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Edition) 사천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2-173X
  • 国内刊号: 51-1644/R
  • 发行周期:
  • 邮发: 62-72
  • 曾用名: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华西医大学报;四川医学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魏于全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低浓度对比剂结合双低剂量在CT肺动脉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磊;赵飞;蒲钰镁;张凯;蒲进;李玉明;彭婉琳;张金戈;夏春潮;李真林

    目的 探讨低浓度对比剂结合双低剂量在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纳入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行CTPA检查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其中试验组采用80 kV,碘克沙醇(320 mg/mL)15 mL;对照组采用120 kV,碘必乐(370 mg/mL)50 mL.测量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和各叶动脉CT值(取平均值),同时对原始数据进行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和容积再现(VR)重建,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图像整体质量和上腔静脉污染进行评分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CTPA成像,且图像整体质量均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实验组静脉污染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CT值[(423.2±89.4) HU]与对照组CT值[(465.7士85.6)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肺动脉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实验组辐射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体型特异性剂量估量值(SSDE)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低浓度对比剂结合双低剂量CTPA成像可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减轻了静脉污染,降低了碘对比剂用量及患者的辐射剂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EQ-5D和SF-6D测量脑卒中患者健康效用值的比较

    作者:杜旭东;朱萍;李宓儿;王菊;孟宏道;朱彩蓉

    目的 采用6维健康调查简表(SF-6D)和欧洲5维健康量表(EQ-5D)测量我国脑卒中患者健康效用值,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为今后开展相关成本效用分析提供支持.方法 对596例在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入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首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调查,在患者住院期间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在出院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每次调查采用EQ-5D和SF-6D量表评估患者健康效用值.采用Bland-Altmanplot分析和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价两量表的一致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效用值的影响因素.结果 EQ-5D和SF-6D测量脑卒中患者的平均健康效用值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0.78(0.76,0.80)和0.74(0.73,0.76),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0.86(0.68,1.00)和0.73(0.62,0.86);ICC为0.67(95%可信区间:0.62,0.71),Bland-Altman plot分析示95%一致性区间为-0.28~~0.35,两量表测量结果不一致;EQ-5D具有较强的天花板效应;脑卒中患者发病后效用值在急性期内(<3月)变化明显,急性期后几无变化.无论是EQ-5D还是SF-6D,疾病严重程度都是健康效用值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SF-6D是较为合适的我国脑卒中患者健康效用值测量工具.

  • 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睾酮水平与代谢指标相关性分析

    作者:曹雯;郑仁东;范尧夫;刘超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睾酮水平与血糖、血脂、尿酸及胰岛素等代谢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205例,根据总睾酮水平,分为正常睾酮(TT)组(TT≥12 nmol/L,n=135)和低TT组(TT<12 nmol/L,n=70),测定一般指标[体质量、腰围、体质量指数(BMI)]、生化指标[血糖、血脂、血尿酸(SUA)、胰岛素],以及性激素指标[包括总睾酮、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并计算得出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两组一般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差异,并根据HOMA-IR及SUA水平,分别采用四分位法分组,比较各组的性激素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TT组相比,低TT组年龄、SUA、BMI、腰围及HOMA-IR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OMA-IR上升,TT、LH、SHBG水平下降(P<0.05);随着SUA水平升高,TT、LH、FSH、SHBG水平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A升高(比值比=0.996)和BMI增加(比值比=0.872)是发生性腺功能减退症(TT<12 nmol/L)的危险因素,而年龄、收缩压不是其危险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发生性腺功能减退症与SUA水平及肥胖相关.

  • 孕期进餐频率与孕期过度增重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关系的队列研究

    作者:陈媛媛;殷俊;龚云辉;周容;贾红;全立明;赵莉;李鸣;吕晓华;何方;成果

    目的 探讨孕期进餐频率与孕期过度增重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5年4~10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578例健康孕早期孕妇作为调查对象,并追踪随访至分娩.分别于孕早、中、晚期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孕妇的膳食摄入和体力活动资料,孕妇增重情况和新生儿胎龄、体质量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期孕妇进餐频率与孕期过度增重及适龄胎龄儿的关系,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孕期孕妇进餐频率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结果 终纳入503例孕妇.在调整年龄、教育年限、家庭人均月收入、体力活动、怀孕次数、生产次数和膳食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后,与孕早期进餐总次数和加餐次数低值相比,孕早期进餐总次数和加餐次数高值可增加孕期过度增重的发生风险(进餐总次数:OR=2.03;95%CI:1.18~3.47;加餐次数:OR=1.84;95%CI:1.08~3.15);与孕早期正餐次数为3次相比,孕早期正餐次数多于或少于3次可增加不适龄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的发生风险(多于3次:OR=2.83;95%CI:1.07~4.58;少于3次:OR=1.92;95%CI:1.08~3.61).孕早期正餐次数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β=236.17;P<0.001).孕中期、孕晚期均未发现相关性.结论 孕早期孕妇进餐频率与孕期过度增重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有关,孕早期每日3次正餐有利于正常新生儿体质量.

  •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判断肝细胞癌的病理分级

    作者:李谋;郑兴菊;黄子星;宋彬

    目的 评估核磁共振成像(MRI)中运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判断Wistar大鼠肝细胞癌(HCC)的病理分级.方法 采用饮水中加入二乙基亚硝胺(DEN)制备大鼠HCC模型,运用IVIM扫描大鼠肝组织病灶,获得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IVIM参数值[包括真性扩散系数(D)、假性扩散系数(D*)及灌注分数(f)],扫描完成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病灶行HE染色,对判断建模成功的HCC病灶行Edmondson-Steiner病理分级,按病理分级分为低级别组(Ⅰ+Ⅱ级)和高级别组(Ⅲ+Ⅳ级)HCC,比较两组ADC和IVIM参数值,应用ROC曲线分析上述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48只大鼠成功建立HCC模型,共获取50个HCC病灶,其中28个低级别HCC和22个高级别HCC.高级别组HCC的ADC值、D值均低于低级别组(P=0.009,0.005),高级别组HCC的D*值、f值高于低级别组(P=0.032,0.044),提示ADC及IVIM参数均能鉴别高、低级别HCC.ROC曲线分析显示,ADC、D、D*及f值为0.907 8×10-3 mm2/s、0.817 6×10-3 mm2/s、24.31×10-3 mm2/s、14.4%时,约登指数大,但各参数值ROC曲线下面积(AUC)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AUC均>0.5,且<0.9,说明ADC、D、D*及f判断HCC病理分级的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诊断效能为中等.结论 ADC及IVIM参数均能单独鉴别高、低级别HCC,有助于术前评估HCC的病理分级.

  • 糖代谢紊乱对大骨节病软骨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邵婉珍;张风娥;王森;郭雄;吴翠艳

    目的 观察大骨节病糖代谢紊乱对软骨细胞外基质成分胶原和蛋白多糖、细胞凋亡以及氧化应激物质产生的作用,揭示糖代谢异常对大骨节病软骨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正常培养基和高浓度葡萄糖(高糖)培养基分别体外培养的大骨节病软骨细胞和正常软骨细胞,进行细胞增殖和形态学观察,检测软骨细胞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浓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甲苯胺蓝染色等方法检测两组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活性氧积累.结果 大骨节病软骨细胞生长速度和增殖能力低于正常软骨细胞.高糖环境下正常软骨细胞和大骨节病软骨细胞对葡萄糖的代谢量基本相同(P>0.05).高糖造成的糖代谢紊乱使得大骨节病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表达量均降低(P<0.05).同时,高糖培养下,大骨节病软骨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内活性氧的含量均增加(P<0.05).结论 紊乱的糖代谢降低大骨节病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表达,增加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影响软骨细胞的功能.

  • KL-BoBs联合QF-PCR技术对流产组织检测的临床应用评估

    作者:苏杭;朱红梅;李玲萍;杜泽;曾杨;胡婷;张竹;刘珊玲;王和

    目的 通过用核型细菌人工染色体标记-微球鉴别/分离法(KL-BoBs)对早孕期流产组织进行遗传学检测,评估KL-BoBs联合荧光定量PCR技术(QF-PCR)对流产组织进行遗传学检测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2016年5~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检测的81例早孕期流产组织样本(61例胎盘绒毛组织,19例胎儿肌肉组织,1例胎儿肝脏组织),用KL-BoBs及QF-PCR技术对样本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CMA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评估KL-BoBs与QF-PCR联合检测的准确性.结果 在81例流产组织样本中,70例样本经KL-BoBs检测的结果与其CMA检测结果一致,包括36例正常核型、34例异常核型(非整倍体);KL-BoBs不能检出胎儿三倍体(结果显示为2例正常核型和5例非整倍体),CMA和QF-PCR均检出;KL-BoBs不能检出较小片段的拷贝数变异.CMA检测出4例样本拷贝数变异.KL-BoBs联合QF-PCR方法与CMA阳性诊断的符合率为91.1%(41/45),阴性诊断的符合率为100%(36/36).KL-BoBs的检测准确率为86.4%(70/81),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13.3%(6/45),如果同时进行KL-BoBs和QF-PCR检测,可将准确率提高到95.1%(77/81).结论 KL-BoBs联合QF-PCR检测早孕期流产组织准确率高,可作为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的一线检测方法.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肝细胞癌分级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段婷;陈婕;夏春潮;宋彬

    目的 探索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的肿瘤内磁敏感信号(ITSS)在肝细胞癌病理分级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3.0T常规磁共振图像与SWI图像.并对肿瘤进行ITSS形态学评分,计算每平方厘米的ITSS数量.比较高、低级别组的肿瘤ITSS形态学评分及每平方厘米的ITSS数量.对肿瘤ITSS形态学评分及每平方厘米的ITSS数量与肿瘤分化级别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用于检测两种评价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 低级别HCC组的ITSS形态学评分及每平方厘米ITSS数量均低于高级别组(P<0.05).ITSS形态学评分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系数为0.54(P<0.01).每平方厘米的ITSS数量与肿瘤分化级别相关系数为0.38(P<0.01).ITSS形态学评分鉴别高、低级别HCC的曲线下面积为0.81 (P<0.01),评分等于2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6%和88%.每平方厘米ITSS数划分高、低级别HC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P=0.01),其值为0.58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5%和79%.结论 SWI的ITSS在鉴别高、低分化的HCC方面有一定潜力.

  • NALP3炎性复合体及p38MAPK信号通路在氧化应激中的作用及阿魏酸钠的干预机制

    作者:汪莲;谢敏;况菊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时成纤维细胞(NIH-3T3)中NALP3炎性复合体、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变化及阿魏酸钠的干预机制.方法 将NIH-3T3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H2O2 (200 μmol/L)刺激组;阿魏酸钠(400 μg/mL)组;H2O2 +N-乙酰半胱氨酸(H2O2200 μmol/L+ NAC 5 mmol/L)组(抗氧化组);H2O2+p38 MAPK抑制剂(H2O2 200 μmol/L+ SB203580 5μmol/L)组(p38 MAPK阻断剂组);阿魏酸钠干预(H2O2 200 μmol/L+阿魏酸钠400 μg/mL)组.培养24 h后,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NIH-3T3细胞中NALP3、Caspase 1及p38α mRNA的表达;培养48 h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IH-3T3细胞中NALP3、p-p38和p38蛋白的表达量(p-p38为p38活化表示形式,p38 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用p-p38/p38表示);培养24 h后,ELISA检测各组细胞的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的含量.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H2 O2的刺激可以上调NIH-3T3细胞中NALP3、Caspase-1及p38α mRNA的表达,NALP3及p-p38/p38蛋白的表达量,以及IL-1β分泌均增加(P均<0.05);抗氧化组、p38 MAPK阻断剂组及阿魏酸钠干预组相较于H2 O2刺激组,NALP3、Caspase-1及p38α mRNA的表达量以及NALP3、p-p38/p38蛋白的表达量均降低,IL-1p的释放也减少(P均<0.05);而抗氧化组、p38MAPK阻断剂组及阿魏酸钠干预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魏酸钠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通路的活化降低NALP3炎性复合体、Caspase-1和IL-1p的表达,从而下调炎症级联反应.

  • 心脏人工生物瓣膜与机械瓣膜置换在育龄期妇女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作者:任鹏伟;梁怀民;张洪伟;古君;范康均;肖正华;张尔永;董力;胡佳

    目的 观察比较心脏人工生物瓣膜与机械瓣膜在育龄期妇女(18~40岁)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围术期、围产期和术后近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纳入2005年9月至2014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心脏人工生物瓣膜置换术并完成随访的33例育龄期[(25.2±7.1岁)]女性患者,按照1∶4比例纳入132例人工机械瓣膜植入患者匹配.随访其围术期、围产期和术后近中期(3~5年)临床结局.结果 平均随访(5.8±3.6)年,两组患者术前基本情况、围术期和术后近中期临床结局无明显差异.17例生物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有孕产经历(pregnancy and birth experiences,PBE),术后(3.8±1.1)年共经历PBE 21次;60例机械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有PBE,术后(3.6±1.4)年共经历PBE 69次,两组患者孕产期和胎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此外,有PBE的17例生物瓣膜置换患者术后3年和5年心瓣膜置换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9%和11.8%,而无PBE的16例生物瓣患者上述发生率分别为0%和5.9%,两组总体无病生存率(未发生心瓣膜相关不良事件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结论 育龄期女性选用人工生物瓣膜或机械瓣膜植入均能取得理想的近中期疗效,而选用生物瓣膜并未较植入机械瓣膜获得更佳的围产期结局.PBE可能不会增加生物瓣膜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

  • FOXC-2,YB-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在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金鑫;钱军;喻大军;郭晨旭;李楠;朱清;赵艳

    目的 探讨叉头框C2(FOXC-2)、YB-1及相关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193例胃组织标本,包括正常胃黏膜50例,胃黏膜上皮内瘤变50例,胃癌淋巴结未转移组织19例,原发灶组织93例,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组织74例,淋巴结未转移组织19例,原发灶远处转移组织3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类组织中FOXC-2、YB-1、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 同正常及上皮内瘤变胃黏膜相比,胃癌原发灶组织中FOXC-2,YB-1,Vimentin和MMP-2表达升高,E-cadherin的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C-2、YB-1的表达与E-cadherin的低表达和Vimentin的高表达及MMP-2的表达之间存在弱相关.随着胃癌临床分期提高,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出现,FOXC-2蛋白的表达增强(P<0.05).随着胃癌临床分期的增高,分化程度的降低,浸润深度的加深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出现,YB-1蛋白的阳性表达亦增高(P<0.05).胃癌分化程度降低,浸润深度加深,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出现MMP-2蛋白的表达也随之增强(P<0.05).结论 FOXC-2、YB-1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可能机制是通过激活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及上调转移相关分子MMP-2的表达从而促进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 MSP影响非小细胞肺癌PC14细胞周期和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

    作者:施雪旎;魏诗航;彭旭;刘艳;何学令;尹海林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刺激蛋白(MSP)在无巨噬细胞刺激蛋白受体(RON)的情况下对非小细胞肺癌PC14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分析其对PC14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取MSP阴性、RON阴性的PC14细胞系,稳定表达MSP的细胞系PC14-Mst1-pEGFP-N1和稳定表达荧光蛋白的空载质粒细胞系PC14-pEGFP-N1,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细胞系细胞周期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在细胞增殖期间细胞之间的连接间隙;逆转录(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E-钙粘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 mRN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PC14、PC14-pEGFP-N1相比,PC14-Mst1-pEGFP-N1细胞G1/G0期数量增多,S期与G2/M期减少;透射电镜发现PC14-Mst1-pEGFP-N1细胞之间的细胞连接较紧密,细胞之间空隙距离缩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PC14细胞相比,PC14-Mst1-pEGFP N1细胞E 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Vimentin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MSP在RON阳性的情况下,可使G1期肺癌细胞增多、分裂相减少,抑制EMT.

  • 四川省城乡患者就医信息获取情况的对比分析

    作者:张文婕;薛利;陈饶;段占祺;刘丹萍

    目的 为引导城乡患者合理就医、促进分级医疗服务体系格局的建设提供四川省城乡患者获取就医信息的客观数据.方法 在成都市、宜宾市、遂宁市的中心城区及下属县中随机抽取不同级别的医疗卫生机构,对抽中机构内的就医患者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获取就医信息的渠道及信任度、关注的就医信息内容、他人意见对就医选择的影响等),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城乡患者就医信息的主要获取渠道前三位分别均为熟人朋友、自身体验、电视,与希望的获取渠道基本一致.城市患者对网络渠道的信任度及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比例(5.3%、10.6%)均高于农村患者(3.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信息、医院口碑与花费水平均为城乡患者关注的就医信息内容,农村患者对花费水平信息的关注度(26.7%)高于城市患者(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人、亲戚朋友、医生护士的意见对城乡患者就医选择的影响位列前三,城乡患者对医生护士意见的信任度高于亲戚朋友,低于家人.结论 城乡患者获取的就医信息内容及他人的意见直接影响其对就诊机构的选择,应有针对性地改进医疗机构的宣传内容与模式,引导患者合理分流就医.

  • 添加RGD短肽的新型培养基对细胞生长、融合及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佩佩;魏大鹏;朱彤波

    目的 在普通培养基中添加RGD短肽制备新型培养基,观察新型培养基对细胞生长状态、杂交瘤细胞融合和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普通培养基为对照,在普通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RGD制备新型培养基,通过观察人胰腺上皮细胞株HPDE6-C7的生长增殖情况确定RGD的佳质量浓度,然后,在培养基中接种不同浓度(5×10 4、105、5×105 mL-1)的HPDE6-C7细胞,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贴壁、长势和密度情况;再分别用普通培养基和添加RGD短肽的新型培养基进行杂交瘤细胞的融合,比较两种培养基融合后克隆形成率和克隆阳性率的差异;通过转染含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质粒观察其荧光强度的方法和转染过表达KRAS质粒观察其蛋白表达的方法,观察添加RGD短肽的新型培养基相比普通培养基在转染外源基因表达水平方面的优势.结果 RGD短肽使用的佳质量浓度为10 ng/mL;添加RGD短肽的新型培养基所培养的细胞相比普通培养基形态更佳、贴壁更好、增殖更快.同时,添加RGD短肽的新型培养基应用于细胞融合所形成克隆的百分率和克隆阳性率均高于普通培养基(P<0.05);与普通培养基比较,此新型培养基在转染外源基因GFP后荧光强度更高(P<0.05),表达外源基因KRAS的蛋白水平也更高(P<0.05).结论 添加RGD短肽的新型培养基在细胞生长状态、杂交瘤细胞融合及外源基因表达方面有突出优势,RGD短肽应用于细胞培养可能具有广泛前景和潜在的价值.

  • 四川省酒依赖患者康复后饮酒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高哲;王卓;曹秉蓉;何英;徐榕婧;李静

    目的 探讨四川省酒依赖患者康复后饮酒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在四川省10个地级市医院对符合条件的酒依赖患者进行随访,在其脱瘾治疗康复出院1年后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获得其一般人口学资料、近1年饮酒情况、烟草使用情况、情绪、应激相关因素等资料,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康复后饮酒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599例(100%)酒依赖患者在出院后1年内均再次饮酒,高发于40~59岁(68.4%,410例),其中低风险饮酒者18例(3.0%),高风险饮酒者92例(15.4%),有害饮酒者103例(17.2%),酒精依赖者386例(64.4%).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年龄增大(OR=0.978,P=0.009)、正性生活事件刺激大(OR=0.978,P<0.001)者康复后饮酒程度降低;负性生活事件越多(OR=1.014,P=0.003)、抑郁情绪越严重(OR=1.121,P=0.001)者康复后饮酒程度越高.结论 酒依赖复发率高,高风险及有害饮酒不容忽视,负性生活事件、抑郁情绪是酒依赖患者康复后发生复发或较严重程度饮酒的危险因素.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26例儿童晚期、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陆晓茜;艾媛;孙舒雯;粟亚丽;马晶晶;雷素华;高举;朱易萍

    目的 评价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儿的长期生存率、复发率,并分析影响患儿长期存活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我院2009年1月至2016年11月确诊的晚期、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儿共26例,采用BEAM方案预处理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分析影响患儿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的因素.结果 入组26例患者,男性17例,女性9例,男女比1.88∶1,中位年龄10(4~16)岁,霍奇金淋巴瘤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8例.移植前分期为:Ⅱ期1例,Ⅲ期19例,Ⅳ期6例.移植前完全缓解(CR) 18例,部分缓解(PR)8例.中位随访时间45.8(8~89.3)月,随访期间总生存率94.4%,无事件生存率87.8%.移植后3例患儿复发(随访期间复发率11.5%),1例复发后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死亡,2例复发后联用化疗及局部放疗后再次获得CR,长期使用白细胞介素-2(IL-2)维持治疗.生存分析显示移植前部分缓解是影响患儿无事件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02).结论 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晚期、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长期生存率较高,移植前疾病部分缓解为影响患儿无事件生存率的危险因素.

  • 合并肝硬化的肝癌患者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

    作者:任秋平;罗艳丽;文天夫;严律南

    目的 探索影响肝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临床因素,探讨快速康复在不同手术方式肝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6年4~12月133例肝癌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合并肝硬化将患者分为肝硬化组(84例)和非肝硬化组(49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70例)和开腹组(63例).比较分析不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 非肝硬化组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4.29%)、Clavien Ⅰ级发生率(6.12%)和术后住院时间[(5.43±1.26) d]均低于肝硬化组[分别为29.76%、21.43%、(6.46±2.17)d,P均<0.05],但两组术后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7.14%(12/70)]和住院时间[(5.27±1.28)d]低于开腹组肝癌患者分别为[31.75% (20/63)]和[(6.98±2.1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腹腔镜组中的肝硬化肝癌患者(11.43%)和非肝硬化肝癌患者(5.71%)与开腹组中的肝硬化肝癌患者(26.9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平均住院费用[(4.61±1.26)万元]高于开腹组[(3.86±0.98)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可以促进术后快速康复,但住院费用高;而肝癌合并肝硬化增加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延长了术后住院时间,但未显著增加患者术后住院费用.

  • 凉山州艾滋病重点地区中学生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

    作者:余琳;沈进;王仁利;张石则;董玲玲;归冰;杨宏

    目的 研究凉山州艾滋病重点地区中学生吸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对其进行行为干预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根据凉山州地区艾滋病流行状况,在重点地区所有中学中随机抽样确定调查点.自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吸烟行为、学校教育状况、家庭环境、家庭有无吸毒者或HIV感染者等.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凉山州艾滋病重点地区中学生吸烟状态的危险因素.结果 尝试吸烟、现在吸烟、重度吸烟、≤13岁吸烟的报告率分别为33.4%、21.3%、5.0%和1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高中生、自评学习成绩差、自评家庭经济条件为下、居住乡镇或农村、自报家庭有吸毒者和自报家庭有HIV感染者是尝试吸烟的危险因素;男生、少数民族、自评学习成绩为中、家庭结构残缺、自评家庭经济条件为上或中、自报家庭有吸毒者和自报家庭有HIV感染者是现在吸烟的危险因素;男生、高中生、自评学习成绩为中或差、居住乡镇或农村和自报家庭有吸毒者是重度吸烟的危险因素;男生、家庭结构残缺、自评学习成绩为中等、自评家庭经济条件为上或中、自报家庭有吸毒者和自报家庭有HIV感染者是≤13岁吸烟的危险因素.结论 凉山州艾滋病重点地区中学生吸烟报告率较高,初次吸烟年龄较小.学校控制吸烟教育要更多的关注男生、少数民族、高年级、居住农村或乡镇、成绩较差、家庭有吸毒者和有HIV感染者的学生.

    关键词: 吸烟 吸毒 HIV 中学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地塞米松缓解术后疲乏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璐;李玲利;徐彬;侯晓玲

    目的 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应用地塞米松对缓解术后疲乏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地塞米松组,围术期予以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 mg,即麻醉诱导后注射10 mg,麻醉清醒回病房后(术后2~3 h)注射10 mg,第二组为对照组,围术期于相同时点予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采用ICFS量表及VAS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d疲乏情况,搜集患者术前,术后24 h、48 h、72h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疲乏评分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ICFS量表评分、VAS评分、CRP和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地塞米松组患者术后3 d ICFS量表评分(74.25±9.98 vs.84.96±8.02,P<0.001)及VAS评分(5.21±1.13 vs.6.68±0.86,P<0.001)均低于对照组,术后24 h、48h、72 h CRP及IL-6水平亦低于对照组(P均<0.001).结论 快速康复流程下,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应用地塞米松可降低患者术后的炎症反应,并可缓解术后疲乏,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促进快速康复.

  • 四川省绵阳市1~12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表面抗体的分布现况

    作者:刘小锦;李文龙;彭友悦;王娟;任涛;王丽萍;袁萍

    目的 了解四川省绵阳市1~12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的分布现况,为制定和完善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绵阳市乙肝计划免疫实施后出生的1~12岁儿童72 623名,对其进行个人信息采集和血标本采集,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sAg和抗-HBs,对HBsAg阳性者进行复检.结果 绵阳市1~12岁儿童的HBsAg阳性率为0.24%,抗-HBs阳性率为64.50%,HBsAg与抗-HBs双阴性率为35.26%,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标准化率分别为0.24%、64.05%和35.71%.1~12岁各年龄组儿童的HBsAg阳性率为0%~0.65%,随着年龄增大呈升高趋势(P<0.001),农村儿童HBsAg阳性率(0.32%)高于城市儿童(0.16%,P<0.001),有乙肝家族史儿童HBsAg阳性率(1.53%)高于无家族史儿童(0.22%,P<0.001);1~12岁各年龄组儿童的抗-HBs阳性率为47.85%~71.43%,随着年龄增大呈降低趋势(P<0.001),农村儿童抗-HBs阳性率(62.06%)低于城市儿童(66.81%,P<0.001);1~12岁各年龄组儿童HBsAg与抗-HBs双阴性率为28.57%~51.98%,随着年龄增大呈升高趋势(P<0.001),农村儿童HBsAg与抗-HBs双阴性率(37.62%)高于城市儿童(33.03%,P<0.001),无乙肝免疫史儿童HBsAg与抗-HBs双阴性率为35.37%.结论 绵阳市乙肝计划免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不同特征儿童抗-HBs阳性率存在差异,乙型肝炎病毒易感儿童仍占一定比例,应重视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积极开展儿童抗-HBs水平监测,对缺乏抗体保护的儿童实施加强免疫.

  •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临床病理分析及妊娠结局研究

    作者:廖欣;邹娟;冯敏;孙亮;杨帆

    目的 分析胎盘绒毛膜血管瘤(chorioangioma,CA)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其病理特征与妊娠期及围生儿期合并症的相关性,为其早期诊断、妊娠结局预判及临床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7年9月我院诊断并收治的82例胎盘CA病例,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病理特征与妊娠期及围生儿期合并症的关系.结果 本组病例患者平均年龄31岁,平均孕周36周,有6例(7.32%)患者来自高原地区,10例(12.2%)患者为多胎妊娠.患者妊娠期合并症常见为羊水过多,共15例(18.29%);其他妊娠期合并症依次为先兆子痫9例(10.98%)、胎膜早破8例(9.76%)、胎盘早剥4例(4.88%),另有个别病例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围生儿期常见合并症为早产儿,共22例(26.83%),余为胎儿宫内窘迫12例(14.63%)及胎儿宫内发育迟滞(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7例(8.54%),另有个别病例出现贫血、心脏肥大及缺血性脑病.本组病例有32例(39.02%)肿瘤直径>4 cm,2例(2.44%)为多发,镜下观察其病理特征包括肿瘤高度血管化19例(23.17%)、肿瘤梗死及钙化18例(21.95%)、肿瘤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11例(13.41%)、及滋养细胞增生9例(10.96%).肿瘤大直径>4cm及存在肿瘤高度血管化者,患者妊娠期合并症发生率高(P<0.05);肿瘤大直径>4cm、存在肿瘤高度血管化及出现肿瘤梗死钙化者,围生儿合并症发生率高(P<0.05).结论 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与胎盘早剥等妊娠期合并症,以及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及IUGR等围生儿合并症为胎盘CA常见的合并症;肿瘤体积大小和血供可为评估患者妊娠结局提供帮助.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93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徐炼;何英;冯敏;代洁;王梅;黄芹;喻言;王巍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要点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并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3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析其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结果 93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年龄24~81岁,平均年龄47.1岁.患者多因盆腔包块、阴道不规则流血就诊.术前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检查62例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高于正常值.肿瘤大体多为囊实性包块,囊壁粗糙,囊内为黏稠褐色液,常见实性乳头状组织突向囊腔内,实性区质嫩、朽.HE染色镜下见异位子宫内膜和恶变组织同时存在,正常子宫内膜与恶变组织有移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恶变组织可以向上皮源性肿瘤和间叶源性肿瘤分化,常见的肿瘤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及透明细胞腺癌.75例患者术后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2~96月),6例患者死亡,5例患者术后复发,64例患者存活.生存分析显示肿瘤预后与肿瘤临床病理分期及肿瘤类型有关.结论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常见于围绝经期妇女,术前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查有助于肿瘤的诊断,恶变的肿瘤以子宫内膜样腺癌及透明细胞腺癌为主,肿瘤临床病理分期及肿瘤类型是肿瘤预后相关因素.

  • 孕期预防性补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作者:周淑;杨希娟;陈媛;高岩;李灵玲;丁小莉;林萍;李永文;游泳

    目的 评价生血宁片预防孕妇孕期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探讨孕期预防性补铁的佳治疗方案,为孕期预防补铁提供临床研究基础.方法 纳入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在四川省成都、绵阳、泸州、南充、宜宾等地共25家妇幼保健院及综合医院产科接受产检的482例正常健康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期给药方案不同分为4组,A组(n=200)给予口服生血宁片,B组(n=197)给予生血宁片联合60 mg元素铁维生素口服,C组(n=38)给予60 mg元素铁维生素口服,D组(n=47)未给予任何铁剂.分别检测孕妇孕初期(孕12~16周)、孕中期(孕24~28周)、孕晚期(孕30~34周)及分娩前(孕36~40周)4个阶段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清铁蛋白(SF)水平和贫血发病率.结果 A组、B组、C组孕妇血清Hb、MCV、SF水平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b孕早~中期呈下降趋势、孕中~晚期呈上升趋势.A组、B组和C组孕妇整个孕期SF水平均呈进行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中期、孕晚期、分娩前的贫血发生率分别为8.0%、9.8%、10.8%,B组为9.6%、6.2%、8.4%,C组为55.3%、35.3%、36.4%,D组为70.2%、42.9%、62.5%.四组贫血发生率对比,A组、B组、C组不同时期均较D组贫血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低于C组(P<0.05).结论 妊娠期服用生血宁片进行预防补铁能够有效地预防贫血,且未见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作者:凌莉琴;杨新春;陈豪;刘超男;陈思;江虹;金亚雄;周静

    目的 寻求更好的方法调整富血小板血浆(PRP)中的血小板数量,以满足光透射血小板聚集检测(LTA)对样本的质量要求.方法 收集18~50岁健康人血样36例.分别以乏血小板血浆(PPP)和生理盐水(PS)调整PRP中血小板数量,调整(稀释)倍数为1.5倍、2倍、2.5倍和3倍,以终浓度5μmol/L二磷酸腺苷(ADP)、0.5 mmol/L花生四烯酸(ARA)、2 μg/mL胶原(COL)、5μmol/L肾上腺素(EPI)以及1.2 mg/mL瑞斯托霉素(RIS)为诱导剂,测定调整前后PRP的血小板大聚集率(MA)的差异.用PRP离心制备的PPP(离心PRP-获取-PPP),比较其与传统方法(离心全血-获取-PPP)对RIS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 当ADP、ARA或EPI为激活剂时,PS各调整倍数的PRP与原PRP相比,其MA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PP各调整倍数的PRP与原PRP相比,其MA值均下降,在调整倍数为2~3倍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激活剂为RIS时,PS各调整倍数的PRP与原PRP相比,其MA值均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PP各调整倍数的PRP与原PRP相比,其MA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激活剂为COL时,PS和PPP各调整倍数的PRP与原PRP相比,其MA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或PRP离心制备的PPP,均不影响RIS诱导血小板聚集的MA值(P>0.05).结论 以ADP、ARA、COL或EPI为诱导剂检测MA时,推荐使用PS调整血小板数量;而以RIS为诱导剂时,应使用自身PPP调整血小板数量;2 100×g,5 min条件下用传统离心全血制备的PPP方便可行.

  • 毛细管电泳测定micro RNA346基因多态性的方法研究

    作者:任冬霞;曹一凡;孙成均;周琛;王丽梅;李永新

    目的 建立micro RNA346基因多态性的毛细管电泳(CE)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血液/细胞/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血清样品基因组DNA,PCR扩增micro RNA346目的基因,BciT130 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产物用CE测定.对CE筛分介质质量浓度、分离电压等参数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筛分介质质量浓度为10 g/L分离电压为12 kV),分别测定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正常人血清样品micro RNA346酶切产物,并对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在优化的CE实验条件下(筛分介质质量浓度为10 g/L,分离电压为12 kV,25 min内可完成micro RNA346基因酶切产物检测.方法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3%~0.63%,日间RSD为1.49%~1.56%.用该法测定了96份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样品和43份正常人样品,结果均为micro RNA346 Ⅰ型,未发现micro RNA346Ⅱ型.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具有高效、快速、样品用量少、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适用于micro RNA类小分子RNA基因多态性的测定.

  • 柱前衍生化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5-HT、AD和NA方法的建立

    作者:向瑾;余勤;梁茂植;秦永平;南峰

    目的 建立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5-羟色胺(5-HT)、肾上腺素(AD)和去甲肾上腺素(NA)质量浓度.方法 采用Ultimate C18(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甲酸为95∶ 5∶0.05(V∶V∶ V),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方式为多反应离子监测,正离子模式,电喷雾离子源.血浆样品经沉淀蛋白后,在pH 10.5条件下与丹酰氯发生衍生化反应,产物经乙酸乙酯萃取浓集后进样.结果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2.5~200 ng/mL;日内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3%~8.13%,日间RSD2.86%~7.73%,均小于9%;方法回收率95.44%~109.71%,基质效应4.86%~12.81%.结论 本法简单、快速,可用于人血浆中5-HT、AD和NA质量浓度测定和研究.

  • 131I治疗后肝囊肿异常摄取131I的假阳性显像1例报告

    作者:沈国华;黄蕤;寇莹;匡安仁

    患者,女,43岁,因“体检发现右颈部包块20+d”入院.超声示:甲状腺右侧叶中份见一大小约10 mm×12 mm×11 mm的弱回声结节,左叶及峡部未见确切占位.超声引导下穿刺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后行“全甲状腺切除+双侧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术后病理示:甲状腺右叶乳头状癌,侵出甲状腺被膜;左叶及峡部甲状腺滤泡大小不一,散在淋巴滤泡形成,未见癌累及.

  • 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作者:朱林林;杨李桦;谢其冰;尹耕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合并干燥综合征(SS)的临床生化、免疫组织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9年1月至2017年4月住院治疗的AIH患者共76例,其中AIH合并SS共40例,单纯AIH共36例,比较两组患者首诊信息、治疗费用、生化及免疫学指标、肝脏组织病理学表现.结果 AIH合并SS组与单纯AIH组女性分别占97.5%、77.8%,首诊年龄<60岁的比例为70%、47.2%,两组中位病程分别为30月、9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合并SS组与单纯AIH组患者首诊原因为皮肤巩膜黄染(52.5% vs.38.9%)、体检发现肝酶异常(17.5% vs.44.4%)、口干眼干(15.0%vs.2.8%);首诊科室依次为消化内科(35.0% vs.91.7%)、风湿免疫科(37.5%vs.2.8%)、传染科(27.5%vs.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住院总费用、日均住院费用、住院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IH合并SS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IgM水平,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抗肝可溶性抗原抗体(SLA)、抗Ro抗体(SSA)、抗La抗体(SSB)阳性率均高于单纯AIH组,白蛋白水平、补体3(C3)水平低于单纯AI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肝脏组织病理学表现以及胆管损伤阳性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青年女性AIH患者以皮肤巩膜黄染为主要表现、存在多种高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时,需警惕合并SS.

  •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转归

    作者:崔贝贝;吴阳;刘欢;陈一丹;谢其冰;尹耕

    目的 分析具有自身免疫疾病特征的间质性肺炎(IPAF)的临床特点及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相互联系,验证IPAF新诊断标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住院的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筛选其中符合(或部分符合)IPAF诊断标准的患者,详细记录患者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结果及根据胸部高分辨CT (HRCT)影像的分型结果,分析IPAF患者及部分符合IPAF诊断患者的临床特点,随访入组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临床转归.结果 研究共纳入患者90例,其中符合IPAF诊断38例,部分符合IPAF诊断52例,入组患者平均年龄(62.34±14.98)岁,IPAF患者间质性肺炎以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型为主要表现,部分符合IPAF诊断患者间质性肺炎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型为主要表现.11例患者在随访中确诊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7例为部分符合IPAF诊断患者,4例为IPAF患者).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提示是否完全满足IPAF诊断标准是疾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论 IPAF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部分IPAF患者(包括部分符合IPAF诊断患者)可能发展为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IPAF新诊断标准为该类疾病的诊治提供了基础,但尚需更多临床研究对其补充、完善.

  • 合并间质性肺病的皮肌炎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甦菡;彭云;谢其冰;尹耕;严冰

    目的 探讨合并间质性肺病(ILD)的皮肌炎(DM)患者(DM-ILD)发生呼吸衰竭(RF)的相关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DM-ILD患者以是否发生RF分为RF组(40例)和非RF组(82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等临床特点,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M-ILD患者发生RF的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RF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3,DM的发病年龄中位数为49.5(42.3~58.6)岁,其在半年、1年及2年病程内发生RF的百分比分别为67.5%、85.0%、95.0%.单因素分析发现,更晚的发病年龄、临床无肌病皮肌炎(CADM)、纵隔气肿、更高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乳酸脱氢酶水平,更低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抗Jo-1抗体阴性,胸部高分辨CT中的磨玻璃影与RF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发病年龄晚(OR=1.791,P=0.025)、AST更高(OR=1.937,P=0.048)、CADM(OR=3.881,P=0.007)及磨玻璃影(OR=4.187,P=0.014)是DM-ILD患者发生R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F常发生在DM发病后的2年内.发病年龄较晚、AST增高、存在磨玻璃影或被诊断为CADM的患者发生RF的风险更大.抗Jo-1抗体阳性的患者发生RF的可能性较低.

  • 共病状态下HT自身抗体与SLE疾病活动性及免疫学指标的关系

    作者:刘欢;杨李桦;尹耕;谢其冰

    目的 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HT)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共病状态下,甲状腺相关自身抗体和功能指标与SLE疾病活动性和免疫学指标等的相关性.方法 63例SLE与HT共病患者,按SLE疾病活动指数2000(SLEDAI-2000)评分进行SLE活动度分组:基本无活动组(5例)、低度活动组(19例)、中度活动组(12例)、高度活动组(27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以及同期检测的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和自身抗体、SLE相关免疫学指标、补体(C3、C4)、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常规等,进行甲状腺功能指标及自身抗体在不同SLE活动度组患者间的比较,以及与SLE相关免疫学、实验室其它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在不同SLE活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3水平与SLE活动度评分呈负相关(P=0.007);其余指标在不同活动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指标及自身抗体与SLE相关抗体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抗双链DNA抗体(dsDNA)与FT3水平呈负相关,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与抗La抗体(SSB)均呈负相关(P均<0.05).与补体等其它指标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与C4呈负相关,与IgA呈正相关(P均<0.05).FT3与C3之间,游离甲状腺素(FT4)与C4之间,TgAb与IgA之间,TPOAb与ESR、IgM、Hb、IgA之间均呈正相关(P均<0.05).其余甲状腺相关指标与SLE免疫学指标和常见的其它指标间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LE与HT共病状态下,甲状腺指标与SLE的疾病活动度和免疫学等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HT发病和SLE疾病整体活动性可能有关.

  • 肿瘤相关标志物在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中的意义

    作者:杨嫄;郝景程;陈媛;刘毅;谢其冰;尹耕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标志物与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并发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的关系,寻找临床中DM合并ILD的血清标志物,帮助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方法 前瞻性纳入59例DM患者,其中合并ILD患者30例,另有5例合并恶性肿瘤.测定血清转录中介因子1-γ(TIF1-γ)抗体以及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s,TAAs),分析肿瘤相关标志物与DM合并ILD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单指标、多指标联合的诊断价值.结果 59例DM中合并ILD与合并肿瘤相互独立.共11例血清TIF1-γ抗体阳性.在5例合并恶性肿瘤DM患者中,4例血清TIF1-γ抗体阳性,其诊断肿瘤灵敏度为36.36%,特异度为97.92%.而在30例DM合并ILD患者中,仅1例TIF1-γ抗体阳性(P=0.002).DM合并ILD组中血清糖类抗原125 (CA125) (P=0.018)、糖类抗原153 (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53) (P=0.014)、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增高(P=0.002),CYFRA21-1诊断IL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5(P=0.002),当佳诊断点为3.58 ng/mL时,血清CYFRA21 1检测DM合并IL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71%和84%,CA125(21.5 U/mL)与CYFRA21-1(3.58 ng/mL)的联合诊断价值高,AUC达0.801(P<0.001),但诊断点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未见明显提高(分别为64.29%和82.61%).结论 在DM合并ILD患者中,肿瘤相关抗原CA125、CA153、CYFRA21-1的血清水平升高提示DM合并ILD情况,尤其是CYFRA21-1,可以考虑作为DM合并ILD的较好的血清学指标.

  •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共病现象——一个需要多学科关注的领域

    作者:崔贝贝;谢其冰;尹耕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共病现象是一类易被忽视的临床症候群.与传统学科划分及治疗模式不同,自身免疫共病的诊治需要多学科交叉合作.本文从自身免疫共病的疾病特征出发,分析自身免疫共病在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参与下的分子免疫兼容性等方面的共同发病机制,概括自身免疫共病表现的共同病理特点(包括免疫复合物沉积、淋巴细胞聚集等),深入探讨存在共病的自身免疫疾病的临床特点(如诱导-激发模式,此消彼长等),后总结自身免疫共病的转归及预后(与器官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本专题拟通过拓展自身免疫共病现象的概念及应用,引起临床工作者对这一领域的认识及关注,从而规范该类疾病的诊疗,改善疾病预后.

  • 深地医学研究进展及构想

    作者:谢和平;刘吉峰;高明忠;万学红;刘世喜;邹剑;吴江;马腾飞;刘依琳;步宏;李为民

    21世纪是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可预见未来人类在地下空间生活与工作占比时间会越来越多,然而地下空间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程度及其机制研究依然空白.本文系统提出深地医学研究的战略构想,以期揭示地下空间环境对生命体生理和病理,以及对人心理的影响及机制,并研究应对策略.本文系统概括了深地医学研究进展及构想,构建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①不同深度地下空间人居环境参数(温度、辐射、气压、围岩性质、微生物等)的模型构建、定量表征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②深地环境下生物机体的生理功能改变、稳态维持和生物节律模式;③不同岩层、岩性的物性特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地下区域岩性环境变迁对生物体的生长贡献模式;④地下空间的建造深度、结构类型、物理环境及作业时间与人类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关系;⑤深地环境下细胞生长、代谢及能量交换规律、应答反应、生长响应、衰老和适应机制;⑥深地环境下微生物的生理特征、发育变化以及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⑦深地模拟舱及深地环境下生物医学技术、设备研发.课题组在岩层覆盖厚度达1 470m地下建成世界上第一个深地医学实验室,并已开展多个不同深度水平深地医学的相关测试与分析.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