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 길림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 影响因子: 0.9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587X
  • 国内刊号: 22-134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12-23
  • 曾用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吉林医科大学学报;长春医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李玉林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微波辐射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朱文赫;张巍;李妍;徐俊杰;姜艳霞;罗军;芦晓晶;吕士杰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微波辐射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阐明微波辐射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以强度为2.5、5.0、10.0、15.0和20.0 mW·cm-2的微波处理HeLa细胞20 min作为不同剂量辐射组,同时设立假辐射组(0 mW·cm-2)作为对照组,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MTT法检测微波辐射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试剂盒测定辐射后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核转录因子-κB (NF-κB)和热休克蛋白70 (HSP 70)表达水平.结果:各剂量微波辐射组HeLa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皱缩变形,体积缩小,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加变化愈明显;2.5、5.0、10.0、15.0和20.0 mW·cm-2强度的微波作用细胞24 h,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微波辐射后细胞内MDA含量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加,与对照组细胞比较呈上升趋势,各剂量辐射组HeLa细胞SOD活性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微波辐射后细胞内HSP 70表达水平呈增加趋势,而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微波辐射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可能机制是改变细胞内氧化及抗氧化平衡.

  • 抑制ClC-3表达对顺铂诱导人卵巢癌SKOV3/DDP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

    作者:于春艳;韩命龙;钟加滕;孙连坤;刘玉和

    目的:探讨抑制氯离子通道-3 (ClC-3)基因表达对顺铂(DDP)诱导的人卵巢癌SKOV3/DDP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为卵巢癌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转染pSH1-siRNA ClC-3重组质粒至人卵巢癌SKOV3/DDP细胞,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转染重组质粒对ClC-3蛋白表达的影响;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Cyt-c)及Caspase-3活化片段蛋白表达.结果:与SKOV3细胞比较,SKOV3/DDP细胞中ClC-3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转染pSH1-siRNA-ClC-3重组质粒后,SKOV3/DDP细胞Cl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ClC-3-siRNA联合DDP作用后,SKOV3/DDP细胞增殖率下降(P<0.05),Cyt-c和Caspase-3活化片段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结论:pSH1-siRNA-ClC-3可有效抑制SKOV3/DDP细胞ClC-3蛋白的表达,并促进DDP诱导SKOV3/DDP细胞凋亡.

  •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力达霉素抑制鼠骨髓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甄永占;章广玲;赵毓芳;闫丰;刘学军;吕翠平;徐爱军

    目的:研究力达霉素(LDM)对鼠骨髓瘤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及MAPKs在LDM抑制鼠骨髓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中的作用,为LDM治疗人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鼠骨髓瘤细胞株SP2/0,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4种不同浓度LDM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细胞48 h后MAPK家族的三个主要成员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p38 MAPK的表达水平.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SP2/0,随机分为对照组、LDM组、SP600125组(JNK抑制剂)、SB203580组(p38抑制剂)、U0126组(ERK抑制剂)、LDM+ SP600125组、LDM+ SB203580组和LDM+U0126组,采用MTS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细胞培养48 h后,不同浓度LDM组JNK、ERK和p38 MAPK的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各抑制剂组细胞增殖率和细胞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对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均不明显;但LDM+ SP600125组、LDM +SB203580组LDM对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均降低(P<0.05),而LDM+U0126组LDM对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则增强(P<0.05).结论:LDM能够通过激活JNK、p38 MAPK抑制鼠骨髓瘤细胞SP2/0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

  • 罗格列酮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中脑黑质iNOS和IL-6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意义

    作者:张田;魏子峰;秦丽娟;周洪霞;张宇新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调控作用,并阐明其机制.方法:45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罗格列酮处理组,每组15只.采用爬杆实验法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小鼠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iNOS和IL-6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出现震颤、步态迟缓等PD样症状;小鼠转身(T-turn)及爬杆时间(T-LA)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缺失,炎症因子iNOS和IL-6阳性细胞明显增多,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罗格列酮处理组小鼠PD样症状较模型组减轻,T-turn和T-LA少于模型组(P<0.05),iNOS、IL-6和TH阳性细胞数及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iNOS和IL-6表达,对多巴胺能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 阴沟肠杆菌噬菌体ΦEc53的分离及鉴定

    作者:王丹;史红艳;余静丹;周佳琦;李菁华;孙延波

    目的:以14株阴沟肠杆菌为宿主菌,从环境污水中分离噬菌体,分析其生物学特性,鉴定其分型.方法:采用双层琼脂噬斑法分离并鉴定噬菌体.纯化后的噬菌体经负染法染色,通过电镜观察其大小和形态;提取噬菌体基因组,进行酶切电泳分析;通过裂解谱的分析,确认噬菌体的特异性和裂解宿主菌范围.结果:成功分离1株裂解性噬菌体,电镜显示噬菌体的头部呈球形,直径约60 nm,尾部长约130 nm.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其基因组约40 000 bp,且含多种酶切位点.特异性实验显示其呈现较窄的宿主范围.结论: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噬菌体(命名为ΦEc53)属于有尾病毒目,管尾病毒科,是一种特异性高、裂解性强的毒性噬菌体.

  • 鹿、羊和人腰椎生物学参数的比较及其意义

    作者:刘国民;孔宁;韩宏志;于海涛;张琪;孙红辉

    目的:比较鹿、羊和人腰椎的生物学参数,探讨梅花鹿作为脊椎内固定动物模型的可行性,为相关医学研究和体内动物实验提供实验动物腰椎的形态学参数、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数据.方法:选取新鲜鹿、羊腰椎各10套,新鲜东北男性尸体腰椎10套,对3组腰椎椎体和椎弓根进行形态学观测,对椎体松质骨密度、极限应力和弹性模量进行测量及比较.结果:鹿、羊和人椎弓根高(右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鹿大,羊次之,人小.鹿、羊和人椎弓根宽(右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人大,鹿其次,羊小.鹿、羊和人椎间盘前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人大,鹿其次,羊小.鹿、羊和人腰椎表观密度、弹性模量及极限应力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羊大,鹿次之,人小.结论:梅花鹿腰椎在解剖形态学和生物力学方面较羊更接近人类,更适合用于建立脊椎内固定动物模型.

  • 硝酸镧对小鼠特异性抗体的形成、淋巴细胞转化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作者:宋宇;黄可欣;李冬梅;石搏

    目的:观察硝酸镧作用后小鼠特异性抗体的形成、淋巴细胞转化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变化,探讨硝酸镧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硝酸镧0.1、0.2、2.0、10.0和20.0 mg·Kg-1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硝酸镧0.1、0.2、2.0、10.0和20.0 mg·kg-1 1次;应用直接凝集法、3H-TdR掺入放射自显影术和吞噬鸡红细胞法,检测硝酸镧作用后小鼠抗A抗体的效价、被标记淋巴细胞转化比值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比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硝酸镧0.1、0.2和2.0mg·kg-1组小鼠抗A抗体的效价、被标记淋巴细胞转化比值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酸硝镧0.1、0.2和2.0 mg·kg-1组比较,酸硝镧10.0和20.0mg·kg-1组小鼠抗A抗体的效价、被标记淋巴细胞转化比值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比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小剂量硝酸镧对小鼠特异性抗体的形成、淋巴细胞转化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大剂量硝酸镧则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绞股蓝总皂苷对光老化HaCaT细胞中p38MAPK蛋白和c-Jun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

    作者:陶冶;张小卿;吴琼;吴景东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皂苷含药血清对光老化HaCaT细胞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蛋白和Jun基因(c-Jun)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绞股蓝总皂苷含药血清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建立光老化HaCaT细胞模型,加低、中、高剂量绞股蓝总皂苷含药血清于光老化HaCaT细胞模型培养液中培养,并设空白对照组、空白血清组和UVB模型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p38MAPK蛋白和c-Ju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UVB模型组细胞p38MAPK蛋白和c-Jun mRNA表达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UVB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细胞p38MAPK蛋白和c-Jun mRNA表达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血清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细胞p38MAPK蛋白和c-Jun mRNA表达下降(P<0.01).结论:绞股蓝总皂苷含药血清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蛋白和c-Jun mRNA表达抑制皮肤光老化.

  • 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的建立

    作者:宋建明;黄秀清;林燕惠;张敏

    目的:建立变应性鼻炎(AR) Wistar大鼠模型,探讨呼吸道变应性炎症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AR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正常组和地塞米松(DEX)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鼠经腹腔注射卵清蛋白(OVA)变应原,鼻腔滴入OVA鼻内激发;正常组大鼠以生理盐水替代OVA;DEX组大鼠激发成AR后再用DEX (0.2 mL·kg-1)后肢肌肉注射,观察大鼠行为学症状;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鼻黏膜组织学变化、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其鼻黏膜免疫球蛋白E (IgE)的吸光度(A)值.结果:模型组大鼠均出现鼻痒、喷嚏和流清涕等AR的临床特征,大鼠鼻黏膜可见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黏膜水肿增厚、腺体增生、分泌旺盛和鼻黏膜表面纤毛破坏等组织形态学变化.正常组大鼠仅轻度抓鼻,且喷嚏少.DEX组Wistar大鼠小血管无明显扩张,黏膜厚度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减轻.模型组和DEX组大鼠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其A值均高于正常组(P<0.05),DEX组大鼠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A值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成功建立OVA变应原致敏的ARWistar大鼠模型.

  • 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

    作者:齐玲;李蕴潜;金宏;丁丽娟;于洪泉;温娜;刘威

    目的:从人胶质母细胞瘤SC 326和SC 189细胞株分离培养于细胞,研究其自我更新、增殖和分化等生物学特性.方法: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人胶质母细胞瘤SC 326和SC 189细胞,检测细胞形成神经球的能力.对培养3代以上的细胞(GSC)进行神经球细胞单细胞克隆形成率实验;用第3代和第7代的细胞评价神经球单细胞克隆形成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神经球细胞的干细胞标记物表达及多向分化能力.结果:无血清培养基培养24 h时SC 326、SC 189形成神经球样细胞团,1周时神经球内细胞可达数百个,3代内神经球细胞SC 326的增殖率为(2.10±4.33)%、(4.03±4.14)%和(6.91±5.12)%,SC 189为(12.79±2.32)%、(15.78±3.25)%和(37.91±4.58)%;单细胞克隆形成率GSC 326和GSC 189分别为5.56%和8.33%,次级单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为9.89%和14.58%; GSC 326 P3和P7神经球克隆形成率大值为(12.67±2.86)%和(20.44±1.73)%,GSC 189 P3和P7神经球克隆形成率大值为(32.00±1.00)%和(42.67±5.03)%.免疫荧光染色,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133和神经巢蛋白呈强阳性表达,分化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类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表达极弱.分化诱导后分化标记物GFAP和β-TubulinⅢ的表达呈阳性.结论:早期原代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中存在少量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具有明显的干细胞特性.

  • 小鼠成纤维细胞饲养层的制备及C57BL/6小鼠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

    作者:张小梅;方廖琼;王智彪

    目的:制备小鼠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并建立C57BL/6小鼠胚胎干细胞(ESC)系,为进一步建立人ESC系提供依据.方法:取妊娠12.5~14.5 d的胎鼠,组织消化法分离培养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收集C57BL/6小鼠3.5d的囊胚培养于小鼠制作的饲养层上;分离内细胞团(ICM),扩增传代40代以上.观察ESC集落的生长情况.采用碱性磷酸酶(AKP)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早期胚胎特异性表面抗原(SSEA-1)、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染色和体内分化实验对ESC集落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培养后得到的ESC可稳定传代至40代以上,且均呈集落样生长.经AKP、SSEA-1和OCT-4染色后ESC均呈红褐色阳性表达,接种于裸鼠均可形成畸胎瘤;HE染色,有3个胚层组织成分.结论:成功建立了C57BL/6小鼠ESC系.

  • 经鼻蝶窦入路内镜垂体手术中颈内动脉的解剖学特点

    作者:汲军;吴大威;张益群;田勇;李幼琼

    目的:研究在经鼻蝶窦入路内镜垂体手术中颈内动脉(ICA)与蝶窦内壁骨性标志物和ICA与蝶窦口中心的正确位置关系,帮助术中ICA的定位与保护.方法:利用头颅CT血管造影(CTA)影像,重建手术起始平面(IOP),即垂直于矢状面、且经过蝶窦开口和垂体窝中点的平面;引入三维坐标系,以蝶窦口中心为原点、x轴与镜身(蝶窦外部)重叠且平行于矢状面,z轴垂直于矢状面,y轴垂直x与z轴,观察ICA的位置及其标志点对应关系,测量指标有IOP上同侧ICA内侧壁(IAM)在坐标系中的坐标、对侧ICA内侧壁(CAM)坐标、CAM距中线小距离和ICA的深度.结果:在IOP平面内只有37.5% ICA的位置与颈动脉隆突(ICAP)位置对应准确.在IOP上IAM在坐标系中的坐标约为1.50、-0.30和0.55 cm; CAM坐标约为1.49、-0.30和1.52 cm,CAM距中线小距离为6.2 mm; ICA的平均深度为1.1 mm.结论:IOP上ICA坐标范围的确定对术中ICA的定位与保护有帮助;在IOP中以过蝶窦口的矢状面为参照,在其内侧水平6.2 mm范围内操作可以认为是相当安全的.

  • 不同程度间歇性低氧大鼠海马区磷酸化JNK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赵雅宁;王红阳;郭霞;李琳;韩晓庆;张盼盼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间歇性低氧大鼠海马区磷酸化JNK表达水平变化,阐明低氧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方法: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轻、中、重度间歇低氧组,每组24只.对照组大鼠暴露于空气中,不同程度间歇低氧组大鼠分别暴露于不同低氧条件(100、75和50 mL·L-1,暴露时间每天8h,持续8周).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区磷酸化JNK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凋亡细胞数量;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随低氧时间的延长,轻、中、重度间歇性低氧组大鼠海马区磷酸化JNK阳性细胞数和JNK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P<0.05),TUNEL阳性细胞增多(P<0.05);水迷宫法检测,轻、中、重度间歇性低氧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延长和穿台次数减少(P<0.05).与轻、中度间歇性低氧组比较,在重度间歇性低氧组TUNEL阳性细胞数增多,JNK蛋白表达水平和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台次数减少(P<0.05);轻、中度间歇性低氧组磷酸化JNK表达水平和TUNEL阳性细胞6周时达高峰,8周时降低,但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间歇性低氧组磷酸化JNK表达水平和TUNEL阳性细胞8周时达高峰,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程度间歇性低氧可导致大鼠认知功能损伤,其机制与激活大鼠海马区JNK、调控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 转染神经生长因子基因的腹腔移植微囊化细胞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许忠;张磊;郑百红;苟伟会;徐晓恒;车广华;田昕

    目的:探讨腹腔移植微囊化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3T3细胞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BD)新生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为寻找治疗新生儿HIBD的有效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新生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空囊组和移植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空囊组大鼠制备HIBD模型后腹腔注射空微囊,移植组大鼠制备HIBD模型后腹腔注射微囊化3T3细胞.分别观察各组新生鼠脑组织水含量和海马区阳性细胞凋亡率.结果:空囊组和移植组大鼠存在不同程度脑水肿,空囊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高于假手术组(P<0.05),移植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于空囊组(P<0.05).TUNLE免疫组织化学,空囊组与假手术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阳性细胞凋亡率低于空囊组(P<0.05).结论:腹腔移植微囊化NGF基因3T3细胞可以减轻大鼠HIBD后脑水肿,且对大鼠HIBD后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 平衡组间协变量后射频消融术和经皮穿刺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的比较

    作者:王素珍;孟维静;安洪庆;王小礼

    目的:探讨平衡组间协变量后评价射频消融术(RFA)和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的疗效,阐明平衡组间协变量的意义.方法:选择HCC患者342例,其中接受RFA者(RFA组)189例,接受PEI者(PEI组)153例.采用倾向指数匹配卡钳法均衡组间的协变量,对匹配前后的数据进行生存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倾向指数匹配前,2组患者间协变量不均衡.COX回归分析,Child分级高、有肝癌家族史、HbsAg阳性、AFP水平升高、GT水平升高、肿瘤大和数量多是影响患者死亡率的危险因素(风险比>1,P<0.05);但是RFA组和PEI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指数匹配之后,2组患者间协变量均衡;RFA组和PEI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81.37%和73.48%;2年生存率分别为46.64%和36.81%;3年生存率分别为21.53%和14.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80和1.40年.Logrank检验,RFA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PEI组(P<0.05).结论:倾向指数匹配法平衡组间协变量后RFA治疗HCC效果优于PEI法,平衡组间协变量可对HCC患者的治疗效果做出正确评价.

  • α-突触核蛋白功能片段对原代培养大鼠神经元突起的促生长作用

    作者:王鹏;许洁;李昕;于顺;何欣

    目的:研究人α-突触核蛋白(α-Syn)对原代培养大鼠神经元突起的促生长作用,阐明该蛋白质的功能片段,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获取新生Wistar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分组培养,分别加入α-Syn(添加α-Syn组)、α-Syn功能片段N端(添加N端组)、C端(添加C端组)和NAC段(添加NAC段组),对照组不添加功能片段.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神经元突起的长度,Western blotting法、免疫荧光法特异性鉴定各组α-Sy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生长至1和2h,添加C端组和α-Syn组的神经元突起平均长度长于对照组(P<0.05),而添加NAC段组和N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至4h,添加α-Syn 组和C端组的神经元突起平均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而添加NAC段组和N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法检测,N端和C端可以进入神经元,NAC段不能进入神经元.结论:α-Syn在原代神经元生长初期对其突起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具有这一功能的片段位于C端,其机制可能是其通过胞膜进入到神经元内,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形成微管,加速细胞骨架的形成和轴浆转运.

  • 脑红蛋白在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

    作者:张蓓;李亚军;张世俊;任会云;王敏娟;郭长江

    目的:观察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脑红蛋白(Ngb)的表达及其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Ngb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Hemin(Ngb诱导剂)组、LY(PI3-K/Akt抑制剂LY294002)组和Hemin+ LY组,每组12只.应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脑梗死动物模型,术后24 h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和脑组织梗死体积;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Ngb mRNA表达水平及PI3-K/Akt活性.结果:假手术组未见TTC不着色区,未检出神经功能缺损.与缺血组比较,Hemin组大鼠脑组织中Ngb和Akt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减小(P<0.01);与缺血组比较,LY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增加(P<0.01),神经功能评分升高(P<0.05),Akt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Ngb无明显变化.与Hemin组比较,Hemin+LY组大鼠脑组织损伤加重,Akt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Ngb未被抑制.结论:Ngb可以减小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并且可能通过PI3K/ Akt信号通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双表达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9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融合器用于山羊椎间融合的效果评价

    作者:马金梁;黄帆;汪洋;罗进勇;邓忠良

    目的:比较双表达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9 (Adv-BMP2-9)与单表达Adv-BMP9和Adv-BMP2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 (nHA/PA66)融合器用于山羊椎间融合的效果,验证BMP2与BMP9的协同成骨作用.方法:选用40只中国青山羊行L2-3、L3-4和L4-5腰椎间融合术,共融合120个腰椎间隙.每个腰椎间隙植入nHA/PA66融合器复合以下4种腺病毒之一,Adv-BMP9(Adv-BMP9组,n=30)、Adv-BMP2 (Adv-BMP2组,n=30)、Adv-BMP2-9 (Adv-BMP2-9组,n=30)和Adv-GFP (Adv-GFP组,n=30).术后24周处死所有山羊,取出融合节段标本,行影像学评估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X线检测,术前、术后各组间椎间隙高度(D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标本椎间融合率,Adv-BMP2-9组为70%(21/30),Adv-BMP9组为53%(16/30),Adv-BMP2组为43% (13/30),而Adv-GFP组为30% (9/30).各组椎间CT融合度评分,Adv-hBMP2-9组、Adv-hBMP9组、Adv-hBMP2组和Adv-GFP组依次为52.29±0.72、44.02±0.67、38.83±0.86和28.65±0.47,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生物力学评估,Adv-BMP2-9组融合节段刚度大于Adv-BMP9组(P<0.05);Adv-BMP9组融合节段刚度大于Adv-BMP2组,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实验期间各组山羊均未观察到局部或远处感染、发热和异物排斥反应.结论:双表达Adv-BMP2-9复合nHA/PA66融合器对山羊椎间融合效果优于单表达Adv-BMP9或Adv-BMP2,BMP2与BMP9具有协同成骨作用.

  • 红景天苷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应用对帕金森病大鼠的治疗作用

    作者:范东艳;王苹;陈玉丙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联合应用对帕金森病(PD)大鼠的治疗作用,为PD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贴壁法培养BMSCs,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表面分子.利用MTT法分析10 mg·L-1红景天苷对BMSCs增殖分化的影响.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红景天苷治疗组、BMSCs治疗组、红景天苷和BMSCs联合治疗组,每组12只.在相对应的时间点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取各组大鼠脑组织测定酪氨酸羟化酶(TH) mRNA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分离提取表达干细胞标志物CD29和CD44细胞.红景天苷作用BMSCs后,BMSCs增殖较对照组更为旺盛且平台期较对照组延长.PD模型组大鼠旋转次数减少,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行为改变明显,脑组织内TH mRNA表达水平降低.红景天苷和BMSCs联合治疗组大鼠行为学异常程度较轻,脑组织内TH mRNA表达水平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红景天苷与BMSCs联合应用对PD大鼠的治疗作用优于单独应用红景天苷或BMSCs.

  • NOD小鼠CD8α+抗原基因克隆载体的构建及其相关蛋白在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乔伟;冯乐平;孙情;熊毅;黎玉凤

    目的:构建NOD小鼠CD8α+抗原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探讨其在树突状细胞(DCs)中的表达,阐明1型糖尿病(T1DM)的发病机理.方法:设计CD8α+基因特异性引物,从NOD小鼠胸腺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法扩增CD8α+基因,与质粒载体pCDF1-MCS2-EF1-COPGFP进行连接重组,经过转化、筛选、鉴定和序列测定后,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D8α+基因的表达.应用Nanofectin脂质体转染试剂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进行重组慢病毒载体包装,将包装后的重组慢病毒颗粒感染DCs,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D8α+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NOD小鼠CD8α+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载体,重组表达载体经转染HEK293细胞获得了重组病毒的原液,重组病毒扩增后感染DCs,免疫荧光下可见DCs内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结论:NOD小鼠CD8α+抗原基因重组病毒载体构建成功,且有相关蛋白表达.

  • 经络、饮食和心态三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并发心功能不全1例报告

    作者:董子民;张川

    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8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术,植入2枚4 mm× 36 mm的不锈钢药物支架,术后一直应用抗凝、降脂和扩冠等药物治疗.1年后再次出现心前区疼痛,同时伴劳累后心悸、气短.患者既往患有肾结石、颈椎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耐量异常和前列腺增生.有糖尿病家族史.体格检查示:体质量73 kg、BMI 29.7 kg·m-2、体温36.6℃、脉搏80 min-1、呼吸18 min-1、BP 144/96 mmHg,心率88 min-1,律不整,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可闻及5 min-1期前收缩,双手麻木.心电图示:下壁心肌梗死,侧壁心肌缺血,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左室增大.心脏彩超示:左房内径(LA)40 mm,左室内径(LV) 56 mm,射血分数(EF) 44%,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 22%.二尖瓣口探及返流信号,面积约为1.0 cm-2.超声印象诊断为左心内径增大、左壁节段性运动障碍、心功能下降和二尖瓣关闭不全.

  • 856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包东武;满永宏

    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2010年1月-2011年12月从本院临床各科室送检痰液、创面分泌物、尿液、血液、前列腺液、引流液和穿刺液等标本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共856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共446株,检出率为52.1%.

  • 子宫黏液性平滑肌肉瘤1例报告

    作者:王欢;肖松舒;曾飞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3岁,足月产1次,无早产,孕4个月引产1次,流产3次,现有子女1人.因自觉腹部包块1年,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半年于2010年7月5日入院.妇科检查示:子宫前位,增大如孕4+月大小,无压痛,双附件未扪及明显异常.辅助检查:血清CA125、癌胚抗原(CEA)、甲肿胎儿球蛋白(AFP)水平正常.妇科彩超示:子宫前位,11.5 cm×8.8 cm×11.3 cm,后壁探及大小为8.7 cm×8.5 cm×9.2 cm高回声结节,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双附件未探及明显异常.CDFI示:子宫后壁高回声结节内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2010年7月7日行宫腔镜检术,宫深8 cm,宫腔形态正常,内膜薄,腔内见一节育环.2010年7月8日在全麻插管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术中见:子宫增大如孕4+月大小,瘤体位于后壁肌壁间,直径约10 cm,双附件未见明显异常.

  • 乳腺脉管瘤1例报告

    作者:杨明;刘涛;张鹏;史建军;范志民;姜远平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3岁,因发现右侧乳房肿块伴疼痛1个月,治疗好转后再次发作2d入院.既往病史:怀孕时发现右乳房外侧一质软肿块,未经任何处置自行消失.1个月前右乳房外侧同一部位发现一肿块,质软、伴疼痛,超声检查显示为囊性,行局部切开引流,引出新鲜不凝血液100 mL,经止血、放置引流管和局部加压包扎等治疗后痊愈出院.查体:双乳不对称,右乳外侧明显膨隆,无乳腺局部皮肤红肿和桔皮样改变,右乳外侧及外下方分别可扪及一大小约6.0 cm×4.0 cm和4.0 cm×3.0 cm囊性肿物,质软、界不清、压痛(+)、活动差.左侧乳腺未扪及明确肿物,两侧无乳头溢液,双侧腋下和双侧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乳腺彩超示:双乳回声不均,右乳外下可见4.0 cm×2.0 cm×2.0 cm无回声,有流动感,右乳腺外侧方可见6.0 cm×2.5 cm×2.4 cm不纯无回声,有流动感,二者相通,未见血流信号;右腺乳内上另见2.5 cm×1.4 cm×1.2 cm不纯无回声,内见分隔及散在团块状较高回声.左乳及双腋下未见异常.手术前行肿物穿刺术,穿刺抽出血性液体.

  •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13例报告

    作者:韩敏;王永维

    左氧氟沙星是在临床上应用较广的广谱抗菌素,近年来随着使用的增加,过敏反应的出现越来越多,本文作者对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医院使用左氧氟沙星出现过敏反应的1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3例为本院近5年来住院及门诊病历,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18~71岁(18岁以下禁用),其中18~30岁5例,31~50岁4例,51~71岁4例;有其他药物过敏史4例,除药物以外其他因素过敏史2例.左氧氟沙星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400 mg (200mL),滴速3 mg·min-1.滴注后5~30 min后出现过敏反应9例,30~60 min内过敏反应4例.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9例,荨麻疹7例,口腔黏膜及皮肤水泡3例,过敏性休克1例,两种以上临床表现7例,过敏后临床处理:出现症状后立即拔掉液体,轻症病例给抗组胺药物扑尔敏等口服;维生素C2g,10%葡萄糖酸钙20 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日;局部外搽含有樟脑或薄荷的炉甘石洗剂,以止痒、散热、消炎,病情稍重的休克患者积极抗休克治疗,及早给予糖皮质激素.经治疗,轻度皮疹1周内治愈,严重皮疹2周内治愈.无死亡病例.

  • 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液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52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映波

    喘息性支气管炎好发于3以下岁儿童,以喘息为主要表现,伴有咳嗽、发热等症状.该病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本研究采用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液辅佐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本院住院治疗的52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均符合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患儿表现为咳嗽、咳喘,严重者发绀;可见肺气肿体征,呼气性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吸气时可有中小湿啰音.血白细胞计数多偏低或正常,淋巴细胞计数增高;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气肿、两肺纹理增强.全部患儿无心脏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排除先心病、肺门淋巴结核、免疫缺陷和支气管异物等疾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5个月~3年;对照组24例,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6个月~3岁,2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中风致肩关节半脱位的综合康复治疗

    作者:于大川;林海兰;姬冬梅;卢晓唯;陈曦

    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40%~70%的脑卒中患者因肩袖肌群肌张力下降,同时在重力因素影响下,肩关节囊松驰导致肩关节半脱位.在被动活动肩关节之后或上肢在体侧垂放时间较长,可使原本脱位但不疼痛的脱位关节软组织损伤,出现牵拉感或难忍的"跳痛",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日常活动能力(actiities of daily living,ADL)下降,进而可使肌肉萎缩,影响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

  • 椎弓根螺钉落差复位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142例临床分析

    作者:宋银冬;崔明宇;史峰军;李丹丹;李刚

    腰椎滑脱症公认的手术治疗原则是神经减压、滑脱椎体复位和融合固定.2004年1月-2010年6月年本科应用椎弓根螺钉落差复位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14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腰椎滑脱症患者142例,男性83例,女性59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52.4岁;临床表现:全部患者均有持续的下腰痛,75例伴有下肢放射痛,61例有间歇性跛行病史;L4/L5滑脱95例,L5/S1滑脱47例;按Meyerding 分级:Ⅰ度滑脱56例,Ⅱ度滑脱83例,Ⅲ度滑脱3例;滑移程度为15%~67%,平均滑移程度为(36.2±11.3)%;退变性滑脱75例,峡部裂性滑脱67例.

  • 中耳面神经鞘膜瘤1例报告

    作者:陈艳艳;张岩;祝威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5岁,8年前无诱因出现左侧面部运动障碍,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左侧周围性面瘫",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理疗和针灸等方法治疗数月未见明显好转,因治疗效果欠佳,未再坚持治疗;3年前无诱因出现左耳听力下降,伴有间断性眩晕、头痛、恶心,未治疗;入院前3d患者左耳疼痛,流血性分泌物,行中耳CT检查诊断为"中耳肿物、左侧周围性面瘫"入院.既往病史:患者3年前因暴露性角膜炎于当地医院行眼睑缝合手术.查体:患者一般状态尚可,双耳廓无畸形,左侧外耳道可见淡红色肉芽样组织,质地软,易出血,堵塞整个外耳道口;双侧乳突区无明显压痛.

  • 普罗帕酮致严重心律失常2例报告

    作者:吴宇欣;黄英华;张秀芹

    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性,75岁.以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多发房性期前收缩入院.查体:血压120/80 mmHg,心律86 min-1,节律不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多发性房性期前收缩,心室率80 min-1,给予普罗帕酮150mg,每日3次口服.入院2d后,患者出现头晕、黑朦、胸闷伴心悸加重.查体:血压90/60 mmHg,脉搏37 min-1,神清,面色、口唇苍白,心率37 min-1,节律不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停搏,长4 s,心率37 min-1,心电监护仪图示:平均心室率33 min-1,可见窦性停搏.立即给予吸氧,异舒吉静点,阿托品1 mg静脉注射,无效.5 min后重复注射阿托品1 mg,心电监护显示窦性停搏消失,平均心室率76 min-1,患者临床症状逐渐缓解.随访半年,发现停用普罗帕酮后,患者未再出现窦性停搏.

  • 氨曲南致不良反应1例报告

    作者:赵岸松;赵羽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7岁.因咽痛、发热2d就诊于本院.2d前着凉后出现咽痛、体温升高.体温高达39.4℃,无咳嗽、咯痰.自服退热药物,热退后体温又升高.既往身体健康,无其他疾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就诊前已服退热药物.查体:体温36.9℃,脉搏94 min-1,呼吸16 min-1,血压110/70 mmHg.全身无皮疹和出血点.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充血,表面见脓苔.听诊未闻及异常.血常规:白细胞12.2×109·L-1,中性粒细胞比值为0.90,淋巴细胞比值为0.10.

  • 化痰通络联合中成药治疗缺血性中风63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亚波;于殿宏;丰立忠

    缺血性中风为急性脑血管病,是痰瘀内阻脑部脉络所致的局限性脑功能异常.临床表现以猝然昏仆、半身不遂和言语不利为主要特征.本文作者近1年来采用化痰通络汤为主,配合静点中成药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所选63例患者均符合第6版《神经内科学》缺血性中风的诊断标准.发病日期均在10 d以内.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5.4±15.6)岁;患侧肌力0级者5例,Ⅰ级者10例,Ⅱ和Ⅲ级者14例,Ⅳ级者4例;伴言语障碍者21例,伴高血压者23例,伴糖尿病者17例,伴冠心病者15例.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63.7±14.8)岁;患侧肌力0级者4例,Ⅰ级者8例,Ⅱ和Ⅲ级者15例,Ⅳ级者3例;伴言语障碍者18例,伴高血压者20例,伴糖尿病者14例,伴冠心病者14例.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义(P>0.05),具有可比性.

  • 舒血宁治疗冠心病36例临床分析

    作者:罗文娥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为2008年1月-2011年1月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9岁,病程1个月~20年;36例患者中以心绞痛为主者28例,并发心律失常者5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者2例,并发糖尿病者6例,并发高血压病者7例,并发高脂血症者21例,并发肾功能减退者5例.本组患者治疗前后均做静息心电图、血脂、心肌酶、肝功能、肾功能和血、尿常规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1997年WHO制定的相关疾病诊断标准.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全身多发结核患者18F-FDG PET/CT显像误诊为肺癌腰椎转移1例报告

    作者:赵红光;关锋;侯森;林承赫;徐松柏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2岁,因胸腰部疼痛6个月余就诊.MRI检查示:T11和L2椎体病变,为查明原发灶,在本科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检查.病程中患者无发热、盗汗、消瘦、乏力,咳嗽、咳痰和咯血等症状;体格检查未见异常.肿瘤标志物癌胚抗体(CEA)、神经元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CYFRA21)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按体质量5 MBq· kg-1静脉注射18F-FDG,静卧休息1h后行全身低剂量PET/CT扫描,未行延迟显像.结果示:左肺下叶见一放射性摄取明显增高结节影,大小约为1.3 cm×1.7 cm,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为5.1,CT于上述部位见一结节影,可见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另于双肺上叶见多个圆形小结节影,边缘光滑,大直径0.9 cm,放射性摄取明显增高,SUVmax=7.9;双侧肺门及纵隔见多个增大淋巴结,SUVmax=6.1;T11和L2椎体骨质破坏伴局限性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SUVmax=16,诊断考虑左肺下叶周围型肺癌伴双肺上叶、纵隔及双侧肺门淋巴结、T11和L2椎体转移可能性大,余全身PET/CT显像未见明显异常.后患者行左肺下叶病灶切除术及胸腰椎体病灶清除术,病理结果示:均为结核.

  • 肠结核误诊1例报告

    作者:张倩;金珍婧;杨岚岚

    肠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肠管所引起的慢性感染,临床表现与炎症性肠病或肠道肿瘤相似,容易误诊.本文以1例误诊患者为例,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减少误诊误治,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3岁.因间断性腹痛、腹泻2年,加重伴便新鲜血1周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不成形黏液便伴间断下腹隐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行结肠镜检查见回盲部黏膜充血水肿并有溃疡形成,提示"溃疡性结肠炎",遵医嘱口服美沙拉嗪(具体剂量不详),因症状改善不明显自行间断服用.此后时有腹泻、便秘交替出现,伴右下腹隐痛、乏力.1周前因劳累再次发作,大便不成形,便新鲜血,每日10余次,伴腹部隐痛,以下腹、脐周为主,发热,体温38~39℃,乏力,黑朦,因出差就诊于韩国某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肠镜检查示:回盲部局限性糜烂、充血和水肿.

  • 心血管疾病并发消化道出血62例临床分析

    作者:何志华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5月 2009年5月在本院诊断为心血管疾病伴消化道出血患者62例,男性42例,女性20例,年龄40~88岁,平均年龄52岁.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患者42例,其中肺心病13例,高血压26例,血管发育不良1例,心肌梗死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呕血或胃管引流出咖啡色液体,便血或粪便隐血试验显示为阳性.患者中既往无消化性溃疡病史患者20例,其中心力衰竭11例,冠心病9例.以42例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患者为观察组,20例无消化性溃疡病史患者为对照组.

  • 外耳道胆脂瘤CT表现(附24例报告)

    作者:胡世民

    外耳道胆脂瘤是由于各种原因长期刺激、上皮损伤引发外耳道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并被角化上皮包裹而形成.这种堆积物能产生一种蛋白分解酶,使骨质溶解破坏,导致外耳道扩大,病变严重者可侵犯周围结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10年1月本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外耳道胆脂瘤患者24例,男性11例,女性13例;年龄10~75岁,平均年龄32.4岁;24例患者均为单耳发病,其中左侧发病22耳,右侧发病18耳;病程2 d~20年.主要临床症状:外耳道流脓13耳,流血2耳,耳痛9耳;听力下降21耳,听力正常3例;外耳道皮肤肿胀和肉芽形成8耳,外耳道耵聍栓塞2耳,外耳道狭窄畸形2耳.

  • 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1例报告

    作者:马丽红;王英凯;唐彤宇;李玉琴;韩佰花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7岁,半年前出现上腹隐痛,饥饿痛明显,进食后可缓解,伴反酸、嗳气、恶心、呕胃内容物,无呕血,就诊于市医院,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给予兰索拉唑、胃乐新治疗稍好转,后反复发作,间断应用上述药物,缓解差.1月余前上腹痛加重,呈刀割样,进食后可缓解,伴夜间痛及背部放散痛,间断应用上述药物,无明显缓解.半月前间断出现黑便,无头晕、大汗、乏力和心悸,未系统治疗.门诊以消化道出血收入院.既往病史:高血压、冠心病病史18年;查体:血压110/70 mmHg.贫血貌,甲状腺检查未见阳性体征.腹平软,上腹部轻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辅助检查:血常规,HGB 84~100 g·L-1;血生化,2011年4月26日血钙水平3.25 mmol·L-1、2011年4月27日为2.96 mmol·L-1、4月28日为3.01 mmol·L-1、4月29日为2.95 mmol·L-1;甲状旁腺激素(PTH) 191.3 pg· L-1.

  • 高校新生军训期间跖骨疲劳骨折14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立夏;张伟川;于保东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2012年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医院新生军训期间就诊经计算机平片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确诊的跖骨疲劳骨折的大学新生14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11例,年龄17~19岁.1.2 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 本组14例患者均摄CR平片,显示以下3种表现:①骨折线;②局部骨空变增高;③局部有骨膜反应.

  •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1例报告

    作者:张艳;曹泽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9岁.患者因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乏力伴四肢末端皮肤发黑,呈进行性加重、指甲增厚、干燥,甲床分离,体质量下降约20 kg,于2009年5月入院.查体:消瘦,全身皮肤呈浅黑色,尤以四肢末端为著,指甲增厚、干燥,甲床分离,部分脱落.肝、肾区轻叩痛,无其他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Hb) 91 g· L-1;尿、便常规均正常;血钙1.99 mmol·L-1;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66.50 μg·L-1;抗dsDNA阳性,其余自身抗体阴性.胶囊内镜示:运行2 h30 min,可见小肠黏膜粗糙不平,呈颗粒状隆起充血;运行至3 h47 min,可见小肠黏膜多发息肉样黏膜隆起,表面充血,尚光滑.诊断为胃及小肠多发息肉.胃镜示:食管黏膜欠光滑,齿状线上见3处岛状充血糜烂,胃底、胃体、窦黏膜皱襞粗大,展开不良,黏膜明显充血水肿,胃窦后壁可见浅溃疡黄苔附着,幽门可见黏膜充血水肿;十二指肠球部黏膜散在疣状突起,充血,降部见片状充血水肿.病理诊断为胃窦、食管慢性炎症,黏膜充血,水肿,局部灶性息肉样改变.结肠镜示:结肠黏膜不光滑,散在小片状糜烂,附着白苔,弥漫性分布息肉样突起,色红,部分呈不规则形,大小不一,取材不脆.病理诊断为横结肠多发性炎性息肉(山田Ⅰ-Ⅳ型),局灶性腺体增生.结合球蛋白HP(一),诊断为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CS).给予对症处理、营养支持和激素治疗,患者症状稍好转.

  • 外敷中药联合针灸、按摩和理疗治疗膝关节炎60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琦;王祈峰;严春雪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4-2011年65301部队长春干休所医院收治膝关节炎患者6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45例,年龄40~75岁,中位年龄57岁.研究对象中单纯性膝关节炎患者40例,男性10例,女性30例;外伤性膝关节炎患者5例,男性2例,女性3例;膝关节滑膜渗出性关节炎患者10例,男性2例,女性8例;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患者5例,男性2例,女性3例.病程6个月~5年,其中病程约半年者20例,男性5例,女性15例;病程1~2年者25例,男性4例,女性21例;病程2~3年者8例,男性2例,女性6例;病程3~4年者5例,男性3例,女性2例;病程4~5年者2例,男性1例,女性1例.男∶女为1∶3,女性多于男性.诊断标准:膝关节周围疼痛、肿胀,行走受限或功能障碍;影像学检查示膝关节呈退行性改变或有渗出性改变.将本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性8例,女性22例,年龄45~75岁;对照组30例,男性7例,女性23例,年龄40~70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121例临床分析

    作者:曲宁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2月-2011年11月本院住院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121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1例,男性28例,女性33例,年龄51~75岁,平均年龄(62.31±1.42)岁;病程1.2~26.0年,平均病程(12.32±0.36)年;室性早搏Ⅱ级24例,Ⅲ级21例,Ⅳ级16例.对照组患者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64.25±1.15)岁,病程0.6~24.0年,平均病程(13.43±0.57)年;室性早搏Ⅱ级23例,Ⅲ级22例,Ⅳ级1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制定的冠心病和室性早搏的诊断标准,室性早搏分级符合Lown分级;排除标准: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其他心脏病、其他系统疾病导致的室性早搏者;严重心功能障碍和精神疾病者.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和室性早搏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改良NUSS胸廓成形术治疗小儿鸡胸2例报告

    作者:王凯忠;许森赫;付鑫;吕广超

    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性,13岁.因学校体检发现胸廓畸形入院.3年前患儿自感胸廓两侧不对称,右侧较左侧略向外膨隆,3年内有所进展.查体:体温36.7℃,脉搏81 min-1,呼吸23 min-1,血压115/82 mmHg.患儿胸廓不对称,右侧第6、7肋骨高于左侧约2.5cm,胸廓左右径约为30 cm,前后径左侧约为21.0 cm、右侧约为23.5 cm.术前测定血清钙、磷水平基本正常,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251U·L-1)明显增高.术前CT三维重建示:右侧第6、7肋骨呈向外膨隆畸形,肋骨明显高于对侧.患儿入院后经体格检查和CT等影像学资料确诊为非对称性鸡胸.采用改良NUSS胸廓成形术重塑患儿胸廓外形.手术置入器械包括:手术固定片1枚、6号钢丝线2根和4号钢丝线2根.取鸡胸高点水平线与两侧腋中线交汇处各做1个1.5 cm长切口,双侧同时沿肋骨表面和肌层之间做隧道分离至胸骨前,将折弯好的固定片自一侧拉入隧道,对侧由卵圆钳拉出,双侧按照NUSS手术方式将固定片固定于肋骨表面.术中患者出血量<50 mL,术后给予抗炎、止痛治疗,术后第7天拆除皮钉,现已随访1年7个月,患儿恢复良好.

  • 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卵巢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丛占杰;张京兰;崔连鸷

    目前卵巢癌仍缺乏有效的诊断和判定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方法.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常用于肝功能损害和营养不良的早期诊断.已有报道显示卵巢癌患者血清PA发生变化.本研究通过比较卵巢癌患者与正常人、卵巢癌患者与其他癌症患者血清PA水平,探讨血清PA在卵巢癌诊断和治疗及判定预后中的应用.

  • 鼻部手术致盲原因分析(附1例报告)

    作者:孙绍辉;赵松花;陈娜;陈禹;朱奇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6岁.鼻塞10余年,曾诊断为鼻息肉.患者同时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右眼外斜视、左眼外伤性白内障和角膜云翳.入院查体:血压180/120 mmHg,脉搏86 min-1;左眼角膜混浊、白内障,右眼外斜视,内收不能;双侧鼻腔均见大量息肉样物,占据全部鼻腔,略呈蛙鼻外形,后鼻孔亦见息肉样物.辅助检查:头部CT示双侧多发性强隙性脑梗塞;鼻窦CT示双侧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高密度影,不除外息肉;血糖13 mmol·L-1,尿糖(卅).经过内分泌科和神经内科会诊,予以改善脑部供血、神经营养、降糖和抗感染等治疗.待血糖和血压基本控制后,择期全麻下行鼻息肉摘除术、筛窦开放和上颌窦息肉摘除术.患者手术中出血较多,采取边止血、边手术的方式摘除大量息肉样物,油纱条填塞双侧鼻腔.术后发现右侧眶压较高,眼球突出,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问接对光反射存在,初步考虑视神经损伤.立即撤出右侧鼻腔油纱条,予以松散填塞.眶部CT及磁共振检查示:视神经连续、完整,球后未见积血,眼球形态正常,筛骨纸样板连续性欠佳.遂按视神经损伤进行治疗,予以激素、改善血液循环、扩血管和抗感染等治疗,经过系统全面治疗,视力仅为光感.

  • 幼年型卵巢颗粒细胞瘤1例报告

    作者:刘芳亭;崔丽峰;温岩

    卵巢颗粒细胞瘤(granulosa cell tumor of the ovary,GCT)属于低度恶性的性索间质肿瘤,占卵巢肿瘤的5%.按其临床和病理特点分为成人型颗粒细胞瘤(adult granulosa cell tumor of the ovary,AGCT)和幼年型颗粒细胞瘤(juvenile granulosa cell tumor,JGCT).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JGCT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和愈后情况报道如下.

  • 益气养阴和化痰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临床分析

    作者:于殿宏;杨亚波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西医主要采用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方法治疗,但对病久者疗效差.本文作者采用益气养阴、化痰通络法为主治疗42例DPN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HDAC8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分析

    作者:韩宏志;亓悦;李文君;吴建强;姚燕;王诗镔;于雅琴;寇长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8 (HDAC8)4个标签SNPs (Tag SNPs)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国北方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父母双亲组成的208个核心家系(共计62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HDAC8基因上的4个Tag SNPs位点(rs12690254、rs3012655、rs497551和rs544484)利用Sequenom Mass Array质谱阵列技术进行基因型检测,应用遗传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基于单倍型的单倍型相对风险分析(HHRR)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HDAC8基因上的rs12690254、rs3012655、rs497551和rs544484 4个位点基因型在患者组和父母双亲组中频数分布均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HHRR分析,父母传递和未传递给患病子女的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DT分析,HDAC8基因上rs12690254、rs3012655、rs497551和rs544484 4个位点杂合子父母双亲传递给患病子女的2个等位基因概率未偏离50% (P>0.05).结论: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HDAC8基因rs12690254、rs3012655、rs497551和rs54448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可能无关联.

  • 术前糖预处理对择期结直肠手术后胰岛素抵抗作用的Meta分析

    作者:应项吉;李伦;孙甜甜;田宏亮;孙绕;杨克虎;田金徽

    目的:评价术前糖预处理结直肠手术后预防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要求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ISI Web of Knowledge,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纳入术前糖预处理结直肠手术后预防胰岛素抵抗的随机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评价手册5.0标准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估,采用RevMan 5.0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个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研究,共728例患者.在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组较术前常规禁食水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升高(SMD=-0.38,95% CI=-0.65~0.11,I2=94%)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降低(SMD=-1.82,95%CI=-2.67~-0.98)方面存在差异,但可降低术前患者饥饿感、焦虑感和口渴感.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较术前口服安慰剂可降低IRI(SMD=-1.34,95%CI=-2.12~-0.57),增加ISI(SMD=1.06,95%CI=0.32~1.81),不能降低术前患者的焦虑感和恶心感.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在术后胰岛素水平(SMD=3.51,95%CI=2.99~4.03)和术后第1天胰岛素水平(SMD=0.65,95%CI=0.31~0.98)方面较术前静滴葡萄糖增高幅度大,且延长患者住院时间(SMD=0.45,95%CI=0.12~0.78).结论: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较术前常规禁食水更可能降低术前患者饥饿感、焦虑感和口渴感;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较术前口服安慰剂更可能降低IRI和ISI;术前静滴葡萄糖较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更可能增高术后胰岛素敏感程度,且降低患者住院时间.

  • 自体黑素细胞移植治疗不同临床类型白癜风患者的疗效评价

    作者:姚蕾;钟淑霞;李珊山;宋洋;郭静微;谢晓蕾;艾鹤

    目的:评估自体黑素细胞体外培养移植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并探讨不同临床分型、不同移植部位和不同病程白癜风患者的疗效差别,为该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稳定时间均≥6个月、对药物和光疗反应不佳的白癜风患者34例,其中散发型12例,局限型13例,节段型9例;面颈发病17例,四肢及躯干发病12例,肢端发病5例.34例患者均采用自体黑素细胞体外培养移植法治疗,评价患者移植区复色面积比率及有无副作用(疤痕形成、创面感染和原白斑扩大)发生.结果:34例患者痊愈17例(50.00%),显效10例(79.41%),有效6例(97.06%),无效1例(2.94%).散发型移植者疗效较局限型和节段型差(P=0.008);肢端移植者效果较面颈、躯干和四肢移植者差(P=0.025);病程长短对疗效无影响(P=1.000).结论:自体黑素细胞体外培养移植治疗白癜风效果良好,不同移植部位和临床分型的白癜风患者临床疗效不同.

  • 老年人日间肛肠手术中等比重罗哌卡因单次腰麻合理剂量的应用及其安全性评价

    作者:林华阳;林洁;饶福东;杨锡馨;陈刚;林玮;卢希

    目的:探讨老年人日间肛肠手术中等比重罗哌卡因头高足低体位单次腰麻的合理剂量,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为老年人日间肛肠手术的临床麻醉提供依据.方法:老年肛肠病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0.8、1.0、1.3和1.5 mL组,每组30例,各组患者均给予1%罗哌卡因与脑脊液分次混合液,经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入0.8、1.0、1.3和1.5 mL,观察患者麻醉效果、生命体征、麻醉平面固定时间、术后麻醉完全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随着罗哌卡因剂量增加,各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和感觉平面固定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阻滞平面≤T5-8发生率变化比较,罗哌卡因1.3和1.5 mL组均大于罗哌卡因0.8和1.0 mL组(P<0.05);罗哌卡因1.5 mL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长,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肌松程度比较,罗哌卡因0.8 mL组欠佳,而罗哌卡因1.0、1.3、1.5 mL组均能满足手术要求,与罗哌卡因0.8 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0.8 mL组术中牵拉腹痛发生率高,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1.3和1.5 mL组运动神经阻滞完全消退时间长,与罗哌卡因0.8 m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罗哌卡因1.5 mL组患者需术后导尿的发生率高,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日间肛肠手术应用1%罗哌卡因分次脑脊液稀释实施头高足底体位下等比重单次腰麻剂量以1.0~1.3 mL为宜,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不良反应少.

  • 婴幼儿巨大脊髓脊膜膨出并发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韩斌;鲁质成;邬巍;郭云宝

    目的:探讨婴幼儿巨大脊髓脊膜膨出并发脑积水同期手术的方法及效果,阐明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6例巨大脊髓脊膜膨出并发脑积水患儿通过显微外科手术的方法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脊髓脊膜膨出切除、修补术,观察手术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6例患儿中,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例、中度改善3例、轻度改善或无变化2例;2例患儿前囟门张力下降,头围缩小;2例患儿囟门闭合,复查CT示脑室变小;4例患儿大小便障碍有好转,双下肢迟缓性瘫痪均有不同程度恢复.6例患儿均未出现颅内感染、切口不愈及脑脊液漏,无复发患儿.结论: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脊髓脊膜膨出切除和修补术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 强直性脊柱炎并发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常利华;蒋莉;郭韵;张晓莉;李忠义;王晓非

    目的:阐明强直性脊柱炎(AS)并发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特点,为该病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确诊的AS并发SS患者11例,总结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别比较AS并发SS与单纯AS和单纯SS患者外周关节受累率、人类白细胞抗原-B27 (HLA-B27)阳性率、抗核抗体(ANA)阳性率和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11例患者均符合AS和SS的诊断标准,均有腰背痛与口干和(或)眼干症状;外周关节受累9例,葡萄膜炎1例;影像学示骶髂关节炎双侧≥2级9例,单侧3级1例,单侧4级1例;HLA-B27阳性7例,HLA-B27阳性率(63.6%)明显低于单纯AS患者(92.9%)(P<0.05);唾液腺放射性核素检查阳性9例;泪液分泌试验阳性11例;ANA阳性9例,ANA阳性率(81.8%)与单纯SS患者(8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SSA抗体阳性8例;抗SSB抗体阳性6例;唇腺病理检查阳性11例.AS并发SS患者CRP、ESR和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单纯AS和SS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S患者比较,AS并发SS患者高球蛋白血症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AS和SS可以同时发生,两病同时并发患者更易出现外周关节受累.

  • 肾病综合征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从相国;孙中华;高影;胡红蕾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阐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30例肾病综合征、3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研究对象空腹血清中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分析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血清中FT4、FT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1),而TSH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肾病综合征组患者血清FT3、FT4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1=0.493,r2=0.574,P<0.01);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患者血清FT3、FT4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亦呈正相关关系(r1 =0.513,r2=0.607,P<0.01).2组患者TSH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之间无相关性(r1=-0.232,r2=-0.129,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出现血清FT3、FT4水平的降低,随着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好转,血清FT3、FT4的水平升高.

  • 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何凡;蔡进中;王露平;窦永充;陈旭东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成功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0例,其中Fontain分期Ⅱ期患者11例,Ⅲ期患者7例,Ⅳ期患者12例,观察所有患者术中血管再通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30例患者45支血管行PTA,成功开通42支血管,手术成功率为93.3%.开通血管中行超声斑块消融术血管10支,超声斑块消融+球囊成形术血管20支,超声斑块消融+球囊成形术+支架植入术血管12支.27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其中FontainⅡ期患者11例(11/11),Ⅲ期患者7例(7/7),Ⅳ期患者9例(9/12).FontainⅡ、Ⅲ期患者术后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期患者术后临床有效率高于Ⅳ期患者(P<0.05).30例患者中仅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无死亡患者.结论:多种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成功率;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

  • CD36基因缺失与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助人;李剑平

    CD36蛋白在人体中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CD36基因表达缺失者如通过输血、移植或妊娠等途径接触CD36抗原,则可能产生CD36同种抗体,导致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输注无效甚至发生输血反应.本文作者综述了国内外不同地区和人群CD36基因缺失频率和相关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及CD36基因突变、抗原及抗体检测方法.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其药物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立英;杨世杰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是多种机制参与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与自由基过度形成、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细胞内钙超载、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多种机制有关,多种环节因素之间又互相作用,进一步促进CIRI后的神经功能破坏和脑梗死灶形成.本文作者从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靶点两方面对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除草剂阿特拉津体内生物学毒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剑;赵菁;郑晶莹;张凌怡;赵淑华;赵丽晶

    在神经系统,阿特拉津(ATR)可干扰大脑发育和分化,诱导小鼠行为反射的发育模式发生改变;抑制多巴胺的摄取和储存,导致细胞内多巴胺增加,进一步导致氧化损伤.在免疫系统,ATR可减少免疫系统构成细胞并影响淋巴细胞分布,影响树突状细胞,(DC)细胞成熟,干扰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生殖系统,ATR可诱导小鼠睾丸发生变性,抑制黄体生成素从而抑制排卵并诱发流产.在内分泌系统,ATR可作为内分泌干扰物损伤线粒体功能引起胰岛素抵抗,抑制雌激素引起的黄体生成素和催乳素高峰.此外,ATR还具有遗传学毒性并可引起氧化应激损伤.

  • MRI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体终板和骨折椎体邻近间盘损伤的评估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沈煜;沈惠良;方秀统;张文博

    目的:探讨通过MRI评价急性或亚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椎体终板损伤和骨折椎体邻近间盘损伤的关系,为OVCF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行椎体成型术的66例(76个骨折椎体)老年OVCF患者临床资料,通过MRI评估患者骨折椎体终板和骨折椎体邻近间盘的损伤情况.结果:76个骨折椎体中57个椎体有终板损伤(75%).57个有终板损伤的骨折椎体中27个椎体只有上终板损伤(47%),22个椎体同时有上下终板损伤(39%),8个椎体只有下终板损伤(14%).76个骨折椎体中48个椎体有邻近间盘损伤(63%).48个有邻近间盘损伤的骨折椎体中22个间盘损伤位于骨折椎体上方(45%),19个骨折椎体同时有上下间盘损伤(40%),7个间盘损伤位于骨折椎体下方(15%).结论:骨折椎体终板损伤与邻近椎间盘损伤有密切关联,提示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应重视骨折椎体的终板损伤及邻近间盘损伤.

  • DSA和MRA检测在亚急性自发性脑出血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比较

    作者:周明利;冯骏;屈天荣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诊断亚急性期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脑血管结构异常的临床价值,为脑血管结构异常的检查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亚急性自发性脑出血发病1周内的患者183例,使用DSA和MRA法检测亚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基本结构血管异常.结果:MRA和DSA检测,顶叶、额叶和豆状核3个部位自发性脑出血的几率大,分别占全部出血部位的17.5%、16.9%和14.2%;存在脑血管结构异常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的发生率小于不存在脑血管结构异常患者(P<0.05),亚急性自发性脑出血与患者年龄、高血压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r=0.43,r=0.46,P<0.05); MRA和DSA检测脑血管畸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DSA为诊断金标准,MRA检测脑血管畸形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8.8%和96.9%.结论:MRA与DSA均可应用于诊断亚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血管结构异常,MRA有无创性的优势,更值得临床推广.

  • 河北北部偏远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王瑞学;朱莉琪;牛嗣霞

    目的:调查河北北部偏远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阐明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北部偏远地区留守学生超过在校学生50%的5所中学和2所小学中的2 040名10~16岁中小学生,运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北部偏远农村中小学生留守率为65.69%,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34.50%,非留守学生检出率为14.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留守中小学生心理症状检出率(38.23%)高于父母单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学生(2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母亲单方打工和父母双方打工是留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结论:留守中小学生易发生心理问题,提示留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值得社会重视.

  • 奇异变形杆菌蛋白质双向电泳条件的优化及评价

    作者:谢静;贾庶捷;林於

    目的:优化针对奇异变形杆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电泳(2-DE)条件及其相关技术体系,阐明样品处理过程中超声功率、振摇时间和上样量对2-DE图谱的影响.方法:选取1株奇异变形杆菌,分别采用超声功率为130 W和80 W超声法裂解菌体提取总蛋白,将2种方法提取的蛋白在同一条件下进行等电聚焦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超声功率为80 W提取的奇异变形杆菌总蛋白,分别取上样量1和2 mg,在同一条件下17 cm胶条上进行双向电泳.结果:超声功率为130 W处理的样本得到的2-DE图谱中蛋白斑点较少,而超声功率为80W处理的样本蛋白点多、清晰且重复性好.上样量为2 mg得到的图谱中横纵条纹明显,蛋白斑点分离度较差,而上样量为1 mg时横纵条纹较少,蛋白斑点分离度较好.结论:采用低功率超声且较少上样量处理样品能得到较好的2-DE图谱.

  • ICP-MS法测定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中1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

    作者:贺军;周丽婷;李娜;刘特;郑东春;曲笑锋;黄鉴;叶琳

    目的:检测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中锂、铍、铝、钒、锰、钴、镍、铜、锗、砷、硒、铷、钼、银、锡、铯、锑和钡1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为评价长白山天然矿泉水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吉林省长白山靖宇县五龙泉、神龙泉、银龙泉和林海泉4处天然矿泉水,水样经酸化后直接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进行检测.结果:被测元素的检出限为0.005~0.573 μg·L-1,除硒元素外,其他元素相对标准偏差为0.1%~4.5%,回收率为81%~116%;4处矿泉水中的18种微量元素含量均符合GB 8537-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卫生标准.结论:ICP-MS方法检出限低,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于多种元素快速检测;长白山靖宇县4处天然矿泉水中18种微量元素含量均符合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卫生标准.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