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ology 림상마취학잡지
- 主管单位: 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京分会
- 影响因子: 2.2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5805
- 国内刊号: 32-1211/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低潮气量联合不同阶段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老年患者开腹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术中低潮气量联合不同阶段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对老年患者开腹术后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开腹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男21例,女39例,年龄≥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手术开始后1 h联合PEEP 10 cm H 2 O持续1 h,B组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前1 h联合PEEP 10 cm H 2 O持续1 h,C组手术全程联合PEEP 10 cm H 2 O.分别于术前、术后1、24 h行血气分析测PaCO 2、PaO 2和A-aDO 2,计算氧合指数.记录术前、术后24、72 h的气道分泌物评分.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1 h三组PaCO 2明显升高,B组PaO 2明显下降,A组A-aDO 2明显升高(P<0.05);术后24 h B组、C组PaCO 2明显升高,B组氧合指数明显下降(P<0.05).与术后1 h比较,术后24 h A组PaCO 2明显下降,A组A-aDO 2明显下降(P<0.05).术后三组气道分泌物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低潮气量联合不同阶段PEEP能够改善术后肺的氧合功能,但对术后肺部并发症无明显影响.
-
硬膜外注射吗啡用于缓解侧切产妇产后会阴部疼痛的效果
目的 观察硬膜外注射吗啡缓解侧切产妇产后会阴部疼痛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要求自然分娩且经历侧切的产妇145例,随机分为三组,脐带结扎后硬膜外分别给予内含1 mg吗啡(M1组)或2 mg吗啡(M2组)的生理盐水10 ml,或单纯生理盐水10 ml(C组).随访记录产妇产后24 h内静息和活动状态现实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及活动时PPI中重度疼痛出现时间;同时记录吗啡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静息状态PPI中重度疼痛的比例M2组(2.1%)明显低于M1组(15.7%)和C组(19.1%)(P<0.05);活动状态PPI中重度疼痛出现时间M2组(15.7±1.4)h明显晚于M1组(11.0±0.9)h和C组(11.0±1.0)h(P<0.05).然而,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的累积发生率M2组(102.1%)明显高于M1组(43.1%)和C组(12.8%)(P<0.05).结论 脐带结扎后硬膜外注射2 mg吗啡虽然显著减低产妇静息PPI中重度疼痛的比例并推迟活动时PPI中重度疼痛的出现时间,但是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率,需慎重使用.
-
羟考酮对慢性乙型肝炎剖宫产产妇术后T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羟考酮术后镇痛对慢性乙型肝炎剖宫产产妇术后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慢性乙型肝炎产妇60例,年龄22~35岁,ASAⅠ或Ⅱ级,Child分级A或B,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羟考酮0.8 mg/kg(O组)和吗啡0.8 mg/kg(M组)行术后静脉镇痛,镇痛泵配方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背景量2 ml/h,Bolus 2 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术毕即刻、术后24、48、72 h免疫细胞(Th1、Th2细胞)及生化指标.记录术后24 h内镇痛泵的按压次数和累计镇痛药用量.记录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24 h和48 h,O组Th1明显高于M组(P<0.05);M组Th1、Th2细胞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组总按压次数和镇痛药累计用量明显少于M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中羟考酮能激活T细胞,而吗啡引起Th1细胞抑制.
-
右美托咪定不同时机给药对腰-硬联合麻醉后剖宫产产妇寒战反应的影响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不同时机给药对腰-硬联合麻醉后剖宫产产妇寒战反应的影响.方法 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A组与B组分别在麻醉开始前15 min、胎儿娩出即刻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15 min);C组为对照组,静脉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产妇寒战发生时间及等级,产妇Ramsay镇静程度评分以及恶心、呕吐、牵拉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至术毕30 min,A组发现寒战2例(5.0%)、牵拉反应2例(5.0%),B组发现寒战8例(20.0%)、牵拉反应3例(7.5%),C组发现寒战19例(47.5%)、牵拉反应10例(25.0%).与C组比较,A、B两组产妇寒战发生率明显降低,寒战程度明显减轻(P<0.05),牵拉反应明显减少(P<0.05).与B组比较,A组产妇寒战发生率更低(P<0.05),寒战程度也更低(P<0.05);牵拉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前给予右美托咪定预防剖宫产产妇寒战的效果优于胎儿娩出后给药.
-
组合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在患儿入手术室困难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便携组合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进行七氟醚吸入麻醉在解决患儿入手术室困难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00例择期短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采用新型的给药方式,在患儿进入手术室前通过便携组合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吸入七氟醚2 ml;B组采用传统的给药方式,在患儿进入手术室前肌肉注射氯胺酮4~5 ml/kg.记录两组麻醉效果、静脉穿刺时患儿体动发生的例数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患儿的入睡时间和在手术室的滞留时间明显缩短(P<0.01);静脉穿刺时患儿出现体动的例数明显减少(P<0.01);躁动、分泌物增多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组合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制作简便,易于携带.在解决患儿入手术室困难时,运用组合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进行七氟醚吸入麻醉与传统的肌注氯胺酮给药方式相比,更有效、更安全、更人性化.
-
葡萄糖初始分布容积评估食管癌患者容量状态的有效性
目的 以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为标准,观察葡萄糖初始分布容积(initial distribution volume of glucose,IDVG)在评估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容量状态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30例择期食管癌患者,气管插管后采用Vigileo系统测量SVV,抽取桡动脉血测血糖浓度基础值(CT0),然后通过右颈内静脉在30 s内注入葡萄糖5 g(50%葡萄糖10 ml),抽取动脉血测量注射葡萄糖后1、3、5、60 min的血糖浓度,并计算注射葡萄糖后3 min的IDVG(IDVG3).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SVV与IDVG3的相关性.结果 CT0与注射葡萄糖后60 min的血糖浓度(CT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0±0.74)mmol/L vs(5.77±0.76)mmol/L];SVV与IDVG3呈显著负相关(r=-0.79,P<0.001).结论 注射葡萄糖后3 min的IDVG可预测食管癌患者术中液体容量状态.
-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单肺通气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老年单肺通气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rSO 2)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中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58例,男44例,女14例,年龄65~79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传统液体治疗组(C组)和GDFT组(G组),每组29例.所有患者均通过桡动脉连接FloTrac/Vigileo监测系统连续监测MA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和每搏量变异度(SVV).C组根据MAP、CVP及尿量行传统液体疗法;G组于SVV指导下行GDFT,维持CI 2.5~4.0 L·min-1·m-2.所有患者于术中持续监测rSO 2,计算术中rSO 2平均值(rSO 2)、术中rSO 2小值(rSO 2min)以及rSO 2较基础值下降的大百分比(rSO 2%max);记录入室建立监测后(T1)、单肺通气前(T2)、单肺通气30 min(T3)、单肺通气1 h(T4)及术毕(T5)时的MAP、HR、CVP、CI及SVV;记录术中晶体液和胶体液用量、总输液量、出血量、尿量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T3、T4时G组MAP明显升高(P<0.05);T3~T5时G组CVP明显下降、CI明显升高(P<0.05);T2~T5时G组SVV明显下降(P<0.05).G组rSO 2%max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rSO 2和rSO 2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G组术中晶体液用量[(668±187)ml vs(1052±221)ml]、总输液量[(1212±318)ml vs(1519±329)ml]、尿量[(211±47)ml vs(278±54)ml]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4例(14%)vs 14例(48%)]明显减少(P<0.05),胶体液用量明显增加[(544±103)ml vs(467±94)ml,P<0.05].结论 基于SVV的GDFT可稳定老年患者单肺通气时的血流动力学,维持脑氧供需稳定.
-
高血压患者胃肠道肿瘤手术前血压控制对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胃肠道肿瘤手术前血压控制对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行胃肠道肿瘤手术的高血压患者238例,按既往口服降压药治疗情况分为控制组(n=118)和未控制组(n=120).术中采用相同麻醉方案,术后降压药使用同术前.记录麻醉期间血管活性药使用剂量,检测术前、术后血胱抑素C(Cys C)、心肌肌钙蛋白T(cTnT)以及术后第1、5天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记录术后住院时间,随访患者出院后28、90 d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与未控制组比较,控制组术中麻黄碱总用量明显减少[(3.41±1.04)mg vs(7.46±3.29)mg,P<0.05],去氧肾上腺素总用量明显减少[(0.17±0.10)mg vs(0.46±0.16)mg,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5.92±1.15)d vs(9.65±1.61)d,P<0.05],控制组NT-proBNP在术后第1天[(108.00±47.11)pg/L vs(250.38±62.92)pg/L,P<0.01]和术后第5天[(62.07±25.31)pg/L vs(199.02±60.32)pg/L,P<0.01]均明显降低.两组患者术后Cys C和cTn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控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控制组(28 d:13.6%vs 62.7%,90 d:5.1%vs 23.3%,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术前严格控制血压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
氯胺酮在抑郁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氯胺酮在抑郁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拟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抑郁症患者60例,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和丙泊酚组,每组30例.在MECT前静注阿托品0.5~1.0 mg、丙泊酚1.0 mg/kg(丙泊酚组)或氯胺酮0.8 mg/kg(氯胺酮组),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静注琥珀胆碱0.7~1.0 mg/kg.分别在第2、4、6次治疗后完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记录患者每次治疗时抽搐时间、抽搐指数、能量百分比、呼吸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随着治疗次数增加两组HAMD总分均明显下降(P<0.05).氯胺酮组HAMD总分下降明显快于丙泊酚组(P<0.05).两组患者抽搐时间、抽搐指数、能量百分比、呼吸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抑郁症患者 MECT 治疗中氯胺酮降低 HAMD 评分的效果优于丙泊酚.
-
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228例.根据患者在手术日处于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分为卵泡期(n=98)、排卵期(n=79)和黄体期(n=51).收集围术期资料,记录术后0~2 h、0~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对PONV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术后0~2 h有53例(23.2%)患者发生PONV,0~24 h有125例(54.8%)PONV.单因素分析显示:月经周期不同阶段PONV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1 h(OR=3.176,95%CI 1.567~6.436,P=0.001)、PONV史(OR=5.711,95%CI 1.710~19.080,P=0.005)是术后0~2 h恶心呕吐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时间>1 h(OR=2.577,95%CI 1.460~4.549,P=0.001)、术后使用PCA泵(OR=2.671,95%CI 1.224~5.831,P=0.014)、术后应用甲硝唑(OR=2.728,95%CI 1.413~5.267,P=0.003)是术后0~24 h恶心呕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
七氟醚麻醉下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的效果
目的 观察七氟醚麻醉下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老年男性患者60例,年龄65~75岁,体重55~75 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患者术中吸入七氟醚,保留自主呼吸,并行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其中D组为右美托咪定1μg/kg+0.375%罗哌卡因20 ml,C组为0.375%罗哌卡因20 ml.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D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C组[(10.6±4.3)min vs(14.4±5.1)min,P<0.05],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C组[(832.7±136.6)min vs(669.8±140.1)min,P<0.05].D组术中有2例(6.7%)患者发生心动过缓.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可缩短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延长术后镇痛持续时间.
-
低声压级次声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趋化因子介导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声压级次声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趋化因子介导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神经病理性疼痛组(NP组)和低声压级次声干预组(LNP组),每组24只.制备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Sham组大鼠仅暴露坐骨神经而不结扎,其余操作均与NP组和LNP组相同.LNP组大鼠于造模后第4天开始接受低声压级次声治疗,每天4 h,连续进行21 d.所有大鼠均于术前1 d(T0)和术后3 d(T1)检测机械缩足阈值(MWT),分别于术后10 d(治疗7 d,T2)、17 d(治疗14 d,T3)和24 d(治疗21 d,T4),每组各随机取8只大鼠检测MWT,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脊髓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趋化因子受体2(CCR2)、TNF-α、IL-1β和IL-6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中MCP-1和CCR2蛋白含量.结果 T1~T4时NP组和LNP组大鼠MWT明显低于T0时和Sham组,且LNP组大鼠MWT明显高于NP组(P<0.05).T2~T4时NP组和LNP组大鼠脊髓组织中MCP-1、CCR2、TNF-α、IL-1β和IL-6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Sham组(P<0.05);T3、T4时LNP组大鼠脊髓组织中MCP-1、CCR2、TNF-α、IL-1β和IL-6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NP组(P<0.05).T2~T4时NP组和LNP组脊髓组织中MCP-1和CCR2蛋白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T3、T4时LNP组脊髓组织中MCP-1和CCR2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NP组(P<0.05).结论 低声压级次声可有效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疼痛症状,机制可能与抑制趋化因子介导的级联炎症反应有关.
-
AMPK通路在硫化氢后处理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硫化氢后处理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的效果,探讨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通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84只,1月龄,体重100~1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六组:假手术组(Sham组)、IR组、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CC组)、compound c溶剂组(DMSO组)、硫化氢后处理组(NaHS组)和CC+NaHS组,每组14只.成功建立糖尿病模型后,Sham组仅开胸但不结扎阻断血流;IR组在开胸分离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用止血钳夹紧圈套管缺血30 min,松开圈套管再灌注4 h后取心脏;CC组于术前1 h腹腔注射CC 250μg/kg,其余操作同IR组;DMSO组于术前1 h给予同样剂量的DMSO,其余操作同IR组;NaHS组于开放左冠状动脉1 min内快速静脉注射NaHS 0.05 mg/kg,再灌注4 h;CC+NaHS组:于术前1 h腹腔注射CC,随后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阻断30 min,同样于开放左冠状动脉1 min内快速静脉注射NaHS 0.05 mg/kg,再灌注4 h.之后对所有动物进行安乐死,采用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Western blot法测定AMPK、LC3、p62蛋白含量.结果 与Sham组比较,其余五组再灌注4 h时大鼠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增加,AMPK、LC3、p62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NaHS组大鼠再灌注4 h时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减小(P<0.05),AMPK蛋白含量明显升高,LC3、p62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NaHS组比较,CC+NaHS组再灌注4 h时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增加,AMPK水平明显降低,LC3、p62蛋白表达含量明显升高(P<0.05).CC组与DMSO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硫化氢后处理能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梗死,其机制与调节自噬小体清除及修复AMPK通路调控的自噬流有关.
-
脑室内注射orexin-A和orexin-B对下丘脑组胺释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脑室内微注射orexin-A和orexin-B对下丘脑组胺释放的影响,为orexins促麻醉觉醒的机制提供新的解释.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生理盐水组、orexin-A组和orexin-B组.在立体定位仪下将微透析管置入下丘脑结节乳头体核区.实验分为两部分:先收集脑室内分别注射orexin-A、orexin-B 1 nmol和5 nmol后1、2 h和3 h的微透析液(n=5),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微透析液中组胺含量的时程变化.1周后,各组大鼠分别注入不同剂量的orexin-A和orexin-B(10、15 nmol和20 nmol,n=5),收集微注射后1 h的透析液,检测组胺释放的剂量效应.在立体定位仪下结节乳头体核置入微注射管,1周后给予1.4%异氟醚(1 MAC)麻醉30 min,各组大鼠分别微注射生理盐水、orexin-A和orexin-B 0.3μl(n=6),记录翻正反射恢复时间.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脑室内微注射orexin-A 1 nmol 2 h后下丘脑组胺含量明显增加,但同样剂量的orexin-B无明显作用,注射orexin-A和orexin-B 5 nmol后2、3 h组胺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脑室内微注射10 nmol、15 nmol和20 nmol的orexin-A和orexin-B后1 h组胺含量明显高于生理盐水,且20 nmol含量高(P<0.05).结节乳头体核微注射orexin-A后翻正反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生理盐水(P<0.01),微注射orexin-B后无明显作用.结论脑室内微注射orexin-A和orexin-B均可促进下丘脑组胺递质的释放,但orexin-A的作用更强.结节乳头体核微注射orexin-A促进异氟醚麻醉的觉醒.
-
盐酸戊乙奎醚在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相关肺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在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相关肺损伤(PALI)中的作用及对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n=8)、PALI模型组(ALI组,n=16)、盐酸戊乙奎醚+PALI模型组(P组,n=16).ALI组和P组采用4%牛磺胆酸钠1 ml/kg逆行性胰胆管注射法建立大鼠PALI模型.P组在建立模型后即刻给予大鼠腹腔内注射盐酸戊乙奎醚,S组和ALI组经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12 h处死大鼠,取肺组织称重后计算肺湿干重比(W/D),光镜下观察胰腺及肺组织病理学评分,ELISA法测定肺组织HIF-1α、IL-1β、IL-6蛋白含量和血清胰淀粉酶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TLR4、NF-κB p65蛋白含量.结果 ALI组和P组大鼠的胰腺组织均存在广泛的中性粒细胞浸润、腺泡出血坏死和脂肪坏死.与S组比较,ALI组与P组胰腺病理评分、肺损伤评分、肺W/D明显升高,胰淀粉酶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ALI组比较,P组肺损伤评分、肺W/D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ALI组和P组大鼠肺组织HIF-1α、IL-1β、IL-6含量明显升高,肺组织TLR4、NF-κB p65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ALI组比较,P组肺组织HIF-1α、IL-1β、IL-6含量明显降低,TLR4、NF-κB p65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在不改变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胰腺组织损伤的情况下能够显著减轻急性重症胰腺炎相关肺损伤,机制可能与抑制HIF-1α等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相关.
-
右美托咪定对脂多糖诱导的脓毒症大鼠全身炎症反应和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脂多糖(LPS)对大鼠血浆和肺组织中的炎性因子和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及右美托咪定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250~300 g,随机分为四组.Control组(n=10)生理盐水1 ml·kg-1·h-1大鼠尾静脉泵注6 h;DEX组(n=10)右美托咪定(负荷量6.5μg·kg-1·h-1,10 min;5μg·kg-1·h-1维持)大鼠尾静脉泵注6 h;LPS组(n=10)经大鼠尾静脉注射7.5 mg/kg的LPS后继续生理盐水泵注6 h;LPS+DEX组(n=10)经大鼠尾静脉注射7.5 mg/kg的LPS后泵注右美托咪定6 h.以6 h为实验终结点,并于此时行右心室取血和肺组织标本的制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IL-1、IL-6、TNF-α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NF-κB蛋白含量;检测大鼠肺组织湿/干比(W/D);并用Murakami法评测肺损伤程度.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大鼠血浆IL-1、IL-6和TNF-α浓度明显升高,肺组织中的TLR4、MyD88、NF-κB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肺W/D明显升高;LPS+DEX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ntrol组和DEX组未见明显肺损伤,LPS组肺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明显,LPS+DEX组肺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0.01).结论LPS的刺激可以明显升高大鼠血浆中炎性因子以及肺组织中TLR4的表达水平,右美托咪定的干预可以减轻这一趋势,缓解大鼠的全身炎症和肺水肿的程度.
-
不同剂量丙泊酚对2型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2型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研究其潜在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50只,其中10只采用普通饲料正常喂养作为空白对照组,40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8周联合一次性注射1%STZ建立糖尿病模型,并分为四组:糖尿病组和低、中、高剂量丙泊酚组,糖尿病大鼠分别腹腔注射1%丙泊酚10、30、75 mg·kg-1·d-1,连续注射5 d.丙泊酚用药后第1天开始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原平台次数;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变化;采用比色法检测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浓度;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及其受体(RAGE)蛋白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减少,神经元细胞损伤明显增加,SOD、CAT、GSH和GSH-PX浓度明显降低,MDA浓度明显升高,AGEs和RAGE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低剂量丙泊酚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原平台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高剂量丙泊酚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减少,SOD、CAT、GSH和GSH-PX浓度明显降低,MDA浓度明显升高,同时AGEs和RAGE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镇静和麻醉剂量的丙泊酚能够加重糖尿病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加重氧化应激反应,这可能与上调脑组织中AGEs/RAGE蛋白含量有关.
-
如何开展规范化困难气道管理培训
近年来,随着多种气道管理工具的研制问世,以及对气道管理培训的日益重视,因困难气道管理失败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和医疗诉讼案件明显减少[1].然而,仍有很多麻醉医师并不善于管理困难气道[2].本文针对困难气道管理领域的现状,并就如何开展麻醉学科规范化困难气道管理培训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
内关穴刺激防治手术后恶心呕吐的研究进展
手术后恶心呕吐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发病率约为 20%,但在某些高危术式,如腹腔镜手术中,PONV 的发生率可高达 80%[1].PONV 虽 不 危 及 患 者的生命,但会对手术患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且会明显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花费,加大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恶心呕吐是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尽管并不完全清楚其机制[2,3],但大量临床报道表明[4],针 灸 能 有 效 缓 解 各 类 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病率.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针刺或按压该穴对恶心呕吐有良好效果[5].本文对近年来应用内关穴防治 PONV 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推进该方法在临床的应用.
关键词: -
小窝蛋白-1与神经可塑性
小窝蛋白-1 (caveolin-1,Cav-1)是一 种 功 能 广 泛 的 膜 脂筏(membrane lipid raft,MLR)绞手架蛋白,参与多种细胞过程,对神经结构和功能可塑性有重要调节作用.Cav-1 可通过影响微管稳定性、与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发生作用、调控细胞膜胆固醇合成及再分布等机制,促进神经突出芽、延伸、反应性突触发生,参与末端重塑,从而影响结构可塑性;并通过增强神经信号传导[1]、参与构成分泌相关蛋白复合体、参与LTP 期间的神经分泌、调 节 神 经 递 质 释 放 等 方 式 影 响 功 能可塑性.本文就 Cav-1 对神经可塑性的影响进行综述.
关键词: -
七氟醚减轻急性肺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急性肺损伤是围手术期常见的肺部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在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心脏手术、单肺通气及脓毒血症患者中其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转归,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何行肺保护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之一.急性肺损伤高危因素包括:机械通气、输血、感染、肿瘤患者的术前放化疗,患者本身存在的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COPD 等)以及肺部手术.文献报道,急 性 肺 损 伤 在 全 肺 切 除 术 后 发 生 率 为 2.5% ~11.4%,在肺 叶 切 除 术 后 为 1% ~ 5.5%,其 死 亡 率 超 过25%[1].临床上相应的应对措施有:正确的术前评估和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关处置,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术中控制液体输注,合适的机械通气,佳 PEEP 的选择和肺复张手法的应用以及术后的管理等[2].作为广泛使用的吸入麻醉药之一,七氟醚因具有诱导迅速、麻醉深度易于调控、苏醒质量优、循环呼吸抑制轻微等特点,其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效应也逐渐被人们所发现,现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关键词: -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或是具有感觉、情绪、认知和社会层面的痛苦体验.根据损伤组织的愈合时间以及疼痛的持续时间,疼痛可划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持续时间通常短于1 个月,常与手术创伤、组织损伤或某些疾病状态有关;慢性疼痛为持续 3 个月以上的疼痛,可在原发疾病或组织损伤愈合后持续存在.
关键词: -
围手术期精准医疗有助于麻醉医师改善患者预后:β受体阻滞剂与阿片类药物的遗传变异性
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医师能够根据患者的个体遗传和分特征制定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策略.近年来,基因测序及其相关技术在医疗机构中变得更加经济和便捷,其在各种医疗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在围手术期,有很多使用精准医疗的机会.例如,α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个体多态性可提高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同时也使患者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同样,阿片受体的个体多态性可以使阿片类药物在术后镇痛中的有效性提高或者降低.此外,细胞色素P4502D6(CYP2D6)酶基因的突变可以通过加速或减缓β受体阻滞剂和阿片类药物的代谢和清除,大大影响到二者的临床反应.术前基因测序可使麻醉医师识别患者上述以及其他相关的分子特征,并相应地选择适当的围手术期治疗策略,从而大限度地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当下正是麻醉医师和围手术期医务人员实践精准医疗的时候.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1999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