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Edition) 사천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2-173X
  • 国内刊号: 51-1644/R
  • 发行周期:
  • 邮发: 62-72
  • 曾用名: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华西医大学报;四川医学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魏于全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DUOX2在银屑病及特应性皮炎皮损表达的研究

    作者:周蓉颖;万逸枫;郭昱;蒋献;吴琦

    目的 探讨双功能氧化酶(dual oxidase,DUOX)2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肤、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患者皮肤及正常人皮肤中的表达定位及差异,探讨其在皮肤抗感染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银屑病皮损区、银屑病非皮损区、AD皮损区、AD非皮损区皮肤及正常皮肤DUOX2蛋白的表达.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区、AD皮损区及正常皮肤中DUOX2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DUOX2蛋白在银屑病皮损区、银屑病非皮损区、AD皮损区、AD非皮损区皮肤及正常皮肤标本中均有表达,并主要分布在表皮基底层、棘层与真皮乳头层.银屑病皮损组较银屑病非皮损组及正常皮肤组表达增加(P<0.01);AD皮损组较AD非皮损组及正常皮肤组表达增加(P<0.01);AD皮损组较银屑病皮损组表达增加(P<0.01).RT-PCR法检测到DUOX2 mRNA在银屑病皮损及AD皮损中有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UOX2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AD皮损及正常皮肤中表达,提示DUOX2可能参与皮肤抗感染机制,发挥抗菌屏障功能及氧化防御作用.

  • LIPC启动子-250位点G/A多态性对高糖低脂膳食诱导的健康青年血脂及载脂蛋白改变的影响

    作者:胡敏珊;李正科;方定志

    目的 探讨肝脂酶基因(LIPC)启动子区-250位点G/A多态性对健康青年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的影响及其在高糖低脂(HC/LF)膳食诱导后的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给予56例健康青年志愿者(男性27例,女性29例)7d的平衡膳食和6d的HC/LF膳食,于第1d、第8d以及第14 d清晨抽取12h空腹静脉血,测定其血脂及载脂蛋白的浓度.提取全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分析LIPC-250G/A多态性.结果 女性GG纯合子受试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P=0.041)及载脂蛋白A-Ⅰ(Apo A-Ⅰ)(P=0.020)基础值高于男性GG纯合子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LF膳食前,女性受试者HDL-C(GG纯合子受试者P=0.021,A等位基因携带者P=0.014)及Apo A-Ⅰ(GG纯合子受试者P=0.035,A等位基因携带者P=0.006)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HC/LF膳食前相比,HC/LF膳食后,女性受试者A等位基因携带者总胆固醇(TC) (P=0.042)高于男性A等位基因携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受试者Apo A-Ⅰ(GG纯合子受试者P=0.010,A等位基因携带者P=0.009)高于男性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男性GG纯合子受试者P=0.013,男性A等位基因携带者P=0.000,女性GG纯合子受试者P=0.025,女性A等位基因携带者P=0.048)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男性GG纯合子受试者P=0.028,男性A等位基因携带者P=0.000,女性GG纯合子受试者P=0.004,女性A等位基因携带者P=0.001)在各性别和基因型分组中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甘油三酯(TAG)在女性各基因型中降低(GG纯合子受试者P=0.006,A等位基因携带者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男性中,HDL-C (P=0.011)及Apo A-Ⅰ(P=0.041)仅在A等位基因携带者中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GG基因型受试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IPC-250G/A多态性A等位基因与HC/LF膳食诱导的健康青年男性HDL-C及Apo A-Ⅰ水平改变相关联.

  • 成人髋关节高位脱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程兴旺;兰平文;沈彬;刘展;张远理;杨静;周宗科;康鹏德;裴福兴

    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技术研究高位脱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假体和骨周围的应力分布.方法 实验分为4组:A组,加深髋臼+44 mm臼杯;B组,髋臼后外侧结构性植骨+48 mm臼杯;C组,髋臼后外侧钽金属重建块+48 mm臼杯;D组,正常侧髋关节.髋臼侧按照Wasielewski法分4个区,每个区均匀取10个点的VonMises应力值,在组内和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A组髋臼骨质1区的应力值大于其他3个组(P<0.05).A组聚乙烯内表面4个区的应力值均高于B、C两组(P<0.05),其中1、2区明显.A组臼杯的初始位移为49.18 μm,为B组的19倍、C组的8倍.结论 加深髋臼+小直径臼杯时,髋臼骨质和内衬应力集中、臼杯发生较大的初始位移;结构性植骨、安放钽金属重建块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可以使用较大直径的臼杯.

  • 任务导向结合构音训练治疗痉挛型构音障碍的疗效评估

    作者:朱守娟;屈云;刘珂

    目的 首次探索任务导向训练治疗痉挛型构音障碍的可行性,并观察任务导向训练结合构音训练治疗痉挛型构音障碍的疗效是否优于单纯构音训练.方法 收集痉挛型构音障碍住院患者44例,严格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n=22)和对照组(n=22).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接受一般治疗,且均按照个体化原则由同一语言治疗师进行一对一构音训练,30 min/d,疗程为1个月,试验组同时完成另一个语言治疗师为患者个体化设计的任务导向训练每天一项,进行1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结束时运用改良Frenchay构音评估量表评估患者构音障碍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整体上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改良Frenchay构音评估量表的29个子项目中试验组有15个项目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11个项目疗效有优于对照组的趋势(P>0.05),3个项目试验组较对照组差(P<0.05).结论 任务导向训练可以用于治疗痉挛型构音障碍,促进患者实际交流能力;任务导向训练结合构音训练治疗痉挛型构音障碍整体疗效优于单纯构音训练.

  • 三种库欣综合征筛查试验诊断切点的选择及筛查价值的比较

    作者:唐天娇;刘玉平;余叶蓉

    目的 根据美国及欧洲内分泌协会2008年库欣综合征诊断指南,比较午夜血皮质醇(PTC-24 h)、口服1 mg地塞米松过夜抑制试验(PTC-DST)以及24 h尿游离皮质醇(UFC)筛查库欣综合征的准确性,并探讨其诊断切点是否适用于中国人群.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库欣综合征患者以及102例单纯性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结节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的PTC-DST、UFC、PTC-24 h监测结果,采用相关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其筛查库欣综合征的敏感性(Se)和特异性(Sp).结果 ROC曲线显示,当PTC-DST以86 nmol/L为切点时其诊断价值高(Se 98.7%,Sp 97.2%),当切点取为60 nmol/L时,Se 100%,Sp 95.8%,当切点取为50 nmol/L时,Se 100%,Sp 94.4%.UFC的ROC曲线上接近1的切点为230.15 μg/24 h(Se 92.2%,Sp 95.7%),当切点取为127.55μg/24 h时,Se 96.1%,Sp 85.1%.PTC-24 h的ROC曲线上接近1的切点为347 nmol/L(Se 93.4%,Sp98.4%),当切点取为207 nmol/L时,Se 98.9%,Sp 85.2%.ROC曲线下面积PTC-DST与PTC-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均大于UFC (P<0.05).结论 相比美国及欧洲内分泌协会于2008年颁布的库欣综合征指南建议的以50 nmol/L为PTC-DST的切点,60 nmol/L对中国人群来说敏感性不变,诊断特异性更高.UFC以本实验室参考值上界即127.55 μg /24 h为切点、PTC-24 h以207 nmol/L为切点均具有较高的筛查价值.PTC-DST与PTC-24 h筛查库欣综合征的价值基本一致,且均高于UFC.从实用性角度看,门诊库欣综合征患者的筛查选用PTC-DST适合.

  • Noxa基因的克隆及其诱导A549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陈登榜;曹康;杨靖;潘渠;陈恬;李晋川;王昕;殷建华;邹毅

    目的 克隆人Noxa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 A-Noxa,将重组质粒pcDN A-Noxa转染人肺癌A549细胞株,并观察重组质粒pcDN A-Noxa诱导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使用RT-PCR的方法扩增出Noxa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一),构建出重组质粒pcDNA-Noxa.将重组质粒pcDN A-Noxa转染人肺癌A549细胞株,使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Noxa基因的过表达;使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A549细胞的凋亡;使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 经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cDN A-Noxa构建成功.Western blot检测出Noxa基因的过表达;Hoechst 33258染色和MTT实验发现:重组质粒pcDNA-Noxa能明显诱导A549细胞出现凋亡现象.结论 本实验初步探索了Noxa基因的促凋亡作用,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Noxa基因的促凋亡功能基础.

  • 腺病毒介导的PML(NLS-)对大黄素引起的HL-60细胞存活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高远梅;刘北忠;张曦;胡秀秀;钟梁

    目的 探讨PML(NLS-)对大黄素引起的人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构建成功的重组腺病毒Ad-PML(NLS-)和空载病毒Ad-KZ分别感染HL-60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PML(NLS-)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分析腺病毒感染各组经60μmol/L大黄素处理后的细胞的增殖能力;各组感染HL-60细胞经60 μmol/L大黄素处理后,FCM法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并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MYC、BCL-2和BAX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病毒组比较,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d-PML(NLS-)组细胞内的PML(NLS-)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各组细胞经大黄素处理后,MTT结果显示,感染Ad-PML(NLS-)的HL-60细胞增殖能力明显提高;FCM结果显示,感染Ad-PML(NLS-)的HL-60细胞处于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增高(P<0.05),且凋亡率降低(P<0.05);细胞内BCL-2和C-MYC基因mRNA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增高,BAX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结论 过表达PML(NLS-)基因能够促进经过60 μmol/L大黄素处理的HL-60细胞的增殖,可能通过上调BCL-2和C-MYC基因的表达、下调BAX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

  • 脊髓NMDA受体和NK1受体在大鼠心脏伤害性感受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作者:孔令恒;孙娜;朱娟霞;徐燕;刘晓华;杜剑青

    目的 观测大鼠脊髓鞘内分别注射NMDA受体或NK1受体的激动剂和拮抗剂后,对心包腔内注射辣椒素(CAP)诱发的背斜方肌肌电图(EMG)的影响,以探索心脏伤害性感受信息在脊髓内传递的突触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NMDA组、MK801组、MK801+ NMDA组、Sar-SP组、CP-96345组和CP-96345+ Sar-SP组.通过在大鼠心包腔内注射CAP,建立大鼠心脏痛模型;实验动物分别行心包内插管术和脊髓鞘内置管术,记录并观察鞘内注射药物后心包内注射CAP诱发的EMG的变化.结果 ①对照组大鼠鞘内注射生理盐水后,心包内注射CAP所诱发的背斜方肌放电个数(96.9%±12.5%)与鞘内注射前CAP所诱发的放电个数(前对照,100%)相比没有明显改变(P>0.05).②鞘内注射NMDA受体激动剂NMDA后,背斜方肌放电数(185.2%±24.4%)与前对照相比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鞘内给予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后,大鼠背斜方肌肌电与前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鞘内给予NMDA受体拮抗剂MK801+激动剂NMDA,背斜方肌放电个数(106.6%±10.2%)与前对照相比有所增加,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鞘内注射NK1受体激动剂Sar-SP,背斜方肌放电个数(145.6%±10.1%)与前对照比较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鞘内注射NK1受体拮抗剂CP-96345,背斜方肌放电未见明显改变(P>0.05);鞘内注射NK1受体拮抗剂CP-96345+激动剂Sar-SP,背斜方肌放电数(102.2%±8.4%)与前对照相比有所增加,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髓NMDA受体和NK1受体都可能参与了心脏伤害性感受信息在脊髓内的传递.

  • ACE基因I/D多态性对高糖低脂膳食诱导的健康青年血脂比值及血压变化的影响

    作者:张荣荣;宋永燕;樊梅;李元昊;姜喆;张珍;方定志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16内含子插入/缺失(I/D)多态性对高糖低脂(HC/LF)膳食诱导的健康汉族青少年血脂比值及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 56名健康青年志愿者,给予7d平衡膳食和6dHC/LF膳食,分别于第1d、第8d和第14d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压和血脂水平并计算血脂比值.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ACE基因16内含子I/D多态性.结果 在整体受试人群及性别分层各组中,基础值、HC/LF膳食前、HC/LF膳食后的血脂比值及血压水平在Ⅱ基因型与D等位基因携带者(ID+ DD基因型)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与HC/LF膳食前相比,在整体受试人群中,HC/LF膳食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和总胆固醇(TC)/HDL-C在两组基因型受试者中均降低;收缩压(SBP)仅在Ⅱ基因型受试者中降低.性别分层分析发现,HC/LF膳食后甘油三酯(TG)/HDL-C和log(TG/HDL-C)仅在女性Ⅱ基因型受试者中升高,TG/HDL-C和log(TG/HDL-C)仅在男性Ⅱ基因型受试者中降低;TC/HDL-C和LDL-C/HDL-C在所有男性受试者和女性D携带者中降低;SBP仅在男性D携带者中降低.结论 HC/LF与ACE基因16内含子I/D多态性Ⅰ等位基因相互作用可降低男性TG/HDL-C和log(TG/HDL-C)、升高女性TG/HDL-C和log(TG/HDL-C);与D等位基因相互作用可降低男性收缩压、女性TC/HDL-C和LDL-C/HDL-C.

  •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术后肺保护的临床研究

    作者:施贤清;王宇辉;李建权;胡远东;成小蓉;李琨

    目的 比较体外循环(CPB)术后应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肺功能的保护效应.方法 选择90例CPB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乌司他丁组(L组)、高剂量乌司他丁组(H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30例.L组及H组于入ICU时分别给予乌司他丁5 000 U/kg及20 000 U/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50 mL)静脉泵入,C组给予生理盐水50 mL静脉泵入.分别于入ICU时(T0)、入ICU12 h(T1)及24 h(T2)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O2A-a)、氧合指数(OI)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于T0及停机即刻(Tw)测定呼吸动力学指标[动态肺顺应性(Cd)、平台压(Pplat)及峰压(Ppeak)水平],并记录带机时间及带管时间.结果 在T0时3组间的PaO2、PO2A-a、OI、TNF-α水平无差别(P>0.05);与C组和L组比较,在T1和T2时间点H组的PaO2、PO2A-a OI、TNF-α水平均有改善(P<0.05);L组所有上述指标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呼吸机动力学指标在各个时间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组的带管时间及带机时间比L组及C组短(P<0.05).结论 体外循环术后应用大剂量(20 000 U/kg)乌司他丁具有肺保护作用.

  • 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胰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杜潇;程中;李旸;周总光;杨烈;张明鸣

    目的 探讨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人胰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用胰腺癌细胞株AsPC-1、BxPC-3、MIAPaCa-2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应用不同剂量(100 μmol/L,50 μmol/L,10 μmol/L)的DAPT作用不同时间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0 μmol/LDAPT作用时3株胰腺癌细胞从3d开始出现增殖抑制(P<0.05);50 μmol/L DAPT作用时AsPC-1细胞在5d出现增殖抑制(P<0.05),BxPC-3和MIAPaCa-2细胞在3~5 d出现了抑制(P<0.05);10 μmol/L DAPT作用时仅BxPC-3和MIAPaCa-2细胞在5d出现了生长抑制(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DAPT作用组细胞凋亡率较空白对照组增加.结论 应用DAPT阻断Notch信号通路可通过促进胰腺癌细胞凋亡而抑制胰腺癌生长.

  • 良性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之间组织炎症的病理学特征和差异

    作者:杨璐;赵凯;张奥;柳良仁;刘振华;韩平;魏强

    目的 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前列腺癌(PCa)患者的前列腺组织中组织炎症的病理学特征和差异.方法 观察患者前列腺HE染色组织病理切片,判断有无组织炎症.将BPH和PCa中存在组织炎症的病理切片进行详细分析:①BPH和PCa患者前列腺组织中组织炎症的发生率;②根据炎症组织学分类的3个方面:解剖学位置、炎症范围和炎症程度,比较有组织炎症的BPH(BPH组)与有组织炎症的PCa患者(PCa组)之间的病理学特点和差异;③比较PCa组内病理学特征是否随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升高和Gleason评分的变化而变化.结果 ①前列腺穿刺标本组织炎症在BPH和PCa中的发生率分别为99.3%(142/143)和98.1%(104/106).②病理检查发现BPH组(n=142)以腺周炎症为主(80例,占56.3%),PCa组(n=104)以间质炎症为主(59例,占56.7%),两组中组织炎症在解剖学位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BPH组以多灶性炎症为主(86例,占60.6%).PCa组以局灶性炎症为主(53例,占51.0%),两组中组织炎症的炎症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BPH组以轻度炎症为主,其中轻度炎症101例(71.1%),中度炎症25例(17.6%),重度炎症16例(11.3%).PCa组同样以轻度炎症为主,其中轻度炎症70例(67.3%),中度炎症31例(29.8%),重度炎症3例(2.9%);两组间中度、重度炎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度炎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⑤PCa组随着PSA水平的升高,间质炎症增多而腺体和腺周炎症逐渐减少(P<0.05);随着Gleason评分的升高,多灶性和弥漫性炎症明显增多而局灶性炎症逐渐减少(P<0.05).结论 组织炎症在BPH和PCa中的发生率高.BPH组织炎症以轻度、多灶性、腺周炎症为主,PCa组织炎症以轻度、局灶性、间质炎症为主.

  • siRNA干扰胃癌细胞内源性VEGF-C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郭梅梅;王永;韩方海

    目的 探索siRNA干扰技术阻断胃癌细胞内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有效性.方法 培养胃癌细胞株SGC7901,选择GenBank的Accession No.BC035212.1设计5条VEGF-C基因特异的siRNA引物,并进行同源性检索及合成.分别观察不同siRNA引物转染胃癌细胞株SGC7901后对其内源性VEGF-C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本实验成功将VEFG-C-siRNA导入胃癌细胞,5条siRNA都能抑制VEGF-C mRNA及蛋白的表达,但siRNA引物3、4阻断表达的效果佳.结论 siRNA技术可以有效地阻断胃癌细胞中内源性VEGF-C的基因及蛋白表达.

  • 丹参酮ⅡA对雌性家兔LQT2模型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

    作者:梁玲;谢强;李卫华;曾智;黄峥嵘;李德龙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对雌性家兔长QT2(long QT,LQT2)模型跨左室壁不同部位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雌性家兔LQT2模型左室壁内、中、外3层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观察10 mg/mL丹参酮ⅡA对3层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达90%时程(APD90)和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ransmural dispersion of repolarization,TDR)的影响.结果 LQT2模型家兔左室3层心肌细胞中,中膜APD90长,其次为内膜,短为外膜,灌注10 mg/mL丹参酮ⅡA后能缩短LQT2模型的各层心肌细胞的APD90,同时降低TDR.结论 10 mg/mL丹参酮ⅡA能有效缩短LQT2模型的各层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同时降低各层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的差异性.

  • 不同糖代谢及不同体质量指数人群空腹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刘云慧;赵铁耘;侯丽琼

    目的 探讨不同糖代谢及不同体质量指数(BMI)人群空腹血浆内毒素(endotoxin,ET)水平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鲎试剂终点显色法测定初诊的2型糖尿病(T2DM)、糖调节受损(IGR)和正常糖耐量(NGT)人群空腹ET水平.常规方法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计算BMI、腰臀比(WHR).将每组分为肥胖(BMI≥25 kg/m2)和非肥胖(BMI<25 kg/m2)亚组.检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FBG、2 hPG)和空腹及餐后胰岛素(FINS、P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游离脂肪酸及肝功能,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血浆ET与上述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 ①T2DM组(n=37)ET高于NGT组(n=37)[7.1(3.7~11.8)EU/mL vs.4.5 (2.2~6.3) EU/mL,P<0.05] HGR组(n=23)ET [5.0 (2.4~10.3) EU/mL]介于T2DM组和NGT组之间,分别与T2DM及NGT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T2DM肥胖亚组血浆ET水平较T2DM非肥胖亚组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 (3.8~13.3) EU/mL vs.7.0 (3.6~10.4) EU/mL,P>0.05],IGR及NGT肥胖亚组血浆ET高于同组非肥胖亚组[6.8 (2.9~13.2) EU/mL vs.2.7 (1.6~5.5) EU/mL及6.2 (3.4~12.7) EU/mL vs.2.8 (1.8~4.9) EU/mL,P均<0.05];③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ET不是影响FBG、2 hPG的因素;BMI、FBG是影响血浆ET的重要因素,2 hPG、WHR不是影响ET的因素.结论 随着糖代谢异常及肥胖程度的加重,血浆ET水平逐渐升高;ET不是影响FBG、2 hPG的因素;BMI、FBG是影响血浆ET的重要因素.

  • 缺氧预处理对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清NGB、S-100B蛋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世琪;曹旭东;余得水;李羽

    目的 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前对患者进行缺氧预处理(HPC)干预,观察患者血清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S-100B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探讨HPC与血清NGB、S-100B蛋白相关的保护效应机制和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40例拟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分为HPC组(A组,n=20)和对照组(B组,n=20).A组采用重复3次的脱氧复氧方式进行HPC,记录每次缺氧耐受时间及各时刻生命体征,并在每次干预结束后和术中相应时刻抽取动静脉血,以进行血气分析和检测血清NGB、S-100B蛋白的含量.结果 在HPC过程中,A组出现轻度缺氧和CO2蓄积,CO2蓄积程度随缺氧次数的增加而加重(P<0.05),而缺氧状态却随之逐渐缓解(P<0.05).血清NGB在T2~T4时刻(第3次复氧结束时、颅骨打开动脉瘤夹闭前、动脉瘤夹闭并关闭脑膜后),A组表达高于B组(P<0.05),而血清S-100B两组各时刻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HPC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生理干扰,但也启动了机体强大的代偿能力,激发了NGB表达上调,增加了机体对缺氧耐受的能力.

  • SPIO标记的c-erbB2反义探针用于活体荷瘤裸鼠MR的佳扫描时间探讨

    作者:温志鹏;刘海燕;文明;贺海容;谭书德;李少林

    目的 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标记的c-erbB2反义寡脱氧核苷酸探针用于活体荷瘤裸鼠MR的佳扫描时间.方法 荷瘤裸鼠30只,注射反义探针(12.0 mg Fe/kg)并于不同时间点(注射前,注射后60 min、180 min、360 min、720 min及1 440min)同步行MRI扫描.在完成一个时间点扫描后,立即处死荷瘤裸鼠5只,取出肿瘤组织,行HE及普鲁士蓝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测量肿瘤组织及邻近肌肉组织各时间点信号强度.结果 成功建立荷瘤裸鼠模型,成瘤率100%.对比荷瘤裸鼠在反义探针注射前后的不同时间点扫描的信号强度,发现肿瘤组织在注射后360 min信号变化明显,在MR扫描图像上能清楚显示.HE染色发现肿瘤组织结构紊乱,存在大量异性肿瘤细胞,排列呈“癌巢”状,在各时间点表现相似;而普鲁士蓝染色发现各观察时间点标本的肿瘤组织中均散在分布斑点状蓝色铁颗粒,以注射反义探针后360 min分布密集.结论 SPIO标记的c-erbB2反义寡脱氧核苷酸探针能靶向于肿瘤组织,用于BALB/c裸鼠MR的佳扫描时间为注射后360 min.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胃肠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酪酪肽和促生长素水平的变化

    作者:崔涛;任艳;马虹;刘宋芳;张祥迅;喻红玲

    目的 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酪酪肽(PYY)与促生长素(Ghrelin)水平的变化及标准餐试验中的分泌状况.方法 共纳入研究对象102例,其中糖耐量正常对照组(NGT)32例,初诊T2DM组70例.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WC)、臀围;测定空腹血脂及标准餐试验0h、1/2 h、2h血浆葡萄糖、胰岛素(INS)、GLP-1,血清PYY及Ghrelin水平,计算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早期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I30/△G30)、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B),并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T2DM组W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TG)、HOMA-IR高于NGT组(P<0.05);而INS(30)、HOMA-B、ISI、△I30/△G30较NGT组低(P<0.05).此外,T2DM组标准餐0h、1/2 h、2h血浆GLP-1水平及0~2 h曲线下面积,标准餐0h、1/2 h、2h血清PYY水平及0~2 h曲线下面积(PYYAUC)较NGT组降低(P<0.05),且GLP-1和PYY分泌峰值消失;标准餐0h、1/2 h、2h血清Ghrelin水平及0~2 h曲线下面积(GhrelinAUC)较NGT组升高(P<0.05).T2DM组PYYAUC与TG呈负相关,空腹Ghrelin水平与总胆固醇呈负相关,GhrelinAU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PG呈负相关,与HOMA-B呈正相关(P<0.05).结论 初诊T2DM患者空腹及标准餐后血GLP-1和PYY分泌水平降低,且分泌模式改变,而Ghrelin水平升高.

  • 阴茎癌中胸苷酸合成酶及二氢嘧啶脱氢酶的表达分析

    作者:赵峰;汤捷;勾红峰;李龙浩;董航;陈烨;成科;丁婧;陈欣

    目的 研究阴茎癌中胸苷酸合成酶(TS)及二氢嘧啶脱氢酶(DPD)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纳入我院96例阴茎癌患者的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S及DPD表达情况,并分析这些酶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TS、DPD在阴茎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1.67% (40/96)和33.33% (32/96),TS与DPD的表达正相关(C=0.362,P<0.01),DPD表达较多见于不吸烟患者(P=0.040).结论 TS和DPD在阴茎癌组织中一定程度表达,且二者表达正相关.本研究有助于了解阴茎癌的特征,为阴茎癌的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 尿酸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反应蛋白表达的氧化应激机制研究

    作者:杜利君;周京国;任兴军;易婷婷;蒋兴亮

    目的 研究尿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C反应蛋白(CRP)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氧化应激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尿酸(0、4、8、12、16 mg/dL)分别与HUVECs共同孵育12 h,以及将12 mg/dL尿酸与HUVECs分别作用不同时间(0、6、12、24、48 h)后,采用Real-time PCR检测HUVECs CRP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UVECs CRP蛋白表达;以2',7 '-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DA)为荧光探针,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UVECs活性氧(ROS)水平,并观察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10 mmol/L)对HUVECs ROS水平、CRP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8~16 mg/dL尿酸诱导HUVECs CRP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12 mg/dL尿酸与HUVECs作用6h,HUVECs CRP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随着时间延长,CRP mRNA和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加,至12h达高峰(P<0.01).NAC可显著抑制尿酸对HUVECsROS水平、CRP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使CRP mRNA和蛋白表达接近于正常水平.结论 尿酸诱导HUVECs CRP表达,其机制可能与尿酸增加HUVECs ROS水平有关,提示尿酸介导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可能与内皮细胞的损伤有关.

  • 小剂量呋塞米在纠正妇科手术术中少尿的应用

    作者:罗林丽;倪娟;罗东;高兴蓉;黄蔚;林雪梅

    目的 探讨小剂量呋塞米用于纠正妇科手术患者术中少尿表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妇科开腹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5 mL)、F0.5组(呋塞米0.05 mg/kg)、F1组(呋塞米0.1 mg/kg),每组40例.手术开始后30 min记录1次总尿量,当尿量<0.5 mL/(kg·h)时按照患者入组情况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呋塞米.30 min后如仍为少尿状态则重复给药1次,以此类推.术中维持血容量和血压在正常范围,记录手术总时间、净补液量、术毕单位时间单位体质量的尿量、术中少尿发生率,呋塞米总用量和平均尿比重.结果 3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术前禁食时间、手术总时间和术中净补液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单位时间单位体质量的尿量低于其他两组(P<0.01);3组术中少尿发生率分别为52.5%、12.5%和0%,对照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尿比重对照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剂量呋塞米用于有少尿表现的妇科手术患者,可安全、有效的维持术中正常尿量和尿比重.

  • Sommerlad法与两瓣法在腭裂修复中的初步比较

    作者:郝杰兵;马敬斋;张景霞

    目的 通过比较Sommerlad法与两瓣法两种腭裂修复方法,分析何种术式更适用于腭裂的治疗.方法 对既往完成的30例腭裂患者15例采用sommerlad法(单侧完全性9例,不完全性6例),15例采用两瓣法(单侧完全性10例,不完全性5例)施行手术,行手术情况及术后3~6月后部分指标比较.结果 Sommerlad法的手术时间多于两瓣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mmerlad法失血量少于两瓣法(P<0.05),两法术后软腭动度、腭咽闭合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mmerlad法术后软腭瓣痕优于两瓣法(P<0.05).结论 两法均有较好的腭裂修复效果,术者应根据患者的畸形情况和术者对两种方法的掌握程度选择使用.

  • 小切口开放胫骨高位截骨环形外支架固定矫正膝内翻畸形

    作者:曾伟南;何军慧;周宗科;沈彬;杨静;康鹏德;裴福兴

    目的 评价胫骨高位开放性截骨环形外支架固定矫正膝内翻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10膝胫骨上端内翻导致膝内翻畸形患者临床及术后随访资料.采用小切口开放胫骨高位截骨环形外支架固定截骨端的手术方式,术后1、2、3、6、12、24、36月随访,评价指标包括膝关节内翻角、膝间距、胫骨平台后倾角及Insall-salvai指数、针道感染、骨折愈合时间等.结果 术前膝关节内翻角度为10°~28°,平均15.3°±2.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安放环形外支架固定截骨端,术后患者均有效随访,随访时间24~36月,平均(29.3±3.1)月,外支架固定稳定,无固定失败病例,截骨平面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1.2±1.5)周,无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发生.术后膝关节内翻角为-7°~3°,平均为-1.1°±0.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例患者发生针道浅部感染,均治愈.结论 小切口开放胫骨高位截骨环形外支架固定矫正膝内翻畸形具有固定稳定、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 胃内平滑肌瘤及间质瘤的超声内镜特点比较

    作者:周雨迁;胡长梅;霍继荣;刘德良;王学红;吴小平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对胃内平滑肌瘤及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比较超声内镜下胃内平滑肌瘤、间质瘤的超声内镜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1月我院诊断的胃内平滑肌瘤、间质瘤患者的内镜及超声内镜声像特点,总结病变的各种特征.结果 ①胃内平滑肌瘤与间质瘤共55例,其中平滑肌瘤8例,间质瘤47例,胃底为病变多见部位,其次为胃体.②平滑肌瘤患者相对年轻,肿瘤长径较小;内部回声特点平滑肌瘤和间质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滑肌瘤表现为内部回声均匀,与周围固有肌层的回声相等,常无高回声点;间质瘤51.1%内部回声不均匀,66%肿瘤内部有高回声点,68.1%肿瘤回声较周围的固有肌层高.③将极低危险性及低度危险性间质瘤归类为低度恶性组,中度及高度危险性间质瘤归类为高度恶性组进一步比较,高度恶性组长径更长,肿瘤内部常有囊性变及钙化(P均<0.05).结论 超声内镜可以较好地鉴别胃内固有肌层平滑肌瘤和间质瘤,超声内镜有助于判断间质瘤的危险度.

  • 平原地区藏汉两族人群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琳;邬云红;陈艳;王曦;尹伟婧;李晓萍;李明霞;李秀钧

    目的 了解成年藏汉两民族人群血尿酸水平的差异以及高尿酸血症(HUA)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门诊体检的藏族1 909名、汉族3 101名为研究对象,测定空腹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尿酸水平,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段的藏汉两族人群血尿酸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影响HUA的因素.结果 ①不同年龄段藏汉两族男性尿酸水平均高于女性(P均<0.05),男性尿酸与年龄无相关关系(r=-0.024,P=0.194),女性尿酸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加(r=0.151,P=0.000);②藏族HUA患病率为20.1%,汉族HUA患病率为2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藏族男性尿酸水平高于汉族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2.84±85.12) μmol/L vs.(353.23±99.18) μmol/L,P=0.000],藏族女性尿酸水平与汉族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③在校正年龄、性别和民族的影响后,HUA人群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肌酐(Cre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尿酸正常人群增高(P均<0.05).④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了TC、TG和Crea后,民族为藏族是男性HUA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藏族男性血尿酸水平高于汉族男性,且民族为藏族是男性HUA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食物嵌塞圈成形触点粘接技术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

    作者:张静;楼北雁;白丛佳;龚红;罗云

    目的 探讨圈成形触点粘接技术治疗食物嵌塞,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单一垂直型食物嵌塞患者进行圈成形触点粘接治疗,同时随访治疗后1周、1月、3月的临床疗效.结果 47例食物嵌塞患者经圈成形触点粘接技术治疗后1周、1月、3月随访,治愈率分别为100%,98.1%,98.1%.结论 圈成形触点粘接技术是一种能有效减轻或治愈单一垂直型食物嵌塞的治疗方法,能大程度的保护牙体牙周组织.短期疗效明显,长期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肥胖对小切口直肠癌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手术的影响

    作者:汪晓东;刘畅;罗翼;甘志明;张璐;李立

    目的 探索肥胖对小切口直肠癌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术效果的影响,以论证肥胖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小切口直肠癌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结直肠外科专业组收治且确诊为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小切口组(A组,119例)和标准切口组(B组,188例),同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肥胖程度的定义,进一步将各组分为超重组和非超重组,比较组内和组间的手术安全性和术后恢复指标.结果 在术中出血量方面,A组超重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高于非超重患者(P=0.018),同时也高于B组中非超重组(P=0.010);在手术持续时间方面,A组的非超重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比同组的超重患者短(P=0.016),但比B组非超重患者长(P=0.015);在术后进食方面,A组超重患者,其术后进食时间比B组非超重患者短(P=0.020),而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肿瘤转移复发率及死亡率方面,4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肥胖对于行小切口直肠癌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术的操作有一定影响,但也能达到与传统切口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且术后康复安全性较好,在直肠癌专业化手术的基础上,肥胖患者的小切口直肠癌低位/超低位根治术是可行的术式.

  • 血管生成拟态、VEGF-D和MV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柴大敏;胡建国;鲍正齐;马莉;冯振中;甘怀勇;陶仪声

    目的 检测血管生成拟态(VM)、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VEGF-D)和微血管密度(MV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术后生存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CD34和PAS套染的方法,检测ESCC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VM、MVD计数和VEGF-D表达水平,分析三者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术后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VM阳性、MVD≥22和VEGF-D过表达率在ESCC组织分别为63.75%、59.38%和60%,在正常食管黏膜分别为0%、32.14%和39.29% (P<0.05);VM阳性、MVD≥22和VEGF-D过表达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5.69%、12.63%和16.67%,低于VM阴性、MVD<22和VEGF-D低表达患者的82.76%、67.69%和65.63% (P<0.05);三者均与淋巴结转移、外膜浸润和p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 联合检测VM、VEGF-D及MVD对ESCC患者侵袭、转移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 VEGF/VEGF-R2/P-SRC轴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囊变和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戎宏涛;惠旭辉;鞠延;王涛;秦舒;张乔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2)和磷酸化酪氨酸蛋白激酶(P-SRC)轴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瘤囊形成中的意义,以及在促进血管生成方面的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DAB法检测40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中VEGF、VEGF-R2和P-SRC的表达,以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进行微血管计数(MVC).结果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组织中VEGF、VEGF-R2和P-SR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 (35/40)、95.0%(38/40)、92.5%(37/40),高于正常小脑组织(P<0.01);囊性、实性瘤组织VE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囊性瘤组织VEGF-R2和P-SRC表达强于实性瘤组织(P<0.05);VEGF-R2和P-SRC的表达呈正相关(x2=25.87,P<0.05).囊性、实性瘤组织比较M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都高于正常小脑组织(P<0.001),血管母细胞瘤VEGF的表达强度与MVC呈正相关(x2=158.4,P<0.05).结论 VEGF/VEGF-R2/P-SRC轴参与了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囊变过程和血管形成过程.其中VEGF-R2/P-SRC轴直接参与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囊变过程,但并不参与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血管生成过程;而VEGF则在诱导血管生成中有重要作用.

  • 磁共振波谱与扩散加权成像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比较研究

    作者:彭涛;伍兵;肖建明

    目的 比较1.5T磁共振波谱(MRS)和扩散加权成像(DWI)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 根据前列腺组织穿刺结果,回顾性分析53例患者的MRS和DWI图像,相对应的274个感兴趣测量区包括活检确认为癌肿灶150个(实验组),良性增生灶124个(对照组).对测量的MRS和DWI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方法测得值在两组间的差异,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对两种诊断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b=0、100、800 s/mm2时的信号强度、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coefficient,ADC)、枸橼酸盐(Cit)含量积分、胆碱复合物(Cho)含量积分、胆碱(Cho)与肌酸(Cr)之和与Cit的比值[《Cho+Cr)/Cit,CC/Ci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ADC值、b=800 s/mm2时的信号强度以及CC/Cit比值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组织的能力明显优于其他几项指标.ADC值的佳工作点为1.027×10-3mm2/s,其特异度为0.887,敏感度为0.953,约登指数为0.84,曲线下面积为0.966;b=800 s/mm2信号强度的佳工作点为47.1,其特异度为0.806,敏感度为0.72,约登指数为0.53,曲线下面积为0.782;CC/Cit的佳工作点为0.78,其特异度为0.806,敏感度为0.793,约登指数为0.60,曲线下面积为0.844.结论 在1.5T场强下,用DWI特别是ADC值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组织,比MRS更具优势.

  • 不伴有外周结核症状的脑干结核瘤1例报告

    作者:李亚雄;张跃康;徐建国;游潮

    患者,男,51岁,因"恶心、呕吐2月,眩晕、头痛、走路不稳14 d,呃逆7d"入院.检查发现患者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定向力正常,双眼睑下垂,眼球活动正常,但视物成双影,Wallenberg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阴性.患者4年前曾患"肺结核",经治疗后痊愈.6月前因"心肌梗塞"行介入治疗.胸闷气紧症状消失.头颅MRI发现桥脑和延髓多个环状强化的病灶,FLAIR像提示水肿明显,以延髓左侧病变为主.增强CT显示左肺下叶基底段实性变,发现肝左叶钙化和右肾囊肿,直肠左后壁明显增厚.胃镜检查提示胆汁返流慢性浅表性胃炎.

  • 炎性肌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

    作者:梁燕;邓蓉;郭欣;左川;谢其冰;尹耕

    目的 探讨特发性炎性肌病(IIM,简称炎性肌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易发因素、临床特点、致病菌的构成以及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93例炎性肌病并发肺部感染者(IIM+肺部感染组)与52例无肺部感染患者(对照组)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对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大及肺间质病变是炎性肌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肺部感染以G-杆菌肺炎多见,肺炎克雷伯菌是常见的致病细菌,白色念珠菌是常见的致病真菌.第3、4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敏感率相对较高.结论 年龄大、合并肺间质改变的炎性肌病患者易合并肺部感染,主要为G-杆菌肺炎,同时需注意其他病原体,及时合理抗感染治疗.

  • 特发性炎性肌病4种诊断标准的比较研究

    作者:岑筱敏;蔡娅菲;马玲;谢其冰;尹耕;左川

    目的 通过诊断性试验比较特发性炎性肌病常用的4种诊断标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特发性炎性肌病及非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分别用1975年B/P标准、1995年Tanimato标准、1997年Targoff标准和2004年ENMC标准进行诊断试验及分析比较.结果 94例特发性炎性肌病组患者及98例非特发性炎性肌病组患者分别用4个诊断标准进行验证,1975年、1995年、1997年、2004年各诊断标准的敏感性分别为56.4%、87.2%、61.7%、52.1%,特异性分别为78.6%、20.4%、78.6%、90.8%,Youden指数分别为35.0%、7.6%、40.3%、42.9%,比数积分别为4.74、1.75、5.91、10.77,进行诊断一致性检验所得统计量Kappa值分别为0.351(P<0.05)、0.075 (P>0.05)、0.404 (P<0.05)、0.433 (P<0.05),诊断试验评价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5 (P=0.00)、0.538 (P=0.36)、0.701 (P=0.00)、0.715 (P=0.00).结论 2004年ENMC标准诊断特发性炎性肌病临床应用价值优于其他3种诊断标准.

  • 典型皮肌炎或临床无肌炎皮肌炎并发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林辉;梁燕;王英;岑筱敏;尹耕;谢其冰

    目的 探讨典型皮肌炎或临床无肌炎皮肌炎(classic DM/CADM)并发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disease,ILD)与否临床特点的差异及影响IL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21例DM患者(77例典型DM/44例CADM),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M并发ILD的危险因素.结果 典型DM患者和CADM患者ILD的发生率分别为40.3% (31/77)和50.0% (22/44),所有DM患者ILD的发生率为43.8% (53/121),单因素分析显示关节痛、干咳、气紧、血沉(ESR)、血浆白蛋白(ALB)、抗Jo-1抗体、恶性肿瘤在DM-ILD组和DM-非I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关节痛(β=1.119,P=0.023)、干咳(β=2.423,P=0.003)、ESR (β=0.041,P=0.009)与ILD发生呈正相关.结论 ILD是典型DM和CADM常见的并发症,关节痛、干咳及高水平ESR是DM并发ILD的危险因素.

  • Gαq在多发性肌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杨闵;梁燕;何燕;左川;尹耕;谢其冰

    目的 分析Gαq在多发性肌炎(PM)患者外周血CD3阳性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以及与PM的临床评价指标肌力评估(MMT)、肌炎活动性评估(MDAA)、肌酸激酶(CK)、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0例初发PM患者外周血标本,以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菲科帕克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通过免疫细胞磁珠分选技术得到CD3阳性T淋巴细胞,提取总RNA和总蛋白;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PCR)检测Gαq蛋白和mRNA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PM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Gαq mRNA表达水平与MMT、MDAA、CK、ESR、CRP的相关程度.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M患者外周血CD3阳性T淋巴细胞中Gαq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表达降低(P<0.001).PM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Gαq mRNA表达水平与MMT(r=-0.704,P<0.001)、MDAA(r=-0.793,P<0.001)、CK(r=-0.670,P<0.001)呈负相关,但与ESR、CRP无相关性.结论 Gαq蛋白在PM患者T淋巴细胞的表达增高,并且与PM病情活动性指标呈负相关,提示Gαq与PM的发病密切相关.

  •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合并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左川;魏翾娣;叶亚丽;梁燕;尹耕;杨闵;谢其冰

    目的 探讨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DM/PM)合并心脏损害(cardiac involvement,CI)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9例DM/PM患者临床资料,采用x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作单因素筛选,logistic回归作多因素分析,构建ROC曲线进行诊断试验评价.结果 59例DM/PM患者合并CI,并发率为45.74%;其中心电图异常41例(69.49%)、超声心动图异常25例(42.37%)、心力衰竭8例(13.56%)、心肌梗死2例(3.39%),病死率13.56% (8/59).CI者平均年龄较无CI者高(P<0.05),并发肺间质病变的比率高(P<0.05),出现血清抗核抗体(ANA)及抗Jo-1抗体阳性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间质病变(β=1.554)、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AST/CK)比值(β=1.189)、ANA阳性(β=1.172)、年龄(β=0.042)与DM/PM并发CI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示AST/CK诊断C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2 (P<0.05),但诊断准确性较低,AST/CK比值0.312可作为判断并发CI的参考临界值.结论 DM/PM合并CI常呈亚临床表现,心电图和超声检查是诊断心脏损害的主要方法,肺间质病变、AST/CK高比值、ANA阳性及高龄可能是DM/PM合并CI的危险因素.

  • 提高特发性炎性肌病认识水平,促进疾病诊治规范化

    作者:谢其冰;刘钢

    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是一组以肌肉炎症及渐进性肌无力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IIM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血生化指标、肌炎特异性抗体、肌电图及肌肉病理.IIM的分类标准不断演变,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临床应用价值.除骨骼肌外,IIM尚可累及皮肤、关节、心脏、肺等重要脏器,评估及预测脏器损害有助于改善预后.客观准确评价IIM患者的疾病活动程度和严重程度非常必要,国际肌炎评估及临床研究合作组(IMACS)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已提出了统一规范IIM临床评估体系.IIM免疫病理过程已有相对公认的结论,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探讨.IIM治疗前需全面评估疾病活动度和器官损伤程度.治疗策略需个体化,同时重视药物副作用.多学科协作有助于提高和规范IIM科研及诊治水平.

  • 特发性炎性肌病回顾性队列研究:生存分析及生存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尹耕;梁燕;邓蓉;王英;谢其冰;左川

    目的 研究影响特发性炎性肌病(IIM)患者生存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1997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部及门诊收治的IIM患者163例,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生存与死亡情况,采用Log-rank检验及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63例患者中死亡21例.IIM患者的3、5、10年生存率分别约为93%、89%及80%.皮肌炎(DM)或无肌病皮肌炎(ADM)患者较多发性肌炎(PM)患者死亡率明显增加(P=0.033,P=0.006),IIM患者合并肿瘤或心血管系统受累的死亡率高于不合并者(P<0.001,P=0.015).合并肿瘤或心血管系统受累是影响IIM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M、ADM的预后比PM差.IIM患者的生存受诸多因素影响,合并肿瘤或心血管系统受累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 皮肌炎患者外周血急性时相反应物水平与IL-6、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杨闵;梁燕;蔡娅菲;林辉;谢其冰;尹耕

    目的 分析皮肌炎患者外周血急性时相反应物(APR)水平与白介素(IL)-6、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1例皮肌炎患者外周血APR(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及血清铁蛋白)水平,与2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2例类风湿关节炎、18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相关APR水平对比,并分析皮肌炎患者APR与外周血IL-6的相关性;采用肌炎活动性评价工具评价皮肌炎患者的临床病情指标,分析其与外周血APR的相关性.结果 皮肌炎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17.08±17.18) mg/L]低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5.95±60.62) mg/L,P<0.000 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1.34±52.98) mg/L,P=0.006]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47.00±47.24) mg/L,P=0.018].皮肌炎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92.04±98.93)mg/L]低于类风湿关节炎[(311.30±292.45)mg/L,P=0.002]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284.31±325.30) mg/L,P=0.025],血清铁蛋白[《510.10±610.73) ng/mL]高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220.33±164.07) ng/mL,P=0.02],略高于类风湿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述APR水平均与外周血IL-6水平呈正相关,C反应蛋白及血清铁蛋白分别仅与疾病活动性评估指标中的一般情况及肺部表现相关,与其他各系统及整体病情活动无关.结论 皮肌炎患者APR增高水平低于其他常见结缔组织病,与IL-6相关,与疾病整体活动性无相关性.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