普外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治疗体会

    作者:陈殿远;庄彦章;张伟达

    目的 探讨合并糖尿病的普外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1995年至2006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54例合并糖尿病的普外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 54例病人均为2型糖尿病,其中择期手术33例,限期手术3例,应用胰岛素将术前空腹血糖控制在6.5-10.1 mmol/L;急诊手术18例,术前空腹血糖控制在8.5-13.5 mmol/L,术中血糖控制在8.5-13.5 mmol/L,术后血糖控制在8.0 mmol/L以下.术后出现2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无酮症酸中毒及死亡病例.结论 严格控制血糖,尽量减少手术时间,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有利于合并糖尿病的普外手术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复发疝中的应用

    作者:窦如森;狄鸿胜;王宗则;窦克鹏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复发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1年5月至2008年8月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60例,其中应用疝环填充法48例,Modified- Kugel 修补法12例,观察手术时间、伤口疼痛、术后自主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60 min.术后5例出现尿潴留,5例出现阴囊积液.术后5-7 d出院.随访3-36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理想术式,具有手术安全、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和复发率低等优点.手术方式"应个体化".

  • 女性劳务工晕厥的相关诱因及护理干预

    作者:何小兰

    目的 分析女性劳务工晕厥病例,找出相关诱因,提出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06年4月至9月劳务工晕厥病例248例,分析诱因与发病率的关系.结果发病以青年女性为主,低血糖性、单纯性晕厥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病因所致晕厥;7月份及每周星期一发病率高.结论特殊群体--劳务工发生晕厥有其特殊性,须劳务工本人、厂方、社康中心三方面采取综合预防措施,降低晕厥的发病率.

    关键词: 晕厥 劳务工 诱因 护理
  • 77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

    作者:柳炎珍;邓向红;赖文英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08年在我院住院的77例患儿的护理措施.结果 77例患儿无出现并发症,均在住院3-10d后痊愈出院.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除了通过常规治疗和针对性加强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外,消毒隔离和保持大便通畅是护理的关健.

  • 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秦玉如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不良反应,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24例乳癌病人静滴多西紫杉醇的疗效观察,掌握用药的时间并及时给药.结果 24例乳癌病人静滴多西紫杉醇,无一病例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结论有针对性地做好多西紫杉醇毒性反应防治,护理及时得当,病人不仅能顺利地完成每一次化疗,还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 青光眼术后患者院外护理指导的体会

    作者:郑瑞花

    目的 做好青光眼患者术后院外护理指导,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维护患者的视功能.方法培养患者的素质因素,做好心身护理,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用药.结果 70%患者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做好青光眼患者术后院外护理指导,维护患者的视功能,对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关键词: 青光眼 院外护理
  • 高锰酸钾溶液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卢惠卿;洪穗花;莫港英

    目的 研究高锰酸钾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尿布皮炎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局部浸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炉甘石洗剂涂抹局部,比较两组患儿尿布皮炎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创面转归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锰酸钾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疗效显著.

  • 脊髓损伤患者治疗期心理历程的质性研究

    作者:罗文;刘国英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手术患者治疗期的心理历程,为制定相对完善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运用深度访谈收集资料,采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阐述10例脊髓损伤手术患者的心理历程.结果脊髓损伤手术患者治疗期的心理历程呈现4个主题:悲观与压抑;期望与焦虑;疼痛反应;手术及术后恢复效果.结论在脊髓损伤治疗期应重视患者心理,及时进行心理指导,协助患者采取相应的行为,满足患者的需要.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手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黄群英

    目的 观察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手术护理效果.方法对30例面肌痉挛患者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探讨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眩晕、呕吐、面神经麻痹、口唇疱疹、耳鸣、听力下降、嗅味觉消失、臂丛神经损伤.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均好转.结论术后针对患者可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可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 头皮针在药物皮肤过敏试验中的应用

    作者:陈佑碧;罗艳林

    目的 探讨在药物皮肤过敏试验过程中应用头皮针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注入剂量准确率,以期准确判断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门诊124例需做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的患者,遵医嘱实施注射.将每日需做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的患者按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62)例(单号)和对照组(62)组(双号).实验组应用头皮针进行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注射,比较2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是否准确注入剂量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首次穿刺成功、准确注入皮肤试验液剂量、标准皮丘、患者无痛感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皮针注射优于传统注射.

  • 妇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温远辉;赖海燕;张剑

    目的 探讨妇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诊断治疗、预防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妇科盆腔手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护理的方法.结果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是盆腔恶性肿瘤、老年妇女、高血压、糖尿病及术后常规应用止血药等.采取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防止静脉内膜损伤和防止血液高凝状态的有效措施是防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结论对有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盆腔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应加强预防措施.

  •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及家属健康教育的体会

    作者:游葆萍;方燕芬;邱卓芳

    目的 介绍我科今年收治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及家属健育教育的体会. 方法对患儿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减少并发症,同时做好患儿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增强患儿家属自我隔离管理意识,预防大流行,使其在隔离中发挥积极作用.结果 214例患儿经隔离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以阻断手足口病传播,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26例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作者:谭金燕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一种因严重高血糖、高血钠、高渗透压所致的脱水但无酮的综合征,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可达40%-70%[1].

  • Root ZX根管长度电测仪临床准确性评价

    作者:赵丽凤

    目的 探讨Root ZX电侧仪测量牙齿根管工作长度的临床准确性.方法应用Root ZX对102例113颗牙齿的208个根管进行工作长度测量及预备后插入主尖拍摄X-线片,核实并评价Root ZX的准确性.结果 Root ZX的准确率与牙位、年龄和牙髓状态无关,在活髓牙和死髓牙的准确率分别为93.18%、90%,二者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死髓牙相比,活髓牙根管工作长度测量值与实际值之差的平均值(即WL测 -WL实的平均值)偏小.结论 Root ZX根管长度电测仪临床准确率较高,可减少X-线摄入量,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 老年人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附98例分析)

    作者:陈晓东;蒋宇钢;曹作为;史克珊;李钢;金虎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人急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恢复良好24例,中残20例,重残17例,植物状态5例,死亡23例,放弃治疗9例.结论老年人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具有其特点,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积极的CT复查对病情的掌握尤为重要.早期诊断和适合的治疗策略有利于预后的改善.

  • 纳洛酮、山莨菪碱抗休克治疗对血管收缩反应性的影响

    作者:黎阳;彭丹晖

    目的 观察纳洛酮(NAL)、山莨菪碱对休克失代偿期血管收缩反应性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两者休克治疗的机制.方法 (1)改良Wigger法建立兔失血性休克模型,测定休克失代偿期;(2)休克模型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6)、NAL组(B组,n=6)和山莨菪碱组(C组,n=6);在失代偿期前10min,B组静注NAL(1mg/kg)、C组静注山莨菪碱(2mg/kg)预处理,A组静注等容的0.9%氯化钠注射液;(3)记录休克前、休克30、60、90、120、150、180min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A)后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值;检测相应时点血清NO浓度.结果 (1)Wigger模型在休克60min后进入休克的失代偿期;(2)B组休克60、90、120min的MAP升高幅度大于A组(P<0.05);(3)C组休克60min的MAP升高幅度大于A组(P<0.05);(4)B组休克60、120min的NO浓度低于休克前(P<0.05),休克60、120、180min的NO浓度低于A组(P<0.05);(5)C组NO浓度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间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NAL提高失血性休克失代偿期血管收缩反应性,可能与NAL通过降低血清NO浓度有关;(2)山莨菪碱不提高失血性休克失代偿期血管收缩反应性,但延缓了失代偿期的出现.

  • 人参皂甙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宋永兴;金才益;曾忠友;王斌;张建乔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Ginsenodides, Gs)对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改良Allen's重物打击法制作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Gs治疗组.每组36只,分别于术后6h、12h、1d、3d、7d、14d完整取大鼠T9脊髓段.斜板实验和BBB行为学评分评价大鼠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TUNEL法标记脊髓组织凋亡细胞;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和Bcl伴随蛋白x(Bax)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半胱氨酸基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mRNA表达.结果损伤组和Gs组大鼠术后14d内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Gs组恢复优于损伤组(P<0.05或P<0.01);损伤组大鼠脊髓TUNEL标记的阳性细胞数于术后3d达高峰,Gs组于相应各时间点均低于损伤组(P<0.01);术后各时间点 Gs组大鼠脊髓Bcl-2蛋白表达高于损伤组(P<0.01),术后12h、1d、3d、7d、14d Gs组大鼠脊髓Bax蛋白表达均低于损伤组(P<0.05或P<0.01);术后各时间点Gs组大鼠脊髓Caspase-3 mRNA表达低于损伤组(P<0.01).结论通过提高Bcl-2/Bax比值并抑制Caspase-3 mRNA表达减少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是Gs对脊髓损伤后具有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 自发性结肠穿孔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杨超;沙娜

    目的 探讨自发性结肠穿孔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8年10月12例自发性结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急诊手术,术前明确诊断8例.行结肠穿孔修补术1例,穿孔段肠外置手术1例,穿孔修补+近段结肠造口术9例,穿孔肠段切除、远端封闭、近端造口(Hartmann术)1例.结果治愈10例,死亡2例;并发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自发性结肠穿孔多见于老年人,确诊率低,预后差,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自体Beagle犬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作者:朱耿隆;王长希;卢剑

    目的 建立自体Beagle犬肾移植模型.方法 8只Beagle犬均切取左侧肾脏,经HC-A液低温灌注、保存48h后植入自体右侧髂窝.将供肾动、静脉分别与自体右侧髂外动、静脉吻合,输尿管与膀胱抗返流吻合,同时切除右侧肾脏.检测实验犬移植前后肾功能指标,并观察一般情况.结果 8只实验犬移植后血清肌酐逐渐升高,于第3d达高峰,与术前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逐渐下降,于3周余恢复.结论通过实验,建立了自体Beagle犬肾移植模型,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便利.

  • 表面麻醉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手术临床体会

    作者:方繁;张华英;刘阳

    目的 观察在表面麻醉下进行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1例(254只眼)患者在表面麻醉下行巩膜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术后3d视力≥0.5者204只眼(80.31%),术后一周视力0.5-1.0者230只眼(90.55%).随访3-12个月,视力稳定.结论表面麻醉下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手术时间短、疗效好,设备要求简单,适合基层医院推广的方法.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特征及医源性危险因素的研究

    作者:吴桂深;袁园;梁宏开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特点和独立医源性危险因素,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我院ICU 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间行机械通气的127例病例的临床资料, 按诊断标准分发生VAP组和未发生VAP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相关医源性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和预后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VAP发生率为33.1%;停留鼻胃管或鼻空肠管,洗胃机洗胃,禁食3d以上,应用制酸剂或H2受体拮抗剂,持续3d以上使用激素,应用第3代头孢是发病关系密切的医源性危险因素;分离出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部分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耐药性.结论预防VAP首先应针对发生VAP的医源性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

  • 性病门诊患者支原体检测及药敏分析

    作者:唐沛

    目的 了解近年性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门诊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对446例STD门诊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并对阳性标本做9种抗生素药敏试验.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验盒进行检测.结果 446例中支原体阳性211例,感染率为47.31%.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39.46%(176例)、2.02%(9例)、5.83%(26例).UU对9种药物敏感性高的是交沙霉素(99.43%),其次是美满霉素(96.02%).耐药性高为氧氟沙星(76.14%),其次为左氧氟沙星(67.05%).结论 STD门诊支原体感染率高达47.31%,主要为UU引起(39.46%);交沙霉素是治疗泌尿生殖道UU感染的首选药物.

  • 术前单次大剂量ATG诱导治疗在PRA阳性肾移植受者中的应用

    作者:吴晨光;郭君其;吴卫真;杨顺良;谭建明

    目的 评价术前单次大剂量兔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诱导治疗用于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肾移植受者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6例PRA阳性肾移植受者组成PRA阳性组(PRA≥10%),该组患者于肾移植手术之前2h开始接受单次大剂量ATG诱导治疗(Fresenius, 9mg/kg).另外选取同时期接受肾移植手术的PRA阴性受者组成阴性对照组(PRA<10%, n=30),该组患者仅于术前6h口服骁悉1g作为诱导治疗.两组患者的维持免疫抑制剂方案均采用标准的三联方案(钙调蛋白抑制剂+骁悉+强的松).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12个月的随访,对排异反应事件、感染事件和肾功能变化进行记录.结果在术后12个月中,PRA阳性组有4例患者(15.4%)出现急性排异发应(AR),阴性对照组内有6例患者(20.0%)出现AR(P=0.737).PRA阳性组内6例患者(23.1%)共发生10次感染事件(1.7次/例),阴性对照组内有8例患者(26.7%)共发生11次感染事件(1.4次/例)(P=0.757和P=0.890).PRA阳性组内的患者接受术前单次大剂量ATG诱导治疗后未出现严重的副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A阳性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6.2±3.1)d和(16.7±3.3)d (P=0.563).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两组患者的1年人肾存活率均为100%.结论术前单次大剂量ATG诱导治疗安全有效,可以明显降低PRA阳性患者的AR和DGF的发生率,改善移植肾的预后.

  • 74例儿童多导睡眠仪监测结果及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吕明慧;樊韵平;陈新野;王运中;洪海裕

    目的 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对74名疑诊OSAHS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睡眠相关呼吸紊乱病史、身高、体重、专科检查腺样体扁桃体等及多导睡眠仪(Polysomnography, PSG)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依PSG结果将病例分为非OSAHS组[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bstructive apnea index,OAI)<1次/h,以下"指数"单位同,略去]12例和OSAHS组[OAI≥1,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5,伴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pulse oxygen saturation,LSpO2 )<92%]62例.OSAHS组与非OSAHS组儿童在临床表现、专科体格检查、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表现及专科体格检查不能确诊OSAHS患儿,PSG是鉴别儿童睡眠相关呼吸紊乱的重要手段;肥胖不是儿童OSAHS的主要病因.

  • 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鹿角形结石(附34例报告)

    作者:肖仁举;陈伟;王时龙

    目的 探讨与评价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经皮肾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患者34例,对其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结石取尽率为88.2%(30/34),肾盂梗阻解除率为100%,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6d,术中失血80-500ml,1例术后输同型浓缩红细胞4单位,手术时间82-180min.一期结石取尽率为64.7 %(22/34).12例残石中9例二期手术碎石清石,结石取尽率为88.9% (8/9).28例随访1-6个月,无出血、肾周积液.结论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可明显提高碎石、清石率,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液基非妇科细胞学尿TCT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作用

    作者:籍晓桃;赵春香;李振强;贾静

    目的 观察尿超薄TCT检测在男性健康体检中的作用.方法 247例男性体检,送检新鲜尿液50ml,应用新柏氏薄层细胞学检测系统(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液基涂片进行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镜下所见包括:有无癌细胞或可疑瘤细胞、非典型细胞、炎性细胞、微生物.结果 247例健康男性TCT尿检均未发现瘤细胞.检出炎细胞及红细胞、微生物等共89例,占36%,其中检出炎性细胞77例,占31.1%,包括小于30岁1例,30-40岁6例,41-50岁36例,51-60岁34例,(77例包括检出真菌1例,球、杆菌10例,炎性细胞及乳头红细胞混合21例);检出红细胞10例,包括30-40岁2例,41-50岁4例,51-60岁4例;以及检出乳头状尿路上皮细胞2例,包括46岁1例,58岁1例;结论尿超薄细胞学检测TCT结果判读可及时预报受检者健康状态,对泌尿系统肿瘤、疾病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给男性泌尿系统亚健康人群提供诊治依据.

  • 胸段食管癌三野根治术217例临床分析

    作者:柯孙葵;林若柏;段红兵;蔡英杰

    目的 总结食管次全切除并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8年2月于我科行食管次全切除,颈、纵隔、腹腔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的217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其中男170例,女47例,年龄36-78岁,平均(56.7±7.2)岁;上段食管癌55例,中段食管癌111例,下段食管癌51例;病变长度<3.0cm者52例,3.1-5.0cm者98例,5.0cm以上者67例;术后病理报告:鳞状细胞癌205例,鳞腺癌7例,腺癌5例.结果 202例(93.09%) 患者获根治性切除,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62/217),但经及时处理均顺利恢复.本组病例中颈部、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6.13%、22.58%.食管切缘均无肿瘤残留.随访6个月至5年,死亡23例,其中26例已经存活5年.吻合口肿瘤复发3例.结论采用三野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是必要的、可行的,可提高肿瘤根治率,减少肿瘤复发,有利于转移淋巴结的清扫,特别适合食管中上段癌,颈部、上纵隔淋巴结有转移的病例.通过防治,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关键词: 食管癌 三野根治术
  • 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外科处理

    作者:肖占祥;戚悠飞;吴奕强;周开伦;梁安林;陈劲松;张震生;吴昌雄;郑进方;邢贻雷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6例主动脉夹层诊断治疗经验,其中男21例,女5例,年龄12-81岁,平均(54.3±3.6)岁.发病时均出现胸背部疼痛,心电图检查排除急性心肌梗塞,所有病人行CT增强或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所有病人经CT检查确诊:stanford A型4例,B型22例;入院后给予止痛及降压处理.非手术处理15例,入院7d内死亡7例,均死于夹层破裂(其中2例死于心包填塞),另2例入院后两周内分别死于夹层破裂及心衰.手术处理11例,3例病人行开胸降主动脉部分置换术,8例行带膜支架腔内置入术.1例死于降主动脉部分置换术中出血.10例外科治疗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期8个月至4年.1例病人支架置入术后1年发生升主动脉逆剥,无胸痛.其余9例病情稳定.结论 CT检查对本病手术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带膜支架植入术是本病有效的治疗手段.

  • 先天性乳糜胸的产前诊断和处理

    作者:祝菁;杨祖菁;孙琦

    目的 探讨先天性乳糜胸的产前诊断和围产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08年2月5例先天性乳糜胸的产前超声检查、新生儿出生孕周、Apgar评分、新生儿胸水检查结果和预后.结果超声首次发现胎儿胸腔积液在孕22周至38周之间,3例合并羊水过多,2例双侧胸腔积液,其中1例合并睾丸鞘膜积液和腹水.胸水检查提示漏出液中淋巴细胞有80%-90%,4例存活,1例死亡.结论乳糜胸出现的孕周、持续时间和程度是决定新生儿预后的主要因素,超声检查是主要的产前诊断方式.

  • 咪达唑仑在重度创伤患者麻醉诱导中的应用

    作者:邹伟伟;刘志群;戚志超

    目的 比较重度创伤患者在不同麻醉深度下气管插管时的咪达唑仑用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36例非颅脑损伤的重度创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18例.所有患者入室行脑电双频指数(BIS) 监测,以咪达唑仑1.5mg/min缓慢静注,当BIS达到预定值[A组(60±3),B组(45±3)]时立即给予芬太尼3ug/kg,琥珀胆碱1.5mg/kg,肌肉松弛后气管插管.分别记录入室时(T0)、BIS达预定值时(T1)、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1min(T3)、3min(T4)的心率(HR)、收缩压(SBP)、BIS和咪达唑仑的用量.结果两组患者入室时HR、SBP、BI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A组各时点HR、S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HR、SBP在T2T3 、T4时点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HR、SBP在T3、T4时点与B组相同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咪达唑仑的用量为(0.115±0.014)mg/kg .结论重度创伤患者使用小剂量咪达唑仑麻醉诱导既有利于创伤患者的循环稳定又可使患者处于一个合适的麻醉深度.

  • 手术治疗甲状腺瘤136例临床分析

    作者:温小明;张文广;程惠安;招卫乾

    目的 总结甲状腺腺瘤诊治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36例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表现、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136例患者全部临床治愈,术后随访8-36个月,3例1年后复发,1例2年后复发,术后声嘶5例,呛咳3例,手麻木1例.结论腺瘤摘除术或腺瘤摘除加部分腺叶摘除术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有效方法.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作者:杨福;夏刚;何建平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再手术的原因、预防及处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3年3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27例LC术后因不同原因再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中手术技术相关性并发症再手术者19例,漏误诊8例,全组病例均一次性完成相应手术,术后恢复顺利,治愈出院.结论减少LC术后再手术的关键是掌握好LC的适应证,严格的术前检查,术中精细操作,适时中转开腹,合理放置引流管.手术后出现并发症及时再手术处理可取得良好效果.

  • 药房规范化管理工作探讨

    作者:万爱萍;李和

    目的 为药剂科开展药房规范化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设立药品质量管理机构,运用标准化管理模式,提高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意识等规范化管理.结果 我院达到药房规范化管理要求,有效地保证了药品的质量.结论 药房规范化管理工作经验和方法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 药房 规范化管理
  • 浅谈医院后勤物资供应与采购管理

    作者:崔勇

    医院的物资供应是医院后勤管理中的物流管理,它涉及医院医疗设备、医用物质、生活用品和办公用品等物质的采购及供应.因此,如何科学地管理和控制以上物质的采购过程和环节,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核算和资本经营,也是医院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后勤 物资供应 采购
  • 加强中转站型急诊科的管理探讨

    作者:朱明辉;安平

    目的 探讨如何加强中转站型急诊科管理.方法 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管理:加强科室内部管理;人员管理与培训;树立新的急救理念;绿色通道的建立等等.结果 通过加强管理使中转型急诊科能更好地完成院前急救与院内中转站分流危重病人的任务.结论 加强中转站型急诊科的综合管理,使我院的急诊走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研究进展

    作者:赵静月;蒋芳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情凶险,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师实行肺保护性策略(压力、容量限制性通气、佳PEEP、允许性高碳酸血症、俯卧位通气和侧卧位通气).并加强气道管理、液体平衡的管理、生命体征监护、心理疏导、营养支持、基础护理等综合治疗及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 脑出血的治疗进展

    作者:潘均喜

    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脑血管病逐年升高.脑出血是临床的常见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尤其是重症病人30 d内死亡率高达30%-40% ,预后极差,病残率高.现将近年来的治疗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 胎儿有核红细胞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沈寅琛

    产前诊断是对胚胎或胎儿在出生前是否患有某些遗传病或先天畸型作出准确的诊断.目前常用的产前诊断的方式有:绒毛活检、羊膜腔穿刺、脐带血穿刺、胎儿镜等,这些技术都属于侵入性技术,有一定的并发症和胎儿丢失率,从而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利用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FNRBC)进行产前诊断是近年研究较活跃,颇具潜力的无创性诊断方法之一,本文就这方面进展进行综述.

  •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进展

    作者:李梅莉

    消化性溃疡(Pcptic ulcer,PU)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胃或十二指肠黏膜的局限性组织缺损,表浅者为糜烂;深达肌层者为溃疡.由于其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对自身消化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随着现代医学研究进展,近年来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致病机制研究及临床药物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治疗方法逐渐增多与完善,治愈率逐渐升高,复发率也逐渐降低,现综述如下: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研究新进展

    作者:孙长琴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占新生儿住院的首位;严重者若未及时发现和治疗,易导致胆红素脑病,引起死亡,存活者三分之二留有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对新生儿高胆的防治措施的研究,提出除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外,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也可对新生儿神经损害,致神经精神发育异常.陈骏田等研究结果显示高胆可导致新生儿听神经损伤.此外,有的学者研究得出高胆红素血症能够对新生儿心、肝、肾引起脂质过氧化损伤;光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效果好,副作用小,其中日光散光用于预防高胆有效,机理是胆红素分子能吸收可见光波长在 380-700 nm之间,而太阳光的波长为510 nm.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要早发现,早预防治疗,避免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危害.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56例误诊分析

    作者:李元霞

    目的 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意识和误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误诊的56例CVA患儿的临床表现、过敏史、辅助检查和误诊情况.结果 本组56例患者在本院确诊前被误诊为多种呼吸道疾病,其中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原体肺炎占本组的前三位.误诊时间3个月-2年不等.确诊后给予正规哮喘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结论 CVA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熟练掌握诊断标准是防止误诊和误治的

  • 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视黄醇结合蛋白在危重病人应用肠外营养支持中的意义

    作者:郑雪莲;李玉珍;朱刚

    目的 评价血清前白蛋白(PRE)、转铁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测定在ICU危重病人应用肠外营养支持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38例ICU危重病人应用肠外营养支持前后的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水平.结果 ICU危重病人应用肠外营养支持后,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均呈不同程度升高,其中血清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升高明显(P<0.01),血清转铁蛋白升高次之(P<0.05).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可敏感地反映危重病人应用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

  • 浓集法与薄血膜法镜检疟原虫方法比较

    作者:罗斌

    目的 寻找一种实用、快速、准确查找疟原虫的检验方法以提高疟原虫的检出率和检验人员镜检疟原虫的综合能力.方法 筛选10例疟原虫密度低且薄血膜法(虫数/100,内镜视野)检出小于10个疟原虫体的标本用浓集法(虫数/100,内镜视野)进行对比镜检.结果 发现本浓集法比薄血膜法检出疟原虫的密度大多高出40%以上.经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t=6.533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浓集法的疟原虫的检出率比薄血膜法有较大的提高.

  • 实验室分析前采血质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蔡丽芬

    目的 分析实验室分析前采血质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务求血标本测定值接近真值.方法 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07-2008年临床采血资料,对问题血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提高采血质量.结果 临床资料中的问题与有关报道相符,实验室分析前采血影响因素包括受试者、采血者技能等.结论 检验结果受实验室分析前采血质量的影响.

  • 儿童脑损伤的颅脑影像学检查

    作者:覃文华;江万荣

    儿童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围产期新生儿脑损伤的主要疾病,也是引起脑瘫、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落后、癫痫等疾病的重要因素.新生儿 HIE的发生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及生化学改变,其病变发生的部位、程度与缺氧缺血持续时间及发生HIE时脑成熟的程度有关.儿童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头部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为计算机体层摄影(CT)、B超及磁共振成像(MRI),CT/MRI检查可显示脑损伤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功能性磁共振可反映脑性瘫疾(CP)患儿某些脑功能及局部代谢的异常,磁共振频谱成像(MRS)还能显示患儿脑内生物化学构成及脑代谢的异常变化.CT与MR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分析病因及判断预后.

  • 腮腺良性肿瘤手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德裕;余海

    腮腺良性肿瘤手术的标准术式是解剖面神经并行腮腺腺叶及肿瘤切除.由于腮腺肿瘤80%发生于腮腺浅叶,且其中80%为良性肿瘤,因此大部分学者认为作浅层腺叶切除术已能满足治疗的需要.但是传统的腮腺切除术存在以下缺陷:①"S"形切口通常会在耳前和颌下区留下明显的疤痕,影响美观;②由面神经周围支向总干的解剖方法容易造成面神经周围支的损伤;③术后容易发生味觉出汗综合征( Frey 综合征);④腮腺浅叶切除后会在腮腺区遗留明显的凹陷区,影响美观[1].针对上述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改进方式,旨在减轻创伤和畸形,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作者即对此作全面综述.

  • 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概况

    作者:邓忠勇

    急性脊髓损伤多是因车祸、坠落伤等造成脊柱脱位、骨折等导致脊髓或马尾神经受压、水肿、出血、挫伤或断裂;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严重创伤.脊柱骨折中14%合并脊髓损伤,绝大多数为单节段伤,高位完全截瘫者死亡率高达49%-68.8%[1].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包括多种方法联合治疗.现复习文献,对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 育龄期妇女生殖道感染及干预研究的现状

    作者:蒙金华;程慧玲

    生殖健康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殖道感染率是生殖健康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RTI)是指发生在生殖系统的一组感染性疾病,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不仅严重影响着妇女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并可能影响出生人口素质,还可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会.1998年至2002年国家计生委、卫生部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联合实施了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已将"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列为人口计生优质服务的三大工程之一.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作了许多关于"生殖道感染"的研究,现复习有关文献并作一综述,旨在更好更全面地了解目前国内育龄期妇女生殖道感染及干预研究的情况,为制定更好的干预措施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50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云萍;赵义名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全组50例病人均为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以下方案治疗:紫杉醇175 mg/m2第1天,顺铂80 mg/m2第1天,21-28 d为1个周期,至少应用2个周期.结果 5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33例,稳定(SD)9例,进展(PD)5例,总有效率72.0%(36/50).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脱发.结论 此方案可作为晚期食管癌的一线化疗方案,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轻.

  • 改良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作者:凌明

    目的 观察改良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型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采用多西他赛与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35例,化疗剂量:第1天使用多西他赛60 mg/m2,第1天到第5天使用顺铂20 mg/m2,21d为一个化疗周期,至少治疗两个周期以上.结果 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D)14例,进展(PD)7例,总有效率(CR+PR)为40%.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白细胞降低的发生率为88.5%,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为68%,以I-II度为主.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型肺癌时,通过改变顺铂的给药方式,疗效较好,毒副作用相对较少,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痰热清注射液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辅助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单洪莉

    目的 了解痰热清注射液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具有典型症状的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痰热清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头孢呋辛钠1.5 g iv bid 加痰热清注射液20 ml iv qd, 疗程10 d;对照组予头孢呋辛钠1.5 g iv bid,疗程10 d,观察痰热清的疗效.结果 痰热清注射液对缓解肺炎症状(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缩短治疗时间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较少.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明显.

  •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安全性的对照研究

    作者:杨旻实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固定剂量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6周末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的疾病严重程度(CGI-SI),并计算各自的减分值(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结果 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第1周末HAMD17总分减分值和CGI-SI总分减分值大于罗西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良好.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起效快且安全.

  • 三联疗法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仵宁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的佳治疗方案.方法 治疗组61例CA采用CO2激光、膦甲酸钠静脉点滴、干扰素肌肉注射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行单纯CO2激光治疗,定期随诊,观察痊愈时间.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16%,对照组64.86%;有效病例中治疗组痊愈时间为(3.28±1.21)个月,对照组为(4.97±2.27)个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O2激光、膦甲酸钠静脉点滴、干扰素肌肉注射联合治疗CA疗效显著,是激光去除疣体后较好的辅助治疗方法.

  • 电刺激+生物反馈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100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玉冰;谭鹰;曾彩芬

    目的 评价电刺激+生物反馈预防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单胎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由专人于产后42 d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锻炼盆底肌,对照组100例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于产后6个月随访,通过问卷调查、尿垫试验和盆底肌收缩力测定,评价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后6个月性生活满意度评分较高,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盆底肌收缩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产后电刺激 +生物反馈盆底功能训练可以有效预防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但应强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及患者主动参与治疗.

  • 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探讨及防治(附197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大明;黄秋虎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临床CT、MRI特点及防治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对197例腔隙性脑梗死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97例患者有高血压史155例(78.7%),糖尿病124例(62.9%),冠心病102例(51.8%),高脂血症110例(55.8%),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5例(17.8%),烟酒嗜好89例(45.2%).按Fisher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单纯运动性轻偏瘫(PMH)98例,PMH变异型12例,感觉运动性卒中(SMS)9例,单纯感觉性卒中 (PSS)6例,构音-手笨拙综合征(DHS)3例,腔隙状态(LS)23例,无症状腔隙性梗塞(ALI)35例,丘脑内囊综合征(TICS)11例.病灶于基底节区多见,(121例,61.4%),其次为内囊、侧脑室、侧脑室旁及放射冠,少见部分有丘脑、额叶、顶叶及脑干.结论 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合并症乃是防治本病的

    关键词: 脑梗塞 腔隙性 防治
  • 丙泊酚静脉麻醉实施人工流产术100例疗效分析

    作者:秦海燕

    目的 探讨早孕妇女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200例,按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予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流产术.记录两组子宫收缩、术中出血、人流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丙泊酚镇痛效果好,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收缩及术中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孕妇女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好,减少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 单次硬膜外注药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比较

    作者:蔡夏英

    目的 本研究比较硬膜外麻醉(EA)首次量一次性注药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包括急诊、择期剖宫产患者50例,双盲随机分组,E组EA 26例,试验量为2%利多卡因3 ml,5 min后无脊麻现象,首次量一次性给药9-12 ml;C组CSEA 24例,蛛网膜下隙注入0.75%布比卡因1.2-1.7 ml.麻醉过程监测循环及呼吸参数,同时观察麻醉效果.结果 C组及E组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C组4例、E组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或择期的剖宫产麻醉时选择单次硬膜外注药法是一种良好的麻醉方式.

  • 双铂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胃癌28例临床观察

    作者:居来提·阿布都克力木;关军民

    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腹腔转移的治疗方法.方法 5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 28例(对照组),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CHPP)并射频透热(RF)组28例(热灌组).结果 热灌组有效率(65.8%)高于对照组(42.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铂腹腔热灌注并射频热疗联合静脉化疗可明显改善晚期胃癌的治疗效果.

  • 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期体内尿镁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袁海灵

    目的 探讨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期尿镁的浓度变化,了解尿镁浓度变化在判断低镁缺乏症中的意义.方法 观察组为2006年7 月至2008年12 月于高明妇幼保健住院的哮喘急性发作期婴幼儿100 例,年龄3个月-3岁,其中男60例,女40例;对照组为同时期、相同年龄段的托幼机构健康儿童100 例.两组研究均收集24 h尿液,记录尿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镁浓度变化、尿肌酐.结果 观察组尿镁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01).结论 婴幼儿哮喘在急性发作期会合并镁缺乏症,尿镁浓度测定是判断是否有镁离子缺乏的简单方法.

  • 微管用于高危因素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芳玲

    目的 探讨微管人工流产手术在高危因素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具有高危因素早孕孕妇要求终止妊娠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管人工流产,对照组常规金属管施术,两组手术专人操作,观察两组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人流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微管用于高危因素人工流产安全性大,并发症少.结论 微管人工流产手术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 高频超声诊断副乳腺价值的探讨

    作者:邱鹏远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副乳腺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患者副乳腺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在不同的生理期副乳腺的声像图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高频超声诊断副乳腺符合率高(95.16%).结论高频彩超检查价廉、简便、快捷、无辐射、可重复,亦作为诊断副乳腺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 电子结肠镜对回肠末段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伍庆国

    目的 探讨电子结肠镜诊断回肠末段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和讨论1000例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结果进入回肠末段约10-50cm不等,平均进入(25±3.5)cm;本组中初诊病例326例(326/1000,32.60%),复诊病例674例(674/1000,67.40%),发现回肠病理改变386例(386/1000,38.60%),其中初诊病例126例(126/386,32.64%),复诊病例260例(260/386,67.35%),复诊病例回肠末段病变阳性率38.57%(260/674),本组发现回肠末段慢性活动性炎症354例(其中确诊为克罗恩病58例,结核12例)、钩虫病20例、绦虫病2例、息肉8例、淋巴瘤2例;在发现回肠末段病灶同时合并结肠炎856例、结肠溃疡96例(其中克罗恩病18例、结肠溃疡性病变46例,溃疡性结肠炎32例)、息肉283例、结肠癌168例.诊疗结束后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均能够忍受,经排气排便后缓解,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电子结肠镜检查在完成全结肠检查的同时应常规进入回肠末段进行观察,以拓宽视野,尽可能避免遗漏,提高阳性率和与临床诊断符合率,尤其对于病程长、有典型临床消化道症状、在胃肠镜常规检查无特殊发现和/或结肠镜结果与临床不相符合情况下的患者,意义更加重大.

  • 无人区电轴对心房颤动伴宽QRS波群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璐璐;吴子平;吴佳逢

    目的 探讨无人区电轴对心房颤动伴宽QRS 波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3 例心房颤动伴宽QRS 波群心电图患者,用常用方法鉴别诊断为心房颤动伴室早、室速或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传导.经心电图Ⅰ、avF导联目测心电轴.结果 113例患者中52例为心房颤动伴室早或室速,其中17例心电轴位于无人区,61例为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传导,且无一例心电轴位于无人区.无人区电轴诊断心房颤动伴室早或室速的特异性达100%,敏感性32.69%.结论无人区电轴可作为心房颤动伴室早、室速或室内差异传导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特异性很高,但敏感性较低.

  • B超引导下无痛人工流产术106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小英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可视人工流产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91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85例,观察组在B超引导下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少、出血量少且不延长手术时间.结论 B超引导下的可视人工流产术具有直观性,可动态观察宫腔内情况变化,引导手术器械的操作,能及时检测吸刮物干净与否及术后子宫情况,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加人性化.

  • 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26例体会

    作者:张春霞

    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检测,为TIA提供独到的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TCD对126例TIA患者行颅内动脉检测,观察、分析颅内动脉的血流信息.结果 87.5%血管流速异常.其中51%为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异常,23.9%的患者颈内及椎―基底动脉系统流速均有异常;15.8%为单纯颈内动脉系统流速异常,12.5%为血管流速正常.结论 经颅多普勒超声为动态、实时观察―基底动脉TIA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为临床诊断、观察病情、指导用药、早期预防提供了较好的非创伤性检测手段.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诊断价值

    作者:陈科;杜绪仓

    目的 探讨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临床拟诊为HIE的83例患儿采用螺旋CT扫描.结果 62例CT诊断为HIE,其中轻度35例,中度 17例,重度 10例.结论 CT诊断对早发现HIE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诊断HIE的重要检查方法.

  • 碱性磷酸酶活性水平检测对正常孕妇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建华

    目的 探讨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水平在正常孕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日本产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测定160例正常孕妇血清中ALP的活性水平.结果正常孕妇组血清中ALP明显高于正常非孕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ALP是孕期妇女和胎儿很好的监测指标,检测血清ALP在正常孕妇中的活性水平,可以为妇女和胎儿的优生优育起到积极的临床作用.

  • 乙型肝炎大三阳患者体液中HBV-DNA含量的测定

    作者:李仕娟;钟冬梅;李崇建;黄瑞军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经体液传播的相关临床检验学依据.方法通过ELISA方法筛选出230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核心抗体(HBcAb)同时阳性即大三阳患者,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定量检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以及尿液中HBV-DNA的含量 结果 230例大三阳患者中120例同时测其血清和尿液中HBV-DNA含量,阳性率都为100%;80例同时测其血清和唾液中HBV-DNA含量,阳性率都为100%;30例同时测其血清和母初乳中HBV-DNA含量,阳性率都为100% 结论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患者唾液、尿液及母初乳中的HBV-DNA含量高低同血液中HBV-DNA的含量成一定的线性关系,为乙型肝炎是通过唾液、乳汁及尿液进行传播的理论提供了临床检验学依据.

  • 重度细菌感染患者血浆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小莲;尹崇清;梁秋波;陆尚青

    目的 探讨重度细菌感染患者血浆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60例重度细菌感染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血浆甲状腺激素含量.结果重度细菌感染患者血浆FT3FT4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有极显著差异;死亡组患者FT3FT4含量与存活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监测重度细菌感染患者血浆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作为反应病情严重程度和估计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 118名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人格特征状况分析

    作者:吴敬志;贾伟;张蕊

    目的 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人格特征状况,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118名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进行调查,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结果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人格特征在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吸毒方式上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应依据不同特征采取心理治疗,以提高患者依从性.

  • 某办事处流动育龄妇女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作者:贾小英

    目的 了解社区流动育龄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病种及相关因素,为社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8年9至10月对1809例已婚流动育龄妇女进行病史询问,妇科内诊检查,宫颈脱落细胞涂片,乳腺扫描,盆腔B超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09例受检,患病率80.7%;妇科常见病中,慢性宫颈炎占首位,为886例,占48.9%.其次为阴道炎569例,占31.5%.乳腺疾病486例,占26.86%.宫颈糜烂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下降(P<0.01).结论 社区流动育龄妇女对妇女病重视不够,患病率高,应广泛宣传妇女保健知识重视每年的妇女病普查普治,以预防和减少妇女病的发生.

海南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