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Edition) 사천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2-173X
  • 国内刊号: 51-1644/R
  • 发行周期:
  • 邮发: 62-72
  • 曾用名: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华西医大学报;四川医学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魏于全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脑组织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RNA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涛;李萍

    目的观察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组织中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7 d龄SD大鼠HIBD模型.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动态定量监测皮质海马区脑组织中MIP-1α mRNA在HIBD后不同时点表达的变化.结果HIBD后6 h缺血侧脑组织MIP-1α mRNA表达至高峰,为假手术对照组的近10倍.12及24 h组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72h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HIBD后MIP-1α mRNA表达显著升高,提示MIP-1α可能作为炎性介质在缺氧缺血脑损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异种同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胞外段在毕赤巴斯德酵母中的表达

    作者:方芳;李炯;文艳君;田聆;魏于全

    目的实现异种同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胞外段在毕赤巴斯德酵母中的分泌性表达.方法将鼠和人的EGFR胞外段目的基因(mer,her)与分泌型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aA重组,构建了相应的重组表达质粒pPICZaA-mer和pPICZaA-her,用Sac I将重组质粒线性化后,电穿孔转化酵母菌株GS115,利用Zeocin筛选阳性克隆,挑出阳性克隆用甲醇小规模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分析及Western-blot检测,筛选高表达量的克隆作大规模诱导表达.结果获得了鼠和人的EGFR胞外段目的蛋白在毕赤巴斯德酵母中的分泌性表达,SDS-PAGE分析及Western-blot检测得到预期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95×103.免疫印迹分析表明,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结论pPICZaA-mer和pPICZaA-her重组质粒在甲醇营养型酵母中可经甲醇诱导表达鼠和人的EGFR胞外段目的蛋白.

  • 全瓷桩核断裂强度的研究

    作者:万乾炳;吕杰;贾燕;卢冬梅;廖运茂

    目的比较在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桩上直接烧结形成纳米复合渗透陶瓷核、粘接瓷核及堆塑复合树脂核三种桩核结合方式对瓷桩断裂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制备全瓷桩试件,随机分为3组,每组5件.A组:在瓷桩上直接烧结形成瓷核;B组:在瓷桩上粘接瓷核;C组:在瓷桩上直接堆塑光固化复合树脂核.在INSTRON 4302电子力学万能试验机上垂直瓷桩长轴加载,测试瓷桩断裂强度.结果组间断裂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桩上直接烧结形成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核的结合方式,对陶瓷桩的断裂强度无影响.

  •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白色念珠菌分离株的基因型分析

    作者:曾昕;陈谦明;聂敏海;李秉琦

    目的研究健康人和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口腔白色念珠菌分离株的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应用随机扩增片段多态性分析法(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对来自于健康人(26株)、糜烂型OLP患者(62株)以及非糜烂型OLP患者(24株)共112株白色念珠菌菌株做基因型分型,比较OLP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白色念珠菌分离株的基因型分布差异.结果本研究采用的RAPD分析法可大致将所有白色念珠菌分离株分为A、B、C、D四种基因型;健康对照组、糜烂型OLP和非糜烂型OLP患者组的白色念珠菌分离株的基因型构成具有差异,其中,健康对照组以B、D型为主,糜烂型OLP患者组以A、C型为主,非糜烂型OLP患者组以A、D型为主.结论某些具有特定基因型的白色念珠菌与OLP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

  • IGFBP-2mRNA表达在胃癌增殖分化及腹膜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何涛;伍晓汀;杨志明;达明绪;张明鸣;钱昆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胃癌发生、腹膜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术中收集35例发生腹膜转移的胃癌患者的正常粘膜、原发灶、腹膜转移灶标本,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其IGFBP-2 mRNA表达,同时行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IGFBP-2在原发灶中表达与正常粘膜、腹膜转移灶相比均明显增高(P<0.05);IGFBP-2表达在正常粘膜与腹膜转移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GFBP-2在胃癌的增殖分化、腹膜转移中可能发挥着一定作用,可为临床预测与治疗胃癌腹膜转移提供新的方法.

  • Fas在大鼠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脑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潘洪富;王晔;陈晓刚;杨静;李雷波;彭其毅;王文东;刘敏

    目的探讨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病理诊断及损伤时间的推断依据.方法建立大鼠脑液压冲击伤模型.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与图象分析技术,分别检测大鼠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后15 min、30 min、1 h、3 h、6 h、12h、1 d、4 d、7 d、14 d以及正常对照组与手术对照组大鼠大脑皮质、丘脑、海马等部位Fas的表达.结果伤后30min大脑皮质及海马开始出现Fas微量表达,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伤后3 h Fas表达显著增加,伤后12 h达高峰,损伤4 d后Fas表达逐渐减弱,14 d基本恢复正常.结论Fas介导的细胞凋亡不仅出现于脑损伤邻近,在远离损伤部位的脑组织亦有Fas介导的细胞凋亡发生.Fas阳性表达的变化规律可作为脑损伤时间推测的指标之一.

  • 颅内脑膜瘤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的表现特征

    作者:赵继泉;梁碧玲;沈君;谭湘萍;张雪辉

    目的探讨脑膜瘤1H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的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常规磁共振检查及肿瘤部位二维相位编码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twodimensional phase encoding of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icimaging,2D1HMRS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12例正常志愿者对应部位2D1HMRSI进行对比研究.病例组及对照组检查包括SE序列,平扫横断T2WI、T1WI,冠、矢状位行T1WI,所有病例均作了Gd-DTPA T1WI横、冠、矢状位增强扫描.结果8例脑膜瘤在T1WI表现为中低信号影,3例为混杂信号影,T2WI 7例呈中高信号,4例为混合信号影,Gd-DTPA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强化,9例可见"脑膜尾征",瘤周脑组织有不同程度水肿.1HMRSI肿瘤均表现为明显增高的Cho,未见明显NAA分布,波谱分析中Cho峰升高,Pcr峰降低,Cho/Pcr值升高,未见NAA峰.其中两例出现Lac峰.结论脑膜瘤的1HMRS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1HMRS可成为脑膜瘤诊断的重要补充手段.

  • 部分背根切断对备用背根节神经元CNTF、PDGF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连双;章为;王廷华;徐新运;赵秀军;李永红;周雪

    目的研究部分去背根对备用背根节神经元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猫备用背根模型,分别在3 d、7 d及14 d时取备用背根节用CNTF抗血清、PDGF抗血清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分别计数各组阳性神经元总数以及大、中小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结果两因子在备用背根节的大、中小神经元均有表达.CNTF阳性神经元总数及中小阳性神经元数均在3 d时明显减少(P<0.05),7 d、14 d时与正常比较无差异,大阳性神经元在各个时间段与正常相比无差异.PDGF阳性神经元总数及中小阳性神经元数在3 d、7 d时均较正常显著减少(P<0.05),14 d时与正常无差异,大阳性神经元数各个时间段均无差异.结论部分背根切断对备用背根节内不同神经元表达CNTF、PDGF有不同的影响.

  • 缺氧再给氧损伤对人肝细胞MHCⅠ分子相关抗原表达变化的影响

    作者:何英;李幼平;李胜富;龙丹

    目的探讨缺氧再给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是否能介导人MICA、B(MHC class Ⅰ chain-related antigen A,B)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人正常肝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模型,模拟移植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荧光分别检测肝细胞MICA、B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H/R损伤可以导致肝细胞中MICA和MICB表达上调.缺氧15 h,再给氧2 h、4 h、6 h、12 h、24h后两者的表达逐步增多.结论缺氧再给氧损伤能够诱导MICA、B表达上调.

  • 孟鲁司特对慢性低氧大鼠肺动脉管壁胶原的影响

    作者:陈小菊;程德云;关键;王慧;张永;夏秀琼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对慢性低氧大鼠肺动脉管壁胶原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低氧组和孟鲁司特预防组,以常压低氧3周制备肺动脉高压模型,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肺小动脉管壁Ⅰ型和Ⅲ型胶原的变化.结果低氧组肺小动脉管壁Ⅰ型胶原染色强度较对照组高(1.51±0.09 vs 1.15±0.05,P<0.01),预防组肺小动脉管壁Ⅰ型胶原染色强度(1.19±0.06)较低氧组低(P<0.01);Ⅲ型胶原染色强度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孟鲁司特对慢性低氧大鼠肺动脉管壁胶原沉积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 汽油与甲醇燃烧汽车尾气遗传毒性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遵真;张勤;梁英;李昌全;赖昌槌;黄武斌;吴德生

    目的比较汽油燃烧汽车尾气(简称汽油尾气)和甲醇燃烧汽车尾气(简称甲醇尾气)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MTT法测试受试物对A549细胞的毒性作用,选择无明显细胞毒性的浓度作为受试物的高浓度,用A549细胞体外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彗星试验)对汽油尾气和甲醇尾气的遗传毒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受试物与靶细胞作用2 h或24 h,均以汽油尾气对A549细胞的毒性大于甲醇尾气.汽油尾气终浓度为0.025L/ml时即可诱导A549细胞微核增加,并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而甲醇尾气在试验浓度下均不具有诱导A549细胞微核增加的作用.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中,汽油尾气具有诱导A549细胞DNA损伤的作用,其拖尾率和DNA迁移长度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甲醇尾气不具有诱导A549细胞DNA损伤的作用.结论汽油尾气可以诱导染色体和DNA损伤,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而甲醇尾气在两个试验中均未检测出潜在的遗传毒性.

  • 中波紫外线对人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白介素-8的影响

    作者:蒋献;王国兴;周敏燕;冯云;吴琦;冉玉平

    目的探讨中波紫外线(UVB)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KC)分泌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强度的UVB照射体外培养的HKC,24 h后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8的质量浓度;以及在相同强度UVB照射后的不同时间点检测HKC分泌IL-8的水平.结果UVB照射可使HKC分泌IL-8增加,该效应在10~40 mJ/cm2时呈强度依赖性,UVB强度为20~70 mJ/cm2时各组IL-8质量浓度与对照组(0 mJ/cm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KC接受30 mJ/cm2UVB照射后,其IL-8的分泌在1 h内开始增加,12 h达到高峰;照射后3h、6 h、12 h、24 h时HKC分泌IL-8的水平与0 h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UVB可使HKC IL-8分泌增加,该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呈强度依赖性.

  • 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成人依恋类型与其认知、行为关系的研究

    作者:吴薇莉;张伟

    目的探寻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的成人依恋类型与其认知模式、人格特质等的关系,为进一步了解SAD的发病机制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方法取病人组82人,建立配对正常对照组82人.采用AAS、SAD、FNE、TSBIB、STAI测量工具.结果SA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成人依恋安全和不安全类型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D组在负向恐惧、社交自尊、回避与焦虑以及焦虑特质等因素中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交焦虑障碍的发生与个体早期与父母的依恋情感联结有关,并伴随着不同的成人依恋类型而有不同的人际关系表达;成人依恋恐惧型与先占型的不安全依恋关系特征正是社交焦虑障碍在认知、行为及情绪表达上产生病理心理的基础.

  • 中国儿童尿道下裂发生率的变化趋势

    作者:吴艳乔;代礼;王艳萍;梁娟;朱军;吴德生

    目的探讨1987~2001年间我国围产儿尿道下裂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对象为孕28周至产后7 d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包括活产、死胎和死产.结果在3 769 464例男性围产儿中确诊尿道下裂1999例,平均发生率为5.30/104.尿道下裂发生率存在逐年上升的趋势.城镇、农村、沿海和内地地区尿道下裂发生率上升趋势明显,而边远地区的发生率没有长期趋势.城镇的增加速度高于农村,沿海高于内地和边远地区.结论中国围生儿尿道下裂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关键词: 尿道下裂 长期趋势
  • 丹参对肝星状细胞胞浆游离钙的影响

    作者:王军民;姚希贤;李校天;杨书良;苏峥

    目的研究丹参药物血清对肝星状细胞(HSCs)胞浆游离钙([Ca2+]i)的影响.方法制备肝纤维化模型鼠.造模毕,药物组以每天20 ml/kg剂量分2次灌服丹参,对照组灌以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6 d后经下腔静脉取血并分离血清.采用盲法,用上述10%药物血清培养HSCs 24 h,再将经药物血清预处理的细胞及对照组细胞负载Fluo-3/AM后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测[Ca2+]i.结果①正常丹参药物血清及肝纤维化药物血清预处理后均可明显减低活化的HSCs的[Ca2+]i,其荧光强度相对值与病理模型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正常丹参药物血清预处理后加入血管紧张素Ⅱ(Ang-Ⅱ),[Ca2+]i荧光强度变化百分数显著低于病理模型对照组(P<0.05);肝纤维化药物血清组荧光强度变化百分数也显著低于病理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能抑制肝星状细胞[Ca2+]i的升高,可能是其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 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效果及机理

    作者:许鹏;郭雄;张银刚;李幼芬;曹峻岭;熊咏民

    目的观察维甲酸诱导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效果,并分析其机理.方法SD雌性大鼠用维甲酸80 mg/(kg·d)连续灌胃15 d,于停药后0、30和60 d,测量血清Ca、P、BGP、E2、IGF-1、AKP和TRAP含量、骨组织中胶原和蛋白多糖成分的含量和BMD,并观察股骨骨形态计量学和骺板软骨组织学变化.结果大鼠维甲酸诱导15 d后,血清E2和BGP水平下降,AKP、TRAP活性增高,BMD下降;股骨松质骨和皮质骨骨量减少,骺板软骨细胞数量减少.停药后30 d维甲酸组松质骨和皮质骨仍表现骨量减少,血清AKP虽较前降低仍显著高于正常组;骺板软骨细胞数量增加,血清BGP升高,但仍明显低于正常组;血Ca显著升高;停药后60 d维甲酸组股骨松质骨骨量依然显著减少,但皮质骨骨量、血清Ca、BGP、AKP、TRAP含量和BMD等两组大鼠无明显差异.结论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近期效果好,远期效果较差;骨量丢失松质骨比皮质骨明显而持久.

  • Ki-67、COX-2在重度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中的表达

    作者:陈曦;欧阳钦;张文燕;李希诗;梁红亮

    目的研究重度反流性食管炎(SRE)、Barrett食管(BE)组织中Ki-67、COX-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SRE和25例BE的临床表现、内镜特征、组织病理学HE染色,并与正常食管组织对照,以SP免疫组化法测定二者组织中Ki-67、COX-2的表达.结果SRE和BE组Ki-67表达的阳性率和强度显著高于正常食管粘膜(P<0.01),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OX-2特异地表达于部分BE上皮,在SRE及正常食管上皮中不表达.结论Ki-67在SRE和BE的表达增强,其临床监测将有助于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疗效随访和预后评价;COX-2特异表达于BE的上皮,提示COX-2选择性抑制剂在预防、治疗BE,阻止其恶性发展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 20(R)-人参皂甙Rg3对大鼠肝癌细胞的作用

    作者:李肖;官泳松;周翔平;孙龙;刘源;贺庆;富力;毛咏秋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g3对大鼠诱发性肝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诱发性肝癌模型,经肿瘤供血动脉灌注不同剂量的20(R)-人参皂甙Rg3(0.375、1.5、6.0 mg/kg),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测量治疗前、后肿瘤的体积变化,流式细胞仪(FCM)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增殖及坏死情况.结果高剂量组对肿瘤体积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低、中、高三个治疗组诱导大鼠肝癌细胞的平均凋亡率(%)分别为11.08±3.78、13.57±3.34和27.35±16.04,高剂量组较其它组差异显著;用药后测得S期细胞的平均比率(%)分别为23.98±9.44、19.73±6.62和14.09±3.48,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且药物剂量与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正相关.高剂量组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组间PCNA与TNF的表达差异不显著.结论经肿瘤供血动脉灌注人参皂甙Rg3能明显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效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组织坏死,并有剂量依赖性.

  • 内源性一氧化氮抗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作者:梁贵友;牛义民;刘达兴;徐刚;蔡庆勇

    目的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在兔肺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有无抗肺损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制备兔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即假手术组(ShO)、肺缺血再灌注组(LIR)、LIR+左旋精氨酸(L-Arg)组(静脉注入NO合成的底物L-Arg 200 mg/kg)、LIR+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组(静脉注入NO合成抑制剂L-NNA 100 mg/kg).大白兔在肺动脉再灌注60 min后立即取肺组织观察各组病理改变、肺湿重/干重比值(W/D),检测各组肺组织内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硝酸盐/亚硝酸盐(N/N)比值.结果与ShO组比较,LIR组肺水肿明显,W/D比值上升、MPO活性及MDA含量增高,而N/N下降(P<0.01);与LIR组比较,LIR+L-Arg组肺水肿减轻,MPO活性及MDA含量下降,N/N量增加(P<0.01);与LIR或LIR+L-Arg组比较,LIR+L-NNA组肺水肿更加严重,MPO活性及MDA含量增高更明显(P<0.01).结论内源性NO的释放可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抑制中性粒细胞在肺内的聚集,降低血管通透性,对抗氧自由基造成的肺损伤有关.

  • 海桂愈疡胶囊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作者:张瑞明;王蕾;陈光远;毛兵;常静;张颖;李廷谦;龚枚;王以庆;冯五金;李学武

    目的评价海桂愈疡胶囊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脘痛寒热错杂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阳性药物对照设计,将43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脘痛寒热错杂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30)和对照组(n=108),分别接受海桂愈疡胶囊及雷尼替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舌脉变化.结果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海桂愈疡胶囊组(简称试验组)愈显率为66.37%,总有效率为82.13%;雷尼替丁组(简称对照组)愈显率为68.61%,总有效率为85.2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医症候疗效:试验组愈显率为70.31%,总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愈显率为71.29%,总有效率为91.6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疗效相当.两组治疗后胃脘痞满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海桂愈疡组改善胃脘痞满症状较雷尼替丁组为优.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胃脘痛、口干口苦、吞酸、嗳气、嘈杂等各项症状、舌象、脉象、胃镜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与对照组改善上述中医证候及胃镜疗效相当.结论海桂愈疡胶囊与雷尼替丁疗效基本相当,改善胃脘痞满症状较雷尼替丁为优,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选择.

  • 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对脊髓Ⅱ板层SP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秀军;章为;王廷华;张连双;徐新运;周雪

    目的探讨脊髓半横断对脊髓Ⅱ板层SP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术后3 d、7 d、21 d组.建立成年SD大鼠脊髓半横断(T13~L1)模型.取各组尾侧L3节段脊髓作冰冻切片.通过免疫组化ABC法观察SP免疫阳性反应物的分布,计数各组脊髓两侧Ⅱ板层内SP免疫阳性神经膨体数.结果SP免疫阳性产物以神经膨体形式集中分布在脊髓背角Ⅱ板层内.脊髓半横断后3 d,手术侧脊髓Ⅱ板层内SP阳性膨体数较正常组明显增多,7 d组较3 d组开始下降,21 d恢复正常.非手术侧仅表现为术后3 d一过性增高,且反应强度较手术侧有增强.结论脊髓半横断损伤导致Ⅱ板层SP免疫阳性膨体数量改变,提示SP作为伤害感受的一种神经递质或调质可能在脊髓半横断损伤过程中发挥作用.

  • L-苏糖酸盐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影响的体外研究

    作者:何建华;童南伟;李华琦;吴江

    目的观察L-苏糖酸盐对体外兔破骨细胞(OC)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骨磨片,培养OC,并分别加入高中低浓度(10-5、10-7、10-9mol/L)的L-苏糖酸钙、L-苏糖酸钠、阿仑膦酸钠、17p雌二醇、葡萄糖酸钙,实验设以上各浓度组及对照组(共16组,每组n=8),甲苯胺蓝染色-光镜观察分析骨片上骨吸收陷窝面积,ELISA测定上清液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或Crosslaps)浓度.结果①L-苏糖酸钙各组陷窝面积及CTx浓度均较葡萄糖酸钙组及对照组减少(P<0.001);L-苏糖酸钠各组作用较对照组显著(P<0.05);而葡萄糖酸钙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②同浓度L-苏糖酸钙较L-苏糖酸钠组陷窝面积、CTx浓度减少显著(P<0.05);按CTx水平,低、中浓度L-苏糖酸钙组达到或超过中、高浓度L-苏糖酸钠组作用(P<0.05).③高浓度L-苏糖酸钙组作用介于中、低浓度17β雌二醇组之间(P<0.05),但无阿仑膦酸钠各组显著(P<0.001);④上清液CTx浓度与陷窝面积高度相关(r=0.876).⑤CTx在多个组间比较时显示比陷窝面积更敏感、更稳定(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0.01% vs 14.66%).结论L-苏糖酸盐尤其是L-苏糖酸钙在体外有一定的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的作用,其作用可能部分与L-苏糖酸根有关;上清液Ⅰ型胶原C-末端肽可作为体外定量检测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有效指标.

  • 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黑色素瘤的抑瘤实验

    作者:易成;郭志英;黄英;王浩毅;王树人

    目的观察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黑色素瘤的体内、外抑瘤效果.方法含重组CD基因的婴儿双歧杆菌中加入5-FC,厌氧条件下培养24 h后取其上清液,加到黑色素瘤B16-F10细胞上,观察其对细胞形态及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建立小鼠黑色素瘤动物模型,尾静脉注入含重组CD基因的婴儿双歧杆菌,腹腔注入5-FC,观察携带重组CD基因的婴儿双歧杆菌联合5-FC对黑色素瘤肿瘤体积及肿瘤体积倍增时间的影响.结果①体外实验:实验组肿瘤细胞形态显示出显著的损伤性改变,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而对照组肿瘤细胞影响不大.②小鼠黑色素瘤动物模型实验结果显示,经重组婴儿双歧杆菌联合5-FC治疗21 d,实验组肿瘤倍增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其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且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这种差异越显著.结论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黑色素瘤具有明显的抑瘤效果.

  • 那格列奈与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作者:李建薇;田浩明;喻红霖;张祥迅;赵桂枝;王嘉南

    目的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比较那格列奈与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瑞格列奈组(A组,1.0 mg tid,n=23)和那格列奈组(B组,90.0 mg tid,n=23)进行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lc)、胰岛素水平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的空腹和餐后30、60、120 min血糖,以及A1c明显下降(P<0.05).B组的餐后60、120 min血糖明显下降(P<0.05),空腹、餐后30 min血糖及A1c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2周,两组餐后30、60、120 min胰岛素水平,0~120min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和C肽曲线下面积有显著增加(P<0.05).但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本研究剂量下瑞格列奈降糖效果优于那格列奈,二者促进餐后胰岛素释放的效应相似.

  • tPA和VEGF165基因共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吴忠均;时德;骆旭东;李昱;谢海洋;郑树森

    目的构建携带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BudCE4.1/tPA-VEGF165,并观察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的表达.方法从人心脏组织中克隆tPA和VEGF165基因.将tPA和VEGF165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BudCE4.1中,构建共表达质粒pBudCE4.1/tPA-VEGF165.将pBudCE4.1/tPA-VEGF165转染VSMC,用RT-PCR法检测转染的VSMC中tPA和VEGF165 mRNA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转染的VSMC培养液中tPA和VEGF165蛋白质.结果人tPA和VEGF165基因的RT-PCR产物分别为1.9kb和576 bp.经酶切鉴定证实,tPA和VEGF165基因已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BudCE4.1中.以其转染VSMC后,经RT-PCR和ELISA检测发现,tPA和VEGF165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有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了真核共表达质粒pBudCE4.1/tPA-VEGF165,并在VSMC中表达tPA和VEGF165.

  •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启动子调控的重组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作者:曾浩;李虹;廖咏川;李响;吴琦;杨宇如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启动子调控目的基因表达的前列腺细胞特异性,为前列腺癌靶向性基因治疗作前期铺垫.方法采用PCR方法从前列腺癌细胞DNA中扩增PSMA启动子序列,将其克隆到含有报告基因--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质粒载体,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不同癌细胞并观察EGFP在不同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质粒pEGFP-PSMAPr.,质粒转染结果显示PSMA表达阳性的LNcap细胞中存在GFP的有效表达.结论PSMA启动子调控EGFP表达的重组质粒的构建证明了PSMA启动子的基因转录启动与细胞PSMA的表达相关,即具有前列腺细胞特异性.

  • 耐辐射奇球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作者:孟玲;许欣;汪东篱;占利;裴晓方

    目的构建耐辐射奇球菌(D.radiodurans)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子,并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方法用PCR方法自D.radiodurans基因组中扩增Mn-SOD目的片段.将该基因与原核表达质粒载体pET-30a(+)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SOD,并转化表达宿主菌E.coli BL21(DE3).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SOD蛋白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结果获得了D.radioduransMn-SOD基因的pET原核表达重组质粒,该质粒经IPTG诱导能在E.coli BL21(DE3)中高效表达目的蛋白,蛋白活性可达51 800 U/g湿菌体.结论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SOD,实现了SOD在原核细胞中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活性较高,为重组D.radiodurans Mn-SOD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 部分背根切断对备用背根节神经元Bax、Bcl-2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新运;周雪;王廷华;张连双;赵秀军;刘芬;章为

    目的研究部分去背根对备用背根节(DRG)神经元Bax、Bc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单侧备用背根模型,3 d、7 d和14 d后取备用背根节分别用兔抗Bax、Bcl-2及Caspase-3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同时另设一正常对照组.分别计数单位面积内各组大、中小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结果正常组Bax、Bcl-2、Caspase-3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背根节的中小神经元和少数大神经元.术后3 d,Bax总阳性神经元数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至术后14 d Bax总阳性神经元数下降并恢复到正常水平.各时间段Bcl-2总阳性神经元数无显著性差异.3 d组Caspase-3总阳性神经元数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7 d组、14 d组与3 d组无显著差异.Bax、Bcl-2和Caspase-3阳性大神经元数在各时间段均无显著性差异,阳性中小神经元数的变化规律与总阳性神经元数的变化规律相同.结论部分去背根主要对备用DRG中小神经元Bax、Bcl-2、Caspase-3表达有影响,三因子表达高峰可能在术后3~7 d.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癌的CT鉴别诊断

    作者:朱捷;刘荣波;周翔平;武志峰;卢春燕;王娜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与肾细胞癌(RCC)的CT鉴别征象,以提高不典型RAML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双期增强CT扫描的RAML 36例(57个病灶),RCC 46例.运用x2检验确定有显著性差异的CT观察指标进行判别分析,得到各指标在鉴别诊断中的权重.结果单发或多发、边缘、分叶征、病灶突出比、与实质的分界、与皮质的交角、皮质掀起征、肿瘤内血管影、钙化等9项CT观察指标对RAML与RCC的鉴别有统计学意义,利用大似然法判别分析对二者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RAML组93.0%,RCC组89.1%.结论病灶突出比、与皮质的交角、皮质掀起征及肿瘤内血管影特征对二者鉴别诊断起重要作用.

  •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启动子增强子调控UPRT基因真核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作者:赵福军;李虹;程鸿鸣;曾浩;魏强;李响

    目的构建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启动子增强子靶向性调控的UPRT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PSMAenhancer/promothr-UPRT).方法采用PCR技术从大肠杆菌JM109基因组中扩增UPRT基因,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将其克隆到包括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启动子增强子靶向性调控的pEGFP-1的质粒.利用重组质粒pPSMAenhancer/promoter-UPRT)转染LNcap细胞,MTT法检测5-氯尿嘧啶(5-FU)对转染LNcap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质粒pPSMAenhancer/promoter-EGFP双酶切去除EGFP,连接上UPRT基因,成功构建pPSMAenhancer/promother-UPRT,并转染LNcap细胞,使LNcap细胞对5-FU的杀伤敏感性大大提高.结论pPSMAenhancer/promoter-UPRT的构建和表达,为进一步研究UPRT基因对5-FU的靶向性杀伤前列腺癌细胞增强作用和对前列腺癌自杀基因系统(CD/5-FC系统)的放大效应奠定了基础.

  •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

    作者:王玉芳;魏兵;欧阳钦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UC组(n=32)、感染性结肠炎(IC)组(n=30)和正常对照组(n=12)三组患者结肠粘膜TGFβ1表达,原位杂交检测TGFβ1 mRNA.结果UC组与IC组结肠粘膜TGFβ1及TGFβ1 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但与对照组比较表达均有显著性增高(P<0.001).TGFβ1表达与UC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r=0.462,P=0.002).结论UC可能存在TGFβ1信号传导异常.TGFβ1可能是反映UC疾病活动性的指标.

  • 大黄对小鼠肠粘膜屏障保护作用的机理探讨

    作者:李玉;陈晓理;张正;黄兴兰;闫兆平

    目的研究大黄对小鼠小肠Ⅱ型磷脂酶A2(Ⅱ型PLA2)、溶菌酶分泌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ICR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大黄汤剂、生理盐水灌胃,每8 h一次,每次0.3 ml.24 h后处死小鼠,切取小肠.用100 g/L 乙酸溶液冲洗肠腔、收集灌洗液及制备小肠组织匀浆.分别测定灌洗液和组织匀浆中Ⅱ型PLA2活力、溶菌酶含量.结果小肠灌洗液中的Ⅱ型PLA2活力和溶菌酶含量实验组比对对照组明显高(P<0.01);小肠匀浆中的Ⅱ型PLA2活力、溶菌酶含量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低(P<0.01).结论大黄能刺激小鼠小肠肠壁分泌Ⅱ型PLA2、溶菌酶,使肠腔内的Ⅱ型PLA2、溶菌酶含量增加,增强肠粘膜屏障.

  • 胚胎早期胰腺发育中相关因子表达的变化

    作者:杨开明;李爱冬;羊惠君;王廷华;梅妍;周鸿鹰;蒋吉英

    目的探讨人胚胎胰腺发育过程中相关因子表达的变化,为胚胎胰腺移植治疗糖尿病提供基础性研究.方法对7~12周胎龄段的胰腺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析胰腺发育中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胰岛的分化和形成.结果胰岛素、胰升糖素、生长激素抑制因子及细胞角蛋白在胚胎胰腺发育中7周开始表达,与胰岛的分化和形成一致,随着胎龄的增加表达增强;IGF-Ⅰ及Ⅶ因子在胚胎12周时出现在胰腺间质内.结论胰岛素、胰升糖素、细胞角蛋白和IGF-Ⅰ在人胚胎胰腺的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与胰腺内外分泌腺的分化和形成有关;12周后的胚胎胰腺可以作为胚胎胰腺移植的供体.

  • 淋球菌外膜蛋白PI基因重组子的构建和表达

    作者:文华;占利;汪东篱;许欣;雍刚;裴晓方

    目的扩增四株淋球菌外膜蛋白PI基因,构建pET30b-PI-NG重组子,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外膜蛋白PI.方法采集临床淋球菌四株,提取细菌基因组DNA,PCR扩增外膜蛋白PI基因,与克隆载体pBS-T连接,构建pBS-T-PI-NG重组子,测序,目的基因插入表达质粒载体pET30b中,构建pET30b-PI NG重组子,转化表达宿主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蛋白质表达,SDS-PAGE初步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四株淋球菌的pET30b-PI大肠杆菌表达重组子,经IPTG诱导表达后,其中三株获得表达的目的蛋白PI.结论本研究为PI蛋白免疫学特性的研究、抗体制备、以及预防淋病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 鼻咽癌放疗后副鼻窦放射反应的CT变化规律

    作者:朱新进;胡学锋;李蜀光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后副鼻窦炎的CT表现,探讨其各个不同时期检查结果的变化规律.方法145例鼻咽癌患者行γ射线放疗75例,行X射线放疗70例,放疗前、后各个不同时期均行CT检查.结果上颌窦和蝶窦的放射反应可分为片状型、月牙型、环型和息肉型.筛窦放射反应以筛窦小房为单位,重者也可以多个小房融合成片状;筛窦的放射反应在放疗后3个月内即可出现,上颌窦常在3个月以后出现放射反应,而蝶窦一般在放疗后1年以后才出现;大多数病例副鼻窦放射反应在1年以后难以自动吸收、消退;两种方法放疗剂量相同时所致副鼻窦放射反应无明显差别,但放疗剂量在3182 GBq以上时所致副鼻窦放射反应较其它放疗剂量时明显增高.结论CT检查可为鼻咽癌放疗后副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肾淀粉样变性病理分析

    作者:胡章学;张秀辉;沙朝晖;钟慧;付平;杨立川;李韵;刘先蓉;黄颂敏

    目的研究肾脏淀粉样变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近年经皮肾活检病理确诊的7例肾淀粉样变患者,均行HE、PAS、PASM、Masson、免疫荧光和刚果红染色,部分患者行轻链染色、高锰酸钾刚果红染色以及电镜检查.结果7例患者肾小球体积正常或偏大,均存在系膜淀粉样变,4例存在毛刺,4例伴内皮下沉积,3例出现肾小球缺血,3例出现动脉淀粉样变,1例伴间质淀粉样变,刚果红染色均阳性,4/4例高锰酸钾刚果红染色抵抗,其中2/2例λ链阳性.结论肾淀粉样变可累及肾小球、血管、间质,以系膜病变常见,可伴动脉和间质沉积.肾小球缺血可能与动脉淀粉样变有关.

    关键词: 肾脏 淀粉样变 病理
  • 临床及超声检查对结核性与非特异性附睾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邱逦;苏白海;马文敏

    目的评价临床及超声检查对于鉴别结核性与非特异性附睾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25例结核性附睾炎及30例非特异性附睾炎的临床及超声检查特征.结果结核性附睾炎与非特异性附睾炎在症状持续时间、阴囊疼痛、窦道形成、既往结核病史、病变大小、回声、血流信号几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病人年龄、病变部位、阴囊壁水肿、鞘膜积液、累计睾丸几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一些临床及超声检查的特征有利于区分结核性与非特异性附睾炎.

  • 毛细支气管炎血中半胱氨酰白三烯的测定及意义

    作者:李兰;王智斌;李敏;陈昌辉;李波;吉德平;王运芳

    目的探讨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在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6例,正常健康儿童30例,做病原学确诊,检查其血清中CysLTs的水平.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中CysLTs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不同病毒组之间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中CysLTs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中CysLTs水平明显升高,提示CysLTs在毛支炎发病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 乳腺肿瘤中VEGF的表达和MVD分布

    作者:李宏江;敬静;汪静;吕青;陈琳;赵扬冰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分布与乳腺癌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表达、腋淋巴转移及复发转移和生存率的关系.方法用Ⅶ因子抗体与抗VEGF多克隆抗体分别作乳腺病灶病理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显微镜下判断VEGF染色程度和进行微血管计数.结果乳腺癌的VEGF阳性表达率为51.35%(38/74),MVD均值为(30.8±19.4)个/200倍视野,而良性乳腺疾病的VEGF阳性表达率16.13%(5/31)(P<0.005),MVD均值为(16.09±7.9)个/200倍视野(P<0.05);乳腺癌中,MVD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腋淋巴转移及复发转移有关(P<0.05),VEGF与腋淋巴转移及复发转移有关(P<0.05).VEGF和MVD与患者的无瘤生存率明显相关(P<0.05).VEGF和MVD之间无明显关系.结论乳腺癌的VEGF和MVD与患者的预后有关,均可作为判断乳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VEGF不是影响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唯一因素.

  • 脐血与新生儿静脉血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DNA的对比研究

    作者:游泳;邢爱耘;郑莹;林卫;李文胜;何斌

    目的探讨采用脐血诊断胎儿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可行性.方法对38例乙肝病毒感染的产妇,于胎盘娩出后抽取脐带血,新生儿结扎脐带后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及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检测脐血及新生儿静脉血38例,HBVM检测结果完全一致者32例,占84.21%;HBV DNA检测结果完全一致者37例,占97.37%.根据脐血及新生儿静脉血检测结果诊断胎儿宫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分别为23.68%和21.05%,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脐带血检测HBVM及HBV DNA了解胎儿宫内是否受感染是可行的.

  • 甲基苯丙胺诱导神经元凋亡及细胞色素C的表达

    作者:王雪;祝三平;李静;孙学礼

    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MA)所致神经元凋亡及细胞色素C(Cyt C)的表达.方法建立MA不同给药时间的动物模型,实验组给予MA,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yt C的表达.结果给予MA后,大鼠各脑区有凋亡细胞形成,Cyt C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MA可导致神经元的凋亡,在凋亡过程中可能有相关因子Cyt C的参与.

  • 225例慢性前列腺炎病原学及其药物敏感试验的研究

    作者:康梅;叶远馨;庄杰;陈慧莉;过孝静;陈知行;陈文昭;杜晓青;吕晓菊

    目的调查该院前列腺液培养结果及药敏情况,以协助临床前列腺炎的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25例前列腺液细菌培养结果及荧光标记PCR技术检测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DNA的结果.结果225份前列腺液,其中141份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62.7%,检出细菌180株,革兰阳性菌172株,革兰阴性杆菌8株.荧光标记PCR检测显示,淋球菌阳性10份,沙眼衣原体阳性4份,解脲脲原体阳性28份.116株葡萄球菌的体外药敏试验显示,对万古霉素、呋喃坦啶、利福平、复方新诺明敏感率较高,分别为:100%、97.3%、86%、73%.8株革兰阴性杆菌药敏结果显示,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100%、75%、75%.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棒状杆菌可能在前列腺炎致病中起一定作用,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的作用有待探讨,细菌耐药性应引起广泛重视.

  • 白细胞介素-15协同新城疫病毒HN基因抗肿瘤免疫的作用

    作者:王秀荣;王秀英;冯惠东;王永祥;魏林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5(IL-15)质粒、新城疫病毒HN基因(PCD-HN)质粒对肿瘤免疫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和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IL-15质粒、PCD-HN质粒对小鼠抗肿瘤免疫反应作用中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NK细胞的活性.结果IL-15质粒、PCD-HN质粒同时免疫小鼠,其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和NK细胞活性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其它各组.结论IL-15质粒联合PCD-HN质粒免疫小鼠,对抑制肿瘤生长具有迭加效应.

  • 中压液相层析法纯化人血清载脂蛋白AⅠ和AⅡ的研究

    作者:辛艳飞;刘秉文;张祖辉

    目的建立中压液相层析分离法纯化人HDL主要载脂蛋白A Ⅰ、A Ⅱ等的方法.方法以人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制品为原料,经一次性密度梯度超离心法纯化HDL.去脂HDL经中压Sephacryl S-200柱层析获apoE、A Ⅰ、AⅡ及Cs粗品.用Sephadex G-75柱层析分离apoA Ⅰ及AⅡ.结果纯化的载脂蛋白apoA Ⅰ及AⅡ经免疫和SDS-PAGE鉴定为免疫纯及电泳纯.结论建立了一种可大量、快速、高分辨分离纯化载脂蛋白apoA Ⅰ及AⅡ的方法,为今后载脂蛋白和脂蛋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糖蛋白E的纯化及鉴定

    作者:李福民;冉玉平;吴琦;段德鉴;赵秀红;陈菊萍;周光平

    目的纯化及鉴定重组表达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糖蛋白E(gE).方法用IPTG诱导重组载体pGEX-VZVgE表达融合蛋白,并用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然后用凝血酶酶切融合蛋白,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酶切产物的抗原性.结果pGEX-VZVgE的IPTG诱导表达产物用亲和层析柱去除杂蛋白后,获得相对分子质量为98×103的纯化融合蛋白,经凝血酶酶切后得到了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72×103的糖蛋白E;纯化的融合蛋白和糖蛋白E均为SDS-PAGE单点纯,并用免疫印迹证明糖蛋白E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采用亲和层析柱可以有效的纯化重组VZV糖蛋白E,从而为VZV糖蛋白E的应用研究打下了基础.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