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内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중화내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78-1426
- 国内刊号: 11-2138/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15例临床电生理及病理特点
目的 总结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电生理及周围神经活检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15例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临床表现、电生理特点及腓肠神经活检病理特点.结果 15例患者中,男8例,女7例,年龄38~82岁,周围神经病病程0.5~60个月.12例患者诊断为系统性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5例为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其中Churg-Strass综合征(CSS)2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3例;其余7例为继发性系统性血管炎,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例,干燥综合征(SS)2例,类风湿关节炎(RA)3例,白塞病伴发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乙型肝炎1例,1例患者SS伴发RA.3例患者诊断为非系统性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血管炎病理类型:1型4例,2型2例,3型9例.神经纤维病变类型:轴索变性为主8例,轴索变性伴脱髓鞘7例,其中2例伴局部神经束膜增厚.结论 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特点以多数性单神经病变和非对称性多神经病变多见;电生理特点以轴索病变为主,感觉、运动神经均受累,部分患者伴发脱髓鞘改变;神经病理特点为以轴索病变为主,可伴发脱髓鞘改变.
-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入选无自主呼吸完全机械控制通气、需要进行容量负荷试验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记录容量负荷试验前后PETCO2、中心静脉压(CVP)、心率、平均动脉压,脉压差(PP)、心指数(CI)的变化,ROC曲线评价PETCO2、PP评估容量反应性的价值.结果 (1)入选4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其中34例有容量反应性,14例无容量反应性.容量负荷试验后,有反应者△CI为(0.85±0.47)L·min.·m-2,△PETCO2为(3.5 ±2.5)mmHg(1 mmHg=0.133 kPa),高于无反应者[(0.05±0.27)L·min-·m-2;(0.5±1.5) mmHg;P<0.05].(2)容量负荷试验后△PETCO2与△CI呈正相关(r=0.772,P<0.05),△PP与△CI呈正相关(r=0.598,P<0.05).(3)容量负荷试验前后△PETCO2比例评估容量反应性的AUCROC为0.943,以5%为临界值,△PETCO2 >5%时评估容量反应性的敏感性为87.9%,特异性为93.4%.△PP比例评估容量反应性的AUCRoC为0.801,以10%为临界值,△PP> 10%时评估容量反应性的敏感性为68.1%,特异性为73.2%.结论 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负荷试验引起PETC02的变化可以反映CI的变化,能有效评估容量反应性,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比△PP更佳.
-
手术及血管造影确诊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4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ASMA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2年6月-2012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确诊的43例ASMAE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28例)及死亡组(15例),分析影响ASMAE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多具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100% (43/43)]、恶心呕吐[55.8%(24/43)]、便血[32.6% (14/43)]等症状;32例患者接受腹部CT检查,31例(96.9%)阳性.生存组体重减轻发生率明显高于死亡组[32.1% (9/28)比6.7%(1/15),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慢性缺血有关的体重减轻是ASMAE患者生存的保护性因素(OR=0.75,P=0.038).生存组腹膜刺激征及腹腔积液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死亡组[7.1% (2/28)比66.7%(10/15),14.3% (4/28)比73.3% (11/15),P值均<0.05],两者是ASMAE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 =8.51,P=0.014;OR=3.07,P=0.028).死亡组患者肠系膜上动脉(SMA)主干栓塞的发生率高于生存组[93.3%(14/15)比60.7% (17/28),P=0.023],SMA主干栓塞是ASMAE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 =5.05,P=0.039).共18例患者接受了肠切除治疗,生存组的肠切除长度短于死亡组[(82.8土25.2)cm比(141.0±18.1)cm,P=0.017],发病至接受处理的时间短于死亡组[(44.8±29.7)h比(69.1±28.0)h,P=0.013].结论 慢性缺血基础上发生的ASMAE预后相对较好;腹膜刺激征、腹腔积液、SMA主干栓塞为ASMAE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肠切除长度及发病至处理时间可能与死亡相关.
-
以多浆膜腔积液为突出表现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 了解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以多浆膜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2003年6月至2013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行allo-HSCT的323例患者中发生cGVHD的情况,对其中合并多浆膜腔积液病例的临床特点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对294例行allo-HSCT后存活超过100 d患者的cGVHD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价,90例(30.6%)发生cGVHD,其中广泛型cGVHD 25例(8.5%).在所有发生cGVHD患者中,4例合并中、大量多浆膜腔积液,占全部发生cGVHD病例的4.44%,均为广泛型cGVHD,其积液性质为渗出液或介于渗出液与漏出液之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有效,但易反复发作.结论 多浆膜腔积液是cGVHD较为少见的临床表现,其治疗效果较差.allo-HSCT后发生cGVHD且合并多浆膜腔积液应考虑为广泛型cGVHD,应给予积极治疗.
-
上海与内蒙古自治区两地社区中年居民臂踝脉搏波速度的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上海、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两地社区中年居民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了解两地中年居民动脉僵硬度情况.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连续收集上海(长宁区、闸北区、普陀区、杨浦区等地的居民小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等地的居民小区)两地45 ~ 59岁社区居民922例,测量其baPWV并收集资料.结果 入选研究对象903例,其中上海地区441例,内蒙古地区462例.内蒙古中年居民的baPWV高于上海者[(1 548 ±281)cm/s比(1 476±254) cm/s,P<0.001],前者baPWV异常(baPWV≥1 400 cm/s)率亦高于后者[67.5%(312例)比57.4%(253例),P<0.001].内蒙古、上海两地中年男性baPWV分别为(1 568±299) cm/s和(1 508±260) cm/s,P>0.05,女性baPWV分别为(1 534±268) cm/s和(1 468±252) cm/s,P<0.01;两地中年男性baPWV异常率分别是67.0%(126/188)和60.8%(59/97),P>0.05,女性baPWV异常率分别是67.9% (186/274)和56.4%(194/344),P<0.01.结论 两地中年居民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可能在增加,需更加关注并控制.内蒙古中年人群更需警惕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医务人员应加强指导居民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
我国七省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族聚集性的横断面调查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否具有家族聚集性.方法 2002-2004年我国7省市(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辽宁省、天津市、重庆市和陕西省)的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40岁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包括COPD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等)和肺功能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父母或兄弟姐妹之一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或COPD之一者被认为有COPD相关疾病家族史.结果 有COPD相关疾病家族史者FEV1为(2.24 ±0.70)L,无COPD相关疾病家族史者FEV1为(2.28 ±0.72)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97,P=0.001).有COPD相关疾病家族史者COPD患病率为12.1% (540/4 481),无COPD相关疾病家族史者为7.2%(1 128/15 76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110.59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COPD相关疾病家族史者COPD患病相对危险度(OR)为2.18(95% CI 1.94 ~2.46),且家族中有2人或2人以上患COPD相关疾病者,其患COPD的OR为2.48(95% CI2.00~3.08),大于家族中只有1人患COPD相关疾病者(OR =2.10,95% CI1.84 ~2.40).父亲、母亲和兄弟姐妹患COPD相关疾病者患COPD的风险接近(OR=1.54,95% CI1.32~1.80;OR=1.83,95%CI 1.56 ~2.15;OR=1.81,95% CI 1.48~2.23).结论 COPD患病具有家族聚集性,且家族中患COPD相关疾病者越多,患COPD的风险越高.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3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2例AI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中,男25例,女7例;年龄27 ~ 84(62.5±12.6)岁;初发表现为梗阻性黄疸(50.0%,16/32)、腹痛(43.8%,14/32)、乏力消瘦(12.5%,4/32)、血便(6.3%,2/32)、肝功能异常(6.3%,2/32)、球蛋白升高(71.9%,23/32)、IgG升高(70.4%,19/27)、IgG4升高(8/10)、CA19-9升高(59.4%,19/32);62.5%(20/32)患者CT和/或B超示胰腺弥漫性肿大,37.5% (12/32)为局灶性肿大,62.5%(20/32)为主胰管狭窄.19例获得组织病理,显示胰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结论 AIP是一种较易误诊为胰腺癌的自身免疫病,通过临床特征、实验室血清学指标、影像学特点、典型的组织病理表现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等可获确诊.
-
乌鲁木齐市1310例住院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调查乌鲁木齐市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现状.方法 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乌鲁木齐市12家医院诊断的房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1 310例房颤住院患者,男女比例1.39:1,年龄为(64.8±3.3)岁,61~ 70岁与71~80岁两个年龄组所占比例多,分别为26.5%(347/1 310)和27.6%(361/1 310).阵发性房颤患者心功能Ⅰ~Ⅱ级比例较其他类型房颤患者高,为75.2%,持续性房颤患者心功能Ⅲ~Ⅳ级比例较高,为31.0%.房颤患者合并主要临床疾病依次为高血压(49.2%)、冠心病(38.5%)、糖尿病(20.1%).阵发性房颤患者无论是胺碘酮复律或是射频消融维持窦性心律的成功率均高于慢性房颤者(44.8%比29.9%,87.5%比68.9%,P值均<0.05).75.7%房颤患者接受抗栓治疗,使用阿司匹林、华法林及利伐沙班等其他新型抗凝药物患者CHA2DS2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3)比3(2,4)比3(2,5),P<0.05],三组间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比23.8%比30.2%,P<0.05).结论 乌鲁木齐市房颤住院患者在年龄、性别、相关疾病分布、房颤类型、卒中及治疗等流行病学特点与国内外报道基本相似.
-
原发性色素性结节样肾上腺皮质病一例及其家系的基因突变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色素性结节样肾上腺皮质病(PPNAD)所致的库欣综合征患者的诊断要点和遗传学病因.方法 对1例PPNAD患者及其家系进行病史收集及各项相关检查并随访,采集患者及其家系成员共7份全血样本,对PRKAR1A、PDE11A、PDE8B、CTNNB1基因进行测序.结果 先证者(10岁)临床表现为典型库欣综合征,血皮质醇节律消失,尿游离皮质醇偏高,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示皮质醇不受抑制,影像学检查示双侧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手术切除肾上腺组织呈现色素结节样病变及细胞内脂褐素沉着,诊断为PPNAD.家系其他成员无库欣综合征及Carney综合征表现.测序发现先证者PRKAR1A基因一个新的错义突变:C18G,编码的氨基酸由半胱氨酸转变成甘氨酸.先证者父亲及妹妹同为该突变携带者.结论 通过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1例PPNAD患者.先证者及2位一级亲属携带相同的PRKAR1A基因突变,提示一新的基因突变导致PPNAD.
-
系统性硬化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
目的 通过对比系统性硬化病(SSc)相关肺动脉高压(PAH)和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明确SSc相关PAH的临床特点.方法 入选经右心导管确诊并除外其他疾病的SSc相关PAH者和IPAH者,比较其临床资料、6分钟步行距离(6MWD)、肺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SSc相关PAH者20例,女19例,男1例,年龄(43.1 ±12.2)岁;IPAH者18例,女16例,男2例,年龄(38.4±12.4)岁.两者平均肺动脉压、心指数和肺血管阻力(PV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IPAH者比,SSc相关PAH者的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77.1±13.2)%比(88.6±14.9)%,P=0.026]、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46.2±13.1)%比(66.6±13.3)%,P<0.001]、[DLCO/肺泡通气量(VA)]占预计值百分比[(55.1±14.3)%比(75.1±11.5)%,P<0.001]降低,6MWD缩短[(365.6 ±85.1)m比(454.3±136.8)m,P=0.034].多因素分析显示,PVR升高(OR=2.122,95% CI1.093 ~4.119,P=0.026)、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降低(OR=0.916,95% CI0.842~0.996,P=0.040)是6MWD <400 m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在血流动力学参数相同的情况下,SSc相关PAH者的限制性通气障碍和弥散障碍较IPAH者更为多见.
-
21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和病原学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 了解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表现、病原谱特征、耐药状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确诊和临床诊断的IE患者的临床及病原学资料,统计病原体构成和对药物的敏感性,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收集218例IE,其中确诊91例,临床诊断127例;男148例,女70例,年龄(46.0±14.6)岁.209例(95.9%)为自体瓣膜IE,9例(4.1%)为人工瓣膜IE.95例(43.6%)伴有心脏基础疾病,其中,先天性心脏病72例(33.0%),风湿性心脏病23例(10.6%).171例(78.4%)患者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84例(38.5%)检出病原体,以草绿色链球菌多,占63.1%,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3.1%)和粪肠球菌(4.8%).药敏结果显示,受试的草绿色链球菌对青霉素的敏感率7/11,对三代或四代头孢菌素、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敏感.180例(82.6%)行手术治疗.住院期间共死亡7例,住院病死率3.2%.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E死亡危险因素为医疗相关感染、人工瓣膜、中重度贫血(Hb <90 g/L)和胸闷或胸痛,而保护因素为手术治疗.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医疗相关感染(OR=17.03,95% CI 1.76~164.75,P=0.014)和中重度贫血(Hb <90 g/L)(OR=13.47,95%CI2.46~73.60,P=0.003)是引起IE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而手术治疗(OR =0.17,95% CI0.03~0.97,P=0.047)是IE死亡的保护因素.结论 IE的病原菌仍以草绿色链球菌多见,但菌种呈现多样化趋势,草绿色链球菌对青霉素的敏感性低.医疗相关感染和中重度贫血是IE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治疗是重度IE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
264例结缔组织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资料分析
结缔组织病(CTD)是一组非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病,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近年来发现,结缔组织病与甲状腺疾病可能存在某种联系,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1].为探讨CTD与甲状腺疾病间的关系,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64例CTD合并甲状腺疾病者的临床资料,以更好的协助临床诊治工作.
关键词: -
铝碳酸镁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是指胃酸及其他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GERC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一种特殊类型,又称为反流性咳嗽综合征[1],占慢性咳嗽的20% ~~41%.GERC的发病机制复杂,虽然在其治疗方面已取得较大进步,但临床上仍存在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失败、停药后复发率高以及难治性GERD越来越普遍等问题.本研究以铝碳酸镁联合PPI治疗常规PPI疗效欠佳的患者,旨在评价其对GERC的疗效.
关键词: -
原发性心脏淋巴瘤一例
患者男,58岁.2006年2月7日因“胸闷、呼吸困难1周”入住本院心内科.入院体检:体温36.8℃,脉搏106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10/75 mmHg (1 mmHg=0.133 kPa),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界无扩大,心率106次/min,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心包摩擦音,两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肝脾未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WBC7.9 × 109/L,Hb 122 g/L,PLT 388 × 109/L.
关键词: -
部分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一例并家系报告
患者(先证者,Ⅱ2)15岁,社会性别男性.因“双侧乳房增大3年”入院.患者足月顺产,出生时无产伤窒息史,出生时体重、身长正常,哭声好,吸吮、喂养可.出生时即发现双侧隐睾、尿道下裂.出生后,身高、体重增长同同龄儿,12岁起自觉双侧乳房增大,无溢乳,近1、2年出现阴茎晨间勃起,至今无变声、身高突长、遗精.出生后行双侧隐睾固定术.父母非近亲结婚.体检:身高160 cm,无喉结、无胡须及阴毛和腋毛,双侧乳房发育(Tanner 2期),乳头乳晕无明显色素沉着.尿道下裂(尿道口位于冠状沟),双侧睾丸体积约6ml,质软,阴茎长度约2.5 cm.
关键词: -
梅罗综合征伴脑内病变一例
患者男,17岁,学生.2011年8月患者出现面部及口唇肿胀,不能闭眼闭唇,经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面部及口唇肿胀有好转,闭眼及闭唇仍无力.2012年2月因“口唇肿胀及闭眼、闭唇无力加重5日,伴持续头晕头痛3日”收住院.既往史无特殊.入院体检:体温36.5℃,神志清楚;上唇肿胀,舌稍肿,舌面正中见深纵行裂沟(图1,2);双侧额纹浅,闭眼力弱,睫毛征阳性;双鼻唇沟浅,不能鼓腮、吹口哨;颈软,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感觉正常,各病理征阴性.
关键词: -
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大肠肿瘤的发生
近年来大肠肿瘤发病率明显升高.在大肠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肠道微生态改变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与肠黏膜长期直接接触,直接影响肠道内环境的稳态.1990年Mareel将微生态学的概念引入肿瘤研究中,提出肿瘤-宿主生态系统的概念.现就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大肠肿瘤发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
急性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建立的评估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卒中是目前影响国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已超过心脏疾病成为导致死亡及成年人残疾的首位原因[1].其中,缺血性卒中大约占所有卒中的79%[2].新的一个关于中国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的多中心研究(the Chinese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 Study,CICAS)[3]结果显示颅内大动脉狭窄占缺血性卒中病因的47%.急性缺血性卒中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超早期的溶栓治疗及抗栓治疗等,但这依赖于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早期识别及神经科专科医师的丰富经验,“有限的治疗时间窗”也直接导致了能够及时接受溶栓的患者比例较低.
关键词: -
非支气管哮喘性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诊断与治疗的新认识
非支气管哮喘性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NAEB)是引起慢性咳嗽的一个重要原因.Gibson等[1]于1989年首先提出这一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NAEB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NAEB的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许黏痰,无喘息、呼吸困难症状,痰嗜酸性粒细胞(Eos)增多,肺功能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且呼气峰流速变异率正常,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效果良好.目前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其与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
关键词: -
加强炎症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
许多慢性炎症,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或特发性)炎症可以导致肿瘤[1].目前公认的有慢性宫颈炎与宫颈癌、EB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与鼻咽癌等.消化系统的许多炎症亦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表1)[2-4].炎症作为肿瘤发生发展的诱发因素,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炎症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全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作用仍未完全阐明,但本领域的许多研究工作仍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炎症如何诱发肿瘤以及如何通过这些途径进行干预是当前肿瘤研究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
关键词: -
第434例——腹胀、腹水、腹膜后囊肿、多发骨质破坏
病历摘要患者男,57岁.因“腹胀1个月,双下肢水肿1d”于2011年11月25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胀满不适,无腹痛,无呕血、黑便,自服多潘立酮疗效不显,腹胀呈进行性加重,以“腹胀原因待查”收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欠佳,大小便无异常,体重无明显增减.既往慢性咳嗽、咯痰5年余,以冬季较重,否认糖尿病史.个人史:吸烟38年,40支/d,饮酒38年,300 ~ 350 g/d(折合为乙醇的量).
关键词: -
中国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和病因亚型研究
2014年1月10日Alzheimers Dement在线发表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贾建平教授牵头的一项由国内多家中心共同完成的研究——中国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和病因亚型研究(Jia J,Zhou A,Wei C,et al.The prevalence of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its etiological subtypes in elderly Chinese.Alzheimers Dement,2014.http://www.alzheimersanddementia.com/article/PIIS 1552526013028434/fulhext.).这项研究首次报告了中国人群全国范围内轻度认知障碍(MCI)的患病率和病因亚型.研究共纳入国内5个代表性城市中22个城区和农村区县,纳入超过1万名居民,研究结果对今后中国老年痴呆防治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
吸烟、心率与缺血性卒中:一项中国内蒙古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2013年7月23日Stroke在线发表了苏州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张永红教授团队的研究报告“吸烟、心率与缺血性卒中:一项中国内蒙古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XuT,Bu X,Li H,et al.Smoking,heart rate,and ischemic stroke:a population-base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mong inner Mongolians in China.Stroke,2013,44:2457-2461.).
关键词: -
炎症性肠病与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CRC)和炎症性肠病(IBD)在我国的发病率近年来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作为CRC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IBD相关CRC虽然只占所有CRC的1% ~2%,但却占IBD患者死亡原因的10%~15%[1].因此近年来有关IBD癌变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IBD相关性CRC与散发性CRC在临床特点和癌变机制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针对其的治疗和预防手段也有所差异.现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初步从流行病学、高危因素、筛查与预防以及癌变机制几个方面阐述其特点.
关键词: -
慢性肝脏炎症与原发性肝细胞癌
许多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观察表明,除少数慢性HBV感染可以直接发展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外,绝大部分慢性病毒性肝炎(特别是HCV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均是经过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阶段才发展为原发性HCC的[1].因此,深入研究慢性肝脏炎症与HCC的关系有助于理解HCC的发生机制和探寻可能的干预、治疗靶点.
关键词: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
1984年,Warren和Marshall成功培养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标志着Hp研究时代的开启[1].10年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将Hp定义为Ⅰ类致癌因子,并在2009年再次确认该分级,Hp感染与胃癌密切相关得到全世界普遍认可.30年后的今天,随着流行病学调查、基础致癌机制研究、临床观察和干预性研究结果的不断充实,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阐明.目前认为胃癌的发生涉及多环节、多阶段,Hp感染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发挥了核心作用,但仅为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Hp感染和胃癌在我国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卫生健康问题,尚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澄清.
关键词: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199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