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중국실험방제학잡지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9903
- 国内刊号: 11-3495/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美洲大蠊不同提取物及不同提取方法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不同提取物及不同提取方法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为美洲大蠊的抗肿瘤细胞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 3种肿瘤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比较不同的提取物(乙醇提取液、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不同的提取方法(渗漉法、超声法、回流法)对3种肿瘤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美洲大蠊乙醇提取液和乙酸乙酯部位对上述肿瘤细胞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乙醇提取液的活性强;3种提取方法提取的美洲大蠊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其中以渗漉法提取的美洲大蠊对3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强,所计算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均小.结论:美洲大蠊乙醇提取液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强,乙酸乙酯部位次之,美洲大蠊宜选择渗漉法提取.
-
槲皮素保护H2O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在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中槲皮素对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活性氧分子(ROS)、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细胞凋亡等关键因子的影响,初步阐明槲皮素对心肌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H2O2刺激H9C2心肌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槲皮素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槲皮素处理后ROS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与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细胞凋亡机制相关分子[NADPH氧化酶-4(NOX-4),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B淋巴细胞瘤-2原瘤基因(Bcl-2),Bcl-2相关X基因(Bax),半胱胺酸蛋白酶-8(Caspase-8)]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0 μmol· L-1槲皮素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凋亡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组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P<0.05),ROS水平与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 <0.05,P<0.01).此外,槲皮素组中Bcl-2,NOX-4基因表达上调(P <0.05);p22phox,Bax,Caspase-8基因表达明显下调(P<0.05).同时槲皮素能够抑制Bax,p22phox蛋白的表达(P<0.05),上调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Bcl-2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10 μmol·L-1槲皮素能有效减少H2O2介导的心肌细胞氧化损伤,进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该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NADPH氧化酶亚型NOX-4与p22phox,减少ROS生成,激活PI3K表达,升高Bcl-2实现.
-
大黄对内毒素血症模型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初探
目的:观察大黄水提物对内毒素血症模型大鼠体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及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大黄水提物对内毒素血症模型大鼠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阳性药组(7.5×10-4 g·kg-1),大黄高、低剂量组(3.0,1.5 g·kg-1).每天早晚各给药1次,连续给药7次,末次给药0.5h后尾静脉注射内毒素(LPS)(5 mg·kg-1)复制模型,然后每间隔0.5h测定一次动物肛温,于造模后4h麻醉动物,剖取脾脏、胸腺、肾上腺等组织称取各脏器质量计算其脏器系数,股动脉取血制备血清,采用比色法试剂盒测定血清中SOD,CAT活力及MDA,H2O2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黄水提物1.5 g·kg-1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体温变化指数(TRI4) (P <0.05),明显降低血清中MDA,H2O2的含量(P<0.05),显著升高SOD,CAT的活力(P<0.05).结论:氧化应激是LPS诱发内毒素血症的重要环节,大黄可以通过上调SOD及CAT的活性,清除体内过度累积的自由基,干预模型大鼠体内氧化应激损伤的信号传导,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桑椹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桑椹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及乙醇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取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和模型组(ig给予蒸馏水),阳性药(联苯双酯滴丸)组(0.40 g·kg-1),桑椹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1.525,3.050,6.100 g·kg-1),除正常组外分别采用CCl4和乙醇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连续ig给药7d.给药后测定小鼠肝脏系数,测定CCl4肝损伤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及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匀浆中甘油三酯(TG),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Cl4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明显升高(P<0.01),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MDA和TG含量明显升高,GSH含量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病理学观察肝损伤均较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桑椹提取物能降低ALT,AST活性,能明显降低MDA和TG含量,明显升高GSH含量,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P<0.01),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玉热买提取物有明显的保肝作用.结论:桑椹提取物对小鼠四氯化碳、酒精肝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启膈散与顺铂对食管癌细胞EC9706低氧下生长抑制及其miR-21,PDCD4和PTEN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低氧下启膈散和顺铂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的协同效应,从miR-21及其靶基因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制备含药血清,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启膈散和顺铂单用或联合应用对食管癌细胞EC9706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启膈散和顺铂单用或两者联合应用对食管癌细胞miR-21,程序死亡蛋白4(PDCD4),磷酸酶和张力蛋白类似物(PTEN) mRNA表达的影响,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DCD4,PTEN蛋白表达.结果:启膈散在浓度为8%,10%与1 mg·L-1顺铂合用具有协同作用,其两药相互作用系数(CDI)分别为0.90,0.94.顺铂高浓度组,联合高、低浓度组miRNA-21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联合高、低浓度组miRNA-21表达量显著低于同浓度顺铂组(P<0.01),且联合高浓度组低于联合低浓度组(P<0.05).顺铂高浓度、启膈散组PDCD4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而联合高、低浓度组PDCD4,PTEN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联合高、低浓度组PDCD4,PTEN mRNA明显高于同浓度顺铂组(P<0.01),且联合高浓度组PTEN mRNA表达高于联合低浓度组(P<0.01).与空白组比较,联合高、低浓度组PTE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联合高、低浓度组PTEN蛋白显著高于同浓度顺铂组(P<0.01);顺铂高、低浓度组,联合高、低浓度组PDCD4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联合高浓度组明显高于同浓度顺铂组和联合低浓度组(P <0.05,P<0.01).结论:启膈散含药血清和顺铂在抑制食管癌细胞EC9706增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miR-21表达从而升高PDCD4和PTEN基因表达相关.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人胃腺癌细胞株MGC-80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人胃腺癌细胞株MGC-803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的MGC-803细胞分别用不同剂量的EGCG处理(25,50,100μmol·L-),另设空白组,细胞培养48 h后,利用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p38,p-p38,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Cleavage-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EGCG可以成浓度依赖性的诱导MGC-803细胞的增值抑制和凋亡,明显上调Bax和Cleavage-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p38和Bcl-2蛋白,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0.05,P<0.01),对p38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EGCG可通过抑制p38信号通路激活而诱导MGC-803细胞增值抑制和凋亡.
-
葛花解酲方对移植性肝癌小鼠肿瘤组织生长抑制及其APC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葛花解酲方对BALB/c小鼠H22肝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肿瘤组织腺瘤样息肉蛋白(APC)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葛花解酲方高、低剂量(40,20 g·kg-1)组,正常组不做处理,其余3组制备移植性肝癌小鼠模型,从造模后第2日开始给药,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ig,葛花解酲方高、低剂量组给予同体积中药水煎剂ig.ig剂量均为0.01 mL·g-1,连续灌服12d后处死小鼠,完整剥离肿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肿瘤组织制作病理切片;取脾脏和胸腺,计算脾脏和胸腺指数;取血离心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APC蛋白的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PC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葛花解酲方高、低剂量组对小鼠瘤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37.05%,16.51% (P <0.05,P<0.01).模型组APC蛋白高表达,葛花解酲方高、低剂量组中APC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葛花解醒方在一定剂量下能抑制肝癌小鼠瘤块的生长,并呈量效关系,还对抑癌基因APC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这可能是葛花解酲方抑制肝癌细胞的作用机制之一.
-
芒毛苣苔药材质量标准
目的:建立芒毛苣苔药材的质量标准,为该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方法对芒毛苣苔药材性状、显微、水分、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检测;以5,7-二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为对照品,分别采用TLC和HPLC进行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结果:性状、显微鉴别和TLC法鉴别具有专属性;芒毛苣苔药材的水分为8.9% ~11.0%,总灰分为3.9% ~7.4%,醇溶性提取物为11.0% ~ 15.9%;HPLC含量测定方法学结果表明5,7-二二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进样量在0.108 2 ~1.082 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RSD 1.1%,6批样品含5,7-二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在0.62% ~0.88%.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于芒毛苣苔药材的质量控制.
-
UPLC-MS-MS测定不同厂家银杏叶提取物中4种萜内酯的含量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不同厂家银杏叶提取物中4种萜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TM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水-甲醇(70:30),流速0.4mL· min-1,柱温30℃;Waters XevoTM TQ质谱仪以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方式进行负离子检测.结果:所测成分在5.0 min内分离良好,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2 3;加样回收率为98.13%~102.08%,RSD均<3%.不同厂家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中总萜内酯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的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专属性强,适用于银叶提取物中萜内酯类成分的快速定量分析.
-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砂仁中的水分
目的:运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S)快速测定砂仁中水分.方法:采用减压干燥法测定砂仁样品中的水分,用标准归一化法和二阶导数法同时对光谱进行预处理,结合偏小二乘法(PLS)建立砂仁中水分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结果:所建模型的校正集内部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校正均方差(RM SEC),预测校正均方差(RMSEP)和性能指数(PI)分别为0.986 7,0.242,0.285,92.5.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无损等特点,可用于砂仁中水分的快速测定.
-
紫草化学成分
目的:对紫草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聚酰胺、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紫草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熊果酸(ursolic acid,1),没食子酸(gallic acid,2),柚皮素(naringenin,3),去氧紫草素(deoxyshikonin,4),紫草素(shikonin,5),5-羟基-2-乙氧基-1,4-萘醌(5-hydroxynaphthalene-2-ethoxy-1,4-dione,6),4,4 ′-二羟基-3,5-二甲氧基联苄(4,4′-dihydroxy-3,5-dimethoxybibenzyl,7),2′,3-二羟基-4,5-二甲氧基联苄(2′,3-dihydroxy-4,5-dimethoxybibenzyl,8),异槲皮素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9),山柰酚-4′-0-甲醚(kaempferol-4 '-O-methylether,10).结论:化合物1~3,6~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UPLC-LTQ-Orbitrap快速鉴定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化学成分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结合二维线性离子阱静电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UPLC-LTQ-Orbitrap)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和鉴别.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X50 mm,1.7 μ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300 μL· min-1,进样量5μL.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下检测,质量扫描范围m/z 100 ~1 000.结果: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共鉴别出15个化学成分.结论:UPLC-LTQ-Orbitrap方法能快速鉴别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的化学成分,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药效物质研究奠定基础.
-
消癌平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及7种甾体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消癌平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并准确测定消癌平注射液中tenacissoside H(TSH)等7种甾体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8 mL· min-,平衡时间10min,进样20 μL,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60℃,载气压力0.4 MPa,检测17β-tenacigenin B(17β-TB),tenacigenin B(TB),tenacigenin A (TA),tenacigenoside A(TSA),marsdenoside I(MSI)和tenacissoside F(TSF)的含量;并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建立消癌平注射液的对照指纹图谱,计算其相似度.结果:11批消癌平注射液的HPLC指纹图谱有13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在0.94以上.TSH等7种甾体在标准曲线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r>0.999),精密度、重复性和准确度均符合要求.结论:所建立的HPLC-ELSD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结合指纹图谱研究为消癌平注射液中多成分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
NIRS结合TQ软件对不同产地野菊花定性定量分析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结合TQ软件对不同产地野菊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运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采集不同产地野菊花药材的NIR光谱,采用TQ软件中的判别分析法对不同产地野菊花进行产地判别;采用HPLC法测定野菊花中绿原酸含量,偏小二乘法对不同产地野菊花药材中的绿原酸进行定量预测,分别建立了定性定量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所建定性模型可快速准确鉴别出不同产地的野菊花药材,验证集样品错判例数为0;绿原酸定量预测模型的校正集内部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校正均方差(RMSEC)和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995 38,0.008 12和0.012 8.结论:定性定量模型可准确地对不同产地野菊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野菊花药材的快速质量分析.
-
HPLC-ESI-Q-TOF-MS分析天葵子乙醇提取物中化学成分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串联技术(HPLC-ESI-Q-TOF-MS)对天葵子95%乙醇提取部位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液质联用色谱方法(LC-MS-MS),C18色谱柱(4.6 mm× 1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使用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采集数据.质量扫描范围为m/z 50~1 500.结果:通过质谱数据分析,并与相关文献对照,从天葵子95%乙醇提取部位共鉴定出11种化合物,分别为4-(甲氧羰基)-2-氨基丁酸、紫草氰昔、耧斗菜内酯、蝙蝠葛内酯、蝙蝠葛氰苷、菲律宾厚壳树苷、天葵氰苷、橙黄胡椒酰胺、对苯二甲酸二丁酯、胡萝卜苷及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结论:基于HPLC-ESI-Q-TOF技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质谱测定相对分子质量、裂解数据,文献分析检索,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天葵子95%乙醇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为进一步研究天葵子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有力证据.
-
新疆鼠尾草的质量标准
目的:制定新疆鼠尾草药材质量标准,为新疆鼠尾草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集10批新疆鼠尾草药材,对这些样品的性状、检查、鉴别、指标成分含量进行了研究;以迷迭香酸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TLC)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迷迭香酸的含量.结果:对新疆鼠尾草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根据10批不同产地新疆鼠尾草的测定结果确定:新疆鼠尾草水分不得超过10%,总灰分不得超过14%,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7%,浸出物以热浸法测定,65%乙醇热浸法浸出物暂定不低于13%,水热浸法浸出物的含量不得低于15%.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迷迭香酸的进样量在1.001 ~6.006μg(r =0.999 8)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54%,RSD l.9%,迷迭香酸含量不得少于2.0%.结论:新建标准可用于新疆鼠尾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
木菠萝叶降血脂活性成分分析
目的:研究木菠萝叶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阐明木菠萝叶降血脂活性的主要极性非多糖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为木菠萝叶的后续研究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木菠萝叶药材粗粉10 kg,用60%乙醇回流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后于4℃静置24 h,过滤,滤液于45℃减压回收溶剂,得到木菠萝叶极性部位浸膏.将木菠萝叶极性部位浸膏用大孔树脂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和高压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用UV,MS,H-NMR和C-NMR等方法对所得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确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木菠萝叶极性部位中分离、纯化得到3个化合物,经过鉴定,确定化合物1为牡荆素-2”-O-木糖苷(80.5 mg),为含2个糖的黄酮碳苷,分子式为C26H28O14,相对分子质量为564;化合物2为异槲皮苷(4.8 mg),分子式为C21H20O12,相对分子质量为464;化合物3为samsesquinoside(12.6 mg),为含1个糖的木脂素葡萄糖苷,分子式为C37H46O16,相对分子质量为746.结论:化合物1和3都是首次在该植物中发现.本研究小组在前期的研究工作中发现,木菠萝叶的非多糖极性部位具有良好的降血脂活性,而牡荆素-2”-O-木糖苷在其中含量较高,很可能是降血脂的活性成分之一.
-
苇金消痈汤加减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苇金消痈汤加减辅助治疗痰热壅肺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疗效以及对痰液和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影响.方法:收集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98例,参照随机按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两组患者参照《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给予非药物干预.对照组抗感染采取盐酸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0.4g加入生理盐水400 mL,200 mL/次,2次/d;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者,0.6g加入生理盐水600 mL,300 mL/次,2次/d.化痰采取氨溴索注射液,30 mg加人生理盐水100 m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苇金消痈汤,1剂/d,常规水煎煮2次,分早晚2次内服.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第1秒大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及临床症状评分;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测定两组患者痰液和血清中MMP-9,TIMP-1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EV1,FEV1/FVC,PaO2和S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aCO2和咳嗽等临床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92%和79.5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痰液和血清中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TIMP-1高于对照组(P<o.o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苇金消痈汤辅助治疗痰热壅肺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抑制痰液和血清中MMP-9水平及上调TIMP-1水平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
双合枣仁颗粒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脑电图的影响
目的:观察双合枣仁颗粒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脑电图主要参数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2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口服双合枣仁颗粒,每次1袋,tid.对照组予以艾司唑仑1 mg,临睡前口服,每晚1次;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睡眠潜伏期(SL),睡眠总时间(TSA),觉醒次数(AT),觉醒时间(ASA),觉醒睡眠比(A/TSA),S1期,S2期,S3期,S4期,异相睡眠期(REM期),睡眠效率(SE)等主要睡眠脑电图参数变化,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P<0.05).两组治疗后睡眠脑电图参数均改善,入睡时间缩短,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减少,深睡期显著延长,浅睡期和异相睡眠(REM期)减少,睡眠效率增加(P<0.01),观察组各项参数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PSQI评分分别为16,17分,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显著下降,各为5,8分(P<0.01);观察组PSQI评分减少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是对照组的3倍(P<0.01).结论:双合枣仁颗粒能缩短入睡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延长深睡眠期,改善睡眠结构和睡眠质量,尤其对阴虚火旺型、心脾两虚型患者疗效更佳,是治疗原发性失眠安全、有效的药物.
-
祛胰抵方治疗2型糖尿病高凝状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祛胰抵方干预2型糖尿病(T2DM)患者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纳入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患者口服祛胰抵方,每日1付,早晚分服;对照组患者口服磷酸川芎嗪片,50 mg/次,tid.干预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组织因子(TF)、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率、血脂、血糖及中医症状积分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并做统计学分析,比较疗效.结果:干预后治疗组TF降低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治疗组降低TF水平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血脂各项指标及血糖方面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P<0.01),治疗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试验期间未发生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结论:祛胰抵方可有效降低T2DM高凝状态患者的血浆TF水平,血脂及凝血指标也得到一定改善;一定程度上纠正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
中药腿浴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腿浴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风寒湿痹证的临床疗效,探索中医外治腿浴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新途径.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骨伤科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痹证患者10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采用骨伤科验方“腿浴方”,采用腿浴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骨友灵擦剂纱布热敷,连续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功能及中医证候评分,评价该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VAS评分在治疗1,2周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评分在治疗1,2周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患者无痛苦,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中药腿浴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风寒湿痹证疗效确切,中药腿浴疗法是治疗膝骨关节炎风寒湿痹证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为临床治疗开拓了新的思路.
-
肾衰方改善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及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肾衰方改善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及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气虚、瘀血阻滞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在西医一体化治疗基础上给予氯沙坦钾,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加用肾衰方,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疾病疗效、血红蛋白、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疾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肌酐,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5,P<0.01).两组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TGF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BMP-7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肾衰方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能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防治肾脏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血清CTGF以及上调BMP-7的表达有关.
-
疸清颗粒治疗肝胆湿热型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症
目的:探讨疸清颗粒治疗肝胆湿热证急性肝内胆汁淤积(IC)的临床疗效,并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方面探讨了其作用机制.方法:99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降酶等对症治疗,采用口服熊去氧胆酸片,250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疸清颗粒,10 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检测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y-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TBA),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每周进行肝胆湿热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75.5%(P<0.05);观察组在第2,3,4周肝胆湿热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TBIL,ALP,GGT,TBA,ALT和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和IL-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MDA水平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疸清颗粒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肝胆湿热证IC,能减轻临床症状,保护肝功能,提高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炎症损伤和抑制氧化应激来实现的.
-
动物类中药DNA条形码鉴定研究进展
DNA基因鉴定是近年来应用在中药鉴定中较为重要的分子生物技术,该技术能够很好地从基因层面上鉴别药材,具有较高的准确性.DNA基因鉴定包括DNA分子遗传标记,核酸探针杂交,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等,其中发展快的为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是利用基因组中一段公认的、相对较短的DNA序列来进行物种鉴定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是传统形态鉴别方法的有效补充.由于不同物种的DNA序列是由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4种碱基以不同顺序排列组成,因此对某一特定DNA片段序列进行分析即能够区分不同物种.Hebert等在2003年提出了通过测定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亚基I(COI)基因序列来鉴定动物的种类.陈士林等则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鉴别动物的基因以COI基因为主,ITS2基因为辅的动物类药材DNA条形码鉴定体系.大量的实验表明,通过DNA条形码来鉴别动物具有准确性、可行性、简便性、通用性,为鉴别动物物种及发现新物种提供了新的方法,为鉴别动物药材的真伪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但由于该技术是通过基因进行鉴定,对实验材料及提取方法有较高要求,对一些年代较久的动物药材,其DNA降解较为严重,为DNA提取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该技术只能鉴别其来源是否准确却不能鉴别其药用部位是否准确,这就需要结合其他鉴别方法来准确鉴别其药用部位.本文通过综合国内外对DNA条形码的研究,为日后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东北铁线莲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优选
目的:建立东北铁线莲中抗肿瘤活性成分3-0-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核糖-(1 →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苷(W2)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W2含量,通过对9种大孔树脂的吸附-洗脱能力进行考察,筛选适宜的大孔树脂型号,对选定的大孔吸附树脂进行静态吸附动力学考察和动态梯度洗脱考察,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上样液浓度、吸附流速、除杂溶媒用量和流速等参数对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的影响.结果: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液质量浓度0.4 g·mL-1,以1.5 BV·h-1的流速过LX-17型大孔树脂柱,加水4 BV和40%乙醇5 BV除杂,除杂流速3 BV·h-1,加80%乙醇1 BV洗脱以替换柱内液体,加80%乙醇6 BV富集W2,洗脱流速1.5 BV·h-1.浸膏中W2质量分数43.14%.结论:LX-17型大孔树脂适用于W2的的分离纯化,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可得到纯度相对较高的样品,为该成分的后续药理作用研究提供保障.
-
茜草总醌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溶出性能评价
目的:制备茜草总醌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外溶出性能.方法:采用溶剂-熔融法和溶剂法制备茜草总醌固体分散体,考察不同型号辅料对该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的影响,分别以体外溶出度和溶解度为指标,确定该固体分散体的优处方.结果:佳处方为聚乙烯吡咯烷酮S-630-茜草总醌提取物(5∶1),采用溶剂法制备茜草总醌固体分散体,所得产物在1%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溶解度285.39 mg·L-1,为原料的3.6倍;60 min体外累积溶出度66.37%,约为原料的2倍.结论:该工艺制备的固体分散体性状良好,较好地改善了茜草总醌的溶解度,为以茜草为原料的相关固体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
聚山梨酯-80对盆炎康栓中有效成分体外溶出度的影响
目的:考察聚山梨酯-80对盆炎康栓中有效成分丹酚酸B体外溶出度的影响,为该制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溶出时间和溶出率为指标,采用HPLC检测山梨酯-80加入量对盆炎康栓中丹酚酸B溶出率的影响,Comatex ODS C18色谱柱(4.6 mn×150 mm,5μm),流动相1%甲酸-甲醇-乙腈(66:20:14),流速1 mL· 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6 nm.结果:聚山梨酯-80加入量为1%,1.5%,2%时,盆炎康栓中丹酚酸B在120 min内的的累积溶出率分别为80.33%,95.63%,98.43%.结论:聚山梨酯-80可促进盆炎康栓中有效成分丹酚酸B的体外溶出度,为了保证该制剂的质量,确定聚山梨酯-80加入量1.0%,为该制剂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
-
正交试验优选樟帮姜黄连的炮制工艺
目的:优选樟帮姜黄连的炮制工艺,为该饮片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测定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和黄连碱的含量,流动相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28:72),检测波长345 nm.以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黄连碱的质量分数和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姜汤用量、锅底温度及炮制时间对樟帮姜黄连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佳炮制工艺为姜汤用量20%,炒制锅底温度140℃,炒制时间12 min.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黄连碱质量分数和出膏率分别为14.15%,1.89%,1.96%和28.80%.结论:优化的炮制工艺稳定可行,可为樟帮姜黄连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
质量源于设计:基于知识组织的中药生产潜在关键工艺参数的辨识
目的:在“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理念的指导下,将知识组织方法应用于中药生产潜在关键工艺参数辨识.方法:以丹参乙醇提取工艺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秩和比法,通过知识抽取、知识重组和结果分析实现知识组织对丹参醇提潜在关键工艺参数的辨识.结果:运用知识组织方法和秩和比法成功辨识出丹参醇提工艺关键工艺参数的影响程度,其中乙醇体积分数和乙醇用量的影响为重要,秩和比分别为0.319 3和0.252 1;其次为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秩和比分别为0.1807,0.205 9,0.067 23.结论:QbD理念指导下的知识组织方法可以有效辨识中药生产过程中潜在关键工艺参数,为中药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指导.
-
基于分子网络分析方法探索沈氏降压四物汤治疗高血压的分子机制
目的:探索沈氏降压四物汤治疗高血压的分子机制.方法:参考《中药大辞典(第二版)》查找降压四物汤(组成钩藤、泽泻、川芎、莱菔子)每味药的活性成分,应用PubChem数据库检索这些成分对应的靶蛋白;在PubMed gene数据库中检索高血压的相关基因;将上述数据集导入分子网络分析平台,分别构建靶蛋白和基因的分子网络及生物学通路;通过网络比较,可视化呈现降压四物汤治疗高血压的作用靶点和分子网络机制.结果:降压四物汤主要针对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分子靶点及通过调控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signaling,GPR signaling)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VEGF signaling)对高血压发挥疗效.结论:降压四物汤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方剂,采用分子网络分析方法能够预测中药复方治疗病证的分子机制.
-
腹腔镜术后口服丹术消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腹腔镜术后口服丹术消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妊娠、流产及复发率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收集CNKI,CBM,维普,万方,PubMed等数据库(2015年8月前)腹腔镜术后口服丹术消异方干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试验资料,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文章的质量进行评分:如选择偏倚、实施偏倚、测量偏倚、失访偏倚、报告偏倚等.利用RevMan 5.3软件对多个研究结果的总体效应进行固定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并进行异质性评价和敏感性分析.结果:一共纳入4篇RCTs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术后口服丹术消异方与单纯腹腔镜术相比,妊娠率方面[I2=0%,异质性较低,RR=1.78,95%CI(1.42,2.24),显著性检验Z=4.96,P<0.000 01];自然流产发生风险方面[I2=0%,异质性较低,RR=0.30,95% CI(0.10,0.84),显著性检验Z=2.28,P=0.02].复发率方面[I2=0%,异质性较低,RR=0.23,95% CI(0.07,0.78),显著性检验Z=2.36,P=0.02].结论:腹腔镜术后口服丹术消异方干预与单纯腹腔镜组相比,可提高妊娠发生率,降低自然流产发生率和复发率.但由于纳入文献的质量不高、试验设计存在不足,需要高质量的大样本三盲随机对照试验的支持.
-
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系统评价
目的:对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质量进行疗效的评估,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万方数据库,VIP等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5月10日),筛选出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RCT,并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相关文献279篇,筛选后纳入6个RCT,共计5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律失常改善显效率[OR =3.85,95% CI(2.39,6.20),P<0.000 01]和心悸症状改善显效率[OR =4.48,95% CI(2.42,8.30),P<0.000 01],治疗组(稳心颗粒+比索洛尔)大于对照组(比索洛尔);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OR =0.42,95% CI(0.18,1.01),p=0.05]小于对照组.各组有效率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用稳心颗粒与比索洛尔较单独使用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更显著,并减少了不良反应.
-
基于灰色筛选法对大肠癌处方规律分析
目的:探讨灰色筛选法在大肠癌处方用药规律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纳入标准,收集大肠癌处方312首,涉及260味中药,累计用药2 363频次.对处方标准化后,进行“证型-药性-频次”数据采集,采用灰色筛选法分析大肠癌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中医治疗大肠癌的处方以扶正培本为主,需注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理气止血法的辅助应用,用药应考虑补益不忘祛邪,以体现中医的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思想.通过对核心药物分析,确定大肠癌治疗用药常以补虚、清热、活血化瘀为主.灰色关联度前5位为防风、黄芩、地榆、大黄、地黄,并演化得到5个基础新处方.结论:表明灰色理论联合多元分析的灰色筛选法,符合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得出的大肠癌用药规律及新处方,为临床用药开阔了思路.
-
异钩藤碱ESI-MS裂解规律及其在代谢产物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异钩藤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及产物.方法:异钩藤碱按剂量37.5 mg· kg-1给药后,收集血浆,在正离子模式下,采用UPLC-Q-TOF-MS分析异钩藤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结果:通过与空白生物样品和对照品的提取离子色谱图、质谱碎片裂解信息比对,共鉴别出13个成分,其中1个原型,12个代谢产物,包括Ⅰ相代谢产物11个,Ⅱ相代谢产物1个.结论:异钩藤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为氧化、立体异构、羟基化、脱氢、水解及葡萄糖醛酸化等,丰富了吲哚类生物碱的ESI-MS裂解规律,为此类化合物的质谱解析提供参考.
-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黄芩对小鼠代谢的影响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黄芩对正常小鼠血清和肝脏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基于核磁共振(1H-NMR)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及单变量分析手段,比较正常小鼠与黄芩干预小鼠的血清和肝脏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结果:给予黄芩后小鼠机体内源性代谢物发生了明显变化.与空白组相比,黄芩组小鼠血清中的10种代谢物含量发生变化,如3-羟基丁酸、柠檬酸、胆碱等含量升高,a-葡萄糖和β-葡萄糖含量下降;肝脏中19种代谢物含量发生变化,如谷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肝糖原、腺苷等含量升高,黄嘌呤等含量降低,这些内源性代谢物的改变涉及机体的糖代谢、旨肪代谢、氨基酸代谢等途径.结论:黄芩对正常小鼠机体代谢的影响不仅与其寒性有关,而且可能与其抗氧化、保肝、降糖等药理作用密切相关,可为黄芩的药性和药理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透骨消痛胶囊单次与多次给药对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开展透骨消痛胶囊单次和多次给药后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探讨不同给药方式时血药浓度与药动学相关参数的关联性,为中药复方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单次给药组和多次给药组,灌胃透骨消痛胶囊后,根据吸光度与波长曲线下面积(吸波面积)和总固体整体成分的总浓度成正比的特点,采用吸波面积法测定该胶囊中整体药物成分的含量.血药浓度数据用DAS 2.0药动学软件处理,按房室模型拟合并求算单次给药组的药动学参数和多次给药组的稳态血药浓度.结果:透骨消痛胶囊单次给药后,药峰浓度(Cmax) (10.200 ±0.586) mg·L-1,达峰时间(tmax)(0.515±0.054)h,消除半衰期(t1/2)(1.318±0.049)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4h)(13.054±0.422) mg·h·L-1;多次给药6d后血药浓度达稳态,稳态血药浓度(Cav),波动度(DF),稳态药-时曲线下面积(AUCss)分别为(4.073±0.282)mg·L-1,1.166±0.175,(48.878±1.931) mg·h·L-1.结论:透骨消痛胶囊多次给药后整体药物成分的血药浓度变化处于较好的稳态过程,与单次给药的体内行为较一致,说明该制剂临床剂量的确定较为合理.
-
补阳还五汤血浆指纹图谱的建立
目的:建立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浆指纹图谱,探讨补阳还五汤在大鼠体内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通过比较补阳还五汤水煎液、补阳还五汤水煎液含药血浆、空白血浆HPLC指纹图谱,推断大鼠口服补阳还五汤水煎液后,血浆中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结果:口服补阳还五汤水煎液后,在大鼠血浆中发现了30个人血成分,其中10个为血浆固有成分,1个为溶剂峰,19个为药源性成分,其中4个为药材原型成分,15个为代谢产物,其中2个为黄芪代谢产物,1个为桃仁代谢产物.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补阳还五汤水煎液血浆指纹图谱和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
-
五味子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与仓储和色泽的相关性
目的:建立五味子中5-羟甲基糠醛(5-HMF)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对市售的五味子和醋五味子饮片进行5-HMF的含量测定,并对5-HMF含量与仓储时间、色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HPLC-PDA法检测,ODS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5∶95),检测波长284 nm,流速1 mL· min-1,柱温30℃.结果:建立了五味子和醋五味子饮片中5-HMF的HPLC测定方法,五味子、醋五味子中5-HMF的质量分数分别在3.6~70.2,3 719.0~14 486.0 μg·g-1.结论:醋五味子中5-HMF的含量明显高于五味子生品;随着仓储时间的延长,五味子的色泽加深,5-HMF的含量升高.
-
灵芝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基因鉴定及表达分析
目的:在灵芝转录组基础上,对灵芝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s) GLPRMT1,GLPRMT2和GLPRMT3基因进行全面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灵芝GLPRMT1,GLPRMT2和GLPRMT3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理化特性、亲/疏水性、功能域、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系统发育进化等进行分析和预测;利用转录组FPKM分析灵芝不同生长时期GLPRMT1,GLPRMT2和GLPRMT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GLPRMT1和GLPRMT2均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且为全长,而GLPRMT3不为全长互补脱氧核糖核酸;GLPRMT1,GLPRMT2和GLPRMT3都具有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保守的AdoMet-MTases结构域;GLPRMT1,GLPRMT2,GLPRMT3分别与真菌的PRMT3家族,PRMT1家族和PRMT5家族聚为—支;GLPRMT2的表达量明显高于GLPRMT1和GLPRMT3,且3个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基因表达随着灵芝个体的发育均呈上升趋势.结论:本研究结果为揭示灵芝的表观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7 |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5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