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 중화외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29-5815
- 国内刊号: 11-2139/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头部巨大溃疡并发脑突出一次性清创带血管游离肌皮瓣移植一例
患者男性,39岁.幼年时因头部疖肿感染,导致右耳外壳缺失与形成较大范围的颞部瘢痕,但内耳孔完好,听力正常.2001年3月因划破右颞部瘢痕导致感染化脓,形成慢性溃疡并不断扩大,于2001年11月19日收住我院.查体:体温38.6℃,脉搏100次/min,右额顶枕颞头皮溃疡,范围15 cm×13 cm,绝大部分为陈旧性不鲜红的水肿肉芽组织,部分散在的坏死腐败组织,有纤维蛋白沉着、白色稀薄渗出液及脓液并有臭味,周边为不整齐瘢痕组织.
-
全脏器反位合并十二指肠乳头癌、卵巢癌一例
完全胸腹腔脏器反位(situs inversus totslis)系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其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一.至1992年全世界仅12例内脏全反位合并癌症的报道.1995年以来,国内报道了全脏器反位合并食管癌、贲门癌、肝癌、乳腺癌、直肠癌等病例,但尚未见有异时发生卵巢癌、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报道.
-
先天性中胚叶肾瘤六例
先天性中胚叶肾瘤(Congenital mesoblastic nephroma,CMN)是一种少见的肾肿瘤,好发于新生儿或婴儿早期.我院复查20年来肾肿瘤的病理切片,诊断为CMN 6例,现总结如下.
-
先天性胆囊缺如四例报告
检索我院1983年至2002年4月间拟诊"胆囊炎、胆囊结石"而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共检索到胆囊切除术(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5726例,其中4例术后诊断为先天性胆囊缺如,占0.07%.
-
一穴肛原癌12例诊治分析
一穴肛原癌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齿状线上方狭窄环形区的恶性肿瘤,与肛管、直肠区域其他常见肿瘤相比有着特殊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
膝关节后外侧脱位的诊治
膝关节后外侧脱位是一个特殊类型的罕见损伤.我们自1974年至2002年间共收治9例,报告如下.
-
肺减容术肺漏气的预防和处理
自1995年Cooper报告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1],此手术已成为治疗晚期肺气肿的外科方法,在我国开始起步[2].其主要并发症是术后肺漏气,导致肺不张、短期内肺功能不能改善、肺内感染、脓胸,甚至死亡.所以,预防和处理肺漏气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也是目前仍未解决的问题.我科自1996年1月至2002年6月,共手术24例,总结如下.
-
非住院腹腔镜手术初步研究
由于非住院手术(Day surgery)可明显减少医疗费用,缩短治疗时间,避免或减少医源性感染等优点,近几年来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研究热点[1].腹腔镜技术和麻醉技术的显著进步,促进了全麻非住院手术的发展.据统计,2002年美国50%以上的腹腔镜胆囊切除为非住院手术(ambulator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LC)[1].我院在完成3 000多例住院LC的基础上,开展了ALC的探索性研究.
-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2001年5月~2002年3月我们用切开取栓术方法治疗2例急性肺栓塞(PE),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眼轮匝肌肌皮瓣一期修复眼睑周围局部缺损
我们采用眼轮匝肌肌皮瓣一期修复眼睑周围局部缺损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椎体终板及其临床相关问题
随着脊柱外科的发展,椎间融合技术应用愈发广泛,而随访中发现的内植物或椎间融合器的下沉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椎体骨性终板在椎间融合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引发了围绕椎体骨性终板的一系列研究.
-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的分子分期
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美国,肺癌已经成为引起人们死亡常见的恶性肿瘤[1].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在各类肿瘤中也名列第5,并且还呈上升的趋势.肺癌正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大的肿瘤.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胸外科手术技术日趋成熟,各种先进的辅助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涌现,从而使肺癌的综合治疗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理论上讲,肺癌总的5年生存率应有较大的提高.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文献报道显示肺癌的5年生存率并没有明显地提高.更令人费解的是,在接受了扩大根治性切除术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仍有40%左右的患者术后2年出现肿瘤复发,其总的5年生存率也仅有60%~70% [1,2].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复合物在乳腺癌患者尿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复合物在乳腺癌患者尿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明胶酶电泳法、Western印迹法,观察97例乳腺癌患者、41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60例正常人尿中MMP-9及其复合物的表达状况. 结果乳腺癌患者MMP-9及其复合物表达率分别为76.29%、64.95%;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为46.34%、43.90%;正常人为23.33%、23.33%.乳腺癌患者MMP-9及其复合物表达水平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正常人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7.456,P<0.01).乳腺癌患者尿中MMP-9及其复合物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χ2=5.206,P<0.05),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年龄、绝经前后、雌激素受体表达无关. 结论尿中MMP-9及其复合物表达对判定乳腺癌淋巴结的转移具有重要意义.对乳腺癌早期预防及普查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
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的临床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68~2001年70例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资料. 结果气管节段切除39例,隆凸切除13例,气管侧壁切除10例,肿瘤局部剔除5例,全肺切除1例,开胸探查2例.并发症发生率31%(22/70).气管切除与重建术后30 d 内死亡率8%(4/52).良性肿瘤14例,恶性肿瘤56例.其中腺样囊性癌和鳞癌是常见的类型,分别为45%(25/56) 和23%(13/56).良性肿瘤随诊平均5.7年.恶性肿瘤切除术后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4%(21/33)和54%(14/26). 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气管肿瘤有效的方法.气管节段切除是治疗气管恶性肿瘤的主要术式,良性肿瘤可以考虑保守的术式.降低手术并发症是取得良好手术疗效的关键.
-
糖尿病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DM)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特点及DM对骨折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9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DM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血糖调控以及并存疾病的术前诊治情况.对术前准备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愈合等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等与非糖尿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1)DM骨折组入院后应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目标值(空腹血糖:6.0~8.0 mmol/L,餐后血糖:8.0~11.1 mmol/L),手术后期(PP)胰岛素用量为(0.5±0.2) U*d-1*kg-1,较稳定期[SP:(0.7±0.2) U*d-1*kg-1]和手术期[OP:(0.7±0.3) U*d-1*kg-1]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2)DM骨折组入院后新发现合并症(心电图ST-T改变、心律失常、高血压病、血脂异常、泌尿系感染)病例数多于对照组,经过术前对症及改善微循环治疗,均耐受了相应的手术治疗;(3)DM骨折组比对照组术前准备时间延长[(16.7±4.2) d比(8.5±3.7) d]、住院时间延长[(30.1±8.6) d比(17.6±5.7) d],西药费、检查费、化验费均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4)手术切口全部甲级愈合,DM组与对照组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6%和1.03%,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效地控制DM骨折患者血糖,合理治疗糖尿病的相关疾病,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是防止术后并发症和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但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高.
-
集束电极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
目的总结1 780例次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方法对735例原发性、继发性肝癌患者进行1 780例次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治疗,通过临床观察,分析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总结预防处理措施. 结果 1 780例次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共发生11种并发症.常见的为术后发热、出汗及肝区治疗部位疼痛;严重并发症为空腔脏器穿孔、腹腔内出血及心血管意外,共计4例,其中3例死亡. 结论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是新开展的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认真选择适应证,规范术前准备和手术操作及合理的术后处理是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严重烧伤或伴吸入性损伤患者休克期输液问题及死亡原因探讨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或伴吸入性损伤患者休克期输液问题以及死亡原因. 方法在1991~2000年间收治的严重烧伤或伴吸入性损伤患者112例,对这些患者休克期的诊断、输液情况、死亡情况进行了总结. 结果休克期的输液情况可归纳为:第1个24 h总入量2.2 ml/(%TBSA*kg),其中胶体0.5 ml/(%TBSA*kg),晶体1 ml/(%TBSA*kg),其余为水分. 第2个24 h总入量1.8 ml/(%TBSA*kg),其中胶体0.4 ml/(%TBSA*kg),其余为晶体、水分各半.单纯烧伤与烧伤伴吸入性损伤的输液情况,两者并无差异.休克期7例患者死亡,原因均为呼吸衰竭,其中3例休克未能纠正. 结论各种输液公式均可为休克期补液提供参考,重要的是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输液,以保证病人平稳渡过休克为终目的.单纯烧伤和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休克期输液量并无不同.
-
骶骨肿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治疗的有效途径. 方法回顾1996年7月~2001年12月119例间骶骨肿瘤的治疗结果及经验.手术时平均年龄为57岁(18~80岁);男性72例,女性47例.其中,脊索瘤52例、骨巨细胞瘤16例、神经纤维瘤5例、转移瘤23例、骨髓瘤9例、骨母细胞瘤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5例、骨肉瘤3例、软骨肉瘤4例. 采用后方入路83例,前后路联合切口36例.29例接受第2~3次手术的患者,16例术前接受过放疗. 结果 3例死于围手术期并发症,多数转移瘤及骨髓瘤死于术后1~3年.3例骨肉瘤中2例死亡, 带瘤生存1例.4例软骨肉瘤术后均反复复发,3例死亡,带瘤生存1例.52例脊索瘤中,3例死于转移性脊索瘤,3例死于肿瘤反复复发所致衰竭.在其余46例患者中,31例无瘤生存,平均随访时间为3年半,没有肿瘤局部复发迹象.15例脊索瘤患者均出现局部复发.双侧S3以上神经根基本保全的患者中,术后膀胱控尿功能及大便控制基本正常,2例仅保全S1神经根或更高位神经根的患者,均出现膀胱控尿功能及大便控制能力受损,术后长期放置尿管,均未接受结肠造瘘手术. 结论骶尾部肿瘤的佳治疗为广泛的手术切除,术后加用辅助放化疗可降低复发率,但会影响二次手术的显露及术后切口愈合. 即使是肿瘤较大的患者,切除范围要达到S1或S2水平,后方入路仍能完成手术,对于动脉瘤样骨囊肿、骨巨细胞瘤或肿瘤巨大者,建议采用前后路联合入路,结扎双侧髂内动脉或临时阻断腹主动脉,减少术中出血量.通过恰当的切除和辅助放化疗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控制肿瘤的生长.
-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对策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肝功能处于代偿期的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并探讨影响其疗效的因素. 方法 138例肝功能处于代偿期、术前估计可以手术切除的门静脉癌栓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4组:保守治疗组14例、化疗组41例、手术切除组19例、手术切除加化疗组64例. 结果保守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3.5个月;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7.1个月;手术切除组中位生存时间10.3个月;而手术切除加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13.4个月,术后半年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3.7%、37.6%、30.7%、14.0%,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后化疗次数是影响手术切除后疗效的重要因素. 结论 (1)门静脉癌栓患者在肝功能处于代偿期,术前估计手术能一并切除原发灶与癌栓时,应行剖腹探查,而手术切除加术后化疗的疗效好;(2)术后在患者肝功能许可的情况下,可行多次栓塞化疗.
-
hMLH1及hMSH2蛋白免疫组化结合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筛选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hMLH1及hMSH2蛋白免疫组化结合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筛选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12例符合Amsterdam 标准的HNPCC患者和16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标本进行hMLH1及hMSH2蛋白免疫组化检查和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 结果 hMLH1及hMSH2蛋白免疫组化筛选HNPCC家系的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 87.5%;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5.0%;两者结合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93.8%. 结论 hMLH1及hMSH2蛋白免疫组化结合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筛选HNPCC家系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提高,而且方法简单、经济,适合在临床广泛应用.
-
直肠黏膜环切吻合肛垫悬吊治疗重度痔
目的探讨使用吻合器行直肠痔上黏膜环切吻合肛垫悬吊术(PPH)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使用PPH吻合器治疗Ⅲ~Ⅳ度痔74例,其中男27例,女47例,平均年龄57岁(31~80岁),平均发病时间7.3年,长30年. 结果 72例患者术后2~3 d脱出痔完全回缩,2例患者因术中行肛门息肉切除,术后出现疼痛和肛门水肿,1周后水肿消失疼痛好转.3例患者发生术中和术后出血,其中1例痔急性水肿期术后出血,2例因吻合器故障出现吻合和切割不全,出血较多约300 ml, 手术时间延长至1 h.70例患者手术时间约为10~15 min.除2例患者住院时间超过1周外,大多患者住院时间为2~4 d. 结论 PPH技术治疗Ⅲ~Ⅳ度痔效果好安全可靠,手术和住院时间短,术后基本无疼痛.
-
低位直肠癌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102例
目的探讨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对102例中下段直肠癌行经腹肛门切除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 结果 102例患者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术后早期排便次数较多,6~12次/d,口服止泻药物,可达到控制排便次数,术后12~18周时肛门排便功能基本恢复到正常.患者随访率89.2%(91/102),平均随访4.8年.局部复发率为5.4%(5/91),肝转移率为13.1%(12/91).术后3年生存率为86.9%(60/68).术后5年生存率为70.7%(29/41). 结论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术既可避免结肠造口,又可有效防止吻合口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直肠癌保肛术式.
-
骨旁骨肉瘤的治疗
目的探讨骨旁骨肉瘤外科切除边界、髓腔受累情况等与预后之间的关系,以提高治疗水平. 方法对1964年6月~2001年12月收治的骨旁骨肉瘤66例中资料完整的4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年龄13~47岁,平均29.2岁.男性16例,女性32例.好发部位为股骨远端(36例),其次为股骨干(6例),胫骨近端(2例)等.以原发肿瘤就诊的39例,外院术后复发就诊的9例.结果随访时间从3个月~24年,平均5.2年.保肢治疗39例,其中行瘤段截除灭活再植术23例,瘤段截除人工关节置换术9例,瘤段截除异体半关节置换术4例,受累皮质局部切除术3例.截肢组9例.广泛切除组35例,边缘切除组13例.本院治疗后,局部复发8例,其中广泛切除组3例,边缘切除组5例.在复发的病例中,髓腔未受累组4例,髓腔受累组4例.发生肺转移6例,其中死亡4例,带瘤生存2例.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五年生存率为85.8%. 结论安全的外科边界是骨旁骨肉瘤获得良好预后的保证.在广泛切除绝大部分肿瘤的基础上,于血管神经束部位行谨慎的边缘切除是合理的.反复的复发可能会使预后变差.当复发肿瘤包绕血管神经束或表现为软组织内多个散在结节,局部切除不能达到安全广泛的外科边界时,应行广泛边界的截肢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程度与乳内动脉桥血流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术(OPCAB)术中左前降支(LAD)狭窄程度与左乳内动脉(LIMA)桥血流量的相关性. 方法将行OPCAB治疗的167例患者,按LAD狭窄程度(<75%、75%~95%、>95%)分为3组,A组31例、B组62例、C组74例,常规用LIMA与LAD吻合,吻合完毕时用即时超声血流探测仪直接测量并记录LIMA桥血流波形、平均流量、舒张期流量、收缩期流量、搏动指数(PI)及平均动脉压,进行LIMA血流量的对比研究. 结果 3组间平均动脉压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组LIMA桥平均血流量(28.3±3.2)ml/min,舒张期流量(55.1±5.3)ml/min,均显著高于A组[(11.1±1.2)、(26.3±2.8)ml/min]和B组[(16.3±1.6)、(34.8±3.2)ml/min](P均<0.01);B组平均流量、舒张期流量大于A组(P<0.01、P<0.05);PI值C组小于其他两组(P<0.01),B组小于A组(P>0.05);而收缩期流量各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 结论 OPCAB中, LAD狭窄程度越高,LIMA桥血流量越大,PI值越小,而收缩期血流量与狭窄程度无关.
-
MAGE-1抗原肽致敏DC活化淋巴细胞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的免疫防护作用
目的观察黑色素瘤-1基因(MAGE-1)抗原肽致敏树突状细胞(DC)所活化的淋巴细胞(CTL)对人肝癌HCC移植瘤的抑制和消退作用,评估临床治疗HCC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BEL-7402 HCC细胞于30只裸鼠背部皮下接种,建立裸鼠HCC移植瘤模型,其中22只成瘤;用MAGE-1九肽致敏DC所活化的淋巴细胞(1×106)注入肿瘤部位皮下(治疗组A,n=5),其余17只随机分成5组(B、C、D、E、F),用其他不同性质的细胞治疗,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并进行病理学分析和统计学处理,阐明特异性CTL对肿瘤的作用机制. 结果 (1)A组HCC移植瘤均停止生长并趋于缩小,荷瘤裸鼠观察期内无死亡;而其他5组肿瘤均快速生长,大部分荷瘤裸鼠2周内死亡.MAGE-1九肽致敏DC所活化淋巴细胞能显著抑制HCC移植瘤生长,促使肿瘤消退(P<0.01).(2)A组移植肿瘤广泛坏死,肿瘤细胞广泛凋亡. 结论 MAGE-1九肽致敏DC有抑制HCC生长,促进HCC消退,防止肿瘤转移、复发的作用.肿瘤细胞凋亡增强是DC肿瘤免疫的可能机制.MAGE-1九肽联合DC可作为治疗HCC的新型疫苗.
-
内毒素预处理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肺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内毒素预处理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肺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7组:生理盐水(NS)组,内毒素脂多糖(LPS)2 h、4 h、6 h组和LPS预处理2 h、4 h、6 h组,每组12只.LPS预处理各组大鼠经腹腔注射LPS 0.25 mg/kg,24 h后再注射LPS 0.5 mg/kg,NS组和LPS各组在上述时间均给予等容量NS;第2次腹腔注射72 h后,LPS各组和LPS预处理各组大鼠经静脉注入(静注)LPS 10 mg/kg,NS组注射等量NS.NS组在静注NS后6 h,LPS 2 h、4 h、6 h组和LPS预处理2 h、4 h、6 h组在静注LPS后2、4、6 h时各取6只大鼠取血,行血气分析;取左侧肺组织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 mRNA及抑制性κB-α(IκB-α) 蛋白表达;计数右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数,测蛋白含量.上述7组另取6只大鼠,在上述相同时点取全肺,计算肺体指数,测定髓过氧化酶(MPO). 结果 LPS各组大鼠较NS组大鼠肺体指数、BALF中白细胞数和蛋白及肺组织MPO含量均增加,氧分压和HCO3-下降;而LPS预处理各组大鼠上述各指标变化明显减轻.肺组织ICAM-1 mRNA在LPS 2 h、4 h和6 h组表达递增,而在LPS预处理各组表达显著减少;LPS 2 h组肺组织IκB-α蛋白表达较NS组减少,而LPS预处理2 h组较LPS 2 h组表达增加.结论内毒素预处理可防止内毒素血症时的肺损伤,可能与内毒素预处理使肺组织IκB-α蛋白生成增加和(或)消耗减少有关.
-
半导体锥形散射激光局部热消融肝组织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半导体锥型散射激光热消融肝组织的实验研究,探索一项价廉、疗效好、应用方便的有自主知识产权(试验阶段)的热消融肝癌新技术. 方法应用自我研制的实体肿瘤锥形散射激光治疗系统热消融健康家兔的肝组织,比较消融前后肝功能变化,观察组织温度变化及消融1个月后的病理变化. 结果术后家兔均成活,热凝固10 min光纤中心、距光纤中心5 mm、10 mm处肝组织温度分别为96.39℃±3.97℃、60.79℃±6.21℃、46.10℃±4.58℃;术后7 d肝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术后1个月可见消融区横径为26.0 mm(21 mm~33 mm)灰白色凝固坏死带和纤维包膜.光镜下可见中心为凝固坏死,外周为0.5 mm炎症细胞浸润带和2.4 mm肉芽组织. 结论半导体锥形散射激光可安全有效热消融肝组织,提示该技术有可能成为肝癌热消融治疗的一种适合国情的新方法.
-
Fas配体阳性睾丸细胞和环孢素A对移植胰岛细胞存活起协同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Fas配体(Fas L)阳性睾丸细胞与胰岛细胞共移植后联用环孢素A(CsA)对移植胰岛细胞存活的协同保护作用. 方法将同种大鼠胰岛细胞与睾丸Sertoli细胞同侧或异侧共移植于41只糖尿病SD大鼠受体肾包膜下.实验大鼠分7组,术后酌用CsA,观察各组大鼠移植物存活情况. 结果单纯胰岛细胞移植(对照组)后胰岛细胞的平均存活期为(4.6±1.1)d,加用CsA存活期明显延长至(21.8±4.7)d(P<0.01).与1×107个睾丸细胞同侧共移植的胰岛细胞平均存活期超过(57.5±4.0)d,但如移植前先封闭睾丸细胞表达的FasL后,移植的胰岛细胞平均存活期缩短为(5.8±2.6)d.胰岛细胞与1×105个睾丸细胞分别共移植于两侧肾包膜下,术后联用CsA,胰岛细胞的平均存活期超过(55.0±6.5)d,与1×107个睾丸细胞同侧共移植的存活期相近,但比对照组或CsA组则显著延长(P<0.01).当胰岛细胞与1×106个睾丸细胞分别共移植且不用CsA时,胰岛细胞存活期平均仅为(11.5±3.1)d,但仍较对照组延长(P<0.05). 结论表达FasL的睾丸细胞与CsA联用后可通过不同机制抑制胰岛细胞移植排斥反应而起到全身的协保护作用.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椎间盘终板抑制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
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构建组织间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消减文库,可进一步大批量筛选、克隆特发性脊柱侧弯表达的相关基因.
-
重视创面修复与瘢痕防治,提高康复质量--创面修复与瘢痕防治学术研讨会纪要
创面修复是烧伤专业永恒的主题,深度创面处理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创面愈合的快慢,还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的轻重,这是跨越烧伤与整形两大学科经常面对的学术难题,瘢痕增生的后果与病人的生存质量密切相关,因此瘢痕增生的防治就成为烧伤与整形两大专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Ⅵ
防治烧伤后感染的指导意见应用抗菌药物是防治烧伤后感染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烧伤专业治疗,特别是创面处理,是感染防治的基本和决定性措施.严重烧伤病情多变,疗程较长,治疗复杂,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普遍,问题较多.烧伤后感染带来病原菌耐药的问题日趋严重,构成医院感染诱发和流行的原因,值得重视.烧伤后感染指的是创面感染、吸入性损伤呼吸道与肺部的局部性感染以及病原菌入侵和扩散的全身性感染;广义的还包括与病情和治疗相关的感染性并发症.少数烧伤创面感染属于社区感染,绝大多数属于耐药病原菌引起的医院感染.烧伤病房存在耐药的病原菌,医护人员中有耐药病原菌的带菌者,病房条件、制度和医护人员基本素质方面的问题,使交叉感染实际上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