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중국의약과학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0616
  • 国内刊号: 11-600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51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33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刘小玮

    目的 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5年2月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33例,进行护理,对治疗的各个阶段加强观察与护理.结果 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股动脉穿刺点无渗血及血肿,均未发生下肢动脉栓塞.5例患者有轻微下腹胀痛(占22.72%),3例患者于术后48h内出现低热(<38℃),占13.63%.所有患者均保留子宫,术后1~5天出院,月经于术后5~16周恢复.结论 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强患者心理疏导,杜绝并发症的发生,对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配合依从性,促进早日康复意义重大

  • 社区家庭病床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湘谊

    目的 探讨社区家庭病床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社区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9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社区家庭病床护理,观察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生存质量主观感受评分,健康状况主观感受评分,生理领域评分,心理领域评分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恢复过程中应用社区家庭病床护理模式,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进程,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健康教育对髋关节置换术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丁海燕;沈松梅

    目的 探讨开展护理查房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上海市某家三级综合性医院骨科收治住院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31例,以2011年1月~2012年12月53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3年1月~2014年12月7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传统方法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所使用的常规传统方法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查房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DV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查房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这一难点,开展多途径、有针对性和积极主动的护理实践,有效地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功能锻炼行为和观念,提高了功能锻炼的依从性,降低和减少了并发症.

  • 整合护理模式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钟彩华

    目的 探讨整合护理模式在焦虑症患者临床实践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作者所在医院临床收治的焦虑症住院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比较研究.根据患者临床给予的护理干预措施的差异对其进行分组,分成了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和整合护理组(给予整合护理措施).每组患者44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结果 (1)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组间比较,整合护理组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2)实施干预后,整合护理组患者的SAS和HAMA评分结果优于常规护理组,且组间差异显著.结论 整合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 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的护理分析

    作者:庄媛;李杰;付佳青

    目的 对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介入治疗后的护理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接诊的86例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性介入手术治疗后护理法,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出血量、尿潴留、低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患者的护理感受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20.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952,P<0.05);在对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中,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93.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408,P<0.05).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用介入手术治疗后护理法来进行护理,明显比常规的护理方法效果更好,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时触摸心弦的护理效果分析

    作者:李竹岩

    目的 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时实施触摸心弦护理,探讨触摸心弦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研究纳入2014年1月~ 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500例患者,根据术后苏醒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250)患者行全麻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n=250)在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马斯洛的需要论在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时对其进行触摸心弦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压和心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日、满意率、健康教育的知晓率. 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与麻醉前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患者血压和心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和健康教育知晓率高达1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时触摸心弦的护理,不仅使患者术后血压和心率趋于平稳,更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增加患者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卧床患者压疮的防治及护理

    作者:钟菁;张丽敏;张艺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卧床患者压疮的护理.方法 对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组58例、非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组52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护理措施(心梗急救的临床路径、压疮风险的入院评估、健康教育、饮食护理、有效的压疮预防措施、翻身运动护理、分期压疮护理等). 结果 实施后,糖尿病组压疮发病率稍高于非糖尿病组,但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对血糖的监控、饮食控制及营养的调整护理的难度要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 结论 压疮风险评估后积极的压疮预防措施、心梗患者的健康宣教、有效主动的翻身、血糖的监控调整、能够有效减低压疮发生率及促进创面的愈合.

  • 循证护理对颈椎病急性期(血瘀气滞型)的疗效观察

    作者:熊桂华;孙慧丽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颈椎病急性期(血瘀气滞型)的疗效.方法 颈椎病急性期(血瘀气滞型)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护理患者30例为对照组,循证护理患者3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部肌肉功能和颈椎活动度状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表面肌电参数(屈曲伸直比)、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表面肌电参数(中位频率斜率)、颈椎活动度(前屈活动度、后伸活动度、左侧屈活动度、右侧屈活动度、左侧旋转度、右侧旋转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循证护理可显著提高颈椎病急性期(血瘀气滞型)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颈部肌肉功能和颈椎活动度.

  • 护理宣教在促进母乳喂养中的作用观察

    作者:劳小梨

    目的 观察护理宣教对产妇喂养成功率、知识技能掌握及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住院待产的初产妇280例的临床病例资料,2013年1月~2014年1月14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2014年2月~2015年1月的14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宣教,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宣教.比较两组产妇喂养成功率、知识掌握程度及乳汁分泌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48h的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母乳喂养技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后48h乳汁分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宣教在促进母乳喂养中起着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相关知识技能知晓率及乳汁分泌量,加强产前、产后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宣教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黎艳娟;林志青;李俭怡;龙彩婷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于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患者25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127)与护理组(n=127).常规组患者仅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执行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优质护理开展前后护理人员综合考核评分及医生满意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满意率,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疼痛评分. 结果 优质护理开展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综合考核得分及医生满意评分均显著优于开展前(P<0.05).护理组的满意率为94.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8%(P<0.05);干预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护理组与常规组明显较干预后下降(P<0.05);干预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护理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护理组与常规组明显较干预后下降(P<0.05);干预后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护理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可显著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手术医师及患者的满意度,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减轻疼痛.

  • 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作者:陈建平;郭月红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变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住急诊留观病房的2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遵医率及各项体检指标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依从性.

  • 护患沟通方法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翁丽颜

    目的 探究护患沟通方法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各类皮肤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试验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入沟通技巧的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分,记录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满意情况、并发症发生概率及各项达标率,分析比较.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有显著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患者37例,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总有效率只有6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环境达标率高达100.00%,对照组住院环境达标率为97.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技术水平和健康教育达标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只有2.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只有1例不满意,总满意率高达97.67%,对照组总满意率只有7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合理的护患沟通技巧在干预皮肤病患者治疗中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发症少,患者满意率高,同时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避免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积极接受治疗,有利于疾病控制和健康的恢复.

  • 系统护理干预用于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

    作者:尹小玲

    目的 对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童预防接种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那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门诊在2013年9月~2015年4月受种的120例接受疫苗预防接种的儿童,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儿童均给予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儿童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儿童家长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试验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8,P<0.05);试验组儿童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家长的满意度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8,P<0.05). 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童预防接种效果更显著,家属较为满意.

  • 鲜梨汁在预防乳腺癌化疗后便秘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作者:李秀清;余雪纷;何美娟

    目的 对鲜梨汁用于预防乳腺癌化疗后便秘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鲜梨汁进行饮食护理,并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便秘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为21.43%,对照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为45.24%,两组相比,对照组的便秘发生率明显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首次排便时间为(2.27±0.69)d,护理满意度为95.24%,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化疗患者而言,合理服用鲜梨汁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化疗后便秘的发生概率,对于提高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进行推广.

  • 急诊抢救室血D-二聚体浓度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作者:孙明;张荣林

    目的 探讨急诊抢救室查血D-二聚体浓度检测对诊断或排除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50例以"胸痛"为主诉,后经心脏超声、血管CTA、MRI或血管造影确诊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并选择同时期在急诊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进入急诊抢救室时抽血检测D-二聚体、肌钙蛋白I水平.结果 2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Stanford A型,22例B型.所有主动脉夹层患者D-二聚体水平升高(>5000μg/L),均值(9500±3200)μg/L(5500~14 460μg/L),敏感性100%.自症状发作到D-二聚体测定的时间为1h~4d,D-二聚体升高的程度与病程呈负相关(r=-0.93, P=0.00).病变范围越大,D二聚体水平越高,死亡组D-二聚体均高于10 000μg/L,提示D-二聚体升高对判断预后有指导价值.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相比较,仅有7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血D-二聚体水平升高,且升高不明显(<3000μg/L).结论 血D-二聚体阳性且达到一定水平有助于在急诊早期诊断或排除急性主动脉夹层.血D-二聚体升高对判断病变范围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右美托咪定对肝切除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郑少峰;黄贵和;罗泽斌;黄楚君;沈宁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肝切除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6月行肝切除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A组(右旋美托咪定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43例.A组于麻醉诱导前10min,泵注1μg/kg右美托咪定,时间15min,后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h)维持,B组术前、术中泵注生理盐水,在麻醉后(T1)、关腹前(T2)、手术结束后1h(T3)、手术结束后4h(T4)、手术结束后8h(T5)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8(IL-8)和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结果 右旋美托咪定组T3~T5时间点SOD含量高于对照组,MDA、IL-8、TNF-α含量在T4~T5时间点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肝切除手术,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氧化应激反应以及炎性因子释放.

  • 纽扣钢板与皮质螺钉治疗下胫腓分离的疗效分析

    作者:应朗;王玉武;陈维东

    目的 比较采用纽扣钢板治疗和皮质螺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2月本院治疗的100例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其中采用纽扣钢板(治疗组)与皮质螺钉(对照组)治疗的患者各50例,根据AOFAS足踝评分、手术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组手术优良率为92.0%,对照组手术优良率为66.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踝关节背伸直度等手术临床指标显著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的合计概率分别为2.0%和6.0%,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纽扣钢板内固定手术与皮质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相对而言纽扣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更佳,优良率较高.

  • 社会支持对"三无"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黄淑燕;傅丽;王美;胡建平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三无"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的"三无"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予以多种形式的社会支持,观察期为6个月.于入组前后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PGC)进行评定. 结果 (1)PANSS:入组6个月后,两组PANSS总分、阴性及阳性因子分评分较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阴性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SSRS、PGC:入组6个月后,对照组评分无明显改善;研究组SSRS总分、PGC总分及各因子较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社会支持对"三无"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显著影响,有利于提高其生活信心,同时对改善精神症状有一定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颈动脉斑块危险度分层

    作者:李汇文;刘志跃;杨敬英;王金锐;张婷;徐霞

    目的 应用回声跟踪技术(ET)研究中老年患者颈动脉斑块弹性及应力改变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应用ET技术检测2008年3月~2015年6月,在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诊断为脑梗死的43例住院患者颈动脉斑块74个,及同期体检的44例非脑梗死者的颈动脉斑块74个.在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的稳定斑块之间和非稳定斑块之间分别比较弹性指标,发现斑块弹性和应力改变与脑梗死的关系. 结果 稳定斑块组间比较,脑梗死组患者的Eρ、β均较非脑梗死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间比较,脑梗死组患者的Eρ、β均较非脑梗死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组的稳定和不稳定斑块的Eρ、β均较非脑梗死组的高,两项指标结合斑块回声特征,可作为评价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度指标,为斑块危险度分层.

  • 胃癌术前胃镜活检与外科术后大体标本病理诊断的差异分析

    作者:马艺宁;熊淑杰

    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情况.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作研究对象,所选患者术前均行胃镜活检病理检查,并在术后行外科病理诊断,对比术前术后两种检查方法的确诊率、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结果 胃镜活检、术后病理检查的胃癌确诊率、疑似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术前胃镜活检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4%、33.3%、31.7%、96.9%和50.0%.术前胃镜活检发现管状腺癌7例,乳头状腺癌37例,黏液腺癌36例,术后病理诊断分别发现管状腺癌20例、乳头状腺癌31例、黏液腺癌24例、低粘附性癌5例,两种方法的病理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胃镜活检和术后病理分化程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胃癌大体标本病理与术前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结果间存在一定差异,但术前胃镜活检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均较高,其在胃癌的早期筛查和预防控制中具有有重要应用价值.

  •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析与基因检测分析

    作者:黄裕春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及基因检测分析.方法 从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中选取6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对患者进行分组,首次诊治患者39例为观察组,首次诊治失败后行第二次治疗患者23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耐药分析及rpsL、rpoB、embB、KatG基因检测.结果 62例患者中共19例出现耐药,耐药率为30.65%,对照组患者1种药物耐药率为26.09%,同观察组10.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药物耐药率为17.39%,同观察组7.6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药物耐药率为8.70%,同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sL、rpoB、embB、KatG基因突变率分别为83.33%,86.11%,88.89%,91.67%,x2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产生同菌株基因具有较大关联,且耐药率同治疗次数有关,在结核病临床治疗中,需根据患者耐药情况,选择联合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 药价改革现状及完善对策

    作者:邓勇;王舒;邢翰林

    药品价格改革,是全国价格改革浪潮中的重要环节,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其对于降低虚高药价、治理寻租腐败、促进公平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改革创新、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2015年药品价格改革快速推进,在此过程中也凸显出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对药品价格改革的现状及其完善对策进行研究.首先按照时间对药价改革进程和现状进行归纳,提出完善药价改革需要解决的五个问题;然后分别从地方政府、医院、相关部门和药企等主体在药价改革中扮演的角色出发,探索出一条多方联动,和谐共赢的药价改革之路.

    关键词: 药价 改革 问题 对策
  • 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作者:孙玉娟;李英;张亚娟

    目的 分析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防范措施,保障护理安全.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856例患者中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护理纠纷、护理投诉事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急诊科的护理工作中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共106起,其中环境因素8起,护理人员因素56起,管理因素42起,发生率分别为:0.43%,3.01%,2.26%. 结论 急诊科是医院护理风险的高发科室,风险因素多,为减低风险,在护理工作中要加强科室管理及护理风险的防范工作,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风险中的应用

    作者:苏蕊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风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患者80例,设立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失效模式主题,并进行效应分析,统计实施HFMEA前后PICC风险的失效模式,并运用失效模式理论,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并计算PRN值.结果 实施HFMEA后PICC风险的失效模式中疼痛、局部血肿、导管打折、置管不成功、脱管、感染、导管移位以及导管堵塞的比例显著降低.根据PRN值,PICC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置管不成功,导管打折,脱管,局部血肿,导管移位,感染,疼痛,导管堵塞,其中血管破裂出血,损伤伴行动脉,损伤伴行神经和局部感染的风险可以忽略.结论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风险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针对风险过程进行质量管理,降低护理风险.

  • 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及其对策探讨

    作者:吴琛;陈凯;金美娟;钱雪峰;乔美珍

    针对医院感染管理现状,通过健全组织机构,独立设处,建立规章制度,规范感染管理与质量控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培训、重点科室的督查管理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注重医院感染管理团队建设、提高感染管理专职队伍管理水平等方法,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措施得以落实,从而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率.

  •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安全性研究

    作者:黄社文

    目的 对恩替卡韦的疗效进行探讨并研究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到我院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32例,给予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0.5mg/d治疗2年,期间对患者的血清病毒等指标、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判断患者治愈情况,随访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 恩替卡韦治疗效果良好,总有效29例(90.625%);接受恩替卡韦治疗之后HBV DNA指标24个月时检查发现都有所下降,治疗结束后患者基本出现HBeAg阴转和HBeAg血清学转换;对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评价,发现ALB由(28.32±3.62) g/L上升到(38.32±3.36)g/L,而ALT、AST、GLB、TBil水平及Child Pugh 评分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 恩替卡韦疗效显著,具有血清病毒下降快、生化指标稳定,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等众多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

  • 托烷司琼针、甲氧氯普胺针独用及合用对肿瘤化疗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评价

    作者:陈飞;程祺;杨雅雯

    目的 探讨并评价托烷司琼针、甲氧氯普胺针独用及合用对肿瘤化疗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我院接收的120例肿瘤化疗患者分为3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和试验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在化疗的同时分别给予单独注射托烷司琼针和甲氧氯普胺针,试验组给予托烷司琼针和甲氧氯普胺针联合使用.3组患者都给予相同的精心护理.结果 观察3组患者化疗过程中的恶心、呕吐情况,统计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单独使用托烷司琼针和甲氧氯普胺针以及两者联合使用的预防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67.5%、60.0%、90.0%;单独使用托烷司琼针和甲氧氯普胺针以及两者联合使用的预防恶心的有效率分别为57.5%、52.5%、80.0%.两者联合使用预防恶心、呕吐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托烷司琼针和甲氧氯普胺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单独使用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烷司琼针联合甲氧氯普胺针能够有效的预防肿瘤化疗时出现的恶心、呕吐现象,效果明显优于两者单独使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 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焕勤

    目的 探讨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相关科室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共计110例,将上述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中显著例数32例,好转例数19例,无效4例,有效率92.7%;对照组中显著例数19例,好转例数21例,无效15例,有效率72.7%.比较发现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恶心1例,呕吐1例,发生腹泻2例,发生率为7.3%;对照组中恶心2例,呕吐1例,发生腹泻2例,发生率为9.1%;比较发现治疗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略低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期阿奇霉素静脉给药是一种有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该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临床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 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

    作者:李春梅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肥胖型高血压患者11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及对照组57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体质量、血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血糖、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为94.82%,对照组为84.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SBP及DBP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BP及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G,FBG,HbA1C,BMI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bA1C, 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调脂、降压,降低 BMI、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雌激素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75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黎涛

    目的 分析雌激素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75例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纳入,抽签随机法分组.甲组患者予以抗骨质疏松药物干预,乙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雌激素治疗.连续用药24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L2~4腰椎骨密度、药物副作用的差异.结果 乙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所有患者L2~4腰椎骨密度均有所上升,其中乙组L2~4腰椎骨密度明显高于甲组,且乙组药物副作用更少,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雌激素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骨密度,减少药物副作用,值得推广.

  • 两种泻药在无痛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静倩;闵寒

    目的 比较两种泻药在无痛结肠镜肠道准备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拟进行无痛结肠镜检查患者2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甘露醇组, n=100)和B组(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n=100),采用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量表(BBSP)比较两组的清洁效果,并比较两组间副作用发生率.结果 与A组相比,B组患者肠道清洁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副作用发生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肠道清洁效果与甘露醇相似,但能减少副作用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度洛西汀伍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

    作者:李佟

    目的 观察度洛西汀伍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度洛西汀伍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度洛西汀单药治疗,均治疗8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8周两组患者抑郁及焦虑症状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HAMD和HAMA评分差异,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结果 经过8周治疗,实验组有效率为81.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44%(x2=9.23,P<0.05).治疗1、2周两组患者HAM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4,P<0.05;t=4.72,P<0.05);治疗4、6周两组患者HAMD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7, P<0.05;t=7.63,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11.23,P<0.05;t=13.49,P<0.05).此外,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出现了体重增加、头晕、视物模糊、便秘、乏力、恶心等不良反应,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3,P>0.05).结论 度洛西汀伍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效果优于度洛西汀单药治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TK-Ⅱ联合allo-HSCT治疗高危Ph染色体阳性白血病的疗效

    作者:李斌

    目的 探讨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Ⅱ)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高危Ph染色体阳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48例高危Ph染色体阳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4例.观察组给予TK-Ⅱ联合allo-HSCT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allo-HSC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长期存活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性GVHD总发生率为7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7%(P<0.05).观察组患者慢性GVHD中局限性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7%(P<0.05).观察组患者慢性GVHD的总发生率为2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2%(P<0.05).观察组患者2年存活率为62.5%,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33.3%(P<0.05).结论 TK-Ⅱ联合allo-HSCT治疗高危Ph染色体阳性白血病能够有效促进手术的成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与生活质量,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李辉

    目的 探讨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37例.对两组患者疗程疗效,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及随访6个月对其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为92.11%,对照组为8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胃部烧灼感,上腹痛,嗳气,餐后饱胀等症状积分皆低于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胃部烧灼感,上腹痛,嗳气,餐后饱胀等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8.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邓舒妮

    目的 比较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为A组,30例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为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63.3%,B组总有效率9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38, P<0.01).A组出血停止时间(61.9±6.4)h,B组出血停止时间为(53.1±5.0)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再出血2例,B组再出血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液pH值均显著上升(P<0.01),但B组上升更明显(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

  • 39例丹红注射液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作者:罗佳;王钦;郭青松

    目的 了解丹红注射液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特点,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分析数据.方法 收集39例丹红注射液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患者的原患疾病、药物联用情况、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时间、临床症状.结果 在39例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中,原患疾病类型构成比大的是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而原发性高血压是构成比大的原发疾病,占28.21%(11/39).丹红注射液单独使用者5例,占12.82%;其余34例为药物联用,占87.18%.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时间<30min11例,占28.21%;30min~1h 10例,占25.64%;1~3h 7例,占17.95%;3~24h 5例,占12.82%;>24h 6例,占15.38%.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皮肤症状(35.90%)与消化系统症状(25.64%),主要有皮疹、注射部位红肿、恶心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7.28%(39/536);≥60岁者的发生率为15.52%(27/174),均高于<40岁者和40~59岁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5.166、9.060,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时间快,症状较轻,在临床用药中应加强监护,及时发现处理.

  • 641例出生42天婴儿健康情况分析

    作者:徐彩霞;杨蕾

    目的 探讨正常足月儿生后42d健康状况,更好地指导家长科学育儿.方法 选择2014年1月~12月在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出生的641例足月生后42d婴儿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出生时情况及喂养方式,并进行体格检查.结果 42d婴儿与出生时相比体重平均增长(1.59±0.64)kg,身长平均增长(6.90±2.36)cm.母乳喂养婴儿和部分母乳喂养婴儿42d时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母乳喂养婴儿和部分母乳喂养婴儿身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婴儿与人工喂养婴儿、部分母乳喂养婴儿与人工喂养婴儿体重、身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疾病依次为:湿疹、黄疸、泪囊炎、鞘膜积液、出生缺陷、舌系带过短、脐疝、鹅口疮等.结论 儿保工作者应该重视产前健康教育、产后访视、母乳喂养,使家长了解科学育儿常识,增强异常情况的辨识能力,促进小儿健康全面发展.

  • 基层医院ICU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作者:咸其宏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15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细菌培养结果及其药敏试验.结果 所调查的150例患者中,使用抗菌药129例,抗菌药物使用率86.0%,其中治疗性用药占86.8%,预防性用药占13.2%,送检112细菌学标本,送检率为86.8%,细菌培养阳性结果102例,分离出病源菌119株.抗菌药物以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美罗培南等为主.细菌培养阳性率为91.1%,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有上升势头.结论 医院ICU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偏高,种类多及病原菌耐药性广等特点.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应严格遵守抗菌谱、用药特征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应切实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规范ICU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

  • 晚期帕金森病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刘忠伟

    晚期帕金森病是指帕金森病的后期阶段,或Hoehn和Yahr评分量表的第4和第5阶段,目前尚无确切的定义标准,但临床工作者通常将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药物疗效维持时间缩短,或需要加大单药剂量和需要联合2,3,4种不同药物才能达到疗效的帕金森病患者定义为晚期帕金森病.另一些学者认为把出现运动并发症作为晚期帕金森病的定义标准更为准确.本文晚期帕金森病的定义标准为:尽管有积极的药物和行为学管理措施,依然发生运动并发症.对晚期帕金森病运动和非运动并发症的治疗管理日趋复杂,适当的支持性护理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将对晚期帕金森病运动和非运动并发症的治疗管理进行循证评价.

  • 巨大儿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妊娠结局分析

    作者:吴专;曲美晶

    目的 分析巨大儿发生的影响因素和妊娠结局,为今后的临床预防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72例体重>4000g的新生儿产妇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将其命名为观察组;同期选取172例体重在2500~4000g之间的新生儿产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以及妊娠结局. 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48.8%(84/172),产后出血量为(310.3±120.8)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8%(53/172)与(180.8±104.3)mL,其孕前体重指数、体重增长情况、孕龄、男性新生儿比例以及剖宫产率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巨大儿的发生影响因素为产妇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长、新生儿的性别与剖宫产率等,加强对孕期的监控有利于预防巨大儿产生,对提升产科质量具有显著的意义.

  • 双胎妊娠剖宫产术中预防性行改良B-lynch缝合术对产后出血及产妇预后的影响

    作者:苏玉丽;朱锦明

    目的 研究预防性改良B-lynch缝合术对双胎妊娠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因双胎妊娠行剖宫产的产妇109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术中采用B-lynch缝合术,对照组59例,采用常规方法处理,观察两组中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手术时间,缩宫剂使用量,产褥病发生率及恶露持续时间.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产妇术中的出血量、术后24h内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缩剂用量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露持续天数及产褥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胎妊娠剖宫产术中预防性行改良B-lynch缝合术,对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宫缩剂的用量,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可作为双胎妊娠剖宫产术中常规术式进行.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比较

    作者:孙雯雯;陈汝芳;简艳红;袁景茹

    目的 观察及比较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4月于本院进行分娩的8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剖宫产组)43例和B组(阴道分娩组)43例,然后将两组产妇出血量、产褥感染率、住院时间、分娩前后的疼痛评分及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肺炎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B组的出血量小于A组(t=6.874),产褥感染率低于A组(x2=6.641),住院时间短于A组(t=5.868),产后1d及3d疼痛评分均好于A组(x2=6.386,5.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及肺炎发生率则无统计学差异(x2=0.021,0.1101,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对产妇的不良影响相对更小,而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新生儿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 基层医院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出血性休克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戴云先

    目的 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出血性休克孕妇的可行性,探讨其在基层医院临床适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7月于我院就诊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出血性休克孕妇,作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时期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出血性休克孕妇,作为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术中一般情况和抢救成功率、术后一般情况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平均心率、总输血量和抢救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天数、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感染率为3.33%(1/30),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为10.00%(3/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7,P=0.30).结论 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异位妊娠出血性休克孕妇可以达到和开腹手术同样的效果,且创伤性较小,对术中和术后的影响较小,术后感染发生率较低,在基层医院的手术技术相对成熟适用.

  •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母胎界面TNF-α的表达

    作者:杨美霞;宋芳;赵紫薇

    目的 研究TNF-α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蜕膜及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分别对30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病例组)和30例正常妊娠者(对照组) 蜕膜和绒毛组织中TNF-α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半定量分析.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蜕膜组织中, TNF-α蛋白表达于蜕膜细胞质内,绒毛组织中,TNF-α蛋白表达于细胞滋养层和合体滋养层细胞质内.蛋白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病例组TNF-α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 病例组蜕膜和绒毛组织中TNF-α蛋白表达的升高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有关,TNF-α可能参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病理过程.

  • 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程度的分析

    作者:王海霞;李克乐;张保红

    目的 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程度情况.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院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同时选取同期健康妊娠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和平均动脉压情况,观察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程度相关性情况.结果 妊高征组孕产妇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和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t=15.61、24.87,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程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235,P<0.05).结论 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程度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和评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敏感指标.

  • 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黄满辉;张龙绘;李珍宇

    目的 探讨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产科门诊进行常规产检、单胎宫内妊娠、胎儿存活的32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于孕35~37周取阴道分泌物和肛周分泌物,分别进行细菌培养与实时PCR检测,观察两种检测方法检出效果,比较B族链球菌阳性、阴性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 325例孕妇中,B族链球菌细菌培养检出阳性13例(4%),实时PCR检测检出阳性29例(8.92%),特异度为94.9%,灵敏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44.8%,阴性预测值为100.0%;B族链球菌阳性孕产妇宫内感染(13.79%)、胎膜早破(34.48%)、早产(10.34%)、产后出血(10.34%)均明显高于GBS阴性孕产妇(P<0.05);B族链球菌阳性孕产妇所分娩新生儿肺炎(6.9%)、新生儿败血症(6.9%)、新生儿窘迫(13.79%)明显高于GBS阴性所分娩新生儿(P<0.05). 结论 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携带明显增加了孕产妇宫内感染、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窘迫发生率,B组链球菌核酸检测试验用于产前检查有着重要的意义.

  • Bakri止血球囊放置在治疗产后出血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作者:林丽虹;鹿榕;尹保民

    目的 探讨Bakri止血球囊放置在治疗产后出血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接受治疗的71例产后出血患者,据止血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5).研究组患者采用Bakri止血球囊给与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宫腔填塞纱条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出血量、产后2h、24h出血量、血色素下降量、输血量以及围手术期手术时间、护理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患者情况等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血色素下降、输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成功止血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9836,P<0.05),两组患者的输血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护理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月经恢复、术后产褥发生、ICU入住等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kri止血球囊放置是一种快捷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

  • 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黄剑毅;王瑶;曾曦;赵海燕

    目的 探讨CEUS在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1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1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临床试验,随机将患者分成三组,其中41例为超声介导下RFA,44例为CT介导下RFA,47例为超声联合CT介导下RFA,比较三组肿瘤病灶的灭活及复发情况.结果 超声介导组有10例存在残存,CT介导组有11例残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介导组有4例存在病灶残留,明显低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发现新发肿瘤病灶的患者中,超声介导组有7例,CT介导组有6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介导组仅1例复发,复发率较另外两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在RFA治疗中与CECT一样,能较灵敏地检测出肿瘤病灶;但与CECT联合应用后能弥补CT介导的缺点,提高肝内肿瘤病灶的检出率,减少病灶残留和新发的概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瞬时弹性扫描技术联合低拷贝内标定量在无症状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鞠琪;夏月根;顾亚平;朱建清;宋振江;何宝珠;谢红霞;何亮;羊锦凤

    目的 探讨瞬时弹性扫描技术联合低拷贝内标定量在无症状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9月,在本院门诊和住院就诊的无症状HBeAg阴性患者32例,采用血清标记物检测,观察瞬时弹性扫描技术联合低拷贝内标定量在无症状慢性HBV感染者的检查效果.结果 HBeAg阴性患者32例中,HBV-DNA定量(低拷贝内标法)大于1000IU/mL患者PIEALT和PNALT分别为75%和37.5%,HBV-DNA定量(低拷贝被标法)500~1000IU/mL患者PIEALT和PNALT分别为16.6%和12.5%,HBV-DNA定量(低拷贝被标法)10~500IU/mL患者PIEALT和PNALT分别为8.3%和25%,P值均小于0.01.瞬时弹性测定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结果 显示瞬时弹性测定PIEALT组22例患者≥F2(7.3~9.7KPa)9例(40.9%),≥F3(9.7~17.5kPa)8例(36.4%),≥F4(>17.5kPa)5例(22.7%),PNALT组10例患者,≥F2(7.3~9.7KPa) 8例(80%),≥F3(9.7~17.5KPa)2例2(20%),≥F4(>17.5kPa)无.肝功能情况:入组HBeAg(-)32例患者中,PIEALT组24例,ALT平均(74±26)u/L,AST平均(62±18)u/L,PNALT 8例中,ALT,AST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瞬时弹性扫描技术联合低拷贝内标定量可提高无症状慢性HBV感染者检出率,降低严重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生风险.

  • 经直肠超声尿动力学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出口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杨明;蔡艳;黄颖;李为莲;彭勇进;伍康洪

    目的 探究经直肠超声尿动力学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出口梗阻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1年6月~2014年6月接诊的147例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出口梗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直肠超声测量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出口梗阻患者的前列腺尿道角PUA、前列腺体积PV,经腹部超声测量患者的残余尿PVR,并对患者的大尿流率(Qmax)、膀胱出口梗阻指数(BOOI)及膀胱收缩指数(BCI)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 根据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的PUA 与BOOI 的相关性明显的强于PV、PVR与BOOI的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PUA和PV 与Qmax 呈现出负相关,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VR 与Qmax 则不具有相关性,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PVR 与BCI 呈现负相关,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UA、PV 与BCI则不具有相关性,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说明PUA可以很好地反映患者膀胱出口梗阻程度.根据统计学相关数据显示,当PUA>35°时,76.13%的LUTS患者为BOO;当PV>35mL时,67.71%的LUTS患者为BOO;当PVR>50mL时,69.00%的LUTS患者为BOO.由此可见,PUA对患者的良性前列腺膀胱出口梗阻检测的临床价值显著高于PV和PVR.结论 经直肠超声尿动力学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出口梗阻中,根据前列腺尿道角的大小,可以很好地检测出患者是否患有膀胱出口梗阻.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宁;王娜;蒲红

    目的 讨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的临床效果,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CT诊断.结果 在2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中,男性患者共计3例,女性患者共计20例.通过对患者实施CT诊断,发现平扫患者肿瘤部位时,主要是呈现出混杂密度结节或者是团块影.对患者增强CT扫描后,发现患者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其在实性部分能够见到延迟的强化,但是在囊性部分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临床表现较为突出,对患者实施CT诊断,能够了解患者的肿瘤形态、严重程度,可为临床治疗搜集足够的参考资料和相关数据.CT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可以与其他的诊断手段相结合,更好的判定患者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情况.

  • 开放式腹膜前间隙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95例对照研究

    作者:王新平;陈进红;张华;于鸣;张伟;梁晓

    目的 比较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年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5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34例,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B组61例,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平均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早下地活动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术后24h视觉模拟评分法疼痛评分A组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随访4~36个月,均无一例复发.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在术后局部疼痛不适、慢性疼痛等方面优于B组.结论 两种方法对腹股沟疝修补都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局部舒适度更佳,手术更安全.

  • 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中膀胱气体爆炸致膀胱破裂的病例分析

    作者:文智;廖林辉

    目的 探讨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中膀胱气体爆炸致膀胱破裂原因及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中膀胱气体爆炸致膀胱破裂的前列腺患者180例,其中5例患者发生明显的膀胱破裂,给予相关的处理.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大尿流率,残余尿量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180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手术时间为(111.2±26.7)min,切除前列腺组织(92.4±13.5)g,术中出血量(133.4±36.7)mL,术后住院时间(8.5±2.0)d,膀胱冲洗时间(3.8±1.2)d,留置尿管的时间(6.3±1.3)d.6个月随访结果:IPSS评分由术前(26.01±3.78)分降至(8.41±2.62)分,大尿流率由术前(5.51±4.01)mL/s上升到(17.72±2.31)mL/s,生活质量评分由术前(5.31±0.72)分下降到(1.84±0.42)分,残余尿量由术前(159.21±40.41)mL下降至(17.72±8.23)mL,相比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现2例患者出血需要输血,术后有5例患者出血,出现短期尿失禁患者3例,出现膀胱痉挛的患者有6例,术后尿路受到感染的患者有4例,术后尿道狭窄的患者2例,没有出现电切综合征患者、永久尿失禁患者、术后生殖道感染患者、膀胱颈挛缩患者、前列腺包膜穿孔患者、静脉血栓患者以及坠积性肺炎患者.结论 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发生膀胱内爆炸是一种罕见的并发症,手术过程中应缩短手术时间,有效的预防和排除与可燃砌体混合,减小发生率.

  • 我院儿科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作者:徐晓晖;刘婷婷

    目的 探讨我院儿科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 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300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300例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我院儿科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300例患者中使用抗感染药物治疗的为120例(40.0%),明显低于国家卫生部制定的50%指标,与国际卫生部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用的抗感染药物为头孢菌素类,占11.3%,其次分别为青霉素类、植物类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类、硝基咪唑类;使用1种抗生素药物治疗的占35.3%,联合用药率为4.7%;使用抗生素治疗的120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用药不合理,占14.0%.结论 当前我院对儿科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仍存在一定不合理现象,临床上治疗医师要严格根据患者病情、药物适应证等合理用药,从根本上保证用药安全.

  • 蓝光治疗配合茵陈蒿汤加味及布拉氏酵母菌散对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分析

    作者:胡丽风;郭永新;苏惠兰;林玉平;陈秀宇

    目的 评价蓝光配合茵陈蒿汤加味及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 9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A组46例和B组46例,A组予以蓝光治疗配合茵陈蒿汤加味加布拉氏酵母菌散疗法,B组单纯予以蓝光治疗方案.通过记录其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及黄疸消退时间,比对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B组的78.26%.治疗后两组患儿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A组降幅大于B组(P<0.05),A组黄疸消退用时间(5.0±2.3)d低于 B组(7.0±2.2)d.结论 蓝光配合茵陈蒿汤加味加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值,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 我国骨肿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2015新解读恶性骨肿瘤化疗等相关新药进展综述(中)

    作者:费菲;赵海;曲莉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主任郭卫教授率课题组历经十余年,建立了全身各不同部位原发恶性骨肿瘤的规范化切除及功能重建方法,取得了系列成果,为6000余例患者成功保留了肢体功能.他开创性地解决了骨盆肿瘤整块切除及骨盆环重建、儿童保肢、骶骨肿瘤整块切除等世界性难题;在提高肿瘤治愈率的同时,大限度地保留了患者的术后功能,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刘忠军:3D打印技术带来脊柱外科个体化治疗时代

    作者:苏暄

    2014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骨科刘忠军教授团队完成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他在全球首次应用3D打印人工定制枢椎作为脊椎外科内植物,进行脊椎肿瘤治疗后的稳定性重建.3D打印人工定制枢椎用于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这一方法,为肿瘤切除后颈椎结构重建技术辟出了一条新途径,具有开创性意义.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对高血压患者全麻拔管期的影响

    作者:张作强;杜娜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啶在高血压患者全麻拔管期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Ⅰ~Ⅱ期的患者,在全身麻醉下施行择期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右美托咪啶(DEX)0.3μg/kg(a组)、0.5μg/kg(b组)、0.7μg/kg(c)组、对照生理盐水10mL(d)组,每组15例.手术结束前15min各组分别静脉输注a、b、c、d.记录SBP、DBP和HR于麻醉拔管前(T0)、拔管即刻(T1)、拔管后5min(T2)、拔管后10min(T3)的数据及围拔管期躁动、呛咳等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四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分期、术前降压药物应用情况无统计学意义.与用药前比较,a、b、c三组用药后T0时四组患者SBP、DBP、HR比较(P>0.05).T1、T2、T3时a组SBP、DBP、HR与同时点d组相近(P>0.05).b、c组SBP、DBP、HR均较同时点a、d组显著降低.b、c两组的血压心率波动明显低于a、d两组.拔管期间b、c组的呛咳评分和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a、d两组(P<0.05),c组不良反应高于b组.结论 在手术结束前15min单次静脉输注0.5μg/kg、0.7μg/kg的右美托咪啶均可以有效抑制高血压患者全麻苏醒拔管期应激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躁动、呛咳等副反应,但0.5μg/kg药物副作用小,安全性更大,临床应用更可靠.

  • 分步延期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疗效研究

    作者:彭翔

    目的 研究分步延期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4月~ 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骨科就诊的80例高能量Plion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延期组接受延期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常规组接受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关节功能、并发症情况.结果 (1)恢复情况:与常规组比较,延期组患者的术后软组织肿胀消退时间、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较短;(2)关节功能:术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延期组患者的Baird踝关节评分高于常规组;(3)并发症:延期组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骨不连以及踝关节僵硬的例数少于常规组.结论 分步延期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减少软组织肿胀、预防并发症、改善踝关节功能,是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理想方法.

  • 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状况对PVP疗效影响的研究

    作者:高伟杰;胡伟

    目的 研究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自2009年5月~2013年6月因椎体压缩性骨折而在我院行PVP手术的10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成两组,A组74例:骨水泥在骨折线内充分弥散,B组32例:骨折线内骨水泥弥散不佳.记录手术前以及手术后4d以及末次随访时的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局部后凸Cobb角,将末次随访与术后4d局部Cobb 角之差定义为后凸纠正缺失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4d及末次随访时的ODI、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4d时的ODI、VAS评分术前值的改善A组明显优于B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ODI、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d局部Cobb 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A 组术后4d时Cobb角与末次随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4d时Cobb角与末次随访相比显著增大(P<0.05).结论 PVP手术可改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功能障碍,疼痛程度,且骨折线内骨水泥弥散不佳会影响近期疗效,并可能导致PVP术后后凸性畸形.

  • 两种不同材料冠修复缺损前牙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尤乐

    目的 对78例前牙缺损患者行贵金属烤瓷冠及3M LAVA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评价及分析.方法 选取78例前牙缺损患者,其中35例行贵金属烤瓷冠修复,43例行3M LAVA氧化锆全瓷单冠修复,修复后1年对临床效果进行随访评估,并由患者根据评价疗效、填写修复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种修复体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1年的随访,临床修复效果评估中,3M LAVA氧化锆全瓷冠在修复体边缘和修复体颜色较贵金属烤瓷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修复体外形及修复体材料评分结果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调查中,颜色匹配性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前牙缺损修复中,3M LAVA 全瓷氧化锆修复体在边缘密合性、美观性及颜色方面优于贵金属烤瓷冠修复体.

  • 玻璃体切割术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及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颜坚;姜文浩;彭细峰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PDR患者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PDR分期:Ⅳ期30眼,V期14眼,Ⅵ期6眼.所有入选患者均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 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36眼(72.0%),视力不变10眼(20.0%),4眼(8.0%)视力下降.50例患者术后眼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20眼,经提高灌注瓶高度和(或)眼内电凝后止血.术后再出血3眼、保守治疗后出血吸收.PDR V期术中剥膜形成医源性裂孔3只眼,1眼术后3个月出现视网膜再脱离,而再次行玻璃体切割术.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改善患者视功能的有效方法之一,且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和应用.

  • 重组人脑钠肽在急性心肌梗死泵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作者:吕彬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钠肽在急性心肌梗死泵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排血指数(CI)、充盈早期血流峰值(E/A)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排血指数(CI)、充盈早期血流峰值(E/A)指标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SV、CI、E/A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显著(P<0.05). 结论 重组人脑钠肽在急性心肌梗死泵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保留耳大神经在腮腺良性肿瘤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关华;王斌;冯靓婧;刘志刚

    目的 讨论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保留耳大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5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行区域性切除术、术中保留耳大神经,对照组25例行腮腺浅叶或全叶及肿物切除术,术中不保留耳大神经.比较两组耳廓及周围皮肤的感觉障碍程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3个月耳廓区感觉损伤面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损伤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耳廓区感觉异常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内出现暂时性局部麻木的病例神经功能恢复的速度也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保留耳大神经对腮腺肿瘤术后耳廓感觉功能恢复意义重大.

  • 子宫颈癌保留神经广泛全切术与传统广泛全切术的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陈益珊;陈旭璇

    目的 对比保留神经广泛全切子宫与传统广泛全切子宫治疗子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并评估保留神经广泛全切子宫治疗子宫颈癌的临床推广价值.方法 将于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64例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保留神经广泛全切子宫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广泛全切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尿管滞留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排气量进行比较,评估两种手术方法的优劣.结果 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管滞留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无明显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复发与肿瘤转移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性生活满意度具有较大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保留神经广泛全切术与传统广泛全切术相比,可有效降低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的膀胱、直肠功能恢复速度,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有效降低由于患病对生活产生的影响.

  • 锥颅血肿引流术微创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清IL-6、hs-CRP和NSE水平的影响

    作者:莫泉;梁才干;赖为峰

    目的 探析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IL-6、hs-CRP及NSE水平的影响研究.方法 入选我院2013年6月~2014年5月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研究组进行锥颅血肿引流术疗法,对照组进行开颅手术疗法,应用Glasgow昏迷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的意识状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的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白介素6(IL-6)、血肿残余体积、NIHSS评分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1周后的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随访检测的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白介素6 (IL-6)、血肿残余体积、NIHSS评分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发生应激性溃疡、脑积液、脑疝、再出血、死亡等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进行锥颅血肿引流术疗法,高度微创,促进病情迅速康复,降低并发症,改善NSE水平及血清炎症,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的调查及其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阮莎莎;马涛;戴文卓

    目的 调查脑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并进一步分析其临床特性.方法 收集本地区2013年5月~2015年5月住院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21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两名精神专科医生依照ICD-10为诊断标准,筛查出满足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62例,设为抑郁组,其余156例无抑郁症状的患者设为非抑郁组,运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本地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年龄分布、比较男女发病率、及不同原因导致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等.结果 本地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为28.44%,年龄58~77岁,平均(65.4±9.4)岁,高于脑卒中后非抑郁的患者(t=4.888,P<0.001).男性脑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为34.75%,女性脑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为21.00%,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x2=4.373,P=0.037).脑出血患者脑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为20.62%,脑梗死患者脑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为34.71%,脑梗死患者的患病率高于脑出血患者(x2=4.584,P=0.032).结论 本地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为28.44%,高龄、男性和脑梗死可能是脑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

  • 大剂量地塞米松对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曾雁玲;林哲耀;吴登蛟;王金钗

    目的 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对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48例初诊IT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组24例,予地塞米松40mg/d,连用4d.间隔26d后重复1个疗程,以后不维持.常规剂量泼尼松治疗组24例,泼尼松1.0mg/(kg·d),早餐后顿服,连续用4周后逐渐减量.随访1年,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统计两组长期有效者的医疗费用.结果 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剂量泼尼松治疗组(83.33%与54.17%,x2=4.75,P<0.05).地塞米松组达完全反应时间明显缩短,约1周左右出现反应,两组长期反应率相似(58.33%与45.83%,x2=0.75,P>0.05),地塞米松治疗组不良反应轻微,停药后恢复.泼尼松组不良反应较多.地塞米松治疗组医疗费用低. 结论 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ITP疗效优于常规泼尼松,且安全性好,用药时间短,费用低.

中国医药科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