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心血管病学进展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Advance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심혈관병학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影响因子: 0.93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3934
  • 国内刊号: 51-118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2-165
  • 曾用名: 心血管病学译文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心血管病学进展》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赵聪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电风暴的发生率和预后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卢转娣;张松文

    电风暴临床本质特征是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反复发作,24 h内发生两次或以上,需要电复律或除颤.随着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应用,电风暴的范畴被拓宽,电风暴目前定义为24h内发生三次以上明显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事件,需要除颤器干预.现综述电风暴的主要临床特点,并强调了处理这一特别临床事件的关键点.后讨论药物难治性病例考虑经导管消融治疗.

  • 心脏康复: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标准治疗(第二部分)

    作者:张子新;Thomas RJ

    关于心脏康复是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标准治疗的综述,第一部分我们已经阐述了心脏康复的概念、核心构成和益处,现将讨论心脏康复的实施方法、克服心脏康复实施过程中障碍的途径,以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 心脏康复: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标准治疗(第一部分)

    作者:张子新;Thomas RJ

    尽管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急性事件的治疗得到了高度重视,但针对减少心血管事件反复再发的继续治疗即二级预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过去的15年,心脏康复已经逐渐成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一项标准治疗,持续不断的证据显示了心脏康复改善生活质量的诸多益处,在世界范围内心脏康复已经被包含在心血管疾病诊疗的临床实践指南中.尽管如此心脏康复并没有被充分应用,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本综述主要描述心脏康复的基本概念、核心构成和相关益处.

  • 冠状动脉内可吸收金属支架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艳青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冠心病治疗手段,但支架内狭窄和晚期血栓形成影响冠状动脉支架远期疗效和安全性,长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以及经济上给患者造成的负担,这些都限制了冠状动脉支架的进一步应用.生物可吸收金属支架具有与裸金属支架相当的支撑力及良好生物相容性,可有效降低再狭窄率和血栓形成,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与糖尿病研究进展

    作者:刘丽华

    尼可地尔作为一种特殊的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同时还具有类硝酸酯作用和药物预适应的作用,作为抗心肌缺血的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应用多年.日本和欧洲的大量研究证实了它在心血管疾病人群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作为钾离子通道开放剂的作用机制正好与磺脲类药物降低血糖的作用机制相反,血糖升高和磺脲类药物均可通过关闭钾离子通道达到刺激胰岛素释放,降低血糖的作用.因此尼可地尔的作用机制是否会对糖尿病人群的血糖产生影响引起人们的关注,它是否能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人群中应用,且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如何?大家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对这方面的研究,但目前证据并不十分充分,在国内的相关报道甚少.现就尼可地尔的作用机制,作为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其具有的药物预适应作用、类硝酸酯类作用以及综合作用与糖尿病的关系进行综述,为尼可地尔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人群安全使用及后期的实验提供证据.

  • 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临床效应研究进展

    作者:肖宜超

    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新型的、选择性降低肾脏交感神经活性的介入治疗手段,新研究证实不仅可显著降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而且临床研究发现还具有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心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尿蛋白等临床效应;现主要对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的临床效应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喜梅

    二肽基肽酶4( DPP-4)抑制剂是一类新型的糖尿病治疗药物,近年来研究显示DPP-4抑制剂对心血管系统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引起广大心脏病学者的极大兴趣.DPP-4抑制剂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肌代谢等作用,可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稳定心肌缺血时电生理状态,改善心室重构,并动员干细胞至心血管损伤处,促进组织修复.现将DPP-4抑制剂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过渡性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研究进展

    作者:裴汉军

    尽管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PBAV)早在20年前便已用于治疗主动脉瓣狭窄(AS),但由于不能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而使其应用受限.然而,随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TAVI)的迅速发展,PBAV作为TAVI的主要操作步骤之一,重新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近来的研究表明,PBAV有望成为暂时不能实施瓣膜置换的急、重症AS患者向TAVI或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过渡的桥梁.

  • 二甲双胍与心力衰竭

    作者:边瓯

    二甲双胍因其良好的降糖作用使其成为一线降糖药物,同时一系列研究揭示其具有其他传统降糖药物所无法比拟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尤其是在一贯认为二甲双胍的使用禁忌证心力衰竭中,它并没有增加乳酸酸中毒的风险,可以预防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降低心力衰竭相关死亡及再住院风险,重要的是延长心力衰竭患者2年生存率.它的抗心力衰竭作用与其提高心肌细胞膜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产生,降低脂肪酸的过氧化作用有关,更主要与腺苷环磷酸蛋白激酶的激活有关.因此,鉴于二甲双胍在心力衰竭中使用的安全性,使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广泛应用具有深远意义.

  • 2011年欧洲高血压学会与抗栓工作组关于高血压与心房颤动的专家报告要点

    作者:张辉

    高血压、心房颤动均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二者通常并存,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很多,高血压是主要危险因素.心房重构、神经内分泌激素异常、心肌组织纤维化、动脉粥样硬化等均与心房颤动密切相关.降压治疗可减少心房颤动风险,心房颤动增加脑卒中风险,对心房颤动的风险分层、应用华法林有效预防脑卒中形成.一些新的抗凝剂无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化标准比,应用更方便,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促红细胞生成素心肌保护作用时间窗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文生;王娜娜

    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EPO),一种临床上主要用于慢性肾脏衰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恶性肿瘤化疗后引起贫血的治疗及术后患者减少异种输血的替代治疗的药物,近年的研究发现其除了促造血作用外,还具有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的作用,包括脑、肾、心脏组织等.EPO提供的心肌保护作用已经被证实与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后处理操作提供的保护作用同样有效,且易于用于临床.现从EPO心肌保护的预适应、后适应等方面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心肌保护作用的治疗窗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 遗传性长QT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范新荣

    遗传性长QT综合征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离子通道病,其心电图特征性表现为QT间期延长,T波异常,易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临床表现为反复的晕厥及心脏猝死.实验研究指出各种编码钾通道、钠通道、钙通道亚基蛋白或调控蛋白的基因突变导致心脏复极异常.遗传性长QT综合征按突变基因类型共分为13型,且特异的基因型与患者临床表型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关联性.目前对长QT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包括:β受体阻滞剂、心脏起搏、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左颈胸交感神经切除术及其他治疗策略,这些治疗方法在遗传性长QT综合征的一级及二级预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作者:陈线茹;豆志伟;白晓谊

    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种酶活性Zn2+依赖性肽链内切酶家族,它们能溶解结缔组织和细胞外基质的多种成分,并能使一些正常和病理性组织发生重构,从而导致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作为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特异抑制剂,能够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前体的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刺的平衡破坏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 二尖瓣夹在二尖瓣反流中的应用

    作者:丁诚

    二尖瓣反流为临床上较常见之瓣膜疾病,Euro Heart Survey指出存在严重二尖瓣反流的患者,尤其是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预后较差.针对二尖瓣反流的传统治疗方式为瓣膜修补与瓣膜置换,但由于手术损伤较大相关并发症较多,使得许多严重的瓣膜病或老年患者无法接受治疗.因此,临床上出现二尖瓣夹利用介入方式治疗二尖瓣反流,此种方式损伤小,临床效果确实,目前已成为二尖瓣反流治疗之新兴热点,现介绍二尖瓣夹手术装置的原理及其应用情况与临床相关研究.

  • 饮食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保护

    作者:陶静

    心血管疾病作为目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受到广泛关注.长期暴露于具有某种危险因素的饮食模式,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保护心血管的健康、预防心血管的发病及阻止病程进展都有帮助.现结合当前文献,综述饮食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保护,对各种有利于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饮食进行阐述.

  • 脂联素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顾晨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一类独立的特异性心肌病,可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死,已成为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因之一.DCM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心肌细胞代谢障碍、心肌微血管病变、自主神经病变、胰岛素抵抗及细胞因子异常等多个方面.而脂联素(APN)因其具有降血糖、扩张血管、抗凋亡、抗炎、抗氧化作用以及能缓解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高血压,也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和DCM,故被认为是一种糖尿病心脏病的保护因子.该文就APN在DCM发生发展中所起作用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心力衰竭标记物研究进展

    作者:吴刚勇

    生物标记物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正引起大家的关注.钠尿肽已纳入心力衰竭管理指南.心肌坏死标记物、炎症介质、细胞外基质、神经激素等同样与心力衰竭存在相关性,但这些指标对心力衰竭治疗的指导价值有待进一步明确.

  • 移植心脏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现状

    作者:韩春勇

    移植心脏血管病变(CAV)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心脏移植后冠状血管病变,是在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发病或死亡的首要原因,CAV患者通常无症状,因此CAV的早期筛查诊断是非常重要.大部分心脏中心每年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筛查CAV,而冠状动脉造影敏感性欠佳.血管内超声被认为是敏感的早期筛查诊断CAV的方法,因为它可以直接准确测定内膜增厚程度、管壁形态.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和心脏磁共振成像是较新的CAV诊断方法,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 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诊治进展

    作者:李楠楠

    心力衰竭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后者又称为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近年来心脏舒张功能异常导致的心力衰竭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心脏的舒张功能与收缩功能一样,对维持心脏正常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单纯从临床症状来区分这两种心力衰竭比较困难,但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可能远远超过目前人们所认识的水平.现结合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其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等问题进行探讨.

  • 血管内超声在评估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

    作者:黄亿源

    肺动脉高压是由肺小动脉结构重建引起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加,终导致右心增大、右室壁肥厚、右心功能衰竭而死亡的疾病,是一组临床常见症候群.目前对肺动脉高压病情的主要评估方法是组织学活检,但由于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病变具有不均一性,且活检需要手术切开,所以使得肺组织活检在临床评价肺动脉高压病变方面受到限制.近年来有研究报道血管内超声可以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血管损害程度.现就血管内超声在评估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及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 高迁移率蛋白1、Toll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作者:曾瑜

    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慢性增殖性炎症过程,也是对血管损伤的反应和修复过程.高迁移率蛋白l作为一种重要的晚期炎症介质,参与多种炎性疾病的发生发展.Toll样受体是重要的先天免疫系统的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微生物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高迁移率蛋白1可能通过Toll样受体激活炎性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 无创检查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刘丹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属非梗阻性.由于该病临床上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心电图常显示胸导联上巨大倒置T波,因此易被误诊为冠心病.临床医生通过合理应用相关辅助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从而指导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 Slit/Robo信号在血管新生及内皮细胞迁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倪伟

    在研究轴突导向分子Slit及其受体Roundabout (Robo)轴突导向功能过程中,发现Slit/Robo信号同样参与血管新生及内皮细胞迁移的调控.但Slit/Robo信号究竟起抑制还是促进作用目前还存在争议,该文从抑制和促进两方面对Slit/Robo信号在血管新生及内皮细胞迁移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探讨Slit/Robo信号在该领域的功能研究.

  • Slit-Robo信号传导通路与组织损伤修复

    作者:刘丽华

    Slit是一种分泌型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它通过与其受体Roundabout( Roundabout,Robo)结合而发挥生物活性.早期研究发现Slit-Robo是神经轴突导向分子、神经元迁移的排斥因子,对白细胞趋化也有抑制作用;近年来发现Slit-Robo信号通路还能调节全身多个系统的多种细胞迁移.随着对Slit-Robo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在各种损伤、感染及肿瘤组织及其修复过程中都有表达,且其功能不尽相同.现就其在各种异常组织中的研究做一总结和回顾.

  •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曾双龙

    虽然经历了40余年的漫长研究,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预测因子还是危险因素目前仍无定论.系列临床观察性研究及其荟萃分析一致显示轻、中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和预后有独立预测价值,而近期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却证实补充维生素B(包括叶酸)尽管能有效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不能减少心血管事件,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事件,这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中的作用提出了质疑.为更好地指导临床抉择,现对近年来两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心脏HCN通道:从基础到临床

    作者:范新荣;王超

    研究表明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CN通道)大量分布于心脏及神经系统的特定部位,其介导的起搏电流引起窦房结细胞舒张期去极化,从而在心脏自主搏动及心律的调节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目前,已克隆得到4种HCN亚型基因,并通过功能表达分析指出各种HCN亚型具有不同的电生理学特性.但是目前有关HCN逶道在心脏电活动中的生理及病理生理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本篇综述旨在详细阐述心脏HCN通道的生物物理学特性、心脏通道蛋白表达、各种HCN通道突变引起的离子通道疾病以及几种通道阻滞药物电药理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 为什么女性易患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作者:吴平生;裴静娴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大约一半患者收缩功能保留,这类心力衰竭被称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目前,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发病率却在上升.临床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展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1-2],但是,导致男女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本文试图从心血管的结构、功能及储备能力的性别差异阐述女性更易患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 女性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陈韵岱

    冠心病已成为全球女性的头号杀手.男性冠心病患者多表现为心外膜下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脏病,女性冠心病患者更可能是由微血管病变引起的.WISE研究结果发现60%因胸痛或无创检查发现有缺血证据的女性患者不存在影响血流的冠状动脉阻塞(至少有≥1条主支存在≥50%狭窄).将近50%无冠状动脉阻塞性胸痛的女性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MCD).

  • 女性心血管病研究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作者:周颖玲;谭虹;张莹

    心血管病是当今威胁女性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中国的女性死因排序中,因心脏病死亡已超过了脑卒中和肿瘤,成为首位死亡原因.多年以来,女性心血管病的研究和预防工作一直受到相对的忽视,早期的一些研究,包括一些临床试验的研究人群常常只包括男性,其结论却作为证据写入指南,用于指导男女两性人群的心血管病的临床诊治,而这些标准是否适合女性一直缺少系统的评价.

  • 心脏外科手术的性别差异

    作者:郑少忆;吴敏;雷黎明

    在心外科手术40余年的研究中,有丰富的资料表明在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外科手术前充分的评估这种性别差异不仅能预测手术风险,而且对提高术后患者生存率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病人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临床实验表明,这种性别的差异导致的风险是可以通过内乳移植物的使用、高血糖的控制、贫血的纠正而得到降低的.尽管只有不到30%的女性患者在接受CABG后表现出心绞痛的症状,但是她们的术后病死率和心绞痛症状缓解率都不如CABG术后的男性患者.通过对这些研究数据的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临床治疗过程中性别差异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 抗心律失常药物基因组学与女性心血管健康

    作者:李翠兰;胡大一

    本文将从与女性心血管健康相关的角度,综述与心律失常相关的药物基因组学进展.主要内容包括:(1)药物基因组学的概念与研究范围;(2)细胞色素P450遗传多态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影响;(3)编码离子通道的基因多态与心律失常的关系;(4)离子通道及转运亚单位心脏表达的性别差异;(5)心室复极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6)先天性和药物引起的长QT综合征的性别差异及围产期长QT综合征患者的治疗策略;(7)女性雌激素治疗对QT间期的作用;(8)柚皮素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叠加作用等.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出血的预防策略

    作者:乔树宾

    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出血问题备受关注.但目前临床医生往往重缺血、轻出血,出血的定义和标准也不统一,为此,美国和欧洲的学术组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出血学术研究会(BARC)共同推荐使用BARC出血标准定义[1].此后,欧美几乎同时发表共识,重申应关注ACS或PCI患者出血问题[2].这几份声明均强调了临床应重视出血风险,尽可能避免出血,包括对穿刺部位的管理和用药问题.

  • 文摘

    作者:

    关键词:
  • 浦肯野相关性心律失常第一部分: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作者:裴晓晓

    浦肯野相关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mVT)可以分为4种类型:维拉帕米敏感性左分支室性心动过速(VT)、浦肯野纤维介导的心肌梗死(MI)后VT、束支和分支间折返性VT( BBR VT)及局灶性浦肯野相关性VT.分支性VT分为3种亚型:左后分支VT( LPFVT)、左前分支VT( LAF VT)和上间隔分支性VT.识别这些VT的异质性和独特性有助于做出合适的诊断和治疗.

心血管病学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