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心血管病学进展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Advance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심혈관병학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影响因子: 0.93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3934
  • 国内刊号: 51-118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2-165
  • 曾用名: 心血管病学译文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心血管病学进展》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赵聪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诊疗新进展

    作者:程自平;张建华

    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发生率逐年增多且预后不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临床上虽极受重视,但一直缺乏有说服力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近年来开展的一些大系列登记研究发现,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在流行病学、预后及治疗上与经典观念有很大差别.现对此做一简单阐述,并就一些新的相关观念作简单介绍.

  •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治疗

    作者:卢子润

    冠状动脉瘘是一种连接于一支或多支冠状动脉与某一心腔或心脏周围血管之间的先天性或获得性冠状动脉畸形.发生率在先天性心脏疾病中为0.13%,而在总人群中的发病率大约为0.002%.主要的症状为“窃血现象”导致的心肌缺血性症状.经典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但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目前冠状动脉瘘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尚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 解读H型高血压

    作者:罗俊

    H型高血压是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约占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的75%,与脑卒中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治疗H型高血压时应同时降低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依那普利叶酸片在治疗H型高血压中的运用,但仍需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证实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 经皮心脏辅助装置的临床应用现状与进展

    作者:陈亮

    近年来,经皮心脏辅助装置在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以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高危患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经皮心脏辅助装置在提供患者血流动力学支持和心肌缺血保护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地证实.现就近年的临床应用现状和进展做简要的综述.

  • 硫化氢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作者:苏春芳;郭晓曦

    硫化氢是一种新发现的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目前已知其对神经系统特别是海马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并可以调节消化道和血管平滑肌的张力,舒张血管和抑制平滑肌的增殖,在呼吸系统及炎症反应中都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近几年的基础研究表明,硫化氢参与了心血管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调控和病理生理过程,并与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密切相关.

  • 微小分子核糖核酸与心脏重塑

    作者:赵慧;郭宏

    微小分子核糖核酸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核糖核酸,依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与目的基因3'-端的非编码区特异结合,于转录后调节靶基因表达,参与细胞增殖、凋亡、分化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现有研究表明微小分子核糖核酸可通过介导心肌细胞肥大、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合成等环节调控心脏结构重构,通过影响离子通道基因表达参与心脏的电生理重构.拟微小分子核糖核酸和抗微小分子核糖核酸等技术的应用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手段.

  • 影响细胞外基质的细胞因子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作者:赵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特别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更是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细胞外基质作为影响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一些能影响细胞外基质的常见细胞因子进行简要的叙述和介绍.

  • 锌指样转录因子2与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周晓斌

    锌指样转录因子2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近年来发现锌指样转录因子2具有抗炎、抗凝、抗增殖的作用.作为细胞内重要的核转录因子,在基因水平调节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黏附分子、细胞/趋化因子、凝血相关因子、血小板源生成因子和成脂相关转录因子等,通过多条途径下调炎症因子,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和脂肪细胞的形成,维持免疫细胞的静止和血液的抗凝状态.现分别从内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脂肪细胞、平滑肌细胞的角度总结锌指样转录因子2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作用及分子机制.

  • 心肾综合征的新进展

    作者:贾焯文

    心脏和肾脏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心力衰竭与肾功能衰竭常常合并存在并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这两者共存的情况称为心肾综合征.心肾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极为复杂,迄今尚未阐明.当心力衰竭与肾功能衰竭两者并存时,不仅处理困难,而且预后亦差.现着重对于心肾综合征的新研究进展、治疗策略方面进行讨论.

  • H型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作者:张明玺;罗俊

    H型高血压在我国发病率很高.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年龄、性别、人种、营养及合并疾病等多个因素有关;发病机制涉及到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血脂异常、凝血系统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等多个方面.理解这些基本影响因素,将为H型高血压的防治起到重要作用.

  •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彦鹏

    采用溶栓疗法、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等技术,使缺血组织和器官重新恢复血流,挽救了众多危急重病人的生命,然而,缺血器官及组织在恢复血流的同时,均伴随着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过程中,随着心肌保护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成为心肌保护问题的关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过量一氧化氮紧密相关.研究表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既有心肌保护作用,也有促心肌损伤作用,而通过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的应用,有望减轻心肌损伤的进展,保护损伤心肌.

  • 刻不容缓: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发育不良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杨达峰;谢启应;方晗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发育不良是一种以纤维-脂肪组织进行性替代右室心肌细胞为特征的遗传性心肌疾病,是引起青少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欧洲心脏病协会颁布了新的诊断标准,使它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显著的提高.但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发育不良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心内科医生来说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现综述近年来在新标准的基础上对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发育不良的新进展.

  • Islet1基因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

    作者:赵明;王琦光

    先天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出生缺陷性疾病,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心脏发育过程中控制发育的基因突变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Islet1基因在心脏早期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现就近年来Islet1基因与先天性心脏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脑钠肽实验室检测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作者:李丹

    脑钠肽主要来源于心脏分泌的脑钠肽前体,通过利钠利尿、扩张血管、降低体循环血管阻力及血浆容量,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参与血压、血容量以及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保护心脏功能.脑钠肽不但在诊断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广泛应用,同时还与呼吸系统疾病、肾功能不全等有着广泛联系.现对脑钠肽的生理特性、检测方法、临床应用及前景展望做一介绍.

  • 慢性肾脏疾病的新调脂进展

    作者:张丽华;徐凌一

    血脂异常是慢性肾脏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增加.尽管许多研究证实他汀降脂药物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但是对于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调脂治疗能否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存在争议.现主要针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采取药物调脂治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保护肾脏的有效性及药物的安全性等问题的新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何华

    缺血性心脏病及其所致的心力衰竭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因,急性心肌梗死导致不可逆的大范围心肌细胞损失和随后的心室重塑是慢性心功能不全和劳动力永久丧失的主要原因.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实验研究已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而近年进行的相关临床研究也已取得重要进展.现对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相关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非诺贝特酸单一用药和与他汀类联合用药在控制高脂血症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牛津津

    心血管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是死亡的主因之一.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的增加仍然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尽管他汀类降低LDL-C已被证实可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但仍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非诺贝特酸是新的剂型,在降脂和非降脂方面作用明显,不仅能克服老的贝特类药物的缺陷,还可根据药代动力学的性质作单一疗法或联合他汀类使用,是与他汀类联合用药中合理有效的贝特类药物.

  • 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评价

    作者:王全江

    准确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并早期诊断,可减少患者的血管并发症.超声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诊断方法在临床上有重要价值.一些新的技术包括血管回声跟踪技术、瞬时波强等逐渐应用于临床.现旨在阐述超声对糖尿病的外周血管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评价的新进展.

  • D-二聚体在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炜

    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系统的急危重症,病死率极高.早期检测、识别并预防主动脉夹层进展,对于降低其病死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主动脉夹层的确诊需要特殊的影像检查,临床上仍缺少简便有效的实验室指标.目前,关于D-二聚体作为识别主动脉夹层的血清学标记物并提供预后信息的研究证据不断增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主动脉夹层的演进过程,评估不同患者的预后情况,现对此做一综述.

  • 依折麦布临床研究新进展

    作者:何培源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降低LDL-C的水平,预防主要血管事件的作用已得到广泛证实.依折麦布是一种新型降LDL-C药物,其机制是选择性抑制肠胆固醇吸收.其降脂效能已被明确证实,但其对心血管事件的作用尚不明确.近期几项关于依折麦布的临床试验结果陆续发表.现就对于依折麦布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新进展做一系统评述.

  • 运动对冠心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焕

    冠心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脏病,随着现代诊疗手段和医疗技术的高度发展,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地保障,近年来医学界不断地在探索符合自然生理过程、对患者损伤小、经济负担少、风险低、实施简便的干预治疗.运动不仅能减少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降低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在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将运动对冠心病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应用新进展

    作者:崔亮

    在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中,超声检查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成为了新的检查方法,在评价心脏形态、功能上提供了直观、量化的诊断依据.

  • 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及其相互作用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作者:张田田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复杂的慢性血管炎症疾病,多种AS相关细胞与其表达的促炎因子相互作用促进其发生发展.近年研究发现,AS斑块中存在大量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EMMPRIN是一种广泛表达于人体多种组织的单次跨膜糖蛋白,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作为一种重要的促炎因子,EMMPRIN通过与其相关蛋白如亲环素A、EMMPRIN自身及小窝蛋白-1等相互作用,影响内皮细胞、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血小板的正常功能,促进AS的发展.以EMMPRIN及其相互作用蛋白为靶点的干预措施可能对AS的防治具有潜在的价值.

  •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在心血管系统中的调节作用

    作者:于新宇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属于瞬时受体电位通道家族,可被辣椒素激活,在全身多处器官组织表达.主要通过调节细胞内Ca2+离子浓度,从而发挥多功能细胞感受器功能.该篇综述主要介绍目前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功能研究,主要表现在调节血管张力,高血压发生、心肌缺血中的保护作用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植物神经功能影响几个方面,有望为心血管疾病诊治提供新的靶点.

  • 体外定向诱导人工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

    作者:高飞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心肌再生的可能性.人工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由于其在跨越了胚胎干细胞所面临的医学伦理学问题的同时具有多分化潜能而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在体外定向诱导人工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试验中,研究者对细胞进行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诱导,检测其分化效率;对分化的心肌细胞进行基因、蛋白水平的验证,并对细胞电生理特性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与正常心肌细胞在各个方面均相似.这些研究为寻找心肌损伤后心肌细胞再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人们研究心肌细胞在疾病病因学、明确药物效能以及终的患者特异性治疗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转化医学提供了前景.

  • 内质网应激与不稳定性斑块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晓慧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通常由不稳定斑块突然破裂导致的血栓形成和血管闭塞所引起,其病因涉及多种病理生理通路,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内质网应激在斑块不稳定性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适度的内质网应激是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性机制,然而过强或长时间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可以引起细胞功能的障碍.内质网应激可能通过在细胞凋亡、脂代谢异常、炎症反应中起的作用,导致斑块不稳定性增加.现就内质网应激与不稳定斑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Kruppel样因子与心肌重构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侃

    Kruppel样因子是包含锌指结构的转录因子,是锌指蛋白超家族大的亚家族.迄今为止,在哺乳动物中已经分离出17种Kruppel样因子.这类因子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有证据表明部分Kruppel样因子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重点综述Kruppel样因子结构特点及其在心肌重构方面的作用机制.

  • 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与心房颤动

    作者:戴天医

    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个细胞外基质降解酶家族,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是其内源性抑制物.二者平衡在细胞外基质合成及降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心房颤动过程中心房结构重塑,即心房纤维化及心房扩大相关.目前研究显示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失衡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及复发相关,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可改善心房重塑并阻止心房颤动进展.恢复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平衡可能成为治疗心房颤动的新型治疗途径.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定向分化及其临床移植研究进展

    作者:刘明涛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干细胞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为骨、软骨、脂肪、神经、肝、心肌等多种组织细胞.因与其他来源干细胞相比,其资源丰富,不存在伦理道德问题,免疫原性弱,并已应用临床移植研究.现就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的定向分化及其临床移植应用研究做简要综述.

  •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组织再灌注评价方法

    作者:徐菊仙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再灌注程度与左心室功能和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及时、准确的评估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灌注水平对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就评价心肌组织再灌注的方法及应用做一综述.

  • 多发性骨髓瘤的心脏损害

    作者:喻研

    多发性骨髓瘤常累及心脏,主要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心包积液.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扫描、核磁共振显像能帮助诊断.诊断的金标准是心肌活检.多发性骨髓瘤合并心脏受累者的预后很差,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为患者带来了曙光.

  • 心血管疾病剩余风险研究新进展

    作者:王勇;何森

    目前,心血管内科医师预防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式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耱及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即使上述主要危险因素得到很好防治,也未能完全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存在心血管疾病剩余风险.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除了要重视主要危险因素,也要对剩余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治疗,这样我们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问题,现就心血管疾病剩余风险综述如下.

  • 肾交感神经阻断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

    作者:周钰

    交感神经的普遍激活是高血压病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并参与难治性高血压的维持.外科交感神经切除术大大提高了难治性高血压的存活率,显示了良好的降压效果;但由于手术风险及严重术后并发症而被降压药物所代替.肾交感神经阻断术是一种新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有损伤小、恢复快、无全身不良反应的优点,再次点燃了抑制交感神经治疗高血压病的希望.

  • 血管医学:实践转化医学、全科医学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主阵地

    作者:王宏宇;刘金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心脑血管疾病已逐渐成为人类致死和致残的"头号杀手",而其疾病基础为供应心脑的血管发生了病理性改变,如血管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瘤、粥样斑块形成及破裂等.

  • 2011心血管影像回眸

    作者:陆敏杰;赵世华

    基于影像学证据的诊断、治疗与干预措施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现以2011年国际发表的文献为基础,概述该年度在心血管影像领域包括超声心动图、核医学、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血管内超声及光学相干成像技术的新进展与研究热点.

    关键词: 心血管 影像
  •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一级预防进展

    作者:姚玉才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各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积极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纠正血脂异常、干预血糖、控制血压、关注并纠正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循证医学指导下规范应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能够预防心血管事件,减少群体发病率.

  • 2011年心血管抗栓治疗领域回顾

    作者:宋莉;颜红兵

    1 对血小板功能检测进行了大量临床验证机体对抗血小板药物(尤其是氯吡格雷)的反应性存在差异是临床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近期研究提示机体对抗血小板药物的低反应性与支架血栓等缺血性事件相关.目前临床上通过多种血小板功能检测手段判断个体对抗血小板药物的反应性.然而,体外的血小板功能检测结果能否全面反映在体的血小板功能并终预测临床事件、指导临床用药仍存在很多争议.VerifyNow检测法于2006年经美国FDA批准用于血小板功能检测.其优势是采用全血标本,操作简便易培训,检测过程仅需3 min.目前国外很多大型临床试验中的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已从初视为“金标准”的光电比浊法发展为VerifyNow检测法.

  • 血管再生基因调控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作者:杨德业;吴漪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增长趋势.再生的血管很大程度上改善心肌的供血,从而缓解疾病的进展.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在体内还是体外的研究中,促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诱导血管再生大多是利用单一的血管生成因子.它的疗效还是有限的.近年来,对血管再生基因治疗的研究为缺血性心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随着基因工程的开展,基因重组技术与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为血管再生在基因水平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现就血管再生的基因治疗进行综述.

  • 风湿性疾病中出现的心血管问题

    作者:张学武

    高血压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等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常见多发病,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的是许多风湿病患者在病程中出现严重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炎或心包炎等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症状,有时上述症状甚至是风湿病患者的首发症状,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给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鉴于风湿性疾病和原发心血管疾病在治疗上存在原则性差异,所以非常有必要加深对常见风湿病引起心血管系统损害特点的认识.

  • 欧洲心律协会2011年心悸诊疗专家共识解读

    作者:郑黎晖

    心悸是当前心血管领域重要的问题之一.然而由于心悸具有阵发性发作的特点,以及潜在的病因复杂多样,致使目前临床心悸的病因诊断及治疗面临很多困难.为此,欧洲心律协会(EHRA)在心悸的病因、流行病学、尤其是诊断方面进行总结,发布了心悸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以期能清楚简化心悸的诊断流程,提高心悸治疗的效率.

  • 2011美国大面积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治疗指南解读

    作者:古忆

    2011年4月21日,美国心脏学会(AHA)发表了《大面积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指南》,并在《Circulation》杂志上全文发表.其主要内容包括大面积与次大面积肺栓塞、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IFDVT)及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CTEPH)的诊断及治疗.现对其主要内容作一简介.1肺栓塞1.1 大面积、次大面积肺栓塞的定义肺栓塞的预后与其栓塞严重程度有关.传统大面积栓塞的定义有其局限性.以往定义的“大面积”、“次大面积”、“小面积”等限定词,定义模糊,易引发歧义.近年,一些临床试验如ICOPER和MAPPET显示,低血压和循环骤停与急性肺栓塞短期病死率相关;另外,日内瓦和PESI临床评分也以低血压[收缩压<100mm Hg(1 mm Hg=0.133 3 kPa)]作为病情恶化的重要预测因子.为了对肺栓塞制定合适的药物和介入治疗方案,需对肺栓塞亚型重新定义.

心血管病学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