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 현대실용의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宁波市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0800
  • 国内刊号: 33-126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121
  • 曾用名: 宁波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实用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徐薇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可视喉镜在院前急救气管插管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平;方克

    目的 评价可视喉镜在院前急救气管插管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拟行院前急救气管插管术的患者100例,分为Airtraq可视喉镜组(A组)和Macintosh普通喉镜组(M组).观察插管中与插管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插管所用时间,并计算插管成功率.结果 M组在插管术中与术后的MAP均明显高于A组,而SpO2均明显低于A组(均P<0.05);A组气管插管时间较M组明显减短(P<0.05);且A组插管成功率高达94.0%,显著高于M组(P<0.05).结论 可视喉镜应用于院前抢救气管插管术可有效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降低插管时给患者气道造成的影响.

  • 盐酸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单用或联用方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包莹敏;郑莉;陈珊;吴雪丹

    目的 探讨盐酸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单用或联用方案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指标、HOMA-β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 收集老年T2DM患者共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各80例,分别采用盐酸二甲双胍单用、格列吡嗪单用及二者联用治疗,比较3组血糖控制达标率,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 (SFRP5)和8-异前列腺素F2α (8-iso-PGF2α)水平.结果 C组血糖控制达标率均显著高于A、B组(均P< 0.05);C组患者治疗后FBG、2hFBG、HbA1c水平、HOMA-IR、HOMA-β、SFRP5及8-iso-PGF2α水平均显著优于A、B组(均P< 0.05).结论 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吡嗪治疗老年T2DM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疗效显著.

  • 呼吸内科肺部感染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筛查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研究

    作者:徐斌斌;金科美;于骅

    目的 调查呼吸内科肺部感染住院患者营养风险情况,并研究其与患者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 收集呼吸内科248例肺部感染住院患者,按年龄分组(< 60岁、60~69岁、70~80岁),进行营养筛查,并调查其营养支持情况,调查患者临床结局(病死率、出院率).结果 对于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比例仅33.57%,尤其是高龄组患者支持率不足50%,导致2周复查时,高龄组营养风险发生率明显上升;患者病死率与营养风险成正相关,而出院率则呈负相关.结论 呼吸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应加强营养风险筛查,加强营养支持力度,对于患者获得较好的临床结局至关重要.

  •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治疗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春华;汪期明;冯金辉;黄勇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治疗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Ⅰ型(内生型)瘢痕妊娠的患者86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子宫动脉栓塞与甲氨蝶呤(MTX)灌注联合B超监视下清宫术,观察组实行子宫动脉栓塞与MTX灌注联合宫腔镜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为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成功保留子宫,并恢复正常月经,无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或B超监视下清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安全、有效;但联合宫腔镜可获得更高的治愈率,患者经济条件许可,在有条件的医院及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健康知识及基本个人健康信息知晓率的效果评价

    作者:张幼萍;叶冬仙

    目的 探索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患者健康知识及基本个人健康信息知晓率的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按照活动步骤设定目标,制定活动方案,落实三大干预措施.采用白行设计的问卷于下预前后进行住院患者健康知识及基本个人健康信息知晓率的调查.结果 干预后,患者基本个人健康信息知晓率由83.92%上升至90.27%,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由38.30%上升至81.66%,总体知晓率由52.34%上升至84.31%.除体质量外,其他各项知识知晓率均有所提高.特别是健康基本知识方面提高较为明显,白我护理知识、针对自身病情的饮食注意事项、自身的病情及诊断三项知识均提高50%以上.结论 在医院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住院患者健康知识和个人健康信息的知晓率,有利于医院健康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

  • 全方位护理干预模式对骨性关节炎高龄患者的效果分析

    作者:刘小媛;叶健晓;张丽;周丽珍

    骨性关节炎是骨科常见退行性疾病类型之一,多见于老年人群;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活动功能障碍、肿胀及疼痛等,而急性发作期可导致临床症状明显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近年来以关节镜为代表微创手术技术以其微创、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势开始被广泛应用到骨性关节炎临床治疗.有研究证实,针对行急诊关节镜手术治疗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2].

  • 子宫内膜取样器在子宫内膜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沈玲敏;李卫珍;祝勤奋;李咏梅;储怡

    目的 评估子宫内膜取样器获取子宫内膜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组织样本的质量及在子宫内膜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有诊断性刮宫指征的患者272例,先行子宫内膜取样器取样,再行诊断性刮宫,记录并比较手术疼痛、宫颈扩张、标本满意度及病理的符合率.结果 子宫内膜取样器标本满意率为90.80%(247/272),诊断性刮宫为98.16% (267/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取样器的病理符合率:正常子宫内膜97.78%、子宫内膜增生不伴有非典型性54.68%、非典型增生40.00%、子宫内膜癌50.00%、子宫内膜息肉27.78%.子宫内膜取样器疼痛程度明显轻于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取样器宫颈扩张率(24.26%)明显少于诊断性刮宫(100.00%).结论 子宫内膜取样器可用于大部分的子宫内膜病变筛查,但对于高度可疑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的患者,需慎重对待阴性结果.

  •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黄雷;陈宁;宋仁权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40例健康体检人群行上腹部彩超检查,其中NAFLD组160例,健康对照组180例,分别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NAFLD组的年龄、BMI、HCY、TC、TG、LDL-C、ALT及AS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DL-C高于NAFL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TC、TG、LDL-C、ALT、AST是NAFLD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NAFLD组患者血浆HCY增高,高HCY血症可能是NAFLD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需要临床医生进一步观察研究.

  • 象山半岛127例男性长寿老人肥胖与睾酮水平关系研究

    作者:康伟勤;鲍春华

    目的 探讨男性长寿老人性激素水平及其与肥胖及相关慢性病的关系.方法 对浙江省象山县内≥90岁人群进行随机抽样,对纳入的男性长寿老人进行睾酮水平、身高、体质量以及相关慢性病情况进行调查,对睾酮与肥胖、相关慢性病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男性长寿老人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45.66%和14.97%,睾酮水平低下(低于参考值)率为25.20%;随着年龄增大,睾酮水平呈下降趋势(r-0.45,P<0.05),睾酮水平与肥胖程度、慢性病患病情况均呈负相关(均P< 0.05).结论 建议在健康体检时进行睾酮水平检测,如睾酮水平低下,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睾酮替代治疗,以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 氨甲环酸药物用于脊柱手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黄智勇

    目的 系统评价静脉使用氨甲环酸(TXA)药物对脊柱手术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检索1980年1月至2015年12月PubMed、Ovid、EMbase、Cochrane library、MEDLINE、CNKI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发表的有关TXA在脊柱手术中应用的相关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分析TXA组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失血量、总失血量、输血量、异体输血率及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结果 TXA组与对照组比较,TXA可减少脊柱手术患者的总失血量、术后失血量,降低输血率及输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及VT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静脉使用TXA能够减少脊柱手术失血量,降低输血率,不增加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症发生风险.

  • 镁离子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杨英;章军建;刘晖;郭舜源

    目的 观察镁离子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制备大鼠慢性脑低灌注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2VO模型组、2VO+镁离子干预组.2VO术后第5周起,镁离子干预组给予氯化镁溶液腹腔注射,其余大鼠同样方式给予相同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持续4周.目标识别行为学检测后取材,Western Blotting检测NMDA受体亚基NR1及其下游转录因子CREB/P-CREB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对照组及镁离子干预组大鼠对新旧物体的探索时间差值与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VO模型组大鼠对新旧物体的探索时间差值与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对照组及镁离子干预组大鼠对新旧物体的辨别比与机会值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VO模型组大鼠辨别比与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显示镁离子干预组谷氨酸受体亚型NR1及其下游转录因子P-CREB/CREB的表达较2VO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 增加大脑镁离子浓度可能通过增加NMDAR及其下游CREB/P-CREB表达,增强突触可塑性,从而改善慢性脑低灌注大鼠受损的学习记忆能力.

  • 艾灸关元和气海穴用于骨科术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作者:彭华华;尤炯鸣

    术后尿潴留是指术后拔除留置导尿管8h内患者不能排尿而膀胱尿>600 ml,或者患者不能自行有效排空膀胱而残余尿> 100ml[1].已有研究显示,39%患者术后不能自行排尿,手术后尿潴留发生率高达40%,而骨科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在10%~44%;尿潴留患者膀胱过度膨胀,膀胱内充满尿液不能排出,造成膀胱逼尿肌损伤,引发胀痛难忍,辗转不安,加之手术的创伤影响,患者疼痛不适感加剧,烦躁不安,无法配合术后的后续治疗,从而延误患者病情康复;而予以再次留置导尿尽管可暂时性解决尿潴留,可却造成患者二次尿路机械损伤,增加尿路感染几率,严重影响术后康复进程.本研究探讨艾灸关元、气海穴治疗骨科术后尿潴留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艾灸 骨科 尿潴留 疗效
  • 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作者:周建芳

    母婴同室是指排除特殊情况外,将产妇和新生儿24h放在一起,以便于临床护理工作,满足母婴生理、心理需求[1].随着近年来母婴同室护理干预在临床的广泛开展,工作中发现母婴同室仍然有部分产妇护理需求无法得到完全满足[2].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尝试采用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干预的方法:即由责任护士对产妇及新生儿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均在产妇床旁一对一实施,新生儿喂养护理由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3].弥补了以往护理工作中以常规替代式护理、产妇及家属参与机会少、护理操作无法在产妇床旁实施的缺憾,有利于保障母婴健康,提高产妇及家属母乳喂养知识水平及护理技能.现将其护理方法和疗效报道如下.

  • 神经功能保护剂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期的疗效探讨

    作者:陈妙月;薛功寿

    目的 探讨神经功能保护剂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期患儿120例,以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分别给予抗病毒方案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功能保护剂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近期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等.结果 治疗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在治疗前后均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神经功能保护剂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期可显著改善发热、皮疹及神经功能损伤症状,缩短临床病程,并有助于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浅表高频超声联合经直肠腔内超声诊断肛周脓肿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小洁;戴辰翔

    目的 探讨浅表高频超声联合经直肠腔内超声对肛周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肛周脓肿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浅表高频超声联合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与单一应用浅表高频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与手术结果对照,应用浅表高频超声联合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8.2%,单一应用浅表高频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89.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浅表高频超声联合经直肠腔内超声对肛周脓肿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高于单一应用浅表高频超声,对临床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切开引流的切口选择、手术路径更具指导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Iebook电子台账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王小青;陈利红

    Iebook是一款互动电子杂志平台软件,以影音互动方式的全新数字内容为表现形式,集数码杂志发行、派送、自动下载、分类、阅读及数据反馈等功能于一体[1].面对现代医院护理服务要求,越来越多的护理工作者开始考虑网络带给护理的机遇与挑战,借助网络进行护理信息管理已成为发展趋势[2].手术室护理工作繁杂,各种台账的手工记录耗时多,护理管理者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台账的记录和管理.近年来,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将Iebook电子台账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 预见性护理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作者:李成英

    术后谵妄是指手术后出现的一种急性精神错乱的状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知觉减退、注意力和认知功能丧失,术后谵妄起病急,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较高.文献报道,术后谵妄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达1 0%~50%[1],术后谵妄危害较大,会增加其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死亡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而随着老龄化的加快和医疗技术的提高,老年手术患者势必逐渐增多,而术后谵妄的发生也随之逐渐增多[2].笔者旨在总结影响腹腔镜下结直肠癌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因素,并观察和分析预见性护理对于术后谵妄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桥本甲状腺炎38例临床分析

    作者:蓝小春

    目的 探讨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25例采用内科方法治疗,13例采用外科方法治疗.经治疗后均临床治愈,有效率100%.行内科治疗的25例患者中1例出现毒性反应,行外科治疗的13例患者4例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出院.结论 对于桥本甲状腺炎可优先采用内科治疗,治疗效果差或对一些不能排除合并甲状腺癌及其他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可行手术治疗,术中冰冻明确诊断,指导进一步治疗.

  • 纤维分体桩全瓷高嵌体修复低合龈距磨牙残冠的临床评价

    作者:王锋君;方晓

    目的 对纤维分体桩全瓷高嵌体修复低合龈距磨牙残冠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95颗低合龈距后牙残冠,将其分成3组:纤维分体桩二氧化锆全瓷高嵌体组(A组)34颗,树脂充填组(B组)31颗,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组(C组)30颗,完成修复以后1年进行随访,评价3组修复体破裂或折断、松动或脱落、基牙根折、龈缘炎及邻牙继发龋等.结果 A组1颗修复体破裂或折裂,1颗龈缘炎,1颗邻牙继发龋;C组1颗龈缘炎,1颗邻牙继发龋;树脂充填组3颗修复体破裂或折裂,6颗修复体松动或脱落,3颗基牙根折(桩折),6颗龈缘炎,10颗邻牙继发龋.结论 纤维分体桩二氧化锆全瓷高嵌体修复低合龈距后牙残冠的效果良好,能达到和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类似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 乳腺Paget病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研究

    作者:陈春鸿

    目的 通过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珍断与钼钯对乳腺Paget病患者的诊断效果,研究彩超对乳腺Paget病患者的诊断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乳腺Paget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比较彩超与钼靶对乳腺Paget病诊断价值,研究彩超对乳腺Paget病患者的诊断效果及临床价值.结果 彩超乳腺低回声团块的检出率高于钼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钯乳腺弥漫分布的钙化检出率高于彩超(P<0.05);钼钯乳晕区皮肤增厚的检出率高于彩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腋窝淋巴结的检出率优于钼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微钙化检出率优于钼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查方法边界不清淅及形态不规则两种恶性特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检出与病理有较高的一致性,钼钯检查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超对于乳腺Paget患者合并肿块的诊断意义重大,且检出率较高.

  • 介入与手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分析

    作者:戎吉龙;陈建生

    目的 比较介入与手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 HPT)的临床疗效和相关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尿毒症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32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介入治疗组(12例)和外科手术组(20例).介入治疗组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或微波消融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组患者接受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移植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1d、1周、1个月均行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及血磷检查.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iPTH下降情况、血钙、血磷水平)和术后不良反应(声音嘶哑、低钙、持续性甲旁亢或复发)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d、1周和1个月血iPTH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介入治疗组下降显著(均P< 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均为有效治疗SHPT的方法,疗效相近,临床应结合患者病情选择治疗方法.

  • 妊娠期蛋白尿患者的妊娠结局及其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金李雪

    目的 探讨妊娠期蛋白尿患者的妊娠结局及其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54例妊娠期蛋白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24 h尿蛋白定量分成轻度蛋白尿、中度蛋白尿及重度蛋白尿组,比较3组患者血压情况、血红蛋白、血脂、血清肌酐(sCr)及妊娠结局的差异,分析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结果 3组血清sCr、血红蛋白水平、高血压发生率及不良围产结局发生率不完全相同,其中轻度与中度蛋白尿组在血红蛋白水平及高血压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脂各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不良妊娠结局与有无肾功能受损、慢性肾脏疾病病史、高血压及是否规范产检均有关(均P<0.05),而与是否贫血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皮蛋白尿、肾脏功能受损及高血压是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均P< 0.05).结论 妊娠期蛋白尿可能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尿蛋白定量可以作为预测妊娠结局的指标之一.

  • 常规培养法与基因芯片法在细菌性痢疾患者黏液脓血便病原菌检测中的对比分析

    作者:卢丽华;章武战

    目的 比较常规培养法与基因芯片法在细菌性痢疾患者黏液脓血便病原菌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细菌性痢疾患者216例,分别采用常规培养法与基因芯片法对黏液脓血便进行病原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病原菌检测阳性率和检测时间.结果 基因芯片法用于细菌性痢疾患者黏液脓血便病原菌检测阳性率高于常规培养法(P<0.05),检测时间短于常规培养法(P< 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培养法,基因芯片法用于细菌性痢疾患者黏液脓血便病原菌检测可有效提高检出率,缩短检测用时.

  • 糖化血红蛋白及肾功能指标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庞晓琴;张美琴;吴海峰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肾功能指标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1例,按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分为两组,晨尿微量白蛋白为阴性及弱阳性为对照组(51例),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患者为观察组(50例),比较两组HbA1c、空腹血糖(FBG)、尿微量白蛋白、肌酐(Cr)及尿素氮(BUN)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HbA1c、FBG、尿微量白蛋白、BUN及Cr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bA1c的高低与尿微量蛋白、BUN、Cr等代谢过程有关,HbA1c、肾功能检测等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病因分析与治疗对策

    作者:孟爱然;陈剑萍

    目的 分析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病因与治疗对策.方法 收集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患者30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绝经年限及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因等病史资料,并探讨治疗对策.结果 300例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患者中良性病变193例(64.33%),癌前病变39例(13.00%),恶性疾病68例(22.67%).老年妇女绝经时间越长,恶性肿瘤发病率越高(P<0.05).结论 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病因以炎性病变为主.无论良性或恶性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辅助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影响

    作者:潘成年;何劲;唐绍军;骆阳;单二斌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辅助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抽签法将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75例,分别在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和20 mg/d辅助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液流变学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白介素-17(IL-17)水平等.结果 B组近期有效率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IMT水平均优于A组、治疗前(均P<0.05);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HMGBl、MMP-9及IL-17水平均低于A组、治疗前(均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加倍剂量辅助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损伤,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有助于下调MMP-9、HMGB1及IL-17水平.

  • 输尿管软镜检查术在影像学检查阴性上尿路血尿中的应用价值(附12例报告)

    作者:刘平辉;汤海龙;王凡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检查术在影像学检查阴性上尿路血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例影像学检查阴性的上尿路血尿患者,均行输尿管软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12例患者中3例为肾盂癌,1例为肾盂息肉,3例为微小静脉破裂,2例为肾动静脉瘘,3例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输尿管软镜检查术对于影像学检查阴性上尿路血尿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应作为此类患者诊断的必要方案.

  • 切开复位支撑钢板联合空心和/或普通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Hoffa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徐洪伟;康信勇;聂鹏飞;贺振年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支撑钢板联合空心和威普通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Hoffa骨折的疗效.方法 13例Hoffa单髁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支撑钢板联合空心和戚普通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均获得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13.6个月,术后9个月采用Letenneur评估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良11例,可2例,优良率84.61% (11/13).结论 切开复位支撑钢板联合空心和威普通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Hoffa骨折具有内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及允许膝关节早期行康复锻炼的特点,术后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

  • 输尿管软镜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盏结石疗效比较

    作者:沈乾;刘星明;任胜强;桑乾宏;王强辉;梁宇

    目的 比较输尿管软镜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盏结石的疗效.方法 196例肾盏结石患者,其中行输尿管软镜术碎石术治疗92例(A组),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104例(B组).比较两组治疗不同大小、不同位置肾盏结石的疗效.结果 直径≥2cm不同部位肾盏结石,A组手术时间均要长于B组(均P<0.05),B组住院时间及结石清除率均要高于A组(均P< 0.05).直径<2cm不同部位肾盏结石,住院时间B组均高于A组(均P<0.05);A组肾上、中盏结石手术时间短于B组,B组肾下盏结石手术时间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B组肾下盏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直径<2 cm肾中上盏结石,首选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直径≥2cm肾盏结石及< 2cm肾下盏结石,首选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

  • CT肾血管造影联合尿路造影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海潮;缪起龙;邵法明;方宁军

    目的 探讨CT肾血管造影(CTA)联合尿路造影(CTU)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行PCNL治疗的55例患者随机分为CTA+CTU组(29例)及CT平扫组(26例),CTA+CTU组采用CTA+CTU确定穿刺通道,CT平扫组采用CT平扫确定穿刺通道.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结石清除率.结果 CTA+CTU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量均明显少于CT平扫组,手术时间短于CT平扫组,结石清除率高于CT平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术前肾脏CTA+CTU检查可减少PCNL术中及术后的出血,缩短手术时间.

  • 高频超声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价值

    作者:陆凤华;张琍萍;张雅红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0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将超声图像、病理检查与血生化检查结合比较分析.结果 甲状腺左右叶上极病灶之间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左右叶下极的病灶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下极病灶的敏感性高于上极病灶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腺瘤及增生大径平均值及血清PT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高频彩超图像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生.结论 高频超声是甲状旁腺亢进的常规检查和定位的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甲状腺癌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特征性表现及误漏诊分析

    作者:杨李霞;蒋天安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甲状腺癌及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150例1 16个甲状腺恶性结节及53个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对超声漏诊和误诊原因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甲状腺癌病灶多呈低回声、内部有砂粒状钙化、边缘毛刺状及纵横比>1是甲状腺癌特征性较高的超声表现.而多源性良恶性结节并存、癌灶较小、癌灶声像图表现不典型等是误漏诊的主要原因.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符合率87.9%(102/116),其中误诊11个(11/116),漏诊3个(3/116).结论 大多数甲状腺癌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高频彩超对甲状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当恶性结节声像图特征不典型、癌灶太小或合并多发良性结节时易被误漏诊,检查时应综合分析判断,以提高诊断率.

  • 康莱特注射液用于改善晚期肺癌患者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疗效分析

    作者:何六涛;吴晓虞;余旭舟;陈华春

    目的 观察分析晚期肺癌患者采用康莱特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晚期肺癌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康莱特注射液进行治疗.评价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和情绪功能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骨髓抑制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肺癌患者采用康莱特注射液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生活质量,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 舒适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作者:杨小春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的眼科常见难治性疾病,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或气休填充术是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治疗手段,目的是让注入玻璃体内的硅油或气体上浮,顶压脱离的视网膜使其复位,术后1~2周患者每天需面部朝下采取俯卧位12~16h,目的是使裂孔处于高位,让气体或硅油推压裂孔,协助展平,项压视网膜,有利于裂孔的愈合[1-2].术后维持正确的体位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长时期保持特殊体位常使患者身心疲惫,舒适度下降,难以保持有效的体位.为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痛苦,笔者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观察

    作者:顾卉晴

    目的 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8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宫颈环形电切术组(n=40)和宫颈锥切术组(n=40),对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宫颈环形电切术组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宫颈锥切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宫颈锥切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低子宫颈锥切术组(10.0%) (P<0.05),QOL评分高于宫颈锥切术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残留率、复发率、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较宫颈锥切术好,更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非肿块型乳腺癌中HER-2表达与MRI成像特点分析

    作者:温家柱

    目的 探讨非肿块型乳腺癌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与MRI成像特点.方法 收集83例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ER-2表达情况,分为HER-2阴性组和HER-2阳性组,比较两组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 经免疫组化及FISH检测结果显示83例患者中HER-2阴性56例(67.47%),HER-2阳性27例(32.53%).两组患者的MRI表现(病灶分布特征及内部的强化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ER-2阳性组患者的肿瘤明显大于HER-2阴性患者(P<0.05);HER-2阳性组患者的ADC值明显高于HER-2阴性患者(P<0.05);HER-2阳性组患者的峰值时间明显低于HER-2阴性患者(P<0.05).结论 HER-2和非肿块型乳腺炎患者肿瘤的大小、ADC及肿瘤峰值时间有密切关系,临床上为非肿块型乳腺炎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 调经毓麟通管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肾阳虚证的效果观察

    作者:马世玉;程凤丽;田中立

    目的 观察调经毓麟通管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PCOS不孕肾阳虚证患者116例,其中对照组59例,予以调整月经周期3个周期后,采用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戊酸雌二醇片促排卵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组5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田氏自拟调经毓麟通管汤治疗6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周期后血清生殖激素水平,治疗6个月经周期后有排卵患者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统计周期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6个月经周期后,两组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均减小(均P<0.05);观察组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周期排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和周期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调经毓麟通管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肾阳虚汪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调节血清生殖激素水平,恢复了子宫内膜厚度;从而提高近期妊娠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PIK3CA基因拷贝数变异与肺鳞癌易感性相关性分析

    作者:胡文涛;顾浩;励新建;蔡海娜

    目的 分析PIK3CA基因拷贝数变异与肺鳞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基于TaqMan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鳞癌患者(50例)以及健康人群(50例)PIK3CA基因Variation91720拷贝数的差异以及肺鳞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PIK3CA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PIK3CA基因表达量与Variation91720拷贝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5917,P<0.05).结论 PIK3CA基因Variation 91720高拷贝数与肺鳞癌易感性密切相关.

  • 家庭医生责任制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生活的影响分析

    作者:薛伟斌

    目的 探讨家庭医生责任制社区管理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生活的影响.方法 109例高血压病患者(观察组)予全科医师辖区内签约并接受社区规范化管理治疗,另109例患者(对照组)仅接受常规随访.均获得随访少1年,比较两组随访1年时血压控制情况、生活习惯及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等.结果 随访1年后,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观察组,饮洒率及吸烟率高于观察组,平均每周运动时间少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高血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医生责任制可有效控制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提升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值得推广.

  • 经腹与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作者:孙红

    目的 对比分析经腹部与经阴道彩超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68例疑似异位妊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确诊前先后进行经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经阴道彩超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7.06%、96.72%、100%,均显著高于经腹彩超检查的83.82%、86.89%、57.14%(均P<0.05);在经阴道彩超检查中宫内假孕囊、胚芽、附件包块、盆腔积液、原始心管搏动的检出率分别为14.71%、17.65%、86.76%、73.53%、13.24%,均明显高于经腹彩超检查的5.88%、7.35%、75.0%、51.47%、5.88%(均P<0.05).结论 与经腹部彩超相比,应用经阴道彩超检查诊断异位妊娠准确度更高,且较小受外界因素干扰,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 日记式心理教育干预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作者:钟小容;潘雨萍;陶健敏

    复发性流产是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患者由于多次流产的发生,其心理压力比较大,长期处于一种心理应激状态,产生较多的负性情绪,而严重的心理负担又会增加患者再次发生流产的概率[1].日记疗法是认知行为治疗的一种方法,早由美国的贝克博士提出,它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2-3].日记式心理教育是让患者用写日记的方式,监测和记录日常情绪变化,发现这些变化与日常主要事件的关联,护士再结合患者病情并及时记录日志,为患者制定并实施个性化心理教育方案.本研究采用日记式心理教育对201 5年6月至2016年12月入住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的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干预,以探讨其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非技术性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作者:林红;邬艳瑛

    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类型之一,多因脑部供血动脉突发闭塞造成.流行病学报道显示,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人数占脑血管疾病罹患总数30%~50%,且存活患者残疾率高达20%~25%[1].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通过改善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而有效降低残疾程度,改善远期预后[2].非技术性护理是一类与知识应用有感工作技能相对的护理技能,主要包括沟通、观察、判断、语言表达及角色适应等多种能力;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干预,并取得令人满意效果[3],但其在脑卒中患者中实施研究仍较为缺乏.本文比较非技术性护理前后1年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治疗前后ADL-Barthel指数评分、SF-36评分及临床满意度等,探讨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报道如下.

  • 开喉剑喷雾剂用于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何惠玲

    目的 探讨开喉剑喷雾剂用于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疱疹性咽峡炎患儿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门诊输液时间,记录治疗期间以及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78%,远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门诊输液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喉剑喷雾剂用于疱疹性咽峡炎忠儿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且药物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慈溪市某医院1672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分析

    作者:徐宁辉

    目的 分析慈溪市某医院2010-2015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VCT)人群特征和检测情况.方法 对1 672例VCT求询者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672名求询者中男性多于女性;20~39岁年龄段多,占64.06%;已婚有配偶者占79.96%;求询原因主要是商业异性性行为(45.39%),其次是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27.09%);求询者HIV检测率为100%,共发现10名抗体阳性者,有男男性行为史阳性率高(0.42%).结论 青壮年及男男性行为人群是艾滋病的易感人群,应加强青壮年人群防控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力度,并对男男性行为人群实施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以遏制艾滋病的传播.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持续营养管理效果分析

    作者:钟耀君;程娟

    目的 探讨孕期持续营养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体质量增长、血糖控制、营养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 收集100例GDM的临床资料,按不同的营养管理方法分为观察组(持续性营养干预)和对照组(未接受营养干预),各50例;分析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经孕期持续营养管理后血糖控制良好,波动幅度小,住院分娩前空腹、餐后1h、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早产和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孕妇孕期增重情况、低蛋白血症及巨大儿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控制在3 000~4 000 g,体质量相对接近;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在2500~4900g,差距较大,且两组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持续营养管理使GDM孕妇有计划地摄入饮食,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合理控制孕期体质量增长,从而防上母婴并发症,值得推广.

  • 基于TCT标本检测高危型HPV-DNA和HPVE6/E7mRNA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张建宏

    目的 探讨基于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标本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和HPV E6/E7mRNA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女性患者1 012例,均经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包括无上皮内瘤变或恶性病变(NILM)772例、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 128例、不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 17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53例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42例.利用流式荧光杂交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TCT标本中的高危亚型HPV DNA基因和HPV E6/E7 mRNA,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的高危型HPV-DNA和HPV E6/E7mRNA总阳性率分别为67.09%(679/1 012)和39.32%(398/1 012),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而ASC-H、LSIL和HSIL组HPV-DNA和E6/E7mRNA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细胞学病变的进展,高危型HPV-DNA阳性率、HPV E6/E7mRNA拷贝数和阳性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均P< 0.05),特别是HSIL级别患者HPV E6/E7mRNA拷贝数显著高于其他组别(均P<0.05).1012例患者中615例(60.77%)HPV-DNA和HPV mRNA结果完全一致,397例(39.3%)结果不一致;DNA /mRNA-和DNA+/mRNA-主要分布在NLIM组,DNA+/mRNA+主要分布在除NLIM外的组别.结论 HPV E6/E7mRNA与宫颈癌前病变有非常高的相关性,可在临床上联合TCT和HPV E6/E7mRNA检测.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杰;董卓亚;陆晓东;叶朝辉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07例诊断为NEC(Ⅰ期)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2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5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观察两组治疗期间胃肠道功能变化、症状改善时间、住院天数及总体疗效.结果 第1周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呕吐、腹胀、腹泻以及肠鸣音差等发生率分别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第2周治疗结束后,两组呕吐发生率较前一周有明显好转,观察组的呕吐发生率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发生率也有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两周的治疗,两组腹胀发生率和肠鸣音情况较第1周有好转趋势,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早期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以明显减轻NEC忠儿的发病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增加治愈率,值得临床的推广和深入研究.

  • 采用全瓷冠修复联合Cortisomol糊剂根管充填同步治疗隐裂性牙髓病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姚淑萍;郭永明

    目的 探讨全瓷冠修复联合Cortisomol糊剂根管充填同步治疗隐裂性牙髓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隐裂性牙髓病患者,以金属冠修复者为对照组(45例),以全瓷冠修复者为观察组(45例),两组均采用Cortisomol糊剂根管充填治疗.术前、术后l、3、5及7d分别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价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咬合力、牙龈指数、咀嚼效率、出血指数及松动度;随访6个月,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评价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生活质量指标改善情况;并统计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咬合力、咀嚼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出血指数及松动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全瓷冠修复联合Cortisomol糊剂根管充填同步治疗隐裂性牙髓病患者疗效显著,且有利于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 划区分类管理对降低门诊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作者:卢秀琴;戴先治

    门诊输液室作为门诊治疗的关键环节,由于患者病情种类繁杂,治疗时间相对集中,流程环节较多,操作具有重复性,易导致护理人员出现用药错误、混淆患者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甚至引发医疗纠纷[1-2].为保证门诊输液患者的安全,自2015年1月起,浙江省余姚市大岚镇卫生院对门诊输液室采取划区分类管理模式,实施1年,门诊输液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由2014年的7.13%下降至2015年的4.53%,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由2014年的85.25%提高至2015年的98.16%.现报道如下.

  • 集束化干预措施防控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效果评价

    作者:胡素佩

    目的 探索集束化干预措施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效果.方法 以2013年所有入院的ICU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病房管理措施,以2015年所有入院的ICU患者作为干预组,分析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临床危险因素,建立并实施多重耐药菌集束化干预措施,观察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干预组的人次感染率和例次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由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导致的院内感染比例由28.7%降至11.76%(P< 0.05),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导致的院内感染比例内22.2%降至4.41%(P< 0.05),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由4.88‰下降为2.22‰(P<0.05).结论 集束化干预措施可降低ICU医院感染率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防控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阴道镜诊断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亚平

    目的 对比分析早期宫颈癌(ICC)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阴道镜诊断结果,以期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对120例ICC及CIN患者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阴道镜及联合检测,回顾性分析检测结果差异.结果 ICC及CIN经阴道镜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经阴道彩超的检出率(P<0.05);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阴道镜联合诊断ICC及CIN,均高于单一检测方法(均P<0.05).ICC及CIN的阻力指数低于ICC(P<0.05),CIN的收缩期峰值流速明显高于ICC(P<0.05).结论 将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阴道镜联合应用,能够提高宫颈癌筛查中的ICC及CIN的确诊率,对早期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有临床参考意义.

  • 内毒素休克时不同浓度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对肺动脉、体动脉血管张力的影响

    作者:张力;马明钢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治疗内毒素休克对肺动脉、体动脉血管张力的影响.方法 24只健康大耳白兔制备离体肺动脉环和体动脉环,12只按肺、体动脉配对分为观察组(内毒素休克组)和对照组,实施低、中、高浓度的NE干预;其余12只采用相同的分组并实施低、中、高浓度的DA干预.结果 对照组低、中浓度NE条件下,体动脉血管收缩张力高于肺动脉血管(均P<0.05).高浓度NE条件下观察组肺动脉血管收缩张力低于对照组,中高浓度NE条件下观察组体动脉血管收缩张力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低浓度DA下,观察组体动脉血管张力低于肺动脉血管张力(P<0.05);低、中、高浓度DA下,对照组肺动脉血管张力、体动脉血管张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中浓度DA下,观察组肺动脉的收缩张力较对照组弱,体动脉收缩作用较对照组强(均P< 0.05).结论 NE治疗内毒素休克对体动脉与肺动脉收缩作用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使用中等浓度的DA治疗内毒素休克可以有效减弱肺动脉收缩,并增强体动脉收缩.

  • 利拉鲁肽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陆静尔;庞林荣;张波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对新发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48例新发T2DM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给予利拉鲁肽皮下注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口服.在治疗前、治疗16周及停药16周后测定患者身高、体质量、测量血压、臀围、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及餐后2 hC肽.结果 治疗16周后两组FPG、2hPG、HbA1c、BMI、体质量、HOMA-IR、TG及TC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5);观察组收缩压(SBP)、空腹C肽及餐后2 hC肽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 0.05).治疗16周后两组FPG、2hPG、HbA1c、BMI、HOMA-IR、TG、TC、空腹C肽及餐后2 hC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停药16周后FPG、2hPG及HbA1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拉鲁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降糖药物.

  • 恒康正清在胃癌患者术前清洁肠道的效果观察及探讨

    作者:蔡文兰

    目的 探讨恒康正清在胃癌患者术前清洁肠道的效果和对血清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134例胃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术前口服25%硫酸镁溶液清洁肠道,观察组口服恒康正清作术前肠道准备.观察两组肠道准备效果、术后肠功能恢情况、电解质水平、舒适度.结果 两组肠道清洁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次数、不良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自动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术后血钾、血钠无明显改变(均P> 0.05),对照组血镁、血氨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均P<0.05),观察组血镁、血氨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舒适率为91.04%(6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8% (5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恒康正清清洁肠道有助于保证清洁肠道效果,降低不良反应,保持术后血清电解质相对平衡,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快,提高患者舒适度.

  •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临床分析

    作者:何瞻;丁方;戎建东;杨施迪

    目的 分析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PNSH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 23例患者均以突发头痛起病,Hunt-Hess分级Ⅰ级17例,Ⅱ级6例,无昏迷病例;头颅CT显示出血局限于中脑周围脑池,头部CT血管造影(CTA)及DSA检查均为阴性,3月后复查阴性.所有病例给予对症治疗,临床过程平稳,治愈出院,无再出血、急性脑积水、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及癫痫等不良反应.结论 PNSH症状相对较轻,CT表现独特,脑血管造影阴性,临床过程和预后良好.PNSH的诊治关键是明确诊断.

  • 情景模拟教育对学龄前斜视儿童围术期静脉置管焦虑和疼痛的影响

    作者:金秋桃;梁铮铮;金约西;陈彩芬

    斜视患儿多数为学龄前期儿童,由于心理不成熟,面对手术室这一陌生环境往往会害怕、紧张[1],这些不良情绪会对其以后的学习生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如胆怯、夜尿、焦虑、抑郁及行动转变等后遗症,甚至会延续数年[2].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3],通过护理干预有效缓解患儿手术前的焦虑情绪,保证患儿的手术安全[4].静脉穿刺是临床基本、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是确保患者治疗乃至危重患者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5].笔者给予42例斜视患儿术前访视中应用情景模拟教育,有效改善了患儿围术期静脉置管焦虑和疼痛症状,现报道如下.

  •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实施社区延续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

    作者:葛海娇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及病死率高的特点,存活患者中70~80%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目前我国针对脑卒中患者治疗主要集中于住院期间,对患者出院后的治疗、康复及生活护理需求关注不足[2].长期住院康复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使有限的医疗资源更为紧张.因此居家和社区护理逐渐成为患者康复期的主要护理方式[3].浙江省宁海县城关医院和属下的2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有效衔接对脑卒中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子宫内膜病变TVS与宫腔镜病理诊断结果对比观察

    作者:王幼玲;董敏;钟咏华;张鹏飞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TVS)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共92例,回顾性分析TVS影像学资料,并与宫腔镜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TVS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癌与宫腔镜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0.91% (20/22)、90.48% (38/42)、87.50% (14/16)及100.00%(12/12),总体诊断符合率为91.30%(84/92);TVS诊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血流显示率显著低于恶性病变(P< 0.05);TVS诊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RI值显著高于恶性病变(P<0.05).结论 TVS用于子宫内膜病变定性诊断准确性与宫腔镜手术病理结果接近,且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myc/bcl2表达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宇;钱丽丽;陈颖;高雁婷;陈均法;沈建平

    目的 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myc、bcl2表达的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2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myc阳性40例,bc12阳性32例.myc阳性组和bcl2阳性组不同性别、年龄、原发部位、细胞来源、结外受侵情况、IPI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效果、总生存期患者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yc/bc12阳性组和阴性组不同结外受侵情况、IPI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效果、总生存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不同性别、年龄、原发部位、细胞来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yc/bcl2阳性表达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有关.

  • 替硝唑片剂与替硝唑栓剂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比较

    作者:陶梦漪

    目的 比较替硝唑片剂顿服与替硝唑栓剂阴道用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滴虫性阴道炎患者16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替硝唑片剂治疗,对照组采用替硝唑栓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5%(73/80),对照组为72.50%(5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替硝唑全身用药为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首选,其疗效确切,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关键词: 阴道炎 替硝唑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肌钙蛋白Ⅰ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朱光明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NP)、肌钙蛋白Ⅰ(TnI)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3 205例AMI患者(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清BNP、TnI、CK-MB水平,并与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BNP、TnI和CK-MB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TnI和CK-M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5).BNP、TnI或CK-MB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AMI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单独检测(均P<0.05).三项指标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BNP、TnI、CK-MB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0.1%和86.0%,高于BNP、TnI或CK-MB单独灵敏度检测(P<0.05);联合检测特异性高于BNP、CK-MB单独检测(P<0.05),但与Tn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BNP、CK-MB和TnI水平与AMI的发生发展有关,可用于AMI患者的早期诊断,联合检测更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 NLR对卵巢癌患者预后影响的分析

    作者:唐雪栋;朱巍立;朱滔

    目的 评价卵巢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154例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建立受试者的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外周血NLR预测术后生存的佳截点.分为低NLR组(NLR<4)和高NLR组(NLR>4),分析NLR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LR>4、术后NLR上升和肿瘤分期Ⅲ期与卵巢癌术后PFS和OS均有关(均P<0.05).NLR>4.0、术后NLR较术前上升以及术后FIGO分期为Ⅲ期是预测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外周血NLR对卵巢癌术后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危重患者跟踪系统在缓解急诊抢救室患者滞留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方雅;徐杰丰;黄萍;李子龙;陆雯;俞夏娣;屠海霞;叶琴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跟踪系统在缓解急诊抢救室患者滞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危重患者跟踪系统后抢救室接诊的2 640例患者为研究组,危重患者跟踪系统前接诊的2 09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抢救室患者接诊数量、滞留状况、家属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抢救室每日接诊量较对照组高,患者滞留时间较对照组短,滞留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家属满意度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危重患者跟踪系统可以增加抢救室患者接诊数量,改善抢救室患者滞留状况,提高家属满意度.

  • 不同类型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术后妊娠情况观察

    作者:严力锋;陈良;冯金辉;汪期明

    目的 观察并分析因子宫黏膜下肌瘤伴不孕患者行宫腔镜术后的妊娠情况.方法 收集因子宫黏膜下肌瘤伴不孕患者41例,观察不同类型、位置、大小黏膜下肌瘤伴不孕患者术后的妊娠率.结果 41例中7例失访,术后妊娠率61.76%(21/34).不同类型黏膜下肌瘤妊娠率分别为0型66.67%,Ⅰ型64.71%,Ⅱ型54.55%,不同类型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位置黏膜下肌瘤妊娠率分别为宫颈75.00%,宫腔中段57.14%,宫底66.67%,不同部位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患者肌瘤大径线平均值(18.67±5.96) mm,非妊娠患者肌瘤大径线平均值(17.61±5.35)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术后患者妊娠率较高,且不受肌瘤类型、位置及大小的影响.

  • 延续性预防护理干预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作者:申祥凤;刘梦云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及饮食习惯改变,冠心病发病人数及发病率逐年增高,成为主要心血管致死性疾病[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已成为冠心病并发严重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常用治疗手段之一.术后因疼痛得到明显缓解,相当一部分患者忽视包括遵医用药、良好生活饮食习惯维持及适当锻炼等在内二级预防干预,导致术后并发症、复发及再次住院风险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和临床预后[2].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的应用

    作者:陈孟达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疑似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均在手术前接受头颅常规磁共振(MRI)及SWI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MRI、SWI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计算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并对确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病灶区与正常对照区的SWI校正相位值进行比较.结果 SWI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常规MRI(均P<0.05),且SWI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而MRI的一致性仅为中等.确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病灶区与正常对照区的SWI校正相位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I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价值显著,可加强肿瘤病灶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清晰显示病变情况,提高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 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非药物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赵燕;曾云峰

    目的 探讨常规降糖药物联合非药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65周岁以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的同时分别进行常规宣教或非药物防治指导,评价干预前及干预后1、3、6个月患者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情况,6个月体质量、血压控制情况,以及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人口学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药物治疗组自干预3个月后依从性,以及6个月血糖、体质量和血压控制情况、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开展药物联合非药物治疗的糖尿病综合干预有利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危险因素、提高治疗依从性,以及强化疾病控制水平.

  • CMV-DNA和IgM抗体检测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评估

    作者:褚金国;吕定丰;相代荣;钱国清;谢一潋;李国祥

    目的 评估CMV-DNA和IgM抗体检测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10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患者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CMV-pp65抗原、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MV-DNA及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法(ELISA)检测CMV-IgM抗体,以CMV-pp65抗原为对照,分析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差异性.结果 100例CSHB患者CMV-DNA阳性27例,阳性率为27%(27/100);CMV-pp65抗原阳性45例,阳性率为45% (45/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V-IgM抗体阳性4例,阳性率为4%(4/100),明显低于CMV-pp65抗原和CMV-DNA阳性率(均P<0.05).CMV-pp65与CMV-DNA渗断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Kappa值为0.483,在0.4~0.7之间,表示吻合程度一般.CMV-DNA诊断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灵敏度为0.486,特异度为0.906;CMV-IgM抗体诊断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灵敏度为0.064;特异度为0.981.CMV-DNA诊断巨细胞病毒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87,P=0.001;IgM抗体诊断巨细胞病毒感染的AUC为0.522,P=0.699.结论 CMV-DNA诊断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合并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价值不如CMV-pp65抗原,但CMV-DNA可作为CMV-pp65抗原诊断的对照和补充,而CMV-IgM抗体无诊断价值.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研究

    作者:赵秘胜;夏雯丽;王晗;张峰

    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2 (IL-2)启动子区域-330T/G的多态性及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关系,从基因水平研究IL-2与HDCP发病的机制.方法 收集136例HDCP(观察组)以及127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血液标本,采用DNA测序分析IL-2-330T/G的多态性,ELISA法检测IL-2水平.按照-330T/G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将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分为TT、TG、GG3组,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血清IL-2水平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136例,血清IL-2水平为(367±42.75)pg/ml;对照组127例,IL-2水平为(78±2.65)pg/ml.观察组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IL-2启动子区-330T/G位点的基因型构成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基因型均以TG型为主,但患者组GG基因型的构成较高,G等位基因的频率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对照组按-330T/G位点基因型TT、TG、GG分组后,各组IL-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GG基因型的产妇IL-2的水平高,其次为TG基因型.观察组患者按-330T/G位点基因型TT、TG、GG进行分组后,各组IL-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GG基因型的患者IL-2的水平高于TG基因型,而TT基因型低.结论 血清IL-2水平的升高与HDCP的发生相关,其机制与IL-2启动子区域-330T/G的多态性有关,该位点的GG基因型以及G等位基因可上调IL-2的基因表达,升高血清中IL-2水平,从而参与HDCP的发生.

  • 宫腔镜技术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进展及争议

    作者:陈正云;林俊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内镜技术在妇科疾病应用中的日趋普及,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逐渐从诊断领域扩展到治疗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宫腔镜技术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 宫腔粘连的治疗进展

    作者:武玉萍;冯力民

    宫腔粘连(IUA)是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引起的子宫内膜间质被纤维组织取代,宫腔部分或全部闭塞,甚至累及宫颈管,子宫内膜变薄,对激素的刺激缺乏反应,大部分组织缺乏血管的现象;以月经减少、闭经、痛经、反复性流产及不孕等为临床表现的一种创伤后疾病.其治疗主要目的是恢复宫腔的形态和大小,刺激子宫内膜的再生,预防粘连复发,恢复正常的月经模式和生育能力.本文就宫腔粘连的治疗进展进行总结.

    关键词:
  • 宫腔镜技术在妇科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作者:黄勇;汪期明

    二十世纪80年代,宫腔镜技术开始应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断和简单治疗,随着纤维光学、冷光技术、操作能源、器械设备等发展及应用;二十世纪90年代,宫腔镜的临床应用开始逐渐普及.由于宫腔镜检查的直观、准确的特点,在临床实践中已成为治疗宫内疾患的佳方法.现就宫腔镜在妇科疾病的诊治进展作如下综述.

    关键词:
  • 心力衰竭合并肝酶大量升高一例报告

    作者:黄晔磊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条件上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越来越多.心力衰竭合并肝酶升高并不少见,准确判断心力衰竭患者肝酶升高的病因能更高效地诊治.心力衰竭时心排血量减少及体循环淤血使肝血流灌注异常、肝静脉淤血和血氧不足,从而导致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线粒体呼吸功能降低,使ATP生成减少,钠-钾泵不能充分运转,造成肝细胞水肿、肝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溶酶体肿胀破裂及溶酶体酶释放,导致肝细胞溶解、坏死等.其病理组织学特点为可逆性的肝小叶中央细胞坏死[1].临床表现为肝酶升高,蛋白质、胆红素、凝血因子等代谢障碍及消化功能障碍等.本文报道1例心力衰竭合并肝酶大量升高的患者诊治过程中肝酶及其他指标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
  • 喉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作者:刘奔;王前程;童雷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是由梭形肌纤维母细胞性细胞组成的,梭形细胞分化较好,是一种间叶性肿瘤,伴浆细胞或淋巴细胞浸润.生长方式呈膨胀浸润式生长,有复发倾向,但在组织学上是良性,这是其独特的特点.现报道1例浙江省台州市恩泽医疗集团中心恩泽医院发现的喉部IMT患者.

    关键词:
现代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