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 현대실용의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宁波市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0800
  • 国内刊号: 33-126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121
  • 曾用名: 宁波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实用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徐薇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COOK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研究

    作者:潘嫱微;陈晶晶;沈晓露

    目的 比较COOK宫颈扩张球囊和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有引产指征的孕足月,单胎、头位、胎膜完整、宫颈Bishop评分<6分、无剖宫产史、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无前列腺素过敏史、无哮喘及青光眼、无阴道炎症的初产妇160例,随机分为COOK宫颈扩张球囊组(80例)和地诺前列酮栓组(80例)促宫颈成熟,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前后Bishop评分、分娩方式和引产至分娩的时间、缩宫素使用情况、总产程和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后监测体温情况.结果 两组富颈Bishop评分、引产成功率、分娩方式、阴道分娩总产程以及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产后出血量、缩宫素使用率、24h内阴道分娩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严格掌握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的指征及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可以取得与地诺前列酮栓相似的促宫颈成熟效果及引产母婴结局,使用起来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降低了剖宫产率.

  • 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万菁;陈炳;郑伟明;郭跃丽;孔万仲;陈红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60例颅脑损伤患者及8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C)、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凝血时间(TCT)及D-二聚体(D-D)等凝血功能相关因子的水平,分析上述因子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损伤时间、牛津残障评分(OHC)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颅脑损伤患者的PT、APTr、TCT及D-D等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PC明显降低(均P<0.05);患者的PT、APTT、TCT、D-D等指标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而PC则逐渐升高(均P<0.05);PC随OHC评分的增高而升高,PT、APTT、TCT、D-D随OHC评分的增高而逐渐降低(均P< 0.05);PC与GCS评分呈负相关,PT、APTT、TCT、D-D与GCS呈正相关;PC与损伤时间、OHC评分呈正相关,PT、APTT、TCT、D-D与损伤时间、OHC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与颅脑损伤程度和预后存在密切关系,PC、PT、APTT、TCT及D-D等凝血因子可以作为评估患者病情与判断预后的指示因子.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超声与MRI对比研究

    作者:宋樟伟;林玲玲;赵雅萍;林益怡;金慧佩;吕夕明

    目的 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NICH)的MRI和超声影像学特点,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NICH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临床拟诊NICH新生儿70例,同时行颅脑MRI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NICH的MRI及超声表现特点,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 70例拟诊患儿中,确诊NICH 46例,计66个部位出血,MRI诊断61处,漏诊5处,其中MRI诊断室管膜下出血(SEH) 28例,漏诊4例;脑室内出血(IVH) 16例,漏诊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12例,脑实质内出血(IPH)2例,硬膜下出血(SDH)3例;MRI诊断NICH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2%、100%和94%,超声检查分别为79%、100%和84%.两者对NICH及SAH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者对IVH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及超声是诊断NICH的重要检查方法,MRI诊断NICH整体优于超声检查,但对新生儿SEH超声优于MRI,故对临床怀疑NICH,可先行超声检查,需进一步明确诊断时,再行MRI检查.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下段剖宫产后切口部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作者:余彩茶;水旭娟;焦岩;张雯;李娜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切口部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8例经临床确诊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声像图特点并进行分型.结果 68例患者中,完全切口型42例,表现为单纯孕囊型22例,团块型20例.部分切口型26例,24例部分位于宫腔,其中14例表现为单纯孕囊型,10例表现为团块型;2例部分位于宫颈管,1例表现为单纯孕囊型(误诊为宫颈管妊娠),1例表现为团块型.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下段切口处妊娠的声像图表现具有特征性,可明确妊娠物的位置、形态及血供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 裂隙尺训练器用于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训练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梁燕;袁建树;王育文;马蓉;王鹏;朱金玉

    目的 探讨裂隙尺训练器用于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训练的疗效.方法 将68例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训练组(32例)及对照组(36例),训练组采用裂隙尺训练器用于术后立体视功能恢复训练,行集合训练和分开训练,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12个月;对照组不进行训练.比较两组双眼视功能.结果 两组术后双眼单视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双眼视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裂隙尺训练器可以有效促进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视功能的恢复.

  • 卵巢淋巴瘤影像及病理学分析(附6例报告)

    作者:刘东;何剑;沈健;祝跃明

    目的 探讨卵巢淋巴瘤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卵巢淋巴瘤的MRI表现,所有病例术前均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检查.结果 6例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5例为继发性卵巢NHL,1例为原发性卵巢NHL.盆腔双侧肿块2例,单侧肿块4例,共8个肿块,病灶大者约18cmx15cm×14cm,小者约9cm×6 cm×5cm;所有肿块边界均较光整,圆形或类圆形各2例,分叶状2例;原发性卵巢NHL与继发性卵巢NHL的MRI表现基本一致,均表现为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稍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亮信号,增强后呈轻至中度均匀强化.结论 C卵巢淋巴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术前MRI检查有助于诊断.

  •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足危险筛查与分层管理策略

    作者:丁玲;陈艳曙;王兴珍

    目的 探讨足危险筛查及分层管理策略对防治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 对250例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行足外形观察,测定踝/肱动脉血压比值(ABI)及感觉震动阈值(VPT)测定,按照由Edmonds和Foster建立的简单分级系统进行分级,将不同足危险等级的糖尿病患者实行分层管理.结果 足部外形异常占31.2%,ABI<0.9占18.4%,VPT>10V占78%;1级占20%,2级占68.4%,3级占6%,4级占3.6%,5级占1.2%,6级占0.8%.结论 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足危险等级2级以上高达80%,是管理教育的重点人群,对不同危险等级的糖尿病足患者实行分层管理切实可行,可能对防治糖尿病足具有重大意义.

  • Endobutton纽扣钢板联合铆钉技术修复肩锁关节脱位临床分析

    作者:陈薇薇;魏鹏;李学渊;王扬剑;王欣

    目的 探讨Endobutton纽扣钢板联合铆钉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选择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分类Ⅲ型及以上患者16例,均采用Endobutton纽扣钢板联合铆钉治疗,依据JOA肩关节疾患判定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均成功手术,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对肩关节功能恢复均满意,均未发现钢板松动及断裂,X线片检查显示无再次脱位.术后6个月对JOA评分为88—100分,平均(95±3.5)分.结论 Endobutton纽扣钢板联合铆钉技术修复肩锁关节脱位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解剖复位、恢复早及并发症少的优点,且避免了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

  • Swiss推刀手术治疗弹响指23例效果观察

    作者:李基民;李学渊;周黎明;费剑荣;孙涛;刘林海

    目的 探讨Swiss推刀手术治疗弹响指的疗效.方法 采用Swiss推刀手术治疗弹响指23例(25指),观察其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手术,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患指屈伸功能均恢复正常,无血管神经损伤,无肌腱粘连或损;术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定,均治愈.结论 Swiss推刀治疗弹响指具有微创、安全及有效的特点,适合临床应用.

  • 小儿鼾症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作者:陈明多

    小儿鼾症又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儿童发病率为1%~3%,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呼吸不畅、张口呼吸、打鼾,严重时可出现多次呼吸暂停,使大脑处于慢性缺氧状态,影响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育.引起小儿鼾症的主要原因是腺样体肥大及扁桃体肥大.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腺样体和扁桃体,因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周围组织损伤小、不良反应少,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微创技术被患者家属接受.现总结小儿鼾症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 超声检查胸壁软组织结构异常区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梅佩红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胸壁软组织结构异常区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乳腺癌筛查中疑似乳腺癌的患者38例,行胸部超声检查,观察胸壁软组织结构的异常变化,结合临床经验诊断为疑似乳腺癌.38例患者均到市级医院做病理检查并进行确诊,并将市级医院病理检查结果与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8例疑似患者经市级医院诊断,确认乳腺癌患者32例.超声检查出癌细胞转移患者26例,1例病理检测未发现癌细胞,敏感性为89.29%;超声检查未转移患者6例,其中3例病理检查结果为癌细胞转移,特异性为75.00%.超声检查显示,胸壁软组织结构异常区的边界、内部回声、血流等级、后方回声和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癌细胞转移和未转移患者的超声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超声检查乳腺癌患者胸壁软组织结构异常区的癌细胞转移检出率比较高,可以为临床乳腺癌诊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 MRI和超声在子宫肌瘤诊断中价值的比较

    作者:章伟;刘彦平;汪建华;朱应合;杨非;王玉涛

    目的 探讨MRI和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30例子宫肌瘤的MRI与超声诊断结果,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30例共58个病灶,MRI检出率为89.7%,B超为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0例患者中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6.7%,MRI为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与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均具有高度敏感性,但MRI在病灶亚型诊断方面优势于超声检查.

  • 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唐栋;陈瑶;张志田;乐玲;张永胜;宋侠;金霞萍

    目的 探讨数字断层融合技术(TOMOS)在静脉肾盂造影(IV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怀疑泌尿系统疾病并进行IVP检查的患者350例,分别行常规IVP检查及IVP联合TOMOS检查,将各自所得阳性率及数据进行对照分析,并与临床终诊断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350例受检者中常规IVP检查发现结石173例(205枚结石);常规IVP联合TOMOS检查发现结石263例(304枚结石);常规IVP检查发现泌尿系肿瘤20例,而常规IVP联合TOMOS检查发现泌尿系肿瘤51例,两种检查对两种疾病诊断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TOMOS技术应用于IVP检查可明显提高对泌尿系疾病诊断的阳性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心理干预对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作者:陈秀芳;余瑜;孟敏凤;郭航远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多种严重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它能有效地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行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的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而焦虑作为一种负面情绪,对患者术后的影响较大.笔者对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的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患者身心整体康复水平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IL-18、hs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曹姣妃;罗涟;陈文备

    目的 观察脑梗死(CI)患者血清白介素(IL)-1β、IL-1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CI患者可能存在炎症/免疫功能紊乱机制.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5例CI患者在发病3d内的血清IL-1β、IL-18、hsCRP水平,并与3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血清进行比较.结果 CI患者IL-1p、IL-18、hsCRP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1),而且CI患者三个因子的表达水平两两之间呈正相关性(r>0.5,均P<0.05).结论 IL-1β、IL18、hsCRP参与了CI的发生和发展,其相应的拮抗剂将是今后防治CI的一条新途径.

  • 老年患者胫骨近端骨折LISS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

    作者:魏永敏;叶静;潘敏;金伟燕

    老年患者胫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周围骨折,多由高能量直接暴力损伤所致,以往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不能早期指导患者行膝关节的康复锻炼,容易遗留膝关节的僵硬、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1-2].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采用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胫骨近端骨折,术后早期进行康复护理,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氨氯地平片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缓释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考验;蓝翔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片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缓释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7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片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的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DBP和SBP均较治疗前低(均P<0.05);观察组DBP和SBP均较对照组低(均P< 0.05).观察组的降压总有效率(88.7%)高于对照组(80%,P< 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缓释片的疗效优于氨氯地平,不良反应少,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 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患儿8例临床分析及随访

    作者:张慎荣;贾黎红;李光乾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HFMD)并发急性弛缓性瘫痪(AFP)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 观察8例HFMD并发AFP患儿的临床特点,在起病1~3周内进行神经电生理、MRI检查,并进行早期药物治疗及康复锻炼,随访3~12个月.结果 8例手足口病并发AFP病例中,3例四肢瘫痪,2例单侧上肢瘫痪,2例双下肢瘫痪,1例单侧下肢瘫痪.7例神经电生理结果提示脊髓前角细胞病变,4例MRI显示颈2~7或胸12~腰1脊髓前角区长T1长T2信号.其中有1例四肢瘫痪MRI示延髓长T1长T2信号,胸3~7中央管扩张.单侧下肢瘫痪者功能恢复较快,上肢及四肢瘫痪患儿恢复相对缓慢.1例四肢瘫患儿随访至6个月时出现后遗症,随访至12个月时其患肢功能障碍仍存在.8例手足口病合并AFP中,EV71阳性5例.其中1例双下肢瘫痪患儿粪便EV71排毒时间长达70d.结论 手足口病并发AFP患儿其神经电生理、MRI显示病变越重,相应患肢功能障碍越明显,恢复时间亦相对漫长,预后较差.神经电生理、MRI检查对于早期诊断、评估病情及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EV71感染后粪便排毒周期长,需强化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转归调查

    作者:蔡成;吕勤;陈盛

    目的 调查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转归情况.方法 收集43例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PS分为PS使用组和PS未用组,对两组患儿的一般临床情况、呼吸支持情况、症状变化及转归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NRDS患儿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均较低,分别为(31.0±1.5)周和(1.734±0.170)kg;PS使用组症状消失、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及病死率均少于PS未使用组(均P<0.05),PS使用组脑室内出血(IVH)、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PS未使用组(均P<0.05),两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DS使用PS后能有效地改善患儿肺顺应性及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及氧疗时间,提高患儿成活率,缩短住院时间,但不能完全改变转归和预后.

  • 腹腔镜下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脏疾病疗效比较

    作者:曾永军

    目的 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63例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根据所行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组(LH组)和开腹部分肝切除组(OH组),LH组29例,OH组3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用量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用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LH组术后有1例出现切口感染,经抗感染、换药等对症治疗后伤口愈合出院;OH组术后4例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切口感染,1例胆漏,1例术后腹水,经相应处理及对症支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短期疗效方面优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充分体现了其微创优势.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美红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应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如卧床休息、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及利尿治疗等);观察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使用美托洛尔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及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P<0.05).结论 美托洛尔应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鄞州区6171例小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超声早期筛查结果分析

    作者:张艳;谢晓红;邹桂兰;徐萍;孙龙;马苏亚

    目的 分析小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超声波早期筛查的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早期超声波筛查的l~6个月小婴儿DDH6 17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 171例小婴儿中,Ⅰ型髋关节6 084例,占总数的98.6%,Ⅱa型髋关节40例,Ⅱb型37例,Ⅱc型5例,Ⅱd型4例,Ⅲ型1例,Ⅱa型及以上共87例,占总数的1.4%.其中女∶男=4.1∶1,左侧∶右侧=2.48∶1.结论 超声筛查在小婴儿DDH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肝移植患者术中体温变化阶段的护理干预

    作者:叶红;俞丽云;符聪

    体温稳定对于保证人体正常代谢及生理机能的稳定有重要意义[1],低体温是一些腹部手术、手术时间>2h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2].肝移植手术中因创面大、失血多、无肝期机体产热减少,还有大量液体输入造成围手术期低温,可引起心律失常、低血糖、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3],不利于患者的恢复.本研究拟探讨肝移植患者术中体温变化阶段的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肝脏移植 体温 护理
  • 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高珊珊;张建丽;贲志飞

    目的 总结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病变的声像图表现及不同病理类型间的图像差异,以探讨超声在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组织活检病理证实的56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声像图表现,并将不同病理类型炎性病变的声像图归类比较.结果 慢性乳腺炎33例(其中慢性化脓性乳腺炎9例),超声图像呈大片状不均质回声区者20例,呈类似乳腺增生样图像9例,呈肿块样回声者4例;肉芽肿性乳腺炎1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10例,此两种病理类型超声图像呈片状不均质回声6例,呈肿块样回声17例;病变区域可见血流显示者4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3.9%.结论 全面综合分析超声声像图各方面表现对于诊断非哺乳期乳腺炎有重要价值.

  • 超声引导VACORA旋切系统在肩项部脂肪垫微创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陶肖樱;李颖如;樊静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VACORA旋切系统治疗成人肩项部脂肪垫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超声引导VACORA旋切系统治疗的12例肩项部脂肪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手术后术区皮肤无或仅有少量瘀紫,无感染及皮肤坏死情况,经1~3个月的随访,肩项部外形自然美观,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 超声引导VACORA旋切系统治疗颈项部脂肪垫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值得临床推荐.

  • 改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孙观荣;全仁夫;徐金渭;刘洪

    目的 探讨改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 38例OVCF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常规PKP组(20例)及改良PKP组(18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常规组术后4例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改良组3例;两组各1例出现神经根症状.两组术前、术后3d、术后2周、术后4周及术后24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及术后12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间术后12周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PKP组治疗新鲜OVCF疗效满意,术后疼痛评分及Cobb角恢复明显改善.

  • 综合心理干预对麻醉诱导期小儿心理应激的影响

    作者:周孝道;林叶挺

    目的 观察综合心理干预对麻醉诱导期小儿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 就诊于泌尿外科学龄前患儿6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仅实行常规麻醉前访视,干预组在术前访视后给予心理支持和指导,比较两组患儿在告知手术前及入麻醉准备室后的心率(HR),并抽取当时静脉血5ml,测试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E)质量浓度.结果 告知手术前两组患儿HR、NE及E组内、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比较,对照组入麻醉准备室时HR、NE及E均比告知手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干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组间比较,两组入麻醉准备室后HR、NE及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多层次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儿焦虑水平,提高麻醉诱导效率.

  • 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甲氨蝶呤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莹莹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输卵管穿刺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B型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入妊娠囊,一次注射MTX 50 mg/m2;对照组单次肌内注射MTX 50 mg/m2.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较对照组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MTX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疗效优于单纯肌内注射MTX,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蒋颖;罗解萍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作为一种简便、准确及微创的诊断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对肺部疑难病进行尽早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尤其适宜于那些纤维支气管镜难以到达部位的病变[1].但该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而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闭合复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分析

    作者:游新茂;叶秀益;邵永科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9例,观察其疗效.结果 本组均成功手术,手术时间40~90 min,术中出血量50~350ml.本组1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30个月;术后6个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9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为85.7%.结论 闭合复位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出血少、固定牢固、大限度地保存局部骨量等优势,值得推广.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引产术后胎盘残留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龙;朱玲斐;邹桂兰;张艳

    目的 探讨引产术后胎盘残留的超声表现及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引产术后胎盘残留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20例均在宫腔探及残留胎盘组织,7例内部见点条状血流信号,11例内部无血流信号,2例周边见丰富环绕血流信号.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引产后胎盘残留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观察

    作者:蓝善辉;叶进;赵志炼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20例,采用NB-UVB照射治疗,2次/周,共20次,在光疗前、光疗10次及光疗20次分别给予银屑病的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评分,计算有效率,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10次治疗后有效率为52.5%,经20次治疗后有效率为90.0%,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10次、治疗10次与治疗20次后PAS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中普遍出现皮肤色素增加,其他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 窄谱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好,可以作为该病的常规治疗方法.

  • 同型半胱氨酸和动脉硬化指数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作者:史习宝;胡海雷;岑镇波;潘荣荣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动脉硬化指数(AI)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选择90例HCD患者(CHD组),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2例,另选65例同期健康人群(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浆Hcy、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AI.结果 CHD组血浆Hcy水平和AI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ACS组Hcy的含量明显高于SAP组(P<0.05); ACS组与SAP组的A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与CH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AI能很好反映动脉硬化程度.

  • 布拉氏酵母菌预防成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锋;祝旭清;郑静;叶舒婷;张茵

    目的 观察布拉氏酵母菌预防成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临床疗效.方法 疗程和抗生素的使用疗程一致,治疗组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每天2次,每次2包.两组均不采用其他抗腹泻治疗.观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和其发生后停用或改变抗生素种类后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所需要时间.结果 对照组发生AAD 19例(21.1%),治疗组发生6例(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AAD临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为(3.4±2.2)d,治疗组为(1.4±1.1)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预防成人AAD能明显降低其发生率并且能减少AAD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

  • 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术中的麻醉护理

    作者:邹新红;丰明俊;余爱萍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是近来临床心脏电生理学受关注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导管消融可治愈心房颤动[1],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生活质量[1]和心功能[2],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3].其手术时间长、射频放电时患者常有剧烈疼痛,甚至不能耐受,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和手术的效果.因此,良好的麻醉效果和术中精心护理是其手术成功的基石.

  • 冠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影响的观察

    作者:徐建然;俞静芬;孙勤;岑镇波;胡海雷;胡于健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观察经PCI治疗的AMI患者43例,其中前壁心肌梗死者22例,下壁心肌梗死者18例,其他部位梗死者3例;PCI时梗死相关冠状动脉闭塞者18例,非闭塞者25例.对AMI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3例患者失访4例,39例中冠状动脉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者占27%、39%和34%.PCI后,左房内径比治疗前显著增大(P<0.05),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左心室充盈压增高有关.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与PCI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MI患者PCI治疗后,左心室收缩功能未见明显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

  • 培养滤液蛋白10/靶6000蛋白检测对结核性脑、胸膜炎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作者:陆芳;陈慧敏

    目的 探讨靶6000蛋白(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在早期辅助诊断结核性脑、胸膜炎中的价值.方法 将收集的29例阳性病例(结核性脑膜炎及胸膜炎的患者)和30例对照病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脑脊液或胸水ESAT-6和CFP-10蛋白,并与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块浓缩脑脊液或胸水后检测ESAT-6和CFP-10蛋白浓度进行比较.结果 浓缩前的标本:CFP-10的灵敏度为62.1%,特异度为86.7%;ESAT-6的灵敏度为68.9%,特异度为90%;两蛋白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79.3%,特异度为96.7%.浓缩后的标本:CFP-10的灵敏度为68.9%,特异度为86.7%;ESAT-6的灵敏度为72.4%,特异度为90%;两蛋白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89.6%,特异度为96.7%.浓缩前后病例组与对照组的CFP-10和ESAT-6蛋白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ESAT-6和CFP-10检测结核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简便和廉价,适合用于早期辅助诊断.

  • 矩阵实时三维多平面技术在胎儿心脏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徐萍;谢晓红;张艳;孙龙;邹桂兰;马苏亚;陆丹尔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多平面技术对正常胎儿心脏进行三维成像和筛查,为临床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开辟新的方法和新的视野.方法 应用Philips IU22 G4 Matrix矩阵探头X6-1,采用实时三维多平面模式及智能时空关联成像(Istic)技术,采集50例孕23~25周的正常单胎胎儿心脏容积数据,获得实时胎儿心脏动态三维图.结果 50例胎儿心脏均满意获得实时胎儿心脏动态三维图,包括心脏的左右室流出道、二三尖瓣瓣膜、胎儿房室与血管位置的关系、左右心室横切面并显示乳头肌、室间隔全貌.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可实时清晰地显示胎儿心脏的立体结构,且较少受胎儿运动和母体呼吸的影响,较少产生运动伪像,可作为临床筛查胎儿心脏畸形的常规检查.

  • 扩容治疗甘露醇致急性肾损伤疗效观察

    作者:陈培服;许兆军;刘鹏;胡旭军

    目的 探讨扩容治疗甘露醇致急性肾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39例需行甘露醇治疗的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扩容治疗组(治疗组)及常规液体量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17例,两组患者均予甘露醇降颅压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液体量治疗,治疗组予额外补充液体,观察及比较两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发生急性肾损伤8例,发生率36.4% (8/22);对照组发生急性肾损伤12例,发生率70.6% (12/17).两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扩容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甘露醇致急性肾损伤的发生.

  • 两种鼻空肠置管方法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作者:夏亮;谢齐贵;陈军贤

    目的 评价两种鼻空肠置管方法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45例随机分为经胃镜置鼻空肠营养管和经鼻置液囊空肠管.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12h空肠到达率、24 h空肠到达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肛门排气恢复时间等.结果 两组置管成功率、24h空肠到达率、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12h空肠到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胃镜置鼻空肠螺旋管和经鼻置液囊空肠管两种方法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通道安全可靠.

  • 64排螺旋CT不同低剂量平扫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研究

    作者:吴建国;谢一平;陈忠达;马周鹏;龚超明;王春;章顺壮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不同低剂量平扫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研究价值.方法 采用64排螺旋CT平扫怀疑为泌尿系结石的120例患者,30例采取常规剂量(120 kV,机器自动管电流调节),其余90例分3组,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别以不同低剂量(120 kV,120 mA、90mA、60 mA)平扫,将所得图像数据经工作站行后处理,综合各项图像资料分别作出诊断,并对诊断准确率、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低剂量和常规剂量平扫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低剂量和常规剂量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根据不同的BMI采用64排螺旋CT以不同的低剂量平扫对泌尿系结石进行诊断是可行的,在准确诊断的前提下,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 伏立康唑针剂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18例临床分析

    作者:周晖;陈小会;章亮;田国燕;顾磊

    目的 探讨伏立康唑针剂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接受伏立康唑治疗的确诊、临床诊断和拟诊恶性血液病合并IF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IFI患者中确诊1例,临床诊断7例,拟诊10例.伏立康唑治疗的有效率为72.2%,其他抗真菌药物无效改为伏立康唑治疗的有效率为60%;患者均未发生突破性真菌感染;开始治疗至停药后7d内患者的生存率为94.4%;治疗期间的退热率100%,平均退热时间4.5 d;确诊和临床诊断的IFI患者在治疗结束时有效率达到100%.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结论 伏立康唑针剂能高效、安全的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IFI.

  • 正常成人上肢主要神经的高频超声显像

    作者:鲁敏;袁彩娣;曹刚;董梁

    目的 通过高频超声获取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横截面积(CSA)正常值,并探讨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外周神经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80名健康志愿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进行高频超声观察,依次测量3个位点的CSA(腕管入口,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肘管内尺神经、桡神经沟处桡神经).结果 高频超声下正常成人上肢神经呈筛网状、蜂窝状低回声图像,横截面呈梭形、椭圆形或三角形.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在上述3个位点的CSA依次为(7.49±1.27)、(6.65+1.40)和(7.30± 1.62)mm2,双侧神经C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高频超声能清楚显示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走行以及形态结构,对其所做的定量研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外周神经疾病提供了更为直观、准确的依据.

  • 高三尖杉酯碱预激方案治疗中老年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潘胜美;杨序春

    目的 评估以高三尖杉酯碱预激方案(HAG)静脉化疗对中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15例中老年白血病患者采用HAG方案化疗,HAG方案由高三尖杉酯碱、小剂量阿糖胞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三药联合组成.治疗前行血象及骨髓检查,治疗时白细胞如高于10x109/L就停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4例,总有效率80.0%.毒副反应较少,可见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继发感染及发热等不良反应.结论 预激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AML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在基层有应用前景.

  • 实时阴道超声引导下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徐红

    目的 探讨实时阴道超声引导下的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1例行常规人工流产(对照组)及297例实时阴道超声引导下人工流产(实验组)的病历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未发生术中并发症,对照组术中并发症5例,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 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1例,对照组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人工流产术是在盲视下凭临床经验及手感操作,容易发生并发症;实时阴道超声引导下人工流产术操作简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应用中的影响因素初步探讨

    作者:贲志飞;陈赛君;章美武;高珊珊;殷骅;陈韵雯

    目的 初步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在甲状腺结节应用中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对7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96个结节)进行UE检测,计算肿块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应变率比值(SR),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SR在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用ROC曲线观察SR在横切面与纵切面上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并寻找出ROC曲线下面积较大切面上的SR佳截点,后以该切面上的截点为依据,按患者性别、年龄、结节的位置、距皮距离、距颈动脉距离、该切面的大径分组,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 SR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横切面与纵切面上S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6和0.751,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纵切面进行比较,纵切面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SR佳截点为1.86,其敏感度为75%,特异性为71.4%;在纵切面上患者不同性别、年龄、结节的位置、距皮距离、距颈动脉的距离及结节的大径各组间的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所选择的切面及患者性别、年龄、结节的位置、距皮距离、距颈动脉的距离及结节的大径等对SR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方面无明显影响,SR仅与甲状腺结节本身的硬度有关.

  • 两种拉米夫定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成行;李月翠

    目的 评估两种拉米夫定片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物等效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制剂组和参比制剂组,分别给予国产拉米夫定和原研拉米夫定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生物等效性及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试验制剂组HBV DNA的4周阴转率高于参比制剂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00% vs13.33%,P=0.215).结论 国产拉米夫定与原研拉米夫定具有生物等效性,临床疗效相当,但价格更低、性价比更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肺炎克雷伯菌婴儿肺炎的临床特点与耐药监测分析

    作者:杨欣玮;郭春燕

    目的 探讨肺炎克雷伯菌婴儿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肺炎克雷伯菌婴儿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结果 肺炎克雷伯杆菌婴儿肺炎占小儿重症肺炎的74.28%(52/72).患儿的临床特征主要有气促、面色发绀、喘息、喉部痰鸣、肺部可闻及广泛的湿罗音和/或哮鸣音.血常规白细胞升高25例(48.1%),正常20例(38.4%),降低15例(28.8%).C反应蛋白(CRP)升高在10~20mg/L者26例(50%),超过20 mg/L者18例(34.6%),低于10mg/L者8例(15.3%).X线胸片检查:片状密度增高影4例(6.5%),肺部点片状密度增高影31例(59.6%),肺纹理增粗12例(23.07%),肺间质改变6例(11.53%).痰培养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22例(42.3%).敏感的抗生素为美罗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婴儿肺炎多为重症肺炎,但多数患儿治疗有效,预后较好;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高;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其敏感性高,临床治疗满意.

  • 天台县城关镇O~3岁体弱儿状况分析

    作者:施桂珍;郑艳;叶祎

    目的 了解浙江省天台县城关镇体弱儿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以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城关医院儿保门诊筛查的535例0~3岁体弱儿资料.结果 流动人口体弱儿的检出率为5.04%~6.25%,本地人口为9.61%—11.02%,各年度体弱儿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体弱儿以营养性疾病为主,其中中度以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各年度分别占84.38%、84.88%、81.87%;各年度体弱儿的转归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自2008年的81.77%升到2010年的86.41%).结论 防治缺铁性贫血是天台县城关镇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加强流动儿童的管理,提高体弱儿转归率.

  • 老年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3例临床分析

    作者:宣华;谢新生;邓敏

    目的 研究23例老年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3例老年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设为观察组,41例非老年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BsAg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阴转情况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峰值、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峰值及凝血酶原时间(PT)峰值情况.结果 观察组TBIL峰值高于对照组(P<0.05),而ALT峰值及PT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以男性居多,年龄集中在60~70岁,70岁以上者较少见;老年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BIL较非老年急性乙型肝炎高,易发生淤胆.老年急性乙型肝炎病毒学及血清学转换良好.

  • 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影响的研究

    作者:陈凤玲

    癌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程度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重要的影响,疾病不确定感带来的负性情绪不仅会干扰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能力,甚至会造成患者遵医行为的退化以及治疗的中断.因此,探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胃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研究,是临床护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现总结分析80例胃癌患者不确定感护理干预的经验,报道如下.

  • 后腹腔镜下与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cT1~T2分期肾细胞癌疗效比较

    作者:邬嘉波;汪朔;陈善闻;屠晔强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下与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cT1~T2分期肾细胞癌的疗效.方法 365例cT1~T2期肾细胞癌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LRN) 99例(LRN组),行开放式根治性肾切除(ORN)266例(ORN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LRN组及ORN组pT1~T2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为94.8%(91/96)及96.0% (240/266),pT3~T4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为66.7%(2/3)及66.7%(10/15);两组pT1~T2期的生存率均高于pT3~T4期(均P<0.05).结论 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cT1~T2肾细胞癌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 B超引导下再次水压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顺治;杜宇英

    目的 探讨小儿肠套叠在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整复失败后采用再次灌肠整复治疗的方法及影响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B超引导下再次水压灌肠整复的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12例患儿中72例再灌肠整复成功,40例再灌肠整复失败,再灌肠成功率为64.3%,未发生穿孔病例.经分析再次灌肠成功率与发病年龄及起病时间均有关.结论 对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整复失败的肠套叠患儿可采用再次灌肠整复治疗,且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对再次灌肠成功的患儿可避免手术治疗,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毛晓曦;骆利康;张同义

    目的 探讨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用病理组织学和免疫化学的方法对5例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均误诊.在病理组织学上,主要表现为肌纤维母细胞大量增生,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结论 本瘤属交界性肿瘤,术前明确诊断困难,术中有必要做冰冻切片,有利于与其他肿瘤性病变鉴别,也有利于彻底完整切除肿瘤.

  • 肝硬化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小丹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SPB量表对222例肝硬化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itic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方法探讨肝硬化患者SPB的影响因素.结果 肝硬化患者SPB患病率为58.56%;无配偶者SPB是有配偶者的1.118倍;家庭收入<50 000元/年者SPB为≥50 000元/年者的1.207倍;住院次数≥3次/年者SPB是住院次数<3次侔者的1.106倍;失代偿期者SPB为代偿期者的1.224倍;不知情者SPB为知情者的1.153倍.结论 婚姻状况、家庭收入、住院次数、疾病分期及是否知情均为肝硬化患者SPB的影响因素.

  • 非围产期产前知识培训对剖宫产率的影响

    作者:胡智灵;戴秀蓉;潘小慧

    目的 探讨非围产期产前知识培训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调查300例正常初产妇,按非围产期产前是否接受产前知识培训情况分为接受规范培训组(实验组)137例和没接受规范培训组(对照组)163例,入院后接受产前健康宣教和护理情况相似.调查并比较两组产妇终分娩模式.结果 实验组本地户籍、高学历者的比例要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对顺产优点的认知要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他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顺产106例,剖宫产31例;对照组顺产104例,剖宫产59例;两组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围产期产前知识培训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能提高产妇对顺产优点的知晓率.产妇接受非围产期规范产前知识培训的情况受户籍和学历的影响.

  • 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疗效

    作者:马春莉;潘高云;尤利益;朱张茜;徐立新

    目的 旨在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的改变,观察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疗效.方法 收集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并支架置入术或直接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29例.应用QTVI分别测定患者冠脉支架置入术前、术后2d及术后2个月二尖瓣环后间隔、侧壁、前间隔、后壁、前壁、下壁6个位点的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Aa),计算6个位点平均值代表瓣环的整体运动.结果 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后2 d QTVI测得的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Ea/Aa较术前有不同程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置入术后2个月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Ea/Aa与术前比较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QTVI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是一种无创性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疗效的有效方法,远期疗效优于近期疗效.

  • 冬虫夏草对COPD大鼠肺功能及肺泡灌洗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作者:管彩虹;刘进;楼雅芳

    目的 探讨冬虫夏草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肺功能及肺泡灌洗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的影响.方法 42只SD大鼠采用反复被动吸烟和气道内注入脂多糖的方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病模型,大鼠被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只.8周后每组随机取7只做肺功能测定,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每组剩下的7只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做白细胞计数,用ELISA法测定BALF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结果 光镜下对照组大鼠肺组织的结构正常;模型组大鼠的肺组织支气管壁及周围组织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部分肺泡间隔破坏,肺泡孔扩大:治疗组大鼠的肺组织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损伤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及MMP-9的水平显著升高,气道阻力增加,肺顺应性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MMP-9的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气道阻力下降,而肺顺应性上升.结论 冬虫夏草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气道炎症反应减少BALF中MMP-9的表达来实现.

  • 城市社区2型糖尿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分析

    作者:王雪君;王俊

    目的 探讨城市社区糖尿病发病影响因素,为糖尿病的社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从2012年体检发现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209例患者,并按照年龄整群匹配抽取非糖尿病对照(159例),两组均进行调查体检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文化程度较高,高中及以上占41.1%,非糖尿病仅占30.8%,在男性中更为明显;与BMI没有明显关联,但在女性中与BMI有一定关联,BMI<18.5糖尿病组所占比例为0,非糖尿病组为6.3%;糖尿病与高血压及血脂异常存在显著关联,并且在女性中更为明显;与高血压家族史有显著关联,在男性中更为明显,与糖尿病家族史也有显著关联.多因素分析显示多吃肉类、多吃蔬菜是糖尿病危险因素,多吃水果是糖尿病保护因素.男性吸烟、体育锻炼、多吃蔬菜、多吃主食、多吃奶制品是危险因素,多做家务、多吃水果是保护因素.女性腰围臀围比高是危险因素,多吃水果、多吃鱼虾类是保护因素.结论 吸烟、肉类摄入多、主食摄入多、向心性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体力劳动及鱼虾等优质蛋白质摄入多是保护因素.

  •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较大剂量他汀药物干预结果分析

    作者:章慧炯;徐亚伟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ACS患者90例,按给予阿托伐他汀剂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阿斯匹林、波立维及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睡前口服;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睡前口服;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并记录缺血性事件发生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后hs-CRP水平明显下降、缺血性事件发生率也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较大剂量他汀药物早期干预能明显抑制ACS的炎症反应,降低血浆hs-CRP水平,减少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

  • 丹参对冠心病危险因素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作者:胡蓉;胡朝晖;潘建生;吴连拼

    目的 探讨丹参对冠心病的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以及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4例冠心病患者分成丹参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38例),检测各项生化指标,并用二磷酸腺苷(ADP)诱导法计算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丹参能够改善空腹血糖、胰岛素敏感指数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能够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结论 丹参能够通过影响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改善其治疗,并可以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头颅B超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卢燕

    目的 探讨头颅B超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HIE新生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头颅B超结果.结果 41例HIE患儿中19例(46.3%)有不同程度脑水肿,多于疾病初期筛查发现.颅内出血发现25例(61.0%),其中轻度HIE患儿中15例、中度HIE患儿中6例有颅内出血、重度HIE中4例有颅内出血.重度HIE中3例脑水肿持续时间均较长.轻中度HIE患儿颅内出血以Ⅰ~Ⅱ级(轻度)出血为主;重度HIE患儿Ⅲ~Ⅳ级(重度)出血为主.结论 头颅B超在早期诊断新生儿HIE及随访了解颅内出血病变发展有积极作用.

  •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应用中的价值

    作者:潘群艳;薛尧;严佳梅;朱励民;许伶俐;顾春艳;马骥

    目的 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的定量性,测定乳腺实质性病灶的杨氏模量值,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评价该技术在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12例患者的乳腺病灶进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并测量其杨氏模量值(大值Emax及平均值Emean).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图,得出不同性质病灶的杨氏模量临界参考值.结果 病理诊断良性85例,恶性27例.良性病灶的Emax及Emean分别为(37.85±13.74)和(23.64+11.38) kPa,恶性病灶的Emax及Emean分别为(98.87±41.65)和(60.84±24.28) kPa,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max的曲线下面积为0.932,大于Emean的0.915,分别以44.68、63.40 kPa作为乳腺良恶性病变Emean及Emax的杨氏模量临界值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为83.2%、94.5%和78.1%、97.3%.结论 根据乳腺病灶的杨氏模量大值及平均值可以定量的评价肿物的硬度,为鉴别乳腺病灶的良恶性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诊断依据.

  •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附2例报告)

    作者:尹文娟;吴梅娟;朱秀;孙文勇

    目的 分析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复习2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理学特点及临床过程,结合国内及国际文献分析国人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 2例患者中1例为45岁女性,病变原发于皮肤;1例为68岁男性,病变原发于脑部.2例形态学均表现为受累部位毛细血管增生,肿瘤细胞充满血管腔,经免疫组化证实为B细胞表型.结论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侵袭性肿瘤,国人的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有着不同于典型亚洲变异型或皮肤变异型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作者:詹维伟;宋琳琳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中很常见,通过触诊的发现率在3%~ 7%,而超声使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大大增加,检出比例占总人口的20%~ 76%,其中甲状腺癌发生率达5% ~ 10%.已有很多研究报道显示,一些灰阶超声表现与甲状腺癌发病率有关,包括钙化、低回声、不规则边缘、纵横比≥1、声晕缺失、实性为主等,但没有一项超声指标可达到足够高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且指标联合后特异度提高的同时会使灵敏度下降.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作者:马苏亚

    超声弹性成像是指对组织施加一个内部(包括自身的)或外部的动态或静态/准静态的激励,组织将遵循弹性力学、生物力学等物理规律产生一个响应,例如位移、应变、速度的分布将产生一定改变.利用超声成像方法,结合数字信号处理或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估计出组织内部的相应变化,间接或直接反映组织内部的弹性模量等力学属性的差异即超声弹性成像.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罗葆明

    软组织的硬度取决于它的分子组成及其微观和宏观有机结合情况.病理状态可能影响组织的弹性,如乳腺癌可能表现为一质硬的包块.因此,生物组织的硬度信息对于疾病的诊断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临床触诊是原始的检查组织硬度的方法,其简便实用,不受仪器设备条件限制,但受检查者的临床经验、病灶的大小及病灶的深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主观性.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亦无法提供组织弹性信息.自1991年Ophir提出超声弹性成像可以对组织的弹性模量分布进行定量估计和成像以来,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个领域,尤其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浅谈老年人用药安全性

    作者:杨军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的寿命在一定范围内得以延长.我国于2001年步入老龄社会,并以3%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1].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减退,储备能力下降,60%~70%合并患有多种慢性病,所以老年人和儿童一样是一个特殊人群.根据2010年调查我国失能老人3 300万,包括认知功能下降,甚至痴呆、抑郁焦虑、视力听力障碍及肢体活动能力下降等,导致用药依从性差,用药不规范.老年人用药问题已受到广泛高度关注.个体化、规律化等规范老年人用药,除了家庭、社会外,也是老年医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 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的磁共振研究进展

    作者:叶淑贞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起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常有特殊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障碍,精神活动与外界环境不协调,病程多迁延,一般没有意识障碍和智能障碍.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约1%,呈上升趋势.近年来,磁共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工具.诸多学者的研究发现,前额叶与精神分裂症有着很重要的关系,现就磁共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的磁共振方面的研究加以综述.

  • 脑卒中后肩痛治疗进展

    作者:陈炳

    脑卒中即中风,已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脑卒中患者在度过急性期,病情平稳后,常留有各种后遗症状,其中肩痛临床较为常见.

现代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