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 현대실용의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宁波市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0800
  • 国内刊号: 33-126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121
  • 曾用名: 宁波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实用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徐薇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恩替卡韦和干扰素序贯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毛惠国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和干扰素(IFN)α-1b序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干扰素组300万IU的IFNα-1b注射3次/周,两个疗程,共52周;恩替卡韦组0.5mg口服,1次/d共52周;序贯联合治疗组分阶段序贯应用INFα-1b和恩替卡韦治疗,疗程52周.治疗结束后,检测乙肝的血清学指标,评价治疗效果.随访2年,比较3组的血清学指标.结果 3组患者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及HBeAb阳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序贯治疗组高于IFN组与恩替卡韦组两组(P<0.05).3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和AS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序贯治疗组低IFN组与恩替卡韦组两组(P<0.05).3组的完全应答率、无应答率、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治疗组的完全应答率、总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而3组的部分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和INFα-1b序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优于单独用药.

  • 急性药物中毒302例院前急救分析

    作者:吴标龙;张军根

    目的 探讨急性药物中毒院前急救的特点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02例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2例患者中男79例,女223例,男女比例为1∶2.8,20~39岁年龄段高发,共166例(55.0%).镇静催眠药中毒比重高(32.8%).经对症治疗后285例症状缓解,院前死亡3例.结论 针对急性药物中毒的特点,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同时重视院前电话医学指导和院前与院内的衔接,做到早发现、早救治,对急性药物中毒的有效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药物 中毒 院前急救
  • 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预防前列腺穿刺术后发热的效果观察

    作者:郑建萍;周剑宇

    目的 探讨降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行前列腺穿刺活检酌患者共257例按照不同的肠道准备方法分为3组,A组患者58例采用清洁灌肠进行肠道准备,B组患者89例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70 g溶于1000ml开水口服进行肠道准备,C组患者110例在B组基础上加穿刺前0.5 h用0.5%碘伏100ml保留灌肠.对3组患者穿刺术后体温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组穿刺术后有9例患者出现发热,体温在37.8~39.8℃,发生率为15.5%;B组有7例发热,体温在37.5~38.5℃,发生率为7.8%;C组有2例发热,体温在37.5~38℃,发生率为1.8%.A组与B组及B组与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加稀释碘伏保留灌肠能有效预防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 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励晶;王黎明

    目的 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预混胰岛素早餐前注射方案对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但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予原预混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早餐前同时注射,晚餐前口服瑞格列奈片)和对照组(35例,继续原方案),各组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用量.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3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及低血糖事件.结果 与治疗前比,两组FBG、3餐2hPG、HbA1C均下降(P均<0.01);而试验组FBG、午餐2hPG、HbA1C、日胰岛素量及低血糖事件较对照组进一步下降(P<0.01).对照组胰岛素量和BMI增加(P<0.01),试验组BMI无改变(P>0.05).结论 用预混胰岛素治疗但血糖控制欠佳的T2DM患者,改为早餐前甘精和预混胰岛素注射并晚餐前瑞格列奈治疗,可进一步改善FBG、午餐2hPG和HbA1C,并减少低血糖及体质量增长风险.

  • α-酮酸制剂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同庆;徐静静;许艳丹;曹汉华

    目的 探讨α-酮酸制剂对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状况的效果.方法 采取体检方法对3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维持性血透患者应用α-酮酸制剂治疗,于前后进行营养状况的评价,同时与30例未经α-酮酸制剂治疗的慢性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α-酮酸制剂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血清前白蛋白、体质指数、血钙、血磷、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有改善(均P<0.05);但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均改善不明显(均P> 0.05).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予一般蛋白饮食+常规治疗辅以α-酮酸制剂治疗,可以改善部分患者营养状况.

  • 减低剂量HAA治疗老年髓系白血病临床观察

    作者:张慧琪;林霞;沈向理

    目的 观察减低剂量HAA方案治疗老年髓系白血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7例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应用减低剂量HAA方案诱导化疗.给药方法:高三尖杉酯碱2mg/d,d1~5;阿糖胞苷针50~100mg/d,d1~7;阿克拉霉素10 mg/d,d1~5或d1~7.完全缓解(CR)后予原方案巩固2个疗程,1个疗程达部分缓解(PR)者原方案继续诱导化疗1个疗程,2个疗程未达CR者退出.结果 1个疗程达CR者8例(47%),2个疗程后CR5例(29.4%),PR1例(5.8%),未缓解2例(117%),总有效率82.3%.结论 减低剂量HAA方案是治疗老年髓系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案,该方案的毒副作用患者一般均可耐受,费用不高.

  • 非免疫缺陷者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形态学特点

    作者:郑建军;阮新忠;胡碧波;邬亦椒;徐海东

    目的 探讨非免疫缺陷者颅内原发性淋巴瘤(IPML)的MRI形态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7例非免疫缺陷者IPML的MRI影像资料,分析其形态学特点.结果 27例均为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单发23例,多发4例;位于大脑半球21例,其中白质区18例;肿瘤直径3.0~5.0 cm者15例;平扫T1WI、T2WI显示肿瘤实质接近脑灰质信号分别21、19例,实质明显强化21例,中度强化4例,不强化2例;19例边缘见分叶征或“脐样”或“缺口状”切迹;9例中心有类圆形小灶性无强化区;18例瘤周水肿超过强化瘤灶直径1倍以上.化疗和/或放疗24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 全面分析非免疫缺陷者IPML的MRI形态学特点,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是完全可能的.

  • 焦虑症催眠状态下的脑电图实验研究

    作者:程韬;吕跃中;张俊英;朱佳;邢明跃;陈兴时

    目的 应用脑电图(EEG)探讨催眠状态的神经生物学性质.方法 记录21例焦虑症患者催眠前和进入催眠状态后的EEG情况.结果 与催眠前相比,焦虑症患者进入催眠状态后,EEG背景节律α波频率减慢、波幅增高(均P< 0.05).结论焦虑症催眠状态下的EEG变化的特征,可用于焦虑症的临床判断.

    关键词: 焦虑症 脑电图 催眠
  •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功能变化临床分析

    作者:吴常达

    目的 探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RA)患者心功能变化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56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按年龄分为ERA组和非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NERA)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炎症活动性指标、心电图、胸部X线片、高分辨率CT、超声心动图、DAS-28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WT).结果 与NERA组相比,ERA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高(均P< 0.05),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低(均P< 0.01);DAS-28评分高(P< 0.01);肺间质病变率、心电图异常率高(均P<0.01);心功能参数中右室内径增大、左室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下降(均P< 0.05),左室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流速和静息肺动脉收缩压明显增高(均P< 0.01),E/A比值及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均P< 0.01);6MWT短(P<0.01).结论 ERA患者心功能水平较NERA患者差,且心功能不全以左室舒张功能障碍为主,运动能力差,生活质量明显降低,故更应关注ERA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甲状腺乳头状癌40例诊治分析

    作者:岑律军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治方法.方法 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8例行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术,14例行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术+患侧Ⅵ区淋巴结清扫,5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侧Ⅵ区淋巴结清扫,4例行近全甲切除术+患侧Ⅵ区淋巴结清扫,2例行全甲切除术+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5例行全甲切除术+Ⅲ、Ⅳ、Ⅵ区淋巴结清扫,2例行全甲切除术+Ⅱ、Ⅲ、Ⅳ、Ⅴ、Ⅵ区淋巴结清扫.结果 本组术后如期拆线,1例出现切口出血,换药后愈合;1例术前声音嘶哑患者术中见喉返神经侵犯,行喉返神经切除而未恢复;2例短暂声音嘶哑患者3个月后恢复;3例术后早期出现手足麻木感,口服钙尔奇D片1个月后恢复;1例术后出现少量淋巴漏,经保守治疗后停止.所有患者均随访至今,B超检查无复发及死亡.结论 B超检查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检查的重要手段,其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必要时术后辅助同位素治疗和放射治疗.

  • 高度近视眼的眼底检查及预防性光凝

    作者:毛肖丽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患者周边视网膜变性和裂孔进行预防性激光光凝的疗效.方法 对高度近视患者常规行直接眼底镜、三面镜和全视网膜镜检查,对明确有周边视网膜变性或伴干性裂孔的46眼进行532 nm激光光凝治疗.结果 患者激光光凝术后,周边视网膜变性及干性裂孔区封闭良好,色素斑形成明显.术后随访1年,未发生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结论 对明确有视网膜变性或伴干性裂孔的高度近视患者预防性532 nm激光光凝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 不同类型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袁利月;宋欣;诸越谨

    目的 探讨网织红细胞(RET)多参数检测在不同类型贫血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LH-750自动分析仪对180例贫血患者和36例健康体检者的RET百分比(RET%)、RET绝对值(RET#)、未成熟RET指数(IRF)、平均RET体积(MRV)、平均球形红细胞体积(MSCV)、强光散射RET百分比和绝对值(HLR%和HLR#)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溶血性贫血RET%、RET#、IRF、MRV、MSCV、HLR%及HL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缺铁性贫血RET%、RET#、IRF、HLR%及HLR#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MRV、MSCV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RET%、RET#、IRF、HLR%及HLR#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 0.01),而MRV、MSCV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肾性贫血RET%、RET#、MRV、MSCV、HLR%及HLR#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IRF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结论 RET相关参数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全面了解不同贫血患者的骨髓增生程度,对疾病的贫血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等都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胃无蒂息肉内镜活检与黏膜切除标本病理差异的研究

    作者:洪捷敏;林琪;李昌水;吴益群;林海君;贺旭妮

    目的 评价内镜活检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并探讨内镜黏膜切除(EMR)对胃无蒂息肉的诊治价值.方法 对比研究87例患者直径≥5mm且<20mm胃无蒂息肉内镜活检与EMR标本的病理差异.结果 共检出息肉96颗,仅68颗息肉切除前后病理完全一致,28颗病理不一致息肉中有7颗恶变息肉被活检病理误诊或漏诊.活检与EMR标本病理结果符合率与息肉直径大小无关(P>0.05).活检病理诊断的敏感性为58.5%,特异性为82.4%,阳性预测值为64.8%,阴性预测值为72.6%.结论 活检标本病理结果并不一定可靠,对直径≥5 mm且<20mm胃无蒂息肉,EMR可获取完整的黏膜及部分黏膜下层组织,不仅可进行准确的病理分析,而且可能彻底治疗息肉或为恶变息肉的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 尿毒症患者骨密度与血管钙化的关系临床探讨

    作者:单爱琴;周参新;何永平;冯为盛;陈鲧;钟国平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骨密度情况及其与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重度血管钙化组11例,轻中度血管钙化组26例,无钙化组43例.3组矫正钙浓度、血磷浓度、钙磷乘积、甲状旁腺素水平、中膜厚度及骨密度T值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T值与血管钙化的程度成负相关(r=-0.324,P<0.05),是对患者血管钙化有显著影响的因素(B=-0.547,P=0.001,OR=0.564).结论 尿毒症患者骨质疏松及血管钙化发生率高,两者有显著的关联性.

  • 波动性高血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张业;冯波

    目的 探讨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对4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RV的各项时域指标的检测,根据血糖变异系数分为持续性高血糖组和波动性高血糖组,分析在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时,两组HRV的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结果 波动性高血糖组的所有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记录中每5mi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窦性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占NN总心搏数百分比(pNN50)均低于持续性高血糖组(P<0.05).结论 波动性高血糖比持续性高血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HRV时域指标影响大.

  • 黄斑囊样水肿的眼底自发荧光检查的表现特征

    作者:沈肇萌;张琳轶;魏玮;崔红波;李志国

    目的 研究黄斑囊样水肿(CME)的眼底自发荧光(FAF)检查的影像特点.方法 102例(127眼)CME均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或眼底荧光造影(FFA)确诊,予行FAF检查,FAF图片的采集采用共焦扫描激光检眼镜,激发光波长为488 nm蓝光,光栅为500 nm.采用cirrus 4000 OCT对患者的眼底黄斑部进行扫描,并自动进行黄斑厚度分析.结果 CME在FAF图像中表现为黄斑中心凹部位一个或数个囊样、花瓣样高荧光,形态同晚期FFA的囊样荧光积存相似.127个CME患眼中FAF阳性(真阳性)90眼,中央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为(488.2±148.1)μm;FAF阴性(假阴性)37眼,中央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为(408.1±132.8) μ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FAF对CME诊断及病情监测具有快捷、安全及无创的特点,值得推广.

  • 中老年人高尿酸血症与常见代谢性疾病的探讨

    作者:刘金红;王浩;陈志勇

    目的 探讨高尿酸与常见代谢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比较分析高尿酸血症组(746例)与正常尿酸组(3622例)的临床数据,以及高尿酸与常见代谢性疾病的关系.结果 男、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及高血压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血尿酸与BMI、收缩压、舒张压、肌酐、TC及TG呈正相关.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有明显相关性,要加强对老年入的体检工作,控制高尿酸血症的发病.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IGF-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周梅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水平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GF-1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前30例白血病患者中有5例IGF-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7例低于正常对照组,追踪该12例患者均在1年内出现复发;而其余18例患者IGF-1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1年中复发3例,复发率与IGF-1表达异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IGF-1水平可能作为预后评估参考.

  • 上皮性卵巢肿瘤中Livin与Caspase-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作者:楼唯君;杨春林;苏雪峰;郑飞云

    目的 探讨调亡抑制因子Livin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Caspase-3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90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Livin蛋白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Livin和Caspas-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均无关(P>0.05).Livin蛋白与肿瘤的组织学和临床分期、分级有关(P<0.05),Caspas-3蛋白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而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无关(P>0.05).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越低和分期的增高,Livin蛋白表达越高,而Caspas-3蛋白与之相反.Livin蛋白的表达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594,P<0.05).结论 Livin和Caspase-3对卵巢上皮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作用.

  • 海岛医院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分析

    作者:张晓帮;陈琼娜;方国安

    目的 了解海岛地区医院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方法 对近5年来从临床各种标本分离的172株耐哑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用ATB-expression做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2006-2010年检出分别为4、9、36、50和73株.ICU是感染的高发区,占48.3%;痰液分离率高,占72.7%,其次为尿液和创口分泌物,各占8.1%.鲍曼不动杆菌耐亚胺培南菌株97%以上均同时耐其他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等,仅多粘菌素E的敏感率达99.4%.结论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上呈上升趋势,尤其在ICU,需引起高度重视.

  • 前房改变与屈光度变化的关系初探

    作者:高昌卫

    目的 探讨前房改变与屈光度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房水滤过过强所致浅前房患者6例,使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前房深度(角膜中央部),电脑验光仪测屈光度.并予检影、屈光矫正证实患眼的屈光状态.患者经1~2周治疗,患眼浅前房状态基本恢复.再测量前房深度、屈光度.比较前后前房深度与屈光度的变化.得出相互关系.结果 前房变浅1mm,近视度数增加4.632D,方差0.0756D.结论 前房变浅使患者远视力明显下降,可以先验光进行屈光矫正,观察视力能否达到相对正常的状态,再考虑其他原因所致的视力下降.

  • 重症子痫患者产后早期利用利尿剂对减轻肺水肿的作用

    作者:徐玲;徐丘卡;屈煜

    目的 探讨重症子痫患者产后早期利用利尿剂对减轻肺水肿的作用.方法 将42例产后重症子痫患者分为干预组(24例)除常规治疗外立即行速尿静注治疗,对照组(18例)仅行常规治疗.次日清晨6点检测患者血气分析指标[pH、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观察生命体征[心率(HR)、呼吸频率(RR)、氧饱和度(SaO2)和平均动脉血压(MBP)]、临床症状,并记录24h尿量.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为88.89%;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PaO2及24h尿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M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pH值、SaO2高于对照组,PCO2、HR、RR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利用利尿剂能一定程度上减轻重症子痫患者产后肺水肿,值得进一步研究.

  • 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临床分析

    作者:叶晓敏;骆芬霞;黄兴华

    目的 探讨影响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53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并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在位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内瘘失功57例次,患者的年龄、低血压状态及使用方法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内瘘失功与年龄、血压、初次使用内瘘时间、压迫时间、使用时间及穿刺方法等因素密切相关,应早期预防、早期干预,减少内瘘失功.

  • 血友病患者抗凝血酶、蛋白C及游离蛋白S水平的研究

    作者:林素仙;胡理明;谢炳寿;朱淼勇;陈萍;金小丽

    目的 探讨抗凝血酶(AT)、蛋白C(PC)及游离蛋白S(FPS)在血友病出血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及ELISA法检测72例血友病患者(血友病A60例,血友病B12例)及40例正常对照的AT、PC和FPS水平.结果 血友病组和正常对照组AT均值分别为(296.24±59.26) μg/ml和(229.35±23.41) 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PC[(5.17±1.31)μg/ml和(5.26±0.96) μg/ml]和FPS[(8.97±3.21)μg/ml和(9.12±2.41)μg/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血友病患者A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表明其抗凝活性增强,促进了血友病患者的出血倾向.

  • 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红卫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效果.方法 将90例UA患者分为用药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1个月.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脂水平.结果 治疗1个月后,阿托伐他汀用药组患者CRP、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均显著降低(均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及血脂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不仅能有效改善UA患者血脂水平,而且可降低血清CRP水平,抑制炎症,稳定斑块.

  • 外伤性肱动脉损伤58例诊治分析

    作者:薛建波;蔡晓明;竺枫;陈宏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肱动脉损伤的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肱动脉损伤患者的诊断策略和手术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术前肱动脉压指数为0.25~0.50,平均0.422±0.044;术后为0.81~0.91,平均0.872±0.024.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6个月.14例神经损伤患者中9例功能恢复,余5例未恢复;3例患者术后出现血栓,2例行血栓摘除术后血运通畅,1例二期行截肢术;2例交通伤患者术后伤口出现感染,经治疗痊愈.结论 外伤性肱动脉损伤诊断可通过仔细的体格检查及多普勒超声检查,早期恢复血管的通畅和彻底清创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 有效沟通在聋哑患者胸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徐华丽;张宇平;吴西枝;曾静;范琴娟

    有效的信息沟通对提高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而语言是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1],语言性沟通-交谈是护理实践中沟通的主要方式[2].聋哑患者有耳聋和语言缺陷,加上紧张和恐惧,往往要承受比正常人更加沉重的心理压力,尤其对于一些需要行胸部手术治疗的聋哑患者,这关系到能否顺利度过围手术期[3].

  • 认知行为治疗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禹海航;崔静静;张子霁;桑悦赟;冯婧婧;钟海云;刘之旺;周东升

    目的 探讨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26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舍曲林单用治疗,13例)和实验组(合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13例),治疗6周.采用体质量增加量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平均体质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伴随的抑郁、焦虑症状均改善(均P< 0.05),而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均P< 0.01).结论 认知因素在神经性厌食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在药物治疗时应结合认知行为治疗.

  • 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112例分析

    作者:李俊;吴文学;徐斌;钟湧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大隐静脉曲张采用腔内激光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14d,平均8d.本组患者9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2.4个月,随访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以腔内激光治疗为主,根据不同分类,选择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既能保持激光微创治疗的优点,同时有效降低各类激光治疗并发症.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健君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137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行患侧甲状腺叶切除+对侧甲状腺叶切除或大部分切除,同时行中央组(Ⅵ区)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中央组淋巴结转移者26例,双侧甲状腺癌10例.术后并发症包括1例术后出血,3例声音嘶哑,均在术后3个月发音恢复;4例患者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不同程度的减退,表现为术后出现手足麻木和抽搐,其中3例为一过性,3个月后恢复正常.结论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虽然预后良好仍有发生中央组淋巴结转移可能,初次手术应宜清扫中央组淋巴结.

  • ABCD2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近期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作者:陈建光;叶惠雅;唐风云;魏兴海

    目的 探讨ABCD2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7d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ABCD2评分标准对83例TIA患者分为低危组(0~3分)、中危组(4~5分)及高危组(6~7分),对不同危险分层患者进行不同的干预,观察其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比较不同危险分层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83例TIA患者中,0~3分34例(低危组),4~5分35例(中危组),6~7分14例(高危组).低危组7d内发生脑梗死3例(8.8%),中危组为4例(11.4%),高危组6例(42.9%).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发生率呈现由低向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ABCD2评分标准是临床上预测TIA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一种简单及有效的方法.

  • 23G玻璃体切除系统在晶状体后脱位联合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周和定;杨月美

    目的 探讨23G玻璃体切除在晶状体后脱位联合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晶状体全后脱位患者27例(27眼)及悬韧带断离范围超过180 °的不全脱位患者8例(8眼)采用23G玻璃体切除术、脱位晶状体的超声乳化粉碎吸出.27眼同时作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OL)扁平部悬吊植入,5眼同时行巩膜外冷凝联合气液交换(3眼行C3F8眼内注入).8眼因高度近视等原因未植入IOL.结果 35眼均顺利完成手术,联合后房型折叠式IOL悬吊植入的27眼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2~0.8,术后1个月眼压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 23G玻璃体切除用于晶状体后脱位者的玻璃体-晶状体联合手术是安全及可行.

  • 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58例分析

    作者:方雷;张志;施益九;汪慧访;邱江锋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在腹腔镜下行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行根治性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术15例,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毕氏Ⅱ式吻合的43例.平均手术时间(260±35) min,平均出血(60±40) ml,清扫淋巴结(20±4)枚,术后排气时间2~4 d,术后进流质时间3~4 d.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漏1例,经保守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 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治疗胃癌具有安全、有效且创伤小的特点,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

  • 皮肌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虞松平;周丽;黄华;忻霞菲

    目的 探讨皮肌炎并发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合并感染分成两组.对皮肌炎患者感染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84例皮肌炎患者中,感染33例,感染发生率为39.3%;合并感染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无感染组(P=0.021);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肌无力、吞咽困难、肺间质病变.结论 皮肌炎感染发生率较高,特别是老年人、肌无力、吞咽困难或合并肺间质病变的患者易发,且预后较差,应密切监测有无感染的发生.

  • 血清皮质醇水平对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预测作用的研究

    作者:丁振华;王小冬;熊俊慧;陈坚

    目的 研究血清皮质醇水平对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 分别检测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20例健康者血清皮质醇的水平,并通过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判断英夫利昔单抗的疗效.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皮质醇治疗前水平[(247.25±27.94) nmol/L]低于健康受试者[(320.20±25.21)nmol/L],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DAS28的改善和基础的血清皮质醇水平呈负相关(r=-0.530,P=0.012).与疗效差的患者相比,疗效好的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增加更加明显.结论 治疗前基础水平的血清皮质醇水平对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有预测作用.

  • 肾嫌色细胞癌与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作者:周新成;陈金平;邵凌波

    目的 探讨肾嫌色细胞癌(RCC)与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RCC与7例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大体检查、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结果 大体检查:RCC和肾嗜酸细胞腺瘤均为境界清楚的无完整包膜肿瘤,两者切面的质地和颜色相似,呈棕色或棕褐色,嗜酸细胞腺瘤肿瘤4例中央有特征性中央瘢痕形成,而RCC中均未见.光镜下RCC呈实性或片状结构,间质有少量厚壁血管,肿瘤细胞有多形性;嗜酸细胞腺瘤的组织学结构多样,常有细胞稀少的玻璃样变间质区,瘤细胞形态较单一,胞膜不清晰,胞质丰富,呈强嗜酸性颗粒状,核圆形,无明显核仁,通常无核周空晕,少数可见核深染异型,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化:RCCCK7(15/15)、CD117(15/15)、COX-2 (13/15)、CD10(0/15)、Vimentin( 0/15);肾嗜酸细胞腺瘤CK7(1/7)(胞质阳性)、CD117(7/7)、COX-2(2/7)、CD10(0/7)、Vimentin(0/7).结论 根据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可对RCC和肾嗜酸细胞腺瘤进行鉴别诊断.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作者:顾寅玥;苏敏敏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治疗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前后月经量、痛经程度以及子宫体积的变化,另将35例口服孕三烯酮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月经量、痛经程度以及子宫体积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6个月后,两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痛经缓解及月经改善均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组为优(P<0.05).结论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于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

  • EV71肠道病毒感染与脑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张岳灿;于纪棉

    目的 探讨EV71肠道病毒感染与脑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病理表现.方法 对6例重症脑型手足口病的尸检材料进行病理临床分析.结果 EV71重症病例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突出:(1)脊髓、脑干炎,病变部位弥散性神经组织小灶状坏死,形成软化灶.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呈袖套状浸润.脑实质内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少量中性白细胞浸润,小胶质细胞结节状增生.(2)脑、脊髓膜炎,软脑膜及蛛网膜下隙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浆液及纤维蛋白渗出.(3)肺淤血、肺水肿、肺实变、肺泡间隔少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和肺泡透明膜形成.结论 EV71肠道病毒感染的小儿病变累及中枢神经时病情凶险,伴随有免疫机能损害、重度中毒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及缺氧性心肌病,而引起直接死亡原因是严重中枢损害及急性呼吸窘迫征.

  • 四个不同脑部位卒中后言语流畅性30s测验效果研究

    作者:黄思宇;龚文苹;裘林秋;王庆松

    目的 研究30s的言语流畅性测试对皮层下单一卒中病灶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检查时间是否足够.方法 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言语流畅性测验等神经心理测验(共60 s)评估63例单一卒中病灶的丘脑、基底节损害患者和34例健康对照者的言语流畅性,记录前30 s和后30 s的结果.结果 前30 s和总60 s,5组被试在3项测试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后30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左丘脑单灶卒中患者的言语能力损害大.结论 30 s的言语流畅性测试,已可保证测试的诊断结果,丘脑或基底节受损后言语流畅性广泛受损,以左丘脑损害更严重.

  •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高血压脑病的护理

    作者:杨希;姜继光;唐莉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是由原发或继发的慢性肾脏疾患所致肾功能损害而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目前血液透析疗法是其主要治疗手段.脑动脉对血压存在自身调节,维持脑血流量不变,一旦血压升高突破自身调节的上限[正常在150 mmHg(1 mmHg≈0.133kPa)左右],就会导致脑血流过度灌注,出现脑水肿,发生高血压脑病[1-2].

  • 多样化新生儿安全教育在孕产妇及家属中的应用

    作者:张建亚

    如何提高新生儿父母及家属的安全意识,掌握对意外事件的防范技能和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成为产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医院一直较重视新生儿安全教育,自2011年1月起更采用多样化的新生儿安全教育方法,收到一定效果.

  • 慢性乙型肝炎250例复发因素分析及对策

    作者:应波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复发的诱因及治疗对策,以减少疾病的复发.方法 回顾性分析250例慢性乙型肝炎复发患者的发病诱因;在应用相同护肝药物的基础上,所有复发患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按抗病毒药物分为2组,A组为拉米夫定复发组,B组为阿德福韦复发组.结果 250例复发患者中,停药占79.2% (198/250),其中80.8% (160/198)患者自行停药,医生指导停药患者中47.4%(18/38)未随访;工作生活压力大占56% (140/250);劳累占34.8% (87/250);情绪问题占26.8%(67/250);不良饮食习惯占24.8% (62/250);无明显诱因占12.8%(32/250).结论 严格掌握抗病毒药物的停药指征,定期复查及随访;加强患者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减少慢性乙型肝炎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综合训练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勇华;吕斌军;邬舟艳;林永清

    目的 探索精神康复综合技能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了田园绿化组、门卫、环境清扫及工场劳动组等技能及回归社会训练方法,训练日程为2年.结果 社会生活与劳动技能、回归社会,以及部分阴性症状在训练后有明显改善.结论 社会生活与劳动技能、回归社会训练是一项对住院精神分裂症行之有效的康复手段.

  • 乳腺黏液表皮样癌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邓再兴;俞文菊;陈莉萍

    目的 探讨乳腺黏液表皮样癌(ME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MEC患者的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以乳腺无痛性肿块为首发症状,术前B超、钼靶检查缺乏特异性.肿物切面呈囊实性.镜检类似涎腺的MEC.肿瘤由表皮样细胞、黏液分泌细胞和中间细胞及黏液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100、EMA、34βE12、CK7、CK14、CK20、Calponin、P63及CK5/6均阳性,SMA、E-cadherin阴性.结论 乳腺MEC罕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预后较好.病理形态类似涎腺的MEC.

  • 孕期张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陈芸;王良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张力性尿失禁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国际尿控协会推荐的国际尿失禁问卷结合产科特点,对165例初产孕妇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孕期的发病情况,分析妊娠与尿失禁的关系.结果 尿失禁组平均年龄大于非尿失禁组(P<0.05);两组的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孕次、孕周、孕期增加体质量指数(BMI)、尿失禁家族史、胎先露、孕期有意识行盆底肌肉训练与孕期张力性尿失禁有关(P<0.05).文化程度、孕前体质量、孕晚期体质量、孕前BMI、孕晚期BMI、新生儿体质量、胎方位、孕期营养指导与孕期尿失禁无关(P> 0.05).结论 年龄、孕次、孕周、孕期增加体重指数、尿失禁家族史、胎先露是孕期张力性尿失禁的主要影响因素.

  • 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TNF-α、IL-6的影响研究

    作者:陈炜炜;陈超群;蒋功达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 IL-6)的影响.方法 将6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休息、高营养、高热量饮食)、保护心肌[1,6二磷酸果糖100~250mg·kg-1·d-1静脉滴注,维生素C100~200mg·kg-1·d-1,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复合维生素B口服]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60 ml/d静脉滴注,疗程2周.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浓度.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心功能和心肌酶谱指标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均较治疗前低(均P<0.05);且治疗组浓度低于对照组浓度(均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抑制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合成与释放有关.

  • 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9例分析

    作者:邬弘宇;买长江;章晓云

    目的 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术前对患者进行多种影像学检查,获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解剖学资料,术中在DSA监视下对19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施行了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术后行螺旋CT检查,观察手术疗效以及有无内漏、移位和人工血管内支架塌陷等术后并发症.结果 本组无围手术期内死亡患者,无术后截瘫患者,术后2例发生内漏,3例有上肢乏力症状.结论 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创伤小、严重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的优势.

  • 浙江省嘉兴市流动人口贫血孕妇管理干预效果对照分析

    作者:管宇宏

    目的 通过对流动人口贫血孕妇孕期的管理和干预,进行效果评价,探讨对孕期常见疾病管理模式,有效降低流动人口孕期贫血的发生,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 将已确诊贫血的流动人口孕产妇397例根据依从性,分为2组,一组为进入系统管理的孕期管理干预组193例,另一组为同期对照组204例,两组进行效果对比.结果 孕早期轻、中、重度贫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孕中期贫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孕晚期贫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贫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生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管理组分娩孕周较对照组长(P<0.05).新生儿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早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流动人口贫血孕妇管理干预有效,具有可操作性,值得在基层推广.

    关键词: 孕妇 贫血 干预
  • 有限切开复位经皮穿针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柴益铜;方炫量;张健;陈宏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复位经皮穿针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有限切开复位,经皮穿针结合外固定架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患者40例,随访期间进行腕关节正侧位摄片及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7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疗效按改良的的Mayo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20例,良13例,中5例,差2例,优良率82.5%.结论 采用有限切开复位经皮穿针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术后辅以正确的康复锻炼,可取的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 右旋糖酐铁注射液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中的有效性和可耐受性研究

    作者:黄昊乐;单爱琴;王乾波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右旋糖酐铁注射液在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中的有效性和可耐受性.方法 将100例合并贫血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分为口服组(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0.15 g/d)和静脉组(首日静脉滴注右旋糖酐铁注射液测试剂量,后隔日滴注200mg,总量为1.0 g),滴注过程中全程监视血压,记录两组用药2周内的药物不良反应,并分析治疗前、3个月后的贫血症状(血清铁蛋白、红细胞比积、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及网织红细胞数)、肾功能(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及甲状旁腺素)、炎症反应情况(C反应蛋白)及治疗效果.结果 静脉滴注对患者的血压没有影响,药物不良反应极少,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及红细胞数均上升(均P<0.05),网织红细胞数降低(P<0.05);上升幅度高于口服组.同时,静脉组显效率高于口服组.除血肌酐水平(P<0.05)降低外,血尿素氮、甲状旁腺素及C反应蛋白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别.结论 右旋糖酐铁静脉滴注可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且药物不良反应极少,除降低血肌酐外,对其余肾功能指标没有影响,也未提示有明显刺激体内炎症反应.

  • 以神经梅毒为首发的梅毒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作者:余晓华

    梅毒是苍白密螺旋体感染所致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多经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梅毒感染发病人数呈上身趋势.神经梅毒系由感染人体后出现的大脑、脑膜或脊髓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约10%可在初次感染后3~20年发病.

    关键词: 神经梅毒 首发 护理
  • 产前干预对控制剖宫产率的影响

    作者:陈海燕

    目的 探讨产前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以便为围产保健工作者对孕产妇实施有效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孕期分娩知识介绍、呼吸减痛分娩课程及榜样宣教、“导乐”全程陪伴分娩、生理支持和人工监护等方法进行医学干预,分析2004-2010年分娩人数、剖宫产人数及因社会因素所致的剖宫产例数.结果 2004-2010年剖宫产率虽然整体趋势是增加的,但是涨幅不大;本院因社会因素所致的剖宫产构成比逐年下降,由2006年的28.93%下降至2010年的1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产前干预能有效地控制剖宫产率,促进孕产妇自然分娩.

  • 平板旋转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治效果

    作者:范华;汪建华;邱广平;项敏;陈飞宇;顾浩

    目的 探讨平板旋转血管造影(3D-DSA)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治效果.方法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怀疑颅内动脉瘤的52例患者行双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造影,先行正侧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再加做3D-DSA,比较两者在动脉瘤检出率、瘤体大小测量、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显示以及栓塞治疗的评价效果.结果 52例患者41例确诊为动脉瘤患者,共发现44枚动脉瘤.44枚动脉瘤经2D-DSA检出36例(38枚动脉瘤),3D-DSA检出41例(44枚动脉瘤);3D-DSA较2D-DSA更清楚显示瘤颈,3D-DSA对脑动脉瘤子瘤显示较2D-DSA显示佳.在治疗中,3D-DSA较2D-DSA更准确判断动脉瘤填塞程度及残留腔隙.结论 3D-DSA能任意角度观察,有效排除血管成角、重叠等因素的干扰,提高了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在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以及瘤体形态显示更清楚,对栓塞治疗效果的评估更准确.

  • 右美托咪定在腰麻患者髋及下肢手术时镇静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汉强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在腰麻患者髋及下肢手术中镇静的效果.方法 将45例髋及下肢手术,ASAⅠ~Ⅱ级患者分成3组,各15例.A组予右美托咪定0.5 μg/kg,B组予右美托咪定0.8 μg/kg,两组给药时间均>5 min;对照组予芬太尼1 ~ 1.5 μg/kg十咪唑安定0.04 mg/kg.监测注药前(T0)与注药后5(T1)、15(T2),30(T3)、60(T4)、120(T5)min警觉/镇静评分(OAA/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术后24h随访患者用药后至结束手术前对有关操作的遗忘程度.结果 A、B组和对照组的镇静评分在T1~T4时间点明显低于T0(均P< 0.05),3组在各时间点的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B组MAP、HR下降,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T2~T3与对照组比较,MAP、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组SpO2的下降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在T2~T3时间点呼吸抑制比较明显(均P<0.05),A、B组与对照组SpO2在T2~T3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 h随访,A、B组和对照组顺行性遗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不良反应少,能达到镇静效果,是髋及下肢手术行腰麻时很好的辅助用药.

  • 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鼻内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杜金满;漆勇;陈小非;张凯

    目的 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对鼻内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30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行单纯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观察组行AHH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观察组在行AHH前(T0)、降压前(T1)、降压后30 min(T2)及停降压后30 min(T3)时刻点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对照组在T1、T2及T3时刻点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心率T1~T3时刻较T0时刻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T2~T3明显高于T1时刻(均P<0.05).与T0平均动脉压(MAP)相比,观察组T1、T3升高,T2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1 MAP比较,对照组T2降低,T3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中心静脉压值T1较T0升高(P<0.05),对照组T2及T3明显低于T1(均P<0.05).观察组心排血量值T1~T3时刻较T0提高(均P<0.05),对照组T2及T3明显高于T1(均P<0.05).结论 术前AHH联合术中控制性降压有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术中出血并可以明显减低因血液稀释和血管扩张而引起的心血管反射作用,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鼻内镜手术.

  • 术前应用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影响

    作者:胡海雷;胡于建;岑镇波;潘荣荣;史习宝;陈岳维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20 mg)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影响.方法 将99例择期行PCI术的老年(年龄≥60岁)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予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观察组在PCI术前12 h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口服.记录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 30d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及瑞舒伐他汀的肝毒性和肌毒性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30d内,共17例患者发生MACE,占17.2%.其中观察组5例,占9.8%;对照组12例,占25%;两组MAC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无肝毒性和肌毒性事件发生.结论 术前早期应用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20 mg)对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宁波市北仑区50岁以上人群眼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姚红艳;周宏健;吴善君;李黎

    目的 调查北仑区50岁以上人群眼病构成情况,以指导临床眼病防治工作.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仑区50岁以上的中老年常住人口进行眼科常规检查.结果 1805例受检者中,眼病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白内障、翼状胬肉、屈光不正、眼底病变、角膜病变、青光眼、眼睑内翻和倒睫、斜弱视、葡萄膜炎和其他.白内障患病率为60.06%.由白内障引起的双眼盲和低视力者占了所有白内障患者的2.49%和49.54%,单眼盲者和低视力者占了所有白内障患者的18.54%和66.33%.结论 白内障仍是北仑区中老年人群主要的致盲眼病,目前的防盲治盲工作重点还是白内障手术.同时,加强对翼状胬肉、屈光不正、眼底病变及青光眼等疾病的重视,使我市的防盲治盲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 白内障 流行病学
  • 左旋氨氯地平合用辛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左室肥厚的影响

    作者:景胜;杨国君;麦一峰;周忠;刘丽红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左室重量指数的影响.方法 将15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n=82)和实验组(n=74).对照组治疗为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d,若2周不能使血压达标,则可加量至5mg/d,若仍不能达标,可加利尿剂或其他降压药.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加用辛伐他汀20 mg晚上用药1次,观察期为1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并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12个月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肌肥厚程度.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压、血脂、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个月后,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舒张期间隔厚度、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和左室重量指数均较对照组低(均P< 0.05).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合用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逆转有协同作用,较单一用药疗效显著.

  • 伴有自杀行为老年抑郁症患者非匹配波实验研究

    作者:郑成应;朱文波;陈中鸣;周东升;张应忠;王合宾;丁士炬;郑飞杰;陈兴时

    目的 探讨伴有自杀行为老年抑郁症患者非匹配波(MMN)特征.方法 应用美国脑诱发电位仪,记录了30例伴有自杀行为老年抑郁症患者和30例正常老年组的MMN.结果 与正常老年组相比,老年抑郁症组出现MMN主成分波幅降低,MMN潜伏期延迟[正常老年组(189.6±20.7) ms,伴有自杀行为老年抑郁症组(204.4±25.9)ms,P<0.05];老年抑郁症组出现P300主成分波幅降低,P300潜伏期延迟[正常老年组(347.0±39.9)ms,老年抑郁症组(369.1±49.1)ms,P<0.05].结论 MMN新技术可反映伴有自杀行为的老年抑郁症患者诱发脑电波的自动加工过程,但自杀相关生物学指标需进一步研究.

  • 来氟米特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洁;张乾坤;金烈

    目的 研究来氟米特(LEF)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及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的8周龄的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LEF给药组(4mg·kg-1· d-1)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给药组,各10只.每天给药1次,共7周.比较实验室指标、病理组织学和MCP-1、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抗原(ED-1)的表达.结果 LEF给药组大鼠尿蛋白排泄率较0.9%氯化钠注射液给药组明显减少,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也明显减轻,MCP-1、ED-1的表达也显著减少.结论 LEF抑制了糖尿病大鼠MCP-1的表达,延缓了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 COM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及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郑孝荣;高树贵;胡珍玉;覃文刚;徐永明;刘艳;黄敏芳;董建义

    目的 探讨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的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及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按照CCMD-3诊断标准,在中国汉族人群中收集8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5例正常对照进行研究.运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PCR-RFLP)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两组COMT基因Val158/108Met多态性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另外,COMT基因多态性也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病程相关联.结论 COMT基因Val158/108Met多态性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因素之一,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病程相关联.

  • X线透视骨性标志定位穿刺腋静脉置入永久起搏器导线的研究

    作者:鲍迎春;王春明;刘海波;包斐然;方裕;赵乾磊;周立军

    目的 探讨骨性标志法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实用价值.方法 将125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分为骨性标志法穿刺腋静脉组(骨性标志法组,n=63)和造影定位法穿刺腋静脉组(造影法组,n=62),比较两组穿刺方法的穿刺次数、所用时间、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 骨性标志法组的穿刺次数及所用时间均较造影定位法组多(均P< 0.01),但计入造影用时后骨性标志法耗时较造影法少(P<0.01).骨性标志法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造影定位法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X线透视下骨性标志定位直接穿刺腋静脉无需预先穿刺静脉造影,可节省手术时间及费用,且操作简便、安全.

  •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进展

    作者:罗群;邬民香

    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nephroitic syndrome,NS)的主要病因,占22%~33%,好发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多见,男女比为2∶1,但儿童少见.临床上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大量蛋白尿甚至NS,部分呈无症状性蛋白尿,一般无肉眼血尿,镜下血尿少见.

  •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的临床挑战

    作者:陈江华;李夏玉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目前尚无统一定义,大多数肾脏病学者主张按激素的治疗反应,一般将激素抵抗、激素依赖(或频繁复发)的肾病综合征归入难治范畴,我们认为广义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还应包括多种免疫抑制药物抵抗或反复复发的肾病综合征、持续大量蛋白尿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不能耐受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的肾病综合征等.

  • 原发性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进展

    作者:陈楠;任红

    原发性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primary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1957年由Rich首先描述的,在过去的20年中FSGS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来,FSGS已成为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中常见的病理类型.

  • 房颤致体循环多发栓塞一例

    作者:刘岩

    1病例患者女性,64岁,因“双眼视力下降4d”入院.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视力明显下降,视物不能,仅有光感,急诊查头颅MRI示“右侧额颞枕叶梗死、左侧顶枕叶陈旧性梗死”.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平时口服厄贝沙坦片降压,血压控制可;患者1年前及3个月前曾患“左侧顶枕叶脑梗死”,好转出院后遗留双眼轻度视力障碍,无肢体活动障碍,平时口服阿司匹林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治疗.

  • 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邬民香;罗群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的常见病因之一.DN发生和进展受众多因素影响,近年来研究发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激活、活性氧自由基的增加、糖基化终产物、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变、脂联素缺乏及微小核糖核酸(RNA)等都会引起足细胞损伤,足细胞损伤后足突融合、足细胞与基底膜分离、凋亡甚至从上皮细胞转变为间质细胞,导致蛋白尿的增加和DN的恶化.

  • 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抑郁障碍

    作者:徐俊;宋晓明;董力群

    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各种进展性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的共同转归.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据国际肾脏病协会统计,ESRD在自然人群中的年发病率为(98~198)/100万,而在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则更高,美国和日本的发病率分别达802/100万和996/100万[1].

现代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