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Practic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실용의원림상잡지
- 主管单位: 四川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
- 影响因子: 1.1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6170
- 国内刊号: 51-1669/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不同术式治疗中老年上睑松弛32例分析
目的 探讨中老年上睑松弛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32例中老年患者上睑不同的松弛情况分别采用传统去皮重睑术、眉下缘切口去皮+眉脂肪垫、眼轮匝肌上提固定术及眉上缘切口去皮眉脂肪垫上提固定进行矫正.结果 29例患者术后眉眼部皮肤老态明显改善,上睑松弛及眉下垂、重睑线遮盖均得到明显纠正;2例去皮重睑术后上睑较臃肿;1例患者因伴眉下垂行眉下切口术中眉脂肪垫上提固定不到位,术后眉下垂未矫正,3个月后再次做眉上缘切口去皮提眉术改善.结论 轻中度上睑松弛可选择传统去皮重睑术;中重度上睑松弛选择眉下切口+眉脂肪垫和眼轮匝肌上提固定术可较好的矫正上睑松弛及鱼尾纹,能较自然地恢复上睑及眉区的年轻外观.
-
应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成都市健康体检者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应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rea breath test,C-UBT)对成都市健康体检者开展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检测,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和季节之间Hp阳性感染率的差异,探讨Hp感染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13C-UBT检测2400例健康体检人群的Hp感染情况,并按年龄、性别和季节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p感染率为44.08%,但性别和季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组的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气试验适用于体检人群中Hp感染的检测.应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相关知识水平,从而自觉预防和控制胃部疾病的发生.
-
脑梗死后自发性出血性转化3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自发性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急性非溶栓脑梗死患者(422例)中发生自发性HT 33例的临床资料,从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分析比较早发型HT组(18例)及晚发型HT组(15例)两组的临床及预后.结果 自发性HT多发生在7天以内,出血部位多位于梗死灶中心或周围,其中大脑皮层出血比例大.自发性HT出血量较少,经积极调整治疗,一般不会加重神经功能缺损.早发型HT与晚发型HT在预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有可能发生HT高危患者,应积极进行影像学复查,及时发现HT,尽早调整治疗方案.降纤治疗可能增加晚发型HT发生率.
-
重症氨苯砜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氨苯砜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治疗原则.方法 对治疗过程中出现重症氨苯砜综合征表现的5例麻风病患者的临床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在服用氨苯砜30~48天后出现皮疹伴发热、贫血、单核细胞增多、肝功能损伤等重症氨苯砜综合征表现,经停用氨苯砜,糖皮质激素治疗4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 麻风病在包括氨苯砜的联合治疗1~2月中易出现重症氨苯砜综合征,及时停用氨苯砜,及早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防治继发感染,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加强护理及外用药物治疗能有效降低重症氨苯砜综合征死亡率.
-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及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及患者生活质量(HRQoL)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原发性PD患者117例(PD组)进行Hoehn-Yahr(H-Y)分期,同时应用PDNMS30问卷量表(NMS Quest)、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HAMD抑郁量表、帕金森睡眠量表(PDSS)、PD评分量表第2部分(UPDRSⅡ评分)进行评估,并与115例正常对照者比较.结果 NMS Quest得分:PD组(13.97±5.42)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5.28±2.65)分,H-Y分期中度组(16.06±4.68)分、重度组(17.38±5.05)分明显高于轻度组(9.16±3.87)分(均P<0.01).NMS 多合并出现,其中睡眠障碍(69.30%)、便秘(66.5%)、近记忆下降(63.2%)发生率高;NMS的发生与年龄(r=0.226,P<0.05)、H-Y 分期(r=0.442,P<0.01)、病程(r=0.223,P<0.05) 呈正相关,而与性别无相关性.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在H-Y 分期4期以上患者中较明显.HRQoL与以下因素呈显著相关:H-Y病情分级(r=0.709,P<0.01)、病程(r=0.269,P<0.05)、认知功能障碍(r=0.401,P<0.01)、精神障碍(r=0.452,P<0.01)、睡眠障碍(r=0.632,P<0.01)、自主神经功能紊乱(r=0.529,P<0.01).结论 PD患者NMS极其普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要注意识别和治疗.
-
针刀触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针刀触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pro trusion,LIDP)引起的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以及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将84例有根性坐骨神经痛的LIDP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除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患侧坐骨神经针刀触激术治疗.使用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按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分法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的症状与主诉、工作和生活能力、下肢的功能、临床体征等四个方面进行评分.结果 试验组痊愈率、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 < 0.05),根性坐骨神经痛及症状、体征缓解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针刀触激术能很好的缓解LIDP引起的根性坐骨神经痛.
-
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经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与开腹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经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治疗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因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在我院治疗的60例患者,其中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经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28例(腔镜套扎组)以及同期行开腹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30例(传统开腹组),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浆引流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等临床安全性相关指标的变化;研究两组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肝脏储备功能、食管曲张静脉复发、上消化道再出血、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分级等临床疗效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腔镜套扎组的住院费用与传统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浆管引流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传统开腹组(P<0.05);腹水、胸腔积液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开腹组(P<0.05);术后肝脏血流动力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套扎组术后第1、3天的CRP低于传统开腹组(P<0.05).术后均随访12个月,两组术后肝脏功能的MELD及Child评分、上消化道再出血率、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经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能够有效地治疗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能有效减少门静脉血流量,食管曲张静脉复发率及出血率.
-
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3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患者36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36例中,34例均1次会师置管成功,手术时间14~57分钟,平均23分钟,术后留置导尿管4~8周,拔出尿管后行不定期的尿道扩张.1例因近期手术仍保留导尿;33例随访5~28个月,排尿通畅,尿线粗,无尿等待,无残余尿和尿失禁.结论 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创伤小,痛苦少,操作简便,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
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与曲马多复合舒芬太尼术后自控镇痛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与曲马多分别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PCIA)用于中小手术术后镇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24例中小手术患者分为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组(N组)和曲马多组(Q组)各62例,均于手术结束停止麻醉药后开始使用镇痛泵,N组用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5mg+舒芬太尼100 μg+格拉斯琼9mg,Q组用曲马多500mg+舒芬太尼100 μg+格拉斯琼9mg.镇痛开始后1、24、36、48h记录疼痛VAS评分、PCIA有效按压次数、PCIA按压数> 4次的病例数;记录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 两组VAS评分、PCIA有效按压数及PCIA>4次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马多复合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PCIA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推荐为术后镇痛的一种选择.
-
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外科治疗
目的 总结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bicuspid aortic valve,BAV)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 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术治疗48例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患者,手术均在全麻中度低温(28~32 ℃)体外循环下进行,其中47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行主动脉瓣成形术;同期行升主动脉成形术3例,升主动脉置换术2例,冠状动脉移植+升主动脉置换术(Bentall术)4例,二尖瓣置换术7例,二尖瓣成形术5例,三尖瓣成形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1例.结果 术后3例出现并发症,1例死亡.32例随访6~61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者消失,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主动脉瓣置换术是治疗BAV的常规有效方法,但应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特点选择合适的术式.
-
产后抑郁与姻亲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描述产后抑郁及产后姻亲关系现状,探讨姻亲关系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和姻亲关系调节量表(stryker adjustment checklist,SAC)对481例产后6周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产褥期妇女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30.98%;与婆婆之间的SAC分为(8.05±4.21)分,明显高于与公公之间的SAC分(t=2.178,P=0.030);与公公之间的亲密度得分(4.96±2.37)分高于其压力感得分(t=18.777,P<0.001);与婆婆之间的亲密度得分(4.79±2.50)分也高于其压力感得分(t=14.130,P<0.001);产后抑郁得分与姻亲关系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01).结论 产褥期妇女普遍存在产后抑郁,且抑郁情绪直接受到其姻亲关系的影响.改善与姻亲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增强其与公婆之间的亲密度,是确保产后妇女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
10例肝包虫病的超声误诊分析与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肝包虫病误诊原因,提高肝包虫病的超声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肝包虫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总结肝包虫病误诊的原因,并与相关肝占位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结果 10例肝包虫病患者超声误诊为肝畸胎瘤2例、肝腺瘤1例、肝癌2例、肝囊肿伴感染2例、肝囊肿1例和肝囊腺瘤2例,术后病理标本均证实为肝包虫病;除1例处于肝包虫病的活动期外,其余9例处于非活动期.结论 肝包虫病的误诊与超声图像表现不典型和内地超声科医师诊断经验不足有关.
-
应用静脉推注泵注射维生素K1减少过敏反应发生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使用推注泵静脉注射维生素K1能否减少过敏反应发生.方法 将维生素K1注射液10 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稀释,两组均使用推注泵,对照组10分钟静脉推注完毕,试验组开始10分钟静脉推注速度为12 ml/h,无过敏反应发生于10分钟后以120 ml/h推注完,观察两组过敏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发生过敏反应16例(10.26%),试验组发生过敏反应3例(1.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1,P < 0.01).结论 使用推注泵开始10分钟缓慢推注维生素K1,于10分钟后继续推注,能有效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手术护理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ercutaneous 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PMCT)肝癌的手术护理方法.方法 对42例超声引导下PMCT治疗肝癌的手术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42例手术顺利完成,术中配合满意,手术效果好,未出现皮肤烫伤、肝脓肿、腹腔出血、迷走神经反射、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结论 术前耐心细致的健康教育和术中精心的护理可以提高PMCT治疗肝癌的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32例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原因及处置方式分析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原因、时机、方式及临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因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3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胎盘因素是多见的原因(18例),其中胎盘植入1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7例(3例合并胎盘植入),前置胎盘3例(2例合并胎盘植入),胎盘早剥2例;其次为子宫因素(12例);羊水栓塞和凝血功能障碍各1例.22例为瘢痕子宫;全子宫切除术21例,次全子宫切除术11例.结论 胎盘因素是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术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子宫因素.
-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3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33例腹腔渗液较多或胰腺坏死并腹腔感染的SAP患者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结果 33例胰腺坏死并腹腔感染患者中,30例患者经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愈.3例行坏死组织清除、外引流术,2例治愈,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SAP是一种微创、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生长分化因子-15、超敏C反应蛋白和氮末端-前体脑钠肽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了解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血中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氮末端-前体脑钠肽(N-terminal-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的表达水平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1例心力衰竭患者(分别为心力衰竭NYHA Ⅲ~Ⅳ级组和NYHAⅠ~Ⅱ级组)、25例非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血中GDF-15与NT-proBNP水平;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中hs-CRP水平.结果 心力衰竭NYHA Ⅲ~Ⅳ级组、NYHAⅠ~Ⅱ级组、对照组之间GDF-15、hs-CRP、NT-proBNP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GDF-15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 = 0.753,P = 0.000),hs-CRP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 = 0.664,P = 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NT-proBNP、GDF-15、hs-CRP的曲线下面积对于心衰患者的诊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三种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减小,故诊断心力衰竭的能力NT-proBNP>GDF-15>hs-CRP.结论 GDF-15、hs-CRP及NT-proBNP水平在心力衰竭疾病过程中升高,且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加,GDF-15有望成为心力衰竭的新生标志物.GDF-15、hs-CRP与NT-proBNP的水平呈正相关,联合检测GDF-15、hs-CRP和NT-proBNP可能更有助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和危险分层.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早期诊治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早期筛查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对围生儿愈后的改善作用.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179例ICP患者,以孕中晚期是否将血清胆汁酸作为常规检查项目为标准分为A、B两组,对两组ICP的分度、早产、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79例ICP患者中仅有A组42例孕中晚期作血清胆汁酸检查,A组在重度ICP、死胎、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早产等方面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诊治ICP非常重要,可减少围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达到提高产科质量、减少产科纠纷的目的.
-
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近两年来我院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4972例住院及门诊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菌(31.1%)仍然是泌尿系统感染的首要病原菌,其次是肠球菌(13.3%)和念珠菌(9.0%).大肠埃希菌敏感率高的是亚胺培南(99.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7.1%)和阿米卡星(96.2%).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率高的是亚胺培南(93.8%)、阿米卡星(83.9%)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5.3%).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高的是阿米卡星(96.4%)、亚胺培南(95.2%)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4.1%).肠球菌敏感率高的是利奈唑胺(100%)和万古霉素(96.4%).白色念珠菌敏感率除伊曲康唑是78.6%,其余均在90%以上.光滑念珠菌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敏感率低,分别为15.6%和25.0%.结论 临床医生应及时了解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
联合用药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福辛普利片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的疗效.方法 68例老年ISH患者中34例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福辛普利片治疗(治疗组),另34例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福辛普利片治疗(对照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治疗第1、5、8周的脉压(pulse pressure,PP)、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及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第1周,治疗组SBP及PP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DBP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且随着疗程的延长,治疗组SBP及PP先于对照组在第5周降至正常,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324,P < 0.05).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福辛普利片治疗老年ISH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福辛普利片,不良反应少,是治疗老年ISH的有效方案.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脑积水的早期手术疗效及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急性脑积水的早期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及临床护理.方法 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aSAH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70例,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Ⅱ级18例、Ⅲ级22例、Ⅳ级18例、Ⅴ级12例.其中早期手术组(aSAH<3天)40例,晚期手术组(aSAH>10天)30例,全部患者均行神经外科专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机的手术疗效.结果 早期手术组术后恢复良好29例,差9例,死亡2例.晚期手术组恢复良好9例,差17例,死亡4例.早期手术组治疗效果优于晚期手术组(Z=-3.4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患者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aSAH并发急性脑积水早期手术可以避免动脉瘤再破裂,减轻神经功能持续损害,取得较好的预后.有效细致的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可以提高术后疗效,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外周血炎症指标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 探讨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铁蛋白(FER)等炎症指标的检测对评估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病情的意义.方法 收集初诊46例PM(PM组)、34例DM(DM组)患者流行病学、临床以及实验室资料,以2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健康对照组),分析比较3组ESR、CRP和FER水平.结果 ①PM及DM组ESR、CRP和FE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②ESR分别与ALB(r = - 0.527,P < 0.01)、IgE(r = - 0.356,P < 0.05)及年龄(r = 0.349,P < 0.01)有相关性;ESR> 25 mm/h的PM和DM患者占43%,与ESR< 25 mm/h的PM和DM患者相比,发热人数百分比更高(66.7% vs 18.8%,P < 0.01),且AST水平更高[(281.17±280.84) IU/L vs (166.29±167.18) IU/L,P < 0.05).③CRP分别与ALB(r = - 0.399,P < 0.01)、GLB(r = 0.430,P < 0.01)和IgG(r = 0.319,P < 0.05)有相关性;CRP>3 mg/L的PM患者和DM患者占58.0%,与CRP<3 mg/L患者相比,LDH水平更高[(972.86±905.55)IU/L vs (716.26±450.35) IU/L,P < 0.05).④FER与ALB(r = - 0.443,P < 0.05)有相关性;FER大于400 ng/ml的PM和DM患者,吞咽困难的发生率高于FER< 400 ng/ml的PM和DM患者(60.0% vs 5.6%,P<0.01).结论 PM、DM患者可能出现ESR、CRP和FER水平的升高.ESR增快与发热、AST水平升高有关;CRP升高可能预示机体较强的免疫反应性;高水平的FER与吞咽肌受累有关,可能是预后不良因素之一;但ESR、CRP和FER均与肌无力、肌痛、以及CK水平无相关性,不能作为评价疾病活动度的单一指标.
-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类报警的验证
目的 验证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全血细胞计数及分类异常提示的准确性.方法 将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IP信息提示报警的389例样本进行血涂片染色镜检,与仪器法进行比对.结果 比对结果变异淋巴细胞(ATYP)、有核红细胞(NRBC)、单核细胞计数减少或增加(M)、未成熟粒细胞(IG)、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小红细胞(MICRO)、大红细胞(MACRO)的灵敏度分别为71.79%、90.91%、78.57%、91.03%、95.00%、96.55%和100.00%;特异性分别为94.29%、98.41%、98.06%、91.03%、99.31%、99.44%和99.13%.结论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提示的IP信息结合患者标本来源进行人工显微镜检查,能够有效地筛选出真正异常的标本,结合二者的优势,才能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实验诊断依据,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漏诊、误诊.
-
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宫外孕54例分析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分型,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方法 收集54例异位妊娠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分析异位妊娠的声像图特点并进行分型.结果 54例患者中靠近子宫型异位妊娠11例,其中宫角妊娠5例,切口部妊娠5例,宫颈管妊娠1例;附件区异位妊娠43例,其中妊娠囊型26例,混合回声型17例.结论 异位妊娠超声分型对临床选择处理方案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130例有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患者分别接受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A组,70例70眼)和20-G玻璃体切割术(B组,60例60眼).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视网膜复位、视力(logMAR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相关记录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0±12)min和(71±1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医源性裂孔,A组为2眼,B组为1眼;A组有7眼、B组有18眼发生晶状体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一天,B组眼压(21.4±8.2)mmHg明显高于A组(12.3±4.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1月,两组间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结果显示A组视网膜复位67例(复位率95.71%),B组视网膜复位58眼(复位率96.67%),两组视网膜复位率和末次随访的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3-G与20-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相近,在术后眼压及并发症方面,23-G显示出更好的优越性.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1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的临床特征、诊治及母儿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 17例AFLP中,孕产妇死亡2例(11.2%),胎儿死亡2例(11.2%).就诊时患者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实验室检查提示肝功能异常及凝血机制障碍.治疗措施包括及时终止妊娠、综合治疗、加强监护.结论 AFLP发病凶险,母-胎死亡率高;加强认识、及时诊断及综合治疗可改善其治疗结局.
-
沙利度胺联合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治疗重度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 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治疗重度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5例RA患者根据性别及年龄相似进行配对,运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A组35例以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B组30例以沙利度胺+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病情活动度指标关节肿胀个数、关节压痛个数、晨僵时间、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及血红蛋白(HG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VEGF、HGB及各项病情活动度指标治疗后均明显改善,除A组HGB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B组VEGF、HGB及各项病情活动度指标的改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对重度RA均有效,在传统治疗药物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能显著改善RA患者病情,降低VEGF水平,且不增加毒性,尤其在改善关节外症状贫血方面更具优势.
-
血液灌流术治疗重症中毒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术(hemoperfusion,HP)治疗重症中毒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30例重症中毒患者为治疗组,对其进行HP治疗和护理观察;同期收治的非医疗原因未能行HP治疗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结果 治疗组昏迷时间、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治疗重症中毒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措施.且HP疗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价格相对合理,值得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
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前灌注吡柔比星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前灌注吡柔比星的效果.方法 50例诊断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分为二次电切组(TURB-t组)及二次电切+吡柔比星术前灌注组(TURB-t+THP组)各25例.TURB-t组行常规二次电切,TURB-t+THP组术前30分膀胱内灌注40mg吡柔比星,再行二次电切.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24月,TURB-t组6例进展、16例复发,TURB-t+THP组3例进展、11例复发;1、2年无疾病进展率TURB-t+THP组分别为97%和92%,TURB-t组分别为93%和81%;1、2年无疾病复发率TURB-t+THP组分别为80%与59%,TURB-t组分别为67%与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次电切术前灌注吡柔比星能改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
-
尿毒症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钙化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我院血液透析中心91例血液透析患者,记录相关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完善实验室检查.分别以X射线片(腰椎侧位、双手、骨盆)评价血管钙化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91中有钙化69例,无钙化22例,钙化的69例中轻度钙化38例(41.76%)、中度钙化14例(19.72%)、重度钙化17例(23.94%);钙化评分≤3分(60例)与钙化评分>3分(31例)两组间的年龄、透析龄、血磷、血PTH和钙磷乘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TH为中重度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发病率高,年龄、透析龄、血磷、血PTH、钙磷乘积与钙化发生发展相关,年龄、PTH可能是中重度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
成人难治性破伤风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成人难治性破伤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成人难治性破伤风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5例患者综合治疗效果不佳,再次对患者所有伤口进行反复清创,并加用头孢三代抗生素,同时延长破伤风抗毒素使用疗程,4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 应积极控制成人难治性破伤风患者的肺部感染,反复搜寻患者的感染灶并进行彻底清创,必要时可多次使用破伤风抗毒素进行治疗.
-
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胃癌6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早期胃癌腔镜手术患者(腹腔镜组)和同期36例早期胃癌开腹手术患者(开腹组)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手术质量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并发症发生.39例患者(腹腔镜组21例,开腹组18例)随访3~21个月,随访死亡6 例.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离床活动、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离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开腹组(P<0.01),但腹腔镜组所需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胃癌安全有效,明显优于开放手术,早期疗效满意,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
常规方法与血液净化联合治疗急性蜂毒中毒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常规方法联合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蜂毒中毒的疗效.方法 本院2010~2011年收治478例急性蜂毒中毒患者,其中222例采用单纯常规内科治疗(常规治疗组),256例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联合血液净化即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联合治疗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愈率、好转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且死亡率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且无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发生,而常规治疗组发生CRF 3例.结论 常规方法联合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蜂毒中毒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死亡率低,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
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继发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5~2009年我院收治的156例老年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有无继发感染分为继发感染组(38例)和无感染组(118例),对两组间的相关临床参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继发感染组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均高于无感染组(P<0.05).多变量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多器官功能衰竭(OR=5.17,95%CI 1.22~25.68,P<0.05)、入院时WBC计数(OR=6.72,95%CI 9.71~38.67,P<0.05)是SAP继发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人SAP继发感染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及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衰竭、入院时WBC计数是其继发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
-
两种皮肤保护剂预防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两种皮肤保护剂在预防乳腺癌术后放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9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按编号的单双号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从第一天放疗开始使用皮肤保护剂(观察组采用伤口愈合凝胶,对照组采用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每天2~3次,直至放疗结束.观察两组放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分别为73.9%(34/46)和87.0%(40/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486,P > 0.05);2级以上皮肤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3.0%(6/46)和32.6%(1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998,P<0.05).两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 0.951,P<0.05).两组均无皮肤保护剂过敏而停用药物者.结论 伤口愈合凝胶在预防乳腺癌术后放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方面优于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效果明显.
-
七氟烷与丙泊酚麻醉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诱导期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梯度法吸入七氟烷与靶控输注丙泊酚两种麻醉方法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诱导阶段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七氟烷组(S组,n=15)麻醉诱导给予1%七氟烷,每间隔1min挥发罐浓度上升1%直至3%;丙泊酚组(P组,n=15)患者采用丙泊酚分步效应室浓度靶控输注(TCI)麻醉诱导,靶目标初始血浆浓度设为0.8 μg/ml,每间隔1min靶浓度上升0.5 μg/ml直至插管,所有患者同时给予芬太尼5 μg/kg、罗库溴铵0.6mg/kg.记录麻醉诱导前(T0)及诱导1min(T1)、2 min(T2)、3 min(T3)、5 min(T4)和插管即刻(T5)、3min(T6)、10 min(T7)各个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于T0、T6 、T7时点记录血糖浓度.结果 麻醉诱导期各个时点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BP在T1~T7时点均下降(P<0.05),其中在T3~T7时点下降更显著(P<0.01),DBP、HR与T0时点相比在T3~T7时点下降显著(P<0.01).两组插管后血糖指标浓度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麻醉诱导时应用梯度法吸入七氟烷或靶控输注丙泊酚均可以降低气管插管应激反应,较好地满足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有一定影响,但在临床接受范围.
-
综合护理干预提高急性球后视神经炎药物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球后视神经炎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急性球后视神经炎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对症支持治疗及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视力恢复优于对照组,治疗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急性球后视神经炎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
-
超声引导下胚胎移植位置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定位胚胎移植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生殖中心接收的首次IVF- ET新鲜胚胎移植3119 个移植周期资料,以胚胎移植管顶端距子宫底的距离分为A、B、C、D、E 5组,比较各组间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异位妊娠率.结果 A、B、C、D、E 5组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种植率分别为36.74%、35.32%、33.03%、30.45%和38.55%,A、B、E组之间,C组和D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B、E组种植率和异位妊娠率显著高于C组和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与移植管距子宫底的距离没有关系,种植率可能与胚胎质量有关系.
-
成人不典型细菌性脑膜炎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成人不典型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成人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典型的脑膜炎三联征,所有患者的脑脊液理化性状均不符合典型细菌性脑膜炎改变.16例患者均经脑脊液培养确诊为细菌性脑膜炎:表皮葡萄球菌感染5例(31.25%),肺炎链球菌感染4例(25%),单核李斯特菌感染4例(25%),大肠杆菌感染2例(12.5%),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例(6.25%).经抗生素联合短期激素治疗,14例痊愈,2例死亡.结论 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成人细菌性脑膜炎容易误诊,必须早期行脑脊液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诊断.患者预后不佳的原因可能与耐药菌感染、高龄、早期意识障碍和血培养阳性有关.
-
人脂肪干细胞复合Ⅰ型胶原支架材料构建脂肪组织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将人脂肪干细胞(ASCs)和支架材料(固态Ⅰ型胶原)复合体植入裸鼠体内构建脂肪组织的情况.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人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体外构建ASCs和1.0 cm×1.0 cm大小的胶原蛋白支架材料复合体,培养液培养5天后,植入裸鼠体内,并于术后第12周取出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 从复合有细胞的支架材料侧获取了约黄豆大小(约4 mm×4 mm×2 mm)的脂肪样新生组织,空白支架对照侧肉眼未见新生组织块.结论 ASCs在体外培养扩增与诱导分化,体内环境下复合胶原支架材料,能在裸鼠皮下成功构建成熟的脂肪组织块.
-
常规方法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T组和C组,每组各30例.C组给予高血压脑出血常规治疗,即控制血压、血糖,使用脱水剂等,T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2周.于治疗后第1、2、4周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并比较两组脑水肿发生率,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第1、2、4周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且T组评分均较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但T组评分均较C组高,在治疗后第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C组脑水肿发生率分别为13.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时高血压脑出血加用依达拉奉,可减少脑水肿的发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无明显的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
-
感染病科医护人员标准预防认知与执行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感染病科医护人员对标准预防知识的掌握和执行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防范对策.方法 设计问卷,对我院感染病科24名医护人员标准预防知识的认知、执行情况以及影响执行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4名医护人员对认定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均具有传染性、标准预防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血源性疾病传播又防止非血源性疾病传播以及隔离措施的知晓率均为100%,对标准预防概念、什么是手卫生和安全注射的知晓率分别为91.7%、87.5%和79.2%,但执行还不到位,主要原因有自我重视程度不够、工作繁忙没时间,其次为反复穿脱防护物品麻烦、戴防护物品影响操作等.结论 医护人员对标准预防措施的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强对标准预防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
特约门诊流程优化后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流程优化后特约门诊准确率及满意度效果.方法 选取在特约门诊预检中的20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0例,观察组采用流程优化分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诊,比较两组患者的预检分诊准确率与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预检分诊准确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94.2%(P<0.01);分诊满意度总积分为(28.216±0.364)分,高于对照组的(25.824±0.48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流程优化后能够明显提高预检分诊的正确率,同时可以提高护理分诊的满意度,改善服务质量.
-
奥卡西平单药治疗儿童颞叶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奥卡西平单药治疗儿童颞叶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儿童颞叶癫痫患者,分为奥卡西平单药治疗的观察组(15例)和卡马西平单药治疗的对照组(15例),进行1年的治疗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及12个月时的癫痫发作频率、脑电图异常率、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和12个月癫痫发作频率和脑电图异常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卡西平治疗儿童颞叶癫痫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并保证安全性.
-
77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药物性肝损害(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进行讨论分析.方法 选择77例临床诊断为DILI的住院患者进行血清过敏原检测,并与77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77例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阳性率84.42%(65/77);吸入性过敏原与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阳性率较高的为尘螨/粉螨、普通豚草/蒿属植物、蟹/虾/龙虾、牛肉/羊肉.而正常人血清特异性过敏原阳性率为18.18%(1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DILI患者具有较高的过敏原检测阳性率,过敏原检测可以了解DILI患者的过敏原状况,对指导患者避免或减少接触过敏原具有一定的意义.
-
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麻醉管理
目的 总结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麻醉经验.方法 按照年龄将205例搭桥手术的患者分为老年组(A组,n=120)和非老年组(B组,n=85),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疾病状况、时间参数(手术时间、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差异.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相比,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患病率更高,心功能更差(P<0.01),ICU停留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更长,围术期心律失常和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更高(P<0.05);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CABG患者,心肾功能减退更明显,围术期需注意对心衰、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的及时处理,并重视感染的防治,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
口底癌64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口底癌手术破坏性大,手术范围广,常同时行颈淋巴结清扫及下颌骨切除术.术后常伴发语言不清,进食困难,伤口感染,皮瓣坏死,面容改变等并发症.因此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现将我科2010~2012年64例口底癌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
18例股骨头骨骺坏死中药多途径治疗中的阶段性护理
目的 总结中药多途径治疗股骨头骨骺坏死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8例股骨头骨骺坏死患儿采用中药动脉给药、静脉输液及中药汤剂口服的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术前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疏导,评估患儿对手术的配合程度.术后加强对穿刺侧肢体制动护理,并指导、协助做好功能锻炼.结果 15例(15髋)获得随访1~2年,疗效优10例、良2例、可2例、差1例.结论 中药多途径治疗股骨头骨骺坏死效果较满意,配合阶段性护理可以提高疗效,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
产科联合ICU救治危重孕产妇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产科和重症监护病房(ICU)联合救治危重孕产妇的经验与教训,提高危重孕产妇救治成功率.方法 收集北京市顺义区医院2007年7月至2012年9月产科与ICU联合救治的危重孕产妇2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救治情况及预后.结果 20例危重孕产妇转入ICU的原因主要是子痫和重度子痫前期并发症,共9例(占45.0%),其次是产后出血4例(占20.0%),再次是羊水栓塞2例(10.0%)、心脏病2例(10.0%)、甲亢2例(10.0%)和急性胰腺炎1例(5.0%).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4例,行子宫全切术2例,19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结论 加强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和正规产前检查是降低孕产妇危重症发生的重要环节;产科与ICU等相关科室共同合作救治危重孕产妇,是一个明确的生命挽救程序,可明显提高危重症孕产妇抢救成功率,降低其并发症和死亡率,是病理产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变化,探讨T淋巴细胞与SLE的疾病活动度及24小时尿蛋白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76例SLE患者(低度活动组与高度活动组)及同期36例健康女性(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 与健康女性比较,75.0%的SLE患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表现为CD3+CD4+细胞减低(P < 0.01),CD3+CD8+细胞增高(P < 0.01),CD3+CD4+/ CD3+CD8+比值减低,CD3+CD4+/ CD3+CD8+比值减低中59.6%出现倒置(P < 0.01);T细胞亚群的异常与狼疮活动度、24小时尿蛋白、血沉、补体C3、C4有明显相关性(P < 0.05).结论 T细胞亚群检测不但能提示SLE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还是对SLE疾病活动及严重程度进行判断的参考指标.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是世界各国卫生资源的主要消耗性疾病之一.目前缺血性脑卒中的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少且应用受限,所以预防和控制其危险因素、降低其发病率至关重要.缺血性脑卒中的传统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等.近年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Hyperhomocysteinemia,Hhcy)血症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及血管并发症的一种独立危险因子.本文就Hcy的代谢、Hhcy与AS及脑卒中关系及相关发病机制等进展作一综述.
-
猪脑缺血模型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卒中是目前危害人类的常见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利用动物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模型来模拟人类脑血管疾病,制作接近人类脑缺血的理想动物模型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课题.由于猪脑在解剖、生理及生化上与人类有极大的相似性,猪作为脑缺血模型动物的优越性已更多的被认识到.本文就猪的科研价值、不同的造模方法两个方面做如下综述.
-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是将不同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后获得的一群异质性免疫细胞,具有增殖活性高、杀瘤活性强、杀瘤谱广、对多重耐药肿瘤细胞同样敏感、杀瘤活性不受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的影响和对正常骨髓造血前体细胞毒性小等优点,已被应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本文对CIK细胞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应用做一综述.
-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伴腹膜后肾源性囊肿1例报告
患儿,男,1岁6个月,因"腹腔包块一年余"于2011年3月入院.患儿家属一年余前发现患儿腹部逐渐隆起,当时未引起重视,在我院门诊行腹腔彩超提示:左侧腹巨大囊性包块(淋巴管囊肿可能);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未闻及异常,腹部膨隆,腹部包块扪及不满意,边界不清,入院后查AFP、CEA2、CA19-9均正常,全腹CT平扫+增强示左侧中下腹及盆腔巨大囊性病变(淋巴管瘤?),见图1.泌尿系造影示双肾功能良好,右输尿管下段轻度扩张,输尿管下端轻度狭窄可能;膀胱右侧憩室可能,诊断为腹腔淋巴管瘤.完善术前准备,在全麻+骶管麻醉下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部包块位于腹膜后,呈囊性,为分隔状,上至胃的后下方,下到达盆底,分离包块边缘后见包块来源于变形的左肾上极,输尿管从包块中央穿过,且肾脏萎缩变形、与囊肿合为一体,无法分离,为完整切除病变组织,遂行腹膜后包块切除+左肾切除术,术后病检示:局灶性和节段性多囊性肾发育不良伴腹膜后肾源性囊肿形成,见图2.
-
头颈部木村病4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木村病(Kimura's disease,KD)又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明的、主要累及头颈部软组织、淋巴结和唾液腺的慢性炎性疾病[1].KD在临床上极易被误诊.为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现收集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4例K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诊断和鉴别诊断.
-
超声微泡造影引导肺穿刺诊断空洞型肺鳞癌1例
患者,男,76岁,因间断咯血,伴咳嗽咳痰半年,加重1月,于2012年4月1日15时收入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呼吸科.近半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表现为痰中带血,色鲜红,量少,尤以晨起明显.于外院抗感染治疗无效后,转入我院.患者2年前行股骨骨折内固定术,余既往史无特殊.嗜烟约30年,平均15支/天.入院时体温36.7℃,呼吸频率25次/min,心率110次/min,血压106/60 mm Hg.听诊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律齐,无杂音,心音低钝;腹部检查无异常;双下肢轻度水肿.血常规及生化检查:白细胞7.1×109/L,中性粒细胞5.9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838,血小板计数228×109/L,血红蛋白102g/L,白蛋白25.1 g/L,血钾2.91mmol/L,血沉98mm/60min,真菌G实验阴性,痰查抗酸杆菌、脱落细胞均阴性,PPD试验(+),大小便常规,凝血,心肌损伤标志物未见明显异常.
-
反义内皮素转换酶核酸表达质粒纳米粒所致内皮素的减少对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12-烷基化壳聚糖纳米粒(12-ACSs)包裹的反义内皮素转换酶(ECE)核酸表达质粒对哮喘模型小鼠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小鼠按完全随机设计原则分为4组,每组10只.AS组予OVA致敏激发气道炎症并只给予生理盐水干预组;N组仅维予生理盐水致敏,激发并治疗;NM组于OVA致敏激发并给予包裹反义ECE核酸的12-ACSs;DNA组以OVA致敏激发并给予裸反义ECE核酸.3组在致敏后于首次激发前24小时分别通过气道灌注包裹反义ECE核酸的12-ACSs100 μl、0.9%生理盐水100 μl和反义ECE核酸5 μg加0.9%生理盐水(总量100 μl),N组用等体积0.9%生理盐水处理.末次激发后检测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计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分类计数,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病理变化.采用整体体积描记法检测小鼠气道反应性,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白细胞介素(IL)-4、和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NM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总数、分类计数明显低于As组和DNA组(均P<0.01),肺组织的病理损害明显减轻.As、NM、DNA组较N组小鼠气道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而NM组气道阻力较As及DNA组明显降低.脾细胞培养上清液N组ET与IL-4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余3组,而NM组ET与IL-4水平则明显低于As组和DNA组(均P<0.001).结论 气道内给予包裹反义ECE核酸表达质粒的12-ACSs纳米粒治疗,可以减少ET的合成,从而抑制气道高反应性.
-
马拉色菌培养基的改良及应用
目的 改良传统的Leeming&Notman培养基,提高马拉色菌的培养效率,并实际应用.方法 设立含1%橄榄油、2%橄榄油和4%橄榄油的培养基组.在培养第3、5、7日测量菌落直径,提取基因组DNA并检测浓度,扩增ITS1-2区比较PCR产物质量.结果 马拉色菌在含4%橄榄油的培养基上生长为迅速,产出的基因组DNA量大,扩增得到的ITS1-2区产物质量佳.结论 改良的含4%橄榄油的Leeming&Notman培养基有利于提高马拉色菌科研工作的效率.
-
某二级医院病种支付方式的实施效果分析
国外的经验表明病种支付方式对于医疗费用的控制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界定了国内单病种支付方式的类型,并以某二级医院为例分析了单病种支付方式在覆盖范围、费用控制、出院人次方面的效果.
-
医院公开招录工作人员的实践和体会
公开招聘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规范事业单位进人行为,提高进人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作为继公务员实行考试录用制度之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又一项"阳光工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的建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我院从2006年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工作人员,至今6年共进行了10批次招录工作,录用工作人员433人,占同期医院进人的93.5%,其中考试招聘286人,占招录人员总数的66.1%,考核招聘147人,占公招总数的33.9%.招录人员中博士研究生72人,硕士研究生195人,大学本科生156人.
-
高校护理教师教学效能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分析、探讨高校护理教师教学效能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65名高校护理专业教师为研究对象,应用"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测量高校护理专业教师教学效能感现状及不同教师特征对其的影响.结果 ①高校护理专业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专业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②其教学效能感依次受教师类型、专业一致性、职称、教学再培训的影响;③所学专业一致性、不同教师类型、有无教师资格证书、不同职称、参加不同时间段教学再培训及不同教龄组别的高校护理教师其总体教学效能感及部分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逐步构建结构合理的护理专业师资梯队,拟定针对性较强的高校护理专业教师教学效能感培养方案,构建合理公正的护理专业教师聘用、竞争、评价体系,以提高高校护理专业教师教学效能感.
-
临床路径单病种付费预算机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路
近几年来,我国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资料表明,1980~2008 年,卫生总费用从143.2 亿元增长到了14 535.4 亿元[1],28年增长了100倍;医院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增长13%和11%[2],远高于国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国外的经验表明,不合理的医疗支付制度是导致卫生费用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规范医院行为,减轻患者负担,我国政府正在积极对医疗支付制度进行改革.2004年8月,卫生部下发<关于开展按病种收费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天津市、辽宁省等七个省市开展按病种收费管理试点工作[3].继而全国各地陆续开始按病种付费的探索.2011年5月1日,成都市医保局开始在成都市管范围内开展单病种限价管理工作[4].在实施的1年多过程中,我院将疾病的临床路径与单病种付费预算机制结合起来,探索新形势下医疗付费改变后医院如何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效益的过程.
-
中医护理临床教学路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将临床路径方法应用于中医医院中医护理临床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实习的两所中医院校护理专业实习生102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选定4个临床科室,每科轮转1个月,进行6项临床常用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培训与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带教,试验组采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进行带教;均实习8个月.出科时比较两组理论和技能水平等.结果 试验组学生中医理论、技能考核及综合测评成绩、教学质量反馈评价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医医院中医护理临床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理论、技能及综合成绩,提高学生实习满意度和临床教学质量.
-
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治
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妊娠期糖尿病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是以高血糖、高血酮、严重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对母儿危害巨大.治疗不及时则母婴死亡率极高.及时补充血容量,同时辅以胰岛素补充治疗,维持电解质平衡,病情多能快速缓解,母儿预后良好.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诊治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较为罕见,发病率约1/12000~1/1000,但其并发症多且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安全.要重视该病的诊断及治疗.现将其高危因素、诊断要点及处理策略综述如下.
-
孕产期易栓症与肺栓塞的诊治
妊娠期血液高凝状态是分娩的生理准备,但血液高凝状态使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 embolism,VTE)的危险性增加,围产期VTE已成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易栓症是VTE的危险因素,发病因素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尽管目前已从基因水平对易栓症的发病因素有了新的认识,但对妊娠期易栓症的全面筛查在临床上是不合理的.因此对孕产妇整个妊娠期及产后的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据其情况提供个体化的预防措施是关键.但是血栓的预防性抗凝治疗目前尚有争议,对VTE预防性治疗对象、时机以及方法尚未统一,是否启动预防性抗凝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发病急骤,易漏诊及误诊,重要的是提高对PE的认识.对于高度怀疑PE者,应立即开始抗凝治疗.目前无妊娠期使用抗凝剂的统一标准,过度会导致出血不止,不足仍有血栓再发的风险.
-
前置胎盘临床诊断与处理热点问题解析
前置胎盘是常见的妊娠晚期出血性疾病,病情严重时可危及母儿生命,如合并多次剖宫产史、胎盘植入、胎盘穿透时临床处理更为棘手.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前置胎盘的诊断、大出血预测、临床处理进行了一系列循证医学研究.在临床处理过程中,应参考前置胎盘临床诊断与处理指南,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制定合理诊治方案.
-
产后出血的急救
产后出血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早期的诊断和及时的救治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本综述主要从产后出血的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及合理转诊对产后出血的急救进行阐述,并根据我国产后出血的诊疗现状,以期帮助产科医务人员对产后出血的诊治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血压控制策略
血压控制是妊娠高血压疾病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单纯的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血压达到150/90 mmHg,有合并症或慢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达到140/90 mmHg时应开始降压治疗,血压控制在130~140/80~89mmHg.轻症患者口服降压药物,首选甲基多巴、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药物,非洛地平、美托洛尔等备选;收缩压超过160 mmHg或舒张压超过110 mmHg时应使用速效药物静脉应用降压,肼苯哒嗪为首选,硝普钠、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备选,胎儿成熟或72小时后血压控制不理想应终止妊娠.
-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围产期管理
妊娠合并心脏病仍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心脏病患者在孕期需严密随访,其中围产期的管理干预尤为重要,包括孕晚期的病情评估、分娩时机和方式的选择、分娩后的监护及对症治疗,需要产科医生、心内科、麻醉师多学科合作,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分娩期.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