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 현대실용의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宁波市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0800
  • 国内刊号: 33-126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121
  • 曾用名: 宁波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实用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徐薇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内镜下肠道内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肠梗阻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方夏英;王维红;翁杏花;丁小云

    恶性肿瘤引起的肠梗阻多属疾病晚期,由于大多数患者全身一般情况差,伴有水、电介质紊乱,术前肠道清洁准备工作不理想,外科急诊手术具有较高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1].肠道内金属支架置入术是通过内镜及X线引导下,将支架引入梗阻的肠道,使消化道再建立的非手术的微创治疗方法,是治疗恶性肠梗阻的理想方法.

  • 肝小静脉闭塞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

    作者:姚利娣;何剑;祝跃明

    目的 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的多层螺旋CT(MSCT)的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资料完整HVOD患者的MSCT表现,总结其影像表现.结果 HVOD的MSCT表现有肝脏肿大,弥漫性密度不均,肝动脉主干及分支增粗或扭曲,三期增强扫描呈“斑片状”或“地图状”不均匀强化.17例中,急性期、亚急性、慢性期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8%(7/8),75%(3/4),20%(1/5).结论 HVOD急性期、亚急性期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异性,诊断正确率较高;而慢性期影像表现特异性差,诊断正确率较低.

  • 利拉鲁肽治疗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江淼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在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筛选2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患者,在原有口服降糖药物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0.6~1.8 mg皮下注射,1次/d.治疗随访观察3~5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脂的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 对采用利拉鲁肽治疗患者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相互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到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能耐受治疗.结论 在原有口服降糖药物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能有效降低血糖,且有降低患者体质量,改善BMI作用.在用药初期,少部分病人可出现胃肠道反应,程度为轻到中度.

  • 急性胰腺炎与消化性溃疡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玲玲;颜海帆;毛君梁;陈振华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与消化性溃疡(PU)的相关关系.方法 以115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胃镜检查,分为AP伴PU组和AP不伴PU组,首先单因素比较两组吸烟史、饮酒史、病史、腹部手术史、用药史、血液指标及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 Ⅱ)评分;然后,以是否并发PU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差异变量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探讨AP患者并发PU的危险因素.结果 AP伴PU组吸烟及饮酒患者比例显著高于AP不伴P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伴PU组APACHE Ⅱ评分>6分患者比例显著大于AP不伴P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APACHE Ⅱ评分>6是AP患者并发PU的独立危险因素(OR=7.22,95%CI=1.963~28,77).结论 AP患者易并发PU,APACHE Ⅱ评分是AP患者并发PU的独立危险因素.

  • 纤维桩在前牙喇叭口残根修复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方丽敏;刘丽

    目的 观察纤维桩在前牙喇叭口残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54颗喇叭状前牙残根用复合树脂重塑残根,插入合适的纤维桩修复重塑后的残根,烤瓷冠恢复冠外形,半年后随访观察有无桩核冠松动、脱落或牙根折裂.结果 54颗患牙成功52颗,失败2颗,其中1颗桩冠脱落(粘结树脂和牙本质分离),1颗桩冠松动(桩核连同桩松动),无一例牙根折断,成功率为96.3%.结论 前牙喇叭状根管重塑后采用纤维桩进行桩核冠修复是一种效果良好的修复方式,能提高喇叭状残根修复的成功率.

  • 应用视频硬管喉镜诊治咽喉异物486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海琴;丁吉女;蒋建华;秦敏;黄鸿艳

    目的 探讨视频硬管喉镜诊治咽喉异物的优势.方法 应用视频硬管喉镜检查常规检查不能被发现或取出困难的486例咽喉异物的诊治临床资料.结果 咽喉异物以鱼刺为主,共计379例,占78%;其余有瓜子壳、鸡骨等,占22%.异物存留部位以舌根和会厌谷、会厌舌面为多,各占36%和32.9%;其他部位占31%;首次就诊并发症为3.56%,复诊并发症为24.79%.结论 采用视频硬管喉镜检查并取出异物,盲区小,漏诊低,处理准确快速,术后患者并发症少.

    关键词: 咽喉异物 硬管喉镜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上肢静脉置管困难改行颈外静脉置入的可行性

    作者:杨旭女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上肢静脉置管困难改行颈外静脉置入的可行性.方法 28例经上肢静脉置管障碍或穿刺失败的肿瘤患者,选择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观察其疗效.结果 28例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均一次穿刺成功,无一例出现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导管留置时间为62~228 d,5例正在使用中.目前无一例出现出血、感染、堵管及滑脱等并发症,无一例中途拔管.结论 经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是一种简单易学、更为安全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可作为肘部血管条件差、置管失败的一种补救方法,值得推广.

  • 精神病患者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超声心动图分析

    作者:沈卫清;顾琰颖;陈华

    目的 观察长期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DHVD)检出情况.方法 对123例服用抗精神病药5年以上,年龄在60~85岁的老年精神病患者(研究组)及122例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离退休体检职工(对照组)的心脏超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研究组SDHVD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研究组中服用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氯氮平的患者SDHVD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及对照组的男性SDHVD检出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患者,特别是服用氯丙嗪、氯氮平的患者SDHVD发生率高,且男性患者SDHVD发生率比女性患者高,应引起临床用药重视.

  • 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周哲宁

    目的 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资料.结果 SAP组与对照组相比,高龄(年龄≥60岁)、糖尿病病史、卒中性质、机械通气、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入院时意识障碍及肺部基础疾病等8个危险因素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吞咽障碍及意识障碍为SAP发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吞咽功能障碍及意识障碍患者更易患SAP,应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 双源CT对冠状动脉各类斑块与管腔狭窄诊断准确性的研究

    作者:张宏彬;陈国平;闫昆;郑建军;陈斌;沈立

    目的 评估双源CT(DSCT)对冠状动脉各类不同性质斑块的判断及其所致管腔狭窄诊断准确性,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对照.方法 选择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前后2周内进行了CAG检查的41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将冠状动脉斑块分为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三类,按冠状动脉15分段标准,与CAG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以评估DSCT对于冠状动脉不同性质斑块所致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 41例患者共显示605个节段,其中图像质量1~4级共586个节段为可评估节段,DSCT检查可评估率为96.9%.DSCT发现冠状动脉共192节段存在斑块,占32.8%;其中钙化斑块123个节段,混合斑块49个节段,非钙化斑块为20个节段.以冠状动脉节段为判断标准,DSCT在显示冠状动脉节段病变方面其总体敏感性为91.1%(173/190),特异性为95.3%(387/406),阳性预测值为90.1%(173/192),阴性预测值为95.8%(387/404).发现各类斑块所致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率分别为钙化斑块88.6%(109/123),混合斑块93.9% (46/49),非钙化斑块90.0% (18/20),总诊断准确率为95.6%(560/586).结论 DSCT对于冠状动脉不同性质斑块的判断与其所致管腔狭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冠心病的诊治提供重要价值.

  • 负压吸引式微创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疗效观察

    作者:张建球;翁责茗;杨崇一;孔晓雅;王海霞

    目的 探讨负压式微创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采用负压吸引式微创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治疗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均一次性碎石清石,碎石时间为2~25 min,平均10.2min;术中及术后无膀胱穿孔、大出血及水中毒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项技术治疗膀胱结石具有微创、高效率及操作简便等特点,对患者及器械带来的损伤更小,值得临床推广.

  • 宫角妊娠的超声表现及鉴别

    作者:於赛珍

    目的 探讨宫角妊娠的早期超声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要点,旨在提高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率.方法 对近4年本院门、急诊收治的56例宫角妊娠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宫角妊娠孕囊型(Ⅰ型)34例,占60.7%(34/56),混合回声型(Ⅱ)22例,占39.3% (22/56),共32例手术治疗,其中5例误诊为输卵管妊娠,误诊率为8.9%(5/56).结论 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超声是目前宫角妊娠诊断的首要诊断方法,其准确、快捷、可反复性好,为宫角妊娠的多样化、人性化治疗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 胎儿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超声表现及误诊分析

    作者:留碧丽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在胎儿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及误诊分析.方法 对28例超声诊断为胎儿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临床、引产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28例胎儿颈部囊性包块中超声误诊2例,1例胎儿枕部颅骨缺损伴脑脊膜膨出和1例胎盘囊肿误诊为水囊状淋巴管瘤,诊断符合率92.9%,误诊率7.1%.结论 超声诊断是产前诊断该病的唯一影像学手段,且声像图具有特征性,对临床早期诊断及评估胎儿预后、指导临床处置有重要意义.

  • 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髂股静脉狭窄或闭塞的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徐武能;胡松杰

    目的 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髂股静脉狭窄或闭塞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患者经腘静脉插管球囊扩张狭窄或闭塞的髂股静脉并支架置入术治疗,伴下肢浅静脉曲张5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同时行患肢大隐静脉及曲张浅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3例下肢溃疡患者通过换药后点状植皮.结果 本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肺栓塞发生,治疗2周后,治愈和显效14例,有效6例.5例伴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经腔内激光治疗术后浅静脉曲张消失,3例伴下肢溃疡的患者溃疡面出现新鲜肉芽组织,经清创后行溃疡点状植皮痊愈.结论 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见效快等优点,其近期效果较好,但需长期抗凝治疗,并穿循序减压弹力袜.

  • 上腹正中加右胸切口食管切除术二野淋巴清扫在中下段食管癌中的应用

    作者:田辉;沈韦羽;余凯忠;贺靳贤

    目的 探讨上腹正中加右胸切口(Ivor Lewis)食管切除术二野淋巴清扫在中下段食管癌中的应用.方法 对中下段食管癌患者96例,采用Ivor Lewis食管切除术二野淋巴清扫,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患者,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瘘,围手术期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18例,胸胃排空障碍6例,胃食管反流6例,吻合口狭窄5例,肺不张2例,肺部感染12例,声音嘶哑1例,乳糜胸1例.术后随访1年生存率90% (55/60).结论 Ivor Lewis切口行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术具有术野暴露充分,肿瘤切除率高,淋巴结清扫彻底,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胆总管58例分析

    作者:黄胜;王海彪;胡元达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经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的5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8均成功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术,手术时间1~3 h,术后发生胆漏32例,漏液均< 100 ml/d,30例在3~7 d内停止胆漏,2例16d后好转.本组3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均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复查,示胆道通畅,无结石及狭窄.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不带T管、创伤小、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推广.

  • 听神经瘤的MRI诊断

    作者:郝新民;王菁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的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听神经瘤的MRI表现.结果 肿瘤位于桥小脑角区10例,均以内听道为中心生长,其中呈囊实性改变者8例,T1WI呈混杂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实性者2例,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均匀强化;位于内听道内2例均呈实性,与听神经相比呈等信号,增强扫描肿瘤亦呈均匀强化.12例肿瘤术前均明确诊断.结论 MRI对听神经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结合临床资料在术前可做出正确诊断.

  • 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治疗儿童化脓性肉芽肿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应;王建芳

    目的 探索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儿童化脓性肉芽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分别使用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和电离子对儿童化脓性肉芽肿进行治疗,对术中出血、术后色素沉着和瘢痕的形成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激光组除1例皮损较大(直径超过1 cm)经二次治疗痊愈,其余均一次治愈,一次治愈率为98.38%;电离组45例一次治愈,13例经二次治疗痊愈,3例经三次治疗痊愈,一次治愈率为73.8%.两组一次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不良反应出现.激光组色素沉着12例,多在半年内消退,浅表瘢痕2例;电离组色素沉着5例,浅表瘢痕25例,增生瘢痕1例.两组色素改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瘢痕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皮损去除后随访半年,均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治疗儿童化脓性肉芽肿在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少于电离子.

  • 基层医院老年急性胰腺炎护理分析

    作者:施淑钧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1].近年来老年人胆道结石及高脂血症发病率增加,老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也随着上升,而老年患者也有着其自身的特点[2].本研究旨在探讨基层医院老年急性胰腺炎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关键词: 老年人 胰腺炎 护理
  • 光动力疗法治疗高度近视眼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

    作者:魏建丽;周宏健;廖燕红;章微微;刘小天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PDT)治疗高度近视眼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疗效.方法 48例55眼高度近视CNV患者,注射光敏剂VisudyneTM后予50 J/cm2的红光(690 nm)照射CNV病变区83 s,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3个月后,48例55眼视力稳定或提高,视物变形改善,荧光血管造影(FFA)及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检查提示6只眼CNV完全闭合,30只眼CNV部分闭合,17只眼CNV小部分闭合或未闭合,出现明显活动性渗漏,2只眼出现新的CNV.3只眼接受再次PDT治疗.结论 PDT治疗高度近视所致的CNV是有效的、安全的.

  • 182例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EZH2基因的表达与意义

    作者:仇玲玲;翟梅娟;陈立江;杨俊杰

    目的 探讨EZH2基因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 EZH2在96例前列腺癌(PCa)、45例上皮内瘤变(PIN)及41例前列腺良性增生(BPH)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EZH2在PCa、PIN及BPH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92%、57.78%和46.34%,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ZH2表达的强度与患者的年龄和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病理学分级及肿瘤有无转移相关(P< 0.05).结论 EZH2在PCa中的异常过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可作为判断PCa及其预后的标记物.

  • 电视胸腔镜治疗不明原因胸腔积液43例分析

    作者:吴进;邬松波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 同顾性分析43例采用电视胸腔镜治疗的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行病理学检查确诊42例:肺转移性鳞癌15例,腺癌14例,恶性胸膜间皮瘤3例,乳房癌、胃癌转移各1例,急性亚急性脓胸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2例.1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病理报告为纤维组织,抗结核治疗后治愈.15例肺癌转移性胸腔积液患者存活时间为6个月至3年零7月,平均14个月;腺癌14例存活8~19个月,平均11个月;乳房癌及胃癌转移患者1年内死亡;恶性胸膜间皮瘤3例,2例分别于术后10、14个月死亡,1例已存活8年余.结论 采用电视胸腔镜能有效的诊断及治疗反复穿刺不愈、不能确诊的胸腔积液,值得临床使用.

  • 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林武;於松达

    目的 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50例经“生活方式干预+多种口服降糖药联用和/或胰岛素联合治疗”效果不理想2型糖尿病病例,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观察期治疗前、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血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压及体质量指数等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HbA1c、FBG、PPG、血脂和体质量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 艾塞那肽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体内代谢紊乱状态.

  •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原发肝癌34例分析

    作者:俞仲辉;陆才德;裘丰;黄静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行腹腔镜射频消融(LRFA)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34例肝细胞肝癌病人在全麻下进行了 LRFA治疗.术前经超声、CT或MRI等检查共发现瘤体42个,平均肿瘤直径(3.10±1.25) cm.肿瘤位于Ⅳ段、Ⅴ段、Ⅷ段或邻近胆囊结肠等空腔脏器.肝功能均为Child A或B级.肿瘤位于肝脏深面者行腹腔镜超声检查定位.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LRFA 治疗.未出现出血、胆道、胃肠道及膈肌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螺旋CT扫描证实,肿瘤完全坏死率达95%.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1例发现肝内新病灶,3例射频治疗部位复发,4例死于肿瘤复发及肝功能衰竭.结论 肝细胞癌病人行LRFA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可提高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Pipkin骨折的外科治疗效果观察(附12例报告)

    作者:贺振年;顾杰;胡家华;陈中

    目的 探讨Pipkin骨折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Pipki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10年,平均2年.术后6个月进行疗效评价,优5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75.0%.结论 早期诊断并根据Pipkin骨折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固定方式是使Pipkin骨折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 右美托咪啶辅助连续硬膜外麻醉在腹部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周冬娜;路健;周清河;肖旺频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辅助连续硬膜外麻醉在腹部手术中的疗效脱察.方法 择期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6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啶镇静,B组静脉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内脏牵拉反应、寒颤反心、不同对间段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及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术中牵拉痛发生率、寒颤发生率明显减少(P< 0.05);A组患者HR在使用右美托咪啶15min后有一定程度的下降(P<0.05).A组OAA/S评分在用药15min后与术前及同一时间点B组相比均有下.降(P<0.05).结论 手术开始前经静脉给予一定剂量的右美托咪啶辅助硬膜外麻醉可提供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减轻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时的牵拉反应和寒颤反应,呼吸抑制轻微,但应加强血流动力学监护.

  • 胰腺癌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关系的临床分析

    作者:泮瑛瑛;鲍艳芳;郑云鹤;应素芬

    目的 探讨胰腺癌患者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各个年龄段分成血糖正常组、糖尿病前期组及糖尿病组,与普通人群的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发病率相比较.结果 本组胰腺癌患者伴糖尿病前期的比例为17.24%,稍高于普通人群15.5%的发病率(P>0.05),胰腺癌伴糖尿病的比例为25.86%,明显高于普通人群9.7%的糖尿病发病率(P<0.05).结论 糖尿病是胰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之一;胰腺癌患者的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糖尿病前期的发病率稍高于普通人群,对于新诊断的50岁以上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者作为胰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 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马应君;王春明;鲍迎春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进行性增加.房颤的治疗有电复律治疗、药物治疗及介入射频消融治疗[1],前两种治疗效果不明显,且复律后维持时间短.近年的临床研究表明,介入射频消融术可以有效防止房颤复发,可明显减少心力衰竭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前两种.

  • 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前后胃黏膜环氧化酶-2、P53表达的变化

    作者:王昌雄;麻妙群;林维勤;沈建伟

    目的 检测胃窦黏膜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前后环氧化酶-2 (COX-2)、P53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COX-2、P53表达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经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及不典型增生(Dys),快速尿素酶试验(HPUT法)和组织学改良Giemsa染色均证实Hp阳性的206例患者,在根除Hp前后取胃窦黏膜活检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OX-2、P53表达情况.结果 CSG、CAG、IM、DYs的Hp阳性率分别为28%(28/100)、51%(51/100)、73%(73/100)及54%(54/100).其中CAG、IM及DYS 的Hp阳性率均高于CSG(均P<0.05).各类型胃疾病患者Hp根除后的胃窦黏膜虽COX-2阳性率与根除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 Hp根除后P53阳性率与根除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Hp感染和COX-2、P53阳性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Hp感染可能是终向胃癌发展的多步骤过程的主要诱发因子.

  •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中药汽疗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朱希聪;叶冬桂;张为;林兰英

    目的 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中药汽疗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将9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信封法“双盲”随机分为两组,单用NB-UVB(对照组)和NB-UVB联合中药汽疗(治疗组)治疗,各45例,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评分来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PASI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UVB联合中药汽疗治疗银屑病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细胞学涂片HE染色后直接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

    作者:朱忆凌;龚伟;周新木;徐少杰

    目的 探讨一种经HE染色后的细胞学涂片行免疫组化染色更为简便可行的方法.方法 经HE染色后 的细胞学涂片,经二甲苯脱胶、梯度乙醇水化后,无需褪色和抗原修复处理,直接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用此方法细胞学涂片中阳性细胞免疫组化结果表达清晰,定位准确.结论 HE染色后细胞学涂片直接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清晰,方法简便易行,很值得在组织学与病理学、免疫组化研究与临床诊断上推广应用.

  • 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华汤锋;陈珊;盛绚宇

    目的 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和地佐辛组(B组),各30例.全身麻醉诱导前,B组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A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术后血浆皮质醇浓度及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术后血浆皮质醇浓度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地佐辛超前镇痛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 白花丹醌对白血病小鼠生存期的影响

    作者:徐凯红;陆道培

    目的 探讨白花丹醌对白血病小鼠生存期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尾静脉接种非肥胖型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建立急性白血病模型.腹腔给予白花丹醌2 mg/kg/d共7d,观察小鼠的生存期.结果 治疗组小鼠的生存期为(33.96±5.18)d,比对照组(27.55±4.01)d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花丹醌治疗过程中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 白花丹醌能在NOD/SCID小鼠体内起到抗白血病,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 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CT诊断

    作者:蒋廷宠;毛小明;林坚

    目的 评价CT对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异位胰腺的CT表现.结果 4例均为单发病灶,胃窦前壁黏膜下2例,胃窦后壁、十二指肠球部项壁黏膜下各1例;3例呈类圆形、边缘清晰,1例略呈分叶状、边缘欠清晰;大病灶直径约1.8 cm,小病灶直径约1.0 cm;平扫病灶呈等密度,2例密度均匀,2例病灶内见少许条片稍低密度影;增强扫描见病灶动脉期明显持续强化,3例可见“导管征”.结论 上消化道异位胰腺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导管征”对异位胰腺的诊断具特征性.

  • 奉化市居民超重和肥胖现况调查

    作者:林静洁

    目的 了解奉化市超重和肥胖的流行情况,为开展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 抽样的方法对奉化市18岁及以上居民600例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调查超重和肥胖的现患率.结果 奉化市居民超重率32.83%,肥胖率为10.00%,超重率男性为30.04%,女性为35.01%o,肥胖率男性为7.22%,女性为12.17%;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及饮酒与超重肥胖患病率有关;超重肥胖组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患病均高于非超重肥胖组.调查人群中96.33%的人平时测量体重,体质量指数知晓率为6.50%,10.51%的超重和肥胖患者采取措施控制体重.结论 奉化市居民超重和肥胖率较高,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应针对超重和肥胖患病现状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以降低其患病率.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现况调查
  • 人羊膜移植治疗眼表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结膜缺损疗效观察

    作者:周亚波;赖晓明;陆勤康

    目的 观察人羊膜移植治疗眼表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结膜缺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43眼)采用人羊膜移植治疗的眼表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结膜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顺利手术,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43例(43眼)羊膜移植术后未发现有羊膜排斥及感染现象,结膜及角膜上皮覆盖良好,无新生血管.羊膜植片早期有水肿,10d后表面基本球结膜上皮化;术后3个月后角膜透明无血管翳,结膜侧羊膜在裂隙灯下与结膜不能区分.结论 羊膜移植治疗眼表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结膜缺损具有安全及有效的特点,值得推广.

    关键词: 羊膜移植 眼表肿瘤
  • 雷帕霉素在移植后自体肾细胞癌中的应用

    作者:张曙伟;翁国斌;祁洪刚;任雨;楼江涌;翁锡君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在移植后自体肾细胞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例移植术后发生自体肾细胞癌的患者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未行白介素-2和α-干扰素免疫治疗,术后转换为雷帕霉素方案.结果 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个月,均未复发及转移.1例患者出现微量蛋白尿外,余3例患者蛋白尿阴性;发生口腔溃疡1例;4例患者血肌酐维持基础水平;其间均无移植后排斥反应及肺部感染发生.结论 对于移植后发生的肾细胞癌,雷帕霉素方案可能是一种有效、合理的免疫方案.

  • 螺旋CT、超声、X线诊断肋软骨骨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冬冬;方金平;陈小燕

    目的 比较多层螺旋CT(MSCT)、超声、胸部X线平片诊断肋软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8例经多层螺旋CT、超声、胸部X线平片诊断肋软骨骨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48例患者中,多层螺旋CT共发现肋软骨骨折66处,超声发现肋软骨骨折50处,平片发现4处.结论 多层螺旋CT对肋软骨骨折的检出数高于超声、胸部平片,而且可以清晰、直观地显示骨折的数量、性质、部位及合并症,且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肾移植后早期转换西罗莫司治疗对肾小球滤过率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祁洪刚;翁锡君;任雨;黄建军;高文波;张曙伟;姜继光;姚许平

    目的 观察以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类药物、吗替麦考酚酯(MMF)、醋酸泼尼松(Pred)为主要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患者,早期转换西罗莫司(SRL)治疗的效果及对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方法 转换时间在移植术后6个月以内27例(早期组),转换时间在移植后12个月以上31例(后期组).两组SRL转换治疗的血药浓度维持在4~10 ng/ml.随访12个月观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肝功能、血脂、全血白细胞水平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应用Cockcroft-Gault(C-G)方程计算治疗前后GFR水平.结果 早期组Scr及GFR在转换后12个月均有显著性改善(均P< 0.05);后期组GFR在转换后12个月有所改善,但与转换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转换后12个月后24h蛋白尿均有显著性增多(均P<0.05).早期组及后期组转换后12个月GFR均好于转换前,早期组转换后12个月数值上GFR高于早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转换CNI为SRL治疗后,GFR水平可得到提高,早期转换为SRL治疗对于移植肾GFR的改善更加明显.

  • 船舶业电焊工尘肺的CT应用

    作者:缪立;龚炳昌;高俊

    目的 通过对舟山群岛新区船舶业电焊工尘肺的X线与CT征象分析,探讨螺旋CT在这类焊工尘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已明确诊断电焊工尘肺患者35例全部行标准的胸部高千伏摄片及全肺螺旋CT 扫描,观察和比较两者所显示的病变征象.结果 本组35例患者SCT能清晰显示尘肺结节、肺小叶间隔增厚、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及合并症;而X线平片在显示病变数量及细节上存在明显不足,部分仅显示肺纹理增多杂乱,结论 螺旋CT在舟山群岛新区船舶业电焊工尘肺诊断中所提供的影像信息丰富,对于判断尘肺程度、范围及并发症的检出上均具有明显优势.

  • 求助者中心疗法对住院口腔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作者:徐海珍;林丹

    全世界每年新发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约644000例,其中2/3来自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特殊部位不仅造成咀嚼、吞咽及语言等功能障碍,还存在心理障碍[1-2].近年来,宁波市第二医院采用求助者中心疗法来干预住院口腔癌患者心理,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上颌窦内提升术中不植骨同期植入ITI种植体的临床疗效评估

    作者:钱智溢;董陈;李幼华;应于康

    目的 评价上颌窦内提升术中不植骨同期植入ITI种植体临床效果.方法 14例上颌后牙缺失,牙槽嵴顶距窦底骨高度为6~9mm.经(summers上颌窦提升器械)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提升高度<3mm.共计植入ITI种植体27枚.结果 术后当天X片显示上颌窦底平均抬高(1.7±1.6) mm.所有病例未发生上颌窦炎、上颌窦口腔漏等并发症,种植体稳固.术后3月X片示种植体穿入上颌窦部分骨结合良好,抬升上颌窦黏膜连续性完整.所有种植体术后3~6月完成修复,正常负重,种植体存留率100%.结论 上颌窦内提升术中不植骨同期植入ITI种植体能有效的应用于上颌后牙上颌窦底牙槽骨高度少量不足的牙种植修复,获得良好的疗效.

  •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45例分析

    作者:魏巍;冷江涌;邵宏祥;王伟东;方浙峰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手术时间10~30min,平均15 min.术后3~7 d出院.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12例术后仍有尿频、尿急,但排尿通畅,经药物治疗后1~3个月明显好转.术后病理检查显示纤维组织或平滑肌增生42例,其中伴有慢性炎症39例,腺瘤样增生3例.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多层螺旋CT在血管压迫性肾积水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方雄;沈亚芝;朱时锵;葛祖峰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血管压迫性肾积水(VCC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例VCCH 的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副肾动脉压迫性肾积水5例:性腺静脉压迫性肾积水4例,1/4为性腺静脉及侧支共同压迫积水;腔静脉后输尿管2例;异常髂动脉压迫性肾积水1例.2例副肾动脉于轴位未明确显示,余10例轴位可见压迫血管存在,MPR可靠显示压迫关系,MPVR清晰显示压迫血管的来源、行程.结论 MSCT在血管压迫性肾积水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作者:季一焕;朱其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坏死疗效.方法 30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采用提高旋转中心、患侧股骨头造盖及特殊髋臼钢板重建髋臼等方法重建髋关节活动中心.结果 3例失访,2例在术后半年内因内科疾病死亡.25例随访时间1年至6年,平均3.5年.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81.5分,术后下肢短缩一2~2.5 cm,平均1.0 cm;术后X线检查显示髋臼容关系良好,植骨块融合.3例骨盆倾斜习惯术后未能纠正,行走时感患肢过长.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治疗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手术方式需根据髋臼的具体情况选择.

  •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急诊科内呼吸停止的预测研究

    作者:陈志华

    目的 探讨原发蛛性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在急诊期间呼吸停止高危因素,并建立一个数学模型,预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呼吸停止.方法 27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在急诊时是否发生呼吸停止分为A 组及B组,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晕厥、CT蛛网膜下腔出血分级、临床分级为早期急诊时呼吸停止高危因素;根据高危因素所建立的函数,阴性预测值为87.5%,阳性预测值为90.9%,判别准确率为88.89%.结论 晕厥、CT分级、临床分级为早期急诊呼吸停止高危因素,由此建立的函数模型,可以较准确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呼吸停止进行预测,临床有预后参考价值.

  • 不同检测系统20项生化检验结果的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

    作者:李再忠;杨胜利;田海华;陈耀文

    目的 对同一医院两个(或以上)不同检测系统20项生化检验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了解不同检测系统的可比性和偏倚可接受性.方法 依照(NCCLS)EP9-A2文件规定,分别用OLYPUS AU (400和2700)两个不同检测系统测定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等20个生化项目,每个标本均按正反序重复两次,用Excel软件检查离群点,作直线相关分析,计算各项目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倚(Bc)及其95%可信区间,并与相应可接受偏倚(Ea)进行比较判断,及比较EP9-A2与EP9-A两文件的差异.结果 待测系统P、Ca、Mg相关系数r<0.975,示标本浓度范围不够宽;Cr、GGT和Mg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Ea<Bc可信区间下限,偏倚不可接受,与试剂保存不当有关;其它所有检测项目的 预期偏倚均可接受,EP9-A2较EP9-A的判定标准信度高、更显科学合理.结论 待评检测系统Cr、ALP、GGT项目比对结果偏倚大,不能接受,更换试剂再次比对得以纠正;而P、Ca、Mg则需增宽样本浓度范围重新试验后再比对判定;其他项目在各医学决定水平处预期偏倚均有可比性,临床可接受.

  • 细针穿刺细胞学结合聚合酶链反应在诊断淋巴结结核中的应用

    作者:王利霞;朱芳;朱以军;袁青

    目的 研究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结合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检测结核杆菌TB-DNA的方法对诊断淋巴结结核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62例淋巴结结核病例进行细针穿刺,涂片HE染色和抗酸染色,用细胞学剩余材料或重新穿刺材料进行PCR扩增检测结核分枝杆菌TB-DNA.结果 162例标本中117例TB-DNA阳性,阳性率为72.2%,抗酸染色阳性71例,占43.8%,抗酸染色阳性的病例TB-DNA均阳性,对照组病例全部阴性.162例细胞学涂片,Ⅰ型17例,Ⅱ型67例,Ⅲ型78例,其中TB-DNA阳性率分别为11.8%、70.1%、88.5%,抗酸染色阳性率则分别为0%、41.8%、55.1%.两者阳性率在Ⅱ型Ⅲ型明显高于Ⅰ型(P<0.01).结论 FNAC 结合PCR扩增检测TB-DNA的方法在诊断淋巴结结核的应用中,具有敏感而特异,简便而快速的独特优势.

  • 三腔喂养管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陆萍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胃癌患者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营养支持在围手术期的使用可改善其营养状况,降低手术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也为复杂手术提供了保证[1].

  • MSCT对颈部淋巴结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育英;毛新峰;陈杭美;王利民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囊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特征,提高颈部淋巴结囊性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98例152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淋巴结囊性病变的临床资料及多层螺旋CT图像.结果 颈部淋巴结囊性病变见于颈部淋巴结囊性转移瘤、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病变主要发生于颈静脉链走行区,其中54例为颈部淋巴结囊性转移瘤,特征性CT表现为1 cm以下发生囊性变,部分囊壁见乳头状突起;28例为颈部化脓性淋巴结炎,主要CT表现为边界模糊,囊内可见分隔;16例为颈部淋巴结结核,CT表现为病灶融合,部分瘘道形成.结论 CT增强检查可以清楚显示淋巴结囊性病变的形态、大小、囊壁的厚度及周围的情况,对颈部淋巴结囊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手术后发生脑卒中27例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蔡亦强;吴赛珍;王旭彬

    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后发生急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降低脑卒中发生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手术后发生卒中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种危险因素.结果 27例年龄52~88岁,平均(75.2±7.5)岁,缺血性脑卒中占26例(96.3%),分析显示,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围手术期血压波动和心房颤动病史是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具有脑卒中发生危险因素患者,手术前要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围手术期要减少血压波动、控制血糖及对新发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对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 恶性高热尸体病理分析

    作者:张岳灿;于纪棉

    目的 探讨恶性高热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采用临床资料分析、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例恶性高热的尸检材料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 尸检所见四肢肌肉僵直,心脏增大,心外膜见多数出血点,高度肺水肿,小脑扁桃体疝形成.镜检;骨骼肌及心肌细胞肌浆凝聚,横纹消失,肌浆筛网状空隙伴少数肌纤维凝固性坏死;大脑呈缺血、缺氧性表现.结论 恶性高热主要发病机制是罗丹纳受体基因异常,引起细胞内严重钙超载;其主要死因是严重缺氧、酸中毒以及钙超载引起的心力衰竭及重度肺水肿和脑水肿.

  •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生活质量初步研究

    作者:蔡兰富;陈金春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治疗后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11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进行常规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分为痊愈组58例,显效组45例,好转组10例,在治疗后应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对上述患儿进行评价.结果 3组精力与睡眠、饮食与健康、学习能力及态度、负性情绪、活动机会性、生活便利性、生活质量满意度及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痊愈组与显效组相比,饮食与健康、负性情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痊愈组较好转组在精力与睡眠、饮食与健康、学习能力及态度、负性情绪、活动机会性、生活便利性、生活质量满意度、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显效组与好转组在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满意度、总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女患儿在总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项评估中,在生理健康方面男患儿得分高于女患儿(均P< 0.05),但在心理健康方面女患儿高于男患儿(均P<0.05).结论 重视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情况评估及疏导,针对不同性别的患儿采取相应措施.

  • 不同病程的手足口病患儿体液免疫状况分析

    作者:周杰林

    目的 探讨不同病程的重症、轻症手足口病患儿体液免疫状况.方法 选取在杭州市儿童医院住院的手足口病轻症和重症患儿各163例,比较其入院后1~5d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水平.结果 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组血清IgG (8.302±2.692 g/L)、IgM (1.608±0.647 g/L)、C3(1.197±0.196 g/L)、C4(0.409±0.088 g/L)水平分别高于轻症手足口病患者IgG(7.679±2.292 g/L)、IgM(1.394±0.645 g/L)、C3(1.133±0.176 g/L)、C4 (0.386±0.091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时间为2d的重症手足口病患者血清IgM水平为1.602±0.704 g,/L,高于轻症手足口病患者IgM水平(1.292±0.611 g/L),P<0.05;轻症组血清IgM水平,发病时间为4d组(1.782±0.804 g/L)高于发病时间为1、2d组(1.230±0.466、1.292±0.611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时间为5d组(2.024±1.120g/L)高于发病时间为1、2、3d组(1.230±0.466、1.292±0.611、1.489±0.516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重症组血清IgM水平不同发病时间组间无明显区别.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在发病第2d即出现了过强的体液免疫应答,可早期使用丙种球蛋白.

  • 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和肢体功能的影响

    作者:顾建春;方佩芬

    临床证明,恰当的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受损功能的恢复,可以大限度地减少病残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吞咽及肢体功能障碍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害普遍、突出的表现,康复训练对吞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极其重要[1].

  • 孕期增重和孕前体质量指数对妊娠糖尿病发病的影响

    作者:俞孝芳;汪银芬

    目的 分析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和孕期增重(GWG)对妊娠糖尿病(GDM)发病的影响.方法 932例足月单胎妊娠初产妇女在孕24~28周常规行75 g口服糖耐量试验,完整记录年龄、孕前体质量及分娩前体质量等临床资料,按孕前BMI分为偏瘦组、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分析4组孕妇在不同GWG情况下GDM的发生情况.结果 4组GDM发病率依次为1.2%、3.3%、10.5%及33.3%(P<0.05).GWG超出IOM推荐范围的孕妇,GDM发病率增加(P<0.05);在同一孕前BMI组别内,GWG超标亚组GDM发生率高于未超标亚组,但仅在孕前超重、肥胖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前BMI是GDM很强的风险预测因子,超出推荐范围的GWG增加GDM风险,这种风险的增加在孕前超重或肥胖的妇女中尤其显著,孕期体质量增加过度是GDM重要的协同风险因子.在孕前体质量基础上合理的管理GWG是防治GDM的重要途径.

  • 乳腺癌组织中Plexin-B1和c-met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杨小敏;徐晓武;冯国飞;张品南

    目的 探讨Plexin-B1和c-met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学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lexin-B1和c-met的表达,通过淋巴管特异性标记物D2-40记数微淋巴管密度(LVD),分析plexin-B1和c-met的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癌组织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Plexin-B1和c-me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82%和68.18%;有淋巴结转移组的Plexin-B1和c-met的阳性表达率和LVD值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Plexin-B1和c-met表达呈正相关性(r=0.7,P<0.01).结论 Plexin-B1和c-met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淋巴管密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细胞因子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姚卫;叶子

    目的 探讨脂肪细胞因子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严格选择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三并排除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肾心脏疾病以及其他内分泌疾病的患者100例,分为外周血管病变组(PVD) 18例和非外周血管病变组(NPVD) 82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R指数、瘦素、TNF-a、脂联素、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R指数、瘦素、TNF-a、脂联素、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5),根据简单相关分析(Spear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脂联素与腰围、IR指数、BP呈明显负相关(P<0.05),瘦素与腰围、IR指数,TG 呈明显正相关(P<0.05),TNF-a与BP、IR指数、瘦素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脂联素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脂联素、瘦素、TNF-α在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BI检测无创、客观、有效、费用低廉,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预混胰岛素联合长效胰岛素与三速一长方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对比观察

    作者:林仿;姚亚强;褚建平

    目的 观察早晚餐前预混胰岛素联合睡前长效胰岛素的注射方案(两预混一长)与三餐前速效胰岛素联合睡前长效胰岛素的注射方案(三速一长)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初诊伴有明显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30例.Ⅰ组三餐前皮下注射赖脯胰岛素联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Ⅱ组早晚餐前皮下注射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联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比较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用量、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人次.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胰岛素用量Ⅱ组较Ⅰ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预混胰岛素联合长效胰岛素与三速一长方案治疗治疗效果、安全性相当,胰岛素用量减少.

  • 宫颈癌妇女人乳头瘤病毒16 E6/E7基因变异分析

    作者:王瑜敏;张文辉;陈洁;丁鸿燕;余方友;洪万东;潘钦石;诸海燕;林晓梅;温秀姝

    目的 了解宫颈癌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 16 E6/E7基因变异的情况,为HPV防治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方法 从大量样本中筛选出HPV16阳性标本180例,其中宫颈癌患者100例,宫颈不典型增生患者50例,宫颈炎症患者30例,对宫颈脱落细胞样本采用PCR方法扩增HPV16 E6/E7基因,然后对反应产物采用DNA测序法获得基因序列,在GeneBank进行经BLAST分析,寻找变异位点.结果 宫颈癌患者中E6核苷酸变异率为82.00% (82/100),明显高于宫颈不典型增生患者(P=0.000)及宫颈炎患者(P=0.000);宫颈癌HPV16E6频繁的序列变异为T178G (60/100),其他常见变异为T350G、C335T/A442C、T178G/G39T,年轻宫颈癌组E6核苷酸变异率与非年轻宫颈癌无明显差别,但两者T178G变异率存在明显差异(P=0.000).宫颈癌患者HPV16 E7核苷酸变异率为74.00% (74/100),明显高于宫颈不典型增生患者(P=0.000)及宫颈炎患者(P=0.000);E7频繁序列变异为A647G 32.00% (32/100),其他常见的变异为A647G/C749T/T843C/T846C、A647G/C749T/T846C、C749T/C790T、A647G/C749T;年轻宫颈癌组E7核苷酸变异率与非年轻宫颈癌无明显差别,但A647G变异率存在明显差别(P=0.03).结论 宫颈癌患者明显存在HPV16E6 E7核苷酸变异,HPV E6 T178G、E7 A647G可能与宫颈癌年轻化密切相关,故对该人群的检测并及时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 糖尿病肾病与自噬

    作者:李霖;李红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患病率逐年增加,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寻找基于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新的预防和治疗靶点.

  •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及新进展

    作者:汤玮;石勇铨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ophthalmopathy,TAO)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约占眼眶病的20%,且近几年在我国有增高趋势.表现为突眼、眼睑退缩、球结膜水肿,眶周水肿和眼球运动障碍等,严重时会导致暴露性角膜炎、复视、及视神经受压等,成为主要致盲原因之一.

  • 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继发残腔曲菌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厉为良;杨玉波;许婷婷

    胸膜真菌病临床少见,胸膜残腔曲菌病则罕见,近40余年来国内只有零星报告.现报告一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其诊断与治疗.1 病例患者,男性,59岁,因"右肺癌行右全肺切除术后近2月,发热、咳嗽、咯痰1月余"于2010年4月28日入院.

  • 横纹肌溶解症一例报告

    作者:查云岚;梁永杰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征性.笔者收治1例RM患者,现报道如下.1 病例患者,男性,71岁.因"发热伴四肢酸胀3天,双下肢乏力半天"于2011年11月24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d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未测,自觉四肢酸胀,双下肢尤为明显.

  • 奈韦拉平引起药疹一例报告

    作者:钱秀娟;林素萍

    目前艾滋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奈韦拉平是国家免费提供的抗病毒药物一线治疗方案中常用药之一[1].现报道一例服用奈韦拉平后引起的全身性药疹,旨在使防治艾滋病的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医生能够增加对服用奈韦拉平引起药疹的了解,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 β-受体阻滞剂预防食管静脉曲张首次出血的应用进展

    作者:徐馨;魏思民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确立肝硬化诊断时,已有60%的失代偿期患者和30%处于代偿期的患者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形成静脉曲张的低门静脉压力梯度值或与此相当的肝静脉压力梯度值(HVPG)的阈值,为10~12 mmHg (l mmHg≈0.133 kPa).

  • 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治疗进展

    作者:邹莹;赵江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是指发生于儿童时期,有轻微脑功能障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或行为障碍的一组综合征.ADHD临床可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和混合型三种亚型.国内报道ADHD的患病率为1.5%~10%,一般男孩多于女孩,男女之比约为(2~9):1,早产儿童患病更多.

  • 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龚清海;应焱燕;吴艳辉

    脂肪组织不仅是一个能量储存器官,而且是一个高度活跃的内分泌器官,可以分泌一系列可溶性脂肪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抵抗素(resistin)、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PAI)-1、及C反应蛋白(CRP)等,这些激素通过旁分泌和内分泌途径,在各种复杂的代谢过程中发挥作用.

现代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