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 현대실용의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宁波市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0800
  • 国内刊号: 33-126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121
  • 曾用名: 宁波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实用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徐薇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糖皮质激素吸入联合孟鲁斯特治疗重度儿童哮喘疗效观察

    作者:宋泓峰;张新钢;叶栋;许会卿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吸入联合孟鲁斯特治疗重度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118例重度儿童哮喘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2例,采用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口服孟鲁斯特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吸入普米克都保、口服β2受体激动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肺功能均有改善,治疗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孟鲁斯特联合治疗能降低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尤其适用于重度儿童哮喘患者.

  • 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作者:龚雁;袁建树;王育文;马蓉;朱金玉;吴越

    目的 探讨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将42例白内障患者,分为实验组(A组)及对照组(B组).A组(30眼),植入AcrySofRestor多焦点人工晶体,B组(26眼)植入AcrySof SN60AT单焦点人工晶体.术后第1天、1周、3月观察两组术眼的屈光状态,裸眼远、近视力、矫正远、近视力、角膜曲率及并发症等指标;问卷调查视觉质量、各视觉功能区满意度及脱镜率.结果 两组患者远视力和佳矫正近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阅读戴镜率为15%,优于B组94%(P<0.05).结论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不仅可使患者恢复良好的裸眼远视力,而且可使患者的裸眼近视力明显提高,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人工晶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股骨头切割发生原因及对策

    作者:王荣波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股骨头切割发生原因及对策.方法 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闭合复位DHS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发生股骨头切割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中位时间24个月;2例患者发生穿出、切割股骨头伴髋内翻畸形,其中1例(头钉位于股骨头颈内上方)术后13个月时拆除内固定,骨折畸形愈合;另1例(过早负重)发生股骨头坏死,18个月后再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结论 对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应正确把握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及正确的术后指导,可有效防治术后股骨头切割的发生.

  • 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作者:李娟

    暴发性心肌炎又称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危重[1],常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等.本研究拟总结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关键词: 心肌炎 休克 护理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挤压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

    作者:方建江;李增攀

    目的 总结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重症挤压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18例重症挤压综合征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了CRRT治疗及综合治疗.结果 CRRT治疗后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钾、肾功能和血肌酸激酶(CK)均有明显降低,其中血钾和肾功能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CRRT治疗能有效地治疗重症挤压综合征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 下肢静脉曲张与窦性心动过缓的关系

    作者:沈苑

    目的 探讨窦性心动过缓与下肢静脉曲张的关系.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56例(实验组),健康体检者625例(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心电图检查.合并窦性心动过缓者:实验组术后6个月复查心电图,对照组随访6个月后复查心电图,对比两组之间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及转归情况.结果 实验组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及术后窦性心动过缓的好转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 窦性心动过缓与下肢静脉曲张之间存在联系,下肢静脉曲张可能是导致窦性心动过缓的病因之一.

  • 早期磁共振血管造影阴性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观察

    作者:方凯

    目的 分析早期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无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及预后.方法 选择在早期完成MRA检查的急性脑卒中患者41例,根据MRA显示,将患者分为大血管闭塞组和无大血管闭塞组.患者行MRA检查前完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在3个月时,随访改良的Ranking量表(mRS)评分.结果 41例患者中大血管闭塞组20例,无大血管闭塞组21例.无大血管闭塞组21例病人磁共振DW像,按OCSP分型,0例显示完全性前循环梗死TACI,3例部分全循环梗死PACI,12例腔隙性脑梗塞LACI,6例后循环梗塞POCI.两组3个月随访时,mRS0~2分的比例分别为25%和80%,两组临床结局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01).结论 大多数早期磁共振血管成像正常的急性卒中病人影象上有梗塞灶,临床预后通常较好.

  • 哌罗匹隆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作者:周勇;李婷;段跃水;陈雪芳

    目的 探讨哌罗匹隆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8例)和对照组(72例),分别给予国产哌罗匹隆及利培酮治疗,在治疗后第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治疗前后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及一般病理症状,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各时点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内PAN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PANSS评分及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哌罗匹隆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功能相似,但哌罗匹隆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

  • Orem自理理论在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魏巧文

    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是浸润性膀胱癌的常用法治疗方法[1].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需做腹部泌尿造口引流尿液,患者终身佩戴造口袋,影响日常生活.因此对造口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知识教育,使其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是一个急需重视的问题.美国当代著名护理理论家提出了Orem自理理论[2].本研究拟观察Orem自理理论在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护理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关键词: 回肠 膀胱 造口 护理
  • 2型糖尿病与牙周病互相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琦;钟兴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与牙周病互相影响的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伴重度牙周病患者为A组,选择单纯性2型糖尿病患者为B组,选择无全身疾病的牙周病患者为C组,选择健康人群为D组,每组各30例,检查并记录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和附着丧失(AL),并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龈沟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结果 A组患者的血清CRP和龈沟液IL-1β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B、C组患者的血清CRP和龈沟液IL-1β水平也高于D组健康组(P<0.05).结论 2糖尿病与牙周病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两者并存可互相加重病情.

  • 口服维胺酯胶囊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作者:肖桂林

    目的 观察口服维胺酯胶囊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疗效.方法 选取门诊多发性跖疣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口服维胺酯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液氮冷冻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9.3%,复发率8.0%;对照组有效率为61.3%,复发率38.7%.两组间有效率及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维胺酯胶囊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较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单中心性Castleman病7例病理学分析

    作者:曾岩云;林军;赵健;余莲实

    目的 探讨单中心性Castleman病(CD)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单中心性CD的临床、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临床表现为单一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病理均为透明血管型,表现为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及淋巴窦大部分消失,滤泡间小血管增生伴透明变性,且插入滤泡中心内;外套层淋巴细胞层次明显增多并呈同心圆状排列.免疫组化示滤泡内CD21阳性的滤泡树突细胞(FDC)增生,血管内皮细胞CD31、CD34弥漫表达.结论 单中心性CD具有典型的淋巴结组织病理学改变和免疫组化特点,但临床表现无特征性,极易误诊,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 以耳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茎突综合征23例分析

    作者:赵哲弘;谢枫;王琼女

    目的 探讨以耳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茎突综合征的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耳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23例茎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接受茎突截断术后,均随访6月以上,术后症状消失18例,症状明显好转5例,其中2例遗留轻微的耳部异物感,3例耳鸣未完全消失,但较术前明显减轻.结论 以耳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不典型茎突综合征应加以重视,手术治疗有效.

    关键词: 茎突综合征 截断术
  • 老年人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方式探讨

    作者:赵明;王可敬;赏金标;王文栋

    目的 探讨老年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190例65岁以上老年人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为非甲状腺全切组共158例,B组为甲状腺全切组共32例.结果 A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B组短(均P< 0.05),A组和B组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例数分别为3例(1.90%)和2例(6.25%),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例数分别为5例(3.16%)和6例(18.75%);B组所用的左旋甲状腺素剂量要明显高于A组(P<0.05);B组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要高于A组(P<0.05);B组无复发,A组13例复发及结节增大者无一例需再次手术.结论 老年人结节性甲状腺肿应根据其自身特点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甲状腺全切除术可能增加术后风险,应谨慎选择.

  • ICU护士对重症患者床头抬高依从性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忻立敏;孙红儿;朱浩飞

    ICU患者机械通气及肠内营养较为普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吸入性肺炎是ICU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协会(ASPEN)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推荐,在无医学禁忌的情况下,患者床头抬高30 °~45 °,可减少VAP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1].而实际临工作中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临床依从性较低[2].本研究拟分析ICU护士对重症患者床头抬高依从性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报道如下.

  • 丹参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变化的影响

    作者:李彬斐;郑昌华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50名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A组)和丹参治疗组(B组),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F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前PA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5及10d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可以通过降低SAP患者PAF水平,从而达到对SAP患者的治疗作用.

  • 重度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含量的变化研究

    作者:王玲;孙祖良;倪汉民;李幼耐

    目的 探讨重度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重度急性脑卒中患者20例(实验组),分别监测发病后12h、24h、48h、72h及7d的血浆中NE含量,健康对照组20例.结果 实验组在7d观察中死亡2例,健康对照组NE含量(17.7±8.0)ng/ml.重度脑卒中患者发病72 h时血浆中NE含量与健康对照组、12 h及7d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血浆中NE含量在发病24h开始升高,72 h时达到高峰,7d后复查恢复正常.结论 重度脑卒中患者血浆中NE含量升高,呈动态变化.在发病后72 h达高峰,此时更易发生炎症级联反应甚至导致SIRS,为进一步研究相关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原因与护理对策

    作者:罗枫;舒海荣

    下肢骨折术在骨科患者中是常见手术,但国内外[1-2]有报道术后部分老年患者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POCD是指麻醉手术后病人记忆力、抽象思维及定向力等方面的障碍,同时伴有社会活动能力的减退,即人格、社交能力和技能的改变[3],而下肢骨折术后POCD是手术麻醉后数天内发生的一种可逆的、具有波动性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4].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原因与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 改良通气法在肥胖精神病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郑瑶;徐丽芬;顾琰颖

    目的 探讨改良通气法(面罩通气加口咽通气管)在肥胖精神病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中改善困难通气的效果.方法 对需要行MECT治疗的肥胖精神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静脉推注麻醉药和肌松剂后,实验组患者给予置入口咽通气管,面罩通气;对照组患者实施置入牙垫,再给予面罩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T1)、通电即刻(T2)、通电后30s(T3)、通电后1 min(T4)、通电后3 min(T5)血氧饱和度、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四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T1阶段血氧饱和度维持在高水平,T3、T4阶段略下降;对照组T1阶段血氧饱和度略下降,T3、T4阶段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T1、T3、T4阶段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2、T5阶段两组血氧饱和度、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改良通气法在肥胖精神病患者行MECT治疗中可迅速获得有效通气,保证呼吸道通畅,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操作简单,利于临床操作掌控.

  • 黛立新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作者:山惠明

    目的 探讨黛立新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黛立新+泮托拉唑+多潘立酮治疗,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2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6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68.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且呈一过性.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黛安新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和对疾病的恐惧感,增强信心.

  • 经皮腹腔积液-腔静脉转流术治疗顽固性腹水的效果观察

    作者:周勤;张章;韦永明;沈俊杰

    目的 探讨经皮腹腔积液-腔静脉转流术(PVS)治疗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 采用Denver转流管建立腹腔和下腔静脉转流通道治疗9例恶性肿瘤并发顽固性腹水,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术后1周,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Karnofsky评分提高10~20分.所有患者腹围均有缩小,腹围测量缩小大值为4~15 cm,平均9.6 cm.其中4例患者完全消退,持续3个月以上,有1例术后3个月出现分流管阻塞.结论 PVS是治疗顽固性腹水较为有效、安全的方法.

    关键词: 顽固性腹水 转流术
  • 睡眠脑电图对惊恐障碍的辅助诊断意义

    作者:汪文娟;胡若笑;陈冲;吕望强

    目的 探讨睡眠脑电图对惊恐障碍(PD)的辅助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日本1518K多导睡眠生理仪,采用眼电图和下颌肌电图及脑电图等技术,对19例惊恐障碍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SG)进行整夜监测,并与21名正常受试者对照.结果 与正常成人组比较,PD组PSG主要表现为快眼动睡眠(REM)睡眠潜伏期前移(NC组83.9±11.0分,PD组60.7±19.1分,P< 0.01),睡眠潜伏期延迟(NC组17.1±9.4分,PD组25.5±14.4分,P<0.05),睡眠维持率下降[NC组(98.9±2.9)%,PD组(90.3±4.7)%,P< 0.01],第二阶段睡眠降低[NC组(56.2±4.4)%,PD组(45.1±16.6)%,P< 0.05]及REM4个睡眠参数存在变异.结论 惊恐障碍患者具有PSG多项睡眠脑电指标的改变.其中REM睡眠潜伏期前移特点与抑郁症变化吻合.

  • 脾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郑文巧;郎德海

    脾动脉瘤(splenic artery aneurysm,SAA)是常见的内脏动脉瘤,大约占内脏动脉瘤的60%.其早期诊断困难,85%~90%患者无症状[1];3.0%~9.6%可发生自发性破裂大出血[2],死亡率为10%~25%,对于妊娠期妇女或门静脉高压患者死亡率更高[3].多年来SAA多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本研究拟总结其围手术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 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置管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领胜;钟鸣;陈霆;丁朝梁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穿刺置管用于断指再植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64例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连续臂丛神经阻滞(CBB)组和自控静脉镇痛组(PCA组),各32例.PCA组患者使用电子镇痛泵进行自控静脉吗啡镇痛;CBB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同时用与PCA组患者相似的静脉吗啡镇痛作为补救措施.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CBB组在术后8、12、24及48h静息及运动时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PCA组(均P<0.05).CBB组在术后8~48 h各时段的吗啡消耗量及术后48 h的吗啡总消耗量均显著小于PCA组(均P<0.05).PCA组的血管痉挛及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CBB组.结论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穿刺置管具有神经定位准确,成功率高.

  • 托吡酯对奥氮平所致体质量增加的影响

    作者:陈志兴;夏美丽;夏玮君;黄海刚;金力

    目的 探讨托吡酯防治奥氮平所致体质量增加的效果.方法 将4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1例,应用奥氮平及托吡酯治疗;对照组20例,应用奥氮平及安慰剂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10周末测定体质量、身高、腰围、臀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及计算治疗第10周末体质量增加>7%的比率.结果 治疗第10周末,两组的体质量、BMI较治疗前均升高(P<0.01),实验组的WHR较治疗前无明显升高.对照组的体质量、BMI和WHR的变化值高于实验组(P<0.01);对照组体质量增加>7%的比率高于实验组(P<0.01).结论 托吡酯在控制奥氮平所致体质量增加有一定的疗效.

  • SLIPA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文伟;王丽姝;叶克平

    目的 观察SLIPA喉罩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90例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SLIPA组(S组)、气管插管组(T组)及普通喉罩组(L组),各30例.记录3组患者气腹前后的气道峰压(PEAK)和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诱导前(T1)、插管后1 min(T2)、拔管前即刻(T3)和拔管后1 min(T4)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测定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记录S组和L组操作成功率及口咽部漏气压(OLP)及不良反应.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 3组患者气腹后PEAK及PetCO2较气腹前升高(P<0.05).T组患者T2、T3的MAP和HR比T1升高(P<0.05).T组T2、T3时点MAP和HR比L组、S组在升高.T组T2、T4时点血清E、NE水平高于T1(P<0.05).S组及L组在T2、T4时点血清E、NE水平低于T组(P<0.05).插管成功率S组、T组、L组分别为100%、97%及83%,S组OLP高于L组(P<0.05).结论 SLIPA喉罩通气道能安全有效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

  • 外伤性癫癎的动态脑电图分析

    作者:甘欢欢

    目的 分析外伤性癫癎的动态脑电图特点.方法 对59例临床诊断为外伤性癫癎的患者行24h动态脑电图(AEEG)检查,分析其清醒及睡眠时的脑电波变化.结果 59例患者记录过程中未有临床发作,AEEG检出单有癎样放电患者40例(所占比例67.8%),单有异常慢波患者10例(所占比例16.9%),两者皆有的患者5例(所占比例8.5%),未见明显异常4例(占6.8%);睡眠时放电45例(占76.3%),其中40例只在睡眠时出现,余5例在睡眠和清醒时均出现,多出现在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 Ⅰ-Ⅱ期,有NREM Ⅰ-Ⅱ期延长,NREMⅢ-Ⅳ期缩短,14岁以下儿童明显.结论 动态脑电图对外伤性癫癎的诊断和睡眠关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 D2-40在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肺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张继贤;赵莺;卢韶华

    目的 探讨D2-40在恶性胸膜间皮瘤(MPM)与肺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对31例MPM、30例肺腺癌及11例良性间皮细胞增生标本进行D2-4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D2-40在MPM细胞阳性表达率为80.6% (25/31),其中上皮型表达率为88% (22/25);在良性间皮细胞表达率为54.5% (6/11),2例肺腺癌D2-40局部弱阳性表达,胞膜染色是D2-40表达的主要特征.D2-40在MPM和肺腺癌中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增生的间皮细胞中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2-40是一种新的较为理想的恶性间皮瘤诊断的标记物,可用于上皮型间皮瘤与肺腺癌的鉴别诊断.

  • 腹腔镜手术治疗出血性休克型宫外孕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聪聪;金卓杏;李琴;武晓敏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出血性休克型宫外孕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出血性休克型宫外孕患者分为腔镜组(行腹腔镜手术)及剖腹组(行剖腹手术),各3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腹腔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发热例数、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剖腹组(均P< 0.05).结论 出血性休克型宫外孕宫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慈溪市医疗卫生人员对胆固醇知识认知水平的横断面调查

    作者:徐月萍;孙梁燕;邹薇;楼晓清

    目的 了解慈溪市医疗卫生人员对胆固醇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为心血管病健康教育提供指导.方法 对选取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级别医院的医师采取自填封闭式问卷进行集中调查,并结合个案访问,共调查医疗卫生人员243人对胆固醇知识认知水平.结果 被调查医师对血清总胆固醇(TC)升高、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可增加心血管病危险的认知率分别为97.6%、89.3%及71.6%,LDL-C作为对冠心病发生起重要作用的血脂成分的认知只有49.0%.各级医生对正常成人血脂合适范围的准确回答率普遍偏低,对于冠心病患者TC、LDL-C开始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和药物治疗标准的正确回答率大都低于20.0%;对冠心病患者TC和LDL-C控制目标的正确回答率低于35.0%;对每天胆固醇摄入量的认知率高为35.0%.被调查的医师中,知道自己血脂水平的为40.3%,控制自身胆固醇摄入的为60.5%,采用膳食治疗血脂异常的为64.6%,给所有心血管病患者测血脂的为86.8%,而对其他患者仅为13.6%,限制心血管疾病患者摄入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高于70%,而对其他患者不足20%,对于单纯高胆固醇血症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为68.3%.结论 医疗卫生人员对胆固醇相关知识的认知还存在一定差距,心血管病健康教育应作为改善认知水平的主要手段.

  • 儿童微量元素铁与贫血的关系分析

    作者:张华放;邬启元

    目的 探讨儿童微量元素铁与贫血的关系,为儿童保健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采用HB7100T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对550例儿童末梢血进行微量元素铁测定,同时对血红蛋白(Hb)含量进行检测,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 550例儿童中微量元素铁缺乏115例(20.91%),Hb缺乏93例(16.91%);其中115例铁缺乏中有高达73例(63.48%)的儿童同进存在Hb缺乏.结论 儿童铁缺乏症普遍存在,在Hb检查的同时检测微量元素铁,是早期发现铁缺乏和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儿童 血红蛋白 贫血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中央带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谢一平;马周鹏;吴建国;滕华英;章顺壮;毛旭道;邱鹏根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中央带癌(CG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CGPca及3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磁共振DWI资料,分析其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图的表现特点,分别测量癌灶和BPH组织的ADC值,并加以统计分析.结果 8例CGPca灶在DWI上均呈较明显的高信号,相应ADC图呈低信号,其中4例癌灶局限在中央带,常规磁共振成像诊断为BPH.BPH在DWI上均呈较低信号,ADC图呈较高信号,与正常的前列腺组织信号接近.8例癌灶的平均ADC值与30例增生组织的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DWI对CGPca灶的诊断意义较大,结合ADC图有利于与BPH组织的鉴别.

  • CT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方雄;沈亚芝;葛祖峰;朱时锵;王朝君

    目的 探讨CT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后诊断妇科急腹症的临床资料与CT表现.结果 37例中宫外孕破裂6例,黄体囊肿破裂7例,巧克力囊肿破裂4例,肿瘤蒂扭转12例,输卵管卵巢脓肿8例,均有相应较为特征的CT表现.结论 CT对常见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 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陆菲婕;沈芝红;张寅彪;王明明

    目的 探讨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AFB)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胸部CT发现肺部占位性病变而白光支气管镜(WLB)下未见新生物患者23例行AFB检查,根据组织病理学或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及随访手术结果确定后诊断.结果 AFB下支气管黏膜显色异常者13例,显色异常部位行活检及刷检,病理阳性者8例;13例中有10例终确诊为肺癌;AFB下黏膜显色未见异常者10例中6例终确诊为肺癌. AFB诊断敏感度62.5%,特异度57.1%.结论 AFB检查对肺癌的诊断有较高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

  • 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在卵巢成熟畸胎瘤中的检测意义

    作者:艾铁盔;付玉玲;葛小红;生启芳;赵明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在卵巢成熟畸胎瘤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为卵巢成熟畸胎瘤的患者180例,回顾性分析术前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评价CA19-9与卵巢成熟畸胎瘤的临床特点及术后病理的关系.结果 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中(CA19-9、CA125、CEA及AFP),血清CA19-9的阳性率高为42.2%;卵畸胎瘤直径越大,血清CA19-9阳性率越高(P<0.01);当成熟畸胎瘤发生于双侧或囊肿发生蒂扭转时,血清CA19-9显著升高(P<0.01).病理证实卵巢成熟畸胎瘤几乎均含有外胚层组织,其中CA19-9阳性患者多含有内胚层,而血清CA19-9阴性者较少含有内胚层组织.结论 检测血清CA19-9水平对卵巢畸胎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作为诊断卵巢畸胎瘤的参考指标,但单独应用尚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

  • 胃窦部异位胰腺临床分析

    作者:石宝山

    目的 探讨异位胰腺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收治的6例胃窦部异位胰腺患者进行了外科治疗,并对其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术后病理均确诊胃窦部异位胰腺6例.结论 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对异位胰腺诊断有困难,确诊需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效果满意.

    关键词: 异位胰腺 胃窦部
  • 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患者的双能CT心肌灌注

    作者:冯越;葛焕祥;陈伏庆;刘铁

    目的 探讨双能CT心肌灌注成像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5例患者行双能CT心脏检查,其中11例于1周内行MRI延迟增强扫描.结果 11例患者中共15个节段在双能心肌灌注和MRI延迟增强显示,但是MRI显示病变范围均大于双能心肌扫描,另共有6个节段的病变仅在MRI心肌灌注上显示,病变直径均小于1 cm.结论 在心率合适的患者中利用单次对比增强双能量CT心脏成像,在不增加射线剂量的前提下可同时获得优良的冠状动脉和心肌灌注成像.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结合部分剜除法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疗效分析

    作者:杨剑辉;温海涛;房居宁;周克文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PKRP)结合部分剜除法治疗大体积(≥80 ml)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PKRP结合部分剜除法治疗的223例大体积B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前列腺组织72~187 ml,平均85.5 ml;手术时间为55~173 min,保留导尿管时间3~6 d,平均住院9d.本组术中出血量60~2 800ml,4例输红细胞悬液4U,1例出血约2 800 ml,腔镜下难以止血,输血12U,行开放手术止血后好转.本组术后2例出现尿外渗,保守治疗后好转;7例出现暂时性尿失禁,锻炼肛门括约肌力量,2周后复查均缓解.结论 PKRP结合部分剜除术治疗大体积BPH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腔内手术方式,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及恢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小切口皮下剥离术联合自粘弹力绑带固定根治腋臭疗效观察

    作者:郑金满;蔡潇洁;朱莉莉;仇灵江

    目的 观察小切口皮下剥离术联合自粘弹力绑带固定根治腋臭的疗效.方法 将516例腋臭患者分成对照组(196例)和观察组(320例),均采用小切口皮下剥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打包固定,观察组在常规打包固定的基础上,行局部3M自粘弹力绑带加压固定.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切口皮下剥离术联合3M自粘弹力绑带固定治疗腋臭具有疗效显著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特点,值得推广.

  •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骨折29例分析

    作者:潘家平;祁嘉武;俞建定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效果.方法 采用股外侧切口,在C型臂X线透视机辅助下,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骨折29例,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本组均顺利手术,均未出现感染,手术时间为1~2.5h,出血量为150~700 ml.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均在6个月以上,X线检查显示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髋关节屈曲均> 90°,无明显胀痛感.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优21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达93.1%.结论 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固定稳定可靠及疗效显著的特点,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症患者.

  • 人工镫骨术中面神经监测的护理配合

    作者:胡雅飞;胡宝华

    人工镫骨手术治疗耳硬化症具有疗效显著、术后反应轻及长期疗效稳定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耳硬化有效的方法.而人工镫骨手术中面神经易损伤的部位就在面神经水平段和镫骨周围[1],正常人群中有25%~30%面神经水平段骨管不同程度的缺损而处于裸露状态,有的紧贴镫骨行走.耳硬化严重的患者,镫骨上方面神经水平段解剖标志不清,通过术中面神经监测可以帮助手术医生进行面神经定位,判断面神经走行,并提供预警,避免损伤面神经.人工镫骨手术中,由于全身麻醉肌松剂和局部麻醉患者面部活动对面神经监测准确性的影响,使得监测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假阴性"或"假阳性"反应.本研究拟总结人工镫骨手术面神经监测的护理配合经验,报道如下.

    关键词: 镫骨 手术 护理
  • 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晓平;郭兰荣;杨志芬

    目的 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36例2型糖代谢伴牙周炎的患者,在4周内完成口腔卫生的指导、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4周后复查,进行牙周维护.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菌斑指数(PLI)、探针深度(PD)、附着丧失(AL)及牙龈出血指数(BI),并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检验.结果 经牙周基础治疗后,所有患者PD、BI、PLI、GLU及hs-CRP均明显下降(均P<0.01),患者HbAlc及FBG的水平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能改善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状况,降低HbAlc及FBG的水平,也可使血清hs-CRP水平降低.

  • 原发性子宫淋巴瘤的MRI诊断

    作者:诸一吕;钱海峰;沈健

    目的 探讨子宫淋巴瘤的MRI特点,以提高对其认识及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子宫淋巴瘤患者的MRI表现,其中2例平扫,3例增强扫描,增强病例均行DWI扫描.结果 5例患者病理结果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其中肿瘤位于宫颈2例,宫体2例,1例宫体宫颈均受累.MRI表现T1WI均呈等低信号,信号均匀,T2WI呈稍高信号,其中4例肿瘤内均可见多个形态不规则结节灶,之间可见条索状低信号带分隔,无明显囊变及坏死信号,1例呈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1例呈轻度均匀强化,边界清晰,2例可见肿瘤内结节灶轻度强化.4例T2WI肿瘤内可见子宫内膜线或宫颈粘膜线完整存在于肿瘤内.3例DWI呈显著高信号.结论 子宫淋巴瘤在MRI表现上有一定特征性,MRI对该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N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变化的意义

    作者:王峰;钱伯勇;李春仙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09例原发性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依据肾脏功能分期分为4组,另选取26例无心力衰竭和肾功能损害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上述受检者血肌酐、尿肌酐及血NT-proBNP等.结果 4组肾功能不全患者的NT-proBNP与健康体检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分期组间的NT-pro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研究表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且随肾脏功能恶化,血浆NT-proBNP的浓度逐渐增加.

  • 自体髂骨栓形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术后骨不连63例分析

    作者:张杰;周鹏鹤;郦志文;蔡明;赵建根;李杰

    目的 探讨自体髂骨栓形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63例四肢长管状骨骨不连,采用自体髂骨栓形植骨加锁定钢板或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62例均获骨性愈合和良好功能,除过早负重的1例患者外,无一例出院内固定松动、弯曲及断裂.结论 自体髂骨栓形植骨有良好骨诱导作用,配合坚强内固定,可以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 输卵管卵巢脓肿的MRI诊断价值

    作者:陈文杰;毛新峰

    目的 分析输卵管卵巢脓肿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性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输卵管卵巢脓肿患者的MRI影像表现,观察病变的形态、边缘、信号特点及强化类型.结果 23例病例MR表现均为位于附件区囊性或囊实性包块,病变呈腊肠样改变8例,多房状蜂窝状改变10例,串珠状改变5例;病变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后囊壁呈厚壁强化,囊内见不全分隔影.囊内出现液-液分层3例.病变周围模糊,可见粘连、渗出及盆腔积液等征象.结论 MR检查可以较为清晰显示病变本身及周边特点,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

    作者:李爱静;邱立艳

    目的 分析自发性低颅压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临床证实的10例自发性低颅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影像资料.结果 本组10例患者均具有特征性的体位性头痛.MR检查表现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10例,硬膜下积液(或积血)6例,脑下垂5例,垂体增大4例.结论 头颅MR增强扫描具有特征性表现,增强扫描显示硬脑膜弥漫强化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

    作者:付淑萍;陈赛君;张建丽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44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共178个癌结节,均经超声检查,分析病灶的超声显像特征.结果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分布不均匀,形态不规则165个占92.7%,纵横比大于等于1共132个结节,占74.2%,边界不清晰或部分不清晰143个,占80.3%,尚清晰35个,占19.7%,内部可见微钙化112个占62.9%,内部血流信号丰富98个,占55.1%,颈部淋巴结肿大37个占20.8%,实性低回声、边界不清晰或部分不清晰、内部微钙化伴血流信号丰富等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主要超声表现.结论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能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甲状腺
  • 1142例高危妊娠管理及分析

    作者:陈幼芬

    目的 对高危妊娠资料分析,提高高危妊娠孕期监护管理水平,降低影响母婴健康的危险因素及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方法 采用《宁波市高危妊娠管理工作规范》中的高危评分标准,对2008年10月至2011年9月宁波市江北区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门诊建立围产期保健卡的孕妇进行高危妊娠筛查,并对筛查的1 142例高危妊娠孕妇进行监测及管理.结果 围产保健门诊共建卡孕妇总数4 149例,查出高危孕妇1 142例(27.52%).高危因素发生率的前5位依次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32孕周胎位不正、剖宫产史、贫血及≥2次流产.结论 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工作,早发现高危因素并予以管理、监测及处理,是保障母婴健康措施之一.

    关键词: 高危妊娠 管理 分析
  •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郑擎

    目的 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以卡泊三醇软膏外涂皮损部位,每日2次;治疗组采用NB-UVB光疗仪治疗,每2日1次,每次3 min.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PASI评分均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PASI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银屑病 紫外线 疗效
  • 胸水常规及新柏氏液基制片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中的应用

    作者:阮雅君;夏朝霞;方建晨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采用两种不同制片方法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中的差异.方法 细胞学筛选癌性胸水64例,分别采用常规涂片方法和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液基薄片制作法,用单克隆抗体CEA同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64例标本中TCT液基薄片的免疫化学染色阳性43例(67.2%),阴性21例(32.8%),无一例脱片;常规涂片法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8例(12.5%),阴性56例(87.5%),其中包括20例有不同程度的脱片.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TCT液基薄片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中可提高其阳性率,且染色效果优于常规涂片法.

  • 磁共振评价聚氨酯类涂层电极植入脑组织后的生物兼容性

    作者:杜玉涛;李成晏;段晏文;李涛

    目的 利用磁共振(MRI)评价聚氨酯类涂层电极与脑组织的生物兼容性.方法 5只Wistar大鼠右大脑半球植入PU-PVA涂层电极,左大脑半球植入硅胶电极,植入后1、2、3、4周,分别进行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种电极周围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和T2值,并与正常脑组织T2值比较.结果 在相同测量时间点,MRI未见到两组电极明显的形态学差异,两组电极周围脑组织的T2值也无明显差异;电极植入后前三周,两组电极周围脑组织的T2值都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但到第四周与正常脑组织的T2值无明显差异;所有植入电极周围脑组织T2值在植入后第二周明显高于其它时间点.结论 MRI没有发现电极周围有明显的炎症反应,提示硅胶和PU-PVA涂层硅胶电极的生物兼容性均较好,但植入三周内的T2值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

  • 溴芬酸钠水合物眼液应用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的疗效观察

    作者:冯海江;毛伟

    目的 评估溴芬酸钠水合物眼液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的使用效果.方法 将300例行LASIK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溴芬酸钠水合物组(A组),使用0.1%溴芬酸钠水合物眼液1周、氟米龙组(B组),使用0.1%氟米龙眼液1个月和地塞米松组(C组),使用0.1%地塞米松眼液1周,各100例.比较3组术后不同时间的眼部症状和体征.结果 3组手术前后裸眼视力(UCVA)、等效球镜(SE)、激素性高眼压发生率及术后眼睛干涩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A组发生弥漫性层间角膜炎(DLK)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C组在术后第1周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溴芬酸钠水合物眼液在LASIK术后短期使用可有效减少DLK和激素性高眼压的发生,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的不良反应,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用药的依从性.

  • 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比值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郑彦博;陈国强

    目的 研究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的比值(CHr/CH)在缺铁性贫血(ID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ADVIA 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07例IDA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的CHr和CH含量,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IDA患者的CHr/CH比值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达到66.4%和76%.结论 CHr/CH比值可以有效地诊断IDA,能作为其他常规诊断指标的一个重要补充.

  • 低血红蛋白浓度在离子交换高压液相法中对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的影响

    作者:杨国灿

    目的 探讨低血红蛋白(Hb)浓度在离子交换高压液相法中对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用D-10 Hemoglobin Testing System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Bio-Rad D-10)与血球分析仪分别检测Hb偏高、正常、偏低共40份的全血标本的GHbAlc和Hb水平.结果 Hb<70 g/L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不出结果;将Hb偏高、正常组标本稀释至Hb≥70 g/L,结果符合原标本GHbAlc检测结果;Hb稀释至<70 g/L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不出结果,标本量加倍后,结果同原标本GHbAlc相符合.结论 Hb<70 g/L在离子交换高压液相法(HPLC)法中对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有影响,将标本量增加,Hb稀释至≥70g/L,同原标本GHbA1c检测结果相符合.

  •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的诊断价值

    作者:徐素文;徐益波;房央梦

    目的 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声像图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的价值.方法 对26例临床明确诊断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声像图特征:甲状腺内呈不规则低回声,边界模糊不清,回声从外至内渐进性降低.定性诊断准确率92.3%.结论 二维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体表表皮样囊肿的超声诊断分析

    作者:洪敏;李云亭

    目的 探讨超声对体表表皮样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5例表皮样囊肿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超声诊断符合率80%(65/81).超声明确所有肿物的位置;肿物均呈低或中等回声,大部分肿物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可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或小等号样偏强回声或点状偏强回声或强回声光斑,3个位于睾丸内肿物呈高低回声相间改变;肿物后方回声增强改变;加压探头可见肿物形态发生改变,内部回声可有“漂浮”感;CDFI无明显血流信号.结论 表皮样囊肿的超声声像图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联合CT影像融合技术指导心房颤动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范晓涛;沈才杰;储慧民;何斌;刘晶;郁一波;丰明俊;孙立勤;庄丽频;陈晓敏

    目的 探讨和比较新型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3)及CT影像融合技术(CARTO-Merge)指导阵发性心房颤动与持续性心房颤动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52例经药物治疗无效且有房颤症状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24例(A组)与持续性房颤组28例(B组).将术前16排心脏CT扫描数据与CARTO3系统快速解剖标测重建三维解剖图形进行CARTO-Merge融合,指导CPVI,终点为消除所有肺静脉电位,未转律者行直流电复律.结果 所有患者用环状标测导管Lasso建模,A组与B组间肺静脉前庭平均直径、平均手术总时间及平均冷盐水输入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CARTO三维消融靶点图与CT三维解剖图的平均距离、平均融合时间、平均X线曝光及消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A组18例(75%)与B组14例(50%)患者消融转为窦律,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CARTO3及CARTO-Merge指导房颤CPVI具有较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 精神分裂症共患烟草依赖患者戒烟程式训练疗效初探

    作者:刘灵江;周东升;张文武;刘会国;史尧胜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共患烟草依赖患者应用戒烟程式训练的疗效.方法 收集同时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和烟草依赖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60例,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急性症状改善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自编的《精神分裂症共患烟草依赖的戒烟程式》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对照组仅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予戒烟健康宣教.于入组时和训练结束后分别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及尼古丁成瘾度测试表(FTND)评定疗效.结果 训练8周末,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组内PAN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减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组间PSP评分、FTND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戒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共患烟草依赖患者进行戒烟程式训练,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降低尼古丁成瘾度,但远期对精神症状的影响和戒烟的疗效仍有待观察.

  • 老年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条件负变化的比较研究

    作者:朱文波;陈中鸣;郑成应;丁士炬;周东升;张应忠;连国民;韩萍;刘纪猛;陈兴时

    目的 探讨老年抑郁症(SD)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条件负变化(CNV)变异.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诱发电位仪,采用光和声成对刺激以及反应时间技术,记录了38例SD患者的CNV,并与45例健康老人(NC)和32例AD患者的CNV进行比较.结果 SD和AD组波形不规则,CNV-Ⅱ型尤甚.SD组、AD组及NC组在潜伏期M2、波幅M1及反应时间(RT)上有差异显著性(P<0.05).与NC组相比,AD组波幅降低和潜伏期延迟.结论 CNV是评定SD患者和AD患者大脑综合功能的有效工具,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病理诊断特征

    作者:曾斌;孙柯;李燕园;王艳丽;任国平

    目的 探讨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7例蛛网膜囊肿的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结合临床资料和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组织学特征为囊壁内衬上皮为单层扁平上皮、部分区域上皮增生,囊肿内横贯小梁缺失,囊壁纤维组织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囊壁内衬上皮EMA或CK呈阳性表达,S-100、GFAP、CD34、CD31和FVIII均为阴性.结论 蛛网膜囊肿是颅内罕见的囊性占位病变,是上皮源性囊肿,病理诊断易误诊为血管源性囊肿或神经源性囊肿,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 抑郁症诊断现状及药物治疗策略

    作者:郑瞻培

    据Philips等调查,我国成年社区居民抑郁症患病率为6.1%.据此推称,我国现有抑郁症患者近6100万人.另据国际调查,在高负担性疾病中,1990年抑郁症居全球各种疾病的第5位,预计到2020年,将跃居到第2位.因此抑郁症已成为当代高发病率及高负担性疾病之一,与此相适应,精神科专业人员必须更新理念,提高诊断技术和完善治疗策略.以下针对当前抑郁症诊断和治疗中存在问题提出建议,供临床工作参考.

  • 以失眠为例探讨临床精神医学的综合诊疗程序

    作者:陈彦方

    失眠是常见的心理反应,也是常见的精神症状之一,而失眠症是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失眠的发生率和失眠症的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从国内外成人样本的调查获得公认的结论是人群中大约30%的人患有失眠症状.夜间工作、轮转倒班、共患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等都是明显的失眠危险因素.重要的是这些因素常常不是单独引起失眠,而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调查,失眠者常反复就诊临床各科室,造成巨大的医疗负担.为此中华精神病学会和中国睡眠研究会的专家合作根据国内外大量循证医学资料提出失眠的诊断和治疗的规范性防治措施,并探讨相关综合诊疗程序.本文将以失眠为例,介绍和述评临床精神医学的相应综合诊疗程序.

  • 儿童孤独症诊治现状研究

    作者:胡珍玉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而且严重的发育性障碍,其核心症状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及刻板重复行为,并伴有感知觉、情绪及情感等异常表现,临床常常表现为智力发育落后、无语言或语言能力滞后,此疾病无特效治疗药物,且预后差,终身致残率较高,给家庭和社会均造成很大压力.

  • 肺梗塞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作者:潘伟民

    1病例女,52岁,因突发胸痛、胸闷伴气促、出汗及口唇发绀5h在某医院急诊就诊时发生心跳呼吸骤停,予紧急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肾上腺素及多巴胺抢救后心跳恢复,皮氧饱和度降为60%,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广泛导联ST段压低,提示严重心肌缺血.肌钙蛋白-Ⅰ 16.18mg/ml,谷丙转氨酶427IU/L,谷草转氨酶684 IU/L,肌酸激酶同工酶140 IU/L,床边心脏超声提示左侧壁心肌收缩减弱,右房、右室扩张,当时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导致反复心脏停顿、皮氧不升,要求心内科专家紧急会诊.

  • 地中海贫血输血后头痛抽搐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苏萍;曾美秀;周其良

    定期高量输血是目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重要方法之一,长期的输血治疗可出现发热、皮疹、铁负荷过重等输血不良反应,然而地中海贫血患者输血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较为少见,尤其是地中海贫血非高发地区医护人员往往对该表现认识不足,现将浙江萧山医院收治的1例地中海贫血患儿输血后出现头痛抽搐情况做分析总结.

  • 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一例

    作者:徐瑛;邹云峰;鲁洁琼;熊章珺

    1病例患者女,64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咳嗽,不剧,有白色粘痰,伴发热,无胸闷胸痛,无消瘦盗汗,无明显体质量下降.当地卫生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予以输液对症治疗,未有好转.外院CT示"右肺占位".10 d前来我院复查,CT示"右肺下叶背段小结节".为求进一步治疗,拟"右肺肿瘤收治入院".行肺楔形切除.肉眼观:肿瘤切面灰白,直径约1.2 cm.镜示:肿瘤组织呈实性巢团状,条索状排列.肿瘤细胞较大,圆形或多角形,胞膜清晰,胞浆丰富而透明,有纤维组织包绕分隔,形成假胞膜(见封三彩图16、17).

  • 肝癌干细胞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岳;王涌

    目前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s,TSCs)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主要热点之一,1997年Bonnet等[1]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中首次证实了TSCs的存在,以后在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其他实体肿瘤中也有发现.其具有自我更新,不断分化和恶性增殖能力,并且维持着肿瘤的生长;通过裸鼠皮下种植实验可以产生具有原发肿瘤特征的二/三级肿瘤;还具有逃避常规疗法如放化疗的能力.

  • 影响老年人心力衰竭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婷;余晶波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是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老年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老年心衰预后极差,其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1].有很多因素会对心力衰竭的预后产生影响,现综述如下:

  • 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防治研究进展

    作者:郝念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是角膜病致盲患者复明的终末治疗手段,但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是角膜移植失败的首要原因,尤其在高危角膜移植(新生血管、多次角膜移植及活动性炎症)免疫排斥反应高达50%以上[1].因此,预防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是角膜移植成功的关键.本文针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机制,对目前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等研究热点进行综述.

现代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