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杂志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杂志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중산대학학보(의학과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1.6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2-3554
  • 国内刊号: 44-157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6-141
  • 曾用名: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关永源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PI3K抑制剂BKM120体外抗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作用

    作者:梁超勇;黄河;郭琤琤;田莹;刘婷智;李学莹;洪煌明;林桐榆

    [目的]探讨PI3K抑制剂BKM 120体外对结外鼻型NK/TL细胞淋巴瘤(ENKTL)的疗效.[方法]BKM120处理ENKTL细胞SNK6和SNT8后,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PI单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p-PI3K、AKT、p-AKT以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BKM 120分别与依维莫司、阿霉素和吉西他滨联合处理SNK6和SNT8细胞,金正均“Q”值法分析联合作用效应.[结果]BKM120能够有效抑制SNK6、SNT8细胞的增殖,其IC50值分别为(0.23±0.013)μmol/L和(0.17±0.011) μmol/L.BKM 120能使SNK6、SNT8细胞阻滞于G1期,1.0 μmol/L的BKM120使SNK6、SNT8细胞G1期比例较对照组分别增加(12.53±1.31)%(P=0.013)和(30.15±2.79)%(P=0.001).0.5 μmol/L和1.0 μmol/L的BKM 120处理后,SNK6和SNT8细胞均无明显凋亡.此外,BKM120能够降低SNK6、SNT8细胞的p-PI3K、AKT、p-AKT和Cyclin D1的表达.BKM120分别与依维莫司、阿霉素和吉西他滨联合处理SNK6和SNT8细胞,Q值处于0.85至1.15之间,BKM 120与mTOR抑制剂、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时具有相加作用.[结论]BKM120能够有效抑制ENKTL细胞SNK6和SNT8的增殖,该抑制效应的机制之一是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BKM120分别与依维莫司、阿霉素和吉西他滨联合应用,具有相加作用.

  • 兔胸腔内注射滑石粉致肺及肺外全身系统性播散

    作者:廖槐;谢灿茂

    [目的]观察不同颗粒大小滑石粉胸膜固定术后肺及肺外器官的播散变化,以初步探讨滑石粉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机制.[方法]建立滑石粉胸膜固定术的实验动物模型,将36只健康雄性清洁级新西兰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大滑石粉组(n=12)、小滑石粉组(n=12)和多西环素(Doxycycline)组(n=12).实验动物经胸腔导管各注入大、小滑石粉匀浆(400mg/kg)和多西环素(10 mg/kg),引起兔子右侧胸膜炎症及粘连.分别于胸膜粘连术后24 h和第7天处死半数实验动物,解剖留取双肺、肝、肾等器官,评价大体胸膜粘连程度、镜下病理变化及滑石粉播散情况.[结果]胸膜内注射粘连剂7d后,在大、小滑石粉组和Doxycycline组均可引起明显的脏层胸膜的纤维化.胸膜纤维化指数在大滑石粉组为2.5±0.8,小滑石粉组为1.8±0.8,Doxycycline组为2.2±0.4,三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滑石粉胸腔内注射后,在大、小滑石粉组均有双侧肺内滑石粉的播散,而Doxycycline组没有观察到滑石粉颗粒的播散.小滑石粉组的肺及肺外器官滑石粉颗粒数明显多于大滑石粉组.大、小滑石粉组的肺及肺外器官播散滑石粉颗粒同样为小直径的滑石粉颗粒.部分小滑石粉组实验动物可观察到滑石粉肺内播散伴有周围肺泡及间质的炎症改变.[结论]胸腔内注射小滑石粉较大滑石粉导致更显著的包括双肺、肾脏、脾脏等全身器官的小直径滑石粉颗粒播散.肺内滑石粉颗粒的沉积,可导致周围肺泡的炎症.

  • Caspase-3沉默对缺血缺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华平;刘家良;杨淞然;陶俊;江慧琦;王萌;杨艳旗

    [目的]探讨沉默caspase-3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体外缺血缺氧环境下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caspase-3的shRNA重组慢病毒并转染MSC.建立缺血缺氧模型,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的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caspase-3、Bcl-2和Bax的mRNA表达.[结果]重组慢病毒成功转染MSC.缺血缺氧环境下,转染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3.66±0.20)%,低于空载体组的(21.86±0.43)%和空白对照组的(22.28±0.48)%(P<0.01).沉默caspase-3后caspase-3表达下调,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Bax比值升高(P<0.05).[结论]沉默caspase-3能显著提高MSC在缺血缺氧环境下的存活能力.

  • Mir-16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汪旭东;区伟俊;鲁建军;罗红鹤;顾勇

    [目的]探讨基因Mir-16在肺腺癌细胞株A549中的表达状况以及Mir-16对A54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Mir-16在肺腺癌细胞中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后将Mir-16转染至A549细胞,用MT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构建野生型及突变型WIP1 3'-UTR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检测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验证在肺腺癌中WIP1是Mir-16的作用靶点.[结果]在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Mir-16呈低表达;将Mir-16转染至A549细胞后表达上升,并可促进A549细胞的增值率明显降低;早期凋亡的细胞比例增加;处于G1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减少.与各对照组相比,Mir-16显著抑制野生型WIP1-3' UTR表达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结论]Mir-16在肺腺癌细胞中低表达,并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及促进细胞的早期凋亡,有望成为肺腺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 UW液动脉预灌洗对缺血肢体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王洪刚;刘小林;李智勇

    [目的]评估UW液动脉预灌洗对缺血肢体I/R损伤程度的影响,寻找减轻缺血组织I/R损伤的有效方式.[方法]建立大鼠后肢缺血模型,预灌洗组于肢体恢复血供前,应用UW液预灌洗30 min,然后恢复血供;缺血再灌注组不进行预灌洗直接恢复肢体血供,每组8只.通过监测骨骼肌再灌注血流量变化,测定血清CPK、LDH含量及骨骼肌水含量、MDA含量、SOD活性、骨骼肌细胞凋亡情况以及骨骼肌的超微结构改变,来评估骨骼肌的I/R损伤程度.[结果]恢复血供后,I/R组中骨骼肌血流过度灌注明显,峰值为健侧(216±22)%;随后血流量下降明显;UW组中未见过度灌注现象,血流灌注量维持平稳.恢复灌注2h,UW组中血清酶含量较I/R组降低20%~30%(P< 0.05),而灌注4h和6h,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4 h,UW组中骨骼肌水含量、MDA含量和SOD活性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恢复灌注6h,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W液动脉预灌洗可有效抑制细胞的凋亡,维持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完整.[结论]UW液动脉预灌洗对减轻缺血肢体I/R损伤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但其保护效果仍有待提高.

  • RNAi沉默PELPI/MNAR基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作用

    作者:万璟;李小毛

    [目的]构建脯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富集蛋白1 (PELP1)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研究沉默PELP1/雌激素受体非基因组活性辅助调节因子(PELP1/MNAR)基因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周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合成靶向PELP1/MNAR 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转染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ELP1/MNAR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使用普通培养基和加入E2的培养基培养各组细胞,MTT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周期情况;Western blot检测ER下游靶基因c-fos,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合成靶向PELP1/MNAR 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转染后PELP1/MNAR 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表达分别下降86%和65%(P< 0.05).转染后Ishikawa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增殖抑制(P<0.05),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少(P< 0.05).加入雌激素后,三组细胞的生长速度加快,细胞S期的比例增加,转染组增殖抑制明显(P<0.05),S期比例降低(P< 0.05).转染组ER下游基因c-fos、cyclin-D1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沉默PELP1/MNAR的表达能能抑制细胞生长、使细胞阻滞在G1期,下调ER靶基因蛋白表达,PELP1/MNAR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 右美托咪啶预处理对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肠道损伤的影响

    作者:王宜衡;蔡珺;余小芳;夏华;池信锦

    [目的]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探讨右美托咪啶(Dex)及其拮抗剂阿替美唑(Atip)预处理对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肠道结构与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低剂量Dex预处理组(D1组),高剂量Dex预处理组(D2组),低剂量Atip+低剂量Dex预处理组(A1组),高剂量Atip+高剂量Dex预处理组(A2组).术后8h留取末端回肠与动脉血,观察肠黏膜病理改变并行Chiu's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内毒素(LPS)水平与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分光光度法测定肠道MDA含量与SOD活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肠上皮紧密连接Occludin与ZO-1蛋白的表达.[结果]M组肠道病理损伤严重,LPS与MDA水平升高,紧密连接破坏;Dex预处理后,D2组较D1组肠道保护效应明显,LPS与MDA水平降低,SOD活力增强;相反,Atip+ Dex预处理后,Dex肠道保护效应显著减弱.[结论]Dex预处理呈剂量依赖性地减轻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术后的肠道损伤,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作用密切相关.

  • 右旋美托咪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作者:陈图锋;黄婵燕;方佳峰;王钟兴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4只:右旋美托咪啶组(Dex)采用右旋美托咪啶5μg· kg-1· h-1恒速输注2h;拮抗剂组(Dex+Yoh)于开启注射泵前10 min经尾静脉输注拮抗剂育亨宾1 mg/kg,余用法同上组;对照组(Con)以同等速度输注生理盐水2h.所有大鼠行大脑中动脉栓塞术,缺血90 min后再灌注.观察术后24 h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水肿指数以及脑组织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核蛋白NF-κB p65表达量.[结果]再灌注24 h后,脑梗死体积的比较显示Dex组(17±2.8)%较Dex+Yoh组(38±4.9)%与Con组(42±5.7)%明显减小(P<0.05),水肿指数比较显示Dex组(1.021±0.098)较Dex+Yoh组(1.342±0.137)与Con组(1.417±0.105)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组织IL-1β、TNF-α及NF-κB p65蛋白表达量的比较均显示Dex组较Dex+Yoh组与Con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通过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减少促炎因子的产生,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减轻高糖诱导足细胞的凋亡

    作者:李翠翠;叶增纯;龚文玉;彭晖;娄探奇;王成

    [目的]探讨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路能否减轻高糖诱导足细胞的凋亡.[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足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高渗组、高糖组、高糖+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高糖+N-乙酰半胱氨酸(NAC).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和凋亡;Western blot及real time-PCR检测Nrf2、醌氧化还原酶1(NQO1),血红素加氧酶(HO-1)的表达;检测足细胞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及过氧化氢酶(CAT).[结果]高糖组足细胞凋亡率、活性氧及细胞MDA高于对照组(P<0.05),而该组足细胞SOD、GSH及CAT低于对照组(P<0.05);高糖+NAC组的足细胞凋亡率、活性氧及细胞内丙二醛低于高糖组(P<0.05);高糖+tBHQ组足细胞的总Nrf2及核Nrf2、HO-1、NQO1的表达高于高糖组(P<0.05),细胞内SOD、GSH及CAT高于高糖组(P<0.05),高糖+tBHQ组足细胞的凋亡率、活性氧及细胞内丙二醛低于高糖组(P< 0.05).[结论]激活Nrf2通路降低高糖诱导足细胞的氧化应激,减轻足细胞凋亡.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叶酸及MTHFR基因多态性与早产的相关性

    作者:杜景云;杨新颖;龚波;管玉宇;梅丽艳;李亚梅

    [目的]探讨孕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叶酸水平及MTHFR基因多态性与早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440例分娩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早产临产孕妇(case group)、同孕周健康孕妇(control group)各220例.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D)检测两组孕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叶酸水平差异;14C放射法测定两组孕妇MTHFR的活性;Taqman-MGB技术检测两组孕妇MTHFR基因的5个SNP分型差异.[结果]早产临产孕妇的血浆Hcy水平(μmol/L)明显高于同孕周健康孕妇的血浆Hcy水平(7.56±2.97 vs.5.96±2.54,P=0.015),而早产临产孕妇的血浆叶酸水平(μmol/L)明显低于同孕周健康孕妇血浆叶酸水平(16.21±2.91 vs.18.53±3.44,P=0.002).早产临产孕妇MTHFR的活性(nmol· mg-1·h-1)明显低于同孕周健康孕妇MTHFR的活性(13.33±3.16 vs.26.86±5.63,P=0.000).在MTHFR基因中rs1801131和rs1801133在早产临产孕妇组与同孕周健康孕妇组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孕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受叶酸水平影响,并与MTHFR基因SNP分型密切相关.

  • 眼前段生物学结构与青光眼激发试验的关系

    作者:王忠浩;钟毅敏;李媚;蔡小于;林军;刘杏

    [目的]探讨房角狭窄者眼前段结构参数与青光眼暗室激发试验阳性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房角狭窄者的眼前段生物学参数和青光眼暗室激发试验结果.所有患者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定量测量眼前段生物学参数,包括前房深度(ACD)、瞳孔直径(PD)、晶状体矢高(LV)、周边虹膜厚度(IT)、虹膜膨隆度(IC)、房角开放距离(AOD)、小梁网-睫状突夹角(TCPA)和房角同位关闭的象限数(NPAC);所有患者均完成青光眼暗室激发试验.比较暗室激发试验阳性者与阴者间的眼前段结构差异,分析青光眼暗室激发试验中眼压升高的相关因素.[结果]房角狭窄者青光眼暗室激发试验的阳性率为27.3%;暗室试验中眼压升高的幅度与AOD(r=-0.249,P<0.001)、IC(r=-0.125,P=0.043)负相关,与IT(r=0.188,P=0.002)、NPAC(r=0.305,P< 0.001)正相关;暗室试验阳性者的IT和NPAC大于阴性者,AOD小于阴性者.[结论]房角和虹膜参数与青光眼暗室激发试验结果相关,房角狭窄、房角同位关闭、厚虹膜是暗室激发试验阳性的危险因素.

  • 胚胎培养液氨基酸浓度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关系

    作者:邓彬;李予;王文军;陈向红;阙文清;陈玉珍;杨冬梓;张清学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胚胎培养液氨基酸浓度与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30例接受IVF-ET治疗且于受精后第5天行胚胎移植的患者,于胚胎移植当日收集使用过的胚胎培养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培养液中20种游离氨基酸的浓度,分析其与IVF-ET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1)妊娠组、未妊娠组囊胚培养液谷氨酰胺浓度的中位数分别为60.8和84.7 μmol/L,丙氨酸浓度的中位数分别为61.9和92.3 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29和0.023).(2)多因素回归分析在校正受精后第3天(D3)细胞数、D3胚胎分级和受精后第5天(D5)胚胎分级的影响后,囊胚培养液中谷氨酰胺和丙氨酸的浓度仍然与妊娠呈负相关(优势比[OR]分别为0.99和0.98,P分别为0.024和0.019).[结论]囊胚培养液中谷氨酰胺和丙氨酸的浓度与IVF-ET后能否妊娠有关,囊胚培养液中谷氨酰胺和丙氨酸的浓度可能与胚胎活力有关.

  • 子宫内膜息肉对不孕患者临床妊娠的影响

    作者:陈玉清;唐教清;黄孙兴;周力阳;裴慧慧;钟田飞;姚书忠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对不孕患者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间因不孕在本院门诊行宫腔镜检查及治疗且成功随诊的4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诊时患者既往助孕情况分为助孕失败组与未助孕组,同时根据此次门诊宫腔镜检查结果将各组再分为息肉摘除亚组和正常宫腔亚组.分别比较两组内息肉摘除亚组和正常宫腔亚组的临床妊娠率.并根据年龄将不孕患者分为“≤35岁”与“>35岁”两组,统计两个年龄段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及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后妊娠情况.[结果]助孕失败组内息肉摘除亚组患者临床妊娠率40.91%高于正常宫腔亚组2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未助孕组内息肉摘除亚组临床妊娠率47.83%高于正常宫腔亚组3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l03).助孕失败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在不同年龄段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123),而未助孕患者息肉发生率≤35岁组25.8%,大于>35岁组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不论助孕失败组与未助孕组患者,息肉摘除后临床妊娠率在不同年龄段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127,P=0.667).[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是影响助孕过程中胚胎种植的一个独立因素,也可能是影响不孕的相关因素;各年龄助孕失败患者,未尝试助孕的≤35岁的不孕患者,应尽早行宫腔镜检查,帮助诊断、摘除子宫内膜息肉,有助于提高其临床妊娠.

  • 部分型母源性16单亲二体型与均称型胎儿生长受限

    作者:邓妮;尹玉竹;郝秀兰;章钧;林俊伟;侯红瑛

    [目的]应用人类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SNP array)探讨特发性均称型胎儿生长受限(Symmetric FGR)的病因.[方法]对血清学筛查唐氏综合征高风险且系列超声检查发现20周前已出现胎儿生长受限征象的36例孕妇行羊水胎儿细胞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其中核型正常的34例孕妇,应用人类全基因组SNP array对羊水中的胎儿细胞及父母双方的外周血细胞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发现2例部分型母源性16单亲二体型(mUPD 16),1例位点为16p12.2-p13.3,长度约为21.0 Mbp和16q24.1-24.3,长度约为4.1 Mbp;另1例位点为16q21-q24.3,长度约为24.1 Mbp.[结论]部分型母源性16单亲二体型可能与均称型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有关,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基因有可能定位于16q24.

  • 乙型肝炎病毒BCP、PreC和C区基因突变与母婴传播免疫失败的相关性

    作者:尹玉竹;张培珍;章钧;侯红瑛

    [目的]探讨BCP、PreC和C区基因突变率及突变热点与HBV母婴传播免疫失败的关系.[方法]选取血清HBsAg阳性且HBV DNA定量>1000 U/mL的孕妇,以所分娩的新生儿是否发生免疫失败和孕妇血清HBV DNA定量水平将孕妇分为免疫失败组(19例)和对照1组(免疫成功且HBV-DNA定量≥1.0×107 U/mL,48例)、对照2组(免疫成功且HBV-DNA定量<1.0×107 U/mL,38例).对3组孕妇血中HBV进行BCP/PreC/C区基因PCR扩增和测序,比较3组的突变率和突变位点的不同.[结果]免疫失败组与对照1组间HBV DNA定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大于对照2组(P< 0.05);BCP、PreC、C区基因突变率,免疫失败组与对照1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对照2组(P<0.05).突变热点ntA 1762T、ntG1764A、ntG 1896A在3组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P/PreC/C区基因突变率与HBV DNA定量有关,但未见其与HBV母婴传播免疫失败有明显相关性;也未见tA1762T、ntG 1764A、ntG 1896A等突变热点与免疫失败的相关性.

  • 颈项透明层增厚胎儿的产前诊断及预后分析

    作者:周祎;鲁云涯;陈涌珍;黄林环;黄轩;商梅娇;陈宝江;方群

    [目的]研究颈项透明层(NT)增厚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宫内TORCH感染、严重结构畸形和其他严重异常的关系,了解其在评估胎儿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对135例妊娠早期(11~13+6周)NT≥2.5 mm且行产前诊断的单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胎儿染色体核型、TORCH-DNA/RNA、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随访胎儿超声筛查结构异常情况及妊娠结局.按NT厚度将其依次分为5组,2.5~2.9、3.0~3.4、3.5~4.4、≥4.5 mm为第1~4组,颈部水囊瘤为第5组.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率的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几种常见染色体异常胎儿的NT值是否有差异.[结果]①135例NT增厚胎儿中,染色体核型异常36例(26.7%);结构异常32例(23.7%),其中严重心脏畸形11例(8.1%),重型α地中海贫血7例(5.2%),未发现TORCH宫内感染.妊娠结局:随访率97%(131/135),产前诊断术后无自然流产及宫内感染,死胎3例,引产51例,活产77例.②五组NT增厚胎儿中,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0.3%(4/39)、13.9%(5/36)、28%(7/25)、56%(14/25)及60%(6/10),严重心脏畸形发生率分别为0%(0/39)、5.6%(2/36)、8%(2/25)、20% (5/25)及20%(2/10),结构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7.7%(3/39)、19.4%(7/36)、24%(6/25)、44%(11/25)和50%(5/10),检出重型α地中海贫血例数分别为1例、4例、1例、1例和0例.五组胎儿染色体异常、结构异常及心脏畸形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 0.001、P=0.003及P=0.014),而且发生率均随NT增厚而升高.③39例NT临界增厚组(即第一组)进行早孕期染色体非整倍体联合筛查后高风险17例,低风险22例,经产前诊断确诊后高风险组发现4例染色体异常,低风险组未发现染色体异常.统计学分析发现NT临界增厚组染色体非整倍体联合筛查高风险和低风险组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5% vs 0%,P=0.029).④检出的主要染色体异常包括21三体综合征11例、18三体综合征8例和Turner综合征7例,其NT值中位数值分别为4.0(2.6 ~ 8.0)mm、8.0(2.6 ~ 8.8)mm和12(6.0 ~ 2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NT增厚与胎儿染色体异常、严重心脏畸形和重型α地中海贫血等多种异常有关.随着NT值的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结构异常及心脏畸形的发生率升高.在常见的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及Tumer综合征的染色体异常胎儿中,其NT值厚度不同且呈增厚趋势.对NT增厚(NT≥3.0 mm)胎儿可直接行产前诊断;对NT临界增厚(2.5~3.0 mm)胎儿,建议行妊娠早期染色体非整倍体联合筛查后根据风险值决定是否行侵入性产前诊断.

  • 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早期的监测指标

    作者:卢雅立;徐湄;李毅;郭晋;蒋愈;曾维安;赖仁纯

    [目的]探讨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指标早期监测效能.[方法]76例肾癌患者在我院接受肾部分切除术,术后根据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急性肾损伤组和非急性肾损伤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急性肾损伤生化指标判断急性肾损伤的效能.[结果]24例(31.6%)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其余52例(68.4%)患者术后未发生肾损伤,肾损伤组患者术中肾血管阻断的时间(min)较非肾损伤组长(30±19vs24±9,P=0.03),肾损伤组有5例(20%)患者术中接受输血而非肾损伤组仅有8例(15%)患者接受输血(P=0.011),肾损伤组患者住院时间较非肾损伤组患者长(P=0.017).术后24 h和48 h血清胱抑素C水平具有良好预测急性肾损伤效能,其AUC分别为0.790 [95%CI 0.688 ~ 0.893,P=0.000)和0.754 (95% CI 0.646~ 0.863,P=0.000).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术后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包括输血(P=0.028)和术后24h血清胱抑素C浓度(P=0.018).[结论]术后血清胱抑素C可能是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早期监测指标,输血和术后血清胱抑素C浓度可能是术后急性肾损伤独立危险因素.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和稳定期Th17和Treg细胞的表达

    作者:陈钢;谢灿茂;罗志扬;李敏菁;张培芳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和肺功能正常吸烟者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的表达.[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22例、吸烟肺功能正常者(对照组)22例为研究对象.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CD4+CD25high Treg细胞的比例,ELISA检测诱导痰IL-17、TGF-β1的水平.[结果]急性加重期COPD组的外周血Th17比例(%)较稳定期COPD组增高(2.92±0.16 vs 1.25±0.14,P<0.001)、痰液IL-17水平(ng/L)较稳定期COPD组增高(82.33±17.38 vs 12.64±2.74,P< 0.001),外周血Treg比例(%)低于稳定期COPD组(8.52±0.47 vs 11.45±0.78,P< 0.001).急性加重期COPD组、稳定期COPD组外周血中Th17比例与Treg比例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723和-0.674,P均<0.001).[结论]急性加重期COPD的气道局部和全身的免疫反应以促炎的“Th17反应”占优势,稳定期COPD以“Treg反应”占优势.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亲环素A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黄志祥;邓伟明;谭锦辉;曾昭球;邱可为;李天旺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亲环素A(CyPA)表达水平及其与病情活动性指标的联系.[方法]纳入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新诊断AS患者及健康志愿者(HV)各30例,于空腹状态采集血样,并记录患者的毕氏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毕氏AS功能指数(BASFI)、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Western blot及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BMC中CyPA蛋白及mRNA表达,Pearson相关分析了解AS患者PBMC中CyPA蛋白水平与病情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S患者PBMC中CyPA蛋白及mRNA半定量值分别为0.98±0.28及0.77±0.10,均显著高于HV的0.30±0.21及0.17±0.11 (P< 0.05).Pearson相关分析则提示AS患者PBMC中CyPA蛋白与ESR(r=0.521,P< 0.05)及CRP(r=0.394,P< 0.05)均呈正相关.[结论]AS患者PBMC中CyPA表达较HV上调,且与ESR及CRP密切关联,提示CyPA可能在AS发病及炎症活动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周期中染色体易位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作者:李妍;徐建;徐艳文;李涛;丁晨晖;曾艳红;王静;周灿权

    [目的]探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周期中染色体相互易位、罗氏易位对种植前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进行的31个罗伯逊(罗氏)易位周期及48个相互易位周期中染色体正常、平衡胚胎和异常胚胎的发育情况,选择α-地中海贫血周期作为对照.同时比较了性别和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对正常、平衡胚胎率和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取卵后第3天(D3)正常、平衡胚胎与异常胚胎的优质胚胎率无统计学差异,罗氏易位组分别为79.5%和71.1%,相互易位组为77.3%和72.0%;而正常、平衡胚胎的D5/6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异常胚胎,罗氏易位组分别为76.9%和53.5%,相互易位组为75.0%和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将染色体易位组按性别或将相互易位组按包含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分亚组,比较各亚组的正常、平衡胚胎率,未发现显著差异;D3优质胚胎率和D5/6囊胚形成率在相互易位的两个亚组也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染色体易位对早期胚胎发育影响不大,对染色体不平衡胚胎的清除可能在囊胚阶段已经开始;性别和相互易位中染色体的类型对正常、平衡胚胎率影响不大,亦不是影响胚胎发育的重要因素.

  • 控制性卵巢刺激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和正常排卵妇女卵源性因子表达的差异

    作者:魏莉娜;李俐琳;方丛;黄睿;梁晓燕

    [目的]研究控制性卵巢刺激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和正常排卵妇女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卵源性因子(生长分化因子GDF9和骨形成蛋白BMP15)表达的影响及两组妇女之间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PCOS患者和正常排卵的不孕妇女共97例,分为4组:22例未经历卵巢刺激(未刺激-PCOS组)和18例经历卵巢刺激(刺激-PCOS组)的PCOS患者,28例未经历卵巢刺激(未刺激-对照组)和29例经历卵巢刺激(刺激-对照组)的正常排卵妇女.收集4组患者的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采用巢式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两种细胞中GDF9和BMP15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正常排卵妇女的卵母细胞中,GDF9和BMP15 mRNA的表达水平在未刺激组分别为24.79(2.96-109.73)和0.93 (0.05-3.65),在卵巢刺激组分别为149.94 (55.38-387.93)和41.65 (6.50-96.11),两种因子在卵巢刺激组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排卵妇女的颗粒细胞中,GDF9和BMP15 mRNA的表达水平在未刺激组分别为0.02 (0.009-0.21)和0.008 (0.001-0.16),在卵巢刺激组分别为0.10 (0.06,0.18)和0.02(0.01-0.03),两种因子在卵巢刺激组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COS患者的卵母细胞中,GDF9和BMPl5 mRNA的表达水平在未刺激组分别为23.83 (2.29-65.72)和0.09 (0.05-29.32),在卵巢刺激组分别为44.81 (5.93-489.19)和0.10 (0.05-11.44),两种因子的表达在未刺激组和卵巢刺激组均没有差异(P>0.05).在PCOS患者的颗粒细胞中,GDF9和BMP15 mRNA的表达水平在未刺激组分别为0.11 (0.06,0.16)和0.000 005(0.000 004 8-0.000009),在卵巢刺激组分别为0.05 (0.03,0.09)和0.02(0.007-0.03),GDF9 mRNA的表达在卵巢刺激组显著低于未刺激组,而BMP15 mRNA的表达在卵巢刺激组显著高于未刺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性卵巢刺激可以促进正常排卵妇女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GDF9和BMP15的表达,但是对PCOS患者卵母细胞中两种因子的表达没有促进作用,提示PCOS患者卵母细胞中卵源性因子的表达对卵巢刺激的反应性受到抑制,可能影响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从而导致卵母细胞质量低下.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静息状态下大脑右侧海马的功能连接

    作者:李淑美;江桂华;马晓芬;苏欢欢;詹文峰;田军章;邱迎伟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探索肠易激综合征患者(IBS)静息状态下大脑右侧海马的功能连接与正常对照组的区别,了解大脑右侧海马及其功能相关区域在IBS患者的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21例IBS患者及21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均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静息状态下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选取大脑右侧海马为种子点,比较两组之间大脑右侧海马功能连接的差别.[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BS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大脑右侧海马与右侧扣带回中部、右侧岛叶、左右侧的中央前回的功能连接降低;与左侧额中回、左侧顶上回以及左侧楔前叶的功能连接增强.[结论]本研究证明静息状态下IBS患者大脑右侧海马功能连接存在异常.本研究从功能整合的角度探究IBS患者大脑神经活动的改变,促进我们进一步理解IBS的神经活动特点.

  • 18F-FDG PET/CT对脑转移瘤所致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研究

    作者:张旭;张亚锐;胡莹莹;林晓平;李阮桦;梁培炎;樊卫

    [目的]观察大脑转移瘤所致交叉性小脑机能联系不能(CCD)的18F-FDG PET/CT的表现以及探讨丘脑在CCD发生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脑转移瘤患者的18F-FDG PET/CT的表现,根据脑转移灶是否侵犯丘脑分成两组,比较两组患者CCD的发生率;比较不同脑转移瘤数量的患者CCD发生率.[结果]218例脑转移患者中,24例发生CCD,发生率为11.0%.单发脑转移患者47例,CCD发生3例;双发脑转移患者56例,CCD发生5例;多发脑转移患者115例,CCD发生16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丘脑受侵患者19例,CCD发生19例;转移瘤未累及丘脑者199例,发生CCD 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转移瘤数量的多少并不能影响CCD的发生;脑转移瘤侵犯丘脑可导致CCD的发生,丘脑可能是CCD发生的关键部位.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显示微小肾动静脉畸形应用价值

    作者:谢红波;王焕军;杨栋

    [目的]评估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64-MSCTA)在显示先天性微小肾动静脉畸形(rAVM)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本院2005年10月至2013年1月期间主诉无痛性肉眼血尿、CTA资料完整并确诊的先天性rAVM的患者共11例.所有患者均先后于我院行双肾64-MSCT平扫+增强扫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容积数据采用容积再现(VR)和大强度投影(MIP)技术重建增强扫描皮质期肾脏血管.CT图像由2名影像医师进行双盲法阅片并取得一致意见.[结果]11例rAVM病灶均由DSA证实.其中6例范围较大的rAVM病灶于CT增强扫描皮质期即可显示,采用MIP及VR技术行血管三维重建后提示病灶均由单支肾动脉供血,均未见副肾动脉供血;5例微小rAVM病灶于CT增强扫描(包括薄层扫描)未见显示,应用CTA血管三维重建后发现了肾脏微小的迂曲畸形血管团.DSA示11例rAVM部位、大小及形态均与CTA血管三维重建图像表现一致.[结论]对于不明原因的血尿患者且常规CT检查无异常发现时,建议行CTA成像以免漏诊微小rAVM.

  • 海洛因成瘾患者的大脑白质结构网络的拓扑特性

    作者:朱计芬;江桂华;李淑美;马晓芬;彭晓玲;田军章;方金;苏欢欢;邱迎伟

    [目的]探讨海洛因成瘾患者的大脑白质结构网络的拓扑特性.[方法]采集20例海洛因成瘾者及17例健康对照组的扩散张量成像和大脑高分辨率解剖结构像,利用纤维追踪技术和图论模型,构建了每个被试的大脑白质结构网络,计算大脑网络的拓扑特性.[结果]在全局参数上,海洛因成瘾者的大脑网络的短路径长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全局效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节点参数上,海洛因成瘾者的节点效率显著增加(P<0.05),这些显著增加的脑区主要分布在控制系统和感觉运动系统.[结论]海洛因成瘾患者的大脑结构网络的拓扑属性发生了显著改变.利用图论的方法可以便于我们探测海洛因成瘾所致的大脑结构网络变化,为探索成瘾所致的大脑连接的变化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 局部野放射治疗鼻咽癌骨转移病灶对患者生存风险的影响

    作者:陈明远;江柔;郭灵;黄培钰;罗东华;邹雄;张孟霞;华贻军;麦海强

    [目的]评估根治性放疗后骨转移鼻咽癌患者在其骨转移病灶接受局部放射治疗的生存结果.[方法]选取2001年2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治疗的231例鼻咽癌骨转移病人纳入这项研究,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比有无接受骨转移病灶放射治疗病人的生存差异,并确定其独立预后因素.[结果]与没有接受骨转移放射治疗的一组对比(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接受骨转移病灶放射治疗的一组总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中位生存时间:25个月,P< 0.001).与年轻组(≤45岁)、孤立性骨转移(单个或两个病灶),和不合并其他器官转移一样,骨转移灶放疗是本组患者的独立保护性预后因素(危险比:0.705;95%置信区间:0.536-0.928;P=0.013).进一步亚组分析表明,不管在孤立性骨转移、多发性骨转移、单个器官转移、多个器官转移,还是在大龄组(> 45岁),接受骨转移病灶放射治疗组的总生存时间始终优于没有接受骨转移放射治疗组(P<0.05),但是在年轻组中例外(P=0.403).[结论]对根治性放疗后骨转移鼻咽癌患者实施骨转移灶放疗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但是这个结论需要配对均衡的病例对照或随机试验进一步证实.

  • 高度近视LASIK术后远期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调查

    作者:蔡洁;邹文进;蒋林志;李伟均;邱耀英;潘静;何剑;谭少健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远期视觉相关生活质量.[方法]应用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对80例高度近视LASIK术后患者及80例术前高度近视患者进行调查,同时对术后患者进行视力、屈光度及近对比敏感度检查,评估术后远期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及了解术后常见视觉障碍,评分越高,视觉障碍越严重.[结果]LASIK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为(8.6±8.2)分,低于术前对照组得分(16.2±8.9)分(P<0.05).视觉障碍阳性率发生较高的前6项条目,依次为电脑使用和阅读容易疲劳(28.8%)、近视力感受变差(22.6%)、夜间视物模糊(22.6%)、眼干涩不适(20.1%)、眩光(20%)、夜间驾驶困难(17.5%).其中电脑使用和阅读引发视疲劳与术后视力、高空间频率(18 cpd)呈负相关(r=-0.257、-0.265);近视力感受变差与术后视力呈负相关(r=-0.306),与术后屈光度存在正相关(r=0.270);夜间视物模糊与术后视力、低空间频率(3 cpd)存在负相关(r=-0.436,-0.226),与术后屈光度存在正相关(r=0.478);眩光与术后视力、各空间频率存在负相关(r=-0.265~-0.408),与术后屈光度存在正相关(r=0.342);夜间驾驶困难与术后视力、高空间频率(18 epd)呈负相关(r=-0.351、-0.249),与术后屈光度存在正相关(r=0.369).[结论]LASIK手术能有效改善高度近视患者远期的视觉生活质量.电脑使用和阅读容易疲劳是LASIK术后远期高度近视患者常见视觉障碍.

  • 第7版阴茎癌病理N分期验证:单中心110例患者分析

    作者:李再尚;韩辉;周芳坚;秦自科;刘卓炜;李永红;尧凯

    [目的]探讨第7版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UICC—AJCC)阴茎癌病理N分期是否具有更好的预测预后价值. [方法]1999年到2012年共110例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按照第6版和7版UICC-AJCC病理N分期系统分期.Kaplan-Meier法进行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SS)分析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预测模型比较,概率比卡方检验(LR)、AIC标准和c-index一致性系数作为预测模型的评估标准.[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第6版分期pN1、pN2、pN3患者的3年DSS分别为89.6%、55.2%和32.5%,pN2与pN3患者之间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6).按照第7版病理N分期标准,旧版pN2期患者中16例升期为pN3,6例pN3期患者降期为pN2.第7版分期pN1,pN2,pN3患者的3年DSS分别为89.6%、65.0%和31.2%,各组之间的D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结外侵犯和结内转移患者,3年DSS分别为73.1%和23.9%(P< 0.001).模型评估结果显示第7版病理N分期系统具有更好的预测预后准确度.[结论]UICC-AJCC第7版病理N分期能更好地预测阴茎癌患者预后.

  • 变应性鼻炎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黄子真;张革化;李鹏;黄雪琨;陈玉莲;杨钦泰;李源

    [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AR)发病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通过系统抽样的方法,详细记录AR患者和健康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上班、上学交通工具、职业接触粉尘史、既往史、饮食习惯、家族史、居住、工作环境.回归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 (Forward:Conditional)法.[结果]获得的AR发病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预测方程是:Logit (P)=-6.909-0.063X1+ 1.095X2+2.319X3+2.437X4+2.281X5+0.878X6+ 1.129X7,其中X1、X2、X3分别为文化程度为大专、高中及初中,X4X5分别为父亲有过敏性疾病史(包括AR、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遗传性湿疹)和母亲有过敏性疾病史(包括AR、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遗传性湿疹),X6、X7分别为居住、工作环境不经常开窗通风及不经常清洁.其中,文化程度为高中、初中者患AR的危险分别是文化程度为本科或以上者的2.989倍(95%CI 1.145~7.803)和10.169倍(95%CI 2.451 ~ 42.193),父亲有过敏性疾病史者患AR的危险是父亲无过敏性疾病史者的11.437倍(95%CI 2.715 ~ 48.181),母亲有过敏性疾病史者患AR的危险是母亲无过敏性疾病史者的9.784倍(95%CI 2.475~38.682),居住、工作环境不经常清洁者患AR的危险是经常清洁者的3.093倍(95%CI 1.352~ 7.079).[结论]文化程度为高中、初中,父母亲有过敏性疾病史,居住、工作环境不经常清洁是AR发病的相关因素.

  • 申克孢子丝菌SPDS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分子克隆

    作者:袁立燕;黄怀球;张静;冯佩英;高文超;李玉哲;张晓辉;黄丽林

    [目的]分析预测申克孢子丝菌cDNA中编号为Locus_ 168_Contig_1序列编码的基因及蛋白质结构、功能特征,并进行分子克隆.[方法]利用NCBI及Expasy网站提供的BLASTx、SignalIP、InterPro Scan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序列,判断其是否为全长编码序列、同源序列名称,并分析其结构、定位及功能等;将其中的全长编码区利用PCR方法进行扩增后克隆到pET-30a(+)载体,测序验证.[结果]该序列是亚精胺合成酶(SPDS)的同源基因,全长序列为1062 bp,包含完整的编码区190 ~1 062 bp,编码291个氨基酸,在GenBank中,其与粗糙脉孢菌的SPDS基因同源性高,达88%.理化性质预测其编码蛋白疏水性高;无质体、线粒体等定位序列,不存在跨膜螺旋结构,为非分泌型蛋白.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与粗糙脉孢菌同源性高;PCR扩增及测序结果证实目的基因成功克隆进入pET-30a(+)质粒.[结论]获得申克孢子丝菌SPDS的基因及蛋白结构、功能特点,构建了其重组表达质粒,将为进一步明确其在孢子丝菌病中的致病作用奠定理论基础.

  • 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奎渤;陈涛;郭远清;李国威;黄创新;李金祥;黄少波;黄宗文

    [目的]探讨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7月至2012年7月间共297例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单因素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危险因素方面的差异性,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本组297例患者中8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2.69%.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前白蛋白浓度、手术时间、糖尿病、术前放疗及使用异体骨等5个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术前白蛋白浓度(OR=2.014,P=0.031)、手术时间(OR=1.650,P=0.042)、糖尿病(OR=4.457,P=0.018)和术前放疗(OR=17.338,P=0.004).[结论]术前白蛋白浓度、手术时间、糖尿病和术前放疗是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广东省7~18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长期趋势分析

    作者:蔡秋茂;聂少萍;许燕君;许晓君;沈少君;麦哲恒

    [目的]研究广东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趋势,进一步改善学生的体质状况.[方法]利用广东省2010、2000、1991年学生体质调查数据,分析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量、身高、体质量指数、胸围变化趋势.[结果]1991年、2000年、2010年分别调查11515人、7200人、14230人.1991-2010年20年间广东省7~18岁城市男女生身高平均增幅分别为3.0 cm和2.4 cm,农村男女生平均增幅分别为4.9 cm和3.9 cm; 2000-2010年,城市男女生身高增幅分别为1.9 cm和1.1 cm,农村男女生平均身高增幅分别为5.0 cm和3.8 cm.20年间城市7~ 18岁男生和女生平均体质量增长4.5 kg和3.0kg,农村男女生分别增长了3.8 kg、2.1 kg,增幅大的是10~12岁学生.1991-2000年间13 ~18岁学生胸围出现负增长,平均减少1.9 cm,18岁农村男生、女生胸围分别减少了3.1 cm和3.2 cm.1991年城市男女生肥胖率分别为0.6%、0.3%,2010年上升到7.4%和3.7%.[结论]广东省青少年生长发育表现为正向发育的趋势,增高增重趋势主要发生在近10年,城市学生超重和肥胖呈现明显增长趋势,胸围负增长与身高发育不协调.

  • 妊娠期特异性甲状腺功能正常参考值范围

    作者:王蕴慧;张培;赵会丹;丁红;陈慧;陈欣

    [目的]建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妊娠期特异性甲状腺功能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产检的2 120例孕妇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检查,包括TT4、FT4、TSH、TPOAb,并随访其妊娠结局.根据美国国家生化研究院推荐的标准,并结合妊娠结局,筛选出“正常孕妇”751例:早孕133例,中孕388例,晚孕230例.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TT4、FT4、TSH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结果]TT4、FT4服从或经对数转换后服从正态分布,TSH不服从正态分布.“正常孕妇”早、中、晚孕期TT4均数分别为:132.56、137.38、128.70 nmol/L,双侧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74.53 ~ 190.59、87.03~187.73、78.46~179.04 nmol/L.早、中、晚孕期FT4均数分别为16.14、13.60、12.03 pmol/L,双侧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1.22 ~ 21.06、9.92~17.28、9.03 ~ 15.03 pmol/L.早、中、晚孕期TSH中位数分别为1.030、1.415、1.550 mU/L;P2.5~P97.5分别为0.037 ~ 3.181、0.146 ~ 3.830、0.355 ~ 3.623 mU/L.[结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与非孕期有较大差异,结合妊娠结局选择正常孕妇来建立妊娠期正常参考值范围,在理论上来说可能更合理.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Z1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