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세계화인소화잡지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4-1260/R
- 国内刊号: 李军亮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ENB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鼻胆引流术(ENBD)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意义,并分析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经B超、CT、ERCP诊断为阻塞性黄疸的20例患者行ENBD,并分为急性胆管炎组(10例)和非胆管炎组(10例),观察术后体温、腹痛、黄疸及肝功能的变化及胆汁引流的情况.结果:急性胆管炎组9例引流通畅,炎症得以有效控制,1例由于引流不佳症状减轻后复发;非胆管炎组8例引流通畅,1例患者引流不畅术后出现发热、腹痛、淀粉酶增高,1例患者脱管后出现胆管炎症状;以上引流失败的3例患者均重新插管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在1-7d后胆红素及肝酶明显下降,3-14d后进行择期手术,及EST治疗.结论:ENBD对梗阻性黄疸患者合并急性胆管炎者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对无胆管炎的梗黄患者,ENBD可以预防插管后合并感染,并有效减黄,为择期手术变成可能,但部分患者仍存在引流不畅、脱管、术后感染等情况,仍需加强无菌操作及术后护理.
-
胃起博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患者12例
目的:观察应用泰士WCH胃肠起博器对伴有消化不良症状的胃功能紊乱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肌电活动的影响,以评估其对胃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以泰士胃肠起博器对12例胃功能紊乱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积分和胃电图的变化.结果:12例胃功能紊乱患者起博器前平均临床症状程度指数为5.00±2.77,治疗后为1.25±0.45,治疗前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症状频率指数治疗前为6±1.511,治疗后为2±0.75,治疗前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5.56,P<0.01),正常慢波治疗前后分别为47±29和65±31>.min-1治疗前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2.48,P<0.05).结论:泰士胃电起博仪具有改善胃功能紊乱患者症状和胃肌电节律紊乱的作用.
-
肝细胞生成素快速诱导肝再生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
目的:观察人重组肝细胞生成素(rhHPO)迅速诱导瞬时早期反应基因表达情况.方法:利用PT-PCR方法观察HPO刺激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24h内选择性肝再生相关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HPO在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体系中可迅速诱导瞬时早期反应基因c-fos,LRF-1d的表达,对PC3和Tec基因也有诱导表达的作用,高峰出现在刺激后的0.5-2h,表达量增加3-5倍.结论:HPO可迅速诱导瞬时早期反应基因表达,可能是HPO促肝细胞增生的分子作用机制,首次报道PC3和Tec基因是一种与肝再生调控密切相关的早期反应基因
-
几种抗癌药物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能力的比较
目的:比较抗癌药物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的能力,以期找到一种疗效较好的化疗药物.方法:根据临床常用的高及低剂量,分别将羟基喜树碱、三氧化二砷、紫杉醇、全反式维甲酸、奥曲肽及5-Fu与胰腺腺泡癌细胞SW1990系共同培养6、12、24h,利用光镜及电镜下的形态学方法及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确定细胞凋亡,并利用AO-EB双重荧光染色法及PI和Annexin-V FITC双重标记下的流式细胞术定量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上述药物均可诱导SW1990细胞凋亡,凋亡诱导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紫杉醇、5-氟尿嘧啶、羟基喜树碱、三氧化二砷、全反式维甲酸和奥曲肽.各药物的凋亡诱导能力呈剂量和时间的依赖性,其中紫杉醇的作用强且快.结论:紫杉醇可能是一种疗效较好的胰腺癌化疗药物.
-
宫内窒息鼠损伤肝NO,SOD和NOS的变化
目的:探讨宫内窒息胎鼠在缺血缺氧再灌注过程中肝脏组织SOD、MDA、NO及NOS的改变,以及肝脏病理变化方法:取胎龄21d缺血缺氧及再灌注后胎鼠肝组织,通过生化方法检测肝组织内SOD,MDA,NO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eNOS和iNOS活性,图像分析系统分析二种NOS光强度(1)结果:随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肝组织SOD活性逐渐下降,至24h活性低(SOD,NU.g-1,32.3±2.4 vs 62.7 ± 4.6,P<0.01).MDA含量逐渐升高,至24h含量高(MDA,μmol.g1,3.8±0 5 vs 2.5±0.3,P<0.01);肝组织NO含量在缺血及再灌注早期下降,在再灌注后期明显升高,再灌注6h达高峰(NO,mmol.g-1,1860±350 vs 1250±120,P<0.01).以上三组数据以缺血30min组改变明显.随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eNOS光强度逐渐增强,即活性下降,至24h活性低(eNOS,152.2±4.7 vs 125.1±3.6,P<0.01).而iNOS光强度逐渐下降,即活性增高,至6h达高峰(iNOS,95.6±4.6 vs 135.1 ± 2.6,P<0.01).二种NOS活性变化以缺血30min组明显.结论: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损伤中肝脏SOD下降,MDA上升,NO大量生成,eNOS活性减弱,而iNOS活性渐增强.
-
大鼠肝再生相关基因LRRP1的克隆化
目的: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大鼠肝脏部分切除术后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文库,并通过同源引物反转录PCR的方法克隆大鼠肝再生相关基因LRRP1的全长序列.方法:分别提取肝脏部分切除术后24h以及对照大鼠肝脏mRNA,以之为模板合成cDNA,称为测试和驱动.酶切消化后将测试分成两组,分别与不同的接头连接,分别与驱动进行杂交,然后混合两份杂交液,加入过量的驱动不经变性进行第二次杂交即消减杂交.之后进行两次PCR扩增,将产物克隆入质粒载体,构建差显文库,测序后以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通过同源引物反转录PCR的方法克隆基因全序列,并用软件分析其蛋白结构.结果:成功构建大鼠肝脏部分切除术后的cDNA差显文库,消减效果良好.将所得的部分基因进行测序分析,选择一个未知序列,通过同源引物反转录PCR的方法克隆到大鼠肝再生相关基因LRRP1的全长序列,并初步分析了其蛋白结构.结论:确定了大鼠肝再生相关蛋白LRRP1的基因序列,并证明其在大鼠肝再生过程中高度表达.
-
肝移植对胃功能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观察肝移植前后胃功能及组织结构的变化情况.方法:制备400mL@L-1CCl4中毒性肝硬化大鼠模型(n=40),采用"二袖套法"进行肝移植,利用滴定法测定大鼠胃酸,应用放免分析法,以SPECT显像用的核素99Tcm为标记,采取液相胃排空的方法,分析肝移植前后大鼠胃排空的情况.经组织学和电镜切片观察,肝移植前后胃黏膜的组织结构和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肝移植前,肝硬化大鼠的胃酸分泌减低(从40.7±8.8mmoL@L-1至28.5±4.6mmoL@L-1)、胃排空时间明显延长(胃排空率从89.3±6.8%至78.2±6.5%),胃黏膜的组织结构受到损害(胃黏膜溃疡指数从4.3±1.2至34.8±4.6).肝移植后,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大鼠胃酸分泌增加(从28.5±4.6rmmoL@L-1至39.4±7.6mmoL@L-1)、胃排空状况明显改善(胃排空率从78.2±6.5%至88.1±6.7%),胃黏膜组织结构逐渐恢复(胃黏膜溃疡指数从34.8±4.6至10.5±2.7).结论:肝移植可使因肝功能衰竭而导致的胃功能和胃黏膜的损害得到很好的改善.
-
褪黑素对结肠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MT对免疫性结肠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和乙醇灌肠制备大鼠免疫性结肠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5-氨基水杨酸,100mg@kg-1)和MT给药组(2.5,5.0,10.0mg@kg-1),每天灌肠给药一次,从制备模型7d后开始至实验结束共21d.检测大鼠结肠组织IL-1、IL-2、TNF-α、IL-8、TGF-β水平和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脾淋巴细胞功能.结果:免疫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和血浆中IL-1、IL-2、TNF-α产生增多,结肠IL-8水平明显升高,TGF-β含量下降,同时PMφ细胞产生IL-1、TNF-α和脾淋巴细胞产生IL-2水平增加.MT灌肠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结肠和血浆中IL-1、TNF-α含量,10.0mg@Kg-1MT对结肠IL-8、IL-2的生成也显示出抑制作用,5.0、10.0mg@Kg-1MT可促进TGF-β的产生,10.0mg@Kg-1MT灌肠可降低PMФ细胞产生IL-1水平.结论:TNBS结肠炎大鼠免疫功能变化类似人类IBD,MT能够恢复结肠炎大鼠异常免疫功能,改善大鼠结肠炎症状和减轻黏膜损伤.
-
筛选与克隆肝再生增强因子结合蛋白的基因
目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是一种蛋白质,组织分布比较广泛,功能多样,在肝脏再生过程起一定的作用,但是其对于再生作用的机制还不清楚,采用酵母双杂交体系寻找与ALR相互作用的肝细胞蛋白,探讨ALR的生物功能.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构建ALR诱饵质粒,转化酵母AH109,与含人肝细胞cDNA文库质粒的酵母Y187进行配合,于涂有x-α-gal营养缺陷型培养基(SD/-Trp-Leu-His-Ade)上筛选生长.挑选蓝色克隆,提取此酵母克隆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提取质粒DNA后进行测序,然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筛选出36个与ALR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克隆,其中14个为金属硫蛋白,12个为人血清白蛋白,3个为硒蛋白P,1个是与GenBank中基因组数据库hgts中DNA序列(AC099651)高度同源的未知功能基因.结论:初步克隆了与ALR肝结合蛋白基因,根据所克隆到的基因,对以后研究ALR的功能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为以后研究这些能与ALR相互作用的基因在肝细胞中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
体外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疗效
临床上,各种原因所致肝衰竭的治疗问题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内科对症状支持疗法的进步并未能明显降低肝衰竭的病死率.近年来,国外在体外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EBLSS)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种人工肝支持系统以肝细胞为主要生物成分,具有生物合成、生物转化、解毒等多种肝特异性生物代谢功能,可全面替代患病肝脏的功能.EBLSS已在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且未见明显的副反应,因而成为当前肝衰竭治疗的重要手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EBLSS的适应证也在不断拓展.今后有关EBLSS的研究重点应是通过发展人源性肝细胞材料及改进反应装置设计而达到进一步提高支持效果的目的.
-
Oddi括约肌解剖生理及其运动功能
Oddi括约肌是由胆总管及胰管末端大量平滑肌纤维所组成,具有维持胆汁正常排出,防止十二指内容物反流等重要功能.目前,Oddi括约肌的结构功能与胆系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此,我们对Oddi括约肌的解剖、生理及运动功能作一综述.
-
生长因子通过调节肠道细胞凋亡来参与肠道的损伤与修复
各种创伤引起肠道发生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生长因子在肠道的损伤和修复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凋亡是胃肠道细胞重要的死亡形式,EGF、FGF、TGF等多种生长因子可以从不同的途径(包括对肠道干细胞增生与凋亡的调控)促进或抑制凋亡的发生及进程,从而影响内脏修复的过程.随着对生长因子与肠道凋亡及修复研究的深入,有望将生长因子应用于临床治疗,从分子与基因水平上调控内脏的修复.
-
阿魏酸钠抗大鼠肝纤维化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中毒性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方法:将96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CL4组、阿魏酸钠(sodium ferulate,SF)保护组后两组SC40ml@L-1CCL-4油3ml@kg,每周两次,共12wk,SF保护组每天给予阿魏酸钠200mg@kg-1灌胃,于4,8,12wk,每组各处死8只,取肝组织测定脂质过氧化物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及测定羟脯氨酸(Hyp)和取下腔静脉血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并观察肝脏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SF保护组肝组织Hyp和MDA含量明显低于CCL4组(3 0±0.7)mg@g-1vs(4.0±1.0)mg@g-1和(0.912±0.082)μmol@g- vs (1.165±0.086)μmol@g-1(P<0.05);血清ALT、LDH含量明显低于CCL4组(48.05±5.34)nkat@L-1 vs (79.12±750)nkat@L-1和(56.33±6.54)nkat@L-1 vs (92 86±9.18)nkat@L-1(P<0.01),且肝细胞损害、肝脂肪变性、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均较CCL4组轻.结论:阿魏酸钠对CCL4所致的肝脏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明显抑制肝细胞中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增生,预防肝纤维化
-
消化系肿瘤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与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的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消化系肿瘤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与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154例消化系肿瘤患者的血清EGF及TGF-α的水平.35名健康献血员血清EGF及TGF-α的水平.结果:肝癌、胃癌、肠癌、胰腺癌和正常对照组ECG(ug.L-1)水平分别为1.49±0.65,1.45±0.77,1.43±0.34,1.65±0.47和0.73±0.18;TGF-α(ng.L-1)水平分别为14.7±7.0,8.6±3.4,12.1±2.0,13.5±7.7和5.9±1.6.各肿瘤患者血清EGF及TGF-α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肿瘤组EGF水平均显著升高,各组间比较无差异.胰腺癌组、肝癌组、肠癌组血清TGF-α水平显著升高,与胃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消化系肿瘤患者血清EGF及TGF-α水平升高可能与肿瘤的发生、生长密切相关.
-
清肝饮对大鼠肝纤维化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0 引言各种慢性肝病的主要病理转归为肝硬化,肝纤维化则是其前期病变,能否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是治疗各种慢性肝病的关键[1-6].肝纤维化是一种异常的修复过程,为细胞外基质主要是胶原成份异常生成和积累的结果7[7-11].清肝饮是由黄芪、虎杖、赤芍和丹参等组成的纯中药复方制剂,在临床上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有一定的疗效,对成纤维细胞和Ito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DNA合成和细胞增生作用[12-16].为了进一步阐明清肝饮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以及作用机制,我们用CCl4造成大鼠肝纤维化,并分别在损伤的早期和晚期口服清肝饮,通过对其肝脏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透明质酸(HA)的检测,进一步观察其对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奥曲肽、垂体后叶素和奥美拉唑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急性出血的对照研究
目的:验证奥曲肽、垂体后叶素和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急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经胃镜证实为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急性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奥曲肽(首剂100μg静推,以25μg@h-1持续静滴24h,再减至20p-g@h-1,持续静滴24h,共48h)、垂体后叶素(初10min内,静滴1U@min-1,其后以0.1U@min-1维持静滴,共48h)和奥美拉唑(40mg静推,每12h一次,共48h),通过胃管抽吸胃内容物观察止血情况,进行对照研究.记录患者的输血量,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在治疗后2wk内复查胃镜.结果:奥曲肽组48h的完全止血率达100%,显著高于垂体后叶素组(64%)和奥美拉唑组(59%);奥曲肽组24h输血量显著低于垂体后叶素组和奥美拉唑组;垂体后叶素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奥曲肽组和奥美拉唑组;垂体后叶素组和奥美拉唑组在48h内未止血的17例,应用垂体后叶素+奥美拉唑治疗,可显著提高止血率;47例患者治疗2wk后胃镜复查显示:黏膜糜烂、浅溃疡和红斑征基本消失,但"猩红热"样疹或蛇皮样改变无明显变化.结论:奥曲肽对门脉高压性胃病急性出血具有快速、高效及安全的优点;垂体后叶素联合奥美拉唑能显著提高止血率;治疗后门脉高压性胃病的黏膜病变有所改善.
-
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引起的急性和慢性肝病目前还没有满意的治疗方法.新型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的研究开发,依赖于肝炎病毒致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关于HBV感染个体准种概念的引入,使我们对于HBV基因变异的研究,从单一病毒的基因变异上升到群体病毒的基因变异、从静态的基因突变上升到动态的基因变异,从而对HBV存在状态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改变.HBV感染肝细胞的相关受体蛋白虽然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但还没有终确定.利用新型技术对于HBV表面抗原蛋白的结合蛋白进行筛选是一个重要的方向.HBV和HCV感染与肝细胞癌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确定,但是具体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研究这2种肝炎病毒反式激活作用的把基因是阐明其引起肝细胞癌分子生物学机制的重要途径.在肝细胞中表达的肝炎病毒蛋白不是孤立存在的,或者与其自身结合形成同二聚体,或者与病毒的其他蛋白、肝细胞蛋白结合形成异二聚体,从而对于肝细胞的生长、代谢、甚至是恶性转化产生重要影响,
-
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受体的研究
0引言关于病毒受体的研究开展较早,已知的EB病毒受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受体与共受体均为该方向的研究范围.在嗜肝病毒受体的研究领域中,也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却无终定论.乙型和丙型肝炎呈全球分布,目前全世界有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3.5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相当一部分感染者发展为慢性肝炎,少数还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至今缺乏有效的控制.病毒粘着、并进一步侵入肝细胞是感染启动的关键一步,这两种病毒的细胞作用受体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本文简要介绍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编者按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造成这-局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关于HBV和HCV与肝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相对滞后,是严重影响新型治疗技术和新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重要的原因之一.目前多数情况下的抗肝炎病毒治疗,如干扰素等都还是非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因此其治疗效果不满意.肝炎病毒与肝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如肝炎病毒的特异性受体、HBV DNA与肝细胞基因组整合的机制及后果、肝炎病毒蛋白与肝细胞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肝炎病毒蛋白反式激活作用的肝细胞靶基因、HBV和HCV的DNA/RNA结合的肝细胞蛋白等关于肝炎病毒感染后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将阐明HBV/HCV感染后引起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探索抗肝炎病毒的新型治疗技术和新型药物的研究开辟新的方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基因治疗研究中心基础研究的主攻方向就是肝炎病毒与肝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并在国际上首次克隆了与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的新基因12个,本期特邀该中心的科研人员,就HBV/HCV与肝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的国内外新进展,结合自己的研究结果,作一系列的介绍,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1乙型肝炎病毒准种研究的临床意义…………………………………2092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受体的研究……………………………………2113乙型肝炎病毒蛋白结合蛋白的研究…………………………………2134丙型肝炎病毒蛋白结合蛋白…………………………………………2155乙型肝炎病毒蛋白反式激活基因的研究……………………………2176肝炎病毒基因工程抗体的研究………………………………………2197肝炎病毒DNA疫苗的研究…………………………………………… 2218丙型肝炎病毒调节基因结合蛋白的研究……………………………223
-
肝炎病毒基因工程抗体的研究
0 引言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分别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世界性传染病[1-10].HBV、HCV感染不仅引起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而且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11-20].流行病学调查表明,HBV感染的阳性率为10%,抗-HCV的阳性率为3.2%,对我国人民健康危害极大.因此,急需研究有效的针对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其中肝炎病毒人源化基因工程抗体及其应用是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
丙型肝炎病毒蛋白结合蛋白
0 引言丙型肝炎病毒(HCV)是1989年Choo et al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成功的一个RNA病毒,属黄病毒科.可以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目前全世界有1.7亿人感染,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其治疗药物,但是疗效不佳[1-9].目前正在积极研究其发病机制,探索新的治疗方案.HCV的宿主范围较窄,只能在人及黑猩猩中繁殖,为研究带来困难.目前机制的研究限于体外的细胞模型或转基因动物.HCV是怎样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世界上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特别是HCV各蛋白组分(C、E1、E2、P7、NS2、NS3、NS4a、NS4b、NS5a和NS5b)[10 ]与人体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为HCV所致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线索.
-
肝炎病毒DNA疫苗的研究
0 引言DNA疫苗就是将编码抗原的基因导入到体内,细胞内表达抗原,诱导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进行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传统上用于预防病毒性肝炎的疫苗为血源性疫苗和近几年来发展的基因工程疫苗.前者如未完全纯化,则有可能使接种者感染病毒性肝炎.而后者工艺复杂,难度大,成本高,运输不便.故而人们希望找到一种新的安全有效、制造简便、廉价的疫苗.
-
丙型肝炎病毒调节基因结合蛋白的研究
0 引言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基因组的长度约10千碱基对(kb),其中含有唯一的开放读码框架(ORF)1-4].在其基因组RNA翻译起始点的上游,有一段341个核苷酸(nt),称为5'非翻译区(5'-NTR),控制着HCV基因组的翻译过程[5-7].HCV的3'-非翻译区(3'-NTR)的核苷酸序列自身能够相互结合以形成复杂的二级结构,与一系列蛋白质因子结合,形成病毒复制过程所必须的复制酶(replicase)复合物[8-10].HCV 3'-NTR结合的蛋白质因子除了其自身编码的RNA依赖性RNA聚合酶(NS5B)以外,还能够与感染宿主细胞的某些蛋白进行结合,以决定HCV的复制过程.HCV还必须借助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的一些蛋白质分子[11-13].
-
乙型肝炎病毒蛋白结合蛋白的研究
0 引言随着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后面就是研究基因的功能,其中基因表达蛋白质的功能的研究尤为重要,因为基因是通过蛋白质起作用的.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了蛋白质功能的物理基础之一,即蛋白质起作用是通过与另一蛋白质进行物理接触而完成.大家知道乙型肝炎病毒(HBV),对人体有着广泛的作用,如引起人免疫紊乱、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肿瘤发生,治疗效果不佳[1-9 ],但是他们是如何作用的目前不是太清楚,但是可以肯定其中具有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1990年代以来一系列遗传、生化方法特别是酵母双杂交技术等进展,为研究HBV与人体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打下了基础.HBV有四个结构蛋白开放读码框架,S、C、P、X编码前-S1、前-S2、HBsAg、HBcAg、HBeAg、病毒多聚酶、和HBxAg,其中HBxAg作用复杂有反式激活作用[10].但是其结构中没有DNA结合域,推测可能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研究比较多.其次是前-S1等.目前鉴定的与HBV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有十几种
-
乙型肝炎病毒蛋白反式激活基因的研究
0引言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不仅引起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而且与肝纤维化、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1-5 ].病毒进入到肝细胞之后,肝炎病毒蛋白在肝细胞内不是孤立存在的,病毒基因组在肝细胞内具有两种调控方式:其一是顺式调节,如启动子及增强子序列,以直接方式影响另外一些基因组的功能,是基因组内部调节方式;其二是反式调节,即基因组中一部分基因片段通过其转录或翻译产物产生对另一部分基因片段表达的调节方式,如病毒基因组表达的反式激活蛋白,以其表达产物的间接方式参与另外一些基因的功能调节,可以对基因组内部的基因片段,甚至可以对另外细胞或病毒的基因组有调控作用.这种病毒蛋白对肝细胞基因组的反式调节作用,影响了肝细胞的基因表达谱,是病毒感染慢性化以及引起感染的肝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6-8].
-
乙型肝炎病毒准种研究的临床意义
0引言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不仅引起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而且与肝纤维化、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1].不同的HBV感染患者体内的HBV基因序列是不同的,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的重视,这就是HBV不同的基因型(genotype)和血清型(serotype)[2].但是,针对HBV感染特定的患者来说,虽然个体病毒基因突变的研究得到了重视,但体内不同的HBV拷贝之间基因序列的关系究竟如何,多少年来相对受到忽视.研究表明,HBV感染个体的体内HBV不同病毒基因序列在统计学上高度一致,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5%以上,但每株病毒的基因序列都不相同,这种差别较小不能构成不同的基因型和血清型,但的确又不相同.准种(quasispecies)概念的提出就是描述HBV感染个体体内不同病毒株基因序列高度一致,但又有差别的一种存在状态[3].
-
全内脏转位腹腔镜胆囊切除1例
目的:探讨全内脏转位患者急性胆囊炎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一位全内脏转位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施行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方法为术者站在患者右侧、腹壁戳孔与常规法相反,胆囊三角的解剖主要采用吸引器以刮吸法分离,术后胆囊床放置引流.结果:无出血、胆漏、胆道损伤等并发症,术后24 h拔除引流管,下床活动,进半流质.3d体温正常,出院.结论:对于全内脏转位急性胆囊炎的患者,只要认清解剖,操作慎重确切,急诊LC是安全、可行的.
-
截短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上调c-myc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方法构建截短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MHBst)反式调节基因的消减文库,用免疫印迹方法验证截短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对c-myc基因的上调表达.方法:构建羧基末端截短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t,分别以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Mt和空载体pcDNA3.1(-)瞬时转染HepG2细胞,提取细胞mRNA并逆转录为cDNA,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将实验组与对照组cDNA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及两次抑制性多聚酶链反应(PCR),构建eDNA消减文库,并转染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随机挑选克隆PCR扩增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部分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基因,如癌基因c-myc.结果:显示截短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可以反式激活c-myc基因,并上调其表达.结论:成功构建截短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反式调节基因的消减文库,细胞原癌基因c-myc是MHBst反式激活作用的靶基因,为进一步阐明乙型肝炎病毒致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
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丙型肝炎病毒NS5A抗原模拟表位
目的:筛选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5A(HCVNS5-A)特异性噬菌体模拟表位,为抗HCV的疫苗研究探索新途径.方法: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以抗-HCV NS5A的单克隆抗体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对人工合成的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5轮"吸附-洗脱-扩增"的筛选过程,随机挑取30个克隆,经噬菌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鉴定并进行交叉反应实验以及竞争抑制性结合实验,后对所选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以确定HCV NS5A抗原的模拟表位.结果:经噬菌体富集后,从随机筛选的30个克隆中得到12个阳性克隆,确定氨基酸序列XXXPXXXLLRXX为HCV NS5A的模拟表位.结论:用噬菌体12肽库成功筛选得到HCV NS5A的模拟表位,为开展用HCV模拟表位探索HCV的防治研究创造了条件.
-
乙型肝炎病毒HBsAg重组疫苗与表面抗原DNA疫苗诱导H-2b小鼠免疫应答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重组乙肝疫苗及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DNA疫苗接种后,C57BL/6(H2b)小鼠的免疫应答.方法:构建质粒pVR1012-L,pVR1012-M,pVR1012-S.转染COS7细胞系进行表达.将C57BL/6小鼠分为5组,分别接种质粒pVR1012-L,pVR1012-M,pVR1012-S,pVR1012 100μg及重组乙肝疫苗1μg.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s.结果:DNA疫苗在转染细胞中可表达HBsAg.血清抗-HBs在第一次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后即可检出,而在DNA疫苗组则未检出.此后重组疫苗组诱导的抗-HBs的滴度与DNA疫苗组相似.结论:HBV表面抗原DNA疫苗在H-2b小鼠试验中有体液免疫原性.
-
丙型肝炎病毒NS2基因酵母双杂交"饵"载体构建及表达
目的:丙型肝炎病毒NS2蛋白在病毒蛋白加工中起到自裂蛋白酶的作用,但是对人体的作用还不清楚.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2的功能,在真核生物酵母细胞中表达HCVNS2基因.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以HCV全长质粒pBRTM/HCV-1为模板扩增HCV NS2基因,克隆到pGEM-T载体中,双酶切后回收连接到酵母表达质粒pGBKT7中表达.提取酵母蛋白质,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m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成功构建HCV NS2基因酵母表达载体称为pGBKT7-NS2,Western免疫印迹显示了HCV NS2在酵母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在胞内存在,相对分子质量23kD左右,表达量占细胞总蛋白的4%左右.结论:我们成功在酵母细胞中表达了HCV NS2蛋白.为以后研究NS2蛋白对人体的作用打下了基础.
-
肝细胞肝癌组织中P21WAF1/CIP1与PCNA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p21WAF1/CIP1与PCNA在肝脏各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情况,探讨P21WAF1/CIP1与PCNA在肝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在肝良性与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Dako EnVision Systems)结合组织病理学观察,检测了36例慢性肝炎、28例不典型增生、52例肝细胞癌组织中的P21WAF1/CIP1与PCNA的表达与分布情况.结果:在慢性肝炎、不典型增生和肝细胞癌组织中,P21WAF1/CIP1阳性检出率明显下降,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2.2%(26/36),53.6%(15/28)和26.99%(14/52);三种病变组织中PCNA标记指数明显增加,分别为24.2±6.5%,55.6±7.2%和76.9±10.4%.P21WAF1/CIPI与PCNA的表达在三者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别(P<0.05),明P21WAF1/CIP1与PCNA的表达均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即组织分化程度高,P21WAF1/CIP1表达多;组织分化程度低,P21WAF1/CIP1表达少或不表达;PCNA的表达则相反.结论:在肝细胞癌发病过程中,P21WAF1/CIP1与PCNA的表达均有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检测P21AF1/CIP1与PCNA的表达、分布情况,在肝癌患者预后判断中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
胃癌癌前和发展阶段中E-cadhherin基因的突变
目的:细胞粘附分子E-cadherin作为转移抑制因子在肿瘤发展过程中起者重要的作用,在弥漫型家族性胃癌中有E-cadherin基因胚系突变的报道,并且在弥漫型散发性胃癌中也有关于该基因失活性突变的报道.异型增生是一种常见的胃癌癌前病变,为了认识E-cadherin基因在散发性胃癌发展过程中的分子改变,我们对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胃组织标本进行了E-cadherin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测序的方法对130例癌前、早癌及进展期胃癌组织进行了第6、7、8、9外显子的突变检测,其中高发区早癌40例,非高发区早癌30例,异型增生40例,进展期胃癌20例.结果:在一例进展期胃癌中检测到第9外显子的错义突变,该突变是文献未报道过的新突变,在早期胃癌和异型增生中都未发现突变.结论:E-cadherin基因突变在散发胃癌为少发事件,不是胃癌发生早期阶段的主要事件,在胃癌发生的早期阶段可能有其他更重要的机制.
-
hTRT反义基因对胃癌细胞端粒酶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蛋白催化活性亚单位(human 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hTRT)反义基因治疗对胃癌细胞端粒酶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hTRT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并用脂质体导入SGC-7901胃癌细胞株,检测转染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端粒酶活性、端粒酶亚单位及bd-2,c-myc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hTRT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并导入胃癌细胞,筛选出稳定表达正、反义hTRT的阳性克隆7901-S,7901-AS1和7901-AS2.反义细胞增生能力明显减弱,凋亡细胞和G0/G1期细胞增多,增生指数下降,端粒酶活性下降,端粒酶亚单位hTRT的表达减少,而TP1,hTR无明显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bd-2和c-myc基因的表达在转录和翻译水平均明显下调.结论:hTRT和c-myc,bcl-2基因的调节作用是相互的,反义hTRT基因可以通过下调胃癌细胞hTRT、c-myc、bcl-2基因的表达,一方面降低端粒酶活性,另一方面一定程度增加凋亡细胞的比率,从而抑制细胞的生长.
-
中国科技论文2000年度"座次"排出
关键词: 中国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副总编辑和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编委樊代明教授成为中国消化内科学界惟一一位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
WJGR在众多消化类期刊中惟一进入SCI-ER行列
关键词: -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影响因子2.616
关键词: -
三种中国医学期刊进入世界排名
-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和世界华人消化杂志连续三年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
-
World Joumal of Gastroenterology 在众多消化类期刊中惟一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行列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总被引频次2954,影响因子2.700
-
福建医科大学协和临床医学院聘任马连生为客座教授
-
World Joumal of Gastroenterology被Index Medicus/MEDLINE收录
关键词: -
组织芯片技术的建立及其在大肠癌的研究
目的:探讨石蜡包埋组织芯片技术的方法学及其在大肠癌研究中的意义.方法:选取病理科档案材料中44例大肠癌、13例癌旁结肠黏膜和26份大鼠结肠石蜡包埋组织,采用组织芯片仪及手工法制作208点列阵组织芯片,并进行HE染色和MIB-1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并计数MIB-1阳性细胞在各组的分布.结果:经染色后组织芯片大部结构完整,每一点阵均有代表性组织形态;MIB-1阳性细胞标记指数(LI)在中低分化大肠腺癌(50.17%)中明显高于高分化(管状)大肠腺癌(32.38%),而癌旁大肠黏膜LI为10.08%.三者之间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手工法组织芯片制作技术是一种简易可行的方法,在肿瘤病理研究中必将起到重要作用.MIB-1阳性细胞标记指数与肿瘤细胞生长活跃程度相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的指标之一.
-
2002年度《消化病诊断和治疗》节目单二
-
2002年度《消化病诊断和治疗》节目单一
-
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基因治疗研究中心简介