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위장병학화간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郑州大学
  •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 影响因子: 1.0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09
  • 国内刊号: 41-122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6-15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段芳龄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迷走神经切断对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刘伟峰;孙君军;褚智杰;许万方;杨延辉;戚世芳;郑佳;赵德宝;杨成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切断对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健康杂种雄性犬2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迷走神经切断组,分别测定3组不同时段血清中TNF-α、IL-1β和IL-10的含量变化.结果 假手术组各细胞因子各时段均处于较低水平;对照组较假手术组术后各个时段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迷走神经切断组术后各时段TNF-α、IL-1β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5);IL-10较假手术组升高,而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6).结论 切断迷走神经能提高ANP犬血清损伤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释放,相对抑制保护性细胞因子IL-10的释放.

  • 双生子胃黏膜组织中IL-17表达水平的研究

    作者:孟欣颖;周长宏;汪韶洁;马健;王涛;董全江;逄增昌

    目的 探讨双生子胃黏膜组织中白介素(interleukin,IL)-17的表达水平.方法 青岛市区的35对双生子接受胃镜检查.单卵(MZ)双生子23对,异卵(DZ)双生子12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IL-17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MZ和DZ双生子的胃黏膜组织中,IL-17的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炎症的胃黏膜组织中IL-17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炎症(P<0.01).MZ和DZ双生子两位成员的胃黏膜组织中,IL-17表达水平一致的分别为7对(30.4%)和4对(33.3%),Kappa系数分别为0.019和0,IL-17表达水平一致性在MZ和DZ双生子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生子胃黏膜组织中IL-17的表达水平无明显不同,可能受环境因素影响更多.

  •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血管基础病变的CT影像分析

    作者:刘文徽;边祥兵;杨立;宋盛春;李军;石卉;万军;吴本俨

    目的 分析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ASMAE)患者的血管基础病变CT影像,为及早筛查易患人群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确诊ASMAE并有腹部增强CT及在发病2年内曾在本院做过腹部CT平扫检查患者的CT资料.随机抽取同期住院并行腹部CT平扫+增强检查的40例非缺血性肠病患者作为对照.借鉴冠脉钙化积分方法评估肠系膜上动脉(SMA)及其开口上下各3 cm段腹主动脉钙化积分,借助Volume软件测定非钙化体积,从钙化及非钙化角度了解ASMAE的肠道动脉血管基础病变.结果 病例组目标段腹主动脉总平均钙化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病例组以块状钙化和环周钙化为主,而对照组以点状或条形钙化为主,病例组更严重的钙化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病例组钙化斑块分布于SMA开口水平以上者、目标段腹主动脉非钙化体积均高于对照组(P =0.046、0.031),SMA开口部直径小于对照组(P <0.001).结论 腹主动脉更严重的环周型及块状钙化、位于SMA开口水平以上的钙化斑块、更大的非钙化负荷及SMA开口部位非钙化病变导致的管腔狭窄是ASMAE的血管基础病变,临床医师应加以重视.

  • 北京西南地区近12年上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特点变化分析

    作者:池添雨;张玫

    目的 总结北京西南地区近12年上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特点,分析其变化趋势,以便更好开展对上消化道肿瘤的筛查工作.方法 将2001年-2012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胃镜检出的1 126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分为4个阶段(2001年-2003年、2004年-2006年、2007年-2009年、2010年-2012年)进行统计,分析比较4种上消化道肿瘤(食管癌、胃癌、贲门癌、十二指肠癌)各组间发病年龄、性别构成、内镜下表现、病理类型等方面的差异.将前6年与后6年进行比较,分析各种肿瘤临床特点随年份发展的变化趋势.结果 上消化道肿瘤检出数后6年较前6年呈上升趋势,食管癌呈下降趋势、胃癌呈上升趋势,40~49岁年龄段的胃癌在4个阶段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后6年发病人数较前6年呈下降趋势;食管癌的男性发病率后6年较前6年呈上升趋势,而女性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胃癌的性别变化则与之相反;胸中段、胸下段食管癌的发病率在4个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中段的发病率后6年较前6年呈上升趋势,而胸下段的发病率后6年较前6年呈下降趋势;胃底癌的发病率后6年较前6年呈上升趋势;胃癌的黏液细胞癌的发病率在4个阶段中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后6年的发病率较前6年呈下降趋势.结论 近12年北京西南地区上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特点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掌握这些临床特点,更好地完成消化道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郑梅英;王承党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肠道淋巴瘤(primary intestinal lymphoma,PIL)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确诊的PIL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变部位、病理类型、内镜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情况等.结果 39例PIL患者中,B细胞性淋巴瘤33例(84.6%)、T细胞性淋巴瘤6例(15.4%);小肠病灶24例(61.5%)、结肠病灶11例(28.2%)、其他4例(10.3%),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27例(69.2%)、贫血21例(53.8%)、排便异常18例(46.2%)等.18例接受肠镜检查:9例(50.0%)大肠或回肠末端肠腔肿物、7例(38.9%)单发溃疡、4例(22.2%)息肉样增生、3例(16.7%)多发溃疡;23例接受CT或MRI检查:15例(65.2%)局限性肠壁增厚(中位厚度2.74 cm)、13例(56.5%)腹腔软组织块影、11例(47.8%)局限性管腔狭窄、9例(39.1%)肠系膜淋巴结肿大.36例接受手术治疗并获得病理学诊断.结论 PIL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常见症状是腹痛,其次为排便异常、贫血等,肠镜、CT或MRI检查有助于PIL的诊断,手术是PIL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

  • 肠道来源的胃肠道间质瘤83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博淼;王锡山;迟强;李大川;王宏志

    目的 探讨发生在肠道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生存率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83例经手术治疗的肠道来源的GIST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部分病例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标记抗体为CD117、CD34、Vimentin和S100,并通过随访部分病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率和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83例肠道来源的GIST患者中,病灶起源于小肠及其系膜的患者主要以腹部不适及疼痛(20.48%)或腹部包块(22.89%)为主要症状;病灶起源于结直肠的患者主要以便血(32.53%)及排便习惯改变(12.05%)为主要症状.患者CD117、CD34、Vimentin、S100蛋白的表达分别为94.34%、81.13%、80.95%和38.10%.发病部位、术式、术中输血量等都与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 肠道来源的GIST的临床表现与发病部位相关,CD117、CD34、Vimentin、S100蛋白的表达比较高,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与发病部位、术式、术中输血量等因素相关.

  • 代谢综合征组分对患者发生胃肠道溃疡的影响

    作者:张学伟;石炜;郑安斌;涂庭义;徐龙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组分对患者发生胃肠道溃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7月在阳新县人民医院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胃肠道溃疡的患者52例作为病例组,并从同期健康人群中随机抽取健康体检者52名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的腰围(WC)、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测定,并对各代谢综合征组分与胃肠道溃疡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WC≥88 cm、HDL-C< 1.29 mmol/L、收缩压≥130 mmHg和FBG≥5.6 mmol/L病例组较对照组发生胃肠道溃疡的危险性增加(OR =2.203、2.125、1.541、2.24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收缩压升高、FBG升高、HDL-C降低较对照组发生胃肠道溃疡的危险性增加(OR=2.768、1.782、2.024).结论 代谢综合征有增加胃肠道溃疡发生风险的趋势.

  • CT对实性假乳头状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王煜;李阳

    目的 观察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探讨CT用于该肿瘤的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治疗的经术后病理学证实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CT表现,比较其与其他胰腺内分泌肿瘤的鉴别要点.结果 术前CT诊断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8例,1例怀疑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误诊为胰腺囊腺瘤,CT诊断与术后病理的相符率为80.00%.10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中,伴随钙化出现的有5例,另外5例则以囊性成分居多.对于瘤体较大的患者,其占位病变明显,瘤内的实性部分出现持续性的轻度强化.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需综合对影像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

  • 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与反流性疾病问卷(RDQ)的比较研究

    作者:赵迎盼;廖宇;钟家珮;卞立群;陆芳;王凤云;李保双

    目的 比较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与反流性疾病问卷(RDQ)在国内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中的诊断敏感度、诊断一致性、量表得分相关性.方法 200例拟诊或确诊的GERD患者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自行并同时填写GerdQ及RDQ量表,研究人员收集资料后,分别将GerdQ及RDQ量表的分值输入统计软件,对诊断敏感度、诊断一致性、量表得分相关性作统计分析.结果 GerdQ与RDQ的诊断敏感度(阳性率)分别为77.5%、8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03,P=0.0782);诊断符合率为80.5%,Kappa值为0.3878,95% CI:0.2322 ~0.5434,具有诊断一致性(Z=5.5673,P<0.0001);两量表得分相关性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 =0.469,P<0.001).结论 GerdQ与RDQ诊断GERD具有相似的功效,GerdQ可作为新的GERD诊断手段应用于临床,是一种简单、可靠、经济、能广泛应用的诊断方法.

  • 胃癌MSCT征象与VEGF-C、VEGFR-3表达关系的研究

    作者:丁昌懋;张惠宇;孙慧芳;于湛;高剑波

    目的 分析MSCT征象与胃癌组织中VEGF-C、VEGFR-3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收集行全胃或部分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MS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图像.在术后立即取肿瘤组织及对应正常组织放置液氮及低温冰箱中冷冻,然后再行RT-PCR检测组织中VEGF-C、VEGFR-3 mRNA的表达.结果 肿瘤组织中VEGF-C、VEGFR-3阳性率分别为74.14% (43/58)、58.62% (34/58),高于正常组织50.00% (15/30)、33.33% (10/30).肿瘤组织中VEGF-C与VEGFR-3表达呈正相关(P<0.05).在肠型组、弥漫型组、淋巴结转移组、无淋巴结转移组间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26% (16/27)、87.10% (27/31)、87.80% (36/41)、41.18% (7/17);VEGFR-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44%(12/27)、70.97% (22/31)、68.29% (28/41)、35.29% (6/17),以上各组间VEGF-C、VEG-FR-3表达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中VEGF-C、VEGFR-3基因高表达与MSCT征象上淋巴结转移及Lauren分型相关,二者能促进胃癌淋巴结转移.

  • 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癌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范月娟;许春芳

    目的 分析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癌变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胃早癌的检出率.方法 收集2011年7月-2013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检出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294例,其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患者170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患者124例,发现癌变患者72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癌变患者一般情况、病灶形态、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胃黏膜萎缩肠化等方面与非癌变上皮内瘤变患者的差异.结果 癌变组患者平均年龄、贲门胃底发生率、H.pylori总感染率、萎缩发生率、肠化率与非癌变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5);癌变与非癌变患者在性别、临床表现、形态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患者年龄较大、病变位于贲门胃底且伴有H.pylori感染、胃黏膜萎缩肠化的HGIN应高度怀疑其癌变,加强内镜随访.

  • 18例胰腺分裂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杨帅;张游;李闻;令狐恩强;王永华;郭明洲

    目的 通过分析胰腺分裂症(pancreas divisum,PD)的临床特点,为PD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近10年来收治的18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指标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 18例PD患者均以反复发作的上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13例(72.22%)有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史,4例(22.22%)有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史,1例(5.56%)患者仅表现为慢性胰源性腹痛.18例患者均行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确诊,其中8例行胰腺CT,检出率为37.50% (3/8),9例行MRCP,检出率为33.33% (3/9).治疗手段包括结合ERCP行副乳头扩张术、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胰管支架置人术(16例,88.89%),内科保守治疗(2例,11.11%),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 PD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性上腹疼痛,ERCP是PD诊断的“金标准”,内镜下治疗是该病主要治疗手段.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干细胞因子治疗炎症性肠病

    作者:连丽莹;曲波;金世柱;祝芳;仝甲钊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原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多为青壮年发病,并发症多.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干细胞因子治疗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可以为IBD的治疗提供新的机会.本文就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干细胞因子治疗IBD作一概述.

  • 消化道各段对食物的反应

    作者:栗宏斐;陈继红;谭诗云;罗和生;Jan D.Huizinga

    胃肠道对食物的摄取是一个复杂且精密控制的过程,推进性运动、消化食物成分、吸收营养及排出食物残渣等过程呈现优化安排.胃肠道摄取食物的控制机制包括头期、胃期、肠期,在此期间,多种特殊感受器能够检测到几乎所有主要的营养物质.

  • MFG-E8对肠黏膜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丽

    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ilk fat globul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8,MFG-E8)作为一种细胞膜上的亲脂性糖蛋白,可能参与多种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具有抗炎、促进巨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吞噬、促进血管增生、促进黏膜修复等多种功能.MFG-E8也因此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在胃肠道疾病中,肠黏膜的损伤是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克罗恩病等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阻断肠黏膜损伤、促进肠黏膜修复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已有大量研究表明MFG-E8对于肠道黏膜损伤有明显的抗炎、促进肠黏膜修复的作用.本文就MFG-E8对肠黏膜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治疗方案研究进展

    作者:成璇;吴战军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EoE)是一种与Th2细胞功能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致病原因尚不明确,多与食物等变应原有关,常伴发湿疹、哮喘等变应性疾病,有家族聚集性,目前认为与环境、遗传、免疫异常有关.目前以3D作为核心治疗方案,即饮食、药物、食管扩张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考证.

  • Barrett食管的内镜介入治疗

    作者:李小林;余倩;张学彦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被公认的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食管腺癌的发生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因此,对癌前病变进行有效地干预是降低食管腺癌发病率和控制死亡率的关键.目前,BE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抑酸药物治疗、外科食管切除术、内镜介入治疗等.近年来多种内镜介入治疗技术应用于BE和食管腺癌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BE各种内镜介入治疗方法作一概述.

  • Ghrelin与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薛倩;王晶桐;刘玉兰

    Ghrelin是1999年首次发现的一种包含28个氨基酸的脑肠肽,为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具有促进生长激素释放、增加进食、促进胃酸分泌、调节胃肠道运动、调节血糖、肝脏保护等多种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Ghrelin水平在肝脏疾病中发生改变,Ghrelin可能通过改善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抗纤维化等多种途径发挥肝脏保护作用.Ghrelin与肝脏疾病的关系备受关注.

  • 结肠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1例报道

    作者:吴勇;黄竹林

    结肠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MPNST)比较罕见,易漏诊、误诊.因其恶性程度高,易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应尽早诊断及治疗.

  • 脾动脉瘤的诊治2例报道

    作者:许建洪;张晓东;吴勇

    分析江阴市南闸医院诊治的2例脾动脉瘤(splenic artery aneurysm,SAA)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SAA的诊断特点和治疗措施.结果显示SAA无特异性临床表现,B超检查具有筛选价值,CT血管造影可确诊.开腹手术是基层医院治疗SAA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脾动脉瘤 诊断 治疗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2例报道

    作者:郭庆红;李强;张宏玲;赵越;周永宁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少见疾病.是以胃肠黏膜组织中嗜酸细胞浸润,具有不同的浸润深度和症状为特点的消化道疾病.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典型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水、恶心、呕吐、腹泻、体质量减轻等症状.约80%患者的症状可持续数年.由于本病少见,因此其诊断常较困难.本文报道2例以腹胀及腹痛为主要表现的患者,结合其病史综合判断,后诊断为嗜酸性胃肠炎.

  • 胆道血栓形成致急性胰腺炎1例报道

    作者:陈莉丽;卜平;向晓星;刘军;陈娟;陈超伍;邓登豪

    胆道血栓形成属于胆囊炎比较罕见的并发症,而以急性胰腺炎为主要表现的更为少见.本文通过报道1例患者的诊治经过,进一步阐述胆囊炎及其相关并发症的诊治进展.

  • 长链非编码RNA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覃中毅;雷增杰;王斌;陈东风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打开了生命科学通往后基因组时代的大门.人们逐渐发现单纯的中心法则即“DNA-mRNA-蛋白质”的模式已无法解释复杂的生命过程.随着测序、杂交及基因芯片等技术的不断提高,“基因组是被广泛转录”的这一观点已被科学界普遍认同.一大批以往被认为是转录“碎片”的非编码RNA正不断被人类所发现、认识,其在基因表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被认为是对传统中心法则的一次补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种由基因组广泛转录的长度大于200 nt核苷酸片段.近年来发现LncRNA与多项生命活动相关,使其成为了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LncRNA的异常表达被认为在各种疾病(尤其是肿瘤)的进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LncRNA在生命活动中的相关分子机制及其与消化道肿瘤相关的LncRNA,以期为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预后及个体化治疗提供线索.

  • microRNA-499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燕楠;朱海杭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研究表明,CRC发生与结直肠上皮原癌基因的突变、抑癌基因的失活、基因组表观遗传学修饰改变和环境等共同因素相关,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微小RNA-499(microRNA-499,miR-499)是近年来发现的肌球蛋白基因编码的miRNA(miRNA encoded by myosin gene,myo-miR)家族新成员,miR-499在CRC中存在异常表达,有望成为CRC早期临床诊断和靶向治疗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

  • microRNA在肝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邱历伟;潘刘翃;姚登福

    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染色体上的非编码单链RNA,通过翻译抑制或降解靶m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miRNA在发育、细胞分化、增殖、凋亡、病毒感染及癌变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iRNA直接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与肝癌的诊断、转移、预后和靶向治疗等相关.本文就近年miRNA与肝癌研究的新进展作一概述.

  •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10例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曹汴英;李向龙;王恩栋

    观察1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胃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胃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细胞中CK、Syn、CD56均为阳性;4例CgA阳性;1例TTF-1阳性;LCA均为阴性.神经内分泌瘤治疗效果较好,神经内分泌癌及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预后较差.

  • 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炎过程中IL-6和PCT的变化

    作者:洪金鹏;王兆林;王俊科;晏双龙;于晓辉;白德成

    目的 分析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炎(drug-induced liver inflammation,DILI)过程中IL-6和PCT的变化,探讨IL-6和PCT对病情及预后判断的影响.方法 收集31例DILI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用罗氏免疫分析试剂盒检测异甘草酸镁用药前后IL-6和PCT的变化.结果 异甘草酸镁治疗DILI前后IL-6和PC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能明显改善DILI患者的肝功能,IL-6和PCT可以作为判断其疗效的有效血清学指标.

  •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阿德福韦酯单用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

    作者:赵攀;王浩;王春亚;李文淑;王琦

    目的 研究影响拉米夫定(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换用阿德福韦酯(ADV)疗效的因素.方法 纳入2007年9月-2012年1月于解放军302医院采用LAM首治并且因出现耐药而换用ADV继续治疗的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预测模型显示,年龄、LAM用药时间和HBeAg定量可用于预测病毒耐药的发生,模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91%和90.74%.结论 ANN预测模型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助于病毒耐药的监测和管理.

  • 上皮-间充质转换与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珍杰;李建生;张金平;保洁;李东颖

    目的 研究上皮-间充质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及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与复发、转移的关系,探讨EMT在HCC VM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0例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的手术切除HCC病例中E-cadllerin的表达,CD31/PAS双重染色观察HCC中VM的分布特征.比较其在HCC中的临床病理意义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200例HCC组织中38例存在VM,阳性率为19.0%;VM的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TNM分期及预后有关(P<0.05).200例HCC组织E-cadllerin表达97例,阳性率为48.5%;E-cadllerin的表达与病理分级、TNM分期、预后有关(P<0.05).且VM阴性组E-cadllerin表达率均高于VM阳性组(P<0.05).结论 HCC组织中存在VM;VM、E-cadllerin与HCC的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HCC可能通过EMT过程促进VM形成.

  • 自身抗体检测对肝病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谢守凤;杨静;王宁

    目的 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在鉴别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LD)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4年8月经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ALD患者215例,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12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93例,同时选取CHB患者453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ANA、AMA、SMA、抗SLA/LP、抗LKM-1、抗LC-1及AMA-M2.比较3组患者的ALT、AST、ALP、GGT水平.结果 AIH组、PBC组患者的ALT、AST、ALP、GGT含量高于CH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患者ANA总阳性率为83.26%,高于CHB组(15.01%)(P<0.05);AIH组ANA、AMA、SMA、抗SLA/LP、抗LKM-1、抗LC-1及AMA-M2阳性率分别为79.51%、14.75%、45.90%、16.39%、12.30%、6.565%、3.28%;PBC组ANA、AMA、SMA、抗SLA/LP、AMA-M2阳性率分别为88.17%、94.62%、11.83%、3.23%、94.62%;AIH组和PBC组ANA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CHB组(P<0.05).AIH组和PBC组ANA滴度大于1∶320的比率显著高于CHB组(P<0.05).结论 自身抗体检测是诊断ALD的必要条件,对ALD和CHB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 穿刺置管、多次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囊肿37例分析

    作者:褚延魁;王胜智;刘育蕾;康志龙

    目的 评价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解放军302医院普外科肝囊肿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排除乙醇过敏、有严重出血倾向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不能配合屏气者,对符合条件的37例患者行穿刺置管、多次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结果 放置导管引流囊液数天后,影像学结果显示囊腔明显缩小,拔出导管1个月后,影像学结果显示囊腔消失,治愈23例,有效12例,有效率94.7%.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7例患者中,5例在注射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面色潮红、头晕、心率加快等醉酒样表现,2例出现肝区疼痛,但均可耐受,随访1年,无1例复发.结论 与常规穿刺抽液比较,留置导管、反复注射的方法既可以大程度地减少囊液残留,提高囊壁坏死程度,又可以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损伤.

  • 恩替卡韦初治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与HBV DNA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赵周静;吴金明;傅蓓蓓;徐美

    目的 通过检测恩替卡韦初治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过程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与HBV DNA载量,探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BsAg与HBV DNA的关系,观察HBsAg用于评估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 12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24周、治疗36周定量测定HBsAg与HBV DNA载量.结果 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36周,HBsAg水平下降不明显(P =0.146),而HBV DNA水平则持续下降(P<0.05),治疗前两者呈负相关(r=-0.375,P<0.001),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二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BsAg不能很好地作为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疗效监测指标,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评价HBsAg与HBV DNA二者之间相关性的意义不大.

  •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复制程度关系的研究

    作者:马晨芸;王克翔

    目的 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复制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CHC患者65例和健康体检者20名,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的T细胞亚群,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血清HCV RNA复制程度.结果 CD3+T细胞亚群在两组人群中分布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亚群在CHC患者中分布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P<0.05),而CD8+T细胞亚群在CHC患者中分布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CD3+T细胞亚群百分率与HCV复制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CD4+T细胞亚群、CD8+T细胞亚群百分率和CD4+/CD8+比值与HCV复制程度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H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改变与导致HCV感染慢性化密切相关.HCV RNA复制程度增加进一步导致T细胞亚群紊乱,CD4+/CD8+比值的动态变化可提示HCV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 表观遗传组学—肿瘤精准治疗的新靶标

    作者:闫文姬;郭明洲

    以肿瘤遗传学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已对肿瘤的临床治疗产生影响,例如用于治疗EGFR基因突变肺腺癌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但只有少部分患者具有这种遗传学改变.表观遗传在各种肿瘤中均发生异常改变,且在一定条件下表观遗传改变可以逆转,因此,以表观遗传学为基础的精准治疗将更具有发展和应用前景.已有研究发现表观遗传改变可作为化疗药的敏感性标志物,如MGMT甲基化是脑胶质瘤对烷化剂敏感的标志物,CHFR甲基化是胃癌对多西他赛耐药的标志物等.表观遗传药物也已用于临床,如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decitabine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已用于肿瘤的治疗.目前,许多针对表观遗传调控关键分子的靶向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联合应用不同的表观遗传药物或化疗药可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疗效与并发症分析

    作者:王一卓;李红;张崴琪;张宏博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选择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病医院2009年2月-2013年12月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患者50例,选择同期采用内镜下黏膜下切除术(EMR)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患者4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病变直径≤3 cm,EMR组切缘阳性为4例,ESD组无切缘阳性病例;病变直径>3 cm,EMR组切缘阳性3例,EDS组切缘阳性3例;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EMR组.ESD组术后2例发生创面出血,无其他并发症,EMR组术后6例切除面及创面出血,穿孔2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定期随访复查,EMR组3例复发,ESD组无复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可一次性完全切除病变,具有创伤性小、并发症及复发率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与双气囊小肠内镜判断小肠克罗恩病活动度的价值

    作者:何仁政;谢宝君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和双气囊小肠内镜(DBE)在小肠克罗恩病(CD)的诊断和判断其活动度的价值.方法 选取经临床确诊的32例小肠CD患者,分别进行MSCTE检查和DBE检查并作出诊断和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在诊断小肠CD,判断病变位置、范围、活动度和并发症方面的能力.结果 MSCTE与DBE对小肠CD确诊率相似,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显示并发症的能力,MSCTE明显优于DBE.结论 MSCTE是诊断小肠CD的首选辅助检查,能判断炎症是否处于活动期及发现肠腔外并发症,而且能指导DBE的进镜方式,与DBE联合应用有利于诊断和评价小肠CD患者的炎症活动度,指导临床治疗.

  • 气囊辅助小肠镜治疗Peutz-Jeghers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晓军;李娜;王昕;王海红;李爱琴;余东亮;谢惠;盛剑秋

    目的 探讨气囊辅助小肠镜治疗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患者小肠息肉的临床价值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4年3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就诊并行气囊辅助小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的28例PJ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共行气囊辅助小肠镜下息肉切除术44例次,其中经口进镜28例次,经肛进镜16例次.1例小肠息肉呈密切分布,给予腹腔镜联合小肠镜切除息肉.17例患者小肠镜前行术前检查,其中6例行小肠钡餐造影检查,11例行小肠仿真CT检查.术前检查组单次切除息肉数高于未检查组.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次(消化道出血1例次,术中穿孔 2例次),并发症发生率6.8%.结论 气囊辅助小肠镜下切除小肠息肉治疗PJS安全有效.术前检查有助于小肠镜进镜方式的选择.对于息肉密集分布患者,单纯镜下切除困难,可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一次大量切除小肠息肉,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鼻胆管引流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刘苗;邓涛;杨艳;林萍;汪维波

    目的 系统评价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能否有效、安全地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及高淀粉酶血症.方法 通过计算机和人工检索文献资料(不限语种),应用Jadad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利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纳入16篇文献,共2 6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ENBD组PEP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RR =0.37,95% CI:0.31~0.45,P<0.01).结论 ENBD能够有效预防PEP及高淀粉酶血症.

  • 牙线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期病变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晓峰;付肖岩;郭敏慧

    目的 探讨牙线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牙线辅助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病变15例和传统ESD方法治疗22例,比较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牙线辅助ESD法手术平均时间为(45.11 ±3.14) min,并发症2例(2例均为术后出血);传统ESD法手术平均时间为(61.36±5.11) min,并发症5例(4例出血、1例穿孔);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线辅助ESD与传统ESD相比明显减少手术操作时间,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

  • Zebularine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丁佑铭;於展飞;廖晓峰

    目的 探讨新型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Zebularine对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epG2细胞,用不同浓度的Zebularine(25 ~ 400 μmol/L)处理24、48、72 h,MTT法测定其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Zebularine(100、200、400 μmol/L)处理HepG2细胞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ho123探针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Caspase9表达,并检测RUNX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Zebularine能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Zebularine(浓度分别为50、100、200 μmol/L)作用HepG2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4%、23.4%、35.4%,对照组凋亡率仅为3.3%;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凋亡相关蛋白Bax蛋白表达量升高,而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Pro-Caspase-3、Pro-Caspase-9表达减弱,而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表达增强,呈浓度依赖性;RUNX3表达上调,也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Zebularine能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RUNX3表达,进而增加细胞Casepase-3、Casepase-9活性,下调Bcl-2基因的表达及上调Bax基因有关.

    关键词: zebularine HepG2 凋亡 RUNX3
  • PEG10基因对FAK介导的肝癌CAM-DR耐药模型中PI3K/Akt通路的影响

    作者:张海;朱燕莉;常城;李丹;张丽;余力群;方春华;胡亚华

    目的 研究化疗药物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阿霉素(ADM)对PEG10基因稳定表达细胞LO2中FAK介导的肝癌CAM-DR耐药模型中PI3 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择PEG10基因稳定表达LO2细胞株,并构建细胞黏附介导的耐药LO2细胞模型(LO2/CAM-DR细胞),采用不同剂量的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阿霉素(ADM)作用LO2细胞、LO2/CAM-DR细胞,以及用FAK抑制剂预先干预的LO2/CAM-DR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较各细胞组中药物的IC50及RI.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中PI3K、AKT、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药物处理后细胞中PI3K mRNA水平.结果 LO2细胞、LO2/CAM-DR细胞,以及用FAK抑制剂预先干预的LO2/CAM-DR细胞的存活率均与药物浓度呈负相关,LO2/CAM-DR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各药作用后IC50均高于LO2细胞,DPP、5-FU和ADM的RI分别为1.345、2.551和2.643.采用FAK抑制剂预先干预的LO2/CAM-DR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高于LO2/CAM-DR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O2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药物作用后LO2/CAM-DR细胞PI3K、p-AKT的表达水平均高于LO2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FAK抑制剂干预后,PI3K、p-AKT的表达水平下降,PI3K mRNA也下降.结论 化疗药物与FAK抑制剂的联合使用可以提高化疗药物对肝癌耐药细胞的杀伤作用,下调FAK介导的肝癌CAM-DR耐药模型中PI3K/Akt通路.

  • 启动子区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对人食管鳞癌细胞SFRP1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孟莹;朱圣韬;李鹏;张澍田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ESCC)细胞株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SFRP)1基因表达与启动子区甲基化和乙酰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SFRP1 mRNA表达,并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SFRP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检测5-氮杂脱氧胞苷(DAC)及曲古抑菌素(TSA)对SFRP1基因核酸表达情况的影响.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SFRP1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乙酰化状态.结果 ESCC细胞株的甲基化率高于正常细胞株.应用DAC及TSA联合处理ESCC细胞株可恢复SFRP1mRNA表达.ESCC细胞株中SFRP1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乙酰化组蛋白H3、H4.结论 ESCC细胞株中存在SFRP1基因高甲基化及组蛋白乙酰化.启动子区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可能是SFRP1基因表达沉默的主要原因.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