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

海南医学杂志

Hainan Medical Journal 해남의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海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海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3-6350
  • 国内刊号: 46-102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4-1
  • 曾用名: 海南卫生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海南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海南
  • 主编: 云露(兼)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雪云;覃秋云;陈英

    目的研究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的疗效和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除了不给笑气吸入外,其他产科处理措施与观察组相同.观察比较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率、羊水污染率等.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的活跃期和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产程时间短,对母儿均无不良影响,是一种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笑气 分娩 镇痛
  • 刺五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郑颖

    目的观察刺五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对120例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刺五加(250ml)联合丹参注射液(100ml)每日静滴1次,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丹参注射液(100ml)用法相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血脂变化、头颅CT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刺五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且适用于对低分子右旋糖酐有禁忌症的病例,无毒副作用.

  • 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36例临床分析

    作者:何永平;符英毅;徐文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对因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住院的3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病人中精神障碍表现以精神病性症状、智能障碍为主;颅脑损伤多为中、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时间30分钟以上者占69.4%,脑挫伤及脑挫裂伤合占91.6%;头颅CT异常率41.6%;经治疗精神障碍治愈率52.7%,其中智能障碍复常率66.6%.结论颅脑损伤所引发的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和颅脑外伤损伤程度有关.强调安全行车,安全生产,健全和提高交通管理,是有效的预防颅脑损伤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精神障碍
  • 奎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研究

    作者:杨庆雄;符英毅;黄胜

    目的评价奎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05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奎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疗程12周.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临床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RSS)和实验室检测不良反应.结果奎硫平与氟哌啶醇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相似,奎硫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氟哌啶醇少(P<0.05).结论奎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安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 67例不明原因晕厥病人电解质分析

    作者:邵效;廖妮虹;谌雪春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晕厥病人的电解质紊乱情况及对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1月~2005年10月就诊的67例不明原因晕厥病人的电解质情况.结果67例不明原因晕厥病人绝大多数电解质异常(86.6%),其中以低钾为明显(86.2%),合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电解质异常的也占较大的比例(37.9%).结论对于门、急诊的不明原因晕厥来诊病人检查电解质等生化指标对诊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晕厥 电解质 分析
  • 325例重型肝炎预后分析

    作者:田荣茂;陈翠玲;丰小英

    目的分析影响重型肝炎预后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25例重型肝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325例患者中,平均死亡率为58.8%.通过对影响患者死亡率较大的10个因素做相应的分析,可以看出黄疽越深、PTA越低、总胆固醇越低、AFP不高、有腹水、有合并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的患者死亡率高,但是否行人工肝治疗对患者死亡率影响不大.

  • 米索前列醇配伍催产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孙广范;栾峰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配伍催产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剖宫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准备剪开腹膜时直肠给米索前列醇600μg,胎儿娩出后,宫体肌注催产素2u0,并静脉滴注催产素20u.对照组:胎儿娩出后,宫体肌注催产素20u,静脉滴注催产素20u.观察两组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例数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米索前列醇配伍催产素对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安全、简单、值得推广.

  • 硬膜外加气管插管全麻用于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航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因创伤小,术后病人恢复快而得以广泛开展,对麻醉提出较高的要求,目前各医院多采用单纯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手术,本人自2005年10月采用硬膜外加气管插管全麻术施行手术,现将情况汇总如下:

    关键词: 全麻 硬外 腹腔镜
  • 初探新式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的问题

    作者:洪静娟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盆腔粘连情况,以期寻找安全性大,优越性强的手术方式,防止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85例既往有新式剖宫产术史或子宫下段剖宫产史的足月妊娠的产妇第二剖宫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盆腔粘连的情况.结果两组病例盆腔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盆腔粘连严重,膀胱腹膜反折与腹壁粘连尤甚.

  •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银洁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Anterior Spinalartery Syndrome,ASAS),也称为Beck综合征,1908年Preobranschenski首先报道.指脊髓前动脉发生闭塞,其供应的脊髓腹侧2/3至3/4区域缺血,引起病变水平以下中枢性瘫痪、分离性感觉障碍(痛觉和温觉缺失,震动觉和位置觉保存)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1-2].

  • 老年性痴呆患者脑血流量的TCD表现

    作者:蓝炼生;赵岭;蓝品全

    痴呆是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和持续性智能障碍综合征.智能损害包括不同程度的记忆、语言、视空间功能、人格异常及认知(概括、计算、判断、综合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降低,患者常伴有行为和情感的异常.这些功能障碍导致病人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和工作能力的明显减退.本文重点讨论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是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

  • 有限切开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

    作者:张小明;张寿;郭祥;周业渊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接受有限切开、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8例P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采用Ruedi-Allgower分类方法对Pilon骨折进行分类:Ⅰ型16例,Ⅱ型28例,Ⅲ型14例,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9~24个月).结果疗效评定标准采用Bourne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优良42例、可10例,差6例.术后创口感染2例.结论选择适宜手术时机、有限切开、解剖复位及牢靠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 儿童头痛型癫痫35例误诊分析

    作者:刘安毅;王东霞;陈人俊;李峰

    儿童头痛型癫痫是以头痛发作为主要症状[1]的特殊类型癫痫.我院1995-2005年间诊治88例,其中误诊35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癫痫 头痛 儿童 误诊
  • 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术27例临床研究

    作者:江树嵩;林兴悦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后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的可行性及适应性.方法对胆总管结石23例,胆道蛔虫1例,胆总管探查阴性3例,行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27例胆总管探查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无发热,无胆总管狭窄,胆漏1例,经腹腔引流治愈,平均住院时间8天.结论在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操作规范,胆总管探查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是可行的,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具有明显优越性.

  • 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性冠心病疗效观察

    作者:许玲玲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冠心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20例老年性冠心病患者予常规用抗凝、硝酸酯类药治疗,另加用参麦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2周;对照组100例,给抗凝、硝酸酯类药常规治疗,疗程均为2周.两组患者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症状与体症,EKG等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同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51%,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有明显治疗作用,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参麦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老年性冠心病的药物.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冠心病
  • 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塑及心功能影响

    作者:陈海荣;李小华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与肾素-血管紧张素(RAS)和交感系统过度激活有关.近年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可以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增加运动耐量、降低死亡率.其中卡维地洛是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能同时阻滞β1、β2及α1受体,而且无内源性高活性,疗效显著[1-3].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塑及心功能影响.

  • 更昔洛韦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敏秀;唐雪曦;罗敏

    目的评价更昔洛韦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龄4-12个月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住院治疗的患儿共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更昔洛韦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抗炎、补液、祛痰及对症治疗,更昔洛韦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5mg/kg.d,静脉滴注,2次/日.结果更昔洛韦治疗组在有效率、临床症状、体症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更昔洛韦能明显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率,缩短病程.

  • 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作者:陈业平;张华;姚伦龙

    自1999年2月-2005年10月,我院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

    作者:金文胜;雷廷文;毛光明;李王强;林麟;陈美琴

    慢性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疾病,由于其病程长,易复发,经久难愈,临床治疗比较困难.我院自1990年10月-2004年7月采用病灶清除,置管冲洗及内服中药等治疗共计9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经皮肾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

    作者:王少军;黄登鹏;彭卫平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在治疗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AOR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AORF患者在B超定位后行经皮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持续引流,同时可从导管注入造影剂作X线摄片,了解梗阻原因,待病情稳定后再作手术解除梗阻,并与外科传统的肾造瘘术进行比较.结果46例患者经持续引流7天后,血BUN、UA、SCr均明显下降,手术解除梗阻后,肾功能全部恢复正常.同时与传统的外科肾造瘘术比较,疗效相同,但创伤小,并发症少,伤口愈合快.结论经皮肾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在治疗AORF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PPH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观察(附Ⅲ、Ⅳ混合痔并直肠粘膜内脱垂70例治疗体会)

    作者:胡明;郑若;庄华章;曾晓玲;庄福祥;麦文豪

    自1998年意大利学者longan将PPH技术用于治疗痔的脱垂以来,随着该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但已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Ⅲ、Ⅳ脱垂痔的重要手段,而且在适应症范围也不断得到新的拓展.从2005年10月开始,我们探讨用PPH联合硬化剂注射的方法治疗Ⅲ、Ⅳ混合痔并直肠粘膜内脱垂,至今已完成70例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 妇科急腹症318例临床分析

    作者:董玉玲

    目的提高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认识.方法对我院自2002年12月至2005年12月间收治的318例妇科急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位妊娠252例,占79.2%、黄体破裂53例,占16.7%,误诊为宫外孕13例,误诊率24.5%、出血性输卵管炎4例,占1.3%,误诊为宫外孕3例,误诊率75%、卵巢囊肿蒂扭转7例,占2.2%、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2例,占0.65%.手术治疗310例,保守治疗8例均成功.结论详细询问病史,体检、尿妊娠试验、彩色多普勒检查、后穹隆穿刺是简便而重要的检查手段.

  • 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的诊断与处理(附39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小菊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GAPN)的诊断及处理原则.方法对39例GAPN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GAPN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且76%杆菌对氨苄青霉素耐药,77%对头孢菌素敏感.39例中,早孕流产1例,中孕延期性流产2例.结论正确的诊断处理GAPN对孕妇、胎儿有重要意义.

  •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120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勇;渠华;张慧

    灯盏花草又名灯盏细草,系菊科正蓬属植物-短葶飞蓬,[1]主要成份为焦炔康酸及野黄苓甙原等黄酮化合物,灯盏花素是从彝族药灯盏花草中提取的黄酮类成分,以灯盏乙素为主,含有少量灯盏甲素,结构式为4,5,6-三羟基黄酮-7-葡聚糖醛酸甙.灯盏花素具有扩张脑血管的作用,能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对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故可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溢血等所致后遗症瘫痪病人,具有较好疗效.在心血管方面,灯盏花素具有改善心肌供血,增加心肌组织血液供应量,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我们用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并与复方丹参治疗比较,发现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现报告如下.

  • 早期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研究

    作者:潘明远;黄少伟;罗大山;邓峰

    目的研究早期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亚低温治疗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2例,接受伤到亚低温治疗的时间长短,分为伤后6小时内亚低温治疗组及伤后超过6小时亚低温治疗组.结果伤后6小时内亚低温治疗组颅内压测定结果明显低于伤后超过6小时亚低温治疗组.伤后6个月,伤后6小时内亚低温治疗组的GOS预后判定结果明显优于伤后超过6小时亚低温治疗组.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越早使用亚低温治疗.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就越好.

  • 胎儿囊状淋巴管瘤的二维、三维超声诊断

    作者:徐世亮

    目的探讨胎儿囊状淋巴管瘤的特征.方法应用AU-4型彩色超声仪及美国生产的GEV-730三维超声成像仪对妊娠早-中期的孕妇产前检查发现的并全部引产后证实的胎儿囊状淋巴管瘤5例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声像图特征为胎儿颈后囊性肿块,内呈放射状分隔,与胎儿颈后紧密相连,并伴有胎儿局部或全身皮肤水肿,可伴有胸、腹水.结论三维超声检查,对早-中期妊娠孕妇,胎儿的颈部囊状淋巴管瘤能正确诊断,并能清晰、直观显示,可对二维超声做以补充,在产前超声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早产孕妇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的疗效分析

    作者:黎艺凤

    目的了解早产孕妇产前使用地塞米松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RDS)的发生率及母儿并发症的影响,并探讨不同孕周地塞米松的疗效.方法对288例早产孕妇及其321例早产儿按产前地塞米松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前使用地塞米松治疗,可使早产儿RDS发生率显著降低,并且能改善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APGAR评分.结论产前地塞米松治疗可促胎肺成熟并改善其换气功能,对孕周小于34周的早产儿尤为重要,但不主张产前多疗程应用.

  • 无症状缺血型ST段变化45例临床分析

    作者:麦惠珊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近年来已受到临床关注,目前诊断仍依据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期内有缺血型ST段变化,结合被检者生活日志有无症状来判断.由于SMI存在一定的隐蔽性,临床难以诊断与治疗.本文对已明确冠心病和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患者DCG及其它资料完整,又符合缺血型ST段诊断标准[1]45例作为分析对象,探讨SMI的诱发因素.

  • 老年糖尿病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作者:王挺锐;孟志斌;李俊

    自1997年~2003年间我们共收治2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折,其中有7例经皮穿针内固定术,16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随访3~8年,疗效满意.其病因诊断进行总结并分析如下:

  • 保妇康栓配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作者:黄燕英;薛杰韬;樊娟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配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将90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保妇康栓配合微波治疗,对照组单纯微波治疗.结果治疗组一次性治愈率93.33%,对照组一次性治愈率为75.56%.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4±0.44周,明显少于对照组7±0.34周(P<0.05).术后阴道流血发生率时间平均为8±0.25天,明显短于对照组14.05±0.06天.阴道排液时间22±0.66天,明显短平35±0.22天.结论保妇康栓配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较单纯微波治疗疗效显著.

  • 直肠后间隙脓肿25例治疗体会

    作者:郑若;胡明;庄福祥;何志桂

    直肠后间隙脓肿早期无明显症状,易被误诊,如处理不及时,可引发严重并发症.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科2000年-2005年收治的25例报告如下:

  • 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晴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许雪清;汪家淑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晴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60例,治疗组(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16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60例,15天为一疗程,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缓解率、静息心电图检出的心肌缺血情况变化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ST段总压低时间、ST段大压低深度变化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在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90%)、改善异常静息心电图总有效率(81.7%)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ST段总压低时间、ST段大压低深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UAP疗效优于常规西药冶疗.

  • 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临床观察

    作者:曹善菊;岳彬;唐涛;王轶鸥;蔡平

    甲状腺手术采用双侧颈丛阻滞麻醉,阻滞后常发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以致病人表现为恐惧、紧张和情绪激动.在局麻药中加入小量芬太尼,可望减轻颈丛阻滞后不良反应,为此进行了临床观察.

  • 贞芪扶正颗粒配合放射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顾小伟;茅卫东;邓立春

    目的探讨贞芪扶正颗粒配合放射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疗效并与单纯放射治疗进行比较.方法食管癌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51例为治疗组,采用贞芪扶正颗粒联合放射治疗:51例为对照组行单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采用6MV-X射线体外照射,常规分割,总剂量70Cy.结果结果表明,近期疗效评价治疗组有效率(CR+PR)为90.1%,对照组有效率60.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进食状况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全过程中发生白细胞下降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7.6%和41.2%,差别有显著性(P<0.05);1年生存率治疗组56.8%(29例),对照组373%(19例).结论贞芪扶正颗粒与放射治疗合用具有协同、互补和增敏的作用,增强了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提高了瘤体消退率和患者生存质量.

  • 总胆管阻塞性病变的超声诊断

    作者:王春华

    目的探讨总胆管阻塞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方法对87例经超声初诊和CT、胃十二指肠低张双重造影检查,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对总胆管阻塞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时,超声的正确诊断率高于十二肠低张双重造影,与CT诊断接近.结论超声诊断总胆管阻塞性病变有一定优越性,若结合其它影像诊断方法,扬长避短,配伍应用,可提高检出率.

  • 血、气胸合并休克院前急救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作者:覃少强

    血、气胸合并休克,病情危急凶险,院前急救工作中,如何快速准确地挽救生命,减少伤残,值得探讨.今笔者就工作中的一点感受,择病例三个,试予分析,供参考.

  •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研究

    作者:张玉梅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yap)发生的高危因素及致病菌种,探讨其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分析我院46例vap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呼吸机时间大于7天是vap的高危因素.结论依据vap的高危因素和主要致病菌,分析其发病机制,并提出其治疗和预防措施.

  • 高龄孕产妇妊娠与分娩的临床观察

    作者:阿米娜

    目的加强高龄孕产妇的产前监护和健康教育,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合并症和围产儿患病率.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0月住院分娩的高龄孕妇169例与200例正常分娩较年轻孕妇对照,观察并发症、合并症和围产期结局.结果高龄孕产妇在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和合并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围产儿结局中仅新生儿体重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做好高龄孕产妇围产期的监护及健康保健指导工作,对防治合并症、并发症和降低围产儿不良结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综合康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26例疗效观察

    作者:熊伟;李玉智;陈锡栋;张光艳;张桂友;田景亮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神经外科治疗病情稳定后,转入我科接受运动训练、各种感觉刺激、神经肌肉电刺激、电针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其四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降低颅脑损伤的残疾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呼吸窘迫综合征69例

    作者:刘迎恩;牛悦祥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并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149例HFRS少尿期并APDS患者随机分为未透析组46例,未透析且行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BIO)治疗组31例,透析未行UBIO组34例,透析且行UBIO组38例.以上各组均在相应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吸氧、地塞米松、莨菪碱类药物及预防感染等措施.结果未透析且行UBIO组和透析且行UBIO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未透析组和透析未行UBIO组(P<0.05).结论UBIO治疗HFRS少尿期并APDS患者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 37例老年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诊治的临床分析

    作者:罗文杰;李军

    目的探讨老年(60-89岁)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诊治方式.方法37例老年患者根据外伤的临床症状、体征及CT扫描动态观察、腰穿测压结果作为诊断依据:采用保守(9例)及微创手术(28例)的方法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有9例2周-3个月复查CT积液完全消失4例;3例减少;2例症状加重,需另行手术治疗.微创穿刺引流手术28例3-5天经CT复查积液完个消失治愈.讨论提出老年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诊治方式,CT扫描动态观察,腰穿测压.对于老年病人的合理治疗,提高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临床观察

    作者:云电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6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静脉输注2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38例为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2%,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疗效确定.

  • CT结合术中微电极导向及电刺激定向毁损治疗帕金森病

    作者:潘鹤鸣

    目的研究CT扫描结合术中微电极刺导向定向毁损治疗帕金森病.方法对226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CT扫描确定影像学位置后,再用术中微电极刺导向,电生理刺激的方法验证然后进行丘脑腹中间核(Vim)和(或)苍白球(PVP)射频毁损术.观察术前术后对药物反应情况和症状改善程度.结果定向射频毁损术对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僵直、运动迟缓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对震颤的缓解率为100%.Hoehn-Yah分级显著改善.结论CT结合术中微电极定向毁损治疗帕金森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腰椎多椎管狭窄症原因与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符雷

    关于腰椎管狭窄症近年来临床所见及病例报导日渐增多,但对多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报导不多,现就我院自1993年到2000年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膨出,黄韧带肥厚及椎管狭窄症146例,其中筛选了多椎管狭窄症34例,就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加以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 三种子宫切除手术术式的临床对比

    作者:邢秀月;严书平

    目的了解三种子宫切除手术术式的优缺点.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因非脱垂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的250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经腹筋膜外子宫切除术,共25例;Ⅱ组为经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共75例;Ⅲ组为阴式子宫切除术,共150例.对照各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病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Ⅰ组、Ⅱ组、Ⅲ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但Ⅲ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疼痛病率及住院时间与Ⅰ组、Ⅱ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的手术方式,属微创手术,可推广应用.

  • 三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作者:莫扬帆;贾世青

    目的探讨三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在C臂X线机监视下采用微创技术,三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颈新鲜骨折15例.结果本组病例全部获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3个月,14例骨折愈合,1例股骨头坏死.骨折愈合率93.3%.结论采用三枚空心钉微创术治疗老年股骨颈新鲜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方法简便、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等优点,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新鲜骨折的好方法.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翁碧海;蒋小玲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心源性脑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发病72小时内的心源性脑栓塞病人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3例),治疗前对每位患者进行ESS评分.治疗组予依达拉奉30毫克静脉滴注,每日2次;对照组予血栓通450毫克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治疗14天后,再对每位患者进行重新评分,按ESS分数增加或降低的百分率来评价患者病情的转归,并通过比较两组数字的差异来判断疗效.结果依达拉奉治疗组无一例死亡,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65%.两组比较结果,依达拉奉治疗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1),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且在治疗过程中,依达拉奉治疗组发生急性心功能不全和出血性梗死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治疗心源性脑栓塞,既能降低死亡率,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又能减少出血性梗死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脑保护剂.

  • 36例阑尾周围脓肿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李彪

    目的观察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方法在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中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对36例阑尾周围脓肿采用保守治疗即用2~3联抗生素、中药及局部处理治疗和采用手术治疗即切除阑尾加引流或单纯脓肿引流两种疗效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手术组13例.治愈11例,好转2例;保守组23例,治愈17例,好转5例.结论阑尾周围脓肿治疗方式的选择需根据临床表现辩证分析,才能作出结论.

  • 特发性气胸275例治疗分析

    作者:陈小可;周一平;彭蕻琳;刘慧;刘念

    目的探讨特发性气胸(PSP)的治疗方法.方法275例PSP患者根据气胸类型给予不同的初始治疗:保守治疗、胸穿抽气、胸腔闭式引流、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结果复发性小量PSP保守治疗成功率55.6%(5/9)显著低于初发性小量PSP的98.2%(54/45),P<0.01;初发稳定型小量PSP、稳定型大量PSP、不稳定型PSP胸穿抽气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3.9%(26/31)、62.5%(60/96)、25.0%(4/16),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大量稳定型PSP,首次胸穿抽气时间在发病≥24小时(h)组治疗成功率72.3%(47/65),明显高于<24h组的41.9%(13/31),P<0.01;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成功率91.7%(44/48),高于胸穿抽气的61.0%(97/159),P<0.01;VATS安全、疗效肯定.结论初发稳定型小量PSP适合保守治疗,大量PSP适合延迟胸穿抽气;复发性、不稳定型、并发血气胸的PSP适合胸腔闭式引流,有条件者可行VATS.

  • 百忧解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影响的研究

    作者:姚晴宇;陆云南

    目的观察抗抑郁剂百忧解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7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百忧解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在治疗后4、8、周分别进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MESSS评分和HAMD评分的减分率均较高(P<0.01).结论百忧解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程度,也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 阿魏酸钠治疗肺心病心衰54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子江;高艳丽;郑洪娥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在慢性肺心病心衰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对54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使用阿魏酸钠静滴治疗12d测定其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变化、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血浆内皮素(ET-1)的水平.结果阿魏酸钠治疗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由(53±5.7)mmHg升至(77±11.2)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由(69±8.62)mmHg降至(42±3.48)mmHg:mPAP由(31.2±4.0)mmHg降至(25.4±2.2)mmHg;血浆内皮素(ET-1)由(1.96±0.25)ng/L降至(1.62±0.36)ng/L.结论阿魏酸钠可明显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降低肺动脉压,其机制可能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及抗凝,减少血管活性物质的产生及肺小动脉血栓形成.

  • 静注地尔硫(艹卓)治疗肺心病快速型房颤34例临床观察

    作者:瞿萍

    快速房颤是肺心病加重常见的心律失常,长期以来我们使用静脉注射西地兰制剂,但因其起效慢,且病人大多存在缺氧、酸碱失衡及低钾等,临床上易致洋地黄中毒,我们采用静注地尔硫(艹卓)治疗肺心病快速型房颤,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 脑卒中继发癫痫

    作者:周庆昆;赵延红

    近年来随着CT、MRI等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癫痫与脑卒中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癫痫发作可作为脑卒中的首发症状或主要临床表现.本文报告53例经头CT、MRI证实的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对其发生率、发生时间、癫痫类型与卒中部位关系及发生机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 脑卒中 癫痫 继发性
  • EPO治疗非透析肾性贫血疗效观察

    作者:张希汴;罗晓玲

    目的观察EPO在治疗非透析CKD肾功损害各阶段贫血的疗效.方法收集CKD病人68例,将病人分为2组,A组:38人,Ccr>30ml/min,B组:30人,Ccr<30ml/min,在充分被充铁剂后予以EPO150U/kg·w皮下注射,观察Hgb上升情况,迟6月后达11.0g/dl即达目标值为显效,未达目标值但有不同程度升高为有效,无变化或降低为无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但B组显效20%明显低于A组84.2%.B组有效76.7%高于A组13.2%,统计学检查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EPO治疗CKD肾功损害各阶段贫血均有效,但Ccr<30ml/min时存在EPO反应不足.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130例分析

    作者:邹意娥;蒋莉芬

    我院妇产科不孕症专科门诊1998年7月-2002年7月,治疗不孕症580例,筛选出130例无排卵型卵巢功能失调致不孕症.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现将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 吗啡、芬太尼用于骨科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唐群新;田国刚

    目的观察吗啡、芬太尼用于骨科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80例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二组:M组用吗啡2mg为负荷量,吗啡0.16mg·h-1+罗哌卡因3mg·h-1维持;F组用芬太尼0.05mg为负荷量,芬太尼0.01mg·h-1+罗哌卡因3mg·h-1维持.观察、纪录两组镇痛效果,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尿潴留等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M组病人术后恶心、尿潴留及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高于F组病人(P<0.05).结论吗啡、芬太尼均可有效减轻病人术后疼痛,但芬太尼副作用轻,更适合用于骨科病人术后镇痛.

  •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疗效观察

    作者:罗秀宁

    目的观察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突出类型为偏侧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男22例,女8例,在X线引导下,穿刺针经椎板外切迹或小关节内侧缘进入硬膜外腔侧隐窝.确定针尖位置后,注射胶原酶1200U;总结治疗效果的优良率.结果优8例(占26.7%),良10例(占33.3%),可9例(占30%),差3例(占10%).有5例于术后2~5天内出现腰痛加重,患肢乏力、2例出现肠麻痹现象.结论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有推广应用价值,但要注意预防并发症.

  • 小儿联律性室性早搏治疗探讨

    作者:付思源;张华

    联律性室性早搏是临床上常见的小儿心律失常,其治疗方面常困扰着儿科临床心血管医生,以前普遍认为联律性室性早搏多属病理性期前收缩,提示心脏存在着器质性病变,所以在治疗上往往应用抗心律失常药,但药物往往未能取得预期的疗效,近年来的临床观察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在小儿联律性心律失常存在着误区,我们对我院儿科12年来治疗的148例室性早搏的心律失常进行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探讨小儿联律性室性心律失常对期前收缩定性诊断及评估预后的价值,以及是否全部病例均需要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 隧道式直角形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滤过术

    作者:罗丽勇;许钟毓

    目的探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施行非超声乳化非碎核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2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实行隧道式直角形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滤过术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诊11.1月,12眼眼压均低于20mmHhg;视力提高11眼(91.7%).术后并发症有角膜水肿轻、浅前房少,简单局部用药均恢复.结论隧道式直角形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滤过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且简便易行,适合向基层医院推广.

  • 盖天力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34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晓英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研究盖天力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采用葡萄糖酸钙为对照药在同等的条件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盖大力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有效率明显优于葡萄糖酸钙.结论盖大力作为分剂量服用钙剂,依靠其有效的钙吸收调节机制及其富含的微量元素能显著增加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钙的吸收,来增强骨密度、改善骨代谢.

  • 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剖宫术式探讨

    作者:程华;王卫国

    我院于2002年开始以以色联Stark教授创立的改良式剖宫产术基础进行改进,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术.此手术顺应解剖生理特点,简化手术步骤,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 无痛性纤支镜检查在肺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白晓芳

    目的观察肺功能不全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中,使用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后心率(HR),呼吸(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方法将35例需行纤支镜检查的肺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采用异丙酚、芬太尼麻醉,B组采用2%利多卡因雾化喷喉,分别观察两组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HR、R、BP、SpO2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SPO2、R、变化比B组明显,但出现呛咳、燥动及憋气等不良反应少.B组患者在检查中出现不良反应高于A组,但SPO2、BP、P、R改变不明显.结论在纤支镜检查中肺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异丙酚、芬太尼麻醉是安全、有效的,能够起到较好的镇静效果.但由于异丙酚、芬太尼对呼吸有抑制作用,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确保安全.

  • 门脉高压性胃病80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志国;符晓燕

    门脉高压性胃病(cortal yhypertensive yastropathy PHG),是门静脉高压性胃肠血管病多见的类型,是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并发症.近年来该病越来越受到重视,1997年以来,我院消化科对收治的肝硬化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共诊断PHG80例,现分析如下:

  • 探讨曲马多替代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PCEA的影响

    作者:陈瑞华;麦迎斌;柳月金;陈秀群

    目的探讨曲马多替代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的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足月产妇,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手术.术毕随机分为三组:Ⅰ组(非PCEA)术毕拔除硬膜外导管回病房;Ⅱ组(用吗啡的PCEA):0.15%布比卡因+吗啡0.05mg/ml+氟哌利多0.05mg/ml,Ⅲ组(用曲马多的PCEA组):0.15%布比卡因+曲马多2mg/ml+氟哌利多0.05mg/ml.两组设置都为负荷量10ml,持续量为2ml/h,PCA为0.5ml/次,锁定时间为15分钟.记录术后24h、48h两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子宫高度,泌乳量.记录满意视觉模拟评分,初乳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PCA次数及病人主观不适.结果Ⅱ、Ⅲ组与Ⅰ组镇痛效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镇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满意视觉模拟评分、初乳时间、24h泌乳量、肠蠕动恢复时间,Ⅱ、Ⅲ组明显优于Ⅰ组,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Ⅱ组嗜睡皮肤瘙痒发生率多于Ⅲ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48h泌乳量,三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腹胀的发生率Ⅱ、Ⅲ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曲马多替代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PCEA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产妇产后健康的恢复和哺乳.

  •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作者:曾国庆;马建国;崔振华;陈爱宝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和间歇气压装置(IPC)预防深静脉血检(DVT)的效果.方法2002年8月至2005年9月对86例髋部骨折患者使用LMWH和IPC预防DVT.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4例,髋滑动加压鹅头钉术32例,空心钉固定术20例.术前超声多普勒证实双下肢无DCT,入院后即予以常规使用LMWH或IPC.整个疗程至少14~21天,术后第14天行超声多普勒了解有否DVT.结果86例中有8例患者出现DVT,发生率为11.6%.有症状的DVT3例,无症状的DVT5例.均无肺栓塞症状.结论LMWH或IPC能明显减少老年髋部骨折手术DVT的发生率,对DVT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神经肽变化的研究

    作者:何玲;徐优芬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β-内啡肽(β-Endorphine,β-EP)含量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分别检测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3种神经肽含量,其中20例为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患者[血清肌酐(Scr)186~442umol/L],14例为肾功能衰竭期患者(Scr451~707umol/L),6例为尿毒症期患者(Scr>707umol/L),并设66例正常对照组.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神经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NPY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肾功能的恶化,其血浆NPY含量逐渐升高,其血浆NPY升高水平与Scr水平呈正相关.而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NT及β-EP含量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肾功能的恶化其血浆NT及β-EP含量逐渐减少,其血浆NT及β-EP含量变化与Scr水平呈负相关.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存在血浆NPY的水平的异常升高及NT、β-EP含量的降低,他们共同参与了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的因素之一.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观察与分析

    作者:胡少敏;孙翠芳;王圣;李斌

    目的旨在探讨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1997年5月-2006年4月收住我院的发病12小时内入院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是否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分为溶栓组与未溶栓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处理与近期预后的异同.结果共44例患者入选,年龄39~80岁,平均(62.4±11.2)岁,其中男34例(占77.3%).共有23例患者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21例患者未进行溶栓治疗.两组患者基本临床特征无显著差异.溶栓组患者死亡率显著低于未溶栓组(43.5%vs.76.2,P=0.027).溶栓时血压恢复正常再灌注率明显高于血压低于90 mmHg的患者(61.5%vs.20%,P=0.046).结论合并心源性休克AMI患者,在积极改善血流动力学升高血压的同时,及时给予溶栓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

  • 罗格列酮对合并糖尿病ACS患者hs-CRP水平的影响

    作者:孙翠芳;吴多智;李伟;张旭日;王圣;吴忠;李斌

    目的观察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罗格列酮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65例合并糖尿病的ACS患者入选并分为罗格列酮组与对照组.罗格列酮组:服用罗格列酮4-8mg/日,如餐后2小时血糖仍高于11.1mmol/L加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检测两组入院时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hs-CRP水平,治疗30天后复查两组hs-CRP水平.结果罗格列酮组患者治疗30天后,FPG、FINS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降低(5.68±1.214.vs.36:±0.91 P<0.01).治疗30天后,罗格列酮组患者hs-CRP水平明显低于与对照组(3.55±2.19 mg/L vs.5.21±3.74 mg/L,P<0.01).结论合并糖尿病ACS患者应用罗格列酮治疗,在降低血糖的同时明显降低炎症hs-CRP水平.

  • 解剖型钛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作者:王创利;朱贤;谷遐龄;刘苏

    目的总结应用跟骨解剖型钛钢板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8月到2004年12月治疗的24例(26个跟骨骨折),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X线检查和CT检查.根据骨折粉碎情况和移位程度决定手术方法.本组病例均用跟骨解剖型钛钢板手术内固定治疗.结果24例(26个跟骨骨折),Sanders Ⅱ型6例,Sabders Ⅲ型14例,Sanders Ⅳ型6例.术后切口感染、坏死4例,经治疗切口愈合.平均随访时间23个月,依据Maryland足评分标准,优8例,良12例,可6例,优良率77%.结论应用跟骨解剖型钛钢板治疗移位的跟骨骨折,可大程度恢复跟骨的解剖形态,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依达拉奉对中型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罡;冯东侠;徐伟东;潘鹤鸣;周新民;那汉荣;高恒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中型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98例中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治疗组53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60mg/d,治疗时间为10d.在伤后2月末,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韦氏成人记忆量表修订本(WMS-RC)测评.结果治疗组患者认知功能各测评项目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结论依达拉奉能够提高中型颅脑外伤患者的认知功能.

  • 体重指数、体脂肪率与高脂血症关系的研究

    作者:彭澍;赵瑛

    目的研究高脂血症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和体脂肪率(FAT%),并对该两种肥胖指数进行比较;方法应用410GS型TATINA专业型体脂测定仪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体脂肪率的测定.血液粘稠度、空腹血糖、血脂、尿酸、肝肾功能按常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高脂血症患者的BMI和FAT%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BMI和FAT%具有良好的相关性;30岁以上女性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FAT%存在显著差别,而BMI未见差异;结论BMI和FAT%不仅是肥胖的指标,对潜在的高脂血症发生的危险性亦有预报作用;对于30岁以上女性,FAT%更能准确判断体脂含量和肥胖的存在.

  • 动态心电图监测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立青;王咏芳;李飞

    目的为探讨房性早博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结合临床分析诊断.结果①房性早搏<100次/24h以正常对照组为著(P<0.05).②房性早搏300-700次/24h以心脏病组为著(p<0.05).③房性早搏>700次/24h均见于心脏病(P<0.05).④房性早搏>300次/24h房性心动过速发生率高(P<0.05).⑤房性早搏>300次/24h发生房性心动过速者心脏病占100%(P<0.05).⑥房性心动过速在器质性心脏病中冠心病占首位(62.5%),老年人占50%.结论房性早搏<100次/24h以正常人多见,房性早搏>300次/24h以器质量性心脏病多见,且房速发生率高,房性心动过速以冠心病居首位,老年人居多.

  • 麻醉恢复室患者并发症的临床评估与原因分析

    作者:吴多志;梁敏;周德华

    目的评估并分析麻醉恢复室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原因,以期指导临床质控及提高护理水平提供有益数据.方法回顾性研究1476例患者术中及恢复室内并发症并进行评估分析发生的原因.结果恢复室并发症因年龄不同,分布也不同,且相同并发症其发生原因在不同年龄组之间也有差异.术中处理及术前并存相关系统疾病也与恢复室内并发症发生相关.结论麻醉恢复室医师及护士宜在整个恢复室期间对病人负责,应依据不同年龄、不同病人实施重点不同的治疗护理措施.

  • 106例老年人胆道结石临床分析

    作者:陈志华

    目的总结老年人胆道结石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106例老年人胆道结石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复习分析.结果男37例,女69例,男:女≈1:1.9;平均年龄67.3岁;平均病程6年8个月;单纯胆囊结石80.2%,胆囊、胆总管结石15.1%,胆囊、胆总管和肝内胆管结石4.7%;97.2%有合并症;54.7%有并存疾病;择期手术83.0%,急诊手术17%.治愈93.4%、好转5.7%,死亡0.9%.结论胆道结石为老年人常见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常反复发作,合并症高,并存病多;掌握手术指征、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术式是手术安全的保证;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急诊手术,注意维护身体各器官正常功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食管贲门癌合并肺功能异常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徐骏;林建雄;黄荣生;曾志豪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合并肺功能异常病人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总结了268例术前行肺功能检查的食管贲门癌病人临床资料.结果肺功能异常142例,发生肺部并发症的27.5%(39/142),死亡4例:肺功能正常者126例,发生肺部并发症的15.1%(19/126),死亡1例.两组肺部并发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食管贲门癌病人术前常规作肺功能检查,以评估肺功能正常与否十分重要.肺功能异常者术后易发生或加重肺部并发症,加强围手术期治疗,改善呼吸功能,可有效地提高对手术的耐受性,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 草酸铂联合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邢雪花;刘华;谢贤和

    目的观察草酸铂联合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OXA-LV5FU2)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草酸铂(L-OHP)100mg/m2,静脉滴注3h,第一天;亚叶酸钙(LV)200mg/m2,静脉滴注2h后推注5-氟尿嘧啶(5-Fu)400mg/m2,后续5-Fu600mg/m2,静脉持续输注24h,第1,2天.每2周重复,行4周期(8周)治疗后判定疗效.结果入组观察30例,其中行原发灶切除者11例,未切除者19例.可评价疗效者29例,其中完全有效(CR)3例(10.3%),部分有效(PR)12例(41.4%),稳定(SD)11例(38.0%),进展(PD)3例(10.3%).总有效率(ORR)51.7%(15/29),初治(一线)ORR66.7%(12/18),复治(二线以上)ORR 27.3%(3/11),中位无进展期(mTTP)4.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7.8个月.30例中不良反应为3度者9例,其中白细胞减少4例(13.3%),恶心、呕吐3例(10.0%),外周神经感觉异常及转氨酶升高各1例(3.3%).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OXA-LV5FU2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轻而且安全.

  • 休克型输卵管妊娠行保守性手术30例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梅绮

    目的探讨休克型输卵管妊娠行保守性手术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分析我院1997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72例休克型输卵管妊娠临床资料,分为两组,保守性手术组(研究组30例),为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输卵管切除手术组(对照组42例),为无生育要求患者.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情况.结果72例休克型输卵管妊娠患者全部抢救成功,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腹腔内出血量分别为(1455.2ml±547.6ml)与(1534.3ml±475.1ml);自体输血量分别为(657ml±358ml)与(593ml±376ml);异体输血量分别为(258ml±289ml)与(234ml±327ml);手术时间分别为(53±15)与(44±20)min,两组比较,上述指标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其中研究组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2例,发生率6.7%.结论对有生育要求的休克型输卵管妊娠患者,在积极抗休克,配以良好的麻醉及输血技术,同时行保守性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对保留生育功能有良好的作用.

  • 89锶内照射治疗不同原发癌转移性骨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戴儒奇;李诗运;邱金成

    目的研究89锶(89Srcl2)内照射治疗转移性骨痛的疗效及其与不同原发癌的关系.方法对99mTc-MDP全身骨显像证实不同原发肿瘤多发性骨转移骨痛患者93例.使用89Srcl2治疗后,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缓解程度及骨转移灶改善情况,评价其对不同原发肿瘤骨转移灶及转移性骨痛的治疗价值.结果93例中70例疼痛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总缓解率为75.3%.其中完全缓解(疼痛基本消失)10例,占10,8%;部分缓解(疼痛明显减轻,能正常活动)41例,占44.1%;轻度缓解(疼痛有所减轻,但仍不能正常活动)19例,占20.4%.无效(疼痛加重)23例,占24.7%.结论89Srcl2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转移性骨痛的治疗制剂,其对骨转移病灶也有治疗效应.止痛效果以前列腺癌和乳腺癌骨转移所致骨痛的疗效较显著.

  • 植入性胎盘12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晓岚;张小林;肖永宁

    目的分析植入性胎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选自1998年1月-2004年1月我院收治的12例植入性胎盘病人,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病人,10例剖宫产,其中4例子宫切除,另6例与平产后2例行宫腔插管注入MTX治疗.结论植入性胎盘与前置胎盘有相同的病因,其治疗方法与产时产后出血量相关,出血多甚至危及生命者宜切除子宫,出血少可保留子宫行宫腔插管注药效果良好.

  • 新斯的明超前镇痛在妇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作者:王晓霞;朱广球

    目的探讨小剂量新斯的明硬膜外超前镇痛对妇科病人术后疼痛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子宫肌瘤挖除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Ⅰ组病人术前20分钟硬膜外注入新斯的明0.7mg行超前镇痛;Ⅱ组病人关腹时硬膜外注入新斯的明0.7mg;Ⅲ组不用新斯的明镇痛.术后均不用镇痛泵,疼痛较剧时采用哌替定50mg肌注.观察术后2h、6h、12h、24h的疼痛评分、哌替定的使用情况、术后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等.结果Ⅰ组病人24h以内镇痛效果较佳,各时点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病人,使用镇痛药的时间明显延迟和次数减少,且无明显副作用(P<0.05).Ⅰ、Ⅱ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Ⅲ组病人(P<0.05).结论小剂量的新斯的明行硬膜外超前镇痛可较好地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且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而无明显的副作用.

  • 固定矫治器治疗中牙釉质脱矿发生原因的临床分析

    作者:金叶俊;周淳

    目的研究固定矫治器治疗前后牙釉质脱矿牙数,好发部位及影响因素.方法对照组治疗前检查记录:酒精擦拭牙面后吹干,有白垩色损害者为脱矿.分析组治疗后记录.结果固定矫治可增加脱矿牙数,部位多为牙颈部,邻面,托槽及带环周缘.

  • 老年下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续华;以淑君;李红波;柯毅青;李正春

    目的探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情况及该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50例老年下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用K-B法测定该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全部患者均有基础疾病,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8例(76.0%)为多,还有糖尿病9例(18.0%);晚期肿瘤7例(14.0%),脑血管病2例(4.0%).临床表现和胸部影像学检查符合下呼吸道感染.药敏试验提示该菌呈现多重耐药.其中对氟哌嗪青霉素、磺苄青霉素及并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单用含酶抑制剂的第三代头孢菌素保持敏感性.但有13例使感染再染,认为可能是该菌向L型变异所致.结论老年下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多发生于慢性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特别是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等的基础疾病,如反复感染终归由绿脓杆菌所替代.目前的耐药现象严重,并且耐药菌株还在不断增加.治疗应根据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

  • 异丙酚和芬太尼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何炎尧;吴茂金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异丙酚和芬太尼在胃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胃镜检查患者1476例给予异丙酚和芬太尼,633例不予任何镇静剂,比较2组胃镜检查中患者的反应和感受、检查时间,观察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镇静组患者99.25%无不适感,而对照组29.1%无明显不适感(P<0.01).镇静组患者咳嗽、躁动、恶心呕吐和咽喉不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镇静组胃镜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P<.01),镇静组术后清醒时间1.6±1.5min,检查中血压有所下降,但检查结束后很快恢复到检查前水平.结论胃镜检查时适量应用异丙酚和芬太尼镇静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血管性介入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海雁;魏建明

    目的探讨血管性介入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临床疗效及适应症.方法采用X线监视下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导管插入患侧子宫动脉后一次性灌注MTX150mg,并用1mm3明胶海绵颗粒行两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监测血β-HCG、B超或CT结果的变化情况及MTX副反应.结果22例异位妊娠经介入治疗全部成功,治愈率100%.血β-HCG平均26.2天降至正常,B超或CT检查显示介入治疗后平均28天包块消失.结论停经时间≤10周;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有腹腔内少量出血,但生命体征平稳者为异位妊娠介入治疗的适应症.介入治疗异位妊娠可保留患侧输卵管、可保留生育功能[1],疗效肯定,易推广.

  • 胎盘早剥早期诊断误诊原因分析(附17例分析)

    作者:莫秀兰;金松;黄利;钟业超

    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产前误诊的原因分析,以提高对胎盘早剥的警惕性及早期诊断处理.方法对我院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17例胎盘早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阴道出血伴腹痛12例(70.59%),血性羊水1例;以头晕为首发症状1例,后继发腹痛及阴道出血;5例(29.4%)无症状,产后检查胎盘发现;主要体征为子宫收缩,子宫敏感,易激惹.妊娠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诱因8例(47.1%),产前B超诊断3例(17.61%),产前临床诊断5例(29.41%).结论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其预后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治疗,胎盘早剥临床表现多样化,同时也缺乏特异的检测手段,早期容易造成误诊及漏诊.应提高对胎盘早剥的警惕性,结合诱因、临床表现、细致的检查,提高超声检查的诊断水平,尽早对其作出正确诊断及处理.

  • 鼻塞式CPAP治疗早期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作者:曾春英

    目的总结鼻塞式CPAP治疗早期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效果.方法对44例早期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进行X线检查,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的参数.结果44例患儿中死亡3例,放弃治疗8例,治愈33例,治愈率77.8%.结论鼻塞式CPAP治疗早期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对早产儿非常适用,还可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

  • TIMI危险评分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管病变的关系

    作者:杨帆;赖沙毅

    目的探讨TIMI危险评分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症(NSTE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血流受损情况及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入院的NSTEACS患者231例,按TIMI危险评分的7个变量进行评分,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危险层次,分析患者TIMI危险评分值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左室射血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冠脉病变严重程度随评分值增加而增高,TIMI评分高者(5-7分)较评分低者(0-2)更可能出现三支血管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其几率是后者的8倍,血流受损是评分低者的2倍,左室射血分数也随着评分值的增加而下降;结论TIMI危险评分可以预测NSTE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血流受损情况及射血分数.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附65例报告)

    作者:李汉强;丁勇泉;冯振华;黄强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在肾结石中的疗效.方法对65例肾结石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将肾结石粉碎并取出,术后3-5天拔除肾造瘘管,4周后拔除输尿管内留置的D-J管.结果行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65例,一期取净结石41例,二期取净结石15例,结石取净率86.1%,9例残留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排出.肾盂梗阻解除率100%,手术时间60~210分钟,平均110分钟.术中出血约50-200ml,平均150ml,均无术中输血,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具有结石取净率高,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肾结石的一种好方法.

  • 超声雾化佐治急性皮炎湿疹

    作者:林岷格;戴永江

    目的比较超声雾化和湿敷外用对急性皮炎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28例)采用超声雾化法,对照组(25例)用湿敷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超声雾化法治疗急性皮炎湿疹效果与湿敷法相当.

  • 外科手术和服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荣海;吴永康;莫汉平

    目的评价外科手术和服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67例甲亢患者资料.115例手术患者,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74例,一侧全切除加对侧次全切除术41例,保留腺体约4~6g.262例经131I个体化治疗,剂量范围为2.18~3.97MBq/g,中位值3.42±1.MMBq/g.结果手术组患者无甲亢危象及死亡病例,7例(6.1%)并发症于术后1个月内恢复;随访1~5年,痊愈109例(94.8%),好转2例,轻度甲状腺功能低下4例,甲亢复发1例.服用131I组患者痊愈219例(86.9%),好转12例,早发甲低16例,无效5例;甲亢复发9例,晚发甲低8例.手术患者的痊愈率显著高于131I治疗的患者(P<0.05),但2组患者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这2种方案的疗效均较理想,且各有优势,可根据患者症状和身体情况选择应用.

  • 脑胶质瘤OUR-XGD伽玛刀和显微外科手术疗效临床探讨

    作者:罗光华;唐启信;陈显钊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OUR-XGD伽玛刀治疗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对比分析.方法对88例脑胶质瘤病例采用伽玛刀治疗和133例显微外科手术肿瘤切除治疗,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探讨.结果伽玛刀治疗88例,其中正常工作21例(23.86%),生活自理20例(22.73%),生活不能自理7例(7.95%),肿瘤复发18例(20.45%),死亡22例(25.0%).显微外科手术治疗133例,其中正常工作19例(14.29%),生活自理21例(15.79%),生活不能自理23例(17.29%),肿瘤复发28例(21.05%),死亡42例(31.58%).结论应用OUR-XGD伽玛刀对脑胶质瘤,可采用分次、分隔治疗,达到提高生存率、减少复发率和死亡率的目的.

  •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

    作者:黎景宜;王朝晖;陈毅斌

    目的研究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的作用.方法24例病人按传统方法行PSE,栓塞的面积根据病情和需要而定.结果全部病人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均升高,门脉高压的各种表现如脾大、食道静脉曲张和腹水等得到改善,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PSE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 卡马西平与氯丙嗪治疗癔症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孙兆庆;祝英禄;孙梦月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治疗癔症的疗效、副反应.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分别用卡马西平、氯丙嗪治疗,疗程8周,用BPRS及TESS量表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治疗后2、4、6、8周末,BPRS量表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ESS量表分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BPRS、TESS比较差异性均显著P<0.05.结论卡马西平治疗癔症疗效好、副反应少.

    关键词: 卡马西平 癔症
  • PPARγ配体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周君;邱平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m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是一种核转录因子,有3种亚型,PPARα、PPARβ和PPARγ.PPARγ是参与糖、脂质代谢重要因子,协调内皮细胞功能和对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血压调节起了重要作用,而且系膜细胞上的PPARγ对与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调节同样重要.本文将论述与肾脏病有关的PPARγ配体的作用,不仅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而且在脂质代谢和对糖尿病及非糖尿病肾病患者降压和降蛋白尿,抗炎的作用及遗传等方面进行论述.

  • IL-2-神经及免疫系统的调节因子

    作者:王建明

    白细胞介素2(IL-2)不仅具有与T细胞相关的多种免疫调节功能,同时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特性的细胞因子.多年的研究已确认IL-2为一种重要的神经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因子.首先,人们发现IL-2不仅在周围系统中表达,发挥其生物活性,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同样存在其作用的结构基础.IL-2/IL-2R蛋白分子可被神经元及胶质细胞表达,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存在如额叶皮层、纹状体、海马、下丘脑、蓝斑、小脑、垂体、胼胝体等.同时,IL-2可穿过血脑屏障,提示该细胞因子能调节周围组织与中枢神经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目前已证实IL-2与神经元的生长、存活、递质及激素的释放、生物电活动的调节相关.IL-2还参与睡眠与觉醒、记忆功能、运动功能及神经内分泌轴的调节.以上结论提示IL-2可来源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并与功能性的IL-2R分子结合,发挥作用,IL-2/IL-2R系统的失调可引起免疫系统及神经系统的病理改变及功能紊乱,因此进一步明确其生物学特点及功能有利于了解IL-2的免疫学治疗策略及其相关的神经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1-2].

  •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二例报告

    作者:姚志明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Kikuchi病).在临床上少见,为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淋巴结肿大多见,但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于误诊、误治.

  • 二例急性脊髓损伤型减压病的救治与探讨

    作者:姚少华;刘大伟

    脊髓损伤型减压病属于重度急性减压病,及时加压治疗是其唯一有效的方法,可以使90%以上的急性减压病获得治愈.延误时机将导致组织严重损害而产生持久的后遗症.我院于2004年8月救治2例急性脊髓损伤型减压病,经及时加压,高压氧及其他辅助治疗,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伟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应用支原体试验盒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1262例泌尿生殖道感染病例中,支原体培养阳性531例,总感染率42.1%,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390例(73.5%),人型支原体(Mh)阳性45例(8.5%),Uu+Mh_均阳性为96例(18.0%),Uu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是:10.1%、10.5%、6.3%、8.3%,Mh对上述药物的耐药率是:0,0,0,24.8%.结论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耐药试验有助于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治疗.

  • 荧光定量PCR定性检测主要性病病原体的临床应用

    作者:罗燕春;李勇;郑惠兰;施万菁

    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是性传播疾病(STD)的主要病原体,在临床上主要引起淋病和非淋菌尿道(宫颈)炎,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也有上升.本文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定性检测病人标本7675份,分别进行NG、Ct、UU的检测.

  • 急性病毒性肝炎血浆丙二醛测定

    作者:陈运芳;林炳亮

    目的了解急性病毒性肝炎脂质过氧化反应是否增强.方法对36例急性病毒性肝炎和27例健康对照检测血浆丙二醛(MDA)浓度.结果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n=11)平均血浆MDA浓度为0.822±0.533nmol/L,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n=25)平均血浆MDA浓度为1.836±0.515nmol/L,对照组平均血浆MDA浓度为0.589±0.227nmol/L.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MDA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意义的增高(P<0.001).结论急性乙型病毒肝炎血浆MDA水平的增高反映了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

  • 吸毒人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改变

    作者:雷秀霞;李萍;李国豪

    目的了解吸毒人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EUT)含量的改变.方法按常规抽血测定46例吸毒者和44例正常对照组人员血常规.结果吸毒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含量为(3.045±1.106)×109/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33±1.065)×109/L,P<0.01;吸毒组中性粒细胞含量占WBC总数百分率低于50%有30例,而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含量占WBC总数百分率低于50%有3例,经卡方检验,x2=33.03,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吸毒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含量的绝对减少和中性粒细胞百分含量的相对减少是吸毒人员易患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 烙铁头蛇毒TM-N49诱导人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作用

    作者:莫雅贞;何韶衡;魏继福;林梓霞;傅意玲

    目的探索烙铁头蛇毒TM-N49对人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SP-Sephadex C-25,肝素凝胶,Superdex75分子筛及HPLC纯化TM-N49.将手术切除的人肺、大肠和扁桃体组织在37℃条件下用Ⅰ型胶原酶和Ⅰ型透明质酸酶消化,经悬浮后的细胞均匀地加入含TM-N49、刺激剂或缓冲液的试管中,进行激发实验并用荧光显色法测量上清液的组胺水平.结果纯化后的TM-N49在SDS-PAGE上呈一条带.TM-N49能诱导人肺、大肠和扁桃体肥大细胞发生剂量依赖性组胺释放.浓度为0.3μg/ml时,TM-N49就能诱导大肠肥大细胞显著性的组胺释放,但对于人肺肥大细胞来说,诱导它释放相同量组胺所需低TM-N49浓度为3μg/ml,而对于扁桃体肥大细胞,TM-N49浓度为30 μg/ml时才能诱导它显著性的组胺释放.TM-N49诱导大肠和肺肥大细胞组胺的释放10min和8min时达高峰,而扁桃体肥大细胞的组胺释放则在16min时达高峰.人大肠、肺和扁桃体肥大细胞经代谢抑制剂和百日咳毒素预先处理后,浓度低于30μg/ml的TM-N49诱导其释放组胺的作用明显减弱,但当其浓度达到30μg/ml时,上述处理对TM-N49诱导人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作用无影响.缺乏外源性钙、镁离子时,TM-N49诱导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能力也明显减弱.结论TM-N49可能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途径激活人肥大细胞或通过细胞毒等途径作用于肥大细胞,从而参与毒蛇咬伤人体后所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

  • 白藜芦醇苷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作者:宋月雁;李笑宏;商丽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苷对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血流动力学、纤溶系统及肺功能的作用.方法建立猪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观察静脉注射白藜芦醇苷前后的血液动力学、肺功能及血中纤溶指标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用白藜芦醇苷后肺动脉压与用药前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心搏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所增加(P<0.05);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与用药前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有所增加(P<0.05),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的含量(PAI)与用药前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有所下降(P<0.05).结论白藜芦醇苷可明显降低缺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增加心输出量,增强纤溶系统活性.

  • 海南省中医院正骨十法

    作者:梁明章

    梁明章、蔡志利、柯西桥为本院骨伤科老中医,早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骨伤科工作三十多年.多次赴北京积水潭医院、河南洛阳正骨研究所、广东省中医院、佛山中医院进修中医骨伤科,他们掌握和熟悉中医各种正骨流派,长期工作中,把握了传统的中医手法复位技巧,把中原及北方地区稳重有力的正骨手法和岭南地区轻柔灵巧的正骨手法,并运用现代医学解剖和生物力学的原则,有机揉合在一起,融会贯通.把海南地区的正骨手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形成的独特的海南中医院正骨十法.并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上对中医闭合复位手法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本套手法对于治疗四肢骨干骨折及脱位的患者有着显著的疗效,大部分的患者免于手术痛苦,被大程度上减少了医疗费用.本套手法简单易学,并和本科的专科制剂金黄膏、冲和膏,合并外敷使用,相辅相成,形成本科的专科特色,在海南地区有着一定的影响.本套正骨手法已成规范化.对临床诊疗起到指导作用.

  • 中医辩证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54例

    作者:姜蓉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是以椎-基底动脉硬化、颈椎退行性变以及血粘度增高等为病理基础,临床主要表现与头位及体位变化有关的眩晕.本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由于小脑及脑干依靠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当椎-基底动脉发生病变时,脑部血流不畅,供血不足,常出现眩晕等症状.笔者近年来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本病54例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医科生学习素质在年级与性别上的差异研究

    作者:马立骥;李国柱;檀韬;姚应水

    目的了解学习素质在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差异性.方法从学习素质主要与态度,焦虑、专心,计划、调控水平、自评、认知加工、环境利用、人际关系等因素有关来调查.结果医科生学习素质在二年级表现出来的问题特别多,如态度、专心、计划、认知加工、环境利用等方面与其他年级相比有显著差异,表现他们兴趣点分散、成绩波动大;在焦虑、专心、环境利用以及人际关系等因子方面男女生存在极其显著差异.结论只有在调查研究的前提下因材施教,发展、完善学习素质,才是真正的强"内功"之举.

  • P1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遵红;刘辉

    目的研究P1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慢性宫颈炎和42例宫颈癌组织中P16的表达.结果P16宫颈癌中的阳性率为45.2%,其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P16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关键词: p16 宫颈癌 免疫组化
海南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