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절강창상외과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温州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88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7147
  • 国内刊号: 33-12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2-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浙江创伤外科》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刘伟国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临床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宋靖;黄孝王;赵章程;金钢

    目的:探讨阑尾炎患者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切除术临床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方法本组86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开腹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术后24小时WBC计数和CRP变化,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患者、出血量、术后24小时WBC计数、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CRP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可明显改善患者WBC计数和CRP水平、缩短肠功能恢复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耳穴压豆联合艾灸足三里预防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泵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作者:方晓莉;黄文红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艾灸足三里预防术后应用自控静脉镇痛泵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全麻术后使用自控静脉镇痛泵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予早期半卧位、协助翻身活动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与耳穴压豆联合艾灸足三里。观察两组患者嗜睡、头晕、恶心呕吐、腹胀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及腹胀的发生率分别为42.5%和11.67%,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压豆联合艾灸足三里可有效的减少自控静脉镇痛泵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使患者减轻痛苦,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 微创LISS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观察

    作者:程永刚;徐阿炳;蔡执中;马玉海;黄伟

    目的:探讨微创LISS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2月期间60例获得8个月以上随访的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微创LISS钢板手术治疗30例,传统解剖钢板手术治疗30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对两种术式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LISS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7.5±1.8) cm、(78.2±7.6)分钟、(160.4±67.8)ml、(10.8±1.4)周,解剖钢板组相应指标为(19.4±3.6) cm、(89.4±10.3)分钟、(264.5±60.4) ml、(14.2±1.6)周,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ISS组术后8个月内相关并发症发病率(6.7%),明显低于解剖钢板组(26.7%),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ISS组术后8个月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83.3%)明显高于解剖钢板组(66.7%),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LISS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机体创伤小,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膝关节关节功能,并缩短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是一种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理想方法。

  • 烧伤创面并发湿疹样皮炎误诊与治疗对策探讨

    作者:牛占国;万里;陈晓武;黄静;周雪

    目的:探讨烧伤创面并发湿疹样皮炎的临床特点,分析其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2例烧伤创面并发湿疹样皮炎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均有外用多种药物史,临床表现为创面出现糜烂面,瘙痒剧烈,渗液增多,按烧伤创面治疗效果不佳。予抗过敏治疗,32例均治愈。结论对烧伤创面并发湿疹样皮炎认识不足、临床工作不够耐心细致和专业知识缺乏是其误诊的主要原因,临床医师应提高烧伤创面并发湿疹样皮炎的警惕性。

  • PKP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对比性研究

    作者:陈凯;陈康乐;郑康伟;吴水建;陈欢;李文聪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采用PKP治疗30例(手术组),保守治疗37例(对照保守组)。对比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程度,比较椎体高度恢复率、后凸矫正率,发生邻椎骨折情况、疼痛视觉评分(VAS)、Dallas疼痛问卷(Dallas pain questionnaire,DPQ)评估、Barthel指数、椎体高度测量及Cobb角测量。结果 PKP治疗(手术组)的卧床天数、住院天数较保守组缩短,止痛效果显著、VAS评分、Dallas疼痛问卷(dallas pain questionnaire,DPQ)评估、Barthel指数、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下降程度均优于保守治疗组,2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可迅速缓解疼痛,恢复病椎高度和纠正Cobb角;但有术后再骨折及发生邻椎骨折的风险,且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保守治疗可以使疼痛症状缓解,治疗费用较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显著,恢复椎体的高度及后凸角不明显,且治疗周期较长,并发症发生率高。

  • 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诊治分析

    作者:余成;黄小斌;郑君;蔡斌;李萍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衢江区人民医院自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3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中,2例因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死亡,其余11例均在治疗7~14天内出现下肢肿胀缓解、疼痛减轻、肤色改变等,其中治愈5例,显效5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84,62%(11/13)。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静脉造影能够有效的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治疗方法为抗凝治疗,早期发现并治疗对防止肺栓塞发生有重要作用。早期预防至关重要。

  • 颅脑损伤后并低钠血症的诊疗分析

    作者:吴晓君;郑高伟;叶新新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原因、处理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79例中68例血钠恢复正常,6例死于脑衰竭,2例自动出院。结论及时发现并根据不同病因正确处理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 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7例效果分析

    作者:陈晓杰;李跃红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4~57岁,平均(39.57±9.95)岁。高处坠落伤5例,车祸伤2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1例。桡骨小头骨折按Mason分型:Ⅰ型1例,Ⅱ型5例,Ⅲ型1例。手术采用肘内外侧联合入路行骨折复位内固定同时修复副韧带,术后石膏托将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固定,3周取下石膏行伸屈肘及前臂旋转功能锻炼。结果术后7例均获得6~27个月随访,平均(14.00±7.05)个月。所有病例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9~20周,平均(13.29±3.82)周;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范围为85°~145°,平均118.57°±20.35°;前臂旋转范围为90°~150°,平均126.43°±21.35°。Mayo肘关节评分65~95分,平均(82.86±10.35)分;优3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85.71%。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应采取手术治疗,尽可能重建骨性结构及软组织解剖结构,恢复肘关节稳定性,术后尽早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 关节镜辅助踝关节清理、植骨融合治疗创伤后踝关节炎

    作者:陈先武;叶如卿;许海平;陆建猛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踝关节植骨融合治疗创伤后踝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关节镜辅助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8~60岁,平均47.8岁;均为Mor-rey-WiedemanⅢ期踝关节炎,部分患者的MR显示距下关节、距舟关节轻微炎症信号,但外观畸形不明显。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0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v,AOFAS)踝与后足评分、评价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足踝关节功能。结果21例术后获12~36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参照Winson标准,术后10~16周(平均12周)获得骨性融合。2例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出现后跟部酸痛感,采取口服活血化瘀中成药和中药熏洗的方法治疗,6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21例末次随访时疼痛症状完全缓解,功能恢复满意,步态改善、平地步行无困难。无内固定失败、畸形愈合、融合失败等并发症发生。踝关节正位X线片中,12例踝关节融合于中立位,6例外翻<5°,2例外翻5°~8°,1例内翻3°;侧位X线片中,13例踝关节融合于背伸中立位,5例跖屈5°以内,3例跖屈5°~8°。3例有2或3期距下关节炎表现,1例有2期距舟关节炎表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末次随访时平均为(2.63+0.17分)与术前(8.51+1.3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OFAS踝与后足评分,末次评分平均为(80.91±7.14分),与术前评分(45.85±11.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辅助踝关节清理、植骨融合治疗创伤后踝关节炎可得到优良的临床疗效,是治疗创伤后关节炎的良好选择。

  • 宫腔镜诊治绝经后子宫出血65例临床分析

    作者:孙芸;田国琴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在本院妇产科连续行宫腔镜手术的病人资料。结果65例患者中,子宫内膜炎18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7例,子宫内膜息肉1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7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例,节育器(IUD环)崁顿4例,子宫内膜癌5例。结论宫腔镜诊治绝经后妇女效果良好。

  • 子宫颈腺癌48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季红艳;许朝阳;凌新

    目的:总结48例子宫颈腺癌的临床特征、液基细胞学表现和病理特点,减少子宫颈腺癌的漏诊及误诊。方法回顾本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宫颈腺癌的临床资料、细胞学及病理特征。结果宫颈腺癌主要临床特征是阴道出血或流液,原细胞学诊断分别为CGA、ASC-H、HSIL和NILM。宫颈活检结果分别为腺上皮异型、腺癌、鳞癌、腺鳞癌和粘液腺癌。术后诊断为中-低分化腺癌(宫颈管内膜型)、高分化粘液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和腺鳞癌。结论宫颈腺癌早期表现不典型,细胞学表现不易与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鉴别,宫颈及宫颈管活检有助提高诊断准确性。

  • 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术后早期发现迟发性血肿中的价值

    作者:鲍武乔;俞学斌;王刚;金国良

    目的:评价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术后早期发现迟发性血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8例颅脑外伤经开颅手术后发生迟发性血肿并再次手术的患者,分成监测组30例和非监测组28例。监测组连续监测颅内压5~9天,平均6.4天。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评估颅内压,当发现有颅内压升高的情况两组均采取及时降压等措施,发现迟发性血肿并有手术指征时再次手术。对比两组发现迟发性血肿的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在12小时内发现迟发性血肿监测组优于非监测组(P<0.05),特别在6小时内优势更明显(P<0.01)。临床疗效监测组好于非监测组(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能及时准确反映病情变化,早期发现颅脑外伤术后迟发性血肿,有利于及时干预、指导临床治疗,对于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 外固定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郑炜;吴雪华;陈建文;郑晓鹏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26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按Tile分型予以急诊骨盆外固定架固定所得疗效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本组26例患者,成功抢救23例,死亡3例。根据Matta评定标准标准评定,优13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6.95%(20/23)。结论骨盆外固定架固定后,血压稳定,疼痛明显缓解,为抢救赢得了时机,疗效满意。

  • 影响老年脑挫伤患者手术指证与临床预后的因素分析

    作者:徐茂法

    目的:探讨老年脑挫伤患者手术指证与临床预后的因素。方法通过对43例临床老年脑挫伤患者一系列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指标的回顾性分析,重点考察与患者手术指证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结果显示,入院时颅内血肿体积、CT中线偏移或基底池受压,以及住院期间CT中线偏移或基底池受压加重结合临床症状学加重,可较好地提示存在手术指征;而入院时低GCS评分、颅内血肿体积、CT中线偏移或基底池受压,以及住院期间CT基底池受压加重,则可较好地预示临床预后不良。结论有助于神经外科医生对老年脑挫伤患者做出较合理的手术指证把握及临床预后判断。

  • 造瘘口扩张训练综合干预对老年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人工肛门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园伟;楼继军

    目的:探讨造瘘口扩张训练综合干预措施,并分析其老年直肠癌患者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Miles)人工肛门并发症的原因,为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64例60岁以上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Miles)治疗的直肠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造瘘口扩张训练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基础干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人工肛门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评价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75%(14/32),低于对照组65.63%(21/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一般情况、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分别为(66.42±6.71)、(63.54±7.16)、(64.51±6.04)、(64.39±4.65)、(66.03±6.42)、(74.29±6.73)、(73.71±6.36)和(69.81±5.4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对老年直肠癌患者进行造瘘口扩张训练综合干预能够降低Miles术后人工肛门并发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得到显著提高。

  • 宫腔镜电切治疗剖宫产切口妊娠76例临床分析

    作者:严祖芳;金群俏;倪美娣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处妊娠(CSP)中的临床治疗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切口妊娠76例,予甲氨蝶呤加米非司酮杀胚治疗后行宫腔镜技术保守治疗切口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患者均保守治疗成功,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疗效满意。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征的情况下,宫腔镜下病灶电切术是治疗CSP的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 妊娠期并发脑血管意外在基层医院的的诊治体会

    作者:李红燕;徐青;王鑫炎;卢刚

    目的:探讨妊娠期并发脑血管意外患者在基层医院的诊治和处理。方法结合文献报道对11例妊娠期并发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因就诊时出现脑疝表现予以急诊手术,行剖腹产手术娩出胎儿的同时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其余8例患者保守治疗至妊娠36周后行剖腹产分娩,产后联系会诊或转院进一步检查明确脑出血的病因。出院时患者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评价预后和疗效:ADL-Ⅰ级4例,Ⅱ级5例,Ⅲ级1例,ADL-Ⅳ级1例。结论根据脑血管病发病情况、妊娠期孕周和胎儿发育情况并结合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妊娠期并发脑血管病患者有步骤地采取个体化诊治措施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 脑血管病 妊娠 治疗
  •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KP治疗后相邻椎体再发骨折的原因分析及治疗策略

    作者:赵杰;袁义;蒋国强

    目的:通过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KP治疗后相邻椎体再发骨折行相关影响参数分析,了解其发生原因并再次治疗,探讨针对性检查达到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骨质疏松性肢体骨折患者62例,并行PKP治疗,记录病例性别、年龄、体重、术前术后BMD值、VAS评分、伤椎骨水泥注入量、伤椎上下椎间盘渗入骨水泥情况、伤椎高度恢复率、术前伤椎压缩率等相关参数,分析导致伤椎相邻椎体再次骨折的原因,并对症治疗。结果通过门诊复查,对所有患者行4~24个月随访,平均(15.38±3.16)月。首次手术时间平均(61.26±5.73)分钟。伤椎骨水泥注入量3~7.5ml,平均(4.03±1.14)ml。根据术后是否有术椎邻近椎体发生骨折,将病例分为两组,即再次骨折组(17例)和正常组(4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术前BMD、术前VAS评分及术后伤椎高度恢复率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再次骨折组伤椎压缩率、注入伤椎骨水泥量、术后末次VAS、椎间盘渗入水泥情况明显高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骨折组术后BMD值显著低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再发骨折的17例病例,参考首次影响再发骨折的参数因素完善并行第2次PKP及抗骨质疏松治疗,且严密复查监测,均无再次骨折发生。结论伤椎压缩率、注入伤椎骨水泥量、椎间盘渗入水泥情况、术后BMD较低是引起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KP治疗后相邻椎体再发骨折的主要原因,再次采用PKP后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同时预防性监测上述致骨折因素,可有效降低伤椎相邻椎体骨折的发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对比研究

    作者:吕海鸥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本院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89例)和开放手术(37例)治疗的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的碎石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手术并发症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伤口大小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及术后1月的结石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相比,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结石清除率高、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腹腔镜保守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治疗异位妊娠利弊分析

    作者:徐惠勤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保守手术法与药物保守治疗法各自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利与弊,为临床患者选择佳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至本院异位妊娠患者1480例,半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药物组。腹腔镜组770例,患者给予腹腔镜保守手术患侧输卵管开窗术治疗;药物组710例,患者给予甲氨蝶呤药物治疗。腹腔镜组术中观察手术出血情况、两侧输卵管粘连情况、手术时间等,药物组观察用药时间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综合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血β-HCG下降情况、持续异位妊娠情况、输卵管术后通畅情况,以及治疗后12~18个月的宫内妊娠率和再次异位妊娠率。结果腹腔镜组住院时间(4±2)天,手术成功率96%,25例出现术后不良反应,输卵管通畅率83.8%,再次宫外妊娠率28.3%;药物组住院时间(12±4)天,成功率85%,输卵管通畅率59.7%,再次宫外妊娠率25.9%,药物不良反应者14.4%。血β-HCG下降速度腹腔组明显快于药物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具有微创、盆腔干扰少、疼痛轻、手术成功率高、术后输卵管通畅率高等优点,但术中对输卵管有一定的损伤,影响输卵管正常功能;而药物治疗虽然具有费用少、简单、无需手术等优点,但治疗时间长、不稳定因素多,且易出现用药不良反应。因此,两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要求选择优的治疗方式。

  • 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肾蒂血管的处理(附36例报告)

    作者:李志江;李国栋;林建;陈亮;程新登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肾蒂血管的处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36例。肿瘤位于左肾15例,右肾21例;肿瘤直径3.1~8.8cm,平均(5.8±3.2)cm;其中TlN0M020例,TlN0M016例。术中仔细辨认重要的解剖结构、腹膜返折、侧锥筋膜、腰大肌及重要血管。以膈肌脚和弓状韧带为标志找到肾蒂血管,以Hem-o-lok或endo-cut离断肾蒂血管。结果3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90~210分钟,中位数118分钟。估计失血量50~650m1,中位数95 ml。术中腹膜破裂8例,肾静脉损伤出血1例,无重要脏器损伤,无中转手术病例。术后平均随访18(2~48)个月,无局部复发或发生穿刺通道种植转移。结论应用后腹壁的肌肉和韧带在后腹腔镜下的形态特点及其与肾脏的毗邻关系来定位肾脏、解剖分离肾门和分离肾血管更安全、更便捷,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加长型PFNA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股骨粗隆部骨折

    作者:赵天松;金国强;张建方

    目的:探讨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股骨粗隆部骨折(粗隆间伴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加长型PFNA治疗27例老年复杂型股骨粗隆部骨折(粗隆间伴粗隆下骨折)。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3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褥疮,1例骨不愈合。术后Harris评分;优10例,良8例,可8例,差1例。结论 PFNA内固定牢靠,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少,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复杂股骨粗隆部骨折(粗隆间伴粗隆下骨折)的好的方法。

  • 无框架立体定向软通道早期微创治疗脑出血临床分析

    作者:陈旭东;成力伟;田达;吕雪霞;孙顺进;朱美晓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早期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深部脑出血的疗效。方法37例患者均采取神经导航引导穿刺血肿微创治疗脑出血,并以尿激酶灌注引流残余血肿。随访6个月,以GOS评估疗效。结果本组37例患者术后CT提示血肿清除率,第1天:<30%8例,(30~50)%17例,>50%12例;第3天:<30%0例,(30~50)%4例,(50~70)%13例,>70%20例。随访6个月:GOS评分:良好19例,一般12例,较差6例,其中死亡2例。结论早期无框架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深部脑出血,辅以尿激酶灌注引流血肿,具有准确性高、清除率高、创伤性小、操作性好、预后良好等优点,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式。

  • 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评价

    作者:娄伟玲

    目的:评价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方法对收治的22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采用小横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0例斜疝患儿除1例复发其余均治愈,无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结论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创伤小,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小,效果好,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建辉;周益君

    目的:探讨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关节功能的改善,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状况。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10月本院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79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36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并跟踪观察1年后髋关节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水平等。治疗1、6个月及1年分别进行Harris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观察组平均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39.81±18.44)ml、(210.4±11.9)ml和(140.31±16.58)分钟和(17.85±1.34)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优良率为74.42%(32/43),高于对照组61.11%(22/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计和再手术率分别为4.65%(2/43)和0.00%(0/43),低于对照组13.89%(5/36)和8.33%(3/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6个月Harris评分分别为(90.43±3.86)和(79.43±2.13),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3.06±0.08)和(6.31±0.1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6个月Harris评分逐渐升高,VAS评分逐渐降低,与第1个月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较大,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手术率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更低,手术后中远期优良率更高,疼痛缓解更明显。

  • 乙状结肠憩室穿孔的诊治体会

    作者:余森龙;游清;王治国;徐健;阮灿平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憩室穿孔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择上海长征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的2例乙状结肠憩室穿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术前均未明确诊断,术中经探查证实,根据病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均获得成功。结论乙状结肠憩室在国内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易误诊,在临床工作中需充分重视,综合多种检查以明确,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 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方式对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疗效的比较

    作者:邱招展;潘昌议;陈晓峰;林纯洁;欧世洲;陈金玲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在本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并选择修补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分成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其中腹腔镜组30例,开腹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创口感染、创口裂开、腹腔脓肿、肠梗阻)。结果腹腔镜与开腹两组患者比较:手术时间分别为(101.35±23.58)分钟和(106.28±26.91)分钟,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7.42±19.68)ml和(108.29±43.25)ml,腹腔镜组比开腹组少(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镇痛率分别为33.3%、70.3%,腹腔镜组低于开腹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分别为(8.87±1.266)天和(10.23±2.535)天,腹腔镜组短于开腹组(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创口感染、创口裂开、腹腔脓肿、肠梗阻)分别为7例和8例(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选择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同样安全、有效,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益母草针剂用于剖宫产术止血的效果分析

    作者:郭玲;赵国华;王秀芳

    目的:益母草注射液在剖宫产术中、术后2小时、术后24小时内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983例进行剖宫产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研究组采用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2小时、术后24小时出血量等指标。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2小时及术后24小时平均出血量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8.25%,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00%。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可有效促进子宫收缩,达到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目的。

  • 外伤性颅脑出血心电图异常改变与预后临床分析研究

    作者:肖丽婷;陈仁辉

    目的:通过对外伤性颅脑出血患者入院后行相关紧急救治及心电图持续监测,探讨分析脑出血病例与心电图异常改变及预后的临床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66例外伤性颅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观察脑出血部位、出血量、病例死亡率与心电图异常改变的相关性。结果①脑出血部位不同,其心电图异常改变率随之不同,本组中脑干出血病例心电图全部发生异常改变,然后出血部位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生率依次为丘脑、小脑、基底节、脑叶及蛛网膜下腔;②心电图异常改变和出血量关系,本组资料证明,脑出血量越大,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生率越高;③脑出血预后和心电图异常改变关系。外伤所致颅脑出血死亡患者其心电图异常改变率比存活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率高。结论对于外伤性颅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时,提示其预后不良,应予以对症积极救治,可有效降低死亡率,临床效果显著。

  •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甲氨蝶呤化疗治疗剖宫产切口妊娠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

    作者:陈文波;葛芬芬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甲氨蝶呤化疗治疗剖宫产切口妊娠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和分析其及预后。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2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0例,给予甲氨蝶呤化疗后负压吸引清宫术治疗;治疗组14例,给予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甲氨蝶呤化疗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术后血清β-HCG水平,并跟踪观察患者月经恢复情况及预后状况。结果治疗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分别为32.96±1.81 ml、33.64±2.74分钟、24.71±3.08天和36.08±2.45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为7.14%(1/14),低于对照组40.00%(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甲氨蝶呤化疗治疗剖宫产切口妊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较短,手术损伤和术后不良反应较少,能够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预后良好。

  • 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应用研究

    作者:班翼飞

    目的:对比分析输尿管镜清石术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61例,其中29例行输尿管镜清石术(对照组),32例行经皮肾镜碎石术(观察组);对比两组的临床手术情况、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对于<1.5cm结石,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仿(P>0.05),但对照组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1.5cm结石,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对于<1.5cm的小直径结石,两组患者的Ⅰ期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对于≥1.5cm较大结石,观察组的Ⅰ期清除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径<1.5c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采用输尿管镜清石术可降低术源性损伤,缩短住院时间;而直径≥1.5c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经皮肾镜手术的清石效果和安全性更为理想。

  • 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作者:曹正品;黄俊涛;苏仕奎;李斌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内侧锁定加压钢板结合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胫骨远端骨折采用胫骨远端内侧锁定加压钢板结合MIPPO技术内固定治疗。结果37例均获随访6~18个月,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疗效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优29例,良3例,可5例,优良率86.49%。结论胫骨远端内侧锁定加压钢板结合MIPPO技术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可保护骨断端生物学环境及踝关节功能。

  • 显微镜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吕庆伟;过宓;周晶;沈良军

    目的:显微镜下清除高血压脑出血的优越性。方法对本院自2012至2013年对高血压脑出血38例病人在显微镜下清除脑内血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8例病人在显微镜下清除高血压脑出血脑内血肿,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在显微镜下清除高血压脑出血血肿,视野清晰,手术损伤小,预后良好,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腹腔镜Miles根治术治疗低位直肠癌26例临床报告

    作者:付良彬;傅旭堂;邵华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案,将5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开腹Miles根治术,观察组(n=26)采用腹腔镜下Miles根治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同时,完成3个月~2年随访,对比术后排尿功能、并发症、复发率、转移率及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完成有效随访,观察组排尿功能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转移率较低,且排尿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曲线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Miles根治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且在预后方面,优于传统开腹术,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冠心病患者冠脉搭桥术后临床危险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胡晓燕;陈甬安

    目的:分析冠心病行冠脉搭桥术后相关危险因素与其预后间关系,为临床冠心病患者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7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并按照年龄和性别将本次研究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35例。对照组为男性年龄>55岁或女性年龄>65岁;观察组为男性年龄≤55岁或女性年龄≤65岁。两组患者均采用冠脉搭桥术治疗,并分析两组患者预后影响危险因素。结果经研究发现,冠心病家族史和吸烟史及高血压、甘油三酯、高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水平均为观察组患者临床影响危险因素。而冠心病家族史和吸烟史及血红蛋白水平偏低、总胆固醇偏高均为观察组患者预后影响危险因素。而吸烟史和饮酒史及高血压、总胆固醇均为对照组患者预后影响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应加强对其高危因素管理,并做好禁烟、禁酒宣传教育工作,同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对存在家族冠心病疾病史及高血压疾病患者需重点关注,以降低患者临床发病率及死亡率。

  • 三种方法治疗跟骨骨折后软组织肿胀的比较研究和临床意义

    作者:张俊杰;费爽明;孔丽萍

    目的:比较采用冰袋冷敷加甘露醇、冰袋冷敷及甘露醇3种方法治疗跟骨骨折后软组织肿胀的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本院自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共87例(92足)。根据Sanders分类:Ⅱ型29例(29足),Ⅲ型42例(44足),Ⅳ型16例(19足);软组织肿胀程度采用改良Tscheme-Gotzen分类法:CO级:28例(30足);C1级:59例(62足)。采用冰袋冷敷加甘露醇治疗例39(41足),冰袋冷敷治疗例26(28足),甘露醇治疗22例(23足)。比较各组患者足跟部的肿胀情况,张力性水疱的发生,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1周内皮肤皱褶的出现和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结果3组患者在张力性水疱、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率和1周内皮肤皱褶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冰袋冷敷加甘露醇治疗组与冰袋冷敷对照组和甘露醇治疗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冰袋冷敷对照组与甘露醇治疗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3组患者在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重视软组织的治疗,早期采用冰袋冷敷加甘露醇治疗可有效的减轻软组织肿胀、减少张力性水疱、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同时术中保护好软组织也至关重要,可以明显减少手术切口并发症的发生。

  • 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的急诊救治研究

    作者:苏鹏飞;林文清

    目的:探讨研究外伤所致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的急诊救治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患者65例,入院后行急诊急救手术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通过上门及门诊复查随访对所有患者行(18.29±4.57)个月。手术时间为(92.46±15.04)分钟;术中出血量为(980.71±163.52)ml,住院时间为(13.91±5.62)天;术后28例因出血量大给予输血治疗。术后无内固定松动、脱落及肋骨切口感染,腹部切口感染3例,腹腔再次出血4例,肺部感染7例,胸腔积液4例,对伴有并发症患者行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对于外伤所致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脏破裂时,需在急诊入院后对患者行早期诊断、全面检查、正确抢救治疗,提高治愈率。

  • 弹性钉治疗儿童不稳定性孟氏骨折

    作者:马一平;陈林;胡成挺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不稳定性孟氏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3月23例收治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儿童孟氏骨折,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男18例,女5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6.2岁。采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经8个月~18年随访,所有病例骨折完全愈合,平均留钉时间为16周。患肢各关节功能及前臂旋转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应用弹性钉治疗儿童不稳定性孟氏骨折具有微创、安全、骨折恢复快、并发症少、取出方便的优点,有利于患者的肢体康复。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音;陈渊;张宏超;胡龙均

    目的:了解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本院同期收治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obb角改善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所需时间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要短很多,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事件概率为14.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事件概率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操作简单且临床疗效显著,但相对于经皮椎体成形术而言费用较高,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该综合考虑患者临床实际情况,对于椎体骨折时间在3个月内的患者可优先选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方案。

  • 应用三维重建结合快速成型技术治疗锁骨近端骨折

    作者:赵政

    目的:探索应用计算机三维重建结合快速成型技术,对锁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模拟,实现钢板植入前的个性化设计。方法选取锁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前行三维CT扫描,应用Mimics软件进行图像分析,虚拟手术复位,钢板固定。打印锁骨近端骨折模型及钢板模型,观察修复后的形态,评估手术效果。结果利用应用数字化技术对锁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虚拟手术及钢板形态设计,能提高钢板与骨折面的匹配程度,减少手术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结论数字化技术有利于提高手术前规划的精确性、可控性,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并可减少术中创伤。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血吸虫性肝硬化的比较

    作者:赵红欣;周鸿鲲;张浩;曹浩强;徐鹿平;谢琦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2月至2013年1月间共对77例合并血吸虫性肝硬化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其中腹腔镜组(A组)45例行完全腹腔镜下手术,开腹组(B组)32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天切口疼痛评分、术后胆漏发生率、术后3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术后结石残余率。结果 A组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43例,中转开腹2例。A组手术时间较B组长,术后1天切口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3天hs-CRP A组均小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胆漏发生率、术后结石残余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的特殊性导致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较困难,但仍是安全有效的。相对传统开腹手术而言,更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等优点。

  • 有效的急诊急救方法对口腔颌面外伤的治疗效果影响

    作者:王宇;黄丽云

    目的:通过有效的急诊急救方法对口腔颌面外伤及合并伤进行对症治疗,观察其术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0例口腔颌面外伤患者,行急诊急救措施后对症治疗,分析处理措施的有效性及患者愈合情况。结果随访期间,120例患者中,4例因出血量过多休克死亡,2例因呼吸衰竭导致死亡,无因口腔颌面部损伤后治疗不及时导致死亡患者,其余患者除口腔颌面部损伤外的合并伤均治愈。114例生存患者中,47例颌面软组织损伤患者经有效及时的清创修补缝合,切口均Ⅰ期愈合,咬合关系良好,无瘢痕。67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中,根据有效手术治疗。35例患者完全治愈,无瘢痕、张口度及咬合位置良好;23例面部略有瘢痕,面部轻微畸形;9例患者治疗后瘢痕明显,张口度及咬合关系障碍,且伴有单侧鼻部通气障碍,需进一步治疗。临床疗效评估,治愈82例,有效23例,无效9例,有效率92.11%(105/114)。结论对于口腔颌面创伤合并其他部位损伤者,需行对症急诊措施,解除危及生命因素后,有效正确的口腔颌面部治疗方法对提高患者愈合及功能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 微创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567例

    作者:冯济陈;王金林;张金福;黄正霜;胡亚飞;孔祥青;叶晶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567例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采用跗骨窦小切口,借助跟骨骨折撑开复位钳复位,克氏针、螺钉内固定。结果本组567例581足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月。应用Greighton-Nebraska跟骨骨折评价标准评价手术效果,548足(优),33足(良),总体优良率100%。结论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采用跗骨窦小切口,克氏针、螺钉有限内固定,微创手术,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良好。

  • TESSYS椎间孔镜术中止血措施探讨

    作者:金晓锋;刘礼锋;王涵广

    目的:为有效解决TESSYS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中出血问题,避免微创手术转开放手术,对镜下止血措施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热凝、压迫、增压、填塞及引流5项措施进行术中止血和术毕处理。结果本组120例无1例改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6.3±17.5)分钟,平均出血量(12.5±4.3)ml,无硬膜外血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合理综合应用上述5项止血措施,不仅能减少术中出血还能避免中转开放手术,是开展椎间孔镜手术的有力保障。

  • 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修补术27例临床分析

    作者:乐海伟;沈伟;陆一高;虞伟;胡均安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有脑积水的治疗措施,提高此类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有颅骨缺损及脑积水的病人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障碍均较术前改善,其中出现颅内感染1例,硬膜下出血1例,复查头颅CT见脑室较术前均有缩小,间质水肿消退。结论有颅骨缺损及脑积水的病人在脑室-腹腔分流的同时行颅骨修补术,可减少二次手术带来的风险,降低术后并发症,早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脊柱结核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胡杰挺;陈建生;钱钟;杨立利

    目的:比较分析前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3种不同术式治疗69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随访24月以上,观察其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神经功能改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变化、后凸畸形矫正度、植骨融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间ASIA神经功能评分、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改善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后路联合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多于单纯前路组或单纯后路组(P<0.05)。单纯后路组和前后路联合组后凸畸形矫正度均显著优于单纯前路组(P<0.05),单纯后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3组患者植骨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患者术后影像学均提示无复发。结论3种不同手术入路均具有良好的疗效。掌握不同手术的适应征,明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极为重要。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能性分析

    作者:郑晓妙;陈丽;卢章霞;陈晓敏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产科188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65例,剖宫产组123例。比较分析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产褥病率、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以及住院天数。结果65例阴道分娩成功,试产成功率85.5%(65/76),与再次剖宫产组相比,阴道分娩组出血量(223.21±24.44) ml明显少于再次剖宫产组(392.21±47.65)ml,产褥病率(6.2%,4/65)及住院天数(3.51±0.61)天均明显少于再次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与非瘢痕子宫组相比,阴道分娩组出血量(223.21±24.44) ml,产褥病率(6.2%,4/65)、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及住院天数(3.51±0.61)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应严格掌握试产条件,综合再次剖宫产的原因选择是否有经阴道试产可能。

  • PFNA微创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体会

    作者:孙成长;毛伟欢;吴祥宗;李光阳

    目的:观察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46例,其中男29例,女性17例;年龄66~95岁,中位79.5岁。按改良Evans分型[1]:Ⅱ型31例,Ⅲ型15例。结果有42例获得随访,切口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周。所有获随访病例均未发生感染、深静脉血栓、内固定失败,髋内翻畸形等。按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对患髋功能进行评定:优32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90.47%。结论 PFNA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可早期活动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高龄不稳定的股骨转子间骨折。

  •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章勇军;陈金良

    目的:探究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来本院就诊的垂体瘤患者中的33例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7例通过神经内镜治疗的患者;对照组16例通过显微镜治疗的患者。随访期间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方法对垂体肿瘤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比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期间激素的恢复情况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通过对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程及各种临床症状调查比较可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在两种治疗方法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期间激素恢复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全切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56.25%,总有效切除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75.0%,全切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肿瘤临床效果更有效。结论与传统显微镜手术比较,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溃疡贴联合云南白药治疗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邵小平;曹锦;胡丰根;王大勇

    目的:探讨溃疡贴联合云南白药治疗Ⅲ期压疮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Ⅲ期压疮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溃疡贴联合云南白药治疗,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3周时压疮治疗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3周时压疮愈合16处,有效15处,无效1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治疗3周时压疮愈合9处,有效11处,无效12处,总有效率为62.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溃疡贴联合云南白药能较快促进创面愈合,显著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 HC视频喉镜联合纤支镜引导双腔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性研究

    作者:赵栋;韦战红;吕华燕;黄晓霞;徐军;张明途

    目的:评估HC视频喉镜联合纤支镜用于双腔支气管(DLT)插管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需DLT插管后行胸科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n=40):视频喉镜组(A组)和直接喉镜组(B组)。A组选用HC视频喉镜行DLT插管到声门下,之后用纤支镜引导行支气管插管。B组选用直接喉镜行DLT支气管插管,然后用纤支镜定位。记录声门显露情况、声门显露时间、声门显露后DLT至声门下时间、支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气道损伤情况。结果与B组相比,A组声门一次性显露成功率增高,声门显露时间和声门显露后DLT至声门下时间缩短,环状软骨按压率降低,支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升高,气道损伤减少(P<0.05)。结论 HC视频喉镜联合纤支镜引导DLT插管难度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减少,可以安全地应用于DLT插管。

  • 腔镜辅助微创甲状腺手术临床疗效观察与预后

    作者:叶成刚;陈立波;王文友;徐啸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微创甲状腺手术临床疗效,并分析其预后,为临床甲状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物患者57例,应用腔镜辅助微创甲状腺手术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引流时间和术后引流量;记录术后患者并发症;记录住院时间并评估患者对手术美容的满意程度。结果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切口大小、引流时间和术后引流量分别为(54.27±5.04)ml,(21.71±1.93)mm、(2.06±0.28)天和(36.25±4.13)ml;手术时间为(121.07±5.96)分钟;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出现2例轻微并发症,对症治疗后消失;术后住院时间为(3.47±0.81)天;术后美容满意度为(95.35±4.82)。结论腔镜辅助微创甲状腺术具有微创、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术后并发症显著降低,安全有效,且对患者美容影响小,患者术后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甲状腺 腔镜 疗效 预后
  • 腔镜辅助与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创伤应激反应的对照研究

    作者:邬松波

    目的:评价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腔镜辅助与完全腔镜下行甲状腺结节切除术时机体对创伤应激的反应。方法选择甲状腺单发结节60例,随机均分为腔镜辅助组和完全腔镜组,比较两组术后的情况,检测术前、术后4天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以及免疫球蛋白IgG的表达。结果腔镜辅助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完全腔镜组。完全腔镜组术后4天外周血CD4/CD8水平及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同腔镜辅助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腔镜辅助和完全腔镜两种术式对机体的创伤应激无显著差别。

  • 避孕药对于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效果分析

    作者:金杏娴

    目的:研究避孕药对人工流产术后引起的宫腔粘连的预防效果,探讨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共463例于本院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未采用任何方法预防,研究组采用避孕药预防宫腔粘连。对比两组患者宫腔粘连发生率、月经减少量及月经恢复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宫腔粘连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短效避孕药可有效预防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且应用方法方便、价廉,可在临床推广。

  • 54例剖宫产腹壁切口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的探讨

    作者:俞静华;金飞华;徐少敏

    目的:观察分析54例剖宫产产妇切口发生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4例剖宫产真菌感染产妇(感染组)和96例无感染产妇(对照组)。统计感染菌株种类以及两组产妇BMI、Hb、胎膜早破例数、延长使用抗生素、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感染相关因素。结果产妇感染病原菌以酵母菌为主。感染组产妇的BMI指数、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为正相关关系(P<0.05)。感染组产妇Hb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为负相关系(P<0.05)。对感染组产妇胎膜早破例数、延长抗生素使用率、多人病房例数、夏季手术例数、检查次数和术前准备时间,均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妇,呈正相关系(P<0.05)。结论产妇切口真菌感染与产妇个体和手术、病房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需针对高危因素进行预防。

  • 开颅第四脑室血肿清除加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全脑室积血30例疗效分析

    作者:高峰;王哲培;陈腊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致全脑室铸型的手术治疗方法,降低死残率。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对30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致全脑室铸型的病人,采用开颅第四脑室血肿清除术加侧脑室外引流的手术方法,解除血肿对脑干的直接压迫,并利于脑脊液循环的恢复,缓解颅内高压症状。结果采用家访、电话询问及信访3种形式随访0.5~2年,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来评价疗效。本组病例中:优6例,占20%;良8例,占26.67%;中6例,占20%;差10例,占33.33%(其中死亡6例,占20%)。优良率46.67%,高于文献报道;死亡率20%,低于文献报道。结论开颅第四脑室血肿清除结合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全脑室积血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的有效方法。

  • 不同方法将下颌阻生智齿拔出的临床效果探讨及下牙槽神经损伤的预防措施分析

    作者:徐玲玲;卜奇华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探讨术中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下颌阻生智齿90例患者,共131颗牙。随机抽选30例患者行劈冠凿骨法治疗(A组),其余60例患者行微创高速涡轮钻法治疗(B组)。术后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1、3、5天VAS评分、肿胀消除时间、术中情况(是否牙根断裂、牙龈撕裂、邻近牙齿松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平均(34.19±4.81)分钟,术后1、3、5天VAS评分分别为(6.18±1.34)分、(4.61±1.03)分、(3.02±0.86)分,术后下颌部消肿时间平均为(3.54±1.73)天。B组手术时间平均(22.08±2.61)分钟,术后1、3、56天VAS评分分别为(4.16±0.94)分、(2.53±0.85)分、(1.32±0.49)分,术后下颌部消肿时间平均为(1.87±0.59)天。B组病例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及下颌部消肿时间均明显少于A组病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高速涡轮钻法治疗下颌阻生智齿对相邻牙齿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更短,极大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生的发生率,避免损伤下牙槽神经,提高患者满意度,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 胸腰段骨折后正中单切口与Ⅰ期前后路联合切口360°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术的比较研究

    作者:金永明;张骏;应建伟;邵海宇;杨迪;黄亚增;刘建文;李晓林;陈锦平

    目的:比较后正中单切口经椎弓根入路和Ⅰ期前后路联合切口入路360°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严重胸腰段骨折伴脊髓压迫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于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间,从连续收治的108例胸腰椎骨折病例中选取需要行360减压的胸腰段骨折(T10-L2)病例18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36.7岁(22~72岁),13例采用Ⅰ期前后路联合切口360°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前后路联合组,A组)。5例采用后正中单切口经椎弓根入路360°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单切口组,B组)。纪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第24小时VAS评分及吗啡用量,纪录术前、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ASIA等级。所有病例获得良好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3月(12~25月)。结果两组在病人的性别、年龄、损伤节段、Frankel/ASIA等级等构成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0~1>0.05)。两组在手术时间(A组:(3.53±0.61)小时,B组:(4.02±1.28)小时,P=0.4515)、术中出血(A组:(1210±424.3)ml,B组:(1642±578.6)小时,P=0.098)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在术后第24小时VAS评分(A组:(4.85±0.80)分,B组:(2.00±1.41)分,P=0.008<0.001)和减少吗啡用量(A组:(33.85±2.63)mg,B组:(29.4±0.89)mg,P<0.001)两方面比A组有明显的优势,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Frankel/ASIA等级均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后正中单切口经椎弓根入路360°椎管减压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严重骨折与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一样是安全、有效的,术后疼痛较轻、吗啡用量减少、并发症较少。

  • 手术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复视的疗效探讨研究

    作者:何锐;胡美君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到2014年6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眼眶爆裂性骨折62例,采用塑形Medpor材料骨膜下填充及手术整复眼眶爆裂骨折后,通过随访观察所有病例治疗后复试、视力、眼球内陷及运动、临床疗效评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复诊随访时间平均(17.28±3.42)个月。术前31例复视患者治疗后3个月,20例复视完全消失,8例改善明显,3例未改善;斜视病例术后均得以矫正;18例术前视力下降者术后3周基本恢复到伤前水平。18例术前眼球内陷病例术后均得到不同程度矫正,平均(1.17±0.54)mm,术前平均为(3.71±0.27)mm,4例仍残留2~3mm。术后眼球运动均恢复正常,1例眶上神经感觉不适麻木,1例高眶压患者经抗生素及地塞米松治疗后恢复正常。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评估,治愈51例,好转8例,有效3例。结论采用Medpor植入手术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安全可靠,可有效恢复复视、眼球内陷及运动障碍,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明显,适合广泛应用。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

    作者:施圣强;张贵阳

    目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方法把笔者所在医院6年内收治的596位患者作为协助研究的对象,借助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筛选影响因素。结果596例阑尾切除手术,切口感染率为3.52%,发现了多个导致切口感染的单因素(P<0.05);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和手术方式因素直接相关。结论高龄和手术方式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切口感染独立的危险因素,合理手术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切口感染发生率,该方法应该作为以后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并加以推广。

  • 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健;何金奎;华晓阳;吴海明

    目的:研究讨论创伤性膈疝的诊断要点及手术修补后的临床效果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36例创伤性膈疝患者资料。结果36例患者中,35例完全治愈出院;1例出现胸部积脓,经再次对症处理后治愈;2例因术前失血性休克,术中发现疝入的腹腔脏器伴有绞榨性坏死或穿孔,胸部发生感染导致肠粘连,经多次手术治疗后基本痊愈。1例因术前创伤性膈疝伴有多发性脏器损伤,术后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无再次出血、腹膜炎或缝合口裂开、伤口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感染、膈疝复发等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评估,显效3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有效率97.22%。结论创伤性膈疝诊断比较困难,对入院患者需严格监测临床症状,并采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提高早期诊断率,一经确诊需行急诊手术治疗,修复破裂膈肌,均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体会

    作者:史松涛;甘新君;宋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4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直肠全系膜切除情况、淋巴结清除数量、术后排尿功能等。结果24例直肠癌根治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直肠系膜切除质量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术。手术时间比开腹组延长。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微创、安全、有效,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及术中失血量、直肠系膜切除质量均优于开腹手术。

  • 重型颅脑外伤后自主神经机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黄建军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自主神经机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自2010年到2012年收治于本院ICU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75例患者(男60例,女15例)入选该研究,平均年龄37.8岁(8~72岁)。75例患者中共有12例发生了自主神经机能障碍,其中11例患者出现血压升高,10例出现过多出汗,5例出现去脑强直或去皮质强直。结果自主神经机能障碍同患者的年龄、入院时GCS评分、DAI密切相关,与性别、入院时SBP、骨折、高血压病史、创伤性昏迷数据库评级、感染、急诊开颅手术及脑积水等因素无关。合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会明显延长住院时间,患者也有较差的GOS评分。结论自主神经机能障碍是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可导致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并影响患者的预后。对于GCS评分3~5分、合并DAI或深部脑组织损伤的年轻患者,自主神经机能监测应成为伤后的严密监测项目。

  • 掌侧Henry入路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76例分析

    作者:程德良;吴冰;吴天泉;曹志军;谢兴平

    目的:探讨掌侧Henry入路T型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76例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均采用掌侧入路T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12~24周,骨折全部愈合,Dienst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优62例,良7例,一般7例,差0例,优良率达90.8%。结论掌侧Henry入路T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较好的疗效。

  • Endobutton系统重建喙锁韧带治疗Too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作者:颜程;唐步顺;胡汉祥;张小克

    目的:探讨使用Endobutton系统重建喙锁韧带治疗Too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1月至2012年6月,笔者采用Endobutton系统重建喙锁韧带治疗Too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28~63岁,平均49岁。手术时间在伤后1~7天,平均4天。术后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1个月,平均8.5个月。术后21~42天,肩关节基本恢复至正常活动度;无内固定断裂,锁骨、喙突骨折及再脱位的发生;参照Karlsson评价标准,优25例,良2例。结论 Endobut-ton系统重建喙锁韧带治疗Too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且手术简便迅速、创伤小、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Too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二尖瓣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周军庆;王彬;冯卫中;钱希明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及邵逸夫医院收治的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136例,均采用二尖瓣置换与同期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其中52例发生术后复发,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房颤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房颤病程、高血压、P波离散度、术前及术后的LAD、LVEF及术后血清hs-CRP水平均可能影响患者的复发率(P<0.05);将单因素分析所得结果纳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房颤病程、高血压、P波离散度、手术前后LAD及术后血清hs-CRP水平为二尖瓣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房颤病程>5年、合并有高血压、P波离散度>40ms、术后LAD>45mm、术后hs-CRP>0.6 mg/dl又为其危险因素(OR>1)。结论二尖瓣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术后复发率高,病程、高血压、P波离散度、术后LAD及hs-CRP水平均为其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监测价值。

  • 辅助小切口复位结合髓内钉固定治疗难复位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马苟平;张晓文;郭峭峰;钟甫华;俞华军

    目的:探讨辅助小切口复位结合髓内钉固定治疗难复位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方法在本院治疗的难复位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辅助小切口辅助复位髓内钉固定病例与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的病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病人在术后疼痛、术后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终Harris评分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差异;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辅助小切口复位结合髓内钉固定是治疗难复位型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 前路选择性减压内固定融合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

    作者:陶斯斌;吴鹏;曾忠友;裴斐;严卫锋;宋国浩

    目的:评价前路选择性减压内固定融合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4月至2011年11月本院收治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32例,根据临床表现及MRI检查,择期采用颈椎前路选择性减压内固定术,术后观察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表现,定期门诊评价神经功能。结果随访3~36个月(平均17.2个月),术后6月颈椎X线提示骨性融合,术后脊髓ASIA评分有明显增加。结论前路选择性减压内固定融合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能够较好恢复可逆性损伤脊髓神经功能,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改良Shiraki术治疗隐匿阴茎30例

    作者:李响;何甜;王爱和

    目的:观察改良Shiraki手术治疗隐匿阴茎的疗效。方法对本院在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0例隐匿性阴茎患儿采用改良Shiraki手术进行治疗。其手术步骤主要是:①分离包皮内板与阴茎头的粘连,沿包皮口环形切开包皮内外板交界处,分别在包皮外板的2点、6点、10点处及内板的4点、8点、12点处纵向切开至阴茎成型满意;②分离外板与内板,离断阴茎体外层纤维索带,切除增厚的肉膜,充分松解阴茎使其完全伸展,同时将阴茎皮肤脱套至阴茎根部,分别在阴茎根部3点、6点、9点、12点处,将皮肤与阴茎根部的白膜层缝合固定,重建腹壁阴茎角和阴茎阴囊角;③为使腹侧包皮内板延长,将包皮系带横切纵缝成形;④剔除内板皮下水肿的筋膜组织,修剪不规则包皮内板皮瓣,外板尽量保留,将内外板皮瓣以“WM”形嵌插缝合;⑤插入Folay导尿管,用凡士林纱布外加弹力绷带均匀包扎阴茎。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阴茎皮肤无坏死,阴茎显露良好,外观满意,与术前比较,延长2~4cm。6例术后阴茎皮肤水肿,其中4例术后4~6周恢复正常,2例术后12~14周恢复正常。结论改良Shiraki术治疗隐匿性阴茎效果满意。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观察

    作者:陈敏红;金芙蓉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观察。方法本组68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各34例。A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B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妊娠结局、术后并发症、肌瘤残留率与肌瘤复发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显著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B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妊娠结局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肌瘤残留率和肌瘤复发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优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 踝关节旋前外旋型Ⅳ度损伤60例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何勇;裘曙文;黄武君

    目的:探讨60例踝关节旋前外旋型IV度损伤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本院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共60例踝关节旋前外旋型Ⅳ度损伤的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60例患者术后随访12~18月,平均(15±0.4)月。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8~13月,平均(10±0.3)月。功能恢复良好;踝关节评分:优37例,良18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91.67%。结论对踝关节旋前外旋型Ⅳ度损伤应仔细分析受伤机制,解剖复位,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及早期的康复训练,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 远端蒂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皮肤缺损

    作者:王猛;张兆国;程卓轩;陈建列

    目的:报道应用远端蒂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中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指固有动脉背侧皮支的起始点及其上行支走行方向作为皮瓣的旋转点及轴线设计皮瓣,伸肌腱膜浅层锐性分离,转移修复中末节皮肤缺损,皮瓣面积为1.0cm×1.2cm~2.5cm×3.0cm。结果临床应用43例51指,术后随访3个月~2年,皮瓣全部存活,患指外形满意,皮瓣无臃肿,色泽正常,质软,弹性好,皮瓣两点分辨觉为9~15mm,供区植皮平整,不影响肌腱活动。结论该皮瓣切取简单,成活率高,不需牺牲主要血管,重建感觉功能,可尽量保留伤指长度,是修复中末节皮肤缺损较为理想和实用的手术方法。

  • 低能量体外震波碎石(ESWL)治疗儿童泌尿系结石46例分析

    作者:李国来;杨立新

    目的:探讨儿童泌尿系结石予低能量体外震波碎石(ESWL)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德国Dornier Compact DeltaⅡ型双定位碎石机,用ESWL治疗46例儿童泌尿系结石,并观察疗效。结果31例患儿1次低能量ESWL痊愈(67.39%),13例行2次低能量ESWL痊愈(28.26%),2例无效。总有效率(93.48%)。结论低能量ESWL治疗儿童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外侧裂池附近小片脑挫裂伤灶致恶性颅高压32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华炜;屠传建;章月江;孙陈军

    目的:探讨外侧裂池附近小片脑挫裂伤灶致恶性颅高压原因、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2例外侧裂池附近小片脑挫裂伤灶致恶性颅高压原因、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结果10例保守治疗成功;5例因发生脑疝后手术,2例术后出现大面积脑梗塞后死亡,余3例存活;17例因格拉斯格计分(GCS)评分进行性下降,环池受压,侧裂池消失,或伴中线移位大于等于5mm而早期手术,均存活。结论外侧裂池附近脑挫裂伤治疗初期应密切注意观察病情,手术指征应适当放宽。

  • 老年脊柱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分析

    作者:施灵丹

    目的:研究老年脊柱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2008年8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脊柱手术400例作为观察对象,针对患者的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术后血压、术后血糖及术后体温等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00例,其中发生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16例,阳性率4%。结论发生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未发生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相比,患者的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及术后体温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在老年脊柱手术中发生率较高,高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术后发热都可增加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性。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内分泌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33例

    作者:周长春;卢大乔;金亿星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内分泌去势疗法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晚期前列腺癌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单纯采用内分泌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内分泌疗法进行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core symptoms,IPSS)、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剩余尿量及大尿流率,同时比较随访复发率、转移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剩余尿量、大尿流率、血清PSA水平及IPSS评分均无组间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剩余尿量、血清PSA水平及IPSS评分明显偏低,大尿流率明显偏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3年的病灶转移率、死亡率、死亡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和生存函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内分泌去势疗法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能够在解除梗阻的同时抑制癌细胞生长,且不影响术后病灶转移率和生存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 原发性椎管内脊膜瘤诊疗分析

    作者:朱健华;马一鸣;陶勇;谢垒

    目的:探讨原发性椎管内脊膜瘤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至2011年经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椎管内脊膜瘤32例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椎板棘突复合体截取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5年,肿瘤无复发,脊髓损伤ASIA分级提高1~3级,无重建的椎板棘突复合体向椎管内塌陷、椎管后凸畸形、医源性椎管狭窄症。结论 MRI是椎管内脊膜瘤佳的诊断方法;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椎板棘突复合体截取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有利于脊柱稳定性的维持。

  • 创伤性膈疝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吴春雷;陈保富;叶中瑞;马德华;叶敏华

    目的:观察创伤性膈疝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所收治62例按照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经腹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32%(28/31)明显高于对照组70.97%(22/31)( P<0.05)。结论相比经腹入路手术治疗创伤性膈疝来说,临床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同时缩短患者术后胸腔引流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疗效,从而缩短其住院时间。因此,电视胸腔镜手术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治疗创伤性膈疝。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原位植皮治疗中的比较研究

    作者:潘雄;应行;林道超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30例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行Ⅰ期清创原位植皮+VSD封闭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将同期采用常规原位植皮打包治疗的30例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记录创面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伤口Ⅰ期愈合12例,15例经换药达到创面Ⅱ期愈合,3例行Ⅱ期植皮手术愈合。对照组5例Ⅰ期愈合,13例经换药达到创面II期愈合,12例行Ⅱ期植皮手术愈合。两组患者手术比率比较有明显差别(P<0.01)。实验组创面愈合总平均天数17.4天,对照组为22.7天,两组比较(P<0.05);实验组3周内创面痊愈23例,对照组为17例,两组比较(P<0.05)。实验组伤后1周创面平均愈合面积71%,2周创面平均愈合面积83%,伤后3周创面平均愈合面积94%,对照组分别为63%、75%和83%,两组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创面培养阳性4例,对照组9例,两组创面培养阳性率比较(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可明显提高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皮肤回植存活率,缩短治疗周期,减少二次手术比率,降低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

  • 螺旋CT在骨骼肌肉创伤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胡仁伟

    目的:探讨螺旋CT在骨骼肌肉创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来本院进行诊断的80例骨骼肌肉创伤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诊断,一种采用X线诊断,另一种用螺旋CT诊断,比较两组诊治效果。结果 X线诊断患者经CT诊断后11例确诊为肩关节创伤、10例胸锁关节创伤、10例肘关节创伤,19例膝关节创伤8例盆骨创伤,13例脊柱创伤,5例软组织创伤,确诊率为91.25%(73/80),高于对照组82.5%(66/80)(P<0.05)。结论骨骼肌肉创伤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螺旋CT诊断效果较好,具有其他影像检查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值得推广使用。

  • DEX在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血流动力学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杨付星

    目的:探讨DEX(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择108例接受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DEX实验组(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n=54),麻醉诱导前10分钟两组分别静脉注射DEX1μg/kg、生理盐水10ml后,随后持续注射DEX0.4μg/kg·h直至手术结束前30分钟,记录麻醉诱导前15分钟(T0)、输注DEX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拔管后1分钟(T3)、5分钟(T4)、10分钟(T5)各时间点SBP、DBP、HR、MAP及CVP值。同时观察记录丙泊酚和芬太尼的用药总量、苏醒和拔管时间、患者认知功能,病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A组)在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较对照组(B组)在输注DEX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拔管后1分钟(T3)、5分钟(T4)、10分钟(T5)的SBP、DBP、HR、MAP均降低。实验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7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67%)。结论 DEX可使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降低老年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率,并减轻其发病程度。

  • 节后段臂丛损伤磁共振成像IDEAL与STIR序列的比较

    作者:尤慧明

    目的:比较迭代小二乘估算法水脂分离(IDEAL)序列与短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STIR)序列在创伤患者臂丛神经节后段的成像表现。方法26例有颈肩部外伤病史且临床怀疑臂丛节后段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例。使用GE Signa HDxt 1.5T磁共振机,一组行冠状位薄层IDEAL T2臂丛神经成像,另一组行STIR序列臂丛神经成像。对两种序列所得图像进行主观观察评分及客观测量SNR、CNR。结果 IDEAL序列成像质量好,主、客观评价都表明在节后段臂丛神经的显示能力上优于STIR序列。结论 IDEAL序列可代替STIR序列作为臂丛神经节后段损伤患者的常规扫描序列。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中西医结合多模式镇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志龙;樊晓琦;胡松峰;何小勇;张居适

    目的:探讨中药镇痛方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本组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A组:仅使用西医多模式镇痛方案;B组:西医多模式镇痛方案下,加用中药镇痛方。记录各组术后各时间点疼痛剧烈时的VAS评分、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术后曲马多缓释片使用量、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术后的被动活动度。结果5、7天的疼痛剧烈时的VAS评分B组明显低于A组。术后1、3及10天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术后1周对术后镇痛的总满意度评分B组明显高于A组。两组患者术后曲马多缓释片使用量B组明显少于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天和14天B组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A组。术后3天及42天两组间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镇痛方结合西医多模式镇痛方案相比单纯西医多模式镇痛方案能更有效地减轻TKA术后早中期的疼痛,有利于尽早功能锻炼,恢复关节功能,且不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 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征的CT诊断

    作者:诸强;沈菊花;严静莹;刘志富;朱古月

    目的:分析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征CT表现特点,探讨CT对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征患者的CT表现。结果96例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征均伴关节内骨折,CT表现为关节囊内特征性单液-液平面或双液-液平面。其中77例表现为单液-液平面,19例表现为双液-液平面。构成单液-液平面及双液-液平面的不同层面的液体在CT上有明显不同的CT值,且上层均为脂肪。结论关节创伤性积脂血征在CT上具有特征性表现,可作出明确诊断。关节创伤性积脂血征患者均伴关节内骨折,可作为关节内骨折可靠的间接征象。

  • 不同稀释液对甲磺酸罗哌卡因臂丛麻醉的影响

    作者:刘礼霞;潘志浩

    目的:讨论不同稀释液对甲磺酸罗哌卡因臂丛麻醉的影响。方法90例ASA1~3级的择期或急诊行上肢桡侧为主要手术区域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N组(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20ml+生理盐水10ml)和G组(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20ml+5%葡萄糖10ml),行肌间沟路臂丛麻醉,观察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各组病例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恢复时间,围术期局麻药不良反应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臂丛阻滞起效后BP、HR有所下降,但均未达到需要处理程度。臂丛阻滞效果佳,无1例患者需要改为全麻,N组有3例,G组4例患者在术中因不能耐受上臂止血带需要追加静脉镇痛药物;感觉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时间,G组快于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感觉运动恢复时间并无明显区别。两组患者围术期无明显局麻药物不良反应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使用5%葡萄糖稀释甲磺酸罗哌卡因行臂丛麻醉,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有所缩短,而未影响术后的镇痛时长,有利于繁忙的临床工作。

  • 小剂量丙泊酚减少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剖宫产术中不良反应的观察

    作者:钱晶

    目的:观察小剂量丙泊酚能否有效地对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存在子宫收缩乏力的择期剖宫产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在胎儿娩出后,由手术医生判断子宫收缩乏力者,经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A组:3分钟后给予0.5mg/kg丙泊酚静推。B组:3分钟后给予0.9%生理盐水5ml静推。观察并记录不同时点的平均压(MAP)、心率(HR)及产妇有无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冷寒战等不良反应。结果 A组产妇恶心呕吐,寒战等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呼吸抑制。结论小剂量丙泊酚可以明显减少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剖宫产术中引起的恶心呕吐,发冷寒战等不良反应,并且无明显呼吸抑制。

  •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镇痛在创伤性湿肺连枷胸手术中的运用

    作者:万凌峰;原桂华;熊晓林;王响林;马传辉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麻醉和镇痛方式对创伤性湿肺连枷胸手术患者术中血糖、皮质醇水平的影响以及术后清醒拔管时间、术后镇痛的效果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和住院天数。方法50例行创伤性湿肺连枷胸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及术后硬膜外镇痛组(A组)和全身麻醉及术后静脉镇痛组(B组)。分别记录麻醉前(T0)、切皮后10分钟(T1)、第一根肋骨复位内固定时(T2)、术毕(T3),四个时间点测定血清血糖、皮质醇的值。分别记录麻醉前、术后2、8、12、24、36、48小时指脉搏SpO2的数值和VSA(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镇痛效果以及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和住院天数。结果两组血糖、皮质醇在T0时刻无明显差异(P>0.05),在T1~T3时刻A组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术前VSA的数值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各时点VSA的数值A组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术前SpO2的数值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各时点SpO2的数值A组明显高于B组(P<0.05)。术后清醒拔管时间A组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肺部感染的例数以及住院天数A组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在创伤性湿肺连枷胸手术中,使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镇痛能有效的抑制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与静脉镇痛相比能明显减轻术后的疼痛,有利于患者的咳嗽排痰,改善患者的呼吸,促进患者的康复。

  •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无痛人流术临床麻醉观察

    作者:黄建友;卫法泉;徐金龙;范英;黄小昆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要求行无痛人流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B组:单纯使用丙泊酚;记录不同时段两组患者的MAP、HR、SpO2,TFS、TFW、丙泊酚总用药量,术中体动、呼吸抑制(SpO2<90%)、血压下降、不良反应例数以及术毕清醒后10、30、60、120、180分钟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T2时,两组患者MAP较T1时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P<0.05),但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3和T4时,B组的MAP、HR升高较A组明显(P<0.05);A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丙泊酚用量、术中体动、术后10、30、60分钟疼痛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麻醉镇痛效果好,可减少丙泊酚用量,术中MAP和HR波动较小、体动发生率较低,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时间较短,术后镇痛效果好、维持时间长,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配伍方法。

  •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处理

    作者:朱雅平

    目的: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本院实行全髋关节置换术84例老年患者,分为甲组、乙组。对甲组42例实施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对乙组42例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对比甲组和乙组手术时间、骨水泥反应和术中出血量。结果甲组和乙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甲组手术平均时间短于乙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乙组,骨水泥反应发生率低于乙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均是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较好的麻醉处理,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更具可靠性、安全性,值得推广。

  • Gamma钉、PFNA及股骨重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赵苛棋;周维锋;徐建桥

    目的:探讨Gamm钉、PFNA及股骨重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8例,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3组,PFNA组56例,Gamma钉治疗组12例,股骨重建钉组1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PFNA组及股骨重建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股骨Gamma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FNA组与股骨重建组间无明显的差异PFNA组及股骨重建钉组住院时间较Gamma钉组有所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rker髋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显示,Gamma钉组、PFNA组及股骨重建钉组3组术后总优良率分别为75%、92.8%、90%,PFNA组及股骨重建钉组高于Gamma钉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PFNA组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PFNA、Gamma钉及股骨重建钉均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股骨重建钉及PFNA具有创伤小、手术方法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更适合于临床应用。

  • 两种微创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

    作者:梁力;陈永强;李金;张传理;凌枫;韩晓文

    目的:比较Sextant系统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内窥镜辅助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3年2月至2012年2月确诊为无神经功能损伤的80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Sextant系统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B组采用内窥镜辅助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在围手术期中各项指标、影像学观察结果以及VAS评分。结果 A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也显著少于B组,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住院时间与手术切口长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Copp角显著小于B组,术后椎前缘高度矫正程度优于B组,但丢失量显著大于B组(P<0.05),A、B两组术后矢状面指数基本相近;A组术后VAS分数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Sextant系统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内窥镜辅助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均具有其各自的优缺点,但Sextant系统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相对而言,操作简单,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更好地维持伤椎前缘高度。

  • 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作者:高丽君;沈虹春;吴蓉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用于宫颈癌根治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50例全麻下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术后腹横肌平面阻滞(TABP)+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研究组)及单纯PCIA组(对照组),每组各25例,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拔管即刻、2、6、12和24小时的VAS及Ramsay评分;第1次需求PCA距离清醒拔管的时间、术后24小时镇痛泵药物使用量及术后24小时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Ramsay镇静评分在T0和T1时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第1次需求PCA距离清醒拔管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术后24小时镇痛泵药物使用量及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镇痛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用于经腹宫颈癌根治术能明显减少术后镇痛药的需要量及副反应,增加镇痛效果。

  • 尺骨鹰嘴的影像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黄义星;杜胜虎;郭晓山;池永龙

    目的:使用影像学的方法测量成人尺骨鹰嘴相关参数,为术中尺骨鹰嘴骨折的复位及滑车切迹弧度的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拍摄左右两侧肘关节侧位片,使用PACS影像系统测量软件,测量男女尺骨鹰嘴宽度(a)、滑车切迹纵径(b)、鹰嘴深度(c)以及开口角(α)。结果男性尺骨鹰嘴宽度、滑车切迹纵径、鹰嘴深度均明显大于女性(P0.05)。上述参数男女性左右两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影像学测量的方法,能精确测量尺骨鹰嘴的一些重要参数,可为术中尺骨鹰嘴骨折的复位及滑车切迹弧度的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置换术偏心距重建前后对比研究

    作者:黄自强;朱颖;麻妙群;季卫平;柴伟;崔国鹏;周勇刚

    目的:探讨各种类型的先天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置换术前、术后偏心距数据变化的对比研究。方法对国人78例先髋患者(Ⅰ~Ⅲ型)术前、术后股骨偏心距的测量,比照前后数据,对所测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结果78例患者全部纳入研究结果分析。术前偏心距:(33.27±8.36)mm、术后偏心距数据:(39.09±7.10)mm;测量结果存在正相关,P<0.001。结论术后偏心距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说明术后髋周恢复了接近正常的生理解剖。各型先髋(Ⅰ~Ⅲ型)数据统计显示脱位数据越多,术后恢复的偏心距数值越大,成正比关系。

  • 不同手术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周玉成;李云华

    目的:探讨微创前外侧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96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全髋关节置换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微创前外侧入路48例(观察组),传统后外侧入路48例(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等,对两种手术入路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小(P<0.05),但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长(P<0.05);观察组术后3月、6月及1年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减少创伤、术中出血量及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髋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作者:倪乾生;张帆;潘进钱;叶盛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CT定向血肿穿刺吸引术等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策略、手术适应征及疗效与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神经外科格拉斯哥评分(GCS评分)≤12分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327例。(GCS 3分8例,GCS 4分12例,GCS 5分36例,GCS 6分50例,GCS 7分47例,GCS 8分45例,GCS 9分56例,GCS 10分43例, GCS11分18例,GCS 12分12例)。其中采用小骨窗开颅术171例,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133例,CT定向血肿穿刺吸引术23例。所有患者都经CT扫描证实基底节区脑出血状况。结果出院后3个月,小骨窗开颅组恢复良好93例,中残50例,重残22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例;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组恢复良好47例,中残59例,重残2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术前GCS(3~7)分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组恢复良好率高,术前GCS(8~12)分小骨窗开颅组恢复良好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GCS(3~7)分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疗效可优于小骨窗开颅术、CT定向血肿穿刺吸引术。术前GCS(8~12)分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小骨窗开颅术的疗效可优于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CT定向血肿穿刺吸引术。

  • 基于输血器改制的脑室引流装置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作者:徐苏芹;祁海琴;屠传建;顾志伟

    目的:探讨基于输血器改制的脑室引流装置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应用基于输血器改制的脑室引流装置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60例患者经过引流,血肿完全清除46例,部分清除14例;3个月GOS评分恢复良好29例,轻度残疾16例,重度残疾8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3例。结论通过严谨的护理操作,基于输血器改制的脑室引流装置引流效果安全有效,效果确切,便于医护人员的观察与护理,能够有效的防止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

  • 个案追踪法在临床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杨阿宁;陆晓晶;曾盛笑

    通过应用个案追踪法对一例危重患者的检查,从人、机、法、料、环、测六个方面进行追踪,发现护理中的缺陷,实地跟踪督导,持续改进,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风险。并进一步探讨个案追踪法的特点及优势,不仅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增加患者满意度,而且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者的系统思维能力,转变了护理质量评价理念。

  • 腹腔镜下胰体尾部切除术并发胰瘘的护理体会

    作者:韩桂英;黄洪军;郑小英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胰体尾部切除术并发胰瘘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例腹腔镜下胰体尾部切除并发胰瘘的患者进行常规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引流管护理、营养护理、基础和心理护理等。结果本组患者术后2~3月胰瘘治愈,无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病例死亡。结论良好的术后护理能明显改善腹腔镜下胰体尾部切除术后并发胰瘘患者的预后,提高手术效果。

  • 危重症护理专科小组对提高抢救工作质量的作用及体会

    作者:毛秀英;陈林

    目的:探讨危重症护理专科小组对提高医院抢救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成立危重症护理专科小组,规范危重症患者的会诊及抢救,对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定期培训,每季对各病区的抢救工作质量进行检查与督导。结果比较危重症护理专科小组成立后各年段抢救工作质量。结论危重症护理专科小组实施后医院抢救工作质量在组织结构、抢救车管理、护士执行情况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 对72例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的研究分析及防治措施说明

    作者:徐建圆;王丽芳

    目的:本文对72例不良护理事件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造成原因及相应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骨科通过上报护理部所记录的不良护理事件72起,记录不良事件类别、单日24小时发生时段、导致事件发生护师级别、工作时间及对患者造成损伤分级。结果临床不良护理事件中发生率占前四位的是管道脱落(25%)、褥疮(16.67%)、输液漏出(16.67%)、错误或忘记执行医嘱(8.33%);导致不良护理事件的护士工龄以5年以下多,占65.28%,单日不良护理事件易发生时间段为13:00~22:00,占54.17%,本文72例不良护理事件中,造成患者损伤0级16例(22.22%)、Ⅰ级45例(62.5%)、Ⅱ级6例(8.33%)、Ⅲ级3例(4.17%)、Ⅳ级2例(2.78%)。结论要求临床护士要严格掌握护理守则及执行护理制度,规范护理操作,并对每周护理错误事件进行研讨及学习,增加护士工作信心,实时改进护理管理思想及制定预防措施,整体提高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质量,有效降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

  • 微创与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单间隙腰椎退行性疾病及中长期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俞伟杨;何登伟;刘飞俊

    目的:比较微创(Minimally invasive,MIS)与常规开放椎弓根螺钉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单间隙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单间隙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92例,其中微创组47例,开放组45例,微创组均采用可扩张通道(Quadrant)和经皮椎弓根螺钉(Sextant)技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疼痛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价疗效,通过影像学测量不同部位椎间隙高度,并评估末次随访时椎体间融合情况及远期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7年,平均5.3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微创组较开放组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及透视次数微创组较开放组延长(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术前及末次随访时VAS及OD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与开放组在手术前后不同部位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率微创组与开放组无显著差异(P>0.05)。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微创组较开放组降低(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发现继发性脊柱侧弯,Cage移位及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较,微创组具有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的优点,但需要较长的手术时间及术者接受较多的放射线暴露。微创与常规开放椎弓根螺钉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均能获得满意的长期疗效。

浙江创伤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