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杂志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杂志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중산대학학보(의학과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1.6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2-3554
  • 国内刊号: 44-157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6-141
  • 曾用名: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关永源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抑制NLRP3炎症小体中Caspase-1活化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颖;刘艳秋;李翠玲;姚凤娟;刘东红

    [目的]研究Caspase-1特异性抑制剂AC-YVAD-CMK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33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球囊损伤组、球囊损伤+AC-YVAD-CMK组.采用球囊损伤大鼠颈动脉的方法建立血管内膜增生动物模型,14天后留取球囊损伤段血管,15个血管片段制作冰冻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测量内膜与中膜(I/M)面积比值;18根血管片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cleaved-Caspase-1、白介素(IL)-1β和IL-18的表达.[结果]HE染色发现,AC-YVAD-CMK显著抑制了内膜增生的程度(0.78±0.13 vs 1.52±0.14,P=0.000).Western blot结果提示球囊损伤+AC-YVAD-CMK组中NLRP3蛋白表达较球囊损伤组显著降低(P=0.009);cleaved-Caspase-1蛋白在三组中的表达趋势与NLRP3蛋白表达一致(P=0.000).且球囊损伤+AC-YVAD-CMK组大鼠的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IL-18水平较球囊损伤组显著降低(P=0.000).[结论]AC-YVAD-CMK可以抑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其机制可能是其阻断Caspase-1蛋白活化,从而抑制促炎因子IL-1β和IL-18的释放而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通过FOXO3a/Puma通路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作者:张祖涵;林文浩;刘小俭;梁聪;罗学群;黄礼彬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株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MG132作用于T-ALL细胞株CCRF-CEM,MTS技术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用qRT-PCR、Western blotting分别从RNA及蛋白水平检测FOXO3a及其下游Puma的表达.利用慢病毒干扰技术构建FOXO3a-shRNA稳定细胞株,再次验证MG132对其作用.[结果]MG132对CCRF-CEM细胞起抑制增殖、促进凋亡作用,而对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较弱.MG132作用于CCRF-CEM细胞后:FOXO3a的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Puma的mRNA表达明显上升;细胞中FOXO3a及Puma蛋白表达量增加;其中胞核中FOXO3a蛋白表达量上升明显,胞浆中亦略有上升.FOXO3a shRNA干扰后:CCRF-CEM细胞的FOXO3a及Puma蛋白表达均下降;MG132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减弱.[结论]MG132能够抑制T-ALL细胞株CCRF-CEM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机制与抑制泛素-蛋白酶体对FOXO3a的降解、使FOXO3a胞核内含量增加、并激活下游基因Puma相关.

  • 泮托拉唑改善小鼠肿瘤恶病质骨骼肌消耗

    作者:郭敦伟;王朝义;王强;乔忠鹏;游松;唐华

    [目的]研究泮托拉唑对肿瘤恶病质骨骼肌消耗的缓解作用.[方法]将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NN)、恶病质组(CC)、干预组(PPI),每组8只.荷瘤小鼠采用腋下接种小鼠结肠癌细胞(c26),建立肿瘤恶病质模型.每日监测各组小鼠体质量、肿瘤大小及精神毛发等一般情况.接种后第12天干预组采取泮托拉唑灌胃,其余组采取生理盐水灌胃.干预后第12天处死小鼠收集标本.称量腓肠肌及肿瘤质量,测量肿瘤大小,HE染色观察骨骼肌形态变化,血清ELISA法检测IL-6、TNF-α水平,qRT-PCR和Werstern blot分别检测腓肠肌MuRF1、MAFBx、Myod1和myf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C组相比,PPI组小鼠及腓肠肌质量分别增加39.8%和24.2%,腓肠肌纤维横切面积增加25.4%;PPI组Myod1和myf5的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C组(P<0.05);PPI组血清IL-6及TNF-α水平较CC组分别降低30.7%和18.9%;PPI组MuRF1、MAFB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C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对肿瘤恶病质骨骼肌消耗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及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S),上调生肌调节因子(MRF)有关.

  • 右美托咪定对缺氧诱导人肝癌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的影响

    作者:陈泳花;陈东泰;潘家浩;严俨;元云飞;曾维安

    [目的]通过建立肝癌细胞体外缺氧模型分析右美托咪定对缺氧诱导肝癌细胞作用效应的影响及其初步机制的探讨.[方法]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SMCC7721分别使用化学(二氯化钴)及物理(1%O2)这两种方法来建立缺氧状态下的肝癌细胞体外模型,均培养在含有或者没有100μmol/L的右美托咪定的培养基中.将以上处理的细胞进行细胞增殖实验、单克隆形成实验、小管形成实验来检测右美托咪定对缺氧条件培养的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及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并同时使用western blot检测α2A、HIF-1a及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化学方法诱导的肝癌细胞缺氧可以加快肝癌细胞株MHCC97H、SMCC7721的增殖速度(二氯化钴组vs.对照组,MHCC97H和SMCC7721增殖效应分别为:第3天,142.2%和133.8%;第4天,134.7%和131.0%;第5天,133.5%和136.2%,均P<0.05),也诱导肝癌细胞的血管生成能力加强.而右美托咪定可抑制缺氧引起的肝癌细胞的增殖效应(联合组vs.二氯化钴组,MHCC97H和SMCC7721增殖效应分别为:第3天,55.7%vs 60.7%;第4天,46.9%vs 58.1%;第5天,46.4%vs 57.0%,均P<0.05),减弱肝癌细胞的血管生成能力.而使用物理方法建立的肝癌细胞体外缺氧模型同样得到一致的结果.另外Western blot结果发现右美托咪定可以下调缺氧诱导的肝癌细胞株MHCC97H、SMCC7721的α2A、HIF-1a及VEGF等蛋白的表达.[结论]缺氧可以加快肝癌细胞株MHCC97H、SMCC7721的增殖,同时诱导血管生成能力加强,右美托咪定则可能通过激活α2A肾上腺受体,下调HIF-1a及VEGF蛋白的表达来抑制缺氧诱导的肝癌细胞的作用效应.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洁;廖慧芳;郭禹标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及肺癌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水平,探讨MIF在NSCL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NSCLC组患者66例,肺部良性病变组患者22例,健康体检者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MIF的浓度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两组患者肺组织中MIF的表达水平.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NSCLC患者血清MIF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人(14.79 ng/mL vs 10.69 ng/mL,P=0.001),略高于肺良性病变组但无统计学差异(14.79 ng/mL vs 13.68 ng/mL,P=0.580).NSCLC患者血清中MIF的水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患者的性别、吸烟状态有关.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肺癌组织中MIF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30.3%vs 4.5%,P=0.014),且MIF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相关.③相关性分析显示,NSCLC患者血清MIF水平与肺癌组织的MIF高表达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MIF在NSCLC患者中的表达与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的关系,对NSCLC的诊断及临床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和细胞因子的表达

    作者:代迎欢;蓝程;刘丹;彭云丽;周旭春

    [目的]探讨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和非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NPI-IBS)患者临床特征及肠黏膜、外周血IL-17A、IFN-γ和IL-10的表达.[方法]腹泻型IBS患者44例(PI-IBS 21例,NPI-IBS 23例),健康对照者10例,采用GSRS、SAS、SDS量表评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肠道症状、焦虑及抑郁状态.肠镜下取回盲部及直肠黏膜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IL-17A、IFN-γ和IL-10的表达.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17A、IFN-γ和IL-10的表达.[结果]NPI-IBS患者较对照组SDS评分升高(P<0.05);PI-IBS患者较对照组SAS和SDS评分升高(P<0.05);PI-IBS组较NPI-IBS组GSRS、SAS和SDS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PI-IBS组和NPI-IBS组回盲部和直肠IL-17A、IFN-γ的表达升高,IL-10的表达降低(P<0.05);PI-IBS组血清中IL-17A的表达较对照组升高,IL-10的表达降低(P<0.05);肠黏膜和外周血中PI-IBS组IL-17A和IFN-γ的表达较NPI-IBS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IBS和NPI-IB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表现,外周血和肠黏膜中IL-17A和IFN-γ的表达升高,IL-10表达降低,但PI-IBS患者临床症状相对较重,细胞因子的改变更明显,PI-IBS可能与NPI-IBS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 不同降调节长方案GnRH-a剂量与LH水平的关系及临床结局的比较

    作者:罗颖怡;邓明芬;胡晓坤;李宇彬;黄可珺;麦庆云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长方案黄体生成素(LH)水平在超促排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探讨GnRH-a用量与超排卵过程中LH水平的关系,同时比较各方案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采用1.0、0.8、0.375 mg长效长方案及0.1、0.05 mg/d短效长方案降调节的周期共250例,每组50例,比较分析黄体期使用不同剂量GnRH-a后在开始促排卵当天(Gn0)、促排卵第4天(Gn4)、促排卵第7天(Gn7)及注射HCG日(HCG日)的LH水平在不同方案之间的差异,比较各组获卵数、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囊胚移植率、移植胚胎数、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长效长方案中,0.375 mg组在超排卵过程中各时间点的LH水平均高于1.0及0.8 mg组(P<0.05);1.0、0.8 mg组的Gn使用时间、总Gn用量及HMG用量明显大于0.375 mg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LH水平越高,胚胎种植率有增加的趋势,无统计学差异(P>0.05);短效长方案中,0.1 mg/d组超排卵过程各时间点的LH水平高于0.05 mg/d组,在Gn0、Gn7及HCG日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Gn使用时间、总Gn用量及HMG用量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0.1 mg/d组比0.05 mg/d组胚胎种植率高,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效长方案中,超排卵过程中的LH水平及胚胎种植率随着GnRH-a用量的减少而升高;短效长方案中,0.1 mg/d组的LH水平和胚胎种植率较0.05 mg/d组高.

  • 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全髋置换术治疗策略

    作者:刘宁;郇松玮;侯辉歌;张还添;佘国荣;罗斯敏;张红;查振刚

    [目的]探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全髋置换术治疗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3月,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或畸形愈合所致创伤性关节炎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49~86岁,平均68.5岁;均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股骨侧采用近端固定柄假体13例,远端固定柄10例,延长柄假体12例.[结果]经3~65个月随访,髋关节HSS评分平均术前44.1分(31~65),提高到术后82.5(58~94).髋关节术后功能的优良率91.4%.术后未出现脱位和深部感染.2例股骨柄侧分别出现了5 mm和10 mm下沉,但未见假体的明显松动.[结论]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创伤性关节炎,采用全髋置换术治疗,股骨侧因骨质硬化或骨缺损,采用远端固定柄假体,并注重重建大转子,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中国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及多发性硬化与妊娠的相关性

    作者:黄艳露;黄巧;卢婷婷;许成芳;陆正齐;胡学强;邱伟

    [目的]分析国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和多发性硬化(MS)与妊娠相关性的异同,以及与妊娠的相互作用.[方法]前瞻性收集235例NMOSD和125例MS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复发率(ARR)、病残程度(EDSS)以及妊娠结局等,筛选出目标病例NMOSD组70例和MS组30例,并纳入50例同期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NMOSD、MS患者在妊娠前1年、中、后1年ARR、EDSS评分变化情况,对比分析3组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NMOSD和MS首发症状出现在妊娠中或分娩/流产1年内的比率分别分53.25%(41/77)和20.00%(7/35),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1);NMOSD和MS在产后0~3月ARR(2.65,2.51)显著高于妊娠前1年(0.27,0.49,P<0.001)及妊娠中(0.32,0.20,P<0.001),且产后1年EDSS(3.06±2.16,2.19±1.28)显著高于妊娠前1年(1.58±0.48,1.92±1.29,P<0.001)及妊娠中(1.92±1.35,1.67±0.70,P<0.001),但NMOSD和MS两组之间ARR及EDSS评分无差异;NMOSD、MS与正常对照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体质量无差异.[结论]与MS相比,NMOSD发病与妊娠相关性更加显著;NMOSD和MS患者分娩及流产均可能增加疾病复发风险并加重疾病残疾,而疾病本身不影响妊娠结局.

  • 基于体素的静息态fMRI观察原发性失眠患者针刺治疗后全脑度中心度的改变

    作者:许晓跃;王水;陆儒;马晓芬;江桂华;傅世舜;詹文峰;方金

    [目的]利用度中心度(DC)的方法探讨原发性失眠(PI)患者针灸治疗后静息态下脑功能网络连接属性的改变.[方法]对29例PI患者及22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均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百会、四神聪、神门、三阴交等穴位行两周针灸治疗后,行静息状态下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经预处理和后处理计算出全脑DC值图,采用双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分别检测PI组与NC组间DC分布图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与NC组相比,PI患者DC值减低的脑区主要分布在右侧颞中回、右侧海马、右侧豆状核、双侧海马旁回及左侧楔叶等区域.[结论]基于静息态功能MRI数据的DC分析观察到PI患者在脑区间功能连接改变,DC作为一种新的基于体素水平描述脑网络属性的方法,可能对理解PI神经机制及观察其脑网络属性的改变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 足内翻产前超声特征及与染色体异常相关性的分析

    作者:林美芳;谢红宁;郑菊;雷婷;李岚

    [目的]总结足内翻胎儿产前超声特征及其合并染色体异常情况,分析决定预后的独立因素以提供产前咨询的资料.[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30产前超声诊断为足内翻并经产后或引产后证实的病例89例,其中不合并畸形16(18.0%)例,合并畸形73(82.0%)例.总结其合并其他畸形的情况,精确概率法分析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合并畸形多为骨骼系统的其他畸形,共35例(47.9%),其次神经系统畸形30例(41.1%).60例(不合并畸形组11例,合并畸形组49例)行染色体检查,合并畸形组染色体异常概率(17/49,34.7%)高于不合并畸形组(0/11,0%)(P=0.03).染色体异常以18三体多见(8/17,47.1%).无合并畸形组生存率(8/16,50.0%)与合并畸形组足内翻生存率(1/7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有、无合并畸形是影响临床结局独立因素(P=0.01),合并其他畸形足内翻预后不良[OR=11.9(95%CI:1.8~80.1)].[结论]足内翻胎儿合并的畸形以骨骼系统其他畸形常见;有、无合并畸形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足内翻合并其他畸形时染色体异常率高于不合并畸形,其中染色体异常以18三体多见;不合并其他畸形时,染色体风险较低,可不建议行染色体检查.

  • 不同类型乳腺黏液样癌的MRI征象及与生物学预后因子的相关性

    作者:郭媛;孔庆聪;朱叶青;刘春玲;何晖;张金娥;杨蕊梦;江新青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乳腺黏液样癌的MRI表现及与生物学预后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35例乳腺单纯型黏液癌(PMBC)及15例混合型黏液癌(MMBC)的MRI资料,分析其形态学特征、T1WI及T2WI信号特点、动态增强模式、DWI信号及ADC值,并与分子生物学指标(ER、PR、CerbB-2、Her-2、Ki-67等)相对照.[结果]PM?BC以椭圆形(16/35,45.7%)、圆形(10/35,28.6%)多见,且边界清晰(26/35,74.3%),多有分叶(31/35,88.6%);MMBC以不规则形(9/15,60%)多见,且边界不清(13/15,86.7%),以毛刺状及不规则边缘多见.PMBC与MMBC的T2WI信号不同,前者T2WI为明显高信号(33/35,94.3%),后者主要呈高低混杂信号(11/15,73.3%).PMBC与MMBC的早期强化率分别为(114.7±9.1)%和(165.6±14.3)%;前者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曲线)Ⅰ型28例,Ⅱ型7例,后者Ⅱ、Ⅲ型均为7例,Ⅰ型1例.PM?BC的ADC值(1.91±0.06)×10-3 mm2/s,MMBC约(1.13±0.08)×10-3 mm2/s.两组间形态、边界、T2WI信号、早期强化率、TIC曲线、AD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MBC、MMBC患者的ER、PR、CerbB-2阳性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而Ki-67、Her-2阳性率MMBC显著高于PMBC(P<0.05).[结论]MRI可从形态、信号、动态增强及ADC值等多个方面鉴别PMBC与MMBC,其中PMBC影像征象更具特征性,分析其与生物学预后因子的相关性,间接提示MMBC较PMBC的预后较差.

  • 新诊断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方敏;余韵;欧阳正隆;刘丹;王梅

    [目的]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病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与2种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期间新诊断的共21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资料,并对DR与DPN进行患病特点、发病危险因素与2种微血管病变的关联性的分析.[结果]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DPN的患病率(33.6%)高于DR(12.3%),2种微血管病变可共同存在,且DR与DPN存在关联(r=0.158,P=0.02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为2种微血管病变的共同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时,在各年龄段均应注意同时筛查DR与DPN,在控制血糖的同时,控制收缩压将有利于DR与DPN的共同防治.

  • 可切除的肢端黑色素瘤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作者:王尧;文习之;丁娅;李丹丹;彭瑞清;李婧婧;张晓实

    [目的]探讨影响可切除的肢端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8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232例肢端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前炎症指标,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预测模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对组间差异进行log-rank检验,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度.[结果]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LDH、肿瘤分期、球蛋白、CRP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回归系数β对以上五项因素赋值并计算每位患者的总评分,按照不同评分进行危险分级:低危组(0-2分)、中危组(3-5分)、高危组(6-9分),三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2.9%、25.7%和3.7%,各组的预后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0.664(95%CI:0.599-0.724).[结论]年龄、LDH、肿瘤分期及术前的球蛋白和CRP水平是影响可切除的肢端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新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较好的反应肢端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并且可对不同分期的患者按照危险度加以区分,是对TNM分期的有益补充,为临床进行分层个体化治疗和预后预测提供参考.

  • 广州地区老年汉族人群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及不同人群间的比较研究

    作者:肖旋浩;曾涛;雷秀霞;李泽;周进;汪志远;潘小平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老年汉族人群CYP2C19基因的多态性,并比较在不同人群之间分布的差异,为老年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同时比较不同地区汉族人群、各民族和不同种族之间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312例样本.CYP2C19*1、CYP2C19*2和CYP2C19*33种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64.27%、30.75%和4.98%.根据基因型判断,快代谢型(*1/*1)占41.44%(n=958),中代谢型(*1/*2、*1/*3)占46.67%(n=1056),而慢代谢型(*2/*2、*2/*3和*3/*3)占12.89%(n=298).我国不同地区汉族人群快代谢和中代谢比例及不同民族之间快中慢代谢人群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亚洲人群与白色人种(P<0.01)及黑色人种(P<0.01)快中慢代谢人群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不同地区汉族人群、各民族和不同种族间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有差异,广州地区老年汉族人群以中快代谢型为主,对老年人合理用药有一定指导作用.

  • 肿瘤糖代谢紊乱的研究进展和探索

    作者:李博

    异于正常细胞的代谢紊乱是肿瘤细胞的典型特征之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葡萄糖的代谢紊乱.正常细胞在有氧的环境中主要依靠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代谢葡萄糖并产生能量,而在低氧环境下会迫使糖代谢转向糖酵解通路.肿瘤细胞出于其恶性增殖的需要,在各种环境中都呈现出高速的糖酵解现象,这被称为瓦伯格效应.诱发瓦伯格效应有多种机制,包括肿瘤微环境的影响,促癌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以及代谢酶的表达紊乱等.此外,我们的近期研究表明,抑制肿瘤细胞中糖酵解的相反过程—糖异生通路也可进一步促进肿瘤的瓦伯格效应与恶性进展.

  • 内质网应激与肾脏疾病

    作者:王蔚东

    内质网是维持细胞蛋白稳态的重要细胞器,通过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来调节细胞蛋白合成、折叠和降解.UPR维持内质网功能和稳态,多种病理生理因素如缺血缺氧、毒物、高血糖、脂质代谢紊乱都能诱发肾脏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发生内质网应激时,UPR相关3种不同细胞信号途径激活,一方面增加分子伴侣合成,协助蛋白分泌,另一方面减少靶蛋白合成,减轻内质网负荷;同时诱导细胞凋亡或自噬.多种肾脏疾病与UPR或内质网应激反应不足或过度有关,利用适当药物调节内质网应激可能有利于治疗或缓解某些肾脏疾病.

  • 肾素原受体参与肾脏对体液与电解质的调节

    作者:杨天新

    初的研究发现肾素原受体(PRR)作为肾素与肾素原的特异性受体,参与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的调节.然而,新的证据揭示PRR功能的多样性,PRR可以发挥RAS依赖性与非依赖性的作用.PRR可以被furin或ADAM19切割,产生两个功能性片段,一是28 ku可溶性PRR受体(sPRR),另一个是M8.9,后者是vacuolar H+-ATPase的一个亚型,负责H+转运.近些年的研究证明,PRR参与了许多的生理与病理生理过程的调节.比如,PRR通过调节集合管水通道-2(AQP2)与髓袢升枝粗段(TAL)Na+,K+,Cl-共转运蛋白(NKCC2)的调节而决定尿液浓缩功能;PRR通过介导局部醛固酮的产生而促进K+的排泄;肾脏PRR过度激活介导了血管紧张素Ⅱ与果糖/高盐诱导的高血压.总之,PRR是肾脏生理与病理生理过程的新的调节因子.

  • NLRP3炎症小体与心血管疾病

    作者:谭红梅

    炎症小体是一类多蛋白复合物,主要由识别炎症的胞浆型模式识别受体、衍接蛋白和效应蛋白三部分组成.炎症小体组装激活可以自我切割生成活性形式的caspase-1,并进一步促进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等炎症因子的成熟和释放,引起炎症反应.此外炎症小体激活可介导caspase-1依赖的细胞焦亡,从而促进炎症反应的扩散.炎症小体根据识别信号的模式识别受体命名,其中NLRP3炎症小体是目前研究多了解相对清楚的炎症小体.新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多种危险因素如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及肾脏疾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肥胖、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等均可以激活NLRP3炎症小体,促进炎性介质IL-1β和IL-18等的表达、释放,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并影响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提示其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干预NLRP3炎症小体的生成、活化,可望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容积调节Cl-通道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关永源

    血管平滑肌细胞容积调节Cl-通道(VRCC)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的增殖反应,通过线粒体信号通路保护细胞凋亡,通过JNK/P38/MAPK信号通路促清道夫受体表达和摄取ox-LDL功能增强导致巨噬细胞形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VRCC通过促进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和外基质积聚,抑制细胞凋亡,参与脑血管重构.VRCC分子基础复杂,至今仍未完全明了.VRCC在不同的细胞和组织是多样性的,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广泛存在的通道,可由细胞类型和组织特异性亚单位成分组成,在血管平滑肌细胞LRRC8A和ClC-3可能是两个不同的VRCC上的亚单位成分.ClC-3容积调节Cl-通道受integrin-Src通路使ClC-3上284位酪氨酸磷酸化以及Rho/RhA-ROCK通路使ClC-3第543位苏氨酸磷酸化两条不同通路调节.

  • 靶向诱导内皮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霞

    血管新生是肿瘤发生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病理特征,抗血管新生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一大热点.目前抗血管新生的策略主要是应用血管新生刺激因子拮抗剂或血管新生抑制因子,以恢复肿瘤中被打破的血管新生平衡.相比于血管新生刺激因子拮抗剂,内源性血管新生抑制因子展现了更好的治疗前景,但是其分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阐明.内源性血管新生抑制因子包括两类,一类是前体蛋白的水解片段,如人纤溶酶原K5(plasminogen kringle 5,K5)、血管抑素(angiostatin/kringle 1-4)、内皮抑素(endostatin)等;另一类是细胞分泌性的蛋白质,如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kallikrein-binding protein,KBP/kallistatin)、抗凝血酶(antithrombin)等.本文以K5、PEDF、KBP为例,分别介绍其生物学功能、抗肿瘤血管新生机制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希望这些研究能够为未来抗肿瘤血管新生治疗提供借鉴.

  • 血管钙化的基础和转化研究的探索

    作者:黄辉

    血管钙化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病变、慢性肾脏病、血管损伤和衰老等普遍存在的共同的病理变化,显著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发病率越来越高,受到人们高度关注.本文就作者近年来在血管钙化领域的系列研究工作做一综述,将血管钙化观念的更新、分类和发病机制、基础和转化研究中存在的困惑和希望进行剖析,旨在推动血管钙化的机制和防治研究.

  •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TR)氯通道对心血管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冠蕾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TR)是一类ATP门控、cAMP依赖激活的氯离子通道,其基本生理功能是调控氯离子分泌与跨膜物质转运.CFTR基因突变导致囊性纤维化(CF)的发生,这是一种罕见却致命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主要影响呼吸道、肠道和生殖系统腺上皮功能.现已有针对CF单基因突变的新药上市,这些药物显著改善CF患者呼吸道症状,延长患者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CFTR研究多聚焦于上述CF相关系统,在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尚未清楚.CFTR参与血管收缩和心肌动作电位形成,近来研究提示CFTR参与心肌缺血和肺动脉高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 血管新生抑制因子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作者:高国全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导致糖尿病患者寿命下降和生活质量降低.血管新生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基本病理特征,而血管新生抑制因子在血管新生平衡调控和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血管新生抑制因子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及治疗前景作一综述,包括血管新生抑制因子与糖尿病各种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和糖尿病肾病等)等的关系,后概述了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治疗现状与内源性新生血管抑制因子在其中的应用前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Z1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