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Edition) 사천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2-173X
  • 国内刊号: 51-1644/R
  • 发行周期:
  • 邮发: 62-72
  • 曾用名: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华西医大学报;四川医学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魏于全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实验性大鼠牙齿移动时三叉神经节内P2X3 mRNA的表达变化

    作者:曹阳;赖文莉;陈扬熙

    目的 研究正畸牙移动中加力后P2X3 mRNA在三叉神经节(TG)的表达变化规律,以探讨P2X3受体在正畸牙移动疼痛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模拟临床矫治的牙移动过程,应用原位杂交手段进行研究.结果 大鼠牙齿加力后,观察到TG内P2X3 mRNA杂交信号阳性标记神经元数量呈现一定的时间规律:实验后1 d开始出现变化,实验后3 d达高峰,7 d后下降至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结论 在大鼠牙移动过程中,TG的P2X3 mRNA表达变化是一过性变化,呈现短时上调的规律,推测P2X3与牙移动伤害表达密切相关.

  • 巴曲酶对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钙激活钾通道的作用研究

    作者:赖晓晖;朱文梅;徐刚;袁光固

    目的 观察巴曲酶对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皮层神经元上钙激活钾通道(Kca)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贴附和内面向外两种膜片钳单通道记录技术检测巴曲酶对Kca作用.结果 在钙浴液内,细胞贴附式膜片上,钳制膜电位+30 mV,加入不同浓度巴曲酶0.15 mmol/L、0.25 mmol/L、0.50 mmol/L、0.75 mmol/L、1.0 mmol/L,通道开放概率由0.005分别增加为0.013±0.002、0.082±0.011、0.131±0.012、0.211±0.010、0.062±0.009(P<0.01),在0.75 mmol/L以内表现出浓度依赖性.在无钙浴液内,细胞贴附式膜片上,钳制膜电位+50 mV,随巴曲酶浓度增加为0.15 mmol/L、0.40 mmol/L、0.60 mmol/L、1.0 mmol/L时,通道开放概率由0.005分别增加为0.013±0.001、0.112±0.007、0.193±0.010、0.301±0.009(P<0.05).6例内面向外式膜片上,钳制膜电位+40 mV,分别加入巴曲酶0 mmol/L、0.25 mmol/L、0.50 mmol/L 3 min后,通道开放概率分别为0.012±0.007、0.011±0.009、0.013±0.008(P>0.05),巴曲酶在胞内Kca开放概率,平均开放/关闭时间,电流幅值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巴曲酶通过影响胞内游离钙水平间接调节Kca,可能对神经元有直接保护作用.

  • 阻断内毒素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对大鼠移植肝脏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刘作金;李生伟;李旭宏;彭勇;游海波;李寿柏;龚建平

    目的 探讨以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为靶点,阻断内毒素胞内信号转导后对大鼠移植肝脏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并探索肝移植时可行的RNA干扰(RNAi)治疗途径.方法 两袖套法建立SD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冷缺血转染组、活体转染组及对照组.冷缺血转染组于冷缺血期经门静脉灌注转染携带IRAK-4-shRNA的质粒pSIIRAK-4;活体转染组在门静脉袖套吻合完成后,经门静脉分支注入pSIIRAK-4;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按门静脉血流恢复后第0 min、60 min及180 min分为三个亚组,RT-PCR及Western-blot测定肝组织的IRAK-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受体血清TNF-α含量.采用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状态,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再灌注后冷缺血转染组的IRAK-4表达明显低于同时点的活体转染组及对照组(P<0.01);同时,肝细胞凋亡指数、血清TNF-α含量及肝细胞、血窦内皮细胞损伤程度也明显低于后者.结论 以IRAK-4为靶点的冷缺血期shRNAs转染途径能有效阻断内毒素胞内信号转导,进而减轻肝移植时的I/RI程度.

  • 干预协同刺激信号对反复自然流产患者Th1/Th2转换影响的体外研究

    作者:樊伟;李尚为;刘西茹

    目的 探讨干预协同刺激信号对反复自然流产患者Th1/Th2转换的影响.方法 用人绒毛膜癌细胞株JEG-3制备滋养细胞抗原;用该抗原刺激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分为两组:实验组加入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导4(CTLA4Ig,10 μg/mL组和1 μg/mL组),对照组加IgG(10 μg/mL组和1 μg/mL组),培养72 h,分别取24 h和72 h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上清液中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的水平.结果 与同质量浓度的对照组相比,CTLA4Ig组产生的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产生的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FN-γ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TLA4Ig 1 μg/mL组相比,CTLA4Ig 10 μg/mL组产生的IL-4水平明显升高(P<0.05),IL-2水平明显降低(P<0.05),IFN-γ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LA4Ig能通过阻断CD80/CD86共刺激信号,使反复自然流产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向Th2型细胞因子偏移.

  • 大豆异黄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抵抗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世伟;张红敏;张立实;冯晓凡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SIF)改善高脂高蔗糖膳食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IR)状态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用高脂高蔗糖饲料诱导的IR雄性SD大鼠,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IRI)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3个SIF组(50 mg/kg·bw、150 mg/kg·bw及450 mg/kg·bw).各组给予相应受试物1月后,酶法检测各组动物空腹血糖、放免法检测空腹血胰岛素、酶免法检测血抵抗素含量,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肾周脂肪组织抵抗素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450 mg/kg·bw SIF组能明显降低大鼠肾周脂肪组织抵抗素基因mRNA的表达及血清抵抗素的含量.150 mg/kg·bw SIF和450 mg/kg·bw SIF组能显著降低空腹血胰岛素水平及IRI.3个SIF组的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RI与血清抵抗素水平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r=0.355,P<0.05).结论 SIF可能具有通过下调抵抗素基因mRNA表达及降低血清含量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 TRAIL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李春梅;彭芝兰;尹如铁;胡敏

    目的 研究TRAIL对卵巢癌SKOV3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同时了解化疗药物对TRAIL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TRAIL蛋白和顺铂(DDP)联合用药对SKOV3细胞生长的影响;化疗药物处理后用 RT-PCR方法检测细胞的TRAIL受体(DR4、DR5)表达的变化.结果 随着TRAIL蛋白浓度的升高,SKOV3细胞抑制率逐渐升高.TRAIL浓度达到10 ng/mL及以上浓度时,TRAIL+DDP联合组的抑制率比TRAIL组明显升高(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SKOV3正常对照组、TRAIL组和TRAIL+DDP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9%、 13.4%、 39.5%,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IL蛋白使细胞更多地停留在G0-G1期.RT-PCR检测发现DDP使SKOV3细胞DR5和 DR4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对照的1.95倍和1.54倍(P<0.05),而阿霉素、卡铂、5-FU处理后SKOV3细胞DR4、DR5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 TRAIL蛋白单独使用对SKOV3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肿瘤细胞凋亡率升高,TRAIL与DDP联合使SKOV3细胞抑制率明显升高,促凋亡作用更明显.DDP作用后SKOV3细胞DR4、DR5表达成倍增加.

  • CCL20重组慢病毒对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作者:李红霞;陈平;王炼;徐健蓉;王国庆;贾永前;杨莉

    目的 通过CCL20重组慢病毒整合的间充质干细胞,观察肿瘤原位高表达CCL20能否激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方法 构建小鼠CCL20重组慢病毒lenti-mCCL20,体外转导 BALB/c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MSCs),杀稻瘟素(blasticidin)筛选出稳定表达mCCL20的混合克隆,命名为lenti-mCCL20-mMSCs,与CT26混合后皮下接种至同系BALB/c小鼠,设lenti-null-mMSCs与CT26混合接种、mMSCs与CT26混合接种、CT26单独接种为对照,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构建了重组慢病毒lenti-mCCL20,体外转导 BALB/c小鼠MSCs,获得lenti-mCCL20-mMSCs,动物实验发现CCL20瘤内表达增加肿瘤内淋巴细胞的浸润,但促进肿瘤生长.结论 CCL20瘤内表达增加肿瘤内淋巴细胞的浸润,促进肿瘤生长,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基因型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程曦;杨维青;石磊;尹晓琳;谢轶;曾蔚;李心晖;苏建裕;寇亚丽;贾文祥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临床分离株的粘附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其与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改良的微量平板法对临床分离的48株PA生物被膜的形成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PCR(ERIC-PCR)技术绘制48株PA的指纹图谱,应用计算机软件建立遗传相似性系数矩阵及聚类分析树状图.结果 48株临床分离PA菌株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不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不同的PA在基因型上表现出多态性,PA 在17%遗传相似性系数上分为A、B、C、D、E五个基因型,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的PA大都属于D 型,其遗传相似性系数为42%.结论 绝大多数临床分离的PA株具有较强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不同的PA在基因型上表现出多态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较强的PA在基因型上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 大鼠肠肌间神经元胃动素受体的表达及胃动素引起神经元内钙信号的机制

    作者:杨侠;董蕾;杨浩

    目的 观察大鼠肠肌间神经元胃动素受体(MTLR)的表达,并探讨胃动素引起神经元内钙信号的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大鼠肠肌间神经元MTLR的表达;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不同药物处理组胃动素引起的单个神经元内Ca2+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 大鼠肠肌间神经元呈MTLR免疫反应阳性表达;在Hank's液中,10-6 mol/L胃动素可引起神经元内Ca2+浓度的显著升高,其峰高(峰值减去静息值) 为30.6±3.7,荧光强度相对变化百分比为(100.8±18.4)%.在D-Hank's液(去除细胞外Ca2+)中或用L型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预处理细胞后,胃动素可轻度升高胞内Ca2+浓度.与单独应用胃动素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分别用G蛋白拮抗剂NEM和PLC抑制剂Compound 48/80预处理细胞后再加入胃动素,胞内Ca2+浓度升高的程度明显降低,与单独应用胃动素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用PKC抑制剂D-鞘氨醇预处理细胞后,再加入胃动素,其峰高和荧光强度相对变化百分比同单独应用胃动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肠肌间神经元能自身表达MTLR.胃动素可明显升高神经元内Ca2+浓度,胞内Ca2+浓度的升高既源于外钙的内流又源于内钙的释放.外钙的内流主要通过L型Ca2+通道,G蛋白偶联型MTLR-PLC-IP3途径参与细胞内钙的释放.

  • 小鼠囊胚体外植入恶性肿瘤细胞和容受性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比较性研究

    作者:马芳;王智彪;王媛;赵劼

    目的 在已建立的小鼠囊胚-恶性肿瘤细胞体外共培养的基础上,将小鼠囊胚体外植入恶性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小鼠囊胚植入单层容受性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进行比较性研究.方法 采用体外小鼠囊胚-恶性肿瘤细胞共培养体系和改进的小鼠囊胚-单层容受性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共培养体系,光镜下观察小鼠囊胚在单层恶性肿瘤细胞和容受性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贴壁、脱带、粘附及植入过程,HE染色,扫描电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对两系统中囊胚植入的生物学行为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 小鼠囊胚在恶性肿瘤细胞Hepa1-6、CHO和B16共培养系统中的脱带率、贴附率和扩展率分别是69.74%、81.49%、90.15%;68.63%、79.86%、90.32%和68.94%、80.21%、89.53%.容受性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共培养系统中的脱带率、贴附率和扩展率分别是69.52%、81.25%和91.51%,小鼠囊胚在恶性肿瘤细胞与容受性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体外植入比较,其脱带率、贴附率和扩展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的形态学和滋养层细胞表达的MMP-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外贴壁细胞的共培养系统中,小鼠囊胚在恶性肿瘤细胞和容受性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共培养系统中的发育和植入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早期生命在体外高适应和自我组织能力的一种体现.

  • 雌激素受体α和β mRNA变异型在胎盘组织的表达及定位

    作者:罗丹;刘淑芸;邢爱耘

    目的 探讨人足月胎盘组织雌激素受体α、β(Erα、Erβ)的mRNA变异型种类及其在胎盘的组织细胞学定位.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正常足月妊娠胎盘组织中Erα、Erβ表达及细胞学定位.结果 人足月胎盘组织中有Erα、Erβ mRNA的表达,胎盘组织中Erβ mRNA的表达为ERβ5变异型;Erα表达定位于滋养层细胞滋养细胞核,Erβ表达定位于滋养层合体滋养细胞胞浆.结果ERβ5是胎盘组织Erβ的变异型种类,定位于胎盘合体滋养细胞,与胎盘合成和分泌雌激素有关.

  • 阻塞性黄疸大鼠肾系膜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研究

    作者:乔安意;钱以德;杨星;陈戎;黎介寿;彭兵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大鼠肾系膜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及其致肾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实验组(再分为胆总管结扎后15 d、21 d两个亚组),每组15只.胆总管双重结扎法建立阻塞性黄疸大鼠模型,切取肾脏行肾小球系膜细胞原代培养,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平均荧光强度值,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法测定细胞浆[Ca2+]i浓度.结果 实验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平均荧光强度值明显下降(P<0.05),肾小球系膜细胞胞浆钙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 [Ca2+]i内流引起的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在阻塞性黄疸大鼠肾系膜细胞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

  • 乳糖酶在SD大鼠小肠中的分布情况的研究

    作者:何伟;吕斌;黄承钰

    目的 研究乳糖酶活性及其mRNA在SD大鼠小肠中的分布特点.方法 3~4周龄SD大鼠15只,自十二指肠下连续剪取三段,每段约10 cm,分别测定乳糖酶活性及乳糖酶mRNA水平.结果 从十二指肠起,小肠乳糖酶活性逐段降低(上、中、下三段分别为0.179、0.160、0.151 U/mL匀浆,三组间两两比较,P<0.05);三组间乳糖酶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细胞图谱看,SD大鼠乳糖酶mRNA除主要沿肠线分布外,肠绒毛上也有不少散在的分布.结论 乳糖酶mRNA在各个肠段都有分布,但其活性部分主要分布在小肠上段.

    关键词: SD大鼠 乳糖酶 小肠
  • Cubilin在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表达变化

    作者:冯梅;张翥;付平;黄颂敏;杨亦彬;苏克亮;陈泽君;唐万欣

    目的 观察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肾小管Cubilin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白蛋白尿的关系,探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肾小管功能障碍可能的机制.方法 糖尿病肾病大鼠(DN)模型采用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制备,正常组(N)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实验2、4、6周分别处死两组大鼠并测量相关血尿生化指标,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观察各组大鼠的肾小管Cubil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DN组大鼠肾小管的Cubil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在第2周即明显下降(P<0.05),并随时间推移继续降低,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ubilin mRNA的表达水平与白蛋白尿呈显著负相关(r=-0.815,P<0.01).结论 肾小管Cubilin表达的下降可能部分参与了糖尿病肾病早期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Cubilin可望作为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受损的早期标志之一.

  • TGF-β1、PDGF、CTGF在尘肺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姚武;冯斐斐;焦洁;王娜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尘肺病发生、发展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70例尘肺病患者(其中包括29例矽肺病患者和41例煤工尘肺病患者)和77例健康对照者血清TGF-β1、PDGF、CTGF的表达水平.结果 尘肺病患者血清TGF-β1、PDGF、CTGF含量分别为(44.95±23.72) ng/mL、(56.95±55.68) ng/mL、(346.70±259.49) pg/mL,对照组则分别为(6.81±4.99) ng/mL、(30.96±21.63) ng/mL、(307.49±235.40) pg/mL,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TGF-β1、PDGF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TGF含量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矽肺病患者血清TGF-β1、PDGF含量均高于煤工尘肺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病患者血清TGF-β1、PDGF含量随着期别的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变量相关分析显示TGF-β1与PDGF、CTGF与PDGF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血清TGF-β1、PDGF表达水平与尘肺病的发生发展、病理类型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脱氧核酶对Period1基因表达及其对小鼠吗啡精神依赖的影响

    作者:周薇;刘延友;王跃;汪宇辉;肖静;朱彬;彭文珍;王正荣

    目的 研究脱氧核酶在细胞水平调节Period1基因表达的作用及注射脱氧核酶对小鼠吗啡精神依赖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Period1 mRNA的10-23型脱氧核酶(DRz164),将pcDNA3-Per1和DRz164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NIH3T3细胞,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转染细胞内Period1基因表达水平.脑室注射DRz164,建立小鼠条件位置偏爱模型,观察对吗啡精神依赖的影响.结果 转染DRz164后,RT-PCR半定量检测Period1 mRNA与对照组相比减少42.4%.细胞内PER1蛋白表达减少57.2%.给予DRz164后小鼠未能形成对吗啡的位置偏爱.结论 脱氧核酶DRz164在胞内能够切割Period1 mRNA,抑制Period1基因表达,小鼠脑室注射DRz164可拮抗吗啡所引起的奖赏效应,缓解其对吗啡的精神依赖.

  • PPAR-γ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配体激活后对胆管癌细胞的作用

    作者:程文;程南生;熊先泽;夏庆杰;陈清英;闫乃红;敬静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人类肝门部胆管癌细胞系QBC939中的表达及经其配体吡格列酮 (pioglitazone) 激活后对QBC939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培养QBC939细胞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进行干预培养,通过RT-PCR检测QBC939中PPAR-γ mRNA的表达;光镜下细胞计数了解吡格列酮干预后对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技术了解吡格列酮对QBC939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QBC939中有PPAR-γ mRNA表达;PPAR-γ经其配体激活后明显抑制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出现G2/M期停滞,并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PPAR-γ经其配体激活后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及促使细胞周期G2/M期停滞而抑制细胞的生长,且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因此PPAR-γ有可能成为胆管癌治疗的新的分子靶点.

  • 川芎嗪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侧脑室室下区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邱芬;刘勇;钱亦华;赵建军;田英芳;祁存芳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侧脑室室下区(SVZ)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和川芎嗪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川芎嗪组术后2 h腹腔注射川芎嗪(80 mg/kg,1次/d),各组术后4 h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核苷(BrdU,50 mg/kg,1次/d).术后7、14、21 d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SVZ BrdU 阳性细胞数和Doublecortin(DCX)的表达.结果 缺血模型组术后7 d时SVZ BrdU 阳性细胞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并持续至14 d,21 d减少;川芎嗪组14 d SVZ BrdU 阳性细胞达峰值,21 d有所减少,与缺血模型组比较,7、14 d BrdU 阳性细胞均明显增加(P<0.01).缺血模型组7 d时SVZ有 DCX阳性表达,14 d达多,21 d表达减少,与假手术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均明显增加(P<0.01);川芎嗪组随缺血时间延长SVZ DCX表达明显增强,21 d仍处于高水平,与缺血模型组比较,14、21 d DCX表达明显增强(P<0.01).结论 川芎嗪对成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诱导的SVZ神经干细胞/祖细胞增殖可能有促进作用.

  • 用脂质体包裹重组survivin腺病毒治疗肿瘤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亚利;丁振宇;李秋;周行;邓洪新;田聆;魏于全

    目的 本实验拟用脂质体包裹重组survivin腺病毒治疗肿瘤,观察其抗肿瘤效应.方法 在BALB/c小鼠建立CT26结肠癌模型,将小鼠随机分成用脂质体包裹重组survivin腺病毒组、重组survivin腺病毒组、用脂质体包裹空病毒组、脂质体组、PBS对照组5组,观察肿瘤的生长以及小鼠的存活情况和不良反应,并做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分析.HE 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及肿大淋巴结的病理改变.结果 ①用脂质体包裹重组survivin腺病毒对小鼠有免疫保护和治疗作用,小鼠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肿瘤大小和存活率与其它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肿瘤病理切片显示用脂质体包裹重组survivin腺病毒组肿瘤组织内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有大量的坏死灶.③CTL分析显示用脂质体包裹重组survivin腺病毒组免疫小鼠的T细胞具有较高的CT26细胞杀伤活性,并具有特异性及不依赖NK细胞活性.结论 用脂质体包裹重组survivin腺病毒对CT26移植瘤有治疗作用.

  • 人类羊膜细胞表达神经细胞和脂肪细胞表型

    作者:郑佳坤;杨立业;许曼丹;陈强;李文玉;汪朝阳

    目的 探索羊膜组织来源的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能性,为神经移植探寻新的细胞来源.方法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羊膜细胞,酶消化法对细胞进行传代,应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 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从羊膜组织成功培养出细胞,细胞贴壁生长,在体外短期内可以稳定增殖和传代,传代细胞在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基中可以形成典型的球状结构,类似神经干细胞的神经球.细胞表达波形蛋白和巢蛋白两种神经干细胞的标志物,也表达神经元的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βⅢ管蛋白;大部分细胞表达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标志物酪氨酸羟化酶.少数细胞表达星型胶质细胞的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部分细胞可以随机分化为平滑肌细胞,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在诱导条件下,羊膜细胞也可以分化为脂肪细胞.结论 羊膜组织来源的细胞可以表达神经细胞的标志物,能够分化为脂肪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这种细胞对于神经移植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低氧诱导因子-1α、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的表达

    作者:张蓓;吴海琴;张海雄;张桂莲;展淑琴

    目的 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大鼠血管性痴呆(VD)形成过程中的动态表达规律,探讨VD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阻断法(2-VO)建立VD动物模型,应用Y型水迷宫实验测定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HIF-1α和EPO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随缺血时间的延长,痴呆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进行性下降(P<0.05);②痴呆组大鼠海马CA1区HIF-1α、EPO的表达于缺血1周时明显,此后缓慢下降,但与假手术组比较仍处于较高水平(P<0.01);③痴呆组大鼠两蛋白表达与学习记忆能力呈高度正相关(P<0.01).结论 HIF-1α和EPO参与了VD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可能在此过程中通过HIF-1/EPO缺氧信号转导途径发挥了保护作用.

  •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人脂肪基质细胞成骨分化能力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林云锋;敬伟;陈希哲;乔鞠;李志勇;严征斌;吴凌;田卫东

    目的 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体外转染人脂肪基质细胞的方法,并检测基因转染后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化潜能.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人脂肪基质细胞,用重组腺病毒载体Ad-GFP及脂质体介导质粒pEGFP-C1两种方法转染GFP基因,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比较GFP转染和表达的结果;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将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转染细胞经成骨定向诱导后,检测碱性磷酸酶表达和钙结节形成情况. 结果 重组GFP基因的腺病毒Ad-GFP转染的脂肪基质细胞的感染率达(42.5±1.5)%,16 h即有GFP表达,7 d时表达趋于稳定,感染6周时仍可见有GFP表达,明显优于脂质体转染组(转染效率高为11.4%).感染Ad-GFP后的脂肪基质细胞与未感染的对照组脂肪基质细胞成骨诱导分化后碱性磷酸酶(ALP)表达均逐渐增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21 d后两组均见到茜素红钙盐染色阳性.结论 重组GFP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GFP可高效率感染脂肪基质细胞,基因转染后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未受到影响,可以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人脂肪基质细胞标记方法.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

    作者:邹翠兰;刘兴会;岳本明;付稼虹;何国琳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VEGFR-1)水平和胎盘组织中膜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膜型VEGFR-1)的蛋白表达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用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轻度子痫前期,10例重度子痫前期和10例子痫患者以及10例正常对照血清中sVEGFR-1水平和胎盘组织中膜型VEGFR-1蛋白的表达.结果 子痫前期各组血清中sVEGFR-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子痫前期的病情加重血清中sVEGFR-1水平有上升趋势,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期.膜型VEGFR-1在胎盘的表达主要位于绒毛滋养细胞胞膜,绒毛血管内皮细胞胞膜,羊膜上皮细胞胞膜上,间质有少量表达.子痫前期各组胎盘组织中膜型VEGFR-1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病情加重有下降趋势,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期.子痫前期 sVEGFR-1/膜型VEGFR-1较对照组高,随病情加重有升高趋势,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期.结论 子痫前期发病可能与血清中sVEGFR-1水平、胎盘组织中膜型VEGFR-1表达有关.膜型VEGFR-1在胎盘的表达可能与子痫前期有关.

  • 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乳酸脱氢酶遗传多态性研究

    作者:杨德琴;刘天佳;李颂;亓庆国;庄姮;刘建国

    目的 探讨变链菌临床株(血清型C)乳酸脱氢酶基因多态性与细菌致龋力及酶活性的关系.方法 高龋组变链菌34株,无龋组变链菌36株;其中24株乳酸脱氢酶高活性,21株低活性.以细菌组DNA为模板扩增结构基因ldh,对目的基因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并行测序分析.结果 MseⅠ酶切ldh-RFLP表现A、B两种基因型,而HphⅠ、MnlⅠ、DdeⅠ、NlaⅢ和AluⅠ消化扩增产物未发现多态.确切概率法单侧检验发现B基因型菌株在无龋组的检出高于高龋组(P<0.05),双侧检验两种基因型在不同酶活性组的分布不同(P<0.05),低活性组B基因型菌株的比例高于高活性组.测序证实特异碱基突变引起酶切位点改变而产生多基因型.结论 变链菌临床分离株乳酸脱氢酶基因较为保守,但仍存在碱基变异.研究提示乳酸脱氢酶基因多态性与酶活性差异相关,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龋的低敏感性相关.

  • TGF-β1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对免疫排斥反应影响的研究

    作者:刘宁;段体德;郑南

    目的 探讨术前输注TGF-β1基因修饰的供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对大鼠肝移植免疫排斥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TGF-β1重组腺病毒转染供者DC,静脉输注受体大鼠,1周后建立大鼠肝移植免疫排斥模型并鉴定表达,记录存活时间,凝胶电泳迁移率试验法检测脾T细胞、Kupffer 细胞NF-кB活性及相关细胞因子TNF的表达,观察移植肝排斥病理改变.结果 Ad-TGF-β1-DC输注组移植大鼠的T细胞、Kupffer细胞活性及TNF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排斥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存活时间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DC能有效降低T细胞和Kupffer细胞活性,提高移植肝免疫耐受,延长存活时间.

  • TRAIL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研究

    作者:杨文理;陈守春;陈毅荣;覃扬

    目的 利用蛋白自剪切功能原核表达系统构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 胞膜外段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条件优化和初步纯化.方法 设计基因拼接引物,合成TRAIL基因胞膜外段双链cDNA序列,将其连接于克隆载体pMD18-T中;将酶切、纯化的TRAIL基因与经相同处理的载体pTWIN1相连接,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筛选阳性重组子.将鉴定(酶切及序列分析)阳性的重组子质粒转入大肠埃希菌ER2566表达菌中, 采用蛋白质SDS-PAGE 电泳方法 分析不同浓度诱导剂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 、不同诱导温度、不同诱导时间下目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获得了包含TRAIL基因胞膜外段的双链cDNA序列,酶切及序列分析证实成功构建了TRAIL胞膜外段蛋白自剪切功能原核表达载体.采用0.3 mmol/L IPTG、15 ℃诱导过夜(14~16 h),目的蛋白获得较高表达量,且大部分为可溶性蛋白.结论 采用大肠埃希氏菌ER2566,TRAIL胞膜外段融合蛋白获得高表达,经简单后续处理即可获得不含任何额外氨基酸的可溶性目的蛋白.

  • 铜绿假单胞菌Quorum-Sensing系统中rhlR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

    作者:杜宝中;谢轶;贾文祥;杨发龙;曾蔚;杨维青;程曦;陈恬;张再蓉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rhlR表达产物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以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PAO1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方法 扩增rhlR基因.利用pGEX4T-1载体构建rhlR-pGEX4T-1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并用免疫印迹验证.同时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菌落计数法检测免疫组和对照组鼠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清除率.结果 rhlR的全基因序列为726 bp,经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与GenBank中的rhlR基因(登录号:AE004768)完全一致.大肠杆菌BL21(DE3)转化重组质粒rhlR-pGEX4T-1后,经IPTG诱导和SDS-PAGE分析,表达的融合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54×103,其中RhlR蛋白为27×103.体内实验中,免疫小鼠肺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清除率与未经免疫的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构建的rhlR-pGEX4T-1重组质粒能够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地表达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RhlR蛋白.重组蛋白对小鼠表现出一定的保护作用.

  • 霍乱毒素ctxA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作者:张莉;陈建平;张雷;王涛;刘德松;田玉

    目的 构建霍乱毒素A亚基基因(ctxA)的融合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为霍乱弧菌肠毒素A亚基(CTA)免疫原性的研究及其作为免疫佐剂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以霍乱弧菌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霍乱弧菌ctxA基因,与带有硫氧还蛋白(Trx)基因的高效原核表达质粒pET32a(+)定向重组,构建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PCR和核酸序列分析后,以IPTG诱导表达Trx-CTA融合蛋白, 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进行鉴定.结果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PCR和核酸序列分析表明,我们扩增出了霍乱弧菌787 bp的ctxA基因,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ctxA,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质粒pET-ctxA在原核细胞中得到了高效融合表达.结论 霍乱弧菌ctxA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 非甾体类抗炎药Celecoxib对人卵巢癌细胞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红静;刘小菁;杨开选;罗凤鸣;楼江燕;彭芝兰

    目的 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Celecoxib对人卵巢癌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以及其抗卵巢癌作用与COX-2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Celecoxib(COX-2特异性抑制剂)加入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中共同培养24 h后,SKOV3细胞COX-2的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变化,同时与非选择性COX-2抑制剂Aspirin相比较.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elecoxib对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组织中COX-2表达的影响.结果 RT-PCR显示,随药物浓度增加,COX-2 mRNA表达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CM显示,Celecoxib(5×10-5 mol/L)和Aspirin(7×10-3 mol/L)组COX-2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尤以Celecoxib(5×10-5 mol/L)组更显著;Western blot检查结果相同;免疫组化发现,Celecoxib不同剂量(10、25、50 mg/kg·d)用于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后,其COX-2的IOD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药物剂量的增大,其IOD减小.结论 Celecoxib对人卵巢癌的抗肿瘤效应与COX-2表达下降有关,可能存在COX-2依赖和非依赖途径,值得进一步研究.

  • sFLK-1基因治疗联合伽玛刀治疗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兢;王正荣;李浩;魏于全;王伟;朱彬

    目的 通过对荷瘤小鼠进行以腺病毒为载体的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Ⅱ型受体(solubl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sFLK-1)基因治疗联合伽玛刀治疗,了解两者的协同治疗作用.方法 构建表达sFLK-1基因的腺病毒,在293细胞中扩增、纯化、鉴定.建立负载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BALB/c裸小鼠的动物模型,实验分为空载病毒组、重组腺病毒组、伽玛刀组、重组腺病毒+伽玛刀联合治疗组,肿瘤细胞接种后12 d(体积增至约110 mm3)联合治疗组及伽玛刀组应用伽玛刀(13 Gy)对荷瘤小鼠进行治疗;肿瘤细胞接种后7、14 d联合治疗组及重组腺病毒组尾静脉注射重组腺病毒(Ad-sFLK-1 )1×109 PFU;观察荷瘤小鼠存活率,测量肿瘤大小,免疫组化法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Tunel法检测凋亡小体.结果 联合治疗组不仅能明显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而且能明显延长小鼠的生存期,与其他三组比较减少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Tunel法显示凋亡小体明显增多,P均<0.05.结论 对负载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荷瘤小鼠,sFLK-1基因治疗联合伽玛刀能够抑制小鼠肿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起到协同作用.

  • 胆汁反流对大鼠食管粘膜炎症损伤和凋亡的作用

    作者:张茹;龚均;史冉庚;王涛;王莉

    目的 观察胆汁反流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损伤和组织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以手术制造的十二指肠胃食管混合反流(DGER)大鼠模型为基础,制备DGER(A 组)模型;DGER +Losec Mupus制剂灌注造成单纯十二指肠液食管反流(B组)模型;DGER+胆管接扎造成无胆汁的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C组)模型.观察9周后各组大鼠食管病理学改变,TUNEL法观察食管粘膜凋亡指数,免疫组化观察Fas蛋白的表达.结果 A、B、C三组均发生反流性食管炎表现,炎症以A组重,其次为B组,C组轻.A、B两组均见Barrett's食管发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无Barrett's食管发生;细胞凋亡结果示A组凋亡指数高,其后依次为B组和C组(P<0.01);各组Fas蛋白表达均阴性.结论 不含胆汁的DGER所致食管损伤轻,胆酸可能与Barrett's 食管的发生密切相关;各病理组的凋亡情况均增加,但与Fas系统无关.

  • 宫颈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术前诊断的准确性分析

    作者:秦瑀;彭芝兰;杨开选

    目的 总结分析宫颈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探讨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诊断准确性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行子宫全切术的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患者共203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将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病理类型诊断准确率为97.7%,组织学分级诊断准确率为96.4%,临床分期准确率分别为:0期86.5%,ⅠA期78.8%.结论 活检取材不准确是导致该期诊断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术前行诊断性锥切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 89Sr韧致辐射显像观察89Sr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应用

    作者:邓候富;李林;贾志云;杨晓川;青春

    放射性89锶(89Sr)的半衰期为50.5 d,发射纯β射线,对骨肿瘤有明显的辐射杀伤作用[1 4].89Sr不发射γ射线,用仪器在体外观察骨肿瘤内的生物学变化很困难,为了随访其对骨肿瘤的治疗作用,我们用89Sr韧致辐射显像观察了部分患者骨转移病灶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 国人群体异丙酚药代动力学参数靶控输注系统的功能评价

    作者:林彦俊;李羽;刘斌

    目的 评价异丙酚国人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之靶控输注系统(TCI)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20例ASAⅠ~Ⅱ级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择期手术病人,行异丙酚TCI,待病人意识消失后,予芬太尼5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插管,TCI以设定靶血浆药物浓度(3 μg/kg)变速输注60 min,分时点间断采集动脉血90 min,应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测定异丙酚血药浓度.结果 靶血浆药物浓度达稳态约30 min,异丙酚输注期间及停止输注后实测浓度均明显低于预测浓度(P<0.01),前者低32.7%~50.7%,后者低55.5%~59.5%,异丙酚输注期间及停止输注后系统偏离度、精确度分别>15%、>30%.结论 国产异丙酚靶控输注系统血药浓度实、预测值差异超出临床可接受范围,但二者间存在相当程度的平行关系,这种量化关系可用来指导临床工作.

  • X线与99mTc核素骨显像在胫骨应力性骨折诊断中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程;李国平;裴福兴

    目的 动态观察在胫骨应力性骨折发生发展过程中X线与99mTc核素骨显像的序列变化的组织学基础;并在其组织学基础上对两种诊断方法的价值及其特点进行探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帮助.方法 采用电刺激下主动跑跳诱发的兔胫骨应力性骨折模型,运用组织学、X线及99mTc核素骨显像方法对不同时期胫骨组织的变化做动态观察.结果 随着动物训练时间的延长,X线与核素骨显像结果表现出明显的连续性;不同时期的影像学检查结果的类型及分布不同;相同的影像结果具有共同的组织学基础.结论 在应力性骨折的诊断中,X线和99mTc核素骨显像各有其侧重,不能彼此替代;骨显像诊断分级仅能说明应力损伤存在和骨组织改建状况,不能直接反应损伤程度.

  • 1996~2000年全国肢体短缩畸形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朱军;代礼;周光萱;王艳萍;梁娟;缪蕾

    目的 对全国出生缺陷监测的肢体短缩畸形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了解我国肢体短缩畸形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方法 全国出生缺陷监测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案,1996~2000年全国31省、市、自治区的463~466所县级或以上的医院参加.监测对象为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的出生儿,日龄为生后7 d.监测资料逐级上报和审核,进行统计学统计.结果 1996~2000年全国肢体短缩畸形平均发生率为5.41/万,五年期间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χ2=4.08,P>0.05);农村发生率高于城市发生率,但发生率没有性别差异.南方与北方省份间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间肢体短缩畸形发生率没有差异.单侧和双侧比例以及上肢和下肢比例没有差异.结论 我国肢体短缩发生率仍为高发国家,发生率有城乡差异.提高产前诊断比例有助于发生率的下降.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缺氧对孕早期绒毛滋养细胞VCAM-1、E-selectin表达的影响

    作者:邢爱耘;林凡;刘淑芸;姚强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缺氧对体外培养的滋养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E-选择素(E-sele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正常妊娠早期(10~12周)绒毛滋养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给予不同浓度的VEGF165(20 μg/mL、40 μg/mL、60 μg/mL)、VEGF165加肝素(1 μg/mL),分别培养6 h、14 h、24 h;或缺氧培养(2% O2) 14 h、24 h.采用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滋养细胞VCAM-1、E-selectin的表达.结果 不同剂量及不同培养时间的VEGF165对滋养细胞VCAM-1、E-selectin的表达无影响(P>0.05).预先与肝素中和的VEGF165对滋养细胞VCAM-1、E-selectin的表达也无影响(P>0.05).缺氧培养24 h后滋养细胞VCAM-1、E-selectin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5.02±1.93,4.21±1.36)显著低于对照组(8.85±3.11,9.58±3.2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缺氧抑制了滋养细胞上血管内皮细胞特性的粘附分子VCAM-1、E-selectin的表达,可能参与调节了滋养细胞的浸润过程;而VEGF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尚需更多的研究.

  • 鸭疱疹病毒1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作者:杨发龙;贾文祥;谢轶;曾蔚;杨维青;岳华

    目的 建立检测鸭疱疹病毒1型(鸭瘟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为快速诊断、致病机理研究及抗病毒药物筛选等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病毒DNA聚合酶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采用TaqMan探针技术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用含有125 bp扩增产物的pMD 18-T载体质粒为阳性对照,构建标准曲线,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可重复性、敏感性进行评价,同时与传统PCR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标准曲线表明在2.3×105~2.3×10拷贝数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0.999);实时荧光定量PCR少可检测到23个阳性质粒,说明有很好的敏感性;试验内及试验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22~6.69以及2.09~8.84,说明有较好的重复性;对非鸭瘟病毒DNA无扩增,说明有很好的特异性;在对病毒DNA的检测方面,比传统PCR的敏感性高出104倍.结论 成功建立了针对鸭瘟病毒的特异、敏感、重复性强且可准确定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 穿琥宁的水解动力学研究

    作者:罗巍伟;贺英菊;王凌;莫毅;陈艳;林丽洋;闫根全

    目的 研究穿琥宁溶液的水解动力学特征.方法 使用HPLC法测定穿琥宁水溶液在不同药物浓度,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不同缓冲对溶液,不同离子强度,不同温度下的水解动力学参数.结果 穿琥宁水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随着pH值增加,穿琥宁降解速率明显增加,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随着缓冲溶液浓度的增加,穿琥宁降解速率显著增加;不同的缓冲溶液对穿琥宁降解的催化作用不同;离子强度对穿琥宁降解无显著影响.由阿仑尼乌斯曲线可以看到,温度对穿琥宁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穿琥宁在pH 8、磷酸缓冲溶液、温度60~90 ℃下的活化能为95.68 KJ/mol.结论 穿琥宁水解属于一级降解反应.降解速率与溶液pH值、缓冲液的浓度、缓冲液的种类及温度有关,溶液pH值对穿琥宁水解影响显著.

  • H37Rv结核标准菌株构建豚鼠膝关节滑膜结核模型的研究

    作者:李万里;宋跃明

    目的 探索利用H37Rv结核标准菌株构建豚鼠膝关节滑膜结核病理模型的方法.方法 对经过福氏佐剂免疫和致敏的豚鼠,行膝关节腔H37Rv菌株两种菌量(1×107/mL,50 μL及100 μL)的注射感染,观察豚鼠感染结核菌后膝关节滑膜组织及关节软骨与骨的病理变化,并行膝关节滑膜集菌培养.结果 豚鼠膝关节在行两种菌量的H37Rv菌株感染后,局部肿胀均较明显,但动物的全身反应都较轻微.两组动物的膝关节滑膜病理切片均显示有典型的结核结节及其内的干酪样坏死灶形成;切片抗酸染色均检出有抗酸染色阳性的分枝杆菌;两组动物的关节滑膜匀浆培养均有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结论 通过在经预先免疫与致敏豚鼠的膝关节局部进行适当剂量的H37Rv结核菌株的注射感染,可以构建出与人类滑膜结核病理变化相似的豚鼠膝关节滑膜结核.

  • WTK1细胞tk基因突变的多重PCR分析

    作者:王怡净;帅培强;张立实

    目的 探讨WTK1细胞tk位点自发和诱发突变体的突变谱和突变热点.方法 用甲磺酸甲酯、丝裂霉素C和叠氮钠染毒WTK1细胞后,筛选出tk基因突变集落,用多重PCR方法对WTK1细胞tk基因突变谱进行分析.结果 三种受试物均能诱导WTK1细胞tk位点突变频率增高,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所分析的突变体中绝大部分缺失tk基因外显子4和5-7.结论 三种受试物对WTK1细胞均有致突变作用;tk位点的突变存在明显的突变热点.

  • 复合扩增mtDNA-HVⅠ、HVⅡ和cytb片段在法医学种属鉴定中的价值

    作者:王闯;杨志惠;梁伟波;周斌;张林

    目的 探讨复合扩增mtDNA D-环HVⅠ、HVⅡ和细胞色素b片段进行种属鉴定的方法,以及在法医学生物检材种属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包括人在内的17种动物的血痕或肌肉组织样本,提取DNA后定量,用三对引物复合扩增mtDNA D-环HVⅠ、HVⅡ片段和细胞色素b(cytb)片段,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色后分析结果.结果 人类DNA扩增产物为278 bp、358 bp、425 bp三条带,动物DNA扩增产物为一条带,在电泳谱中位置与人358 bp的条带存在差异.结论 复合扩增mtDNA D-环HVⅠ、HVⅡ和细胞色素b片段进行种属鉴定,方法简单,灵敏度较高,可应用于法医学实践.

  • 有序多分类重复测量资料的广义估计方程分析

    作者:刘祥;张菊英

    目的 探讨广义估计方程在有序多分类重复测量资料中的应用,为临床试验中的重复测量资料的正确分析提供方法 学上的参考.方法 采用SAS软件包的GENMOD语句拟合广义估计方程,进行实例分析,并和独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获得了各参数及其标准误的估计值,可以对各因素进行直观的参数估计.广义估计方程各参数估计值标准误普遍大于独立logistic回归估计值的标准误,从而使得检验结果发生了变化.结论 广义估计方程引入工作相关矩阵以处理非独立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可以有效地控制层次相关性、重复测量因素及其它混杂因素,为有序多分类重复测量资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