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절강창상외과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温州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88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7147
  • 国内刊号: 33-12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2-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浙江创伤外科》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刘伟国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改良的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

    作者:李贤海;胡起文;赵嘉懿;徐浩

    目的:探讨改良的后外侧入路在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2010至2013年间,采用改良的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12例,男7例,女5例,观察疗效。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3~24个月,平均9.3个月。术后膝关节根据HSS评分标准,优9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1.6%。结论采用改良的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暴露好、创伤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 腹部穿透性锐器伤病情评估与手术探查的临床探讨

    作者:沈坤彪;陈友法;陈琪

    目的:探讨腹部穿透性锐器伤的病情评估与手术探查。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探查的腹部穿透性锐器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剖腹探查54例,腹腔镜探查6例,共有13例探查阴性,总阴性探查率为21.7%。1例死亡,主要死因为下腔静脉破裂所致的失血性休克。结论腹部穿透性锐器伤患者的病情评估需注重临床症状、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准确的病情评估是降低手术阴性探查率的前提,腹腔镜探查在部分病人中具有明显优势。

  • 经皮螺钉固定治疗腕舟状骨骨折

    作者:吕松浩;许关富;潘王毅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螺钉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经皮螺钉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27例。结果本组27例,随访5~19个月,平均9.7个月。骨折全部获得愈合。根据Mayo腕关节评分,优17例,良8例,尚可2例,优良率为92.6%。结论经皮螺钉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创伤小,能早期功能锻炼、有效地缩短治疗周期,疗效满意。

  • 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胃镜下ESD手术的应用

    作者:梁显军;朱临江;滕晓生;梁建华

    目的:探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胃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止血效果。方法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期间,选择临床诊断为消化道粘膜下肿瘤需行ESD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术中常规止血,实验组加用MPH喷洒于创面。记录5分钟止血率和术后是否发生迟发性出血。结果实验组五分钟止血率为88%(44例),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2%(1例);对照组五分钟止血率为42%(21例)(P值<0.05),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8%(4例)(P值<0.05)。结论胃镜下ESD手术采用MPH止血快速有效,且可能减少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

  •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80例致病因素分析

    作者:黄小娟;徐群燕

    目的:对80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观察更年期功血发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及诊断提供指导。方法研究本院80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另选57例40岁以下育龄功血患者为育龄组,比较两组病理诊断结果差异,同时分析更年期功血患者年龄、出血时间、内膜厚度的相互关系。结果功血高发人群为40岁以上围绝经期妇女。本次研究中,内膜单纯性增生、内膜复杂性增生、内膜不典型增生、内膜分泌反应不佳、内膜不规则脱卸分别为70.0%、5.0%、10.0%、13.75%、1.25%;增生期、单纯性增生、复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出血时间呈递增趋势,内膜厚度为相同变化趋势,但复杂型增生与不典型增生比较无显著差异;出血时间与子宫内膜厚度负相关,出血时间较长、子宫内膜厚度上升可作为子宫内膜复杂型或不典型增生的判断依据。结论出血时间及子宫内膜厚度与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相关,出血时间越长可导致内膜厚度变小,是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病理进展的重要机制,同时内膜单纯性增生发生功血几率较高,需引起临床重视。

  • 腕部挤压伤的治疗体会

    作者:胡静波;姜德欣;李大为;蒋明;高鹏

    目的:探讨腕部挤压伤的治疗方法,为腕部挤压伤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腕部挤压伤患者先运用骨科、显微外科技术彻底减压、重建骨骼结构、修复血管、神经、肌腱,清除坏死组织,辅助负压封闭引流技术Ⅰ期封闭创而、Ⅱ期扩创缝合或植皮修复创面。结果19例患者腕部肿胀快速消退,通过Ⅱ期扩创缝合或植皮修复,外观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早期的彻底减压、尽可能Ⅰ期修复组织及辅助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使腕部挤压伤修复获得满意的效果。

  • 不同方法治疗TileB-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周云斌;张智达

    目的:探讨选择不同手术方法治疗TileB- 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7月到2013年6月,来本院诊治的骨盆骨折患者72例,根据术前检查后所有病例骨盆骨折Tile分型。Tile B型23例,其中Tile B1型11例,Tile B2型5例,Tile B3型7例;Tile C型49例,其中Tile C1型19例,Tile C2型16例,Tile C3型14例。根据骨折类型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方法不同组别,即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组34例,后路锁定重建钢板固定治疗组12例,后路骶髂关节固定治疗组10例,前后联合入路固定治疗组16例,术后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骨折复位评估、骨盆复位后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文手术时间平均(127.22±8.46)分钟,术中出血量(482.69±51.17)ml,所有骨盆骨折均完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4.81±1.53)个月。本文72例患者中,Majeed标准,49例工作者,优34例,良6例,可7例,差2例;未工作者,优16例,良4例,可3例,差0例。 Matta标准评估,优58例,良9例,可4例,差1例。 Cole标准评估,优55例,良12例,可5例,差0例。结论对于TileB-C型骨盆骨折,根据骨折类型不同,选择有效地手术方法和内固定物,均能得到很好的临床疗效。

  • 153名氢氟酸中毒抢救体会

    作者:张燕君;张灵先;赵彩花;张丽鸳

    目的:总结153名氢氟酸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方法突发事件救护重点:规范院前急救流程、树立急救护理理念、制定氢氟酸救治流程、建立应急预案,形成一套有序而紧张的救护体系、加强护理配合工作。结果153名患者入院后得到了及时的救护,148名患者在急诊留观4~24小时经临床观察,症状消失后离院,5名患者因病情严重经急诊抢救后收住ICU,其中3名患者经专家积极救治无效死于急性呼吸循环衰竭。结论合理规范的突发事件救护可以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

    关键词: 氢氟酸 烧伤 急救 预案
  • 指入引导坐骨结节囊肿切除临床应用总结

    作者:章胜伟;陆勇

    目的:探讨坐骨结节囊肿切除的佳操作方法,既保证减少手术创伤,又保证对囊壁切除的彻底性,防止复发及其他相关并发症。方法采用指入引导方法切除坐骨结节囊肿,术中加强无菌操作及止血彻底,无需放置引流。结果本组住院3~5天,术后10天拆线,均获彻底治愈,无1例发生脂肪液化、积液、血肿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指入引导方法在坐骨结节囊肿切除中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肯定与推广。

  • 腹腔镜辅助下超低位直肠癌ISR手术的疗效分析及治疗体会

    作者:余森龙;王治国;阮灿平;游清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超低位直肠癌ISR手术的疗效及相关的治疗体会。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在本院实施腹腔镜辅助下内括约肌切除术的2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及改行Miles术者,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52.5±12.5)分钟,术中出血量为(60±15)毫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2.5±1.5)天;术后住院时间为(12.5±4.5)天;术后共出现1例(5%)吻合口瘘、1例(5%)血栓性外痔、2例(10%)吻合口狭窄;所有病人的末端回肠造口均在(8±2)月内还纳;造口还纳术后1、3、6、12月分别对患者的肛门功能进行评估,发现随着时间推移,肛门功能总体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内括约肌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只要病人条件符合,均可尝试行该手术。

  • 危重症老年患者的早期肾功能损伤指标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分析

    作者:陈梦燕;牟利军

    目的:探讨危重症老年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指标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的关系。方法对108例收入ICU的老年危重病患者进行APACHE Ⅱ评分,按照APACHE Ⅱ评分分值的高低分成3组(<15分组,15~20分组,>20分组),同时按照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不同组别间早期肾功能损伤指标(转铁蛋白/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肌酐、NAG/肌酐)的差异。结果危重症老年患者的早期肾功能损伤指标(转铁蛋白/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肌酐、NAG/肌酐)与其APACHEⅡ评分的分值成正相关(r=0.636、0.694、0.533,P<0.01);按照A-PACHE Ⅱ评分<15分组、15~20分组、>20分组间的转铁蛋白/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肌酐、NAG/肌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的APACHE Ⅱ评分的分值较存活组明显增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早期肾功能损伤指标对监测、治疗、改善危重症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无痛胃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无蒂息肉45例分析

    作者:王永平;冯慧琴;何咏梅;徐小艳;沈娟芬;郑铁成;焦国华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胃无蒂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对45例胃无蒂息肉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EMR,观察其疗效、麻醉效果,记录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及处理情况,对切除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术后定期内镜随访,以评价切除效果。结果45例患者52枚息肉均一次性切除,成功率100%。9月后复查1例复发,总有效率为97.8%。术中出血3例给予药物喷洒、高频电凝,止血夹夹闭成功止血,无1例出现迟发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和麻醉意外。结论无痛胃镜下EMR治疗胃无蒂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患者易于接受的好方法,无痛胃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外伤性主动脉夹层7例临床分析

    作者:徐伟

    目的:总结外伤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特征,探讨其早期诊断和急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外伤性主动脉夹层病例的临床表现和早期诊断线索及急诊救治方法。结果3例患者死亡。存活的4例患者中,2例行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2例保守治疗,均随访1年以上,未见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外伤性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降低此类患者的院内死亡率。

  • 蛛网膜下腔沟通术加带蒂颞肌瓣填塞在复发性硬膜下积液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褚纪发;潘海洲;郜宪礼

    目的:探讨复发性硬膜下积液的手术治疗。方法对20例复发性硬膜下积液采用蛛网膜下腔沟通术加带蒂颞肌瓣填塞术治疗。结果20例病人术后2周内均行CT复查,显效18例,有效2例。随诊6~24月,均恢复良好,无硬膜下积液复发。结论采用蛛网膜下腔沟通术加带蒂颞肌瓣填塞治疗复发性硬膜下积液,术式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不失为治疗硬膜下积液的一种较好临床方法。

  • 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郑颖;吕雯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就诊的绝经后无症状的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患者65例行宫腔镜检查,取异常占位组织及子宫内膜行病理学检查。结果65例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共37例(57.1%),萎缩性子宫内膜5例(7.7%),子宫内膜炎3例(4.6%),子宫内膜增生16例(24.6%),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例(3%),子宫内膜癌2例(3%)。结论宫腔镜检查直观清晰,定位取材,且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首选方法,临床值得推广。

  • 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内固定治疗尺桡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建岳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内固定治疗尺桡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将74例尺桡骨干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结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情况及术后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优良率为91.89%,对照组治疗后优良率为81.0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并发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内固定治疗尺桡骨干骨折的疗效显著,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经皮斜行加横行克氏针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

    作者:杨方纬;杨锦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斜行加横行克氏针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对15例第5掌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用斜行加横行克氏针固定,术后支具或石膏托固定2~3周,术后4周拔除克氏针,进行功能训练。结果15例骨折均获得解剖复位,达到骨性愈合。术后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9个月。手功能按TAM系统评定法评定:优14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结论闭合复位斜行加横行克氏针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对掌指关节干扰小,有利于手功能恢复,疗效满意。

  • 颅骨多点钻孔治疗烟雾病6例

    作者:陈志成;揭波盛;李斌

    目的:总结并探讨颅骨多点钻孔治疗烟雾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例经外院DSA确诊而转入的烟雾病患者,全部行颅骨多点钻孔术治疗。结果5例术后临床症状改善,1例效果不佳,未出现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颅骨多点钻孔术是近年来治疗烟雾病的一种重要的手术方法,具有安全,有效,简便的特点。

  • 玻璃酸钠联合rhEGF滴眼液治疗外伤性角膜上皮缺损的疗效观察

    作者:施葓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治疗角膜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角膜外伤患者68例68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4例34眼。治疗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rhEGF滴眼液滴眼,对照组单独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记录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10天后的上皮缺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角膜上皮缺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10天,治疗组角膜上皮缺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rhEGF滴眼液治疗角膜外伤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

  • T型钢板固定后踝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朱少兵;陈建良;张龙君;王水桥;郑晓东;许勇;万蕾;邵营刚

    目的:研究T型钢板固定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后踝骨折病人21例,均采用T型支撑钢板固定,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及中药熏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病例均获得较完整的跟踪随访,随访时间为7~19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结果按Leeds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18例,良3例,差0例,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和切口缘皮肤坏死。结论采用T型钢板固定后踝骨折,效果确切,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治疗方法。

  •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作者:李新崇;阮立新;黄其川;陈列

    目的:了解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2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24小时内复查的头颅CT结果分为血肿扩大组和血肿未扩大组,对两组患者既往病史、临床特点及头颅CT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过30%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血肿扩大患者在饮酒史、入院时NIHSS评分、GCS评分、出血量、血肿密度、血肿形态及血压控制方面与血肿未扩大患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血肿扩大患者病情重预后差。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发生血肿扩大概率较高,发病时病情轻重、血肿形态及血压控制情况对早期血肿扩大有重要影响,血肿扩大在脑出血患者预后的评估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 直肠后肿瘤65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刘源炜;盛勤松

    目的:探讨直肠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直肠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直肠后肿瘤患者65例均行直肠指检、B超检查、CT或MRI检查作出诊断。65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单纯经骶入路手术35例,单纯经腹入路手术17例,经腹经骶联合入路手术13例。结果本组肿瘤完全切除有59例,部分切除6例,肿瘤切除率90.8%。术后直肠瘘1例,切口Ⅰ期愈合58例,术后切口感染3例,骶前脓肿3例。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65例中有56例获得随访6月~4年。3例术后复发,再手术后治愈。结论合理的手术入路、方式是治疗直肠后肿瘤的关键,同时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积极的辅助治疗以及多学科的通力合作也是需要重视的。

    关键词: 直肠后肿瘤
  • 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救治分析

    作者:刘金成;孙华山;陈旭

    目的:总结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救治的经验,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本院收治的以腹部创伤为主的56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愈49例(87.5%),死亡7例(12.5%)。死于严重失血性休克3例、颅脑损伤脑疝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1例,死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及MODS 1例。结论早期的快速急救与准确诊断、合理选择各部位和各脏器损伤的手术处理顺序、合理采用损伤控制、逐步建立多发伤的急诊一体化救治体系等,对提高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起重要作用。

  • 利伐沙班预防胸腰椎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苏嘉;戴寿旺;郭晓山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预防胸腰椎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术后分别予利伐沙班及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测两组病例D-二聚体、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其术后出血量、出血倾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改变。结果80例病例中,共有4例发生DVT,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例,发生率均为5%。两组在治疗前后自身比较D-二聚体含量、血小板计数、PT及APTT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出血量、出血倾向发生率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伐沙班可以有效预防胸腰椎骨折术后DVT的发生,而且比低分子肝素钙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 拇指皮肤缺损的修复方式与疗效分析

    作者:黄益楚;曾林如;章伟祥;邵生声;陈孝军;都巍;姬强明

    目的:探讨创必复联合海肤康护创指套、V-Y皮瓣、游离足踇甲瓣、拇背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7例拇指皮肤缺损应用创必复联合海肤康护创指套(23例)、V-Y皮瓣(32例)、游离足踇甲瓣(2例)、拇背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1例)、示指背侧岛状皮瓣(9例)修复。结果拇指皮肤缺损创口应用创必复海肤康护创指套23例全部顺利愈合,64例皮瓣全部成活,3例皮瓣受区感染经换药等处理后治愈。随访1个月~2年,创必复海肤康指套修复者指腹饱满,外观满意;皮瓣修复者质地和颜色与受区相近,感觉恢复良好,功能满意。结论拇指皮肤缺损目前有很多修复方式供选择,临床上要根据受伤拇指具体情况及患者诉求,灵活选用合适的、操作简单的修复方法,大限度的恢复拇指功能。

  •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自强;王欢;唐坚

    目的:分析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术后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20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有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病变部位将患者分为乳头部组(81例)和非乳头部组(39例)。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72例(60.0%),低蛋白血症59例(49.2%),感染13例(10.8%),出血8例(6.7%),胰瘘7例(5.8%),胆瘘5例(4.2%),胃排空障碍2例(1.7%),肝衰、肾衰1例(0.8%),吻合口瘘7例(5.8%),肠梗阻、肠粘连1例(0.8%),切口裂开4例(3.3%),住院死亡5例(4.2%)。分析发现乳头部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乳头部组;年龄(OR=4.398,P=0.013)、Cr(OR=0.962,P=0.044)是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肿瘤部位、术中输血量、手术方式、总胆红素、肌酐、手术时间等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的并发症是:低蛋白血症、感染、出血。根据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肿瘤部位等,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加上提高疾病早期诊断率,强化手术组医师的熟练程度、手术技巧及配合默契,以及围手术期积极详尽的治疗措施,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进一步提高疗效。

  • 体表精确定位进钉点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沈伟华;陈斌;周伟;吴超;叶梅芳

    目的:探讨体表精确定位进钉点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63例66髋,右侧34髋,左侧32髋。按Evans-Jensen分型:ⅠA型7髋,ⅠB型24髋,ⅡA型4髋,ⅡB型14髋,Ⅲ型17髋。采用在C型臂X线机体表精确定位进钉点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跟踪随访,评定疗效。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26分钟,显性出血量平均36ml。切口总长度平均3.5cm。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骨折骨性愈合时间2.5~3.5个月,所有患者无伤口感染及螺钉松动断裂,无螺旋刀片切割退出,无髋内翻股骨头坏死。按Harris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定:优55髋,良7髋,可4髋,差0髋。结论术前C型臂X线机下体表精确定位进钉点能通过两个小切口植入内固定,具有更小切口、更佳的内环境稳定,更轻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更快的组织愈合和功能恢复等优点。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疗效确切。

  • 小儿胸部钝性伤肺深部裂伤31例临床分析

    作者:管伟;詹晓洪;项信青;楼伟华;滕志华;楼国梁;楼正亮

    目的:归纳小儿肺深部裂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31例14岁以下小儿肺深部裂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受伤年龄以3~7岁为多(54.84%);车祸伤为主(58.06%),合并肋骨骨折(48.39%);肺挫伤多伴血气胸(74.19%);死亡2例,其余均治愈。结论早期明确诊断、保守治疗方案合理、手术指征严格、术中阻断肺门、迅速控制出血,是提高小儿肺深部裂伤病人救治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儿童 肺裂伤
  • 后腹腔镜下肾动脉阻断肾实质切开取石术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陈永良;叶利洪;樊彩斌;钱卫良;何建松;李王坚;尚庆亚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动脉阻断肾实质切开取石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比较分析经后腹腔途径施行肾动脉阻断肾实质切开取石术(25例)与开放手术肾切开取石术(30例)治疗肾结石的手术方法;统计分析后腹腔镜组与开放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留置引流管时间,住院天数,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的统计学意义。结果平均出血量腹腔镜组少于开放组,平均留置引流管时间腹腔镜组少于开放组,平均住院天数腹腔镜组少于开放组,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手术时间对比两组无统计学上差别,结石清除率对比,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两组无统计学上差别(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动脉阻断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肾结石可选择的一种相对微创手术,尤其适用于同时合并有其他上尿路疾病的患者。

  •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文春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收治139例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9例患者中术后有8例发生吻合口漏,发生率为5.76%。5例患者行保守治疗,另3例再次手术,均获治愈。结论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病因素复杂,充分肠道准备、积极治疗原发病等可一定程度上预防其发生,抗感染、冲洗引流等保守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少数病例需行剖腹探查肠造瘘术。

  • 围术期多模式镇痛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疗效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黄先杰;张玉光;陈加伟

    目的:探讨围术期多模式镇痛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多模式镇痛,对照组应用静脉泵镇痛,比较术后镇痛效果、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6、24和48小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浆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浆CRP及IL-6水平较术前均升高(P<0.05),但是对照组升高幅度较观察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对照组为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多模式镇痛能有效缓解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术后应激反应,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VSD结合Papineau技术治疗创伤后慢性骨髓炎

    作者:徐建杰;虞建浩;应一鸣;徐建桥;童松林

    目的:探讨VSD结合Papineau技术治疗创伤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所致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8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所致的骨外露、骨缺损患者,多次清创和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采用Papineau技术开放肉芽创面植骨,Ⅱ期植皮或直接缝合闭合创面。结果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1月,平均16月。18例感染控制骨折愈合,无感染复发病例。结论 VSD结合Papineau技术能有效控制感染,消灭骨死腔促进骨愈合,对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所致的慢性骨髓炎及骨缺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应用游离足部皮瓣治疗掌指部化学品高压注射伤

    作者:申丰;曾林如;任国华;许良

    目的:探讨掌指部化学品高压注射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采用Ⅰ期彻底清创,Ⅱ期游离足部皮瓣修复治疗手部化学品高压注射伤11例。致伤原因:二甲苯注射伤4例,油漆注射伤7例。术后随访,根据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法评价手部关节功能。结果本组11例供、受区创面均甲级愈合,皮瓣完全成活。术后3~24个月,皮瓣色泽与质地同受区接近,外形无臃肿,皮肤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为5.0~8.3mm。患指主、被动屈伸活动良好。供区无明显瘢痕增生,行走站立无明显不适。根据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法[1]评价手部关节功能:优3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81.8%。结论Ⅰ期彻底清创,通畅引流,Ⅱ期游离足部皮瓣修复创面是治疗手部化学品高压注射伤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 超声引导下逆行经尿道输尿管镜与顺行经皮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比较研究

    作者:汤忠木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逆行经尿道输尿管镜与顺行经皮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顺行经皮输尿管镜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50例纳入研究的观察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将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超声引导下逆行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手术情况和应激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96%)高于对照组(χ2=8.306、P<0.05);手术时间(62.3±10.8)分钟、住院总时间(8.6±2.5)天长于对照组,CRP (34.8±6.4)mg/L、肾上腺素(82.3±10.1) ng/ml、去甲肾上腺素(108.2±14.2) ng/ml、肾素(2.1±0.3) pg/ml、血管紧张素Ⅱ(24.3±5.2)pg/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顺行经皮输尿管镜治疗能够提高碎石成功率,减小手术创伤和应激,促进术后恢复,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理想方法。

  • 改良Devine术治疗隐匿性阴茎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小林;张常银;陈静辉;席广君;张淑英

    目的:观察改良的Devien术在治疗隐匿性阴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35例,年龄8~14岁,均采用改良Devine手术矫正。结果33例患儿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全部患者得到随访,术后当日、3个月时及6~12个月(平均10月)时,34例阴茎显露满意,包皮自然上翻,无狭窄环,阴茎头完全裸露,1例阴茎回缩,无阴茎包皮顽固性水肿及阴茎勃起疼痛等并发症。阴茎长度由术前0.5~2.0cm增长到4~6cm,患者及其家长均感到满意。所有切除标本均送病理活学检查,提示为异常纤维组织,3例含有脂肪组织。其中2例术后3天发生阴茎皮肤缺血性坏死,经换药及氦氖激光照射后12~15天创面Ⅱ/乙愈合。1例阴茎回缩患者拒绝作进一步治疗。结论采用改良Devine手术治疗隐匿性阴茎,术后阴茎显露满意,效果好,并发症少,是一种治疗隐匿性阴茎的理想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 用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少见并发症及经验总结

    作者:万默各;钱佳栋

    目的:总结用三维数字成型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少见并发症及相关经验教训。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本院67例应用钛网三维适型颅骨修补术,总结术前、术中、术后的处理方法和经验教训。结果共发生各类少见并发症9例,其中面瘫1例,张口困难1例,失血性休克1例,脑梗塞1例,头皮缝合困难1例,眉毛上扬困难1例,颞部不整1例,皮瓣中心坏死1例,面部畸形1例。结论使用三维数字成型钛网,术前定制钛网、术中选切口、分离头皮、放置固定钛网、术后处理均需掌握一定经验技巧,除有效减少或控制常见并发症外,还要考虑到可能的少见并发症。

    关键词: 颅骨修补 并发症
  • 微创与常规方法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病例分析

    作者:裘情密;施绒舟

    目的:通过对66例患者行微创与常规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观察期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6至2014年6月,本院66例无神经损伤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病例随机平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术后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术后VSA评分、矢状位指数、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并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58±2.41)个月。微创组与常规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引流量、住院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VSA评分、矢状位指数、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矢状位指数、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改善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术后疼痛缓解明显。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更显著,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 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疗效观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旻骅;吴伟主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均以每21天为1个周期,治疗8个周期。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和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增加(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改善率为69.57%,高于对照组治疗改善率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CD8+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CD8+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 CD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其疗效确切、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超声药物导入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钬激光切除术后的应用

    作者:杨静;张兰君;赵正旭

    目的:在经皮内窥镜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火激光切除术(PELD)后的护理与康复过程中应用超声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并观察疗效。方法3年内符合要求的PELD术后患者8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试验组在基础护理同时采用超声药物导入疗法,对照组以基础护理为主,1疗程(10次)结束后将两组症状与体征改善程度、护理评估等的评定比较。结果术后2组患者均出现有并发症,疗程结束后消失。试验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试验组直腿抬高、间歇性跛行(一次步行的距离)比对照组有改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总有效率:试验组93.2%,对照组85.4%,试验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F=0.077)。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超声药物透入疗法能有效缓解PELD术后的疼痛、改善体征,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夫西地酸钠与万古霉素治疗开颅术并发MRSA感染的比较性观察

    作者:张锦贤;楼永锋;黄君君

    目的: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的基础上,比较夫西地酸钠与万古霉素治疗开颅术后并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6例开颅术后并发MRSA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夫西地酸钠治疗组与万古霉素对照组各13例,分别给予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0%、88.9%(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90%、94.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1.1%(P>0.05),万古霉素组不良反应程度较重。结论夫西地酸钠治疗开颅术后并发肺MRSA感染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万古霉素相当。

  • 下颌下区肿块46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晓红;刘柏林

    目的:探讨下颌下区肿块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术前诊断率。方法对2009至2013年,收治的46例以下颌下区肿块为首发症状就诊的病例的术前诊断、辅助检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来源于下颌下淋巴结及颌下腺的肿块占绝大多数,约为78.26%。慢性炎症、良性肿瘤发生率高,占91.3%;恶性肿瘤较少,占8.7%。结论应用B超、CT、MRI、细针穿吸细胞学等检查对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 经皮改良气管切开术在老年重症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吴顺发;钱薇;李锂;王冠军

    目的:探讨经皮改良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神经外科患者气道管理和防治肺部感染中的作用和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本院45例年龄大于65岁、GCS小于等于8分的,行经皮改良气管切开术的神经外科患者。分析其意识改善、气切手术时间,肺部感染,气管切开并发症等资料,住院天数、全身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45例患者中,无严重并发症及术中死亡,一过性气管痉挛1例,轻度皮下血肿1例,1周后患者昏迷程度评分(GCS评分)从(5.0±1.5)分,升高到(9.8±2.9)分。平均带管时间为(25±12)天。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33±16)天。结论经皮改良气管切开术可以方便有效管理重症神经外科患者的气道,减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意识状态,缩短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传统的气切方法低。

  • 继发于颅脑外伤术后的颅内感染危险因素临床评估

    作者:杨寿吉;薛继可

    目的:观察本院颅脑外伤后行开颅手术治疗发生颅内感染的各项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案,收集本院7年间收治的颅脑外伤手术的患者1021例,对比分析发生颅内感染和未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中发生颅内感染的有64例,感染率为6.27%,感染者中脑脊液阳性者31例,细菌检出率为48.44%;脑外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术前GCS评分较低(<8分)、年龄较大(≥60岁)、开放性颅脑外伤、手术时间较长(>5小时)、短期手术次数较多(>2次)、切口脑脊液漏、两侧同时手术、术后低蛋白质血症(白蛋白≤25g/L)和急症手术等。结论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率为6.27%,术前GCS评分较低、年龄较大开放性颅脑外伤、手术时间>5小时、短期手术>2次、切口脑脊液漏、两侧同时手术、术后白蛋白≤25g/L和急症手术等,是颅内感染发生的高度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应加强观察和预防。

  • CT定位下微创治疗加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分析

    作者:孙长忠;朱平;徐鸿飞

    目的:观察CT定位下微创治疗加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CT定位抽吸联合术后中医辩证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40例作为联合治疗组,高血压性脑出血内科治疗患者40例作为保守治疗组,高血压性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40例患者作为传统手术组。结果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保守治疗组和传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治疗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有确实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神经监测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应用

    作者:寿柏其

    目的:探讨IONM在甲状腺手术中对RLNI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54例)和B组(52例)。 A组:54例患者78根RLN在常规暴露的基础上,术中进行IONM;B组:52例患者76根RLN术中进行常规暴露。结果 A组和B组RLN探查时间分别是:(7.501±2.192)分钟、(12.981±2.281)分钟,(P=0.0000);术中出血量分别是:(39.261±3.542)ml、(40.157±3.641)ml,(P=0.1237);引流量分别是:(30.654±4.469)ml、(31.027±4.271)ml,(P=0.5974);手术时间分别是(105.539±42.229)分钟、(128.798±41.269)分钟,(P=0.0007);住院天数分别是:(5.139±1.439)天、(5.128±1.432)天,(P=0.9621);住院费用分别是:(1.289±0.116)万元、(1.244±0.117)万元,(P=0.0178)暂时性RLNI率分别是2.6%和11.8%(P<0.05);永久性RLNI率分别是:0和1.3%(P>0.05);术后2周,A组中2例暂时性RLNI患者RLN功能全部恢复,而B组9例中仅4例恢复。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实行IONM费用较高,但其可以减少术中探查RLN时间,并减少手术时间,同时还可以减少RLNI率,尤其是暂时性RLNI率,因而术中可以有效预防保护患者RLN不被损伤,能够加快手术的时间和安全性。

  • PFN与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76例分析

    作者:吴小山;季卫平;孙勇飞;刘磊

    目的:对采用PFN与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并得到随访的7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PFN与PFNA进行治疗,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功能评分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方面,PFNA明显优于PFN,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断钉、头颈切割、髋内翻、拉力螺钉退出方面PFNA组略优于PFN组;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功能恢复方面,两组并无明显差异。结论 PFNA相较于PFN,操作简便,创伤更小,出血更少,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透视次数,降低并发症,特别适用于骨质疏松严重及不稳定骨折患者。认为在临床上PFNA可作为优选采用的治疗方法。

  • 儿童良性阵发性眩晕5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一晖;张建丽;张新钢;杨锡儿;丁璐

    目的:讨论儿童良性阵发性眩晕与听性脑干反应(ABR)测听之间的关系,了解儿童良性眩晕的发生部位以及愈后情况,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50例临床诊断为儿童良性阵发性眩晕患儿进行听性脑干反应测听,并予分析结果。结果所有纳入病例均进行双侧耳听力学检查,电测听未见异常,耳声发射通过,声导抗为A型曲线。其中12耳患儿听性脑干反应其中Ⅰ、Ⅲ、Ⅴ波潜伏期延长,且波间期也延长,反应阈正常,均为单侧(其余38例患儿其双耳潜伏期及波间期、反应阈均在正常范围内)。12耳经过临床对症治疗后,其波间期及潜伏期均恢复到正常范围,有统计学意义。听性脑干反应异常患儿经治疗后波形又恢复正常。结论 ABR是检测儿童眩晕的一种手段,对儿童良性阵发性眩晕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并可能有助于对其发生部位有进一步的了解。

  • 喉返神经隧道解剖技术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伟军;代明盛;陈江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隧道解剖技术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10年7月到2014年6月,采用喉返神经隧道解剖技术行甲状腺癌根治术150例。结果切除单侧甲状腺叶加峡部用时25~45分钟,平均30分钟,显露隧道区喉返神经长度1.2~2.0cm,平均为1.8 cm,随后完成同侧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用时10~25分钟,平均15分钟,无器质性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颗数4~13颗,平均7颗。2例因肿瘤浸润切除小段喉返神经,Ⅰ期修复,6月后声带恢复正常运动。结论甲状腺癌根治术中采用喉返神经隧道解剖技术,有助于避免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

  • 胃癌根治术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童向美;卢国春;方复

    目的:探究胃癌根治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诊治的15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研究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Bommann分型、TNM分期等一般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胃癌根治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所有胃癌患者均在3年内保持随访,胃癌根治术后1年的生存率为84%(126/150),术后3年的生存率为52%(78/150);根据单因素分析的结果,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Bommann分型、淋巴结清扫、辅助化疗、TNM分期、淋巴结清扫等因素能够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经COX回归分析,TNM分期、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及血管侵犯能够独立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NM分期、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及血管侵犯等因素能够显著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因此,制定早期胃癌筛查模式对于显著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创伤性膈疝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黄永祥;吕荣伟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38例创伤性膈疝患者受伤的原因,早期临床表现、主要检查资料及手术时机、死亡原因;钝性伤22例,锐器穿透伤16例;左膈疝32例,右膈疝6例;经腹手术23例,经胸手术15例。结果32例(84.21%)术后痊愈,6例死亡,死亡率15.79%。结论创伤性膈疝是胸腹部创伤患者较为隐秘、易漏诊的损伤之一,临床表现常被合并伤的表现所掩盖,应仔细询问受伤的原因,体位及外力作用的方向,全面认真的体检,及时、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创伤性膈疝一经发现,应尽快给予手术治疗。

  • 应用肌瘤粉碎器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26例临床分析

    作者:许微霞;郑伟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应用肌瘤粉碎器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的利弊。方法本院收治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剔除共426例的全部病例资料。对全部病人的术中、术后病理情况及随访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在本院行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无1例术后病理提示肉瘤变,仅9例提示子宫多发性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或恶性潜能未定,占2.11%,其中行全子宫切除的6例术后无复发,3例行子宫肌瘤剔除的术后随访,其中1例复发并再次手术术后病理回报提示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另外2例无复发。总结应用肌瘤粉碎器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有效,且利大于弊。

  • 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外伤开颅手术的患者的应用价值

    作者:苏苟大

    目的:探讨颅内压(ICP)监测对重型颅脑外伤开颅手术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监测组)重型颅脑外伤开颅手术患者术后行ICP监测,根据ICP值调整治疗方案,并与同期未行ICP监测的52例(对照组)手术患者的疗效、并发症作比较。结果通过随访进行ADL评分,监测组预后优于对照组;而监测组急性肾功能损伤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率较照组低,而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等3种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压监测能较好地反映重型颅脑外伤开颅手术患者的每个瞬间的颅内压,通过个体化治疗,控制颅内压,保持脑灌注,减少并发症,及时发现术后再出血,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 CT引导Hookwire定位对胸腔镜治疗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响

    作者:顾勤花;沈琦斌;李冬;郑屹峰

    目的:探讨术前CT引导Hookwire定位技术结合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于不明性质的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诊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受手术的SPN患者的资料,69例术前行CT引导Hookwire定位行VATS为观察组,51例行单纯VATS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出血量、疼痛情况以及中转开胸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及其出血量和中转开胸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病理诊断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CT引导下定位,并通过VATS对SPN的治疗,能缩短手术时间,患者恢复快并能减少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术后疼痛较轻,减少中转开胸率对SPN的治疗具有很好的增益价值。

  • 补肾活血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临床分析

    作者:张猛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膝关节骨质增生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观察组采用补肾活血方进行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在胫骨远端Pilon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杨军;汤优民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9月至2014年2月期间98例获得8个月以上随访的胫骨远端Pilon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MIPPO手术治疗49例(观察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49例(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对两种术式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0.4±9.1)分钟、(168.4±62.3)ml、(10.4±1.2)周,对照组相应指标为(91.2±10.2)分钟、(271.8±69.4) ml、(15.3±2.1)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8个月内相关并发症发病率(12.2%)明显低于对照组(30.6%),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8个月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87.8%)明显高于对照组(73.5%),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踝关节功能,并缩短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且操作简单,是一种目前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理想方法。

  • 应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体会

    作者:吴凌峰;蔡晓斌;蓝益男;李健;江洵

    目的:报道应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本院应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创面共8例。结果本组8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月,皮瓣外形满意,感觉部分恢复,供区损伤小,效果满意。结论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管解剖相对恒定,皮瓣厚薄适中,操作简便,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多层螺旋CT对眶骨骨折法医鉴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斌炜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HR-MSCT)各向同性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眶骨骨折法医鉴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因眼眶外伤接受法医鉴定来本院就诊的80例,行多层螺旋CT原始图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后处理技术重组。比较MSCT与常规CT诊断结果。结果直接骨折24(30.0%)例,爆裂骨折38(47.5%)例,复合骨折14(17.5%)例,未见骨折4(5.0%)例。常规扫描漏诊、误诊16例(20.0%)。80例眶骨骨折病例均经MSCT确诊。 MSCT诊断与常规CT诊断结果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χ2=34.0,P=0.001)。结论多层螺旋CT能更真实显示眶骨骨折处结构,结合后处理技术可清楚显示鼻骨骨折的部位、范围,为法医鉴定及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应用微创钻孔软通道引流术治疗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病74例的临床体会

    作者:王朝晖;娄晓辉;余一骏;郑海军

    目的:分析应用微创钻孔软通道引流术治疗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间,应用微创钻孔软通道引流术治疗的74例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微创钻孔软通道引流术治疗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未出现明显的变化,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DL分级Ⅰ级、Ⅱ级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Ⅳ级、Ⅴ级所占比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表明治疗后患者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微创钻孔软通道引流术治疗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分层手术理念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金希彪;杨永志;朱磊

    目的:评估分层手术理念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于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行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200例被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行乳晕分层切口肿瘤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肿物表面放射状切口肿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质量(手术时间、乳房凹陷率、乳头歪斜率、术后1周硬块感率、硬块感时间)、Ⅰ期愈合率、以及随访中术后并发症发生和外观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术持续(37+12.5)分钟,较对照组(28+10.7)分钟显著延长(χ2=3.245,P=0.031);研究组乳房凹陷率和乳头歪斜率分别为1%和0,显著低于对照组(8%和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17,P=0.029与χ2=3.319,P=0.025);研究组术后1周硬块感率和硬块感时间分别为25.4%和(29+10.1天),显著低于对照组(36.4%和35+9.8天)(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41,P=0.016与χ2=3.229, P=0.035);研究组Ⅰ期愈合率为99%,显著高于对照组90%(χ2=3.215;P=0.021);研究组所有患者均无感染、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出现3例感染、4例血肿,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214;P=0.016);随访中发现研究组患者乳房外观无显著变化,瘢痕小,99%的患者满意,其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部分形变和疤痕,满意度为83%)(P<0.05)。结论运用分层手术理念指导乳腺良性肿瘤的切除(乳晕分层切口肿瘤切除术),不但能完整切除肿瘤,还能保持切口美观,操作简单、安全,避免单一切口造成乳房损伤,促进组织愈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左肾旁前间隙入路在胰岛细胞瘤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应用

    作者:戴启强;王爱东;张法标;方哲平

    目的:探讨左肾旁前间隙入路在胰岛细胞瘤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本院就诊行左肾旁前间隙入路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62例胰岛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胰岛细胞瘤患者均顺利完成左肾旁前间隙入路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62例患者全为良性,21例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41例为胰岛素瘤。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病情良好,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214.32±32.52)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12.42±41.73)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为(2.13±0.73)天,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平均为(2.21±0.28)天,住院时间平均为(7.21±1.26)天。术中及术后情况,术中无输血病例,术后胰瘘2例,切口感染4例,无腹腔感染和脾梗死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68%,经对症治疗后均治愈。结论左肾旁前间隙入路在胰岛细胞瘤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选用。

  • 持续腰大池引流临床应用30例体会

    作者:张行泉;蒋峰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0例患者(开颅或介入栓塞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22例,脑脊液漏3例,颅内感染5例)采用持续腰大池引流。结果22例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意识障碍好转,头痛明显减轻至消失,无脑积水发生;3例脑脊液漏停止;5例颅内感染得到控制。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广泛用于治疗颅内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漏等疾病。

  • 小针刀神经根内口减压结合颈神经阻滞治疗根型颈椎病探索

    作者:吴士振

    目的:探索小针刀神经根管内口减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采用神经根内口阻滞结合小针刀松解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7例,以1992年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会议标准,对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事件、复发情况进行调查记录,随访12~24个月。结果其中优良率83.7%,有效率94.6%。1例出现低颅压头痛症状,经卧床休息、补液、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采用本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便快捷、疗效显著,优势明显。但其潜在风险较高,操作失误时可能的不良反应较重,对施术医生的技术能力要求高,推广有一定的困难。

  • 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失败原因探讨

    作者:陈建良;张龙君;朱少兵;王水桥;郑晓东;许勇;万蕾;邵营刚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收集门诊治疗的7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1周后复查X线片。结果病例均获得较完整的跟踪随访,石膏固定后1周及2周后门诊复查,70例中,1周后复查X线发现有10例骨折端出现不同程度移位,2周后再次复查只有1例骨折发生移位,分析骨折再移位的原因。结论笔者认为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外固定欠妥当,骨折本身为不稳定性骨折,骨质疏松,功能锻炼不当及隐匿性骨折线的存在。

  • 新生儿胎粪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

    作者:娄伟玲

    目的:探讨新生儿胎粪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的31例胎粪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本组患儿多为足月儿,确诊29例,均予回流灌肠或口服胰酶肠溶胶囊联合开塞露灌肠保守治疗取得了成功。2例拟“新生儿肠梗阻”行手术治疗,2例患儿均恢复良好。结论胎粪性肠梗阻确诊后大多可经保守治疗成功,很少数患儿保守治疗失败或怀疑有先天性肠道畸形等才需手术治疗。

    关键词: 肠梗阻 胎粪 诊断 治疗
  • 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远期效果对照研究

    作者:王竞;杨汉良;邵世飚;刘君义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3月到2014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64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和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止痛药物应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性排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进行12~48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大致相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止痛药物应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性排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内肿瘤复发率为3例,占9.38%,对照组五年内肿瘤复发率为2例,占6.25%,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可获得与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后相同的远期疗效恢复和存活率,适合临床医师广泛应用。

  • 大骨瓣减压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37例疗效分析

    作者:过宓;吕庆伟;章国海;杨松斌;沈良军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手术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治疗上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通过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37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取得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患者共存活31例(83.8%)。术后6个月,按GOS评分机制对患者恢复进行评分,恢复良好2例,中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18例,植物生存状态6例,死亡6例。结论大骨瓣减压手术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有效的降低了致残率和病死率,明显提高了患者后期生活质量。

  • 延期手术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34例

    作者:祝军峰;黎高明;倪红联

    目的:探讨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的佳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闭合性Pilon骨折34例,其中Ⅱ型19例,Ⅲ型15例。结果3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无骨折延迟愈合及畸形愈合。采用Mazur功能评分标准评价,优26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2.1%。结论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有效地保护了骨和软组织的活力,并发症少,恢复效果好,是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关键词: Pilon骨折 延期手术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影响探究

    作者:罗健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的再次妊娠妇孕、分娩方式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待产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200例,并根据其终的分娩方式分为:观察组经阴道分娩者50例,对照组再次剖宫产者150例。监测比较各组孕妇再次妊娠后的产后总出血量、住院时间、产褥期感染率、新生儿5分钟内Apgar综合评分、新生儿出现感染、室息、颅内出血各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中孕妇再次妊娠后的产后总出血量、住院时间、产褥期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的新生儿5分钟内Apgar综合评分以及出现感染、室息、颅内出血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次妊振孕妇选择阴道分娩更利于产妇的围生期以及产后健康恢复,但其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健康影响没有区别,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 视频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23例体会

    作者:刘晓哲

    目的:探讨视频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9年4月至2013年11月经视频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行切除术的23例病例,包括鼻腔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5例,复发性上颌窦息肉7例,上颌窦囊肿5例,真菌性上颌窦炎6例。术前均行鼻窦冠状位加轴位CT扫描,选择的病例为病变位于上颌窦内壁及泪前隐窝区,考虑经上颌窦自然口入路而病变不能完整切除者;若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则在术前行MRI检查,并明确为上颌窦病变。结果23例病例经试探性手术证明经上颌窦自然口入路不能完整切除病变部位,改行视频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能良好暴露上颌窦各壁,彻底切除病变,并随访6~24个月。术后鼻后滴漏、流涕、鼻腔臭味、头痛、头晕症状逐渐消退,其中1例由于病变累及鼻泪管而将鼻泪管切除,导致术后发生溢泪现象,继而给予视频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而好转,至术后第6个月时,溢泪现象消失。1例患者术后于术侧上颌中、侧切牙部位有麻木感,1个月后消退。1例术后病理检查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性变,经院外放射治疗失访,余下随访的22病例中,1例下鼻甲形态略有缩小,其余病例均形态良好,上颌窦光滑,下鼻道开窗形态良好。结论视频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能良好暴露上颌窦各壁,视野宽、损伤小,便于病变观察和切除,不留死角,疗效满意,维护了鼻腔形态及功能。同时为开展翼腭窝等侧颅底区域手术提供了一种入路方法。

  • 外伤性天幕急性硬膜下血肿

    作者:陈彦飞;李常伟;周斌;罗晨;鲍欢;徐垠

    目的:探讨外伤性天幕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策略。方法分析22例外伤性天幕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6例天幕与大脑凸面硬膜下复合血肿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清除沟通的凸面与天幕血肿;2例单纯巨大天幕硬膜下血肿经颞下小脑幕入路清除;1例大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大脑纵裂及天幕硬膜下血肿经枕叶小脑幕清除血肿。其余13例伤情较轻、血肿不大的均保守治疗。结果22例患者中,按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16例,中残3例,重残1例,死亡2例,2例均为合并凸面的硬膜下血肿。结论对于平铺于天幕表面的天幕硬膜下血肿,CT多平面重建有利于明确诊断。单纯天幕硬膜下血肿通常预后较好,而天幕与大脑纵裂或与大脑凸面巨大的复合硬膜下血肿病情复杂,治疗棘手。应根据血肿类型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可以有效清除该处血肿。

  • 前下方钢板治疗锁骨中1/3骨折

    作者:叶鹏翰;何贤峰;张峰;黄雷;阮永平;徐荣明

    目的:探讨前下方钢板治疗锁骨中1/3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0例锁骨中1/3骨折的患者行前下方钢板固定治疗,进行随访观察,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相关并发症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0例均达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17周,所有患者均恢复受伤以前工作岗位。有8例骨折愈合行内固定拆除,无1例因内固定刺激,内固定失败等原因拆除内固定。结论前下方钢板治疗锁骨中1/3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避免内植物刺激、术后功能恢复佳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有效术式。

  • 缝线锚钉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9例分析

    作者:罗斌;毛金朝;朱仰义

    目的:探讨应用缝线锚钉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使用缝线锚钉缝合固定肘关节脱位合并尺骨冠状突粉碎性骨折9例。切开于尺骨鹰嘴内侧置入缝线锚钉,缝合冠状突碎骨块周围包括前关节囊等软组织并打结固定。术后进行功能锻炼,定期复查X线片。结果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24月,平均20月。本组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或愈合不良。骨折均Ⅰ期愈合,愈合时间2.5~3月。根据HSS2[1]评分,对肘关节在疼痛(50分)、活动度(30分)、持久性(8分)、整体使用情况(12分)等方面进行评分,评分标准:优90~100分,良80~89分,一般70~79分,较差60~69分,差<60分。本组9例:优1例,良6例,一般2例。结论缝线锚钉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小,出血量少,视野清晰,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

  • 259例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陆耘;颜海斌;吴利云;应成龙;罗斌

    目的: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前后效果进行分析,了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干预措施的效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用干预前后组Ⅰ类切口手术病例259例,比较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结果经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用药时机、用药疗程、药物选择更趋于合理,联合用药情况明显减少,合理性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干预措施对抗菌药物应用的不合理因素有了明显改善。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催产素联合纱条宫腔填塞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术中、后出血的影响

    作者:朱云花;夏元旦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催产素联合纱条宫腔填塞对阻止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术中、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64例,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2例。常规组使用催产素联合纱条宫腔填塞法进行止血;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测量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小时阴道出血量、术后2~24小时阴道出血量、产后出血例数,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小时阴道出血量、术后2~24小时阴道出血量和产后出血例数与常规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输血例数、术后体温升高例数和恶心呕吐例数与常规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催产素联合纱条宫腔填塞对阻止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术中、后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引起的不良反应也较少,但是消化道反应较多,因引起注意。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电切术中麻醉的应用研究

    作者:朱伟生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电切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80例宫腔镜电切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单纯丙泊酚麻醉,实验组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收缩压为(113.2±8.7)mmHg、舒张压为(64.3±9.7)mmHg、HR指标为(63.8±6.6)次/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SpO2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丙泊酚总用量为(220.2±24.2)分钟、意识恢复时间为(4.9±0.4)分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清醒后5分钟VAS评分为(1.9±1.1)分、10分钟VAS评分为(1.7±1.2)分、20分钟VAS评分为(1.7±1.2)分、30分钟VAS评分为(1.8±1.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手术患者中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 术野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在麻醉手术期间血液保护中的应用

    作者:林锋;张雅玲

    目的:探讨术野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在麻醉手术期间患者血液保护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本院手术过程中需要输血的患者156例,按照输血方式不同分为自体输血组80例和异体输血组76例,异体输血组输入异体浓缩红细胞,自体输血组输入术野自身回收洗涤红细胞。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输血方式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自体输血组术后Hb、Hct均高于异体输血组,输入异体血量明显少于异体输血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异体输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过程中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术中回收自身血液以供手术中使用,可保证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减少输血后不良反应,同时也加快患者术后病情恢复。

  • 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患者效果的比较

    作者:吴捷;黄彩鹏;周敏

    目的:拟比较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患者麻醉效果。方法拟行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5):咪达唑仑组(Ⅰ组)和右美托咪啶组(Ⅱ组)。Ⅰ组咪达唑仑组负荷量0.03mg/kg,然后静脉持续输注咪达唑仑0.04mg/kg.h;Ⅱ组右美托咪啶组负荷量1μg/kg,然后静脉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0.3μg/kg.h。负荷量注射完毕后5分钟时,静脉注射芬太尼负荷量0.5μg/kg。病人行为疼痛评分>2分或者Ramsay镇静评分<2分,追加芬太尼0.25μg/kg,注射时间为5分钟。手术开始前,手术切口局部浸润麻醉0.5罗哌卡因3~5ml。记录手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记录追加芬太尼量。结果两组在血压、心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芬太尼用量,Ⅱ组在总量和追加量均低于Ⅰ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患者右美托咪啶复合芬太尼的麻醉效果优于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

  • 全身麻醉和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创伤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比较分析

    作者:何燕娜;张县强

    目的:比较分析全身麻醉和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创伤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本院收治的86例需要麻醉的手术老年创伤患者,按照麻醉方式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其中A组采用全身麻醉方式;B组采用单侧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观测手术前和期间的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包括两组患者手术及麻醉情况、PQRS评分、MMSE评分和POCD发生率。结果不同类型麻醉方式的麻醉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实施前后采用PQRS评分量表进行测试,结果显示,A组和B组在手术前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术后15、40分钟以及手术1、3、7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比B组评分有显著性的提高;而术后1个月的情况显示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手术结束后的第7天和1个月的MMSE评分低于手术前(P<0.05),两组间比较,手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手术后7天和1个月,B组要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POCD发生率,B组的发生率要高于A组,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相比全身麻醉对于老年创伤患者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损伤较小,可以极大降低老年患者的POCD发生率。

  •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阑尾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蔚蓝

    目的:观察进行超声引导下的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于小儿阑尾手术后24小时的镇痛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行阑尾择期手术的患儿80例,根据患儿手术时所采取的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全身麻醉后,对照组患儿应用0.2ml/kg 0.25%的罗哌卡因进行手术切口部位的局部浸润;而实验组组患儿应用超声引导下的腹横肌平面的阻滞麻醉,注入0.5ml/kg 0.25%的罗哌卡因,手术结束后应用芬太尼进行患者自控镇痛(PCA)后送回病房。详细记录术后不同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值、镇痛泵实际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术后48小时芬太尼总用量,以及患儿在静息和咳嗽时的疼痛评分。结果手术后第1小时内,对照组的镇痛效果相对较好,患者的芬太尼消耗量、镇痛泵按压次数较少,VAS评分值低于实验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时间实验组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芬太尼总消耗量、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小于对照组,VAS评分较小(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穿刺引起的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的腹横肌平面阻滞对于小儿阑尾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较好,定位准确,可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静脉镇痛药的需要量,值得临床应用。

  • 中度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对七氟烷肺摄取与排出的影响

    作者:朱文清;赵梓煜;张序忠;赵敏;吴安生;汤呈宣

    目的:观察探讨中度急性超容血液稀释(AHH)术对血气分配系数较低的吸入麻醉药肺摄取和排出的影响。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瑞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C组,n=30)、乳酸林格氏液组(R组,n=30)及万汶组(H组,n=30)。术中检测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并各时点FA与FAO的比值(FA∶FAO),观察其变化趋势。结果在吸入时,3组患者在吸入七氟烷30秒后被检测到浓度,且随着时间延长,FA∶FI值逐渐升高;但在各时点3组间比较,FA∶F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吸入后,FA∶FAO逐渐降低,在各时点3组间比较,FA∶FA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HHD对七氟烷的肺摄取与排出无影响。

  • 观察七氟醚、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的麻醉效果

    作者:李宝钏;何小燕;黄华君

    目的:研究七氟醚、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接受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儿童进行研究。随机将患儿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的患者采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治疗;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对患儿进行麻醉。麻醉过程中,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并对围术期患儿的各项时间进行记录分析。术后,调查分析两组患儿的围术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前HR、MAP及SpO2等指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麻醉诱导时,两组患儿的HR、MAP均明显升高(P<0.05),但观察组患儿在麻醉诱导时、麻醉5分钟、10分钟后及拔管5分钟的HR、MAP值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SpO2在手术过程中没有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儿童在麻醉过程中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应消失时间都要短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长、术后睁眼时长以及拔管时间也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的配合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患者(χ2=35.2083,P=0.0000),手术时口腔分泌物增多的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要低(χ2=5.3333,P=0.0209),不自主运动、喉痉挛、恶心呕吐及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没有很大区别(P>0.05)。结论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的麻醉效果相对于丙泊酚显著一些,患儿麻醉中血液流变学很稳定,安全性高,值得在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的麻醉应用中推广使用。

  • 磁共振在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傅耀辉;钱微

    目的:评价MRI对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并分析、总结其MRI征象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关节镜证实为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患者的MRI及临床资料。结果①直接征象:踝关节前外侧沟内及下胫腓关节前方软组织影增厚10例(83.3%);距腓前韧带完全撕裂者7例(58.3%),部分撕裂者2例(16.7%),难以判断有无撕裂者1例(8.3%);下胫腓韧带远侧束增厚5例(41.7%)。②间接征象:前外侧沟内积液增多7例(58.3%);局部脂肪间隙模糊不清6例(50.0%);骨软骨损伤6例(50.0%),皮下软组织肿胀4例(33.3%)。结论 MRI能有效显示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的产生原因和病变程度,在踝关节前外侧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 自体血液回输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周燕;潘应锋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输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脊柱外科住院患者64例进行分析,按照临床试验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2例。其中对照组手术中采用异体输血,治疗组手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输。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电解质、输血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相似,但治疗组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输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失血量平均为(1230±360)ml,平均回收血量为(580±260)ml,平均回收量占失血量的47.15%;治疗组术后第1天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比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3天和第7天相关指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电解质(Na+、K+、HCO3-、PH值)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结论脊柱外科手术中失血较多,应用自体血液回输能够减少自体血丢失及异体血输入,从而避免异体输血引起的输血反应及感染性疾病传播,值得临床推广。

  • Narcotrend监测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作者:沈炜玲;朱卫东

    目的:研究Narcotrend监测下3种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ASAⅠ~Ⅲ级老年患者120例,根据D0、D2、E13种不同Narcotrcnd分级(NTS)随机依次分为A、B、C组3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手术开始(T3)、手术结束(T4)、拔管时(T5)的HR、MAP,分别于术后24、48和72小时3个时间点评估术后谵妄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2、T5时点A组HR加快(P<0.05),且快于B、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3组MAP均显著降低(P<0.05),且C组明显低于A、B组(P<0.05);A组T2、T5时点的MA显著升高(P<0.05),且高于B、C两组(P<0.05)。 C组在T2~T4时的MAP显著低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B、C两组患者的术后3天POD总发生率低于A组(P<0.05),而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P>0.05)。结论老年腹部手术中将NTS维持在D2或E1水平可降低POD的发生率,且D2水平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更佳。

  • 静吸复合与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手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邱灿金;陈真;杨世忠;马伟斌

    目的:对比分析静吸复合与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3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每组17例;记录两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心率(HR)、舒张压(DBP)及血氧饱和度(SpO2)在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凭静脉麻醉组的收缩压(SBP)在T2时点低于静吸复合麻醉组(P<0.05),两组HR均在T1、T3时点低于T0(P<0.05);静吸复合麻醉组SBP在T1、T3时点低于T0(P<0.05),全凭静脉麻醉组在T1、T2、T3时点低于T0(P<0.05);两组DBP在T1时点低于T0(P<0.05);全凭静脉麻醉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均短于静吸复合麻醉组(P<0.05);两组OAA/S评分在拔管后1分钟及拔管后5分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RS评分在拔管后1分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拔管后20分钟,全凭静脉麻醉组NRS评分低于静吸复合麻醉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躁动,术后24小时后随访,均否认术中知晓,静吸复合麻醉组有1例出现恶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吸复合和全凭静脉麻醉均可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安全有效;且全凭静脉麻醉早于静吸复合麻醉发生术后疼痛。

  • 用血栓弹力图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对患者围术期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

    作者:林素风;许红英;方妩梅;沈社良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围术期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择期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和硬膜外组。分别于术前、术中、术后抽取静脉血检测TEG(Thromboelastography),参数包括反应时间(R)、K时间、α角、大振幅(MA)、凝血指数(CI)及LY30。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观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情况。结果全麻组R、K术中及术后均低于术前,其中R值术后组内明显低于术前(P<0.05),组间明显低于硬膜外组(P<0.05);全麻组α、MA、CI及LY30术中及术后均高于术前,其中术后组内明显高于术前(P<0.05),组间明显高于硬膜外组(P<0.05);LY30硬膜外组术后组内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全身麻醉对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硬膜外麻醉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术后血液高凝状态;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围术期纤溶功能均有一定促进作用且前者作用更强。

  • 利多卡因对曲马多抗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作者:陈超;汪卫星;胡四平;何焕钟;吴鹤芬;刘洋;单汉民;余亮;潘甜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曲马多用于单侧经皮肾镜碎石术瑞芬太尼麻醉后抗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90例单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3组(n=30),P:生理盐水5ml组,T:曲马多1 mg/kg组,TL:利多卡因1.5mg/kg+曲马多1mg/kg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术毕前15分钟分别静注生理盐水或镇痛剂,观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呼吸恢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不同时间点的VAS:T、TL组低于P组(P<0.05),TL组低于T组(P<0.05);不同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T、TL组均高于P组(P<0.05),TL组高于T组(均P<0.05);T组和TL组自主呼吸恢复的初始频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均低于P组(13.4±2.6次/分),而自主呼吸完全恢复的时间(6.8±1.8,7.0±1.9)相当(P>0.05);3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多卡因1.5mg/kg能增强曲马多1 mg/kg用于单侧经皮肾镜碎石术瑞芬太尼麻醉后的镇痛及抗痛觉过敏作用,有一定的镇静效果,不影响麻醉复苏,对胃肠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仍不能完全抑制恶心、呕吐的发生。

  • 小剂量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基层医院无痛胃镜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沈建新

    目的:观察小剂量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基层医院无痛胃镜检查效果。方法将ASAⅠ~Ⅱ级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 A组仅给予丙泊酚静脉注射;B组先用芬太尼0.5μg/kg静脉注射后再静注丙泊酚。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苏醒时间、麻醉药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记录检查中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 B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1)、苏醒时间B组较A组明显缩短(P<0.05)、丙泊酚用量B组较A组明显减少(P<0.01),两组术后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头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具有镇痛效果好,清醒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中应用效果的比较

    作者:谢晓阳

    目的:对比单纯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7例,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A组)31例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36例。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及相关麻醉指标,产妇入室时(T0)、手术开始时(T1)、胎儿剖出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以及新生儿娩出后1、5分钟的Apgar评分。结果 CSEA组的麻醉优良率为100%,明显高于EA组(P<0.05);CSE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至手术开始时间及麻醉平面达T6时间明显短于EA组(P<0.05),痛觉恢复时间明显长于EA组(P<0.05);两组产妇入室时、手术开始时、胎儿剖出时及手术结束时的HR、MAP及BIS值及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分钟、5分钟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且能维持产妇生命体征平稳,对胎儿呼吸无抑制作用,是较为理想的剖宫产麻醉方式。

  • 连续股神经置管复合吗啡膝关节注射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

    作者:李庆华;邓芳;陶守君

    目的:观察较连续股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吗啡膝关节腔内注射和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效果的异同。方法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MFNB组为连续股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吗啡关节腔内注射;CFNB组为续股神经阻滞组。两组均持续镇痛2天,术后观察记录静息,主动和持续被动运动时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各时点两组患者静息VAS评分,主动和持续被动运动VAS评分,MFNB组均低于CFNB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吗啡关节腔内注射用于TKA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优于单独应用连续股神经阻滞。

  •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比较

    作者:林小勇;杨凤兰

    目的:比较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全麻对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观察组,n=30)和单纯全身麻醉组(对照组,n=30)。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时(T2)、切皮时(T3)、切皮后60分钟(T4)、术毕拔管时(T5)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结果观察组手术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麻醉后各时期的HR、MAP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术中及拔管时HR、MAP明显上升,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P<0.05)。结论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使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安全性高。

  • AO钢板内固定与Twin Tail TightRope 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对比观察

    作者:郭子仪;伍峻松;凌志恒;郑永育

    目的:探讨AO钢板内固定与Twin Tail TightRope治疗Rockwood Ⅲ型脱位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病例30例,采用入院时随机分组分为A组(15例)和B组(15例),分别采用AO钢板内固定与Twin Tail TightRope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病例围手术期指标,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参照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标准进行疗效评定。 B组病例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等围手术期指标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例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win Tail TightRope内固定治疗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微创、操作简便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有效提高肩关节活动度,并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是治疗该型损伤较为理想的方法。

  • 剖宫产中新生儿产伤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探究

    作者:莫匡颖

    目的:探讨剖宫产(cesarean section,CS)中新生儿产伤(birth injury,BI)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在本院接受剖宫产的孕妇80例,经检测出现产伤,作为观察组,并对其进行干预治疗;另外选取同期在本院待产的经检测发生产伤的非剖宫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新生儿产伤类型,并进行统计分析,并进一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新生儿发生产伤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产伤主要集中在皮肤软组织损伤、颅内出血以及头颅血肿方面,与对照组明显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产次与产伤发生无明显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新生儿体重、5分钟Apgar评分以及出生地与产伤发生明显相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发生产伤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胎龄、新生儿体重以及接产技术是新生儿发生产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胎龄、新生儿体重以及接产技术与剖宫产中新生儿发生产伤密切相关,对照以上因素,产前进行全面检查,准确评估胎儿胎龄以及体重,提高接产技术,加强相关干预措施对新生儿以及孕妇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对交通意外骨伤患者早期应用积极心理干预的临床研究

    作者:管正通;何少波;宫本宏;罗献明

    目的:通过对交通意外所致的各种需要手术治疗的的骨折患者进行早期积极的心理干预,以降低患者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治疗满意度,使医患关系更和谐。方法在骨科病房中分两组医生,每组中按随机分配方法各选取上述病情患者5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在入院病情稳定后24小时内采用固定访谈法给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验后即刻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结果经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其量表分对比明显下降,经统计学检测P<0.001,有明显意义。结论通过早期积极的心理干预可以较低各种交通意外骨折需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帮助其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促进骨折康复,提高满意度,能使医患关系更和谐。

  •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铁离子含量和脑脊液相关生化指标及颅高压关系研究

    作者:刘晓广;张科技

    目的:探讨脑外伤脑脊液中铁离子浓度与颅内压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通过观察32例颅脑损伤后脑脊液中铁含量的变化,探讨脑外伤脑脊液中铁离子浓度与颅内压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铁离子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中铁离子含量与颅高压明显相关(P<0.05),与脑脊液中红细胞数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脑脊液中铁离子含量与脑水肿程度正相关,可为脑水肿的综合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 成人外伤性癫痫的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李伟;朱岁军;单华

    目的:探究成人外伤性癫痫(Posttraumatic epilepsy,PTE)发生的高危因素,并针对主要因素进行治疗。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颅脑损伤病患319例。其中并发PTE病患78例,记为观察组;其余未出现癫痫症状的病患241例记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病患的年龄、性别、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以及颅脑损伤类型,并记录其他临床表现,进行相应的对比和分析。结果在319例颅脑损伤病患中出现PTE症状占24.45%(78/319),且晚期癫痫病患更多,达到83.33%(65/78)。再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脑重度损伤、硬脑膜破裂、大脑皮层损伤以及凹陷性颅骨骨折等因素,是导致PTE并发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PTE的发生受颅脑损伤程度、硬脑膜是否破裂等影响。因此,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中应根据这些高危因素对PTE并发症作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有效的治疗。

  • 神经外科手术感染部位、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预防控制

    作者:刘新林

    目的:通过对相关案例的数据分析总结,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感染的风险因素,并为神经外科手术后避免感染提出相关循证依据。方法通过对本院在2010年1月到2014年1月期间,共计84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感染人数为129例,约为15.35%;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伤口、上呼吸道、泌尿道和胃肠道;感染影响因素主要有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原发疾病、患者年龄、气管插管/切开、脑室外引流。结果在129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居多,产生感染的因素以气管插管/切开和脑室外引流影响大。结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很容易发生术后感染,需要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预防控制措施,才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 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切口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赵桂君;张春华;王秀娟

    目的:分析及研究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切口感染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于本院进行妇产科手术治疗的90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切口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其中不同年龄、并发基础疾病情况、其他部位感染情况、手术时间、是否胎膜早破及BMI者切口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并以Logistic分析上述因素与切口感染的关系。结果9056例手术患者中共发生66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73%,且年龄较大、并发基础疾病、存在其他部位感染、手术时间较长、开腹手术及BMI值较高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经Logistic分析显示,上述因素均是与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P均<0.05。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仍需进一步控制,而年龄较大、并发基础疾病、存在其他部位感染、手术时间较长、开腹手术及BMI值较高均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 62例危重症患者经皮气管切开围术期的护理

    作者:徐海燕;鲁杰

    目的:探讨在床旁行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以提高其护理水平。方法对62例施行床旁经皮气管切开术的重症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及并发症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观察其疗效。结果62例患者行PDT成功率100%。有1例出现术后出血,1例出现术后气囊破裂。无1例严重并发症,无1例死亡。结论 PDT创伤小,手术过程简单方便,用时短,定位准确,配合严密的术后护理,可以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肛肠疾病合并HIV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作者:刘英;吴昊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在肛肠疾病合并HIV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92例肛肠疾病合并HIV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精心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分别于入院当天、术前1天和术后第3天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本组92例患者术前1天和术后第3天SCL90测验的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评分均低于入院当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当天,92例患者均对护理满意度打分,无“非常不满意”或“不满意”(即满意度≤2分),3分者25例(27.1%),≥4分者共67例(72.8%)。结论对肛肠疾病合并HIV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较高。

  • 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吴徐红;龚青梅;黄丽君;奚彩凤

    目的:探讨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的观察方法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修复术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结果术后住院期间死亡0例,术后并发症:肾功能不全1例,脊髓缺血0例,其中轻瘫0例,截瘫0例,感染0例。结论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护士要有扎实的护理知识,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从而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病人的存活质量。

  • 护理干预对镇痛分娩导致尿潴留的影响

    作者:胡亚芬;徐慧芳;陈利萍

    目的:对护理干预对镇痛分娩导致尿潴留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并经妇产科医生及麻醉医生检查后可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产前的健康宣教,产后心理护理、按摩、热敷排尿体位。观察两组产妇产后首次排尿时间及尿滁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平均排尿时间为(3.5±1.1)小时,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4.9±1.3)小时(P<0.05);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6小时者4例,即4例发生尿潴留,发生率4.7%显著性低于对照组20.0%(12/60)(χ2=4.615,P<0.05)。结论产前、产时及产后护理干预可有助于产妇及早排尿,对减少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有较好的效果。

  • TKTL1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杨明;周岩方;陶崇清;刘丽;陈敏江;徐锦芳

    目的:通过检测TKTL1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探讨TKTL1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KTL1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免疫印迹(Western blot),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脑组织相比,TKTL1 mRNA表达水平在胶质瘤组织中明显上调,在高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TKTL1在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中比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随着肿瘤级别的升高表达增强,推测TKTL1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密切相关。

  • 多发颅内外沟通恶性黑色素瘤1例

    作者:李谷;Coulibaly O.;Dama M.;Diallo O.

    目的:提高多发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认识。方法对1例多发颅内外沟通恶性黑色素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多发颅内外沟通的恶性黑色素瘤临床上极为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结论头颅部位存在多发颅内外沟通的恶性黑色素瘤病例,提高了临床上对该类病种的认识。

  • 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术后对记忆的影响

    作者:吴建跃;王卫民;肖国民;袁云鹏;丁皓俊

    手术治疗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被证实能显著减少癫痫发作的次数,但手术同时可能会造成术后记忆力的下降,出现严重的顺行性遗忘。如何权衡手术所带来的收益和副作用,做出一个对患者有利的医疗抉择成为一项重要难题。本文就手术对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后记忆力的影响,以及其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做出合理的医疗抉择提供帮助。

浙江创伤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