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중국림상심리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影响因子: 1.4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3611
- 国内刊号: 43-121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听力残障后视觉认知功能研究
听觉和视觉是主要的信息传入通道,也是认知发育的基础.当听力信息传入受阻后,只能主要靠视觉感知外界信息,此时视觉认知功能、整体智能发育、智力结构有何改变,影响因素又是什么,这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少[1].本文通过对早期听力残障后儿童的视觉认知、智能发育水平研究,旨在评估聋童认知功能发育状况并为及早预防听力残障后引发的心理、行为、学习等问题提供资料依据.
-
2型糖尿病的精神症状与C-反应蛋白关系的临床研究
C-反应蛋白(CRP)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它是反映炎症的敏感指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CRP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着密切的关联,有假说认为炎症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媒介作用[1].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已证实,心理社会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关于心理社会因素与CRP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CRP变化及其与精神症状的关系,以期从另外一个角度探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对糖尿病的心身相关因素有更深入的了解.
-
不同年龄口吃患者临床症状、人格特征及疗效研究
口吃严重影响了人们之间的社会交流,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困扰着占世界人口1~2%的人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个比例不但没有降低的趋势,而且有升高的可能[1,2].因此,研究与口吃有关的因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159名口吃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不同年龄的口吃患者的临床症状、人格特征、治疗方法等,为解除口吃患者的痛苦提供依据.
-
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不同性别来访者的比较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的综合性医院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以来,我国许多有条件的综合性医院纷纷开展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心理咨询工作.而有关综合医院心理咨询中不同性别来访者的对照研究未见报道,为此本文总结了14,689例来访者的资料,以探讨不同性别来访者的特点.
-
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信度效度研究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癌种之一,有研究表明:乳腺癌除了威胁患者生命外,还严重损害病人的生活质量.国外有关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比较活跃,就研究测评工具而言就有十余种,如美国希望城国家医学研究中心Ferrell 等人[1]编制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就是其中的一种.该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而我国专门用于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定的量表几乎没有,为了能更好的研究我国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我们引进了该量表,并以我国乳腺癌患者为对象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研究.
-
高中生心理防御机制研究
不少研究表明,防御机制的动用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1-3].在过去数年中,国外对心理防御机制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4],早在90 年代初,即有研究表明,在青少年精神病患者这类人群中,防御机制的成熟度是与心理功能紧密相连的[5].近年来,国内也有了一些在正常青少年中的拓展性研究,如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发现不成熟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6],对初三学生的相关分析显示,初中生对成熟型防御机制运用较好[7].那么,对于处于人生花季雨季的高中生,他们的心理防御机制又有什么特点?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为高中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
脑血管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脑血管病人常常会出现明显的心理改变,除认知功能受损外,抑郁、焦虑、恐怖、强迫、躯体化、精神病性等症状亦十分突出,这些改变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和预后,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旨在探讨脑血管病人的这些心理改变特点,以便提供必要的临床干预和治疗.
-
氯丙嗪、氯氮平及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比较研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人群中患病率0.5%~1%[1].近年来,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与康复,人们在积极控制精神症状、降低复发率的同时,对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加关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国内外研究较多,但缺乏长期追踪随访.本文作者对分别经单用氯丙嗪、氯氮平或利培酮治疗达痊愈或显著进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下简称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半年随访比较,试图从主、客观两方面评估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使患者得到更合理的治疗提供参考.
-
大学生的焦虑状况调查
焦虑是大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健康问题, 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影响很大.国外有研究认为,焦虑和人们的价值观有关,因为有了自我中心的价值观,所以才产生焦虑[1].Mandler等[2] 早在五十年代就指出,大学生的考试焦虑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自我,而非考试.Ingram [3] 进一步指出,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同样因为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我而非社交.在中国,一些流行病学的调查指出,焦虑和忧郁是大学生当中存在的对其日常生活影响大的心理健康问题[4].尽管有大量中西方研究报告,焦虑情绪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我国学者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见.为此,我们开展了此项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①分析大学生焦虑状况的性别差异;②分析大学生焦虑状况的年级差异;③分析大学生焦虑状况的学科差异.
-
系统式团体咨询促进儿童同伴关系的干预研究
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进程,提供安全感,并有助于自我意象的建立和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是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一般认为团体咨询比个别咨询更有效.随着系统式家庭治疗在我国的影响日益扩大,本研究试图将系统式的思想和技术引进团体咨询,以便更好地提升团体咨询效果,改进不受欢迎儿童的同伴关系状况.
-
深圳市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与心理状况调查
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的良好状态及幸福感、满足感,是测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1].本文对深圳市宝安区1055名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旨在探讨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卫生状况的现状及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社区老年保健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
Marks恐怖强迫量表在中国应用的信度效度研究
以往的经验认为,强迫症、恐怖症是较为少见的疾病[1]。
-
儿童期精神分裂症大脑功能一侧化活动特点的初步研究
临床脑损伤、实验神经心理测验、脑电与脑成像的研究资料[1-3]表明,精神分裂症病人可能存在大脑功能活动一侧化异常。
-
糖尿病伴发焦虑的相关因素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人类的健康和长寿40%取决于遗传和客观因素[1],60%依靠自己建立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习惯.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2],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也日益受到关注.糖尿病作为一种心身疾病已得到医学界的认同,心身交互影响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3,4].
-
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研究
银屑病属皮肤科常见病,患病率为1.23%[1].由于目前银屑病疗效有限,复发率高,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并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研究表明,银屑病属心身疾病范畴[2,3],心理状态对该疾病的发生、治疗、愈后有一定影响.为进一步了解银屑病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及生活质量状况,我们对120例银屑病患者进行了两种量表的评定,并实施了心理干预.
-
社区老年期痴呆患者的随访研究
痴呆是一类高死亡率疾病,和心脏病、癌症及中风一起已成为威胁老年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随访调查原有社区老年期痴呆患者129例十年后的生存状况,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
不同科室护士SCL-90测试结果分析
由于工作负担重、行业管理严格、人际关系矛盾、角色冲突、经常面对病人的痛苦和死亡以及职业的低社会评价,均可对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影响[1,2].与一般人群相比,护士人群的焦虑、抑郁、强迫、躯体化等心理问题增多[3,4].由于护士的职业环境涉及范围较广,不同医疗和就职环境所产生的应激以及对心理的影响也可能存在差异.基于该假设,本研究采用SCL-90量表对合肥市不同医疗单位和不同科室护士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为护士职业人群心理健康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
-
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因此,老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研究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1-7],但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城市老年人,关于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极少.因此,本文想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
高、低焦虑儿童对教师权威行为的认知特点初探
国内外研究者从实证角度和发展角度对权威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大多把权威角色定位于父母来分析儿童对权威认知的特点与规律[1,2],而把权威角色定位于教师的研究相对较少.作为儿童,从幼儿园开始就接触教师,教师的权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社会认知.其次,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大多倾向于分析儿童社会认知的年龄特征[1,3,4,].而对儿童在特定处境或情绪背景(如焦虑)下的社会认知研究较少.作为一种心境,焦虑是人们经常体验到的情绪状态之一.长期处于高焦虑状态可直接导致过度焦虑反应,焦虑性神经症等情绪和精神障碍.焦虑情绪往往还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如注意力不集中、自责与逃避、攻击、记忆力下降、失眠、体质下降等[5] .由于焦虑在儿童发展中有很大的普遍性,而现实生活中焦虑带有一定的掩蔽性和内隐性,许多教师往往忽视这个问题的存在,误将这些儿童认为是有些胆小的孩子.许多儿童因而得不到及时的帮助而终导致问题严重化[6].目前的研究中还很少看到把儿童的焦虑情绪与教师的权威行为联系起来探讨高焦虑儿童与低焦虑儿童对教师权威认知的特点.
-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和EPQ对28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在中等程度以上,体验到的正性情感较多,但是仍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体验到较强的不幸福感.男女生在总体幸福感、家庭满意感、自我满意感、同伴交往满意感和生活条件满意感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2)总体幸福感及各因子与精神质和神经质显著负相关,与内外向显著正相关.结论: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关系密切.
-
多重成就测验的初步编制
目的:编制一个包括多学科、适用于多年级的、团体施测的多重成就测验.方法:采用国家统编教材为效标与(中学专科教师和我们的)经验相结合的策略收集条目和编制测验(分甲、乙套).在太原市附近的阳泉市进行了第一次预测,调整题本后,又在太原市和太原市附近的忻州市共施测1,448人.结果:(1)取得了太原地区中学各年级和大学一年级各分量表的粗分均值.(2)36个分测验中,35个分测验的难度值在0.20~0.80之间;绝大部分分测验区分度达优良水平.信、效度检验结果也符合测验学的要求.结论:多重成就测验的建构基本符合原来的构想,达到了编制的要求.
-
小学生不良情绪状况的特点研究
目的:研究我国小学生的不良情绪状况的年龄特点.方法:采用自编的小学生不良情绪量表,从全国三个不同的地区(城市)选取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被试3315名,测评其焦虑、抑郁、孤独、敌对、恐惧情绪,并进行有关统计分析.结果:小学生不良情绪存在地区差异和年级差异.结论:我国小学生情绪状态总体发展良好.
-
大学生的压力感与抑郁、焦虑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作用
目的:考察大学生的压力感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进一步探讨社会支持的作用.方法:采用问卷法,对394名大学生进行压力感问卷、抑郁问卷、焦虑问卷和社会支持感受问卷的测查.结果:(1)压力感与抑郁、焦虑显著正相关;(2)社会支持感受与压力感显著负相关;(3)不论压力高或低,社会支持良好的大学生比社会支持不良大学生的抑郁、焦虑显著较少;即使压力感较低,如果社会支持不良,大学生抑郁、焦虑也相对较多;(4)高压力低社会支持大学生的抑郁、焦虑情绪相对多.结论:生活中的压力事件是抑郁、焦虑的重要相关因素,而社会支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压力,减少压力带来的不良情绪体验,从而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
-
近20年儿童亲社会与同伴关系相关研究结果的元分析
目的:对近20年关于儿童亲社会和同伴关系的研究进行总结.方法:对儿童亲社会和同伴接受、同伴拒绝的相关结果进行基于多水平分析技术的的元分析.结果:儿童亲社会和同伴接受有正向关联作用,和同伴拒绝有负向关联作用,各研究结果的离散程度比较大.结论:亲社会性儿童有较好的同伴关系.
-
归因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
目的:编制归因方式问卷(Attributional Style Questionnaire, ASQ)及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归因方式的特征.方法:对419名大学生、98名抑郁症患者及与之匹配的100名正常对照试测.结果:大学生各年级、性别之间无差异,ASQ各维度的相关、内部一致性及重测信度较好.与正常对照相比,患者倾向于将负性事件归因为整体的、持久的,而将正性事件归因为外在的、局部的、暂时的,治疗后患者对负性事件治疗后更多地归因为暂时的、局部的、总体指标上为外在的,对正性事件治疗后更多地归因为内在的.结论:归因方式问卷基本达到了测量学的要求,抑郁症患者治疗后归因有自我服务倾向.
-
老年认知功能缺损者二项必选数字记忆测验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缺损程度对二项必选数字记忆测验(简称二项测验)成绩的影响.方法: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简式测查出38例认知功能缺损者(研究组)和19例无认知功能缺损者(对照组),同时实施二项数字测验.结果:(1)研究组与对照组二项测验容易条目、困难条目、总分的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2)智商70~89者困难条目分及总分显著高于智商50~69及34~49者;各组间容易条目分的差异均无显著性.(3)二项测验的假阳性率随着认知功能缺损的加重而有增加趋势.结论:二项测验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受认知功能缺损的影响,尤其是严重认知功能减退者,应注意假阳性率的问题.
-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与主观幸福感量表对201名大学生进行测验.结果:在主观幸福感的三个成分中,大学生被试的生活满意度属中等偏下水平,积极情感频率偏低,消极情感的频率更低,综合起来看大学生被试的主观幸福感属中等水平.在主观幸福感及其主要成分生活满意度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相关分析表明外向性人格维度与幸福感及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消极情感有显著负相关;神经质与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稳定外向型人格的主观幸福感水平高,其次是稳定内向型和不稳定外向型人格,幸福感水平低的是不稳定内向型人格.结论:外向性与神经质等人格特征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
有无遗传史的强迫症患者心理及生物学指标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强迫症的家族遗传倾向及生物和文化因素对其发病的作用.方法:采用家族史法调查强迫症先证者家属中各种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按家族史有无进行分组,并对患者进行量表评定(生活事件量表、DSQ、MMPI、HAMD、HAMA)、脑SPECT检测以及血小板5-HT、血浆PRL与皮质醇水平的测定.结果:强迫症患者1/2具有阳性家族史,阳/阴性家族史亚组间血5-HT、PRL、皮质醇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阴性组采用中间型防御机制多于阳性组(P<0.05). 结论:强迫症为一种家族传递性疾病,家庭或社会文化环境对其发病可能有重要作用.
-
癫痫儿童脑功能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癫痫在儿童和青少年神经疾病中的发病率非常高,癫痫反复发作不仅影响患儿的运动功能,还影响其感知觉、记忆和语言等认知功能的健康发展。目前手术治疗是控制顽固性癫痫的重要手段,能否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有赖于癫痫灶的确定和认知功能皮层的准确定位。癫痫灶确定和认知功能皮层准确定位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利于癫痫儿童的诊断和治疗,也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癫痫发病机制,还有助于人类对语言、记忆等认知功能及其发展机制的深入认识。
-
三种人的本质观及其对心理治疗的影响
心理学中有所谓三股力量(The Three Forces)的说法,即行为主义心理学、弗洛伊德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1].心理学家Allport指心理学中对人的本质有三种描画,分别把人看成"反应的存在"(reactive beings),"深层反应的存在"(reactive beings in depth),和"自发性的存在"(proactive beings)[2].这三种人的形象,分别代表上述三种心理学对人的本质特性的基本看法.而在心理辅导和治疗领域,分别有由这三种心理学所支持的治疗理论,而且当代心理治疗的大多数理论都可以根据这三种人的哲学而划分为三个阵营.本文将讨论这三种看待人的观点及其对心理治疗中若干重要问题或事项的制约和影响.
-
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介绍(NCSE)
随着各种脑损害的存活率的提高和康复医学的发展,认知功能障碍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依靠的不是神经影像学检查而是有效的神经心理评估[1].<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The neurobehavioral cognitive status examination,NCSE),由Mueller 等编制于1983年[2].该量表采用分量表和分量表分的形式对各认知领域进行分析而被称为第二代认知功能检查法.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1997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