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杂志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杂志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중산대학학보(의학과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1.6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2-3554
  • 国内刊号: 44-157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6-141
  • 曾用名: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关永源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cDNA微阵列和组织微阵列对卵巢上皮性肿瘤基因的表达

    作者:郑敏;Moch H

    [目的]结合cDNA微阵列和RNA与冰冻组织微阵列原位杂交的方法以寻找新的特异性卵巢癌候选癌基因,为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cDNA微阵列筛选在所有3种上皮性卵巢肿瘤中(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卵巢浆液性腺癌和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显示有意义表达的基因,由RNA与冰冻组织微阵列原位杂交证实其结果.[结果]28个基因在>70%卵巢肿瘤中显示出高表达,18个基因在>70%卵巢肿瘤中低表达;干扰素诱导的转膜蛋白1(ⅡTP1)被进一步用于RNA与冰冻组织微阵列原位杂交研究,其结果与cDNA微阵列研究结果相符合.[结论]将cDNA微阵列和RNA与冰冻组织微阵列原位杂交相结合是寻找卵巢癌候选癌基因的可行方法,研究中显示有意义表达的基因有可能作为新的上皮性卵巢癌候选癌基因.

  • p53蛋白及细胞增殖指数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关系

    作者:罗淑桂;李英勇

    [目的]研究子宫颈鳞癌细胞增殖指数(PI)以及突变p53蛋白表达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方法对44例子宫颈鳞癌组织及10例正常子宫颈上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各临床分期及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子宫颈鳞癌组织细胞增殖指数及突变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颈上皮组织(P<0.01),但在不同临床期别及不同组织学类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颈鳞状上皮癌组织的细胞增殖活性增加,突变p53蛋白表达增高,但与子宫颈鳞癌临床分期及恶性程度无关.

  • 抗CD4单抗-PAP免疫毒素对T淋巴母细胞样CEM细胞的体外效应

    作者:张玲;冯炼强;林学颜

    [目的]构建抗CD4单克隆抗体-商陆抗病毒蛋白(PAP)免疫毒素(抗CD4-PAP),分别在体外测定其对T淋巴母细胞样细胞CEM和对照Raji细胞的细胞毒杀伤效应.[方法]以SPDP为交联剂,将纯化的抗CD4单抗与商陆抗病毒蛋白交联成抗CD4-PAP免疫毒素,在体外分别与CEM和Raji细胞进行杀伤试验.[结果]10-9mol/L抗CD4-PAP对CEM细胞产生的细胞毒效应约为60%,而对Raji细胞的细胞毒效应低于10%.抗CD4-PAP免疫毒素在体外对骨髓单个核细胞的CFU无抑制效应,[结论]抗CD4-PAP免疫毒素对T淋巴母细胞样CEM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可能替代抗CD3单抗作为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及导向免疫治疗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研究.

  • 小鼠胚胎干细胞源表皮样细胞β1整合素的表达与序列分析

    作者:张仁礼;高劲松;李海标

    [目的]研究小鼠胚胎干细胞源表皮样细胞分化过程中β1整合素(integrin β1)表达情况与序列分析,为在分子水平上了解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时相关特异性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打下基础.[方法]用双层培养板将小鼠胚胎干细胞与人羊膜共培养4~5 d,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分化,分别用免疫组化法和Actin内参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定量检测β1整合素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并对RT-PCR产物进行测序,对照组未加羊膜.[结果]与人羊膜共培养4~5 d后,ES细胞分化为表皮细胞样的单层细胞,细胞排列紧密,呈多边形;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诱导4 d后部分细胞呈β1整合素阳性;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β1整合素mRNA有较强的表达;对照组细胞形态各异,不能形成细胞单层,几乎不表达β1整合素,测序及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两条扩增序列分别与β1整合素具有100%的同源性.[结论]小鼠ES细胞源表皮样细胞表达较高水平的β1整合素,而未加羊膜诱导的ES细胞几乎不表达β1整合素.

  • 人resistin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和表达

    作者:何祥梁;何东华;黎锋;杨川;程桦;傅祖植

    [目的]构建人resistin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表达,为开展对resistin的研究打下实验基础.[方法]酚氯仿一步法从一位2型糖尿病合并胆管癌患者腹壁皮下脂肪组织抽取总RNA,RT-PCR法扩增出re-sistin基因cDNA,经测序后,PCR产物亚克隆入T载体,用EcoRI和KpnI分别酶切重组T质粒和原核表达载体pGENKS,然后resistin基因片段和表达载体通过T4DNA连接酶进行定向连接,用核酸内切酶EcoRI、KpnI酶切和测序方法鉴定出重组表达质粒.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JM109,经1 mmol/LIPTG在32℃诱导表达2 h,裂解细菌,进行PAGE凝胶电泳鉴定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扩增产物分子大小为327 bp,序列分析表明为人resistin基因完整编码区.PCR产物与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后,从细菌质粒中酶切回收了目的片段.重组表达质粒经EcoRI和KpnI双酶切后能产生出327 bp、4 980 bp大小的两个片段,序列分析表明重组表达质粒包含人resistin基因完整编码区,基因编码无移位,PAGE凝胶电泳表明在细菌裂解上清有分子质量为39.5 kD的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人resistin基因原核表达载体,且构建的载体能表达出含目的蛋白的融合蛋白,为下一步研究打下了实验基础.

  • 山羊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张志光;田慧;何一青;郑有华

    [目的]建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动物模型.[方法]10只山羊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以手术去除左髁状突部分软骨,术后1、2、3、5个月用内窥镜检查,组织病理切片观察2组山羊双侧关节病理改变.[结果]对照组无病理改变.实验组术后1个月,双侧关节出现轻度骨关节病表现;第5个月末,双侧关节均表现为晚期骨关节病改变,5只左侧,3只右侧关节盘穿孔.[结论]手术切除一侧关节髁状突部分软骨可导致双侧关节程度相似的骨关节病病理改变.

  • 转染adiponectin基因对C2C12肌细胞糖原合成和葡萄糖氧化的影响

    作者:张淼;李芳萍;杨川;钱艳;刘丹;傅祖植

    [目的]研究adiponectin对C2C12肌细胞糖原合成和葡萄糖氧化的影响.[方法]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和随后G418筛选建立稳定转染小鼠adiponectin cDNA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mad)及空载pcD-NA3.0的C2C12细胞株并鉴定.C2C12肌细胞糖代谢实验分对照组、载体组和pcDNA3.0-mad(mad)组共3组进行,每组又分0,0.5 nmol/L,5 nmol/L,100 nmol/L胰岛素刺激4个亚组.通过液闪测定细胞合成的糖原中14C的放射活性和氧化产生的14CO2分别检测肌细胞的糖原合成和葡萄糖氧化情况.[结果]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证实mad组细胞表达adiponectin蛋白.Mad组葡萄糖氧化量随胰岛素浓度增加的速率较其他两组快,对照,载体和mad组线性回归系数分别为23.34,23.23和26.06.mad组C2C12肌细胞基础状态下和胰岛素刺激下的葡萄糖氧化和糖原合成与其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转染adiponectin基因对C2C12肌细胞葡萄糖氧化和糖原合成无显著性影响.

  • 骨肉瘤p21 WAF1/CIP1基因DNA序列分析及其mRNA、p21蛋白表达

    作者:张春林;廖威明;李佛保;曾炳芳;曾益新

    [目的]通过检测骨肉瘤组织中p21 WAF1/CIP1基因的表达及其DNA序列变化,探讨它们与骨肉瘤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评价.[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人骨肉瘤p21 WAF1/CIP1基因mRNA及p21蛋白的表达.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骨肉瘤p21 WAF1/CIP1基因DNA变化.采用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法进行DNA的直接测序.[结果]①p21蛋白表达阳性率在骨肉瘤中为18%(8/45);②p21 WAF1/CIP1基因mRNA表达阳性率在骨肉瘤中为42%(19/45);③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骨肉瘤中p21 WAF1/CIP1基因第三外显子(exon3)的cDNA全长序列的609位碱基处发生C→T改变,发生率为47%(17/36).exon2a的cDNA全长序列的187位、303位碱基处发生G→T改变,发生率为6%(2/36).exon2b的cDNA全长序列的522位碱基处发生G→A改变,发生率为2.7%(1/36).[结论]①随着骨肿瘤恶性度的升高,p21 WAF1/CIP1基因mRNA及p21蛋白的表达下降.②p21 WAF1/CIP1基因mRNA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对预后有影响.③本实验对中国人群骨肉瘤p21 WAF1/CIP1基因DNA多态性位点进行了新的定位,这些位点可能会对今后对该基因的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 GLP-1、Betacellulin、Activin A、bFGF和Nicotinamide联合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

    作者:吴木潮;陈黎红;徐明彤;程桦

    [目的]探讨体外联合应用GLP-1、betacellulin、activin A、bFGF和nicotinamide 5种生长因子能否将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方法]以GLP-1、betacellulin、activin A、bFGF和nicoti-namide 5种生长因子诱导E14.1小鼠ES细胞30 d后,应用RT-PCR、DTZ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分化细胞胰岛素表达,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分化率,用RIA法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素水平.[结果]分化细胞可检测到胰岛素mRNA表达,DTZ染色和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分化率平均为13.6%±3.7%,在5.6 mmol/L和25 mmol/L葡萄糖浓度作用下培养液中胰岛素水平分别为(0.04±0.01)ng/mL和(0.09±0.02)ng/mL.[结论]体外联合应用GLP-1、betacellulin、activin A、bFGF和nicotinamide 5种生长因子能将小鼠ES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但胰岛素分泌功能较差.

  • 树脂吸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娄探奇;王成;唐骅;陈珠江;石成钢;刘迅

    [目的]观察树脂吸附对慢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树脂吸附组接受瘦素吸附器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血细胞、白蛋白、球蛋白、肌酐、尿素氮和瘦素的改变,同时记录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结果]树脂吸附组患者血清瘦素从(15.6±13.3)ng/mL降至(9.7±10.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单次清除率为39.9%;对照组患者血清瘦素从(16.1±12.1)ng/mL降至(15.6±11.2)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清除率为0.3%.[结论]树脂吸附能安全有效地清除瘦素,而血液透析不能清除瘦素.

  • 小径人工血管的径向顺应性测定

    作者:潘仕荣;杨世方

    [目的]设计小径人工血管的径向顺应性测量的方法和装置.[方法]由激光测微器、压力传感器、A/D卡、微电脑和脉动循环回路等部件制成血管顺应性测定装置,血管外径信号由激光测微器记录,内腔压力信号由压力传感器记录,经A/D转换和微电脑处理,两者的波形和数值均在显示器上实时和同步显示.[结果]该装置的压力测量范围0~300 mmHg,分辨率0.015 mmHg,直径测量范围0~9 mm,分辨率0.005 mm,对各种尺寸和性质的人工血管的径向顺应性的测量结果表明,能满足使用要求.[结论]该装置和方法可测量内径2~4mm,顺应性大于1.0×10-2·%/mmHg的各种规格小径人工血管的径向顺应性,是小径人工血管性能研究的一种工具.

  • 改善重构治疗对心房颤动者心房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高修仁;王礼春;曾群英;李树彬;彭龙云;马虹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阻断剂(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blockade,ARB)联合醛固酮受体阻断剂(aldosterone receptor antagonist,ARA)治疗前后心房内及房室结的电生理特性的差异,通过调搏刺激研究治疗前后心房颤动的诱发率.[方法]联合ARB、ARA治疗9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连续病例6个月,用食道-心房调搏技术对其治疗前后进行程序刺激并测定心传导系统的电生理差异.[结果]窦律及基础起搏情况下治疗前后的房内传导及房室传导无统计学差别;早搏刺激下治疗前以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相对不应期延长、及房间传导时间延长为主要特点,与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ARB)联合醛固酮受体阻断剂(ARA)治疗后,心房有效不应期延长(P<0.05)、相对不应期缩短(P<0.05)及房间传导时间缩短(P<0.05).同一组病例治疗后心房颤动的诱发率由原来的90%降至63%(P<0.05).[结论]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相对不应期延长、及房间传导时间延长为本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前的主要异常,联合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ARB)、醛固酮受体阻断剂(ARA)治疗后,可能通过改善心脏电重构而纠正心房颤动患者的这些电生理异常,从而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率.

  • 日本血吸虫亲免素基因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作者:李孜;余新炳;吴忠道;徐劲;田春林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亲免素基因编码序列的结构及进行初步的功能预测.[方法]用5'端和3'端锚定PCR从尾蚴文库中扩增,以获取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亲免素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frame,ORF);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认其是否为亲免素编码基因并进行结构功能的初步分析和预测.[结果]用5'端和3'端锚定PCR从尾蚴文库中获得了亲免素基因5'端和3'端所缺序列,得到的亲免素基因cDNA的总序列长为1 438 bp,其ORF长1 296 bp,编码431个氨基酸.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其为日本血吸虫亲免素基因的完整cDNA序列.并用RT-PCR从日本血吸虫尾蚴mRNA扩增出亲免素基因的ORF.[结论]成功获得了日本血吸虫亲免素编码基因的全长cDNA,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打下了基础.

  • 自发钙火花与诱发钙火花的形态特征比较

    作者:沈建新;王世强;程和平

    [目的]钙火花是胞内基本的钙释放事件,既可以在静息的状态下随机产生,也可以被通过L-型钙通道内流的少量钙离子诱发产生.对钙火花特征和产生机理的研究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兴奋-收缩耦联过程的理解.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比较同一条件下自发钙火花和由loose-patch方法诱发的可以准确测量的钙火花之间在形态特征上的异同,以加深我们对钙火花的认识.[方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线扫描成像技术可记录到加载有荧光染料fluo-4的成年大鼠心肌细胞中随机产生的自发钙火花;而非紧密封接膜片钳技术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线扫描成像相结合的方法(1oose-patch方法)可准确记录诱发钙火花.[结果]总体上,在相同条件下共聚焦显微镜线扫描方式记录到的自发钙火花与诱发钙火花的基本特征相似;但诱发钙火花的幅度高于自发钙火花的幅度(1.00±0.05)vs(0.80±0.06),P<0.05),而空间扩散范围则小于自发钙火花的空间范围(1.35±0.05)μmvs(1.94±0.08)μm,P<0.05).[结论]自发钙火花和诱发钙火花因其记录方法不同而在形态特征上有不同表现,这对于正确分析钙火花数据和准确理解胞内钙信号的实质有重要意义.

  • 在体评价犬和猪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功能

    作者:柳俊;马虹;何建桂;靳亚非;刘磊;戴刚;钱月桃;郑振声

    [目的]在体观察缺血再灌注对犬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猪冠状动脉对血管活性药物的反应性.[方法]动脉麻醉后开胸、心包吊床,之后分离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犬作第一对角支插管,猪作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插管.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30 min后再灌注60 min,猪不作缺血再灌注.分别向冠状动脉内注射乙酰胆碱和硝酸甘油,以注药后平均冠状动脉血流量变化的百分率来评价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依赖性和非依赖性的舒张功能.[结果]注乙酰胆碱后,基线状态下犬平均冠状动脉血流量从(17±4)mL/min升至(41±12)mL/min(P<0.05);但缺血再灌注后舒血管反应幅度降低,其中再灌注15 min时间点平均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幅水平明显低于基线增幅水平(142%±54%vs 87%±57%,P<0.05).注乙酰胆碱后,基线状态下猪平均冠状动脉血流量在(11±3)s内从(21±11)mL/min迅速降至(12±8)mL/min,在(42±10)s内又回升至(23±13)mL/min.硝酸甘油使基线状态下犬平均冠状动脉血流量从(18±5)mL/min升至(40±22)mL/min(P<0.05),猪的冠状动脉也呈类似反应.[结论]乙酰胆碱引起犬冠状动脉呈舒血管反应,缺血再灌注使犬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明显受损.猪冠状动脉对乙酰胆碱呈先收缩后舒张的"双向反应".硝酸甘油则引起犬或猪的冠状动脉均呈舒张反应.

  • X线对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端粒长度影响的动态观察

    作者:谢谦;黄洪章;魏菁;毛永林;胡晓文;余东升

    [目的]探讨放射线对人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端粒长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原位杂交法(FLOW-FISH)检测Tca8113细胞的端粒相对长度(RTL).[结果]与未照射细胞相比,经X线处理后,Tca8113细胞RTL值明显下降(P<0.05);在照射后1 h至3 h间,不同照射剂量的细胞RTL值均有一定程度上升;5 h时,除2 Gy组外,其它各照射剂量组的RTL值均下降.[结论]经X线照射后,Tca8113细胞端粒明显缩短.端粒缩短可能是放射损伤的机制之一.

  • 人类植入前胚胎形态与染色体异常关系初探

    作者:方丛;庄广伦;周灿权;徐艳文;钟依平;彭文林;詹前胜

    [目的]探讨人类植入前胚胎发育及形态与染色体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例染色体异常患者的67个胚胎进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对其进行形态评定,并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对胚胎进行染色体分析,分为染色体正常胚胎组及异常组.[结果]分析的67个胚胎中,染色体正常16个,异常51个.染色体正常及异常的胚胎在取卵后72 h发育至6细胞以上的比率分别为68.75%,62.75%;正常与异常的胚胎中碎片均<20%的胚胎分别占100%、94.12%;胚胎活检后继续发育率分别为73.33%,79.54%;差异均不具显著性.[结论]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可对植入前胚胎进行染色体分析并研究早期胚胎形态与染色体异常之间的关系.

  • 吗丁啉、雷尼替丁加中药宽中理气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对比观察

    作者:陈欣童;苏峥;黄晓军;陈李华

    [目的]观察吗丁啉、雷尼替丁加中药宽中理气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和对胃动素、胃泌素的影响.[方法]将130例FD患者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宽中理气汤,n=43)、西药治疗组(吗丁啉、雷尼替丁,n=43)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吗丁啉、雷尼替丁加中药宽中理气汤,n=44),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并测定血清胃动素及胃泌素的含量变化.[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的疗效指数(85.7%)和有效率(97.7%)明显高于单用中药组(68.1%、79.1%)或单用西药组(68.6%、76.7%);治疗前FD患者的血清胃动素(195.6±46.7)与胃泌素(96.1±25.7)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26.6±58.4,163.1±28.7),3种疗法都能升高血清胃动素与胃泌素水平,而以中西医结合组的作用好(胃动素与胃泌素平均升高58.9,34.3),优于单用中药组(30.8,13.5)或单用西药组(17.1,17.2).[结论]吗丁啉、雷尼替丁和中药宽中理气汤是治疗FD的有效药物,中西药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FD的治疗效果,更有效地促进胃肠道的功能.

  • 卵巢上皮癌中HLA-DR及HLA-ABC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清元;林仲秋;周奕;周晖;张丙忠;康金玉

    [目的]研究卵巢上皮癌(EOC)中HLA-DR及HLA-AB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以HLA为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7例卵巢上皮癌、35例卵巢良性上皮肿瘤及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HLA-DR及HLA-ABC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卵巢癌HLA-DR阳性率(33/57)显著高于良性肿瘤(4/35)及正常卵巢组织(1/20),P<0.05;Ⅰ期卵巢癌HLA-DR的阳性率显著高于Ⅲ期与Ⅳ期,P<0.01;高分化组HLA-DR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中、低分化组,P<0.05.②卵巢癌HLA-ABC的阳性率(37/57)显著低于良性肿瘤(30/35)及正常卵巢组织(20/20),P<0.05;Ⅰ期卵巢癌HLA-ABC的阳性率显著高于Ⅲ期与Ⅳ期,P<0.01.③HLA-DR及HLA-ABC的阳性率与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均呈正相关,阳性表达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HLA-DR、HLA-ABC异常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HLA-DR及HLA-ABC可以作为评估卵巢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 血清褪黑素测定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周力学;何英明;熊振玲;王良岸;麦美琪

    [目的]探讨血清褪黑素(MT)测定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测定PCO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T及其它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研究其相互关系.其中治疗前组29例,治疗组21例,对照组10例.[结果]PCOS等特定疾病的MT水平较高,均值为(77.5±57.6)mg/mL,经达因-35及克罗米芬治疗后一段时间内,其浓度无明显变化,而其他激素则变化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MT水平对PCOS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作用,特别是在因各种原因使用了达因-35或克罗米芬等药物、其他指标处于临界值时以及需要即时采血检测的情况下.

  • 近视眼LASIK术后早期对比敏感度变化和眩光测试

    作者:王铮;邱平;杨斌

    [目的]研究LASIK术后早期,暗视/明视下对比敏感度(CSF)的变化及眩光刺激对CSF的影响,评估患者术后早期的视觉质量.[方法]27例53只近视眼被纳入本研究,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月和3月测量暗视/明视下的CSF和两种模拟背景并眩光刺激下的CSF,所有CSF均为矫正视力下测得.[结果]LASIK术后,各空间频率的CSF较之于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01),术后3月大部分频率的CSF已接近或达到术前水平.术前,眩光刺激对各频率的CSF均无影响(P>0.05).术后,眩光刺激降低了暗视下中、高频率和明视下中间频率段的CSF(P<0.05),以术后1周降低显著.[结论]①LASIK术后,各频率CSF普遍下降;②眩光刺激对CSF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暗视下中、高频率;③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CSF逐渐恢复,眩光对CSF的影响逐渐减小.

  • 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分析

    作者:黄科;黄绍良;方建培;钟凤仪;周敦华;李栋方;岑丹阳

    [目的]探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的防治.[方法]总结我科1996-2003年儿童再障32例,均采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IIST),根据免疫抑制药物的不同组合分为2组:4种药物联合组和2~3种药物联合组.[结果]总有效率为71.88%,4种药物联合组、2~3种药物联合组有效率分别为72.2%及71.33%,差别无显著性.治疗过程中,致命的合并症为败血症,尤其潜伏病毒激活及深部真菌感染.随访中没有病例发展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或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结论]CSA与ALG/ATG、HDIVIG、HDMP有良好的协同作用,IIST有利于更进一步提高儿童SAA的疗效.

  • 羊膜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杏;王岚;黄祥坤

    [目的]探讨羊膜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应用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各类型青光眼38例44只眼分为3组,A组为巩膜瓣下羊膜移植术(AMT)组(20只眼);B组为巩膜瓣下联合应用丝裂霉素组(12只眼);C组为对照组(12只眼),行单纯小梁切除术.观察手术前、术后第1、2、3、7、14、21天、第1、3、6个月各组的视力、眼压、滤过泡类型和充血程度、前房深度、眼底情况及并发症,用前房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LFCM)测量术前和术后第1、3、7天和1个月的前房蛋白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术后平均眼压均控制在21 mmHg以下,术后7~14 d眼压低;3组各观察点之间比较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显著性.44只眼中40只眼为Ⅱ型滤过泡,4只眼为包裹性囊状滤过泡.羊膜组滤过泡术后2 d较扁平,第3天起隆起呈弥散的Ⅱ型泡;羊膜组早期滤过泡充血较轻,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羊膜组前房蛋白含量术前、术后第1天、第30天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羊膜运用于青光眼滤过手术中可以有效地降低眼压,减轻炎症反应,并发症较少.羊膜移植术后前房房水蛋白含量增加,可能与羊膜本身蛋白溶解有关.

  • Tau基因A0多态性与中国人散发性帕金森病的相关性

    作者:陶恩祥;石巧云;刘翔;邢诒刚;邵明

    [目的]为了探讨tau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关系.[方法]本实验用PCR-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了123例中国散发性帕金森病病人和114个正常对照的微管相关蛋白(tau)基因A0等位基因多态性.[结果]我们发现tau基因A0等位基因和A0/A0基因型在帕金森病组的出现率略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7.6%:74.1%和61%:57%,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0多态性与我国散发性帕金森病发病无关.

  • 下呼吸道分离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异质性耐药

    作者:吴本权;唐英春;张扣兴;张天托;朱家馨;谈淑卿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体外敏感,体内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选择本实验室1997年至1999年下呼吸道分离的115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推荐的M-H琼脂板稀释法测定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脑心浸液琼脂诱导对万古霉素异质性耐药株,用生物梅里埃公司APIStaph系统鉴定菌型;进一步用E-Test试条检测万古霉素敏感性.[结果]115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下降34株(MIC>4 mg/L):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溶血葡萄球菌7株,松鼠葡萄球菌7株,表皮葡萄球菌3株,人葡萄球菌3株,产色葡萄球菌1株.万古霉素高度异质性耐药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溶血葡萄球菌6株;E-Test拭条在脑心浸液琼脂板中万古霉素异质性耐药葡萄球菌显示双重抑菌环.[结论]对万古霉素异质性耐药可能是万古霉素治疗医院内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刘南海;朱祖余;刘春棋;曾繁银;黄晓峰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简单的磷脂分子,它可以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引起多种生物学效应,如促进血小板聚集,诱导平滑肌收缩,使神经细胞生长锥萎缩和轴突回缩等[1].有学者认为LPA可以作为一个指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启动的分子标记物[2].本文通过检测各组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血浆中LPA水平,探讨LPA在各组脑卒中患者血浆水平的变化规律,分析其对临床诊治缺血性脑卒中的意义.

  • 心肌细胞中的钙火花

    作者:程和平;沈建新

    细胞离子钙是普遍、重要的第二信使之一,参与包括肌肉收缩、突触传递、激素分泌、基因转录以及细胞分裂、受精、代谢和凝血等多种生理过程.对心肌细胞来说,离子钙将电活动与收缩联系起来,即介导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1993年我们首次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发现心肌细胞胞内钙释放的基本单位--钙火花.历经十几年的研究,人们对钙火花和胞内钙信号的本质及兴奋-收缩耦联的微观机理的认识日趋深刻.特别是,新发展起来的非紧密封接膜片钳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合成技术可以激活单个L型钙通道,通过钙致钙释放机制,诱发钙火花.此文简要介绍心肌细胞中自发和诱发钙火花的研究及其意义,并对有关研究领域的前景作一展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Z1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