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Edition) 사천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2-173X
  • 国内刊号: 51-1644/R
  • 发行周期:
  • 邮发: 62-72
  • 曾用名: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华西医大学报;四川医学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魏于全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利多卡因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作者:丁浩;符永健;郑丽蓉;陈金;施贤清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利多卡因(LD)组.各组动物均在麻醉下行手术操作,SAH组和LD组动物取自体动脉血1 mL/kg(按体质量计)注入枕大池,Sham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30 min后LD组兔经静脉注入20 mg/mL利多卡因0.6mL,SAH组、Sham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72 h后进行摄食量和神经功能损害分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兔脑海马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细胞色素C(Cyt-c)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比较,SAH、LD组兔摄食量减少,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害,脑海马组织中Caspase-3、Cyt-c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SAH组比较,LD组兔摄食量及神经功能损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海马组织中Caspase-3、Cyt-c 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 利多卡因对兔SAH后早期脑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与下调脑组织Caspase-3、Cyt-c mRNA及蛋白表达,抑制线粒体通路有关.

  • MiR-155与KLF4的靶向结合对肾小管上皮细胞MMPs表达的影响

    作者:宁雅娴;王俭勤;王晓元

    目的 研究miR-155是否通过下调靶基因Kruppel样因子4(KLF4)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和MMP-9的表达.方法 首先验证miR-155是否可以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中MMPs的表达和活性及其对KLF4表达影响:miR-155-mimic、miR-155 mimic-对照(空质粒)、空白培养基转染离体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6h后,荧光定量RT-PCR检测miR-155表达,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MMP-2、MMP-9、KLF4的表达,明胶酶谱检测细胞中MMP-2和MMP-9的活性.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55潜在靶基因为KLF4后,验证miR-155是否是通过靶向抑制KLF4发挥其作用:肾小管上皮细胞用过表达miR-155的质粒转染后,再进一步转染KLF4过表达质粒或空质粒,6h后Western blot和明胶酶谱法再次检测上述指标.另取细胞,分别构建包含KLF4-3'UTR野生型和突变型序列的荧光素酶质粒,与miR-155-mimic或者空质粒对照共转染肾小管上皮细胞,24 h后荧光素酶试验检测miR-155对KLF4基因的靶向抑制.结果 相比转染miR-155 mimic-对照的细胞,转染了niR-155-mimic的细胞miR-155表达上调,KLF4的表达受到抑制,MMP-2、MMP-9的表达和活性下降.相比于转染miR-155质粒和转染miR-155+空质粒,转染过表达KLF4+ miR-155质粒的细胞KLF4表达上调,MMP-2、MMP-9的表达和活性增加.荧光素酶试验验证miR-155可与KLF4靶向结合.结论 MiR-155可以通过靶向作用下调KLF4,从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中MMP-2、MMP-9的表达和活性.

  • 血浆游离mtDNA及脑组织TLR-9/MAPK的表达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意义

    作者:刘进平;夏勇;李进;游潮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大鼠血浆中游离线粒体DNA(mtDNA)的水平及脑组织中Toll样受体-9/丝裂原蛋白激酶(TLR-9/MAPK)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SAH组和假手术(Sham)组,每组20只.SAH组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D大鼠SAH动物模型,Sham组仅穿刺但不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建立成功24 h后,采用荧光定量实时PCR检测大鼠外周血中血浆游离mtDNA的表达量;采用逆转录PCR(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大鼠脑组织中TLR-9、P38 MAPK的表达.结果 SAH组大鼠在建模24 h后血浆中游离mtDNA表达量高于Sham组(P<O.05);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均显示脑组织中TLR9、P38 MAPK表达较Sham组增多(P<0.05).结论 血浆游离mtDNA与脑组织中TLR-9/MAPK的表达存在协同升高的现象,mtDNA可能通过TLR-9/MAPK通路介导脑组织局部及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发生.

  • 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性及其稳定性研究

    作者:曲俊彦;吕晓菊

    目的 了解长期抗菌药物压力及常用紫外线消毒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影响及替加环素(TGC)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在群体中存续的能力.方法 选取临床分离TGC敏感鲍曼不动杆菌3株,分别采用多步法及紫外线照射体外诱导耐药,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诱导前后鲍曼不动杆菌对TGC的低抑菌浓度(MIC)变化.选取临床分离TGC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株,在空白MHA平板中反复传代,测定其MIC值.后选取TGC敏感株及TGC诱导同源耐药株进行TGC耐药株适应度代价研究.结果 应用多步法成功诱导出TGC耐药株;紫外线照射虽然对TGC耐药性未发生影响,但其MIC值有上升趋势.TGC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传代40代后菌株MIC值无明显变化.TGC敏感株及TGC诱导同源耐药株进行相同条件下培养,体外单独培养时耐药株达到对数生长期及平台期的时间均较敏感株长;混合培养时,随着连续传代,耐药株菌落数量较敏感株迅速减少,甚至耐药株被清除.结论 TGC可诱导鲍曼不动杆菌产生获得性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TGC的耐药可能具有遗传稳定性.TGC耐药株较敏感株适应性下降.

  • mTORC1/2抑制剂与伊马替尼联用抑制Ph+ALL细胞株生长的作用机制

    作者:吴佳慧;石芳芳;龚玉萍;石睿

    目的 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C1/2(mTORC1/2)抑制剂PP242与伊马替尼(IM)联用对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株SUP-B15的抗白血病作用及机理.方法 以SUP-B15细胞为研究模型,MTT法检测IM与PP242联合处理SUP-B15细胞72 h后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联合作用指数(CI);Western blot法检测PP242处理SUP-B15细胞后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mTOR通路的影响,以及IM与PP242联合处理SUP-B15细胞后对PI3K/Akt/mTOR通路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 IM单用于SUP-B15细胞的IC50值为(1.50±0.09) μmol/L.而IM与20、30、50 nmol/L PP242联用于SUP-B15细胞,其IG0分别下降为(0.81±0.030) μmol/L、(0.36±0.140) μmol/L、(0.02±0.002) μmol/L,CI值分别为0.764、0.545、0.507,提示两药有较高的协同作用.PP242单独作用于SUP-B15细胞后,磷酸化Akt (p-Akt)、p-4EBP1、p-elF4E、p-ABL、p mTOR、p-P70等PI3K/Akt/mTOR通路上的关键磷酸化蛋白表达下调,且这种变化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P242与IM联合用于SUP-B15细胞时,SUP-B15细胞PI3K/Akt/mTOR通路的各关键蛋白下调较PP242或IM单用时更明显,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上调也较两药单用时更明显.结论 PP242与IM联合使用时可增强对于PI3K/Akt/mTOR通路的抑制,增加由Bax、Caspase-3所介导的凋亡作用.

  • 儿童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临床病理特征对继发癫痫的影响

    作者:黄亮;俞丹;罗蓉;李敏;周晖;蔡晓唐;汪志凌

    目的 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临床病理特征对继发癫痫的发生、控制情况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回顾性分析其继发性癫痫控制情况,运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价患儿预后,对急性期临床病理特征(包括临床表现、病毒学、脑电监测、影像学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癫痫控制差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共纳入50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经1.5年以上随访,继发癫痫58例(11.46%).②Logistic回归分析示急性期反复抽搐发作(标准偏回归系数=3.602)、脑电监测到临床发作(标准偏回归系数=3.061)、癫痫持续状态(标准偏回归系数=2.711)、精神行为性格改变(标准偏回归系数=1.850)为病毒性脑炎患儿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③继发性癫痫患儿中40例控制好(74.07%),其中37例(92.5%)使用≤2种抗癫痫药物;logistic回归分析未提示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儿癫痫控制差的危险因素.④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示24例预后不良(41.38%),主要表现为智力运动落后(20例,83.33%).单因素分析提示急性期癫痫持续状态在继发性癫痫患儿不同预后组间存在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未提示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期精神行为性格改变、多次抽搐发作、癫痫持续状态、脑电监测到临床发作是儿童病毒性脑炎继发性癫痫的危险因素,但急性期的临床病理特征与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临床控制差和临床预后不良无关.

  • 家庭支持对我国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的城乡差异研究

    作者:罗会强;吴侃;钱佳慧;曹裴娅;任晓晖

    目的 了解我国城乡老年人身心健康及社会支持的现状,并探究不同家庭支持类型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的城乡差异.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全国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生理健康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工具支持型生活自理能力(IADL)量表测量,心理健康用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量表(CES-D)测量.家庭支持包括经济支持、日常照料和情感慰藉.利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 子女的经济支持对农村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存在积极影响(P<0.05);子女的精神慰藉对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存在积极影响(P<0.01);子女日常照料对城乡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均存在积极影响(P<0.01).结论 家庭支持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对家庭支持的依赖性高于城市老年人.应不断完善老年人正式社会支持体系,减小城乡差距.同时继续发挥家庭支持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作用.

  • p-JAK1/p-STAT3通路在蓝莓益生菌血清干预肝细胞脂肪变性中的作用

    作者:祝娟娟;程明亮;周明玉;赵雪珂

    目的 建立体外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探讨白介素-22(IL-22)调控的磷酸化酪氨酸蛋白激酶-l(p-JAK1)/磷酸化信号转导激活转录因子-3(p-STAT3)信号通路在蓝莓益生菌血清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实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蓝莓益生菌原液,并制备大鼠1o%蓝莓益生菌低、中、高剂量血清及生理盐水血清.建立游离脂肪酸(FFA)诱导的正常肝细胞株L-02细胞脂肪变性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蓝莓益生菌低、中、高剂量血清组.定量检测细胞内三酰甘油(TG)含量;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的脂质沉积;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IL-22、p-JAK1、p-STAT3、胆固醇调节元件蛋白-1c(SREBP-1c)的基因表达;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IL-22、p-JAK1、p-STAT3、SREBP-1c的蛋白表达.结果 FFA诱导刺激24 h后,模型组细胞TG含量高于正常组(P<0.01),细胞内可见大量脂质沉积,且IL-22、p-JAK1、FSTAT3基因表达及蛋白表达均较正常组减弱(P均<0.01)、SREBP-1c基因及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升高(P均<0.01);与模型组相比,蓝莓益生菌低、中、高剂量血清组的TG逐渐降低(P均<0.01),细胞内的脂肪沉积逐渐减轻,高剂量血清组IL-22、少JAK1、p-STAT3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较模型组、低剂量血清组、中剂量血清组增强(P均<0.01),SREBP-1c的表达降低(P<0.01).结论 蓝莓益生菌通过对p-JAK1/p-STAT3信号通路的调节,参与拮抗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

  • 简化版《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在四川地区汉族人群中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作者:杜丹;李晓雪;潘瑜;杨婷;郝丹;蒋献

    目的 评价简化版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问卷(Acne-Qol-19)在四川地区汉族人群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对264例痤疮患者进行Acne-Qol-19问卷调查,采用内部一致性分析、分半信度、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及因子分析来评估Acne Q01-19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Acne-Qol-19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 α)为0.953,斯皮尔曼(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902;经专家评定,量表的内容效度较好;Acne-Qc1-19与Cardiff痤疮伤残指数(CADI)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45,P<0.00l;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运用固定负荷法计算因子的标准化负荷,在自我感知维度的负荷值为0.853~0.944,社会功能维度的负荷值为0.865~0.945,情感功能维度的负荷值为0.383~0.898,痤疮症状维度的负荷值为0.612~0.867,P均<0.01.结论 Acne-Qo-19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我国四川地区汉族人群痤疮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的专用量表.

  • 细胞自噬在三氧化二砷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李洋;谷仕艳;张遵真

    目的 研究细胞自噬在三氧化二砷(ATO)诱导的肝癌细胞死亡中的作用,观察调控细胞自噬对ATO诱导的细胞凋亡有何影响.方法 以人肝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在ATO作用于HepG2细胞的基础上,加入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Rap)]和自噬抑制剂[三甲基腺嘌呤(3-MA)]进行调控.以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结构,免疫印迹法分析自噬相关蛋白LC-3和Beclinl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5~20 μmol/L ATO与10 mmol/L 3-MA联用时HepG2细胞存活率比同剂量ATO单独作用时降低(P<0.05),凋亡率增加(P<0.05),细胞内呈现典型凋亡反应特征,自噬蛋白LC3和Beclinl表达低于ATO单独作用组(P<0.05).相反,5~20 μmol/L ATO与o.25 μmol/L Rap联用时,HepG2细胞的存活率比ATO单独作用时显著增加(P<0.05),凋亡率降低(P<0.05),细胞内出现大量自噬体结构,自噬蛋白LC3和Beclinl的表达较ATO单独作用组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异性自噬抑制剂能显著增强ATO杀伤肝癌细胞的敏感性,其机制与增强肝癌细胞凋亡有关.

  • 胃间质瘤组织FAP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汤苏敏;沈朝勇;尹源;尹晓南;蔡兆伦;陈志新;张波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GSTs)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病理科保存的GSTs石蜡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FAP表达;另取GSTs高、低恶性度患者新鲜肿瘤组织,进行FAP蛋白芯片分析,分析FAP与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及患者预后间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8例符合标准的病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FAP表达于GSTs细胞的胞浆,阳性表达率为42.9%,在正常胃组织中不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及核分裂象数的患者中,FA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不同肿瘤长径和危险度分级患者中,FAP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长径较大和中高危险度分级的肿瘤,FAP阳性表达率更高.FAP蛋白芯片分析结果显示,高恶性度GSTs组织中FAP表达量较在低恶性度GSTs组织的表达上调8.4倍.FAP表达与常规免疫组化指标之间无明显关联性.生存分析示:核分裂象数、肿瘤长径、术后服用伊马替尼(IM)及FAP表达,影响中高危GSTs患者无复发累积生存率(RFS) (P均<0.05).Cox多因素回归示:核分裂象数、肿瘤长径、术后服用IM及FAP表达,是影响中高危GSTs患者RFS的独立因素(P均<0.05).结论 FAP表达于GSTs细胞的胞浆,而在正常胃组织中不表达.FAP可辅助评估中高危GSTs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胃间质瘤 FAP 预后
  • 结核分枝杆菌clpP2抗原表位预测与分析

    作者:刘思静;蒋明娟;蒲启康;任晨艳;苏琳;张祥;汪川

    目的 预测结核分枝杆菌酪蛋白酶蛋白水解亚基单位2(clpP2)的抗原表位,为结核病疫苗、药物研制等提供新的靶点.方法 以clpP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基础,采用生物信息软件DNA Star预测二级结构;运用SWISS-MODEL在线软件进行同源建模;运用VaxiPred软件综合预测T细胞抗原表位,用ABCpred、COBEPro和BepiPredPred软件综合预测其B细胞抗原表位;采用DNA Star Protean、SignalP、TMHMM在线软件和NCBI数据库分析其免疫学相关信息.结果 clpP2蛋白结构丰富,含有较多潜在细胞毒性T细胞和辅助T细胞表位;也含有较多的B细胞线性和构象优势表位,这些区域亲水性、表面可能性和柔韧性指数都较高.结论 clpP2蛋白具有诱导免疫应答的潜能,可以作为结核监测、治疗、预防的新靶点.

  • 脑室内移植hUC-MSCs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范雪;白小红;陈娟;万谦;陈强;母得志

    目的 探讨脑室内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治疗效果及保护性机制.方法 无菌条件下采集在我院产科出生的1例正常足月健康男婴的脐带3~4 cm,运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hUC-MSCs,使用BrdU标记细胞,并对培养出的MSCs的分化功能进行鉴定;取98只健康SPF级10 d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30)、HIBD组(n=36)和MSCs组(n=32),其中HIBD组和MSCs组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建模成功24 h后将标记的hUC-MSCs注射入MSCs组大鼠右侧脑室,于移植后3周内,记录大鼠生长发育情况,并用Longa评分法对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进行评价,用免疫荧光法观察移植hUC-MSCs的存活、迁移、分化及促分化情况.结果 移植后,移植组大鼠体质量增加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2、3周,移植组Longa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3周内可在大鼠脑组织切片中发现BrdU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损伤侧海马区域及大脑皮质;移植后3周内,大鼠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总体信号强度逐渐增强.结论 hUC-MSCs移植治疗新生大鼠HIBD时,移植的hUC-MSCs可迁移至受损部位并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可促进内源性神经分化,体现了一定程度的脑保护作用.

  • 三甲氧苄嗪对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唐茂涵;张艳杰;刘银;苏智广

    目的 研究三甲氧苄嗪(TMZ)对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s)氧化应激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使用双酶消化获得SD大鼠脂肪组织的ADSCs,进行流式细胞学鉴定和多向分化潜能评估;应用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ADSCs损伤凋亡模型,使用不同浓度的TMZ(250 μmol/L、500 μmo[/L)干预氧化应激损伤的过程;Hoechst 33342染色定性分析凋亡细胞形态;JC-1线粒体膜电位染色和线粒体电镜检测观察TMZ作用下线粒体损伤逆转情况;Western blot检测TMZ对线粒体凋亡通路蛋白的影响;通过检测活性氧簇(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评价TMZ对ADSCs抗氧化能力的作用.结果 获取的ADSCs,阳性表达CD29和CD90抗原,低或不表达CD34、CD45及CD31;ADSCs能够成功被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和骨性细胞;H2O2处理ADSCs,细胞凋亡数量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结构破坏崩解,保护性凋亡蛋白(Bc12)表达下降,凋亡蛋白(Bax、Bad、Caspase3)表达上调;胞内ROS含量与MDA的质量摩尔浓度上升,SOD的活性和GSH的质量摩尔浓度降低.TMZ对ADSCs有浓度依赖性的保护作用,可降低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逆转线粒体低电位,减轻H2O2对线粒体结构的损伤,提高Bcl2的表达和下调Bax、Bad及Caspase3的表达,减低过量的ROS和MDA,恢复SOD和GSH的抗氧化系统功能.结论 TMZ通过调控保护性蛋白的表达和提高内源性抗氧化能力,提高ADSCs的存活率,从而逆转氧化应激损伤.

  • 胃肠间质瘤患者术前PLR、d-NLR值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尹晓南;汤苏敏;尹源;沈朝勇;张波;陈志新

    目的 探讨术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衍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NLR)对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2005年6月至2015年2月经手术治疗的GI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患者术前一周内的血液常规检查结果及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的术前PLR、d-NLR的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值组(PLR> 153.075、d-NLR>1.245)和低值组(PLR≤153.075、d-NLR≤1.245).观察比较高、低PLR、d-NLR组的一般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探讨影响未行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GIST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无论GIST患者术后是否接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与低PLR组、低d-NLR组相比,高PLR组、高d-NLR组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RFS)更短(P均<0.05).单因素分析中,肿瘤直径、部位、核分裂象数,术前PLR及d-NLR与患者术后RFS相关.Cox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直径≥5 cm[风险比(HR):4.295,95%可信区间(CI):1.772~10.413;P=0.001]、非胃部位(HR:2.247,95%%CI:1.200~4.209;P=0.011)、核分裂象数>5/50HPF HR:4.678,95%CI:2.364~9.257;P<0.001)及术前高d-NLR(HR:2.549,95%CI:1.159~5.606;P=0.020)是GIST患者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在N1H高危患者中,高PLR或高d-NLR组(B组)患者较低PLR和低d-NLR组(A组)患者RFS更短(P=0.006).结论 术前d-NLR的高低是GIST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PLR、d-NLR可作为评估GIST术后RFS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望在临床上预测GIST复发风险.

  • 米诺环素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机制研究

    作者:陶涛;付洁;刘永刚;李作孝;李小刚

    目的 观察米诺环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神经炎症的影响,探讨腺苷A2A受体(adenosine A2A receptor,A2AR)在米诺环素调节小胶质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制作大鼠I/R损伤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模型组及米诺环素组[I/R造模时,米诺环素按体质量3 mg/kg(质量浓度为100 g/1mL)尾静脉注射,每日2次].再灌注24 h后,处死大鼠,取大鼠缺血侧脑组织,采用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抗体CD1 1b/c染色、抗A2AR抗体免疫荧光以及双标染色检测缺血灶周围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A2AR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脑组织内白介素-1β、-6(IL-1β、IL 6)及A2AR蛋白的表达.结果 I/R模型组CD11b阳性的小胶质细胞数明显多于假手术组;与I/R模型组相比,米诺环素组IL-1β、IL-6及A2AR蛋白表达下降(P<0.05),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结论 米诺环素可抑制局灶性脑I/R损伤所致的小胶质细胞激活及神经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下调A2AR蛋白的表达有关.

  • 中国中老年关节炎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曹裴娅;吴侃;钱佳慧;罗会强;任晓晖

    目的 了解中国中老年人的关节炎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我国中老年人健康和探讨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资料,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关节炎患病率与社会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地区、文化程度),除关节炎以外经医生诊断的其他慢性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癌症、慢性肺炎、肝脏疾病、心脏病、中风、肾脏疾病、胃肠道疾病、哮喘)和其他健康相关的因素(吸烟状况、饮酒状况、夜晚睡眠时间、午休时间)及心理健康状况(抑郁症状)的关系.结果 我国中老年关节炎患病率为30.8%.农村地区居民,夜晚睡眠时间少、饮酒者,有抑郁症状者,患高血压、慢性肺炎、肝脏疾病、心脏病、肾脏疾病、胃肠道疾病和哮喘者关节炎患病风险高.结论 中国中老年关节炎患病率高,应积极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促进中国中老年人的健康.

  • 中药固本通络方对IgA肾病小鼠氧化应激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雯雯;黄迪;沈沛成;吴卿;孙川;王娴娴;何立群

    目的 探讨固本通络方治疗IgA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经诱导建立IgA肾病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对照组(n=10)及治疗组(n=10),另取10只正常小鼠作为正常组(n=10).造模结束后,治疗组予固本通络方1.67mL/(g·d)灌胃治疗,对照组予非诺贝特30 mg/(kg·d)灌胃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均连续12周.造模前、治疗开始时(第0周)和第12周末时,测定各组小鼠尿白蛋白;治疗第12周末处死小鼠后取肾组织,通过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和系膜区IgA沉积,Western blot法测定肾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stor activated receptor α,PPARα)、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iver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I-FABP)、4-羟壬烯醛(4 hydroxy-2-nonenal,4-HNE)、血红素加氧酶1(hemeoxygenase-1,HO-1)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PPARα、L-FABPmRNA表达.结果 治疗第12周末,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尿白蛋白增加,肾小球系膜区有病理损伤,肾组织PPARα、L-FABP的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4-HNE和HO-1的蛋白表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和治疗组尿白蛋白降低,系膜区病理损伤减轻,肾组织PPARα、L FABP的蛋白和mRNA表达增高,4-HNE和HO-1的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正常组相比,对照组和治疗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上述指标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固本通络方能有效改善IgA肾病小鼠蛋白尿及肾小球系膜区病理损伤,可能与其调节PPARα、L-FABP的表达,进而改善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 DNA双链损伤修复机制在糖尿病致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曾理;丁群芳;许婷媛;罗方;葛宁;李诗彤

    目的 探讨DNA双链损伤修复机制在糖尿病致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 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A组),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组(B组),糖尿病模型+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组(C组).C组采用链脲霉素(STZ)-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注射STZ 72 h后,B组与C组大鼠均被施行主动脉球囊损伤术,术后分别予以高脂饲料饲养;A组予以基础饲养,每周监测血糖水平及体质量变化.分别于术后2周、4周、6周、8周,取大鼠主动脉进行老化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HE染色,并计算主动脉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内中膜面积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磷酸化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ATM)、磷酸化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2(CHK2)、磷酸化P53、磷酸化组蛋白2A变异体(γ-H2AX)的表达.结果 术后2周,A组大鼠主动脉内膜老化SA-β-gal染色呈阴性,B组和C组大鼠老化SA-β-gal染色阳性区域较少且散在分布;HE染色示B组和C组大鼠主动脉内膜开始出现少量增生.术后4周,B组和C组大鼠主动脉内膜老化SA-β-gal染色呈阳性;HE染色示C组大鼠主动脉内膜增厚明显,主动脉内膜面积较A组和B组增加(P<0.05).术后6周,C组大鼠主动脉内膜老化SA-β-gal染色呈阳性且面积较B组增加;HE染色示C组大鼠主动脉壁形成典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内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泡沫细胞聚集,管腔狭窄,与A组、B组相比,主动脉内中膜面积比增加(P<0.05).术后8周,C组大鼠主动脉内膜老化染色阳性面积较B组增加;HE染色示C组大鼠主动脉腔明显狭窄,增生部分突入管腔,内膜面积、内中膜面积比较A组和B组增加(P<0.05);免疫组化染色示C组大鼠主动脉内膜中γ-H2AX、磷酸化ATM、磷酸化CHK2、磷酸化P53表达均呈阳性,上述蛋白在B组大鼠主动脉内膜中表达均呈弱阳性.结论 糖尿病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衰老激活,DNA双链损伤加剧,双链损伤修复机制参与了糖尿病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胎盘植入的应用价值

    作者:熊雯;罗红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超声造影以及两者联合诊断胎盘植入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经手术病理诊断为胎盘残留的患者112例,根据病理诊断分为非植入组(n=38)和植入组(n=74).比较两组常规超声、超声造影特征的区别,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判别式并比较三种方法预报胎盘残留是否伴有植入的准确性,比较三种方法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常规超声检查发现宫腔内病灶,发现病灶与周围子宫肌层的分界是否清楚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的定性分析指标[包括增强时相、增强强度、造影后病灶与子宫肌层分界是否清楚、边界是否规整、病灶附着处子宫肌层厚度较对侧子宫肌层是否变薄(简称较对侧子宫肌层是否变薄)]在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91.1%)以及联合诊断的logit(P)判别式的预报准确性(92.0%)高于常规超声(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AUC(0.922)以及联合诊断(0.952)高于常规超声(0.887)(P<0.05),但超声造影和联合诊断之间的预报准确性和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造影及联合诊断用于鉴别胎盘植入的价值均高于常规超声,有潜力成为胎盘残留的常规影像诊断方法.

  • 一家系4例子宫内膜癌报告

    作者:陈慧;易棵;陈杰

    目的 探讨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特点,为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的筛查、预防及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同一家系两代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同一家系两代子宫内膜癌患者共4例,先证者因阴道不规则出血就诊,4年后该家族另外3人(其母、两个妹妹)于同一年内先后发现子宫内膜癌,4例患者发病年龄44~75岁,平均52.3岁.其母亲发病在绝经后,三姐妹发病均在绝经前.三姐妹中2例因不规则阴道出血就诊,1例体检时发现子宫内膜癌就诊,其母亲因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就诊.4例患者均在术前诊刮病理检查即发现子宫内膜癌;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手术+化疗治疗,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至今均全部存活,未发现复发.结论 遗传性子宫内膜癌发病时间早、发病率较高,早发现及早治疗预后较好.

  • 非止血带下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安置引流与否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作者:侯晓玲;李玲利;涂晓晴;杨璐;王瑞;周宗科

    目的 探讨不使用止血带的情况下,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否应该安置引流.方法 将67例符合纳入条件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引流组(n=35)和非引流组(n=32).由同一医疗组医师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非引流组直接缝合切口;引流组则在手术结束前于关节腔内放置硅胶引流管,外接引流袋后缝合切口;所有患者术中全程均不安置止血带.两组患者分别于关节置换前ld及术后第1~3天行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检测,并计算术中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观察大小腿周径变化、疼痛评分、输血量、住院天数、膝关节活动度、下床活动时间、引流量等,并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大腿及小腿周径、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前膝关节活动度、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非引流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引流组术中总失血量[(976.99±310.61) mL]高于非引流组[(666.61±371.28)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引流组Hb低于非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非引流组术后隐性失血量[(513.62±382.7) mL]稍多于引流组[(507.75±231.14) mL],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为瘀斑,未见伤口感染发生.结论 不使用止血带的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不安置引流管可有效减少失血量,且不增加并发症和术后恢复时间,安全可行.

  • 右美托咪定对异丙酚和琥珀胆碱诱导插管和呼吸恢复的影响

    作者:黄伟;林远贵;李平;罗林丽;罗东

    目的 观察预注右美托咪定对异丙酚和琥珀胆碱诱导插管和呼吸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拟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或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30例.麻醉前分别泵注1 μg/kg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在静脉注射异丙酚和琥珀胆碱后实施气管插管,插管后不行辅助通气,直至患者自主呼吸恢复.观察患者的气管插管条件、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不同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变化.结果 D组有更多患者气管插管条件判为优秀,但两组总体插管条件和呼吸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插管后即刻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较干预前的基础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插管后即刻MAP、HR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插管后即刻的MAP和HR均较插管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D组插管后即刻的MAP和HR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各时点的BIS值均较基础值显著降低,D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预注1μg/kg右美托咪定可提供更加优秀的气管插管条件且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同时不影响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

  • 子宫良性病变切除子宫时预防性输卵管切除的意义探讨

    作者:赵聆君;王平;李秀英

    目的 通过被切除输卵管的术后病理分析探讨因子宫良性疾病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或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因子宫平滑肌瘤、腺肌症等良性病变行(腹腔镜)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同时行输卵管切除术的1 272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1 272例患者中,其中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1 226例,单侧输卵管切除术46例.334例患者有附件区压痛体征(26.26%),401例患者有附件区增厚体征(31.53%).共切除输卵管2 498条,腔镜下或手术中肉眼观可见1 654条输卵管外观无明显异常(66.21%),636条输卵管管腔部分隆起(25.46%),128条输卵管红肿(5.12%),80条输卵管管腔萎缩粘连表现(3.20%);术后病理结果为2 386条(95.52%)输卵管有慢性输卵管炎症,988条(39.55%)输卵管囊肿,80条(3.20%)正常输卵管,78条(3.12%)输卵管积液,48条(1.92%)输卵管有炎性增生表现,8条(0.32%)输卵管黏膜上皮非典型增生改变、4条(0.26%)输卵管良性肿瘤及2条(0.08%)输卵管癌变.在10例输卵管癌、输卵管非典型增生患者中,发现8例患者对侧输卵管普遍存在明显慢性炎症的改变,其中输卵管非典型增生7例,输卵管癌1例.结论 预防性输卵管切除可治疗输卵管炎性病变,去除癌变诱因.

  • 艾森曼格综合征妊娠相关病例29例分析

    作者:廖志敏;唐昱英;倪娟;黄蔚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总结临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29例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结果 孕妇先天性心脏病类型以室间隔缺损为主(21例),同时多合并有瓣膜病变(21例),心律失常(19例)和电轴偏移(21例).孕妇在院死亡3例.胚胎停止发育、死胎或引产共10例,出生胎儿19例,无生机儿2例,存活17例.结论 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母婴死亡率高,是妊娠的禁忌症;治疗策略包括早诊断早治疗,围生期严密监护和个性化治疗,尤其注意产时和产后监护治疗.

  • 重复性经颅磁刺激联合感知提醒对脑卒中患者单侧忽略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仁刚;刘沙鑫;王凤怡;马锡超;杨永红

    目的 对比低频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感知提醒(SC)治疗与单独使用rTMS治疗对脑卒中亚急性期单侧忽略患者忽略严重程度、上肢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评定者盲法设计,将33例右侧脑卒中后单侧忽略患者随机分为rTMS+ SC组(n=16)和rTMS组(n=17).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rTMS+ SC组患者同时接受rTMS以及SC治疗,rTMS组患者仅接受rTMS治疗.rTMS治疗采用经颅磁刺激仪,刺激左侧后顶叶皮层,刺激频率1 Hz,刺激强度为90%静息运动阈值,治疗时间为1次/d,5 d/周,连续治疗2周;SC治疗采用佩戴提醒腕表,每天累计提醒时间为3h,5d/周,连续佩戴2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分别评定单侧忽略严重程度[单侧行为忽略常规子量表(BIT-C)和凯瑟琳博格量表(CBS)],上肢运动功能[上肢运动评分量表(FMA)、上肢活动量表(ARAT)]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良巴氏指数(MBI)].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与单纯rTMS治疗比较,rTMS+ SC组在BIT-C方面改善更好(P<0.05).其余CBS、上肢功能(FMA、ARAT)指标治疗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TMS联合SC能更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患者单侧忽略症状,可望作为单侧忽略的多技术联合治疗策略之一在临床推广应用.

  • 超声引导下经上盏入路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疗效分析

    作者:杨杰;尹勇;聂明;蒋理海;王坤杰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经上盏入路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在超声引导下经上盏人路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形结石3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期成功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并碎石.手术时间65~136 min,平均(85±15) min;一期结石清除率83.4%(298/357),二期结石清除率87.1%(311/357);术后高热15例(4.2%),其中感染性休克2例(0.5%);术后需输血治疗8例(2.2%),其中3例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栓塞止血(0.8%);术后出现液气胸患者17例(4.7%),需行胸腔穿刺抽液或留置胸腔闭式引流患者3例(0.8%),无胸腹腔脏器损伤、肾盂穿孔、肾脏丢失等严重并发症,总体并发症率5.3%(19/357).术后住院时间6~20 d,平均(7.2±3.5)d.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上盏人路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清石率高,且并发症较低.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初治患者治疗后静脉通畅率的影响因素

    作者:鲁景元;顾建平

    目的 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初治患者治疗后静脉通畅率改善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的下肢DVT初治患者127例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血液学指标、各项临床指标、相关病史、DVT分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治疗方法(单纯药物、置管溶栓和/或器械取栓)、发病部位(单纯膝下、单纯膝上、混合型).以静脉通畅率代表DVT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多种因素对其治疗后静脉通畅率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61例DVT患者静脉通畅率<50%为劣效组,66例DVT患者静脉通畅率≥50%为优效组.劣效组男性30例(49.18%)、年龄(65.6±4.2)岁,优效组男性31例(46.97%)、年龄(63.7±3.9)岁.两组间性别比、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截止至2015年12月31日.优效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9.2月(1~21月),劣效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6.4月(1~14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优效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劣效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效组与劣效组间患者在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DVT分期,治疗方法,发病部位这些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白细胞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DVT分期、治疗方法、发病部位是下肢DVT治疗后静脉恢复通畅与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白细胞计数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数值高、DVT分期晚、仅采取单纯药物治疗、受累血管位于膝上时DVT治疗效果较差,不利于静脉通畅率的改善.

  • 乳腺小叶原位癌与小叶非典型增生的高频超声特征分析

    作者:朱勐;彭玉兰;马步云;步宏

    目的 分析评估乳腺小叶原位癌与小叶非典型增生的超声特征,以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研究31例乳腺小叶原位癌患者与8例小叶非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及超声检查资料,采用美国放射学会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39例患者的46个病灶(38个小叶原位癌病灶,8个小叶非典型增生病灶)进行评估.结果 乳腺小叶原位癌患者的平均年龄大于小叶非典型增生患者(P=0.006 7).大多数乳腺小叶原位癌和小叶非典型增生患者的病灶均位于外上象限,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特征上,两组患者病灶的形态特点(P=0.001 4)、边缘是否光整(P<0.000 1)、结构是否扭曲(P=0.006 5)、病灶有无钙化(P=0.009)在小叶原位癌与小叶非典型增生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绝大部分的乳腺小叶原位癌的高频超声特征表现为不规则形(n=29),边缘不光整(n=34),结构扭曲(n=20),病灶内有钙化(n=19).大部分的小叶非典型增生的高频超声特征表现为椭圆形(n=4),边缘光整(n=7),所有病灶均无结构扭曲及钙化.结论 乳腺小叶原位癌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大于小叶非典型增生患者.相对于乳腺小叶非典型增生,小叶原位癌高频超声表现具有更高程度的恶性特征.

  • 采用Tobit模型分析农村慢性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

    作者:左宗力;隆素素;席娜娜;张菊英

    目的 了解四川省农村地区慢性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同时采用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2013年四川省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计算农村地区慢性病患者健康效用值,并拟合Tobit模型探讨影响健康效用值的因素.结果 农村地区慢性病患者健康效用值为0.870.影响农村慢性病患者健康效用值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到医疗点距离及体质量指数(BMI):50~59岁组[偏回归系数(β)=-0.071 6,P=0.001]、60~69岁组(β=-0.138 0,P<0.001)、70岁及以上组(β=-0.230 9,P<0.001)健康效用值都低于50岁以下年龄组,女性患者的健康效用值低于男性(β=-0.032 0,P=0.023),到医疗点的距离3 km及以下的患者健康效用值高于3 km以上组(β=-0.038 0,P=0.019),偏瘦(BMI<18.5 kg/m2)的患者健康效用值低于BMI正常组(β=-0.081 5,P<0.001).结论 Tobit模型能较好地解决因变量受限的问题.四川农村地区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较低.

  • 新生大鼠Ⅰ型肺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进

    作者:蒋玲;胡远东;徐菲菲;王廷华

    目的 改进体外SD大鼠Ⅰ型肺泡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type Ⅰ,ATⅠ)的原代培养方法,用更为简单的培养方法获得较高纯度的ATⅠ.方法 选用新生1d的SD大鼠,消毒后待新生大鼠呼吸停止后断头取肺,采用胶原酶Ⅰ和DNase Ⅰ消化分离法获取原代细胞,将细胞接种在Ⅰ型鼠尾胶原蛋白包被过的细胞板中,利用差速贴壁法纯化AT Ⅰ,同时细胞培养48 h后进行换液,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用细胞水通道蛋白5(AQP5)、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C)、植物凝集素(BSI)、波形蛋白(Vimentin)4种肺细胞的特异性表达产物鉴定细胞.结果 接种2d时,细胞开始贴壁生长.4~6 d对细胞开始增殖,呈现梭形、立方形、多角形等多种形态.8d时细胞增殖能力达到大,细胞活力为(87±8)%,细胞纯度为(87±5)%.结论 对组织取材、分离和培养进行改进可获得产量高、生长状态好、纯度高的AT Ⅰ.

  • 三种不同乳鼠原代心肌细胞消化分离方法的对比研究

    作者:段鹏;王金鑫;刘晓静;卫世强;段玉慧;朱庆磊

    目的 对比研究三种乳鼠原代心肌细胞消化分离方法,比较不同方法分离获取的心肌细胞在数量、纯度、活力上的差异,为相关实验研究提供选择.方法 按照不同的消化方法进行分组,A组为0.08%胰蛋白酶单纯消化组;B组为0.08%胰蛋白酶+0.08%Ⅱ型胶原酶混合消化组;C组为0.08%胰蛋白酶和0.08%Ⅱ型胶原酶分离消化组.记录差速贴壁后的细胞数和活细胞率,对贴壁24 h后的心肌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计算心肌细胞纯度,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JC-1染色的心肌细胞进行线粒体膜电位检测,比较红绿荧光密度的差异,通过能量代谢间接反映细胞活力.结果 三种方法分离获得的心肌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活细胞率C组高于A组(P<0.01);三组分离获得的心肌细胞纯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粒体膜电位,A组荧光比值为0.928±0.078,B组荧光比值为0.943±0.099,C组荧光比值为1.160±0.089,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线粒体膜电位高于A组和B组(P<0.01).结论 三种消化方法在细胞数和细胞纯度上无明显差异,0.08%胰蛋白酶和0.08%Ⅱ型胶原酶分离消化的心肌细胞在活细胞率和细胞活力方面更优,可以作为常规的乳鼠心肌细胞分离方法的选择.

  • CFN-MPS-200模块自动化制备18F-FLT及其质量控制与生物评价

    作者:江骁;王潇雄;陆皓;陈世容;肖定琼;赵檬;李秀丽;张歌;许国辉;程祝忠

    目的 利用CFN-MPS-200型自动合成模块制备3’-脱氧-3’-[氟-18]氟胸腺嘧啶(3’-deoxy-3'-18F_fluorothymidine,18 F-FLT),并对其进行质量分析,后在Wistar大鼠体内对”F-FLT进行生物评价.方法 以3-N-t-叔丁氧羰基-1-[5’-O-(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2’-脱氧-3’-O-(4-硝基苯磺酰基)-β-D-苏型-呋喃戊糖基]胸苷(3-N-Boc-5’-O-dimethoxytrityl-3’-O-nosyl-thymidine,Boc-FLT)为原料,用CFN-MPS-200型自动合成模块合成无溶剂残留的18F-FLT,通过radio-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radio-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进行质量控制,在健康Wistar大鼠体内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显像).结果 基于CFN-MPS-200多功能合成模块自动化合成18F-FLT的时间约为60 min,合成产率约为(24±5)%(衰减校正,n=20),放化纯大于99%,放射性浓度约为1.11×109 Bq/mL.产品为无色透明溶液,pH值在7.0~8.0之间,放化纯度大于99%.18F-FLT在正常Wistar大鼠体内主要浓聚在肾、膀胱、骨髓、肝,在其他部位分布较低.结论 利用CFN-MPS-200多功能合成模块制备的18F-FLT方法稳定,产率高,安全无溶剂,产品质量控制指标合格.

  • 18F-NaF PET-CT显像技术辅助下的前列腺癌骨转移动物模型建立

    作者:尤强;蔡华伟;庞富文;王哲涛;陈跃;田蓉;李林;陈利弘

    目的 胫骨骨髓腔注射法建立前列腺癌PC3骨转移动物模型,采用18F-NaF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核医学影像与X射线平片、显微CT影像等方式监测并比较肿瘤在骨组织的局部生长及其对骨组织的破坏情况.方法 肿瘤10只6周龄Ba1b/c雄性裸鼠麻醉后,从左侧胫骨近端关节面将PC3细胞悬液2 μL(2×105细胞)注入胫骨骨髓腔,建立骨转移模型;对照组6只裸鼠从相同位置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持续记录观察裸鼠的活动及体质量.术前、术后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21 d后,裸鼠进行X射线、显微CT及18F-NaF PET-CT裣查,观察骨破坏情况.检查完毕后处死裸鼠,取骨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后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学情况.结果 截止实验结束时,10只裸鼠骨转移模型全部成功.肿瘤细胞接种后21 d,单纯X射线检查或显微CT无法确诊肿瘤组是否存在骨皮质破坏,但同期18F-NaF PET-CT检查可见肿瘤组胫骨髓腔内出现明显放射性信号,感兴趣区域(ROI)平均标准摄取值大值SUVmax值为2.10±0.13,高于对照组(0.62±0.14),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有肿瘤造成的骨质代谢异常.术后3周肿瘤组血清ALP为(207.87±44.18) U/L,远高于对照组[(82.75±17.27) U/L](P<0.05).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证实肿瘤组胫骨髓腔内出现异常骨质增生.结论 利用18 F-NaF PET-CT影像监测成功建立了前列腺癌PC-3的早期骨转移动物模型,模拟了前列腺癌对骨组织的成骨侵袭和破坏行为,为进一步研究前列腺癌的早期骨转移机制奠定了基础.

  • 姜黄素乙醇脂质体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赵静;李嫄;石明芯;王薛;张景勍

    目的 考察大鼠体内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药动学特点.方法 大鼠灌胃给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血药浓度,采用DAS 2.1.1软件处理并分析药动学数据.结果 在非室模型分析中,经计算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0~72 h曲线下面积[AUC(0-72 h)]为游离姜黄素的1.6倍,其峰浓度Cmax为游离姜黄素的1.5倍,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52.2%,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AUC(0-72h)的90%可置信区间为102.2%~128.5%,不在生物等效性标准区间内.在室模型分析中,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AUC(0-72 h)为游离姜黄素的1.4倍,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28.2%.结论 姜黄素乙醇脂质体可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且与游离姜黄素生物不等效.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