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중화보통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普外临床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855/R
  • 国内刊号: 冷希圣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gs@cmaph.org
  • 曾用名: 普外临床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Hint1基因抑制HepG2细胞AP-1转录因子活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戈佳云;王琳;陆晓青;李晓;吴涛

    目的 探索体外过表达Hint1基因对人肝肿瘤HepG2细胞AP-1转录因子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子克隆获得Hint1基因序列,构建pHA-Hint1重组融合基因表达载体.阳离子脂质体介导,pHA-Hint1转导人肝母细胞瘤HepG2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中外源HA-Hint1表达.pHA-Hint1质粒、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质粒AP-1/Luc及巨细胞病毒-β-半乳糖酶报告质粒(β-gel)共转导HepG2细胞.36 h后测定荧光素酶活性及β-gel活性.结果 重组质粒经EcoR Ⅰ和BamH Ⅰ双酶切,获约100 bp特异条带,测序证实成功构建pHA-Hint1表达载体.pHA-Hint1及空载体pcDNA3/HA转导HepG2细胞,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pHA-Hint1组Hint1mRNA表达高于空载体组(t=3.89,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HA-Hint1组HA标签蛋白表达高于空载体组(t=3.12,P<0.05).AP-1转录因子活性检测结果:pHA-Hint1终浓度为0 μg/ml,0.5 μg/ml,1.0 μg/ml,1.5 μg/ml,2.0 μg/ml时,AP-1转录因子相对活性(106)为:5.12±0025、4.24±0.74、3.43±0.31、2.62±0.48、2.09±0.21.随着pHA-Hint1浓度增加,荧光素酶活性呈明显下降,当pHA-Hint1浓度达到1.5 μg及2.0 μg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009,P<0.05).结论 过表达Hint1基因可抑制HepG2细胞AP-1转录因子活性.

  • 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52例临床研究

    作者:李世拥;梁振家;苑树俊;于波;陈纲;陈光;左富义;白雪;魏晓军;徐一石;崔伟

    目的 探讨经腹肛门切除肛门内括约肌的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2例癌灶下缘距肛缘4~5 cm的超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切除肛门内括约肌加结肠套叠重建内括约肌保肛术进行临床分析.52例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28~76岁,平均为56.3岁.癌灶下缘距肛缘4 cm 18例,癌灶下缘距肛口5 cm 34例.病理诊断直肠腺癌52例,其中高分化者21例,中分化者29例,低分化者2例,腺瘤癌变6例.Dukes分期:A期28例,B期24例.结果 52例术后随访率为88%(46/52),术后随访时间2个月至12年,中位随访时间为5.9年.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3.8%),吻合口狭窄3例(5.7%),术后6~12个月时肛门排便控制功能基本恢复到正常.术后局部复发3例,术后5年生存牢为24/33例(73%).结论 切除肛门内括约肌的直肠癌根治保肛术能保留良好的肛门排便控制功能,不增加局部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式.

  • 腹部手术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腹水的处理

    作者:徐庆;顾磊;吴志勇;罗蒙;孙勇伟;陈炜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腹水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7月93例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接受腹部手术的治疗结果.结果 本组术后共发生腹水21例.肝功能Child A级和B级患者同期手术的术后腹水发生率分别为7%和12%,肝功能Child A级和B级患者分期手术的术后腹水发生率分别为13%和17%,肝功能Child C级患者同期手术的术后腹水发生率则高达83%.肿瘤患者较非肿瘤患者并未增加术后腹水的发生率(P=0.21).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并正确掌握其手术适应证和时机.对于肝功能Child A级和B级的患者一期处理门静脉高压并不会增加术后腹水的发生率;对择期或限期手术者必须加强处理,尽量消减腹水以稳定病情.

  • IL-18对胰腺炎肠黏膜M细胞的影响

    作者:房林;孟红波;卢少毅;毛煜侃;郑立君;钱明平;彭上晋;石林祥;张军

    目的 探讨IL-18对胰腺炎肠黏膜M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IL-18治疗6 h组、12 h组、24h组,胰腺炎6 h组、12 h组、24 h组及对照组.检测血清IL-27、TNF-α、淀粉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内毒素等水平.检测肠系膜淋巴结移位细菌菌落数.病理切片,观察肠黏膜和胰腺组织学形态.采用二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肠淋巴滤泡相关上皮内M细胞TNF-α、NF-кB、IL-27情况.激光捕获显微切割获取肠黏膜M细胞,检测小肠淋巴滤泡相关上皮内M细胞TNF-α、NF-кB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血TNF-α在AP组升高,在IL-18 6 h组、12 h组升高,但在IL-18 24 h组下降.IL-27在AP组均升高,在IL-18 6 h组上升,在IL-18 24 h组下降至阴性对照组水平.IL-18各组TNF-α表达增加.NF-кB在AP组和IL-18组的表达增加,以IL-18组更明显.IL-27蛋白在AP组和IL-18组的表达均增加.小肠淋巴滤泡相关上皮内M细胞TNF-α mRNA的表达在AP各组及IL-18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IL-18 6 h组和IL-18 24 h组均高于AP组(P<0.05),并随时间逐渐升高.NF-кB mRNA的表达在IL-18组均高于AP组(P<0.05),且以术后12 h达高峰,24 h有所下降.结论 IL-18可能引起M细胞细胞因子的变化,对M细胞功能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肠黏膜屏障的功能.

  • 髂外-腘动脉人工血管交叉转流术治疗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

    作者:马杰;马韬

    目的 探讨髂外动脉-腘动脉人工血管移植交义转流术治疗单侧髂股动脉硬化广泛性闭塞的疗效.方法 1999年9月至2007年10月39例患者经血管彩超、CT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单侧髂股动脉硬化广泛性闭塞;静息痛25例,14例足趾溃疡或坏疽,平均踝/肱指数0.19;采用健侧髂外动脉-患侧胴动脉人工血管移植交叉转流术,左转至右22例,右转至左17例.结果 围手术期无死亡及截肢患者.踝/肱指数由术前平均0.19术后升至0.94;术前以80 m/min速度行走,跛行距离15~60 m,术后(100~120)m/min行走,距离增至350~500 m或>500 m;术后血管彩超检测胭动脉平均血流速为45 cm/s,胫前(后)动脉术前极少量血流信号,术后平均血流速41 cm/s.35例(89.7%)平均随访3.4年,3年一二期累计通畅率85.7%,其中4例截肢,保肢率88.6%.结论 髂外动脉-腘动脉人工血管移植交叉转流术是治疗单侧髂股动脉闭塞可行有效的方法,尤其适宜全身状态较差,合并有重要器官病变的老年患者.

  • 激活型Akt1转染大鼠胰岛联合免疫抑制剂在异种胰岛移植中的应用

    作者:刘方峰;霍鑫;杨蕾;程颖;刘永锋

    目的 探讨腺病毒载体介导激活性Akt1基因(Adv-CA-Akt1)转染大鼠胰岛对异种移植胰岛功能和存活的影响.方法 以BALB/C糖尿病小鼠为受体,分离纯化雄性Wistar大鼠胰岛,体外培养,Adv-CA-Akt1转染后异种胰岛移植.受体小鼠分3组,实验组:Adv-CA-Akt1转染的大鼠胰岛体外培养24 h,小鼠肾被膜下移植,并口服环孢素A(CsA)30 mg·kg-1·d-1;CsA组:未转染胰岛移植,同剂量环孢素口服;对照组:单纯胰岛移植.每只接受300胰岛当量(IEQs)移植.检测术后血糖,移植物存活时间及组织病理学.结果 实验组和CsA组术后2 d血糖即降至正常,胰岛功能存活时间分别为(21.0±3.65)d和(9.0±2.54)d,而对照组血糖短暂下降后再次升高,胰岛功能存活时间(4.2±2.6)d.实验组小鼠生存时间为(31.0±5.67)d比CsA组(17.0±3.35)d和对照组(10.0±1.52)d明显延长,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实验组.肾被膜下见较多有功能胰岛细胞团,而CsA组和对照组胰岛素染色阳性细胞数减少.结论 Adv-CA-Akt1转染大鼠胰岛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可提高胰岛功能,延长异种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

  • 糖尿病对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

    作者:汤志刚;纪涛;邱陆军;黄强;李建生;许戈良

    目的 探讨糖尿病财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病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96例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6例患者中,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21.9%),轻度急性胰腺炎75例(78.1%),其中诊断为糖尿病患者24例(25%),无糖尿病患者72例(75%).糖尿病史组甘油三酯水平、肥胖例数、重症急性胰腺炎例数和APACHE Ⅱ评分与无糖尿病史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模型分析显示,血糖水平、糖尿病病史长短、甘油三酯水平和肥胖是影响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独立因素.APACHE Ⅱ评分与患者的血糖水平呈正相关,降糖治疗在短期内对患者的血脂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 血糖水平和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相互影响,糖尿病病史一定程度上影响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病情的进展.

  • 成人原发性肝肉瘤四例诊治分析

    作者:曹利平;胡均安;阙日升

    目的 探讨成人原发性肝肉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年至2008年收治的4例原发性肝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特点、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及随访.结果 4例患者中男3例,女1例,年龄25~65岁,分别因腹痛、乏力、消瘦及体检发现肿块而就诊,无明显家族史,肝脏酶学检测正常或稍增高,CT表现大多见肝内较大肿块,囊实性为多,密度不均匀,边界欠清,增强后无明显强化或部分强化;分别误诊为肝囊肿、肝癌、肝腺瘤,均行肝叶切除术.术后病理学诊断分别为:恶性间叶瘤(未分化肉瘤)、癌肉瘤、平滑肌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部分血管肉瘤.现存活3例(已分别为术后4、56、84个月),死亡1例(术中死亡),其中1例术后5年肝内复发.结论 原发性肝肉瘤的诊断容易误诊,确诊需依赖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主要手段.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是否浸润转移及是否手术切除等密切相关.

    关键词: 肉瘤 诊断 治疗
  •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治研究

    作者:区金锐;孙建;侯宝华;王慧玲

    目的 初步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十年来收治的21例胰腺囊性肿瘤的病例资料.结果 21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中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1例,黏液性囊腺瘤6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其中仅7例患者伴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其他均为健康体检时所发现.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行胰体尾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下胰尾切除术、2例行胰腺肿瘤摘除术、4例行胰腺节段切除术;1例囊腺癌患者仅可行姑息手术,其余20例患者随访11~96个月,均未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任何影像学检查都不能准确判断胰腺囊性肿瘤的具体病理类型;及时手术探查是防止肿瘤癌变的重要手段,除了已经获得明确诊断、肿瘤较小且无明显症状的浆液性囊腺瘤之外,都应该积极手术治疗.

  • 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张小明;张学明;李伟;沈晨阳;李清乐;蒋京军;焦洋

    目的 总结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从1994年起共手术治疗颈动脉体瘤54例,其中男39例,女15例,男女比例为2.6:1.发病年龄22~53岁,平均年龄31岁.所有瘤体均为良性和单侧发病.手术方法包括:单纯颈动脉体瘤瘤体切除12例;瘤体加颈外动脉切除5例;颈动脉体瘤切除加颈内动脉血管重建6例(其中4例应用大隐静脉,2例应用直径6 mm的PTFE人工血管);借助颈动脉内转流切除瘤体32例(包括3例颈内动脉重建者);因瘤体位置太高需打断下颌骨切除瘤体者2例.结果 54例瘤体均完全切除,无复发,无转移病例.无1例发生脑缺血并发症.颈部神经损伤7例,其中交感神经和喉上神经损伤各2例,喉返神经损伤3例.结论 颈动脉转流管有助于颈动脉体瘤切除,需切除颈内动脉者应予以重建,瘤体位置过高者打断下颌骨可增加显露.

  • 大切片CK20染色对中下段直肠癌远端转移的研究

    作者:李辰生;刘洪俊;李乐平;石玉龙;潘志忠;周志伟;陈功;万德森

    目的 探讨中下段直肠癌远端壁内浸润和系膜转移的频率、类型,确定合适的病灶远端切除长度.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肿瘤医院2004年8月至2005年12月中下段直肠癌标本34例,山东省立医院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中下段直肠癌标本28例,分别用HE和CK20(cytokeratin,CK)染色,观察中下段直肠癌远端癌灶存在形式及分布规律.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中下段直肠癌发生远端壁内浸润和系膜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 直肠癌远端肠壁浸润形式为:黏膜下或肌肉间浸润发生率为16%(10/62),扩散距离0.5~1.0 cm.直肠癌远端系膜转移形式为:淋巴结转移、脉管转移、周围神经转移、孤立癌灶,发生率为24%(15/62),扩散距离0.5~4.0 cm.CK20染色观察3例患者存在远端系膜癌灶.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血CEA水平、淋巴结转移、环周切缘癌浸润(circumferential margin involvement,CMI)和TNM分期与中下段直肠癌远端肠壁浸润和系膜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是中下段直肠癌远端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Wald=9.567,P=0.002).结论 TNM分期是影响中下段直肠癌远端壁内浸润和系膜转移的独立因素.直肠癌手术切除远端肠管长度达1.5 cm即可,但必须保证切除远端系膜长度不少于5 cm.

  • SLC及其受体CCR7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管生成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赵文华;王长亮;崔凯;张波;周武元;张红雨;仲伟霞;李胜

    目的 研究胰腺癌中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LC)及其受体CCR7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胰腺癌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30例胰腺痛病灶、癌旁组织、正常胰腺和胰周淋巴结中的中SLC、CCR7的表达情况,形态计量学图像分析法测定胰腺癌中微淋巴管密度(MLVD),分析其表达与胰腺癌MLVD间的关系.结果 SLC蛋白在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胰周淋巴结、正常胰腺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6.7%、43.3%、46.6%和76.7%.CCR7蛋白在上述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76.7%、66.7%、70.0%和30.0%;RT-PeR表明SLC、CCR7 mRNA表达与其蛋白表达强度相同.胰腺癌SLC阳性组与阴性组中MLVD无明显差异(P>0.05),CCR7阳性组中MLVD明显高于阴性组(P=0.004).结论 SLC与胰腺癌的分期及转移无关,CCR7的表达与胰腺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其高表达对胰腺癌中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可能起促进作用.

  • 巨噬细胞及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大鼠腹壁皮瓣成活的影响

    作者:张斌;冯锐;潘思虎;曹文枫;刘岩雪;乔群;曹旭晨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及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大鼠腹壁动脉穿支(deep epigastric perforator,DEP)皮瓣模型的影响.方法 建立SD大鼠DEP皮瓣模型,分别给予大鼠GM-CSF(Ⅰ组)、腹腔巨噬细胞(Ⅱ组)、GM-CSF联合巨噬细胞(Ⅲ组)及乍理盐水(Ⅳ组).术后第7天取皮瓣检测成活而积、组织学观察、微血管密度(MVD)、皮瓣内胶原含量.结果 皮瓣成活率Ⅰ组(53.08%±8.76%)和Ⅱ组(47.95%±4.92%)间无差异,均高于Ⅳ组(43.28%±5.27%)而低于Ⅲ组(61.68%±6.60%),P<0.05.皮瓣MVD Ⅰ组(24.82±4.18)和Ⅱ组(24.30±3.0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显著高于Ⅳ组(21.37±2.65),低于Ⅲ组(29.82±4.74).胶原含量Ⅰ组(17.25%±2.85%)高于Ⅳ组(14.41%±2.89%),P<0.05.Ⅱ组(12.69%±3.55%)稍低于Ⅳ组.Ⅲ组(20.31%±3.01%)较Ⅰ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 重组大鼠GM-CSF和巨噬细胞均能够促进大鼠DEP皮瓣成活,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促进皮瓣存活、血管生成以及胶原沉积.

  • 中段胰腺切除术19例报告

    作者:穆春凯;卢俊

    目的 研究中段胰腺切除术在胰腺外科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期间行中段胰腺切除术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者中9例为胰岛细胞瘤,4例为胰腺黏液性囊腺瘤,3例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为胰腺类癌,1例为胰腺囊实性假性乳头状瘤,切缘均为阴性.住院时间10~40 d,平均(17.7±7.9)d,术后胰漏发生率为31.6%.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6年不等,除了1例患者随访1.5年后失访外,其余患者均健在,且无肿瘤复发和新发糖尿病病例.结论 中段胰腺切除术对于生长在胰腺颈部或体部的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式,可保留患者的内外分泌功能,减轻胰腺切除术后糖尿病的风险.

  • 核心针活检在乳腺病变诊断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柏林;徐晓洲;杨迅;郑闪;王仲照;吕宁;王翔;张保宁

    目的 评价核心针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诊断乳腺病变的准确率和浸润性乳腺癌化疗前、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Her2蛋白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6月至2008年4月间进行的516例CNB结果.结果 本组所有资料均由两位病理医生独立进行病理学诊断.共诊断乳腺恶件肿瘤、原位癌和叶状肿瘤484例,灵敏度为96.7%.经手术活检证实的假阴性为16例(3.3%).CNB诊断准确率不受病灶大径影响(P=0.423).接受化疗前、后IHC检测的乳腺癌ER、PR和Her2一致率分别为90.3%、76.8%和82.5%.结论 CNB是准确、有效的检查方法.受乳腺癌的组织异质性和治疗的双苇影响,化疗前后的ER、PR和Her2检测的一致性尚难获得满意结果.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作者:赵登秋;邬叶锋;朱威;张喜成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普遍开展,手术技能的提高,LC术后发生某些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已日趋减少;但对于术后临床表现不十分严重却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并发症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尚缺少足够的认识与重视.1993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共行LC 10 996例,术后发生DVT者36例,现报告如下.

  • 术者寻找胃癌标本中淋巴结的经验

    作者:石玉龙;金星;刘洪俊;靖昌庆;李乐平

    胃癌分期的符合率约为20%~75%,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淋巴结分期不符合所造成的.在我国外科医师只负责手术,而手术后标本的检查则由病理科医师完成.手术者见到的病理报告与所要求的相差甚远,故手术者需要自己检查标本,寻找淋巴结.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者寻找淋巴结的意义.

  • 完全腹腔镜规则左半肝切除10例临床经验与分析

    作者:蒋国庆;谈景旺;柏斗胜;崔凤东;张克志;谢萍;胡本顺

    1996年Azagra报道首例腹腔镜规则性左肝外叶切除术.近年来完全腹腔镜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逐步走向成熟.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至2008年10月对10例患者施行的完全腹腔镜规则左半肝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 定型补片不缝合无张力修补技术在成人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作者:田广健;赵亮;张杰

    自lichtenstein等1986年提出无张力修补术的概念以来,其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所接受,随着合成补片材料的不断发展,无张力修补的手术方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我中心自2006年9月至2009年2月使用定型补片,不缝合、无张力修补成人腹股沟疝254例,均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组织因子对SGC-7901 L2亚系胃癌细胞肝转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吴泽宇;彭林;赵刚;万进

    肝转移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Okano等[1]报道90例胃癌肝转移患者(同时性肝转移78例,异时性肝转移12例)中仅19例有条件行肝转移灶切除术,该19例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7%和34%.Hiratsuka等[2]报道胃癌肝转移患者中有40%合并腹膜转移,60%转移灶已累及肝左、右叶,仅10%有条件行B级治愈性切除术.本研究应用组织因子cDNA转染高转移能力的SGC-7901 L2亚系胃癌细胞,建它裸鼠原位种植肝转移动物模型,观察转染组织因子cDNA的SGC-7901 L2亚系细胞肝转移灶形成能力的变化,旨在探讨组织因子对胃癌细胞肝转移能力的影响.

  • E1AF基因对大肠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朱民;刘崇忠;胡三元;冯进波;姜旭生;靳斌;邵军;吕丽红;尹金岭

    E1AF基因是ETS(E26 transforming specific or E twenty six specific)癌基因家族的新成员,是鼠PEA3癌基因的同源类似物.以往研究发现,E1AF基因对恶性肿瘤的进展有促进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有关.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阐明E1AF基因对大肠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同时研究E1AF对MMP-2和MMP-7的调控,以明确E1AF基因促进大肠癌侵袭能力的机制.

  •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微小癌26例临床分析

    作者:童彦初;易春华;龚龙

    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41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26例术前针吸细胞学检查或/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提示、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现总结报告如下.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赵传杰;刘茂荣;张波;黄冬青;马广贞;赵胜利;汪可;吕绪昆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为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胰腺肿瘤,本院自2001年7月-2008年11月共收治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9例,现报告如下.

  • 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外科治疗

    作者:马玉亮;时德

    我院2004年7月至2008年4月共收治下肢静脉曲张患者520例,其中72例为血栓性浅静脉炎发作,手术治疗66例,现报告如下.

  • 肝移植联合近端胃大部切除术三例

    作者:邓永林;李阳;褚志强;高伟;蒋文涛;沈中阳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和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而术中同时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或高位胃溃疡的病例较少,手术难度大,国内外均未见报道.2005年12月至2008年6月我院在肝移植术中同时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3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腹腔镜在治疗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

    作者:李贵斌;王利;赵卫斌;宋连杰;邱云;陈瑜峰;尹辉

    腹腔镜作为一种新的手段,以其微创化的优势和独有的特点被逐步应用于小儿肠套叠的治疗,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国内外报道逐渐增多,受到广泛的蘑视.我院自2003年12月至2008年6月,对空气灌肠复位失败和反复发作多次(超过3次)的22例小儿肠套叠患儿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奇为;季福

    抗生素对于预防胆道手术部位感染的作用是肯定的.为合理使用预防性抗生素,进一步减少耐药菌株、药物毒副作用以及医疗费用,我们对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在我院行胆道手术195例患者术中抽取胆汁行细菌培养,同时留取24例我院肝移植科活体肝移植供体的健康人正常胆囊胆汁行细菌培养,分析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的危险因素.

  • 51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治分析

    作者:张东伟;杨学伟;杨维良;秦优优

    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是指乳腺的非干酪样坏死局限于小叶的肉芽肿性病变,临床较少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998年至2007年共诊治51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现报道如下.

  • 颈鞘内甲状腺腺瘤一例

    作者:王丽杰;康骅;海涛

    患者,女,32岁,发现右侧颈上部肿物1年入院.查体: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右侧颈部平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胸锁乳突肌深部位置可触及一近圆形肿物,大小约3 cm×2 cm,质地中等,无压痛,无搏动感,边界清楚,不随吞咽活动,听诊无血管杂音.颈部B超示:双侧甲状腺末见异常,右叶甲状腺上极外侧可探及-3.7 cm×1.7 cm的低回声,边界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内部可探及血流信号.

  • Kasabach-Merritt综合征并发严重凝血障碍一例

    作者:李震;汪忠镐;卞策;韩冰;侯高峰;郭巍;褚剑;陈秀

    患者女,13岁.因颈部巨大血管瘤合并出血2周于2008年3月26日急诊入院.患儿出生时左上肢即有青紫样斑块,随生长逐渐增大,波及左上肢、胸背及颈部.瘤体呈压缩、非搏动囊性包块,部分皮色青紫(图1).Valsalva动作可致包块增大,瘤内可触及黄豆大小静脉石.CT示脾脏巨大血管瘤(图2).颈前部血管瘸见皮肤缝线及2 cm破溃面.近半年瘤体不明原因迅速增大.

  • 胰腺良性肿瘤腹腔镜下局部切除一例

    作者:潘学峰;刘礼芬

    患者男,62岁.因体检发现胆囊结石、胰头低密度灶1年余入院.患者1年前在我院上腹部CT检查发现胆囊结石、胰头1.3 cm低密度灶,胰腺病变考虑胰腺囊腺瘤.患者因治疗肺结核1年后再次就诊.上腹部CT提示胰腺病变与1年前相仿(图1),完善术前准备后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胰头部肿块局部切除术.术中见胰腺头部表面一囊性包块直径约1.1 cm,1/3露出胰腺表面.用超声刀将肿块连同外缘0.5 cm正常胰腺组织切除.

  • 双侧同时性原发性男性乳腺癌一例

    作者:李建军;柳光宇;瞿海江;翟谨洁;黄海涛;胡哲;姚俊

    患者男,61岁,因双乳房肿块伴乳头溢液2年于2007年12月入院.查体:两乳对称,右乳晕内上方可触及0.8 cm×1.3 cm肿块,质硬,呈结节状.边界尚清,活动度差,有乳头有血性溢液,右腋下未及肿大淋巴结.左乳头外下方触及肿块1 cm×1.5 cm,质硬,活动度差,表面光滑.B超:右乳内上象限见数个低回声光团,较大者0.5 cm×0.4 cm,界清,无明显血流信号,提示右乳多发小结节,左乳外下象限1.4 cm×1.0 cm低回声光团,无明显血流信号.

  • 甲状腺平滑肌瘤一例

    作者:刘佳骅;倪醒之;沈丹平;沈艳莹

    患者女,58岁.发现颈前区无痛性肿块1月余入院.B超:甲状腺右叶及峡部见一偏低回声团块,范围约42 mm×28 mm×37 mm,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欠均匀,血流信号增多.团块体积较大,仅上极残留少量腺体组织.甲状腺左叶上极见一低回声结节,大小约2.1 mm×2.8 mm.诊断为甲状腺右叶巨大肿块,甲状腺左叶小结节.

  • 青少年巨大无功能胰颈部神经内分泌肿瘤一例

    作者:高佳栋;王伟军;项洪刚;胡志前;王强

    患者,男,16岁.反复腰背部疼痛伴中上腹隐痛一年,加重一月,体重下降4 kg.查体:一般情况可,腹软,中上腹部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未及包块.CT增强平扫:胰腺颈部5 cm×5 cm×6 cm实性占位(图1),边缘清楚但欠光滑,胰管扩张呈囊状.超声内镜:胰腺颈部60 mm×54 mm实性占位,内部回声不均,边界尚清,周围似有包膜,周边及肿块内部血供丰富.穿刺涂片未见癌细胞.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正常.

  • 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一例

    作者:崔明;苏向前;韦军民

    患者,男性,74岁,因"大便次数增多2月"于2009年4月21日入院.患者2月前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由1~2次/d增至3~4次/d,伴里急后重,未予诊治.1月前外院肠镜提示:距肛缘13 cm可见一溃疡型肿物,病理活检提示:腺癌.既往:高血压病30余年;10年前出现下壁心肌梗塞.入院检查胸片以及腹部超声未见远处转移.

  • 莫西沙星治疗结石性胆囊炎一例

    作者:王浩

    患者女,77岁.因"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痛16年,再发1个月"于2009年2月4日入院.16年前因进食油腻饮食后出现右上腹痛,抗炎治疗缓解,曾诊断为"胆囊炎".16年来症状反复发作,1个月前劳累后右上腹痛再次发作,呈阵发性绞痛,外院行"头孢噻肟"抗炎解痉治疗,效果不明显.病程中有发热达39℃,遂入我院治疗.查体:体温38.5℃,血压130/80 mm Hg(1 mg Hg=0.133 kPa).神志清,皮肤轻度黄染,心肺未及异常,腹平坦,右上腹压痛,轻度反跳痛,莫非征阳性.

  • 莫匹罗星软膏外科应用案例征集

    作者:彭勇骏

    关键词: 莫匹罗星软膏 外科
中华普通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1997 01 02 03
1996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1 02 03 04 05 06
1993 03 04 06
1992 01 02 03 04 05
1991 01 02 03 04 06
1990 02 03 04 05 06
1989 01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