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

海南医学杂志

Hainan Medical Journal 해남의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海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海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3-6350
  • 国内刊号: 46-102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4-1
  • 曾用名: 海南卫生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海南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海南
  • 主编: 云露(兼)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基因511C/T多态性对脑梗死的预警价值

    作者:梁培日;龙登毅;苏娅;张勇

    目的:探讨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基因(LCAT)511C/T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联性及对脑梗死的预警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海南省干部疗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海南汉族脑梗死患者317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体检科进行体检的健康人305例作为对照组,委托生物技术公司检测样本的LCAT基因511C/T多态性位点的分型信息,利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受检者中均未检出511C/T位点的基因型TT,实验组中基因型CC、CT的检出率分别为80.8%(256/317)、19.2%(61/317),对照组分别为77.7%(237/305)、22.3%(68/3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C和T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AT基因511C/T位点多态性与海南汉族脑梗死患者无相关性。

  • CA-125在先兆流产、难免流产、稽留流产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姬超;张书艳;宋芳霞;买苗

    目的:探讨先兆流产、难免流产、稽留流产患者CA-125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妇产科接诊保胎治疗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对照组48例,流产观察组72例。检测两组患者的CA-125表达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流产观察组患者CA-125的表达为(56.33±11.22) k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18±7.88) kU/L,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A-125表达水平伴随着流产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高,CA-125表达水平先兆流产为(49.93±8.99) kU/L,难免流产为(52.46±9.78) kU/L,稽留流产为(62.33±10.24) kU/L,其中,先兆流产与难免流产患者,难免流产与稽留流产患者之间的CA-12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先兆流产与稽留流产患者CA-12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兆流产、难免流产、稽留流产患者CA-125的表达较正常妊娠妇女高,CA-125表达水平随着流产的严重程度逐渐升高,这对患者病情的诊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弓上颅外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李其富;容琼文;陈永敏;邹琴;陈瑞鹏;马琳;王淑荣;廖小平

    目的:探讨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弓上颅外动脉狭窄(SECA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SECAS患者32例,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后行支架置入术,观察其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年支架再狭窄率、卒中复发率和死亡率。结果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支架置入24例、椎动脉开口狭窄支架置入12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支架置入2例,其中6例为同期行颈动脉和椎动脉支架置入术,技术成功率为100%;颈动脉支架患者18例发生颈动脉窦反应,5例磁共振弥散成像发现无症状性腔隙性梗死灶,1例出现穿刺部位损伤,1例出现桥脑腔隙性梗死,所有患者未出现永久性神经损害;无动脉夹层、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脑出血和心肌梗死等并发症。随访1年,1例椎动脉支架狭窄,无临床症状;无卒中复发和死亡患者。结论支架置入术是一种治疗SECAS安全、有效的方法,严格纳入患者和规范操作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

  • 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陈雄;张云志;符夏输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及安全性。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6、8周末,观察组患者的PANSS评分和BP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3.33%(22/30),略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优于仅使用奥氮平治疗,且安全性与单独使用奥氮平治疗无差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及静脉导管分流率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

    作者:王秀玲;贯国京;宋学婷;牛琪;付艳岭;杨连杰;丁洁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和静脉导管分流率对胎儿宫内窘迫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产科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接受治疗的胎儿宫内窘迫孕妇8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正常体检孕妇80例为对照组,所有胎儿均行胎心监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脐动脉(UA)和大脑中动脉(MCA)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S/D值,并计算静脉导管分流率(VCSR)。结果观察组胎心监护的敏感性为63.75%(51/80)、特异性为78.75%(63/80)和阳性率为68.75%(55/80),均低于胎心监护联合检测的92.50%(74/80)、96.25%(77/80)和93.75%(75/80),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胎儿UA的RI [(0.91±0.13) vs (0.76±0.08)]、PI [(2.23±0.27) vs (1.74±0.31)]和S/D值[(6.85±1.52) vs (5.04±1.21)]比较,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胎儿MCA的RI [(0.63±0.09) vs (0.78±0.11)]、PI [(1.13±0.23) vs (1.57±0.28)]以及S/D值[(3.12±0.54) vs (4.35±1.01)]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VCSR为(61.28±5.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21±7.1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和静脉导管分流率检测对胎儿宫内窘迫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紫杉醇联合洛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DcR3及Survivin的影响

    作者:张印星;潘春燕;陈小刚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洛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探讨其对患者血清诱捕受体3(DcR3)及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1日至2015年8月1日我院妇产科行子宫切除手术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直接进行常规的子宫全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前先进行两个疗程(连续四周)的紫杉醇联合洛铂新辅助化疗,再进行子宫全切除手术。术前检测两组患者的病理情况,术后1个月检测两组患者体内血清中DcR3和Survivin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消化道、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DcR3和Survivi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DcR3和Survivin水平分别为(69.75±11.87) pg/mL和(76.26±14.26) n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9.52±14.35) pg/mL和(87.32±15.17)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05%(32/39),高于对照组的71.79%(28/3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Ⅰ级和骨髓抑制Ⅰ级发生率分别为51.28%(20/39)和15.38%(6/39),均高于对照组的30.77%和2.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给予2~3个疗程的紫杉醇联合洛铂新辅助化疗有助于降低患者血清中的DcR3和Survivin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 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IL-6和IL-10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彭川;韩文龙;邱渊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9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病程第10天的临床转归,将其分为好转组59例和恶化组40例。分别在患者病程第1、5、10天,检测其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IL-6、IL-10的水平,同时统计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并分析CPIS评分与IL-6、IL-10的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第5天和第10天时,好转组血清中IL-6水平分别为(43.18±16.79) pg/mL和(26.88±7.65) pg/mL,明显低于恶化组的(49.77±14.26) pg/mL和(39.73±8.12) pg/mL;好转组肺泡灌洗液中IL-6水平分别为(70.43±28.65) pg/mL和(35.17±9.81) pg/mL,明显低于恶化组的(81.52±20.14) pg/mL和(72.17±19.81) 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好转组和恶化组患者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IL-6水平均随着时间推移出现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天和第10天好转组患者血清中IL-10水平分别为(5.21±1.77) pg/mL和(3.63±1.54) pg/mL,明显低于恶化组的(9.76±3.11) pg/mL和(13.16±3.82) pg/mL,好转组肺泡灌洗液中IL-10水平分别为(7.75±1.8) pg/mL和(4.13±1.21) pg/mL,明显低于恶化组的(12.17±3.26) pg/mL和(15.82±4.88) 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患者血清IL-10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恶化组患者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IL-10的水平则持续性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PIS评分与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IL-6、IL-10的水平均呈明显的正相关(95%CI=0.8118~0.9992,P=0.0018;95%CI=0.9539~0.9998,P=0.0002)。结论动态监测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IL-6、IL-l0的水平及变化趋势,能够反映患者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和推广。

  •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血清胱抑素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广树;冯烈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 (Cys-C)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947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434例和合并大血管病变T2DM+MVC组513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各组受检者的Cys-C、SOD等生化指标,分析Cys-C及SOD与T2DM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及T2DM+MVC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Cys-C、血清肌酐(Scr)、血清尿酸(SUA)、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均高于对照组,SOD、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密度脂蛋白(HD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MVC组患者的病程、BMI、SBP、射血分数(EF)、Cys-C、Scr、SUA、HbA1c、eGFR、TG、TC均高于T2DM组,SOD、HDL-C均低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的大血管病变与病程、SUA、Cys-C呈正相关(r=-2.954、1.241、4.225,P<0.05),与SOD、eGFR呈负相关(r=-3.145、-2.524,P<0.05),Cys-C与SOD呈负相关(r=-2.424,P<0.05);联合检测Cys-C与SOD对T2DM+MVC诊断的价值:即Cys-C>1.35 mg/L且SOD<126 U/mL时,其敏感性为85.6%,特异性为89.2%。结论血清Cys-C及SOD水平与T2DM大血管病变的进程紧密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于该病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同时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

  • 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联合检测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莲;符明昌;羊文芳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和抗核抗体谱(ANA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94例AID患者和103例非AID患者(对照组),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的诊断标准将194例AID患者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组、干燥综合征(SS)组、硬皮病(PSS)组、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组和过敏性紫癜(AP)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印迹法(IBT)检测所有患者的ANA和ANAs,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患者检出ANA、Ul-SnRNP、抗dsDNA、抗SSA、抗SSB、抗核小体和抗组蛋白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AID患者中ANA检测均呈阳性,其中SLE组阳性率高,达93.5%,其次分别为MCTD组(85.0%)、SS组(79.2%)、PSS组(69.2%)、RA组(35.8%)、AP组(2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主要表达抗组蛋白(47.7%),明显高于对照组(1.0%)。SLE组主要表达抗SmDl (37.9%)、抗dsDNA (66.1%)、抗SSA (41.9%)、抗核小体(77.4%)和抗组蛋白(37.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S组主要表达抗SSA (58.3%)和抗SSB (5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CTD组主要表达Ul-SnRNP (35.0%)、抗SSA (60.0%)和抗SSB (3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SS组和AP组主要表达抗Scl-70(46.1%和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0例ANA阳性患者检出97例ANAs阳性,符合率74.6%;64例ANA阴性患者检出58例ANAs阴性,符合率为90.6%;AID患者ANA核型分布以核颗粒型和核均质型为主,其他核型较少见;核颗粒型多为抗SSA (48.5%)、抗SSB (23.7%)和抗组蛋白(26.8%),核均质型多为抗dsDNA (28.9%)、抗核小体(29.9%)和抗组蛋白(25.7%)。结论 ANA可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但缺乏特异性,联合抗核抗体谱检测对AID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纯磨玻璃密度浸润性肺腺癌的CT征象分析

    作者:左玉强;邢维明;孟庆春;左晓玲;田云霞;乔晓慧

    目的:探讨纯磨玻璃密度(pGGO)浸润性肺腺癌的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石家庄市第一医院2013年12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66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GGO浸润性肺腺癌的CT征象,包括病灶形态、边缘、内部及邻近结构改变等。结果66个病灶中形态不规则45例,瘤-肺界面清晰62例,毛刺征34例,分叶征13例,空泡征47例,空气支气管征43例,血管集束征31例,胸膜凹陷征27例。结论 CT检查发现pGGO时,若病灶瘤-肺界面清晰、形态不规则、可见毛刺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时要高度怀疑浸润性肺腺癌的可能。

  • 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I型重症肌无力疗效比较

    作者:陈国平;范平明;夏立平;郑武平;陈峙霖;李京泰;吕鹏飞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Ⅰ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3月至2015年8月期间行胸腺切除手术的82例Ⅰ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胸腔镜组38例,开胸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免疫指标、应激反应、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胸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总住院时间、带管时间分别为(90.2±22.7) min、(50.4±28.1) mL、(3.0±0.5) cm、(2.1±1.1) d、(7.0±2.6) d,低于开胸组的(100.6±22.3) min、(150.6±50.1) mL、(13.0±5.1) cm、(7.2±2.8) d、(9.3±2.8)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胸腔镜组的CD4、CD8值分别为(39.74±6.48)、(31.76±3.42),高于开胸组的(35.62±5.61)、(30.94±5.42);术后24 h胸腔镜组的CD3值为(50.08±3.33),高于开胸组的(45.55±3.84);术后48 h胸腔镜组的CD8、HLA-DR分别为(30.6±8.49)、(69.10±8.44),高于开胸组的(28.11±4.65)、(61.03±6.50);术后24 h、48 h胸腔镜组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分别为(360.71±25.08)、(284.66±25.08),低于开胸组的(406.88±32.75)、(360.67±3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3%(10/38),低于开胸组的63.6%(2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Ⅰ型重症肌无力疗效优于开胸组,其具有免疫功能抑制轻、应激反应小的特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是治疗Ⅰ型重症肌无力的较好选择。

  •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影响

    作者:卫琰;朱刚;奚栋华;周晓鸣;李立志

    目的:研究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缺血再灌注组(PHC-IR组),每组各10只。经腹腔全麻后对PHC-IR组实行高碳酸通气模式(吸入10%CO2+90%空气混合气体)3 h,使该实验组大鼠血气PaCO2达到并维持于60~80 mmHg。其余两组,吸空气3 h。IR组和PHC-IR组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分离股动脉后阻断双侧股动脉血流4 h后(再灌前),松夹,恢复血流后观察4 h (再灌后),SH组仅手术分离双侧股动脉,记录各组大鼠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后3h、再灌注前、再灌注后的血气分析。后处死大鼠,取左肺下叶组织,行肺湿干值(W/D)测定,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8的水平。结果再灌注后PHC-IR组PaO2值为(70.7±6.8) mmHg,较IR组的(60.7±4.9) mmHg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IR组大鼠肺组织W/D值为(4.86±0.53),明显低于IR组的(5.64±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组大鼠肺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间质水肿,并有炎性细胞浸润;SH组和PHC-IR组大鼠的肺泡结构较完整,肺间质肺泡腔渗出水肿较IR组减轻。PHC-IR组大鼠肺组织中TNF-α为(0.44±0.06)μg/L,IL-8为(28.3±2.6)μg/L,均明显低于IR组的(0.83±0.18)μg/L和(33.4±3.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可以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 老年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患者降钙素原的测定及其意义

    作者:王传海;李承红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科住院并被确诊为老年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患者(肺炎组)80例和同期入院的老年非肺炎患者(对照组)80例为研究对象,肺炎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PCT、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肺炎组血清PCT阳性率(80.0%)明显高于外周血WBC计数(50.0%)、ESR (45.0%)及痰培养(2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肺炎组和对照组血清PCT水平分别为(3.12±1.05) ng/mL和(0.45±0.13) ng/mL,两者比较,治疗前肺炎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外周血WBC计数及ES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肺炎组血清PCT水平分别为(3.12±1.05) ng/mL、(0.48±0.16) ng/mL,两者比较,肺炎组经治疗后血清PCT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外周血WBC计数及ES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较外周血WBC计数、ESR水平更敏感地反映老年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患者炎症变化情况,值得临床重视。

  • 内服替硝唑外用荆芥水煎液治疗阴道滴虫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4和白介素-10的影响

    作者:师亚娥;白桂芹;张美荣;姜海燕

    目的:观察替硝唑口服联合荆芥水煎液外用治疗阴道滴虫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白介素(IL)-2、IL-4和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平行设计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铜川市人民医院南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符合阴道滴虫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替硝唑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荆芥水煎液阴道外用,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的所需时间;显微镜检查阴道分泌物悬液;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2、IL-4和IL-10水平;随访3个月以观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55/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4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4和IL-10浓度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IL-2、IL-10浓度差值明显多于对照组[(6.5±2.7) pg/mL vs (3.6±1.7) pg/mL,(6.8±2.6) pg/mL vs (2.6±0.9)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IL-4浓度差值稍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对照组复发率为18.3%(4/6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7%(11/6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硝唑口服联合荆芥水煎液外用能够治疗阴道滴虫病,症状改善与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单一使用抗滴虫药物,其可能通过抗滴虫治疗与局部调节炎症反应从而提高疗效。

  • 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肝癌分期与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邓杰;阿不来提;朱兵;程林;买海木;黄志高

    目的:检测肝癌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探讨其在肝癌不同分期及预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且资料完整的50例肝癌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组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进行检测,比较肝癌患者不同分期及治疗前后的D-二聚体水平变化。结果本组50例肝癌患者各临床期血浆D-二聚体检测含量为Ⅰ期(0.43±0.10) mg/L,Ⅱ期(0.60±0.14) mg/L,Ⅲ期(1.65±0.32) m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癌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均上升且随肿瘤分期逐步进展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癌患者治疗后缓解组40例,未缓解组10例,治疗前D-二聚体含量为(0.84±0.12) mg/L,治疗后缓解组D-二聚体含量为(0.50±0.21) mg/L,治疗后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预后的参考指标。

  • 卵巢甲状腺肿超声表现

    作者:陈美西;洪燕;刘安;杨炳昂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SO)的超声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0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SO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22例SO中,单侧发病20例,双侧发病2例,声像图表现均为边缘清晰,呈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2例为实性稍高回声,11例为囊实性,9例为多房囊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9例囊实性卵巢甲状腺肿的实性部分及3例多房囊性卵巢甲状腺肿内的分隔均可见低速中阻或低阻血流信号。10例实性肿瘤及多房囊性肿瘤未见明显血流。结论 SO超声表现多样,肿块小于3 cm以下临床和声像图均无明显的特异性,明确诊断需要病理。肿块大于5 cm时,则可有相应的临床及一定特征超声表现,如肿瘤呈多房囊性或囊实性,边界清晰,囊内见结节状中等或中高回声同时伴血流信号,应考虑SO的可能。

  • 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魏洁;吕星旺;王军;姚春飞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放射治疗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37例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随访资料进行预后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37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5.9%(17/37)、27.0%(7/37)、13.5%(5/37)。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首次治疗后复发间隔时间、放疗剂量、是否同步放化疗、GTV体积以及PS评分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首次治疗后复发间隔时间、放疗剂量、是否同步放化疗、GTV体积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预后差,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初次治疗后密切的随访复查,较早的发现局部复发,通过积极的治疗可能会改善患者预后。

  • 2013-2015年海口地区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状况

    作者:李红;林香桃

    目的:调查海口地区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分布情况,为今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0840例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运用Cervista酶切信号放大检测实验行高危型HPV检测及分型组(依据病毒DNA序列相近性分为A5/A6、A7、A9组)。依据年龄分为青年组(20~29岁),中青年组(30~39岁),中年组(40~49岁),中老年组(50~59岁)和老年组(≥60岁)。统计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各年龄的关系及各型组分布情况。结果10840例标本中共检出高危型HPV阳性者2010例,感染总阳性率为18.54%,以老年组患者感染率高(27.61%),其次为中老年组(22.00%),以中青年组感染率低(16.8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9组(包括单重及双重)感染率高(9.65%),A7组(包括单重及双重)感染率低(4.6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海口地区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率具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以A9组感染率高,对今后HPV疫苗研究及早期筛查治疗提供依据。

  • 四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实验室诊断分析

    作者:衡春;曹维克;李元媛;刘小宁;李赞

    目的:探讨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标记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相关抗原表达;48 h培养法R显带检测染色体核型;RT-PCR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P210型与BCR/ABL融合基因P190型;骨髓活检与骨髓形态学分析骨髓异常情况。结果4例AMKL均表现CD41与CD42的高表达,其中两例伴CD13和CD33的高表达;1例核型异常47,XY,+1[6]/46,XY[14];BCR/ABL融合基因P210型与P190型均阴性;骨髓活检与骨髓形态学分析4例均见骨髓原始、幼稚巨核细胞增生。结论依靠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白血病免疫分型检测及细胞遗传学可以确定AMKL的诊断。

  • 新疆某三甲医院死亡病例时间序列模型建立与应用

    作者:周美萍;张甲详;陈保林;国新

    目的:探讨某三甲医院死亡病例的时间分布情况,从大体上了解该院死亡病例周期性变化趋势,为后期工作开展及应对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三甲医院的所有死亡患者的数据,包括患者的死亡时间,使用SPSS 21.0对死亡时间的分布进行分析,并加以预测,以2015年实际观察值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2011-2014年的数据变化中存在明显的季节因子,周期性变化明显,其中加法模型R2高,因此选择加法模型进行拟合,模型拟合效果判定指标,RMSE值=8.776;MAPE值=8.368;MAE值=6.552;标化后的BIC值=4.586。本次研究结果中预测误差值在20%以内,且实测值均落在95%CI的范围内,经配对t检验发现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8,P=0.663),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相关系数r=0.780(P=0.003)。结论新疆某三甲医院的死亡病例的时间分布符合指数平滑相加模型,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周期,可能与选择性就医有关。本结果显示该院在1、5、9月份的死亡数上升,应在工作中做好应对,做好死者家属的安抚及处理工作。

  • TIMP2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纪志华;贾丙申;于鹏;周立义;付昆;李洪潮;李君;周建强;李明;云大科;胡帅

    目的: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的表达情况,探讨TIMP2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12只家兔,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模型组给予静脉注射10μg· mL-1· kg-1内毒素和肌肉注射40 mg/kg甲基强的松龙,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10周后进行X线、CT等检查,比较两组家兔的股骨头标本空骨陷窝率、髓腔脂肪面积及TIMP2表达。结果模型组家兔的空骨陷窝率为(20.26±9.83)%,髓腔脂肪面积为(236.30±34.78)μm2,X光可见股骨头内骨小梁稀疏,断裂,密度不均匀等坏死表现,TIMP2的阳性表达率为10.5%,而对照组则分别为(3.12±1.05)%、(178.80±21.82)μm2和30.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织中的TIMP2的低表达与股骨头坏死发生有密切关系。

  • 无创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作者:李寅环;刘小燕;冼翠尧;刘知陶;佘惟槟

    目的:了解无创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探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以2014年1~12月干预前123例无创通气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干预后112例无创通气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干预组,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感染率,每通气日感染率,住院时间和无创通气时间,并对其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率[14.63%(18/123) vs 6.25%(7/123)],每通气日感染率(17‰vs 7‰),住院时间[(12.32±2.61) d vs (10.17±1.79) d]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呼吸道的医院感染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0株,35.7%)和鲍曼不动杆菌(7株,25.0%)。结论对无创通气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系统的预防干预措施,可以降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

  • 2D-STI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的评估价值

    作者:莫泽来;符少清;吴汤娜;刘秉彦;廖卫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估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我科接受治疗的120例DHF患者作为DHF组,以12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组。利用常规超声对两组人群进行评估,同时应用2D-STI软件自动将各室壁等分为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同法分析心尖四腔心切面、心尖两腔心切面,共得到18个心肌节,分析两组受检者纵向和径向各18心肌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正常组与DHF组患者在舒张末期左心室大内径分别为(4.75±0.48) d/cm和(5.16±0.64) d/cm,收缩末期左心房大内径分别为(3.61±0.53) d/cm和(3.99±0.81) d/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室舒张早期,正常组与DHF组患者二尖瓣口血流峰速(E)分别为(76.44±14.11) v· cm-1· s-1和(64.27±14.72) v· cm-1· s-1,E/A比值为(1.18±0.26)和(0.84±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DHF组患者左室18节段的径向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有明显降低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STI可以准确定量评估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对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 卡贝缩宫素对妊娠疤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及子宫肌层厚度的影响

    作者:彭艳;李晓红;张靖域;丁桂凤

    目的:探讨卡贝缩宫素对妊娠疤痕子宫行剖宫产手术的出血量及子宫肌层厚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妇产科接受剖宫产分娩的282例孕妇纳入研究,将孕妇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1例。观察组孕妇于宫体处接受一次性注射卡贝缩宫素,对照组孕妇接受一次性注射缩宫素,比较两组孕妇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宫缩效果、术后出血量、子宫肌层厚度、术后生命指征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为(94.4±11.4) min,与对照组的(121.2±8.3) min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宫缩效果优占86.5%(122/14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2%(105/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出血量为(218±47.3) 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19.2±77.9)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肌层厚度包括子宫前壁、后壁及宫底均明显厚于对照组[(8.42±1.24) mm vs (6.48±1.52) mm、(8.12±1.48) mm vs (6.94±1.31) mm、(8.61±1.35) mm vs (7.03±1.1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产妇6.4%(9/141),与对照组的9.2%(13/141)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使用卡贝缩宫素能够明显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产妇远期生活质量、提高有效子宫前后壁和盆底肌层厚度,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影响

    作者:贾宝;韩怀志

    目的:观察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降纤酶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1周、2周的血清hs-CRP、D-D、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3天、1周、2周的血清hs-CRP、D-D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 d [(8.21±2.76) mg/L]、1周[(6.54±1.84) mg/L]、2周[(3.25±0.95) mg/L]的血清hs-CRP低于对照组3 d [(9.37±2.85) mg/L]、1周[(7.78±2.10) mg/L]、2周[(4.36±1.12) mg/L];观察组治疗后3 d [(351.31±85.52)μg/L]、1周[(291.54±55.43)μg/L]、2周[(243.56±50.78)μg/L]的血清D-D低于对照组3 d [(388.47±91.34)μg/L]、1周[(320.82±70.37)μg/L]、2周[(282.63±68.46)μg/L];观察组治疗后1周[(8.41±2.13)分]、2周[(4.94±1.22)分]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9.46±2.30)分、(5.37±1.73)分];观察组治疗后1周[(68.74±13.56)分]、2周[(78.54±15.27)分]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60.43±13.42)分、(72.17±14.64)分]。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89.8%(44/49)]高于对照组[73.5%(3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9,P=0.037)。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降纤酶治疗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及D-D水平,改善机体的炎性及高凝状态、促进患者神经缺损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

  • 丙肝病毒感染对C反应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袁丽;刘芳;邬开朗;李一荣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在体内外对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HCV感染患者标本106例和健康体检者标本110例,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其血清CRP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CV感染的Huh7.5.1细胞及其对照细胞中CRP mRNA的表达。结果 HCV感染患者血清CRP水平为(8.62±5.56) mg/L,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的(1.35±0.71) mg/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HCV感染的Huh7.5.1细胞中CRP mRN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细胞高,其CRP/β-actin灰度比值分别为0.31和1.5。结论 HCV感染能够上调肝细胞CRP的表达。

  • 褪黑激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慕生枝;康蓓;孙要文;王国栋;徐子寒

    目的:探讨褪黑激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标本,原代培养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s)。将HSFBs细胞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空白对照组、低浓度褪黑激素组、中浓度褪黑激素组、高浓度褪黑激素组、NVP-BEZ235处理组、NVP-BEZ235+褪黑激素组、褪黑激素+siRNA-PTEN组、褪黑激素+siRNA-scramble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CyclinD1和Caspase-3的表达以及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p-Akt和p-mTOR的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从低到高浓度褪黑激素均能够减少HSFBs细胞同一时间点OD值,上调PTEN和Caspase-3表达量,同时抑制CyclinD1、p-Akt和p-mTOR表达水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高浓度褪黑激素组比较,NVP-BEZ235+褪黑激素组中细胞增殖显著被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沉默PTEN后拮抗褪黑激素对HSFBs细胞增殖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抑制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褪黑激素通过上调PTEN表达,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活化从而抑制HSFBs细胞增殖。

  •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价值

    作者:何宏梅;陈锋文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综合科就诊的肝硬化患者106例,按患者是否合并肝肾综合征将其分为合并组32例和未合并组74例。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受检者的血清PCT水平、总胆汁酸(TBA)、胱抑素C (CysC)、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计数(WBC),计算三组受检者的24 h内生肌酐清除率,分析各生化指标与血清PCT的相关性。结果合并组、未合并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的PCT [(4.02±1.20)μg/L vs (0.33±0.02)μg/L vs (0.13±0.03)μg/L]、WBC [(6.03±1.03)×109/L vs (3.94±1.82)×109/L vs (5.51±1.29)×109/L]、CRP [(6.24±1.92) g/L vs (5.73±1.24) g/L vs (1.60±0.39) g/L]、Cys-C [(2.34±0.32) mg/L vs (0.79±0.11) mg/Lvs (0.67±0.20) mg/L]、TBA水平[(33.29±3.94)μmol/L vs (23.39±3.04)μmol/L vs (20.39±2.02)μmol/L]比较,合并组上述指标均高于未合并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的24 h-Ccr水平为(62.48±6.02) mL/min,明显低于未合并组的(83.12±8.22) mL/min和对照组的(90.38±8.34) mL/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与24 h-Ccr呈负相关(r未合并组=-0.278,r合并组=-0.600),与患者的CRP呈正相关(r未合并组=0.244,r合并组=0.605),与患者的Cys-C水平呈正相关(r未合并组=0.247,r合并组=0.530)。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血清PCT升高,则其患有合并肝肾综合征的概率较高,血清PCT在诊断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SOX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赵宗霞;陈庆;王治荣;相萌;李芬霞;梁婉琪;加秋萍;张美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相关基因SOX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住院手术治疗的58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作为宫颈癌组,同时选取同一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标本组织中SOX2表达的差异。结果宫颈癌组标本的SOX2蛋白阳性率为62.07%(36/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标本的SOX2 mRNA表达水平为(14.28±3.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2±0.6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高分化宫颈癌组标本的SOX2蛋白阳性率为34.29%(12/35),明显低于中、低分化宫颈癌组的82.61%(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X2蛋白在不同年龄(年龄≥60岁与<60岁)、不同病理类型(鳞癌、腺癌)、不同临床分期中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X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并且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 血清NT-proBNP、hs-TnT及hs-CR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符明昌;周莲;羊文芳;苏显都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肌钙蛋白T (hs-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并分析联合检测对AMI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112例AMI患者和80例体检者(对照组),分别检测AMI患者3 h、12 h、1 d、3 d、7 d血清NT-proBNP、hs-TnT及hs-CRP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绘制受试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NT-proBNP、hs-TnT及hs-CRP在AMI中的诊断价值,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AMI组血清NT-proBNP、hs-TnT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Hs-TnT及Hs-CRP在AMI患者中出现峰值时间分别为1 d、12 h、3 d。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NT-proBNP、hs-TnT及hs-CRP是发生AMI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1.012(0.874~1.136)、1.350(1.026~1.724)、1.168(1.014~1.337)。ROC曲线显示,NT-proBNP、hs-TnT、hs-CRP和三项联合检测的AUC及95%CI分别为:0.860(0.784~0.975)、0.834(0.762~0.905)、0.748(0.668~0.817)、0.885(0.794~0.97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NT-proBNP与hs-TnT呈明显正相关(r=0.679,P<0.05),NT-proBNP与hs-CRP呈明显正相关(r=0.602,P<0.05),hs-TnT与hs-CRP呈明显正相关(r=0.568,P<0.05)。结论 NT-proBNP、hs-TnT及hs-CRP是AMI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检测可提高AMI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早期治疗并改善预后。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中“烟囱”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11例

    作者:岳劼;肖占祥;戚悠飞;陈浩;刘飒华;吕云福

    目的:评价术中“烟囱”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技术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采用“烟囱”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结合腔内隔绝术(TEVAR)治疗的11例患者资料。结果11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及左锁骨下动脉球囊扩张支架均植入成功。术后随访12个月,治疗效果满意,无一例严重并发症,无一例死亡。结论裸支架“烟囱”技术可以为主动脉夹层伴左锁骨下动脉破口患者提供腔内隔绝术治疗机会,完全封堵漏口,重建血流。短期随访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70例

    作者:蔡穗东;符瑜亮;陆武泽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不同类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外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40例不同类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7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A型骨折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88.46%,对照组为93.33%,观察组B型骨折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0.91%(30/33),对照组为90.63%(29/3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型骨折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27.27%(3/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A型和B型骨折患者治疗后的桡骨短缩、尺偏角、掌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型骨折患者的桡骨短缩值为(2.415±0.589) m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1.866±0.776) mm,尺偏角、掌倾角分别为(12.331±1.553)°、(2.123±7.445)°,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8.423±0.817)°、(6.158±4.7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A、B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相当,但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则明显不及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30例

    作者:葛孝忠;章焱周;吕剑剑;陈业庭;叶文辉;朱青松;陆小河;庞勃;陈广靖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全胸腔镜(c-VATS)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总结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62例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全胸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术中及术后无一例死亡。两组患者在平均术中出血量[(208.43±59.65) mL vs (271.62±87.30) mL]、术后第1天胸管引流量[(294.77±31.46) mL vs (351.39±29.71) mL]、术后胸管留置时间[(3.27±1.46) d vs (6.44±1.59) d]、术后住院时间[(7.53±2.35) d vs (12.41±2.46) d]、术后疼痛评分[(3.4±1.1)分vs (7.2±0.9)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2/30) vs 28.5%(9/32)]等方面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手术时间[(159.62±43.10) min vs (147.54±50.76)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方法,在基层医院开展此项技术切实可行。

  • 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切除术治疗乳腺微小病灶64例

    作者:张月玲;杜立新;陈建成;李贤华;吴敏;朱策军

    目的:探讨乳腺微小病灶应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微小病灶患者64例,应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切除术治疗,观察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结果64例患者71个病灶均获得准确定位且成功切除,术后病理诊断65个(91.55%)为良性病灶,6个(8.33%)为恶性病灶,其中32个乳腺腺病合并纤维腺瘤形成,14个纤维腺瘤,13个乳腺腺病,3个导管内乳头状瘤,2个乳腺慢性炎症,1例积乳囊肿,4个浸润性乳腺癌、1个导管内癌以及1个髓样癌。结论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切除术对触诊阴性乳腺微小病灶具有定位准确可靠的优点,对于术中准确探查并完整切除病灶、减少乳腺损伤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悬吊式免气腹式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体会

    作者:汪大海;戴永泽

    目的:结悬吊式免气腹式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普通外科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应用悬吊式方法在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手术顺利,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无肠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悬吊式免气腹方法在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可行且安全,尤其是对于不能耐受气腹的手术患者。

  • 年轻恒牙畸形中央尖防御性治疗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韩一溦;刘焕燕;任吉芳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治疗方法对年轻恒牙畸形中央尖患牙早期临床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12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小学生体检中发现的未达咬合面畸形中央尖患者25例,分层随机抽样84颗患牙,分别采用单纯树脂覆盖法(A组,28颗)、窝沟封闭剂充填法(B组,28颗)以及改良多次调磨法(C组,28颗)治疗,并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复查,记录不同治疗方法患者术中患牙敏感程度、术前术后X线片牙根发育情况和术后充填材料脱落情况。结果 A组、B组、C组治疗方法有效率分别为92.31%、96.00%、84.00%,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牙敏感率为3.57%,低于B组的57.14%和C组的32.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和C组敏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树脂覆盖法和窝沟封闭剂充填法能有效防止年轻恒牙畸形中央尖折断或牙髓病变,单纯树脂覆盖法较少引起畸形中央尖患牙敏感发生。

  •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封包联合卡泊三醇乳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观察

    作者:杨洁

    目的:观察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封包联合卡泊三醇乳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随机数表法将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海南省皮肤病医院确诊的62例寻常性银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隔日1次,并外用卡泊三醇乳膏涂擦,每日两次。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还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局部封包皮损处,每日1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2周。分别于用药前、治疗第4周、8周和第12周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35.48%(11/31),略高于对照组的29.03%(9/3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7.10%(27/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9%(1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时,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6.77%(30/31),仍高于对照组的74.19%(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2/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81%(8/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卡泊三醇乳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确切,联合用药后不仅疗效明显提高,且能减少单用卡泊三醇引起的不良反应。

  • 塞内加尔共和国达喀尔地区眼科门诊患者眼病构成分析

    作者:林毅龙

    目的:了解塞内加尔共和国达喀尔地区眼科门诊患者中各种眼病构成情况,以提高眼科援外医疗工作水平。方法对塞内加尔共和国达喀尔地区比基钠国家医院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共11326例眼科门诊患者按照疾病分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326例眼科门诊患者中男性5520例(48.7%);女性5806例(51.3%)。其中眼睑疾病579例(5.1%),结膜疾病1947例(17.2%),角膜疾病726例(6.4%),青光眼581例(5.1%),白内障1052例(9.3%),视网膜疾病263例(2.3%),屈光不正1433例(12.7%),健康检查216例(1.9%),其他疾病包括葡萄膜炎、眼眶疾病、泪器疾病、眼外伤等共计875例(7.7%),复诊病例3654例(32.3%)。结论在眼科门诊患者中,结膜炎和屈光不正是常见和占主要构成的疾病,其次是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疾病较少;角膜疾病中感染性角膜炎较少见,可能与气候干燥、细菌生存较少有关。

  • 耳压疗法联合坤泰胶囊治疗子宫肌瘤合并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迟娇;张艳丽

    目的:观察耳压疗法联合坤泰胶囊治疗子宫肌瘤合并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超声参数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在海南省中医院妇产科就诊的90例患有子宫肌瘤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耳压疗法联合坤泰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绝经相关激素治疗(MIT),分别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超声参数以及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的绝经综合征评定总分、躯体维度、心理维度和社会维度评分分别为(78.1±18.32)分、(46.6±10.26)分、(25.8±7.68)分、(6.7±0.54)分,治疗后为(54.7±13.26)分、(30.1±9.82)分、(17.1±4.36)分、(6.0±0.31)分,观察组治疗前分别为(77.2±18.87)分、(45.5±11.45)分、(25.6±7.64)分、(6.8±0.67)分,治疗后为(52.1±12.67)分、(31.2±8.47)分、(16.8±3.91)分、(6.0±0.27)分,组间比较,治疗前或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绝经综合征评定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的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分别为(53.28±18.68) pmol/L、(62.37±11.18) IU/L、(36.05±6.16) IU/L,治疗后分别为(148.52±29.38) pmol/L、(46.52±10.76) IU/L、(26.38±4.38) IU/L,观察组治疗前分别为(54.07±17.59) pmol/L、(64.07±12.73) IU/L、(34.29±5.04) IU/L,治疗后分别为(150.47±30.34) pmol/L、(44.47±9.34) IU/L、(27.17±5.73) IU/L,组间比较,治疗前或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E2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FSH、LH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子宫肌瘤体积治疗前[(25.07±8.01) cm3 vs (24.28±8.18) cm3]以及治疗后[(35.47±8.34) cm3 vs (24.52±7.76) cm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子宫肌瘤体积显著增大(P<0.05),而观察组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的RI [(0.77±0.05) vs (0.78±0.04)]及PSV [(56.1±12.7) cm/s vs (59.3±10.8)]以及治疗后的RI [(0.64±0.05) vs (0.75±0.06)]、PSV [(71.9±13.5) cm/s vs (57.1±1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RI降低,PSV显著升高(P<0.05),而观察组治疗前、后的RI及PS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压疗法联合坤泰胶囊治疗子宫肌瘤合并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与激素补充治疗同样的疗效,却无激素相关的不良反应,同时无子宫肌瘤增大的风险,较激素治疗相对安全。

  • 红蓝光与罗红霉素联合百癣夏塔热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TNF-α的影响

    作者:王江涛;邱雪莲;陈碧珠;熊健;欧阳谨;袁敏贤

    目的:评价红蓝光与罗红霉素联合百癣夏塔热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寻常痤疮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用分配卡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另选择3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对照组使用红蓝光治疗仪治疗,同时口服罗红霉素片;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百癣夏塔热片,两组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分别为(53.15±10.8) pg/mL及(51.82±12.1) pg/mL,均明显高于健康组的(28.76±6.1) pg/m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4.0%(4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3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水平分别下降至(31.23±9.3) pg/mL及(48.75±8.7) pg/mL,分别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TNF-α水平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蓝光与罗红霉素联合百癣夏塔热治疗寻常痤疮效果显著,百癣夏塔热可能通过调节TNF-α水平有效治疗寻常痤疮。

  • 止血海绵非加压包扎法对尿道下裂术后切口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春景;刘国庆;王剑锋;张世林;朵永福;李杰荣

    目的:比较止血海绵和凡士林纱布用于尿道下裂手术切口包扎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实施尿下裂手术的21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常规使用凡士林纱布加压包扎者共116例(凡士林组),术后采用止血海绵非加压包扎者共95例(止血海绵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凡士林组和止血海绵组患者术后出血率[14.7%(17/116) vs 5.3%(5/95)]、感染发生率[12.1%(14/116) vs 4.2%(4/95)]、尿瘘发生率[20.7%(24/116) vs 10.5%(10/95)]、术后一周切口未愈率[15.5%(18/116) vs 6.3%(6/95)]比较,凡士林组均高于止血海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两周切口未愈率比较[2.6%(3/116) vs 2.1%(2/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下裂术后切口采用止血海绵非加压包扎方式的预后明显优于常规凡士林纱布加压包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三种修复术治疗楔状缺损临床脱落率疗效观察

    作者:巩蕾;高毅

    目的:比较玻璃离子、流体树脂及两种材料结合的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后一年内的脱落率。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楔状缺损患者58例,患牙60颗,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玻璃离子组、流体树脂组和夹层流体组,每组20颗牙,分别用玻璃离子、流体树脂及两种材料结合的夹层技术进行充填,观察充填治疗一年内的脱落率。结果玻璃离子组、流体树脂组和夹层流体组修复1年内充填体的脱落率分别为11.1%、40.0%和10.5%,玻璃离子、夹层流体两组充填体的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均比流体树脂组脱落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离子组、夹层流体组修复一年内充填体的脱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比流体树脂组修复一年内充填体的脱落率低。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唐韬;胡国良

    目的:比较单侧开颅大脑镰切开术与双侧骨窗幵颜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1~12月收治的72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32例采用单侧开颅大脑镰切开术(单侧开颅组),40例采用常规双侧骨窗开颅术(双侧开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输血量,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按GOS分级评价预后,术后6个月检查语言和精神障碍发生情况。结果单侧开颅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术中平均输血量分别为(109.3±22.8) min、(19.4±2.8) d和(342.6±22.8) mL,均明显少于双侧开颅组的(203.5±37.4) min、(25.7±4.2) d和(605.4±69.7)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单侧开颅组恢复良好率为53.13%(17/32),明显高于双侧开颅组的35.00%(14/4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单侧开颅组语言和精神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1.88%(7/32)、12.50%(4/32),明显低于双侧开颅组的45.00%(18/40)、32.50%(1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开颅大脑镰切开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减少手术的二次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对提高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

  • 健康教育和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妇产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符宇;甘芳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妇产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160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健康教育组、优质护理服务组和健康教育+优质护理服务组,每组4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按照妇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进行,健康教育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相关的健康教育,优质护理服务组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健康教育+优质护理服务组给予健康教育+优质护理服务。出院前给每位患者发放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将4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规护理组、健康教育组、优质护理服务组和健康教育+优质护理服务组患者分别出现10例(25%)、2例(5%)、1例(2.5%)和0例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50.0%(20/40)、80.0%(32/40)、80.0%(32/40)和97.5%(39/40)。在并发症方面,健康教育组、优质护理服务组分别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康教育+优质护理服务组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健康教育组、优质护理服务组、健康教育+优质护理服务组分别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基层医院妇产科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降低住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美皮康联合负压吸引在Ⅲ~Ⅳ期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韩妹;莫晓燕;黄少英

    目的:观察美皮康联合负压吸引在Ⅲ~Ⅳ期压疮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外二科收治的Ⅲ~Ⅳ期压疮患者51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改良组27例和VSD组24例,改良组患者采用美皮康联合负压吸引治疗,VSD组患者采用VS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1 d后,改良组患者的愈合率、有效率及好转率分别为29.6%(8/27)、55.6%(15/27)和14.8%(4/27),VSD组分别为29.2%(7/24)、54.2%(13/24)和16.7%(4/24),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皮康联合简易负压治疗Ⅲ~Ⅳ期压疮同样取得VSD治疗的效果,且其方法简单,价格低廉,还可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护士工作量。

  • 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对提升老年护理质量的作用

    作者:苏娅;吴恳;黄志萍;陈秀红

    目的:探讨评判性思维与老年护理工作质量的关联性,为护理管理人员的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评价在我院工作3年以上护理人员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依据CTDI-CV总分将之分为A、B、C三组,分别代表评判性思维能力强、中、弱。对三组护理人员过去3年内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并利用统计学软件对组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根据CTDI-CV评价分数纳入A组人员仅占17.9%(25/140),过去三年发生疏漏1件,人均0.04件,B组人员占49.3%(69/140),过去三年发生疏漏共18件,人均疏漏0.26件,C组工作人员占32.9%(46/140),过去三年共发生疏漏70件,人均疏漏1.52件。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人员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与工作质量及效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建议在职业教育阶段及工作过程中分层次配备工作梯队,以“传-帮-带”的方法加强其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 神经内镜联合ommaya囊置入治疗重症脑室铸型的护理

    作者:符慧芬;于正涛;李萍;夏鹰

    继发性脑室出血尤其是脑室铸型出血致死及致残率较高,其死亡率高达60%~91%[1]。对于危重症脑室铸型患者,短时间死亡率极高。该病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为行脑室外引流术,术后持续引流并经脑室外引流管注入尿激酶,对于重症及危重症脑室铸型患者,并不能改善患者预后,还经常会出现并发感染、引流管不通畅、血肿引流较慢、急性脑积水及引流时间过长等问题。故早期清除脑室内血肿及短时间打通脑脊液循环通路是改善患者预后的主要途径。近两年我科采用神经内镜联合ommaya囊置入治疗危重症脑室铸型患者,临床效果较好,现将其治疗效果和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关红;孙哲;田宁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根据抽签法随机将12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心内科常规性护理,观察组住院期间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及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血压、血脂、血糖正常比例分别为75.00%(45/60)、70.00%(42/60)、66.67%(40/60),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3.33%(32/60)、50.00%(30/60)、41.67%(25/60),而心绞痛恶化和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3.33%(2/60)、5.00%(3/60),均低于对照组的16.67%(10/60)和18.33%(11/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均高于对照组[(14.98±1.56)分vs (10.85±1.88)分、(8.11±2.02)分vs (5.78±1.69)分、(9.98±0.85)分vs (6.98±0.96)分、(10.92±0.70)分vs (5.19±0.77)分、(12.89±0.71)分vs (5.02±0.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第二产程中选择侧位对产妇分娩效果与舒适度的影响

    作者:王淑琴

    目的:观察产妇在第二产程中选择侧位对分娩效果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5年5月20日至11月20日期间在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侧位分娩,对照组采用正常体位分娩,观察两组产妇会阴裂伤、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会阴裂伤,其中观察组产妇的会阴裂状况相对较轻,无Ⅲ度会阴裂伤出现,对照组产妇中Ⅲ度会阴裂伤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平均出血量为(259.23±70.41) mL,24 h平均出血量为(101.23±71.53) 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3.62±60.49) mL和(168.35±60.41)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中应用侧位分娩能够提高产妇分娩效果,降低产后出血风险,且会阴裂伤程度较轻,有助于产妇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龙少红;谢曼;罗海东;徐明雅

    目的:调查分析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6例,按照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除了日常护理和治疗基础上实施社会技能训练。采用国内认可的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自尊量表(SES),分别于入组时和训练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情况进行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在SQLS、GWB、MRSS、SDSS、SE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MRSS、SDSS、SQLS评分分别为(31.5±11.2)分、(3.4±1.6)分和(15.8±5.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8±13.7)分、(6.4±2.8)分和(23.2±7.4)分,而GWB和SES分别为(87.2±22.1)分和(36.6±11.4)分,圴高于对照组的(68.7±10.2)分和(24.1±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技能训练能够有效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显著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及幸福满意度。

  • 病区药品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与体会

    作者:吕先明;吕瑞玲;吕厚宽;吴羽萱

    目的:分析我院病区药品质量安全管理检查情况,为医院病区药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本院药剂科对临床24个病区的急救药品等备用药品和剩余药品进行质量安全管理检查情况。结果实施每个月定期检查及追踪整改成效管理后,存在问题的病区明显遂年减少,高月份为9个,低月份为0个。2013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平均数分别为6.8个和3.2个,2014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平均数分别为4个和2.3个。结论病区药品质量安全管理,除重点加强急救药品等备用药品管理外,还要加强剩余药品的管理,使病区药品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保证药品质量和医疗安全。

  • 创伤患者性别相关的预后差异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仲伟喜;朱晓光;封启明

    创伤动物模型研究发现,雌性动物发生脓毒血症和多功能器官衰竭的风险显著低于雄性动物。而在人类研究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在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并发症及预期寿命上也各有不同,同时大量临床研究数据也显示创伤患者预后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本文主要通过对创伤后患者预后性别差异现象及其可能潜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创伤研究提供新的科研思维和治疗途径。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进展

    作者:胡鹏;邓文宏;余佳;王鹏;王卫星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上发病率较低,一旦发病,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对母婴危害较大的特点。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可发生于妊娠的各个阶段,并且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增加,病情较复杂,并发症较多。因此,早期发现并及时诊断与治疗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是降低孕妇及胎儿危害的关键,本文从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并发症及其防治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 妊娠 胰腺炎 临床 诊治
  • CT双能量技术在颅颈交界区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作者:张武;陈晶;陈建强;战跃福;王雄;杨光;梁其洲

    颅颈交界区是头颅向颈椎过渡的关键部位,该区域结构复杂,功能特殊。颅颈交界区韧带在维持颅颈部的稳定和正常旋转、屈伸运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颅颈交界区韧带损伤,轻则引起寰枕枢关节脱位,重则损伤延髓、颈髓引起瘫痪甚至危及生命。颅颈交界区韧带众多,位置深,相互重叠,其损伤诊断困难,成为临床和影像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对CT双能量技术在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分析、综述,为颅颈交界区韧带损伤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 奥利司他的疗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作者:张涵;易敏;陈容平

    奥利司他是用于减肥的一种强效、专一、长效的胃肠道脂酶抑制剂。人们对于奥利司他减重作用的了解日渐充分,但近年国外不断有报道奥利司他在抗肿瘤、抗病毒等方面的疗效,同时其安全性也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奥利司他的疗效性及安全性研究中的新发现进行综述。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卒中二级预防患者再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葛二豪(综述);李红燕(审校)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是一项新的神经影像技术,因其对顺磁性物质有很高敏感性而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本文就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基本原理、应用、对脑微出血(CMBs)的敏感性及其在脑卒中二级预防患者中的预测价值进行综述。

  • 雄激素与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沈洁;易东

    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雄激素与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关系及相关机制的证据越来越多,故本文从观察性研究、雄激素去除疗法(ADT)、睾酮替代治疗、动物实验和体外研究以及内在机制研究等方面对雄激素与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颅内生殖细胞瘤误诊为淋巴细胞性漏斗垂体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赖丽萍;廖志红;叶艺艺;凤香清;蒋凤秀;陆泽元

    颅内生殖细胞瘤(intracranial germinoma,ICG)起源于胚胎多能生殖细胞,占颅内肿瘤总数的1%~2%,发生部位靠近中线,常见于松果体和鞍上区。鞍上区生殖细胞瘤常见的症状为中枢性尿崩症及垂体功能受损,MRI可见垂体柄增粗,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这些都与淋巴细胞性垂体炎(lymphocytic hypophysistis,LyH)很相似[1-2]。病理诊断是LyH和ICG诊断的金标准。两种疾病在临床上都非常少见,LyH对皮质激素治疗敏感,而ICG对放射治疗敏感,两者预后不同,无病理的情况下临床上早期鉴别很重要。目前国内的相关文献很少,缺乏足够的认识,易误诊。笔者曾诊治1例垂体柄病变3年余,对皮质激素治疗敏感的患者,起先临床诊断Ly H ,但4年半后死亡,临床诊断为ICG。本文结合文献复习,分析该两种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 经会阴三维结合二维超声诊断女性尿道憩室伴感染一例

    作者:曹韵清;温影红

    尿道憩室是临床较常见的女性尿道疾病,但由于病变部位隐蔽、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误诊,其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方法。近年来,随着三维超声技术的发展,三维超声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利用经会阴三维结合二维超声技术检查和诊断女性尿道憩室是一项崭新的超声影像学方法。

  •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一例

    作者:戴雅南;谢青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punctate inner choroidopa-thy,PIC)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累及脉络膜内层(即脉络膜毛细血管与Brunch膜)及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的炎症性疾病。该病目前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好发于中高度近视的中青年女性。患者主要症状为视物模糊、眼前暗点及视物变形。眼底的典型表现为后极部存在数个黄白色活动性视网膜下病灶,不伴有眼前节及玻璃体内的炎症[1]。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光感受器层受累,是脉络膜视网膜炎而非内在脉络膜病,因此建议更名为点状视网膜脉络膜炎(punctate chorioretinitis,PCR)[2]。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神经内分泌抑制治疗调查分析

    作者:谢新苗;李静

    目的:调查某院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神经内分泌抑制治疗的情况。方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对患者三类神经内分泌抑制剂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βB)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2例患者中,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MRA的使用率分别为85.9%、74.7%、94.7%,三类药物联合使用率为56.9%。三类药物均在推荐用量内给药,剂量达标率ACEI/ARB 69.3%、β-受体阻滞剂42.0%、MRA 100.0%。结论我院三类神经内分泌抑制剂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使用率较高,但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的联合用药率及剂量达标率偏低。

  • 海南省橡胶工人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特征研究

    作者:姚中吉;王燕萍;何海武

    目的:了解海南省橡胶工人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变化趋势及其死亡特征,为其恶性肿瘤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调查分析海南省10个橡胶农场2006-2015年间恶性肿瘤分布情况、发病率和病死率变化趋势,并分析恶性肿瘤死亡特征。结果10个橡胶农场恶性肿瘤发病率在2006-2014年期间呈现升高趋势,肿瘤发病率由1.35%上升至2.39%,但2015年较2014年稍有降低,为2.31%,而病死率在2006-2015年期间均呈现升高趋势;肺癌、肝癌、胃癌发病和病死人数构成比均较高;男性、年龄≥50岁、硫化工、工作年限≥10年人群中恶性肿瘤死亡构成比高,而女性、年龄≥20岁,且<35岁、其他工种、工作年限≤3年者恶性肿瘤死亡构成比稍低。结论海南省橡胶工人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近10年来呈现明显增长趋势,以肺癌、肝癌和胃癌危害大,且在男性、年龄≥50岁、硫化工、工作年限≥10年者死亡风险高,应对此类橡胶工人加强防治和关注力度。

  • 海口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延迟退休意愿现况调查

    作者:周淑萍;张立力;李宇斯;王小丹

    目的:了解海口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护理人员延迟退休年龄意愿现况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退休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海口市4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随机抽取1049名护理人员于2015年12月1日开始进行为期1个月的问卷调查。结果①1049名护理人员中有946名不愿意延迟退休年龄,占90.2%。②单因素累积优势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工作忙碌程度与延迟退休意愿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B=0.732),工作忙碌程度越高不愿意延迟退休意愿越强;目前身体健康情况与延迟休意愿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B=-0.564),身体健康情况越差不愿意延迟退休意愿越强;延迟退休能够更有效利用人力资源(B=-1.183)、延迟退休可以较好解决养老金问题(B=-1.409)及延迟退休可以缓解子女经济压力(B=-1.830)与延迟退休意愿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工作忙碌程度(OR=1.742)、目前的健康情况(OR=0.587)、期望的退休年龄(OR=3.496)、延迟退休可以较好解决养老金问题(OR=0.599)、延迟退休可以缓解子女经济压力(OR=0.225)。结论大部分的护士不赞成延迟退休,影响延迟退休的因素有工作忙碌程度、目前的健康情况、期望的退休年龄、延迟退休可以较好解决养老金问题和延迟退休可以缓解子女经济压力。

  • 人格特质测试在医院新招聘员工中的应用

    作者:郭骏成;李萌萌;高芳;王春茹;郭敏;钟文菲;王白仪;高允锁

    目的:探讨人格特质测试在医院新招聘医务人员中的应用效果,为医护人员的使用与培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5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海南省人民医院238名(其中硕博士77名归类为医务科技人员,本专科151名归类为普通医务人员)新招聘医务人员使用人格问卷-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CPI)作为工具,测试其人格特质,并对医务人员的人格特质进行基本描述。结果在20个分量表的测试中,238名新招聘医务人员的责任心(RE)、社会化(SO)、自我控制(SC)、好印象(GI)、适意感(WB)、支配性(DO)、进取能力(CS)、社交性(SY)、社交风度(SP)、自我接受(SA)、独立性(IN)、通情(EM)、顺从成就(AC)、独立成就(AI)、智力效率(IE)、心理感受性(PY)、灵活性(FX)等17个分量表的平均得分上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医务科技人员在SC、DO、CS、SP、SA、AI、IE和PY等9个分量表的平均得分上明显高于普通医务人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得出海南省人民医院新招聘各个专业医务人员之间的人格特质差别,为医院人才的培养和利用上做到有的放矢,为终科学地建立海南省医学人才人格特质考评体系奠定必要的工作基础。

海南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