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

中华中医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중화중의약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1727
  • 国内刊号: 11-533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zhzyyzz.com
  • 曾用名: 中国医药学报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论皮纹络脉诊法

    作者:宋明;陈家旭

    皮纹络脉诊法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早在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已经意识到皮肤纹理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并开始逐步运用到临床之中.中国是皮纹络脉诊法的发源地,也是早将皮纹络脉理论运用到医学诊断的国家,晚到唐代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流传.四肢部位的皮纹络脉在临床中便于医者观察与判断,所以到宋代皮纹络脉诊法应用于小儿,并创立小儿指纹诊法.文章尝试运用中医原理阐释四肢皮纹络脉诊法的客观性,以期为中医临床诊断的标准化与客观化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 食积因素对昆明小鼠血清IgA及肺脏与结肠组织SIgA、SP、VIP含量的影响

    作者:甄建华;李晓菲;于河;马雪颜;董斐;吕国凯;吴珺;邱泽计;郝钰;刘铁钢;谷晓红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对照组与食积模型组小鼠血清IgA及肺脏、结肠组织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并分组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食积”的病理基础及“食积致病”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采用自制高热量、高蛋白饲料喂养结合52%牛奶溶液灌服的方法,制作食积动物模型,检测血清IgA及肺脏、结肠组织中SIgA、SP、VIP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食积模型组小鼠血清IgA、肺脏SP及VIP的含量降低(P<0.05),肺脏、结肠组织SIgA及结肠组织中SP含量呈现下调趋势,结肠组织中VlP呈现上调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正常对照组中,肺脏及结肠SIgA、SP、VIP各指标之间呈正性相关(P<0.05),血清IgA与肺脏SIgA、SP、VIP及结肠VIP之间呈负性相关(P<0.05);在食积模型组中,肺脏SIgA、SP、VIP各指标之间,血清IgA与结肠SIgA之间、结肠SP与SIgA、VIP之间呈正性相关(P<0.05).结论: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紊乱可能是“食积”的病理基础及“食积致病”的病理机制.

  • 花生红衣下调Bax、Bak表达防治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

    作者:高雅婷;包素珍;张永军

    目的:研究花生红衣对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小鼠外周血小板(PLT)、脾脏指数及Bax、Ba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法建立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花生红衣低、中、高剂量组(简称花低、中、高组),rhIL-11组,空白组,每组14只.花低、中、高组(0.25、0.50、1.00g/mL,0.1mL/20g)灌服花生红衣;空白组和模型组灌服等量蒸馏水;rhIL-11组皮下注射0.25μg/g rhIL-11,每日1次,共7d.给药7d后,检测小鼠外周PLT、脾脏指数.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ax、Bak的蛋白表达.结果:治疗7d后,花低、中、高组PLT和脾脏指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花生红衣可下调Bax、Bak蛋白表达.结论:花生红衣可能通过下调Bax、Bak蛋白表达而抑制PLT凋亡,提高小鼠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

  • 养阴通脑颗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aspase-3、Bcl-2、Bax mRNA达的影响

    作者:王玉;何昱;杨洁红;万海同

    目的:观察养阴通脑颗粒(YYTN)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90min后再灌注,分假手术组、I/R模型组、YYTN高、中、低剂量组,再灌注后24h灌胃给药,连续7d.再灌注后第1、3、7天,采用Longa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缺血后第7天,进行TUNEL神经细胞凋亡染色,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海马组织中Caspase-3、Bcl-2和Bax mRNA表达的变化,采用△△Ct法计算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术后第3、7天,与I/R模型组相比,YYTN高、中剂量组Longa评分显著降低(P<0.01,P<0.05).TUNEL染色后,各组海马区均可见TUNEL阳性细胞,与I/R模型组比较,YYTN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凋亡细胞平均光密度值(P<0.01,P<0.05);YYTN高剂量组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明显降低(P<0.01),YYTN高、中剂量组Bax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YYTN各剂量组Bcl-2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YYTN可明显抑制神经元凋亡,对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R损伤后大鼠海马区Caspase-3和Bax mRNA表达,促进Bcl-2mRNA表达有关.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对比分析

    作者:赵晓琳;程若东;赵兵;马尚清;兰青;独思静;周斌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其症状隐匿且反复发作,伴有一定胃癌风险,在临床备受重视.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于2009年组织制定了《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制定了《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对认识及诊治CAG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2009年共识意见及2017年共识意见中涉及萎缩性胃炎的内容进行对比及分析,以明确CAG的诊治.

  • 从《伤寒论》探讨方证辨证的思路

    作者:卞庆来;邱文琪;宋美芳;孙雪彬;彭晨习;潘秋霞;李晓娟;刘玥芸;陈家旭

    方证辨证继承和发扬了《伤寒论》中辨证论治的思维,丰富和完善了中医辨证方法理论体系.方证辨证的基础是对证候病机的准确把握.《伤寒论》条文中的病机可通过直接阐明、脉象、变证以及症状区别等方式表现出来.医者临证之时又要圆机活法,不拘经方,学伤寒之理而不固守其方.《伤寒论》中紧扣病机、灵活加减、大胆假设和合理试探等思维方法为方证辨证提供了思路,并对方证辨证的运用提供了参考.

  • 论唐宗海《血证论》辨治内伤咳嗽思想

    作者:杨勤军;张星星;李泽庚;童佳兵;倪萍;程建超

    唐宗海为清代著名医家,其对辨治内伤咳嗽阐述和论证经验独具特色.文章通过归纳和分析清代蜀地名医唐宗海在其血证专著《血证论》中所阐述的辨治内伤咳嗽之法和选方用药,兹从津虚气火上乘、痰火凝结咳逆、血虚风火内动、辨治虚劳咳嗽、冲气逆上作咳5个角度论述其辨治内伤咳嗽的思想,以期对现代临床辨治咳嗽起到借鉴和启发作用.

  • 热敏灸对膝骨性关节炎兔模型IL-1β、TNF-α、MMP-13的影响

    作者:章海凤;陈树涛;冒姣娜;潘毅;黄超;熊俊;颜纯钏;夏雷翔;付勇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膝骨性关节炎(KOA)兔模型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影响,探讨热敏灸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42只雄性日本大耳兔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6只)以及艾灸组(24只).空白组正常饲养,模型组与艾灸组采用木瓜蛋白酶注射膝关节建立KOA模型,假手术组采用腔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造模,每日强迫活动30min,造模15d.造模结束后,艾灸组艾灸犊鼻穴,40min/次,1次/d,共14d,根据兔艾灸过程中温度变化分为热敏灸组和非热敏灸组,两组各随机抽取6只;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正常饲养,不予任何干预刺激.治疗结束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关节液IL-1β、TNF-α含量,Real-time PCR检测法检测软骨MMP-13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热敏灸组、非热敏灸组、假手术组IL-1β、TNF-α、MMP-13表达均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热敏灸组、非热敏灸组、假手术组其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与非热敏灸组相比,热敏灸组表达明显偏低(P<0.05,P<0.01).结论:热敏灸能抑制IL-1β、TNF-α、MMP-13表达,减少炎症反应,缓解关节损害,这可能是热敏灸治疗KOA的效应机制之一.

  • 食治理论在防治糖耐量低减中的应用

    作者:谷英敏;柴可夫

    食物是满足人体正常生命活动需求并利于寿命延长的物质,具有充饥与疗病的双重功能,自古就有“食药同源”之说.食治又称食疗,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食物作为药物,进行合理配伍,从而达到调节机体功能,使人恢复健康或祛病的一种方法.重视食疗是古今中外智者的共识.文章从“药食同理”出发,论述食治的内涵、重要性,并以糖耐量低减为例,从古代医书中撷取相关有效方来论治,意在引起同行的共鸣及大众的重视,健康及康复的首选当是食治.

  • 中医药标准化调研分析的现状、问题与相关政策解读

    作者:王传池;杨燕;胡镜清;林明欣

    通过系统回顾近5年来中医药标准化相关政策、文献、新闻报道,从现状、问题与相关政策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目前我国已发布一系列中医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中医药标准体系已初步形成;标准化支撑体系逐步建立;标准化国际阵地正在扩大.但总体而言,我国中医药标准化仍存在“标准老化滞后、交叉重复矛盾”、“标准化基础及理论研究尚不够系统”、“标准体系及其配套的协调推进制度尚不够完善”、“标准化专业人才匮乏,能力水平亟待提高”、“标准推广力度不够,应用程度较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指导并助力中医药标准化.国内专家学者也就“标准共性与诊疗个性”、“标准与中医特色、疗效的关系”、“标准修订周期”、“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建设”等焦点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 疏肝调神针法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海马CA1及CA3区神经编码时空模式的影响

    作者:赵中亭;张奥;张彦峰;朱田田;赵怡坤;刘安国;严兴科

    目的:观察“疏肝调神”针法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大鼠海马CA1、CA3区异常神经编码时空模式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抓取组、西药组和针刺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以复合应激法造模同时对应组分别以盐酸帕罗西汀、“疏肝调神”针法干预和抓取固定治疗.在体多通道记录海马CA1、CA3区神经元集群电活动,分析放电频率和波形幅值,留取图谱.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和抓取组CA1、CA3区放电频率缩短,集中分布频带降低,呈阵发性;放电波稀疏、凌乱,波形变窄,波形幅值减小(P<0.01).与抓取组相比,西药组和针刺组CA1、CA3区放电频率延长,集中分布频带升高,呈断续性;放电波规则、整齐,波形幅值增大(P<0.01);两组CA1区波形增宽,但CA3区仅针刺组增宽.与西药组相比,针刺组CA3区波形幅值较宽,平均波形幅值较高(P<0.05).结论:复合应激法可使大鼠海马CA1、CA3区神经编码时空模式异常改变,相关治疗均可显著调节部分异常改变,但“疏肝调神”针法整体效应更明显,这可能是针刺干预PTSD的重要中枢机制.

  • 通络法在膜性肾病中的应用

    作者:潘莉;杨洪娟;鲁琴;于文涛;左建娇

    文章介绍了赵玉庸教授治疗膜性肾病的经验,赵教授在区别血瘀证及络病不同基础上指出膜性肾病基本病机为“肾络瘀阻”,治疗采用多种通络法,包括辛宣透络、解毒清络、活血搜络、祛风通络、散结通络、荣养补络等方法,通补并用,重点介绍了虫类通络药的临床运用,多途径、多靶点治疗本病,为临床治疗膜性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红豆蔻、大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对胃溃疡寒证大鼠胃组织GAS、MOT、EGF、VEGF、6-keto-PGF1α的影响

    作者:秦华珍;李明芳;丘海冰;苏善美;黄燕琼;柳俊辉;谢鹏;龙小琴;罗君

    目的:观察山姜属中药红豆蔻与大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对胃溃疡寒证模型大鼠胃泌素(GAS)、胃动素(MOT)、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以期探讨其对胃溃疡寒证大鼠温胃散寒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红豆蔻与大高良姜乙酸乙酯高低剂量组(分别称为红乙高、低组;大乙高、低组),每组10只.采用15%冰乙酸和4℃知母水煎液复制胃溃疡寒证模型.造模成功后,4个受试药物组分别灌胃红豆蔻与大高良姜乙酸乙酯高、低剂量药物,测定大鼠胃组织GAS、MOT、EGF、VEGF、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GAS、MOT含量显著降低(P<0.01);EGF、VEGF、6-keto-PGF1α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除红乙低组6-keto-PGF1α外);与大乙高组比较,红乙高组可显著降低GAS、MOT含量(P<0.01),显著升高VEGF含量(P<0.05).结论:红豆蔻与大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可通过降低GAS、MOT含量,升高EGF、VEGF、6-keto-PGF1α含量而发挥其温胃散寒的功效及胃溃疡保护作用.

  • 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修订对黄柏主要有效成分研究的思考

    作者:杨俐;叶萌;高顺

    黄柏作为中国传统大宗中药材之一,药材应用广泛、需求量大,但黄柏从种植到临床用药市场存在品种和来源树种不明确等问题,导致药材市场和临床用药中无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规定标准执行等乱象.基于历版《药典》对黄柏的描述,收集并整理黄柏相关文献资料,从黄柏来源树种、有效成分研究及检测等方面进行辩析,探讨《药典》对黄柏修订的科学性、合理性及规范性,并从川黄柏应用现状建议将秃叶黄皮树收载为川黄柏来源树种.研究有助于从品种和来源树种等方面阐明黄柏药材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供应的重要性,提高中药材标准化水平.

  • 基于庄子的医学哲学论心病、身病与道

    作者:李亚飞

    庄子的医学哲学主要体现在“道”与身病、心病的关联上.庄子认为阴阳二气的失和导致疾病产生,疾病的产生无非内外二因,外在环境的剧烈变化是外因,身体机能的衰弱与良好的心态被打破是内因.不良的心灵状态所导致的心病,是产生身体疾病的主要原因.虽然阴阳二气在体内的和谐流转时而遭受阻遏,但“道”太和万物、具有生生不息的精神永恒存在,把握到“道”的精神的体道者与“道”合一,所拥有的德性也摆脱了疾病所造成的烦恼.

  • 知柏地黄汤对解脲脲原体感染模型大鼠精子MMP、ROS、CytC的影响

    作者:宾东华;王孙亚;韩忠;何清湖

    目的:研究知柏地黄汤对解脲脲原体(UU)感染模型大鼠精子线粒体膜电位(MMP)、活性氧(ROS)水平及细胞色素C(CytC)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知柏地黄汤,2mL/d)、中西组(知柏地黄汤+强力霉素)、西药组(强力霉素,2mL/d),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均采用经大鼠膀胱注射UU建立UU感染动物模型.连续灌胃给药21d后处死取标本检测,采用荧光流式细胞技术(JC-1染色)测定精子MMP水平(JC-1+%)及ROS水平(JC-1+%),采用ELISA法检测CytC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精子MMP(JC-1+%)、ROS水平(JC-1+%)及精子中CytC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各治疗组中精子MMP水平上升,ROS水平、CytC含量下降,其中,中西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知柏地黄汤能够提高UU感染大鼠精子MMP水平,减少精子ROS产生,减少精子凋亡,抑制CytC释放,这可能是知柏地黄汤治疗UU感染所致男性不育症的机制之一.

  • “互联网+中医”发展现状及应用

    作者:贾瑞婷;卞跃峰;宋欣阳;施建蓉;李海英

    2016年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国务院颁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年-2030年)》,将中医药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推进中医药发展的道路上“互联网+中医”这一新兴的发展模式正在逐渐进入人民群众的视野,并服务于我国外交.文章简要梳理了“互联网+中医”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当前中医的医疗痛点提出“互联网+中医”的解决方式.同时,分析了“互联网+中医”所带来的中医教育新体验、医患对接新模式以及中医药智能设备的研发和互联网中医远程医院的建立.

  • 从肝论治外邪所致之病的理法方药研究

    作者:张颖;赵家有;宋春生

    文章首先阐述了卫气失常与外感病、痹证和皮肤疾病等外邪所致之病的密切关系.再从卫气的生成及运行角度,阐释了肝与卫气的密切联系,为从肝论治上述疾病奠定理论基础.后以梳理归肝经代表性方药逍遥散、香附和川芎治疗上述疾病的文献为切入点,以解析桂枝汤和桂枝芍药知母汤为补充,从而构成了从肝论治外邪所致之病的理法方药完整性,为临床从肝论治外邪所致之病提供了可行的新思考,从而丰富了相关疾病的辨治思路,并附三则典型案例以说明.

  • 从肠道微生态角度认识中医“食肉则复”理论

    作者:陈龙娇;李裕思;黎敬波

    食复是指外感热病恢复过程中饮食不节所导致的热病复发或迁延不愈,肠道微生态在其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肠道微生态作为“正气”促进外感热病的康复,另一方面,肠道微生态向“邪气”转化,促成食复的发生,“邪退正衰”则是肠道益生菌重夺繁殖优势的结果.热病恢复期患者食欲增加,肠道菌群作为膳食靶点影响患者的进食行为.致病菌会使宿主反射性选择高脂饮食,致病菌的繁殖终引发内毒素血证,这是“食肉则复”的微生态机制.治疗食复的中药通过扶植益生菌、减少致病菌发挥疗效,发酵产物的炮制和入药都很有特点,文章简要述之.

  • 中医不寐五神分型诊断法对中医神志理论研究的价值

    作者:张星平;邓宁;陈俊逾;刘新;巴哈尔·哈德尔

    中医神志理论的主体是“五脏藏五神”,其基础是中医藏象理论,对其的理论研究往往苦于缺乏简明、客观的临床研究切人点;而依据单一症状确立病位的中医不寐五神分型诊断法,因其分型是由患者主诉决定,并且其较为清晰的五脏五神相关关系对中医五神理论研究是一个较好的理论研究切人点.

  • 从“肺为血脏”探讨血瘀与肺间质纤维化关系

    作者:黄丽娜;张伟

    肺间质纤维化是呼吸系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多归属于中医“肺萎”“肺痹”范畴,张伟教授认为肺不仅为气脏,亦为血脏,从肺生血、朝百脉、主治节、主气而藏津等方面论述了“肺为血脏”,既为血脏,则易成瘀,其中气、血、津液运行失调及外感等因素与肺瘀之形成密切相关.血瘀贯穿肺间质纤维化的全过程,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临床各时期都应酌情运用活血化瘀之品,在肺间质纤维化早期即应及时运用活血化瘀之品,以活血而祛邪;中期则遵循痰瘀同治原则,以祛瘀为主,消瘀除痰,使瘀去痰无所附,痰去瘀无所倚;后期扶助正气与活血通络并行,以祛瘀而生新血,更好地益气生血,濡养肺脏.

  • 论多发性硬化血瘀与活血化瘀治法

    作者:樊永平;王少卿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的炎性脱髓鞘疾病,中医药在MS的治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血瘀证是MS的一个重要证候要素,是导致许多重要症状出现的核心病机,顽固且稳定,贯穿疾病始终.活血化瘀法是MS中医治疗中的常用治法,可有效缓解肢体运动、感觉、视觉障碍等症状.在临床治疗中,应当注重活血化瘀法的运用,辨证使用各类活血药物,做到精准治疗.

  • 真武汤对转基因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Atp2a2、Col1a1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峥;李文杰;于凯洋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真武汤对转基因扩张型心肌病(DCM)小鼠心肌组织Atp2a2、Col1a1基因及蛋白表达变化,探究真武汤防治DCM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cTnTR141W转基因DCM小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西药组,真武汤高、中剂量组,C57BL/6J小鼠15只作为空白对照组,疗程4周.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Atp2a2、Col1a1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Atp2a2、Col1a1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Atp2a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Col1a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真武汤各剂量组Atp2a2 mRNA表达均不同程度上调(P<0.05,P<0.01),Col1a1 mRNA及蛋白表达不同程度下调(P<0.05,P<0.01),真武汤高剂量组上调Atp2a2,下调Col1a1 mRNA及蛋白表达作用佳.结论:真武汤通过上调心肌组织中Atp2a2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Col1a1 mRNA及蛋白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及纤维化过程,起到防治DCM的作用.

  • 叶天士调冲任治疗月经病特色初探

    作者:王彦彦;黄旭春;王小云

    清代医家叶天士善用调冲任法调经,其《临证指南医案》中妇科调经医案,充分体现了冲任辨证在月经病诊治中的重要作用,归纳起来主要分为冲任虚寒、冲任阴虚、冲任血瘀、冲任痰湿等证型.叶天士强调冲任辨证与脏腑的相关性,在月经病调冲任法中主要体现为注重脾胃,调达肝气,调补肝肾,补益肺气,养心清火等.认真研究总结叶天士调冲任治疗月经病之学术思想特色,对指导临床大有裨益.

  • 论宋徽宗《圣济经》《圣济总录》之言道与载具

    作者:谷建军

    宋徽宗《圣济经》遵循《素问》之义而阐释其要,是北宋时期较为纯粹的医学理论性著作,为金元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圣济经》言道,关注《黄帝内经》之意、旨、理;《圣济总录》载具,主要收载诸病方治,其相关法则皆源于《圣济经》.如注重情志内伤,以治神为先;以肾为本,啬肾藏精;心肾之间关系上注重交媾坎离、兼济水火;治疗上主张先以食养,后以药治,以谷气为先;并提出对药物定名辨实.宋徽宗于岐黄家言深造自得,其人其著具有较高医学地位与学术价值.

  • 詹强“经痹点”理论浅析

    作者:寇智君;詹强;崔太松;申屠嘉俊;周翔;陈张

    “经痹点”,即经络系统痹阻点,是疾病治疗靶点的一种新选择,以快捷、准确、安全为特点,对疾病的治疗有立竿见影的作用.临床多表现为在关节附近或经脉循行部位出现疼痛、压痛“条索”或“结节”状物,从而引起局部疼痛不适、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文章主要从对“经痹点”的认识、詹强学术思想、“经痹点”分层、应用等方面对于该理论进行系统探讨.

  • 王孟英“调愆”思想探讨

    作者:夏庭伟;李炜弘;杨越;乔丽君;汤朝晖

    “调愆”理论是王孟英学术思想的精华所在,阐明了“百病皆由愆滞”的疾病发生缘由,即气机运行失常所致的气血壅滞是疾病发生之源,论治疾病当重视调理人体气化枢机.“调愆”主要包含三层重要含义:一是攻击祛邪,去除致愆之因;二是轻清调愆;三是运枢机,护气血清虚灵动之机.其中,“轻清调愆”思想是在“轻可去实”理论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而来,扩大了轻剂的定义及应用范围,具体包括了轻清宣气、调肺气以治一身之气两方面.

  • 失眠肝郁化火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

    作者:何林熹;诸毅晖;杨翠花;乔玲;周萍萍;李娜;成词松

    目的:探索失眠肝郁化火证的大鼠模型及其评价.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慢性束缚法(限制性制动)复合慢性疼痛刺激法(夹尾刺激)连续造模15d.在造模及行为学检测结束后,治疗组采用龙胆泻肝汤合朱砂安神丸连续灌胃治疗5d,模型组以等量纯净水灌胃.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增加量及摄食量,检测大鼠24h自发活动量、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旷场实验和鼠尾悬挂实验,检测蓝斑核NET平均光密度值和血浆NE含量.结果:持续造模15d后,模型大鼠高度紧张,呈防御姿势;摄食量和体质量增加量较空白组显著减少(P<0.05),药物治疗后较模型组显著提高(P<0.05);24h自发活动白天活动量较空白组显著增多(P<0.05),药物治疗后较模型组能降低其白天活动量(P<0.05);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OE%和OT%值较空白组均显著降低(P<0.05),药物治疗后较模型组显著提高(P<0.05);旷场实验中央格得分、垂直得分、修饰次数及粪便粒数较空白组均显著升高(P<0.05),药物治疗后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蓝斑核NET平均光密度值和血浆NE含量较空白组均显著升高(P<0.05),药物治疗后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接近空白组水平.结论:持续15d慢性束缚(限制性制动)复合慢性疼痛刺激(夹尾刺激)造模法可以建立失眠肝郁化火证大鼠模型.

  • 应用柱前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淡豆豉中γ-氨基丁酸含量

    作者:任佳秀;黄越燕;梁永红;陈青峰;翁美芝;王立元;苏明声;杨安金;谢小梅

    目的:测定淡豆豉中γ-氨基丁酸(GABA)及其前体物质谷氨酸(Glu)的含量.方法:通过单因素设计考察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料液比对淡豆豉中GABA、Glu提取率的影响,应用柱前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淡豆豉中GABA、Glu含量分别为5.48、17.98mg/g,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水提法、料液比1:12提取40min、提取2次,在0.0125~0.400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分别为99.69%、97.34%,RSD(n=6)分别为4.99%、4.51%.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淡豆豉中存在较高含量的GABA、Glu,高于目前已报道的大多数中药材和传统食用发酵豆制品,并建立了适合淡豆豉中GABA、Glu的提取工艺和柱前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

  • 绝经综合征中医四诊信息及证候特点分析

    作者:吴宏进;张志枫;许家佗;徐莲薇;戴薇薇;陈应超;车立娟

    目的:临诊收集绝经综合征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并分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根据本课题组前期的文献研究,建立绝经综合征中医临床诊断记录表,收集367例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四诊信息,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证候分布表现为肝肾阴虚证>肝郁气滞证>心肾不交证>心脾两虚证>脾肾阳虚证;症状分布表现为烘热汗出>腰膝酸软>弦脉>头晕>健忘>耳鸣>心悸怔仲>倦怠乏力等;舌脉象分布:肝肾阴虚证以舌质红、少苔为主,肝郁气滞证以舌淡红、苔薄黄为主,脾肾阳虚证以舌淡白、苔薄白为主,心脾两虚证以舌淡红、苔薄白为主,心肾不交证以舌淡红、苔薄白为主;各证型脉象以不同程度弦脉为主;绝经综合征各证型有其特征性的舌象、脉象定性及定量指标;且各证型之间舌象、脉象定量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综合征证型临证分布,肝肾阴虚证居第一位,其次为肝郁气滞证、心肾不交证,其症状、舌象、脉象也因证候分布规律而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

  • 逍遥散加减方对HPRL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的影响

    作者:张泰魏;李燕;许露;杨瑞征;李肖梅;凌晓红

    目的:运用逍遥散加减方干预高催乳素血症(HPRL)模型大鼠并探讨其对卵巢颗粒细胞(GC)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48只SD雌性性成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溴隐亭组.选用腹腔注射甲氧氯普胺制作HPRL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中Bcl-2、Bax的含量;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中细胞色素C(CytC)、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12的含量;运用TUNEL法检测GC凋亡阳性细胞数.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GC中Bcl-2低表达,Bax、CytC、Caspase-8、Caspase-12、Caspase-3、凋亡小体高表达(P<0.01),而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GC中Bcl-2高表达,Bax、CytC、Caspase-8、Caspase-12、Caspase-3、凋亡小体低表达(P<0.01,P<0.05).对比中药各剂量组间关系发现,其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逍遥散加减方可通过降低Bax、CytC、Caspase-3、Caspasw-8和Caspase-12含量,提升Bcl-2的含量进而下调GC凋亡阳性数目,且和中药成一定正比量效关系,这可能是其改善卵巢功能的机制之一.

  • 清脑滴丸激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JAK2/STAT3磷酸化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张昕洋;傅晨;曾子修;陈宝鑫;徐榛敏;陈志刚;刘雪梅

    目的:研究清脑滴丸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磷酸化蛋白(p-JAK2/p-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再灌注模型,分为假手术组、MCAO组、清脑滴丸组.MCAO 1.5h再灌注24h处死大鼠,Garcia J H评分检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缺血侧海马JAK2/STAT3及其磷酸化蛋白p-JAK2/p-STAT3表达.结果:MCAO组脑梗死体积增大;与假手术组比较,MCAO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p-JAK2/JAK2,p-STAT3/STAT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MCAO组比较,清脑滴丸组神经功能评分升高且脑梗死体积降低(P<0.05),p-JAK2/JAK2,p-STAT3/STAT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清脑滴丸可能通过激活JAK2/STAT3磷酸化,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作用.

  • 大黄(廑)虫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

    作者:田丽珍;郭承伟;郭超红

    目的:观察大黄(廑)虫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中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大黄(廑)虫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微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100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大黄(座)虫丸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各组均采用链佐脲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于给药6、12周后取大鼠眼球进行检测.RT-PCR定量检测PI3K、AKT mRNA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I3K、AKT、Caspase-9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视网膜中PI3K、AKT mRNA表达水平下降,PI3K、AKT白相对表达量下降(P<0.05),而Caspase-9蛋白相对表达量上升(P<0.05);灌胃6、12周后,大黄(廑)虫丸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视网膜中PI3K、AKT mRNA含量均升高,PI3K、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Caspase-9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P<0.05),其中,大黄(廑)虫丸中剂量组PI3K、AKT mRNA表达接近空白组.结论:大黄(廑)虫丸能够上调PI3K、AKT,降低Caspase-9表达,抑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其对DR微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

  • 泽泻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体内尿液代谢组学的研究

    作者:邹林蓁;蒋海强;周洪雷;李运伦

    目的:考察泽泻对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干预前后的尿液代谢变化,寻找高血压病潜在标志物,探讨中药泽泻降压的药理机制.方法:基于UPLC-TOF/MS的代谢组学技术,将采集的SHR大鼠尿液样本进行单维及多维数据分析,鉴定差异化合物,分析相关代谢通路.结果:泽泻可平稳降压,干预前后大鼠的尿液代谢谱呈明显分离,干预前后L-酪氨酸、4-(2-氨基酚)-2,4-去酮丁酸、L-苯丙氨酸等8个标志物具有显著变化,涉及色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等芳香族氨基酸代谢通路.结论:SHR大鼠给予泽泻后可使异常的代谢趋向正常,并且其血压下降的机制可能与芳香族氨基酸代谢、脂质调节有关.

  • 温通活血乳膏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VEGF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郭诗韵;冯程程;陈茜;沈玉国;马丽

    目的:探讨温通活血乳膏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中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及高糖高脂饲料诱导的DP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辣椒碱+二甲双胍组、温通活血乳膏+二甲双胍组.药物干预4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光镜下检测坐骨神经病理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的表达,并用TUNEL法检测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温通活血乳膏+二甲双胍组的坐骨神经病理结构趋于正常,VEGF表达呈阴性;且神经细胞凋亡数目减少(P<0.01,P<0.05).结论:温通活血乳膏抑制了DPN大鼠坐骨神经结构的改变,并抑制了VEGF的表达,阻止细胞凋亡的进程,从而延缓周围神经病变进展.

  • 急性心肌缺血家兔相关腧穴敏化的激光散斑成像观察

    作者:丁宁;姜婧;胡嘉同;刘潇潇;许艺元;李志刚

    目的:探讨特定疾病状态下相关腧穴局部微循环的功能变化,初步阐明腧穴敏化在组织微循环层面的具体内涵.方法: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N)组、假手术(S)组及急性心肌缺血(A)组;于实验第0天进行模型制备相关手术,于实验第7天采用球囊加压法进行模型制备.于实验第0、7、8天,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各组家兔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采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监测各组家兔双侧内关、神门及心俞穴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结果:实验第0、7天各组家兔血清CK-MB水平、双侧内关、神门及心俞穴血流灌注量组间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第8天,较之N组及S组,A组血清CK-MB水平、双侧内关及心俞穴血流灌注量显著升高(P<0.01,P<0.05),双侧神门穴血流灌注量则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腧穴敏化伴随局部血流灌注量增加,这可能是腧穴敏化在组织微循环层面的重要机制之一.特定疾病状态下的腧穴敏化具有腧穴特异性,相关腧穴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能够有效反映疾病状态.

  • 朝医传统方剂千金文武汤有效组分对高糖诱导HK-2细胞的影响

    作者:金成山;尤钺;吴艳玲;刘贺;郭建鹏

    目的:考察“千金文武汤”有效组分(QJW)对高糖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在高糖环境下体外培养HK-2细胞,加入不同比例的有效组分样品,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Western blot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NG)比较,高糖组(HG) MDA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HG组比较,给药组的MDA含量均下降.HG组SOD活性显著下降(P<0.05),除200μg/mL的6号外,给药组SOD活性升高(P<0.05,P<0.01);NG比较,HG中α-SMA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HG比较,给药组细胞α-SMA蛋白含量下降(P<0.01).结论:QJW能够显著增加细胞SOD活性、减少MDA产生,降低HK-2细胞的α-SMA的表达,从而改善肾纤维化,提高肾功能.

  • 黄芪甲苷保护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损伤研究

    作者:蔡甜甜;潘华峰;张成哲;曾晓会;赵自明;陈晓东;李思怡;刘伟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胃癌前病变(GPL)大鼠Kras/p53信号通路对程序性细胞死亡调控效应,进而保护GPL大鼠胃黏膜.方法:采用MNNG+饥饱失常法复制GPL大鼠模型,于16周时分组灌胃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蒸馏水),黄芪甲苷高、低剂量组(80、20mg/kg),连续给药10周,观察各组胃黏膜组织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Kras、p53、Caspase-3、Bcl-2、Bax、Beclin1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ATG5、ATG12、Beclin1、LC3基因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GPL大鼠胃黏膜p53、Kras、Bcl-2和Beclin1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0.01),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高、低剂量组大鼠胃黏膜Kras、Beclin1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GPL大鼠胃黏膜Beclin1、ATG5、ATG12和LC3基因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高、低剂量组胃黏膜Beclin1、ATG5基因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黄芪甲苷可通过Kras/p53信号通路调控GPL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延缓GPL向肿瘤的进展.

  • 滋肾益髓方对帕金森病小鼠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途径的影响

    作者:韦一佛;陈路;张亚男;孟繁兴;高誉珊;陈志刚

    目的:通过观察帕金森病(PD)小鼠脑内组织蛋白酶D(Cath D)、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探讨中药滋肾益髓方对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途径(CMA)的影响及其治疗PD可能机制.方法:将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鱼藤酮灌胃法建立PD小鼠模型,给药组在造模后采取不同治疗措施.自主活动测试法观察小鼠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小鼠中脑黑质Cath D、HSP70表达.结果:经治疗后中药组及西药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均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5).模型组小鼠黑质区CathD、HSP70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减少(P<0.05),中药组及西药组小鼠黑质区Cath D、HSP70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中药滋肾益髓方可能通过增强CMA途径达到治疗PD的目的.

  • 从“魄门亦为五脏使”浅析便秘与衰老的关联

    作者:毛迎迎;王平;曾兰;杨芙蓉;孔明望

    “魄门亦为五脏使”出自《素问·五脏别论》,指出了魄门与五脏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共同影响着衰老的进程.五脏气机的紊乱可以导致魄门启闭失常,而魄门功能失常也会进一步虚耗五脏,加速形体衰惫、生命机能减退为特征的衰老进程.文章分析魄门启闭失常的表现之一——便秘,从而阐述魄门和五脏相互作用对衰老的影响.通过讨论衰老的相关表现——皮肤失泽和老年痴呆,对“魄门亦为五脏使”进行浅析,为当今热门的抗衰老需求提供可行的辨治启示.

    关键词: 魄门 五脏 便秘 衰老
  • 蝉花内生真菌多样性分析及菌株分离鉴定

    作者:史晓飒;张洪梅;刘腾飞;刘自尧;史新元

    目的:探讨蝉花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明确蝉花的寄生菌.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对江苏蝉花内生真菌进行多样性分析,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法对蝉花内生真菌进行纯种分离培养,并用克隆测序对DNA的ITS序列进行测序,通过和NCBI数据库比对确定菌种.结果:Illumina Miseq测序Alpha多样性结果显示,Chao指数为11,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13,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0.891;OTU的数量为11个.蝉花内生真菌11个OTU均为蝉棒束孢属(Isaria).通过传统分离培养法,分离得到菌株JS01,通过克隆测序与NCBI比对,结果显示菌种为大蝉草.结论:江苏茅山蝉花内生真菌丰富度较低,多样性较少,蝉花的寄生真菌为大蝉草.

  • 当归-白芍配伍在痛经模型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的研究

    作者:朱敏;段金廒;唐于平;刘培;姚毅

    目的:研究当归、白芍及当归-白芍药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在痛经模型大鼠尿液、胆汁中的代谢产物.方法:建立大鼠原发性痛经模型,造模同时分别给予当归、白芍及当归-白芍药对提取物,收集给药后的尿液和胆汁,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尿液和胆汁样本进行检测,采用MetabolynxTM软件进行代谢产物分析.结果:依据代谢途径和离子碎片信息,推测阿魏酸、咖啡酸、香草酸、绿原酸、没食子酸、芍药苷、芍药内酯在痛经模型大鼠体内主要以原型、甲基化、脱羟基、脱羧、乙酰化、葡萄糖醛酸化等形式存在.结论:当归、白芍及其药对在痛经模型大鼠体内存在多种Ⅰ、Ⅱ相代谢产物,单味药给药和药对给药后主要成分的代谢产物有一定程度的差别,为当归-白芍药对干预痛经的药效物质基础和配伍机理的阐明提供参考依据.

  • LC-MS同时测定伤科黄水中8种成分的含量

    作者:刘东文;郑芳昊;陈韵姿;李子鸿;李怀国;刘效仿

    目的:采用LC-MS技术同时测定伤科黄水中8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XBridge C18色谱柱(2.10mm×100.00mm,2.50μm);柱温35℃;流动相A为水-甲酸(100∶0.3),流动相B为甲醇-甲酸(100∶0.3),梯度洗脱,0~15min 70%A,15~20min 70%~60%A,20~25min 60%~85%A;流速0.30mL/min.结果:黄柏碱、药根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栀子苷、绿原酸8种成分在各检测条件下无明显干扰峰;在测定浓度范围内(1.00~1 000.00n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0;加样回收率均在95.00%~115.00%之间,RSD均<5.00%;精密度RSD均<5.00%.3个不同批次供试品的测定结果较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LC-MS分析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伤科黄水中8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 芍药甘草汤对脊髓抑制性神经递质及大鼠脊髓损伤后肌痉挛的影响

    作者:黄勇;杨晓姣;申震;柴旭斌;周英杰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痉挛性瘫痪模型肌张力变化及脊髓内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15只)、实验组(15只).实验组、模型组行脊髓T9节段右侧半切术,假手术组仅暴露硬膜囊,空白组不作处理.造模成功后,实验组给予芍药甘草汤,其余各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2周,2周后取出部分脊髓组织,进行氨基酸及单胺类递质含量的检测.结果:2周后实验组大鼠肌张力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脊髓中兴奋性递质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含量显著增高(P<0.05),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含量变化不明显,调节性递质5-羟色胺(5-HT)含量增高(P<0.05),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无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Glu、Asp、NE含量无明显差异,5-HT、GABA、Gly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芍药甘草汤可能通过提高痉挛性瘫痪大鼠脊髓内GABA、Gly与5-HT的含量,降低SCI后痉挛性瘫痪大鼠患肢肌张力,缓解痉挛状态.

  •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补肾健脾方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武容;李晓燕;蔡菲菲;陈晓乐;杨梦蝶;潘秋莎;陈启龙;苏式兵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治疗肝癌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筛选补肾健脾方治疗肝癌关键成分及靶标.采用MTS法检测肝癌HepG2细胞活力;MuseTM Cell Analyzer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核心靶标蛋白的表达.结果:利用相关数据库及拓扑分析共筛选出9个化合物、56个靶标及10条信号通路.与空白血清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20%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在48h和72h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存活率(P<0.05),并在48h能够诱导HepG2细胞凋亡(P<0.05).同时补肾健脾方组能抑制了PI3K、P-Akt及BCLXL的表达,增加了p53、Cleaved CASP9与Cleaved CASP3的表达(P<0.05,P<0.01).结论:补肾健脾方通过调节复杂分子网络对肝癌起到治疗作用,其部分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相关.

  • 黄芪甲苷Ⅳ对卵清蛋白诱导的哮喘小鼠CD4+T细胞亚型Th1、Th2免疫活性的抑制作用

    作者:罗波;尧雪洲;廖敏;杨向东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Ⅳ(ASTⅣ)对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哮喘模型小鼠Th1/Th2平衡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Ba1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OVA组、ASTⅣ组、地塞米松(Dex)组,每组10只.ASTⅣ组小鼠灌胃ASTⅣ溶液,Dex组小鼠灌胃Dex溶液,对照组和OVA组灌胃等体积无菌0.9%氯化钠溶液.酶联免疫法检测上清液中各细胞因子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悬液中Th1(T-bet)和Th2(GATA-3)细胞比例情况,采用qRT-PCR分析转录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OVA组比较,Dex组和ASTⅣ组小鼠Th2细胞因子(IL-4、IL-13、TNF-α)、GATA-3 mRNA明显降低(P<0.05),Th1细胞因子(IFN-γ)、T-bet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OVA组小鼠CD4+GATA-3+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Dex组和ASTⅣ组小鼠CD4+GATA-3+细胞明显降低(P<0.05),CD4+T-bet+细胞占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ASTⅣ可以纠正OVA诱导的哮喘模型小鼠中Th1/Th2的不平衡,表明该药物可能抑制哮喘的发展和严重程度.

  • 基于ycf1的姜科植物条形码鉴定及聚类分析

    作者:钟志敏;赖小平;黄松;张桂芳

    目的: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分析比较姜科植物的ycf1序列,对姜科药用植物进行条形码鉴定及聚类分析,评价ycf1序列对姜科植物的鉴别能力.方法:用ycf1通用引物对姜科6个属16种药用植物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用BioEdit v7.0.9.0及MEGA 6.0对目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以美人蕉为外类群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姜科ycf1序列长度约为900bp,17条目的序列差异位点150个,除山姜属4个种的种间遗传距离为0无法鉴别以外,其余5个属种间均存在序列差异;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ycf1序列能明显区分姜科6个属的植物.结论:ycf1序列可对姜科植物进行可靠的遗传聚类分析,且可对本研究中除山姜属4个近源种以外的姜科植物进行鉴定.

  • 超临界CO2萃取生酸枣仁挥发油的镇静催眠作用研究

    作者:贾颖;郭亚菲;孙胜杰;王颖莉;冯前进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萃取所得的生酸枣仁挥发油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及药效物质.方法:对5组小鼠分别给予0.5%CMC-Na溶液、复方枣仁胶囊水溶液(52mg/kg)、生酸枣仁汤剂(9.57g生药/kg)、生酸枣仁挥发油小、大剂量(1.8、3.6g/kg)进行灌胃,观察对比不同给药组小鼠的睡眠情况.利用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诱导实验,记录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的入睡例数;利用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实验,记录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并采用GC-MS分析挥发油中的成分.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所得的生酸枣仁挥发油可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的入睡率,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的睡眠时间.生酸枣仁挥发油中主要含有反-9-十八碳烯酸甲酯、棕榈酸甲酯、顺-11-二十碳烯酸甲酯、硬脂酸甲酯、花生酸甲酯及二十二烷酸甲酯等.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所得的生酸枣仁挥发油对小鼠具有镇静催眠作用.

  • 基于正交设计和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相结合的知母盐炙工艺优化

    作者:李卫飞;许金凯;支美汝;杜红;李飞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优选知母的佳盐炙工艺.方法:选择盐水比、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设计L9(34).分别对各样品的颜色、水分、盐度以及芒果苷、新芒果苷、知母皂苷BⅡ和淫羊藿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对测定的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及层次分析.结果:本实验通过层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确立了知母盐炙佳工艺为盐水比1∶30,在160~170℃下炒制20min.结论:本实验得到的知母盐炙工艺可行,为进一步探讨知母盐制后的炮制作用,对知母盐制品以及其他中药的质量评价提供借鉴.

  • 生脉注射液含药鼠血清对人胃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可能机制

    作者:刘丽坤;宋微;郝淑兰;王晞星

    目的:探索生脉注射液含药血清对人胃癌SGC7901/VCR细胞周期、MDR表达及JN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生脉注射液含药鼠血清;应用WesternBlot检测生脉含药血清对p-糖蛋白(P-gp)以及c-Jun氨基端激酶(JNK)信号通路中c-Jun63/73磷酸化水平的影响;RT-PCR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MRP1 mRNA的表达.结果:生脉含药血清能使耐药细胞SGC7901/VCR周期阻滞于DNA合成前,干扰细胞周期,抑制耐药细胞的增殖.生脉含药血清能够有效逆转耐药细胞SGC7901/VCR的多药耐药性,减小化疗药物的有效作用剂量,增强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作用.结论:生脉注射液能够有效逆转胃癌细胞多药耐药性,增强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及减少其不良反应.

  • 中药注射剂致变态反应特征分析

    作者:吕玲;昝树杰;郑文科;张俊华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所致变态反应的临床特征.方法:电子检索中文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PubMed数据库,检索中药注射剂致变态反应相关病例报告,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10月.结果:本研究纳入文献962篇,涉及69个中药注射剂品种,其中变态反应发生率品种多为清热剂646例.致变态反应的中药注射剂绝大多数采用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瘙痒为中药注射剂致变态反应的主要临床症状.超适应症用药、溶媒使用不当、更改用药途径比例分别为20.06%、18.80%、3.30%.结论:中药注射剂变态反应与中药注射剂组成、超说明书用药等多种因素相关,应进一步增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提高预防意识,规范临床用药,降低发生率.

  • 糖耐量低减大鼠血管内皮炎性反应及加减参麦汤的干预作用

    作者:谷英敏;柴可夫;王磊;王玉娟

    目的:探讨糖耐量低减(IGT)大鼠血管内皮炎性反应机理及中药复方加减参麦汤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二联法建立IGT大鼠模型.采用ELISA法、HE染色法、Envision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主动脉形态变化及主动脉VCAM-1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比较,CRP、ET-1、ICAM-1及VCAM-1水平升高明显(P<0.01),加减参麦汤组与模型组比较,上述指标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血管内皮黏附较多单核细胞,细胞体积增大,间隙增大,内膜不光滑,血管壁增厚,内膜处可见泡沫细胞,少量单核及巨噬细胞浸润,加减参麦汤组病理变化较模型组相对改善.模型组大鼠动脉血管VCAM-1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强(P<0.01),加减参麦汤组可改善模型组大鼠VCAM-1在主动脉的表达(P<0.01).结论:IGT大鼠存在血管内皮炎性反应.中药复方加减参麦汤对IGT大鼠的血管内皮炎性反应具有保护作用,其降糖作用与二甲双胍类似.

  • 基于计算药理学的藏药三果汤散抗氧化研究

    作者:李轩豪;刘兰茹;龙伟;张艺

    目的:探究藏药三果汤散抗氧化的活性分子与作用机制.方法:搜集三果汤散化学成分与抗氧化相关靶点,通过分子对接、化学空间降维、构建“配体-蛋白”网络等方法研究三果汤散中的化合物抗氧化作用机制.结果:对接结果显示,三果汤散中172个分子与10个抗氧化靶点具有良好作用关系,主要通过四没食子酰葡萄糖、诃黎勒酸、柯里拉京等分子发挥抗氧化作用.化学空间降维与药动学预测显示:三果汤散中大部分化学成分具有良好的类药性、相似的药理活性,藏药三果汤散组方科学.结论:计算药理学有助于研究三果汤散抗氧化的活性分子与作用机制,能为民族药物的药理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 橘红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工艺研究

    作者:张海鸣;范斌;费超;闫明;彭娟;聂颖兰;闫寒

    目的:优选橘红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的佳工艺.方法:以挥发油的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挥发油提取工艺;以挥发油包合率为考察指标,优选β-环糊精包合工艺.结果:挥发油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的水,浸泡30min,提取8h;挥发油包合的佳工艺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用量比为1∶10,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21h.结论:优选的橘红挥发油提取工艺提油率较高,包合工艺稳定可行.

  • 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谱效关系研究

    作者:刘文;王钰乐;卿勇军;杜平;金阳;姚晓艳

    目的:研究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谱效相关性,探讨葛根芩连汤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在建立葛根芩连汤UPLC-MS/MS指纹图谱和获得葛根芩连汤对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血清及组织液TNF-α影响的药效信息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将葛根芩连汤主要化学成分与药效信息相关联.结果:获得葛根芩连汤的指纹数据和药效信息,葛根芩连汤UPLC-MS/MS指纹图谱的主要共有峰与其药效作用的关联度均>0.5.葛根芩连汤发挥药效作用是葛根素、大豆苷、黄连碱、表小檗碱、盐酸药根碱、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汉黄芩苷、黄芩素、甘草酸铵等多成分.结论:通过谱效关系研究确定了葛根芩连汤发挥药效作用是其主要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其质量评价与控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依据.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李春花;郑鹏;李佳佳;顿佳颖;王红芳;关胜江

    采用临床调查、文献检索等方式,总结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AE)的基本情况,分析其产生原因,并对典型中药注射剂品种进行相关研究.旨在减少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中药注射剂安全有效,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得出影响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应用的因素有:溶媒及溶媒量的正确使用、混合配伍、滴速等.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有其独特的原则与规范,因此临床应用时应严格遵循其规范,以确保用药安全.

  • 补骨脂不同提取部位对肾阳虚大鼠燥毒性的影响

    作者:夏亚楠;朱月刚;丁雷;毕胜;余凌英

    目的:探讨补骨脂对氢化可的松所致肾阳虚模型动物燥毒性影响的主要提取部位.方法:以脏器指数、肝肾功能、血清cAMP/cGMP、TNF-α、Na+-K+-ATP酶含量为评价指标,观察补骨脂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对氢化可的松致肾阳虚模型大鼠的影响.结果:乙酸乙酯部位组较正常组、模型组对肝、肾、肾上腺、胸腺指数,TP、Alb、ALT、BUN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正丁醇组较正常组、模型组对肾指数、TP、cAMP/cGMP、血清TNF-α和Na+-K+-ATP酶的含量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补骨脂中产生燥毒性的物质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中.

  • 红景天苷对低氧条件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史佩;杨立霞;王楠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模拟不同海拔缺氧条件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将大鼠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5000m海拔组、8000m海拔组,按实验设计每组设有生理盐水组和红景天苷组,各组大鼠在进入高海拔模拟实验舱前3d分别行0.9%氯化钠溶液及红景天苷灌胃,置于海拔舱24h.大鼠出舱后及时抽血做血气分析.麻醉后摘取心脏,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及肌纤维变化,HE法检测不同海拔环境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基因的表达,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Caspase-9、Cyt-c的表达.结果:随着海拔升高,缺氧程度加剧,凋亡心肌细胞数量增加,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少,凋亡下游蛋白表达增加,与同海拔下生理盐水组比较,红景天苷组均可明显降低心肌细胞的凋亡,减少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使凋亡下游蛋白表达减少.结论:红景天苷能够在高海拔下抵抗缺氧,降低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下游蛋白的表达,从而保护心肌细胞.

  • 论苦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湿热证

    作者:赵亚男;刘宏潇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和肌腱韧带骨附着点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湿热是AS重要病因,脏腑湿热内生,流注四肢关节及腰骶部,导致患者四肢关节肿痛及腰骶部疼痛;湿热上犯面部,则致目赤、舌红、苔黄厚等证;湿热下注大肠,则出现大便溏泻;湿热下犯膀胱,出现小便短赤等症状.临床治疗以清热利湿为治疗大法.苦参性寒、味苦,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有清热燥湿的功效,在湿热证AS的治疗中常作为君药,同时现代研究证实其有抗炎作用,有效缓解AS患者腰背疼痛及关节肿痛等症状.文章探讨苦参在AS湿热证治疗中的应用.

  • 《伤寒论》中未指明具体针灸部位的条文刍议

    作者:陈敏;周吉钦;冯婷婷;段鑫;肖璐

    文章通过对历代《伤寒论》的注解及近现代学者观点的解读,分析了《伤寒论》中未指明具体针灸部位的7条条文,归纳了前人的观点,推断出较为可行的取穴方案.并结合承淡安等人观点,指出较为贴合临床实际的一些腧穴.这对深入辨析张仲景原意,发掘《伤寒论》中针灸学思想,对指导临床辨证施治大有裨益.

    关键词: 伤寒论 针灸 部位 条文
  • 中国本草典籍源流考

    作者:叶太生;刘萍

    本草典籍是中医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考证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影响较大的本草典籍,可知其源流来自于汉代《神农本草经》.南北朝陶弘景编撰《本草经集注》,把多种同名异书《本草经》糅合为一体,为后世历代本草所宗.至唐代,由政府组织编纂了《新修本草》,开创了国家编纂本草的先例.宋代本草著作多为继承《唐本草》发展的本草,如《开宝本草》《嘉祐本草》《本草图经》《证类本草》.金元时期,各派医家多利用宋代刊行的本草,精炼药效,归纳药理,从而创造出气味厚薄、归经、引经、升降浮沉等药性理论体系.至明代,李时珍撰《本草纲目》,集明代以前本草学之大成,载药1 892种.清代本草文献种类繁多,以注释、节录、改编前代本草为主.通过梳理历代本草源流可知,自秦汉到清末,我国本草著作代代相承,前后都有递嬗的关系,是一种有所创造的继承.因此,了解古人的继承与创新观念,对本草文献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 附子黑顺片多糖的提取及对免疫活性的研究

    作者:付业佩;杜宝香;范珊珊;李灿;容蓉;张颖颖

    目的:从附子黑顺片中提取粗多糖,并对其体内外免疫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黑顺片中粗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气相色谱法分析其单糖组成;分别用不同剂量的黑顺片多糖(200、100、50mg·kg-1·d-1)灌胃由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灌胃7d后检测脏器指数及一氧化氮(NO)、干扰素γ(IFN-γ)等指标;用MTT法研究黑顺片多糖对小鼠脾脏细胞、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作用影响.结果:黑顺片多糖含量为1.78%,其单糖组成主要是D-阿拉伯糖、D-木糖、D-葡萄糖和D-半乳糖;黑顺片多糖溶液均可促进脾脏和胸腺指数,高剂量组尤为明显(P<0.01);黑顺片多糖浓度为25μg/mL和25~100μg/mL时可分别促进小鼠脾脏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增殖(P<0.05,P<0.01);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NO和IFN-γ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黑顺片多糖对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均有一定增强作用.

  • 蛇伤外敷散超微散剂对蝮蛇咬伤大鼠血清HAase、PLA2的影响

    作者:王万春;陈平;喻文球;朱卫丰;陈丽华;颜纯钏;严张仁;董德刚;张艳辉

    目的:观察蛇伤外敷散超微散剂对蝮蛇咬伤大鼠血清透明质酸酶(HAase)、磷脂酶A2(PLA2)的含量及症状积分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普通散剂组、超微散剂组、阳性对照组.通过皮下注射蝮蛇毒的方法造模,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HAase、PLA2的含量和观察各组症状积分变化.结果:造模后各组HAase、PLA2含量显著超过造模前(P<0.05),涂药后普通散剂组,超微散剂组,阳性对照组HAase、PLA2含量显著亦显著降低(P<0.05),症状积分亦显著降低(P<0.05).其中,以超微散剂组治疗7d后对HAase、PLA2含量及症状积分降低效果佳,与普通散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蛇伤外敷散超微散剂可以显著降低蝮蛇咬伤大鼠血清HAase、PLA2含量及症状积分,值得临床推广.

  • 基于微波消解-ICP-OES法测定紫石英中矿物质元素含量

    作者:韩婷;张颖;高岩;张慧;刘欢;李向日

    目的:建立中药紫石英中矿物质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微波消解技术对样品进行前期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紫石英样品中矿物质元素砷、镉、铜、铅的含量.结果: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3~0.9999,检出限为0.0001598~0.02421 μg/L,精密度RSD在0.81%~1.71%之间,重复性RSD为3.19%~6.90%,回收率为83.01%~91.02%,RSD为3.65%~6.33%.结论:微波消解-ICP-OES法测定紫石英中矿物质元素的含量,重复性好,准确度高,且测定过程简单,可快速地测定紫石英样品中矿物质元素的含量.

  • 基于遗传算法的中医药治疗肺癌核心有效处方的发现及实验研究

    作者:李嘉旗;杨铭;焦丽静;黄默菲;许玲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肺癌核心处方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核心处方进行有效性评价.方法:收集3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利用遗传算法发现核心中药处方,通过建立C57BL/6近交系小鼠Lewis肺癌动物模型进行核心处方的有效性评价.结果:挖掘出核心有效处方4张(P<0.05),动物实验表明核心处方可抑制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的瘤体生长,瘤重较对照组减轻(P<0.05),同时联合组对小鼠肿瘤负荷抑制明显,瘤重轻.结论:遗传算法是中医药治疗肺癌核心处方数据挖掘的有效方法,挖掘出的核心处方经初步验证有明确疗效.

  • 基于AMPK能量调节功能探讨中医实热“上火”的发病机制

    作者:包洁;张喜召;窦晓兵;范永升

    目的:以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为核心探讨实热“上火”人群体内能量代谢的变化,为阐明实热“上火”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磷钼酸比色法检测外周血中三磷酸腺苷(ATP)含量,RT-PCR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AMPK、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 mRN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细胞耗氧率(OCAR),ELISA法测定血浆中白介素(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人群比较,实热“上火”组人群外周血中ATP含量显著上升(P<0.01),外周血白细胞中AMP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P<0.05),OCAR也显著下降(P<0.05);外周血白细胞中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下降(P<0.05),血浆中IL-6含量有所上升,而IL-17、TNF-α则下降(P<0.05).结论:实热“上火”状态下,体内能量物质ATP显著增多,AMPK功能受到抑制,引起机体的正反馈调节,出现合成代谢减少,OCAR下降,分解代谢亢进的状态.同时,受AMPK活性下降的影响,体内STAT3活性也随之减弱,炎性细胞因子比例下调,出现反馈性的炎症免疫抑制反应.

  • “瘀毒”致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理论依据初探

    作者:柳金英;张惠敏;田蕾;谢璇;苏聪平;王青;任卫全;郭淑贞

    心肌纤维化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至一定阶段的共同病理改变,符合血瘀证的微观诊断.文章从中西医角度分析“瘀毒”病机特点,依据“心血管事件链”规律,结合“瘀毒”与心力衰竭基础病的关系,探讨其与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的密切关系.慢性心血管疾病日久不愈、诸邪久积不解、蕴毒骤发, “瘀毒互结,损伤血络”,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是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的病理基础;“瘀毒既成,百证丛化,正气亏虚,变生诸病”是其突发骤变、错综复杂、缠绵难愈的关键环节.心肌纤维化以瘀毒为害,初期虽未彰显,有可寻察之外证时往往病属晚期,因其持续进展过程和不良结局,未病先防,治疗关口前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活血解毒应成为贯穿心肌纤维化治疗过程的重要方法之一.

  • 《伤寒论》火热证治规律探讨

    作者:温雅;丁元庆;张思超

    文章通过对《伤寒论》中火热证治规律进行梳理,认为火热证在《伤寒论》中辨治系统、特色鲜明.《伤寒论》火热理论发源于《黄帝内经》《难经》,火热病机来源分外感、内伤两方面,六经皆有热证,病位涉及五脏六腑.张仲景根据火热邪气六经、表里、虚实、阴阳之不同,将实火证、虚火证、虚实夹杂证分别论治,针对夹湿、夹痰、夹水、夹瘀治疗亦非常全面.治疗中重视因势利导,形成了以清热、宣透、攻下、养阴为主的辨治体系.其中渗透的“保胃气”“存津液”理念,对后世医家尤其是明清温病学家影响深远,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与研究.

  • 泻南补北法对去势雌性大鼠性激素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作者:吴宏进;戴薇薇;王利波;张婕;王成龙

    目的:观察泻南补北法对去势雌性SD大鼠性激素及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泻南补北组、戊酸雌二醇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假手术加正常饲料,其余3组给予去势手术加高脂乳剂.连续给药4周后,取血测雌二醇(E2)和血脂4项[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检测子宫湿重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泻南补北组能够提高去势大鼠E2、HDL-c水平(P<0.05),降低TC水平(P<0.05),改善子宫内膜状态.结论:泻南补北法能够改善围绝经期性激素及脂质代谢,降低围绝经期的远期并发症.该研究为中医药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 基于3297例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真实世界临床应用特征研究

    作者:李彦楠;谢雁鸣;张寅;陈岑;庄严

    目的:本研究旨在解析真实世界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乳腺恶性肿瘤临床应用特征,为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借鉴.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电子医疗数据(EMR)大型集成仓库,对22家大型三甲医院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乳腺恶性肿瘤的3297例患者EMR进行提取,对一般特征、诊断特征、品种用药剂量与疗程特征信息、品种联合用药特征、出院转归特征等进行基于频数与率的描述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分段主要集中在45~65岁;人院病情以一般居多,主要由普通外科、肿瘤科和乳腺外科人院;单次用药剂量以10~20mL居多;疗程以3~14d为主;临床常见联用药物包括抗肿瘤化疗药、免疫调节药、糖皮质激素药、5-HT受体阻断药、促细胞分化药等.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乳腺恶性肿瘤的人群特征明确,符合乳腺恶性肿瘤疾病的一般规律;其真实世界临床用药剂量、疗程范围基本符合品种说明书相关界定.临床联合用药类型较为广泛.

  • 养阴通脑颗粒有效成分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体内药动学与药效学结合研究

    作者:周惠芬;谭娅文;杨荣兵;何昱;杨洁红;虞立;万海同

    目的:研究养阴通脑颗粒主要有效成分——葛根素、川芎嗪、阿魏酸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的相应变化,建立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模型(PK-PD模型),为养阴通脑颗粒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给药组(葛根素50mg/kg、川芎嗪150mg/kg、阿魏酸150mg/kg),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后尾静脉注射给药,于不同时间点眼眶取血,应用HPLC检测3种有效成分的血药浓度.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的含量.建立PK-PD模型,应用DAS 3.2.6进行模型拟合以及数据分析.结果: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葛根素、川芎嗪、阿魏酸方法稳定,3种有效成分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川芎嗪Y=0.0139X-0.0032(R2=0.9999),葛根素Y=0.0156X-0.0006(R2=0.9999),阿魏酸Y=0.0690X-0.0203(R2=0.9994),表明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学考察稳定,日间、日内精密度RSD均<10%,回收率均在90%~120%之间,稳定性符合药物体内分析要求;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15min后TGF-β1、HIF-1α含量显著降低(P<0.01);PK-PD拟合表明,给药组与两个药效指标拟合度良好,实测值和模型预测值相近.结论: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分析方法专属性强,各成分分离度好,分析时长适宜,操作简单快速,总量统计矩可将川芎嗪、葛根素、阿魏酸的各项药动学参数整合.经养阴通脑颗粒有效成分治疗后,给药组TGF-β1、HIF-1α含量均有所改善,建立PK-PD模型,能够评价和预测中药多成分多效应之间的相关性.

  • 不同后下时间银翘散汤剂抗炎活性谱效关系研究

    作者:束雅春;朱萱萱;陈亚军;秦昆明;蔡宝昌

    目的:明确不同后下时间煎煮银翘散GC-MS指纹图谱与抗炎药效的相关性,表征银翘散有效成分的物质基础.方法:通过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模型以测定大鼠足跖肿胀度、肿胀抑制率及PGE2,采用双变量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将药理数据与银翘散GC-MS指纹图谱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银翘散后下3min、5min汤剂的抗炎效果好,GC-MS分析鉴定出54种成分,其中,与大鼠足肿胀度相关的色谱峰有1号峰;与大鼠足跖肿胀PGE2相关的色谱峰有3、6、7、8、9、10、13、17、24、25、29、30、31、34、35号峰.结论:对-甲基环已酮等挥发性成分应是银翘散煎剂中具有明显抗炎作用的活性部位,是治疗炎症疾病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 基于电子鼻的慢性胃炎气滞证患者常见病位的口腔呼气气味图谱研究

    作者:林雪娟;冯秀君;梁丽丽;吴青海;郭锋;李灿东;黄伟荣

    目的:运用电子鼻探讨慢性胃炎气滞证患者常见病位的口腔呼气气味图谱特征.方法: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筛选出397例慢性胃炎气滞证患者并判断病位证素,同时运用基于阵列式气体传感器技术的医用电子鼻(EN011103-A)采集其口腔呼气的气味图谱,选择气味图谱响应曲线的振幅、斜率作为图谱特征参数,借助分类器算法对慢性胃炎气滞证与非气滞证的口腔呼气气味图谱特征进行模式识别,比较慢性胃炎气滞证患者常见病位的口腔呼气气味图谱特征.结果:慢性胃炎气滞证的主要病位证素分布是胃(91.18%)、脾(38.29%)、肝(23.68%);主要病位为胃、脾胃、肝脾胃、肝胃;采用分类器算法对慢性胃炎气滞证的气味图谱进行模式识别时,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对气滞证的准确率可以达到65.85%;病位胃组、脾胃组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B、C、D、E、F、I、J的振幅均显著低于病位肝脾胃组(P<0.01);病位胃组、脾胃组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C、D、E、F、I的斜率均显著低于病位肝脾胃组(P<0.01),脾胃组曲线A的斜率低于病位肝脾胃组(P<0.05).结论:运用电子鼻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可初步判断慢性胃炎气滞证及其不同病位间的口腔呼气气味差异.

  • 中医外治法在不射精症中的运用

    作者:王浩浩;焦薇薇;王杰;曾杰;许明贺;王传航

    不射精症是男科常见疾病,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较为局限.近年来,中医在辨证论治用药的基础上探索了中医外治法在不射精症中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治疗上具有绿色、安全、疗效显著等特点.文章主要从肝、脾、肾功能失调的基本病机出发,立足不射精症的常见病因,有针对性地归纳总结了中医外治法,如针灸、按摩、刮痧、敷脐、导引等在不射精症中的运用,并分析了不同中医外治法的治疗机制,展望了中医外治法在不射精症中的重要地位,为临床中运用医外治法治疗不射精症提供理论支持.

  • 十味败毒汤治疗皮肤病验案举隅

    作者:舒琛洁;赵俊波;张广中

    十味败毒汤属于经典汉方,出自华冈青州的《疡家方筌》,方由荆芥、防风、独活、樱皮、桔梗、川芎、干姜、茯苓、柴胡、甘草10味药组成.功能祛风除湿、散寒消脓,用以改善患者的过敏性体质及易化脓体质.文章对十味败毒汤的组方进行分析,整理该方的现代药理研究,并分享3个临床运用该方治疗皮肤病的验案,以供同道探讨.

  • 史载祥治疗冠心病房颤经验总结

    作者:李进;李春岩;贺琳;柳翼;顾焕;朱婷婷;史载祥

    冠心病合并房颤病机共识为阴阳两虚、气滞血瘀、痰湿阻滞、阳虚水泛等,而史载祥教授临证中,以温潜为大法,以气陷血瘀、肝风内动、阳虚动风论治为特色,效果明显.文章选取较有代表性的9个案例,分析史载祥教授治疗该病的辨证思路、常用方剂、用药特点.提出了温潜法统摄诸法,且进一步阐释了阳虚动风的病机.

  • 崔玉衡治疗带下病八法经验

    作者:杨萌;赵阳

    带下病属中医妇科临床常见病证,发病率高,病情缠绵,反复发作,不易速愈,常并见月经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间期不规则出血等情况,导致流产、不孕症、妊娠期宫内感染、胎膜早破等疾病.如治不及时或不彻底,致使病程迁延日久者,还会出现失眠、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崔玉衡教授灵活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对带下病进行中医分型治疗,将带下病分为八型,治以八法,并从饮食、起居、情致等方面进行调理,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 迟华基运用温胆汤经验

    作者:蒋佳伟;王小平

    温胆汤为中医经典名方,主治气滞痰多,而“气郁生涎,涎与气博,变生诸证”,故温胆汤有其广泛的应用范围.本方自《外台秘要》以后,医家仿效其法,予以加减,应用于临床,更加拓展了温胆汤的适应证.迟华基教授对温胆汤的临床应用有独到的见解,擅长运用温胆汤灵活化裁,治疗多种疾病,效果显著.文章通过头痛、失眠、腹痛3个病案的分析,介绍迟华基教授运用温胆汤的诊治思路及用药规律,以飨同道.

  • 胡凯文运用壁虎、蜈蚣药对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

    作者:孙满强;胡凯文;杨新阶;刘永巧;陈琪;周天

    虫类药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解毒散结、搜风剔络的特点,在肿瘤治疗中常被采用,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其具有抗肿瘤作用.胡凯文教授长期从事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在中医治疗方面,胡教授喜将壁虎、蜈蚣二药作为药对,将其焙干、研末装胶囊并配合其他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可抑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文章将从壁虎、蜈蚣的本草考证、抗肿瘤作用药理研究和胡教授应用二药的治疗理念几个方面,阐明此药对的应用价值.

  • 范永升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经验总结

    作者:李正富;吴德鸿;王新昌;范永升;王晓鹏

    范永升教授认为热毒内蕴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间质性肺疾病的基本病机,同时存在热毒伤阴及痰浊、瘀血等病理因素,后期又见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证候.临床辨证可分为虚实两端,实证以热毒蕴肺和燥热伤肺为主要证型,虚证以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为主要证型.治疗原则为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实证以清热润燥、宣肃肺气为主,虚证以益气养阴、温阳润肺为主.临床论治时要及时祛除外邪、不忘祛除痰瘀等病理产物、时刻注意保护津液和重视调理肺脾肾.文章列举验案2例,以飨同道.

  • 贾竑晓从阳气郁遏学说论治抑郁症临床经验总结

    作者:陈鸿雁;贾竑晓

    贾竑晓教授从事临床精神类疾病研究多年,在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上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术思想,提出阳气郁遏学说是抑郁症统一的病机,并据此提出升阳开郁治疗抑郁症.文章通过对贾竑晓教授抑郁症学术思想总结,以期为更多同道学习探讨,更好地服务临床.

  • 金实从络病辨治干燥综合征合并血管炎经验

    作者:陈剑梅;郭峰

    文章总结金实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合并血管炎经验.从病因、病机、证治经验、病案举隅等方面论述金实教授从络病论治干燥综合征合并血管炎之阴虚血瘀证经验的思想体系及宝贵的临床诊治经验,发现金实教授从络病辨治干燥综合征合并血管炎为临床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 基于标本理论运用经方治疗妇科急症体会

    作者:陶方泽;周小敏;郑军状;任国庆;顾润环;顾维超

    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临证治疗妇科急症常采用审症求因、因人制宜、辨病论治、方证对应等综合辨治思路来遣方用药.文章结合中医经典理论及临床实践,通过分析经行腹痛、崩漏、妊娠浸淫疮3则代表性验案,阐明基于标本理论运用经方治疗妇科急症的重要意义.发现基于《黄帝内经》标本理论分别从治病求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3个方面,运用经方或合方、或转方、或守方治疗妇科急症,疗效显著,可为妇科急症的治疗提供参考,因此,运用“审症-辨人(体质)-诊病-识证”四位一体的诊治思维模式,基于标本理论运用经方治疗妇科急症,值得深入探讨及倡导.

  • 王新陆临证处方用药特色总结

    作者:于丽红;王兴臣;宗寿健;李雅慧;马冲

    王新陆先生学验俱丰,思维活跃,每以“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为旨,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屡立新论,临床疗效显著.其处方用药、服法、剂型灵活,传统整体观念与现代药理靶点研究有机结合,常老药新用,同时又深入挖掘体悟、严格坚守经典中方药的原本用意、炮制方法,对中药的性味、归经、配伍用心慎密,收放自如,处方中药都要加注炮制方法、产地.先生灵活而又严谨的临床风格值得后辈学习.文章通过对先生临床处方用药“活、新、守、慎”特色的总结,以窥先生学术思想之一斑.

  • 马勇运用活血利水法论治急性筋伤经验

    作者:司誉豪;马勇;郭杨;潘娅岚;郑苏阳;王礼宁;芮敏劼

    文章系统介绍马勇教授治疗急性筋伤经验,认为其发病过程为:局部感受暴力之后,筋不束骨,机关不利,遏阻气机,血水停滞,瘀水为患,乃为肿痛.马教授突破传统活血化瘀治法的思想束缚,将活血利水的学术理念贯穿内治法与外治法始末.内治方面,独创活血利水1号方内服,并结合查体、现代影像学检查以及现代药理研究进行辨证用药,性猛量大.外治方面,采用局部针灸点刺放血解决急性肿痛症状.将活血利水法内外同施,取得了显著疗效,同时也为临床治疗急性筋伤提供了宝贵经验.

  • 韦绪性运用经络辨证临床经验撷要

    作者:康进忠;韦绪性;王国辉;张国妮;张先茂;刘辉

    文章总结了韦绪性运用经络辨证的独到经验.韦绪性教授认为经络辨证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在经络系统病机分析、运用经络学说治病的临床实践以及认识局部与整体、共性与个性统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中所列验案按照4个部分逐步予以分析提要,以资临床借鉴:详辨经络脏腑所属,论治切中病机;肢体经络病证,以经络定位求病因;病作有时,参“子午流注”而施治;针药并举,重视运用引经药.

  • 张智龙治疗麻木之经验管窥

    作者:刘亮;张智龙;王栩;李鑫举;赵志恒

    麻木是以局部或全身肌肤感觉障碍的临床常见病症,病因复杂.张智龙教授在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见解.其认为引起该病的主要病机是“少阳枢机不利,当从肝论治”,少阳位于半表半里之处,主调和阴阳表里之邪,方药以小柴胡汤为主方,临证时形成了“麻取少阳”的治疗特色.

  •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尿路感染经验探幽

    作者:张林落;金妙文;卢秋成;吴骏烨;杨亚丽;郭立中

    周仲瑛教授辨治尿路感染,以“肾虚湿热”为基本病机,以“补肾清利,标本兼顾”为基本治法,临床中常分为膀胱湿热等3个基本证型,随证施治.辨证过程中,重在抓湿、热、瘀、虚等病理因素,对“因”治疗,执简驭繁;舌脉并重,病证结合,衷中参西;治疗上,标本兼顾,寒温并用,通补兼施;小方复合,复法组方,灵活多变.特色鲜明,疗效确切.

  • 人迎穴改良针刺提插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浆NPY及UⅡ浓度的影响

    作者:王艳富;马朝阳

    目的:观察人迎穴改良针刺提插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尾加压素Ⅱ(UⅡ)的浓度影响,从而探讨人迎穴改良针刺法治疗CSA的可能机制.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人迎穴改良针刺提插法)、对照组(人迎穴常规针刺提插法),各40例.每天治疗1次,6d为1个疗程,间隔休息1d,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血浆NPY、UⅡ浓度和椎动脉(LVA、R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愈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治疗后均明显增加(P<0.01),且观察组ESCV评分增加程度及改善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LVA、RVA、BA的Vs均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明显(P<0.01);两组血浆NPY、UⅡ浓度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迎穴改良针刺提插法可有效调节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大脑循环,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为防治CSA提供了一个简便有效、切实可行的方案和理论支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毫火针联合银花汤治疗肺胃蕴热型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成会;欧韵;刘朝霞;郭菲;韩海军

    目的:观察毫火针联合银花汤治疗肺胃蕴热型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将人组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实际入组65例,采用毫火针联合银花汤治疗;对照组实际入组67例,采用银花汤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皮损评分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做出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58%,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5,P<0.05).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DLQI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3,P<0.05).治疗组治疗后DLQI积分差为(7.33±3.14)分,对照组治疗后DLQI积分差为(7.23±2.36)分,两组治疗前后DQLI积分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毫火针联合银花汤治疗肺胃蕴热型寻常痤疮较单独使用银花汤疗效显著,且毫火针临床操作简单,无明显不良反应,可联合中药内服用于治疗寻常痤疮.

  •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预防性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范愈燕;王大业;赵晟;杨威;倪富强;刘延青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治疗干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SAR)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15岁以上SAR患者在冬至或立夏未发病前随机分为空白组(21例)、针刺组(16例)、中药组(21例)、联合组(22例),所有病例均给予健康教育,针刺组针刺“新吾穴”,1次/周,连续治疗6次;中药组口服酸枣仁汤加味,联合组是针刺和中药联合治疗.其中有9例患者中途退出,比较观察SAR患者1年前立春或立秋发病第1周症状与第2年立冬或立夏无症状期治疗6周后的鼻部症状(TNSS)、日常生活质量问卷(Mini-RQLQ)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除中药组在鼻塞症状方面外,3个治疗组在改善鼻塞、喷嚏、鼻痒、流涕、Mini-RQLQ评分等方面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较空白组效果更优(P<0.05).3个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其中,联合组总有效率达89.5%.结论:在立冬和立夏无症状期间进行针刺与中药综合治疗会更有效的干预SAR患者发病症状.

  • 颈肩穴定位及对颈肩综合征的即时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锋;韩清;高鹏飞

    目的:定位颈肩穴,并观察短时强刺激颈肩穴治疗颈肩综合征的即时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颈肩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及安慰组,每组100例.安慰组予安慰按摩,对照组予常规推拿,治疗组予短时强刺激颈肩穴.各组均治疗单次后即观察即时疗效,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及颈椎临床评价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终完成试验者295例,治疗组99例、对照组99例及安慰组97例.组内比较,各组治疗后VAS评分、UCLA评分、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VAS评分降低比安慰组更加显著(P<0.05),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增高比安慰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短时强刺激颈肩穴的即时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颈肩不适症状,且其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安慰按摩.

  • 眼部刮痧治疗视疲劳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亚静;马纳;屈金源

    目的:观察眼部刮痧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于2017年3月至12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的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100只眼).治疗组采用眼部刮痧治疗视疲劳患者,每周2次,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再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4次/d,每次1滴.对照组仅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4次/d,每次1滴,时间同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自觉症状评分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8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后自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结论:眼部刮痧治疗视疲劳疗效肯定.

  • “首辨阴阳,再辨六经”论治惠州地区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谭宏韬;刘树林;朱章志;林明欣

    目的:探讨立足“首辨阴阳,再辨六经”论治惠州地区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惠州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立足“首辨阴阳,再辨六经”论治,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DMQLS)及中医症候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FPG、G-2h、HbA1c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FPG、G-2h、HbA1c、FINS、IAI、SF-36评分、DMQLS评分较治疗前亦显著改善(P<0.05);同时,观察组FINS、IAI、SF-36评分、DMQLS评分、中医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立足“首辨阴阳,再辨六经”论治惠州地区2型糖尿病,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可修复胰岛β细胞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值得在该地区进一步推广应用和深入研究.

  •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医基础方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风热犯肺证临床观察

    作者:朱春冬;邓雪;王胜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风热犯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抛硬币法将60例AECOPD风热犯肺证患者(病程≤3d)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疏风解毒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中医证候积分改变情况、血常规,发热患者平均退热时间,并于入院时留取外周血清行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WBC、N%等临床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治疗过程中发热患者平均解热时间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在人院24h、48h时间段.结论:联合疏风解毒胶囊治疗能更好的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风热犯肺证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 补肾益髓胶囊治疗肝肾阴虚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樊永平;陈克龙;尤昱中;王苏;杨涛;万江龙

    目的:评价补肾益髓胶囊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法,纳入2011年12月至2014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医科的RRMS患者60例,中医辨证分型属于肝肾阴虚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补肾益髓胶囊,安慰剂组加用安慰剂治疗,干预时间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探讨补肾益髓胶囊治疗肝肾阴虚型RRMS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EDSS、中医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和安慰剂组EDS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优于安慰剂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酸软无力、急躁易怒、视物模糊、感觉、疼痛及烦热盗汗症状具有显著疗效(P<0.01,P<0.05),且临床显效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0.01).结论:补肾益髓胶囊能显著改善RRMS患者缓解期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耳针压丸联合生脉胶囊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口渴及低血压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曹钋;刘福生;任可;钟剑;王玫;魏宇;张云凤;王欢;王薇薇;李春辉;王平;张蕊;刘锦;邱模炎

    目的:评价耳针压丸联合生脉胶囊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口渴及透析中低血压(IDH)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交叉设计的研究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4家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144例MHD患者随机分两组,在规律血液透析的基础上,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加用耳针压丸联合生脉胶囊治疗,对照组只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第一阶段治疗8周,结束后随访8周(含洗脱期),随访期间两组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基于交叉试验原则,第一阶段随访结束后进行第二阶段的观察.评价两组间口渴程度和IDH的发生及对血液透析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改善MHD患者口渴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IDH的发生率、西医干预率、因低血压中断透析发生率和未完成超滤脱水量发生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spKT/V和URR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耳针压丸联合生脉胶囊方案可缓解MHD患者口渴症状,降低IDH的发生率,有助于减少因IDH导致的西医干预和中断血液透析次数,有利于完成目标超滤脱水量,治疗方法具有简便、安全的特点.

  • 耳穴贴压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王丹;杨健;时昭红;杨大业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餐后不适综合征(PDS)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胃不和型FD PDS患者随机分为耳穴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各30例.耳穴治疗组采用耳穴治疗,西药治疗组采用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随访4周后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评分情况并根据各分级表评价疗效.结果:耳穴治疗组总有效率96.0%,优于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83.3%)(P<0.05).耳穴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4周后NDSI、NSLQ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治疗组治疗后NDSI、NSLQI平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随访4周后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贴压治疗肝胃不和型FDPDS有效,且具有远期疗效,疼痛小,可持续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实验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申睿;刘苗;朱向东;谈望晶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现代难治病之一,由于在患者身上进行研究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化学法、免疫法、复合法等常规方法建立UC大鼠模型的原理、方法、适用条件及优缺点,探讨了基因模型、细菌模型等新模型的应用前景和当前面临的问题,特别总结了近年来UC中医证模型的相关研究,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前景.

  • 新膜技术集成化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作者:卢宝伟;朱明;王梦丽;杨永建

    膜分离技术在我国中药研究中起步较晚,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应用在药液的澄清、精制和浓缩3个方面.随着膜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膜分离以其高效、节能等优点在中药分离纯化中发挥更加明显的优势,膜技术及其集成化技术在中药提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介绍膜技术及其集成化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研究进展,分析比较膜技术集成化与传统提取工艺流程,展望膜技术集成化在现代中药提取方面的发展方向.

  • 中药复方、单药及活性成分抗Epstein-Barr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作者:熊慧;董福光;武学润;张剑鹏;张建岭;蒋茹

    Epstein-Barr病毒(EBV)可感染95%以上的世界人口,与多种人类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目前实验和临床还未有彻底清除EBV的方法.数年来,中医药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63种中药复方和单药,59种中药活性成分分别具有抑制EBV DNA复制,EA、EBNA1、EBNA2、LMP1等抗原表达;影响抗体和细胞因子产生,抑制EBV转化力和异型淋巴细胞数量;通过EBV靶点抑制EBV阳性肿瘤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等方面的作用.随着中药研究的深入开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药或其活性成分有效地应用于抗EBV感染及相关疾病的治疗.

  • 脉图分析方法及其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作者:李静;刘璐;郭睿;王忆勤;燕海霞;许朝霞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开展了脉搏波描记和分析工作,并探讨脉诊的客观化问题.大量的临床实测结果证实,脉图的波形特征与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脉图的变化是评价人体心血管系统生理病理状态的重要依据.文章评述了目前常用的脉图分析方法及其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 海洋矿物药海螵蛸的研究进展与方向

    作者:蔡晓华

    查阅近年来关于海螵蛸的大量文献资料,文章从海螵蛸化学结构研究、成分研究、药理与毒理实验研究、临床应用、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海螵蛸的有效成分在医药及其它行业中的综合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也为其开拓思路,确定研究方向.

  • 中医药柴胡类方抗抑郁现状研究与思考

    作者:高明周;高冬梅;杨焕新;蔡亚伟;李荟好;牟翔宇;乔明琦;王杰琼

    抑郁样情绪会造成个体心境低落、生活兴趣丧失,严重的抑郁样情绪主的抑郁症等情绪类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自杀行为,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近年来,化学药物长期服用给患者造成的毒副作用日渐凸显,而中药温和的药性和较低的毒副作用使其被逐渐应用到抗抑郁领域.中医药解郁常伴疏肝,要药为柴胡,进而在抗抑郁领域柴胡类方被广泛应用.但是柴胡类方抗抑郁作用可否经得起临床检验,表象下发挥作用的活性成分究竟为何?单味柴胡和配伍后方剂达到怎样的微妙效力等尚缺乏系统分析,尤其深层作用途径不明,急需从疗效、药理等方面系统分析柴胡类方的抗抑郁研究现状并提出解决方法,以促进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 开通玄府法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作者:王小强;白雪;唐红梅;蒲玉婷

    玄府源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以“还原论式”的象思维方法扩展玄府的内涵,将其比类为人体的微观结构,从而丰富了中医对于微观病机的认识.近年来,玄府理论亦得到了广泛的传承与发展,不论是中医临床运用,还是科研领域均取得了一定成果.现综述近年来开通玄府法在各科的研究与应用,以期为中医临床和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肺癌患者的舌象特征研究进展

    作者:王寺晶;许朝霞;王忆勤

    舌象作为较为客观的中医诊断指标,对肺癌患者证型与体质的判断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肺癌的舌象特征研究朝着客观化、微观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文章概述肺癌患者不同临床分期与病理类型舌象特征研究、舌象与证候的相关性研究、舌象参数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舌象特征的建模研究、治疗前后舌象特征研究等方面综述肺癌患者的舌象特征研究进展,以期为肺癌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中医药在治疗反复移植失败中的应用

    作者:周月希;张娟;王立群

    反复移植失败的病因复杂,是辅助生殖面临的难题之一.中医药在调经助孕有一定治疗效果,可以通过调整性腺轴生殖内分泌、生殖免疫,促使基础卵泡募集、卵泡发育成熟,提高卵子配子、胚胎质量;提高内膜发育及容受性;改善子宫及内膜血流等达到整体调控可能;以及在移植后同时给予中药安胎治疗从而提高妊娠、分娩活产及优生儿成功率.文章总结了中医药在反复冻胚移植失败上的应用,旨在为临床指导胚胎移植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 围绝经期骨痛症单元组合辨证分类法分期整体治疗策略

    作者:连智华;刘大胜;韩学杰

    围绝经期骨痛症是在围绝经期产生的骨骼肌肉系统的疾病,可发生在绝经前期和绝经后期.根据围绝经期骨痛症的特点,首先应分期治疗,分为绝经前骨痛症和绝经后骨痛症,不同时期的骨痛症治疗策略和用药原则不一样;其次,每个时期的骨痛症沈绍功教授提出应采用单元组合辨证分类法,综合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将每个时期的骨痛症分为不同的证类单元,再组合成常见的证类,据此来选药处方;同时还要重视患者的运动、饮食等配合治疗.由此,采用单元组合辨证分类法分期整体治疗围绝经期骨痛症,便于医生临床用药,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 中医特色灸疗床的设计思路及临床运用

    作者:张驰;刘霞;刘红华;曹佳男;刘涛;刘迈兰;常小荣

    针对目前临床上使用温灸盒时存在的点火繁琐、施灸部位局限、烟雾影响等问题,研制具有遥控操作、自动点火、舒适无烟、多部位同时施灸、可根据需要调节灸箱内艾柱的高度、使用安全和操作简单等特色的智能中医灸疗床,已成为艾灸临床应用发展的方向之一.文章主要介绍灸疗床的设计思路及其临床推广运用价值.

  • 艾滋病合并肝损伤的中医药研究思路

    作者:陈莉华;李鹏宇;王丹妮;吴涛;蒋自强;郭会军

    艾滋病合并肝损伤是临床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通过对艾滋病合并肝损伤的分类及特点的分析,叙述了中医药研究及干预艾滋病肝损伤的必要性,并通过分析中医药干预其他肝损伤的现状结合中医药对艾滋病合并肝损伤研究的现状,提出中医药对艾滋病合并肝损伤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的研究思路.

  • 多中心不孕症临床试验研究质控管理优化策略

    作者:沈文娟;张多加;高敬书;张跃辉;贾丽妍;吴效科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生殖障碍性疾病,是导致育龄期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目前,不孕症临床试验质控管理过程中存在中间环节多、研究人员流动性大、缺乏临床研究协助者、终点结局指标重视不足以及质控优化意识薄弱等问题.文章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不孕症临床试验研究为例,针对质控管理常见问题,提出了更新项目管理理念,实施质控优化等解决策略,以期为中医药临床试验研究的质量提升进行有益探索.

  • 阴阳理论指导下恶性肿瘤治疗思路的探索

    作者:刘传波;周天;胡凯文

    文章从“阴阳”学说解释恶性肿瘤形成的原因,探讨恶性肿瘤的本质,认为恶性肿瘤兼备阴阳两种属性,是一种阴阳合体的邪气.提出阴阳立绝、阴阳转化的治疗思路.在手术切除、局部消融肿瘤之后,通过药物的阴阳偏性来纠正人体的阴阳失衡,使机体阴阳调和,调整体质状态,使之不利于肿瘤的生存,预防再发.

  • 温针灸操作技术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作者:陈利芳;金晓飞;李茹

    温针灸疗法结合了针刺和艾灸的双重功效,在针灸科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但同时存在温度不易控制、容易烫伤等问题.近年来针对温针灸操作技术,有很多改良与发明,旨在扬长避短、增效减副,但很多发明专利尚未在临床推广应用.文章就温针灸疗法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温针灸的点燃位置以艾炷下端距皮肤2~3cm,并从下端点燃施灸较为合理,建议采用一种温针灸专用的一次性毫针,既可以保证临床疗效的正常发挥又能避免烫伤事件.

  • 基于气本体论的阴阳思源与正误

    作者:孙志其;鲁明源

    通过与现代哲学中唯心、唯物的对比,阐述了中医学本于内求而统乎“心”“物”的气本体论,以及凡“有”皆象而沟通“主”“客”的方法论;明确了古人以内求为主而内外兼修,以主观为主而主客相融的体察世界与生命的方式,并认为此乃是立于了生命本身的“自然而然”;进而立于中医学本体论、方法论,对阴阳、五行等中医学概念的衍生、衍生的根本原理及阴阳五行间的关系实质进行阐释;对于现今阴阳认识中“只见其象而不知其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正误;对阴阳“由体因用应象”的实质,以及古人“应象而达用明体”的中医学“全体以起用,全用以归体”规律,进行了分析概括;并对古今分合思维之差异进行对比与论述,进而分析当今部分中医学研究尚有不足的根源.

    关键词: 本体论 方法论 阴阳
  • 络病理论架构下的慢性复杂性疾病现代中医辨治探究

    作者:张浩洋;庞立健;刘创;吕晓东

    慢性复杂性疾病已成为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传统中医整体、系统、恒动、辨证的系统思维指导下的辨证治疗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中医思维的局限性及主体系统思维认知水平差异等诸多不足,导致中医临床理法方药及疗效存在诸多差异,文章通过分析慢性复杂性疾病的共性特点,在保持传统中医辨证论治优势基础上与络病理论相整合,提出“宏观辨证与络病辨证相结合;补虚通络贯始终;分期论治是关键;以调为要平为期”的慢性复杂性疾病现代中医辨治的理念,以期在复杂性科学研究尚处初级阶段及西医缺乏明确有效的治疗方式现状下,使得现代中医在慢性复杂性疾病的辨证论治上更具实践意义.

  • 浅谈中医基础理论方证相应的病证研究方法

    作者:李爽姿;王勤明

    文章重点阐述了在辨证论治体系指导下,方证相应的诊疗方法,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它的侧重点应始终放在方剂检测指标与临床实践中表现病证的主体——人体的生理病理整体运动变化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转化规律上.只有将对方药的实验研究和对临床实践中人体疾病现象病证的客观观察,有机辩证地联系在一起进行认识,方证相应的病证研究方法才能客观、精确地描述方证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正确把握其相互转化规律的作用,从而达到方证相应研究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同步创新发展.

  • 中医解剖学新析

    作者:宋镇星

    医学是在解剖学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中医的解剖学有形体解剖学和藏象解剖学两种:形体解剖学的主要方法是直接观察法,即用肉眼或和借助仪器进行尸体解剖的方法;藏象解剖学是在形体解剖学(直接观察尸体)的基础上,从有生命的、活着的人为出发点,以天人合一、阴阳和五行、昼夜与四时的变化等为理论核心,用人体仿天地观为逻辑归纳演绎,建立起以肺、心、脾、肝、肾五脏为中心的理论体系.人(有机体)是形体与藏象两个方面的综合体,藏象与形体的对立,是生命运动的基本矛盾;藏象与形体的统一,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中医解剖学做到了结构与功能、形与藏、体与用的三个合一.中医学在论述人体各脏腑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时,往往包含有解剖、生理、病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形体解剖学与藏象解剖学相互补充、相互印证,二者是不可分割分离,辩证统一的,在临床上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 “引治法”理论及应用探讨

    作者:陈汉裕;黄丹烁;关卓骥;陈凤丽;王陵军;杨忠奇;冼绍祥

    引治法是中医治疗疾病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其理论形成可追溯至《黄帝内经》时期,历代医家对其不断发挥和完善.此治法对临床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从其理论考源、基础及内涵、临床应用研究3个方面进行初步归纳探讨,以飨同道.

中华中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6
1999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