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Practic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실용의원림상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四川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
  • 影响因子: 1.1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6170
  • 国内刊号: 51-166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26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韩盛玺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不同类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管外肺水指数的比较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郎琴;燕海英;梁宗安

    目的:探讨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p)及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exp)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 EVLWI)的异同以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ARDSp患者及33例ARDSex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ic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II)、氧和指数(PO2/FiO2)、血清白蛋白浓度( albumin,Alb)、呼气末正压( 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血管外肺水指数(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和肺血管通透指数( pulmonary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dex,PVPI)。结果 ARDSp组PO2/FiO2、APACHEII评分低于ARDSexp组,EVLWI、PVPI高于ARDSexp组(P<0.05)。 EVLWI与PaO2/FiO2呈负相关,与PVPI、PEEP呈正相关(P<0.01),与其他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两种不同类型ARDS的EVLWI不同,提示其肺水肿程度不同。

  • 黑热病免疫学异常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陈栖栖;邬锐;周乔;程佳;龙丽;刘建;周彬

    目的:探讨黑热病患者免疫学异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4年确诊的22例黑热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22例患者中17例骨髓穿刺查见杜氏利什曼原虫,1例骨髓穿刺未见,但骨髓活检查见杜氏利什曼原虫,3例骨髓穿刺及活检均未见杜氏利什曼原虫,但查抗利什曼原虫抗体阳性,治疗有效而诊断。22例患者血常规均有白细胞及红细胞减少,18例患者同时有血小板减少。16例患者检查凝血功能,其中9例PT延长,12例APTT延长。12例患者检查CRP均增高。多数患者ANA等免疫学指标异常。所有患者经过葡萄糖酸锑钠的治疗均治愈。结论黑热病的免疫学异常表现常见,可出现多种特异性很高的自身抗体,同时亦可出现血液系统损害及凝血功能异常,临床上易误诊为结缔组织病,需加强认识,以减少误诊,通过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关键词: 黑热病 免疫学 临床
  • 改良股动脉压迫止血方法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皓;范剑

    股动脉穿刺是全脑血管造影的常规途径,术后股动脉穿刺点止血是手术重要的一环,如果处理不当,可能造成一些严重的并发症[1],因此术后如何进行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止血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我科针对临床工作中发现的压迫止血器的缺陷,在止血方法上进行改良,并对两种止血方法的止血效果和并发症进行对比。

  • 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117例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李泽平

    目的:探讨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外科手术方法,观察Ⅰ期切除肿瘤与Ⅱ期切除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我科2004年3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结肠癌肠梗阻手术患者117例,其中行Ⅰ期切除肿瘤肠吻合术89例,Ⅱ期切除肿瘤肠吻合28例。观察Ⅰ期与Ⅱ期切除肿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1、3、5年生存率。结果Ⅰ期切除肿瘤89例,术后出现肠瘘5例,腹腔感染6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8.5%、38.9%;Ⅱ期切除肿瘤28例,术后出现肠瘘6例,腹腔感染7例,围手术期死亡4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1%、23.5%、11.8%。结论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Ⅰ期切除肿瘤可改善患者预后,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显露喉返神经甲状腺手术对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影响

    作者:马志跃;李彬;冯勇;余晓旭;何刚

    目的:观察显露喉返神经甲状腺手术在预防喉返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70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甲状腺手术,不显露喉返神经,观察组行显露喉返神经甲状腺手术。比较两组喉返神经损伤情况、术后声音嘶哑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喉返神经损伤率及术后声音嘶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先将喉返神经显露再小心开展手术,可有效避免喉返神经受损,确保患者健康。

  • 间接能量测定系统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治疗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星;王凯;江华

    目的:探讨间接能量测定系统(简称代谢车)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6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按代谢车监测的静息能量(REE)消耗及Harris-Benedict(HB)公式计算出的能量消耗进行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每日能量需求,术后第10天测定患者淋巴细胞、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前列腺素E2(PGE2)与C反应蛋白(CRP)。结果观察组患者每日能量需求为(1436.08±203.32)kJ,少于对照组每日能量需求(1543.28±262.45)kJ,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0天,观察组患者淋巴细胞(2.15±0.47)109/L、血清前白蛋白(245.49±18.26)mg/L,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淋巴细胞(1.51±0.42)109/L、血清前白蛋白(201.71±15.2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0 d,观察组患者PGE2(75.49±30.27)pg/L、CRP(10.38±3.30)mg/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GE2(96.72±39.05)pg/L、CRP(13.62±4.7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代谢车测定的REE值明显低于HB公式法测算值。根据代谢车测定的REE值提供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治疗更准确,对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更具有指导意义。

  • 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27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蓉;曾玖芝;黄雪梅;冷媚;邓希;庄琳

    目的:总结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varian hypersitmulation syndorme,OHSS)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中重度OHS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OHSS均发生在超排卵治疗后,其中中度16例,重度11例,重度临床表现以张力性腹水、胸水表现为主,治疗重点为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各项生化指标、对症处理,27例均采用了白蛋白扩容、肝素钠皮下注射改善血液高凝状态,11例重度OHSS患者行腹腔穿刺,6例重度OHSS行胸腔穿刺,妊娠患者平均缓解时间较未妊娠患者长约16天。27名OHSS患者中获得临床妊娠24例,失败3例。结论防治OHSS的关键在于预防,一旦发生中重度OHSS,需严密观察和及时治疗,迟发型OHSS比早发型症状重。

  • 环磷酰胺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Meta分析

    作者:何梅;赵曜;周玥;杨明;刘福

    目的:评价环磷酰胺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 Embase、Cochrane图书馆、CBM、VIP、CNKI数据库,评价纳入实验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随机对照实验。 Meta分析显示,静脉冲击用环磷酰胺较口服环磷酰胺复发率高(RR 0.73,95%CI 1.24~2.42)、白细胞减少率低(RR 0.51,95%CI 0.36~0.73),诱导缓解失败率、感染、终末期肾衰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冲击用环磷酰胺治疗ANCA相关性血管炎与连续口服相比诱导缓解效果相似,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较低,但复发率较高。

  • 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肺结核的 CT 影像学误诊分析

    作者:卓红平;周德伟;曾明彬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肺结核的CT影像学表现,减少肺部影像学误诊率。方法6例误诊为肺部其他感染的患者,均经临床证实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肺结核,结合文献分析CT表现。结果6例患者中,双肺弥漫性斑片影伴肺实变3例;肺内多叶多段形态不规则的结节影和团块影2例;双肺多发斑片影、磨玻璃影和结节影1例;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者5例、胸腔积液4例。误诊为细菌性肺炎5例,真菌性肺炎1例。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肺结核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多样,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作出正确诊断。

  • 高通量透析联合不同频率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钙磷代谢的影响

    作者:蓝天座;闵亚丽;樊丰夷;李晓颖;黄健;杨雯;黎懿慧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联合不同频率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透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各20例,A组为高通量血液透析,其余三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不同频率血液灌流,B组1次/周,C组1次/2周,D组1次/4周,另选同期健康人群20例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24周后测定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钙、钙磷乘积(Ca×P)、甲状旁腺激素水平(iPTH)等指标。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后hs-CRP、IL-6、TNF-α、Ca×P、iPT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Alb、H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低于对照组(P<0.05)。 B、C、D组疗效均优于A组(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联合不同频率血液灌流能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微炎症状态和钙磷代谢紊乱。

  • 奥扎格雷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方传栋;姚玉娟;陈维;杨鹏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3例,按照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6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组6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译分(ADL)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愈率与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 P<0.05,P<0.01);两组安全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扎格雷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治疗脑梗死方面疗效较单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更好,且安全性无差异。

  • 县级医院物资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魏锋

    医院承担着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所需物资种类繁多,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物资成本核算和监管控制已成为医院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大部分物资零库存的前提下,县级医院亟待通过优化库存、减少在库物资资金占压等有效方法降低物资管理总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把强化物资管理、改善库存现状放在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已成为许多县级医院管理者的共识。本文分析部分县级医院物资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现总结分析如下。

  • 针对性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伍芸

    目的:探讨针对性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6月间孕妇360例,均为胎儿产前初筛时怀疑心脏异常或有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 CHD)高危因素者,行针对性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并与产后或引产后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产前检查出CHD83例,正常产后或引产后随访为86例,超声产前诊断检出率为23.1%(83/360),符合率为96.5%(83/86),敏感度93.3%,特异度100%。漏诊3例,分别为肺动脉狭窄2例、室间隔小缺损1例,漏诊率为0.83%(3/360)。针对性胎儿心脏超声产前检查对于单心房或单心室、心内膜垫缺损、二、三尖瓣闭锁、左心或右心发育不良、法洛四联征、室间隔缺损、永存动脉干、大动脉转位、主动脉弓离断、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永存左上腔、右室双出口、右位主动脉弓进行筛查时,其检出率、符合率和随访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对CHD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 羟乙基淀粉130/0.4在腹部大手术后的应用

    作者:冯卢;赵煜;蒋忠宁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液体治疗对腹部大手术后的患者液体平衡、凝血功能、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行急诊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简单随机法分为羟乙基淀粉组和晶体组各45例。晶体组使用常规晶体液治疗,羟乙基淀粉组给予羟乙基淀粉130/0.4加晶体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天液体平衡量、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及肌酐( Cr)。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1~3天均存在液体正平衡,且晶体组液体正平衡量显著高于羟乙基淀粉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PT、APTT及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量的人工胶体羟乙基淀粉130/0.4液体治疗能显著减少腹部大手术后患者术后液体正平衡和水钠潴留,且对凝血功能和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 尼莫地平联合帕伐他汀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观察及对内皮素-1、一氧化氮的影响

    作者:徐东勋;伍雪英;杨友松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帕伐他汀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及对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 NO)的影响。方法将8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采取尼莫地平联合帕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ET-1、NO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7、14 d时ET-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帕伐他汀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效果显著。

  • 微小撕囊在膨胀性白色白内障术中的应用

    作者:税民鸿;赵辉;魏敏;杨绍伟;吴峥峥;曲超

    目的:探讨微小撕囊对提高膨胀性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成功率的临床意义。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8例(18眼)膨胀性白色白内障患者(微小撕囊组),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5例(25眼)同类疾病患者(对照组)。微小撕囊的手术方法:囊膜染色或不染色,截囊针刺破前囊膜,吸出部分乳液和皮质,做2 mm微小环形撕囊,注吸头通过撕囊口将皮质或乳糜液吸出,使囊袋内仅残留晶体核,二次撕囊直径5~5.5 mm,常规超乳。结果微小撕囊组有2例前囊膜裂开,无后囊膜破裂,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88.9%。术后1天,3例后弹力层略有皱襞伴角膜轻度水肿。对照组前囊膜破裂,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66.67%。2例后囊膜破裂,1例核块坠落,5例角膜水肿,2例眼压轻度升高。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微小撕囊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小撕囊法能显著提高膨胀性白色白内障环形撕囊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难度。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医学营养治疗知晓情况的调查分析

    作者:王苑蓉;赵秋燕;王海燕;陈倩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医学营养治疗( 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MNT)知晓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9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医学营养治疗MNT知晓情况。结果仅有45例(22.7%)老年患者知晓MNT是糖尿病预防和治疗的基础,48例(24.2%)老年患者知晓什么是MNT,不同年龄、学习意愿、学习经历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及医护人员教育频率的多少对MNT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MNT知晓情况不容乐观,因此,整个营养健康教育的组织,应强调普及糖尿病患者MNT的重要性,并从形式、投入及政策方面给予更多保障。

  • 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脉络膜厚度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迎春;樊映川

    目的:探讨成年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及脉络膜厚度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及其与眼轴长度、屈光度、年龄的关系。方法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爱尔集团成都康桥眼科医院就诊的高度近视患者85例(150眼)为高度近视组,同期健康志愿者80例(160眼)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加强深度扫描( enhanced depth imaging,EDI)模式,3.46 mm扫描视盘周围RNFL厚度及盘周脉络膜厚度,以6 mm的扫描线对黄斑部进行0 o扫描,测量黄斑中心凹下的脉络膜厚度。比较组间RNFL厚度和脉络膜厚度的差异,并分析其与眼轴长度、屈光度和年龄的关系。结果高度近视眼和正视眼RNFL厚度分别为(85.35±12.31)μm和(108.42±9.42)μm,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分别为(167.23±45.26)μm和(342.25±58.39)μm,盘周脉络膜厚度分别为(141.38±48.93)μm和(198.85±63.23)μm。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度近视组RNFL厚度和脉络膜厚度明显变薄(P<0.01)。高度近视RNFL和脉络膜厚度与眼轴长度、屈光度、年龄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高度近视眼患者RNFL和脉络膜厚度较正常人明显变薄,且与眼轴长度、屈光度、年龄密切相关。

  •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后早期左心形态重构和电重构

    作者:熊峰;王淑珍;刘春霞;冯坤;张丽娟;唐炯

    目的:探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在经皮经冠脉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PTSMA)后早期左心几何构型和电生理的变化。方法32例行PTSMA的HOCM患者,比较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时室间隔厚度( IVS)、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明显下降;术后6个月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AD)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病理性Q波例数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TSMA是HOCM的有效治疗方法,早期逆转了HOCM患者的心脏重构。

  • 盐酸莫西沙星眼用壳聚糖纳米粒温度敏感原位凝胶的制备与评价

    作者:陈骊媛;马丽芳;钟守国

    目的:考察离子交联法制备盐酸莫西沙星眼用壳聚糖纳米粒温度敏感原位凝胶的效果。方法以泊洛沙姆407和188为温敏基质,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盐酸莫西沙星眼用壳聚糖纳米粒,检测该纳米粒形态,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利用Poloxamer 407 and Poloxamer 188将该纳米粒制成温敏原位凝胶。结果扫描电镜图显示纳米粒球形度良好,平均粒径(207.2±6.9)nm(PDI=0.157±0.030),zeta电位(32.1±1.5)mV,包封率(41.6±1.7)%。结论离子交联法制备盐酸莫西沙星眼用壳聚糖纳米粒温敏原位凝胶具有良好的凝胶特性及缓释效果,药物释放机制符合Korsmeyer-Peppas方程。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入聚桂醇治疗单纯肾囊肿的疗效观察

    作者:代惠英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入聚桂醇治疗单纯肾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单纯性肾囊肿患者42例,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入聚桂醇注射液治疗。结果42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疼痛不适,未发生过敏反应,无血尿、发热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术后随访,复查超声均无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入聚桂醇治疗肾囊肿并发症少、安全、恢复快、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18例肺毛霉菌病的临床特征与诊治分析

    作者:贾练;梁宗安;刘丹;黄燚

    目的:探讨肺毛霉菌病的临床和影像特征、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8例肺毛霉菌病病例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情况。结果18例肺毛霉菌感染病例中,男女比5∶1,年龄(54.28±17.28)岁,其中健康者仅2例,糖尿病8例,血液系统疾病3例,自身免疫性疾病2例,慢性肝、肾、肺疾病各两2例,肺腺癌1例。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影像学主要表现为渗出、实变、空洞、结节、团块影。12例通过组织病理确诊,1例血培养确诊,5例多次痰培养阳性临床诊断。治疗药物以两性霉素B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为基础。存活8例(44.4%),死亡10例(55.6%)。结论肺毛霉菌病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主要靠组织病理检查,治疗药物仍以两性霉素B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为基础。

  • 双孔法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付金强;赵雪云;乌建平

    目的:探讨双孔法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208例,其中三孔法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102例,双孔法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106例。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双孔法腹腔镜下阑尾切除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三孔法(P<0.01);两种手术方法的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可行的、安全的、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可得到明显缩短,但在病例选择上有一定的限制。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时机评价

    作者:朱明双;张焱;曹兴巍;胡涛;龚维

    目的:探讨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时机。方法2012年12月至2014年10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TKA手术的膝骨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50例,均进行阶段性、系统正规膝关节功能锻炼。其中24例于术后第2天开始锻炼(观察组),另26例于术后第2周开始锻炼(对照组)。两组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周±2天、2周±2天、4周±2天、3月±2天、6月±2天进行相关观察指标数据收集并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2天,2周±2天的膝关节VA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1周±2天的膝关节肿胀度高于对照组,术后2周±2天和4周±2天的膝关节K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TKA术后的老年患者,术后第2天开始阶段性、系统正规的功能锻炼,加重了患者局部肿胀疼痛症状,但能改善患者术后近期膝关节功能。术后3月、6月临床疗效相当,提示TKA术后功能锻炼时机应个性化。

  • 额下外侧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20例疗效分析

    作者:周智;王飚;雷军;王婷;黄弋洋

    目的:观察经额下外侧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1~2014年收治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20例,均通过额下外侧入路显微镜下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治疗,观察手术效果、预后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一次性满意夹闭动脉瘤,术前Hunt-Hess分级I级10例,II级8例,III级2例,无死亡及重度致残病例,其中3例出现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随访6~12月,按GOS预后评分,其中5分18例,4分2例;1例术后6月仍表现为缄默状态,2例有短期记忆力下降表现。结论经额下外侧入路处理前交通动脉瘤操作较简单、手术创伤较小,可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三甲医院日间手术患者焦虑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廖文娟;匡雪春;刘军;易春容

    目的:对接受日间手术的患者进行焦虑情况调查,探讨应对情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医学应对问卷( MCMQ)对2014年9~12月在我院接受日间手术的357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357例日间手术患者SAS评分高于国内常模,屈服、面对、回避三种应对方式的评分均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日间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情绪,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较少,对日间手术患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探索护理干预的有效方式,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感,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 分娩方式、体重指数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

    作者:李林;房桂英;葛静;刘晓丽;邓彦东

    目的:探讨不同发病因素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pelvic floor desfunction,PFD)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150例女性。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体重指数及新生儿体重的女性盆底反馈电刺激各项指标以及压力性尿失禁( SUI)组和对照组盆底超声指标的不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女性PFD的影响因素。结果盆底反馈电刺激评估中的104例女性三种不同分组方式组间大收缩力和持续收缩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盆底超声测定的111例妇女,SUI组膀胱颈角度、膀胱旋转角度及膀胱颈移动度等明显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娩方式、体重指数、新生儿出生体重等是SUI 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分娩方式、体重指数、新生儿出生体重是PFD的独立显著影响因素,盆底超声测定与盆底反馈电刺激评估盆底功能在PFD中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国内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结核文献中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

    作者:黄明伟;熊国兵;邱明星

    目的:评价国内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结核文献中随机对照试验( RCT)的方法学质量。方法检索截至2015年8月收录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万方、CNKI、维普以及PubMed中的关于国内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的文献,纳入所有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依据CONSORT 2010声明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9篇中文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大多数文献与CONSORT 2010声明符合率不高。纳入文献对样本量确定、随机序列产生、分配隐藏、盲法、意向性治疗分析等条目的报道不详尽或未见报告,同时在试验局限性、可推广性、试验解释以及其他信息(试验注册、试验方案以及资助)等条目的报告上也不够重视。结论国内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结核文献中RCT的报告质量较低,与CONSORT 2010声明符合率不高,建议RCT的报告尽量采用CONSORT 2010声明来规范,以提高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质量。

  • 裸花紫珠内服外敷与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陈敬天

    目的:比较裸花紫珠片内服外敷与雷尼替丁外敷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4例口腔溃疡患者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82例,裸花紫珠组予以裸花紫珠片口服一次4片,每日3次,并根据溃疡面积大小取适量裸花紫珠片粉末涂抹于患处,并轻轻按压,每日3次,至患处黏膜完全修复。雷尼替丁组予以雷尼替丁粉末,涂于患处,并稍加按压,每日3次,至溃疡黏膜完全修复。比较两组溃疡愈合时间、复发情况、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比率。结果裸花紫珠治疗后溃疡愈合时间、总复发率低于雷尼替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裸花紫珠内服外敷治疗口腔溃疡,效果优于雷尼替丁。

  • 磁共振脑白质成像诊断脑膜瘤的临床价值探讨

    作者:杨超;游彦莉;韩福刚

    目的:探讨磁共振脑白质成像对脑膜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Philips 1.5 T MR成像仪先行常规T1 WI、T2 WI以及DW成像对脑膜瘤33例扫描观察,在上述扫描完成后,加磁共振脑白质成像( WM-only)序列(平扫或/增强)及T1 WI增强对上述占位病变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脑膜瘤的初步影像诊断,再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常规T1 WI、T2 WI对颅内33例脑膜瘤的诊断与病理结果相符达20例,符合率60.60%;DW成像结合T1 WI、T2 WI相符23例,符合率69.70%;WM-only结合T1 WI、T2 WI、DWI相符30例,符合率达90.91%。结论磁共振脑白质成像通过观察脑膜瘤信号、边界、边缘、以及瘤周水肿情况,结合常规MRI能更好诊断脑膜瘤。磁共振脑白质成像可观察脑膜瘤对周围脑组织尤其是脑灰白质浸润情况,判定与鉴别脑膜瘤。磁共振脑白质成像结合T1 WI、T2 WI和DWI对脑膜瘤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 甲状腺转录因子及Napsin A在肺腺癌转移至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曾涛;翁永彬;杨宗梅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及Napsin A在肺腺癌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胸水及心包积液标本67例,经离心沉淀制作成细胞石蜡块,经HE切片筛检出肺腺癌转移42例、间皮细胞反应性增生16例及乳腺癌转移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标记三组细胞中TTF-1、Napsin A的表达。结果TTF-1在肺腺癌中表达38例(90.48%),在增生间皮细胞及乳腺癌细胞中无表达;Napsin A在肺腺癌中表达35例(83.33%),在增生间皮细胞中表达仅1例(6.25%),肺腺癌中TTF 及Napsin A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结论 TTF-1和Napsin A是两项重要的肺腺癌标记物,对鉴别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的组织来源具有重要价值。

  • 常规磁共振对裸鼠成像的可行性及参数优化

    作者:陈佳;龚明福;杨华;王卫斌;刘云;杨柳;舒通胜

    目的:探讨临床常规磁共振在裸鼠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小关节线圈及专用小动物线圈对裸鼠肝脏进行MR成像,根据伪影、均匀度与对比度,评价两种线圈对裸鼠成像的质量。对裸鼠进行T1 mapping和T2 mapping成像,根据肝脏的T1、T2值确定扫描序列中的TE值,然后采用浮动的TR值进行扫描,后调整扫描的其它参数实现序列的优化。结果在FSE T1 WI、SE T1 WI、FSE T2 WI、GRE T2倡WI序列中,小动物线圈和3英寸双环形线圈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2.6±0.54、3.2±0.84、2.6±0.89、2.4±0.55和3.6±0.55、3.8±0.45、3.2±0.84、2.6±0.55,小动物线圈图像的信噪比明显高于3英寸双环形线圈( P<0.05)。经过序列优化后,图像的细节分辨率,对比度明显提高,图像信号显示更均匀。结论通过线圈的优选及序列的优化,常规临床磁共振可以进行活体裸鼠磁共振成像。

  • 对成都市基层医务人员高血压认识及防治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李勇;周晓芳

    目的:了解成都市基层医务人员对高血压的认识及防治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指导基层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10~12月对成都市主城区及郊县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乡村诊所医务人员800例,采用自填式问卷围绕对高血压的认识及防治进行调查。结果共收回问卷762份,其中填写完整的725份,成都市主城区377份,成都市郊县385份。成都市基层医务人员以青年为主,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成都市主城区较成都市郊县医务人员参加高血压专题讲座和专业培训的机会较多,对《中国高血压指南》及《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的认识及了解较好,认为患者医疗负担较重,对家庭自测血压及政府医保政策投入认识不同。结论基层医务人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及防治的知识在总体上仍有欠缺,特别是远离主城区的基层医务人员,缺乏正规的专业培训和专题讲座,各项指南贯彻力度不足等。

  • 异位甲状腺13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陈超;尹乐平;冯超;顾毅

    目的:探讨异位甲状腺的诊治方法,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5年我院13例异位甲状腺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3例患者中4例为术前明确诊断,9例为术后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病变恶性1例,良性12例。3例未治疗,10例经手术切除,术后随访1~11年,均正常生活,1例良性患者术后2年复发;1例恶性患者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异位甲状腺少见,其发生部位及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对于舌根至纵隔内的包块,尤其是颈部包块,应排除异位甲状腺的可能。彩超、甲状腺核素扫描、甲状腺功能检查、CT及针吸活检是重要的检查手段。应根据异位甲状腺类型、大小、位置、有无症状及甲状腺功能状况等决定是否治疗及治疗方式。

  • 腰硬联合麻醉复合无创辅助通气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秦志均;罗毅;赵石蓉;康靖;王宏

    目的:探讨无创辅助通气( 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改善腰硬联合麻醉(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CSEA)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低氧/高碳酸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行择期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示分为A、B两组各40例,CSEA后A组行鼻导管吸氧,B组行NIV。比较两组入手术室( T1)、消毒铺巾完毕( T2)、手术开始15 min( T3)、30 min( T4)及术毕( T5)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共75例患者纳入分析。两组患者动脉氧分压( PaO2)和动脉氧饱和度( SaO2)于T3开始明显改善,且B组改善程度较优于A组;A组pH于T3降低明显而B组显著增高;两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在T2均明显升高,A组于T3开始升高显著而B组于T3开始恢复至T1水平。两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NIV能够更有效改善CSEA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的氧合水平,提高氧储备,并同时纠正手术、麻醉中导致的高碳酸血症。

  • 胚胎移植管黏液污染对体外受精技术助孕结局的影响

    作者:张潇潇;吕群

    目的:探讨胚胎移植管黏液污染对体外受精( IVF)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中心行IVF 383个周期的助孕资料,按照移植胚胎时移植管有黏液与否及黏液位置分为外管黏液组157个周期、内管黏液组76个周期及对照组150个周期,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随访结局。结果移植外管黏液组临床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移植内管黏液组临床妊娠率较对照组下降,移植内管多量黏液组临床妊娠率较少量黏液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移植内管的黏液污染会降低胚胎临床妊娠率。

  •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C 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高林

    目的:探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 CRP)的影响。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脓毒症患者,均采用CRRT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24和48 h后动态监测PCT、IL-6、CRP。结果 CRRT治疗12 h后,患者PCT、IL-6、CRP开始下降,48 h后显著下降,各观察时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RRT能清除脓毒症患者血清中多种炎性反应介质,是治疗脓毒症的重要手段。

  • 哮喘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家伟;孟帅;徐小评

    目的:分析儿童哮喘的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水平和肺大小气道功能的相关性,以明确FeNO对于哮喘气道阻塞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哮喘专科门诊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4~18岁患儿560例,均进行FeNO和肺功能检测。肺功能指标包括:大气道功能,包括1秒用力呼气量( FEV1)、用力肺活量( FVC )、峰值呼气流速(PEF);和小气道功能,包括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呼气流速(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呼气流速(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呼气流速( FEF75)、大呼气中段流量( MMEF)。分析FeNO值和肺功能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560例哮喘儿童FeNO值为(25.60±21.00)ppb,与肺功能各项指标FEV1、FVC、PEF、FEF25、FEF50、FEF75、MMEF皆存在线性负相关(均P<0.05)。结论儿童哮喘的FeNO水平与肺功能及小气道功能受损相关,可反映儿童哮喘的气道阻塞程度。

  • 间歇与持续经鼻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的疗效比较

    作者:邱学荣;崔晓;饶红萍

    目的:观察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CPAP)治疗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反复呼吸暂停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72例,分为NIPPV组38例及NCPAP组34例分别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IPPV、NCPAP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1 h及12 h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NIPPV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优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NCPAP相比,NIPPV治疗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

  • 初产妇整体护理干预对情绪状态及其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英

    目的:探讨初产妇整体护理干预对情绪状态及其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情绪状态情况、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 SAS)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 SDS)显著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例数及产后12、24 h的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整体护理干预,能够较好地改善其情绪状态,还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效果明显,值得在分娩过程中应用。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新进展

    作者:曾永;刘洋(综述);樊映川(审校)

    随着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软件与硬件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可以清晰显示视网膜各个显微层次,脉络膜亚层结构,甚至可显示巩膜结构。通过对眼底结构连续多图成像再经过软件处理可实现3D成像,帮助眼科医生更直观更准确地诊断眼底疾病。本文将对近年OCT新技术设备的发展及其在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血清降钙素原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徐俐(综述);甘华田(审校)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具体的发病机制未明,其中肠道细菌感染是UC发生的重要诱因。血清降钙素原( serum procalcitonin,PCT)是细菌感染的重要标志物,由此推测PCT可能对UC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目前国内外已有研究发现PCT与UC的活动度、预后有一定相关性,本文就两者的临床相关性作简要综述。

  • 诱导痰技术及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作者:肖伟(综述);刘跃建;龙怀聪(审校)

    近10年来,诱导痰技术在医学研究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也为呼吸系统疾病提供了一种简便、无创、安全的检查方法。本文综述了诱导痰技术的方法、诱导痰细胞及液相成份在哮喘研究及临床中的应用。

  • 乳头内陷的治疗现状

    作者:崔玮(综述);游晓波(校审)

    乳头内陷是女性乳房常见的畸形,发病率约3%。临床表现为乳头埋没于乳晕之下,常发生于双侧,也可单侧发生。其不仅影响乳房外观和哺乳功能,而且内陷的乳头易藏污纳垢,造成感染、糜烂等影响患者的生活。目前乳头内陷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本文对现阶段常用的资料乳头内陷的方法做一综述。

  • 化疗导致闭经的乳腺癌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评估研究进展

    作者:罗静(综述);李宏江(审校)

    很多乳腺癌患者会在化疗期间或者化疗后出现暂时或者永久的闭经(chemotherapy-induced amenorrhea,CIA),但是暂时性的停经不代表永久的绝经,部分CIA患者有可能恢复卵巢功能。对于还未正式绝经的乳腺癌患者来说,未能在恰当的时机给予芳香化酶抑制剂会适得其反,不利于乳腺癌的预后,所以准确判断绝经状态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临床鉴别乳腺癌患者的绝经状态面临的困难不少,为解决这一难题,关于绝经状态的判定的探索和研究层出不穷,本文就这些判断CIA乳腺癌患者的卵巢功能和绝经状态的研究作一综述。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清扫范围的选择

    作者:任力;尹乐平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渐提高,具有淋巴结转移早、隐匿性转移率高的特点,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行淋巴结清扫时存在一定争议,主要是cN0患者是否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cN1 a患者是否行预防性颈侧方淋巴结清扫两方面。本文就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选择进行综述。

  •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研究进展

    作者:杨麟瀚;刘锦平

    内分泌治疗( ednocrine therapy,ET)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三苯氧胺( tamoxifen, TAM)和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 aromatase inhibitors,AIs)是内分泌治疗的标准用药。内分泌治疗中出现的原发性、继发性耐药是影响激素受体阳性[ Hormone receptor-positive,HR(+)]乳腺癌患者预后及生存的关键因素,其机制仍不完全清楚。近年针对内分泌治疗耐药发现的信号通路、基因突变而开发的新型药物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提供了新的认识与选择。本文对有关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 TRPC6基因突变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彭梅;李贵森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关键的足细胞结构蛋白基因突变常常导致遗传性FSGS,如裂孔隔膜( SD)的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 TRPC6)即为其中之一。 TRPC6基因突变可以导致细胞钙内流增加促使FSGS 的发生。现就TRPC6基因突变致FSGS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脂氧素 A4调控炎症信号通路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菊;李灵

    脂氧素A4( Lipoxin A4,LXA4)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调控因子,具有广泛而强大的抗炎及促炎症消退作用,被誉为炎症反应的“刹车信号”。近年来研究显示LXA4通过调控多种炎症信号通路直接或间接抑制肿瘤的进展;肿瘤是目前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有证据显示,LXA4在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研究报道较少。现就LXA4合成途径、调节作用及相关信号通路与肿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细菌定植在新生儿感染预测中的作用

    作者:钟涛;陈娟;杨蕾

    细菌定植是指从患者身上分离出细菌但无感染症状,是感染发生的前提。一种细菌的定植率代表了发生该细菌感染的风险性。新生儿缺乏抗细菌定植能力,感染隐匿,临床特异性差,病情可迅速进展。本文总结了细菌定植的条件及常见部位、易引发新生儿严重感染的几种定植细菌,同时分析了感染的高危因素及细菌定植对新生儿感染的预测,提高新生儿细菌定植的拭子培养率,增强医生对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识别、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至关重要。

  • 耳郭再造术的应用进展

    作者:陈再洪;游晓波

    先天性小耳畸形是由于胚胎时期第一鳃沟及其邻近的第一、二鳃弓的发育异常引起的颌面部畸形,常伴有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和颌面部畸形,影响患者容貌,给患者心理带来巨大影响。手术治疗是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主要手段,本文就小耳畸形流行病学,分类,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方式等做一综述。

    关键词: 小耳畸形 耳郭再造
  • 极光激酶B抑制剂与胶质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华(综述);何永生(审校)

    近年来,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设备与技术、放射外科治疗与新的化疗药物开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脑恶性胶质瘤的远期预后改善甚微。生物靶向治疗,尤其是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极光激酶B ( Aurora-B)的过度表达与脑胶质瘤的发生、恶性程度及早期复发和预后不良关系密切,已成为人脑胶质瘤治疗的潜在研究靶点。现就Aurora-B抑制剂与脑胶质瘤的治疗作一综述。

  •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功能学和解剖学的有创评价方法及其预测价值的相关性

    作者:陈慰(综述);程标(审校)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程度介于40%~70%)介入治疗策略的选择是有争议的。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评价心肌缺血的有创检查方法为心脏介入医生选择临界病变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其中,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的测定对冠状动脉病变功能学评价具有重大价值,而血管内超声(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等技术的运用则是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态学评价的重要补充。在这些有创检查方法的指导下对临界病变进行干预,极大地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预后。本文将对上述检查方法各自的优势及其预测价值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 IRAK4在 TLR 介导的信号通路中的调节作用

    作者:柯敏(综述);李运璧(审校)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4,IRAK4)是细胞内丝氨酸-苏氨酸激酶I-RAK家族的成员之一。 IRAK4作为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与白介素-1受体(IL-IR)信号传导通路下游的关键因子,不仅可促使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 IRAK-1)磷酸化,还是IRAK-1募集于TLR/IL-1R复合物上的必要条件,从而成为调控IRAK-1生物活性以及内毒素胞内信号转导的关键分子,并在全身炎症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IRAK4在TLR介导的信号通路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基于 CT 扫描的肝脏三维可视化系统在精准肝脏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钟平勇;张宇;杨洪吉

    随着数字医学、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以及精准肝脏外科理念的兴起,精确的手术规划对肝脏外科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基于增强薄层CT三期扫描数据的三维可视化肝脏模型,辅以计算机模拟肝切除,制定佳适合个体的手术规划的研究逐渐应用于临床。大量的文献研究表明,肝脏三维可视化系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实用性。本文就该系统及其在精准肝脏外科中的应用研究做一综述。

  • 肾移植术后诺卡菌感染1例报告

    作者:汤首俊;朱世凯;杨鹏;狄文佳;冉清;杨洪吉

    患者,男,37岁,因“肾移植术后4月余,发现腹部包块10余天”于2015年8月27日入院。12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胀痛不适,自诉服“胃药”后未见明显缓解。10天前于剑突下可扪及一大小约6.0 cm的腹部包块,触痛明显,质稍硬,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明显;次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后呈昏迷症状,门诊平扫CT可见肝左叶前方软组织结节影,边界不清,怀疑感染性病变(见图A),遂收入我中心进一步诊治。既往史:患者肾移植术后有养殖大量鸡、鸭等家禽,半月前左侧额顶部扪及直径约3.0 cm的包块伴反复头痛,手术切除后缓解,未行头颅 CT 或病理等检查。入院血常规:WBC:17.6×109/L,RBC:6.0×1012/L,NEU:15.488×109/L,LYM:0.792×109/L。血沉:64 mm/h。肝肾功:Cr:70.9μmol/L,ALT:20U/L,TBIL:13.2μmol/L。降钙素原及1-3-β-葡聚糖值在正常范围内。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尖段片状软组织影,其内见含气支气管征。移植肾彩超:移植肾血流灌注良好,实质稍增强。查体:剑突下可扪及约6.0 cm的包块,触痛明显,质稍硬,活动度差,轻度肌紧张。左侧移植肾区稍膨隆,可见一长约12 cm斜形手术瘢痕;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浮肿。

  • 超声诊断胎儿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1例报告

    作者:邓梅君;张玲懋

    患者,女,21岁,孕1产0,于2013年6月25日第一次来我院做产前超声诊断。当时孕22 w 5d,系统超声提示胎儿右眼眶内见一条索状稍强回声连于球后壁,建议复查。孕26 w 0d第二次来院复查,系统超声仍然提示胎儿右眼眶内见一条状稍强回声,考虑胎儿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PHPV)或永存玻璃体动脉,建议到上一级产前诊断中心进一步检查。之后,孕妇未到上一级医院检查,只到当地医院咨询,告知观察。孕32 w1 d和40 w 5 d又做了两次超声检查,均可见胎儿右眼眶内一条状稍强回声连于晶体与眼球后壁。出生后患儿右眼视力明显低于左眼视力,右眼瞳孔发白,右眼睑裂高度较左眼小。患儿9个多月大小时在华西附一院眼科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右眼PHPV、右眼牵牛花综合征,左眼先天性白内障。并行右眼晶状体、玻璃体摘除术。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合并区域性门脉高压症1例报告

    作者:张杰;赵小龙;汪旭;董科

    患者,女,63岁,因“左上腹胀痛6+年,再发加重1+月”于2015年3月11日入院。病史:患者近6+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左上腹的胀痛,考虑既往腹部手术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所致,曾先后多次在当地医院住院输液治疗。1+月前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且加重,遂到我院就诊。既往患者8年前患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7年前患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体形消瘦,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左上腹轻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局部似可触及一包块。血常规、凝血、输血全套、肝肾功无异常。甲胎蛋白( AFP )、癌胚抗原( CEA )、糖链抗原19-9( CA199)阴性。上腹部平扫+增强MRI示(图1):胰腺体尾部呈囊实性团块改变,大小约7.2 cm ×7.4 cm×13.6 cm,实性区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改变、轻度强化,囊性区呈稍短T1稍长T2信号改变、无明显强化。病灶区域脾静脉受压、局部中断,病灶周围及胃周围见较多迂曲血管影。考虑胰腺体尾部囊实性肿瘤合并区域性门脉高压症。择期在全麻下行胰腺体尾部切除、脾脏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胰腺体尾部,大小约14 cm ×7 cm ×7 cm,类似椭圆,质地较硬,边界清楚,可见包膜,肿瘤压迫脾静脉,致脾静脉及其属支走形迂曲、扩张,如蚯蚓,胃大弯侧、胃底亦可见静脉曲张,脾稍大,因部分近端空肠与肿瘤粘连紧密,术中加做肠切除、肠吻合术。术后病理检查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图2)。免疫组化示:NSE (+)、Syn (+)、Vimentin (+)、CD56(+)、β-catenin (+)、CD10灶性(+)、PR灶性(+)。

  • 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急性肺水肿1例报告

    作者:黄伟;唐昱英;罗林丽;林远贵

    患者,女,48岁,75 kg,因“黏膜下肌瘤”于2014年11月25日入院,拟在宫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ASA I级,心肺功能良好,术前辅助检查结果无特殊。入室测血压110/70 mmHg,心率81次/分,SPO2100%。考虑肌瘤较大(约4.6 cm ×4.0 cm×4.0 cm),手术较困难,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以0.9%生理盐水作膨宫液,膨宫压力100~120 mmHg。手术进行到60分钟后,患者的SpO2逐渐下降至91~92%,血压100~120/60~80 mmHg,心率82~90次/分,小便600 ml。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对称,检查呼吸回路无误,考虑可能存在膨宫液大量吸收所致循环负荷过重,给予速尿20 mg并调整呼吸参数( PEEP 5 cmH2 O、吸呼比1∶1.5)以预防肺水肿,SpO2升至94%。20分钟后,SPO2再次降至89%~91%,此时心率95~100次/分,血压90~100/50~60 mmHg。立即停止手术,听诊双肺分析无明显湿罗音。急查血气分析示:pH 7.136, PCO239.1 mmHg, PO264 mmHg, BE-16 mmol/L, HCO313.2 mmol/L, TCO214 mmol/L, SO284%, Na+146 mmol/L, K+2.7 mmol/L, Ca++0.83 mmol/L, HCT 14%PCV,Hb 4.8 g/dl,提示患者存在严重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和稀释性贫血。此过程中患者SpO2迅速降至61%,心率增快至110次/分,血压降低至85~90/50~60 mmHg。听诊双肺湿罗音仍不明显,但双鼻孔冒出少量淡血性泡沫样痰液,全身有水肿迹象,考虑患者存在循环严重超负荷所致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肺水肿。立即限制液体入量,并给予西地兰0.4 mg静脉推注、分次给予速尿30 mg静脉推注、氯化钾0.5 g静脉滴注、5% NaHCO3250 ml 静脉滴注等处理,同时调整 PEEP 至8 cmH2O;5 min 后,患者 SPO2快速升至91%,心率105次/分,血压90/60 mmHg;30 min后,复查血气:pH 7.298, PCO241 mmHg, PO297 mmHg, BE-6 mmol/L,HCO320.1 mmol/L, TCO221 mmol/L, SO297%, Na+144 mmol/L, K+3.0 mmol/L, Ca++0.9 ;mmol/L,HCT 26%,Hb 8.8 g/dl。患者意识恢复且配合较好,生命体征恢复平稳,脱氧 SpO2维持在92%以上,即拔除气管导管,送ICU继续治疗。出室检查液体出入量共输入晶体液1250 ml,宫腔灌洗液27000 ml,引流约9400 ml,尿量6200 ml。入ICU后,患者全身水肿更明显,但生命体征平稳,继续予吸氧、利尿、纠正内环境紊乱等处理,次日各项检查恢复正常,两日后出院。

  • 1,2-二氯乙烷致中毒性脑病1例报告

    作者:夏学林;刘力学;樊双义

    患者,女性,31岁,以“头痛、恶心、呕吐、乏力、注意力不集中20天”为主诉于2014年3月12日入院。头痛为持续性前额部胀痛,阵发性加剧,逐渐出现计算力、记忆力下降等认知功能改变。既往体健。在某包装厂从事涂胶工作,工龄40天,工作室约40平米,环境相对封闭,通风设施差,可闻及刺激性气味。经核实,所用粘胶溶剂含1,2-二氯乙烷(1,2-DCE),溶剂置于敞口容器中,工人徒手操作,不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同工作室另外2人亦出现类似症状。查体:神情,语利。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下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及躯干深浅感觉正常对称,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入院后头颅MRI提示双侧大脑半球弥漫性脱髓鞘改变,脑水肿;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300 mmH2 O;脑电图可见稍多散在中波幅4~6 Hz θ及θ活动,可见弥漫性节律性中-高波幅约2~3 Hz δ节律及活动;事件相关电位-P300提示波形欠佳,认知电位P3波潜伏期延长。考虑诊断:1,2-DCE中毒,中毒性脑病。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炎、减轻中毒反应: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500、250、120 mg各3天)静脉滴注,后改为口服甲泼尼龙片,并逐步减量;控制颅高压:给予甘露醇、甘油果糖、白蛋白静脉滴注,间断给予呋塞米、托拉塞米利尿。因脑水肿、颅高压征持续时间长,应用脱水剂时间长达2月余;病程中患者逐渐出现脑疝、急性肾功能损害、双肺炎症、继发性癫痫、视网膜出血等并发症,均给予对症处理。高压氧舱治疗;保持气道通。、吸氧、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控制癫痫发作;防治感染;营养脑细胞、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脑代谢;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保护重要脏器;营养支持等治疗。经近3个月的治疗,患者病情好转,意识清楚,颅高压征消失,遗留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 急性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巨大室壁瘤1例报告

    作者:罗阳;周健;陈茂

    患者,男,72岁,因“持续胸痛9小时”于2012年12月16日入院。胸闷、胸痛位于胸骨后,大汗淋漓,休息后及含服硝酸甘油后不缓解。既往史:40年吸烟史,20支/日,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体格检查:体重65 kg,体重指数( BMI)24 kg/m2,血压168/100 mmHg,语颤对称,双肺叩诊清音,双下肺听诊可闻及少量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97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心肌标志物:CK-MB:96.8μg/L,肌钙蛋白:18.43 ng/ml,肌红蛋白:571.20 ng/ml,血常规:WBC:10.92×109/L;N:83.5%;血脂:总胆固醇5.45 mmol/L,低密度脂蛋白3.36 mmol/L。肝肾功、电解质、术前常规、凝血常规、淀粉酶未见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急性广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V1~V6、I、AVL导联ST段抬高)。入院诊断: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急性广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②2型糖尿病;③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组);④高脂血症。药物治疗给予阿司匹林300 mg嚼服,硫酸氢氯吡格雷600 mg嚼服,瑞舒伐他汀10 mg口服,盐酸贝钠普利10 mg,倍他乐克50 mg。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未见狭窄,前降支近中段99%狭窄;回旋支不规则病变,中段狭窄40%~50%,远段狭窄80%~90%,钝缘支开口狭窄50%。见右冠脉不规则病变,近段狭窄40%~50%,远段狭窄30%~40%;依据患者心电图改变及造影所见考虑前降支为犯罪血管。于前降支植入支架一枚术后即刻TI-MI 3级血流,术后患者胸痛症状消失。术后患者继续阿司匹林100 mg qd,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 qd,瑞舒伐他汀10 mgqn,盐酸贝纳普利10 mg qd,倍他乐克50 mg bid,伊诺肝素0.4 ml皮下注射去q12 h,甘精胰岛素+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术后三天复查心电图对比入院时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回落不明显,心率波动在90~110次/分。术后第10天患者突发端坐呼吸、大汗淋漓;体格检查:双肺听诊可闻及大量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130次/分,律齐,胸骨左缘3~4肋间及心尖区可闻及4/6级全收缩期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心脏彩超:室间隔心尖段穿孔,室间隔水平左向右分流(图1),室间隔心尖段回声中断约10 mm,室间隔心尖段及心尖前壁室壁瘤形成(图2),基底宽41 mm,瘤体深25 mm,心肌薄处约2~3mm。住院4周后行室间隔穿孔修补术及室壁瘤切除术。4年随访目前患者无特殊不适、心功能2级。

  • 重视架构实验室与临床双向沟通桥梁

    作者:王晓娟;王辉

    规范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送检文化,重视架构实验室与临床双向沟通桥梁,终达到以病原学诊断为基础的确诊。

  • 循环肿瘤 DNA 与肿瘤精准治疗

    作者:高芃;李金明

    目前治疗肿瘤的手段多种多样,已经不完全局限于传统的手术切除及放化疗等,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普及使“精准医学”正逐步被应用到临床肿瘤领域。随着基因组学及生物大分子技术的日渐成熟,肿瘤精准医学将个体疾病的遗传学信息、诊断、治疗三者结合,使肿瘤的诊治更具有针对性、靶向性和特异性。因此,找到一种可以实时监测肿瘤状态的标志物至关重要。循环肿瘤DNA( circulating tumour DNA,ctDNA)是肿瘤细胞在坏死、凋亡后释放的一种游离DNA,由于其在血液中循环,所以对ctDNA的检测可以及时反映肿瘤状态。目前ctDNA检测已应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和预后判断等方面,由于高度特异性及灵敏性的新技术不断出现,检测ctDNA可作为一种“液体活检”,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长链非编码 RNA 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芮;张欣;王传新

    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核苷酸,无开放阅读框架的非编码RNA分子,可通过转录调控、染色质修饰、X染色体沉默等多种重要的调控作用,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研究发现,ln-cRNA参与调控肿瘤细胞内多种生物学过程,有望成为新型的肿瘤诊断和预后分子标志物及药物作用靶点。本文就lncRNA在肿瘤中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不断发展的 POCT 新技术

    作者:向代军;王成彬

    近年来POCT的应用快速增长,主要分为手持式与台式POCT分析设备,可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新出现的POCT分析设备包括可用于分子检测的仪器,如用于感染性疾病床旁诊断的PCR技术等。 POCT的质量管理有助于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提高。

  • P16、CyclinD1、PTEN 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严丹;李灵

    目的:探讨P16、CyclinD1、PTEN表达与皮肤基底细胞癌( B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在40例BCC、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用免疫组化EnVision染色法检测P16、CyclinD1、PTEN的表达情况;用专业图像分析软件( image pro plu6.0,IPP 6.0)进行半定量分析,采用平均光密度值( optical density mean)评价阳性表达结果。结果与正常皮肤组织比较,皮肤BCC相关组织中P16、PTEN密度值低,CyclinD1的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CC组织中,CyclinD1表达与P16、PTEN负相关(r=-0.502,r=-0.557,P <0.05),P16与PTEN正相关(r=0.758,P <0.05)。结论 P16、PTEN的低表达及CyclinD1的高表达在皮肤B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P16、CyclinD1与PTEN三者中的两两相关关系提示了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可能是BCC早期分子事件。

    关键词: p16 CyclinD1 PTEN
实用医院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