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 현대실용의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宁波市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0800
  • 国内刊号: 33-126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121
  • 曾用名: 宁波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实用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徐薇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负压吸引式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用于肾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观察

    作者:翁责茗;张建球;金江江;张伟杰

    目的 探讨负压吸引式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用于清除肾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采取负压吸引式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清除肾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结石大小为1.0cm×1.0cm~6.0cm×4.5cm.其中术后结石完全清除28例,4例残留细小结石未特殊处理,2例行二次手术碎石;1例术后出血,予输血等保守治疗后治愈;2例出现术后发热,经过积极抗感染治疗后治愈,未发生感染性休克.结论 负压吸引式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能有效降低肾盂内压力,控制感染,提高清石率,缩短手术时间.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观察

    作者:王强辉;任胜强;刘星明;邬旭明

    目的 观察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09例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记录其手术时间、一次碎石率、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 409例中上段结石92例,中、下段结石317例;结石大小0.8~2.0 cm,结石周围合并息肉86例;10例上段结石因部分结石返流至肾内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成功排出,3例因输尿管下段狭窄改开放手术取石,2例因输尿管穿孔改开放手术,6例上段结石因肾重度积水输尿管扭曲明显无法进镜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手术时间10~70 min,结石粉碎取出一次性成功率(94.9%).结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及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分析

    作者:周小爱;王筱景;阮凌燕;李庆;黄崇辉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6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清洁中段晨尿,经培养、分离及鉴定等处理,通过K-B法检测药敏试验.结果 6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并发尿路感染150例(22.7%),检出病原菌137株(91.3%),其中革兰阴性菌63株(46.0%)、革兰阳性菌34株(24.8%)、真菌40株(29.2%).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制菌霉素、两性霉素B敏感,粪肠球菌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耐药率为100%,病原菌呈多重耐药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呈多样性,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并且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应积极做好尿液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 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桡动脉骨保护素、骨桥蛋白的表达及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

    作者:谢盛彬;周参新;单爱琴;何永平;钟国平

    目的 了解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患者骨质疏松患病情况,探讨骨保护素、骨桥蛋白在桡动脉的表达及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手术的ESRD患者80例,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双能X线测骨密度;行桡动脉骨保护素、骨桥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半定量分析染色结果.结果 80例患者中有骨质疏松50例,患病率为62.5%;骨质疏松组桡动脉中膜骨保护素、骨桥蛋白的表达较骨质正常组高(均P< 0.05).结论 ESRD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高;骨保护素、骨桥蛋白在ESRD患者骨质疏松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 多排螺旋CT和MR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对照分析

    作者:唐向利

    目的 对比分析多排螺旋CT(MSSCT)与MR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脑血管疾病患者75例,所有患者均在接受超声检查确定颈动脉分叉处有粥样斑块后,分别行MSSCT和MR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患者CAS率和斑块性质和特征的显示情况.结果 CT显示图像质量Ⅲ+Ⅳ的比例和血管狭窄率为37.3% (28/75)和(27.5±2.3)%;MR显示图像质量Ⅲ+Ⅳ的比例和血管狭窄率为40.0% (30/75)和(27.7±2.1)%,两种检测方式在图像质量和血管狭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CT检查发现钙化46处,不能检测到斑块内出血;MR检查到钙化32处,能检测到斑块内出血.结论 CT与MR在CAS斑块诊断过程中都具有良好的图像质量和对血管狭窄程度的判断效果,但是MR更适合于分析CAS斑块特征.

  • 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分析

    作者:钱志刚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PE)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LSCT)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 108例(170眼)翼状胬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86眼)接受PE+LSCT手术治疗,而对照组(84眼)接受单纯PE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个月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情况、裸眼视力(UCVA)、角膜散光度(CAD)、角膜前3~6阶总高阶像差(t-HOA)及上皮修复时间等指标,并比较两组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观察组BUT和UCVA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CAD、t-HOA和上皮修复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获得随访3个月以上,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联合LSCT治疗翼状胬肉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状况,降低复发率,是治疗翼状胬肉安全有效的方案.

  • 尿道下裂患儿术前术后尿流动力学的比较观察

    作者:田由;林涛

    目的 比较观察尿道下裂患儿术前和术后尿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变化,了解术后尿道的通畅情况.方法 对52例尿道下裂患儿术前和术后尿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并比较术前和术后各个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尿道下裂患儿术前大尿流率(Qmax)较正常儿童低,术后Qmax也较术前明显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尿流曲线形态以钟型为主,术后平台型尿流曲线比例有明显增加.结论 尿流动力学可以为临床预防尿道狭窄作出提示,也可以作为评价尿道下裂术后患儿排尿功能的一个客观指标.

  • 肺部结节病的多排螺旋CT表现(附28例报道)

    作者:林含舜;杨登法

    目的 探讨肺部结节病的MDCT表现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肺部结节病的MDCT表现.结果 28例结节病患者中,仅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者11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并肺内小结节及肺内浸润者15例,仅见肺内小结节及肺内浸润而无淋巴结增大者2例.肺内表现:肺内小结节沿支气管血管束及胸膜下分布者16例,小叶间隔增厚17例,局部肺实变影12例,磨玻璃影6例.淋巴结情况:肺门淋巴结肿大26例(92.8%),其中两侧肺门淋巴结增大22例,单侧肺门4例,气管隆突下22例,主动脉弓旁20例,气管前间隙19例,前下纵隔15例,食道下端贲门周围、胃小弯旁、腹主动脉旁淋巴结18例.结论 两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增大、纵隔淋巴结增大及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结节影为结节病的特征性表现.

  • 系统性硬化症尸检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振;邬秀娣;张岳灿;陈勇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化症(SS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死亡原因.方法 应用尸检组织病理学方法对1例SSc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女性,59岁,住院期间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经尸检解剖报告死因为弥漫性心肌炎,局灶性心肌坏死伴心内膜、心外膜炎及心肌间质纤维化引起心力衰竭以及两肺弥漫性纤维化、支气管性肺炎引起呼吸衰竭,心肺功能衰竭致死.结论 SSc导致皮肤及多脏器病变,需重视SSc的心脏损害,达到早诊断早干预及改善预后的目的.

  • 增强型组织多谱勒技术对乙型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定量的初步探讨

    作者:顾世明;任凯荣;袁韬;马海芬

    目的 探讨增强型组织多谱勒技术(ETDI)定量指标与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慢性肝病组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进行ETDI检测,并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组织活检及病理检测,按肝纤维化程度分S0、S1~S4五级;对照组为健康人50例,用ETDI检测近腹主动脉前方肝组织频移速度(Vn)与近超声探头2.0 cm处肝组织频移速度(Vf)的组织多谱勒参数及二者比值(Vn/Vf),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慢性肝病组与对照组对比Vn及V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n/V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组间比较Vn、V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n/V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着纤维化程度增高而下降.结论 ETDI对肝纤维化分期定量分析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宁波地区血小板抗体筛查结果的调查和分析

    作者:刘科益;张媛媛;张珍丹

    目的 通过调查宁波地区血小板抗体筛查结果的阳性率,分析血小板抗体在不同人群不同疾病种类的阳性率情况.方法 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来自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的血小板抗体.结果 宁波地区血小板抗体的阳性率为2.43%;血液系统疾病的阳性率高于其他系统疾病.结论 建议常规开展血液病患者中血小板抗体的筛查.

  • CT和MRI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比较

    作者:朱来军;王友良

    目的 探讨CT和MRI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68例,对其均进行CT和MRI检查,分析比较检查结果.结果 MRI检查结果的检出率和符合率均高于CT检查(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脑室周围出血和脑室内出血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CT检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率高于MRI检查,CT检查对基底节区出血的检出率低于MRI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MRI的检出率和符合率均高于CT检查,且更易检出基底节区出血,但CT检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较MRI敏感.

  • 盐酸伐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初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观察

    作者:朱瑞英

    目的 探讨盐酸伐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初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 80例初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者采用盐酸伐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伐昔洛韦治疗.治疗后均随访半年,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伐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初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毛帅帅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多因素分析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可能诱发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年龄> 60岁、凝血异常、入院时GCS评分3~8分、入院时脑出血血肿量≥60ml、发病距手术时间<6h、入院时收缩压>200 mmHg(1 mmHg≈0.133 kPa)、入院时舒张压>120 mmHg及躁动均是再出血的因素(均P<0.05).结论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因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可以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

  • 相似影像学表现的肺隐球菌病和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对比分析

    作者:凌燕君;邹晓

    目的 对比分析肺隐球菌病(PC)和肺泡细胞癌(BAC)的CT特征.方法 收集经病理及临床随诊确诊的PC患者33例及BAC患者21例,采用CT扫描观察病灶大小、分布及病灶边缘与内部征象数据.结果 两组临床表现均以咳嗽为主,再有胸痛、咯血、发热及气促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BAC组有5例消瘦患者,PC患者无一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患者胸膜融合发生率大于BAC患者,晕征发生率小于BAC,其余CT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形态有所不同,PC多见结节型,BAC多见节段型.结论 BAC和PC的临床表现、病灶分布及CT特征均有较大重叠,应注重区分两者的形态学特征,并结合消瘦、胸膜融合及晕征等进行鉴别.

  • 新发缺血性脑卒中人群进行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作者:蓝晨;林伟良;郝洁;葛梦丹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新发缺血性脑卒中人群的作用.方法 将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内报告的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新发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和自然对照组.在干预12个月后收集资料,对两组人群各项危险因素的改善、脑卒中的复发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干预前血糖、血压及血脂等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1年后,综合干预组血压、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对照组低,抗血小板药应用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脑卒中复发率为8.3%,病死率为3.3%;对照组复发率为21.6%,病死率为5.0%;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对新发缺血性脑卒中人群进行综合干预较常规治疗更能控制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有效地降低缺血性脑卒中人群的复发率.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喻敏;巴震;汪丽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发生原因、致病菌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转归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次PDAP患者,记录其发生原因、透析流出液的培养结果、耐药率及转归.结果 PDAP感染患者中,腹透液培养中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耐药率高为青霉素,低者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烷.革兰阴性菌中耐药率高为氨苄西林,低者为亚胺培南.治愈56例次,治愈率为90.3%;死亡3例,拔管改血液透析治疗3例.结论 PDAP的感染原因以接触性感染、操作不规范及导管出口感染为主.致病菌谱仍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该致病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耐药率较高,不宜作为所有患者的经验性用药.真菌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退出的主要原因之一.

  • 持续质量改进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疼痛及负性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赵慧玲;唐海萍

    老年髋部骨折临床常见,一般需手术治疗,而术后出现的疼痛和负性情绪会影响治疗效果[1].持续质量改进(CQI)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的,是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强调持续的、全程的质量管理,是在注重终末质量的同时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控制的一种质量管理理论[2].本研究拟观察CQI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疼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报道如下.

  • 入院早期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后近期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邢大伟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之后产生心力衰竭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间的关系.方法 将3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入院时检测到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低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调查、测定并记录所有患者在入院时的一般资料、血糖水平等情况,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其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糖尿病病史人数多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病变血管数、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及无复流患者人数所占比例均较对照组高(均P< 0.05);病变3个月后,观察组LVEF较对照组低(P<0.05),而心力衰竭患者人数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高(P<0.05);经多因素分析发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患者在接受PCI术后3个月出现心力衰竭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中可以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

  • 短牙弓式可摘义齿在老年人肯氏Ⅰ类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方丽敏;刘丽

    目的 探讨短牙弓式可摘局部义齿在老年患者肯氏Ⅰ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要求的远中游离缺损的54例老年患者,各制作两副不同设计的义齿:按常规设计的可摘局部义齿和应用短牙弓式的可摘局部义齿即不修复第二磨牙将牙弓修复至第一磨牙视为完整牙列,分别戴用一定时间后通过临床检查和问卷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患者戴用两种义齿后情况基本稳定,短牙弓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取得更满意结果,其咀嚼效果、舒适度及发音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设计义齿(均P< 0.05);54例患者短牙弓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6周后,对义齿的外观满意度和进食满意度均达70%以上.结论 短牙弓式可摘局部义齿对远中游离缺损的患者能获得良好的功能,得到患者肯定,值得临床应用.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25-羟维生素D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彩青;周雪飞

    目的 探讨血清中25-羟维生素D浓度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诊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RA患者310例,骨关节炎(OA)患者263例及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采用罗氏诊断试剂盒检测受试者血清中25-羟维生素D浓度.结果 RA组维生素D缺乏(<20 ng/ml) 139例,严重缺乏(<10 ng/ml)65例;与健康组和OA组比较,维生素D缺乏和严重缺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药物治疗联合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

    作者:方建军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联合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患者96例,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A、B两组,各48例.A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B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饮食控制与运动疗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B组血糖控制总有效率为97.91%(47/48),A组控制总有效率为83.33% (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水平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B组的TC、TG、HbA1c、FPG以及2hPG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药物治疗联合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可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检测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丽娜;杨律;全文佳;夏舟备;许沉龙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他克莫司“治疗窗”浓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58例肾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监测术后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不同时间段的血药浓度与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术后1个月内同一个体的血药浓度波动范围较大.在同一时间段,不同性别的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老年组的血药浓度均低于青年组和中年组(均P<0.05).结论 结合“治疗窗”,实施个体化给药,定期检测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对避免发生药物毒副作用或排斥反应意义重大.

  • Hepcidin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慢性病贫血、疾病活动度的关系

    作者:赵建治;周建尧;侯韬;韩晓伟;王国芳;朱俊岭;孙维栋

    目的 探讨Hepcidin与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慢性病贫血(ACD)、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 将44例RA患者分成RA无贫血组(n=23)和RA合并ACD组(n=21),留取患者血液标本,测定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铁蛋白及Hepcidin等,评估计算疾病活动度积分表28(DAS28)评分.结果 RA合并ACD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铁低于RA无贫血组(均P<0.05),而CRP、血沉、铁蛋白、Hepcidin高于RA无贫血组(均P< 0.05),两组DAS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A活动组和非活动组中,贫血比例、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Hepcid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A患者中,血沉、CRP、Hepcidin与Hb水平呈线性相关(均P<0.05),而DAS28没有显著性(P>0.05);血清铁、铁蛋白、Hepcidin能够显著预测Hb水平(均P<0.05),而DAS28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 Hepcidin在RA伴发ACD的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并与RA疾病活动度相关.

  •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帕金森病痴呆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琼;吴宇飞

    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帕金森病痴呆(PDD)的关系.方法 收集87例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其中包括30例PDD患者和57例非痴呆帕金森病(PD-ND)患者.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运动及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DD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呈正相关(r=0.719,P< 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为PD患者发生痴呆的危险因素(OR=20.009,P<0.05).结论 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是PD患者发生痴呆的危险因素之一.

  • 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术联合腹腔神经丛阻滞术缓解晚期胰腺癌患者中重度腹痛的协同效果评价

    作者:甘海涛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术联合腹腔神经丛阻滞术缓解晚期胰腺癌患者中重度腹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64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行单纯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观察组行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术联合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标准(VAS)评分、疼痛减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段两组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 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68.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17例(53.1%),对照组14例(4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术联合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在缓解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中重度腹痛中具有协同作用,可有效缓解腹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盐酸吡格列酮联合饮食控制及有氧运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观察

    作者:王菊芳;张广吾;查彦红

    目的 观察盐酸吡格列酮联合饮食控制及有氧运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效果.方法 选取PCOS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服单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在服用盐酸吡格列酮基础上配合饮食控制及适当有氧运动.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月经、排卵情况、性激素水平、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稀少、闭经、月经排卵改善、促黄体生成素、睾酮、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比值、空腹静脉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三酰甘油、体重指数及腰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盐酸吡格列酮联合饮食控制、有氧运动的综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临床疗效好,对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作者:陈华山;陈振云;熊海刚;刘祖秋;郝中伟;俞飞虎

    目的 探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发病4.5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例,给予瑞替普酶18mg+18mg静脉推注溶栓,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比较溶栓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瑞替普酶溶栓治疗6h、24 h、7 d NIHSS分值较溶栓前低,且致命性出血并发症少.结论 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安全、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合用对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探究

    作者:邹祎敏

    目的 探究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合用对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进行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产妇60例.观察组21例产妇由于孕周小、羊水少而进行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39例产妇进行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对两组产妇引产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引产成功20例(95.2%),对照组37例(9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为(4.3±2.4)h,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3±2.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为(60.3±28.1)ml,对照组为(62.7±24.5)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胎盘滞留2例(10.0%),对照组1例(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无软产道裂伤,对照组1例(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瘢痕子宫中期妊娠产妇引产时,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合用的方法引产成功率高、总产程少,但胎盘滞留率相对较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方法进行引产.

  • POCT分析仪和大型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酶类项目的比对研究

    作者:徐秀芬;蔡晓忠;马建波;高国生

    目的 评估即时检验(POCT)分析仪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可靠性.方法 依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EP9-A2文件规定,利用POCT分析仪及配套的试剂盘与大型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研究,并对其进行偏倚评估.结果 AST、ALT、GGT在POCT分析仪检测结果与大型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R2≥0.950,各项医学决定水平的预期偏倚均低于CLIA'88的允许误差范围.结论 POCT分析仪检测AST、ALT、GGT能满足临床使用要求.

  • 儿童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肾炎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作者:陈凯;康国贵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肾炎(MP-GN)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2011-2013年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患儿171例,用ELISA法进行抗体MP-IgM检测,MP-IgM检测阴性患儿1周后复测1次,对MP-GN患儿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及历年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1例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患儿中MP-GN阳性率为30.4%,其中,男孩占25.4%,女孩占3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度MP-GN发病率:2011年27.1%,2012年30.8%,2013年32.3%.不同年龄组MP-GN发病率:<3岁组11.1%,4~6岁组32.2%,>6岁组36.8%,不同年龄组MP-GN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MP-GN发病率:春季(3-5月)17.1%,夏季(6-8月)40.0%,秋季(9-11月)18.9%,冬季(12-2月)38.8%,夏冬季高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GN已经成为儿童急性感染后肾炎的重要病因,呈逐年上升趋势;MP-GN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夏冬季为高发季节;MP-GN发病年龄仍以学龄儿童发病率高.

  •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分析

    作者:覃文;忻霞菲;周丽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sTTP)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SLE相关性sTT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及预后.结果 女性20例(87.0%),发病中位年龄33岁,从出现症状到诊断明确的中位时间为18个月,其中12例为SLE首发,2例为TTP首发,9例并发.11例符合TTP五联征;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为20.1±9.5.8例检测血清血管病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YS-13)水平,其中6例(75.0%)ADAMYS-13活动度下降.患者均予糖皮质激素治疗,19例行血浆置换,15例联用其他免疫抑制剂,10例应用生物制剂.8例患者死亡,其中4例死于感染.结论 sTTP多为SLE首发或并发,同时伴狼疮活动;关注患者临床症状及监测ADAMTS-13水平可能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激素及血浆置换治疗仍为其首选方案,尽管积极治疗,病死率仍高,感染可能为其危险因素.

  • 游离尺动脉腕上穿支复合皮瓣在指掌侧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作者:戚建武;孙斌鸿;王扬剑;柴益铜;李文东;王欣;陈宏

    目的 探讨尺动脉腕上穿支复合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掌侧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对11例指掌侧皮肤软组织合并屈指深肌腱和/或指固有神经缺损患者采用带部分尺侧屈腕肌腱和/或携带前臂内侧皮神经终末支的游离尺动脉腕上穿支复合皮瓣进行移植修复,观察其疗效.结果 1指术后11 h出现动脉危象,经保守治疗后缓解,后期出现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瘢痕愈合,余10指皮瓣顺利成活.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分,本组11指优8指,良2指,中1指.结论 采用尺动脉腕上穿支复合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掌侧组织缺损,手术方便,损伤小,是修复指掌侧复合软组织缺损有效的方法之一.

  • 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对晚期帕金森患者临床症状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作者:韩栋;吴宇飞

    目的 探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对晚期帕金森(PD)患者临床症状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晚期P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左旋多巴治疗,观察组采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负性情绪、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PD评定量表Ⅰ~Ⅳ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有助于改善晚期PD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负性情绪,且安全可靠.

  • 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JAK1与JAK3的基因表达

    作者:程海燕;陈卫昌;严苏

    目的 研究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JAKI mRNA和JAK3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JAK1与JAK3基因在IB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纳入76例IBD初治患者、28例完全缓解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以RT-PCR,Westem Blot分别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JAK1、JAK3mRNA和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初治IB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JAKlmRNA和JAK3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完全缓解后表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IB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JAK1和JAK3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完全缓解后表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BD初治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JAK1与JAK3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JAK1与JAK3基因参与了IBD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为今后临床应用JAK1与JAK3抑制剂治疗炎症性肠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行胆管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23例分析

    作者:刘厚先;陈芳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行胆管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行胆管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5~230min,平均94min;患者肛门排气23~41 h.本组术后住院4~15d,平均6.7 d.所有患者随访均超过3个月,复查B超均无残余结石,无黄疸及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行胆管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是安全有效的.

  • 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K-ras基因的突变研究

    作者:黄剑辉;周月芬;许春伟;宋业颖;张博

    目的 检测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与肿瘤组织K-ras基因突变率及两者的一致性,探讨外周血K-ras基因突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83例胰腺癌组织,97例胰腺癌外周血,其中24例外周血标本和组织标本配对,检测其中K-ras基因突变,比较外周血和组织标本突变一致性,分析K-ras基因突变和患者临床特征相关性.结果 外周血标本中检测出48例突变(49.48%),组织中59例突变(71.08%),两种标本一致性为81.82%.结论 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与组织K-ras基因突变一致性较高,在无法获得组织学标本时可以检测外周血K-ras基因状态,为胰腺癌的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 健康教育对胃肠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陆蓓蓓;陈旭霞

    胃肠术后由于手术刺激、麻醉抑制等原因可引起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可能会引起腹胀、肠粘连及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1],严重者甚至有需要再手术的风险[2].笔者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浙江省舟山医院住院接受胃肠道手术的患者76例,对其中的38例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系统性硬化症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分析

    作者:王晓东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化症(SSc)重叠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SSc合并PBC病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与156例单纯SSc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SSc合并PBC患者有更高的血清抗着丝点抗体(ACA)阳性率(P<0.05).虽然SSc合并PBC更易出现毛细血管扩张(P<0.05),但与CREST综合征的其他特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其他硬皮病相关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Sc合并PBC多合并干燥综合征(P<0.05).结论 SSc合并PBC以局限皮肤型硬皮病多见,筛查ACA、抗线粒体抗体(AMA)、AMA-M2可早期识别SSc合并PBC,早期干预有助改善预后.

  • 一起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调查分析

    作者:任超;高丽;黄双燕;邓亚柔;殷立平

    目的 调查某技工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流行因素.方法 通过结核菌素试验、胸部平片、胸部CT及痰涂片等检查方法进行密切接触者筛查,并采取一系列疫情处置措施.结果 首例肺结核病例所在的14机电班及相邻2个班级作为密切接触班级共127名师生,PPD实验强阳性11人,强阳性率为8.66%(11/127),其中4例学生胸部平片异常,CT检查3例确诊,罹患率为3.15%;对照班级14数控班和13机电班83名师生,PPD实验强阳性1人,强阳性率为1.20%(1/83),结合胸部平片和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密切接触班级强阳性率高于对照班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例学生延迟就诊以及学校教室内空气不流通是造成此次结核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原因,对照班级病例与其他患者没有接触史,考虑为散发.

    关键词: 肺结核 疫情 学生
  •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袁盛伟

    目的 研究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52例严重脓毒症老年患者分为2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CRRT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IL)-1β、IL-6均有所好转,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WBC、PCT、CRP、TNF-α、IL-1β及IL-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治疗老年严重脓毒症时,采用CRRT方法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控制炎性反应.

  • 胆总管结石继发急性胆管炎患者血清前白蛋白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姜小斌;励雄年;方玉明

    目的 探讨胆总管结石继发急性胆管炎患者入出院血清前白蛋白等临床资料,为防治胆总管结石患者发生急性胆管炎/急性重症胆管炎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分别检测胆总管结石继发急性胆管炎组101例、作为对照的非胆总管结石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组11例和急性不完全粘连性肠梗阻组49例)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B),白蛋白(ALB),周围血白细胞总数(WBC)和中性粒细胞(N)水平的变化,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偏相关分析和Kruskal-Wallis分析探讨PAB的临床意义.结果 胆总管结石继发胆管炎组的入出院PAB和ALB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组间WBC和N水平的变化及营养状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剔除作为控制变量的各疾患的影响后,PAB与性别之间无相关性(r=-0.059,P=0.455),与年龄呈显著的负相关性(r=-0.341,P=0.000).结论 胆总管结石继发急性胆管炎患者发病初期出现PAB降低提示在胆管炎出现症状前即存在胆道炎症性病理变化和一定程度的肝功能损害.PAB随着年龄的增高而下降.PAB降低可作为积极治疗无症状胆总管结石从而防止急性胆管炎/急性重症胆管炎发生的指标.

  •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清IL-8、 TNF-α、CRP的表达及与肺功能的关系

    作者:顾福根;丁群力

    目的 观察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它们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122例COPD患者设为COPD组,将同期医院体检的120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纳入病例的IL-8、TNF-α、CRP水平和肺功能.结果 两组血清IL-8、TNF-α、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PD肺功能Ⅰ~Ⅳ级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吸溶剂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逐渐下降,而血清IL-8、TNF-α、CRP水平逐渐上升;Ⅰ~Ⅳ级患者FEV1%、FEV 1/FVC、IL-8、TNF-α、CRP各指标均不完全相同(均P<0.05),各指标各级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功能指标(FEV 1%、FEV 1/FVC)与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有明显的相关性(均P<0.05),均为负相关.结论 稳定期COPD患者存在明显的气道炎症,且气道炎症水平与肺功能呈明显的负相关,气道炎症可能是COPD患者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原因.

  • 他克莫司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保护作用的初步探讨

    作者:蔡珂丹;罗群;王来亮;高燕红;邬民香

    目的 初步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FK506)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肾组织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作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DKD模型,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组)、DKD模型组(D组)和FK506干预组(F组).F组大鼠每天灌胃FK5060.5mg·kg-1·d-1,D组和N组每天灌胃等量溶媒.于给药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各项生化指标、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免疫印迹检测肾组织足细胞标志物nephrin mR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8周后,与N组比较,D组和F组的24h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糖水平均高(均P<0.05);与D组比较,F组的24h尿蛋白水平下降明显(P<0.05),血糖、肌酐、尿素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光镜下,肾组织病理学观察N组无明显异常;D组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肥大,系膜细胞中度增生,细胞外基质增多,基底膜增厚;F组病理改变减轻.与N组比较,D组大鼠肾组织nephrin mRNA、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D组比较,F组大鼠肾组织nephrin mRNA、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 FK506可能部分通过调节nephrin表达,保护足细胞,维持裂孔膜完整,对肾脏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延缓糖尿病肾脏进展.

  • 浆细胞性乳腺炎围手术期护理探讨

    作者:朱晓燕

    浆细胞性乳腺炎(PCM)又名乳腺导管扩张症,好发于非哺乳期和非妊娠期,主要以乳腺导管扩张和浆细胞浸润为特征.此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据国内外报道,浆细胞性乳腺炎占乳腺良性疾病的1.41%~5.36%[1].手术治疗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为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围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本文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围手术期护理策略,现报道如下.

  • 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郏笑;蔡海娜

    肺癌占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1],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肺癌的首选方法[2].开胸手术创伤巨大,术后疼痛限制了呼吸运动,致使咳嗽能力减弱,易引起术后肺部并发症[3].报道称术前肺功能正常者术后肺炎及肺不张等肺部并发症发病率为8.0%,肺功能异常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2%[4].因此,正确的呼吸功能锻炼是恢复患者肺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笔者对肺癌手术患者实施系统呼吸功能锻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光动力联合咪喹莫特对尖锐湿疣患者免疫功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作者:胡湛歆;付梦珠;黄池清;蒋亦秀

    目的 探讨光动力联合咪喹莫特对尖锐湿疣患者免疫功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86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光动力治疗仪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咪喹莫特乳膏外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免疫功能、VEG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IgG、IgA及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VEGFA、VEGFB及VEGFC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光动力联合咪喹莫特治疗尖锐湿疣有助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调控促血管生成因子,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 合并肌张力障碍的肺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周灵芳;江毅卿;洪卫军

    目的 探讨合并有肌张力障碍的肺性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合并肌张力障碍的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舞蹈样动作10例,手足徐动2例,扭转痉挛1例.12例出现在早期,1例出现在意识障碍恢复后.明确诊断均积极控制感染,改善通气治疗,后转稳定期12例,死亡1例.结论 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患者出现肌张力障碍表现需尽早查血气分析,明确诊断后,积极控制感染、改善通气治疗,可改善肺性脑病的预后.

  • 间歇导尿联合膀胱康复护理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

    作者:华飞;范燕红;梁玉侠

    脊髓损伤(SCI)可导致膀胱功能受损,引起一系列严重的泌尿系统并发症,终因肾功能衰竭进而导致死亡[1].对于此类患者,间歇导尿结合膀胱训练,可以减少残余尿量、预防泌尿系感染,对恢复膀胱功能有一定疗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间歇导尿方法具有安全、简便、易行及经济等优点,已逐步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膀胱排尿功能的训练.本研究比较间歇导尿与传统导尿方式在膀胱功能恢复及尿路感染率等方面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 脑红蛋白在氯化钴诱导人肺癌A549细胞株缺氧损伤模型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王瑜敏;丁鸿燕;潘钦石;胡丽娟;陈坚;许刚

    目的 研究脑红蛋白(NGB)在氯化钴诱导人肺癌A549细胞株缺氧损伤模型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CoCl2(0、50、100、200、300、400、500 μmol/L)作用A549细胞,24h后检测细胞活性,以GAPDH为内参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缺氧损伤肺癌细胞A549中NGB、HIFlamRNA表达变化.结果 CoCl2半抑制浓度(IC50)为160 μmol/L,随着CoCl2浓度的增加,HIF1a、NGBmRNA表达量逐步增加;CoCl2作用的A549细胞株随着时间延长,NGB mRNA表达量升高,在36h达峰值.结论 NGB升高与缺氧程度行依赖性,可能参与肺癌缺氧调节作用.

  • 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与分析

    作者:沈雅平

    目的 探讨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支原体肺炎患儿134例,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3例,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7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治疗,观察指标主要为一个疗程后治疗疗效,评估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治疗时间,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59% (70/71),高于对照组的85.71%(54/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愈率为53.52%(38/71),高于对照组的38.10% (2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无效率为1.41%(1/71),低于对照组的14.29% (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炎症吸收时间和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显著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俯卧位踝关节后外侧联合内侧切口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效果观察

    作者:叶华

    目的 探讨俯卧位踩关节后外侧切口联合内侧切口行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 112例三踝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仰卧位踝关节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俯卧位踝关节后外侧切口联合内侧切口行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影像学愈合时间及负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1年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俯卧位踝关节后外侧切口联合内侧切口行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有助于减少手术创伤,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 输尿管硬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效果分析

    作者:占水燕;叶敞

    目的 探讨输尿管硬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效果.方法 114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采用输尿管硬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一次性成功率为98.24%(56/57),二次手术1例;对照组手术一次性成功率为89.47%(51/57),二次手术6例;两组手术一次性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均未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采用输尿管硬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15599例早中孕整合筛查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怡博;余颀;庄丹燕;陈志央;潘婕文;王飞;张檀

    目的 探讨早中孕整合筛查对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及神经管缺陷筛查效率的意义.方法 分析15599例早中孕整合筛查的筛查结果和妊娠结局,比较早孕期、中孕期高危组和低危组预产年龄、采血孕周、采血体质量、各单项指标中位数倍数(MOM).结果 早中孕整合筛查假阳性率183/15 599 (1.17%),阳性预测值3.68%(1/27),检出率100%.预产年龄、胎儿颈部透明层(NT)、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PAPP-A)、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早孕期及中孕期HCG单项MOM值提示唐氏综合征(DS)高危、低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FP、中孕期HCG单项MOM值提示开放性神经管缺陷(NTD)高危、低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早中孕整合筛查假阳性率低,有利于减少有创性产前诊断负担,易于为大于35周岁的高龄孕妇接受.

  • 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异位妊娠超声诊断分析

    作者:李静云

    目的 探讨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异位妊娠超声诊断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宫角妊娠的22例患者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16例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宫角妊娠患者术前经超声诊断为18例,诊断率为81.8%;3例患者诊断为单纯宫外孕,未明确定位,1例患者将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互相误诊.16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术前超声诊断为14例,诊断率为87.5%;2例患者只单纯诊断为宫外孕,未明确定位,并且已经破裂.结论 超声显像对于宫角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能做出准确的定位诊断,对临床治疗极为有效,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 强化精氨酸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后兴;王雄雄;傅志华

    目的 研究强化精氨酸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肠内营养组(EN组)和普通肠内营养添加Arg组(Arg组),各20例.于营养前及营养支持3、7及14 d后取外周血标本测定T细胞表面CD4、CD8,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免疫球蛋白含量,同时观察感染并发症情况.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免疫功能明显下降,而Arg组患者血清中的IgG高于EN组(P<0.05);CD4+及CD8+高于EN组(P<0.05);感染的发生率低于EN组(P<0.05).结论 精氨酸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免疫功能和蛋白代谢,从而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率.

  • 特异免疫治疗法治疗7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观察

    作者:毛伟;刘志聪;张双美

    目的 观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哮喘患者72例接受SIT治疗,治疗前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大呼气流量(PEF)占预计值、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哮喘症状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PEF占预计值、FEV1占预计值高于同期对照组,而哮喘症状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SIT治疗对尘螨引起的过敏性哮喘安全有效.

  • 系统性硬皮病肾脏损害的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何援军;金劼;叶铭芬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皮病(SSc)发生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76例SSc患者按是否合并肾脏损害分为2组,其中合并肾脏损害者20例为肾脏损害组,余56例为无肾脏损害组.分析两组临床、实验数据及部分肾脏病理资料.结果 (1)SSc伴肾损害20例(26.3%),死亡9例(11.8%),肾损害组病死率高于无肾损害组(P<0.05).(2)两组弥漫型SSc(dSSc)、甲襞毛细血管异常、抗拓扑异构酶Ⅰ抗体(抗Scl-70)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伴有高血压、肺间质病变、心脏损害、血肌酐升高、尿沉渣异常、24h尿蛋白定量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高血压、肺间质病变、心脏损害、血肌酐升高、尿沉渣异常、24 h尿蛋白定量是SSc伴肾损害的高危因素.(4)肾脏病理1例表现为典型肾危象“洋葱皮”样改变,1例表现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急性新月体肾炎为特征改变,余3例表现为轻、中度系膜细胞增生,部分肾小管和间质纤维化,小叶间动脉不同程度受累,个别小球硬化.结论 SSc肾脏损害发生较常见,也是SSc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肺间质病变、心脏损害、血肌酐、尿沉渣异常、24 h尿蛋白定量是SSc伴肾损害的高危因素.

  • 小儿蚕豆病重度溶血性贫血35例观察与护理

    作者:李丽娟

    蚕豆病是一种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有遗传缺陷者在食用新鲜蚕豆或接触蚕豆制品后发生的急性溶血型贫血症[1].患儿在接触蚕豆及制品后24~48h内发病,轻者自愈,重者可因重度溶血性贫血而发生多种并发症危及生命.对蚕豆病患儿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及预防措施,能大限度地降低发病率、病死率及再发率[2].

  • 鼻内镜下带吸引器单极电凝联合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汝玉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带吸引器单极电凝联合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110例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在鼻内镜直视下用带吸引器单极电凝联合双极电凝治疗;对照组(50例)在鼻内镜直视下用传统的鼻腔填塞油纱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60例中治愈56例,复发4例,一次性治愈率93.33%(56/60);对照组50例中治愈37例,复发13例,一次性治愈率74.00%(37/50).两组一次性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带吸引器单极电凝联合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较传统的鼻腔填塞油纱条治疗的疗效好.

    关键词: 鼻出血 鼻内镜 电凝
  • 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观察

    作者:孙慎

    目的 探讨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80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强度以及活动度.结果 术后6、9及12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均P<0.05);发生胫骨平台塌陷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伸膝大角度和屈膝大角度均要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有助于改善膝关节功能,增强膝关节的生物力学强度并提高活动度.

  • 76例系统性硬化症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肖栋梅;周丽;忻霞菲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SS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流行病学:男女比例为1∶3.75;年龄(57.41±12.12)岁;弥漫型SSc 54例,局限型SSc 17例,重叠综合征4例,CREST 1例.(2)临床表现:①首发症状主要为雷诺现象(41例)、皮肤硬肿(23例).②累及内脏以肺间质纤维化(PIF) (44例)、关节受累(29例)、消化道损害(18例)常见.③PIF中11例无呼吸系统的临床症状,为常规筛查时发现.25例肺动脉高压(PAH)中9例无临床症状.(3)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阳性67例,抗拓扑异构酶Ⅰ抗体(Scl-70)阳性35例,抗着丝点抗体(ACA)阳性24例,见Scl-70及ACA同时阳性者1例.抗Scl-70抗体阳性者有较高水平的免疫球蛋白IgM(P=0.033),较低水平的IgG (P=0.041),存在ACA阳性的患者关节受累及肺间质病变少见(P=0.035、0.014).(4)影像学检查: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影像学表现以磨玻璃样、网格状多见,Scl-70阳性者以磨玻璃样病变多见(P=0.049).结论 SSc患者皮肤外脏器受累并不少见,尤其是肺间质病变,因此早期进行自身抗体的检测及相关辅助检查可提高对SSc的诊断率及治疗水平.

  • 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有效性综合探究

    作者:杨永红;王凤玲;毛娟娟

    目的 探究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确诊的9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A、B两组,每组48例.两组均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与此同时A组患者不实施任何有规律的运动;B组患者则实施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B组患者脂肪肝改善总体有效率高达85.42%,远高于A组的37.50%(P<0.05).干预后B组患者的去脂体质量、体脂肪、体脂率以及体质量指数等身体情况均优于A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后B组患者的TG、TC、HDL-C、LDL-C以及GLU等血液生化指标均优于A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有氧运动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体质量、血糖以及血脂水平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用规律的有氧运动进行干预具有积极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ESWAN序列在诊断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性转化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春燕;赵宏伟;刘虎

    目的 探讨ESWAN序列在诊断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和影像诊断为急性脑梗死进行溶栓治疗患者21例,溶栓后48 h内先后复查MR和CT,且两者检查时间间隔不超过6h,比较ESWAN序列MR扫描及CT普通扫描诊断急性脑梗死溶栓后HT的发生率.结果 21例急性脑梗死进行溶栓治疗患者中,ESWAN序列诊断HT共7例,溶栓后HT发生率为33.33% (7/21),CT诊断HT只有1例,溶栓后HT发生率仅为4.76%(1/21),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急性脑梗死溶栓后H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WAN序列诊断7例HT患者中检出时间为溶栓后12~14 h,早于CT诊断1例患者的检出时间17h.结论 ESWAN序列MR扫描诊断急性脑梗死溶栓后HT的发生率及检出时间均优于CT普通扫描,应作为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患者的常规复查方法.

  • 急性多发脑梗死危险因素及病因学研究

    作者:陈建堂;诸景辉;叶旦阳;张威;沈晶晶;郑虹立

    目的 探讨急性多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分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急性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和同期79例急性单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因分型采用改良TOAST分型方法.结果 心房颤动[OR=6.336,95%CI(3.727~9.376)]、高血压[OR=4.367,95%CI(2.742~7.367)]、年龄[OR=2.366,95%CI(1.727~4.364)]为急性多发脑梗死发病独立危险因素.TOAST病因分型显示,急性多发脑梗死患者心源性脑栓塞数量(26例)明显多于急性单发脑梗死患者心源性脑栓塞数量(14例,P=0.028).结论 心房颤动、高血压及高龄为急性多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心源性脑栓塞是急性多发脑梗死的一个重要病因.

  • 慈溪市0~3岁儿童骨密度结果分析

    作者:陶奕红;裴晶;邹瑜

    目的 了解慈溪市0~3岁儿童超声骨密度现状,为儿童骨强度不足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1039例儿保门诊体检的0~3岁健康儿童使用Sunlight Omnisense7000p型定量超声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试.结果 男童骨密度值略高于女童,骨强度不足检出率为9.14%(50/547),略低于女童的9.76%(48/4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小骨密度值越低,骨强度不足检出率越高,1岁以下儿童与1~3岁儿童骨密度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季、夏季的骨密度值高于春季和冬季,骨强度不足检出率较低,夏秋季与冬春季骨密度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选用骨密度测量方法,加强对家长指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及活动量,以减少骨强度不足的发生.

  • 左乙拉西坦递增疗法治疗额叶癫痫患儿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力

    目的 研究左乙拉西坦递增疗法对额叶癫痫患儿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额叶癫痫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取左乙拉西坦递增疗法,对照组采取丙戊酸钠递增疗法,疗程均24周.观察两组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分别应用WISC儿童智力量表评估两组患儿认知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24%vs67.65%,P<0.05),观察组患儿木块图、编码项目评分高于组(均P<0.05).结论 左乙拉西坦递增疗法治疗有助于改善额叶癫痫患儿认知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 学龄前儿童血浆硫化氢正常值及分布特征研究

    作者:汤晓萍;黄童;张慧儿;张燕鸣;杜娟

    目的 探讨东南沿海学龄前儿童血浆硫化氢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及分布特征.方法 对1043名学龄前儿童测量血浆硫化氢浓度,将所选人群按照性别分为男童、女童组,按年龄分为小于2岁组、2岁~组、3岁~组、4岁~组、5岁~组共10组.结果 男童、女童及整群的Skewness值分别为0.33、0.32及0.33,Kurtosis值分别为-0.97、-0.91及-0.93.血浆硫化氢浓度的中位数男童为49.07 μmol/L,2.5%~97.5%位的值为31.84~73.23μmol/L;女童为49.54 μmol/L,2.5%~97.5%位的值为33.03~73.86 μmol/L;整群的中位数为49.37 μmol/L,区间为32.43~73.47 μmol/L.结论 东南沿海学龄前男童的硫化氢浓度正常值参考范围为31.84~73.23 μrol/L,女童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为33.03~73.86 μmol/L,其分布特征为平顶峰的正偏态分布.

  • 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的护理干预

    作者:居洁勤;吴安乐;徐佩珍;徐晓娟

    大咯血是指喉及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咳出,常由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炎及肺癌等疾病所致,通常24h咯血量> 500 ml或一次>300 ml,或经过内科止血治疗无效反复咯血者[1].如不能得到有效救治,短时间内可导致失血性休克,或因血液堵塞呼吸道而窒息,危及患者的生命.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选择性及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术已成为救治各种原因引起大咯血的一种安全、快速及有效的方法.

  • 阑尾类癌5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东海;曹斌校;王晓亮;康旭;林寒冰;王军;汪亚航;陈桂东;唐龙欢

    目的 探讨阑尾类癌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对5例阑尾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提示为阑尾炎,术前无一例明确诊断,术后病理均证实为阑尾类癌;肿瘤直径<1cm3例,1~2cm1例,>2 cm 1例.肿瘤直径>2 cm且位于阑尾根部并侵出浆膜浸润至阑尾系膜脂肪组织的1例患者,术后行二次手术,采用右半结肠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本组患者获随访2~11年,均未见复发、转移征象.结论 阑尾类癌发病率低,且多表现为阑尾炎症状,术前难以诊断,预后大多良好.

    关键词: 阑尾类癌 诊断 治疗
  • 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对血液透析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影响

    作者:俞强

    目的 探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对血液透析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钙、磷的影响.方法 选择96例继发甲旁亢的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骨化三醇0.5 μg次口服,观察组口服骨化三醇2μg/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FGF-23、iPTH、钙、磷水平及骨代谢指标.结果 观察组FGF-23、iPTH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矫正钙高于对照组,血磷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骨碱性磷酸酶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有助于控制血液透析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FGF23、iPTH水平,调节钙、磷平衡,改善骨代谢水平.

  • 呼吸机治疗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海霞;曹启军;胡征;岑镇波;黄鸿博

    目的 观察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血液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探讨心血管常规药物基础上联合无创持续正压通气(CPAP)的疗效.方法 观察正常组、单纯冠心病组及冠心病合并OSAHS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和血液流变学变化,观察常规药物治疗及联合CPAP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变.结果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及体检正常者,经常规药物联合CPAP血管活性物质指标优于单纯药物治疗(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存在炎症因子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在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基础上积极采用CPAP治疗,能减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流变学指标.

  • 芍药苷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1β、IL-6的影响

    作者:于静雅;陈勇;彭勇;李明才;邬秀娣;张振;高巧艳;龚琼瑶

    目的 从细胞因子分泌调控水平研究芍药苷(PF)抗炎抗风湿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空腹肘静脉血于肝素抗凝管中,用Ficoll-hypague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为PF干预组和不干预组.体外干预培养,分离细胞培养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PF对三磷酸腺苷(ATP)刺激下该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IL)-1β,IL-6的影响.结果 2、20、80 μmol/LPF作用4h,PBMCs培养上清中IL-1β、IL-6水平与不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00、150 μmol/L PF作用4h,PBMCs培养上清中IL-1β、IL-6水平与不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PF可能通过下调pSS患者PBMC的IL-1β,IL-6分泌发挥对pSS患者的治疗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 系统性硬化的治疗时机窗

    作者:张瑾;丁健

    系统性硬化(SS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异质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学特征:小血管增殖性/闭塞性病变、自身抗体产生、胶原等细胞外基质大量沉积.SSc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大部分患者有皮肤增厚变硬,可出现消化道、心、肺及肾等多系统受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导致患者预后差,甚至死亡.环磷酰胺与霉酚酸酯对SSc相关肺间质病变有效,抗-CD20单克隆抗体可以稳定SSc患者的肺功能,改善皮肤纤维化.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和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对SSc相关肺动脉高压有一定效果.

  • 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间质病变的诊治进展

    作者:林素仙;叶霜

    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以皮肤及多系统受累的、以纤维化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国外报道高达90%的SSc患者存在间质性肺疾病(ILD).钟冬梅等通过对176例SSc患者观察发现,89.2%患者有肺部病变,而32例局限性SSc患者仅有28.1%有肺部累及.

  • 继发于系统性硬化症雷诺现象的治疗

    作者:陈勇;彭勇

    雷诺现象(RP)是一种血管痉挛性疾病,通常由寒冷或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后出现的肢端小动脉阵发性痉挛,表现为皮肤苍白-青紫-潮红,而后恢复正常.RP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病因不明临床症状通常较轻,预后相对较好,称为雷诺病;而后者常见于结缔组织疾病,其中又以系统性硬化症(SSc)为常见.

  • 儿童硬皮病诊治进展

    作者:狄亚珍

    硬皮病是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及纤维化为特征的慢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上以皮肤增厚、纤维化及内脏器官受累(包括心、肺、肾和消化道等)为特征,致残率较高.儿童硬皮病的发病率较低,其患病率国外文献报道(50 ~ 300)/百万人,国内目前鲜有报道.

  • 肾脏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伴全身多发转移一例报告

    作者:张静;闻炳基

    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NET)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嵴胚胎与残留组织、有多种分化潜能的小圆细胞恶性肿瘤,有EWS基因和ETS相关癌基因家族的易位,一般发病年龄在35岁以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该肿瘤在肾脏罕见[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3医院收治1例肾脏PNET患者,现对其临床特点以及治疗预后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假性肠道梗阻及输尿管肾盂积水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露;包蓓艳;李国富;尤晓青;刘婷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遗传、性激素、环境、感染、药物、食物及遗传背景等)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突出表现有多种自身抗体并通过免疫复合物等途径造成全身系统受累.作为全身系统性疾病,临床常常会遇到以消化系统为首发症状的SLE患者,给临床诊疗带来困难.该病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救治,常会危及生命.因此,宁波市泌尿肾病医院将近收治的1例患者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 儿童孤独症相关因素研究进展综述

    作者:吕兰秋;程薇;钱莹莹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类发育性疾病群,病因未明,与遗传因素相关性高.其核心症状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及刻板重复行为,并伴有感知觉、情绪及情感等异常表现,临床常常表现为智力发育落后、无语言或语言能力滞后.此疾病无特效治疗药物,且预后差,终身致残率较高,给家庭和社会均造成很大压力.

现代实用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