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oal Industry Medicine 중국매탄공업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 主办单位: 河北联合大学
  • 影响因子: 0.6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9564
  • 国内刊号: 13-122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28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栾奕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弥漫性轴索损伤56例诊治分析

    作者:汪洪江;刘永亮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上较常见,而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 injury,DAI)在重型颅脑损伤中是引起死亡及伤残率较高的脑外伤类型之一。因此,充分认识DAI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治水平。我院1992-1998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者410例,诊断DAI 56例(13.7%),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7例,女9例,年龄小5岁,大71岁,其中20~45岁者,占72%左右。1.2 受伤情况 汽车撞伤35例,摩托车伤11例,坠落伤6例,打击伤4例。1.3 临床表现和诊断 意识状态:入院时呈深昏迷状态并持续存在者40例,呈中度昏迷者13例,伤后有短暂清醒者3例。入院时GCS评分均<8分。脑干反射及瞳孔变化:脑干反射消失达中脑以下平面者31例,双瞳孔散大22例,单侧瞳孔散大9例,5例患者出现双眼下斜视或强迫下视。影像学特点:入院后56例患者均急诊行头颅CT检查,24例患者出现脑白质及脑室旁、胼胝体区小出血灶,直径<2cmm,不伴有周围占位效应;9例患者出现薄层硬膜下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余患者CT未见明显异常。

  • 宫颈妊娠16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菊英;黄伟华

    宫颈妊娠很少见,但它是异位妊娠中的一种严重类型,孕卵在子宫颈内着床和发育。早期诊断较困难,常易误诊。如能早期确诊,则可为保留生育功能提供机会。本文对16例宫颈妊娠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0年3月-2000年3月共收治宫颈妊娠16例,年龄18~49岁;初产妇3例,经产妇13例。术前确诊9例,误诊7例,其中误诊为先兆流产2例,难免流产5例。停经时间40~86d,均有阴道流血或血性分泌物,其中大量出血4例,少量淋漓出血,血性分泌物12例;有组织排出4例,伴下腹隐痛3例。妇科检查均发现宫颈软、着色、水肿、与子宫体不成比例的增大,可大于或等于宫体的大小,子宫体正常大小或稍饱满。超声检查:宫颈管内可见胎囊无胎芽5例,不规则回声团块9例,有胎芽并有搏动2例。血β-hCG 589.1~5 232.5mIU/ml。1.2 治疗方法 ①先行MTX、5-FU治疗9例。其中4例局部注射MTX 20mg1~2次,加5-FU 500mg静滴,1/d,共7d;5例MTX 30mg肌注,共4次,隔d1次,治疗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记录阴道出血、组织脱落情况,隔日超声监测。化疗后7~8周来月经,超声监测胎囊明显萎缩。宫颈局部轻度充血,正常大小,外口无明显扩张。②4例化疗后8周行刮宫术,术中少许出血,刮出物为少许灰白或灰红色组织,个别可见少许绒毛样组织,并送病检。药物治疗中无明显副反应。误诊7例行清宫术,其中2例因大出血行宫颈碘仿纱布填塞止血,2例经阴道行双侧子宫动脉下行支缝扎术。③3例因出血无法控制而行子宫全切术。4例化疗后刮出物病检均有变性的绒毛组织及少许的宫颈腺体。误诊的7例中,4例刮出物病检均有完整绒毛或胚胎,3例全切的子宫腔内无绒毛组织。

  • 高尿酸血症与中老年常见病关系

    作者:尤月明;孙建洁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老年人血尿酸(SUA)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m)作为多种中老年常见病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为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几种中老年常见病的关系,对我院1995年10月-1999年10月158例40岁以上住院患者进行了血尿酸测定,分析其与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58例分为Hum组80例和非Hum组78例。Hum组:男58例,女22例,男:女=2.6:1,年龄大84岁,小40岁,平均(61.3±15.6)岁;非Hum组:男54例,女24例,男:女=2.3:1,年龄大82岁,小41岁,平均(62.2±15.1)岁。1.2 方法 所有病例检测前均予以低蛋白(20~40g/d)和低嘌呤(10g/d)膳食3d,在未用任何药物前晨起空腹静脉采血,测定S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和肌酐(Cr)。以上生化指标均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OLYMPUSAU-600)型,由日本产)。入院期间常规做心电图、心脏远达片。1.3 诊断标准 ①高尿酸血症:根据有关文献报道[1,2],SUA值男性2次>488μmol/L;女性2次>387μmol/L定为高尿酸血症;②冠心病:参照1980年第一届全国内科学会议制订的标准,均有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验或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等的明确改变;③脑梗死:均有颅脑CT或MRI扫描证实;④糖尿病:根据1980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⑤高脂血症及痛风:参考内科学第四版的诊断标准。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国家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推荐的汉化EPⅡNFD软件编程输入计算机,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各测定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增加与左心功能不全的关系

    作者:虞意华;陈新宇;严静

    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的QTd变化以及其与左心功能不全关系的报道不多。我院观察了1992年1月一1998年12月42例OMI患者,42例正常人及58例AMI患者的QTd、QTcd、QTd/RR以及OMI患者QTd、QTcd、QTd/RR与左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旨在探讨OMI时QTd、QTcd、QTd/RR的变化及其与左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42例OMI患者,男38例,女4例,年龄53~88岁,平均(68±8)岁;42例正常人,男37例,女5例,年龄42~88岁,平均(66±10)岁;58例AMI患者,男51例,女7例,年龄39~89岁,平均(70±10)岁,除外原有严重心律失常,正在服用影响心脏复极药物,电解质紊乱及高血压病致左室肥厚者。1.2 QTd、QTcd、QTd/RR分析采用常规12导联体表心电图,纸速25mm/s。分别测量每一导联QT及RR3次,至少测量10个导联,T波终点定为T波回复等电位线的交点,若U波存在,则为TU间低点[1]。QTd定义为QTmax与QTmin差值,QTcd为心率校正QT离散度,用BAZETT's公式校正,即RR定义QTcd=QTcmax-QTcmin除以心动周期(ms),并以百分率(%)表示[2]。1.3 左心室射血分数测量 采用HP-SONOS 1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用Simpson公式计算左室射血分数(EF),将陈旧性心梗患者中EF<0.05者定为左心功能不全组,余为对照组。1.4 统计分析 统计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Student非配对t检验。

  •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鼾症34例报告

    作者:刘桂洁

    我院自1990年3月-1999年12月开展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鼾症34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4例中男30例,女4例。年龄18~64岁,平均48岁。主要症状有睡眠鼾声扰人,有憋气现象,白天嗜睡。查体见体型肥胖34例,颈短而粗24例;扁桃体已摘除1例,I度肿大10例,Ⅱ度肿大9例,Ⅲ度肿大14例;悬雍垂粗大34例,其中过长14例;咽腭弓肥厚宽阔34例,软腭松弛偏低34例;小下颌8例,后缩颌1例;舌体肥厚8例;鼻中隔偏曲6例。心电图提示房性早搏2例,心肌缺血4例,心动过速1例。高血压病8例,高血压心脏病2例,冠心病3例。1.2 麻醉方法 1例经鼻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33例局麻。1%~2%地卡因口咽喷雾,1%~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1.3 手术方法与步骤1.3.1 先切除扁挑体,舌腭弓粘膜仅保留0.5cm。1.3.2 切除咽腭弓,使其与咽后壁成一平面。注意尽量保留粘膜,切缘向前拉与舌腭弓对缝3针。要多缝一些组织,并保持一定的张力。如果前后弓缝合有困难,也可以把后弓与扁桃体窝前方缝合。1.3.3 切除悬雍垂及其周围软腭组织。中线处在悬雍垂根部之上约1.5em,也可以触诊在腭肌突起增厚的前方。软腭应保留约2cm,或切口在腭凹之前。注意:①软腭的鼻咽面粘膜留下的要比口腔面较宽长,使两面粘膜缝合处在口腔面,防止与咽后壁粘连。一般每侧缝合3~5针,防止术后出血。②切除悬雍垂时,尽量不要损伤腭帆提肌,防止出现软腭闭合不全,饮水反流。 手术时对有心血管病、精神紧张患者应做心电图、血压、呼吸、氧分压综合监测。对并发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应先行鼻中隔矫正术,术后3周再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 羊水栓塞的诊断治疗分析

    作者:刘艳君

    羊水栓塞虽然发病率低,但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危害母婴安全,因此应重视羊水栓塞的诱因和前驱症状,为抢救羊水栓塞争得宝贵时间,降低羊水栓塞病死率。现将3例羊水栓塞抢救经过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 例1,28岁,孕2产0,主因停经8个月,双胎妊娠,双下肢水肿5个月,血压增高1d,于1998年9月25日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8.7/12.0kPa,双胎头位。入院后给予硫酸镁镇痛,心痛定降压,血压波动在20.0~18.7/13.3~12.0kPa,至妊娠37周,决定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术中见子宫下段血管充盈,予以钳夹切断,羊水色清,量约800ml,胎盘部分粘连而行钳刮术,证实副叶胎盘,手术操作尚顺利,术中失血约200ml。术毕回房1h,出现气憋、烦燥,血压9.33/6.67kPa,子宫轮廓清,阴道出血量不多。考虑可能存在羊水栓塞,即刻入壶静滴地塞米松20mg,氨茶碱0.25g,高频呼吸机给氧,检查DIC,1h后阴道持续出血约400ml,尿管引出200ml肉眼血尿,此时DIC检查回报:TT延长,3P(+)、XDP增高,血小板89×109/L,羊水栓塞诊断成立,产后3h,阴道持续出血,累计约1 000ml,给予纤维蛋白原3g,凝血因子8U,血水板4U,阴道出血仍持续不断,故决定行全子宫切除术。术中见:两侧阔韧带呈紫兰色,子宫水肿。剖宫产子宫切口渗血。术后无明显阴道出血,7d伤口拆线,痊愈出院。术后病理:子宫肌壁、宫旁血管内见胎儿产物。

  • 腮腺深叶肿瘤53例临床分析

    作者:吕昌惠;缪爱华

    腮腺肿瘤大部分发生于浅叶,有关报道较多,而腮腺深叶因其解剖部位的特殊性给腮腺深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收集了53例腮腺深叶瘤病例,就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做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 1985年7月-1999年3月,我科共收治腮腺肿瘤患者365例,其中53例发生于深叶,占腮腺肿瘤的14.5%,男性38例,女性15例,年龄23~74岁,平均45岁。大多数患者就诊时为无症状的耳垂后下方或口内肿块,少数伴有其他症状。25例患者术前做了针吸活检,40例患者做了局部灰阶超声检查,49例做了CT扫描检查,5例做了术中冷冻检查,28例做了局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上述5项诊断技术中,接受2项(含2项)以上检查的患者43例,1项10例。全部患者均做了肿瘤切除手术,其中,腮腺全切除+肿瘤切除术46例,经下颌骨入路腮腺扩大切除术7例,腮腺扩大切除术后二期行选择性颈清扫术1例,腮腺扩大切除术+治疗性颈清扫术1例,7例患者术后做了放疗。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对全部患者进行了随诊,时间6个月~6年。

  • 路铳伤21例治疗体会

    作者:黄树才;詹义芳;王一可;曹涤非

    路铳是山区猎人设置在路旁捕猎野兽的铁砂火药枪,由于距离及高度比较固定,人受伤的部位及致伤程度、范围、性质有以下的特点及规律,误伤部位大都在膝关节周围。损伤复杂,治疗也较复杂。我院自1987-1998年共收治21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均为男性,年龄15~65岁,平均37.6岁,伤后到入院时间3~18h。损伤情况:股动静脉下段3处,腘动静脉5处,大隐静脉2处;坐骨神经4处,胫神经3处,腓神经8处;股骨下段骨折3处,股骨髁及胫骨髁骨折8处,腓骨头骨折2处,髌骨骨折3处。血管损伤病例中有6例并发失血性休克。1.2 治疗1.2.1 血管损伤 对并发血管损伤的9例11肢均在抗休克好转后4~12h内分别行不同的手术。6个肢体在清创后行血管充分分离后行端端吻合,2处股动脉断裂及2处腘动脉损伤行大隐静脉移植。1处腘动脉损伤行修补。除1处股动脉断裂行大隐静脉移植后3d出现栓塞,行人造血管移植,患肢出现缺血性肌挛缩外,均恢复良好。1.2.2 神经损伤 神经损伤大部分为挫伤,9处行外膜切开减压,血肿清除及铁砂取出,经保守治疗,2周后功能开始恢复,3个月后除1例出现坐骨神经灼性痛外,功能完全恢复。2例坐骨神经断裂,行外膜吻合,1例功能3个月恢复,1例出现足下垂,后行踝关节融合。3例胫神经及1例腓总神经断裂经外膜吻合,3个月功能恢复。1.2.3 骨折治疗 3处并发股骨下段骨折,用L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8处股骨髁及胫骨平台骨折,骨块较大,选用螺丝钉固定;骨块小,则选用钢丝或丝钱固定骨块;髌骨折均用钢丝固定,腓头骨折行手法复位。所有骨折均选择性地加用牵引或石膏托外固定。术后9例膝关节部分受限,15°~40°,但不影响劳动,3例1年后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行膝关节融合术。

  • 鼻内窥镜下微波凝固下鼻甲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附 100例报告)

    作者:覃纲;杨莉;欧小毅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很多,各有不同的效果。我科1998年11月一1999年11月采用在鼻内窥镜下微波凝固下鼻甲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89例门诊患者均符合郑中立慢性肥厚性鼻炎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男63例,女37例,年龄12~74岁,平均43岁,病程1~12年,平均5年。对照组89例,男57例,女32例,年龄11~69岁,平均41岁,病程1~14年,平均5.5年。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1.2 治疗方法1.2.1 微波治疗组(观察组) 采用杭州市桐庐医疗光学仪器总厂生产的BDJ-E 0°鼻窦内窥镜及南京启亚微波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MTC-4微波手术治疗仪。微波频率2 450MHz,输出功率30~50W,持续时间为2~4s。 首先向患者讲清微波凝固治疗的过程及注意事项,消除其恐惧心理,使其能主动配合医生完成治疗。患者取半卧位,术者先检查患者下鼻甲肥大情况,以确定微波凝固的程度,然后用1%的卡因及麻黄素棉片放置于下鼻甲与鼻中隔之间行粘膜表面麻醉,共3次,每次间隔3~5min。必要时可用5号长针注入含有少许0.1%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2~3ml。麻醉满意后,选用Z字型双针探头,在鼻内窥镜下,将探头紧贴肥厚的下鼻甲粘膜,踏下脚踏开关接通电源,使肥大下鼻甲组织凝周缩小,颜色变白,而后从下鼻甲组织的前端向后延续至后端,通气状态改善即可停止。另一侧治疗方法相同,可同时或分次治疗。 术后当日无特殊处理,常规口服抗生素。术后第2d开始用1%麻黄素滴鼻剂及氯霉素呋喃西林滴鼻液交替滴鼻,3~4/d。术后2~4d,鼻腔换药1次,清除下鼻甲术区假膜,有利于鼻腔通气及术区正常粘膜的愈合,以后每周复查1次,连续3 次。1.2.2 硬化剂治疗组(对照组) 患者取半卧位,先用1%的卡因棉片贴于下鼻甲行粘膜表面麻醉,15rmin后取出。在鼻内窥镜下用细腰穿针与下鼻甲游离缘平行,由下鼻甲前端刺入粘膜内,向后直达后端,但注意不能穿破后端粘膜,然后边退针边注射硬化剂5%鱼肝油酸钠,直至退出为止。注射完毕后用棉球压迫止血。双侧可同时或分次注射,每侧每次注射量约0.5~1m1,7~10d注射1次,3次为1疗程。第1疗程无效者,间隔2周后可行第2疗程治疗。治疗开始后,每周复查1次,至治疗结束后1个月。1.3 疗效评定标准[2] 显效:鼻腔通气好,停用鼻粘膜收敛药,检查见下鼻甲与中隔间距在3mm以上。有效:鼻腔通气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基本停用鼻粘膜收敛药,检查见下鼻甲与中隔有3mm以下间隙。无效:治疗后鼻阻无任何改善。

  • 高血压病时间治疗学的理论探讨

    作者:庞相云;张星亮

    原发性高血压(EH)不仅是血流动力学异常性疾病,而且也是代谢性疾病,常伴有糖、脂类代谢紊乱,电解质紊乱及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损伤(TOD),由于动态血压(ABPM)的节律性波动,促使治疗观念发生改变[1]。本文就其时间治疗学的有关问题,报告如下。1 血压波动模式1.1 季节差异性 ABPM显示,壮年组平均血压(MBP)春、秋高于冬、夏季;老年组则冬季高于夏季,而春、秋居中。就MBP波动而言,前者以舒张压(DBP)为主,后者以收缩压(SBP)为主。原因为:老年组由于气温改变,壮年组由于情志所伤。1.2 昼夜节律性 美国JNCIV报道ABPM参考值白天<18.0/11.3kPa,夜间<16.0/10.0kPa,该标准适于国内EH患者[2]。常人ABPM呈双峰一谷或一峰一谷即8:00~9:00主峰,17:00~18:00次峰,2:00~3:00低谷。1、2级EH与此变化相似,但血压较高,波辐较大22.1~14.8/15.2~9 3kPa,并双峰顺延1~2h(分别为11:00、19:00)[3],3级、老年EH及伴TOD则昼夜波幅减小甚至消失[4,5]。昼夜变异机制迄今未明,可能由于神经内分泌、自主神经、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心钠素及血管扩张因子(ProANF31~67)等的节律性综合因素所致。昼夜节律异常特别是SBP异常[6]与自主神经病变、血压严重程度及TOD有关,并以自主神经病变为主要原因。1.2.1 夜间血压变化 当夜间血压(SBP或MBP)均值比白天下降>1.33kPa(10%)时,属生理性波动,称为杓型(dipper),反之则称为非杓型(non-dipper)[2,4,5,7 ]。EH患者血压夜间下降减少,随年龄增长而呈非杓型增多[7]。有报道认为在盐负荷下夜间交感神经抑制性降低,致EH呈非杓型。对杓型似乎与交感张力、外周阻力及心输出量的夜降有关。1.2.2 晨间血压变化 晨间血压高峰(晨峰)分为起床后随活动而急剧上升型(70%)和醒前已上升型(30%),前者以老年EH居多,而后者以年轻者为主。前者因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随增龄和TOD进展而减弱、血管顺应性减小及反应性亢进等所致,且TOD愈重晨峰愈著[7],后者则因自主神经节律所致。

  • 硬膜外术后镇痛所用药物及其评价

    作者:王太;高维东;王慧焱;孟庆云

    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均可导致全身应激反应。适度的应激反应可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对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起积极作用,而过度的应激反应则对机体有害。术后疼痛不仅引起感觉不适,而且影响机体功能,从而影响患者术后恢复[1]。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不仅可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有利于患者康复。其中硬膜外腔注药是术后镇痛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对其所用的药物概述如下。1 阿片类1.1 吗啡 自从70年代初证实脑和脊髓内部有阿片受体存在之后,Behar将吗啡注入硬膜外腔治疗顽固性疼痛获得成功。十多年来硬膜外腔注药镇痛在国内外应用日趋广泛,对硬膜外腔注药镇痛的研究亦日趋深入[2]。 吗啡是FDA早认可用于椎管内注射的阿片类药物。硬膜外可以间断推注或持续输注给药。大量研究显示间断推注吗啡平均剂量7~13mg/d以及持续输注吗啡平均产剂量6~14mg/d时,呼吸抑制发生率为1/500、1/5 000[3]。新近一项临床研究表明硬膜外持续输入吗啡的镇痛质量优于间断推注给药[4]。1.2 哌替啶 哌替啶为术后常用镇痛药,传统上多用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Yarnel等比较研究了哌替啶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自控制硬膜外镇痛(PCEA)和肌肉注射镇痛的效能和安全性。前者24h哌替啶的用量显著减少,视觉模拟(VAS)评分明显降低,两组不良反映无明显差异。Rosaeg等研究结果表明哌替啶PCEA镇痛效果不如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Cade等[5]对剖宫产术后PCEA与静脉内给药患者自控镇痛(CIA)的研究显示,后者患者满意度和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前者。1.3 芬太尼 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镇痛目前尚有争议。有研究表明硬膜外或静脉注射芬太尼在镇痛质量,副作用发生率,每d用量及用药后24h的血浆浓度等方面相似[6,7]。因此,临床上硬膜外注射芬太尼并不优于静脉注射。

  • 血浆内皮素与临床有关疾病

    作者:胡茂堂;刘爱梅;索明德

    血浆内皮素(ET)是日本学者Yanaga Sawa等于1998年首次从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分离出来的一种血管活性多肽,有关ET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课题之一。ET由21个氨基酸组成,研究表明肠系膜动脉、冠状动脉、肺血管内皮细胞能分泌ET,有人发现支气管上皮细胞也能释放ET,证明ET的合成部位并不限于血管内皮细胞。目前发现人体内有4种ET,即ET-1、ET-2、ET-3和血管活性肠收缩肽(VIC)。这4种ET虽各有不同的基因和氨基酸序列,但都有高度的同源性和相似的结构。ET是目前强的血管肽,除了强烈的缩血管效应外,ET对心脏、呼吸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尚有广泛的非血管效应。缺血、缺氧、内皮细胞损伤均可刺激ET释放,在许多疾病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1 内皮素与脑梗死 李润生[2]检测了急性脑梗死16例,健康人13例的ET,结果为第1周ET-1患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第2周比第1周升高更明显有极显著性差异。ET对人不同部位的动脉、静脉及微血管有强大而持久的收缩作用,其中ET-1作用强。在脑内ET主要引起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持久性收缩。ET除了通过对脑血管的收缩来加重脑缺血外,还可能通过对脑神经元或脑实质细胞的直接影响来参与卒中的发展过程。有学者研究发现,脑梗死的面积大小与ET-1含量成正相关。

  • CT在肺癌分期中的作用(二)

    作者:潘纪戍

    3.2 在决定N类别上的作用 区域淋巴结在肺癌分期上有重要意义,CT作为一种无创性方法,在观察胸部淋巴结,判断其所在部位及大小,从而在决定N的类别上有重大作用。3.2.1 胸部淋巴结分布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用于肺癌分期的胸内淋巴结分布图首先由日本学者Naruke提出(1978),后为美国胸科协会(ATS)采用、修改和颁布(1983)。1996年UICC将两者统一,于1997年颁布了新的淋巴结分布图。它把纵隔、肺门和肺内淋巴结划分为14区,各区的名称和解剖标记见表1。 在14个区中,1~4区为上纵隔淋巴结,5、6区为主动脉淋巴结,7~9区为下纵隔淋巴结,它们均位于纵隔内,属于N2淋巴结,当有对侧或锁骨上淋巴结时为N3淋巴结。10-14区淋巴结都位于纵隔胸膜反摺外,属于N1淋巴结,10区为肺门淋巴结,11-14区为肺内淋巴结,当X线上见到肺门增大时可能为10和11区淋巴结共同增大结果。除1、7~9区外,其他各区都要分为右(R)和左(L)侧,位于中线上的不分侧别的淋巴结(如3区)则认为是与原发肿瘤同侧的淋巴结。3.2.2 应用CT判断胸部淋巴结的位置 CT对判断淋巴结所在位置及大小上有重要作用,在CT图像上可根据假定的5条解剖上的水平线,方便地把所见到的淋巴结归入胸部淋巴结图中的14个区中,它们是:①左头臂静脉上缘;②主动脉弓上缘;③右上叶支气管开口上缘;④左上叶支气管开口上缘;⑤气管隆突角。第1线以上为1区,第1、2线之间为2区,第2、3线间之中线右侧为4R区,第2、4线间之中线左侧为4L区,第5线以下至中叶开口处之隆突下为7区,第2线下方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或无名动脉前、外侧者为6区,在主肺动脉窗内靠外侧者属5区,靠内侧者属L4区,其余各区根据个别的解剖也很容易辨别。

  • 激光荧光光谱诊断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翟力平;李世荣

    激光是本世纪60年代重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以其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单色性等突出特点,广泛运用于农业、通讯、医疗、军事等各个方而,并在科学技术的许多重大领域里,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 激光荧光光谱技术用于诊断疾病具有灵敏、快速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所以近年来国内外应用荧光光谱诊断肿瘤的研究相当活跃,特别是早期诊断肿瘤方面已获得了一定进展,成为医学应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荧光分为原子荧光、分子荧光、自发荧光、外源性荧光。1 激光荧光光谱在诊断上的应用1.1 激光荧光光谱仪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氙离子激光、氮分子激光、氪离子激光、可调染料激光等均作为激励光源,可观察并记录肿瘤组织的特征荧光,激光荧光光谱仪由激励光源、专输光纤及荧光检测记录系统三部分组成。1.2 使用荧光药物诊断肿瘤 用激光荧光谱技术诊断肿瘤的方法早在70年代初期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近年来获得新发展,肿瘤荧光辐射有两种类型:是由肿瘤组织本身经紫外光激发的,称自体荧光;另一种是聚集在肿瘤组织上荧光物质作光敏剂经激发后发出,然后根据荧光光谱对肿瘤进行鉴别诊断。使用荧光药物诊断肿瘤为其中的一种,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常用的荧光物质主要有荧光素钠盐,血卟啉衍生物,即HPD(Hematoporphy rin Dirivative)。

  • 培哚普利抗高血压及逆转左心室肥厚疗效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爱静;刘海华

    高血压病可致左室肥厚,易引起心肌缺血、心率失常等并发症[1],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降压药物治疗特别重要,我们使用培哚普利治疗22例Ⅱ期以上高血压病(EH)患者,其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病例选择需符合以下条件:①按1993年WHO标准确诊为EH,并经系统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②按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推荐的测量方法,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有左心室肥厚;③服用降压药物患者一律停服1周以上。共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46~70岁,平均病程3~30年。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取3d内非同日血压和心率均值为治疗前对照,并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治疗期开始给培哚普利2~4mg,1/d,服药1周后血压无明显下降者,根据病情增加剂量至4~8mg,1/d。待血压到达有效标准时,以4mg/d为维持量。1.3 疗效评定 服药20周后复查。显效:舒张压下降≥1.33kPa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67kPa,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到1.33kPa,但已降至正常水平或下降1.33~2.53kPa;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2]。数据用x±s表示以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 酚妥拉明尿激酶治疗肺心病心衰疗效观察

    作者:韩松岩;赵立志;滕玉峰;张云明

    肺心病心衰临床治疗比较棘手,常规的洋地黄和利尿剂效果不佳。我们采用酚妥拉明和尿激酶治疗42例肺心病心衰患者取得了明显疗效,并与对照组36例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观察对象 观察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48~~78岁。平均62岁;对照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51~76,平均60岁。两组年龄无显著差异。病例均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心衰Ⅲ度患者。

  • 干扰素α-2b静滴及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28例疗效观察

    作者:崔振玲;刘凤梅

    我科应用由重组DNA技术生产的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2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8年10月-2000年3月,我科按毛支的诊断及分类标准[1],共收治毛支患儿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64d~20个月。轻型24例,重型34例。随机将58例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轻型11例,重型17例)。对照组30例(轻型12例,重型18例)。入院前病程均≤4d。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型及入院前病程等方面均有可比性(P>0.05)。1.2 方法 观察组用美国先灵葆雅(Schering-Plough)公司生产的重组DNA干扰素α-2b,5~7万IU/(kg·d),加到0.9%盐水中静滴,浓度1.5~2万IU/ml,用药前、后分别静滴0.9%盐水10min,速度200ml/h,1/d。剩余干扰素α-2b分两次(10万IU/次)加到蒸溜水与0.9%盐水各10ml液中,2/d雾化吸人,每次20min。对照组予鱼腥草10~20ml+5%葡萄糖液100~150ml静滴,1/d。其他应用抗生素、激素、吸氧及对症治疗相同。

  • 顺铂联合环磷酰胺化疗对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作者:韩萍;邢军;石正英;侯灵彤;张艳淑

    目的 初步探讨顺铂联合环磷酰胺(PC)化疗对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情况,为其临床用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31例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状况。结果化疗前的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断裂所形成的彗星出现率及彗星样尾长与对照人群相比,相差无显著性;经联合化疗后的卵巢癌患者比化疗前及对照组的彗星出现率明显增加,彗星样尾长明显加长,分别达化疗前的10.19倍和2.23倍,相差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顺铂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卵巢癌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产生一定的损伤。

  • 纳洛酮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姚力;罗助荣;汪怀英

    我院1998年10月-1999年12月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并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比较,收到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按全国第2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确诊,并经CT证实,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基底节梗死12例,大脑中动脉梗死7例,脑叶梗死3例,多灶性腔隙性脑梗死12例,丘脑梗死6例。对照组:基底节梗死14例,大脑中动脉梗塞8例,脑叶梗死2例,多灶性腔隙性梗死11例,丘脑梗死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相差无显著性。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纳洛酮1.2mg加5%葡萄糖液250ml(或0.9%氯化钠250m1),静滴,1/d,20d为1疗程。对照组采组低分子右旋糖酐50ml加入维脑路通0.4g,静滴,1/d,疗程同观察组。1.3 疗效标准判定 两组均于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根据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标准分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恶化,死亡6级。

  • 络欣通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疗效观察

    作者:崔裕昌;郝士峰;胡汝峰;付莉;刘力纲

    血管性痴呆(VD)是由于脑血管病导致脑卒中而继发的一种智能障碍,是老年期一种主要的痴呆疾病。随着人口的H益老龄化,痴呆病患者也越来越多。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1999年8月-2000年6月用银杏叶制剂络欣通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收到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小56岁,大82岁,平均67岁。高血压18例.糖尿病16例,冠心病20例。既往均有脑血栓史,脑血栓2次以上20例。智能检查30例患者均有记忆力、计算力及定向力障碍。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用长谷川和夫智能量表(hastgawa dementia scale HDS)评分均在正常值以下。所有受试对象应用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鉴别,积分均在7分以上可除外阿尔采默病。颅脑CT检查:30例患者共扫描72次,共有梗死灶116个,大多分布在双侧内囊、基底节区及丘脑。病灶多8个。4例有脑叶梗死,分别位于左侧及右侧额叶。2例有较广泛性脑萎缩。1.2 治疗方法 络欣通片(山西瑞福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3/d,每次2片。3个月1疗程。 有并发症的患者不停用对其并发症的治疗药物。 治疗结束后,由1名副主任医师和4名主治医师分别对每位患者用长谷川智能量表评分,取其均值评价药物疗效。

  • 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中的作用

    作者:孙萍

    为探讨人工流产术的佳镇痛方法,笔者将我科目前采用的异丙酚静脉麻醉法与以往镇痛法进行比较分析。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300例;对照I组为非镇痛组100例;对照Ⅱ组为宫颈利多卡因局麻组100例;Ⅲ组为异丙酚静脉麻醉组100例;受术者术晨禁食水,专职麻醉师行心电监护,并备有呼吸机、氧气,助手通过静脉通路注入异丙酚注射液2.5mg/kg,于1~2min左右注射完毕,待患者意识丧失后开始手术。2 结果 从镇痛效果看,异丙酚组无痛者100%,明显高于利多卡因组(88%)和非镇痛组(40%),有效率相差有高度显著性(P<0.01);从宫颈松弛程度看,异丙酚组一次性通过6号吸宫器55%,而I组与Ⅱ组分别为21%和28%,相差有高度显著性(P<0.01);手术时间从探宫腔至取窥器为完毕,3min完成手术异丙酚组100%,而I组与Ⅱ组分别为83%和94%,相差有显著性(P<0.05),手术中出血量三组无差异。3 讨论 异丙酚静脉麻醉,迅速起效,镇痛彻底,宫颈松弛好,手术操作快捷,安全无副作用,除过敏外,无禁忌证,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经对症处理均自然恢复,无不良后果,所以,在有条件地区,人工流产,异丙酚静脉麻醉是目前好的镇痛方法。

  • 吸入普米克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附100例分析)

    作者:王淑珍;余亮科

    1997年6月-1998年6月我院门诊与病房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男75例,女25例,年龄8~50岁,病程2~30年,作为观察组,应用阿期特拉产普米克气雾剂,每支200喷,3/d,每次2喷,另选同类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应用上海第一制药厂产舒喘灵气雾剂每支200喷,3/d,每次2喷,疗程为1年6个月。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气道反应及肺功能测定值比较,用药前各项指标基础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药后1年观察组FEV1由(1.82±0.48)L增至(2.50±0.45)L,PEFR由(3.40±1.31)L/S增至(4.54±1.21)L/S,气道反应性PD20FEV1(0.48±0.16)μmol/L增至(6.94±1.02)μmol/L,相差有高度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须由(1.90±0.32)L增至(2.20±0.40)L,PEF由(5.30±0.68)L/S增至(4.00±1.39)L/S,相差有显著性,而PD20FEV1无明显变化。 应用普米克进行雾化吸入有较强的抑制介质释放的功效,吸入后气道反应明显降低,从而可使喘哮得以明显缓解。本法使用方便,用量小,易被患者接受,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 内服斑秃散、外搽斑秃酊治疗斑秃50例

    作者:刘国良;李本岗

    应用祖传自拟斑秃散、酊剂内服外搽治疗斑秃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6~岁15例;20~36岁29例;40岁以上6例;病程长20年,短5d。斑秃散由首乌、枸杞子、当归、熟地、生地、白芍、女贞子、旱莲草、茯神、枣仁、元芪、桑椹子、川芎、共研细末制成,每d口服2次,2个月为一疗程;斑秃酊由党参、干姜、藏红花、赤芍、侧柏叶、补骨脂、毛姜、紫丹参、大力子、蛇床子、百部等置于70%酒精和醋精1 000ml中,浸泡20d。去渣取液装棕色瓶内备用,先用生姜切去表皮,擦息处15min,然后再搽斑秃酊,3/d,2个月为一疗程。治疗结果:内服、外搽治疗3个疗程左右,痊愈46例占92%,有效1例占2%,无效3例占6%,总有效率占94%。斑秃中医称为油风,早在《素问》五脏生成篇,就有类似此病的记载。至隋代《诸病源候论》以鬼舐头,立候称本病为鬼舐头。其主要病机为血虚,不能营养毛发或风盛血燥使毛发失荣而脱,故有元芪、当归、熟地、生地、白芍、女贞子、制首乌、枸杞子,桑椹子内服滋阴养血、补益肝肾,阴血充盈,燥风自熄,毛发得养,本病常与精神紧张,劳心伤神有关,用茯神、枣仁、枸杞子养心宁神。 外搽斑秃酊、党参、紫丹参补益气血、干姜、藏红花、赤芍、侧柏叶、毛姜、大力子、蛇床子、百部,70%酒精、醋精、配用有温通经脉,活血化瘀,刺激皮肤改善头部皮肤营养,促进毛发生长。补骨脂对斑秃,秃发有良效,根报告单用补骨脂制成斑素和25%注射液,治疗秃发有效率为84.4%,全方合用补肾活血生发的作用。

  • 重症支气管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

    作者:赵桂芝;董兴艳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尤其是婴幼儿发病率高,主要为小儿的呼吸系统生理解剖的特点,如咽淋巴组织发育不全,支气管管腔狭窄,粘膜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的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肺含气量少,易为粘液所堵塞因素有关。本病是小儿的主要死亡原因。 临床特点:起病急骤或迟缓,发热、呕吐、烦躁不安及喘憋等。胸部体征常不明显或仅有呼吸音粗或听到中、小水泡音、捻发音,如病灶融合扩大可听到管状呼吸音。轻度无明显的循环系统症状,稍重者可有心率增快,心音低钝,重者可并发心力衰竭。 重症支气管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主要是呼吸功能严重障碍所致。小儿肺呼吸衰竭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变化大,酸碱平衡紊乱多为急性过程,程度重,往往失代偿。重症肺炎患者一旦发生呼吸衰竭,婴幼儿有32%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新生儿更易发生。其原因很多,血乳酸盐升高所致乳酸中毒为其主要原因。 肺炎呼吸衰竭患儿,一旦有高乳酸盐血症存在,病死率高达70%,而无高乳酸盐血症者病死率仅20%左右,所以高乳酸盐血症和乳酸中毒为呼吸衰竭的重要死亡原因。 因此,在临床上除了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外,还应注意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改善心功能,扩充血容量和改善微循环,同时合理的给氧及纠正酸中毒。

  •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

    作者:范亚霞;安立红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病情危重,认真、耐心的护理对其康复程度密切相关。1 临床资料 近2年来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8例,男23例,女5例,平均年龄45岁。广泛脑挫裂伤14例,颅内血肿10例,脑干损伤4例。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平均3~7分。2 护理体会2.1 严密观察伤情演变 重型颅脑损伤的病理变化复杂,症状与体征随之演变。如观察病情不仔细,容易造成病情延误,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在就诊后24~72h应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呼吸、脉搏、血压等,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处理。2.2 体位及呼吸系统的护理重 型颅脑外伤患者常取头高足低平卧位,以减少头部出血及减轻颅内压增高,对呕吐不止的患者采用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止窒息或引起吸入性肺炎,对呼吸不畅者应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窒息。昏迷超过24h的患者应及早行气管切开。呼吸中枢障碍所致呼吸减弱者,在应用呼吸兴奋剂的同时,可用呼吸机辅助呼吸。2.3 消化系统的护理 本组患者并发胃肠道应激性溃疡者占总数的75%。胃肠减压管的留置有利于观察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必要时应给予冰盐水或云南白药止血。如出血得以控制,可经胃管注入饮食,以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2.4 泌尿系统的护理 长期留置导尿管可引起逆行性泌尿系感染。每d应冲洗膀胱1~2次,每周更换1次导尿管。3~4h间歇放尿可预防膀胱挛缩。2.5 高热的护理 除输液反应、感染等,应考虑中枢性高热。其特点,体温高达到41℃以上,持续时间长。处理应以物理降温为主。

  • 微创治疗先天性心脏病52例护理

    作者:刘爱梅;王德凤;刘芹

    自1996年以来,我院对52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实行腋下小切口手术,并实施整体护理,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4~18岁,其中室间隔缺损(VSD)16例,房间隔缺损(ASD)28例,ASD并发VSD4例,法乐四联症(TOF)3例,二尖瓣关闭不全(MI)1例。 手术方法采用体外循环(CPB),静吸复合麻醉,腋下右前外侧斜切口开胸,经右房切口行VSD修补术6例,ASD修补术15例,VSD+ASD修补术4例,经右室和右房双切口行TOF矫正术4例,余10例ASD患者在CPB下心跳中行ASD修补术。2 护理 针对不同患者进行术前宣教,并掌握先进的重症监护技术,严密观察术后体征,加强对周围动脉搏动、中心静脉压、液体出入量和外周循环灌注等重要指标观察,并遵医嘱做好基础护理。3 结果 本组患者实施上述治疗护理措施,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无肺部感染、胸腔积液,无传导阻滞、残余漏等并发症。4 讨论 正中劈胸骨术治疗先心病,同期患者切口长约10~18cm,易并发鸡胸、胸骨液化等并发症。本组病例腋下切口长约8.0~11.5cm,切口明显缩短,并避免上述并发症,同样可以达到传统手术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4例报告

    作者:陈国强;陈全生

    1 临床资料 对我院1990-1998年12月收治的4例患者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小47岁,大62岁,平均52岁,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术后行放疗。结果:1例存活2年5个月,死于肺部转移。2例存活11个月,1例失访。2 讨论 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主要发生在皮肤,原发于鼻腔粘膜者少见,头颈部恶性黑色素瘤在粘膜的发病率仅为1.3%。临床易疏忽,早期不易诊断,容易误诊。对于鼻腔恶性黑色瘤,完整彻底地手术切除可作为局限性原发病变的首选治疗。如病变位于鼻甲而未侵犯上颌窦,则应行鼻腔外侧壁广泛切除;已累及上颌窦,则同时行上颌骨切除。肿瘤位于鼻中隔,如鼻中隔软骨未受累,可切除部分软骨,保留对侧粘膜;软骨已受累,则应行鼻中隔切除。对于放疗或化疗,可作为术后补充治疗或年老患者及晚期不适手术者。

  • 矿区住院精神患者状况调查

    作者:包广亮;王世方;自孝海;石伯龙;闫社因;胡乐营

    精神疾病的患病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职业可能有不同的发病特点,本文对矿工人群的住院精神患者进行调查,探索各精神疾病的发病规律,给矿区精神疾病的防治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1]。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1981年6月-1999年6月我院矿工患者931例,其中男719例,女212例,男女之比为1:0.29,年龄18~78岁,平均(37.46±12.70)岁。1.2 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矿区住院患者情况调查表。通过病例查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遗传情况、发病原因、住院诊断、发病次数、复发原因及治疗情况等。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CCMD-Ⅱ-R)作出诊断[2],以1990年6月1日为界分为两组(1组、2组)。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 枣庄市区独生子女个性调查(附10年对照研究)

    作者:自孝海;苗爱兰;胡乐营;吴利民;刘玉霞;王光云

    为了解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个性状况及其发展变化情况,我们曾于1988年对枣庄市区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各000名进行了个性调查。为了解受试独生子女的个性变化,我们再次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幼年)对254名独生子女及155名非独生子女进行了对比研究。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 样本选自枣庄市立新小学及枣庄矿业集团公司实验小学3~4年级学生,年龄9~13岁。这两所小学包括市区内工矿、企业、机关、商贸的职工子女,既具有普遍性又有代表性。1.2 调查方法 时间:2000年3-5月。方法:根据艾森克个性问卷和手册(幼年)[1]规定进行,对入组者进行集体测试,以P、E、N、L各因素量表分换算成标准T分,再将受试者的E、N两维度T分在艾森克个性模型图[1,2]上找出相应的E、N点,测出其个性倾向及稳定性。答卷采取不记名方式,以减少受试者的顾虑。对比方法:各因素量表分之间的比较用t检验,各维度之间的比较用x2检验。

  • 1例颈部切割伤抢救治疗教训

    作者:杨新强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36岁,1982年10月因刎颈3h入院抢救。查体:一般情况尚可,颈前带状肌及左胸锁乳突肌部分离断,左侧甲状软骨上端切伤约1.5cm,环状软骨上缘有0.2cm×0.2cm缺损,环甲膜部分裂伤并有漏气,其他未见异常。治疗:局麻下行常规气管切开及清创缝合术,青霉素抗感染。翌日,颈部、胸部出现皮下气肿,治疗中病情逐渐好转。第6d试行堵管未成功,第7d折线在试堵管时,患者突然咳嗽数声,随之从气管切口处及口鼻内喷出大量鲜血,经抢救无效而死亡。2 讨论2.1 颈部切割伤特点 刀口一般呈左上右下位,刀口左端多为起始端,切入组织要深于右端,左颈部血管易伤及,这与伤者多用右手持刀有关。能进入医院抢救者,多未伤及致命大血管,易使抢救者丧失警惕。因致伤物多为菜刀,剪刀等,故刀口或组织深部多不整齐,且创口多被污染。2.2 死亡原因分析 本例死亡后探查创口,见起始端有一死腔,腔内充满凝血块,此腔经皮下与气管切开处相通。故其死因可能为颈部较大血管壁已损伤,但清创时未被发现,后炎性反应,使损伤的血管壁局部变脆,行堵管时诱发咳嗽,血管压力增高,损伤的血管壁破裂,发生大出血。2.3 应吸取的教训 对颈部切割伤应特别注意创口深部有无大血管损伤,尤其是创口的起始端。本例左胸锁乳突肌已有部分离断,虽未见较大活动性出血,但颈部大血管的损伤仍不能排除,如能对创口深部组织做详细探查,缝合时避免留死腔,用足量的抗生素预防感染和炎性反应。并注意避免对颈部做过早施加压力的动作,如扭颈,伸颈,咳嗽和打喷嚏等。如术后出现胸部、颈部皮下气肿,表示咽喉粘膜创口未严密缝合,或未完全愈合等情况。患者可望免于死亡。

  • Fisher综合征并发延髓麻痹1例报告

    作者:张士森;吕莹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55岁。因走路不稳、复视2d,于2000年2月4日入院。在外院诊断为脑干血管病。静滴生理盐水500ml+尼莫地平10mg无效。既往体健,个人与家族史无特殊记载。 查体: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心、肺、腹未见异常。神清语利;眼裂2mm,提眼睑肌力弱,眼球运动受限,各方向均复视;额纹消失,闭目、鼓腮力弱,双侧鼻唇沟变浅;咽反射存在;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4级;肌张力低,双上肢腱反射减低,双下肢腱反射消失;双侧指鼻、跟膝胫试验欠准,RomDerg征阳性;四肢远端音叉振觉减弱、浅感觉正常;病理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肌酶谱检查正常。新斯的明试验阴性。腰穿压力正常,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正常。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头颅及颈部MRI正常。 入院1d后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查体:双眼裂1mm,眼球固定于中间;软腭不能上提、咽反射消失,四肢近端肌力3级,远端1级。行鼻饲,每d静滴生理盐水1 000ml+丙种球蛋白30g1次,共5d。2周后语音增强,吐字渐清晰,皱额出现浅额纹,四肢远端肌力3级。复查腰穿压力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细胞总数5×106/L,红细胞0,蛋白60mg/dL,葡萄糖5.1rmmol/L,氯110mmol/L。4周后言语基本流利,音调正常,可进软食,四肢肌力4-级。4个月后恢复正常。2 讨论 Fisher综合征属吉兰-巴雷综合征变异型,为免疫介导的炎性脱髓鞘周围神经病。诊断主要强调:①三主征:即双侧眼外肌麻痹,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或低下;②脑脊液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常在病后1周出现;③预后良好,约2周后逐渐好转,2~6个月恢复正常。应与重症肌无力、脑干血管病、多发性硬化等疾病鉴别。重症肌无力以骨胳肌易疲劳性为特征,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新斯的明试验阳性,单纤维肌电图明显异常。脑干血管病有中枢神经系统局灶体征,颅脑MRI有相应影像学改变。多发性硬化灶体征,颅脑MRI有相应影像学改变。多发性硬化病变呈多灶性,病情多波动,有缓解复发史,急性期MRI影像学改变明显。本例并发延髓麻痹及四肢瘫痪,较罕见;周围神经广泛受累,但恢复完全,可能与早期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有关。

  • 超大剂量1,25(OH)2D3治疗终末期肾病转移性钙化

    作者:陈海英;杨剑辉;高秀丽

    肾性骨病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部分病例表现为转移性钙化,临床治疗困难。我院收治1例慢性肾衰并发全身皮下结节,应用超大剂量1,25(OH)2D3治疗,取得明显效果。报告如下。1 病历报告 患者,男,43岁。因双下肢水肿1年,皮下结节1个月,近日加重来院治疗。1年前出现双下肢水肿,面色苍白,双下肢反复痉挛及关节疼痛,查体:颜面眼睑水肿,贫血貌,全身可见散在0.5cmm×0.5cm的皮下结节,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卅),WBC 8~12/HPF;血Cr 930mmol/L;血Ca2+2.8mmol/L,K+5.7mmol/L,磷1.8mmol/L,CO2-CP 6.5mmol/L,甲状旁腺素(PTH)1 400ng/L。皮下结节病理检查示:钙盐沉积性异物肉芽肿。 入院后予降压药(洛汀新、心痛定)口服,纠正酸碱平衡紊乱,血液透析3次/周,1,25(OH)2D34μg每次透析后口服。治疗半个月皮肤瘙痒减轻,皮下结节逐渐减小,血Ca2+2.4mmol/L,血磷1.6mmmol/L,1个月完全消失,PTH降至730μg/L。2 讨论 大剂量1,25(OH)2D3是治疗继发性甲旁亢和肾性骨病的有效药物,但由于其能增加肠道的钙磷吸收,并促进骨骼钙磷外移,因而常引起高钙和高磷血症,临床上出现高钙,高磷血症或转移性钙化时,不提倡大剂量应用。本病例在大剂量1,25(OH)2D3治疗后,患者PTH明显减低,转移性钙化消失,说明转移性钙化不是大剂量1,25(OH)2D3治疗的禁忌证。1,25(OH)2D3可通过抑制PTH的合成和分泌,间接地控制高钙血症和转移性钙化。

  • 宽QRS心动过速误诊1例

    作者:柳景华;李茂;亭赵燕;曾亚莉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34岁,因阵发性心悸6d,加重5h入院。6d前患者因感冒出现阵发性心悸伴胸闷,每次持续约30s~2mmin,无胸痛及发热。5h前,患者睡觉时出现心悸胸闷,持续不缓解,在我院急诊科做ECG示宽QRS心动过速,见图1。查体:BP 13.3/7.9kPa,神志清,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向左扩大,HR 190/min,律不齐,S1强弱不等,未闻及心脏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UCG:左室扩大(59.4mm),左室后壁和室间隔运动幅度降低,左室射血分数48.8%。因无发病前ECG对照,急诊诊断为房颤伴预激综合征。入院后,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为左室心尖部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成功。随访2年无复发。2 讨论 宽QRS心动过速临床较常见,常见的有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传导阻滞、房颤伴预激综合征、房颤伴室内差异传导、逆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等,一般鉴别诊断不难。本例患者入院时ECG表现为宽QRS心动过速、RR间期不匀齐,似应首先考虑房颤伴预激综合征,房颤伴室内差异传导。但仔细测量发现,每隔一个RR间期绝对匀齐,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室性心动过速,因此,可以肯定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其折返环有两个固定出口。不同出口处兴奋点激动心室,产生不同的QRS波形,而不同的激动路径,导致RR间期不匀齐。

  • 先天无阴道、无宫颈、双子宫并发子宫腺肌病及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例

    作者:张彩霞;杨树清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46岁,因下腹痛2d于1999年5月18日入院。18年前因诊先天无阴道、无宫颈、无子宫,婚前行阴道成形术。临床初步诊断: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子宫畸形,先天无阴道,无宫颈。 入院后择期手术,术中见:双子宫,左侧单角子宫约7cm×4cm×3cm,左卵巢呈多囊性增大约13cm×10cm×6cm,表面紫褐色,为同侧子宫、输卵管、直肠侧盆壁粘连。右侧始基角子宫,右卵巢略小于正常,右输卵管长12cm,两子宫由一束肌纤维相连。未见宫颈,行左子宫+左附件切除,送病检。术后7d痊愈出院,病理诊断:子宫腺肌病,分泌期子宫内膜,一侧卵巢巧克力囊肿。临床确定诊断:先天无阴道、无宫颈、双子宫并发子宫腺肌病及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 讨论 先天无阴道、无宫颈、双子宫为罕见子宫畸形,本例术中发现双子宫,左子宫内膜有分泌功能,子宫肌层有散在微形囊腔,内含有陈旧血液,同时有巧克力囊肿存在。其原因可能①患者婚前有严重生殖器畸形,激素水平低,卵巢发育差,易致误诊。②青春期机体发育,宫腔有周期性积血,经输卵管溢于腹腔,卵巢为好发部位,因此,一旦出现本例情况应宜及时手术。

  • 治愈小儿特重Ⅲ度烫伤30%并发念珠菌创面脓毒症1例

    作者:陈能彬;胡静;袁文周;帅秀蓉;曹晓涛;刘永林

    1998年9月18日我院收治1例小儿特重Ⅲ度烫伤30%并发白色念珠菌创面脓毒血症,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 病历报告 患者,男,3岁。因沸水烫伤全身多处23d,加重伴呕吐4d,腹泻1d于1998年9月18日转入我院。院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创面行包扎疗法。查体:T 38.8℃,P 180/min,R38/min,体重10kg,抱入病房,危重贫血面容,体型消瘦,精神萎糜,口唇紫绀,结膜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躯干、双臀、双大腿、会阴部烫伤,总面积30%,均为Ⅲ度。创而低于周围正常皮肤约0.5cm,绝大部分创面可见乳黄色颗粒,灰白斑点,有一层膜状物,小部分散在坏死痂壳上可见霉斑。血常规:WBC 3.4×109/L、L 0.64、N 0.35、RBC 1.71×1012/L、HGB42g/L;肝功:PRO 46.2g/L,ALB 23.6g/L;肾功:BUN 1.18mmol/L、CERA 75μmol/L、UA 50μmol/L;电解质:K+2.4mnol/L,Ca2+1.83mmol/LCO2-CP 18.47mmol/L;创面、大便及尿培养均为白色念珠菌,而血培养为阴性。故诊断:①小儿特重Ⅲ度烫伤30%伴真菌感染;②中度营养不良;③电解质紊乱。入院后立即停用全部抗生素,静滴氟康唑50mg,1/8h;口服制霉菌素,10万U,3/d、丽珠肠乐胶囊,1/2粒,2/d;创面以1%酮康唑混悬液纱布半暴露换药,1~2/d。住院10d后,创面、大便及尿培养转阴,真菌感染得到控制,停用氟康唑、酮康唑。住院15d后,创面培养为大肠艾希菌,WBC 14.8×109/L,并细菌感染。静滴头胞噻肟纳1.0,1/12h,创面用利福平0.3g+0.9%NaCL液100ml稀释换药,2/d,6d后细菌感染控制。同时采取多次小量输血2 000ml、血浆400ml、白蛋白50g等,加强全身支持以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增强免疫力;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待创面肉芽新鲜、红润、无水肿、无明显分泌物,于住院21d、34d分别行自体头皮刃厚皮移植术。术中肛周行密集植皮,术后注意扩肛预防肛门狭窄。住院52d创面封闭,痊愈出院。2 讨论 白色念珠菌存在于空气中,潮湿环境更易生长,念珠菌感染多局限在烧伤创面表面,罕有侵袭到创面下组织。小儿特重Ⅲ度烫伤,应早期多次切痂植皮适时封闭创面,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应用时间和种类,在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时口服制霉菌素或氟康唑;定期作创面、口腔、痰、尿、粪便等真菌培养。创面感染真菌,局部应用抗真菌药物,积极营养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加强会阴部护理,肛周行密集植皮,术后注意扩肛预防肛门狭窄。

  • 瘀血发热论治

    作者:周奇轩

    发热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内伤发热历来多指虚热,如阴虚、阳虚、血虚、气虚发热等。近年来普遍增加了对肝郁发热和瘀血发热的认识。特别是对瘀血发热的认识为临床诊治内伤发热开一蹊径。1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39岁。以反复低热1年余,久治不愈而就诊。症见:热势起伏,以下午为甚(上午37,4℃,下午37.6℃),面色黯黑,肌肤粗糙,口唇色暗、舌有紫斑、脉弦细涩,询知胁肋胀满,时痛如刺,自觉腹满、口渴,不欲饮。体检:心肺(-),肝肋下一横指,脾未触及,腹部扣诊并不膨胀,实验室及B超检查排除结核、风湿及肝胆疾患等。病史:一年前曾患肝炎已治愈;胁肋处受轻度外伤,现X线检查未示异常。治疗:一年中曾以疏肝利胆、滋阴清热、益气和营、解毒泻火诸多方治,肝炎、外伤渐愈,但低热终未蠲除。

  • 自拟通络止痛散治疗肋间挫裂伤疗效观察

    作者:王洪岗;史帙

    肋间挫裂伤在临床上较常见,治疗方法较多。迅速去除病痛,是治疗的关键。近几年来,我们以自拟通络止痛散外敷治疗肋间挫裂伤63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3例,男41例,女22例,年龄大74岁,小18岁,全部病例均有外伤史,左侧损伤27例,右侧损伤29例,双侧7例。1.2 病程 本组病程短6h,长2个月,其中1周以内21例,1~4周33例,1周~2个月9例。1.3 临床表现 急性期胸肋部疼痛剧烈、呼吸时加重。病程长者疼痛随气候变化而加剧,舌苔薄白,脉多沉弦或弦紧。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作者:盂祥红;随秀娟;张金梅

    近年来,药物治疗异位妊娠有很大进展,常用的药物是氨甲喋呤(MTX),单独使用氨甲喋呤副作用大,成功率88.9%[1]。我院妇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1995年5月-1999年10月我院收治异位妊娠患者88例。诊断标准根据病史、妇科检查、血β-hCG及B超检查,必要时刮宫除外宫内妊娠。患者年龄21岁~40岁。治疗条件:①生命体征平稳,无腹腔内活跃出血的表现。②B超检测异位妊娠包块≤5cm。③停径≤60d。④估计子宫直肠陷凹液体<100ml。⑤肝肾功能正常,外周血白细胞>4×109/L,血小板>10×109/L。1.2 88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成3组,即单纯用中药组22例,MTX组21例,中药+MTX组45例。1.3 方法:①中药治疗。方剂:蒲公英50g、元柏10g、夏桔草25g、 甲10g、丹参10g、桃仁7.5g、赤芍7.5g、白芍15g、甘草5g、元胡20g,1剂/d,水煎服,3剂为1疗程,忌辛辣、忌茶、忌凉食。②MTX治疗:采用单次MTX肌内注射,剂量50mg/m2,不用甲酰四氢叶酸解毒。治疗期间禁饮酒、性生活及禁服含叶酸类的维生素制剂。③中药及MTX组:方法同上,中药少3付,多12付。用药后每周2次测定血β-hCG水平。用药后血β-hCG若连续2次下降≥15%,则每周1次,至正常。若下降≤15%则进行下1疗程,2个疗程间隔中药为3d。1.4 监测指标 治疗期间观察血压、脉搏、腹痛和阴道出血情况及药物的副反应。治疗前抽血查常规、肝肾功能和血β-hCG。治疗期间每2~3d复查血β-hCG水平,观察其下降情况。每周复查1次B超。治疗失败行剖腹探查的指征:出现剧烈腹痛伴血压下降,血红蛋白过低等内出血征象。1.5 疗效评价 治愈:血β-hCG降至正常,盆腔包块缩小或消失,生命体征正常。无效:血β-hCG水平不降或上升,盆腔包块增大,B超见存活胚胎,治疗过程中内出血增多,即行手术治疗。

  •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诊断(附13例分析)

    作者:李开军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即扁平髋(Perthes coxa plana),可见于任何年龄,其中以儿童较为常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自觉髋部疼痛或[和]间歇性跛行。成年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国内外杂志报道的较多,对儿童发病报道较少,且早期诊断也较为困难。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了近几年经CT和[或]MR证实的13例患儿,系统性回顾了其临床及X线特征,男女发病之比为9:4,年龄2~7岁,平均年龄4.6岁。左侧7例,右侧4例,单侧发病11例,占总数的84.6%,双侧发病仅2例(15.14%)。自觉髋部疼痛9例,占总数的69.2%,间歇性跛行者5例(38.5%)。1.2 临床表现 X线表现为髋部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稍宽,股骨头呈囊样变且不规则,软骨下骨分离对诊断该病有重要价值,体格检查该病早期常无明显的阳性体征。偶有疼痛时,常自髋部放射到腰部及大腿外侧。大腿外展,内旋功能轻度受限4例(30.8%),患侧肌肉萎缩1例(7.7%)。

  • 胃镜检查食管炎180例临床分析

    作者:蔺玉河;鞠淑清;黄景光

    我院1995-1998年经胃镜检查及病理诊断食管炎180例,占同期2 668例次胃镜检查的6.7%。现就180例食管炎的内镜表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80例中男120例,女60例,男女之比为2:1。年龄小18岁,大64岁,平均41岁。发病距胃镜检查短4h,长1周。1.2 临床表现 食管源性胸骨后疼痛,本组32例(17.8%),临床似心绞痛样发作,但无心脏器质性病变,心电图无变化。食管区烧灼感,由于反流胃酸刺激食管上皮下的感觉神经末梢所致,可随体位改变而加重。其他症状有反酸、嗳气,咽下困难,食管炎性呕吐,严重者可出现呕血。还可并发食管溃疡、食管性狭窄,痉挛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因此与食管、心、肺、胃及十二指肠以及胆道疾病很难区别。1.3 胃镜表现 根据病变范围、粘膜充血、粗糙、白斑、白色粘膜、粘膜增厚、溃疡、有无狭窄(参照1992年消化内镜学会拟定食管炎内镜诊断标准)等分为轻、中、重三种类型。轻度:粘膜纵行充血、红肿、粘膜可见散在白斑及白色渗出物和粘膜增厚,食管小血管扩张,血管纹理模糊,累及食管下1/3。本组116例占64.4%。中度:范围可扩展到食管全周,粘膜红肿、粗糙、增厚,食管粘膜纵形充血、糜烂,皱褶间粘膜呈白色增厚,表面血管消失。粘膜失去柔软度,重者食管下段近贲门部及炎性病变区见食管溃疡。本组58例占32%。重度:食管纤维化及狭窄,内镜下可见不同程度狭窄及食管裂孔疝形成。本组6例占3%。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误诊1 3例分析

    作者:齐娅贤;王广吉;张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典型病例有皮肤、粘膜出血点、外周血小板计数及骨髓细胞学检查特点即可诊断,但对无皮肤出血点,而以牙龈出血、鼻衄、青春期女性以月经过多为首发症状ITP患者易被误诊。我们总结了1990年1月-1999年12月年间我院收治的156例ITP患者,其中误诊13例,现将误诊原因及教训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误诊的13例ITP患者发病早期均无皮肤针尖样出血点,男性5例,年龄8~14岁,1例以鼻衄为首症状,1例牙龈出血,3例黑便;女性8例,年龄12~14岁,均以月经过多,淋漓不尽为首发症状。所有患儿诊断按1987年第二届全国血液病学术会议所定的ITP诊断标准[1]诊断,并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以及妇科疾病,其中急性11例,慢性2例;轻度8例,中度5例,被误诊的疾病有VC缺乏性坏血症2例,过敏性紫癜2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功能性子宫出血8例。

  •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氨测定与血气变化的研究

    作者:张秀清;袁雅冬;马俊义;吴雅丽;戚国庆

    近年发现血氨除参与肝性脑病的发病外,还与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为了探讨血氨与慢性肺心病之间的关系,我们对86例慢性肺心病不同临床状态的患者进行血浆血氨含量测定,同时监测动脉血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8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均符合1997年全国肺心病诊断标准,肝肾功能正常。本组病例分为3组:A组(肺性脑病组)23例,其中男16例,女7例,平均年龄(62±4)岁;PO2<8.0kPa,PCO2>8.5kPa,伴有精神神经症状(除外其他原因)。B组(急性发作期)41例,男25例,女16例,平均年龄(64±6)岁;C组(缓解期)22例,其中男19例,女3例,平均年龄(61±4)岁。1.2 方法 采用酶试剂法,应用COBASmica生化全自动分析仪进行血氨测定,同步取动脉血测定血气分析。统计学方法:试验数据以x±s表示,应用方差分析q检验,作组间统计学处理;应用直线相关分析血氨与pH、PO2、PCO2是否存在线性相关;检验水准α=0.05。

  • 巨细胞病毒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文立;刘敬忠;牛世芹;刘民;石怀银

    目的 研究巨细胞病毒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用PCR的方法检查巨细胞病毒在颈内动脉、冠状动脉和血中的分布情况,并与健康人作对照。结果83.3%~86.7%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动脉壁中存在巨细胞病毒,而非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动脉壁中只有6.7%的标本中见巨细胞病毒,两者相差有高度显著性(P<0.01);在42.4%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中查见巨细胞病毒,而对熙组中只有3%查到巨细胞病毒。两者相差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巨细胞病毒在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蜂蛰伤中毒12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克英;刘勇

    我科1997年-1998年共收治蜂蛰伤中毒患者12例,经抢救,痊愈11例,死亡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12例中,男11例,女1例,年龄18~58岁,蛰伤后就诊时间,1周1例,72h 2例,48h 2例,24h 1例,8h 2例,2h以内4例。其中死亡1例,系在1周后就诊,死于多器官衰竭。6例为山区农民,因上山砍柴,种地被蛰伤。4例为城区干部因救山林火灾被蛰伤,另2例为工人,在靠近山坡的厂房建筑被屋顶筑巢的毒蜂蛰伤。1.2 毒蜂类别及临床表现 见表1。

  • 剖宫产时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与抢救

    作者:卢占斌;邓艳萍;齐虹;李利萍;卢静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危急情况,是新生儿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1997年1月-1999年9月经剖宫产娩出有窒息的新生儿38例,现将抢救复苏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 出生1min Apgar评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1]。1.2 剖宫产儿窒息的发生率 1997年1月-1999年9月我院共行剖宫产612例,发生窒息38例(男22例,女16例),发生率6.2%,其中轻度窒息24例(63.16%),重度窒息14例(36.84%)。1.3 剖宫产指征 胎儿宫内窘迫12例,脐绕颈10例,过期妊娠5例,妊高征4例,前置胎盘2例,其他5例。1.4 麻醉选择 所有病例均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5ml,确认有麻醉平面无脊髓麻醉现象后追加麻药至麻醉效果满意。所有病例从决定手术至胎儿娩出前均不用具有呼吸抑制的药物如安定等。1.5 抢救复苏步骤 ①剖宫产术前均备好新生儿喉镜、吸痰管、面罩正压呼吸器、氧气及常用药物。②娩出儿头后不急于娩肩,术者用手在鼻根和下颌间相对挤压,将鼻咽部的大部分羊水挤出,断脐后用吸痰管进一步吸净上呼吸道羊水和粘液。如羊水粘稠或混有胎粪时,应经气管插管吸净咽部和气管内的羊水,必要时应用生理盐水冲洗气管,并将其清理干净。本组共有20例经气管插管清理呼吸道。③经上述处理后仍未建立有效呼吸者,应立即用面罩气囊呼吸器进行正压给氧人工呼吸,如效果仍不好时,改用气管插管下人工呼吸。本组中有6例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④本组中还有25例辅以5%碳酸氢钠8ml加等量的10%葡萄糖脐静脉注射,30例辅以纳洛酮0.2mg脐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

  • CT导引经胸肺穿刺活检的病理诊断及临床研究

    作者:史青;杨振中;高明

    我院自1995年8月-1999年8月,应用CT导引经胸肺穿刺96例,做病理组织学及涂片细胞学诊断,诊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性72例,女性24例,年龄32~78岁,平均51岁。病变位于上叶45例,中舌叶18例,下叶33例。1.2 临床症状 咳嗽77例,胸背疼痛26例,伴发热9例,全身乏力12例,无症状12例,其中89例共查痰267次,均未查到癌细胞。35例行纤支镜检查未发现异常。CT:病灶大3.5cm× 5cm,小1.5cm×1.8cm。1.3 操作方法 术前测定出凝血时间,行CT检查,观察病灶情况,决定患者体位。然后在病灶局部行CT薄层扫描确定进针位置,方法,深度。在进针部位皮肤标记行消毒、铺巾、局麻,作皮肤小切口。穿刺针采用BAUER公司18G自动切割针,将穿刺针送至病灶边缘,CT扫描核实针尖已达病灶后将针芯推入病灶内,抽吸部分组织,将其放入10%甲醛溶液内固定,针尖及套管内成分制涂片2张,常规行HE染色后作病理组织学及涂片细胞学检查。需要时加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标记。术后平卧12h并观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