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ology 림상마취학잡지
- 主管单位: 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京分会
- 影响因子: 2.2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5805
- 国内刊号: 32-1211/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呼吸力学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呼吸力学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膜癌热灌注化疗的患者90例,男55例,女35例,年龄40~70岁,ASA Ⅰ~Ⅲ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为容量控制通气(VCV)组,VT 10 ml/kg;B组为VCV+低PEEP组,VT 6 ml/kg,PEEP 5cm H2O;C组为VCV+高PEEP组,VT 6 ml/kg,PEEP 10cm H2O;术中调整RR维持PETCO2 35~45 mm Hg.于气管插管后5 min(T1)、腹腔热灌注化疗开始前(T2)、化疗结束时(T3)、气管拔管前(T4)记录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和平均气道压(Pmean),计算动态肺顺应性(Cdyn).并取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及死腔率(VD/VT).记录术后7 d内肺部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T1~T4时B、C组Ppeak、Pplat、A-aDO2和RI明显降低,OI和VD/VT 明显升高(P<0.05);T2~T4时B、C组Pmean明显降低,Cdyn和PaO2明显升高(P<0.05).与T1比较,T2~T4时A组Ppeak、Pplat和Pmean明显升高,Cdyn明显降低(P<0.05);T3时B组Ppeak和Pplat明显升高(P<0.05),T2~T4 Pmean明显升高(P<0.05),T3、T4时Cdyn明显降低(P<0.05);T2~T4时C组Ppeak、Pplat和Pmean明显升高(P<0.05),T3、T4时Cdyn明显降低(P<0.05).与T0时比较,T2~T4时三组PaO2和OI明显降低,A-aDO2、RI和VD/VT明显升高(P<0.05).术后7 d内B、C组肺部感染、低氧血症和肺不张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小潮气量(6 ml/kg)联合PEEP(5 cm H2O)通气可以显著改善腹膜癌患者术中热灌注期间肺功能,降低围术期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影响
目的 评价围术期静脉输注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96例,男38例,女58例,年龄70~93岁,ASA 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8例.麻醉方式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髂筋膜间隙阻滞.U组于切皮前、术后第1天和第2天静脉泵入乌司他丁5 000 U/kg;C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术后1~3 d采用意识错乱评估法(CAM)评定POD的发生情况.分别于麻醉前(T0)、术毕(T1)和术后第3天(T2)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IL-6和S100β的水平.结果 C组POD发生13例(28.2%),U组POD发生2例(4.3%),U组POD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与T0时比较,T1、T2时C组血清IL-6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T1、T2时U组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与T0时比较,T1时C组S100β水平明显升高(P<0.05);T1时U组血清S100β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POD发生率,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促炎症因子IL-6和S100β的过度释放相关.
-
羟考酮与舒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手术全身麻醉的比较
目的 观察和比较羟考酮与舒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患者全麻诱导及维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乳腺癌局部扩大切除术的女性患者200例,年龄25~65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羟考酮组(O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100例.静脉注射羟考酮0.2 mg/kg(O组)或舒芬太尼0.2 μg/kg(S组)、丙泊酚2 mg/kg与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行全麻诱导.术中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麻醉.记录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记录拔管后VAS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 h O组静态和动态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S组(P<0.05),其他时点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拔管后各时点静态和动态中度以上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均有18例(18%)发生头晕,O组和S组分别有11例(11%) 和9例(9%)发生恶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舒芬太尼比较,羟考酮也可安全有效地用于乳腺癌局部扩大切除手术的全麻诱导及维持.
-
超声引导下肋间臂神经阻滞治疗乳房切除术后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及评价超声引导下肋间臂神经(ICBN)阻滞治疗保留ICBN的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顽固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行保留ICBN的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随访的女性患者53例,年龄18~55岁,ASA Ⅰ或Ⅱ级,其中术后出现术侧侧胸壁、腋窝和/或上臂顽固性疼痛,且持续超过3个月的患者有19例,经超声引导在第2肋间隙前锯肌浅面和胸小肌深面形成的潜在间隙内注入0.5%罗哌卡因10 ml行ICBN阻滞,记录阻滞前、阻滞后30 min和阻滞后1~7 d患者静息(VAS静息)、运动(肩外展,VAS运动)及接受von Frey痛觉测试纤维丝100 kPa压力刺激(VAS压力)时的VAS评分,并计算疼痛评分总和(SPI,SPI=VAS静息+VAS运动+VAS压力),同时观察阻滞后1~7 d SPI降低≥5分的患者例数.记录局麻药过敏、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等阻滞相关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接受7 d疼痛评估随访.结果 19例患者均完成超声引导下ICBN阻滞,其中17例完成阻滞后7 d的随访.患者阻滞前后SPI平均数差值为-9.19分(95%CI-11.24~-7.14,P<0.01).与阻滞前比较,阻滞后30 min、阻滞后1~6 d VAS静息、VAS运动、VAS压力和SP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阻滞后1~4 d SPI降低≥5分的患者分别有14例(82.4%)、13例(76.5%)、7例(41.2%)和3例(17.6%).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局麻药过敏、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等阻滞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超声引导下ICBN阻滞可安全有效地改善行保留ICBN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顽固性疼痛.
-
成人良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肾损伤部分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成人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行原位肝移植术后发生肾损伤的部分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5~12月于我院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的成人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3~68岁,ASA Ⅲ或Ⅳ级.根据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AKI),将患者分为:未发生AKI组(16例)与AKI组(14例).收集资料包括术前一般情况、手术因素、麻醉因素、是否使用回收式自体输血、术后因素、患者术前肾功能、术后每日尿量、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所有变量单因素分析P<0.10纳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与未发生AKI组比较,AKI组使用回收式自体输血明显减少,输注血小板明显增多,术后需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比例明显升高(P<0.05).使用回收式自体输血为保护性因素,OR值为0.058,95%CI为0.005~0.649;输注血小板为危险因素,OR值为10.706,95%CI为1.212~94.963.结论 肝移植术使用回收式自体输血,合理输注血小板,可以减少AKI的发生;一旦患者术后需升压药维持血压,会增加AKI发生的可能性.
-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年龄30~55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C组)和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30例.术后给予PCIA.连续3夜[当晚21:00至次日6:00,术前1夜(PSG1),术后第1夜(PSG2),和术后第2夜(PSG3)]对患者进行多导联睡眠功能监测,观察指标包括各期睡眠分布,睡眠觉醒指数,睡眠效率及主观睡眠质量评分.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疼痛,同时记录舒芬太尼累积消耗量、镇静评分、MAP、HR和SpO2.结果 与PSG1时比较,PSG2和PSG3时C组N1期睡眠明显增加(P<0.05),D组N1期睡眠明显减少、N2期睡眠明显增加(P<0.05),两组N3期和REM期睡眠明显减少、睡眠效率和主观睡眠质量明显降低、觉醒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PSG2和PSG3时D组N1期睡眠明显减少、N2期睡眠明显增加(P<0.05);D组睡眠效率和主观睡眠质量明显升高,觉醒指数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术后6、24和48 h D组VAS评分明显降低、舒芬太尼累积消耗量明显减少、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术后6、24 h D组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经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提供良好镇痛的同时改善患者睡眠剥夺,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对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后疼痛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后疼痛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患者60例,男43例,女17例,年龄18~60岁,体重50~80 kg,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DS组),每组30例.术毕使用PCIA,S组配方为舒芬太尼2.0 μg/kg加托烷司琼5 mg加生理盐水配至100 ml,DS组配方为地佐辛0.5 mg/kg加舒芬太尼2.0 μg/kg加托烷司琼5 mg加生理盐水配至100 ml.记录术后4、24、48 h患者VAS评分、数字镇静评分(numeric sedation scale,NSS)以及术后48 h的患者满意度评分.于麻醉诱导前、术毕和术后4、24、48 h采集患者颈内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2和IL-6 的浓度.记录患者术后48 h内的PCIA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4、24、48 h DS组VAS评分明显低于S组(P<0.05);DS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S组[(3.9±0.4)分 vs.(2.0±0.5)分] (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麻醉诱导前比较,术后4、24、48 h两组TNF-α和IL-6浓度明显升高,IL-2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24、48 h DS组TNF-α、IL-6 浓度明显低于S组,IL-2浓度明显高于S组(P<0.05).术后48 h内DS组PCIA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S组[(2.0±0.7)次 vs.(7.2±1.3)次]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佐辛0.5 mg/kg复合舒芬太尼2.0 μg/kg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可提供安全有效的镇痛,并可减轻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后炎症反应.
-
新斯的明拮抗老年患者米库氯铵肌松残余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新斯的明对老年患者应用米库氯铵术后肌松残余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全麻下腹腔镜下胃肠肿瘤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65~73岁,体重45~80 kg,ASA 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A组,n=22)术后给予拮抗药新斯的明20 μg/kg,对照组(B组,n=24)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四个成串刺激尺神经,通过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以监测并记录术毕时(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10 min(T4)、30 min(T5)时的 TOFR(T4/T1,T1 和T4为第1和第4个颤搐反应高度).统计拔管时Steward苏醒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并记录两组肌松恢复指标:临床时效(M1)(T1恢复到25%的时间)、恢复指数(M2)(T1从25%恢复到75%的时间)、TOFR恢复到0.7的时间(M3)、TOFR从0.7恢复到0.9的时间(M4)、停药至拔管时间(M5).两组在麻醉诱导前和拔管时分别采集动脉血并检测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活性(D1和D2).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手术时间、失血量、术毕体温、输液量、D1和D2、苏醒评分和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D1和D2的差值D与手术时间、输液量、失血量的相关性分析中,D与输液量明显相关(P<0.05).A组M1、M2、M3、M4 和M5均明显小于B组(P<0.05).T3~T5时A组TOFR明显高于B组(P<0.05).T3、T4时A组TOFR<0.7和T4、T5时A组TOFR<0.9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 米库氯铵肌松恢复快,残余肌松相对较少,使用小剂量新斯的明拮抗使老年患者的麻醉恢复更加安全高效.
-
脑电双频指数联合肌松监测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联合肌松监测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麻醉管理.方法 选择择期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年龄65~80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BIS联合肌松监测组(AA组)和常规麻醉组(AC组),每组50例.AA组,丙泊酚以BIS值45~55为目标靶控输注,用肌松监测反馈仪闭环输注顺式阿曲库铵;AC组,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及麻醉经验进行麻醉深度的维持和管理.气腹建立后,所有患者采用40° Trendelenburg体位.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插管后即刻(T1)、气腹后10 min(T2)、气腹后60 min(T3)、手术结束时(T4)的BP、HR、气道平台压(Pplat)和气道峰压(Ppeak);记录术中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的用量,血管活性药的使用例数,术后拔管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结果 T1、T2、T4时AC组MAP明显高于、HR明显快于AA组(P<0.05);T3时AC组MAP明显低于AA组(P<0.05);与T0时比较,T1、T2、T4时AC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加快(P<0.05),T3时AC组MAP明显降低(P<0.05);AA组各时点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1时比较,T2~T4时两组患者Pplat和Ppeak明显升高(P<0.05);T2、T3时AC组Pplat和Ppeak明显高于AA组(P<0.05);AA组术中丙泊酚和顺式阿曲库铵的用量明显少于,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AC组(P<0.05).结论 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采用BIS联合肌松监测管理,能将术中血流动力学维持在稳定的范围,减小术中气道压波动,减少全麻药物用量,明显缩短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改善麻醉苏醒质量.
-
右美托咪定用于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0例,男17例,女53例,年龄20~65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R组)和地塞米松组(D组),每组35例.R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背景剂量为0.5 μg/kg,10 min内注射完毕,后以0.5 μg·kg-1·h-1维持输注.D组给予地塞米松8 mg静脉注射.观察患者入室(T1)、插管前(T2)、插管后5 min(T3)、手术开始后5 min(T4)、手术开始后30 min(T5)、缝皮时(T6)、拔管后5 min(T7)的血压和心率.记录术中七氟醚的吸入浓度、停七氟醚至拔管的时间、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观察患者8、24、48 h内有无发生恶心呕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8、24、48 h的恶心发生率和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7时R组HR明显低于D组(P<0.05),两组间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8 mg比较,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 μg/kg(10 min),维持量0.5 μg·kg-1·h-1,对减少腹腔镜胆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有相同的效果.
-
反比通气联合PEEP对肺叶切除患者单肺通气时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反比通气联合PEEP对肺叶切除患者单肺通气时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肺叶切除术单肺通气的患者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37~65岁,BMI 21~29 kg/m2,ASA Ⅱ级,随机分为反比通气组与常规通气组,每组40例.支气管插管全麻后机械通气,反比通气组为I:E 2:1,VT 7 mL/kg,RR 12次/分,PEEP 5 mH2O;常规通气组为I:E 1:2,其他参数不变.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5 min(T1)、单肺通气开始(T2)、单肺通气45 min(T3)及手术结束 (T4)的呼吸力学指标,采集T0、T3时的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用纤维支气管镜采集T1、T3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采用ELISA法检测IL-6、IL-8及IL-10浓度的变化.结果 与常规通气组比较,T3时反比通气组PaO2明显升高(P<0.05);T1~T4时反比通气组气道峰压(Ppeak)和气道平台压(Pplat)明显降低(P<0.05),PEEP和平均气道压(Pmean)明显升高(P<0.05),肺的顺应性(CL)明显增加 (P<0.05);T3时反比通气组IL-6、IL-8和IL-10浓度明显降低(P<0.05).低氧血症常规通气组2例(5.0%),反比通气组1例(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苏醒延迟、肺不张和气胸等并发症.结论 反比通气联合PEEP可改善通气和低氧血症,增加肺的顺应性,降低气道平台压,抑制炎症因子释放.
-
3D打印导航模板在圆孔外口三叉神经第二支射频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3D打印导航模板在圆孔入路三叉神经第二支射频热凝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方法 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第二支疼痛患者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45~85岁,ASA 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A组,n=21)和对照组(B组,n=22).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颅CT三维重建,模拟穿刺并确定佳穿刺方案.A组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经皮穿刺,B组在CT引导下常规穿刺,术中均经3D-CT影像及电刺激试验确认针尖位置后再行射频热凝治疗.记录患者一次穿刺成功例数、术中CT扫描次数、术中CT辐射量、手术时间、术后即刻疼痛NRS评分以及感觉减退、面部肿胀、角膜反射减弱、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90.4% vs.22.7%),CT扫描次数明显少于B组[(1.1±0.3)次 vs.(2.8±1.3)次],CT辐射量明显小于B组[(323.1±108.7)mGy*cm vs.(787.8±355.7)mGy*cm],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15.3±5.5)min vs.(28.5±6.5)min](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NRS评分明显降低[A组:(3.1±1.7)分 vs.(8.5±0.7)分;B组:(3.1±1.5)分 vs.(8.5±0.7)分](P<0.05);两组患者NR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充分术前路径规划的基础上,3D打印导航模板能够明显提高圆孔穿刺精准性、安全性,提高三叉神经第二支射频治疗的效率与质量.
-
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择期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369例,男73例,女296例,年龄>60岁,ASAⅠ或Ⅱ级.诱导前所有患者均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股神经阻滞,给予0.4%罗哌卡因25 ml后置入连续股神经置管用于术后镇痛,术中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后3 d内每天两次使用ICU专用谵妄评估表(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intensive care unit,CAM-ICU)评估患者是否发生谵妄并记录术后非谵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是否发生谵妄分组,筛选出术后谵妄的可能危险因素,包括术中使用静脉麻醉药物种类、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卒中、呼吸道疾病、糖尿病、肾功能异常,术前ASA分级;术中出血、术中输血、总输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是否使用哌替啶.将所有观察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有62例患者(16.8%)在术后3 d内发生谵妄.患者年龄增高(OR=2.116,P=0.035)、受教育程度低(OR=0.091,P<0.001)、术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OR=12.500,P=0.002)、ASA分级(OR=22.333,P=0.005)、总输血量增加(OR=4.500,P<0.001)以及术后使用哌替啶(OR=22.372,P=0.001)为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60岁以上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COPD、ASA分级、总输血量和术后使用哌替啶为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血管外肺水及氧合的影响
目的 研究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血管外肺水及氧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65~75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对照组(A组):术中常规输入晶体液和胶体液补充血容量;ANH组(B组):麻醉诱导平稳后,手术前进行ANH,目标Hct 30%;ANH联合CH组(C组):手术前进行ANH,持续泵注硝酸甘油,辅助艾司洛尔,将目标MAP控制在基础值的70%.分别于诱导前(T1)、血液稀释后即刻(T2)、血液稀释后30 min(T3)、CH达到目标MAP 30 min后(T4)、术毕(T5)采集动脉血样做血气分析,监测并记录MAP、HR、PaO2、SpO2、Hct、HCO3-、pH、心脏指数(CI)、每搏变异量(SVV)、每搏指数(S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胸内血容量指数(ITBVI)的变化,并记录采血量、出血量、尿量及手术时间等.结果 B组和C组采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未做自体血采集.C组出血量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A组有6例,B组有1例输注异体血,C组未输注异体血.与T1时比较,T2~T5时三组MAP、HR、CI、SVI和Hct明显降低(P<0.05),但均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与T1时比较,T2~T4时三组SVV明显降低(P<0.05).与T1时比较,T2~T5时三组ITBVI、PaO2和SpO2明显升高(P<0.05),但均稳定在正常范围内.T2时A组CI、SVI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与A组和B组比较,T4时C组MAP明显降低、SVV明显升高(P<0.05).三组患者尿量、手术时间、EVLWI、HCO3-和pH组间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节约用血效果确切,对血管外肺水及氧合未产生不利影响,但联合应用时需加强监测.
-
右美托咪定和七氟醚改善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的比较
目的 观察和比较右美托咪定和七氟醚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保护的效应.方法 选择择期合并冠心病的腔镜下胸腹部手术患者135例,男90例,女45例,年龄45~82岁,ASA 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七氟醚组(S组),每组45例.采用依托咪酯0.2 mg/kg、丙泊酚0.5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2~0.3 mg/kg和芬太尼5.0~6.0 μg/kg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D组诱导前10 min开始至手术结束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S组从麻醉诱导后开始持续吸入七氟醚至手术结束前30 min停用.记录术中和术后72 h内心肌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中C组心肌缺血的发生率[12例(26.7%)]明显高于D组[3例(6.7%)]和S组[4例(8.9%)](P<0.05);术后72 h内C组、D组和S组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6例(13.3%)、4例(8.9%)和4例(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美托咪定和七氟醚均能通过改善心肌血氧供需平衡,降低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心肌缺血的发生率.
-
帕瑞昔布对肝部分切除术老年大鼠海马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研究帕瑞昔布对肝部分切除术老年大鼠海马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70只,20月龄,体重500~600 g,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n=10),手术组(S组,n=30)及帕瑞昔布组(P组,n=30).采用肝部分切除术建立手术创伤导致海马炎症反应模型.P组大鼠在异氟醚麻醉下行肝部分切除术,并于术前1 h腹腔注射帕瑞昔布10 mg/kg,术后每日腹腔注射帕瑞昔布2 mg/kg直至处死.S组大鼠在异氟醚麻醉下行肝部分切除术,术前1 h腹腔注射与P组等量的生理盐水.C组腹腔注射与以上各组等量的生理盐水.干预后第1、3、7 天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环氧合酶-2(COX-2)mRNA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COX-2、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ELISA法检测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结果 干预后第1、3天S组和P组COX-2 mRNA及蛋白表达、PGE2含量、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C组(P<0.05或P<0.01),但P组明显低于S组(P<0.05或P<0.01).干预后第7天三组大鼠COX-2 mRNA及蛋白表达、PGE2含量、caspase-3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部分切除术可导致海马炎症反应,帕瑞昔布可显著抑制此种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海马COX-2 mRNA和蛋白表达、PGE2含量和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
舒芬太尼对小鼠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对小鼠单侧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BALB/c小鼠80只,6~8周龄,体重 18~22 g.采用随机数字量表法分为四组:舒芬太尼高剂量组(H组)、舒芬太尼中剂量组(M组)、舒芬太尼低剂量组(L组)和模型组(MO组),每组20只.制备单侧坐骨神经离断损伤模型后,H、M、L组分别腹腔注射舒芬太尼10 μg/kg、5 μg/kg、2.5 μg/kg,MO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注射3 d,每天1次.于4、8、12周检测小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于2、4、8、12周每组随机处死的5只小鼠,取其损伤同侧L4~L6脊髓节段.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各时点GFAP的表达.结果 H、M组SFI明显高于L、MO组(P<0.05),L、MO组S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M组脊髓前角神经元形态较好,L、MO组脊髓前角神经元形态较差.与MO组比较,各时点H、M、L组GFAP的表达上调(P<0.05);与L组比较,各时点H、M组GFAP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 舒芬太尼促进小鼠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利于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
-
纳洛酮复合吗啡对裸鼠人胃癌皮下瘤生长的影响
目的 观察纳洛酮复合吗啡对裸鼠人胃癌皮下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建立裸鼠人胃癌MGC-803细胞皮下瘤模型,将50只裸鼠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组(S组)、20 mg/kg 吗啡组(M组)、1 mg/kg纳洛酮组(N组)、1 mg/kg纳洛酮+20 mg/kg 吗啡组(NM组),每组10只.成瘤后,C组不作任何处理;S、M、N组裸鼠每天在右下腹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5 ml/kg、吗啡20 mg/kg或纳洛酮1 mg/kg;NM组裸鼠每天在右下腹先腹腔注射纳洛酮1 mg/kg,30 min后再给予吗啡20 mg/kg;连续注射14 d.每2天测量1次肿瘤的长径和短径,计算肿瘤相对体积(RTV);用药结束后拉颈处死裸鼠,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组织的结构变化,免疫组化、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yclin 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 M组裸鼠皮下瘤RTV为(2.21±0.62)%,明显小于C组的(3.16±0.68)%、S组的(2.98±0.61)%、N组的(3.16±0.35)%和NM组的(2.64±0.37)%(P<0.05);NM组裸鼠皮下瘤RTV明显小于C、S和N组(P<0.05).电镜下,C、S、N及NM组皮下瘤组织结构基本正常,M组皮下瘤细胞出现胞浆空泡化、核膜破裂、核染色质边集等.M组裸鼠皮下瘤组织内Cyclin D1、VEGF、MMP-9阳性染色肿瘤细胞、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C组(P<0.05);NM组裸鼠皮下瘤组织内Cyclin D1、VEGF、MMP-9阳性染色肿瘤细胞、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M组(P<0.05).结论 吗啡可抑制裸鼠人胃癌皮下瘤的生长,纳洛酮可拮抗这一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Cyclin D1、VEGF、MMP-9的表达有关.
-
ZP123可预防右美托咪定延长心肌复极时程所致的负性变频效应
目的 探讨缝隙连接改造剂ZP123对右美托咪定诱发鼠离体心脏复极时程延长所致的负性变频效应.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18只,雌雄不拘,体重(300±30)g,制备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K-H液平衡灌注15 min后,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C组)继续灌注37℃ K-H液30 min;右美托咪定组(D组)灌注含50 ng/ml右美托咪定的K-H液30 min,右美托咪定+ZP123组(ZD组)灌注含50 ng/ml右美托咪定+80 nmol/L ZP123的K-H液30 min.于平衡灌注15 min(To)、继续灌注15 min(T1)、30 min(T2)时记录HR和左心室心肌单相动作电位(MAP),计算MAP复极50%、90%的时程(MAPD50、MAPD90)、单相动电位振幅(MAPA)和大去极化速度(Vmax).结果 与T0时比较,T1、T2时D组HR明显减慢(P<0.05),T1、T2时D组HR明显慢于C组和ZD组(P<0.05).与T0时比较,T1、T2时D组心肌MAPD50、MAPD90明显延长(P<0.05);T1、T2时D组心肌MAPD50、MAPD90明显长于C组和ZD组(P<0.05).三组心肌内外两层膜MAPA和Vmax组间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缝隙连接改造剂ZP123通过缩短心肌单相动作电位复极的时程从而拮抗右美托咪定诱发的鼠离体心脏的负性变频效应.
-
p38MAPK信号通路在右美托咪定抗布比卡因神经毒性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评价p38MAPK信号通路在右美托咪定抗布比卡因神经毒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取鞘内置管成功的SD大鼠7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六组,每组12只:二甲基亚砜对照组(C组)、p38MAPK抑制剂组(SB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布比卡因组(B组)、右美托咪定+布比卡因组(DB组)及p38MAPK抑制剂+布比卡因组(SBB组).C组鞘内注射二甲基亚砜20 μl,SB组和B组分别鞘内注射p38MAPK抑制剂30 μg和5%布比卡因20 μl,DB组和SBB组在鞘内注射5%布比卡因20 min前分别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75 μg/kg和鞘内注射p38MAPK抑制剂30 μg;D组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75 μg/kg.于鞘内置管前(T0)、鞘内给药前(T1)、鞘内给药后4、8、12 h和1、2、3、4、5、6 d(T2~T10)时测定大鼠后肢机械缩足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于给药24 h后每组随机取6只大鼠,取L4~5脊髓组织,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T0时比较,T2~T9时B组、T2~T7时DB组和T2~T5时SBB组MWT明显升高,T2~T9时B组、T2~T6时DB组和T2~T5时SBB组TWL明显延长(P<0.05);与C组比较,T2~T9时B组MWT明显升高、TWL明显延长,B组细胞凋亡指数及p-p38MAP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T2~T9时DB、SBB组MWT明显下降,TWL明显缩短,B组细胞凋亡指数及p-p38MAPK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来减轻布比卡因诱发的大鼠脊髓神经毒性,其机制与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
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围术期麻醉管理二例
充分认识妊娠期生理改变对循环的影响及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助于提高妊娠期及围产期的安全性.本文回顾2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及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并结合文献分析麻醉管理的要点.
关键词: -
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麻醉管理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在近一次世界卫生组织对肺动脉高压的分型中[1],被单独定义为第4种类型的肺动脉高压,其特征为肺动脉管腔内机化的纤维性血栓以及血管重构造成肺循环阻力(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PVR)增高、肺动脉高压进而发展成为右心衰竭.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ulmonary endarterectomy,PEA)是目前针对CTEPH有效、治愈率高的治疗方式[2].因此,麻醉医师,尤其是心血管专科麻醉医师应对此种手术的术前准备、麻醉诱导、术中和术后管理要点有全面和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 -
氯胺酮对血管张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氯胺酮作为经典全麻药之一,临床应用已逾40年,主要分为消旋氯胺酮和右旋氯胺酮.消旋氯胺酮是右旋氯胺酮和左旋氯胺酮两种对映异构体的消旋体.虽然两者有一定的区别,但是两者对循环的影响差别不大,仅右旋氯胺酮对左心室收缩的抑制稍强而已.Sigtermans等[1]研究显示静脉给予氯胺酮可增加正常患者心脏指数40~50%.也有报道使用氯胺酮可使血压、外周循环阻力下降,心脏指数降低[2].近年来,氯胺酮对血压的不同影响已引起关注,现将氯胺酮对血管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关键词: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1999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