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절강창상외과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温州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88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7147
  • 国内刊号: 33-12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2-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浙江创伤外科》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刘伟国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闭合复位有限克氏针内固定及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徐国荣;王云龙;罗建民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有限克氏针内固定及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桡骨远端 C型骨折26例,采用闭合复位有限克氏针内固定及外固定架。结果对26例患者经过4~12个月随访,平均5.8个月。26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周。其中2例严重开放性骨折术后创口边缘皮肤坏死,表浅感染经换药后创面愈合,其余均1期愈合,2例尺偏角偏大,术后出现尺神经损伤,调整外固定支架后2周内症状消失,本组无外固定松动断裂及骨折再移位病例。腕关节功能评分采用Cooneey评分系统(疼痛、功能状况、碗关节活动度、握力):优19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5.6%,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闭合复位有限克氏针内固定及外固定支架治疗 C型桡骨远端骨折,能达到骨折端的良好复位,较强固定,并发症少,术后即刻恢复部分日常生活,疗效满意。

  • 蒙脱石散加蜂蜜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淑英;朱炜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加蜂蜜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Vesicular stomatitis,V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VS患儿按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锡类散外用治疗,观察组加蒙脱石散加蜂蜜调匀成糊状外用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安全性均较高。结论蒙脱石散加蜂蜜外用操作简便,安全,依从性高,比锡类散外用治疗VS疗效更明显。

    关键词: VS 小儿 蒙脱石散 蜂蜜
  • CapeOx与FOLFOX4方案治疗大肠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卓文莹;张天;林玲莉

    目的:观察比较CapeOx方案与FOLFOX4方案治疗进展期大肠癌术后辅助治疗的毒副反应。方法对21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III期及以上大肠癌患者,115例接受CapeOx方案化疗,103例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主要观察指标为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CapeOx组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47.8%)明显高于FOLFOX4组(22.3%),但反应较轻,多为I-II度;FOLFOX4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71.8%)明显高于CapeOx组(49.6%),同时,CapeOx组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43.5%)明显高于FOLFOX4组,且调查结果显示 CapeOx方案满意度更高。结论 CapeOx方案比FOLFOX4方案更安全、简便,耐受性好。

  • 外侧斜行切口空心螺钉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晓;叶锋;陈园升

    目的:探讨外侧斜行切口空心螺钉治疗Sanders 分型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4月至2013年7月,采用外侧斜行切口有限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5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本组35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术后无切口感染、皮缘坏死、延迟愈合等并发症。手术前后B?hler角、Gissane角的复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 Maryland [1]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20例,良13例,可2例,差0例。结论外侧斜行切口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分型Ⅱ型~Ⅲ型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满意的治疗方法。

  • 直肠外翻式切除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秀萍;董全进;曹鸿峰;邓高里

    目的:探讨直肠外翻式切除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9月,就诊于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及浙江省人民医院肛肠外科的37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经肛门直肠外翻、直视下确定肿瘤远侧切缘、双吻合器吻合,完成低位、超低位保肛手术。回顾性分析术后肿瘤远端切缘病理结果、吻合口瘘、肛门控便功能、术后局部复发等情况。结果37例患者均顺利行低位、超低位保肛手术,肿瘤远侧切缘均无肿瘤细胞残留,术后随访12~42个月,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例,直肠阴道瘘1例,术后6个月控便功能良好,无肿瘤局部复发病例。结论直肠外翻式切除应用于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可保证直肠肿瘤远侧安全切缘,安全性高,术后肛门控便功能良好,肿瘤局部复发率低。

  •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分析

    作者:吴东辉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2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研究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剔除肌瘤数目及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高体温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下床活动时间比较,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一种适用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微创手术。

  • 胃癌作全胃或近端胃切除术后吻合口漏12例诊治分析

    作者:柴建平

    目的:总结胃癌作全胃或近端胃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诊治经验,提高对食道胃或食道空肠吻合口漏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本院2007年2月至2012年12月,诊治的12例胃癌作全胃或近端胃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均行加强吻合口附近的腹腔引流,持续胃肠减压,均先行肠外营养支持,以后逐步过渡到肠内营养支持。12肠外营养液中应用谷氨酰胺,12例均使用生长抑素。4例漏口20~31天愈合,5例漏口31~60天愈合,2例漏口60~80天愈合,1例因严重的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在术后2周死亡。结论术前基础性疾病的治疗,腹腔引流的通畅、持续胃肠减压,特别是肠外营养结合肠内营养支持,谷氨酰胺、生长抑素应用措施,是促进胃癌术后吻合口漏愈合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胃癌 吻合口漏
  • 背侧联合双钢板治疗桡骨远端背侧粉碎性骨折

    作者:朱大安;路磊;方斌

    目的:探讨桡背侧入路2.4mm国产创生锁定微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背侧粉碎性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总结2008年9月至2012年11月,经桡背侧入路2.4mm国产创生锁定微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背侧粉碎性骨折15例。所有病例均采取桡背侧入路,骨缺损严重者置入人工骨。结果15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10.7个月(6~17个月)。 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Ⅰ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0周。1例骨缺损严重,术中置入人工骨。所有病例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肌腱炎症及肌腱断裂、断裂塌陷等并发症。术后功能康复时间6~29周,平均12.5周。术后第1天开始被动活动腕关节,1周后主动活动,功能锻炼。按改良的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9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6.66%。结论经桡背侧入路2.4mm国产创生锁定微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背侧粉碎性骨折,内固定可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疗效佳。

  • 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探讨

    作者:孙斌;吴旭东

    目的:探讨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闭合手法整复和手术开放整复治疗。结果20例获得随访,经6个月~3年,平均1.5年。优12例,良4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0.0%。结论在治疗上有闭合和开放复位两种方法,都应尽量恢复其解剖结构,结合有效的内外固定,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 可吸收止血微球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冬梅

    目的:首次研究可吸收止血微球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中的止血应用。方法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在本院子宫小于孕12周的78例患者行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随机分为可吸收止血微球止血和宫颈线圈套扎两组,比较手术时间、宫旁及子宫血管处理时间、出血量、术后发病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总体手术时间可吸收止血微球组少于宫颈线圈套扎组,差异有显著性,主要是由于宫旁、膀胱及子宫血管处理时间的差异:可吸收止血微球组(27.8±15.0)分钟显著少于宫颈线圈套扎组(38.3±21.6)分钟;出血:可吸收止血微球组为(39.4±20.1)ml,宫颈线圈套扎组(43.3±24.2)ml,差异无显著性;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针对腹腔镜下子宫次切术,可以吸收止血微球止血更容易,需要器械简单,很好地控制了术中出血,手术也清晰,值得临床应用。

  • 后环TSRH结合前环外固定架或重建钢板固定治疗Tile B型、C型骨盆骨折

    作者:陈之青;谢金兔;李坚

    目的:探讨后环TSRH结合前环外固定架或重建钢板固定治疗Tyle B型、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4月至2012年1月,采用后环TSRH结合前环外固定架或钢板固定治疗Tyle B型、C型骨盆骨折患者59例,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32个月平均17个月,术中后环TSRH手术出血在30~100ml,平均56ml,所有切口均愈合良好,术后半年骨折完全愈合,随访无骨折再移位、内固定失败及无骨盆畸形、双下肢不等长等并发症。术后1年,Majeed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1.5%。结论后环 TSRH结合前环外固定架或钢板固定是治疗大部分Tyle B型、C型骨盆骨折良好的方法,后环TSRH固定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安全、操作简单的优点。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内固定 TSRH
  • 封堵器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52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民福

    目的:探讨封堵器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分析2010年12月至2013年3月,期间52例通过封堵器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资料,其中中段输尿管结石24例,上段输尿管结石28例,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中段输尿管结石组手术时间25~48分钟,平均(30.5±5.5)分钟,结石清除率是95.8%(23/24)。上段输尿管结石组手术时间37~65分钟,平均(42.8±7.5)分钟,结石清除率是89.3%(25/28)。所有残石术后经ESWL治疗结石排出。手术并发症包括:术后发热2例,肾绞痛1例,术后无严重出血。结论输尿管封堵器应用于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安全有效,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

  • 益宫颗粒联合缩宫素治疗剖宫产术后宫腔积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肖欢

    目的:观察益宫颗粒联合缩宫素治疗剖宫产术后宫腔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2例剖宫产术后宫腔积血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宫颗粒。比较两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子宫复旧情况及不良发应。结果观察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总体上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至术后14天,观察组宫腔积血治愈率为9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1%(P<0.01),观察组疗效总体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清宫率为11.8%,显著高于观察组的2.6%(P<0.05)。术后14天观察组的平均宫腔深度为(17.5±1.8)cm,显著小于对照组(18.9±2.1)cm(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显著高于观察组6.6%(P<0.05)。结论在缩宫素基础上联合使用益宫颗粒可提高剖宫产术后宫腔积血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 地奥司明片治疗上肢创伤性水肿的疗效分析

    作者:朱荣耀

    目的:观察应用微粒化地奥司明治疗创伤及骨科手术后上肢肿胀和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12月绍兴县中医院骨科病房内创伤及骨科手术后上肢肿胀住院患者110例,经手术治疗并行石膏托外固定术后随机分为微粒化地奥司明组56与对照组54例,地奥司明组常规抬高伤肢,口服地奥司明片1.5g,2次/天,连用6天,对照组除抗生素、止血剂外仅给予常规抬高伤肢治疗。治疗前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疼痛及上肢肿胀程度的评价。肿胀的分类按顾玉东[1]教授的手部肿胀程度的分级标准评定。第6天进行疼痛和肿胀效果评定。结果纳入患者110例,进入结果分析110例,实验过程中无脱落者。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肿胀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 P<0.01);疼痛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7,P<0.01)。说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粒化地奥司明对于创伤及骨科手术后下肢肿胀的消退有比较好的效果,可以进行推荐使用。

  •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假包膜外切除非侵袭性泌乳素瘤

    作者:任明军;叶碎林;寺本明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假包膜外切除非侵袭性泌乳素瘤的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及分析日本医科大学附属病院脑神经外科自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间,应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假包膜外切除非侵袭性泌乳素瘤术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泌乳素(PRL)大值973.7ng/ml,小值75.6ng/ml,平均值145.3ng/ml,术后30例 PRL <5ng/ml(83.3/%),33例 PRL 10ng/ml (91.7/%),36例PRL<15ng/ml(100/%),术前及术后均行生长激素释放肽(GHRP-2)负荷试验,未发现术后垂体功能低下。平均住院7~12天。所有患者均经术后1年以上随访,均未见脑脊液鼻漏、视神经损伤、脑膜炎、垂体功能低下等并发症。术后均未见复发。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假包膜外切除非侵袭性泌乳素瘤的根治性高,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40例治疗分析

    作者:柳建生;屠传建;宋大刚;郑刚;顾志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对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40例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先行保守治疗,终17例进行了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例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终行钻孔引流术,14例均先行硬膜下积液腔钻孔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治疗,其中9例治愈,5例迁延不愈后均再行积液腔-腹腔分流术治愈。非手术治疗者治愈率为57.5%。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大部分能通过保守治疗治愈,但需定期随诊,警惕其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手术指征者一般先行单纯钻孔引流术,如迁延不愈可再行积液腔-腹腔分流术。

  • 腹腔镜胆囊手术中胃肠道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作者:周娇群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肠道损伤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 LC术中17例胃肠道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17例患者中16例恢复良好,痊愈出院,1例患者因严重腹腔感染及ARDS死亡。结论 LC术中由于胆囊炎症粘连、手术时暴力操作等是发生胃肠道损伤的主要原因,术中及时发现损伤并妥善处理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 后外侧入路T型钢板治疗三踝骨折33例临床报告

    作者:张占丰;夏增兵;王丹;闵继康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以及后踝骨折以 T型钢板固定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收集本院2007至2011年收治的三踝骨折病例33例。根据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类,旋前外旋型10例,旋后外旋型23例。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骨折,其中后踝以 T型钢板固定。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41月(平均20.5月)。根据美国足踝矫形协会(AOFAS)的后足-踝评分,优9例,良21例,一般3例。结论三踝骨折由于其后踝骨折块的特殊性,使用后外侧切口使后踝的复位更加可靠,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 T型钢板的使用,使后踝的固定更加确切,也能完成一部分与后踝相连的内踝骨折的固定,对软组织激惹轻微。

  • 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牵引手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冯伟良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牵引手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予以间断骨盆牵引配合手法复位,并采用独活寄生汤为主方进行辨证论治加减治疗。随访观察临床疗效,记录缓解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平均随访(9.5±2.5)周,成功随访106例患者,平均(4.0±1.5)个疗程。临床治愈46例,好转5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3.40%。治疗前后疼痛指数分别为(24.5±2.0)、(6.4±0.6),经t检验,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86,P<0.01)。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间断骨盆牵引配合手法复位,结合独活寄生汤祛湿通络化瘀、滋阴补肾、行气止痛,能够消除腰椎间盘损伤部位的微循环障碍,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明显地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简便易行,无创伤,疗效可靠,预后良好的治疗优势。

  • 漂浮体位下联合切口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三柱骨折

    作者:高春洪;陈俊波;吴振华

    目的:观察联合切口多钢板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漂浮体位下前后联合切口多钢板固定治疗16例复杂胫骨平台三柱骨折,前路锁定钢板,后路支撑钢板。结果16例均获得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5周,关节功能根据Rasmussen评分标准,优11例,良4例,可1例。结论对于高能量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早期处理、正确的体位入路选择、内固定方式材料选择、中医介入辅助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

  • 改良肋间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朱轶;胡丰登

    目的:探讨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的临床效果与实用价值。方法40例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行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后面简称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n=20)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n=20),按 Prince-Henry (PH)评分法评估两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天其PH评分,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极明显,更有助于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用于烧伤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小奇;傅智慧;谷松坡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使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本院16例烧伤患者运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出血少,操作时间短,住院期间未出现套管移位脱出、切口感染、皮下气肿、纵膈气肿,愈后瘢痕程度轻。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是一项微创技术,由烧伤科医师自己完成,值得在烧伤科推广。

  • 藤黄健骨胶囊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作者:胡新阳

    目的:探讨藤黄健骨胶囊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口服藤黄健骨胶囊;对照组(60例)口服美洛昔康片。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相当,但副作用对照组明显大于治疗组。结论藤黄健骨胶囊治疗骨关节炎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少,可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声带离断术治疗双侧声带麻痹

    作者:徐慧芳;朱永斌;周景和;范国康

    目的:探讨声带离断术治疗双侧声带麻痹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浙医二院耳鼻咽喉科的9例双侧声带麻痹。8例患者继发于甲状腺术后,1例患者病因不明。支撑喉镜下喉刀声带离断术6例,其中4例行单侧声带离断,2例双侧声带离断;CO2激光单侧声带离断术3例。结果7例术后经过3月堵管后,顺利拔管;2例仍有活动后气急,后再经对侧声带切断术,术后堵管3月后拔管。拔管后6例患者声嘶较前无明显加重,3例患者声音强度减弱,但不影响正常的语言交流。随访4~37月无呼吸困难、误吸。结论支撑喉镜下声带离断治疗声带麻痹,能有效解除患者呼吸困难,恢复经口鼻呼吸,对发声无明显影响。

  • 儿童创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28例诊治分析

    作者:王兴良;于锋;徐浩雄

    目的:总结儿童创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诊治体会,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01年3月至2011年3月,本院收治的28例儿童创伤性脾破裂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28例,成功27例,成功率96.4%。结论选择合适的儿童创伤性脾破裂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安全,有效,成功率高。

  • 跳跃性脊柱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方伟松

    目的:探讨跳跃性脊柱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手术治疗14例,保守治疗2例)跳跃性脊柱骨折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例患者共累及椎体34个节段,早期易漏诊;按Frankel功能分级,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该类损伤受伤机制复杂,合并损伤多,全面体检避免漏诊。治疗上应根据骨折性质、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根据骨折类型选择相应的固定融合节段。

  •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路磊;陈鹏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68例。术中先做关节镜检查,在关节镜下监视下根据骨折情况采用不同切口及方法复位,植骨。用拉力螺钉、胫骨锁定钢板固定胫骨平台骨折。结果6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3.7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5.9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9.7周。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18.5°;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优55例,良7例,可6例,无差病例,优良率91.17%。结论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获得满意的复位与固定及治疗效果,能有效避免切开关节囊,降低膝关节粘连发生率,提高胫骨平台关节面复位质量,重建胫骨平台稳定性,减少手术创伤及早期功能锻炼,充分体现微创手术优势。

  • 急诊闭合手法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作者:吴龙兴;林璧;李建春;许金樱

    目的:评价急诊闭合手法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患者42例,年龄28~65岁,平均54.3岁。无移位型38例、移位型4例。全部采用急诊闭合手法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治疗。术后随访观察18~36个月,平均28.6个月。结果骨折愈合率为92.9%。出现股骨头坏死共12例(28.6%);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总优良率76.2%。结论急诊闭合手法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副肝管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作者:李更天;叶烜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副肝管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本院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术后发现合并副肝管病例的资料:其中7例LC术中发现副肝管,Ⅰ型3例,Ⅱ型2例,Ⅲ型1例,Ⅳ型1例,1例术后迟发性胆漏,再次行腹腔镜探查诊实为Ⅰ型副肝管损伤。结果3例Ⅰ型术中发现副肝管直接使用Hem-o-lok夹闭或Prolene线缝合,1例迟发性胆漏术后再次行腹腔镜探查予Prolene线缝合损伤副肝管;4例Ⅱ型、Ⅲ型、Ⅳ型副肝管术中损伤后发现;2例Ⅱ型副肝管损伤患者中1例直径<2mm,镜下直接夹闭,另1例副肝管横断且直径在3mm左右,胆管缺损1.5cm,予副肝管空肠 Roux-en-Y吻合术;Ⅲ型损伤1例,为前壁穿孔,经胆总管置入较细“T”管,一侧臂过破口处,破口边缘缝合1针;Ⅳ型副肝管损伤1例由于胆管无缺损,行胆管端端吻合,经胆总管置“T”管至副肝管。结论为防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损伤副肝管,应熟悉副肝管各种类型,精细解剖胆囊三角,巧妙处理胆囊床,警惕副肝管“二次损伤”。交替解剖胆囊后三角、前(Calot)三角,结合冲洗钝性解剖法、术中胆道造影等方法预防副肝管损伤,是困难LC成功的关键。对于损伤的副肝管直径<2mm可直接夹闭;对于直径>3mm 的副肝管损伤,在修复损伤的同时必须进行有效胆道引流。

  • 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治疗桡骨头Ⅱ、Ⅲ型骨折

    作者:于文源;黄俊;芮云峰

    目的:探讨通过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治疗成人桡骨头Ⅱ、Ⅲ型骨折的方法。方法局麻下在C臂X线透视下,用Φ2~3mm克氏针从肘关节外后方穿过皮肤,顶推或侧向横拨,将骨折块撬拨复位,石膏托外固定3周。疗效随访经9~38月随访,17例Ⅱ、Ⅲ型患者中16例肘关节功能达优良,1例功能受限。结论桡骨头骨折以该方法治疗是安全,可靠,有效的。

  • Ommaya囊在脑室出血后期并发脑积水患者中的再运用研究

    作者:潘云峰;范曙强;邵锋伟

    目的:探讨Ommaya囊在脑室出血后期并发脑积水患者中再运用时的优点。方法2004年3月至2012年8月,对本院因脑室出血曾行Ommaya囊置入引流而后期并发脑积水的患者,先经Ommaya囊穿刺行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待脑脊液常规、生化及培养达标后,尽早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术中保留原脑室管,直接与分流装置中的压力泵相连。术后明确经Ommaya囊持续外引流后患者病情有无改善与终V-P分流效果有无相关性。结果21例患者终20例行V-P分流术,无1例出现感染及分流管阻塞。本组预后:ADLⅠ~Ⅱ级者12例,均为Ommaya囊外引流后症状及GCS评分改善者。而无改善的3例终均发展为ADLⅢ~Ⅳ级。结论 Ommaya囊在脑室出血后期并发脑积水患者中再运用方法简便、安全,并发症少,为再出血治疗、V-P分流术、脑脊液取样等提供了便利。

  • 胰腺外伤胰胃吻合术后胰瘘的预防与处理

    作者:钱军

    目的:探讨胰腺外伤胰胃吻合术后胰瘘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于衢州市人民医院住院、以胰胃吻合术治疗的胰腺外伤病人资料,分析胰胃吻合术后胰瘘的影响因素,总结其预防与治疗的经验。结果共收集符合要求病例24例,治愈24例。共发生胰瘘8例,胰瘘的发生与手术时间、主胰管支架、术后白蛋白水平及术后感染有关。结论胰瘘的发生受多因素影响,有效营养支持治疗、控制感染及通畅引流的情况下可治愈。

  • 育龄期妇女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与治疗

    作者:徐秀玲

    目的:探讨育龄期妇女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及诊治特点。方法分析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妇产科门诊和住院收治的53例育龄期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53例患者进行实验室和影像学等检查,分析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及治疗特点。结果53例患者的首次血清泌乳素检测值36~273ng·ml-1,其中,5例垂体泌乳素腺瘤的血清泌乳素值均大于200 ng· ml-1,甲状腺功能低下3例(5.7%),抑郁症和焦虑症4例(7.5%),患有各类妇科内分泌疾病的患者占39.6%,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20例(37.7%)。53例患者中,11例患者予以手术治疗;17例患者予以口服溴隐亭治疗,其中12例血清泌乳素值正常,5例患者降至50ng·ml-1以下;25例患者接受相关专科治疗后。19例血清泌乳素值降至正常范围。结论对育龄期妇女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生育需求、是否存在肿瘤以及对健康造成的影响而定。根据患者的病因及其生育要求予以正确的个体化治疗是迅速有效降低血清泌乳素值,恢复正常月经周期和性腺功能的关键。

  • 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宫颈管粘连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作者:王国华;吴芬英;蒋建峰

    目的:探讨行宫颈锥形切除术后患者发生宫颈管粘连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本院妇产科行宫颈锥切术的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419例,对年龄、孕产次、病理级别、初次/二次手术、术式、出血、感染与术后宫颈管粘连的关系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出现宫颈管粘连17例,发生率约4.1%。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50岁、宫颈冷刀锥切术以及宫颈创面大出血是宫颈管粘连的高危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50岁、宫颈冷刀锥切术是与宫颈管粘连高度相关因素,其危险度分别为3.618、1.994。结论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患者宫颈管粘连发生率高,需重视;掌握手术范围和深度,减少术后出血及感染可减少锥切术后宫颈管粘连的发生概率。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46例临床研究

    作者:黄桃园;刘志英;何向东;蒋昊靖

    目的:探讨PFNA微创法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本院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92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观察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治疗,对照组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PFLA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并发症和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1.3%(42/46)显著高于对照组76.1%(35/46),并发症发生率6.5%(3/46)显著低于对照组30.4%(14/46),愈合时间和负重行走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微创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容易操作,愈合较快,疗效确切,感染等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神经导航仪下高血压脑出血双管引流治疗体会

    作者:张学磊;李湖广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大于60ml,无脑疝者)神经导航仪下双管引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20例高血压脑出血(大于60ml,无脑疝者)神经导航仪下双管引流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GOS评定Ⅴ级6例,Ⅳ级8例,Ⅲ级6例,死亡0例。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大于60ml,无脑疝者)采用神经导航下双管引流治疗,定位准确、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再出血概率小,效果理想。

  • 小切口双纽扣钛板系统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作者:杨骐宁;姜丹生;曹扬;汪志明;蔡鹏飞;周勇伟

    目的:介绍小切口双纽扣钛板系统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及中期疗效。方法在2009年8月至2010年11月,对19例RockwoodⅢ-Ⅴ型急性脱位患者施行小切口双纽扣钛板系统重建喙锁韧带手术治疗。结果随访26~40月(平均35.3月),根据 Karlsson评价标准,评估肩部活动度、疼痛程度、肌力及肩锁关节复位X线表现情况进行疗效评定。优16例,良3例,差0例,中期随访优良率为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该技术操作简单,切口小,软组织损伤少,关节内干扰少,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康复时间短,恢复快,中期随访疗效满意。

  •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Muller AO C2、C3型股骨远端骨折

    作者:裘天强;陆兴焕;裘人华;崔德勇;胡才季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Muller AO C2、C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30例Muller AO C2、C3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采用股骨远端外侧钢板(DCS、解剖型钢板、LISS系统)固定同时联合内侧股骨髁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根据术后关节功能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2月。28例骨性愈合,2例骨不连,再次内固定植骨手术后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评分参照Merchant标准:优14例,良11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3.3%。结论双钢板内固定可使Muller AO C2、C3型股骨远端骨折得到坚强固定,术后可行早期关节功能锻炼,临床效果满意。

  • 外伤性凝固性血胸的开放和微创治疗分析

    作者:何学愚

    目的:对开放手术与微创(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方法治疗外伤凝固性血胸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取本院2008年至2012年外伤性凝固性血胸行手术治疗的69例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微创组39例,开放组30例。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渗液及引流管留置时间、禁食时间、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根据不同年龄(≥60岁与<60岁)再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人口学基线指标、外伤时间及外伤合并症未见明显差异。微创组与开放组比较,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需引流时间短,禁食时间短,下床时间早,术后住院天数少。开放组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微创组年龄较小的患者手术时间(122.56±21.610) vs.(100.96±11.603),t=6.686,P<0.001、引流时间(2.34±0.658) vs.(2.59±0.606),t=2.306,P=0.022及禁食天数(2.21±0.595) vs.(2.47±0.578),t=2.642,P=0.009均优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其余指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本组治疗外伤凝固性血胸微创手术优于开放手术,尤其是老年患者选择手术较为有利。

  • 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后切口并发症的因素分析

    作者:陈于东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切口并发症的成因及预防。方法总结2008年9月至2013年9月,共78足跟骨骨折手术病例。手术时机7~14天,所有手术采取跟骨外侧入路,用AO跟骨外侧钢板固定。术后负压引流2~3天并弹力绷带包扎。结果切口并发症15足,占19.23%,其中切缘坏死0.5~0.8cm 8足;0.8~1.2cm 5足,2~3cm 2足。结论选择合适手术时间窗、手术操作规范轻柔、充分引流是有效减少切口并发症的关键。

  • 全胃切除、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治疗老年胃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才秀;张锐利;姚永庭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对老年胃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8例老年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以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进行消化道重建(30例)为研究组,以Double tract代胃术进行消化道重建(28例)为对照组。通过术后患者并发症的检测以及随访研究比较两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共58例胃癌患者均成功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再分别通过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和Double tract代胃术进行消化道重建,手术非常成功。两组患者术中未发生死亡,术后也无食管空肠吻合口瘘情况发生。与Double tract代胃术相比,术后两组患者的饮食情况无显著差异,经随访倾倒综合征和反流性食管炎减少,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提高。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在全胃切除的根治性手术治疗后,通过改良后的 Double tract代胃术进行消化道重建的方法是一种非常理想、安全有效、值得推荐的全胃切除的消化道重建方法。

  • VSD技术结合皮瓣转移治疗四肢伤口慢性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金喜;朱建龙;张海明;李坚

    目的:探讨VSD技术结合皮瓣转移治疗四肢伤口慢性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 VSD技术结合皮瓣转移治疗四肢伤口慢性感染28例。结果28例中除2例远端皮瓣坏死经换药愈合,其余均Ⅰ期愈合,感染控制,随访2个月~4年,皮瓣无溃疡,感染无复发,患肢外观及功能可接受。结论 VSD技术结合皮瓣转移治疗四肢伤口慢性感染效果好,效程短、可早期覆盖伤口。

  •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287例分析

    作者:倪乾生;张帆;施东升;包启朝;郑晓登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去骨瓣减压的手术指征及预后。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13年6月乐清市人民医院287例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的伤情、手术情况、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定:死亡83例,植物生存57例,重残28例,中残23例,恢复良好96例。病死率为28.9%(83/287)。其中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GCS)3分病死率为60.3%(76/126)。一侧瞳孔散大病死率为14.1%(27/191)。两侧瞳孔散大病死率为58.3%(56/96)。呼吸和循环障碍患者病死率为79.7%(47/59)。结论 GCS≤6分,一侧瞳孔散大和术中脑膨出可作为去骨瓣减压的手术指征。GCS评分低、两侧瞳孔散大、呼吸和循环障碍等提示病死率高,预后不良。

  • 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

    作者:刘国太;周学文;王强;沈国华;张居适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Pere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注入骨水泥的时机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4月,采用 PKP 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71例患者资料。通过对比观察术中推注骨水泥时间来研究骨水泥渗漏情况及骨水泥渗漏类型等。结果直接持续推注骨水泥患者有8例10椎体外漏,但均未出现神经症状,经过改进推注骨水泥方法后未发生1例骨水泥外渗。结论对新鲜骨折及椎体后缘破裂上下终板破裂并不是绝对手术禁忌征。严格把握注入骨水泥时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并发症发生的。

  • 桡骨头置换在青壮年粉碎性MasonⅣ型桡骨头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钟建明;王丹;翁伟;成逸

    目的:评价对青壮年粉碎性MasonⅣ型桡骨头骨折应用桡骨头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青壮年粉碎性 MasonⅣ型桡骨头骨折患者使用金属假体行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2个月。肘关节伸屈-3~125°,前臂旋前平均75°,旋后80°。按 Broberg-Morrey 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7例,良5例,优良率为92.3%。结论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青壮年粉碎性 MasonⅣ型桡骨头骨折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注意修复合并损伤恢复肘关节稳定性,术后正规康复训练均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 局部粘膜瓣修复下唇粘液腺囊肿切除术后缺损

    作者:洪辉;李哲光;应彬彬

    目的:分析利用局部粘膜瓣修复下唇粘液腺囊肿切除术后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明确诊断为下唇粘液腺囊肿且囊肿直径大于1cm的31例患者,行手术切除后即刻利用局部粘膜瓣行A-T逐步推进法或转瓣法修复下唇缺损,观察随访下唇重建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病人术后1周都达到了Ⅰ期愈合,下唇外观满意,随访1年下唇无继发的畸形改变,无1例复发。结论局部粘膜瓣即刻修复下唇大型粘液囊肿切除术后缺损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唇部外观,且无迹象表明增加复发几率,是一种可靠实用的方法。

  • 左肝外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对左肝内胆管取结石疗效分析

    作者:裘承刚;吴晓青;沈婷

    目的:探讨左肝外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针对左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08年2月至2013年6月,于本院同期分别进行两种手术的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共计36例,观察组19例,采用左肝外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取石手术;对照组17例,采用左肝外叶切除术,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明显低于对照组41.18%,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随访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残石率为0,对照组残石率为11.76%,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左肝外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疗效突出,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残石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全髋关节置换与骨折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

    作者:赵国梁;于虎;张中林;张鹰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与骨折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关节置换组(30例)与内固定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卧床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术后并发症、随访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内固定组在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方面低于关节置换组,关节置换组卧床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内固定组,关节置换组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及随访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内固定组,以上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较临床疗效满意,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理想,是一种更优的治疗选择。

  • Herbert钉治疗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的临床探讨

    作者:余伟彪;张金喜;李敏皋;张海明;曹娴华;李锦锦

    目的:探讨应用Herbert钉治疗股骨头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髋关节前或后入路手术治疗6例 PipkinⅠ型Ⅱ型股骨头骨折患者,采用Herbert钉固定。结果6例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5例,良1例。无不愈合、感染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Herbert钉是固定股骨头骨折的可靠方法,根据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

  • 应用锁骨钩钢板及锁骨肩峰端解剖锁定钢板两种方法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王善明;王铁洲;王才迈

    目的:对比应用锁骨钩钢板及锁骨肩峰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行锁骨钩钢板及锁骨肩峰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术后肩关节功能情况。术后应用评分标准进行疗效分析。结果7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月,术后肩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2.50%,94.44%。结论两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锁骨钩钢板组的并发症明显多于锁骨肩峰端解剖锁定钢板组。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遗留症状的原因与预防

    作者:蒋忠海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遗留症状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症状的患者30例,总结造成遗留症状的原,采取防治措施,提出治疗方案。结果术后遗留症状的原因为髓核再突出的10例(占33.3%)、瘢痕压迫8例(占26.7%)、周围脊髓组织粘连8例(占26.7%)、腰椎不稳定4例(占13.3%)。其中保守治疗21例,再次手术治疗9例。治疗后所有患者遗留症状消失,未复发。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遗留的原因很多,需要从术前、术中和术后进行全面预防,术后根据症状遗留的原因采用合理的治疗手段。

  • 跨窦汇区硬膜外血肿的救治分析

    作者:曹彦荣

    目的:探讨分析跨窦汇区硬膜外血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收集近10年来收治的1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保守治疗3例恢复良好,手术12例,死亡1例,轻残2例,恢复良好9例。结论窦汇区硬膜外血肿出血来源于静脉,临床表现起初不明显,但可随时病情加重危及生命,及时掌握手术时机,采取骨板开颅及术后骨板复位有利于手术操作及止血,并保留颅骨完整性。

  • 游离第二足趾胫侧皮瓣修复单手指指腹组织缺损

    作者:张兆国;王猛;刘超;程卓轩;陈建列

    目的:探讨游离第2足趾胫侧皮瓣修复单手指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单手指指腹组织缺损的患者,均Ⅰ期应用游离第2足趾胫侧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1.5cm×2.0cm~2.0cm×3.0cm。结果术后12例皮瓣全部存活,无1例发生血管危象。所有病例经3~12个月的随访,皮瓣质地、外形满意,手指功能恢复优良,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为0°~60°,皮瓣两点分辨觉为5~10mm,供区创面均Ⅰ期愈合,不妨碍行走。结论游离第2足趾胫侧皮瓣,手术成功率高,血供可靠,可恢复精细感觉,是修复单手指指腹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 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罗晨;陈彦飞;李常伟;周斌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的治疗作用、适应征、禁忌征及注意事项进行讨论。方法用硬膜外穿刺针行腰椎穿刺,在L3-L4或L4-L5椎间隙穿刺进入腰大池,脑脊液流出后将穿刺针开口方向朝向头部,放置细软导管经穿刺针进入腰椎蛛网膜下腔间隙12~20cm(儿童12~15cm,成人15~20cm),观察管内脑脊液流通状态。连接引流袋,调节引流袋高度,一般控制脑脊液引流量在150~350ml/天,置管时间7~14天。结果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重度颅脑损伤、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取得明显效果,无并发症。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操作简单易行、创伤小,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价。

  • 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并发颅内血肿脑疝的急诊手术治疗

    作者:侯勇;罗魏敏;王剑峰;泮双军;汪杰;黄琪;王俊兴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并发颅内血肿、脑疝时的早期诊断及急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7例术前因脑疝无法进行CTA或DSA检查的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无法行CTA、DSA等检查时的早期判断及手术。结果本组17例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均未行CTA或DSA检查,经早期判断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早期急诊手术,17例术中均发现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动脉瘤瘤颈夹闭16例,载瘤动脉夹闭1例,术后7例行DSA检查,8例行 CTA检查,显示动脉瘤完全夹闭10例,动脉瘤颈部分残留3例,载瘤动脉狭窄1例,载瘤动脉夹闭1例。所有患者3个月后随访时 GOS评分恢复良好(5分)4例,轻度病残(4分)6例,重度病残(3分)4例,植物生存(2分)1例,死亡(1分)2例。结论对于怀疑为动脉瘤破裂的颅内血肿并脑疝患者,即使未经DSA及CTA检查,也应积极手术探查,部分患者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同时笔者认为,有条件时均应急诊及时行 CTA或 DSA检查,减小手术风险。

  • 低温烧伤157例治疗分析

    作者:刘文阳

    目的:分析总结低温烧伤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近3年收治157例低温烧伤患者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7例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处理后伤口均愈合。结论对低温烧伤患者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早处理,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宫腔镜联合B超在困难取环中的应用

    作者:汤雪红

    目的:分析困难取环采用宫腔镜联合B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困难取环(n=106)采用宫腔镜联合B超为观察组;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困难取环(n=96)采用B超引导下手术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取环成功率、环断残率、并发症发生率(x2分别=17.337,19.186,4.506,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t分别=4.730,5.516,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联合B超较单纯B超引导下取环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低等优点。

    关键词: 宫腔镜 B超 困难取环
  • 保留括约肌术式治疗高位肛周脓肿53例临床观察

    作者:胡立波;岑嘉云;魏立

    目的:探讨高位肛周(直肠)脓肿的术式选择与预后。方法将53例高位肛周(直肠)脓肿的患者实施保留括约肌术式引流,术后随访12个月,并进行临床总结与分析。结果术后1年内症状无再发25例,脓肿复发或演变成肛瘘28例,无1例肛门失禁或肛门畸形。结论保留括约肌术式治疗高位肛周(直肠)脓肿是可行的,既有Ⅰ期治愈率,又能保护肛门功能。

  • 利伐沙班联合足底泵预防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作者:蒋恒;王利宏;徐国红;厉剑锋

    目的:通过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量肝素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防治中的作用,评估利伐沙班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2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初次髋关节置换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术后预防DVT使用药物不同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和LMWH组,每组各10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症状性深静脉血栓(DVT)和症状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生率、创口并发症发生率、重大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症状性PE的发生率、创口并发症发生率及重大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MWH组症状DVT发生率为6%,利伐沙班组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创口渗出平均时间7.52天,低分子肝素组6.1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LMWH比较,股骨颈骨折患者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DVT防治中应用利伐沙班安全、有效,但创口并发症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医用生物蛋白胶干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生殖功能影响研究

    作者:王学中;胡永炜;陈建望;赵卉;张宇

    目的:在疝气修补术中加用医用生物蛋白胶保护输精管及睾丸血管探讨其对患者术后生殖功能的保护价值。方法分别20例疝气患者单纯使用改良式Kugel补片腹膜前间隙修补及加用医用生物蛋白胶,比较其对生殖功能的影响。结果加用医用生物蛋白胶的患者术后睾酮、睾丸大小、睾丸动脉直径与术前无明显差异。结论加用医用生物蛋白胶保护输精管及睾丸血管对患者术后生殖功能有保护作用。

  • 锁定加压带外侧延伸部锁骨干接骨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勇;叶招明;李恒元

    目的:本院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期间,采用锁定加压带外侧延伸部锁骨干接骨板治疗NEERⅡ型骨折11例,平均随访10.5个月, Constant平均评分为94.3分,其中疼痛13.6分,日常活动13.4分,主动活动为37.9分;其中1例于术后发现有肩锁关节半脱位,其他均无明显手术并发症。锁定加压带外侧延伸部锁骨干接骨板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对于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功能恢复佳等优点。

  • 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临床分析

    作者:王晟;莫百军;吴文灿;周丽琴;王毅;陈洁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6个月。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8例患者中无效1例(12.5%),有效4例(50%),显效3例(37.5%),总有效率87.5%。结论对于药物治疗效果差的视神经损伤患者,无论有无光感,以及受伤时间长短,均不应放弃争取视功能改善的手术机会。

  • 绞窄性肠梗阻91例诊治体会

    作者:彭勃

    目的:对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治疗的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1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手术治疗,行肠切除29例,疝回纳25例,肠复位9例,治愈88例(96.7%),死亡3例(3.3%)。结论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的应用

    作者:郑炜;陈建文;吴雪华;郑晓鹏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应用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共用国产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了38例资料完整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分析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临床愈合,但有1例患者肱骨大结节吸收。术后肩关节功能按Neer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良率达81.58%,疗效满意。结论对肱骨近端移位或粉碎性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能恢复肱骨近端解剖形态,骨折端稳定,术后配合康复锻炼,大限度恢复肩关节功能。

  • 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叶淑贞

    目的:为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49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包括了人口学信息、确诊既往史、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情况、治疗效果和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European Quality of Life-5 Dimensions, EQ-5D)等部分。结果患者血糖控制率为27.71%,在行动、自我照顾、平常活动、疼痛/不舒服和焦虑/抑郁维度的“问题”自我报告率分别为5.29%、2.68%、3.82%、14.86%和14.06%。体育锻炼有利于减少五维度“问题”自我报告率。并发疾病数、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等因素主要对疼痛和焦虑二维度产生影响,水肿对行动和疼痛二维度产生影响。患者是否饮食控制和接受健康教育均对生活质量不产生影响。结论需要临床医护人员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加强对其体育锻炼的指导,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

  • 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集合管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罗雪芬;付锋;胡铁波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的CT表现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集合管癌术前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表现。结果5例中男性2例、女性3例,5例均为单侧发病,4例为肾皮质-髓质型、1例为肾皮质-髓质-肾盂型。5例肾脏体积均增大、局部轮廓突出;肿瘤形态不规则、与肾实质分界不清,3例肿瘤突破肾皮质侵犯包膜或腰大肌,1例累及肾窦,2例有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5例肿瘤大小自5cm×5.5cm至5.5cm×7cm不等,瘤内密度不均匀,1例瘤内有钙化,4例有囊样液性低密度区。增强CT三期扫描示肿瘤实体强化均呈轻-中等度强化,强化过程呈渐进性并延迟持续强化。结论肾集合管癌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通过仔细观察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及结合临床表现,对该病术前可作出提示性的诊断,确诊仍需依靠病理。

  • 布托啡诺在单纯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作者:姚建芬;吴益莉;朱晶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用于单纯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行硬膜外腔麻醉阻滞后病人自控镇痛方式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血压的影响。方法将80例单纯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布托啡诺组(40例);芬太尼组(40例)。镇痛方法均采用持续硬膜外腔麻醉后病人自控镇痛(PCEA)方式。布托啡诺组:0.15%罗哌卡因+布托啡诺20μg/kg;芬太尼组:0.15%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kg。结果两组镇痛前后血压、心率较麻醉前有所下降(P<0.05),镇静情况比较B组显著高于F组(P<0.05),疼痛开始缓解时间 B组明显快于F组(P<0.05),两组在镇痛后5分钟、胎儿娩出时间点疼痛程度B组较F组相对较好(P<0.05),B组副作用的发生较 F组少(P<0.05)。结论布托啡诺组在分娩镇痛中的起效快,镇痛强,对新生儿影响小,副作用发生率低,阻止高血压进一步恶化,提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分娩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 老年外伤病人的心电图观察

    作者:吴杰;易建华;李强;巴力;张茂

    目的:观察外伤对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救中心留院外伤病人,年龄均大于等于60岁,共计731位,接受心电图检查。结果第1次心电图正常者193例,异常者为538例,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室早、房早、阵发性室上速、房颤、T波改变、ST段缺血性改变、预激综合症等。第2次心电图正常者255例,异常者为476例,其中由正常转为异常者76例,主要为室早、房早、房扑、T波改变、ST段缺血性改变。结论外伤易加重基础心血管疾病,而心血管疾病的存在必然影响外伤的预后及病情恢复。

  • 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诊断的意义

    作者:张宏伟;胡津铭;王永强

    目的:分析脂肪栓塞综合(Fat embolism syndrome,FE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探讨FE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从分析FES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总结FES早期诊断的要点,并通过一则案例具体论述 FES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结果 FES多发生于下肢长骨骨折后,发病时间一般在24~72小时之间;可见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影像学表现为24~48小时的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大片或斑片状广泛分布的非感染性浸润灶,典型者呈“暴风雪样”改变常伴右心充血征象,有时可伴有急性脑组织肿胀。结论 FES临床少见,易被忽视,结合患者长骨骨折病史、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有助于对 FES的早期诊断,有利于临床采取正确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FES 长骨骨折 X线 CT 诊断
  • 老年髋部骨折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

    作者:贾曼;郑文娴;余华晨

    目的:为探讨老年髋部骨折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本院老年髋部骨折100例。结果显示老年髋部骨折的健康教育需求不同于一般的骨科疾患,有其特殊性,其需求有个体性。结论因此对该类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起到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的重要作用。

  • 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应用于胃镜下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

    作者:庞萍娟;林仙菊;王苗凤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清醒镇静用于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6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Ⅰ组)和清醒镇静组(Ⅱ组),每组各30例。Ⅰ组:静脉给予芬太尼1.0μg /kg,2分钟后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1.2~1.6mg /kg(时间>60秒),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时,则认为患者达到全身麻醉状态,此时即可进行手术,术中根据情况每次追加丙泊酚20 mg,以保证患者麻醉稳定;Ⅱ组:靶控输注泵同时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0.9~1.1μg/ml,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1.0~1.2ng/ml,患者BIS值达75~80开始手术,术中调整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浓度,使 BIS值保持在80左右。结果Ⅰ组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BIS值、丙泊酚总用量、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镜下视野满意度及食管蠕动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清醒镇静较全身麻醉具有更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更少的呼吸抑制,患者更为安全。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谢鹃;施海滨;朱彬;孙建良

    目的:揭示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00例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方法,试验组另外增加盐酸右美托咪定作为镇静药物。于术前1天,术后12小时和1天,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定认知功能。结果术后12小时和1天,试验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血浆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麻醉可显著减少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多层螺旋CT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叶亦斋;应碧伟;何建华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方法对74例胸部外伤临床考虑有肋骨骨折患者分别行胸部肋骨三位片检查,胸部螺旋CT扫描,并运用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的容积再现(VR)及曲面重建(CPR)。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显示肋骨骨折的差异,体现多层螺旋CT的价值。结果74例患者中,胸部肋骨三位片显示52处肋骨骨折,28处可疑骨折,30例未见明显骨折:而多层螺旋CT扫描后并运用VR共显示肋骨骨折222处;胸部肋骨三位片上28处可疑骨折,在多层螺旋CT图像上显示20处骨折;胸部肋骨三位片30处未见明显骨折,多层螺旋CT图像上显示78处骨折。结论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CPR)及容积再现(VR)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优于胸部肋骨三位片,能够多角度、立体、清晰的反映肋骨骨折,在对肋骨骨折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 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喉罩麻醉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EMS)碎石术中可行性和疗效分析

    作者:程浩;傅颖

    目的:对经尿道输尿管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EMS)碎石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喉罩麻醉的临床疗效以及可行性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应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EMS)碎石术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喉罩以及气管插管进行麻醉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应用的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在T1、T2、T3三个时间点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术后回访发现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经尿道输尿管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EMS)碎石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喉罩进行麻醉对患者的呼吸以及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小,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咽喉部的并发症,应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多层螺旋CT对结肠癌分型分期价值分析

    作者:李伟斌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技术对结肠癌的分型与分期的价值。方法对本院89例经手术和病理结果证实的结肠癌患者的 CT结肠成像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和病理分期结果相对照,以研究多层螺旋CT对结肠癌术前分型和分期的准确性和敏感性。结果本组89例临床资料中,CT对肿块型、浸润型、溃疡型分型诊断的准确性为96.9%、100%、88.9%,敏感性为100%、88.9%、100%,总符合率为95.5%(85/89)。CT显示结肠癌T、N、M分期总体准确率分别为88.8%、91.0%和95.5%。结论 CT对结肠癌的分型分期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可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价值的依据。

  • 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京成;谢小岚;史立芬;董卫江

    目的:研究采用超声定位方法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作用。方法选择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用超声定位为实验组,30例采用X线定位为对照组。结果超声定位平均用时(3.5±0.5)分钟,定位成功率为97%;X 线定位平均用时(6.2±0.5)分钟,定位成功率为60%。结石≤7mm时,超声定位成功率100%,X线定位成功率仅为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下段结石采用超声定位成功率高,定位时间较短,具有快捷、方便优势,超声定位可作为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 帕瑞昔布钠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

    作者:张爱春;杨凤兰;向智勇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为Ⅰ或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其中子宫次全切除17例,子宫肌瘤剔除术21例,卵巢囊肿切除术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G组)、对照组(D组)两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选择全凭静脉麻醉。 G组患者分别于手术开始前30分钟、术后12小时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2ml、40mg/2ml, D组患者分别在相应时间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2ml。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6、12、24小时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并记录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G组)术后2、6、12、24小时各时点的视觉模拟疼痛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D组),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有关嗜睡、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

    作者:叶军霞;顾勇伟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无痛人流术患者,随机分为P组(静脉输注0.9%生理盐水后给予丙泊酚2mg/kg)和D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ug/kg后给予丙泊酚2mg/kg)。记录患者麻醉前(T0)、用右美托咪定或安慰剂后(T1)、手术开始时(T2)、扩宫颈时(T3)、手术结束时(T4)、苏醒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HR、脉搏血压饱和度(SPO2),记录丙泊酚的初始用量、总用量、手术时间、清醒时间以及术中体动反应、注射痛、呼吸抑制、术后腹痛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比较,D组的MAP在T2、T3、T4时,HR在T1、T2、T3、T4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T2比较,P组的 HR在 T3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D组MAP在T2、T3时,HR在T1、T2、T3、T4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P组比较,D组的丙泊酚总量、体动发生率、注射痛、术后腹痛发生率与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丙泊酚初始用量、清醒时间、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μg/kg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中,丙泊酚用量小,血流动力学稳定,体动反应少,且注射痛、术后疼痛等不良反应减低。

  • 急诊头颅CT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郭明;江晓斌

    目的:探讨急诊头颅CT对鼻骨骨折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急诊头颅 CT鼻骨骨折可疑者行鼻骨薄层 CT扫描。结果48例患者,急诊头颅CT检查发现46例鼻骨不连续、成角、凹陷等征象,行鼻骨薄层CT扫描证实有48例鼻骨骨折。其中单纯Ⅰ型骨折3例;单纯Ⅱ型骨折5例;粉碎性骨折2例;复合型骨折38例。结论急诊头颅CT检查可以作为对鼻骨骨折的诊断或筛查的方法手段。

  • 骨盆各部外伤数字X线摄影与CT检查的优化分析

    作者:李凯江;陈炳斐;方琳娜

    目的:通过分析骨盆各部位外伤后数字X线平片与CT检查的适应性,为临床选择合适检查手段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骨盆外伤骨折阳性同时具备数字X线平片与CT检查图像78例,分析其显示结果与检查方式的关系。结果骨折线长、错位明显、粉碎程度大、骨块≥5mm者,数字X线平片和CT检查均能明确诊断,但后者提供的信息更丰富。对于小骨折及可疑骨折,本组78例中发生在骨盆各部的显示情况为:平片未见确切骨折包括髂骨部1例,髋关节1例,股骨头颈部1例,骶、尾骨1例,CT检查明确骨折;平片检查疑似骨折包括髂骨翼2例,髋关节6例,股骨头颈部2例、骶、尾骨1例,CT检查确诊骨折。结论数字X线平片检查是骨盆骨折的首选检查,当平片检查已明确诊断时不建议行CT检查,但对于需进一步明确检查或者平片检查为阴性而临床症状明显者建议行CT检查。

  • 超声检查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价值

    作者:浦明娟;邬萍雨;俞文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后应用腹部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超声预测手术难度与手术结果对照及术后超声对并发症的检测表现。结果105例患者手术成功者99例,中转开腹6例。术中确定困难者46例,占43.8%,与术前4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检测105例中95例超声未见异常(90.5%),10例发现异常(9.5%)。结论腹部超声检查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手术难度预测及术后并发症检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B超结合腹腔镜技术在诊治粘连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作者:张晓春;俞碧霞

    目的:探讨B超结合码腹腔镜技术在诊治粘连性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2009年10月至2011年4月,应用腔内超声结合腹腔镜诊治因粘连致不孕患者223例,并对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及观察术后妊娠情况。结果腔内超声结合腹腔镜诊断腹腔粘连84例,符合率为92.86%;盆腔粘连119例,符合率为91.60%;输卵管粘连20例,符合率为95.00%。 B超结合腹腔镜联合诊断均明显优于单纯的 B超诊断检查及腹腔镜检查。大部分在术后18个月内发生妊娠反应。结论腹腔镜手术对不同粘连病变引起的不孕症均有一定疗效。单纯的B超诊断难以明确的检查粘连部位及粘连程度。腹腔镜诊断只局限于腹腔内的病变,不能检查腔壁和腔外的异常。B超结合腹腔镜技术使用可互补不足,提高诊断正确率,扩大适应症,同时行镜下盆腔粘连的分离,可作为诊治粘连性不孕症的一种新方法。

  •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MRI表现

    作者:鲁君敏;牛忠锋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期间,7例经临床确诊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MRI图像特点。结果 MRI显示肱骨结节间沟内空虚,内为积液。完全断裂的肌腱向远侧收缩,呈小片状或类圆形,T2WI信号略高,腱鞘内积液呈周围环状T2高信号,1例不全断裂表现小部分低信号肌腱相连,远侧长头腱略增粗,但肌腱整体张力存在。结论 MRI是目前诊断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直接、有效的影像学检查,且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因此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 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后3种治疗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疗效及生殖预后观察

    作者:陈卫群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后行人工周期和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对预防宫腔粘连和生殖预后的影响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3年8月,于本院就诊并行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的患者160例,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四组:甲组术后行人工周期治疗方法;乙组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丙组术后既行人工周期,又放置宫内节育器;丁组:术后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的对比。结果四组患者的残余中隔发生率分别为10.0%、7.5%、12.5%、12.5%,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宫腔粘连发生率分别为5.0%、7.5%、5.0%、5.0%,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术后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妊娠时间、妊娠并发症、新生儿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确切概率法分析,P>0.05)。结论放置 IUD 及术后口服雌、孕激素进行人工周期治疗,对预防宫腔粘连和改善生殖预后方面并无明显益处。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疗效及对术后受孕率影响

    作者:陈剑红

    目的:比较宫外孕腹腔镜保守手术与传统开腹保守手术后宫内妊娠率。方法随访因宫外孕行腹腔镜保守手术及开腹保守手术治疗,且术后有生育要求患者共100例。其中腹腔镜组48例,开腹手术组52例。随访时间6年。结果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时间(31.66±3.58)分钟、术中出血量(51.84±4.20)ml、肛门排气时间(9.66±1.75)小时、下床活动时间(5.4±1.09)小时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行急诊腹腔镜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33.25±5.17)分钟、术中出血量(68.48±12.45)ml、肛门排气时间(5.8±1.119)小时、下床活动时间(3.12±0.89)小时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腹腔镜组术后宫内妊娠31例,开腹手术组术后宫内妊娠21例,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急诊腹腔镜组术后宫内妊娠8例,急诊开腹手术组术后宫内妊娠9例,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后较传统手术后,有较高的宫内妊娠率,对于择期手术患者应选择腹腔镜手术。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比较

    作者:张玉江

    目的:观察并探讨选择性外痔梭型切除内痔分段结扎保留齿状线术与内扎外切弧形缝合加切扩术两种不同术式对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将1环状混合痔患者196例随机分为选择性外痔梭型切除内痔分段结扎保留齿状线术组(A组)99例和内扎外切弧形缝合加切扩术组(B组)97例,对2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术后症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疗效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术后症状和住院天数情况:A组术后患者平均2.5天疼痛缓解,尿潴留3例,平均2.7天;痔核平均4.3天萎缩;伤口平均14.5天愈合;住院平均12.6天。 B组疼痛平均6.4天缓解;尿潴留6例,平均3.5天;痔核平均5.2天萎缩;伤口平均17.7天;住院平均17.4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A组术后无Ⅲ级疼痛,疼痛程度明显低于B组;出血、水肿、尿潴留及肛门狭窄发生率也均低于B组。③两种手术治疗效果比较: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痔梭型切除内痔分段结扎保留齿状线术具有疗效确切、手术费用少、并发症、后遗症少、疼痛轻等优点,应该在基层医院普应用及推广。

  • 分次中医手法复位结合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全骺分离

    作者:刘焕兴;季日旭;李崇清;沈新升;蔡仲卿;苏嘉

    目的:探讨分次中医手法复位结合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幼儿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本院就诊的35例幼儿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病例,年龄0.5~5岁,平均2.2岁。男性患儿22例,女性13例;左侧18例,右侧17例。致伤原因:跌倒摔伤27例,高处坠落伤8例;Delee分型:A型11例,B型15例,C型9例;治疗时间为伤后1~10天。受伤后急诊给予手法复位,所有病例骨折移位明显改善,其中25例复位较为满意,复位后收住入院,延期在麻醉下再次手法复位结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屈肘90°石膏固定。术后随访7个月~4年,平均2.6年。结果本组35例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无1例行切开复位。未发生针道感染、骨折再移位、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医源性尺神经损伤及骨筋膜室综合症等并发症。随访肘关节功能优24例,良5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2.9%,2例随访1年出现明显的肘内翻畸形。结论幼儿肱骨远端全骺分离易于误诊,治疗难度大,急诊即给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减轻疼痛,防止肿胀加重,避免骨筋膜室综合症,增加再次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的成功率。是幼儿肱骨远端全骺分离治疗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作者:戴文宇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2年9月,在本院进行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186例完整病例资料,采用腹腔镜治疗患者90例,开腹手术96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并发症等,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腹腔镜手术在手术时间(250.45±42.52)分钟上与开腹手术组无差异,而在切口长度(5.39±0.82)cm、术后排气时间(3.84±0.50)分钟和住院时间(13.42±2.2)分钟上优于开腹手术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有差异,P<0.05;而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在术中总出血量上无差异,P>0.05;腹腔镜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4.56±12.62)枚,略少于开腹手术组的(26.63±10.35)枚,但是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患者胃周围淋巴结清扫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有1例(1.1%)发生消化道吻合口漏,但经清洗、引流后好转;而开腹手术有4例(4.1%)患者发生消化道吻合口出血、膈下感染、肺部感染以及切口感染;术后随访两组手术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在早期胃癌的手术治疗选择上,两种手术方式都有很好的疗效,而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安全性好,较开腹手术更适合胃癌的早期治疗。

  • ISQ值与种植体脱落的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于国跃

    目的:探讨ISQ值与种植体脱落的相关性。方法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105例牙列缺损患者,共植入148枚非潜入式NobelReplace种植体,并在术后1、3、6、8、12周对其进行稳定性的共振频率分析(RFA)。结果根据初期ISQ值是否小于等于50分为低初始值组(ISQ≤50)和高初始值组(ISQ>50),随访发现,低初始值组总脱落率为26.67%,高初始值组总脱落率为1.28%,经卡方分析,χ2=10.85,P<0.01,两组总脱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初始值后期有小幅下降,若持续下降,则种植易失败;低初始值后期不断升高,否则种植易失败。结论 ISQ为评价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客观指标,Osstell ISQ能良好评价和监测种植体稳定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微创刮除术与大汗腺修剪术治疗腋臭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樊雁

    目的:比较微创刮除术与大汗腺修剪术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拟行手术治疗的腋臭患者114例共211侧,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一组56例共104侧,采用微创大汗腺刮除术;另一组58例107侧,行小切口皮下大汗腺修剪术。平均随访1.4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加压包扎时间、疤痕长度及复发率差异。结果刮除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修剪术组(4.8%vs.12.1%,χ2=4.409, P=0.035),复发率高于修剪术组(12.5%vs.3.7%,χ2=5.465, P=0.019);刮除术组加压包扎时间、疤痕长度均低于修剪术组[(2.8±0.2)天 vs.(7.1±0.5)天, t=82.436, P<0.001;(1.0±0.4)cm vs.(4.3±0.9) cm, t=34.577, P<0.001]。结论微创刮除术术后并发症少,而大汗腺修剪术术后复发率低,两种手术治疗腋臭均安全有效。

  •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的优质护理配合

    作者:史亚丽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9例TEP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情况及术中相关指标比较、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差别。结果观察组术前对于TEP患者的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明显提高了手术配合的质量,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优质护理在腹股沟疝患者整个围手术期的康复中占重要地位,有效缓解手术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手术护理配合的质量,缩短了手术时间。

  • 早产儿致病理性黄疸的早期干预

    作者:胡亚芬;徐丽琴;叶秀华;陈定山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防治早产儿病理性黄疸上的临床效果,评价护理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至2013年期间,病理性黄疸早产儿90例进行研究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均进行各种的对症治疗,其中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灌肠、营养支持以及抚触等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患儿黄疸的持续时间、消退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的变化情况等一般指标,比较两种护理方法下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统计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①观察组的黄疸持续时间以及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两组的血清胆红素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以对照组的上升幅度更大,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82%,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0.01);④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高达95.6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5%,数据分析发现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早产儿病理性黄疸上,能显著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含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满意率,该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多元化教学在基层医院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杨秀燕;伍晓莹;陈小鸽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模式和方法,努力为低年资护士提供科学化、规范化的培训。方法根据护理部、科室二级培训,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培训。结果通过多元化的教学,低年资护士培训后考核合格率逐年上升。结论多元化教学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临床实践、教学、操作能力效果明显,保障了护理安全。

  • 诊前护理干预在小儿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添意;詹汉柽

    目的:探讨在小儿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中应用诊前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浙江省永康市妇幼保健院门急诊小儿腹痛疑是阑尾炎病例患儿110例实施了诊前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永康市妇幼保健院同类病例110例(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阑尾炎确诊率及两组出现阑尾穿孔、术后肠粘连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确诊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阑尾穿孔及术后肠粘连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前护理干预在小儿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对提高阑尾炎的确诊率、降低阑尾炎常见并发症有较为明确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芳香开窍药嗅吸剂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姜涛;黄李法;周水晶;蒋建平;崔建军;叶强

    目的:观察由芳香开窍药组成的嗅吸剂微粉经雾化吸入应用治疗创伤所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20例经颅多普勒检查显示大脑中动脉≥120 cm·s-1颅脑外伤致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成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人,对照组:10人,全部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每隔1日行颅多普勒检查脑血流变化。治疗组入院第2天起给予芳香开窍嗅吸剂雾化吸入10天,两组分别于入院后第2天、第11天行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测定全血黏度高、低切变值,血浆黏度,血沉变化。结果治疗组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脑血管痉挛后脑血流速度5天后明显改善,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鼻雾化吸入芳香开窍药可以达到缓解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脑血管痉挛的效果,并且降低了血液黏度,改善血液的浓黏凝聚状态,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是药物除可以通过鼻黏膜及肺部丰富的毛细血管吸收外,还可以直接通过鼻黏膜-脑脊液途径进入脑脊液,突破或绕过血脑屏障,将药物靶向脑部,并且改善血液的浓黏凝聚状态,降低血黏度,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 NK1受体介导a,β-meATP外周注射导致急性疼痛的机制研究

    作者:张洪海;邓芳;金芊芊;孙建良

    目的:在探讨P物质受体NK1在a,β-meATP外周注射引起外周伤害刺激引起疼痛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笔者采用P2X3受体特异性激动剂a,β-meATP给与大鼠足底注射建立伤害性急性疼痛模型。笔者给与大鼠射NK1受体选择性抑制剂 S3144观察其对 a,β-meATP足底注射引起伤害反应的影响。同时笔者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上的NK1受体的表达的率以及 S3144椎管内注射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大鼠足底注射a,β-meATP 5分钟时出现显著的缩脚反应,而缩脚反应出现高峰的时间为注射后20分钟。而对照组足底注射生理盐水则缩脚次数不明显。两组缩脚次数有显著差异性P<0.05。椎管注射抑制剂TNP-ATP和S3144之后缩脚次数明显减少P<0.05。NKI受体在a,β-meATP足底注射在DRG神经元中小细胞上与足底注射生理盐水相比显著增加P<0.05,而椎管内注射 S3144显著抑制NK1受体的表达。结论 NK1受体在DRG通过P2X3受体导致外周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伤害性反应。

  • 妊娠合并葡萄胎早产活婴1例报道与经验总结

    作者:邱芳群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葡萄胎的临床表现、诊断、动态监测和随访。方法对本院1例妊娠合并葡萄胎早产活婴患者的病例资料,如血β-HCG、B 超检查,病理检查等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讨论葡萄胎与胎儿共存是否可以继续妊娠。结果本例孕24W三维彩超检查发现妊娠合并葡萄胎,经产前诊断中心检查未发现胎儿畸形,无终止妊娠指征,结合临床,超声检查、动态观察血清β-HCG 变化,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密切随访至孕34W,获1男活婴,术后两周血β-HCG 已经降至正常。结论葡萄胎与胎儿共存健康活婴少见。虽然部分性葡萄胎有胎儿胎盘发育,但如果染色体核型异常,一经确诊即应终止妊娠。胎儿染色体核型无异常,需结合患难意愿、产前诊断及胎儿情况密切随访。

  • 横过异位睾丸伴扭转1例诊治分析

    作者:李志江;程新登;李国栋

    目的:探讨横过异位睾丸伴扭转的临床表现、诊断、处理。方法报告1例睾丸横过异位伴扭转病例,行扭转坏死睾丸切除术。结果患者术后恢复可,健侧睾丸位置及血流信号均正常。结论横过异位睾丸大大提高了睾丸扭转的发生率,必须提高对早期横过异位睾丸的诊断率,早期手术纠正横过异位睾丸。

  • 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氧化损伤机制及抗氧化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刘晓佳;李维平;张秋生;黄贤键

    在颅脑创伤的病人中,由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引起的氧化损伤是继发性损伤中已经被广泛认同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通过清除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可减轻创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目前认为有效的抗氧化治疗方案应是针对氧化损伤的各环节的综合治疗,包括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及清除已经产生的具有神经毒性的脂质过氧化物。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种微创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李科伦

    目的: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三种微创内固定方法进行生物力学比较研究。方法采集18具成人防腐尸体胫骨平台标本,制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模型(Schatzker分型Ⅵ型)。分别用外侧LISS锁定钢板+后内侧重建钢板(LISS+RP)、外侧LISS锁定钢板+内侧三枚空心加压螺钉(LISS+CS)、单独外侧锁定钢板(LISS)固定,进行位移、轴向刚度的研究。结果 LISS+RP组和LISS+CS组生物力学稳定性明显优于LISS组(P<0.05),而LISS+RP组和LISS+CS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SS+RP与 LISS+CS是目前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较合适的内固定方式。但对于皮肤挫伤、软组织肿胀严重的胫骨平台骨折,LISS+CS注重软组织和血供的保护,更符合生物学固定的要求,是目前理想的微创内固定方式。

浙江创伤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