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중국실험방제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9903
  • 国内刊号: 11-349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吴以岭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黄连-干姜药对预防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李阳;郝艺照;傅熠俊;李赛美

    目的:研究黄连-干姜药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结肠炎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连-干姜低、中、高剂量(1.2,2.4,4.8 mg·kg-1)组,黄连-干姜各剂量组预防性灌胃给药7d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在继续给予相应干预的同时,模型组和中药组分别给予3% DSS水溶液自由饮用,连续饮用6d,正常组小鼠给予自来水自由饮用.记录每日疾病活动指数(DAI),取材后测量结肠长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病理变化并记录病理组织学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小鼠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上皮细胞中JAK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肠组织中磷酸化STAT3(p-STAT3)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从第2天开始DAI较正常组均升高;黄连-干姜低剂量组DAI较模型组在第2,4,6天降低;黄连-干姜中剂量组除了第4天,均低于模型组;黄连-干姜高剂量组第2天即低于模型组,并持续至实验结束.模型组小鼠结肠长度较正常组显著缩短(P<0.01),黄连-干姜各个剂量组结肠长度较模型组显著增长(P<0.05).结肠组织HE染色观察发现模型组炎症损伤明显较正常组严重;黄连-干姜组炎症损伤明显轻于模型组,模型组病理学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黄连-干姜中、高剂量组病理学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小鼠血浆中IL-6,TNF-α含量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黄连-干姜各剂量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肠组织中JAK2和STAT3蛋白活化水平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黄连-干姜各剂量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P<0.05).结论:黄连-干姜药对可能通过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从而预防DSS诱导的结肠炎症状及结肠组织炎症损伤.

  • 白藜芦醇调节STIM1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作者:伍志学;张韧;林锐珊;徐进文;闫福曼;刘海梅

    目的:实验利用apoE-/-小鼠高脂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观察基质相互作用因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l,STIMl)在白藜芦醇抗AS中的具体机制.方法:雌性apoE-/-小鼠卵巢切除后高脂喂养建立AS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50,100,150 mg·kg-1)组及补充雌激素组(0.3 mg·kg.).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血脂4项,油红0染色观察胸主动脉形态改变,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各组小鼠血管组织中STIM1,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蛋白1(Orai1)及雌激素受体α(ERα)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分析各组小鼠血管组织中STIM1及Orai1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明显下降(P<0.05),给予白藜芦醇及雌激素后可明显降低高脂饮食所致的CHOL,TG及LDL-C明显升高,并可明显增加HDL-C含量(P<0.05).油红0染色显示:正常组血管结构完整、清晰、内膜连续;模型组内膜增厚、可见明显脂质斑块;而加入不同剂量白藜芦醇或雌激素后,内膜增厚减轻且内膜下脂质斑块显著减少.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TIM1,Orai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加入不同剂量白藜芦醇或雌激素后STIM1,Orai1蛋白及mRNA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下降(P<0.05);同时Western blot结果还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加入不同剂量白藜芦醇或雌激素后均可增加血管组织中ERα表达.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增加ERα表达,下调STIM1及Orai1表达,抑制钙池操纵性钙通道(SOCC)介导的钙内流,延缓AS发生.

  • 木瓜苦桑片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的影响

    作者:高玲;许立拔;王巍;林彩霞;杨沛霖;巫玲玲;庞晓军;蒋伟哲

    目的:研究木瓜苦桑片对高脂高糖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Ⅱ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和胰腺组织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链脲佐菌素(45 mg·kg-1)给药1次,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285 mg·kg-1),木瓜苦桑片高、中、低剂量组(2 600,1 300,650 mg·kg-1),另设正常组,每组10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4周,记录每只大鼠24 h的尿量、饮水量、摄食量,分别测定血糖值(FBG),胰岛素(INS),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取胰腺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大鼠摄食量,饮水量,尿量,FBG,INS,MDA,NO,LDL-C,TC,TG,AST,ALT,BUN,Cr,CK水平均明显升高,CAT,SOD,HDL-C水平降低(P <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摄食量,饮水量,尿量,FBG,INS,MDA,NO,LDL-C,TC,TG,AST,ALT,BUN,Cr,CK水平均明显降低,CAT,SOD,HDLC水平升高(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胰岛细胞数目减少,排列紊乱,颜色深,细胞间质和细胞间界限不清晰;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胰岛细胞数目增多,排列整齐,细胞形态恢复规则.结论:木瓜苦桑片有明显降血糖及血脂作用,可增强机体抗氧化损伤的能力,对肝肾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可维持胰岛正常结构和功能.

  • 青钱柳总皂苷对游离脂肪酸诱导的H4-Ⅱ E细胞脂肪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作者:许光远;孙文;郭璇;吴丽丽;秦灵灵;宋紫临;田硕;刘铜华

    目的:研究青钱柳总皂苷(CPS)对游离脂肪酸(FFA)诱导的H4-Ⅱ E肝细胞脂肪代谢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以FFA诱导的H4-Ⅱ E大鼠肝细胞为模型,培养72 h后,采用Neutral red法检测CPS(0,0.05,0.10,0.20,0.40 g·L-1)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根据细胞活性检测结果选择CPS低剂量组(CPS-L,0.10 g·L-1)和高剂量组(CPS-H,0.20 g·L-1)干预,油红0(Oile red)染色并测定细胞内脂质含量;药物干预2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肝细胞相应基因表达,药物干预30 min后,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相应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0.10,0.20 g·L-1 CPS干预后肝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5);干预72 h后,Oile red染色显示FFA(20 μmol·L-)诱导后呈现大片红染的脂滴,细胞脂质含量显著增加(P<0.01),CPS干预后细胞中红染的脂滴减少,细胞脂质含量较FFA (20 μmol.L-1)诱导组明显减少(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CPS-L和CPS-H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乙酰CoA羧化酶(ACC)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 <0.05,P<0.01);胆固醇应答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 mRNA表达水乎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CPS能够显著降低体外FFA诱导肝细胞脂质沉积,可能是通过上调AMPK,ACC蛋白磷酸化水平,下调SREBP1c,FAS mRNA表达而发挥作用.

  • 黄芪散及其拆方对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肝组织11β-HSD1,PEPCK的影响

    作者:李艳;高英;高颖;王春怡;郝梦娇;李卫民

    目的:通过糖皮质激素联合高脂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观察黄芪散及其拆方对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肝组织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 mRNA与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糖皮质激素组(GC),高脂饮食组(HFD),高脂+糖皮质激素复合模型组(HFD+ GC),罗格列酮组,黄芪散处方1组(HQS-1,2.91 g·kg-1),黄芪散处方2组(HQS-2,3.85 g·kg-1)和黄芪散原方组(HQS,2.96 g·kg-1),每组8只.正常组和GC组大鼠喂以基础饲料,其他各组喂以高脂饲料.同时除正常组和HFD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大鼠灌胃醋酸泼尼松龙(3.5 mg·kg-1,每天1次),并于1h后灌胃相应受试药物.于给药10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及胰岛素(FINS)含量,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11β-HSD1,PEPC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HFD+ GC复合模型组大鼠表现为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肝细胞变性,肝11β-HSD1,PEPCK表达显著性升高(P<0.01),病理学检测发现大鼠肝脏组织的病变较为明显.与HFD+ GC复合模型组比较,各受试药物均不同程度地降低糖尿病大鼠FBG,FINS水平,提高ISI水平(P <0.05,P<0.01),对肝组织病理学形态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比较HQS-1,HQS-2和罗格列酮的作用幅度,黄芪散原方对FINS水平及肝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善更明显.HQS及其拆方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肝11β-HSD1,PEPCK mRNA和蛋白水平(P<0.05,P<0.01),且黄芪散原方组对11β-HSD1的降低幅度优于其他各组.结论:黄芪散具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肝脏病理的作用,其发挥防治糖尿病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11β-HSD1水平有关.

  • 基于NOS信号的艳山姜挥发油对ox-LDL诱导HAECs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徐旖旎;杨红;李晨;令狐克刚;文波;沈祥春;张彦燕

    目的:研究艳山姜挥发油(EOFAZ)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入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传代培养HAECs,EOFAZ保护作用研究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组(无血清ECM),模型组(200 mg·L-ox-LDL),EOFAZ高质量浓度组(200 mg·L-1ox-LDL+ 100 μg·L-EOFAZ),EOFAZ低质量浓度组(200 mg·L-1ox-LDL+ 10 μg·L-1EOFAZ),阿司匹林组(Asp,200 mg·L-1ox-LDL +2.5×10-4 mol·L-1Asp),卡维地洛组(Car,200 mg·L-1 ox-LDL+1×10-6 mol·L-1 Car),阿托伐他汀钙组(Atorv,200 mg·L-1ox-LDL+1×10-6 mol·L-1Atorv);一氧化氮合酶(NOS)信号研究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组(无血清ECM),模型组(200 mg·L-1 ox-LDL),EOFAZ组(200 mg·L-1 ox-LDL+ 100 μg·L-1EOFAZ),NOS抑制剂组(200 mg·L-1 ox-LDL+ 100 μmol·L-1 L-NAME或300 μmol ·L-1 L-NMMA),EOFAZ加NOS抑制剂组(200 mg·L-1 ox-LDL+100 μg·L-1EOFAZ+ 100 μmol·L-1L-NAME或300 μmol·L-L-NMMA).噻唑蓝(MTT)法分析细胞存活率,酶标仪法及Griess 试剂法分别检测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一氧化氮(N0)含量.化学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 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iNOS及eNOS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EOFAZ明显提高ox-LDL诱导损伤的HAECs的细胞存活率,抑制LDH外漏及iNOS活力(P <0.05,P<0.01),促进NO及eNOS的产生(P<0.05,P<0.01).Real-time PCR分析表明,EOFAZ以及相关抑制剂显著下调iNOS mRNA表达水平(P <0.05,P<0.o1),上调eNOS 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EOFAZ对ox-LDL诱导损伤的HAECs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控eNOS和iNOS的表达水平有关.

  • 氧化苦参碱通过调控MAPK信息通路改善醛固酮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作者:杨李强;孙爱华;徐旖旎;张彦燕;潘迪;陈妍;陶玲;沈祥春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MT)对醛固酮(ALD)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和纯化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进行培养,采用1×10-5 mol·L-1ALD建立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1×10-5 mol·L-1 ALD),ALD+OMT高浓度(3.78×10-4 mol·L-1)组,ALD+ OMT低浓度(1.89×10-4 mol·L-1)组,ALD+ JNK抑制剂(JNK I,5×10-6mol·L-1)组,ALD+阿司匹林(Asp,1×10-5mol·L-1)组,即OMT,JNK抑制剂和阿司匹林组先以相应药物预处理2h后加入终浓度为1×10-5mol·L-1的ALD共同孵育24 h.二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iemsa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分析OMT对ALD诱导JNK蛋白表达水平,JNK磷酸化(p-JNK)水平及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ALD可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存活率(P<0.01)并改变细胞形态,OMT可显著改善醛固酮诱导的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并使细胞恢复至正常形态;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LD可诱导JNK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P<0.01),而OMT可显著抑制ALD诱导的p-JNK表达增加(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ALD可诱导JNK mRNA表达增加(P<0.01),使用OMT进行预保护后,各组基因表达均没有显著改变.结论:OMT对ALD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JNK蛋白磷酸化密切相关.

  • 复方梭子蟹胶囊对大鼠胃溃疡模型的影响

    作者:杨庆;陈颖;王娅杰;李玉洁;翁小刚;蔡维艳;李琦;尹婕;杜正彩;朱晓新

    目的:观察复方梭子蟹胶囊对4种大鼠胃溃疡模型的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通过观察复方梭子蟹胶囊对慢性胃溃疡大鼠血清中胃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采用水浸应激、消炎痛、幽门结扎、乙酸浸渍的方法构建4种大鼠胃溃疡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梭子蟹胶囊低、中、高剂量组(2.07,4.14,8.28 g·kg-1),阳性药组(法莫替丁7.2 m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灌胃纯水(15 mL·kg-1),大鼠连续灌胃给药14 d.检测各组大鼠溃疡面积、抑制百分率.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乙酸浸渍模型大鼠胃组织中EGF,TGF-α及EGFR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4种模型大鼠的溃疡面积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梭子蟹胶囊能明显降低4种模型的溃疡面积(P <0.05,P<0.01),抑制溃疡损伤率,明显增加血清及胃组织中EGF,TGF-α和EGFR的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复方梭子蟹胶囊对大鼠水浸应激性胃溃疡、消炎痛型胃溃疡、幽门结扎型胃溃疡3种急性胃溃疡模型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乙酸浸渍性慢性胃溃疡模型有治疗作用,并通过促进血清及胃组织中EGF,TGF-α和EGFR的蛋白表达来发挥抗慢性胃溃疡的作用.

  • 对照提取物法测定补骨脂饮片中7种成分含量

    作者:朱星宇;赵根华;高倩倩;王恒;刘玲;陈志鹏;吴丽;李伟东

    目的:为了提高补骨脂饮片的质量标准,解决部分对照品稀缺问题,建立以补骨脂对照提取物为对照的补骨脂饮片中7种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Thermo-endcapped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水-乙腈-甲醇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迸样量10 μL.自制了补骨脂对照提取物并标定了其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甲素、补骨脂定、补骨脂乙素、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补骨脂酚7种成分的含量,并用补骨脂对照提取物为对照测定了12批补骨脂饮片中7种成分的含量,与对照品测定法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补骨脂饮片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甲素、补骨脂定、补骨脂乙素、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补骨脂酚7种成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98.8%,99.6%,102%,99.6%,98.0%,103%,RSD均≤2.8%.该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并且测定结果与对照品测定法所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2种测定方法所得数据的RSD <3%.结论:补骨脂对照提取物法可用于补骨脂饮片中7种成分的含量测定,能有效地对补骨脂饮片进行质量控制.

  • UPLC-Q-TOF-MS/MS快速鉴别北豆根中的生物碱类成分

    作者:李晓庄;赵慧玲;黄文平;冯育林;李志峰;王琦;杨世林

    目的:利用UPLC-Q-TOF-MS/MS技术对北豆根中的生物碱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采用Welch C18色谱柱(2.1 mm×100mm,1.7 μm),以0.1%氨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40℃,进样体积2 μL.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质量数扫描范围m/z 50~1 250,使用质谱分析软件中的目标化合物筛查法,通过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鉴定监测到的化学成分.结果:在优化的LC-MS条件下,结合Scifinder数据库、对照品和相关文献鉴定了37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包括双苄基异喹啉类、阿朴啡及氧化异阿朴啡类、单苄基异喹啉类等.结论:基于HPLC-ESI-Q-TOF技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质谱测定相对分子质量、裂解数据、文献分析检索,能快捷、准确、较全面地鉴定北豆根中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为北豆根化学成分的进一步提取分离和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沉香的醇浸出物和沉香四醇含量测定及品质分类

    作者:李远彬;王羚郦;邓幸运;杨良;陈瑞莹;曾春香;罗珊;陈嘉丽;赖小平

    目的:分析与评价国内外沉香药材的质量,对沉香品质进行分类.方法: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沉香鉴别项下相关要求测定样品醇浸出物的含量;采用HPLC法,Altima C18色谱柱(4.6 mmx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1%甲酸水(B)梯度洗脱,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252 nm,柱温30℃,测定样品中的沉香四醇含量;结合醇浸出物和沉香四醇含量结果探讨沉香品质分类.结果:沉香四醇在2.0~ 750.0μg(r =0.999 6)与其峰曲线下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2.1%,RSD 2.8%.52种沉香样品中沉香四醇质量分数在0.10%~6.60%,醇浸出物质量分数为6.07%~57.06%.沉香醇浸出物与结香方式、种源无相关性.沉香四醇含量高低与种源、结香方式有一定的相关性.种源为白木香的人工和天然沉香2种结香方式中沉香四醇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67%,0.15%,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天然沉香种源为Aquilaria malaccensis与A.crassna,沉香四醇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2.57%,0.70%,两者有差异(P<0.05);与白木香(0.15%)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沉香按沉香四醇含量高低进行品质分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 防风化学成分分离鉴定

    作者:李阳;王旭;李壮壮;张静;孟红;吕青涛;容蓉

    目的:对防风二氯甲烷及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镜下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法,以Vero-HSV-1 (F),RD-EV71,Vero-RSV体外感染模型,对防风不同极性部位进行体外抗病毒活性初步筛选,发现防风二氯甲烷及乙酸乙酯部位具有体外抗HSV-1的活性,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液相制备、重结晶等手段对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MS,1 H-NMR和13C-NMR等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单棕榈酸甘油酯(1),2-丁氧基乙基亚油酸(2),3′(R)-(+)-亥茅酚(3),(-)-marmesin(4),(6Z,9Z)-十七烷(5),32,33,34-三甲基-16-烯-3-O-β-D-吡喃葡萄糖苷(6),亥茅酚苷(7),香草酸(8),升麻素(9),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10),伞形花内酯(11).结论:化合物2,5,6,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道路绿化灯台叶质量评价

    作者:杨妮娜;徐安顺;杨春勇;赵应红;王元忠

    目的:建立道路绿化用灯台叶中11种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HPLC指纹图谱,熊果酸及齐墩果酸含量测定方法,拟探讨灯台叶中重金属含量、有效成分含量和整体质量的变化关系,为灯台叶药材的采收提供依据.方法:22批灯台叶样品中S1~ S12来自不同种植园,S13 ~ S22采自不同街道绿化带中.采用ICP-MS测定灯台叶中重金属含量,HPLC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和主成分分析评价两组样品整体质量变化.结果:部分样品中Se和Hg未检出,其他元素在样品中均有检出,其中Fe,Mn含量较高,As,Se,Pb含量较低.道路绿化样品中Hg元素均被检出,平均值为0.1μg·g-1,而种植园样品中Hg元素均低于检测线.种植园样品中As和Se含量变异大RSD> 120%,Cr和Ni含量RSD> 60%.道路绿化样品中Cr,Mn,Fe,Ni,As,Se含量变化RSD> 70%,但与种植园样品相比变化较大,Cu,Se,Pb在两组样品中变化水平相当.根据《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WM/T2-2004)中相关规定计算,22个样品中Pb,Cd,Hg,Cu,As均未超标,但道路绿化样品中上述有毒重金属元素呈现升高趋势.种植园样品指纹图谱共标记16个共有峰,道路绿化样品仅13个共有峰,且两组样品在色谱峰数量和吸光度上均有较大差异.种植园样品之间相似度较高,除S1,S4,Sll外其他均>0.95,绿化样品相似度较小,仅S18相似度>0.9,其余在0.557 ~0.895离散分布.两组样品有12个共有峰,种植园样品共有峰面积均大于道路绿化样品,且峰面积RSD均小于道路绿化样品,将两组样品原始色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两组样品被截然分开.结论:道路绿化灯台叶中有毒重金属含量与种植园样品相比有升高趋势,化学信息少且有效成分含量较低、变化大.为确保药材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建议城市道路绿化灯台树不作为傣族药材灯台叶的来源.

  • 胡椒薄荷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活性分析

    作者:李余先;李敏;武晓林;杨敏;刘清玮;张影;刘俊霞

    目的:研究胡椒薄荷Mentha piperita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为胡椒薄荷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叶片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分别采用DPPH法和卤虫幼体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及生物毒性,纸片扩散法及埃及伊蚊幼虫毒杀法评价其抗菌活性和杀虫活性.结果:用超临界C02萃取法提取得到的挥发油得率为0.089%,从中鉴定了11个化学成分,已鉴定出的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3.0%,其中芳樟醇占总挥发油的49.9%,可以认为是其主要成分;挥发油对DPP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 0.45 g·L-,对卤虫幼体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526.0 mg·L-1;在挥发油质量浓度为10 g·L-1时,对大肠埃希菌抑菌圈直径为(9±1)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不明显;对埃及伊蚊的LC50339.6 mg·L-1.结论:胡椒薄荷叶挥发油对大肠埃希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抗氧化及杀虫方面具有一定活性,但是相对较弱,不宜用于杀虫剂产品开发;此外,胡椒薄荷叶挥发油具有弱的生物毒性.本研究为胡椒薄荷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鹿茸水溶性与脂溶性成分提取方法的优化及含量分析

    作者:刘佳;赵海平;张伟;雒伟伟;杨万云;齐晓妍;李春义

    目的:探索鹿茸可溶性成分(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的优提取工艺,并分析其在我国常见鹿茸中的含量规律.方法:通过比较3种不同破碎方法(超声波提取法,Bullet Blender细胞组织破碎仪提取法和净信组织细胞研磨仪提取法),结合凝胶过滤色谱,得出佳水溶性成分提取方法.通过比较样品的两种前处理方式(105℃烘干法和24 h冻干法),采用索氏提取法,筛选适的脂溶性成分测定方法.后按照优化后实验方案对梅花鹿二杠茸、梅花鹿三权茸、马鹿茸的尖部和基部可溶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水溶性成分的提取采用Bullet Blender细胞组织破碎仪法,参数为三档位,3 min,破碎3次,可得到高提取效率;脂溶性成分的提取采用105 ℃烘干法,平行实验数据较稳定,相对偏差<5%.不同种类鹿茸尖部和基部的可溶性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梅花鹿二杠茸36.06%,8.30%,梅花鹿三权茸34.54%,7.20%,马鹿茸32.42%,3.91%.结论:该实验成功筛选出鹿茸水溶性与脂溶性成分的优提取方法,并且发现不同种类鹿茸的可溶性成分在尖部含量明显高于基部,且含量差异表现为梅花鹿二杠茸>梅花鹿三权茸>马鹿茸的递减趋势,但差异并不显著.

  • 肾络通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TGF-β1,MMP-9和TMP-1因子的影响

    作者:黄东华;何红涛;檀银川

    目的:观察肾络通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并从抗炎和抗纤维化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4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双嘧达莫片,50 mg/次,3次/d,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次,1次/d,口服.血脂异常者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1次/d,晚餐后口服.观察组西医处理措施同对照组,并加用肾络通汤,1剂/d.两组均连续服用16周.进行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血清白蛋白(ALB),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尿常规检查,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进行气虚血瘀证评分;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Ⅰ型前胶原(PCⅠ),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和层黏连蛋白(L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MP-1)水平;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7.69%,高于对照组的73.02%,(X2 =4.384,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77%,高于对照组的74.6% (x2 =5.874,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 UPR,SCr,BUN,尿红细胞均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GFR较治疗前升高(P<0.01),并高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和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PCⅠ,PCⅢ,HA和L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J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GF-β1和TMP-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MMP-9和MMP-9/ TMP-1均高于对照组(P <0.05,P<0.01).结论:肾络通汤治疗CGN气虚血瘀证患者能减轻患者的蛋白尿,改善肾功能,提高血清白蛋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调节TGF-β1,MMP-9和TMP-1等因子,抑制肾纤维化有关.

  • 散痹汤加减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作者:郭中华;张仲博;都帅刚;万小冠;董胜军

    目的:观察散痹汤加减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92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各64例.中药组给予散痹汤加减治疗,西药组给予依托考昔片治疗,中西药组同时给予散痹汤加减结合依托考昔片治疗,疗程均为28 d.观察各组治疗前后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疼痛评分量表(M-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分量表(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中医辨证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检测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1L-1β),C-反应蛋白(CR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比较各组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中西药组总有效率95.1%,高于中药组的79.4%和西药组的82.3%(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中西药组和中药组中医证候评分较西药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其他临床症状中西药组改善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更为明显(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中药组低于西药组和中西药.结论:散痹汤加减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西药依托考昔片无明显差异,具有有效性,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依托考昔片低;散痹汤加减结合依托考昔片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疗效优于单用散痹汤加减和依托考昔片.

  • 救必应汤联合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综合评价

    作者:林才志;胡乃强;赵海燕;廖丹;邵文慧;韩丹

    目的:综合评价救必应汤联合DP化疗方案[多西他赛(docetaxel)+顺铂(cisplatin)]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晚期(Ⅲb~Ⅳ)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救必应汤联合DP化疗方案,对照组仅采用DP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免疫情况、生活质量、生存情况及毒副反应.结果:近期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优于对照组,尤其是疾病控制率方面更优(P<0.05).免疫功能,治疗组中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下降(P<0.01).生活质量,治疗后治疗组在肺癌特异情况、社会(家庭)作用及总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5,P<0.01).生存情况,治疗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PFS)(4.45月)高于对照组(3.40月),1年生存率治疗组(56.67%)高于对照组(30.00%)(P<0.05).毒副反应,治疗组在Ⅲ~Ⅳ度骨髓、胃肠道反应及周围神经毒性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救必应汤联合DP方案可以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化疗的毒副反应.

  • 丹参饮对化疗后气阴两虚型膀胱癌患者胃肠道抑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蒋远斌;王铀;郭宇;刘煜;王曦;杨兴智

    目的:探讨丹参饮对膀胱癌患者化疗后胃肠道抑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重庆市中医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140例均行化疗治疗,随机抽取70例于化疗期间服用丹参饮(观察组),其余7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胃肠道抑制比例,化疗前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水平、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水平及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结果:化疗后24 h内,对照组Ⅲ~Ⅳ比例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0级比例低于观察组(P<0.05).在72 h内,观察组0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Ⅰ ~Ⅱ和Ⅲ~Ⅳ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CD3+,CD4+和CD4+/CD8+均较化疗前降低(P<0.05),CD8+水平均较化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CD3+,CD4+和CD4+/CD8+的变化程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和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均较化疗前降低(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NK细胞水平均低于化疗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化疗时,加服丹参饮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胃肠道抑制,并更好的调节患者免疫功能.

  • 吸波面积法测定乌头二元释药颗粒的体外释放度

    作者:杨霖;李孝栋

    目的:建立吸波面积法测定乌头二元释药颗粒中碱性物质的体外释放度.方法:开展乌头普通颗粒及其聚丙烯酸树脂包衣颗粒的体外释放度研究,于不同时间点获得含药释放介质,通过调节释放介质pH和三氯甲烷萃取处理获得供试液,利用Origin 8.0软件求算扫描后的吸波面积,换算供试液中不同碱性物质的混合浓度,绘制乌头二元释药颗粒的累积释放曲线,比较二者的释药趋势.结果:吸波面积法用于测定碱性物质体外释放度的方法稳定可行、结果准确,线性方程为y=0.1454X+3.2404(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106.25%(RSD 6.2%).体外累积释放曲线表明普通颗粒碱性物质在酸性介质中快速释放,在第10 min累积释放率达54.55%,第45 min达94.51%,而聚丙烯酸树脂包衣颗粒在酸性介质中仅少量释药,模拟肠液中释药明显,第210 min释放率达到了90.26%,具有较好的二元释药结果.结论:三氯甲烷萃取较好地呈现了不同颗粒中碱性成分的释放趋势,吸波面积法可用于乌头二元释药颗粒的体外释放度测试,为其他碱性物质中药制剂的释放度及体内外相关研究提供了良好借鉴.

  • 挥发油3种加入方式对止痛凝胶贴膏剂基质及体外释放度的影响

    作者:曾照亿;刘佳;肖芳;陶玲;管咏梅;陈丽华;金晨

    目的:通过比较挥发油不同加入方式(直接加入法、微乳法和β-环糊精包合物法)对止痛凝胶贴膏剂的影响,确定该制剂中挥发油的佳加入形式.方法:以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赋形性为指标,比较凝胶贴膏剂基质的物理性质:以阿魏酸和藁本内酯为指标成分,比较挥发油3种加入方式对止痛凝胶贴膏剂中指标成分体外释放度的影响;以挥发油含量为考察指标,比较该制剂的稳定性.结果:与空白基质比较,挥发油的加入降低了基质的黏附力,但对赋形性无影响;挥发油以直接加入法、微乳法和β-环糊精包合物法方式加入时,制备的止痛凝胶贴膏剂中阿魏酸的24 h累计透过量分别为563.45,419.50,454.40μg·cm-2,藁本内酯依次为871.40,550.07,792.60 μg·cm-2;与β-环糊精包合物法、直接加入法相比,微乳法制备的止痛凝胶贴膏剂稳定性佳.结论:挥发油的加入对止痛凝胶贴膏剂基质的物理性质、体外释放量及稳定性均有一定影响,其中微乳法对基质的黏附性影响较小、稳定性较佳,但该方式有效成分的体外累计透过量不及直接加入法和β-环糊精包合物法制备的止痛凝胶贴膏剂.

  • 不同干燥工艺对金钗石斛叶品质的影响

    作者:孟映霞;马朝阳;王洪新;梅娜娜;宋小蒙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工艺对金钗石斛叶品质的影响,为改进该药材的初加工和扩大石斛药材的药用部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钗石斛叶为原材料,采用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4种不同干燥方式对金钗石斛叶进行干燥,探讨4种方式对金钗石斛叶色泽、微观结构、总多糖和石斛碱含量的影响.结果:真空冷冻干燥产品色泽保持好,优于其他3种干燥方式.不同干燥方法对样品所呈现的微观结构有所区别.金钗石斛叶经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及微波干燥后总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3.11%,3.02%,2.81%和2.74%.不同干燥工艺对金钗石斛叶总多糖含量的影响较大,而对石斛碱含量则影响很小.结论:从成本方面考虑,热风干燥方式下的金钗石斛叶色泽较好,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且所需设备简单、节能、处理量大,在企业加工中值得推广应用.

  • 三七皂苷R1脑、血液微透析探针的体内外回收率分析

    作者:陈腾飞;刘建勋;姚明江;宋文婷;林力

    目的:建立三七皂苷R1脑、血液微透析探针的体内外回收率的测定方法,考察流速、药物质量浓度、探针使用次数对回收率的影响,并进行探针回收率体内稳定性研究,为三七皂苷R1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透析法和反透析法进行三七皂苷R1脑、血液微透析探针体内、体外回收率的研究,采用LC-MS/MS测定微透析液中三七皂苷R1的质量浓度,计算探针回收率.结果:在流速为1.5 μL·min-时,三七皂苷R1脑、血液探针体内回收率在10 h内保持稳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4.0%和33.2%;恒定质量浓度下,探针体内外回收率均随着流速(0.5,1.0,1.5,2.0,3.0μL· min-)的增加而减小,脑、血液探针的体外正透析法测得的回收率分别为(36.0±1.7)%,(23.5±1.6)%,(14.2±0.5)%,(8.0±0.7)%,(5.4±0.5)%和(61.6±2.6)%,(48.0±4.1)%,(33.0±2.8)%,(24.1±1.2)%,(18.9±1.1)%,正、反透析法所测得的探针体外回收率一致,且体内和体外回收率结果也一致;恒定流速下,三七皂苷R1质量浓度(50,200,500,1 000μg·L-1)对脑、血探针回收率均无影响;使用≤3次的探针,经过恢复处理后,仍能够保持较高的回收率.结论:反透析法测定的体外回收率与体内回收率一致,且与正透析法测定的体外回收率一致,说明反透析法能够作为研究三七皂苷R1回收率的测定方法;探针体内回收率在10h内保持稳定,说明微透析技术能够用于三七皂苷R1脑细胞间液药代动力学、血液药代动力学的同步研究.

  • 基于数据挖掘治疗肾虚型月经病的用药分析

    作者:杜萍;庞会明;卢金福

    目的:探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妇科治疗肾虚型月经病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江苏省中医院妇科门诊2016年5月到2016年10月治疗肾虚型月经病处方1 075张,利用微软Excel强大的排序、筛选和统计功能进行数据挖掘,统计各中药的用药比例.结果:使用频率在50%以上的单味中药有续断、茯苓、白芍(炒)、山药、丹参、山茱萸(酒)、赤芍、菟丝子8种.使用频率在30% ~ 50%的中药有当归、白术(麸炒)、香附(醋)、熟地黄、牡丹皮、杜仲(盐)6种.使用频率在10%以上43种中药中,以中药学常规分类,使用率较高的依次是补益药、活血化瘀药,其他为清热药、理气药等.以药性分类,使用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温性药、平性药及寒性药,温性药的使用率显著高于平性药、寒性药.药对使用以茯苓-山药为高(51.2%),其次是山药-山茱萸(47.7%),白芍-赤芍(39.5%)等.结论:我院妇科治疗肾虚型月经病擅用续断、茯苓、白芍(炒)、山药、丹参、山茱萸(酒)、赤芍、菟丝子等单味药,药对则以茯苓-山药,山药-山茱萸,白芍-赤芍应用见长.这些药物的应用充分体现了补益、健脾、活血、祛寒的治法治则,反映了治疗肾虚型月经病的用药规律.

  • 基于数据挖掘的1979-2016年期刊文献儿童变应性鼻炎中医用药规律分析

    作者:田丽;牛蔚露;许尤佳

    目的:探索1979-2016年期刊文献中中医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1979-2016年期刊文献中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中药内服复方,建立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中药复方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药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文献85篇,中药复方166首,涉及187味中药,药物使用总频次为1 885次.单味中药使用频次前5位依次是甘草、辛夷、防风、白术、黄芪;中药功效分类分析中频次前2位为发散风寒药、补气药;中药药性分类分析中温性及微温药物使用频次共计1051次,占55.76%.另外,分别统计出2味药联用,3味药联用的使用频次,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并对其进行规则关联分析.结论:中医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以使用发散风寒药和补气药为主,补散并用,药性多为温、平.

  • 白及与其混伪品ITS2序列二级结构比较与鉴别

    作者:陈美君;李峰庆;吕蒙;刘珈羽;陈鸿平;刘友平

    目的: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通过ITS2序列对白及及其混伪品进行快速、准确鉴别.方法:采用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白及及其混伪品基因组DNA,对全部收集样品的ITS2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拼接后,利用MEGA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物种种间种内Kimura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采用近距离法及基于ITS2序列构建Neighbor-joining(NJ)系统聚类树,结合ITS2序列二级结构相比对的方法鉴别分析.结果:K2P遗传距离及NJ聚类树均显示只能鉴别出白及属与其他科属物种,区分不开白及属内3个物种,结合ITS2二级结构进一步鉴定,可将白及属的各个种及其他科属混伪品准确地鉴别出来.结论:利用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结合ITS2序列的二级结构可以有效地鉴定白及及其混伪品.

  • 广西槐种质资源调查

    作者:舒文将;史艳财;蒋运生;邹容;唐建民;韦霄

    目的:开展广西槐种质资源调查,为广西槐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及筛选优良种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实地走访、文献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槐树种质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①广西槐树主要分布在全州、兴安、阳朔、富川、恭城等县(市),位于北纬N24°28 ′23″~N26°22′15″,东经E109°22 ′06″~E111°16′21″的区域内,以海拔为104 ~502 m为常见.②不同分布区中不同类型槐树的叶片性状指标,植株大小、槐米质量方面差异较大,其中全州七一栽培的双季金槐在形态大小、叶片性状、槐米产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分布区.③广西槐树适应性强,对温度、土壤及降水量的适应范围较宽.④广西槐树伴生植物的种类较少,但优势科的组成较为突出,含种数多的是菊科其次是禾本科、车前科、唇形科、大戟科等优势科较为突出.结论:基本清楚了广西槐树的地理分布特点、生长特性及栽培槐树的类型,为广西槐树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 金银花种植中溴氰菊酯的使用及膳食风险评估

    作者:王玉洁;李嘉欣;薛健;王鹏思;金红宇;马双成

    目的:利用田间试验数据,对金银花种植过程中使用溴氰菊酯后的残留情况进行风险评估,为溴氰菊酯农药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模拟实际生产情况设置不同农药喷施处理进行田间试验,得到金银花中溴氰菊酯残留数据.基于膳食暴露量和国内外现行大残留限量(MRL)的角度对不同喷施处理的金银花进行风险评估.结果:基于膳食暴露量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后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和急性参考剂量(ARfD)均远<100%,不存在不可接受的健康风险;基于相关作物的MRL标准的风险评估表明,金银花作为茶饮使用,不同施药处理后,其溴氰菊酯残留量均低于国内外茶叶的MRL,金银花作为一种药材,规范施药后金银花中溴氰菊酯残留值低于国内外草药等食品的MRL,但不规范施药后其残留量超过国内外草药等食品的MRL.结论:综合两个角度风险评估结果,规范施药后,食用金银花不存在膳食风险,增加农药喷施次数或剂量需延长采收间隔期规避风险.本研究从风险评估角度为金银花中溴氰菊酯安全使用规范和MRL标准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持.

  • 中医哮喘领域本体的构建

    作者:朱玲;李敬华;于琦;于彤;田野;孙晓峰;徐丽丽;李泽庚

    目的:利用本体的方式实现中医哮喘领域的知识的共建共享及推理.方法:通过对中医文献中“哮喘”相关知识的提取,基于斯坦福大学的七步法构建了“哮喘”的疾病本体,实现了哮喘相关知识的领域建模,建立了部分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约束及公理.结果:中医哮喘领域本体构建完成能够实现知识的共享以及简单的推理.共有类120个,实例425个,对象属性18个,其中反向属性6个,数值属性2个,等价类公理1个,子类公理138个,基本实现了对哮喘领域知识的语义化表达.结论:本体的构建在知识的共建、共享及未来知识库的语义检索、数据挖掘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应用价值.

  • 加强中药材生产管理,稳定中医药产品质量

    作者:张村;刘颖;肖永庆

    根据中药材培植及其质量评价管理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关于中药材的培植、加工及生产模式的建议.中药材不宜继续作为农副产品处理,其培植产业目前交由农业部门管理;建议中药材可作为中医药产品原料处理,其培植产业可由中医药部门负责管理.中药材可作为多种中医药产品的原料,不同用途的中药材的质量管理方式应各有特色.中药材的品种提倡“仿野生生态培植”;任何改变中药材的自然生长环境,使其次生代谢产物产生变异而培植的生物体不能再称之为中药材,只能称之为天然产物.以此类天然产物为原料生产的“药品”不能称之为中药,只能称之为天然药物.建议通过“中药标准化行动”项目的实施和完善,建立标准中药饮片库.

  • 中药玉竹的本草考证

    作者:赵容;许亮;谢明;康廷国;黄书群;尹海波;张建逵;邢艳萍

    目的:研究本草中记载的中药玉竹的基源植物,并对中药玉竹进行全面的本草考证,为研究中药玉竹提供文献依据.方法:查阅历代本草书籍,从形态、功效以及炮制方法鉴别女萎和葳蕤,又对中药玉竹进行本草考证,分别进行了名字来源的考证,植物形态的考证以及对其功效进行了论证,并对现代玉竹的食用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考证出玉竹在历代本草品种来源:本草中记载的葳蕤为现代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本草中记载的女萎为今毛莨科植物女萎Clematis apiifolia.玉竹的本草考证包括名字来源的考证,玉竹又名荧,地节,马薰,称为玉竹以表示根状茎形状.茎似小竹竿,叶光莹如竹叶,地下根状茎长而多节,故有玉竹和地节之称.形态考证:根状茎圆柱形,互生叶,叶椭圆形,先端尖.玉竹功效为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玉竹现代不只作为药品应用,还广泛应用在保健品以及食疗中.结论:玉竹作为传统的药食两用的中药材,适应广,用量大,疗效好.加强对玉竹的应用研究,生产方面的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将玉竹作为一个产业来开发,把玉竹的产业做大、做强,让玉竹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发展方向.表明玉竹具有开发利用的前景.

  • 斑蝥素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作者:封艳艳;马齐襄;隋彤彤;孙笑;邵好珍;金琳;胡晓炜;邓恺文;范潇婷;罗广彬;马志涛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斑蝥素(cantharidin,CTD)对肝癌细胞HepG2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长时间细胞观察及功能分析系统(IncuCyteTM ZOOM)以及克隆形成实验,分析药物处理后肝癌细胞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TD对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技术,检测CTD处理后,HepG2细胞pro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聚二磷酸腺苷核糖多聚酶(PARP)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水平的变化.采用长时间细胞观察及功能分析系统检测ERK1/2抑制剂(PD98059),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Wortmannin)与CTD共处理对HepG2细胞抑制作用的变化.结果:CTD在2.5μmol·L-时就能够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但不出现明显凋亡.CTD 5 μmol·L-1时HepG2的生长几乎完全受到抑制,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HepG2细胞凋亡率达40.4%.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TD 5μmol· L-组细胞pro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Cleaved PARP蛋白表达明显上升,说明CTD 5μmol·L-组会出现细胞凋亡,与流式结果相符.CTD能够促进ERK磷酸化,但不能促进Akt磷酸化.结论:CTD 2.5μmol·L-具有抑制HepG2细胞生长的作用,5μmol·L-1时能够促进HepG2细胞凋亡,提示CTD既具有抑制细胞生长作用,也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CTD能够促进ERK磷酸化,但不能促进Akt磷酸化.

  • 去甲斑蝥素对12类主要人类癌症细胞株生长状态的影响

    作者:邓恺文;封艳艳;金琳;隋彤彤;孙笑;胡晓炜;邵好珍;范潇婷;马齐襄;罗广彬;马志涛

    目的:确定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对12类,72种人类癌症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并以此作为生长抑制效应的指标.方法:采用长时间细胞观察及功能分析系统(IncuCyteTM ZOOM),用不同浓度NCTD分别与癌细胞株共同孵育72 h,实时监测和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分析NCTD对12种人类癌症细胞的细胞毒性.此外,长时间细胞观察及功能分析系统的成像系统在每个时点进行拍照存档,展示了各细胞生长及存活的状态,并且进行实时观察.结果:NCTD对72株癌细胞系的生长抑制效应存在广泛的差异[IC502~66 μmol· L-,平均(24.63± 12.97)μmol·L-1].NTCD对不同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差异明显,体现在不同癌种之间以及同种癌种内不同个体之间.这充分反映了NTCD临床疗效个体化的特征,并提示了未来个体化治疗的可能性.肝细胞癌、胃癌、前列腺癌、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癌、肾癌、胆管癌细胞的细胞系IC50平均值均低于总平均值,且前列腺癌、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癌、肾癌、胆管癌细胞NCTDIC50平均值与肝癌细胞系和胃癌细胞系IC50平均值相近.结论:NTCD可能对前列腺癌、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癌、肾癌、胆管癌这几类癌症可产生显著疗效.

  • 斑蝥素及去甲斑蝥素对小鼠毒性靶器官的影响

    作者:范潇婷;于睿鹏;董瑞娟;罗广彬;马志涛

    目的:比较斑蝥素及去甲斑蝥素对小鼠的毒性作用及两者靶器官损伤程度的差异.方法:取Balb/c小鼠,采用概率单位法计算获得斑蝥素与去甲斑蝥素的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以1/2 LD50作为毒性研究给药剂量,连续灌胃给药2周.2周后取血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水平,取肝、肾、小肠和膀胱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比较.结果:斑蝥素和去甲斑蝥素LD50分别为2.045,20.966 mg· kg-1.分别以1/2 LD50给药剂量给小鼠灌胃2周后,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斑蝥素组无显著差异;去甲斑蝥素可导致ALT,BUN水平显著性升高.肝、肾病理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斑蝥素组肝肾轻微病变,去甲斑蝥素组可见肝脏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空泡变样,肾小球和小管弥漫性损伤.小肠病理结果表明,斑蝥素组导致肠道淋巴结肿大并分叶,去甲斑蝥素组症状较轻.膀胱病理表明,斑蝥素组发现血管炎症、膀胱移行上皮或黏膜层炎症反应,去甲斑蝥素组轻微移行上皮炎症反应.结论:临床前动物模型结果表明,去甲斑蝥素的毒性主要表现在肝脏和肾脏,斑蝥素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小肠和膀胱.

中国实验方剂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