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중화의학유전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9406
  • 国内刊号: 51-137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163
  • 曾用名: 遗传与疾病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张思仲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46,XX,t(8;13;21)(q11.2;q14;q11.2)一例

    作者:刘秀英;刘晓光;来继红;陈芳

    患者 女,24岁.结婚3年,怀孕2次.第1次于孕1个多月时自然流产;第2次于孕4个月时胚胎停育.患者表型正常.有一姐一妹,均未婚.无家族史,非近亲结婚.细胞遗传学检查: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6,XX,t(8;13;21)(8pter→8q11.2∷ 21q11.2→ 21qter;13pter→ 13q14∷8q11.2→8qter;21pter→21q1 1.2∷13q14→13qter).其夫核型正常.家系中其他成员未做染色体检查.

    关键词:
  • 染色体平衡易位两家系四例

    作者:衡雪源;李琳;郑书琪;张继霞

    家系1 先证者,男,29岁,结婚6年,妻3次妊娠均于80天左右自然流产.先证者表型、外生殖器发育无异常,精液常规检查正常.夫妻非近亲结婚,无遗传病家族史.妻子月经规律,孕期无患病及服药史,无有毒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妻子妇科检查、优生四项检查未见异常.细胞遗传学检查: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G显带分析,计数30个分裂相,镜下分析5个,先证者核型为46,XY,t(12;20)(12pter→12q12∷ 20q13.2→ 20qter;20pter→ 20q13.2∷12q12→ 12qter)pat,见图1a;其妻表型、染色体核型正常.

    关键词:
  • 胎儿性染色体异常伴先天性心脏病一例

    作者:魏淑彦;李天洁;杨会欣;封纪珍;狄素兰

    孕妇 24岁,G1P0,因孕21+6周时产前筛查21三体风险值1/27,特行羊水穿刺做产前诊断,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6,Y,i(X)(q10)(图1).孕妇于2013年4月15日被召回做进一步检查,B超显示孕28+4周时胎儿实际大小为25周.胎心143次/分,胎动可见,四腔心切面室间隔根部连续中断约0.45,三血管切面上腔静脉宽约0.35,主动脉宽约0.70,肺动脉未显示,主、肺动脉共管开口偏于左心室.胎盘附着左后壁,厚度2.86,胎盘成熟度Ⅰ级减,胎盘下缘达宫颈内口.脐带:动脉1、静脉1、彩色多谱勒血流图:胎儿颈部可见脐带W压迹及脐血流回波,频谱多普勒测胎儿脐动脉血流:PI 0.79、RI 0.53、S/D 2.13.超声提示:胎儿心脏发育异常,脐带绕颈两周,单脐动脉,胎儿大小与孕周不符.引产后发现该胎儿外生殖器为女性,有腭裂.

    关键词:
  • 染色体平衡易位五例

    作者:张万兴;李玲;王欢;肖婕;罗文华

    例1 男,28岁.因其妻顺产一女后连续4次自然流产而就诊.夫妻双方表型、智力均正常,非近亲婚配.细胞遗传学检查: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Y,t(8;18)(8qter→ 8p21∷18q11→18qter;18pter→8q11∷18p21→8pter)(图1).家系调查:例1祖父母表型及智力均正常.共生育4胎,例1父母婚后共妊娠6次,其中流产1次,死胎分娩1次,现有两儿两女.例1大姐婚后生育一女,表型及智力正常.例1妹妹已婚,足月分娩一死胎.另有一弟未婚,该家系3代中共发生自然流产5次,死胎2次,3例新生儿死亡、死因不详.家系中祖母及大姐拒绝染色体检查,例1父亲、妹妹、弟弟及女儿有与例1相同的异常染色体(图2).其妻染色体核型正常.

    关键词:
  • 染色体异常核型两例

    作者:孙东兰;米冬青;彭园园;张艳华;赵丽娟

    例1 女,29岁,婚后曾孕50余天时B超提示胚胎停育后流产.患者表型及智力正常,非近亲婚配,孕前及孕期无有毒有害药物接触史,无遗传病家族史.丈夫精液分析未见异常.家系调查:其父母育有一儿一女,无胚胎停育、自然流产史.其哥哥已婚,且已生育1名健康3岁女孩.

    关键词:
  • 男性易位型唐氏综合征一例

    作者:吴庆华;史惠蓉;刘宁;江淼;王艳华;赵振华;孔祥东

    患者 男性,28岁,临床诊断为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患者有典型的DS表型:智力低下,虽能写字和交流,生活也能自理,但因无纪律感无法参加社会劳动;眼距宽,低位耳,大舌头;身高162 cm,体重70 kg.父母生育该患者时年龄均为27岁,家族中无遗传病史,患者为家中长子,另有2个表型正常的同胞弟妹.

    关键词:
  • 染色体复杂平衡易位一例

    作者:李付广;郭晓燕;谭卫荷;汤素环;唐江;汤巧敏;张丹

    患者 女,34岁,已婚,表型及智力正常.结婚7年间胚胎停育流产7次,平均每次妊娠2月左右胚胎即停止发育.本次妊娠至38+4周,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心脏发育异常,单心房,单心室、二尖瓣闭锁,大动脉转位,肺动脉压力增高.非近亲结婚,孕期否认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遂进行脐静脉穿刺行胎儿染色体检查.考虑患者有多次不良妊娠史,同时对夫妇双方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

    关键词:
  • 男性染色体平衡易位五例

    作者:赵丽娟;孙东兰;彭园园;米冬青

    例1 男,23岁.结婚2年未育,农民.精液3次常规检查均提示无精子,2次睾丸穿刺术亦未找到精子,诊断为无精症.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结果显示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位点AZFb有302 bp缺失.经外周血染色体检查,患者核型为46,XY,t(8;14)(8pter→ 8p10∷14p1 0→ 14 pter;8qter→8q10∷14q10→14qter),见图1.家系调查:妻子及父母亲核型未见异常.患者为独生子,其母亲无不良孕产史.

    关键词:
  • 染色体异常一家系二例

    作者:王晓旭

    患者 女,25岁,因婚后3年不孕就诊.夫妇表型、智力正常,非近亲婚配,否认有毒有害接触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患者妇科检查无异常.丈夫第二性征发育正常,精液常规检查正常.家系调查:患者父母结婚30年,只育患者1女,其母有两次孕早期流产史.细胞遗传学检查:取患者夫妇及父母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染色体制备,G显带分析计数30个分裂相,镜下分析5个核型,患者核型为46,XX,t(6;8)(6pter→ 6q15∷8q24→8qter;8pter→8q24∷6q15→6qter),见图1.患者丈夫染色体核型正常.患者父亲染色体核型正常,母亲染色体核型与患者相同.

    关键词:
  • 46,XX,t(15;20)两例

    作者:周艳彬;张健

    孕妇 女,33岁,孕4产1,2次不明原因流产,已生育一名表型及智力正常女孩.此次妊娠18周时进行产前筛查,提示21三体高风险(1/55),在我院行羊水穿刺术抽取羊水20 mL进行产前诊断的羊水细胞培养.细胞遗传学检查:胎儿染色体核型为46,XX,t(15;20)(15pter→15q21.2∷ 20q13.3→20qter;20pter→20q13.3∷15q21.2→15qter),见图1,孕妇核型与胎儿相同.孕妇既往体健,表型及智力均正常.丈夫及女儿核型正常.

    关键词:
  • 18号染色体多异常嵌合体综合征一例

    作者:李瑞;赵鼎;宋银森;许哲

    患儿 男,2岁8月,以“2岁不会爬,不会独站,不会说话,身材矮小,反应迟钝”人院.患儿特点:(1)高危因素:羊水过少、剖宫产、上呼吸道感染,生后有黄疸史,母孕感染及用药史;(2)早期易惊,头后仰,3~4月会逗笑,6月竖头稳,18月会独坐;(3)运动及语言发育落后,现2岁翻身不灵活,不会爬,不会独站,不会说话,反应迟钝,生长发育迟缓;(4)听视觉粗试反应存在,四肢肌张力低,内收肌角180°,腘窝角180°,足背屈角30°,膝跟腱反射引出弱;(5)头颅MRI示侧脑室略大.临床诊断:精神发育迟滞.家系调查:父亲24岁,母亲28岁,否认近亲结婚和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家族史.

    关键词:
  • 染色体异常核型五例

    作者:丛学文;涂向东;张晓;郑惠心;林娟;连晓惠;钟福春;张敏

    例1 女,32岁.因婚后多年一直未孕前来就诊.平素体健,妇科检查未见异常.夫妻双方家庭无遗传病史,无药物及毒物接触史.细胞遗传学检查: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6,XX,t(6;8) (6pter→ 6p10∷ 8q10→ 8qter;8pter→ 8p10∷ 6q10→6qter)(图1a).丈夫染色体核型正常.例2 女,22岁,怀孕2次,均在怀孕50~60天自然流产.孕期无病毒感染及毒物接触史.夫妇双方体健.

    关键词:
  • 染色体平衡易位t(2;4) (q24;q35)一家系二例

    作者:卢静;赵海君;景丽;常文亮;王玉红

    先证者 男,31岁,结婚2年,婚后其妻怀孕2次,均在孕早期60天左右无明显诱因胚胎停止发育,经保胎治疗无效,孕期无有害物质接触史.夫妇双方表型正常,非近亲婚配,否认家族中同类病史及遗传病史.细胞遗传学检查:取先证者夫妻及其母亲外周血常规培养制备染色体,采用G显带染色技术,镜下计数并分析30个中期分裂相,先证者染色体核型为46,XY,t(2;4)(q24;q35);先证者妻子染色体核型为46,XX.先证者母亲有与患者相同的染色体异常,核型为46,XX,t(2;4)(q24;q35).

    关键词:
  • 染色体平衡易位伴不良孕产两家系四例

    作者:于凤娜;张丽萍;李琳

    家系1 先证者,男,27岁,结婚6年,妻2次妊娠均于60天左右胚胎停止发育.先证者表型、外生殖器发育无异常,精液常规检查正常.夫妻非近亲结婚,否认有遗传病家族史.妻子办公室工作,月经规律,孕期无患病及服药史,无有毒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妇科检查、优生四项检查未见异常.细胞遗传学检查: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G显带分析.计数30个分裂相,镜下分析7个,先证者核型为46,XY,t(3;21) (3pter→3q21∷21q21→21qter;21pter→21q21∷3q21→3qter) mat,见图1a;其妻染色体核型正常.

    关键词:
  • 罕见染色体异常核型一例

    作者:张健;周艳彬;张燕

    孕妇 30岁,孕1产0,孕18周B超提示胎儿颈部软组织增厚.取羊水20 mL行细胞培养,消化法收获细胞,G显带,计数74个中期分裂相,分析10个核型,羊水染色体核型为46,XX,der(13;21)(21 qter→ 21q10∷ 13q10→ 13qter),+21[60]/92,XXXX,der(13;21)(21qter→21q10∷ 13q10→13qter)* 2,+21,+21[14].见图1.胎儿父母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其父为正常核型,其母核型为45,XX,der(13;21)(q10;q10).

    关键词:
  • 常染色体复杂易位伴不育一例

    作者:张香改;韩瑞钰;齐娜娜;宋潇潇;王淑红;刘杰

    患者 男,28岁,汉族,因婚后3年不育,曾服用过多种中药,均治疗无效,前来我院就诊.身高173 cm,体重130 kg,表型及智力正常,夫妇非近亲结婚,双方均无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也无不孕不育及不良妊娠家族史.患者精液检查显示无精子,睾丸活检显示生精阻滞,无腮腺炎患病史.有两妹一弟,1个妹妹和1个弟弟已婚并正常生育.细胞遗传学检查: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Y,der (2)(2pter→2q21∷5p13→5pter),der(3) (5qter→ 5q13∷3p26→ 3qter),der (5) (3pter→ 3p26∷5p1 3→5q13∷ 2q31→ 2qter),der(12)(12pter→ 12q15∷ 2q21→2q31∷12q15→12qter),为1例涉及4条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携带者(图1).

    关键词:
  • 46,XY,t(11;12)伴自然流产一例

    作者:于丽霞;蓝信强

    患者 男,31岁,婚后妻子怀孕2次,第1次于孕50余天阴道流血,B超示胚胎停止发育,手术流产.间隔1年余,第2次怀孕40余天自然流产.夫妇体健,非近亲结婚.细胞遗传学检查:抽取患者夫妇静脉血2 mL,肝素抗凝,37℃行细胞培养72 h,常规制片,G显带,显微镜下计数20个分裂相,分析5个分裂相,患者核型为46,XY,t(11;12)(q13;q22)(1 1pter→1 1q13∷ 12q22→12qter;12pter→12q22∷11q13→11qter),见图1;其妻染色体核型为46,XX,未见染色体异常.

    关键词:
  • TLR4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及血管床选择性的关联分析

    作者:徐翔;那娜;潘旭东;王琨;马爱军;王源;王丽;周润泽;赵国梅

    目的 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TLR4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LAA)脑梗死及脑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血管床选择性的关系.方法 按照TOAST病因分型选择286例LAA型脑梗死患者及300名健康对照者,并将LAA组按照脑动脉狭窄支数、颅内/外动脉狭窄、是否合并周围动脉狭窄(心血管、肾动脉、下肢动脉)、前/后循环动脉狭窄4种情况分为亚组.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或直接测序法检测TLR4 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927914、rs1927911、rs2149356),并通过Haploview软件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 rs1927911位点基因型频率、rs2149356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LAA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927914位点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检3个位点多态在4种亚组中分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单倍型分析显示在LAA组,单倍型H2、H8显著低于对照组,单倍型H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国北方汉族人中,TLR4基因多态性与LAA型脑梗死相关,其与AS病变的血管床选择性未发现相关性.

  • 一个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家系的GCH1基因新突变研究

    作者:吴维青;韩春锡;郝颖;谢建生;徐志勇;耿茜

    目的 对1个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 dystonia,DRD)家系成员的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Ⅰ (guanosine triphosphate cyclohydrolase Ⅰ,GCH1)基因进行分析,以期找到致病基因突变.方法 应用PCR扩增DRD家系成员的GCH1基因6个外显子及侧翼序列,产物直接进行序列测定.检测到的突变以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进行检测,寻找合适的洗脱条件,并且在100个正常人进行筛查,以排除突变为多态位点的可能.结果 家系中所有患者均在GCH1基因第5外显子检测到一个碱基缺失突变c.597delT(p.Ala200LeufsX5),此突变国际上未见报道.突变将导致开放阅读框前移,自200位密码子开始出现移码突变,到第204位密码子即出现终止密码,使得正常为750个氨基酸残基的酶截短为203个氨基酸残基.100名正常人未见如患者类似的洗脱峰.结论 研究明确了导致该DRD家系的基因异常,并且发现了一种新的GCH1基因突变.

  •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分析22例先天性唇腭裂畸形患者

    作者:雷婷缨;张颖;王洪涛;黎凡;崔颖秋;符芳;李茹;谢闺娥;张永玲

    目的 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在全基因组水平分析先天性唇腭裂患者的遗传学病因.方法 选取先天性唇腭裂畸形患者22例(单纯性唇裂患者8例,单纯性腭裂患者4例,单纯性唇腭裂患者7例,唇腭裂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例),常规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发现异常.按照美国Affymetrix公司CytoScanTM HD芯片的标准操作流程对患者外周血DNA分别进行CMA检测,并通过配套的计算机软件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结果 全部22例患者均存在基因组DNA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每例患者基因组含有2~9个100 kb到1.8 Mb不等的CNVs.在5例患者中检出高度可疑的致病性CNVs,占22.7% (5/22).其中,单纯性腭裂患者可疑致病性CNVs的检出率为50%(2/4),单纯性唇腭裂患者检出率为14.3%(1/7),唇腭裂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检出率为66.7%(2/3).可疑致病性CNVs涉及的染色体片段分别为:8p23.1;10q22.2-q22.3;18q12.3;20p12.1以及6q26.其中,10q22.2-q22.3区域中的MYST4基因,20p12.1区域中的MACROD2基因以及8p23.1区域中的SOX7基因是新发现的先天性唇腭裂可疑致病基因.结论 CMA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先天性唇腭裂遗传学病因的检出率,并且具有识别新的可疑致病基因的能力.对于常规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异常的先天性唇腭裂患者,建议进一步行CMA技术分析.合并有其他先天性结构异常的唇腭裂患者,其基因组发生不平衡变异的风险显著增高.

  • 线粒体DNA3243A→G异质水平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张小勤;陈琳;杨宇;郑超;颜景斌;路兆宁;吕建新;李伟

    目的 针对线粒体糖尿病致病位点mtDNA 3243A→G异质性突变,建立一种快速简便、低成本,但相对准确、敏感的定量检测方法,为不同条件下选择佳检测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浙江省温州市一个母系遗传性线粒体糖尿病伴耳聋家系(maternally inherited diabetes and deafness MIDD)共17人,提取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同时分别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LFP)、实时荧光定量PCR结合突变阻滞形成系统(real time-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quantitative PCR,RT-ARMS-qPCR)和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mtDNA A3243G突变的异质水平;并以0~100%不同比例A3243G突变负荷的11个标准品为对照,3种方法同时分别检测,根据实际检测值与预期检测值的相关程度,对这三种检测方法做出可靠性比较分析.结果 PCR-RFLP、RT ARMS-qPCR和焦磷酸测序技术对A3243G定量标准品的检测结果中,PCR-RFLP相对定量分析结果与预期值之间呈直线相关,决定系数R2=0.828;RT-ARMS-qPCR检测11个标准对照的突变负荷结果与预期值之间呈直线相关,决定系数R2 =0.998;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结果与预期值之间呈直线相关,决定系数R2=0.997.定量检测A3243G异质水平结果PCR-RFLP介于10%~60%,RTARMS-qPCR为0到100%,焦磷酸测序技术为1%到95%;RT ARMS-qPCR和焦磷酸测序技术的检测结果均接近预期值;针对MIDD家系17位成员的检测中A3243G突变携带者有13例,非A3243G突变携带者有4份,这三种方法定性检测结果一致.RT-ARMS-qPCR和焦磷酸测序技术两种方法定量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0,P>0.05).结论 针对mtDNA 3243A→G异质性突变的定量检测方法,PCR-RFLP不适合定量检测,但可作为一种临床检测方法用于人群初步筛查.对于低异质水平的A3243G突变可用RT ARMS-qPCR和焦磷酸测序技术两种方法检测,但RT ARMS-qPCR相对于焦磷酸测序技术更简便、快速、可靠,成本低,是普通实验室和临床检测低异质负荷的佳选择方案.

  • 颅锁骨发育不良的三个RUNX2基因新突变

    作者:齐展;杨威;孟岩;刘雅萍

    目的 通过对3例散发的颅锁骨发育不良患者进行RUNX2基因编码区的扩增及测序,寻找RUNX2基因突变,为家系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患者及其父母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RUNX2基因的7个编码外显子并测序;并对患者突变所在外显子的PCR产物经T-A克隆后再次测序.结果 例1的RUNX2第1外显子发生了1个80bp的c.227_306del杂合性缺失突变,引起读码框移位并提前出现终止密码(p.Ala76GlyfsX58);例2的RUNX2第2外显子发生了1个c.471_472dupGG杂合重复突变,亦导致读码框改变及提前出现终止密码(p.Ala158GlyfsX19);例3的R UNX2第17显子发生了1个c.1321dupT杂合重复突变,同样导致读码框改变和提前出现终止密码(p.Ser370PhefsX13).这三个移码突变经查询HGMD突变数据库及国内外文献均未见报道.结论 发现了3种新的导致颅锁骨发育不良的RUNX2基因突变,新的突变扩展了RUNX2基因的突变谱,可为这些家系提供准确可靠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 一个核黄素反应型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家系的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逯军;汲丽娟

    目的 对1例误诊为原发性肉碱缺乏症(primary carnitine deficiency,PCD)的核黄素反应型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riboflavin responsive-multiple 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RR-MADD)患儿及父母进行基因突变分析,以确定息儿的致病基因突变及误诊的原因.方法 分析1例误诊为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并用肉碱治疗7年的RR-MADD患儿的临床表型和腓肠肌活检的电镜检查特点,对患儿及父母进行电子转运黄素蛋白脱氢酶(electron transfer flavoprotein dehydrogenase,ETFDH)基因及肉碱转运蛋白基因(SLC22A5)进行突变检测.结果 患儿肌肉活检的电镜观察显示大量脂质沉积.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患儿的ETFDH基因第3外显子存在c.250G>A和c.380T>C复合杂合突变,患儿的父母分别为c.380T>C和c.250G>A的杂合突变携带者.患儿SLC22A5的基因测序未发现致病突变.患儿经基因确诊后同时补充肉碱与大剂量核黄素,病情得到改善.结论 ETFDH基因第3外显子c.250G>A突变(p.Ala84Thr)是我国南方人群中的1个突变热点,而c.380T>C突变(p.Leu127Pro)在我国人群中罕有报道.该误诊提示诊断性治疗效果不能替代基因检测.单纯补充肉碱治疗RR-MADD可控制病情达7年,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 CMA1基因标签单核苷酸多态与云南彝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研究

    作者:吴艳瑞;李茜;杨科;肖春杰

    目的 探讨糜蛋白酶(chymase,CMA1)基因标签单核苷酸多态(tag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tag SNPs)与云南彝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303例高血压患者和312名对照个体进行4个tag SNPs(rs1956921、rs1800876、rs5244和rs1885108)位点的多态性检测.结果 (1) CMA1基因4个tag SNPs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间的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高血压组男性rs1956921C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男性(P=0.009).(3)由rs1956921和rs5244构建的单倍型C-T在高血压组男性中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男性(P=0.009).结论 云南彝族人群中,rs1956921C等位基因以及由rs1956921和rs5244两个位点构建的单倍型C-T可能是男性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子.

  • 一个2p25与12p13隐匿性重排家系的遗传学诊断及基因分析

    作者:涂向东;曾健;丛学文;严爱贞;林宇翔;张晓;丘丽萍;周游;兰风华

    目的 对1例智力低下与精神发育异常的患儿及其双亲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方法 应用染色体G显带分析、亚端粒区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及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array,SNP-array)等技术分析该家系染色体及相关基因的异常.结果 染色体G显带检测显示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6,XX,母亲核型为46,XX,add(12)(p13),父亲核型为46,XY.亚端粒区MLPA检测提示患儿2p25区ACP1基因拷贝数减少,12p13区SLC6A12、KDM5A基因拷贝数增加,父母MLPA未见异常.SNP-array显示患儿12p13.33-p12.3区15.142 Mb重复,造成SLC6A12等9个基因重复,2p25.3区3.194 Mb杂合性缺失,造成SNTG2等11个基因缺失.FISH分析提示患儿46,XX,ish,der(2),t(2;12) (p25;p13) mat,即2p25部分单体和12p13部分三体,患儿母亲46,XX,isht(2;12)(p25;p13),为染色体隐匿性平衡易位携带者.SNTG2、MYT1,基因缺失,SLC6A12基因重复可能与患儿精神发育异常、智力低下有关.结论 MLPA、FISH和SNP-Array等技术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从基因组水平诊断隐匿性染色体重排.

  • 眼皮肤白化病Ⅱ型产前基因诊断二例

    作者:胡浩;王华;贾政军;谢琼

    目的 对生育过眼皮肤白化病(oculocutaneous albinism,OCA)患儿的2个家系进行基因诊断分型,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产前基因诊断.方法 采用PCR扩增先证者OCA1型疾病相关TYR基因的所有5个编码外显子和OCA2型疾病相关P基因的所有23个编码外显子,PCR产物直接测序,在确定致病突变的基础上对家系成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两例OCA先证者均未检测到TYR基因的致病突变,但均携带P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因此确定2例均为OCA2型患者.P基因共检测到4种突变:c.406C>T、c.535A>G、c.808-2A>G和c.2180T>C,其中c.535A>G和c.808-2A>G为新突变.2个家系的第1次产前诊断均提示胎儿基因型与先证者一致,家属选择终止妊娠.第2次产前基因诊断,2个家系中1例胎儿为P基因c.808-2A>G携带者,另1例为P基因野生型携带者.两名孕妇均继续妊娠至足月分娩,新生儿随访均正常.结论 应用基因检测可为眼皮肤白化病患者提供确切的临床分型,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有效的产前基因诊断.

  • 等位基因特异PCR结合测序检测CYP21A2基因突变的方法

    作者:邹海强;刘雁;王伟民;张凤环;赵保健;梁军潮

    目的 建立一种等位基因特异PCR结合测序检测CYP21A2基因突变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CYP21A2基因和相应假基因CYP21AP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同时设计等位基因特异PCR引物与可扩增CYP21A2和CYP21A2P基因的同源性引物.选择4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和5名正常对照,比较等位基因特异PCR引物与同源引物测序结果.结果 等位基因特异PCR引物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4例患者均存在突变,分别为IVS2 13A/C>G、Arg356Trp和Arg149Pro,对照序列正常.同源引物扩增分析只能明确Arg149Pro突变,患者和正常对照均存在IVS2-13A/C>G和Arg356Trp突变.结论 等位基因特异PCR技术结合测序可简便可靠地进行CYP21A2基因突变检测,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一例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G亚型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基因分析

    作者:汪伟;郝莹;汪仁斌;金淼;焦劲松

    目的 探讨1例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G亚型(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 type 2G,LGMD 2G)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对1例LGMD 2G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及骨骼肌病理检查,PCR扩增患者TCAP基因的全部外显子,通过直接测序检测突变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该患者临床表现符合肢带型肌营养不良,骨骼肌病理可见镶边空泡肌纤维,基因检测发现LGMD 2G致病基因TCAP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c.100delC,c.166insG).结论 LGMD 2G的诊断需综合患者临床、病理分析,但终确诊需结合基因诊断.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新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p53基因缺失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买买提力·依马木;古再丽努尔·吾甫尔;王晓敏;刘虹;李燕;肖萌

    目的 探讨新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患者临床特征及p53基因缺失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对77例CLL患者进行p53基因缺失的检测,分析p53基因缺失对预后的价值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部分预后参数的关系.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结果 (1)77例CLL中,10例(12.9%)检测出p53缺失,而20例对照中均不存在p53缺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2例汉族CLL中4例检测出p53缺失,45例维吾尔族CLL中6例检测出p53缺失,缺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53基因缺失与患者性别、年龄、民族、外周血(除血红蛋白以外)、血清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及CD38表达水平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疾病后期及ZAP-70高表达有相关性(P<0.05).(2)20例患者接受含氟达拉滨方案治疗,其中p53基因缺失者5例,部份缓解1例,无1例达完全缓解,总缓解率为20%;p53基因无缺失者15例,部份缓解11例,完全缓解4例,总缓解率为75%,二者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39.0(8.0~136.0)个月,死亡11例(14.3%),其中死于CLL及其相关并发症者7例,其他原因者4例.死亡的7例患者均伴有p53基因缺失.伴有p53基因缺失组无进展生存期(18个月)明显短于无p53基因缺失者(5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10%以上CLL患者存在p53基因缺失,但维吾尔族和汉族CLL患者p53基因缺失率无差异,p53基因缺失与疾病后期及ZAP-70高表达有关,p53基因缺失者生存期较短,采用含氟达拉滨方案治疗总缓解率低于无缺失者,故应避免选择影响p53信号传导系统的药物.

  • 测序分型中2例样本HLA-DQB1等位基因第2外显子PCR扩增丢失及其原因分析

    作者:高素青;王大明;徐筠娉;邓志辉

    目的 探讨HLA-DQB1基因测序分型时等位基因漏检和丢失的原因,以进一步提高HLA测序分型的准确性.方法 对2000份HLA高分辨组织配型血样,采用AlleleSEQR HLA-DQB1测序分型试剂盒进行常规检测.对序列峰图“异常”及无完全匹配结果的样本,进一步采用PCR-rSSO流式磁珠法复检,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产物分子克隆和测序,进行单倍型序列分析.结果 在2000份经AlleleSEQR HLA-DQB1测序分型的样本中,共发现2例样本序列峰图“异常”.经PCR-rSSO流式磁珠法和自行设计的引物测序复检,确认其为杂合型样本.PCR产物分子克隆和单倍型序列分析证实,第1份样本为第2外显子PCR扩增丢失HLA-DQB1*02:02等位基因序列.第2份样本为第2外显子PCR扩增丢失HLA-DQB1*02:01:01等位基因序列,未发现新的碱基突变.结论 HLA-DQB1基因测序分型时,因DQB1基因存在优势扩增现象,可导致HLA-DQB1第2外显子等位基因的漏检和丢失.上述发现将为HLA精确分型提供借鉴.

  • COL1A1基因中一个导致Ⅰ型成骨不全的新剪接突变c.3208G>A分析

    作者:宋银森;金湘东;孔京慧;赵鼎;郭振欣

    目的 探讨COL1A1基因中一个新突变c.3208G>A导致Ⅰ型成骨不全的致病机理.方法 应用标准的方法提取外周血全基因组DNA,PCR扩增基因的整个编码区域和内含子-外显子边界,应用ABI 3100/3130测序仪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从患者的EB病毒转化永生B细胞系中提取全RNA,用寡(dT) 18引物合成第一链cDNA,对PCR产物直接测序或者用TA克隆质粒DNA测序.结果 在一个Ⅰ型成骨不全大家庭中检测到一种位于COL1A1基因上的新突变c.3208G>A,为剪接突变.结论 发现了COL1A1基因中的新的剪接突变c.3208G>A.

  • CytoScanTM HD芯片或FISH技术诊断核型分析漏诊的嵌合型9三体

    作者:罗玉琴;陈松长;李红阁;潘玲;沈敏;金帆;徐晨明

    目的 对2例常规细胞遗传学漏诊的嵌合型9三体进行诊断.方法 应用CytoScanTM HD基因芯片对1例智力低下患儿的外周血基因组进行分析,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2例患者的培养前后间期细胞进行9三体检测.结果 例1经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分析,显示9号染色体拷贝数嵌合性增加.FISH分析例1培养前9三体细胞占40%,培养后9三体细胞占15%;例2脐血细胞培养前9 三体细胞占35%,培养后9三体细胞占10%.结论 SNP-Array芯片可以检测常规细胞遗传学无法检测到的低水平的嵌合体,FISH结合已知的核型分析或芯片分析可以明确诊断嵌合型三体,产前诊断中经典细胞遗传学结合SNP-array或FISH可以鉴别真假嵌合体,可为产前诊断提供更全面准确的遗传咨询.

  • 单体核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和细胞遗传学特征

    作者:程枫;马晓霖;潘金兰;吴亚芳;张俊;薛永权;王琴荣;姚红;文丽君

    目的 探讨单体核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onosomal karyotype acute myeloid leukemia,MK-AML)患者的临床和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 对3743例初发AML患者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将发现的153例MK-AML患者的年龄、性别、FAB分型、外周血象、白血病免疫分型和核型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3743例确诊的初发AML患者中存在染色体核型异常的病例总计2056例,其中153例为MK-AML,占该组AML的4.1%(153/3743).男性病例多见(93例),中位年龄54岁.中位白细胞计数为4.4×109/L.其中同时符合复杂染色体核型诊断标准的病例为145例,占94.8%(145/153).1~22号染色单体都被检测到,所有单体中-7多,共59例,占38.56%(59/153).结论 MK-AML是AML患者中一类独特的细胞遗传学亚型,以7号染色体单体为多见,在中老年AML患者中多见.

  • 我国产前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室间质评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王薇;陈园园;陈希;钟堃;何法霖;张妍;包黎明;邹琳;王治国

    目的 分析2013年全国产前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室间质评调查的结果,为提高胎儿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向全国500家产前筛查实验室发放5个批号的质控细胞图片.自愿参加此次调查的实验室根据图片判断染色体是否异常、是何种类型的异常核型,并按照规定格式上报结果.组织者将参评实验室回报的核型结果直接与标准核型结果进行对照,作出对实验室检测水平的评价.结果 有143家实验室回报了核型结果,组织者将各参评实验室回报的结果与标准核型结果47,XX,+18、46,X,i(X) (q10)、46,XY,i(21)(q10)或46,XY,+21,der(21;21)(q10;q10)、46,XY和47,XY,+21进行对照及综合判断.每个批号的正确率分别为97.9%、97.2%、95.8%、100.0%和97.9%,总体正确率为97.7%;错误率分别为2.1%、2.8%、4.2%、0和2.1%,总体错误率为2.3%.结论 本次调查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中,部分批号存在着一定的误诊率,需要定期开展室间质量评价,以提高实验室染色体病产前诊断的水平.

  • MMP-14基因外显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作者:李彩;金笑平;朱敏;王凤;胡晓飞;王皖芬;李卫玲;朱峰;郑周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基质金属蛋白酶-14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4,MMP-14)基因外显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74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和463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MMP-14水平,应用TaqMan探针法确定MMP-14基因rs1042704和rs2236307两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和MMP-14基因多态性及其他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MMP-14基因rs1042704位点基因型(x2=0.593,P=0.441,1-β=0.195)和等位基因频率(x2=0.580,P=0.447,1-β=0.192)分布在两组间是否有差异尚不能做出可靠结论.MMP-14基因rs2236307位点CT基因型(CT vs.TT,OR=0.705,95%CI:0.536~0.927,P=0.012)、CC基因型(CC vs.TT,OR=0.606,95%CI:0.420~0.873,P=0.007)在脑梗死组中的分布频率偏低.MMP-14基因rs2236307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在脑梗死组为37.46%,对照组为43.9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986,P=0.003).MMP-14血清水平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在MMP-14 rs2236307TT基因型群体高于CT、CC基因型群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P=0.0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P-14rs2236307 CT+CC基因型是脑梗死的保护因子(校正OR值为0.710).结论 MMP-14基因rs2236307多态性位点与脑梗死的发病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的保护因子.rs1042704多态性位点与脑梗死无明确关系,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 外周血非动员干细胞体外培养分析红系特异性表达血型基因

    作者:许先国;刘瑛;应燕玲;洪小珍;马开荣;蓝小飞;陈舒;何吉;朱发明

    目的 通过外周血非动员干细胞液培养获得红系有核细胞,以分析红系特异性表达的血型基因.方法 外周血经离心分离和免疫磁珠分选获得CD34+造血干细胞,体外液体定向培养生成红系有核细胞.分别取不同培养期的细胞进行免疫荧光和染色分析,并取培养+12 d的细胞进行Rh和ABO血型基因RNA转录分析.结果 从约50 mL外周血中分离到CD34+细胞(3.19±0.13)×104个(总回收率为67.3%±2.7%).经红系定向培养,大约+9d时细胞数爆增至平台期(7.57±0.78)×106个,扩增约237.1±15.5倍.在培养过程中,标志细胞干性的CD34抗原逐渐下降,红系特异性标志CD235a和CD240D逐渐上升.培养+12 d细胞提取的RNA,均能扩增出RHD/CE和ABO基因,DNA序列分析表明其基因型符合血清学表型.结论 建立了一种源于外周血非动员干细胞体外培养分析红系血型基因表达情况的方法,该技术可用于各种红系特异性表达基因的研究.

  • 河南地区汉族人群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与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作者:何淼;康冰;廖世秀;杨科;丁雪冰;吴东;郭谦楠;侯巧芳

    目的 探讨河南地区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 DRB1区域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分析200对URSA夫妇(患者组)和200对无不良妊娠史夫妇(对照组)的DRB1基因型.结果 (1)患者组DRB1* 09及DRB1*13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4.50%vs.9.50%,7.00% vs.4.38%,均P<0.05),DRB1* 04及DRB1*12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7.13% vs.10.75%,8.63% vs.14.38%,均P<0.05).(2)患者组中女性DRB1 *09(14.00%)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女性(9.25%)(P=0.036),DRB1* 12(8.50%)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女性显著降低(14.00%)(P=0.014).(3)患者组中男性DRB1* 09及DRB1*13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男性(15.00% vs.9.75%,9.25% vs.4.00%,均P<0.05),DRB1* 04及DRB1* 12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男性显著降低(5.75% vs.12.25%,8.75% vs.14.75%,均P<0.05).结论 河南地区汉族人群中DRB1*09及DRB1*13可能是URSA的易感基因,而DRB1* 04及DRB1* 12可能对URSA的发生有保护作用;但是在患者组女性中,DRB1*13及DRB1* 04位点与URSA的相关性不明显.

  • 一例新生儿筛查发现的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作者:罗静思;陈少科;顾学范

    患儿 男,1岁,因“新生儿疾病筛查发现17-羟孕酮(17-hydroxyprogesterone,17-OHP)升高9月余”就诊.出生后第三天新生儿疾病筛查发现17-OHP为79 nmol/L(正常参考值<30 nmol/L),但患者无临床症状,未进行治疗.9月龄时来我院就诊,检测17-OHP为194 nmol/L,电解质及睾酮正常,家长未同意治疗.10月龄时复查17-OHP 244 nmol/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50.08 pmol/L(正常参考值8 am:4.7~48.8 pmol/L),电解质、睾酮、皮质醇及醛固酮均正常.1岁时17-OHP为225nmol/L,仍未同意治疗.血压多次测量均正常.出生后无呕吐、腹泻、脱水、酸中毒等症状.精神、食欲、睡眠可,二便正常.

    关键词:
  • P63及其信号通路在肢体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马炜;田文

    人类肢体的发育由多个转录因子及信号通路控制,各调控过程精确且复杂.近期研究较多的是转录因子P63及其信号通路.P63是P53家族成员,同P53和P73具有一段相同的氨基酸序列,主要在外胚层和肢体发育中发挥作用,尤其是其DNA连接区区域和羧基末端与肢体的发育关系密切.P63编码基因的突变将产生异常的P63,导致相关的信号通路发生改变,合成数量或结构异常的蛋白,从而引起干细胞生长和分化的改变,终导致肢体畸形的发生.SHH-ZPA、FGFs-AER以及Lmx1B-Wnt7a-En1信号通路分别控制肢体沿3个轴线的生长.每条通路均包含许多信号分子,各信号分子相互拮抗或协同,共同维护肢体发育过程的稳定.相关研究可为预防和治疗肢体的先天畸形提供思路.

  • 辅助生殖技术对胚胎及子代基因组印记的影响

    作者:胡晨霞;王丽雅;乐芳;金帆

    辅助生殖技术主要包括控制性超促排卵、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等.辅助生殖技术在有效克服不孕夫妇的生育障碍的同时,也存在影响子代健康的风险.辅助生殖技术可能引起子代表观遗传学发生改变,而DNA甲基化可能是其重要的发生机制.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辅助生殖技术影响胚胎及子代基因组印记的文献进行综述,并对其所带来的表观遗传风险作一简要探讨.

  • 人类白细胞抗原新等位基因HLA-C*01:78的序列鉴定

    作者:王大明;邹红岩;徐筠娉;甄建新;何柳媚;高素青

    目的 对1例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新等位基因进行序列鉴定.方法 采用QIAGEN快速DNA抽提试剂盒从外周血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PCR方法扩增先证者HLA-C基因的第1外显子至第3内含子和第3内含子-3'非翻译区,PCR产物克隆转染到质粒载体中获得等位基因的单链,对所得克隆子进行第2、3和4外显子双向测序分析.结果 先证者样本克隆测序得到两个等位基因,其中一个等位基因为C* 03:04;另一个经BLAST验证为新的等位基因,序列已递交GenBank(KF049216).与接近的C*01:03等位基因序列相比,新等位基因在第2外显子上有1个核苷酸不同,第316位C>A,导致第82位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丝氨酸(R82S).结论 该等位基因为HLA-C新等位基因,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C* 01:78.先证者的HLA分型结果为A*02:07,24:02; B* 40:01,46:01; C* 01:78,03:04; DQB1* 05:02,05:02; DRB1* 16:02,16:02.

  • 17个罕见HLA等位基因的确认及其关联单倍型预测

    作者:朱传福;张毅;聂向民;乔文本;宋永红;刘艳;庄云龙

    目的 确认常规HLA分型中检测到的17个罕见HLA等位基因,并推断其能关联的HLA单倍型.方法 采用双链直接测序和Luminex DNA杂交流式分型技术进行初次HLA分型和复核实验,采用单链测序进行罕见HLA等位基因确认实验.根据中国汉族人群HLA等位基因频率和单倍型频率资料,推断罕见HLA等位基因可能关联的HLA单倍型.结果 17个罕见HLA等位基因分型结果准确,推断可能关联的单倍型有18个,其中A* 11:12和DRB1*13:19分别于独立个体中检测到2次.结论 17个罕见基因确认无误,可能关联单倍型有18种.本研究可以为临床骨髓移植、HLA配型提供参考,同时丰富了本地区HLA多态性的研究资料.

  • 新等位基因HLA-B*37:04:02的序列分析

    作者:李晓丰;章旭;张坤莲;林凤秋;李剑平

    目的 确定1名中国人的HLA新等位基因.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obes,PCR-SSOP)基因分型技术和基于测序的分型方法(sequencing-based typing,SBT)对1名中华骨髓库辽宁分库志愿捐献者的HLA基因进行分型,通过软件分析该基因序列及与相近等位基因序列的差异.结果 PCR-SSOP结果显示,该个体HLA-B基因座反应格局出现异常;测序结果表明其B基因座第3外显子序列与所有已知HLA-B等位基因序列均不一致,与序列相近的等位基因B*37:04:01在所检测的第2和3外显子中的差异只是在第3外显子发生了nt 618 G>A 1个核苷酸替代,导致相应的第206位密码子由GCG>GCA,但第206位编码的丙氨酸并未改变.结论 该基因为HLA-B新等位基因,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因子专用术语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B* 37:04:02 (GU391034).

  • 687例男性不育症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

    作者:欧珊;唐斌;欧惠;杜娟;蒙达华;陈少科;李东明;王立芳;郑陈光

    目的 探讨染色体异常及多态变异在广西地区男性不育患者中的遗传效应.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及G显带的方法,对687例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在687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中检出51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7.43%.51例异常核型中,数目异常32例(4.66%),结构异常19例(2.77%).同时检出染色体多态变异32例(4.66%),包括异染色质增减11例,9号倒位5例,随体增加5例,着丝粒异染色质增加1例.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原发不育症、继发不育症、无精症及少弱畸精症等疾病的重要原因.

  • 268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脐血染色体分析

    作者:蔡美英;徐两蒲;郭南;李英;安刚;林娜;林元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脐血染色体异常情况.方法 我院2006年12月至2013年12月孕中晚期胎儿超声筛查检出心脏异常者共268例,采集脐血样本,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268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45例存在染色体异常,异常率为16.8%.在45例染色体异常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三体征32例(其中21三体和18三体各11例,13三体7例,易位型13三体1例,9三体嵌合1例,易位型22三体1例);9号染色体倒位4例;平衡易位3例;额外小标记染色体和45,X性染色体异常各2例;大Y染色体和46,XN,der(4)(p+)各1例.相同的染色体异常可伴有不同的心脏畸形及心外畸形,同样的心脏畸形可存在不同的染色体异常.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中染色体畸变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染色体检测结果应作为判断是否保留胎儿以及是否手术矫正的指征.

  • 63例羊水嵌合体的临床分析

    作者:吴坚柱;林少宾;张志强;陈宝江;方群;陈健生;谢英俊;纪媛君

    目的 探讨产前诊断中羊水嵌合体形成的机制,为临床正确解释和处理羊水嵌合体提供依据.方法 对因各种产前诊断指征就诊的6530名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取羊水做染色体检查.为嵌合体的患者穿刺脐血复查染色体,并结合超声检查结果探讨羊水嵌合体形成机制和处理方案.结果 羊水嵌合体检出63例,其中45例为假嵌合体,18例为真嵌合体.16例真嵌合体羊水结果与脐血结果一致,2例真嵌合体两者结果不一致.结论 正确判断羊水核型分析中的真假嵌合体及其风险,对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具有重要的意义.

  • 6944名高危孕妇羊水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作者:高健;郭文潮;王方娜;楚伟;李亚丽

    目的 研究产前诊断技术在高危孕妇中的应用,指导遗传咨询.方法 超声引导下羊膜腔穿刺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5097例,超声引导下胎儿脐静脉穿刺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1968例(其中124例为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呈现嵌合体、染色体结构异常或培养失败需取胎儿脐带血确定诊断),胎儿膀胱液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3例,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76例(其中54例脐带血).结果 共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323例,异常检出率4.65%.不良孕产史者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13.29%).21三体综合征占总异常核型的26.01%.血清学筛查高危检出的异常核型中,因21三体高危诊断的异常核型54.54%(36/66)与21号染色体无关,因18三体高危诊断的异常核型63.63%(7/11)与18号染色体无关,涉及有15种异常核型.检出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10例.结论 先天愚型是出生缺陷中发病率高的疾病;在产前近半数的染色体病与21号、18号、13号和X、Y染色体异常有关;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检出的是以21三体综合征为代表的一系列染色体异常;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在诊断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中起重要作用.

  • 产前诊断中9号染色体异常的发生频率及其生殖遗传效应

    作者:张丽芳;许平;曾艳;范佳鸣;钱飞燕;钱磊;罗婷婷

    目的 探讨产前诊断中9号染色体异常的发生频率及其生殖遗传效应.方法 对于因高龄、产前筛查高风险、不良孕产史等原因进行羊水染色体检查的高危孕妇通过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常规G显带进行核型分析,并对其妊娠结局进行随访.结果 在2993份样本中,共检出9号染色体异常36例,发生率为1.20%(36/2993),其中核型为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inv(9)(p12q13)者34例,发生率为1.14%(34/2993),9号染色体臂内倒位inv(9)(q22q34)和衍生9号染色体der(9),t(3;9)(q23;p23)各1例,发生率为0.03%(1/2993).除1例47,XN,inv(9),+21和der(9)t(3;9)(q23;p23)选择引产外,其余34例inv(9)(p12q13)均继续妊娠.结论 在产前诊断中发现有inv(9) (p12q13)或其他9号染色体异常者,应告知孕妇潜在的风险,在孕期严密观察,并加强出生后的随访和遗传咨询,以减少生育畸形儿的风险.

  • 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一家系六例

    作者:于治宽;贾华;徐严明;游潮

    先证者(Ⅲ1) 男,31岁,以“进行性加重行走不稳10年,饮水呛咳8年,视物模糊5年”为主诉于2013年8月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渐出现行走不稳,呈醉酒步态,下肢力量尚可,自己未在意,未进行诊治,上述症状后逐渐加重.约8年前开始相继出现说话不清楚,不自主流口水,饮水呛咳,行走易跌倒,无头痛、耳鸣、听力下降.于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后予以左旋多巴,营养神经等治疗,但效果不明显.5年前患者出现视物模糊并视物成双,双手持物不稳,并自觉双腿无力,行走极易跌倒.近一年上述症状加重较快并偶尔大便失禁.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关键词:
  •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一家系八例

    作者:李艳;安冉;徐严明

    先证者(Ⅳ5) 男,28岁,因“行走姿势异常14年,行走不稳3年”来我院门诊.14岁开始走路不稳,说话含糊但可听懂.3年前自感走路不稳,平衡控制力下降,站立时向后倾倒,走路较久或下楼梯、下公交时有绊脚、腿打弯、向前倾倒的现象,偶有摔跤,并伴说话音量下降、含糊不清但尚可听懂,偶有饮水呛咳,吞咽轻度困难.双手做精细活动时较费力,但无僵硬、活动缓慢、震颤等.12岁左右感觉后背脊柱裂开般疼痛,疼痛较剧烈,不能起床,具体检查示“脊椎钙化”,治疗后未再疼痛.2007年行斜视矫正术.2012年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及喉脓包手术.

    关键词:
  • 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癫痫两家系

    作者:杜晓萍;刘玉玺;崔爱勤

    家系1 先证者(Ⅲ7),男,38岁,30岁时出现双上肢远端轻微纤颤,不影响日常生活,维持姿势及精细运动时加重.晨起或激动时有全身不自主抖动,偶尔可将牙刷掉在地上,1~2次/日.31岁出现劳累后头眼向一侧扭,全面强直阵挛(generalized tonic clonic seizure,GTCS)发作,之后平均每年发作2~3次,均在极度劳累后出现.神经系统检查:双手可见轻微的姿势性震颤,随意运动或维持姿势时加重.病理征阴性.

    关键词:
中华医学遗传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