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杂志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杂志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중산대학학보(의학과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1.6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2-3554
  • 国内刊号: 44-157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6-141
  • 曾用名: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关永源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Fmoc固相直接法合成Aβ1-15肽疫苗及其免疫活性

    作者:杨学森;汪华侨;袁群芳;谢瑶;姚志彬;叶小舟;吴继明;邹爱国

    [目的]探讨实验室合成Aβ1-15肽疫苗的方法,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选取Aβ42主要包含B细胞抗原决定簇的片段Aβ1-15,采用8分支多重抗原肽系统,以Fmoc固相直接法合成MAP Aβ1-15;用MAP Aβ1-15疫苗免疫接种C57BL/6小鼠,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抗Aβ抗体.[结果]用Fmoc法直接合成方法成功制备MAP Aβ1-15疫苗,质谱检测其主要离子峰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 458,与理论相对分子质量15 451十分接近,但还有其它不同分子质量的离子峰存在.以合成的MAP Aβ1-15免疫C57BL/6小鼠后,可产生高滴度的特异性抗Aβ42抗体,第3次接种后抗体平均滴度为1:467±196,第5次免疫接种后,平均滴度为1:4 367±1 120.对照组的血清抗体检测基本无明显变化.[结论]Fmoc固相直接法可成功合成出MAP Aβ1-15,合成出的MAP Aβ1-15具有很好免疫活性.

  • 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TCR Vβ亚家族T细胞克隆性增殖及其与HLA-DRB1*15的关系

    作者:黄永兰;黄绍良;包蓉;张绪超;吴燕峰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儿童TCR Vβ24个亚家族T细胞克隆性及其与HLA-DRB1*15的关系.[方法]再障儿童17例(SAA 14例,MAA 3例),采用RT-PCR和基因扫描分析外周血或骨髓TCR Vβ24个亚家族基因的表达和克隆性,SSP-PCR检测HLA-DR.[结果]再障儿童外周血T细胞仅表达4~22个Vβ亚家族,而正常儿童外周血T细胞几乎表达所有Vβ亚家族.12例(包括初诊SAA 4例,CR 4例,复发1例和MAA 3例)再障儿童存在不同程度T细胞克隆性增殖,但个体间差异较大,正常外周血和骨髓均为多克隆性T细胞.5例HLA-DRB1*15(+)患儿中4例(80%)有寡克隆T细胞,而12例HLA-DRB1*15(-)患儿中仅3例(25%)见寡克隆T细胞,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伴寡克隆T细胞的6例SAA儿童经免疫抑制治疗后达CR;不伴寡克隆T细胞的5例SAA儿童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其中CR 1例,PR 2例、无效1例,死亡1例.[结论]大多数再障儿童存在T细胞克隆性增殖,寡克隆T细胞多见于SAA,尤其是HLA-DRB1*15(+)的SAA儿童.TCR VβT细胞克隆的检测对进一步了解再障免疫功能状态、预测免疫抑制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人胚胎早中期肠壁黏膜层发育分化的研究

    作者:李永平;蒋新华;张文忻;钟秀风;林健贤;郑健梁;刘琳;周国民

    [目的]研究人胚胎早中期肠壁黏膜层及黏膜上皮杯状细胞的发育.[方法]采用形态学、组化及联合组化和免疫组化等方法对27例4~28周胚胎空肠、回肠及结肠肠壁黏膜层的发育进行观察.[结果]黏膜上皮PAS阳性的杯状细胞在10周时已经出现,爱茜蓝阳性的杯状细胞在12周出现;空肠、回肠的黏膜肌层在10周时已开始形成,起源于黏膜下层的肌肉干细胞,此后,随着胎龄的增加,杯状细胞的数目增加,黏膜肌层α-SMA阳性的细胞逐渐增多.[结论]肠黏膜上皮杯状细胞在10周时开始发育,可分为4类:①含中性黏多糖的杯状细胞;②含酸性黏多糖的杯状细胞;③既含中性黏多糖又含酸性黏多糖的杯状细胞;④既不含中性黏多糖也不含酸性黏多糖的杯状细胞.黏膜肌层起源于黏膜下层的肌肉干细胞.

  • 中国人群MEGSI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

    作者:黄霜;李幼姬;黄玮俊;陈素琴;古宏标;胡彬;王一鸣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MEGSIN基因多态性及其分布特征,并与国外数据库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取208例广东地区汉族个体,提取基因组DNA,对包含外显子、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及5'UTR区、3'UTR区的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综合正反向结果识别和鉴定基因内SNPs.所得结果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SNP数据库(dbSNP)中进行查询和比较.[结果]在所有研究对象中共发现24个SNPs,主要位于非编码区;22个为替换型SNP,1个为插入型SNP,另一个为缺失型SNP;其中有6个SNPs在数据库中未报道,有4个数据库已报道的SNPs,在本次研究未能证实在中国人群中存在多态性.[结论]中国汉族人群MEGSIN基因的多态性分布与美国数据库中基于高加索人群的资料存在差异.本研究不仅有利于了解MEGSIN基因结构,且为在中国人群中研究MEGSIN基因相关疾病并终找到致病位点提供可靠数据.

  • 血管抑制因子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杨中汉;李朝阳;杨霞;蔡卫斌;王青松;周世豪;邓春华;高国全;丘少鹏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组织中血管增生抑制因子,如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源因子(pEDF)、血管抑素(angiostatin)、内皮抑素endostatin的表达情况及其血管依赖性生长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正常前列腺、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标本,RT-PCR技术检测样品中PEDF、angiostatin、endostatin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样品中PEDF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和正常前列腺组织相比,PEDF表达量在BPH中无明显变化(P>0.05),在前列腺癌中普遍显著下降(P<0.05);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endostatin表达量较正常前列腺组织显著升高(P<0.05),前列腺癌比正常前列腺显著升高(P<0.05),而且前列腺癌组织较良性前列腺增生进一步显著增高(P<0.05);三种组织中均未检测到angiostatin的表达.[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组织抑制因子表达变化可能和其血管依赖性生长相关;PEDF可能是前列腺组织主要的血管增生内源性抑制因子.

  • 重组人IL-6对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及生物学表型的影响

    作者:詹林达;梁蔚文;魏菁;邹和群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rIL-6)在体外对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增殖及生物学表型的影响.探讨rIL-6对HK-2细胞作用的时间-效应及剂量-效应关系.[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rIL-6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IL-6对细胞周期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d-SMA)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rIL-6对HK-2细胞形态改变的影响.[结果]MTT比色法示,rIL-6在10~50 ng/mL作用浓度范围内促进HK-2细胞增殖,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rIL-6作用浓度为100~200 ng/mL时抑制细胞增殖,随作用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加强(F=201.582,P<0.001),(F=43.943,P<0.001).rIL-6影响HK-2细胞的DNA合成.HK-2细胞有基础量的α-SMA表达,25 ng/mL rIL-6与HK-2孵育1~48 h后,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高峰出现在48 h(F=442.22,P<0.001).rIL-6干预下,HK-2细胞形态由卵园型渐转变为长棱型、长条型.[结论]rIL-6可促进HK-2细胞增殖及生物学表型的转化,但大剂量的rIL-6可抑制HK-2细胞增殖.

  • 舌鳞癌与其颈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iNOS与COX-2的表达差异

    作者:曾曙光;周磊;陈伟良;艾伟健;宋光保;李海刚

    [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化酶-2(COX-2)在舌鳞癌原发灶及其颈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舌鳞癌转移的机制.[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83例舌部原发鳞癌和其中35例相应的颈淋巴结转灶石蜡包埋标本中iNOS、COX-2的表达.[结果]①舌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灶iNOS(9.6±2.1)、COX-2(8.7±0.9),相应的原发灶iNOS(7.7±1.8),COX-2(6.1±1.3),无颈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iNOS(3.5±2.7),COX-2(2.4±1.9),无转移的颈淋巴iNOS(0.7±0.3),COX-2(0.5±0.6),舌正常组织iNOS(0.6±0.4),COX-2(0.4±0.3).上述组别两两比较,iNOS、COX-2免疫组化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②在舌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iNOS、COX-2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841,P<0.01).③在舌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灶中,N3组iNOS(10.5±0.7)、COX-2(9.6±1.1)分别与N2组iNOS(9.4±0.6)、COX-2(9.1±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1组iNOS(6.1±0.4)、COX-2(5.5±0.4)分别同N0组iNOS(0.7±0.3)、COX-2(0.5±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2组iNOS、COX-2分别同N1组iNOS、COX-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NOS、COX-2在舌鳞癌的转移及颈淋巴结转移灶的生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PCOS患者卵泡基底膜蛋白的免疫组化研究

    作者:冯淑英;邝健全;余妙真;杨冬梓;翁梅英;李琳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细胞外基质代谢是否存在异常.[方法]收集PCOS卵巢组织20例作为PCOS组,正常妇女卵巢组织23例作为对照组,用SP免疫组化法比较两组不同期别卵泡基底膜的Ⅳ型胶原、层连接蛋白及串珠样蛋白聚糖3种主要蛋白组分的表达.[结果]两组原始卵泡基底膜3种主要蛋白组分的表达相似;PCOS组初级卵泡基底膜的Ⅳ型胶原、层连接蛋白的表达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PCOS组早期次级卵泡及囊状卵泡基底膜的Ⅳ型胶原、层连接蛋白及串珠样蛋白聚的表达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PCOS发育中卵泡基底膜的构成成分表达增多,表明PCOS卵巢细胞外基质代谢异常.

  • 嘌呤受体P2X7激活介导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秀兰;张梅;葛坚;Claire H.MITCHELL

    [目的]研究嘌呤受体P2X7激动剂、拮抗剂对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影响.[方法](1)对新生Long-Evan大鼠进行上丘注射荧光标记物Aminostilbamidine以标记RGCs,检测P2X7激动剂BzATP(0、50、100、500μmol/L)和特异性拮抗剂OxATP(100 μmol/L)对体外培养RGCs存活率的影响;(2)体外培养未经Aminostilbamidine标记的新生大鼠RGCs,以10 μmol/L钙离子(Ca2+)荧光染料Fura-2标记后,利用Ca2+影像测定仪分别测定P2X7激动剂BzATP(50 μmol/L)和拮抗剂OxATP(100 μmol/L)对RGCs胞内Ca2+浓度的影响.[结果]P2X7受体激动剂BzATP可引起体外培养的RGCs死亡,反应呈剂量依赖性,EC50=35 μmol/L.在50 μmol/L浓度下,BzATP约杀死30%的RGCs;而100 μmol/L OxATP则可明显减轻BzATP对RGCs的毒性作用,使RGCs存活率从77%±4%提高至96%±3%(P<0.001).BzATP可引起RGCs胞内Ca2+持续升高,在50 μmol/L浓度下可使胞内Ca2+升高(1022±113)nmo1/L.在OxATP作用下,BzATP介导的Ca2+升高幅度显著降低,仅升高(63±13)nmol/L(P<0.001).[结论]嘌呤能P2X7受体激活可导致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和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

  • 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β3-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

    作者:邓义军;伍卫;杨蕙;方昶;黄至斌

    [目的]观察实验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β3-肾上腺素能受体(AR)表达水平的变化及β3-AR激动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心力衰竭组(n=8)及对照组(n=8).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致心肌梗死建立心力衰竭模型;使用RT-PCR法检测左心室β3-AR mRNA的表达;观察使用β3-AR激动剂BRL37344后,左室收缩末压(LVE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大压力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等指标的改变.[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β3-AR mRNA表达量(β3/β-actin的比值)增加(0.011 vs 0.028,P<0.05),所占比例[β3/(β1+β2+β3)]增加(1.2%vs5.4%,P<0.05);②静注BRL37344后,对照组LVESP、+dp/dtmax-dp/dtmax分别下降12.2%、15.8%、11.5%,LVEDP上升9.8%;心力衰竭大鼠LVESP、+dp/dtmax、-dp/dtmax分别下降16.1%、21.7%、13.2%,LVEDP上升10.5%.[结论]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β3-AR mRNA表达明显增高,β3-AR激动时负性肌力作用明显增强.

  • 实验性IgA肾病模型的改进

    作者:汤颖;娄探奇;成彩联;彭晖;关伟明

    [目的]对以往的实验性IgA肾病模型的制作方法加以改良,建立一种更加可靠、稳定、成功率高的模型.[方法]清洁型雄性SD大鼠12只,质量220~260 g,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改良造模组.改良组造模方法:口服免疫原牛血清白蛋白(BSA)剂量较常用剂量增加1倍,为400 mg/kg,隔天1次灌胃,四氯化碳(CCl4)注射方式由既往的腹腔注射改为皮下注射,用诱导肝纤维化剂量的1/3(皮下注射蓖麻油0.5mL+CCl4 0.10 mL,每周1次,持续9周),并联合运用脂多糖(LPS),第6,8周予以0.05 mg尾静脉注射.[结果]改良造模组的6只大鼠均出现蛋白尿,其中4只出现肉眼血尿,2只出现镜下血尿,免疫荧光显示肾组织IgA强度(2+~3+),光镜高碘酸-希夫染色(PAS)染色显示有弥漫性的轻中度系膜区增生,血白蛋白(ALB)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氨酶较正常对照组没有升高.[结论]运用改良的造模方法BSA+LPS+CCl4建立IgA肾病模型效果良好,病理、临床指标均与人类Iga肾病较为相似.

  • 色素上皮源性因子与胃癌组织血管生成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作者:邵春奎;方建晨;苏祖兰;冯智英;何丹

    [目的]研究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ED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探讨PEDF在胃癌组织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PEDF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2例人体胃癌组织标本中胃癌细胞内PEDF和VEGF的表达;标记CD34分子显示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上述胃癌组织内的微血管密度;统计学分析上述分子标记物间的关系以及各分子标记物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所有的正常胃黏膜均有PEDF表达,胃癌组织PEDF表达率约43%,VEGF表达率约54%;与高分化胃癌相比,低分化胃癌组织PEDF表达率低(P<0.05),MVD高(P<0.05);PEDF低表达的胃癌细胞易侵犯浆膜(P<0.05),易淋巴结转移(P<0.01)和远处转移(P<0.01);胃癌组织PEDF表达与MVD(P<0.01)和VEGF(P<0.01)表达呈负相关关系,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PEDF低表达和VEGF高表达可能是胃癌组织内微血管生成的分子基础,是促进胃癌细胞发生淋巴及血道转移的重要因素.

  • 大鼠BDNF基因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作者:王鹏;吴燕峰;黄文林;唐勇;黄霖;杨睿;沈慧勇

    [目的]构建携带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目的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并初步检测其体外表达目的基因的能力.[方法]提取大鼠脑组织总RNA,使用RT-PCR方法扩增BDNF目的基因并将其克隆入pMD18-T Simple载体测序,将测序完全正确的BDNF目的基因克隆入pShuttle2中,然后利用体外连接法将BDNF目的基因克隆入Adeno-XTM腺病毒骨架中,LipofectamineTM2000法转染HEK 293细胞包装携带BDNF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少量提取重组腺病毒DNA检测证实为复制缺陷型BDNF基因重组腺病毒后大量扩增,蛋白电泳及Western blot法初步检测BDNF目的基因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携带大鼠BDNF目的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并证实其在HEK293细胞中可高水平表达BDNF目的基因.[结论]利用体外连接法可方便、快捷地构建携带BDNF目的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并可在体外高水平表达表达其所携带的目的基因.

  • 锉尖设计对镍钛机动器械根管成形效果的影响

    作者:韦曦;张顺彬;黄航敏;胡晓莉;凌均棨

    [目的]比较切割型锉尖Quantec SC和非切割型锉尖Quantec LX两种镍钛机动器械预备弯曲根管的成形效果.[方法]12颗离体下颌第一、二磨牙近中弯曲根管24个,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Quantec SC和Quantec LX器械完成根管预备.牙根包埋在Branmante模型中并在根尖、根中和根分叉水平截断,对预备前后的根管横截面形态进行数字化处理,比较各组间的牙本质切削面积、根管壁小厚度和根管中心偏移量,并记录偏移方向.[结果]两组器械牙本质切削面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减少根管壁厚度的方式相似.在3个水平上,Quantec SC产生的根管中心偏移量均较Quantec LX多,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尖区大部分根管中心移向近中;根中段大部分的根管中心移至根分叉侧,少部分移向近中.[结论]不同锉尖设计的两种镍钛机动器械Quantec SC和Quantec LX预备弯曲根管的成形效果相似.

  • COX-2与BCL-2的表达与皮肤肿瘤的关系

    作者:毛越苹;段朝晖;尹若菲;曾凡钦;林宝珠

    [目的]了解常见的皮肤肿瘤组织环氧合酶-2(COX-2)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初步探讨COX-2与BCL-2在皮肤肿瘤中过表达对肿瘤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脂溢性角化病(SK)15例,Bowen's病(BD)15例,基底细胞上皮瘤(BCE)20例,鳞癌(SCC)20例及正常组织5例COX-2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各标本的肿瘤组织均有COX-2的表达,总体上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x2=0.148,P>0.05),染色强度有显著性差异(Hc=90.70,P<0.05),周围正常组织未见COX-2的表达.SCC、BD表达范围弥漫,以SCC表达强度为显著;细胞分化高的SCC标本其COX-2的表达较细胞分化低者明显.BCE、SK呈灶性表达,强度不一;正常组织仅于表皮基底层有强度很弱的阳性表达.在SCC、BCE、BD,COX-2表达阳性者BCL-2表达的阳性率较COX-2表达阴性者高(P<0.05).[结论]皮肤肿瘤存在COX-2的过表达;检测SCC组织COX-2的表达可预测其病变的恶性程度;COX-2表达的模式较阳性与否、表达的强度对病变的提示更有意义.BCL-2的表达与COX-2的过表达有关,COX-2可能是通过激活BCL-2发挥抗凋亡作用而促进皮肤肿瘤形成及发展.

    关键词: COX-2 Bcl-2 皮肤肿瘤
  • BALB/c鼠自身免疫性睾丸炎动物模型的制作

    作者:王文军;陈系古;杨冬梓;谷保霞;张清学;洪顺家

    [目的]探讨BALB/c鼠睾丸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观察睾丸炎形成后到生殖功能恢复的时间间隔,以及该动物模型的稳定性.[方法]BALB/c小鼠(10周)背脊皮下注射睾丸混悬液0.1 mL,浓度2×107/mL,1次/周,共4次.同种睾丸混悬液(组1)、同种睾丸混悬液加完全免疫佐剂(组2)、异种睾丸混悬液(组3)、异种睾丸混悬液加完全免疫佐剂(组4)、空白对照(组5).[结果]组3建模成功率80%,第5、8、11周按Johusen评分为5.2±1.44、6.2±0.79、8.1±0.87,组1、2、5评分均在9.0以上,组3生精功能明显降低(P<0.05).组4小鼠于第2次注射后3~5 d,全部死亡.组3第5周生精上皮细胞减少至2~3层,曲细精管管腔中有稀疏的精子,间质出现水肿,淋巴细胞浸润约10%~25%.第5周组3附睾尾精子浓度为(11.0±6.2)×106,精子存活率(10.73±8.14)%,精子活动率(7.3±6.1)%,明显低于组1、2、5(P<0.05),于第11周组3恢复至正常水平.睾丸炎生精障碍持续21~28 d.[结论]异种小鼠生殖细胞可诱导建立BALB/c小鼠的EAO模型,模型有一定的持续稳定性,可用于精子发育生物学研究.

  • 过敏性休克死亡豚鼠脏器中IgE、IL-4的表达及其法医学意义

    作者:肖凤;王伴青;唐和生;孙朝越;李梦军;廖义林;刘继志

    [目的]寻找法医学鉴定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理形态学诊断指标.[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35只过敏性休克豚鼠(实验组28只,对照组7只)死后0、6、12、24 h 4个时间点的心、肝、肺、肾、脾、胃、肠、气管及扁桃体组织中的IgE及IL-4的表达情况.[结果]IgE的表达:实验组肺及气管组织呈阳性表达,并以0、6 h表达强,各时间点的表达强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组织呈弱阳性表达,各时间点的表达强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其它脏器及对照组所有脏器均无表达.IL-4的表达:实验组肺、气管及胃组织呈阳性表达,并以0、6 h表达强,各时间点的表达强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肠组织呈弱阳性表达,各时间点的表达强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其它脏器及对照组所有脏器均无表达.[结论]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gE、IL-4的表达,可望作为鉴定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理形态学诊断指标.

  • 双黄连粉针剂及其药物血清体外抗HIV-1作用

    作者:曾祥凤;曾耀英;林长乐;赵令斋;李海仙;李莉平

    [目的]探讨双黄连药物及其药物血清在体外是否有抗HIV-1作用.[方法]采用荧光染料CalcienAM标记HIV感染的慢性H9细胞(H9/HIV-1ⅢB)分别与不同稀释浓度的双黄连药物和药物血清作用后,与靶细胞MT-2细胞混合培养,观察MT-2和H9/HIV-1ⅢB融合细胞的变化;MTT法检测药物对HIV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HIV-1 p24抗原试剂盒检测药物作用后的细胞培养上清p24抗原含量的变化.[结果]双黄连粉针剂及其药物血清能够抑制MT-2和H9/HIV-1ⅢB细胞融合,能够保护HIV感染细胞的死亡,减少HIV-1 p24的表达.[结论]双黄连粉针剂及其药物血清在体外具有抗HIV-1的作用.

  • 瞳孔大小对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

    作者:黄晶晶;刘杏;曾阳发;郑小萍

    [目的]探讨瞳孔状态对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3)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值的影响及其诊断青光眼的准确性.[方法]正常人38例72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9例34眼,分别在自然瞳孔(2.5~3 mm)和药物散瞳下(6~8 mm)用OCT3成组扫描程序(RNFL Thickness 3.4)进行检查.对散瞳前后各象限RNFL厚度及全周平均值进行对比,分别计算散瞳前后RNFL厚度测量值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正常人散瞳前颞侧、上方、鼻侧、下方、平均的RNFL厚度(μm)分别为77±12、122±16、68±13、125±16、98±9,散瞳后相应的RNFL厚度分别是75±13、122±17、71±13、125±14、98±10,散瞳前后比较,除鼻侧外(P为0.039),其余象限及全周RNFL厚度差异无显著性(P为0.478~0.870).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散瞳前颞侧、上方、鼻侧、下方、平均的RNFL厚度(μm)分别为63±13、90±20、58±15、72±22、71±9,散瞳后相应的RNFL厚度分别是65±13、93±22、60±12、74±22、73±10,散瞳前后颞侧和全周RNFL厚度平均值差异有显著性(P分别为0.011、0.008),其余各方位差异无显著性(P为0.109~0.172).散瞳前后平均及下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测量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为0.971~0.983.[结论]应用OCT3测量RNFL厚度,瞳孔大小对测量值影响不大,但瞳孔不能小于2.5 mm,屈光间质混浊时应散瞳检查.自然瞳孔及散瞳下运用OCT3测量RNFL厚度诊断青光眼的准确性高,结果可靠.

  • Survivin在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黄慧强;彭玉龙;黄欣;潘战和;侯景辉;吴秋良

    [目的]了解生存蛋白Survivin在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中的表达,以及Survivin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3例T细胞NHL组织Survivin表达情况,分析Survivin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Survivin表达阴性10例(12%),表达阳性73例(88%),Survivin表达与病理类型、性别、年龄、B症状、结外病变数、PS、分期、LDH水平、IPI等临床特征均无相关性(P>0.05).78例接受了化疗,大多数采用CHOP方案化疗,全组CR率45%,有效率86%,Survivin阴性者CR率60%,阳性者43%(P>0.05).中位随访22月(1~76月),全组5年生存率31%,Survivin表达阳性的T-NHL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Survivin表达阴性患者(21%比70%,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Survivin表达是T细胞NHL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Survivin在T细胞NHL表达上调,Survivin阳性T-NHL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Survivin阴性者,Survivin表达可能为T细胞NHL预后的独立指标.

  • 非糖尿病人群足底压力的研究

    作者:严励;王永慧;杨川;肖辉盛;陈黎红;戚以勤;程桦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人群足底压力的峰值、分布情况,及与性别、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胼胝、穿鞋习惯的关系.[方法]受试者138人,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排除糖尿病.所有受试者脱鞋袜,以平常步态行走,用足底压力测量仪一步法测量两脚各5次动态足底压力.将足底分为10个区域:第1趾,第2趾,第3~5趾,第1、2、3、4、5跖骨头,足弓,足跟.计算5次测量的平均足底大峰值压力(MPP)和各部位平均大压力.[结果]MPP值为(385.0±90.2)kPa.足底压力分布由大到小依次为第2跖骨头>第3跖骨头>第1趾>足跟>第4跖骨头>第1跖骨头>第5跖骨头>第2趾>足弓>第3-5趾.男女之间MPP无统计学意义,男性第1跖骨头和第1趾区域压力高于女性.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MI与MPP不相关,但与某些足底压力相关.有胼胝者足底压力较无胼胝者高.[结论]正常人足底压力分布:由大到小依次为第2跖骨头>第3跖骨头>第1趾>足跟>第4跖骨头>第1跖骨头>第5跖骨头>第2趾>足弓>第3~5趾.两脚的MPP和压力分布无明显差异.男女之间MPP无差别,但压力分布不同.体质量和BMI不影响MPP,但增加某一区域的足底压力.胼胝与足底压力增加密切相关.

  • 妊娠梅毒孕期内和妊娠前抗梅毒治疗对分娩结果的影响

    作者:朱慧兰;谷进;苏向阳;赖维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孕期内和妊娠前抗梅毒治疗对分娩结果的不同影响.[方法]将梅毒孕妇按其发现和治疗时间是在妊娠期内还是妊娠期前分为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观察Ⅰ组是在妊娠时发现梅毒进行正规的青霉素抗梅毒治疗,观察Ⅱ组是已接受正规青霉素治疗后才怀孕.[结果]观察Ⅰ组165例中,9例Ⅰ期梅毒患者治疗均成功分娩产出活婴,14例Ⅱ期梅毒患者治疗成功11例,142例潜伏梅毒患者治疗成功136例;各期梅毒患者总的治疗成功率94.5%(156/165).观察Ⅰ组经过足量治疗后所生新生儿中,梅毒血清阳性率为20.6%(34/165),其中6例患儿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滴度高于母亲的4倍;观察Ⅱ组174例所生新生儿中,梅毒血清阳性率为2.87%(5/174),但RPR滴度均低于母亲;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26.16,P<0.005).观察Ⅰ组新生儿先天梅毒发生率为3.64%(6/165),给予青霉素驱梅治疗,跟踪随访2年先天梅毒均治愈;观察Ⅱ组新生儿先天梅毒发生率为0.57%(1/174),跟踪随访2年RPR滴度均阴转.差异有显著性(x2=3.93,P<0.05).[结论]妊娠梅毒不良结局高于妊娠前进行驱梅治疗的孕妇,对女性性病患者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和对梅毒孕妇进行及时有效规范的治疗,可减少其所分娩新生儿发生先天梅毒.

  • 正常孕妇和产科早期DIC患者常规止凝血功能指标和分子标志物的对比

    作者:黄彬;陈茶;高玲;姜傥;钟武平;刘敏;林爱华

    [目的]研究常规止凝血功能指标和分子标志物在正常孕妇和产科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中的变化,了解它们在诊断产科早期DIC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将107例正常孕妇按孕期分为早孕组(≤12周)、中孕组(13~28周)和晚孕组(≥29周),检测了31例早孕、14例中孕、62例晚孕、34例产科早期DIC和31例正常对照的常规止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PLT)]和分子标志物F1+2、TM和D-dimer.[结果]PT、APTT在各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IC组PLT(155±60)×109/L低于正常对照组(241±63)×109/L和妊娠各期组(分别为(233±64)×109/L、(203±50)×109/L、(216±55)×109/L)(P<0.05),Fbg、F1+2、TM、D-dimer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浓度逐渐升高(P<0.05),早期DIC组Fbg(4.0±1.0)g/L与中孕组(3.8±0.8)g/L、晚孕组(4.1±0.5)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IC组F1+2(4.43±1.43)nmol/L、TM(31.5±8.5)μg/L、D-dimer 630(479)μg/L浓度显著升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妊娠各期组(P<0.05).除PLT和Fbg之间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外,指标F1+2、TM、D-dimer、PLT、Fbg间均存在直线相关关系或等级相关关系(P<0.05).[结论]PT、APTT不能及时反映孕妇体内的高凝状态,不能作为早期诊断产科早期DIC的敏感指标.Fbg是反映机体高凝状态的一个指标,但不是早期诊断产科DIC的敏感指标.F1+2、TM、D-dimer可作为早期诊断产科DIC的敏感指标.

  • 超声引导下宫腔内胚胎移植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清学;苏宁;于丛一;李予;麦美琪;杨冬梓;陈向红;陈玉珍;陈晓丽;陈静华

    [目的]研究腹部超声引导下胚胎移植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05年3月,在本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包括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的461名患者521个周期的资料,按照胚胎移植时有无B超引导分为常规胚胎移植组(A组)和超声引导下胚胎移植组(B组),分别有187个周期和33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胚胎残留率和异位妊娠率.[结果]A组和B组的周期妊娠率分别是35.8%(67/187)和38.3%(128/334),P>0.05;胚胎种植率分别是17.4%(104/599)和23.2%(179/773),P<0.01;胚胎残留率分别是3.7%(7/187)和0.3%(1/334),P<0.01;异位妊娠率分别是3.0%(2/67)和1.6%(2/128),P>0.05.[结论]腹部超声引导下胚胎移植能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胚胎种植率,降低胚胎残留率,可能有助于改善临床妊娠率和降低异位妊娠率,是一种有效的胚胎移植方法.

  • 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

    作者:冯霞;刘克玄;林世清;肖颖;陈秉学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地氟醚和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年龄18~65岁(男27例,女17例)择期行鼻内镜手术的病人44例,随机分两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加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TCI组)24例,地氟醚加芬太尼静吸麻醉组(DF组)20例.于麻醉诱导前及术后1、3、24 h应用mini-mental state(MMS)测试方法评定其认知功能.比较两组术后麻醉苏醒恢复情况及手术后并发症.[结果]①两组病人在相同麻醉深度下,即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术中维持在40~60,各时间点MM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仅在术后1 h均较术前显著降低,术后3 h即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1 h TCI组有6例(25%)、DF组有9例(42.9%)病人有明显的认知功能降低,术后3 h DF组有2例(10%)病人的MMS值较低(<28分),而TCI组所有病人认知功能已恢复.②TCI组呼吸恢复时间、听从指令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早于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2,0.03和0.02).拔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也早于DF组,但无统计学意义.③TCI组在拔管即刻的OAAS评分高于DF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7).④两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差异,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鼻内镜手术可引起一过性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 地氟醚和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相似.

  • 婴儿期腭裂整复术的临床评价

    作者:冯崇锦;冉炜;丁学强;陈松龄;郭俊兵;冯霞

    [目的]探讨婴儿期腭裂修复术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184例7~12个月的先天性腭裂患儿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腭裂整复术,观察其术中、术后情况,并对102例术后1~5年的患儿进行随访,对其语音进行了初步的评价.[结果]全部患儿均能很好地耐受麻醉及手术,手术时间为(105.2±14.5)min,手术失血量为(35±5.4)mL.除1例双侧腭裂患儿术后发生腭瘘外,其余全部愈合良好.语音评价优良率达93.1%.[结论]婴儿期腭裂整复术是安全可行的,早期手术可获得良好的语音效果.

  • 应用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富集人前列腺上皮细胞

    作者:温星桥;李小娟;张勇;周祥福;蔡育彬;高新

    [目的]探讨应用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纯化上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无菌条件下用胶原酶消化前列腺增生组织碎块,获得细胞悬液经两种不同质量密度溶液(ρA=1.070g/mL Percoll和ρ B=1.035 g/mL Percoll)的梯度柱离心后,以注射器于两种Percoll溶液界面之间抽出前列腺上皮细胞,以HBSS液洗涤细胞后置于37℃、体积分数5%CO2孵箱中连续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台盼蓝染色计算活细胞率,细胞角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上皮细胞.[结果]经Percoll非连续比重梯度离心法,能将上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和其他基质细胞分离,纯度达95%以上.台盼蓝染色计算活细胞率达95%.纯化得到的细胞呈上皮细胞特有的铺路石样外观,可连续传3~5代.细胞角质蛋白CK7/8染色阳性证实细胞为上皮源性.[结论]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简便可行,能获得纯度较高、活力良好的前列腺上皮细胞.

  • 晚期喉癌全喉切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

    作者:于文斌;曾宗渊;陈福进;张诠

    [目的]探讨接受全喉切除术晚期喉癌的复发、预后情况,以及影响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992-1999年行全喉切除术的晚期喉癌111例,对其生存、复发情况及影响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接受全喉切除术的晚期喉癌总的3、5年生存率61.3%、53.8%.总复发率35.1%(39/111),其中原发灶复发率9.0%(10/111),颈部复发率26.1%(29/111).原发灶出现复发影响预后(P=0.0000);颈部出现复发亦影响预后(P=0.0113).原发灶1年内复发占90%(9/10);颈部复发1年内占75.9%(22/29),2年内复发占93.1%(27/29).全喉切除术后有无放疗(P=-0.032)、切缘状态(P=0.008)影响原发灶复发;N分期(P=0.027)、病变部位(P=-0.028)影响颈部复发.[结论]接受全喉切除术的晚期喉癌有较高的复发率;原发灶、颈部复发均影响预后;复发多在术后1年内;全喉切除术后有无放疗、切缘状态影响原发灶复发;N分期、病变部位影响颈部复发.

  • 牙科畏惧调查(DFS)量表中文版的研制与评价

    作者:梁焕友;彭助力;潘集阳;唐倩;王萍

    [目的]牙科畏惧调查(DFS)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信度和效度等心理测量学性质检验.[方法]按照心理测量学中量表的跨文化适应程序对DFS量表英文版进行翻译、回译和文化调试建立DFS中文版:使用DFS中文版对抽取的18岁以上439成人进行牙科畏惧症调查,检验量表的信度、效度等心理测量学性质,并对其畏惧程度以自评方式分类.[结果]DFS量表中文版的重测信度为0.85,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和分半系数分别为0.94和0.87,条目与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45~0.87之间;因子分析共选出4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达71.32%,涵盖了量表治疗逃避心理和预期焦虑、躯体焦虑和治疗刺激焦虑三个方面,4个公因子的分布与理论结构假设相符;不同畏惧水平人群的DFS量表得分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DFS量表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其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性质为该量表在我国运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为今后成人牙科畏惧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评价工具.

  •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病人出现迟发性紫绀--艾森门格综合征?(附2例分析)

    作者:唐白云;杨圣艮;王治平;张希;孙培吾;吴钟凯;徐颖琦;童萃文

    [目的]探讨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SD)出现迟发性紫绀与艾森门格综合征的鉴别,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诊疗水平,以免判断失误,丧失治疗机会.[方法]复习2例曾在外院诊断为艾森门格综合征的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误诊的原因及危害.其临床表现均有口唇、指甲轻~中度紫绀,并伴有胸闷气促、乏力及明显右心功能不全的相关症状和体征.超声心动图(UCG)提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房间隔缺损,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M)示双期双向分流,肺动脉瓣轻度,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心导管检查证实肺动脉高压仅为轻~中度.[结果]2例患者均经术中探查进一步排除艾森门格综合征,1例为下腔型巨大房间隔缺损,另1例为心房间隔缺损合并原发性重度三尖瓣环扩大,两例均顺利施行手术矫治,并康复良好出院.[结论]某些迟发性紫绀的先天性心脏病与艾森门格综合征较难鉴别,诊断务必谨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Z1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