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 현대실용의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宁波市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0800
  • 国内刊号: 33-126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121
  • 曾用名: 宁波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实用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徐薇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妊娠期妇女输尿管结石放置双J管治疗的护理配合

    作者:梅嫦颖;郑萍萍

    妊娠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的变化、增大子宫对输尿管的压迫及孕激素水平升高,从而使输尿管扩张、蠕动减弱,导致尿流缓慢[1],尿路结石发生概率大大增加.由于病理、生理的改变,妊娠期妇女输尿管结石治疗的难度加大.目前其治疗原则是解除尿路梗阻,保持尿流通畅,但不宜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URSL)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近年来,宁波市第一医院采用放置双J管治疗妊娠期妇女输尿管结石,效果满意.现将其护理配合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胡敏敏;金韦标;王慧萍

    目的 分析晚期胃癌患者应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晚期胃癌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单用替吉奥化疗治疗,观察组行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及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应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能有提高治疗有效率,有效控制疾病进展.

  • 头孢曲松联合匹多莫德对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陈放;林雪峰;张帅帅;林建新;陈丹;李宇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联合匹多莫德对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2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27例,头孢曲松钠针+匹多莫德)和对照组(25例,头孢曲松钠针),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治疗后3、6、9、12个月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滴度,并与健康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CD3+、CD4+、NK细胞及CD4+/CD8+比值均较健康组低(均P< 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NK细胞及CD4+/CD8+比值均较对照组及治疗前高(均P<0.05);各组CD8+、B细胞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12个月时RPR滴度随访累积转阴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匹多莫德能调节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联合头孢曲松治疗梅毒血清固定有一定疗效.

  • 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杨莉;王大会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96例PCOS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吡格列酮治疗.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稳定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作用指数(IAI)]及性激素指标[血清睾酮(T)、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雄烯二酮(A)]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FBG、FINs、HOMA-IR及FSH、LH、T、A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而IAI上升(均P<0.05);两组治疗后FBG、FINs、HOMA-IR、FSH、LH、T及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E2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能显著纠正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及性激素紊乱状态.

  • 妇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寒战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童萌萌;徐学军;包晓红;刘甜甜

    目的 探讨妇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寒战(PAS)的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观察1 105例全身麻醉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寒战反应的发生情况,按是否出现术后寒战分为非寒战组(A组)和寒战组(B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记录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寒战的发生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女性,1 105例患者术后寒战的发生率为16.7%.多因素回归分显示年龄、污染手术、中心体温和手术时间是寒战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妇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寒战的危险因素包括:较轻的年龄(< 40岁)、污染手术、低中心体温(<36.5℃)和较长的手术时间(≥2h).

  • 高频超声鉴别小儿一过性及持续性小肠套叠的临床价值

    作者:孟彬;王一清;黄海生;沈刚;邓永锋;许严风;肖春燕

    目的 用高频超声鉴别诊断一过性及持续性小肠套叠,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85例患儿共90个小肠套叠中一过性小肠套叠和持续性小肠套叠的声像图特点,分析比较小肠套叠包块直径、长径、套叠处肠蠕动及肠壁水肿等情况.结果 90个小肠套叠中43个自行复位(A组),47个经灌肠或手术复位(B组).A组小肠套叠包块平均直径(16.95±2.89) mm,平均长径(18.98±2.86) mm;B组平均直径(18.23±4.69)mm,平均长径(32.72±7.23) mm.两组平均直径、长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小肠套叠处肠壁蠕动正常或活跃占97.67%,无肠壁水肿;B组小肠套叠处肠壁蠕动正常或活跃占38.30%,8个套叠包块肠壁轻度水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过性小肠套叠具有直径小、套入浅、套叠处蠕动正常或活跃及无肠壁水肿等特点;持续性小肠套叠具有直径大、套入深、套叠处蠕动减弱或消失、可伴有肠壁水肿等特点.明确诊断的一过性小肠套叠无需处理,可疑一过性小肠套叠可不予干预措施或给予保暖、通便及药物解痉等简单处理后观察1~24h,复查超声,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调整治疗方案;明确诊断或可疑诊断持续性小肠套叠需灌肠或手术复位.

  • 中学生手机使用与注意力的关系调查及护理建议

    作者:林亚红;沈琼琼;敬攀;周东升;梅曦;胡珍玉

    随着互联网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能够更加方便的相互交流、分享信息;与此同时,上网设备从笔记本电脑到手机的转变也越来越趋于便携.这些改变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互联网的机会大大更加.近年来调查发现,互联网使用人群中,中学生已成为非常庞大的一个群体,该人群中手机使用者约占25.5%[1],青少年不恰当地使用手机所带来的问题随之凸显[2-3].手机依赖属于病理性网络使用(PIU)范畴,通常指过度使用网络并引起一定程度的生理及社会功能损伤,如焦虑、抑郁、学业失败、工作表现下降及家庭关系难以维系等[4-5].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及知识摄取的重要时期,过度使用手机造成的不良影响不容忽视.本研究探索了影响中学生注意力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一般因素和手机使用因素,特别是睡前使用手机的习惯对注意力的影响,深入了解引发青少年注意力不集中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减少注意力不集中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 神经内科危重患者早期血糖不稳定指数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金刚;鲍贤俊;谢丹丹;陈春友;张近波;朱金强;许国斌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危重患者早期血糖不稳定指数(GLI)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生存情况将93例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计算两组GLI、平均血糖值;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各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存活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GLI均低于死亡组(均P< 0.05),两组平均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I(OR=1.14,P<0.05)为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入院30d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GLI的曲线下面积为0.851 (95%CI=0.755~0.943),P<0.01.结论 GLI是神经内科危重患者30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判断患者的预后.

  • 人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分析

    作者:龚淑飞

    胆结石是临床出现概率较高的一种病症,疾病的起因十分复杂,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造成极大的恶性影响,同步降低患者的生理与心理质量,另外因为患者对病症知识的了解程度不足,对手术中发生的疼痛恐惧心理明显,害怕术后的康复效果不理想等,因而会出现术前焦虑与恐惧情绪,加大手术操作过程中的风险,患者术后的尿路感染、切口感染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会显著提升[1].人性化护理是近几年临床护理过程中人本主义的表现,可以从整体改善患者的生理与心理情况,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笔者为观察人性化护理缓解胆结石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随机抽取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80例胆结石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做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动态脑电图监测在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的应用价值

    作者:蒋瑞婷;杨苏莉

    目的 探讨脑电图监测在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依据脑电图监测方法将8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分为常规脑电图监测组和动态脑电图监测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脑电图异常检出情况、不同脑电图分级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结果 动态脑电图监测组的脑电图异常检出率高于常规脑电图监测组(92.5% vs 62.5%,P<0.05).动态脑电图监测组的脑电图正常、轻度异常患者的致残率,中度异常患者的致死率均低于常规脑电图监测组(均P< 0.05).结论 动态脑电图监测较常规脑电图监测在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颈脊柱损伤与挥鞭性损伤后脑脊液中神经组织损伤标记物变化对评估神经组织损伤程度的影响

    作者:杨志华;韩雷;李青;王震

    目的 探讨脑脊液中神经组织损伤标记物在颈脊柱损伤与挥鞭性损伤后的变化对评估神经组织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脊髓损伤患者46例作为研究组,健康神经系统4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研究组中不同类型患者的脑脊液神经丝蛋白(NFL)、神经胶质原酸性蛋白(GAFp)水平.结果 研究组脑脊液NFL、GAF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颈脊柱损伤患者的脑脊液NFL、GAFp水平均高于挥鞭性损伤患者(均P<0.05);颈脊柱损伤中局部神经障碍患者的脑脊液NFL、GAFp水平均低于脊髓完全损伤患者(均P<0.05),脊髓完全损伤患者的脑脊液GAFp水平低于四肢轻瘫患者(P<0.05),NFL水平高于四肢轻瘫患者(P<0.05).结论 颈脊柱损伤与挥鞭性损伤后脑脊液NFL、GAFp水平能有效评估神经组织损伤程度.

  • 双Endobutton钢板修复治疗Rockwood Ⅲ度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疗效分析

    作者:俞冲

    目的 探讨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RockwoodⅢ度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56例RockwoodⅢ度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采用双Endobutton钢板进行喙锁韧带重建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5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期为6~19个月,术前及末次随访结果显示,Constant-Murley总评分及各分项评分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末次随访时采用Lazzcano评价疗效,优40例,良14例,差2例,优良率96.4%.结论 双Endobutton钢板固定修复治疗Rockwood Ⅲ度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 指桡侧筋膜瓣修复手指末节组织缺损疗效分析

    作者:吕建敏;吴建伟

    目的 探讨同指桡侧筋膜瓣修复手指末节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共27例(31指)患者,均一期行指桡侧筋膜瓣修复术,术后密切观察修复效果,在6~18个月随访并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本组27例共31指,筋膜瓣一期愈合30指,表皮坏死植皮后1期愈合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修复区域两点辨别觉5~10 mm,平均6.83 mm;功能评价优20指、良9指、差2指.结论 同指桡侧筋膜瓣修复手指末节缺损,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术后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成功率、泌乳时间及泌乳量的影响

    作者:叶丽珍;林莹;孙小芬;徐蓓蕾;许芳玲

    母乳是初生婴儿的必须品,产后早期分泌乳汁,对母乳喂养具有重要的意义[1].如今,越来越多的产妇采取剖腹产,但由于睡眠质量、禁食及分娩疼痛等多种因素,导致产妇分娩后乳汁不足.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有利于产妇产后身体和子宫的恢复,能够预防产妇产后出血,还能降低产妇卵巢癌、乳腺癌的概率[2].母乳能够传递牛磺酸、核苷酸等营养元素,提高婴儿的免疫力,预防婴儿疾病,而且健康、安全.并且能够增加产妇和婴儿的感情,对婴儿的健康心理有重要的作用.个性化护理,能够正确地指导产妇给予婴儿母乳喂养,能够使产妇尽早地分泌乳汁,在临床上已得到良好的检验.本研究讨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成功率、泌乳时间及泌乳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比较

    作者:羊瑛;陈宏靖;羊维政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GA)与硬膜外麻醉(EA)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行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4例,分为GA组和EA组,各42例.记录两组术中心率、麻醉时间及手术时间;比较麻醉前,麻醉后12、24及72h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统计两组发生POCD的例数.结果 两组术中心率、麻醉时间及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麻醉前,麻醉后12及72h的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麻醉后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组麻醉后6及12h的POCD发生率明显高于EA组(均P< 0.05).结论 GA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POCD影响较EA更大,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前额叶质子磁共振波谱定量研究

    作者:朱程;徐乐平;孙剑;惠李;刘林晶

    目的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单相抑郁症患者局部脑内代谢物质的影响.方法 收集20例抑郁症患者为观察组,20例健康对照者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及4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观察组的抑郁状况,利用1H-MRS检测治疗前、4周末两组前额叶皮质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复合物(Glx)、胆碱复合物(Cho)及肌酸(Cr)4种代谢物,分别计算NAA、Glx、Cho与Cr的比值.结果 在治疗前观察组左侧前额叶NAA/Cr、Glx/Cr,右侧前额叶NAA/C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左侧前额叶背外侧NAA/Cr、Glx/Cr,右侧前额叶背外侧NAA/Cr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治疗后HAMD量表(14.00±3.84)分,明显低于治疗前(36.17±5.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侧前额叶皮质NAA/Cr、Glx/Cr变化值与HAMD减分率呈正相关(P<0.01);其余生化指标变化值与减分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双侧前额叶NAA及左侧前额叶Glx水平降低,高频rTMS可升高其水平,这可能是高频rTMS具有抗抑郁作用的途径之一.

  • 滋肾祛瘀方辅助西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玻璃体积血临床研究

    作者:潘琪琦;邵愚

    目的 探讨滋肾祛瘀方辅助西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DR合并玻璃体积血患者共1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分别采用卵磷脂络合碘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滋肾祛瘀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中心30°视敏度、视网膜中央静脉收缩期高峰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力水平、黄斑中心凹厚度及中心30°视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流PSV、EDV及R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滋肾祛瘀方辅助西药治疗DR合并玻璃体积血可有效促进积血吸收,提高视力水平,改善眼底微循环状态,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胃癌根治切除联合胆囊切除的效果分析

    作者:熊聪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切除联合胆囊切除的效果.方法 694例胃癌患者中614例胃癌患者(对照组)行胃癌根治切除术,80例胃癌合并胆囊疾病患者(观察组)行胃癌联合胆囊同时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d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3d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合并胆囊疾病的胃癌患者,行胃癌联合胆囊同时切除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超声定位与神经刺激器在小儿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吴天英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和神经刺激器对小儿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及优势.方法 选取上肢手术患儿3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进行麻醉,观察组在超声定位下进行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完成时间、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麻醉完成时间及麻醉起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较短,观察组用药剂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16例,良2例,优良率100.00%;对照组优11例,良3例,无效4例,优良率77.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肿3例,毒性反应1例,交感神经阻滞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7.78%;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定位下行小儿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明显改善麻醉效果,减少麻醉完成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及麻醉起效时间,降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健康教育路径结合音乐放松疗法对行MECT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作者:陈阿巧;朱盛;曹智慧;徐柏廷;陈瑞东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结合音乐放松疗法对行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80例行MECT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治疗护理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结合音乐放松疗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评分、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 治疗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依从率、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结合音乐放松疗法可缓解行MECT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明显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

  • 急诊美容缝合术与普通急诊清创缝合术治疗面部外伤患者临床疗效的研究

    作者:厉兵;陈丹;童创建;娄正国;王红娟;卞兵兵

    目的 比较急诊美容缝合术与普通急诊清创缝合术治疗面部外伤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面部外伤急诊就诊患者516例,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研究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8例.观察组进行急诊后的美容缝合术,对照组则采用急诊后清创缝合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即伤口愈合程度、伤口愈合后瘢痕情况)、患者满意度及医疗费用.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均P< 0.05),医疗费用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美容缝合技术对面部外伤患者治疗,能够很好地修复患者受损面部,减轻瘢痕形成,提高患者满意程度.

  • 不同吸烟状况对糖尿病患者肾脏的影响研究

    作者:谢菲;李庆;周小爱;阮凌燕;陈芊

    目的 探讨不同吸烟状况对糖尿病患者肾脏的影响.方法 收集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吸烟情况分为不吸烟组33例、主动吸烟组87例及被动吸烟组40例.比较3组糖脂代谢指标及肾功能差异.结果 3组间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动吸烟组TG、HbA1c明显高于被动吸烟组与不吸烟组(均P< 0.05),而被动吸烟组与不吸烟组TG、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指标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3组间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白蛋白(mAl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动吸烟组尿α1-MG、mAlb明显高于不吸烟组(均P<0.05);被动吸烟组尿mAlb明显高于不吸烟组(P<0.05).结论 主动吸烟与被动吸烟均可不同程度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功能异常,因此在临床实际中对于该类患者需要加强戒烟相关知识教育,并尽可能提供无烟环境,以便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异常的发生.

    关键词: 糖尿病 吸烟 肾病
  • 杀胚药物联合人工流产及导尿管气囊压迫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陈亚宁;沈伟卫;刘明松;茹晓芳;金燕;张检生;陶志梅

    目的 探讨杀胚药物联合人工流产后予导尿管气囊压迫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组明确诊断后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片松解组织软化宫颈及杀胚治疗5d,测血HCG值及盆腔彩超,如仍可纳入研究对象,B超监护下行刮宫术,术后宫腔内放置双腔导尿管(充盈气囊15~25 ml),压迫子宫切口瘢痕处创面,同时引流宫腔内积血.对照组明确诊断后于B超监护下行经阴道穹窿穿刺吸取胚囊,局部注射甲氨蝶呤针(MTX) 50 mg/m2.结果 研究组4例患者服药第2天出血多于月经量出血,即刻B超监护下行人工流产术,术中放置双腔导尿管气囊压迫.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失败中转手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阴道流血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正常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离体组织均送病理检查,均提示为胚囊或胎盘床反应,未见滋养细胞疾病.结论 杀胚药物联合导尿管气囊压迫治疗孕早期剖宫产瘢痕妊娠是安全可行的,且为无血管栓塞设施的基层医院和经济条件相对受限制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不同角度多点阻滞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陈静敏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不同角度多点阻滞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采用髂筋膜间隙不同角度多点阻滞麻醉,对照组在超声引导下采用髂筋膜间隙单点阻滞麻醉,比较两组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和闭孔神经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以及阻滞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闭孔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股神经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闭孔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股神经阻滞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不同角度多点阻滞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具有起效快及阻滞成功率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多层CT灌注成像对梗阻性肾积水患者肾功能的评价

    作者:段润卿;薛建秀;何一杨;郑语今;董孟杰;俞冬凤;程伟

    目的 分析多层CT灌注成像在梗阻性积水患者肾功能评价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肾积水患者29例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健康体检者24例为对照组,全部行64层螺旋CT灌注扫描,设定单侧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值为≥34 ml/min,根据单侧肾脏GFR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正常组(>34 ml/min),肾功能轻度受损组(20 ml/min≤GFR≤34 ml/min)及肾功能重度受损组(GFR<20 ml/min),对各组患者的血流量图(BF)、血容量图(BV)、表面通透性图(PS)及Patlak血容量图(PBV)进行分析.结果 经图像后处理后,观察组肾皮质及肾髓质BF、BV、PS及PB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正常组、肾功能轻度受损组及重度受损组肾皮质BF、BV、PS及PB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多层CT灌注成像技术对评价肾积水时肾血流变化情况及预测单肾功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为肾积水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指导.

  • MRI与CT在骨骼肌内黏液瘤中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顾浩;王小会

    目的 MRI与CT在骨骼肌内黏液瘤中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肌内黏液瘤患者,24例接受MRI检查(其中21例增强扫描)(MRI组),16例接受CT检查(平扫和增强扫描)(CT组).结果 40例肌内黏液瘤患者当中,腓肠肌内黏液瘤12例,股内侧肌内黏液瘤17例,腓骨长肌内黏液瘤8例,肩胛舌骨肌内黏液瘤3例.24例患者经MRI平扫可见肌肉内占位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以及脂肪抑制成像呈显著的高信号,边界清楚;21例经增强后,15例出现病灶不均匀强化,于病灶周围可见脂肪信号带,有部分病灶周围肌肉内呈水肿信号;4例可见结节并有厚壁强化;2例未见明显强化.16例患者经CT平扫后肿瘤呈液性的低密度肿块;于增强后12例在动脉期病灶边缘可见环形强化,病灶内部呈不均匀强化,在静脉期及延迟期于病灶边缘和内部皆可见渐进性强化.增强后MRI诊断异常率明显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与CT在骨骼肌内黏液瘤中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特别是MRI表现对于本病的术前诊断具有重大临床价值.

  • 关节镜监视下微创治疗Schatzker 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38例分析

    作者:包学迅;史德军;兰观华;陈一洲;徐德洪

    目的 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小切口微创治疗Schatzker 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3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Schatzker分型为Ⅰ型20例,Ⅱ型11例,Ⅲ型5例,Ⅳ型2例,均采用关节镜监视下进行骨折复位,结合小切口进行空心拉力螺钉或钢板内固定,观察其疗效.结果 本组3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4周;均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骨不连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第1天拍X线片行Rasmussen放射评分,优良率为78.9% (30/38);术后3个月检查膝关节功能行Rasmussen临床评分,优良率为94.7%(36/38),2例功能不满意患者均为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裂的患者,表现为膝关节僵硬.结论 关节镜监视下微创治疗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及膝关节功能恢复快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 甲强龙对改善HELLP综合征患者肝肾功能和抗血管生成因子疗效的临床分析

    作者:吴嘉涵;赵羽玲;俞海赞

    目的 探寻和分析甲强龙改善HELLP综合征患者肝肾功能和抗血管生成因子的疗效.方法 对分娩前既已发生HELLP综合征与分娩后新进表现HELLP症状患者应用甲强龙120mg/d,静脉滴注5d治疗,检测分析患者治疗前与治疗时,血压、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炎症细胞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等指标.结果 33例HELLP综合征确诊患者完成本研究.甲强龙应用72 h内,患者血压控制平稳,血小板计数和肝肾功能明显改善.同时,以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代表的炎症细胞因子,以及以可溶性类fms酪氨酸激酶-1(sFlt-1)和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为代表的抗血管生成因子均显著降低.结论 甲强龙降低了HELLP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改善了患者血压、血小板计数和肝肾功能等临床指标.

  •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效果分析

    作者:孔凡伟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76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行胰岛素皮下注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予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范围均控制在空腹血糖≤8.0 mmol/L及餐后2h血糖≤11.1 mmol/L;观察组舒张压及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7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4%;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6.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

  •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作者:陈飞飞;王煦;何海照

    目的 探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药敏性情况.方法 分析30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分离培养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并用纸片扩散法和低抑菌浓度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痰标本阳性266例(88.67%),分离出病原菌283株,包括革兰阴性杆菌195株(68.90%),革兰阳性球菌66株(23.32%),真菌22株(7.78%).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低;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性低,其他药物均有较高的耐受性.结论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阳性杆菌,其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性良好.

  • 健康访视在胃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吴吉

    胃癌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预后与肿瘤分期、部位及治疗方案密切相关[1-2].目前,胃癌手术主要分为姑息性手术和根治术,对不同病情患者可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临床上治疗胃癌患者不仅要求手术方案合理,还应注重护理与健康干预.传统的护理干预着重于围手术期,其效果值得肯定,但研究证明,胃癌患者术后生活习惯与疾病复发具有一定相关性,因此传统护理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健康访视是一种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及院外康复期的新型护理模式,不仅延长了护理周期,还对护理人员的术后随访提出了更高要求[3].笔者对胃癌术患者分别给予健康访视和常规护理,旨在明确健康访视对胃癌术后患者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脊柱手术血液保护的作用

    作者:诸葛晓红;周程

    目的 探讨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AHHD)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脊柱手术血液保护的作用.方法 将38例行胸腰椎减压内固定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行AHHD联合CH,麻醉诱导后30 min内,以20 ml/kg的羟乙基淀粉输注,并同时以平均动脉血压(MAP)基础值的70%为目标行CH;对照组按临床常规处理.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即AHHD联合CH前(基础值T0)、30 min后(T1)、1h后(T2)及2h后(T3)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动静脉血气.结果 观察组失血量、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尿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不同时段两组患者SvO2、ScvO2、pH和LAC均呈现出不同变化,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T3时Ca2+水平较T0有所下降(P<0.05),对照组Hb及Hct水平较观察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不同时段两组患者MAP、CVP及HR呈现出不同变化,且观察组各时段CVP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与T0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AHH联合CH可安全用于脊柱手术,可明显减少或避免输注异体血,且对内环境无明显影响.

  • 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在FS-LASIK术后干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毛伟;文丰;张哲;李钦波

    目的 探讨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在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FS-LASIK)后干眼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接受FS-LASIK手术患者235例(470眼),术后对患者进行干眼相关检查,用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进行包括泪河高度、首次泪膜破裂时间(BUT-f)和平均泪膜破裂时间(BUT-ave)在内的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 BUT)检查,评价干眼相关指标和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结果间的关系.结果 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所测的BUT-f短于覆盖整个角膜的BUT-ave(P<0.05),两者呈显著正相关(P<0.05);干眼评分与BUT-f、BUT-ave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Schirmer试验Ⅰ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结果与BUT-f、BUT-ave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传统BUT与BUT-L BUT-ave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 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可非侵入性的反映泪液量和泪膜稳定性,有利于FS-LASIK术后干眼的快速诊断及严重程度的评价.

  •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巩永恒

    目的 分析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予以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血糖(GLU)及G-反应蛋白(CRP)]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白介素-6(Ⅱ-6)、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 两组术前COR、GLU及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COR、GLU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IL-6、IL-10及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腹腔镜妇科手术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维持炎性细胞因子平衡.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检测在宫颈锥切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晶晶;苏维娜;林清清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 E6/E7mRNA检测在宫颈锥切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因CIN Ⅱ~Ⅲ接受宫颈锥切术的174例患者进行宫颈锥切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的定期随访,每次随访均同时行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测(TCT)、HPV E6/E7mRNA和HPV DNA分型检测.如TCT≥非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或HPV E6/E7mRNA或HPV DNA三项中有一项阳性,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与HPV DNA检测相比较,评价HPV E6/E7mRNA检测对宫颈锥切术后CINⅡ~Ⅲ诊断价值.结果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HPV E6/E7mRNA和HPV DNA分型两种检测诊断CINⅡ~Ⅲ的灵敏度均为82.35%,但HPV E6/E7mRNA的特异度为89.74%,高于HPV DNA (4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预测值为77.78%,高于HPV DNA (4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型HPVE6/E7mRNA检测对宫颈锥切术后患者随访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指导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合理使用.

  • 伐昔洛韦联合腺苷钴胺对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京梁

    目的 评价伐昔洛韦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选择148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伐昔洛韦300 mg,2次/d,口服,腺苷钴胺针剂1.0 mg肌肉注射,1次/d;对照组采用伐昔洛韦300 mg,2次/d,口服.用药后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结痂、止疱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止痛时间缩短,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0天其症状和体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37%;对照组总有效率77.6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伐昔洛韦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单用伐昔洛韦,能更显著地缓解症状,减轻疼痛.

  • 动态健康宣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的影响

    作者:张蓓蕾;洪月;王春英;徐红霞

    目的 探讨动态健康宣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MHD血红蛋白男性< 110 g/kg、女性<100 g/kg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动态健康宣教.于第6个月抽血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度较对照组及干预前高(均P< 0.05),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动态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MHD并发肾性贫血患者积极度,改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

  •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高风险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张敏;梅瑾;张闻;王敏

    目的 探讨唐氏综合征(DS)产前筛查高风险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将进行羊水穿刺的589例21-三体风险值≥1/270孕妇作为DS高风险组,同期本院分娩的1 178例21-三体风险值<1/270孕妇作为低风险组,随访比较两组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DS高风险组与低风险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分别为7.97%和2.12%,DS高风险组明显高于低风险组,其中染色体异常、结构异常、自然流产及胎死宫内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风险组(P<0.05);不良妊娠结局孕妇的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 MoM值高于正常妊娠结局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高风险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拔伸托入法与拔伸足蹬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效果分析

    作者:穆舟燕;李岳君

    目的 探讨拔伸托入法与拔伸足蹬法对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肩关节前脱位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拔伸足蹬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拔伸托入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及疼痛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复位成功率、有效率、疼痛评分、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拔伸托入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复位成功率高,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缩短治疗时间.

  • 激光美容针治疗色素性疾病78例临床分析

    作者:鲍海萍;朱梦洁;苏侃;费安军

    目的 探讨激光美容针治疗色素性疾病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色素性疾病患者15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二氧化碳激光美容针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皮肤机械磨削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痊愈52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痊愈34例,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9.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3例出现色素沉着,但在2个月到半年后消退或消失;对照组35例出现色素沉着,5例红斑,27例在半年后仍无消退.结论 二氧化碳激光美容针治疗色素性疾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及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正常人群坐骨神经MRI扫描技术的探讨

    作者:李晖;张玉琴;胡铁波;林闽江

    目的 探讨正常人群坐骨神经MRI扫描技术的应用.方法 采用飞利浦Ingenia l.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对24例健康志愿者左侧坐骨神经分别行3D选择性水激发序列(3D proset)和3D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 T2WI FSE Drive)扫描.然后由两位高级职称影像诊断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分级,同时运用感兴趣区(ROI)技术测量计算坐骨神经-梨状肌信号强度比.结果 3Dproset序列与3D T2WI FSE Drive序列图像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前者序列的坐骨神经-梨状肌信号强度比明显高于后者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3D T2WI FSE Drive序列相比,3D proset序列更有利于坐骨神经解剖结构的显示.

  • 不同血管通路进行人工肝治疗肝衰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周健;黄建荣

    目的 探讨不同血管通路对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诊断为乙型肝炎肝衰竭进行人工肝治疗的128例患者,分为A、B两组,人工肝方法均选用选择性血浆置换.A组为内瘘针穿刺建立临时外周血管通路组,B组为用股静脉双腔管置管组(留置管时间1~4周).比较两组患者在人工肝治疗后肝脏功能改善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人工肝治疗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胆碱酯酶、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上升,但两组治疗后各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好的血管通路对人工肝治疗有关键作用,病情较轻只进行血浆置换可选择外周血管通路,尤其是外周浅表静脉-股静脉通路,但肝衰竭病情重,需长时间多种人工肝治疗方法则需建立中心静脉置管通路.

  • 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乔鹏

    目的 探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法将12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患者血压和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电图的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高(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氨氯地平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任庆杰;张旭环;陈铁霁;刘海燕;方辉;王辉;曹津;严旎;李媛

    目的 观察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肾功能不全患者分为A组(非布司他,40 mg/qd)、B组(非布司他,80 mg/qd)和C组(苯溴马隆,50 mg/qd),每组20例,治疗24周.检测治疗前后的尿酸变化与治疗后各组尿酸低于360 μmol/L(达标)的例数.结果 中途13例停药退出研究,共有47例完成试验.血清尿酸持续< 360 μmol/L视为达标,第8周,B组达标率较A组、C组高(均P< 0.05),第16周、第24周,B组和C组达标率较A组高(均P<0.05).3组治疗第24周肌酐较治疗前均有下降,A组下降幅度18.3%,B组20.6%,C组17.5%,由此可见A组、B组较C组下降更明显,A组和B组肌酐下降幅度相当.结论 非布司他每天80 mg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肾功能不全患者疗效佳.

  • 海岛医院高年资护士职业现状和职业规划调查及管理对策研究

    作者:王姚娜;潘海燕;袁惠萍;张维珍;范力明

    高年资护士,即年龄在40岁以上或工作10年以上并具有主管护师职称及以上的临床护理人员[1-2].她们是护理事业发展的核心人群[3],具有经验丰富、业务熟及处事稳重等特点,不但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娴熟的操作技能,更具备优良的沟通协调能力,是护理人才梯队构成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因高年资护士职业暴露风险高,福利薪酬低,工作压力大,缺乏成就感,长期工作造成的职业病,如静脉曲张、颈椎、腰椎病痛不能承受超强的工作负荷,多重角色冲突,职业期望值与现实反差大等原因,导致流失大.因此,对护理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稳定高年资护士队伍,提高工作满意度是管理的研究重点.本研究通过对舟山海岛县级以上医院进行调查,了解高年资护士的职业现状和临床特点,制定合理及有效的管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职业规划 护士 就业
  • 精神病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认知程度、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英娣;庄妙红;戴璐

    目的 探讨精神病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认知程度、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42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医护人员中医师48位,护士94位.护士的手卫生培训率、手卫生知识认知程度、手卫生次数依从率及执行手卫生操作的正确率均高于医生(均P< 0.05).影响医师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1)约束冲动患者情况紧急来不及洗手;(2)精神病为无传染性,无须洗手;(3)速干手消毒液不能随处可取,使用不方便.影响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1)工作太忙,无足够时间;(2)速干手消毒液对手部皮肤有刺激性;(3)医院对手卫生工作无有效奖惩制度.结论 精神病医院护士对手卫生知识的认知程度和依从性较好,医师的认知程度和依从性需要提高.

  •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关系研究

    作者:李庆;谢菲;王筱景;周小爱;钮雁文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与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SCH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门诊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40例,分别检测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FT3、FT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TSH、IL-6、TNF-α、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SH与IL-6、TNF-α及hs-CRP均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SCH可诱发IL-6、TNF-α、hs-CRP,使其浓度不同程度的升高而增加冠心病概率.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

    作者:朱娜;叶桦

    目的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806例健康体检人群,根据肝脏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按照年龄分成6个年龄段,统计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各人群颈动脉斑块和颈动脉内膜增厚发生率.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为30.54%(857/2 806),男性检出率35.47%(693/1 954),女性检出率19.25% (164/852),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酒精性脂肪肝人群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20.19%)、颈动脉内膜增厚检出率(18.32%)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人群(11.39%、13.03%,均P<0.05).40岁后各年龄段非酒精性脂肪肝人群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于非脂肪肝人群(均P<0.05).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早于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尽早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有利于对其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监测和及时干预.

  • 胸部刀刺伤致心脏破裂11例诊治分析

    作者:余超群;陈忠杰;丁东晓;应俊杰;尚文军

    目的 探讨外伤性心脏破裂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刀刺伤致心脏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现场紧急开胸1例,急诊手术治疗10例.1例于术中出血量过多,且出现Beck三联征而死亡,其余10例均治愈,且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胸部外伤患者应高度警惕心脏破裂可能,若出现出现Beck三联征,则预示着预后不良;早期准确的诊断、紧急剖胸解除心脏压塞、修补心脏裂口及控制出血是心脏破裂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心脏破裂 外伤 救治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方凯;石海涛;周鹏;刘银凤;张华

    目的 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d.比较临床疗效和治疗前、7d后、14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80.0%,P<0.05);两组NIHSS评分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I评分随着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观察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更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安全性良好.

  • 骨康胶囊联合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效果及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倪坚正;黄轶锋;张冶

    目的 探讨骨康胶囊联合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效果及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口服骨康胶囊治疗,观察组予口服骨康胶囊联合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胸腰椎正位骨密度(BMD)及腰背疼痛程度[疼痛模拟视觉评分(VAS)],血骨钙素(BGP)、血钙浓度、血磷浓度及碱性磷酸酶值,以及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BMD与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BGP及碱性磷酸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钙及血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再次骨折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骨康胶囊联合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效果显著,可明显促进骨折的愈合,缓解疼痛,同时还可降低骨折的再次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低场强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扫描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准确性分析

    作者:张珊珊;李伶娟

    目的 探讨低场强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扫描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颅脑损伤患者140例,均行低场强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扫描,将扫描结果根据血肿分布位置和受伤位置分成枕部、项部、额部、颞部、小脑幕、大脑镰旁,并进行分析.结果 多层螺旋CT扫描显示阳性血肿122处,低场强磁共振扫描显示阳性血肿181处.在血肿部位方面,低场强磁共振扫描显示枕部29处、顶部46处、额部38处、颞部16处、大脑镰旁23处、小脑幕29处,多层螺旋CT扫描显示枕部24处、顶部33处、额部23处、颞部11处、大脑镰旁19处、小脑幕12处.结论 相比多层螺旋CT,低场强磁共振扫描在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上更准确,清晰度更高,更利于患者早期血肿的诊断.

  • Gelatamp胶质银明胶海绵用于预防拔牙搔刮术后创口止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韦宁

    目的 观察Gelatamp胶质银明胶海绵用于预防患者拨牙窝搔刮术后创口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需要进行拔牙窝搔刮术427例患者的484颗牙齿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应用Gelatamp胶质银明胶海绵填塞拔牙窝,B组用吸收性止血明胶海绵填塞拔牙窝,C组创口均予棉卷咬合压迫止血,观察3组患者拔牙窝搔刮术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A组与C组、B组与C组、A组与B组拔牙窝搔刮术后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A组出血的发生率低.结论 Gelatamp胶质银明胶海绵用于预防患者拔牙窝搔刮术后创口出血,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步态训练矫正仪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作者:郭旭;任惠明;傅建珍;厉欢松;潘天宇;徐敏

    目的 探讨步态训练矫正仪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加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加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加步态训练矫正仪治疗,每项技术治疗均为30 min/次,1次/d,5d/周,共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评定两组患者的患侧踝关节活动能力[10 m步行测试(10 MWT)]及下肢活动能力[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FMA-L)].结果 治疗前,两组10 MWT及FMA-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10MWT及FMA-L显著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步态训练矫正仪结合肌电生物反馈能显著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

  • 急性脑梗死患者动态脑电图异常与早发性癫痫发作之间的关系探究

    作者:张净净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动态脑电图(AEEG)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 对432例急性脑梗死进行AEEG检查,记录脑电图异常情况、早发性癫痫发作情况及脑梗死部位.结果 386例显示AEEG异常,异常率为89.35%.48例出现早发性癫痫,急性脑梗死AEEG异常患者早发性癫痫的发生率为12.43%;分水岭梗死、部分皮层及皮层下梗死和完全大面积脑梗死组早发性癫痫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AEEG监测,有助于发现早发性癫痫发作.

  • 东莨菪碱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潘宏伟;翁晶晶

    目的 分析东莨菪碱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行无痛肠镜检查的8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注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静脉推注.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肠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在t1时间段HR、MAP和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t2~t4时间点的HR、MAP和SpO2与t1比较有所提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在t2~t3时间段的HR、MAP与t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t2、t3时间点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肠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东莨菪碱在无痛肠镜检查中对体循环无不良影响,可以有效的抑制肠蠕动,缩短肠镜检查时间,安全性高.

  • 噻吗心安滴眼液辅助治疗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及疗效的影响

    作者:陈安颖;廖燕红

    目的 探讨噻吗心安滴眼液辅助治疗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88例(101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52眼)和观察组44例(49眼).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噻吗心安滴眼液,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眼压、眼部血流动力学、视力变化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7.76% vs 71.54%,P<0.05);患眼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高于对照组(均P<0.05);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血管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噻吗心安滴眼液辅助治疗有助于提高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视力水平,可能与改善眼部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液动力有关.

  • 高分辨率胸部CT成像特点与COPD急性加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叶贤旺;江茂情;张杰;黄求理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成像中肺气肿和支气管管壁增厚与COPD急性加重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高分辨率常规胸部CT扫描患者8 825例,共208例COPD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视觉CT评估分级系统,对肺气肿和支气管管壁增厚进行评分.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的风险比(HRs)和95%CI评估高分辨率CT表现与COPD急性加重的相关性.结果 共208例COPD患者出现急性加重,在重度肺气肿(分值≥7)和重度支气管管壁增厚(分值≥3)的患者中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自的HRs及95%CI分别为5.2(95%CI:3.8~7.3)和4.7(95%CI:3.2~6.5).结论 高分辨率CT探测的形态学改变评估肺气肿、支气管管壁增厚的严重程度与COPD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能够有效预测COPD急性加重的可能性,特别是重度肺气肿及重度支气管管壁增厚的患者.

  • 神经内镜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汪杰;梅敏;胡小铭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技术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神经内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复查头部CT,4例脑室内出血患者中血肿大部清除,继续引流管引流;11例脑内血肿患者中血肿清除满意,残留少许血肿,均未再次手术.经治疗后,3例脑室内出血患者术后植物生存状态,1例患者不完全性失语,3例患者偏瘫,8例患者恢复满意.结论 神经内镜技术用于颅脑手术中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内镜 疗效
  • 宫腔镜对宫腔内病变导致的不孕不育症患者的诊疗价值分析

    作者:潘晓平

    目的 研究宫腔镜对宫腔内病变导致的不孕不育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疑似宫腔病变导致的不孕不育患者80例,所有患者经宫腔镜,阴道超声检查,确诊患者在宫腔镜下实施治疗.结果 宫腔镜和阴道超声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宫腔形态异常以及异物残留等宫腔病变的检出率虽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宫腔镜对宫腔黏连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经阴道超声(P<0.05).治疗后,不同病因导致的不孕不育患者妊娠率从高至低依次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妊娠率为57.6%,宫腔粘连患者妊娠率为52.38%,宫腔形态异常患者妊娠率42.9%,黏膜下肌瘤患者妊娠率为37.5%,异物残留妊娠率为28.5%.结论 宫腔镜对宫腔内病变导致的不孕不育症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上调miR-101对结肠癌细胞株的增殖、侵袭、迁移及化疗敏感性的作用

    作者:陈乐高;崔盈

    目的 研究miR-101在结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HT-29和RKO结肠癌细胞株增殖、侵袭和迁移的作用.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42对结肠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01的表达情况;利用重组miR-101腺病毒上调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RKO中miR-101的表达,克隆形成试验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迁徙试验检测其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侵袭实验检测其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并用噻唑蓝(MTT)检测相对增值率以及对5-氟尿嘧啶(5-FU)和顺铂(DDP)的化疗效果影响.结果 miR-101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上调miR-101的表达能够抑制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RKO的增殖,降低其迁徙和侵袭能力,上调miR-101的表达能够增强5-FU和DDP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杀伤作用.结论 miR-101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上调miR-101的表达对结肠癌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降低侵袭能力的作用,miR-101可能对结肠癌化疗效果有协同作用.

  •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15例超声声像图分析

    作者:季国飞

    目的 探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共16个肿块中,9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实性低回声肿块,4例表现为混合回声的肿块,可见无回声区,2例表现为无回声的肿块.结论 实性卵巢卵泡膜细胞瘤超声表现多典型,当出现出血、囊性变等化时应综合考虑.

  • 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虹;陆文明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2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经超声准确诊断1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从阑尾的位置分析,11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高位1例,盆位45例,回肠前位14例,盲肠后位8例,盲肠下位25例,回肠后位15例,周围大网膜包裹9例,超声准确定位76例,诊断符合率64.95%.结论 经多普勒超声检查急性阑尾炎方法简便、快速、图像直观清晰、无辐射、无创伤,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做出准确的诊断,是目前诊断急性阑尾炎必不可少的辅助检查.

  • 2型糖尿病肾功能损害与动态血糖及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郑筱玮;褚建平;徐淼;李佳霖;卢杰;王兴珍;林仿;励丽;钮雁文

    目的 探讨处于不同肾功能阶段的2型糖尿病(T2DM)的动态血糖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方法 选取T2DM患者155例,按肾功能分期分为DN1组、DN2组及DN3组,比较3组的血糖波动系数及Hcy等相关指标.结果 DN1组和DN2组的Hcy水平均小于DN3组(均P<0.05),但DN1组和DN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Hcy水平呈负相关(P<0.01).DN1和DN2组间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平均血糖(MBG)、HOMA-IR及HOM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DN1和DN2组的MAGE、MBG、HOMA-IR分别低于DN3组,HOMA-S高于DN3组(均P<0.05);eGFR与MAGE值呈负相关(P<0.01),与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无相关性(P>0.05).结论 肾功能正常或肾损伤早期时的Hcy水平与动态血糖系数无明显差异,当肾功能损伤晚期时可以通过Hcy及MAGE估测肾功能损伤的情况.

  • 肝细胞性肝癌中磷酸化PED/PEA-15和P-p27T18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吴益峰;朱柯磊;陈磊;王静文;蒋存兵;李定耀;陈明良

    目的 探讨磷酸化蛋白PED/PEA-15 (s-116)和P-p27T187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揭示两者在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印迹检测40份(40例患者)肝细胞性肝癌和相应癌旁组织(距离肿瘤边缘2 cm以外)及12份(12例患者)正常肝组织中PED/PEA-15(s-116)和P-p27T187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PED/PEA-15(s-116)和P-p27T187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均P< 0.05).PED/PEA-15(s-116)、P-p27T187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有无门静脉癌栓均有关(均P<0.05);而与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数目及甲胎蛋白(AFP)水平等均无关(均P>0.05). PED/PEA-15 (s-116)和P-p27T187蛋白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056,P<0.05).结论 PED/PEA-15 (s-116)和P-p27T187在肝细胞肝癌中呈高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并有可能成为肝细胞性肝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 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的诊断标准和控制目标的新进展

    作者:褚建平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主要分为妊娠糖尿病(GDM),即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糖耐量异常,以及糖尿病合并妊娠(PGDM),糖尿病基础上发生的妊娠.由于在妊娠期间的糖尿病将会对母婴造成较大的危害,尤其在妊娠早期血糖控制不佳会造成胎儿神经管闭合不全、心脏大血管转位、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及骶骨发育不全等先天性异常,因此,引起国内外专家的极大关注.本文就GDM和PGDM诊断标准和控制目标的进展作一综述.

  • 库欣综合征诊治的难点和要点

    作者:郑芬萍;李红

    库欣综合征(CS)又称为皮质醇增多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肾上腺皮质长期分泌过量皮质醇所产生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也称为内源性CS;而长期应用外源性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饮用大量酒精饮料引起的类似CS的临床表现,称为外源性、药源性或类CS(也称为假性库欣CS).CS的临床表现类型多样,可以表现为亚临床性、周期性、轻微至起病急剧严重型.

  • 肠促胰素类药物降糖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作者:董凤芹;徐唯玮

    糖尿病是重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危险因素之一,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终死于心血管并发症,近年来抗糖尿病药物的心血管安全性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08年12月,FDA更是明确要求所有新型抗糖尿病药物在申请上市前/后应进行心血管风险的安全性评价.肠促胰素类药物是新近进入临床的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另一类是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DPP-4i).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的活性,减少DPP-4对GLP-1和葡萄糖依赖促胰岛素多肽(GIP)的降解,提高循环中的GLP-1和GIP水平.而GLP-1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改善胰岛素抵抗,从多方面改善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紊乱.因此,肠促胰素类药物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GLP-1RA通过激活GLP-1受体起作用,GLP-1受体在人体广泛表达,包括胃肠道、神经系统、心脏、平滑肌、近端小管和肾小球.因此,肠促胰素类药物在临床的使用中表现出多效性的特点.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肠促胰素类药物能够在良好控制血糖的同时兼具心血管保护效应.本文将对肠促胰素类药物降糖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及迄今可查的评价其临床安全性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作一归纳.

  • 超声诊断急性肺损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进展

    作者:唐曼

    急性肺损伤(ALI)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危重疾病,且病死率较高.1960年国外学者首次提出了ALI/ARDS的概念,因其在患者全身严重感染性休克、烧伤等疾病中表现出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为主要临床特点的急性呼吸衰竭,进而发展为多器宫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而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临床工作者的重视[1-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有研究提示我国ALI/ARDS的病死率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3].

  • 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王煦;陈飞飞;李国振

    感染是阑尾炎术后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随着无菌操作的开展以及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率的提高,手术部位切口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手术的成功率也明显提高[2].阑尾炎作为外科常见的一类急性腹感染疾患,以预防和控制感染为目的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非常普遍.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由于缺乏手术预防用药统一的参考指南,抗菌药物不恰当应用的现象时有发生[3].本研究旨在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报道如下.

现代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