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중국강복리론여실천
- 主管单位: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影响因子: 1.3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759/R
- 国内刊号: 张爱民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膝骨关节炎患者股内侧肌、股直肌和股外侧肌间的协调性
目的 应用表面肌电图和等速肌力测定方法比较膝骨关节炎患者与正常人股内侧肌、股直肌和股外侧肌间的协调性改变.方法 3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和34名膝关节健康者在膝关节屈曲10°、60°、100°等长伸膝和等速60°/s、180°/s伸膝运动测试模式下,进行股内侧肌(VM)、股直肌(RF)和股外侧肌(VL)的表面肌电图和股四头肌肌力的评测,包括肌肉激活启动顺序和VM/VL神经肌电比值.结果 与正常人对比,膝骨关节炎患者在等速180°/s伸膝运动时VM相对于VL启动延迟(P<0.05);在膝屈10°等长伸膝运动时,VM/VL神经肌电比值降低(P<0.05).结论 膝骨关节炎患者患侧股四头肌的协调性减退.
-
肩胛带恶性骨肿瘤切除术后肩关节功能的重建
目的 探讨肩胛带部恶性骨肿瘤的切除分型、保肢治疗的方法及其结果.方法 28例肩胛带部恶性骨肿瘤患者按照Malawer等提出的手术分类方法切除肿瘤,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保肢治疗,对患者进行肿瘤学结果评定,切除重建后功能评价.结果 28例患者中,3例失访,25例随访时间9~96个月,平均54个月,局部复发6例,死亡11例,根据Enneking肢体功能评价标准:瘤段切除灭活再植患者平均得分23分,异体骨关节移植患者平均24分,同侧锁骨翻转移植患者平均24分,人工假体置换患者平均26分.肩胛骨部分切除患者平均28.5分,全肩胛骨切除、肱骨头悬吊术患者平均25分.结论 肩胛带恶性骨肿瘤可以彻底切除;其保肢方法较多,大部分患者手部功能得以保留,肩关节无痛并有一定功能.
-
中西医结合三级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三级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三级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醒脑开窍针刺及头针、体针治疗.入选时、入选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入选时ADL无显著性差异;入选后各阶段与入选时组内比较, 两组ADL均有明显提高(P<0.01);入选后各阶段组间比较,观察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ADL改善值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三级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促进作用.
-
痉挛肌治疗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足内翻的影响
目的 探讨痉挛肌治疗仪对偏瘫患者足内翻的影响.方法 60例足内翻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痉挛肌治疗仪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踝关节临床痉挛指数(CSI)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SI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KX-3型痉挛肌治疗仪对偏瘫患者足内翻的异常模式有改善作用.
-
短期运动和营养对肥胖少年部分代谢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干预手段对肥胖少年体质和部分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94名超重和肥胖城区中学生分别实施为期10周的单纯营养、单纯运动以及运动结合营养的干预,比较受试者体质指标和部分代谢指标.结果 运动、营养和运动结合营养干预均可降低体重指数、脂肪重量、体脂百分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下降.单纯运动组总胆固醇(TC)降低,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升高;单纯营养组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运动结合营养组TC、LDL-C降低,FINS、HOMA-β升高.结论 10周运动结合营养改善血脂代谢的效果较好;运动、运动结合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超重/肥胖少年的胰岛素β细胞的分泌功能;但是3种干预方案对改善HDL-C及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均不明显.
-
综合康复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200例恢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采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于干预前和干预后3周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组在干预后IPROS、BPRS总分均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仅BPRS总分较干预前改善(P<0.05).结论 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
-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对成年癫痫后抑郁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对癫痫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我效能感问卷对84例癫痫患者进行评定,并依据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分为癫痫组和癫痫伴发抑郁组.结果 伴发抑郁情绪的患者为52例(61.2%).癫痫组和癫痫伴发抑郁组的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SDS评分与发作频率、病程、自责、幻想和退避呈正相关,与经济情况、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支持的利用度、支持总分、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自我效能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癫痫患者SDS分值影响大的是自我效能感、求助、自责、经济情况、发作频率.结论 癫痫患者的抑郁受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估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痉挛型偏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20)、治疗组(n=20),两组均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前后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GMFM-88)中D项和E项评定.结果 两组患儿GMFM-88中D项和E项评分治疗前后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可提高痉挛型偏瘫患儿运动功能.
-
急性脑梗死血浆血栓烷B2、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脑梗死的相关因素血栓烷B2(TXB2)、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脑梗死中的作用以及彼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205例,正常对照组40例.分别检测发病24 h内的血浆TXB2、6-酮-前列环素1α(6-keto-PGF1α)含量及其比值(TXB2/6-keto-PGF1α,T/6-K)、OxLDL、Lp(a)、Hcy的含量,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和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浆TXB2、T/6-K,OxLDL、Lp(a)、Hcy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OxLDL与Lp(a)呈正相关;TXB2与T/6-K、Hcy呈正相关;T/6-K与OxLDL、Lp(a)呈正相关.
-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瘫患儿流涎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脑瘫患儿流涎的影响.方法 43例脑瘫流涎患儿分为NMES组(n=22)及对照组(n=21),两组常规治疗相同,NMES组同时给予NMES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教师流涎分级法(TDS)评定患儿流涎情况.结果 NMES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MES可以改善脑瘫患儿流涎,促进其吞咽功能.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儿童脊柱脊髓发育异常的应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儿童脊柱脊髓发育异常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脊柱脊髓先天发育异常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检查结果与MRI及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检查所见与MRI和手术所见一致率约86%(31/36).结论 超声在儿童脊柱脊髓发育异常的诊断,特别是评估脊髓血供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
-
运动想像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运动想像结合运动再学习方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运动想像组(32 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运动再学习治疗,运动想像组同时采用运动想像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后运动想像组FMA评定分别为(17.43±5.98)、(27.22±6.18),对照组分别为(18.36±6.23)、(24.58±5.88);运动想像组MBI分别为(48.86±8.78)、(75.96±9.48),对照组分别为(47.98±6.65)、(67.52±9.54).运动想像组患者FMA及MBI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动想像结合运动再学习有利于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的综合能力.
-
脑梗死并发睡眠呼吸障碍患者焦虑状态及其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脑梗死并发睡眠呼吸障碍患者焦虑状态及其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 急性期脑梗死病例149例分为无睡眠呼吸障碍组(95例)和睡眠呼吸障碍组(54例),运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和睡眠质量,并对睡眠呼吸障碍组HAMA和PSQ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睡眠呼吸障碍组HAMA总分及躯体焦虑、精神焦虑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无睡眠呼吸障碍组(P<0.001).躯体焦虑各组成因子中,睡眠呼吸障碍组感觉系统、心血管系统、胃肠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等因子评分高于无睡眠呼吸障碍组(P<0.05).精神焦虑各因子中,睡眠呼吸障碍组焦虑心境、紧张、害怕、失眠、抑郁心境等因子评分高于无睡眠呼吸障碍组(P<0.05).睡眠呼吸障碍组PSQI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高于无睡眠呼吸障碍组(P<0.001).HAMA总分及躯体焦虑、精神焦虑评分与PSQI总分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1).躯体焦虑评分与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紊乱、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具有相关性(P<0.05).精神焦虑评分与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使用睡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脑梗死并发睡眠呼吸障碍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焦虑情绪,其睡眠质量较差,焦虑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
-
早期纠正干预对脑卒中后半侧空间忽略症的影响
目的 探索早期康复治疗配合纠正干预对脑卒中伴半侧空间忽略(USN)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脑卒中伴USN患者3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在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17例)在接受常规治疗同时进行USN早期康复干预纠正.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USN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早期康复配合纠正干预可有效提高USN患者的ADL,改善USN程度.
-
Rasmussen脑炎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
目的 探讨Rasmussen脑炎患儿颅内较大血管血流速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8例Rasmussen脑炎确诊患者在单纯部分性癫痫发作的发作期与间歇期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结果 病灶侧平均血流速度发作期较间歇期增加14.02%~48.14%,病灶对侧的变化范围为-0.74%~22.63%.结论 在单纯部分性癫痫发作期间,病灶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可表现为血流速度异常增高的高流速灌注区.
-
肌肉功能定位穴位注射治疗脑性瘫痪双上肢障碍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肌肉功能定位穴位注射治疗脑性瘫痪患儿双上肢障碍的疗效.方法 对1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两组,各60例,分别采用综合康复加肌肉功能定位穴位注射和综合康复治疗两种方法.疗程结束后按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量表和修订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注射康复组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量表和Ashworth评分优于综合康复组(P<0.05).结论 肌肉功能定位注射可提高脑瘫患儿上肢障碍的疗效.
-
周围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周围神经损伤通常伴随活跃的再生反应.本文就周围神经损伤后早期神经元胞体、神经纤维和微环境调控分子包括相应转录因子、炎性介质、神经营养因子等促神经再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予以概述,旨在探讨有效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相关机制.
-
脑卒中患者家庭功能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脑卒中患者家庭功能水平总体较低,影响因素较多,发生机制复杂.本文综述家庭功能理论及其测量工具的研究现状,并从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社会支持及家庭发展阶段与突发生活事件等方面回顾家庭功能的影响因素.
-
脑卒中康复预后的影响因素
进行脑卒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寻找改善其预后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大大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
不同环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神经丝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环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神经丝蛋白(NF)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25只,电凝法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后随机分为独居组(n=30,独居于标准笼),社交组(n=30,5只一组群居于标准笼),探索学习组(n=30,15只一组居于迷宫笼),丰富环境组(n=30,5只一组居于丰富环境笼)和假手术对照组(n=5,5只一组居于标准笼).各试验组分别于1 d、3 d、1周、2周、3周、4周各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处死,测定皮层梗死灶周围区NF光密度(OD).结果 探索学习组及丰富环境组在1周后各时间点NF光密度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 丰富环境及探索学习均能促进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NF的表达.
-
移植的嗅鞘细胞在大鼠正常和挫伤脊髓内的迁移
目的 明确移植的嗅鞘细胞在脊髓内的迁移特点.方法 来源于7日龄绿荧光Sprague Dawley大鼠嗅鞘细胞分别移植于正常大鼠脊髓、脊髓挫伤模型大鼠脊髓损伤部位中心及其临近组织,1周后取材观察移植细胞在脊髓内的迁移能力.结果 移植嗅鞘细胞在正常脊髓内主要沿脊髓纵轴方向从注射位点向两侧在白质和灰质内迁移,绝大部分迁移细胞排列无规则;移植于脊髓损伤部位中心的嗅鞘细胞主要围绕注射位点沿脊髓纵轴呈椭圆形分布,占据损伤部位并分布于其周围的脊髓内,小部分在白质内向头侧和尾侧迁移,迁移距离较短;移植于距离损伤部位头侧和尾侧1 mm处的嗅鞘细胞的主要在白质和灰质内沿脊髓纵轴向损伤部位迁移,还分别有一小部分沿中央管迁移.移植细胞可表达髓磷脂相关蛋白和神经丝.结论 移植的嗅鞘细胞可在脊髓内迁移,其迁移能力取决于其自身特性,移植环境是影响其迁移的重要因素.
-
种植骨髓干细胞的多孔人工骨在猴脊柱后外侧融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 使用种植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孔人工骨应用于动物的脊柱后外侧融合手术,评估组织工程骨能否替代自体骨的使用.方法 6只食蟹猴行双侧L4-5脊柱融合手术.分为3组,分别移植种植细胞的β-磷酸三钙(β-TCP)、自体骨和单纯β-TCP.手术后12周处死.采用手法触压检查、微CT和外周定量CT(pQCT)以及组织学方法进行评估.结果 手触检查显示,4例中有3例移植组织工程骨和自体骨形成硬性融合,而移植单纯β-TCP组均无硬性融合形成.组织学分析显示,移植组织工程骨组存在大量骨形成.pQCT显示,组织工程骨新骨形成增加了骨密度.结论 组织工程骨可以用于替代自体骨的使用.
-
颅脑手术麻醉后恢复室常见并发症
目的 调查颅脑手术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PACU)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2009年3月~12月进入PACU的颅脑术后患者216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常见的并发症有高血压(14.0%)、心律失常(13.9%)、疼痛(13.7%)、寒战(10.5%)、恶心呕吐(9.3%)、谵妄躁动(8.6%).低氧血症(3.4%)、呼吸道梗阻(1.9%)、苏醒延迟(1.5%)、低血压(0.5%)的发生率较低.1例患者发生误吸.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为52.2%.在监测体温及肌松残余的患者中,体温异常和肌松残余的发生率分别为7.2%和22.8%.全部病例经PACU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 神经外科PACU的常见并发症有其特殊性,需要针对不同的病种、手术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
2007年天津市区部分三级医院住院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分析
目的 探讨2007年天津市区外伤性脊髓损伤住院患者的特点.方法 对2007年天津市区主要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外伤性脊髓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共收治外伤性脊髓损伤住院患者73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1.34岁,老年人占26%.以无职业者及工人为主.跌倒占42.5%,交通事故占35.6%.颈脊髓损伤常见.ASIA分级以D、A级常见.D级损伤患者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天津市区脊髓损伤患者的年龄较高,跌倒是主要致伤原因.
-
高职教育传统康复治疗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初探
本文结合高职教育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对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的改革进行探讨.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运动治疗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运动治疗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6级康复班4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2007级康复班35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实验组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传统教学法为辅授课.结果 课程结束后,实验组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85.71%~94.28%的学生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既能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操作技能,又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结论 任务驱动教学法可提高运动治疗技术的教学效果,并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
一种新型大腿假肢接受腔——Marlo Anatomical Socket概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类高新技术不断地被应用于康复辅具领域.假肢制作师运用掌握的专业技术为截肢者装配各种类型的大腿假肢接受腔,其目的都是为了大限度地帮助截肢者消除障碍,提高穿戴假肢的舒适度,发挥假肢的佳效果.
-
关于腋拐支脚耐磨和抗疲劳性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腋拐支脚耐磨性能质量的检验方法与判定指标.方法 基于对支脚正常使用下的受力情况分析,提出新的试验方法:对支脚轴向加载450 N,支脚与试验平面进行60°摆动,试验进行50万次,负载频率20~40 /min;试验后大磨损厚度不允许超过3.3 mm.建立试验设施,进行耐磨性和抗剪切疲劳试验.同时,组织与试验次数相同的实际使用试验.结果 设备试验和实际使用试验两组实验结果数据的比较表明,建议的方法能反映使用中支脚磨损的状况.结论 新的检验方法可用于腋拐支脚耐磨性能质量检测.
-
我国康复心脏病学的发展及现状
美国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程序指南第三版(1999年)引用1995年美国公共卫生保健部、卫生保健政策研究所、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出版的<临床实践指导心脏康复>对于心脏康复的定义是:"心脏康复是涉及医学评价,处方运动,心脏危险因素矫正、教育、咨询和行为干预的综合长期程序,用以减轻心脏病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减少再梗和猝死的危险,控制心脏症状,稳定或逆转动脉硬化过程和改善患者的心理和职业状态."
-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新视野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西方国家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一状况在将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持续存在.而在心血管疾病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引起死亡的主要的原因.因此,积极开展相关机制的研究对于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水平变化及依那普利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中血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水平变化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对其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4例,正常健康对照组28例血浆SDF-1水平的变化.高血压患者给予依那普利治疗2周后复测血浆SDF-1.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血浆SDF-1水平(4.211±1.132) mmol/L,高于健康对照组(3.568±0.936) mmol/L (P<0.05).依那普利治疗2周后,患者血浆SDF-1水平为(4.950±1.050) mmol/L,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浆SDF-1水平明显升高,且依那普利可增加其浓度.
-
心肌梗死患者抗醛固酮治疗后心功能变化的多普勒组织成像研究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抗醛固酮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 130例确诊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螺内酯组(常规治疗+螺内酯)61例与对照组(常规治疗)69例,在入选时,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行DTI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治疗6个月后,螺内酯组收缩期主峰s波速度的平均值()较治疗前增加(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后,螺内酯组增加(P<0.05),LVEF也有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LVEF均无显著性差异.各组舒张早期与晚期主峰速度比(e/a)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螺内酯可改善心肌梗死患者6个月和12个月收缩功能,但未改善舒张功能.
-
左室功能不全所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运动试验声明实施和解释建议(1)
心肺运动试验(CPET)是能向医生提供重要信息、评估包括肺、心血管、造血、神经心理和骨骼肌系统在内的运动整合反应的无创性试验方法.测定运动中的呼出气体可以好地估计功能容量,对受损的严重程度分级,客观评估干预效果,客观追踪疾病进展,以及鉴别运动容量减低的心、肺原因.
-
老年冠心病的康复运动治疗
近年研究证明心脏康复运动是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老年冠心病患者往往病情较为复杂,康复运动应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注意运动前热身及运动后恢复.目前老年冠心病康复率仍很低,需要医务人员加强对冠心病康复治疗认识,积极开展老年冠心病的康复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
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摄氧效率斜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摄氧效率斜率(OUES)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17例,稳定型心绞痛21例,原发性高血压24例.采用症状限制性标准Bruce分级平板运动方案,同时测定摄氧量(VO2)、每分通气量(VE).采用对数曲线拟合的方法,建立回归方程:VO2=a×lgVE+b,计算a为OUES值.应用全自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血清lg(hs-CRP)与OUES75(r=-0.506,P<0.001)、OUES100(r=-0.567,P<0.001)、LVEF(r=-0.286,P<0.01)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g(hs-CRP)(β=-0.374,P=0.006)、身高(β=-1.854,P=0.036)、体重(β=-5.033,P=0.034)是OUES75降低的危险因素;lg(hs-CRP)(β=-0.396,P=0.003)、身高(β=-2.157,P=0.013)、体重(β=-5.912,P=0.011)是OUES100降低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hs-CRP可能是反映心肺储备功能及左室收缩功能的有效标记物.
-
北京市社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现状.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量简表(WHOQOL-BREF)对北京市西罗园社区1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4个领域中评分结果分别为(53.21±11.50)、(53.27±15.99)、(54.29±14.41)和(57.65±15.30);自评与客观评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和是否并发糖尿病者QOL-BREF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社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对生活质量自评结果和健康自评结果满意度分别为31%和23%.62%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卫生保健的方便与满意程度较为满意.结论 社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其疾病相关,与性别和是否并发糖尿病无关.
-
住院心血管疾病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个体化干预方法对综合医院住院心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的效果.方法 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80例住院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调查,对筛查出的阳性患者根据病因进行个体化干预,并对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共查出14例焦虑抑郁情绪患者,13例经干预后负性情绪消失.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等措施有利于改善综合医院住院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
颈髓损伤并发心律失常分析
目的 探讨颈髓损伤患者的心律失常及发病机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颈髓损伤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 窦性心动过缓的总发生率为26.2%;病程3个月内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52.4%)高于病程>3个月发生率(12.5%);C5以上损伤者窦性心动过缓发病率(46.2%)高于C6-8者(11.4%).结论 急性期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为52.4%,但急性期以后心律失常发生风险仍然很大,应持续监测.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血小板抑制率的血栓弹力图测定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中,使用血栓弹力图(TEG)所测定的血小板抑制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6个月内有无再发缺血事件,将入选的118例PCI患者分为缺血事件组22例与非缺血事件组96例,计算两组患者经TEG测定的血小板抑制率.结果 缺血事件组与非缺血事件组患者相比较,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降低(P<0.01),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缺血事件的发生,可能与对氯吡格雷的抵抗有关.
-
36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平板负荷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平板负荷试验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心肌梗死恢复期(15~57 d)患者36例,按Bruce方案进行平板负荷试验,运动终点以症状限制性和达到次极量为标准.结果 阳性19例,阴性16例,1例因运动时间过短不能判定.患者的心脏功能容量为(5.42±3.12) METs.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的平板负荷试验比较安全.
年 | 期数 |
2019 |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