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절강창상외과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温州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88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7147
  • 国内刊号: 33-12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2-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浙江创伤外科》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刘伟国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14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春伦;柴东喆;符伟国

    目的 分析下腔静脉血栓临床诊断困难、易漏诊及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 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治疗的下腔静脉血栓患者14例,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发现的14例患者发现及时,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结论 通过针对该组病例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易漏诊及误诊,提出针对性的意见,积极干预,临床效果满意.

  •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作者:张马军;周铁丽;李顺;吴敬恒

    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人送检脓液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对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病人作出正确合理的抗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口腔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127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培养阳性病例的微生物实验室检测结果,统计并分析感染病原菌类型、分布以及各类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结果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需氧培养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占比高,其后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苯唑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比例较高,苯唑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31.7%,苯唑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为72.2%,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呋喃妥因耐药性均较低;4种革兰阴性菌分别对部分抗菌药物表现为全耐药或天然耐药,仅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厄他培南耐药率均未超过20%.结论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病人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应结合当地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有必要在抗菌治疗前留取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以争取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目标性抗菌治疗.

  • 胸外科单肺通气手术封堵支气管导管与双腔气管导管技术运用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罗云梅

    目的 探讨胸外科单肺通气手术封堵支气管导管与双腔气管导管技术运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胸外科单肺通气手术患者4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行双腔气管导管技术,观察组行封堵支气管导管技术,比较两组患者通气指标、肺萎陷以及手术视野暴露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PO2、PCO2相比无显著差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导管位移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萎陷以及手术视野暴露情况均为优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萎陷以及手术视野暴露情况程度优患者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外科单肺通气手术行封堵支气管导管相比双腔气管导管技术,定位准确,肺通气良好,肺萎陷以及手术视野暴露情况良好,术后并在发生率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俞国成;刘国强;许海波;赵建峰

    目的 观察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至2016年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50名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地时间、引流量四项临床手术指标、术后VAS疼痛评分以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地时间、引流量四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更少,患者可以更快下地活动,有利于临床恢复,在降低患者疼痛的同时,还可以起到更好的复位效果,该方法具有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甲氨蝶呤在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的应用观察研究

    作者:王晏鹏;王鑫炎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应用于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184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患者,按术中是否使用甲氨蝶呤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98例),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围手术期及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情况.有生育要求患者术后3个月行输卵管通畅检查,次月起试孕1年,统计两组宫内妊娠、重复性异位妊娠及不孕人数.结果 治疗组血β-HCG、盆腔积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异位妊娠包块大直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输卵管妊娠囊破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持续异位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异位妊娠包块较大、血β-HCG水平较高以及包块破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保守治疗时,推荐使用甲氨蝶呤治疗.

  • 60例小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癌肿清除效果及生存状况分析

    作者:王军保;杨立学

    目的 分析60例小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癌肿清除效果及生存状况.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本院接受小肝癌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癌肿清除效果及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癌肿总清除率均较高,观察组肿瘤体<3cm患者癌肿清除率(100.00%)显著高于肿瘤体3cm~5cm患者(75.00%),观察组肝内局部复发率(36.67%)显著高于对照组(20.00%),两组肿瘤体<3cm患者复发转移率和肝内局部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同组肿瘤体3~5cm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消融术对小肝癌的癌肿清除率较高,复发转移率低,并发症少,可选择性替代外科手术切除.

  • 腹腔镜在复杂性阑尾炎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杨明雷;王兴海;任唯杰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复杂性阑尾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复杂性阑尾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考察两组患者的手术主要参数指标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镇痛剂使用次数、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复发率为37.8%(17/45),观察组复发率11.1%与对照组复发率3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治疗复杂性阑尾炎,可显著减少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具有较大的临床借鉴意义.

  • 保乳术对育龄期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评估

    作者:舒科平;吕萍

    目的 观察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育龄期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育龄期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保乳术组(40例)和改良根治术组(40例).保乳术组采用保乳手术治疗;而改良根治术组则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及住院情况指标及预后,并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术后的生命质量差异.结果 保乳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平均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保乳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显著低于改良根治组(20%)(P<0.05);而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发现,保乳术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结论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育龄期早期乳腺癌的预后相近,但保乳术具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美容效果好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生命质量,因此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可作为育龄期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术式.

  • 产科大出血患者采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马小江

    目的 探讨产科大出血患者采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大出血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人.对照组行子宫全切除术方案进行止血,观察组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方案进行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资料比较、止血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共43例患者止血成功,止血成功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全部止血成功,止血成功率为100%,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大出血患者采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手术操作简单,止血效果明确,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的重要意义.

  • 重症胸部创伤伴随创伤性休克患者采用急诊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何学愚

    目的 观察分析重症胸部创伤伴随休克患者采用急诊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胸部创伤伴随休克患者76例,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8例.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时间、方案实施时间、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时间和方案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观察组高(P<0.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手术治疗重症胸部创伤伴随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较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阴道超声在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小华

    目的 观察分析经阴道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间在本院确诊为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40例患者,观察分析经阴道超声的声像表现;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病灶长度、宽度、子宫下段肌层部位厚度、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等超声指标;观察分析经阴道超声的治疗结果.结果 40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中,28例患者为孕囊型,子宫前壁下段切口位置或下段肌层出现孕囊或无回声区,其中6例患者孕囊内部有胚芽、原始心管搏动现象.12例患者为团块型,子宫前壁下段切口部位出现强弱不一、边缘模糊的混合回声包块,其中2例患者宫颈管可见积液.治疗后病灶长度、宽度与治疗前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子宫下段肌层部位厚度、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8例孕囊型患者在经穿刺用药治疗后恢复正常,其中1例患者在进行相应手术后痊愈.12例团块型患者治疗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无显著变化,在进行清宫手术后,恢复正常.结论 经阴道超声在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诊断结果较为准确可靠,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用药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有效增加肌层厚度和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尤其对孕囊型患者疗效显著,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应用推广.

  • CT引导与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效果与安全性对比

    作者:吴兆军

    目的 对比CT引导与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将2008年6月至2016年6本院收治的80例阻梗性黄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在CT引导与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比较两组的穿刺治疗、黄疸缓解率以及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的穿刺次数、辐射暴露剂量明显的少于对照组,穿刺透视时间、总穿刺时间明显的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胆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的少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阻梗性黄疸穿刺成功率高,辐射暴露剂量少,黄疸症状缓解率高,安全性好.

  • 急性胃穿孔腔镜修补38例体会

    作者:李道快;李初实

    目的 探讨急性胃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单纯修补术治疗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38例入院治疗的急性胃穿孔行腹腔镜单纯修补术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引流管拔除时间;统计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并检测患者术后1、24、48、72小时血清胃泌素含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术后1、3、7天时疼痛程度,并记录患者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引流管拔除时间分别为(59.39±6.68)分钟、(19.22±3.18)ml、(6.27±1.36)天、(32.51±5.19)小时.术后肠鸣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13.09±3.71)小时、(56.98±12.36)小时.血清胃泌素含量:术后24小时(38.49±7.08)ng/L、48小时(46.18±9.06)ng/L及72小时(52.49±10.11)ng/L均明显高于术后1小时(36.19±5.52)ng/L,P<0.05.术后1、3、7天时VAS评分分别为(3.16±0.66)分、(2.07±0.38)分、(0.96±0.26)分,各时段VAS评分比较,P<0.05;镇痛药物使用率13.16%.切口感染1例、腹腔脓肿1例;术后并发症率5.26%.结论 应用腹腔镜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较开腹修补术可减轻其疼痛及术后并发症,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相关因素及防治策略分析

    作者:袁耀宇;刘世雄;章祖招;何剑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如何防治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26例病例组和未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172例对照组进行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结石大小,手术时间、糖尿病、尿培养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331),结石大小(OR=1.139),尿培养阳性(OR=8.992)为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女性,大结石,尿培养阳性等患者,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更容易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应对此类高危患者采取必要预防感染措施,以减少其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

  •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高压氧治疗的临床体会

    作者:朱缙伟;田达;张学磊;李湖广

    目的 探究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来本院就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8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开颅术治疗+术后常规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治疗.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随访3个月,研究对比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颅内压、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及GCS评分.结果 实验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P<0.05;且实验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第10天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第5天及第10天的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0天及术后3个月的GCS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采取高压氧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颅内压、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及GCS评分,治疗效果显著.

  • 尿毒症伴基底节脑出血5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陈钟樑;苏忠周;周跃;邱晟;徐杰;潘旭炎;李晓斌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在尿毒症伴基底节区脑出血(ICH)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尿毒症伴基底节区ICH接受手术治疗患5例临床资料,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出血部位,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ICH评分,ICH预后评分,随访6月改良Rankin评分(mRS),结合文献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中,接受开颅手术2例,1例在发病48小时内死亡,1例存活,存活者合并严重残疾;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加尿激酶纤维溶解促血肿排出治疗2例,2例均存活,且较开颅2例患者恢复好;脑室外引流1例,48小时内死亡;ICH预后评分与随访6月mRS存在相关性.结论 ①在透析治疗能够保证的前提下,尿毒症伴基底节区ICH患者存在手术指征时仍应积极手术治疗;②ICH预后评分有助于尿毒症伴基底节ICH预后的判断.

  • 健脑益智开窍针刺疗法联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57例临床观察

    作者:缪文娟;郭谊;林楠

    目的 探讨健脑益智开窍针刺疗法联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医院治疗的57例脑卒中后失语患者实施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语言康复训练,29例)与观察组(语言康复训练联合健脑益智开窍针刺疗法,28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复述、表达、朗读及命名情况,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失语严重程度;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复述、表达、朗读及命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复述、表达、朗读及命名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失语严重程度评分(4.20±0.8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61±0.72)分,P<0.05;两组治疗后失语严重程度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临床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62.07%,x2=7.91,P=0.01.结论 健脑益智开窍针刺疗法联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可有助于减轻其失语症状,促进其语言功能恢复.

  •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显微手术夹闭时机及预后分析

    作者:刘丽;洪伟力

    目的 分析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显微手术瘤颈夹闭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择2013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本院心脑血管科收治的82例脑动脉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择期显微瘤颈夹闭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显微瘤颈夹闭手术.详细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发现,观察组的GOS评分良好率84.44% (38/45),高于对照组的良好率64.86% (24/37);观察组的GOS评分较差率11.11%(5/45)、死亡率4.44% (2/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GOS评分24.32% (9/37)、死亡率5.41%(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中有脑积水、感染、动脉瘤再次破裂及脑血管痉挛的并发症发生,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89% (4/45)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92%(7/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早期显微手术瘤颈夹闭治疗脑动脉破裂出血患者,提高患者的GOS评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积极采纳推广.

  • 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80例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分析

    作者:沈冬君;贾学文;庄云强

    目的 研究分析微创踝关节融合术对创伤性踝关节炎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其特点.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A组42例,行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B组38例,行常规开放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结果 A组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术后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A组术后6个月的骨性融合率明显高于B组(P<0.05),A、B两组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均达到骨性融合(P>0.05);A组术后12个月的AOFAS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微创性踝关节炎具有创伤度小,并发症相对较少,早期融合率高,融合时间短等优点.但是对于选择何种方式的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仍需治疗医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 经皮加压钢板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

    作者:翟波;汪瑜

    目的 探讨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分别应用经皮加压钢板(PCC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内固定方法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均接受闭合复位后内固定手术治疗.A组采用PFNA内固定方案,B组采用PCCP内固定方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同B组比较,显著较大,手术时间同B组比较,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治疗优良率为92.50%,略高于B组的87.5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随访期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同B组20.00%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CP与PFNA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应用,生物力学坚强稳定,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均能获得满意效果.但高龄患者多存在骨质疏松,PFNA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联合万古霉素BAM骨诱导人工骨治疗胫骨骨髓炎

    作者:赵培安;沈建明;张冶;邢海祥;冯明录

    目的 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联合万古霉素BAM (biological artificial material)骨诱导人工骨治疗胫骨远端骨髓炎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联合万古霉素BAM骨诱导人工骨治疗胫骨远端骨髓炎3例.根据Cierny-Mader分型:ⅢA型2例,ⅢB型1例.分泌物及病灶细菌培养均为革兰氏金黄色葡萄球菌.骨瓣切取面积1.5cm×1.5cm至1.5cm×5cm.结果 伤口均Ⅰ期愈合.经过16个月至24个月随访.3例患者移植骨全部骨性愈合.结论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联合万古霉素BAM骨诱导人工骨治疗胫骨骨髓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使用.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陈彩飞;郑海珍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患者卵巢功能、血清疼痛指标及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98例子宫肿瘤患者中,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者为治疗组(49例);以开腹子宫剔除术治疗者为对照组(49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3、6个月检测患者血清卵巢功能指标;于术前、术后5天血清疼痛指标及氧化损伤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1、3、6个月血清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LH、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5天血清IL-6、SP及PG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5天血清TA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Yo、IM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及对其卵巢功能的影响,具有较好疗效及安全性.

  •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炎症反应比较

    作者:洪进;周燕

    目的 对比研究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机体炎症反应的比较.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2013年10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于新昌县人民医院诊断为结直肠癌并行根治手术治疗的7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40例(腹腔镜组,n=40),开腹胃癌根治术的38例(开腹组,n=38).对比两组病人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及住院日)及比较两组病人术前1天、术后1天和3天外周静脉血中炎症反应的指标: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C反应蛋白(CRP).结果 两组病人手术清扫淋巴结数目无统计学差异(P>0.05);开腹组的手术时间显著小于腹腔镜组(P<0.05);腹腔镜组的术后第一次通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日优于开腹组(P<0.05);术前1天两组患者的炎症反应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天两组患者的WBC、N、CRP均较术前升高,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比较,术后1天和3天时腹腔镜组WBC、N、CRP升高水平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相对于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及术后炎症反应轻的优势.

  • 胃穿孔患者行腹腔镜修补术对其血清消化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津道

    目的 探讨胃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对其血清消化功能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70例胃穿孔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均行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记录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情况,检测术后1、12、24、48小时胃泌素水平及术后48小时消化酶水平,统计并发症.结果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3.1±9.8)分钟、(25.3±3.6)ml,术后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3.2±4.9)小时、(3.1±0.4)天、(6.2±1.1)天.术后1、12、24、48小时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术后48小时PGⅠ、PGⅠ/PGⅡ明显高于治疗前,AMY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胃穿孔患者行腹腔镜修补术治疗对其胃肠功能影响较小,有助于其术后康复.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的60例

    作者:季科炜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且穿孔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术中对腹腔进行探查并将脓液、渗出液完全吸净,提拉阑尾并将系膜显露,应用电凝钳将阑尾系膜切断并对阑尾根部双重套扎,荷包包埋阑尾残端,留置引流管.结果 本研究6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2.07±-14.86)分钟,术中出血量(17.11 ±5.36)ml,肠功能恢复时间(19.96±7.37)小时,住院时间(5.38±1.91)天,术后下床开始活动时间(14.24±2.93)小时,留置引流管时间(3.41±0.85)天;60例患者均伴有腹腔脓液存在,同时有阑尾坏疽及化脓.阑尾穿孔位于体部者47例,穿孔位置为根部者8例,穿孔位置为阑尾远端者5例.阑尾穿孔位于体部的所有患者术中行结扎阑尾残端均获得成功.穿孔位置为根部者无法进行结扎,将阑尾切除后对残端破口进行“8”字缝合,然后包埋处理.5例盲肠壁伴有严重水肿者无法行包埋处置,需拉拢覆盖缝合大网膜、周围脂肪组织.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肠梗阻、腹腔内出血及脓肿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阑尾炎,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术中视野好,创伤度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术后腹腔镜下对阑尾显露时,需要手术操作者具备熟练的缝合结扎操作技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普及应用,腹腔镜手术技术已成为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方法.

  • 卵巢创伤后电凝止血对卵巢储备的影响作用分析

    作者:蔡旭

    目的 对比分析卵巢创伤后电凝止血对卵巢储备的影响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5年1月到2016年8月50例卵巢肿瘤患者,可以依据随机数字表分配方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25例患者)与对照组(25例患者).临床中对对照组中患者采取单一的电凝止血方法,研究组中患者采取缝合止血联合电凝止血的方法.对比两组治疗后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结果 对于研究组中患者,临床经缝合止血及电凝止血后,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较小,有效降低电凝止血对患者卵巢储备的影响作用,研究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FSH、E2及阴道超声探测卵巢大小、窦卵泡数(F0)卵巢储备功能指标,除去LH指标之外,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卵巢肿瘤患者卵巢创伤后,应用电凝止血将会影响卵巢储备功能,对此可以采取合理的电凝止血方案,在术中联合应用缝合止血,避免过度电凝,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几率,也可以改善临床患者疗效,发挥积极作用.

  • 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焦德松;朱延安;李小伟;鲍军

    目的 探讨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采用手术治疗的42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完全腹腔镜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治疗.结果 4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68.72±21.63)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86.23±17.63)ml,患者术后1天可自行下地活动,平均住院时间为(7.0±0.6)天,术后无结石残留且无严重性并发症.随访2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 采用腹腔镜规则性左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安全且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急性胆囊炎患者行急诊手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患者炎性状态以及肝功能水平的影响

    作者:刘爱民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行急诊手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患者炎性状态以及肝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9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人.对照组行常规急性胆囊炎手术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评估比较两组患者静态能量消耗(REE)变化、炎性状态以及肝功能.结果 本次研究显示:察组手术前、手术后1天以及手术后3天REE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当天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超敏C反应蛋白(HCR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当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前白蛋白(PA)、前碱性磷酸酶(AK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胆囊炎患者行急诊手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炎性状态,保护肝功能,降低机体代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疗效分析

    作者:陈晖;杨红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81例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患者治疗情况加以总结与分析.均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记录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比较GIQLI评分.结果 手术时间为(52.76±10.11)分钟,术后住院时间(3.58±0.95)天,治疗总费用(8163.52±841.29)元,术后并发症率2.44%(1/41);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GIQL评分逐渐升高,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可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 机用镍钛器械与不锈钢锉在根管预备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马平

    目的 探讨机用镍钛器械与不锈钢锉对根管治疗应用效果,为提高成功率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观察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医院就诊需行根管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应用机用镍钛器械(研究组)60例与应用不锈钢锉(对照组)60例为研究对象.记录两组患者疼痛发生率;根管填充情况;观察治疗期间根管偏移状况;术后1年进行复诊,分析患者远期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恰填57例,占95.0%,对照组患者的恰填36例,占60.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牙疼痛症状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治疗期间研究组出现6例根管偏移明显低于对照组26例根管偏移(P<0.05).而术后1年进行复诊研究组治疗成功率为96.7%与对照组成功率为85.0%,远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用镍钛器械根管预备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发生率,治疗成功率和远期疗效相对较高,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 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李锡珍;史慧薇

    目的 探讨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宫腔镜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65例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其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者为对照组(32例),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者为观察组(33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宫腔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患者术后血β-hCG恢复至正常和月经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4.1±4.8)分钟与对照组(68.9±7.1)分钟比较,t=16.54,P=0.00;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0.00).观察组术后血β-hCG恢复至正常时间、宫腔引流量分别为(21.3±8.2)天、(21.7±3.3)ml与对照组(22.8±8.9)天、(22.8-±3.5)ml比较,t=(0.70,1.30),P=(0.48,0.19).观察组术后月经恢复至正常的时间为(42.7±4.3)天明显短于对照组(46.5±4.7)天,t=3.40,P=0.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结论 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可减轻对患者的损伤,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 疤痕子宫妊娠行米索前列醇联合人工流产手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孟爱然;许春兰

    目的 探讨疤痕子宫妊娠患者行米索前列醇联合人工流产手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177例疤痕子宫妊娠需终止妊娠患者纳入研究.依据患者自愿要求分为观察组(联合组,90例)以及对照组(单纯人工流产手术组,87例).对照组行单纯人工流产手术方案.观察组行米索前列醇联合人工流产手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宫颈软化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出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宫颈软化优良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28.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适反应(恶心、呕吐、头晕等),不全流产,感染以及子宫穿孔、术后宫颈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低于对照组1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疤痕子宫妊娠患者行米索前列醇联合人工流产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扩张宫颈,减少手术创伤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失败的原因与处理

    作者:何建松;叶利洪;陈永良;尚庆亚;钱卫良;蒋小强;李王坚

    目的 探讨导致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的常见原因与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手术失败的68例临床资料,对失败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输尿管狭窄或扭曲导致无法见到结石20例,结石部分或全部上移进入肾盂肾盏41例,输尿管穿孔7例.结论 输尿管狭窄或扭曲、术中结石上移、输尿管穿孔是输尿管镜碎石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熟练的技术操作,严格掌握适应证,合适的术中处理是降低输尿管镜技术失败的关键.

  • 涉及内外踝的后Pilon骨折14例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马沈龙;胡劲涛;傅利锋

    目的 回顾性分析涉及内外踝的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涉及内外踝的后Pilon骨折患者14例,均采用后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结果 根据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分,优7例,良7例.结论 涉及内外踝的后Pilon骨折通过后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可获得较好的解剖复位,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

    关键词: Pilon骨折
  • 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及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吴建荣

    目的 对比单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70名胸腰椎OVCFs患者分成两组,运用单侧的PKP法治疗35名患者为单侧组,双侧PKP治疗35名患者作为双侧组.对比手术前后及术后半年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bb角和椎体高度、手术时长、X线照射的时间和骨水泥的注射量等多项指标,并且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对全部研究对象的随访,时间是3~16个月(9.8±1.3)月.患者的疼痛都显著缓解;两组的椎体Cobb角度、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等的恢复状况同术前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和X线照射时间都要高于单侧组(P<0.05).结论 单双侧的PKP治疗OVCFs效果较为相似,但是单侧手术具有创伤小且手术时间短,放射暴露比较少且风险低等优点,在治疗OVCFs中要优先选择.

  • 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23例重型高血压脑室出血的临床分析

    作者:傅佳峰;杨国芳;贾文庆;廖锋;周杰;张春亭

    目的 探讨侧脑室额角穿刺脑室外引流同时尿激酶注入脑室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6例重型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3例.治疗组为双侧脑室额角穿刺脑室外引流同时脑室注射尿激酶,对照组为单纯侧脑室额角穿刺脑室外引流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时治疗组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室内出血患者采用双侧脑室外引流与尿激酶冲洗联合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Leep刀宫颈电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观察

    作者:姚央冲;朱科妙;邵惠群;杨孟央

    目的 观察分析Leep刀宫颈电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间在本院确诊的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采用随机数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使用冷刀宫颈电锥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Leep刀宫颈电锥切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临床相关指标(出血量、手术时长、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长、治疗费用3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过程中,Leep刀宫颈电锥切术比冷刀宫颈电锥切术临床效果更好,术中效率更高,出血量少,手术更加安全,治疗费用低,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该方法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值得应用推广.

  • 新型加压充填法应用于嵌塞龋的疗效研究

    作者:高永博;洪滔;何欣;胡新兰

    目的 采用体外凝固的类椭圆形树脂加压修复后牙嵌塞龋,观察该加压充填法的邻牙密合度.方法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加压充填法修复实验组患牙,常规充填法修复对照组患牙,比较两组邻牙密合度.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邻牙密合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新型加压充填法修复后牙嵌塞龋疗效优于常规充填法适宜临床应用.

  • 分化型甲状腺癌不同术式疗效评估

    作者:吕锋;黄小娥;汪天翔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不同术式治疗后对甲功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10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采用甲状腺单侧+峡部切除术治疗的80例患者定为实验组,另30例采用全切术治疗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甲状腺癌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甲状腺癌的1年复发及转移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声音嘶哑、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单侧+峡部切除术与全切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短期复发与转移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甲状腺单侧+峡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临床总有效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胸前神经入路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福明;徐丹英;袁雁;方淑珍

    目的 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胸前神经(ATN)入路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经胸大肌后方入路,未保留ICBN、ATN,观察组经胸大肌前方入路,保留ICBN、ATN.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及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期间均未见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FACT-B各维度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胸大肌前方入路,保留ATN及ICBN,可获得满意疗效,并能显著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对手部骨折患者愈合时间、屈伸范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杨继国;石玮;陈伟达;潘小平;朱强

    目的 探讨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对手部骨折患者愈合时间、屈伸范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手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组(n=40)和石膏固定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屈伸范围、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组患者中曲90°范围、伸180°范围比例均显著高于石膏固定组(P<0.05),治疗的优良组97.5%(39/40)显著高于石膏固定组75.0%(30/40)(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石膏固定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石膏固定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7.5% (3/40)显著低于石膏固定组20.0% (8/40)(P<0.05).结论 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能够有效缩短手部骨折患者的愈合时间,扩大患者的屈伸范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嵌甲性甲沟炎患者采用甲母质、甲床部分切除联合甲沟重建术治疗疗效及减轻疼痛的作用分析

    作者:楼俊晓;冯微

    目的 探讨嵌甲性甲沟炎患者采用甲母质、甲床部分切除联合甲沟重建术治疗疗效.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行甲母质、甲床部分切除联合甲沟重建术治疗的嵌甲性甲沟炎患者49例作为研究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行全甲拔除术的嵌甲性甲沟炎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和一次性治愈率及换药次数;术后随访8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疼痛、感染、畸形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一次性治愈率及换药次数分别为(15.1±1.4)天、91.84%(45/49)、(6.2±2.1)次,明显优于对照组(25.3±3.2)天、67.35%(33/49)、(9.7±32)次,P<0.05;随访8个月,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为(3.9±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3±2.2)分,t=3.83,P=0.00;观察组术后感染率、畸形率分别为2.04%(1/49)、0.00%(0/49),明显低于对照组18.37% (9/49)、12.24%(6/49),x2=(7.12,6.39),p=(0.00,0.01);观察组治愈后复发率2.22%(1/45)明显低于对照组15.15% (5/33),x2=4.48,P=0.03.结论 甲母质、甲床部分切除联合甲沟重建术治疗嵌甲性甲沟炎患者疗效显著且可减轻术后疼痛及减少复发,因此值得深入研究.

  •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作者:金林广;林聪

    目的 评价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的OVCF患者123例,其中45例行绝对卧床保守治疗(保守组),78例接受PKP手术治疗(PKP组),两组均行同样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对两组患者行Cobb角测量、模拟视觉评分(VAS)及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PKP组术后1天疼痛明显缓解.X线片示椎体高度未见明显丢失,未出现严重并发症.PKP组的Cobb角显著减小(P<0.05),且PKP组在VAS评分及ODI指数的效果评分中,入院时与术后1天、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相比,效果差异较大(P<0.05);而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及ODI指数差异性较小(P>0.05).结论 PK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能快速缓解疼痛,纠正后凸畸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分析

    作者:黄桃生;朱延安

    目的 探讨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经B超等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结节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行单侧甲状腺结节腺叶切除术,为治疗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90例作为研究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前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且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治疗组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T3水平则明显下降,TSH水平明显升高,P<0.05;术后1个月血清T3、T4水平明显下降,TSH明显升高,P<0.05.术后3个月血清各项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恢复至正常范围,与术前比较,P>0.05.结论 应用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可致患者出现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不全,所以临床可予以激素替代治疗.

  • 控制性降压缓解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疼痛的研究

    作者:王慧;徐莹;周彩莲

    目的 探讨可控制性降压应用于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中的作用.方法 将本院行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然观察组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控制性降压.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变化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经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疼痛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而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控制性降压于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中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感,从而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 Leep刀联合安达芬栓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合并HPV感染的效果分析

    作者:余颖;邬贤凤;陈红舟;周航吉

    目的 研究Leep刀联合安达芬栓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合并HPV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的78例CIN合并HPV感染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Leep刀联合安达芬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Leep刀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HPV转阴率等.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的HPV病毒载量明显的少于对照组;1年后,较对照组,治疗组的HPV转阴率明显升高,复发率明显降低;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Leep刀联合安达芬栓治疗CIN合并HPV感染疗效显著,HPV转归好,复发率低.

  • 改良经肛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肛瘘临床分析

    作者:董全进;袁航;胡鑫晔;屠世良

    目的 评估改良经肛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改良LIFT)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经改良LIF手术治疗的高位肛瘘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创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肛门功能及复发率等临床数据.结果 经改良LIFT手术治疗的高位肛瘘患者手术时间为(37±33)分钟,术后疼痛程度均轻度,创口愈合时间23.2±3.3天,仅2例出现复发.结论 高位肛瘘行改良LIFT具有术后疼痛轻,肛门功能良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胡小琴;郑国峰;朱金龙;吴可明

    目的 探讨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患者临床效果,并找出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高危因素,为临床术后患者预后改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56例于医院行喉部分切除术的喉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统计两组患者1、3年生存情况,并以3年生存率为因变量来行单因素分析,对有意义的单因素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①生存率:经随访发现,患者经手术治疗后1、3年生存率分别为94.64%、71.43%;②单因素:年龄、吸烟史、不同部位、肿瘤大小、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颈部淋巴结清扫、病理分级为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后生存率影响因素,P<0.05;③多因素:年龄(OR =2.031,P=0.00)、肿瘤TNM分期(OR=2.825,P=0.00)、原发部位(OR=2.997,P=-0.00)、吸烟史(OR=2.749,P=0.00)、淋巴结转移(OR=3.748,P=0.00)为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后生存率影响高危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后预后影响因素较多,且年龄等为患者术后生存率影响高危独立因素,因此需加强对高龄人群的健康教育,做到及早诊断和及时治疗以更好的改善其预后.

  • 膀胱镜下大力钳碎石术治疗老年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严泉江;潘华锋

    目的 观察分析膀胱镜下大力钳碎石术治疗老年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老年膀胱结石患者102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膀胱镜下大力钳碎石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经腹结石摘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RUV、Qmax和OABSS等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UV、Qmax和OABSS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膀胱镜下大力钳碎石术治疗老年膀胱结石,临床疗效较好,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较少,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并发症较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胫距关节内固定对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关节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作者:魏勇;李钧;金成

    目的 探讨胫距关节内固定对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关节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到2016年3月本院接诊的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6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胫距关节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非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手术后,观察组后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踝关节功能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总体生活质量得分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中应用胫距关节内固定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 两种内固定系统治疗踝关节骨折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研究

    作者:殷法东;汤华林;校佰平

    目的 比较研究桡骨远端钢板与空心钉两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后踝骨折患者86例,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空心钉内固定和桡骨远端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及踝关节功能恢复评估.结果 H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R组,而H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多于R组(P<0.05);H组患者术后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低于R组(P<0.05).结论 后踝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桡骨远端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适合临床医师选择应用.

  • 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

    作者:龙裔宁;邬祖立;陈寅波

    目的 分析腹腔热灌注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方式分为单纯全身静脉化疗组(对照组)30例及腹腔热灌注+全身静脉化疗组(实验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术后恢复情况及化疗后毒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化疗后毒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88.2%)明显高于对照组(66.7%),且局部复发(2.9%)及远处转移率(8.8%)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辅以腹腔热灌注联合全身静脉化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局部复发及转移率,同时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且不加重患者化疗毒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限制性液体复苏用于失血性休克救治中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贤飞;罗立强;陈平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液体复苏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2例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48例实施常规液体复苏.观察两组患者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血气分析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存活率分别为90.32%、75.00%,观察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分别为8.06%、6.45%,同对照组22.92%、18.75%比较,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前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凝血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复苏1小时后均有改变,观察组患者复苏1小时后血氧分压(PaO2)、氢离子浓度指数(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失血性休克救治中,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显著提高患者存活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并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气指标,值得推广.

  • 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治疗60例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研究分析

    作者:陈祥福;倪维玉;林丙剑;孔彦芳;洪建军

    目的 比较Endobutton钢板与空心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损伤患者60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其中空心螺钉组,Endobutton钢板组各30例.术中、术后对两组患者影像学结果、临床疗效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12个月随访的TBCS、TBOL、MW测量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A、B两组术后12个月的AOFAS评分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 Endobutton钢板在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总体疗效与螺钉组相当,且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踝关节疼痛,促进踝关节的功能恢复.

  •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影响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研究

    作者:王玉成;任应清;刘会国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影响相关危险因素,并就相关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干预以降低或避免精神障碍疾病发生.方法 将医院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90例因颅脑损伤而入院治疗者按照其是否发生精神障碍疾病分为对照组(非精神障碍疾病,50例)与观察组(精神障碍疾病,40例).比较两组临床相关资料,并找出精神障碍发生影响因素,据此提出相关干预对策.结果 9 0例颅脑损伤患者中,精神障碍发生率44.44%(40/90).①单因素:低氧血症、教育程度、颅内血肿、受伤至急救时间、GCS评分、额叶损伤、伤后昏迷、损伤范围为精神障碍发生影响危险因素,P<0.05;②多因素:颅内血肿(OR=2.031,P=0.00)、GCS评分≤8分(OR=1.825,P=0.00)、额叶损伤(OR=1.997,P=0.00)、低氧血症(OR=1.749,P=0.00)、损伤范围(OR=3.748,P=-0.00)为精神障碍发生高危独立因素.③重视该类危险因素,并积极干预.结论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发病率较高且影响高危因素多,因此临床予以重视,并针对该类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干预以降低或避免精神障碍发生.

  • 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对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李永甫;贺振年;郭剑;曾杉;陈中;徐三中

    背景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并发症较多,死亡率高.本研究旨在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D-D)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因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共纳入了229例,平均年龄79岁(67~90),其中女性164例.收集患者术前的CRP、D-二聚体、血常规、生化指标、合并症、体重指数及术后院内并发症等资料,随访并记录1年死亡率.将CRP水平分为3组:无炎症反应(<8 mg/L),轻度炎症反应(8~39.9 mg/L)和活动性炎症反应(≥40 mg/L).根据D-二聚体升高分为三组:<4000 μg/L,4000-10000 μg/L,≥10000 μg/L.将CRP和D-二聚体与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进行多重逻辑回归分析.结果 该组病例中,87.9%的患者存在CRP升高,其中轻度炎症反应者占52.4%,活动性炎症反应占34.5%,它们的1年死亡率分别为25%和34.1%,明显高于无CRP升高者(10%,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CRP与1年内死亡率的独立相关(OR=1.09,95%CI=1.04~1.15,P=0.007),然而CRP与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相关.50.2%的患者存在D-二聚体大于4000,三个水平的D-二.聚体1年死亡率依次为22.8%,29.5%和30%,3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然而,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4%,27.4%,4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D-二聚体(O R=1.09,95%CI 1.05~1.18,P=0.002)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老年髓部骨折的患者中,CRP为1年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D-二聚体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相关.应重视CRP和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并作出相应的预防.

  • 苯扎氯铵溶液灌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皮肤化脓性感染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叶国庆;梁孝风;虞上宠

    目的 探讨苯扎氯铵溶液灌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皮肤化脓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4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54例糖尿病皮肤化脓性感染患者,29例患者采用苯扎氯铵溶液灌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设为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生理盐水灌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治疗前、伤后第7、14天的创面分泌物细菌及真菌培养结果,并观察伤后第7、14天创缘红肿及创面分泌物等,对数据行t检验、卡方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15±4)天,较对照组的(18±4)天明显缩短(t=2.780,P=0.008);两组患者伤后7天创缘红肿、分泌物观察,观察组较对照组红肿轻微,分泌物少,P值分别为0.002、0.019.两组患者伤后第7、14天创面分泌物细菌及真菌培养结果比较,负压组的细菌、真菌培养结果阳性率(20.7%,3.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6%,32%),P值分别为0.007,0.005.结论 苯扎氯胺灌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皮肤化脓性感染能够促进创口愈合,缩短创口愈合时间,减轻创缘红肿,减少创面分泌物,降低创面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在糖尿病皮肤化脓性感染患者中推广.

  • 后正中劈肱三头肌入路LCP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远1/3段骨折

    作者:杨焱;张周虎

    目的 评价后正中劈肱三头肌入路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肱骨中远1/3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从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21例肱骨中远1/3段骨折患者,均采用后正中劈开肱三头肌入路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方式.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15~30个月,平均21.4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2.4~5.3个月,平均2.9个月.肘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平均伸直0°,屈曲115°.肘关节功能按改良Cassebaum评分:优15例,良4例,一般2例,无一例患者出现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优良率91%.结论 后正中劈肱三头肌入路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肱骨中远1/3段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无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值得临床骨科医生推广.

  • 甲状腺结节应用甲状腺细针穿刺辅助检查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邵佳娴;欧阳萱艺;周利杰;邱敏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辅助检查应用于甲状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联合超声、常规超声检查,以手术组织病理结果为终诊断标准.统计各组检查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联合常规超声检查组(联合组)检查敏感度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组,P<0.05.常规超声组检查特异度明显高于联合组,P<0.05.两组间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相比,P>0.05.结论 临床应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联合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有利于及早发现、诊断早期甲状腺结节的恶变,为患者预后改善提供参考.

  • 冠状动脉造影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起博器安置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邸军军;岳玉国;赵新国;罗建华;陈奕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起博器安置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98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起博器安置术治疗.根据患者是否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将其分为对照组(非冠状动脉造影,58例)与观察组(冠状动脉造影,40例).统计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冠心病人数,并统计两组患者囊袋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冠心病检出率57.5%(23/40),明显高于临床诊断32.5%(13/40),x2=5.05,P=0.02;观察组患者手术期间,囊袋出血率为7.5%(3/40)与对照组8.6%(5/58),x2=0.03,P=0.84.结论 冠心病是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发病主要原因,冠状动脉造影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起搏器安置术中并不会增加患者囊袋出血率,所以起搏器安置术中应用冠状动脉造影具有一定安全性.

  • CT灌注成像评估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行载瘤动脉闭塞术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价值

    作者:陈炳;赵振华;杨建峰

    目的 探讨研究CT灌注成像评估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行载瘤动脉闭塞术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价值.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入住本院22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载瘤动脉闭塞术后接受CT灌注成像,通过患者病侧与健侧的局部脑血容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大峰值时间(TTP)比值,评价疗效.结果 载瘤动脉闭塞术前,CT灌注成像显示患侧大脑半球rCBF、rCBV明显下降,MTT和TP显著延长;载瘤动脉闭塞术后,CT灌注成像显示患者脑血流灌注基本恢复正常;经治疗后,患者rCBF比值(1.02±0.33)、rCBV比值(1.01±0.33)明显高于治疗前(0.42±0.15、0.59±0.16),MTT比值(1.00±0.30)和TTP(1.34±0.34)比值明显低于治疗前(1.56±0.46、1.65±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行载瘤动脉闭塞术后采用CT灌注成像,能够较为清晰的通过参数图及灌注参数比值反映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情况,在临床治疗及诊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电视胸腔镜结合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效果

    作者:杨春波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结合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86例)与对照组(n=108例).观察组给予电视胸腔镜结合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加压包扎与胸部护板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骨折愈合及胸痛缓解时间存在显著差异,且观察组肺不张(3.49%)、肺部感染(5.81%)、胸壁畸形(2.33%)均低于对照组(14.81%、25.93%、24.07%),观察组(95.35%)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电视胸腔镜与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结合治疗多发性肋骨折固定效果好,且具有恢复快、胸痛缓解时间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沈凌飞;林志博

    目的 探讨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6月至2016年4月内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82例(82眼),均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 经手术治疗,患者的平均眼压得到显著改善,术后1天、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平均眼压均显著低于术前,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患者佳矫正视力分布情况显著优于术前,视力水平在0.2~0.4以及0.4以上的患者人数显著多于术前,P<0.05.术后不同时间患者的UBM测前房角入口测量结果均显著大于术前,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6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相应的评分存在组间差异,术后6个月各项指标以及总得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 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以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肝破裂行多普勒超声分型对治疗方法选择的指导价值

    作者:张海中;王敏荣;邱守标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肝破裂行多普勒超声分型对治疗方法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本院就诊的外伤后肝破裂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其在外科分型与超声分型下的对应关系,并比较其中选择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外科分型和超声分型下的对应关系.结果 ①外科分型和超声分型的实际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种分型下的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差异均不明显(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肝脏破裂的患者,在时间很紧急的情况下,采用多普勒超声指导选择治疗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预防宫腔粘连的治疗分析

    作者:侯丽环;谢卫琴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后预防宫腔粘连的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72例TCRP后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曼月乐组24例,Foley球囊尿管组24例,对照组24例.比较3组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复发及子宫异常出血、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恢复及痛经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各组子宫内膜厚度均逐渐变薄,术后6、12个月时,曼月乐组和Foley球囊尿管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对照组同期缩小,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t=7.64、6.95,12个月:t=7.92、8.54,P<0.05),曼月乐组和Foley球囊尿管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0.84,P>0.05);曼月乐组复发率明显低于Foley球囊尿管组和对照组(x2=7.82、6.97,P<0.05),但Foley球囊尿管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6,P>0.05);3组子宫异常出血改善情况无统计学差异(x2=0.76,P>0.05).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宫腔内放置曼月乐可使子宫内膜变薄,可有效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防止宫腔粘连,治疗效果明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椎间孔镜下BEIS术治疗62例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分析

    作者:王威;王章富;洪正华

    目的 比较研究椎间 镜神经根减压松懈术(BEIS术)和小切口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单侧腰椎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于术前、术后行ODI及JOA评分.评估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椎间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下地活动锻炼时间均明显小于小切口组(P<0.05);椎间孔镜组与小切口组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的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小切口下髓核摘除术比较,椎间孔镜下BEIS术术中创伤度更小,且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适合临床医师选择应用.

  • 超声监视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体会

    作者:曾益林;杜坚英;应丹;周小英

    目的 探究超声监视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经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经超声监视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子宫情况、治疗满意度以及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3天子宫平均长度、平均厚度、平均容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0型、Ⅰ型、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手术满意度分别为100.0%、100.0%、77.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手术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继发性腹痛、月经量大于60ml发生率分别为7.5%、1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超声监视引导辅助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可有效控制对子宫与卵巢功能的损伤,提高治疗满意度,缩短住院与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并有效保留了患者生育能力,预后效果良好.

  • 早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创伤性硬脑膜下积液的治疗会

    作者:陈华炜;章月江;孙陈军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创伤性硬脑膜下积液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创伤性硬脑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随访6个月,非手术治疗51例,均痊愈.手术治疗5例,经腰大池持续引流术4例,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病情均治愈.结论 创伤性硬脑膜下积液早期使用阿托伐他汀片治疗有效,且经济又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腹腔镜下胆囊管切开取石的应用体会

    作者:何伯坤;陈伟鑫;俞鑫苗;楼健颖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管切开取石处理胆囊管结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有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5例患者为胆囊管结石,术中行胆囊管切开取石,复习患者病历并电话随访.结果 全组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12例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术中均采用纵形切开胆囊管的方法取除胆囊管嵌顿结石,再完成胆囊切除.2例患者合并胆总管下段结石,术中行胆总管切开经胆道镜取石,Ⅰ期胆总管缝合.2例为MiriZzi综合征Ⅱ型,取除结石后缝合胆总管缺损,其中1例放置T管引流.5例患者放置腹腔引流管,1例术后出现少量胆漏,通畅引流3天后胆漏消失拔管.电话随访所有患者,未发现远期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管切开取石处理胆囊管结石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对比

    作者:张艳玲

    目的 对比腹腔镜下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间的108例EMs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术后指标、血浆卵巢上皮癌相关抗原(CA125)水平水平以及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的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CA125水平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半年后的复发率均明显的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EMs手术创伤小,促进了术后恢复,提高了治疗疗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

  • 原发性腹茧症致肠梗阻23例诊治体会

    作者:陈占海;戴俏琼;屠世良

    目的 总结原发性腹茧症致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 分析2000年1月到2015年12月本院收住的腹茧症致肠梗阻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接受非手术治疗待肠梗阻缓解后再择期手术,3例患者入院后因腹膜刺激征及休克急诊手术,4例在肠梗阻保守治疗过程中无法缓解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选择纤维膜切除加肠粘连分解术.接受手术治疗的23例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0.4%,其中经非手术治疗肠梗阻缓解再择期手术组(2/16)较其他患者(4/7)术后炎性肠梗阻发生率低(x2=5.033,P<0.05).术中纤维膜剥离局限者(3/19)较术中纤维膜剥离广泛者(3/4)术后炎性肠梗阻发生率低(x2=6.008,P<0.05).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7.4%(4/23).远期并发症主要为肠梗阻,但均于保守治疗后缓解.结论 患者反复出现急性或慢性肠梗阻症状,而又无其他原因解释或合并腹部包块者,应考虑腹茧症的可能.术前放射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很有价值.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腹茧症诊断率及治愈率将有显著提升.

    关键词: 腹茧症 肠梗阻
  • 肾结石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作者:张继付;陈挺;李杰;吴颐俊

    目的 探讨肾盏结石(<2.0cm)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76例肾盏结石(<2.0cm)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其中以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者为对照组,以输尿管软镜钦激光碎石术治疗者为治疗组,各38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统计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状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2.71±15.76)分钟、(76.11±28.42)nl与对照组(86.18±13.79)分钟、(100.25±22.68)ml比较,t=(9.85,4.09),P=(0.00,0.00);治疗组结石清除率94.74%略高于对照组84.21%,x2=2.23,P=-0.13.治疗组术后总住院时间(6.6±1.5)天与对照组(8.4±1.3)天比较,t=5.90,P=0.00.治疗组术后并发症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1.05%,x2=4.14,P=0.04.结论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盏结石(<2.0 cm)与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效果相当,但前者可减少对患者的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疗效评价

    作者:卢淳考;许跃明

    目的 探讨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在经得患者同意情况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60例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非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与治疗组(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各30例.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率.结果 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1.68±24.77)分钟、(481.25±41.96)ml与对照组(199.88±25.27)分钟、(568.14±45.36)ml,t=(0.27,7.70),P=(0.78,0.00);治疗组治疗优良率90.0%与对照组83.3%比较,x2=0.89,P=0.63;治疗组术后并发症率3.45%,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x2=5.19,P=0.02.观察组术后复发率、结石残留率分别为6.67%、3.45%,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26.67%,x2=(5.45,6.40),P=(0.01,0.01).结论 应用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与采用非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疗效相当,然前者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及结石残留率,有助于减少术后复发.

  • 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的治疗体会

    作者:潘柏林;赵明;徐龙彪;杜国森

    目的 对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的手术入路方式及技巧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本院2013年至2015年手术夹闭的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6例,对手术入路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经翼点入路的2例,纵裂入路4例,术中破裂1例;长随访18月,中度残疾1例,余恢复良好.结论 手术夹闭治疗该部位动脉瘤效果肯定,根据动脉瘤的部分,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有助降低病死率.

  • 尪痹胶囊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作者:王丽雯;蔡虹萍;童丽平

    目的 对比分析尪痹胶囊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患者采用单用针灸疗法,观察组80例患者采用尪痹胶囊联合针灸疗法.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例数41例,治愈率为51.25%和无效例数7例,无效率为8.75%,而对照组患者的治愈例数28例,治愈率为34.00%和无效例数19例,无效率为23.75%,两组指标对比差异显著(t=4.3064,P=0.0380;t=6.6131,P=0.0101).另外,两组总有效率指标对比差异显著(t=6.6131,P=0.010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在治疗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指标VAS(1.87±0.49)分,JOA(24.57±5.4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指标对比差异显著(t=2.9087,P=-0.0042;t=2.7742,P=0.0062).在预后2、4、6个月,观察组出现复发数分别为1、4、6例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在预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1.25%,远低于对照组的23.7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x2=4.1836,P=0.0408).结论 采用尪痹胶囊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良好,预后复发率低.

  • 核磁共振在创伤后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夏花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参数在创伤后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颈椎外伤但无骨折或脱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及对照组.病例组为临床诊断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病例,对照组为不符合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病例.所有患者均行核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组间核磁共振相关参数的差异,分析各参数与颈椎功能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患者的RSI及PVH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A及GSI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JOA评分为(7.36±2.81)分,低于对照组的(14.89±2.0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JOA评分与MRI参数RSI及PVH呈负相关(r=-0.462、-0.342,P<0.05),而与TA及GSI无相关性(r=-0.193、-0.201,P>0.05).结论 核磁共振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不仅具有诊断价值,还可以评估颈椎的功能,值得进一步应用.

  • CT与MRI检查用于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金韬;王超

    目的 探讨CT与MRI检查用于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68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CT与MRI等影像学表现,比较MRI、CT检出率.结果 68例患者共61例患者CT表现异常,CT检出率为89.70%;68例患者中所有患者MRI检查均异常,MRI检出率为100%.MRI检出率高于CT检出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检查相比于CT用于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可以提高病变早期检出率,对疾病的病情评估提供重要影像学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止血带反应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孙柜钢;毛利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止血带反应及应激反应的抑制效果,为临床右美托咪定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择期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50例,年龄65~77岁.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xmedetomidinegroup,D组)和安慰剂组(Control group,C组),每组75例.分别记录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输注负荷剂量后(T1)、上止血带30分钟(T2)、上止血带后60分钟(B)、撤除止血带即刻(T4)、出室前(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上述各时点白细胞计数(WBC)、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 在血流动力学方面,两组患者麻醉前SBP、DBP、HR未见明显差异,D组患者输注负荷剂量后(T1)、上止血带30分钟(T2)、上止血带后60分钟(T3)SBP、DBP、HR显著低于C组(P<0.05).而在撤除止血带即刻(T4),D组患者SBP、DBP显著高于C组,HR显著低于C组(P<0.05).在应激反应方面,D组患者上止血带后60分钟(T3)、撤除止血带即刻(T4)WBC、COR、CRP显著低于C组(P<0.05).D组患者出室前(T5)WBC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抑制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止血带所致的应激反应,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具有一定稳定作用,值得在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中推广使用.

  • 检测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对临床诊断术后感染的意义

    作者:蔡利华;杨雪绒;洪伟

    目的 探讨检测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对临床诊断术后感染的意义.方法 选取70例于本院行阑尾手术治疗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以术后正常愈合者为对照组(术后未感染,52例)与观察组(术后感染,18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后血WBC、CRP及ESR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血WBC、CRP及ESR水平分别为(7.79±1.25)×109/L、(42.87±4.16)mg/L、(45.98±3.22) mm/h,明显高于对照组(5.72±0.95)×109/L、(6.98±0.77)mg/L、(17.48±2.27) mm/h,t=(7.32,60.08,41.01),P=(0.00,0.00,0.00).血WBC、CRP及ESR间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0.74、0.73,三者相比较,Z=0.52,P=0.49.血WBC、CRP及ESR临界值分别取7.83×109/L、14.98mg/L及36.97 mm/h时,三者均以Youden指数大,分别为0.34、0.47、0.38.结论 阑尾术后检测血WBC、CRP及ESR水平对临床诊断术后感染具有指导价值,从而为临床及时防治提供参考,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啶用于小儿日间手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丁希云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七氟烷在小儿日间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本院小儿日间手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面罩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后手术结束前半小时静脉推注10ml生理盐水.研究组手术结束前半小时静脉推注0.2μg/kg右美托咪啶.观察记录患儿生命体征、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苏醒时间、苏醒后的疼痛镇静评分和躁动情况.比较两组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苏醒后的疼痛镇静评分以及发生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拔除气管导管和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镇静镇痛以及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日间手术中右美托咪啶能降低七氟烷吸入麻醉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不会影响麻醉效果,且镇痛镇静效果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与CT特征

    作者:徐笑强;徐惠勤

    目的 探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诊断与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卵泡膜细胞瘤的CT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分析.结果 17例中,单纯肿瘤12例,肿瘤伴子宫内膜增厚2例,伴子宫肌瘤2例,伴卵巢畸胎瘤1例.全部病例伴有腹腔积液11例.肿瘤的CT表现为实性或囊实性,边界清楚,形态多规则.平扫肿瘤实性成分密度与子宫肌层相仿,增强后呈轻度强化或无强化,略低于子宫肌层.囊性成分增强后无强化.结论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在CT诊断上需与卵巢颗粒细胞瘤、卵巢纤维瘤、卵巢囊腺癌、子宫肌瘤等相鉴别,结合临床表现有助诊断.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预防小儿七氟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作者:林峰;狄华君;项海飞;王明仓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对预防小儿七氟烷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择期行单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90例,年龄1~7岁,ASA Ⅰ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丙泊酚诱导后带入手术间,分别经双侧鼻孔滴入0.9%氯化钠注射液(S组),右美托咪定0.5 μg/kg(D0.5组)和1μgkg(D1.0组)各0.5ml,七氟烷吸入麻醉下插入喉罩,术中保留自主呼吸,并在超声引导下行患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手术结束时停用七氟烷.记录入手术间时(T0)、插入喉罩时(T1)、切皮时(T2)、手术结束时(T3)、拔出喉罩时(T4)、苏醒时(T5)、出PACU时(T6)各时点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并记录手术时间、拔喉罩时间、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苏醒期躁动情况等.结果 与S组比较,D0.5组和D1.0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PAED评分显著降低(P<0.05),D1.0组苏醒时间显著延长(P<0.05),3组PACU停留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0.5μg/kg和1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均能安全、有效地预防小儿七氟烷全麻苏醒期躁动,1 μg/kg效果优于0.5μg/ kg,但苏醒时间会延长.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全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云珍;邱晓晓;肖纯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不同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要求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360例,随机分为3组(n=120).所有患者在完成硬膜外腔置管后,硬膜外腔注射负荷剂量局麻药(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阻滞平面达T10后接PCA泵行PCEA.A组PCA采用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宫口开全时停止PCA.B组PCA采用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全产程镇痛.C组PCA采用0.08%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全产程镇痛.观察产妇镇痛前(T0)、镇痛后1小时(TO、2小时(T2)、3小时(T3)、宫口开全时(T4)、分娩时(T5)、会阴部修复时(T6)VAS评分;采用Bromage评分评价运动阻滞程度;记录产程时间、镇痛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B、C两组产妇T1~T6时点VAS评分较低,A组T1~T5时点VAS评分较低(P<0.05).与A组比较,B、C两组产妇T6时点VAS评分较低;产妇对分娩镇痛效果满意度较高(P<0.05).3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一产程镇痛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优于第一产程分娩镇痛,而0.08%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全产程分娩镇痛具有较好的效果与安全性.

  • 骨科手术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作者:金宏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方案,观察组行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方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显示:两组患者麻醉前MAP、HR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前、手术后两组患者MAP、HR指标均较麻醉前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手术后两组患者MAP、HR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时(t0)、手术结束后6小时(t1)、手术后12小时(t2)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手术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以及较少疼痛引发的血流动力学紊乱,药物作用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外伤性肋骨骨折应用低剂量多层螺旋CT诊断临床意义

    作者:祝军伟;徐杰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采用低剂量多层螺旋CT诊断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及影像学情况,并分别采用数字化X线摄影--DR(甲组)与6排螺旋CT检查(乙组),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效果.结果 ①首次检查情况:甲组首次检查检出率为86.25%,明显低于乙组100.00%,x2=11.812,P=-0.000;②不同体位DR胸片检查情况:正斜切线切片检出率92.50%、正位片78.75%、斜位片70.00%、切线位片66.25%.③多层螺旋CT不同三维重建方法检查情况:MPR显示率100.00%、MIP显示率100.0%、VR显示率72.50%.结论 应用低剂量多层螺旋CT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效果显著,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

  •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12例CT及MRI诊断分析

    作者:王照银

    目的 分析研究多房囊性肾细胞癌(MCRCC)的CT及MRI影像特征,为提高MCRCC的术前诊断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MCRCC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及CT、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①病灶均位于肾皮质内由多个囊腔和分隔构成,多为圆形或类圆形向表面隆起或突入肾窦,边界较清楚伴肾轮廓改变;②病灶囊壁及间隔多薄而清晰,形态规则,少见强化且无明显实性结节;③CT平扫病灶呈液性低密度,可见稍高于水样密度影,动态增强扫描囊性病变壁及分隔呈轻中度进行性延迟强化;④MRI囊腔边界清晰T1WI呈低信号、T2WI囊壁呈高信号,分泌期囊壁、间隔强化明显.结论 CT和MRI对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正确诊断有显著优越性,为提高MCRCC的术前诊断率提供理论依据.

  • 复杂踝关节损伤应用MRI与多层螺旋CT诊断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楼存诚;赵志新;刘敏波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与MRI用于临床诊断复杂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2月复杂踝关节损伤患者89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MRI、多层螺旋CT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100.0%,明显高于MRI检查诊断准确率89.89%;多层螺旋CT检查误诊率0.0%,明显低于MRI检查误诊率4.49%;多层螺旋CT检查漏诊率为0.0%,明显低于MRI检查漏诊率5.62%.MRI检查的软骨损伤检出率明显高于CT组,P<0.05.结论 CT在诊断骨折的准确性优于MRI,在周围韧带等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中MR有明显优势.

  • 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马伟斌;邱灿金;刘孝国;陈燕勤;杜津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12例需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复合使用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对照组仅使用罗哌卡因.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血压(BP)、心律(HR)、血氧饱和度(SpO2)等主要生理指标变化、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的HR、SpO2和平均动脉压(MAP)参数,结果显示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中,两组患者HR、SpO2和MAP参数与实施手术术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HR、SpO2和MAP参数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HR、SpO2和MAP参数与实施手术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9%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7%比较,结果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可显著改善手术中患者的主要指标参数,提高麻醉效果,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意义.

  • 头颅CTP在颈脑血管狭窄支架前后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献东;巴华军;陆川;孙军

    目的 比较颈、椎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前、术后rCBF、rCBV、rMTT,探索手术前后上述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而判定能否为手术疗效评估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本实验为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行颈、椎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患者35例,分别在术前、术后行CT灌注成像,分为两组:颈动脉狭窄组(Carotid artery stenosis,Cas)20例,平均年龄(55.50±7.00岁);椎动脉狭窄组(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Vas)15例,平均年龄(54.09±7.79岁).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行头颅CTP检查,获得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和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ent time,MTT)的定量数值.采用相对灌注参数,采用如下方法计算(以MTT为例):rMTT=MTT/MTT参考区.分别对直接供血区及非直接供血区的术前、术后相对灌注参数(包括rMTT、rCBF、rCBV)进行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本研究中20例单侧颈动脉狭窄者及15例椎动脉狭窄者行支架置入术后,临床不适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20例单侧颈动脉狭窄及15例椎动脉狭窄行支架介入前后的灌流参数,在直接供血区rMTT的改变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较术前在直接供血区MTT明显缩短.结论 颈、椎动脉支架置入对于缓解患者临床不适症状效果明显.MTT图可做为临床评估颈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术后疗效的敏感指标.

  • 16排螺旋CT用于颅脑外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程大保

    目的 研究与分析16排螺旋CT用于颅脑外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5年2月起至2016年12月经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74例,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4排螺旋CT检查,试验组则实施16排螺旋CT检查.对比两组检查效果及两种诊断方法的符合情况.结果 试验组特异性(94.74%)、敏感性(97.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特异性(84.21%)、敏感性(86.11%);16排螺旋CT诊断符合率(97.30%)明显高于4排螺旋CT诊断符合率(8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排螺旋CT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对于颅脑外伤患者而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胸部低剂量CT扫描胸部创伤疾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邱燕军;裴磊

    目的 研究胸部低剂量CT扫描和常规剂量扫描在外伤检查结果上的差异.方法 将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共120例胸部外伤患者资料展开研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剂量CT扫描,观察组接受低剂量的CT扫描.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率和病人的受辐射剂量.结果 常规剂量CT扫描和低剂量CT扫描的检查准确率基本相同;低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略差但是对诊断并无影响.但是常规剂量的辐射量高高于低剂量组.结论 低剂量CT扫描针对胸部创伤性便便的检查和诊断中可满足临床诊断的各项要求,并且能十分明显的降低病人的辐射剂量,是较为理想的扫描方式.

  • S100B在成人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良;徐黔;韦益停;范双波

    目的 探究颅脑外伤患者血S100B水平测定在判断术后颅内感染和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手术治疗的成人颅脑外伤患者共160例,入院即刻及第1~7天每天抽血取样测定血S100水平.根据GCS评分分为≤8分组66例,>8分组94例;按照住院期间是否并发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15例,未感染组145例;依据术后12月GO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GOS 4-5)54例和预后不良组(GOS 1-3).比较分析各组间S100水平差异.结果 GCS≤8分组入院时血S100B水平显著高于GCS>8分组(P<0.001);从入院第3天开始,感染组S100B水平较未感染组出现显著性升高(P<0.001);从入院时开始,预后不良组的S100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01).结论 S100B是反映脑组织损伤程度的敏感指标,与患者入院时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对于预测术后感染、临床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ERCP诊治胆总管结石结果研究

    作者:张财明

    目的 分析应用ERCP诊治胆总管结石疾病的结果.方法 2015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5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诊治方法,研究组患者给予ERCP诊治,并结合诊断结果给出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诊治效果.结果 研究组诊断阳性率100%,与对照组诊断阳性率90.0%比较,对比存在差异(P<005);针对临床患者临床诊治结果,制定ERCP治疗方案,研究组结石取净率达到94.0%,对照组中患者结石取净率为84.0%,比较两组诊治疗效有差异(P<0.05);同时,对比两组诊治预后,研究组患者经ERCP诊治后,患者在预后住院时间、术后血清淀粉酶含量、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方面,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 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在临床中应用ERCP诊治,可以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从而可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升临床治病疗效,还可以提升临床患者预后,改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发挥积极应用价值.

    关键词: ERCP 诊治 胆总管结石
  •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

    作者:李成英

    目的 探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126例患者围手术期做好心理护理,营造良好的休养环境,做好完善的术前和术后舒适护理.结果 舒适护理使患者解除担忧和恐惧心理,愉悦地接受手术,舒适地顺利康复.结论 舒适护理是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围手术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舒适护理对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

    作者:孙玲玲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舒适护理组(n=30)和常规护理组(n=3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舒适护理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 (3/3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43.3% (13/30) (P<0.05);生活质量良好比例86.7% (26/3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66.7%(20/30) (P<0.05);差、极差比例3.3%(1/30)、0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10.0% (3/30)、6.7% (2/30) (P<0.05).结论 舒适护理较常规护理更能有效改善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 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作者:陈静

    目的 谈论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急症抢救室中的老年危重病人100例,根据自愿原则分为实行评估风险因素后的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和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记录两组病人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的情况.结果 在两组的病人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比较中,实验组的病人的并发生发生数更少,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对老年危重症病人的生命安全负责,护理人员应当积极提升专业护理技术水平,提高综合素质,规范操作,规避风险.

  • rhEGF纳米脂质体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研究

    作者:贾晓龙;戴单单;陈俊丰;胡勤波;程跃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纳米脂质体对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FF)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FF,以6μg/ml rhEGF或2、4、6、12μg/ml rhEGF脂质体作用24小时,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细胞划痕愈合实验观察细胞迁移.结果 rhEGF和rhEGF脂质体对成纤维细胞均具有显著的促进增殖和迁移能力作用.与同等浓度的rhEGF相比,rhEGF脂质体的促进作用更强,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rhEGF脂质体可显著提高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相对于rhEGF溶液效果更佳,可有效地促进皮肤创面愈合.

  • 早期右正中神经刺激对颅脑外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闻万顺;赵元元;叶祥明

    目的 探讨早期右侧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的短期促醒作用以及长期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 126例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3)和对照组(n=63).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右侧正中神经刺激治疗,每次治疗时间30分钟,每天3次,连续治疗4周.在4周治疗开始前及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行GCS评分及脑电图检查.4周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6个月,6个月后再次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并对意识恢复的患者进行FCA评估.结果 经过4周右侧正中神经刺激治疗,治疗组患者GCS评分及EEG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GCS评分及EEG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月后,对照组有更多患者恢复意识,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68.42%vs 49.09%,P=0.038),同时恢复意识的患者中,治疗组患者的F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右正中神经刺激疗法应用于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不仅能够在短期内达到促醒效果,且对于患者长期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均具有显著疗效.

  • 加压空心螺纹针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郑晓东;邵营钢;叶招明;王建卫;叶锋;陈建良;许勇;王晓;王水桥

    目的 探讨加压空心螺纹针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10具较为新鲜湿润肱骨标本,造成肱骨近端骨折,采用加压空心螺纹针三角平行式穿针固定(A)、加压空心螺纹针交叉固定(B)和常规克氏针交叉固定(C)等3组固定方式,分别行生物力学实验应力分析,分析比较各组生物力学性能的优劣.结果 生物力学试验结果表明:①3组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压缩强度和刚度、弯曲强度和刚度、扭转强度和刚度和剪切强度和刚度,加压空心螺纹针的交叉固定与三角平行式穿针固定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后者力学性能上略占优势;与克氏针交叉固定相比,A、B两组的生物力学性能明显优与C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②加压空心螺纹针的抗拔力远高于克氏针固定,统计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压空心螺纹针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相当优越,交叉固定与三角平行式穿针固定相媲美,当然后者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却比较差,易引起松动、退针、转动等并发症,易导致固定失效.试验结果证明,加压空心螺纹钉具有较好的骨折端间加压作用和抗拔力,促进骨折端愈合,有效防止松动、退针和旋转,维持骨折断端稳定性,且满足早期功能练习,微创、有效恢复肩关节功能.

浙江创伤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