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중화의학유전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9406
  • 国内刊号: 51-137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163
  • 曾用名: 遗传与疾病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张思仲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胚胎绒毛染色体培养检出49,XX,+2,+6,+21一例

    作者:史彩虹;刘芳

    患者 女,33岁,身高161 cm,体重54 kg,发育良好,大学文化.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 3年1 2月15日,于停经后l2天及56天在我院行两次超声检查,均提示胚胎停育.患者夫妻及其父母均属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否认毒物和放射线接触史.患者夫妻外周血染色体检查均正常.本次系首次妊娠,患者要求查明自然流产原因,并于201 3年2月9日行清宫术,术中用负压吸引术无菌吸取胚胎绒毛.

    关键词:
  • 染色体平衡易位一家系

    作者:黎文婷;张小珍;霍小春;乐萍;李垠娇

    先证者 男,7岁,为第2胎第2产,系足月顺产,出生时有窒息史,新生儿Apgar评分为7分,智力低下,精细活动能力较差,生活基本能自理;查体:身高115 cm,体重21 kg,低于同龄儿童平均身高;小头,额高而突出,面部发育不良,倒八字眉,眼裂小,眼距宽,塌鼻,上颚高,耳位低,颈短.细胞遗传学检查: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G显带分析,计数30个分裂相,镜下分析5个,染色体核型为46,XY,der(5),t(5;10)(p15;q24),见图 1A.

    关键词:
  • 45,X伴SRY基因易位男性无精症一例

    作者:彭迪;李琳琳;张永胜;岳嘉明;刘倩;刘睿智

    患者 社会性别男,25岁,因婚后1年半不育来我院就诊.自述性生活正常,未避孕,妻子未孕.患者出生时,其父亲年龄32岁,母亲年龄34岁,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其他成员无相似异常病史.体格检查:患者身高162 cm,体重59 kg,左侧睾丸体积为12 mL,右侧睾丸体积为16 mL.精液常规检查为无精子症.血清生殖激素检测:泌乳素0.29 nmol/L(正常参考值0.18~0.69 nmol/L),卵泡刺激素17.11 U/L(正常参考值1.5~12.4 U/L),黄体生成素5.26 U/L(正常参考值1.7~8.6U/L),睾酮14.93 nmol/L(正常参考值9.9~27.8 nmol/L),雌二醇147.7 pmol/L(正常参考值27.96~ 155.92 pmol/L).

    关键词:
  • 21三体合并平衡易位两例

    作者:种发荣;李琳

    例1 男,8个月,因先天愚型面容来院就诊.患儿系第1胎第1产,出生体重3.3 kg.患儿眼距宽,眼外角上斜,鼻梁塌平,内眦赘皮,耳位低,右手通贯掌.细胞遗传学检查: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G显带分析,计数30个分裂相,镜下分析5个核型,患儿核型为47,XY,t(9;10)(9pter→9p10::10p10→10pter;9qter→9q10::10q10→ 10qter) dn,+21,(图1A).患儿出生时父亲26岁,母亲24岁,属于非近亲结婚,无遗传病家族史,拒绝染色体检查.

    关键词:
  • 姐弟具有不同染色体的核型异常

    作者:王家银;李琳;郑书琪;张继霞

    先证者 女,14岁,因身材矮小来我院就诊.先证者系孕2产1,足月顺产,月经未来潮.体格检查:身高136 cm,体重35kg,体表多痣,肘外翻,双乳房发育Tanner分期Ⅱ期,外阴发育幼稚,阴毛、腋毛缺如,无颈蹼,后发际不低,智力一般.腹部B超检查:未探及到子宫;左附件区似探及左卵巢回声,大小约16mm×13 mm,内未见明显卵泡回声;右附件区探及似右卵巢回声,大小约17 mm×14 mm,内未见明显卵泡回声.

    关键词:
  • 一例1q部分三体10q部分单体患儿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

    作者:张颖;朱瑞芳;吴星;赵光锋;史逸燕;杨滢;李洁

    患儿 足月剖宫产女婴,羊水浑浊,Apgar评分6~7分.出生后不久出现气急、唇周发绀,口吐白沫.无呻吟,无抽搐.出生体重2.9 kg,出生后即住院治疗,经皮氧饱和度在95%左右.出生时反应差,呼吸稍促,前囟平坦,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四肢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欠敏.出院时精神反应弱,颜面及全身皮肤轻度黄染,呼吸规则,双肺呼吸音粗,对称,心音有力,未及啰音,腹软,肝脏肋下1.0 cm,质软,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力正常,生理反射引出不完全.心超报告显示动脉导管未闭.其父亲30岁,母亲28岁,第1次怀孕,产前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患儿现4个月(图1),体重4.5 kg,身长60 cm,发育欠佳,眼距宽,耳位低,抬头不佳,喂养困难,能逗笑但反应慢,代谢方面指标均正常.

    关键词:
  • 46,XX,t(3;9)(p25;q13)伴自然流产一例

    作者:蒋洪昆;陆慧;冯科;白金平;吴国沛

    患者 女,37岁,苗族.孕4产1,自然流产3次,均于孕45天左右发生,无明显不良诱因,要求进行染色体检查.夫妻表型正常,非近亲婚配,双方均否认家族史.患者与前夫生育有一正常女孩,现13岁.

    关键词:
  • 46,XY,t(12,14)平衡易位一例

    作者:李素萍;金玉霞;刘晓丹;苗正友

    患者 男,33岁,汉族,表型智力正常,非近亲结婚.吸烟少量,喝酒少量,结婚3年,因其妻自然流产2次,再次怀孕来我院就诊.孕期无感冒发热病史,无服药史、无有毒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孕妇TORCH检查结果正常,其它检查均未见异常.

    关键词:
  • 46,XY,t(4:13) (p15:q31)平衡易位一例

    作者:齐育英;叶作东;董文婿

    患者 男,42岁,因其妻自然流产4次就诊.夫妻表型、智力均正常,非近亲结婚.患者母亲曾流产4次,只育患者一人.细胞遗传学检查:外周血常规培养,染色体制备、G显带、镜下计数30个细胞,分析5个核型.患者核型均为46,XY,t(4:13)(p15:q31) (13qter-13q31::4p15-4qter;13pter-13q31::4p15-4pter),妻子核型为46,XX,其母未接受染色体检查.

    关键词:
  • 46,X,der(Y)t(Y;9)染色体异常一例

    作者:毕海静;蓝信强

    患者 男,19月,因“生长发育迟缓”就诊于我院儿童保健科门诊.查体:面容发育正常,身高78 cm,体重9 kg,双手通贯掌,双手小拇指挠侧弯曲,四肢肌张力弱,不能独立行走,生殖器发育正常,智力发育较同龄儿落后.患儿系足月顺产,出生身长46 cm,体重3.1 kg,出生时哭声响亮,Apgar评分10分.

    关键词:
  • 48,XXYY两例

    作者:诸葛宝忠;李公祥;李琳

    例1 男,26岁.因“性格异常10年”就诊.体格检查:身高180 cm,体重72 kg.男性外貌,皮肤细腻,肌肉欠发达,喉结、胡须不明显.眼距增宽,双眼斜视,双眼球震颤.双乳房发育,乳距增宽,肘内翻,手指弯曲畸型.无阴毛,阴茎幼稚,包皮过长,双睾丸位于相应阴囊,明显小于正常,质软.

    关键词: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7,XXX/46,XX/45,X一例

    作者:孔京慧;李娴;赵鼎;宋银森;李林飞

    患者 女,12岁,因身材矮小就诊.查体:身高128 cm,体重35 kg,发育指数均偏下,智力正常.眼距宽、眼裂上斜,小颌,后发际低,颈蹼,双侧乳房未发育,两乳头间距远,未来月经.妇科检查:外阴幼稚型.B超提示子宫大小3.2 cm×2.2cm×1.4cm,为幼稚子宫,右侧卵巢大小约2.3cm×1.6 cm,左侧卵巢大小约2.5 cm×1.8 cm.

    关键词:
  • 产前诊断胎儿47,XYY/46,XY嵌合体一例

    作者:孙惟佳;费冬梅;黄红倩;欧阳鲁平;刘天盛;欧珊

    患者 女,25岁,第1胎.孕17+3周在我院行孕中期产前筛查提示21三体高危,建议其进行胎儿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孕期无特殊病史,夫妻身体健康,非近亲结婚,无遗传病家族史.细胞遗传学检查:于17+3周经腹壁行羊膜腔穿刺,取羊水30 mL,按我室常规方法培养、制片、G显带,计数20个分裂相,分析5个.因有异常,加大计数,共计100个分裂相.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为47,XYY[24]/46,XY[76].为排除因羊水细胞体外培养发生变异而产生嵌合体,对胎儿进一步行脐带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7,XYY[24]/46,XY[76].

    关键词:
  • 46,XX,t(11;22) (q24;q12)/46,XX伴自然流产一例

    作者:刘晓翌;胡飞雪;杨会林

    患者 女,30岁,共怀孕2次,分别于孕5周及9周自然流产.孕期无患病史及服药史,无放射线及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查体:外观及智力正常,第二性征发育良好,女性外阴,子宫及附件发育正常.夫妻非近亲结婚.细胞遗传学检查: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G显带,计数1 00个分裂相,染色体核型为:46,XX,t(11;22)(q24;q12)[76]/46,XX[24](图1).丈夫染色体正常.

    关键词:
  •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和基因特点分析

    作者:亓法英;车峰远

    目的 探讨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hereditary neuropathy with liability to pressure palsies,HNPP)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及基因特点,为该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1个家系的4例患者进行临床特点总结,行电生理检查和基因检测.结果 4例患者均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周围神经受到轻微牵拉或压迫后出现运动感觉障碍,电生理检查示广泛性多发性的周围神经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易卡压部位出现传导阻滞.基因检测示PMP22基因缺失突变.结论 HNPP多以神经易卡压部位发病,表现为受累神经支配区的运动感觉异常,神经电生理表现为广泛神经脱髓鞘损伤,基因检测能确诊.

  • HLA测序分型中模棱两可结果的分析及其解决策略

    作者:王大明;何柳媚;邹红岩;高素青;邓志辉

    目的 探讨无关供-受者器官移植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高分辨分型确认实验中,HLA测序分型模棱两可结果的种类、比例及高效解决方法.方法 采用美国Atria公司的HLA测序分型试剂盒,对650人份无关供-受者样本的HLA-A、B、C基因第2、3和4外显子,HLA-DRB1第2外显子及HLA-DQB1第2、3外显子进行常规检测,统计常见模棱两可等位基因种类及比例,再应用PCR序列特异性引物(s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高分辨试剂盒或增加常规检测区外的外显子进行再测序分型(sequencing-based typing,SBT),以获得精确的HLA高分辨分型结果.结果 650人份供-受者的HLA-A、B、C、DRB1及DQB1基因的直接测序分型出现模棱两可比例分别为76.31% (496/650),91.08% (592/650),97.69% (635/650),88.62% (576/650)和43.38% (141/650).共发现常规检测区内模棱两可等位基因型组合36种,常规检测区外模棱两可等位基因组合22种.依据中国常见及确认的(common and well-documented,CWD) HLA等位基因表(1.01版),排除罕见等位基因后,共有9种模棱两可CWD组合,除了HLA-B、C位点包括等3种外,其余的3个位点各出现1种;检测区外模棱两可等位基因组合减少为10种,其中HLA-A、B位点各1种,HLA-C、-DRB1位点各4种.所有模棱两可结果采用高分辨PCR-SSP或PCR-SBT方法进行必要的复核确认.结论 分析了HLA 5个位点测序分型中模棱两可结果的常见种类,采用相应的解决策略,可以达到高效、低耗、精确分型的目的.

  • 胎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与DNA甲基化及巨大儿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积太;吴克乐;胥新芸;刘子巍;林冲;王玉环;闫洪涛;杨新军

    目的 探讨胎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基因表达和甲基化变化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正常妊娠并足月分娩的129名产妇和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59例为巨大儿、70名为正常体重儿.调查产妇和新生儿的基本信息,并收集胎盘样品.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胎盘IGF-1 mRNA的表达量,MassARRAY系统测定胎盘IGF-1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结果 与正常体重儿比较,巨大儿胎盘IGF-1表达量和胎盘IGF-1甲基化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67、0.925).胎盘mRNA表达量和IGF-1甲基化水平亦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r=0.128,P=0.295).巨大儿与正常体重儿胎盘启动子区的CpG位点均呈低甲基化状态.以所有出生体重的上四分位数间距(4260 g)为拐点,出生体重<4260 g组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4260 g组(t=2.806,P=0.005),且与出生体重呈正相关关系(r=0.264,P=0.022).表明在出生体重<4260 g范围内,IGF-1表达量的增加贡献于出生体重的增长.但当胎儿过大时,存在负反馈调节作用,使表达量降低,以限制胎儿过度增大.结论 胎盘IGF-1的表达量与出生体重呈双向性关联,其表达量的高低均与处于低甲基化状态的胎盘IGF-1的甲基化程度无关.

  • 应用二代测序平台筛查高苯丙氨酸血症相关基因突变

    作者:曹延延;瞿宇晋;宋昉;白晋丽;金煜炜;王红

    目的 建立基于Ion Torrent PGM平台的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相关基因二代测序方法,以达到HPA早期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目的.方法 选取3例致病突变已知的HPA患儿和1名正常对照个体为研究对象用于方法的建立;选取10例致病突变已知的HPA患儿用于方法的验证;通过AmpliseqTM多重PCR的方法扩增PAH、GCH1、PTS、QDPR和PCBD1基因的5 '和3'端非翻译区和编码区以及外显子与内含子的交界区域,经Ion OneTouchTM系统富集扩增子,后应用Ion Torrent PGM测序仪对目标区域进行检测.所得数据采用Torrent Suite v2.2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所有变异位点经Sanger测序验证.结果 用于方法建立的4份样本数据输出总量为94.22 Mb,约99.5%的读长位于目标区域.IonTorrent PGM共检测到变异位点74个(28种),其中已知的6个致病突变全部检出;其余变异位点经数据库检索和Sanger验证55个(18种)为多态位点,13个(4种)为假阳性位点.用于验证此方法的10例HPA样本中的所有已知致病突变均成功检出.结论 与常规Sanger测序技术相比,Ion Torrent技术从代谢通路层面筛查高苯丙氨酸血症的相关基因变异,可以满足个体化诊断和治疗的医疗需求.

  • HLA-DPB1基因第2和第3外显子测序方法的建立及其多态性分析

    作者:和艳敏;陶苏丹;章伟;王炜;何吉;朱发明;吕杭军

    目的 建立HLA-DPB1基因第2~3外显子测序方法,并分析其多态性.方法 根据HLA-DPB1基因序列,设计位点特异性引物扩增242名浙江汉族人群HLA-DPB1第2~3外显子序列,PCR扩增产物经双酶切后对第2和3外显子进行双向测序分析,采用Assign 3.5+SBT分析软件判读HLA-DPB1等位基因型.结果 PCR扩增获得特异性的单一目的片段,其产物经直接测序后得到清晰的序列图.242名浙江汉族人群中共检测到18个HLA-DPB1等位基因,频率超过0.05的等位基因为DPB1*05:01:01/135:01(0.4112)、DPB1*02:01:02(0.1901)、DPB1*04:01:01(0.1136)以及DPB1 *02:02(0.0620),并确认1个新等位基因DPB1*168:01.在第3外显子中发现9个多态性位点,其中517 A>T为本实验新检出的1个多态性位点.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HLA-DPB1第2~3外显子测序方法是可行的,HLA-DPB1第3外显子存在一定多态性.

  • 丙酸血症患儿PCCA和PCCB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陈占玲;温鹏强;王国兵;胡宇慧;刘晓红;陈黎;陈淑丽;万力生;崔冬

    目的 探讨10例中国丙酸血症患儿PCCA和PCCB的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提取10例患儿外周血基因组DNA标本,应用PCR技术扩增PCCA和PCCB基因共39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区序列.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确定基因突变类型.结果 通过测序结果分析,证实7例患儿携带有PCCA基因突变,2例患儿携带PCCB基因突变,1例患儿同时携带有PCCA和PCCB基因突变.共检测出10种基因突变,其中8种为PCCA基因突变,2种为PCCB基因突变.3种PCCA基因型(c.245G>A、IVS15+ 5del5、c.1288C>T)和两种PCCB基因型(c.838insC、c.1087T>C)为新发现的突变.结论 中国丙酸血症患儿以PCCA基因突变为主.

  • 脆性X综合征FMR1基因AGG排布式分析

    作者:唐利芳;肖冰;徐燕;季星;蒋雯婷;刘晓青;陶炯

    目的 研究中国正常人群FMR1基因与其不稳定扩增相关的(CGG)n重复序列的多态性及AGG排布式.方法 应用AmplideX(R) FMR1 PCR Kit试剂盒扩增随机选取的380条X染色体,其中男性176例,女性102例,将11例脆性X综合征前突变携带者、10例脆性X综合征全突变患者作为阳性对照,用GeneMapper V4.0软件分析毛细管电泳结果,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女性样本杂合子比例为64.70%.在正常男性和女性样本中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5和14种,AGG排布式为26和27种,男性(CGG)n重复数范围为17~45,女性为21~44,其中1例为灰区携带者.男性和女性大频率等位基因数均为29,其次为30、36,(CGG)n重复数为28的等位基因缺如.AGG排布式以9A9A9常见.在正常人群中,99.21%有不同形式和数目的AGG嵌入,其中6A嵌人模块所占的比例高达10.02%,且多分布在较大的重复数片段中,而57.58%对照样本无AGG嵌入,且无1例患者样本有6A嵌入.正常男性、女性(CGG)n重复数的频数分布、AGG排布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GG数目在正常人群与对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GG数目及排布式可能对保持中国大陆人群(CGG)n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9A9A6A9可能为亚洲人群阻止(CGG)n不稳定扩增的一种特殊的排布式.

  • PEX10基因的表达异常可能与1p36拷贝数变异伴随的癫痫相关

    作者:张亚南;徐芳;谭跃球;胡建成;王华

    目的 通过3个1p36区域的拷贝数变异病例,探讨1p36区PEX10基因与该区域拷贝数变异并发癫痫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高分辨染色体显带、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结合单核苷酸多态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芯片技术确定3例患者的核型,应用实时PCR检测患者外周血中PEX10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高分辨染色体检测未检出3例患者核型异常,MLPA分析显示3例患者均存在1p亚端粒区拷贝数变异,FISH证实该区域拷贝数变异,SNP芯片确认该区域变异范围,其中例1和例2有癫痫的症状,拷贝数异常区域包括PEX10基因,而例3无癫痫的症状,其PEX10基因拷贝数正常.家系分析显示3例均为新发生的染色体异常.实时PCR发现,与正常人相比,例1的PEX10基因的mRNA水平表达量提高,例2的PEX10基因的mRNA水平表达量降低.结论 PEX10基因的拷贝数变异导致PEX10基因mRNA水平表达异常,可能与该区域伴发的癫痫有关.

  • Waardenburg综合征致病基因SOX10重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的构建、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华;冯娟;陈红胜;李家大;罗浑金;冯永

    目的 通过构建基因SOX10及其突变体表达质粒初步研究其外源性表达和定位表达,为研究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发病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双酶切pECE-SOX10和pCMV-Flag后连接构建SOX10基因重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CMV-SOX10-Flag,以其为模板分别构建SOX10基因新发突变G37fs、G38fs和E248fs表达质粒,DNA测序鉴定.SOX10、G37fs、G38fs和E248fs表达质粒分别瞬时转染NIH3T3细胞,Western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分别检测和观察野生和突变SOX10蛋白在NIH3T3细胞中的外源性表达和定位表达.结果 SOX10及其突变体G37fs、G38fs和E248fs表达质粒经DNA测序鉴定序列正确,三者在NIH3T3细胞中正确表达,E248fs与SOX10仅在细胞核中分布,G37fs和G38fs在细胞质与细胞核中均有分布.结论 成功构建了SOX10基因及其突变体真核细胞表达质粒,突变对SOX10蛋白的亚细胞定位产生影响,为在体外实验进一步研究中国人SOX10基因突变致WS发病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 中国帕金森病患者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及单胺氧化酶B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作者:郝宏莹;邵明;安静;陈楚霜;冯秀丽;谢淑;顾朱勤;陈彪

    目的 研究中国帕金森病患者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及单胺氧化酶B (monoamine oxidase B,MAO-B)基因的多态性分布.方法 研究对象为由中国帕金森病研究协作组收集的来自全国共29个研究中心的1408例帕金森病患者.抽取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DNA自动测序仪,采用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检测COMT和MAO-B的基因型.结果 COMT rs4680 AA、AG、G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8.9%、42.0%、49.1%;COMT rs4818 CC、CG、G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42.5%、45.6%、11.9%;MAO-B rs1799836 A/AA、AG、G/G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74.4%、14.1%、11.5%;COMTrs4680和MAO-B rs1799836基因型同时为高活性的比例为36.86%.结论 中国帕金森病患者COMT及MAOB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具有其独特特征,可能与帕金森病患者药物疗效差异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单侧肾上腺增生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KCNJ5基因序列的检测

    作者:张晶晶;李南方;胡燕荣;邵丹;杨海;周玲;洪静

    目的 研究单侧肾上腺增生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KCNJ5基因错义突变的情况和意义.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证实的单侧肾上腺增生组织14例,同时收集患者外周血样本,对所有样本的KCNJ5基因编码区进行测序,并预测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结果 在14例单侧肾上腺增生组织中发现了3种错义突变:c.451G>C/A(p.G151R) (2/14)、c.503T>G(p.L168R) (1/14)、c.830T>A(p.S209T) (9/14),其中c.830T>A为新发现的突变.蛋白结构预测显示L168R位于第二跨膜区,后者为保守区;S209位于胞内区,且S209为蛋白激酶(PKC)的磷酸化位点.结论 KCNJ5基因突变与单侧肾上腺增生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有关.蛋白质结构预测提示突变可能参与了单侧肾上腺增生的发生和发展.

  • DMD基因c.2381-3T>C突变性质的辨析

    作者:晏元龙;杨元

    目的 从一个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家系DMD基因突变情况,分析该基因第19内含子受位剪切区域c.2381-3T>C突变的性质.方法 提取该家系三代共5名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排除携带者DMD基因大片段缺失与重复后,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DMD基因外显子及侧翼内含子剪切序列的突变,并用Sanger测序验证.针对发现的剪切位点突变构建mini-gene表达载体,评价突变对于DMD基因mRNA剪切的影响.结果 该家系第一代的祖母与第二代的两姐妹均携带DMD基因的无义突变c.8038C>T(p.Arg2680Ter).第一代父亲为c.2381-3T>C突变的半合子,第二代的两姐妹以及妹妹的女儿均携带c.2381-3T>C杂合突变.在135名非DMD的成年男性中1人为c.2381-3T>C突变的半合子.构建c.2381-3T>C突变的mini-gene并分析表达产物未发现异常转录本.结论 DMD基因c.8038C>T(p.Arg2680Ter)是该家系的致病突变.该家系非DMD男性以及对照群体中检出c.2381-3T>C突变,以及该剪切突变的体外表达结果均提示这个已被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收录的DMD可疑致病突变属于罕见的单核苷多态,本身并不具备明显的致病效应.

  • 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基因微缺失的研究

    作者:付莉;毛熙光;陈绍威;张红斌;王明勇;黄桂英;王芳

    目的 探讨川南地区无精子症及严重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区微缺失的位点及其特点.方法 采用多重PCR技术对134例无精症患者、90例严重少精症患者和70名正常男性进行Y染色体AZF区18个序列标签位点(sequence tagged site,STS)的检测.结果 在224例患者中,AZF缺失率为12.1%(27/224),其中无精症患者缺失率为13.4%(18/134),严重少精症患者缺失率为10.0%(9/90).AZFc区缺失为常见的缺失类型,占51.9%.选用18个STS位点的检出率比欧洲男科学会和欧洲分子遗传实验质控网推荐的6个STS位点提高约22.7%(5/22).正常对照组未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结论 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对诊断男性不育具有重要价值,AZFc区是川南地区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的缺失热区.增加STS位点检测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缺失检测的可靠性及检出率.

  • 一例Pallister-Killian综合征的产前诊断

    作者:席惠;王华;贾政军;周玉春;禹虹;刘静;邬玲仟

    目的 探讨Pallister-Killian综合征(Pallister-Killian syndrome,PKS)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提高对此类罕见染色体疾病的认识,并探讨联合多种分析手段检出PKS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集1例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行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并提取外周血gDNA,通过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皮肤成纤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外周血间期FISH来确诊PKS综合征.结果 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核型为46,XY,父母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SNP-array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发现患儿12号染色体短臂重复,外周血间期核FISH结果为nuc ish(RP11-104B5,RP11-956A19)×4[19/100];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染色体G显带,确定核型为47,XY,+i(12)(p10)[44]/46,XY[56],综合上述结果考虑为PKS.结论 通过结合临床特征、SNP array、皮肤成纤维细胞核型分析和FISH可有效进行PKS诊断.

  • α-1,3-N-乙酰半乳糖胺等位基因421T>C突变导致A抗原弱表达

    作者:王满妮;陈利萍;吴大洲;左琴琴;叶世辉;徐华

    目的 探讨1例ABO血型系统A变异型的分子遗传学背景.方法 采用血清学方法鉴定ABO血型,测定血浆α-1,3-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的活性,用PCR扩增ABO基因的7个外显子及启动子序列,测序分析第7外显子单倍体.结果 先证者红细胞ABO血型为A弱表现型,ABO基因全编码区测序发现8处核苷酸杂合位点,分别为第6外显子的261delG缺失和297A/G、第7外显子的421C/T、467C/T、646T/A、681G/A、771C/T以及829G/A杂合变异.单链测序分析提示,其中1条为O02等位基因,另一个等位基因除421T>C和467C>T突变外,其他变异位点与A101等位基因一致.421T>C突变可导致A糖基转移酶第141位丝氨酸替换为脯氨酸(Ser141Pro).结论 产生弱A表型的原因可能是由于A糖基转移酶基因421T>C突变引起编码的氨基酸改变,使α-1,3-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活性减弱,导致A抗原弱表达.

  • 家族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症3型SLC20A2基因新突变及临床特点

    作者:朱敏;方诚;李小兵;周美鸿;万慧;洪道俊

    目的 报告1个SLC20A2基因新突变导致的家族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症3型(idiopathic basal ganglia calcification 3,IBGC-3)家系,总结和分析其临床表现和遗传特点.方法 收集1个IBGC-3家系的临床资料,对家系成员均进行头颅CT检查,对先证者、5例患者、5例无症状成员和100名健康人进行SLC20A2基因测序,并对发现突变的第8外显子进行质粒克隆测序.结果 该IBGC-3家系3代共有6例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其中男性3例,女性3例,均在青少年期发病,患者均表现为发作性运动诱发运动障碍,先证者合并锥体束征.5例现存患者头颅CT均显示基底节区和皮层下钙化,此外1例无症状成员出现基底节区和皮层下钙化,2例低龄无症状成员出现双侧苍白球钙化.先证者和7例颅内钙化者均存在SLC20A2基因第8外显子c.1086delC缺失突变,2例无颅内钙化家系成员和健康成员对照无此突变.头颅CT钙化严重程度与临床症状之间无明确联系.结论 本研究中表现为青少年型发作性运动诱发运动障碍的家族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症家系患者为SLC20A2基因突变所致,IBGC-3患者头颅CT钙化严重程度是否与临床症状无关尚需进一步验证.

  • β3-AR基因T190C多态性与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疗效的相关性

    作者:俞海峰;韦凡平;钱国权;李丽芳;张川;程震锋

    目的 研究β3肾上腺素能受体(p3 adrenergic receptor,β3-AR)基因T190C多态性与心力衰竭患者基因型的相关性,以及不同基因型患者对卡维地洛治疗心衰的疗效评价.方法 330例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大耐受剂量卡维地洛治疗5个月,治疗前后测定各项指标,包括心率、血 压、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脑利钠肽及6 min行走距离,并作β3-AR基因T190C多态性测定,观察治疗前后各基因型患者指标变化的组间差异.另随机选取300名正常健康人群,进行β3-AR基因T190C多态性测定,比较心力衰竭患者组和健康人群组之间基因型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β3-AR基因T190C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3-AR基因T190C多态含TT基因型心力衰竭患者经过卡维地洛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脑利钠钛较CC基因型患者显著改善.结论 3-AR基因T190C位点的基因型与心力衰竭无明显相关,β3-AR基因T190C多态含T等位基因心力衰竭患者对卡维地洛疗效好于含C等位基因患者.

  • Dystrophin基因外显子无缺失或重复家系的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

    作者:李涛;侯巧芳;吴东;王红丹;刘红彦;杨艳丽;张朝阳;丁雪冰;廖世秀

    目的 对一个Dystrophin基因外显子无缺失或重复家系进行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方法 首先应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检测该家系成员Dystrophin基因外显子缺失或重复情况,然后应用PCR-测序技术分析患者及孕妇Dystrophin基因79个外显子编码序列及其碱基突变情况.后,根据上述检测结果确定该家系Dystrophin基因致病突变并指导其产前诊断.结果 MLPA结果显示患者及其家系成员Dystrophin基因外显子未见缺失或重复;PCR-测序结果显示患者Dystrophin基因第70外显子第22位存在无义突变C>T,使密码子由CGA突变为终止密码子TGA,孕妇及其女儿该位点为杂合突变(C/T).羊水标本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阳性,Dystrophin基因外显子未见缺失或重复,第70外显子第22位存在纯合突变(C>T),且连锁分析显示其继承的母源X染色体与患者相同.结论 明确了该家系Dystrophin基因的致病突变,并对其进行了产前基因诊断.

  • 一例9p部份单体合并11q部分三体的分析

    作者:吴坚柱;谢英俊;林少宾;陈宝江;陈健生;张志强;纪媛君

    目的 检查1例心脏缺陷的胎儿的病因,为评估其家庭的复发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单核苷酸多态微阵列芯片(SNP-Array)对胎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基因组DNA扫描分析,同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高密度SNP-Array芯片检测显示胎儿存在9p末端14.5 Mb的重复合并11q末端14.7Mb的缺失.结合高分辨G显带核型分析,终确定其母亲核型为46,XX,t(9;11)(p23;q24),胎儿携带一条由母亲9号染色体短臂和11号染色体长臂易位形成的衍生11号染色体,其核型为46,XX,der(11)t(9;11)(p23;q24)mat.结论 SNP-Array结合高分辨G显带核型分析技术确诊了一例胎儿携带的衍生的11号染色体,后者来源于其母亲携带的9p与11q的平衡易位,其家庭再发风险高.SNP-Array能检测出细微的染色体不平衡改变.应用芯片对胎儿进行检测可能提示其父母携带的平衡易位并确定相应的染色体断端,这对隐型易位携带者的检出及复发风险评估有重要价值.

  •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伴多囊肾家系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李海江;张林明;陈涛;杨丹;朱杨帆;王丽红

    目的 对1个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3,SCA3)伴多囊肾病(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PKD)家系的临床特征和致病基因突变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PCR扩增、DNA测序等技术分析该家系成员SCA3基因第10外显子,PKD1、PKD2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邻近DNA系列片段,同时分析该家系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先证者SCA3基因CAG重复次数为28/76,一个等位基因的重复次数在全突变范围,其PKD1基因第23外显子发现序列异常.先证者临床症状严重,表现为严重的共济失调、锥体束征、Meige综合征、抑郁症和高血压.结论 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和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可同时发生在一个家系,基因检测是主要的确诊手段.

  • 新一代半导体测序技术检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A基因突变

    作者:孙云;蒋涛;马定远;杨贵江;杨冰;王彦云;许争峰

    目的 应用Ion Torrent半导体测序仪及Ion AmpliSeqTM Inherited Disease Panel检测1例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患儿的致病基因突变,探讨新一代Ion Torrent测序平台用于复杂单基因病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采集患儿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经多重PCR扩增富集目的基因片段,对样品加上序列标签及测序接头,制备成平均片段大小为200 bp左右的文库,然后应用Ion One Touch系统进行模板制备、乳化PCR及磁珠颗粒富集,318半导体测序芯片进行高通量测序,后采用Ion Torrent Suite v3.0软件进行Ion Torrent数据提取、序列比对及MMA致病基因MMAA、MMAB、MMACHC和MUT的SNVs和Indels提取,经dbSNP 137数据库过滤后,可疑突变经Sanger法测序验证.结果 检测到患儿MMAA基因编码区2个无义突变并通过Sanger测序验证,突变分别是第4外显子的c.586C>T(p.R196X)和第6外显子的c.898C>T(p.R300X),后者为未见报道的新突变.结论 发现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MMAA基因双重杂合突变;半导体测序技术低成本、高通量、高灵敏度,适用于遗传性疾病的基因诊断.

  • LOXL1基因多态性与四川地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关联研究

    作者:龚波;李秀兰;李宁;郝芳;陈蓉;曾光群;张丁丁

    目的 探讨四川地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与LOXL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位点rs1048661、rs3825942和rs2165241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416例POAG患者及997名正常对照,采用病例-对照关联研究设计方法,用单碱基延伸(SNaPshot)法对已报道的LOXL1基因的3个标签SNPs位点(rs1048661、rs3825942和rs2165241)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LOXL1基因的3个标签SNPs位点rs1048661、rs3825942和rs2165241的基因型频率在四川地区POAG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8、P=0.846、P=0.966),其相应的OR值(95%CI)分别是1.085 (0.92~1.28)、1.059 (0.82~1.37)和1.006(0.77~1.32).这3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POAG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322、P=0.660、P=0.965).结论 LOXL1基因SNPs位点rs1048661、rs3825942和rs2165241与四川地区POAG无关联性.

  • ALDH2基因rs671多态性与饮酒人群肿瘤易感性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传萍;李鲁平

    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是酒精代谢的关键酶,在酒精代谢产生的致癌物乙醛的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基因多态性(尤其是rs671位点)与饮酒人群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重点就ALDH2基因rs671位点的多态性与饮酒人群肿瘤易感性的相关性这一热点研究作一综述.

  • miRNA调控网络的遗传变异研究进展

    作者:郭臻;周宏灏;张伟

    微RNA(microRNA,miRNA)是新发现的一类进化上高度保守的重要转录后调控因子,通过调节基因表达而参与调控细胞凋亡、增殖及分化等生理过程,同时与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miRNA生物合成通路基因及miRNA靶基因结合位点遗传变异可影响miRNA调控功能的发挥,并产生显著的遗传学效应.miRNA调控网络遗传变异可导致miRNA功能缺失或增加,影响成百上千基因的表达.越来越多研究表明miRNA多态与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miRNA调控网络遗传变异不论对于复杂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还是诊疗预后分子标记物的确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 25510份孕中期羊水细胞的染色体分析

    作者:赖怡;刘之英;秦利;魏杨君;谢良玉;陈久容;夏蓓;郑杰梅;郑兰

    目的 分析孕中期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并比较不同异常核型的发生率,为临床处理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并培养成功的羊水标本共计25 510份,根据不同的检查指征分为6个组,比较不同组间异常核型的发生率.有161例核型异常胎儿的父母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核型分析.结果 25 510个胎儿核型中共发现异常核型541个(2.12%),除了夫妻染色体异常组常见的为平衡易位,其余各组的常见的核型异常为非整倍体,其中常见的为21三体.结论 高龄仍是现在产前诊断常见的原因,孕中期的胎儿核型异常形式多样,应当根据具体异常核型并结合孕妇情况决定是否保留胎儿.

  • 孕妇年龄风险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邹波;张莉超;施丹华

    目的 分析将年龄风险(≥35岁)作为穿刺指征的孕妇的胎儿异常染色体发生情况.方法 对3770名年龄≥35岁孕妇行孕中期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分析胎儿染色体核型及异常的发生率.将孕妇按年龄分为35~37岁、38~40岁、41~43岁、44~46岁4组,比较各年龄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发生率.结果 3770份羊水标本,共检出异常核型103例,发生率2.73%.其中胎儿21三体、18三体、13三体、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发生率分别为0.88%(33/3770)、0.21%(8/3770)、0.05%(2/3770)、0.32%(12/3770);染色体结构异常发生率1.27%(48/3770),其中易位和倒位发生率分别为0.40%(15/3770)、0.87%(33/3770).4个年龄组35~37岁、38~40岁、41~43岁、44~46岁的非整倍体发生率分别为1.07%(24/2242)、1.52%(18/1182)、3.33%(10/300)、6.52%(3/46),40岁以上孕妇胎儿非整倍体发生率明显高于35~40岁孕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0,P<0.01).48例染色体结构异常胎儿进行其父母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确定新发生的结构异常2例,其余胎儿染色体结构变异均来源于亲代.结论 孕妇年龄与胎儿21三体和18三体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可以将羊水穿刺的年龄风险切割值提高至40岁,40岁以下孕妇选择产前血清学筛查或无创DNA产前检测等技术,减少不必要的创伤性产前诊断检查.

  • 327对自然流产夫妇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作者:陈美佳;吕福通;黄霈;华荣

    目的 探讨染色体异常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 抽取327对自然流产夫妇的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常规G显带,计算机软件进行核型分析,计数30个核型,观察10个核型,异常者加倍分析.结果 327对自然流产夫妇中(654人),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56例,异常检出率为8.6%,其中,男性19例,女性37例.平衡易位是主要的异常类型,共21例,小Y10例,次缢痕增加9例,9号臂间倒位7例,随体增加7例,15号短臂增加1例,12号短臂减少1例.结论 染色体异常特别是染色体平衡易位是导致反复流产的重要遗传因素,染色体多态性与自然流产有一定的内在关联.

  • 早孕期绒毛穿刺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作者:范佳鸣;许平;张丽芳;钱飞燕

    目的 通过绒毛穿刺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评价早孕期染色体产前诊断的意义.方法 收集就诊的207名单胎孕妇,于妊娠11~15周在超声引导下经腹绒毛穿刺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绒毛穿刺成功率为96.62%,培养成功率为98.5%.检出异常核型14例(7.11%),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8例,以21三体为主;结构异常6例.结论 对具有高风险指征的孕妇进行孕早期绒毛穿刺染色体分析有利于及早发现染色体异常胎儿.

  • 3929位高龄孕妇产前细胞遗传学诊断结果分析

    作者:周玉春;王华;贾政军;彭向京;王丹;张宗磊;胡浩;席惠;马晓琦

    目的 分析高龄孕妇胎儿的染色体核型,探讨异常核型的种类及发生风险.方法 收集在我院进行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的高龄孕妇资料,统计各种胎儿染色体异常率.将高龄孕妇分成3组,比较各组胎儿异常核型的发生情况.结果 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率为4.33%,且随年龄递增而显著升高(P<0.01).三体综合征的发生率为3.08%,占染色体异常总数的71.18%.38岁及以上年龄组21三体综合征发生率是35~37岁组的2.12~2.42倍(P<0.01).染色体结构异常主要是易位,95%来源于亲代.4例臂间倒位均来源于亲代.新发标记染色体2例,经SNP-array检测,1例未发现致病性拷贝数改变,另1例来源于4号染色体,其结构包含约9 Mb的重复.结论 高龄孕妇发生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随孕妇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其中风险增大为显著的是21三体综合征.对于新发染色体异常需用分子核型分析技术作进一步检测,为遗传咨询提供可靠的依据.

  • 150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分析

    作者:李红阁;瞿阳;罗玉琴;翁炳焕;徐晨明

    目的 评估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畸变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13、16、18、21、22、X和Y染色体特异性DNA探针对150份因早期自然流产行清宫术的患者绒毛标本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150份绒毛标本全部检测成功,检出染色体数目异常73例,以常染色体三体型多,其次为三倍体和性染色体单体.结论 开展自然流产胎儿绒毛染色体检查有利于查明流产的原因,对合理指导下次妊娠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566例身材矮小儿童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作者:王红英;朱宏;何亚香;陈临琪;杨乃超;洪礼仪;邵雪君

    目的 探讨身材矮小儿童的细胞遗传学病因.方法 对566例身材矮小儿童按常规方法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并进行核型分析.对携带常染色体异常的患儿进行家系调查.结果 共发现异常核型81例,异常率为14.3%,其中性染色体异常72例(88.9%),常染色体异常8例(9.9%),47,XX,+mar 1例.仅1例常染色体部分三体患儿(46,XY,der(14)t(5;14)(q34;p11)pat)的父亲存在核型异常[46,XY,t(5;14)(q34;p11)].结论 性染色体异常是儿童身材矮小的重要因素,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一家系5代10例研究

    作者:张林明;杨丹;李海江;朱杨帆;梁丽拼;陈涛

    先证者(Ⅲ15) 男,53岁.因“四肢无力13年,加重半年”入院.患者40岁开始无明显诱因自觉四肢无力并缓慢加重,至2008年发展为搬重物时双下肢走路不稳,不敢走窄路,上楼梯需要扶持,似要摔倒,偶吐字不清,饮酒后不能言语,性功能消失.到当地医院行MRI检查示小脑萎缩,EEG(-),未治疗;近1年来精神差,多睡,头昏;近半年来不能独坐,需要有靠背,仅能独立行走百米,持筷费力,反应变慢,烦躁,言语不清楚.

    关键词:
  • 跖骨短小症一家系二例

    作者:李群伟;索朗次登;边巴次仁;李宝华;次仁;格桑达瓦

    先证者(图1,Ⅱ1) 男,西藏林芝地区藏族,18岁,未婚.在家长带领下前来就诊,以体格发育迟缓为主诉,当地医务人员诊断为大骨节病.查体:智力正常,身材矮小,身高136.8cm,体重35.2 kg,整体体格发育不良,外观如小儿.五官正常,无特殊容貌.走路轻度摇摆,关节不疼痛,但主诉走路稍远时双脚有疼痛.患者头颅较小,四肢长度比正常短小,包括上臂、前臂、股骨和胫骨均短小(股骨24 cm、腓骨26 cm、上臂20 cm、前臂21 cm),约为正常长度的2/3.

    关键词:
  • 精神发育迟滞、性腺发育不全、癫痫、脑白质病变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一家系

    作者:商丹丹;史长河;秦洁;宋波;许予明;孙石磊

    先证者(Ⅱ2) 男,38岁.因“反应迟钝30余年,发作性抽搐3年,行走迟缓2月”入院.患者自幼智力、记忆力低下,表现为学习不佳、反应较慢,小学毕业后辍学,日常生活能力尚可.3年前患者出现发作性抽搐症状,发作时口吐白沫,呼之不应,每次持续约1~2 min,其后抽搐共发作3次.2月前患者摔倒后出现行走缓慢伴姿势性震颤,自觉记忆力、计算力明显下降,情绪低落.1月前再发抽搐1次.患者于3年前曾诊断为“死精症”.查体:脊椎稍后凸.

    关键词:
  •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1基因突变一家系

    作者:陈静娟;王玉凯;曾桄伦;李国德

    先证者(Ⅱ2) 女,36岁.因“进行性行走不稳,伴记忆力下降4年”于201 3年1月6日入住我科.患者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表现为行走时有摇晃感,不能走直线,跑步时尤明显.双下肢易疲劳,双手动作逐渐不灵活,完成精细动作困难,开始感觉写字困难,速度慢伴手抖.言语不清,间有饮水呛咳,进食固体尚可.不伴头晕及视物模糊、重影,间有乏力感,无双下肢疼痛,症状无晨轻暮重表现,未重视及就诊.

    关键词:
  • 汗孔角化症伴发直肠癌一例及家系调查

    作者:于俊秀;许俊龙

    先证者(Ⅱ1) 男,90岁,汉族.半年来出现大便困难,逐渐加重,便形变细.既往有皮疹病史,未予诊治.查体:胸背部及四肢皮肤多发散在棕色扁平丘疹,大小不一,中央萎缩,周边角化性堤状隆起(图1).下腹部轻度压痛.直肠指检:距肛缘7 cm触及环周肿块,质硬,固定,直肠腔狭窄,退指指套有血迹.CT提示直肠中上段肠壁环状增厚,肠腔狭窄,周围间隙可见直径3.6 cm、4.4 cm囊实性肿块,直肠系膜内可见小淋巴结影.

    关键词:
  • 白化病一家系4例

    作者:张颖珍

    先证者(V16) 男,44岁,未婚,全身皮肤、毛发缺乏黑色素,视网膜无色素,虹膜和瞳孔呈淡红色,畏光,眼球震颤,但视力正常.皮肤有角化黑斑.根据其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眼皮肤白化病Ⅰ型(OMIM 203100).家系调查:在先证者的家系中,V2、V8、V13、V16为同辈白化病患者(图1),临床表现相似,全身皮肤、毛发、眼部缺乏黑色素,全身白化,但智力及体格发育正常.4人年龄分别为64、52、49、44岁,前3位为女性患者,均已结婚生子,且后代表型正常.

    关键词:
  • 一段有关遗传病诊断与婚姻关系的对话

    作者:孟英韬;舒剑波;李慧芬

    医生A:咱们医院用气相色谱质谱筛查出不少遗传代谢病了.我对几个家系做了基因分析,花费了很大功夫找到了突变位点.如果这些家长愿做产前诊断,将来就有希望生个健康的孩子.让我没想到的是几个家庭陆续选择了离婚,我的工作白做了.

    关键词:
中华医学遗传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