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心血管病学进展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Advance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심혈관병학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影响因子: 0.93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3934
  • 国内刊号: 51-118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2-165
  • 曾用名: 心血管病学译文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心血管病学进展》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赵聪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盐敏感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作者:范贵娟

    盐敏感性高血压是中国人群高血压的常见类型,其血压控制不满意,并发症严重,导致人们对盐敏感性高血压关注度越来越高.为了指导盐敏感性高血压的诊治,延缓靶器官损害,研究人员围绕其发生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且发现了新的治疗靶点.现对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基因研究及新的治疗靶点进行综述.

  • 难治性高血压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血浆醛固酮水平的相关性

    作者:梁二鹏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引起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研究发现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约80%患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且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有超过20%的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升高.现将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醛固酮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 宫内缺氧对胎儿、新生儿及成年子代心脏功能的影响及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柴囡楠;张昊;李玲旭;王俊莹

    宫内缺氧是胚胎发育中的常见综合征,多见于产前期病理生理高危妊娠,或由于血管病变使子宫血流减少,使宫内胎儿供氧减少,引起胎儿生长迟缓,严重的可引起胎儿死亡.妊娠期间慢性宫内缺氧可抑制胎儿心脏功能,改变心脏基因表达,增加心肌程序性细胞死亡,还可导致心肌细胞过早退出细胞周期和心肌肥厚,这些改变不仅在围生期表现明显,而且可能通过生理和代谢的程序化控制,引起成年子代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造成成年心脏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易感性增加.现就宫内缺氧对胎儿、新生儿及成年子代心脏功能的影响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何晨

    药物洗脱支架的出现虽然明显降低再狭窄率;但是支架内再狭窄依然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近,针对支架内再狭窄出现了很多新的治疗方案.现综述近的临床数据和治疗进展,用以帮助临床决定裸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相关的再狭窄的治疗策略.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治疗进展

    作者:余正春

    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再灌注治疗,结合药物及辅助装置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现总结了近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诊断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及其临床价值

    作者:刘欢;刘润冬

    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还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导致心血管事件,并且相对于传统的危险因素,其对于未来心血管事件具有附加的预测价值.此外,内皮功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各个阶段,从起始到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并发症都起关键作用,并且在各个阶段都具有可逆性,内皮功能检查可揭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改变之一,其指导的治疗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中有效可行,将内皮功能检查引入临床实践能够创新个体化心血管医疗.因此,应用确定有效的方法来评估内皮功能以监测血管健康及评估预后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许多方法用于评估内皮功能障碍的程度,应用药理学和/或生理刺激一氧化氮和其他来自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包括有创性的检查比如冠状动脉内注入乙酰胆碱、无创性的检查比如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和外周动脉张力检测以及生物标志物检查.

  • 缺血性心脏病再认识

    作者:翟恒博

    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群健康.既往认为,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主要与冠状动脉的功能或器质性改变所引起的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氧量之间的不平衡有关.近年来,随着各国学者对缺血性心脏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该病的认识逐渐从“以冠状动脉狭窄为中心”到“心肌缺血为中心”转变,即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是冠状动脉狭窄、炎症反应、血小板和凝血功能亢进、血管痉挛、微血管功能异常和内皮功能障碍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从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干预措施等多个方面就新近缺血性心脏病进展做一简要介绍.

  • 力竭运动对心肌组织结构及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公雪

    目前大量研究显示力竭运动可对机体心肌组织结构及功能造成损害,导致心肌组织结构紊乱,并可进一步造成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及收缩功能障碍等多种损伤,许多分子机制,如氧化应激、细胞凋亡、钙超载、能量代谢障碍、细胞因子分泌紊乱等,在上述损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这些损伤机制的深入研究,可进一步找到保护运动性心肌损伤的方法.

  • 跑步运动对猪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作者:庞琳琳;张会永;李芹;苏晓琳

    《冠心病患者运动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于2015年发布,运动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受到进一步的肯定与重视.而国内在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及其机制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考虑到猪的心血管系统在解剖及功能上与人类高度相似,现就国际上运动对猪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做一综述,旨在为日后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实验动物及干预措施的选择提供参考和思路.

  • 二尖瓣瓣叶在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发生机制中的角色

    作者:亢玉

    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是心力衰竭的常见并发症,是影响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发生主要是因左心室重构导致作用于二尖瓣瓣叶的一对反向作用力即牵拉力和关闭力的失衡,以及二尖瓣瓣环的扩张形变所致,而其中二尖瓣瓣叶曾被认为具有正常的结构与功能,仅作为“被动参与者”.近期国内外的研究发现二尖瓣瓣叶也主动参与了该过程,不仅有生物化学水平的改变,而且在表现形态上呈现瓣叶总面积的增加.由于这种适应性瓣叶增大相对于左心室和二尖瓣瓣环重构的比值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功能性二尖瓣反流.

  • 心外膜脂肪组织与心房颤动

    作者:郑涛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的研究发现,心外膜脂肪组织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心外膜脂肪组织导致心房颤动的机制可能为:(1)心外膜脂肪组织中存在大量的自主神经节,心外膜脂肪组织增加可导致自主神经活动紊乱,神经节内的交感神经元兴奋,释放更多的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神经节附近的肺静脉及心房内的心肌细胞钙负荷增加,诱发早期后除极,从而形成肺静脉及心房内的异常放电,并可导致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使心房组织产生电重构.(2)心外膜脂肪组织是心房组织局部炎性介质的源泉,心外膜脂肪组织的增加可导致炎性介质过度表达促使心房肌纤维化的进展,并导致心房产生结构重构,为心房颤动的发生及维持提供了基质.

  • 决奈达隆治疗心房颤动的现状及展望

    作者:徐小东

    决奈达隆是治疗心房颤动的新药之一,该药与传统胺碘酮具有类似的药理作用,但它不含碘,故不会引起与碘相关的不良反应.对于决奈达隆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进行了广泛的临床研究,现就决奈达隆的临床现状及临床新进展做一简述,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房室传导阻滞的预警

    作者:于海波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外科手术高危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有效替代治疗方式,但术后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并需要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比例增高.术后的希氏束与心室之间间期、术后与术前希氏束与心室之间间期之差、术前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新发的左束支传导阻滞等均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相关房室传导阻滞的预警因素.

  • 乙醇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范晓飞;张清

    乙醇性心肌病是一种与长期大量饮酒有关的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 研究表明,适量饮酒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而大量饮酒会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酒的频率和饮酒量都明显增加,乙醇性心肌病发病率随之升高.其临床前期症状不明显,以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为主,临床期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乙醇性心肌病不仅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而且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并且导致乙醇性心肌病所需的乙醇量、饮酒的持续时间一直存在争议.现就乙醇性心肌病的流行病学、乙醇的剂量-时间效应、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治疗的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功能不全研究进展

    作者:李慧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功能不全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约占全部心力衰竭患者的一半,病死率与射血分数减少的心功能不全相当,严重威胁老年人生活质量.近些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功能不全已经成为一个研究重点.现通过近年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功能不全的新研究,从其定义、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等方面对老年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功能不全做一综述.

  • 超声心动图在肥厚型心肌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冯坤;刘春霞;熊峰

    超声心动图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诊断、分型、筛查、随访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新技术如组织多普勒、斑点追踪、冠状动脉血流成像及心肌声学造影等的发展,使得超声心动图在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更为重要的作用.

  • 心肌干细胞与心肌微环境研究进展

    作者:陈芸

    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会造成心脏相应部位的心肌细胞损伤坏死,随后出现瘢痕、心室重塑、心脏增大,终导致心力衰竭,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通过药物治疗、支架植入、外科手术、器官移植,但这些方法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寻求更优的治疗手段成为现今的一个热点.以前认为心肌细胞不可再生,不能自我更新、修复,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心脏中存在心肌干细胞.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干细胞移植能够修复坏死的心肌,为心脏的再生提供可能,心肌干细胞的发现为心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前景.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受心肌组织中微环境的调控,但心肌梗死后会造成梗死区心肌组织的微环境发生改变如内分泌因子、渗透压、pH值等,从而影响干细胞的迁移、存活、定向分化.移植后的心肌干细胞能否向心肌坏死区域迁移,并且存活,然后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受许多因素影响,主要就心肌组织中微环境对心肌干细胞的调控进行相关阐述.

  • 心血管介入与风湿性疾病

    作者:汪汉

    风湿性疾病常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心律失常,对于这些患者,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可能并不一定有效,而针对风湿性疾病常用的糖皮质激素以及抗风湿类药物也存在一定的致心血管疾病风险.目前,心血管常见的一些介入方法正逐步运用于这个特殊群体中,现就风湿性疾病与心血管介入做一综述.

  • 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研究进展

    作者:王静娜;侯瑞田;史亦男;王福慧

    长期糖尿病可引起一种独立于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特异性心肌病变,即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心肌病是一种渐进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高血糖、高血脂、炎症及心肌舒缩功能障碍等均影响糖尿病心肌病的进展.现对近几年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被动吸烟与女性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方颖

    绝经、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已被证实为女性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被动吸烟与女性冠心病的关系尚无定论,现对被动吸烟与女性冠心病关系做一综述.

  •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参与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淼;刘静

    血管内皮完整性是血管内皮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血管内皮钙黏蛋白是内皮细胞间黏附连接的一个组威成分,它在维持血管的完整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其作用机制相当复杂.近年随着分子生物学等的发展,人们对血管内皮钙黏蛋白与血管内皮完整性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从而对相关疾病的诊治起到重要的临床意义.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病理生理联系

    作者:万永伦

    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且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和预后密切相关,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升高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归因于诸多独立危险因素的负面影响如缺铁、慢性炎症、氧化应激等,是一系列病理生理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

  • 原发性高血压与水盐代谢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作者:王月

    原发性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受遗传、环境及个人生活等因素影响.水盐代谢异常为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之一,与水盐代谢相关的基因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相关.现就原发性高血压与水盐代谢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芳香化酶基因与心血管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孟雅洁

    芳香化酶基因位于15q21,包含有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是体内催化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的一个关键酶,对雌和雄激素在体内的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芳香化酶基因与某些心血管疾病有关联.现对该基因与心血管相关疾病做一综述.

  • 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流行病学

    作者:张艺韬

    肺动脉高压是左侧心力衰竭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与左室射血分数无关.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属于第二类肺动脉高压,是其常见的一种类型,并且有着较高的患病率及病死率.与其他类型的肺动脉高压(如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相比,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流行病学数据少得多;但近年来,人们对于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现将国内外有关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流行病学数据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了解国内外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流行病学情况,以及这些研究带来的启示.

  • 2型糖尿病及其药物对心房颤动的影响

    作者:张若愚

    糖尿病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也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大部分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随着病程的进展往往可发展为心房颤动.已有证据显示,糖尿病可通过影响心脏的自主神经重构、电重构及结构重构诱发心房颤动;而在糖尿病患者中,心房颤动也是其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发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了解糖尿病在心房颤动发病中的作用及各种降糖药对心房颤动的影响将有助于理解糖尿病和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并更好地对合并心房颤动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

  • 锚蛋白B在心血管系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子进

    锚蛋白家族是重要的整合蛋白,参与心血管系统中离子通道、跨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固定及适当表达和功能维持.锚蛋白通路的缺陷可以导致离子通道和跨膜复合物的功能异常并引发致死性心律失常,如锚蛋白B综合征.近来研究还发现锚蛋白B的水平在心肌梗死后及窦房结病变中有显著变化,提示锚蛋白B与人类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对锚蛋白的研究为了解人类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分子机制.现就近年来锚蛋白B在心血管系统的研究进展做扼要概括.

  • 肥胖相关的代谢综合征及其心脏和血管损伤

    作者:王宏宇

    代谢综合征近年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明显增加.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是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高血压及其相关心脏和血管损伤的基本机制.交感神经活性的激活可通过动脉压力感受器受损激发,也可通过一些代谢异常的通道激活.长期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终引发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并产生心脏、血管和肾脏疾病.选择性肾脏消融术是近期出现的临床用于控制肥胖相关高血压的新技术.现综述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以及其继发性心脏和血管损害.

  • 冷冻球囊消融术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比较

    作者:潘维

    心房颤动(Af)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一Af患病大国,Af患者达800万,并且这一数据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逐年增加.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Af成功率高、疗效确切,因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消融过程复杂,术中患者疼痛感明显.相较而言,冷冻球囊消融术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因此成为阵发性Af的新治疗方法;但也存在对肺静脉解剖结构要求较高、辐射暴露较多以及膈神经麻痹等缺点.现以近期相关文献为基础,对射频消融和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原理、操作难度以及疗效做一综述,通过比较射频消融和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Af的优劣,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意见.

  •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血管医学大会会议纪要

    作者:刘欢

    2016年6月19~25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血管医学大会举行,大会由中国国际血管医学大会组委会、国际血管健康学会中国分会、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疾病社区防治中心、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主办,分设青岛论坛和株洲论坛,主会场设于中国湖南省郴州市.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