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중국의약과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0616
  • 国内刊号: 11-600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51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PICC置管在重症监护室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分析

    作者:马小玮;石红;刘岩;刘蕊;修艳丽;夏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中PICC置管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共6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PICC置管的方法及其护理方法。结果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5.0%,置管成功率为100%;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其中,机械性静脉炎患者1例,占1.7%,导管堵塞患者2例,占3.3%,导管移位或脱出患者3例,占5.0%。经适当护理后,并发症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PICC置管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能够迅速为患者建立一条静脉通道,降低反复穿刺的痛苦,保障输液的安全性,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值得推广。

  • 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与家庭功能的效果

    作者:杨瑞霞;王青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与家庭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于我社区中心治疗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家庭访视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遵从行为与家庭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药遵从行为与各项家庭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家庭访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遵从行为及其家庭功能,对缓解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参考。

  • 护患沟通技巧在呼吸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陈艳;张秦

    目的:探讨分析护患沟通技巧在呼吸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呼吸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运用护患沟通技巧,对照组实施常规专业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的护理投诉率和护理差错率分别为0和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和12.0%(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5±3.6)d、治疗依从率为8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6.8±4.1)d和52.0%(P<0.05)。结论针对呼吸科病房的患者,在实施常规专业的治疗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护患沟通技巧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降低护理投诉和护理差错,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实施。

  • 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指导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军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指导在乳腺癌患者术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护理指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联合心理护理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指导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系统性康复护理干预在硬膜外血肿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王翠香

    目的:探讨系统性康复护理在硬膜外血肿实施微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采用微创技术治疗的硬膜外血肿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相同方案进行微创治疗,术后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性的康复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更好(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NIHSS评分值显著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在硬膜外血肿微创治疗中实施系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血清及滑液中CCL13的水平与膝关节骨关节炎放射学之间的关系

    作者:高峰

    目的:近确认的CC趋化因子CCL13在关节损伤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被认为是骨关节炎(OA)的主要诱因。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血清和滑液(SF)中CCL13水平与KOA放射学严重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在182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和134例对照患者中,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检测血清和滑液(SF)中CCL13的水平。通过评估前后位膝关节X光片中所观察到的变化,使用Kellgren-劳伦斯(KL)系统对骨关节炎的发展进行分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血清CCL13水平较高。与KL2级、KL3级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相比,KL4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滑液CCL13水平显著升高。与KL2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相比,KL3级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滑液中CCL13水平显著较高。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及滑液CCL13水平与KL分级标准所评估的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以上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及滑液中CCL13水平与骨关节炎的放射学严重程度密切相关。CCL13水平或许可作为骨关节炎进展的标记物。

  • 替比夫定阻断慢性乙肝母婴传播研究及其安全性分析

    作者:任娜;胡善雷

    目的:探讨孕期女性服用替比夫定后阻断慢性乙肝母婴传播研究及其安全性分析。方法92例中晚期妊娠合并乙肝孕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实验组孕妇患者在28孕周开始,每天服用替比夫定片,产后继续治疗半年,对照组孕妇患者不服用抗病毒药物,对比孕妇患者入院时与分娩前HBV-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新生儿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注射治疗,对新生儿HBsAg进行检测并采用Apgar评分了解新生儿的发育情况。结果与治疗前对比,实验组患者 ALT、HBV-DNA 等指标明显下降,其中实验组各指标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在出生时、出生后6、12个月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0.87%、2.17%、0;对照组分别为28.26%、21.74%、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在出生时、出生后6、12个月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8.7%、4.35%、2.17%;对照组分别为32.61%、23.9%、1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替比夫定不仅是治疗孕妇慢性乙肝患者的有效药物,并可阻断母婴间HBV垂直传播且对母婴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分娩前后腹腔内压的测定

    作者:王艳;梁丽霞;邓燕红

    目的:比较妊娠正常妇女在分娩前后的腹腔内压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差异。方法纳入2011年11月~2012年3月拟在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进行分娩的妊娠妇女24例进行研究,根据妊娠类别分为单胎妊娠组(20例)及双胎妊娠组(4例),于分娩前后使用膀胱内压方法监测其腹腔内压变化,并观察血压、腹腔灌注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1)单胎妊娠妇女分娩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依次为(118.05±10.12)mm Hg、(70.95±7.65)mm Hg,与分娩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产妇的心率为(83.76±11.31)次/min,较分娩前的(95.29±14.11)次/min有显著下降,且分娩后腹腔灌注压较分娩前也有明显提升,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分娩前单胎妊娠妇女的IAP波动范围为14.28~48.96mmHg,平均(35.13±8.81)mm Hg,腹内高压(IAP高于12mm Hg)率100%,分娩后IAP范围则为8.84~25.84mm Hg,平均(16.16±4.61mm Hg),腹内高压率为85.7%(18/21),分娩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双胎妊娠妇女分娩前IAP为(38.25±10.18)mm Hg,均属于腹内高压;分娩后IAP则为(22.61±10.98)mm Hg,其中腹内高压者占75%(3/4);分娩后IAP较分娩前下降明显(P<0.01)。结论正常妇女妊娠晚期的IAP明显增高,分娩后IAP明显下降而腹腔灌注压明显增高,血流动力学保持不变。临床上需加大研究力度,以便更为准确地确定孕产妇的正常IAP范围,为高危IAH和ACS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 软坚散结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小云;陈春颖;白海波

    目的:分析软坚散结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接受软坚散结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50例)接受单纯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内皮细胞功能、颈动脉IMT及内膜斑块厚度等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TC、TG、LDL水平低于对照组,HDL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EMCs水平低于对照组、FMD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颈动脉IMT及内膜斑块厚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软坚散结方联合辛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水平、颈动脉IMT及内膜斑块厚度,优化内皮细胞功能。

  • 种植修复与固定桥修复在前牙单个缺失中应用效果

    作者:单俊文;单梓南;董敏杰;何丽华;何志伟

    目的:对比分析种植牙修复与固定桥修复在前牙单个缺失中的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将本院口腔科2011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147例(147颗牙)前牙单个缺失患者分为种植修复组(采用种植牙修复治疗,74颗牙)和固定桥组(采用固定桥修复方法,73颗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修复治疗后龈缘水平分布比较,种植修复组分布于0~0.5mm水平达到91.89%,固定桥组为79.45%,两组患者的龈缘水平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治疗后两组唇侧丰满度分布比较,种植修复组唇侧丰满度分布于0~1mm水平达到89.19%,固定桥组为71.23%,种植修复组显著优于固定桥组患者(P<0.05)。修复当日、修复半年后、修复1年后种植修复组患者的总咬合力、左右向位移、前后向位移检测值均优于固定桥组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修复组患者在修复1年后的临床疗效评估为有效率95.95%显著的高于固定桥组的80.8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牙修复较固定桥修复在前牙单个缺失中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效果。

  • AE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平;张斌

    目的:探讨AE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及疗效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14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并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150例,依据患者是否成功拔出气管插管,撤离呼吸机分为可分为成功组(95例)和预后不良组(55例)。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口唇发绀明显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插管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WBC,NEU及HG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成功组的WBC,NEU及HGB结果明显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入院时HGB,拔管时WBC、NEU%、CRP、HGB、ALB,MODS及通气时间。其独立影响危险因素为治疗后NEU%、入院时HGB,ALB及通气天数。结论 AECOPD 伴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是抢救、治疗的有效手段,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

  • 股前外侧free-style穿支皮瓣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磊;白植宝;吴晓琴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free-style穿支皮瓣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5月~2014年10月诊治的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3例患者采用传统股前外侧皮瓣制备术治疗为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股前外侧free-style穿支皮瓣制备术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供区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移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皮瓣灰白发生率、张力增加发生率、局部水肿发生率、供区疼痛发生率、肌肉疝出发生率、伤口开裂发生率、远期下肢肌力下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外形良好恢复率、语音良好恢复率、吞咽功能良好恢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前外侧free-style穿支皮瓣制备术可用于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治疗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气道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作者:江建华;肖玲;米思露;吐尔干巴依

    目的:分析采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气道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通过把我院新生儿科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45例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气道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鼻气道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肺部X线、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12h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明显下降,PaO2、动脉/肺胞氧分压比值(a/AO2)明显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24h复查胸部X线片观察组好转率达80.9%,而对照组好转率为5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好转率85.7%明显高于对照组58.3%(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天数观察组亦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均可以有效起到治疗作用,而PS联合NCPAP治疗NRDS能更好地改善氧合,降低NRDS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 机采血小板报废原因分析

    作者:姚瑞英

    目的:统计我站几年间机采血小板报废情况,分析报废原因。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0月机采血小板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9617例机采血小板中检测结果不合格33例,占0.34%。其中ALT检测不合格22例,占0.23%,不合格率高。2010~2014年献血次数淘汰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2例ALT项目报废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段集中于25~40岁。结论强化试剂进入的质量控制,严格控制血小板采集到应用的各个环节,避免机采血小板资源的浪费。

  • 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路径在深圳街道医院的应用

    作者:王军;卢振辉;陈秋燕;何其沙;唐怡涛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在深圳街道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4年7月开始对泌尿科输尿管结石的住院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3月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分别采用传统路径和临床路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疗效、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结果实施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少于对照组,满意度及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5.5±0.2)d比(6.4±0.5)d,(2.3±0.4)d比(4.4±0.7)d,(92.4±3.2)分比(85.6±2.3)分,(93.4±3.1)分比(84.7±2.7)分,P<0.05]。实施组结石一次清除率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96.67%比93.33%,P>0.05)。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在深圳街道医院实施在保障患者治疗效果前提下,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实施价值。

  • 门诊药物皮肤试验计算机管理系统开发及应用

    作者:黄少燕;花莲英;华足兰

    目的:探究实现药物皮肤试验计算机管理系统开发及应用,旨在加强药物皮肤试验质量控制,提高药物皮肤试验工作准确性,减少医疗管理失误,提高皮肤药物敏感试验的工作效率,减少差错发生。方法通过自行开发的药物皮肤试验计算机管理系统,并应用于2014年1~12月在本院输液中心进行药物皮试患者10458例,并回顾2013年1~12月本输液中心进行传统药物皮试患者11963例的资料,对使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前后的药物皮肤试验的阳性率、观察时间准确性、安全性、工作效率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管理系统应用以后,进一步优化药物皮肤试验管理,提高药物皮肤试验工作准确性,有效地杜绝差错发生,提高皮肤药物敏感试验的工作效率,提高其安全性,增强了医疗行为的法律效应。结论药物皮肤试验计算机管理系统对提高药物皮肤试验的准确性,有效地杜绝差错发生,提高皮肤药物敏感试验的工作效率,提高其安全性,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红细胞溶血试验检测化妆品眼刺激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肃;何华红;戚莉莉

    目的:探讨红细胞溶血试验在化妆品眼刺激性检测中的适用性。方法选用9种化妆品产品进行眼刺激试验,确定家兔红细胞50%发生溶血时的化妆品浓度(HD50值)和血红蛋白变性指数(DI,%),计算刺激指数IP= HD50/DI,以IP=HD50/DI值作为评价标准,进行眼刺激性分级。将红细胞溶血试验刺激性分级结果与家兔眼刺激试验(Draize eye test)结果进行分级一致性比较,初步分析体外试验的适用性。结果红细胞溶血试验与动物实验结果比较中,9种样品中有7种结果一致,一致率为77.8%(相关性为0.4962)。结论虽然实验结果说明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多方面而言,红细胞溶血试验能否真正取代动物实验还有待商榷。

  • 护理人员健康相关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李梅;马亚娜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外科护理人员健康相关行为的现状为制定相关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自制健康危险行为因素调查问卷对目标人群共216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综合得分为(140.46±20.15)分,总条目平均得分为(2.76±0.40)分,良好以上所占比率为62.07%。生活方式健康者共126例(62.07%),生活方式不健康者共77例(37.93%)。危害健康的行为主要包括饮酒、不定时进食、缺乏体育锻炼、超重或肥胖、健康知识知晓不达标、吸烟等。其中在不定时进食、缺乏体育锻炼和超重、肥胖三个行为方面,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所占的比率显著高于生活方式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在危害健康行为如不定时进食、缺乏体育锻炼和肥胖、超重等方面需要积极纠正,倡导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

  •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理对策

    作者:桑英;仁青江村

    目的:通过分析突发性公共事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应急处理现状,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相关规定提出针对性的应急处理对策。方法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相关规定强化流行病学工作者的基本技能,并提出针对性应急处理对策。结果近年来我国不乏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通过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应急体系建设,使我国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增;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相关规定,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管理中应该对流行病学工作者基本技能进行完善,强化应急处理准备工作、建立病例并核实病例诊断等、正确描述性“三间分布”、建立假设并验证假设、采取控制措施、完善现场调查和书面报告等步骤中的应急处理能力。结论面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流行病学工作者必须做好充分应战准备,现场应急处理保持沉着冷静,完善相关应急处理策略,保障公众安全。

  • 公安干警工作压力及性格特征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作者:吴喜强;叶百维;谢胜群;徐娟;刘永忠;叶郁葱;邬东红

    目的:调查公安干警工作压力及性格特征对公安干警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3年1~6月惠州市一县一区管辖内的公安分局、派出所的公安干警进行调查研究。公安干警压力源、A型行为类型评定量表、Campbell幸福感量表对公安干警进行工作压力及幸福感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公安干警工作压力及性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550份问卷,可利用问卷为525份,可利用率为95.5%。不同性格特征(A型和B型)的公安干警工作压力评分结果显示,“工作任务本身”平均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P>0.05),“组织和管理协调、人际和社会、自我能力和工作职业发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1、8.56、6.67、5.21,均P<0.05)。不同性格特征(A型和B型)的公安干警主观幸福感评分结果比较,“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主观幸福感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7、9.81、6.96,均P<0.05)。公安干警工作压力、不同性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工作压力和不同的性格特征均影响着公安干警的主观幸福感。应采用合适的管理办法减轻公安干警的工作压力,进而减缓其心理压力,提高主观幸福感。

  • 热敏图像消退后再还原技术发明及其在影像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牟建民

    目的:研究如何使消失的热敏图像资料还原再现,通过运用自己发明的热敏图文还原仪,使已消退的图像资料信息再次显示,探讨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热敏型心电图记录资料从保存开始到图像信息消失的有效保存时间的长短将资料分为A、B、C三组,分别测定各组的显色温度后,以显色温度为基准,确定各组资料复原时所需要的还原温度,评价图像还原效果。结果三组比较,A图文保存时间长,其显色温度高,图像还原温度也高;而C图文保存时间短,其显色温度低,图像还原温度也低;图像保存时间的长短与显色温度的高低呈正相关。组间两两比较,对纸面烘烤3s,温度<80℃时,各组纸面无变化,为无效温度;温度升高至80~100℃时,C组图像信息再现;100~20℃时,B组图像信息再现;120~150℃时,A组图像信息再现;各组图像信息均以反像形式显示,该温度为理想的还原温度。温度>200℃时,各组纸面信息消失,纸质由棕色逐渐变为棕褐色并渐趋焦糊,为过高温度。结论热敏图像信息消褪后,采用热敏图像还原技术可使消褪的图像信息还原再现。

  • 生物制品用内包材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的验证

    作者:牛晓霞;崔艳文;吴美英

    目的:建立生物制品用内包材(中性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药用卤化丁基橡胶塞和抗生素瓶用铝塑组合盖)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检查上述3种内包材的微生物限度,并按照验证试验方法,在供试品中加入5种标准菌,测定其回收率。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5种标准菌在上述3种内包材供试品溶液中的平均回收率均为70%~110%,符合公示的2015年版药典中要求的50%~200%的标准。结论薄膜过滤法适用于上述3种内包材的微生物限度检验。

  • 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陈菁华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与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与前列地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24h尿蛋白含量与24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为93.94%,对照组为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含量与24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24h尿蛋白含量与24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6.06%,对照组为9.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取的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低。

  • 尼莫通联合复方丹参和右旋糖酐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作者:姜建萍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采用尼莫通联合复方丹参和右旋糖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联合右旋糖酐治疗,观察组采用尼莫通联合复方丹参和右旋糖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损伤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86%)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尼莫通联合复方丹参和右旋糖酐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聚乙二醇联合普拉洛芬治疗眼干燥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旭春;吕博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对眼干燥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眼干燥症患者118例(236只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给予4g/L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使用1g/L普拉洛芬滴眼液,对照组单纯给予4g/L聚乙二醇滴眼液,用法均为每日4次,每次1滴,治疗1周。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自制症状量表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测定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FS)测定,并评定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9.46±1.27)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治疗后BUT(14.67±1.42)s,SIT(10.28±0.87)mm/5min,FS评分(1.06±0.37)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77.97%高于对照组5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能够有效提高眼干燥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 孟鲁司特和舒利迭联合治疗中重度慢阻肺非急性发作期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永兰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中重度慢阻肺非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非急性期中重度慢阻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舒利迭治疗,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VC、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RC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H、PaO2、PaCO2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中重度慢阻肺疾病具有疗效肯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人群患病状况调查

    作者:潘煜成;何树发;唐雄修

    目的:对我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了解患病状况。方法整群分层随机抽取COPD高危人群1245例,进行肺功能测定,分析COPD的危险因素。结果性别、年龄、吸烟、气体粉尘、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均为COPD的危险因素。各年龄段有无症状人数、FVC、FEV1有差异。结论COPD的发病危险因素较多,病情复杂、发病率高,病情隐匿、漏诊率高。对高危人群进行肺功能检查可发现早期患者,提高COPD 诊断率,有利于早期干预治疗及防治工作。

  • 左甲状腺素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用药剂量研究

    作者:朱晓东

    目的:对左甲状腺素(L-T4)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的用药剂量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SCH患者53例,每4周监测患者甲状腺功能,根据患者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实际情况对L-T4剂量进行调整,从而使患者TSH值达标。记录患者首次诊断时体质量、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TSH值、新生儿体质量、产前体质量等。结果患者产生所使用的L-T4剂量与患者体质量、体质量增加值、首诊时TSH值、新生儿体质量等数据无明显关系(P>0.05);与孕期FT4波动及TPO-Ab阳性有关(P<0.05)。结论患者在首诊时的TSH值、体质量、孕期体质量增加值、新生儿体质量等数据不能对患者产前L-T4的使用剂量进行预测,与孕期FT4水平及TPO-Ab阳性有关。

  • 宫腔镜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刘素;陈晓;韩鲜梅

    目的:分析宫腔镜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采取宫腔镜治疗,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其血清炎性因子中hs-CRP、IL、TNF、SO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应用宫腔镜治疗慢性宫颈炎,可有效控制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疗效确切,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积极影响。

  • 宫颈炎症患者阴道局部免疫状态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

    作者:黄益于;郭芙蓉

    目的:探讨分析宫颈炎症患者阴道局部免疫状态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250例宫颈炎症患者,分为淋病奈瑟菌宫颈炎(NG,50例)、人型支原体宫颈炎(MH,50例)、宫颈糜烂患者(EC,50例)、沙眼衣原体宫颈炎(CT,50例)、解脲支原体宫颈炎(UU,50例)和250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阴道灌洗,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其中给予观察组宫颈炎康栓配合射频治疗该病,对照组采用常规射频治疗,对比其疗效和局部免疫状态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结果阴道灌洗液TNF-α水平,除宫颈糜烂患者(EC)组之外,其余各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灌洗液IL-8水平,NG组为(336±35)ng/L,MH组为(369±33)ng/L,CT组为(363±31)ng/L,三组和对照组相比,为(314±33)ng/L,(343±35)ng/L及(337±36)n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U组和E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炎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局部免疫状态在各种宫颈炎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中IL-8在人型支原体宫颈炎、沙眼衣原体宫颈炎及淋病奈瑟菌宫颈炎中有更重要的作用。

  • 炎妇康栓治疗阴道炎的临床体会

    作者:刘翠莲

    目的:探讨炎妇康栓在阴道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栓治疗,实验组采用炎妇康栓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用药后3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7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7,P<0.05)。结论阴道炎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炎妇康栓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缓解患者病情,值得推广使用。

  • 150例胎膜早破患者临床分析

    作者:梁彩虹;沈松艳;王献华;李小艳;李俊玲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病因及其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50例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胎膜早破组,随机抽取我院同期正常妊娠的15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150例胎膜早破患者中,有人工流产史者96例(64.0%),感染史98例(65.3%),胎位异常32例(21.3%),多胎妊娠者16例(10.6%),自然分娩64例(42.7%),胎吸助产11例(7.3%),剖宫产75例(50.0%)。150例胎膜早破患者与同期150例正常患者比较,在感染史、流产史、胎位异常等病史的比例和自然分娩、胎吸助产、剖宫产三种分娩方式的选用比例上都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产史、感染史、胎位异常、多胎妊娠等因素是导致胎膜早破的主要病因,而且胎膜早破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有较大的影响。

  • 腹腔镜下与开腹手术行胃穿孔修补术的综合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陈文;吴雄辉;黄锦远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与开腹手术行胃穿孔修补术的综合疗效对比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67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开腹组27例和腹腔镜组40例。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冲洗液量均低于开腹组(t=12.37、7.40、8.48、8.32、35.75,P<0.05),腹腔镜组感染、穿孔复发、腹腔脓肿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x2=11.75,11.75,11.7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水平情况分析

    作者:康荣芹;陈红艳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的关系。方法将8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72例健康检查者作为对照组,用B型超声检查两组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性质,同时抽取静脉血检测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为(1.17±0.26)mm、右颈动脉IMT为(1.15±0.31) mm,对照组左IMT为(0.79±0.20)mm,右侧为(0.74±0.2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斑块检出率为44.7%、对照组为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性质检出比较,高血压组软斑块检出率为44.74%,对照组为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TC、LDL、FPG、HbA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H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TG、U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紊乱密切相关。

  • 全科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邹滔;黄瑶玲

    目的:研究全科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1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57例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全科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医常规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57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9%;对照组57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96%,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462,P<0.05)。结论全科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院前急救分析

    作者:朱洁;余集才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院前急救方法和疗效。方法以我市急救中心某分站2012年1~12月现场处置的16例Psvt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现场急救方法进行分析并总结。结果物理治疗方法(机械刺激迷走神经)转复成功2例,药物治疗方法(普罗帕酮、西地兰)转复成功13例,不成功1例。结论使用机械刺激迷走神经法和使用普罗帕酮或西地兰药物终止Psvt发作是院前急救中安全、可靠、易行的处置手段。

  • Onyx胶栓塞在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临床安全性及预后探究

    作者:唐建建;张紫寅;周建;马春阳;王子珍;黄秋虎

    目的:观察并探讨Onyx胶栓塞治疗对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自2010年6月~2014年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CAVM患者96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Onyx胶栓塞治疗,而对照组给予NBCA胶栓塞治疗。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栓塞率≥80%比率、复发率、平均体积缩小、术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栓塞率≥80%比率、复发率分别为87.5%(42/48)和0,对照组为66.7%(32/48)和12.5%(6/4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体积缩小、术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2.5±2.9)cm3、(25.4±4.9)h和(15.8±1.9)d,对照组为(9.6±2.4)cm3、(25.9±4.6)h和(16.2±1.8)d,两组平均体积缩小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4.2%(2/48),对照组为10.4%(5/48),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nyx胶栓塞治疗能明显改善CAVM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是安全有效的疗法。

  •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石保建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前来我院接受内科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共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分成再灌注心律失常组(RA)与非再灌注心率失常组(非RA)。分析吸烟、体重指数、静脉溶栓治疗、急诊PCI治疗、高脂血症、血糖等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结果发现RA的发生与吸烟、体重指数,急诊PCI无相关性(P>0.05)。血糖>6 mmol/L的患者RA发生率高达(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与血糖的高低有关,预防血糖的升高能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 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相关分析

    作者:张宪芬;高文根;张殿宝;王朝娟;宋丹;陶欢欢

    目的:探讨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并分析低氧血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27例CABG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出现低氧血症分为低氧血症组和非低氧血症组。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EF值、吸烟情况、术前肺功能、体外循环与否、搭桥数目、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输血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ABG后低氧血症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尿素、肌酐值、二次插管率、住院30天内死亡率、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吸烟(OR=2.676,95%CI=1.202~5.958)和体重指数(OR=0.848,95%CI=0.742~0.970)是CABG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低氧血症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较非低氧血症组长,尿素、肌酐、二次插管率较非低氧血症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烟和体重指数是CABG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低氧血症患者预后差,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延长,尿素、肌酐升高,二次插管率高。

  • 颅脑外伤急性期血糖、C反应蛋白的改变与神经系统功能损伤的相关研究

    作者:张剑伟;杨建雄;叶志其;刘胜初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急性期血糖、C反应蛋白的改变与神经系统功能损伤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我院就诊的颅脑外伤患者65例,按照病情计分法(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将患者分为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观察不同时点两组患者的血糖、C反应蛋白的改变情况。结果颅脑外伤患者入院后6h内血糖水平迅速上升,尤以重型组上升明显,且持续较长时间;重型24h,3d,7d,14d,28d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及中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血糖水平随时间延长出现下降趋势。血清 CRP 上升在所有颅脑外伤患者中均出现,但重型组患者外伤入院后6h内明显升高,并随着时间延长呈持续上升,高峰出现在7d时,28d 时仍然高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型组血清CRP上升幅度比重型组小,均为第3天达到高峰,之后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不同程度颅脑外伤各时间点外周血糖水平,重型组>中型组>轻型组。结论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对血清血糖、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监测,对评估预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提高救治成功率意义重大。

  • 三孔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王庆林

    目的:观察三孔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进行胆结石治疗的患者104例,其中52例为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的联合组,52例为采用传统外科开放手术的对照组;观察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并详细记录术中时间、出血量和术后排气、疼痛、感染等方面的患者生理情况,对比两中方法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时间、出血量和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56.63±5.11)min、(10.29±1.43)mL和(22.14±2.01)h;术后切口疼痛、感染率分别为5.77%(3/52)、3.85%(2/52),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孔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方式能够更加安全快速的达到手术目的,对降低患者痛苦和及提高治疗效果是十分具有临床和实践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心肌缺血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培松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浆B型脑利钠肽水平及其与心肌缺血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STEMI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对照组78例,检测并比较各组的BN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及Gensini积分,分析BNP与心肌缺血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BNP及CTn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病变支数越多,患者的BNP、CTnⅠ水平及Gensini积分越高(P<0.05);血浆BNP与Gensini积分及CTnⅠ峰值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 STEMI患者存在BNP及CTnⅠ水平升高现象,升高程度越明显则病变越严重;BNP与心肌缺血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评价病情与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

  • 不同层次医学生《医学科研设计》的教学现状及需求分析

    作者:杨巧媛;吴建军;李芳建;凌艺辉

    目的:了解不同层次医学生医学科研素质及《医学科研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其需求。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不同层次医学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成人教育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对《医学科研设计》课程的认知情况、对目前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需求情况。结果《医学科研设计》课程的教学在不同层次医学生,尤其是研究生中非常必要,通过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该课程有一定了解,对目前该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效果满意,但总体教学效果需要进一步改善。结论进一步加强对《医学科研设计》及其相关课程的教学重视程度和教学效果,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势在必行。

  • 厄贝沙坦缓释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的考察

    作者:叶星辰;吕竹芬;陈燕忠

    目的:制备厄贝沙坦缓释微丸,并对其体外释放度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技术,以丙烯酸树脂类Eudragit NE30D和Eudragit L30D-55混合水分散体为包衣材料,制备缓释微丸。考察不同释放介质、转速对其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结果优化后的包衣处方为Eudragit NE30D/Eudragit L30D-55的比例为4︰1,抗粘剂和致孔剂的用量分别为聚合物干重的75%及20%,增重10%,熟化24h,释放介质的pH值对微丸释药的影响明显,其体外释药过程符合一级释药模型。结论成功制备了厄贝沙坦缓释微丸,经考察其释放度符合要求。

  • 氨酪酸氯化钠注射液中的α-吡咯烷酮HPLC测定

    作者:申安;程伟

    目的:建立氨酪酸氯化钠注射液中α-吡咯烷酮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按如下方法设定色谱条件。色谱柱:CAPCELL PAK C18柱;流动相: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90∶10);磷酸二氢钾溶液的配制:将10.0g磷酸二氢钾、1.1g己烷磺酸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然后用磷酸调节溶液pH值到2.1;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10μL;柱温:30℃。结果α-吡咯烷酮的含量在0.4~4.9μg/mL 范围内时,线性关系好,r=0.9997,平均回收率达99.97%(RSD =0.48%,n=10)。结论HPLC法用于氨酪酸氯化钠注射液中的α-吡咯烷酮含量测定,操作简单、便捷,结果准确。

  • 头孢克肟和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作者:林红

    目的:比较头孢克肟和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1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给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29例与32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克洛治疗,观察组给予头孢克肟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相关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6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9%,显著高于观察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头孢克洛相比,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高,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CPAP呼吸机联合氨溴索治疗ICU呼吸衰竭新生儿的效果观察

    作者:焦淑芳

    目的:探讨ICU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特点和不同方法治疗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我院ICU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2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CPAP呼吸机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CPAP呼吸机、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 VS 80.0%,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 VS 18.0%,P<0.05)。此外,试验组患儿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CPAP呼吸机、氨溴索联合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具有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几率小的特点,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脐血C反应蛋白检测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莉;王助良;王国成;申英杰;赵辉;张倩;赵天娇;尉进茜;伊慧珍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我院产科出生,有宫内细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根据感染结局分为感染组及无感染组,检测两组新生儿脐血、外周血CRP,比较两组新生儿脐血CRP的阳性率及CRP水平的差异性,比较感染组脐血CRP与新生儿外周血CRP水平的差异性。结果共有107例新生儿纳入研究,其中感染组30例,无感染组77例。感染组脐血CRP水平、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感染组新生儿外周血CRP水平高于脐血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CRP可作为宫内细菌感染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提高诊断的敏感度,指导临床抗生素使用。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外感染特点与支原体肺炎的中医药治疗

    作者:赛琴;尹艳艳

    目的:结合临床接诊经验,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外感染特点,总结支原体肺炎的中医药治疗体会。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纳的5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使用中药辅助治疗。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肺外感染患儿临床多伴有发热、剧烈咳嗽等症状,X线表现单侧病变,且下肺发生病变的几率比上肺更高。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1.4%和92.9%,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尤为明显,体征较为轻微,经X线胸片检查,可发现明显阴影。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外感染疗效显著,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 我国骨肿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2015新解读(下)

    作者:费菲

    骨转移瘤诊疗指南解读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科主任李建民--
      从国外指南的情况来看,1999年,英国肿瘤外科协会乳腺癌组、部分骨肿瘤及脊柱科专家提出了一个指南,2006年英国骨科协会、英国骨肿瘤协会提出了一个骨转移瘤的实践指南。2014年,意大利骨科协会(SIOT)骨转移瘤研究组提出了对椎管转移瘤的患者管理建议。

  • 母义明:从大型RCT看降糖药物对大血管病变的影响

    作者:苏暄

    降糖药物是否影响心血管结局?
      “心脑血管医生不要指望降糖药能改善心脑血管病变,只要能达到降糖的效果,不影响心脑大血管病变就不错了。”在日前召开的2015年天坛脑血管病论坛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开宗明义地表示。

  • 舒血宁注射液合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疗效观察

    作者:王军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合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抗血小板及调脂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49例口服脑心通胶囊,疗程4周,同时给予静脉点滴舒血宁注射液,疗程2周;对照组47例口服黄芪颗粒,疗程4周,同时给予静脉点滴丹参注射液,疗程2周,静滴结束后口服丹参片,疗程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心绞痛﹑心电图疗效﹑血脂指标变化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总疗效分别为91.84%与72.34%,心绞痛疗效分别为93.88%与80.85%,心电图疗效分别为87.76%与7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与本组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合用脑心通胶囊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用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中医为主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炎价值探析

    作者:于藜

    目的:研究和分析中医为主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炎的治疗效果和价值。方法收集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炎患者共50例,使用自拟的养阴益气除痹汤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31例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6.0%;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中医益气养阴汤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起到祛痰降浊、补肾活血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止嗽散合三拗汤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期咳嗽的疗效观察

    作者:季艳华

    目的:探讨止嗽散合三拗汤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期咳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期咳嗽患者9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及对照组4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与体征积分;观察治疗后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喘憋时间,肺部啰鸣音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喘憋时间,肺部啰鸣音消失时间等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咳嗽、咳痰、痰色质、胸闷、口干、小便黄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止嗽散合三拗汤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期咳嗽临床疗效显著,明显缩短症状发生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前后联合入路与单一入路对累及双柱的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熊俭;宋振和;韩大伟;刘红;宋志会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与单一入路对累及双柱的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4年6月骨外科收治的82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前后联合入路组50例和单一入路组32例。结果前后联合入路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复位优良率高于单一入路组,前后联合入路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单一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后联合入路对累及双柱的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两种方法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邵锋;卢绪章

    目的:探讨PFNA与PFLAP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方法选择不稳定性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98例,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PFNA组和PFLAP组,各49例。PFNA组采用PFNA手术治疗,PFLAP组采用PFLAP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手术切口大小、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及1年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3.5个月。PFNA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明显比PFLAP组短(P<0.05);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开始负重时间较PFLAP组明显缩短( P<0.05);术中出血量较PFLAP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FLAP组(P<0.05)。结论 PFNA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对机体内环境干扰少,对手术耐受性较差的老年患者尤为适用,同时因其固定牢靠,可使患者尽早进行功能恢复锻炼,减少并发症,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 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王海英

    目的:观察前侧入路与后侧入路的手术方式用于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依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成A组(n=40)与B组(n=40),A组运用前侧入路的手术方式,B组采用后侧入路的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术中血气胸、术后腹胀与术后便秘等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平均随访16个月,术前两组患者ASIA运动神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末次随访ASIA运动神经评分及平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后路手术比较,前路手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效果显著,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及实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血管内筋膜炎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陈机琼;袁敏;冯慧艳

    血管内筋膜炎是一种罕见的结节性筋膜炎,常累及血管的各层及管腔,容易被误诊为侵犯血管的恶性肿瘤。本文报告2例IVF并文献复习。例1,女性,41岁,发现左侧腋窝枣样大小肿物2年。例2,男性,14岁,发现左侧颈前锁骨上皮下花生大小肿物7d。病变位于静脉内,由管壁向管腔内生长,其中一例累及管壁各层,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有裂隙状结构和黏液样背景。

  • 基于临床误治案例论阴证辨治规律

    作者:寇吉友;卫彦;佟欣

    本文立足于临床实践,选取笔者临床中成功治疗他医按照阳证误治的四则典型阴证病例,并进行深入分析,探求了各个案例的病因病机及疾病的性质,充分揭示阴证的辨证论治规律。阴阳理论是中医学基本的基础理论,阴阳是八纲的总纲,清末名家郑钦安讲治病的诀窍就是“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便可入仲景之门也”。可见,阴阳辨证是中医临床辨证用药的基础和难点,以下是笔者运用阴阳辨证治疗四个误治的病案,以探求阴阳辨证思维,阴证辨治规律。

  • 超声乳化联合不同方式房角分离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金梅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联合不同方式房角分离手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来我院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中抽取40例,对其经房角分离手术联合超声乳化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视野、视力、眼压和前房深度等。结果手术后患者的视力状况显著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的前房深度和眼压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角分离手术联合超声乳化能够有效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病症。

  • 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作者:邓宇平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患者入院时、入院后10d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90d预后结果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的病情严重程度与高尿酸血症无关(P>0.05);而10d时的病情严重程度与高尿酸血症显著相关(P<0.05);患者入院90d时的预后结果与高尿酸血症显著相关(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10d后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90d后的预后结果存在独立相关性。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初期,给予其相应的尿酸治疗对提高该病预后结果有积极的作用。

  • 脑血管病并发症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调查分析

    作者:郭云洁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引起医患的关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并发症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发症发病情况,并采用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体力状况分析标准(PS)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综合评定患者发病前后的生存质量。结果156例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患者中,压疮、肺感染、再出血、脑水肿、消化道出血、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比例分别为19.9%、28.8%、12.8%、8.3%、18.6%、11.5%;发生并发症后患者的KPS评分、QOL评分显著下降、PS评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脑血管病并发症多,发病后显著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体现在功能状态、体力状况及生活质量各方面,应该积极防治。

  • 颅内动脉瘤术中栓塞治疗并发症原因分析

    作者:李刚;卓萍;余顺水;张勋;杨汉兵

    目的:分析颅内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制定适应的防治方案,提高脑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成功率。方法选我院2007年7月~2014年7月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共172例。其中,电解弹簧圈栓塞78例,水解弹簧圈栓塞55例,两种弹簧圈混合栓塞39例。结果172例患者术中发生并发症10例,其中动脉瘤破裂出血5例,血栓形成2例,弹簧圈脱出2例,严重脑血管痉挛1例。采用正规操作抢救后恢复良好。结论颅内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并发症以动脉瘤破裂出血为常见,其余有血栓形成,弹簧圈脱出,严重脑血管痉挛等。严格正规的操作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徐新良;洪韬;叶明;张鸿祺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方法及总结显微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脊髓血管造影确诊,全部经半椎板入路行引流静脉显微外科切断术。结果硬脊膜动静脉瘘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病程长,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及大小便功能障碍。术后行脊髓血管造影复查瘘口全部消失。结论脊髓血管造影是诊断硬脊膜动静脉瘘的金标准,脊髓CTA及MRI检查可以作为筛查的一种手段。半椎板入路引流静脉切断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效果确切,简单可靠,可作为治疗的首选。

  •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黄校权;杨清荣;龚裕兴;王凤娟

    目的:探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46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以是否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将患者分为SCVS组(16例)和非SCVS组(30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COX分析。结果SCVS组患者与非SCVS组经多因素COX分析,年龄(RR=1.056,95%CI:1.002~1.113,P=0.042)、糖尿病(RR=5.533,95%CI:1.031~29.702,P=0.046)及高血压病史(RR=6.957,95%CI:1.506~32.133,P=0.013)是tSAH后发生SCV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大,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tSAH患者SCVS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 恶性肿瘤中心静脉置管术后血栓形成的预防

    作者:苏静;薛凌飞;胡红超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收治的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恶性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0例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照组230例不予抗凝治疗。结果治疗组发生血栓10例,对照组发生血栓2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aprini评分中极高危患者的血栓发生率较高危患者发生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副反应轻,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有临床推广意义。

  • 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牟敏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检测两组空腹、服糖后2h血糖,胰岛素、血清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FBG、2h BG、FINS,餐后2h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h C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观察组餐后2h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h C肽各项指标皆优于对照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观察组血糖波动值,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OMA-IRI范围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1.21%,对照组为53.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可尽快控制血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程度与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钱形邦;梁洪雁;李秋生;侯浩联;侯秋华;植彩雄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程度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为BMI用于COPD患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56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低BMI组、正常BMI组和高BMI组,分别进行肺功能检测和采用6MWT评估呼吸困难程度,分析BMI与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高低BMI两组FVC、FEV1%和FEV1/FVC均低于正常BMI组,三组FVC、FEV1%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三组FEV1/FV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统计学(P>0.05)。(2)低BMI组和高BMI组在6min步行试验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低BMI组在重度和极重度中比例均明显高于高BMI组。结论 COPD患者体质量指数与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程度存在密切相关性,可为COPD患者的病情评估、后续辅助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老年肺气肿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作者:黄松熙

    目的:探讨老年肺气肿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72例老年(≥65岁)肺气肿合并肺结核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肺气肿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气促、低热等症状为主。经抗结核、抗感染等治疗后,病情好转69例;死亡3例,死因为合并呼吸衰竭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等。结论老年肺气肿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多样,早期规范抗感染、抗结核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

  • 《中国医药科学》欢迎投稿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医药科学
  • 《中国医药科学》投稿须知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医药科学
中国医药科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